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

2024-06-16

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精选8篇)

篇1: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

人们常说: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那么什么是保障我们生命的法宝呢?是安全,安全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是至关重要。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风险总是与我们相伴而行。每个人在工作时都不可能没有风险存在。拿我们库房保管员来说,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使用电器设备时,可能会发生漏电造成触电;收发料时,物品必须拿稳放妥,以防零件、工具等材料落下,打伤腿脚;库房的材料要定期检查,以防老化,腐蚀等等。所以,我们要时刻有防范风险的安全意识。有了安全意识,才能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所防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防患于未然。

因此在我们工作时,就要先进行岗位风险辨识。上岗前要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对于可能造成事故或风险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认真辨识,做好防范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员工要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能意识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评估,使隐患无处藏身。

所以,有了安全,才会有美好的生活、幸福的家庭。我们的安全掌握在自己和他人的手中,因此必须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我的安全我负责,企业的安全“我”义无反顾,他人的安全“我”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我”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

篇2: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

一部51.2m高的钻塔,由841块角铁和1774颗螺丝组合而成,全部过程涉及36项作业活动、151台设备设施、169个岗位。风险评估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计划,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危害识别、风险评估过程中,首先对各单位领导、技术骨干及岗位职工进行逐级培训,在他们掌握危害识别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发动全员参加风险评估活动。同时公司风险评估小组采用现场检查、督促、辅导、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督促指导各单位危害识别,对各单位的危害分析记录进行认真的审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重点辅导,使危害分析更加准确。

在危害识别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分析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等,对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作业环节、每一台施工设备进行危害识别,找出了存在的危害及环境因素504项,并按照危害程度的大小划分为重大、中等、轻微危害3类。对15项重大危害,公司采用投入资金进行整治(做管理预案3项)、制定控制措施(9项)、应急预案(3项)加以防范,对一般、轻微危害,公司督促各单位立即进行了整改,及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等。通过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公司逐步消除了职业危害、减少了风险,并使职工清楚地了解本岗位工作存在的危险,明确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为实现“不发生事故、不伤害人身、不破坏环境”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篇3: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

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 风险是最为关键的概念。风险是一种事件、行动或者非行动对企业达到自身经营目标和执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威胁。它通常由发生的可能性和产生影响的程度两个要素组成。根据其对企业不同层级的影响, 风险可分为企业层面风险和流程层面的风险。企业层面的风险涉及范围较广, 因而企业层面的控制指对企业有普遍影响的控制, 在公司各层级均可执行, 包含更多战略性和宏观经济方面的考虑。流程层面风险则较为具体, 通常可与流程中存在的控制活动相联系。

风险管理是指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 (trade-off) 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 (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 的过程。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风险识别的方法有生产流程分析法、保险调查法、财务表格分析法及风险坐标分析法。限于篇幅, 本文以风险坐标法和企业业务层面风险为例说明企业如何进行风险识别。

二、风险坐标法理论

风险坐标法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 (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 。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 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 对目标影响程度用金额来表示。目前, 大家比较推崇的方法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表1列出某公司关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 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 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图1以定性为例, 图2以定量为例;图1的数字和图2中的黑点代表风险因素) 如下:横坐标表示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纵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发生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 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如:某公司绘制了如下风险坐标图3, 并将该图划分为A、B、C三个区域, 公司决定承担A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三、风险坐标法实证分析

现以某企业为例, 将其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按照相似性或相关性将其分为几个大的类别, 然后对每个类别估计其发生可能性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以这二者作为两个维度划出坐标图, 最后根据风险程度将全部类别划分为ABC进行相应管理。具体如下: (限于篇幅, 以部分风险要素为例)

风险概率评定标准如表2所示:

风险损失评定标准如下表3所示:

确定风险水平R=风险发生的概率X风险损失标准

风险水平标准如下表4所示:

以0~10之间的某一个数作为权值, 0代表没有风险, 10代表风险最大。把各个风险的权值加起来进行比较, 区分影响程度;对企业的风险因素识别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风险坐标图法图4, 工程建设风险和生产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在4以下, 风险水平均在10以下, 处在A区。这二者对企业的运作不构成风险, 企业可以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其他的风险因素上。B区域的风险因素较多, 是企业密切关注的对象。这些因素风险水平较高, 同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较大, 一旦出现企业不可控因素, 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 企业把投资风险、人力资源、安全环保税收风险、资产风险、法律事务等因素作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4: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

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风险是最为关键的概念。风险是一种事件、行动或者非行动对企业达到自身经营目标和执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威胁。它通常由发生的可能性和产生影响的程度两个要素组成。根据其对企业不同层级的影响,风险可分为企业层面风险和流程层面的风险。企业层面的风险涉及范围较广,因而企业层面的控制指对企业有普遍影响的控制,在公司各层级均可执行,包含更多战略性和宏观经济方面的考虑。流程层面风险则较为具体,通常可与流程中存在的控制活动相联系。

风险管理是指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风险识别的方法有生产流程分析法、保险调查法、财务表格分析法及风险坐标分析法。限于篇幅,本文以风险坐标法和企业业务层面风险为例说明企业如何进行风险识别。

二、风险坐标法理论

风险坐标法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金额来表示。目前,大家比较推崇的方法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表1列出某公司关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图1以定性为例,图2以定量为例;图1的数字和图2中的黑点代表风险因素)如下:横坐标表示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纵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发生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如:某公司绘制了如下风险坐标图3,并将该图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公司决定承担A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三、风险坐标法实证分析

现以某企业为例,将其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按照相似性或相关性将其分为几个大的类别,然后对每个类别估计其发生可能性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这二者作为两个维度划出坐标图,最后根据风险程度将全部类别划分为ABC进行相应管理。具体如下:(限于篇幅,以部分风险要素为例)

风险概率评定标准如表2所示:

风险损失评定标准如下表3所示:

确定风险水平R=风险发生的概率X风险损失标准

风险水平标准如下表4所示:

以0~10 之间的某一个数作为权值,0代表没有风险,10 代表风险最大。把各个风险的权值加起来进行比较,区分影响程度;对企业的风险因素识别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风险坐标图法图4,工程建设风险和生产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在4以下,风险水平均在10以下,处在A区。这二者对企业的运作不构成风险,企业可以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其他的风险因素上。B区域的风险因素较多,是企业密切关注的对象。这些因素风险水平较高,同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较大,一旦出现企业不可控因素,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企业把投资风险、人力资源、安全环保税收风险、资产风险、法律事务等因素作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彭志国、刘琳:《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篇5: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对财务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宁糖业和年报为例,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进而识别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作 者:田梅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068刊 名:今日财富(下旬刊)英文刊名:FORTUNE TODAY年,卷(期):“”(12)分类号:X820.4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识别 南宁糖业

篇6:组工干部岗位风险点分析

组工干部作为基层要害部门和重要岗位,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和岗位责任职责,构筑一套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尤为必要。本人结合自身组织工作经历,仔细分析,认真总结了组工干部潜在的岗位风险点,并进行了深刻剖析。

组工干部岗位风险点

在社会生活中,风险点是客观存在的,各行各业都存在风险点,往往看不到的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作为一名乡镇的组织委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岗位风险点。一是选人用人风险点。选人用人历来是关注的焦点,一旦出现问题,作为直接执行者,组工干部势必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二是拉拢诱惑风险点。由于在干部任免上或多或少的“先知先觉”,使组工干部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拉拢和腐蚀的对象。形形色色的诱惑就在身边,稍有不慎,就会予人可乘之机;三是党员纳新风险点。党员纳新工作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一个基础,在工作中,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左右,在名额分配上讲究平衡,在把关要求不严,影响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评先评优风险点。在各项考核和评先树优中,搞特殊照顾,搞暗箱操作,影响评先树优的公平公正性。

二、风险分析

一是忙于日常工作,放松学习充电。平时过分强调工作忙,应酬多,放松了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没有挤时间主动去学习充电,知识积累较少。

二是“好人主义”行事,党性观念淡薄。对上级讲好话,不敢提意见与建议;对同级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下级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好人主义”实质是怕得罪人、怕丢分。

三是宗旨观念退化,经不起诱惑。组工干部是选人用人的直接执行者,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拉拢和腐蚀的对象。形形色色的诱惑就在身边,稍有不慎,就会予人可乘之机。分析以往的组工干部违纪案例不难发现,因受干扰、指使而放松把关的占不小比例。

三、防范措施

一是正视问题,增强防护的意识。面对客观存在的职业风险,关键要敢于正视问题,增强防护意识,将它们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点考验,以坚强的党性化“风险点”为“安全点”。组工干部身处特殊岗位,必须有职业风险意识,自觉守纪,严于律己,做 “有党性的人、干实事的人、改革创新的人、敢与不正之风作战斗的人”。并且牢固树立渎职也是腐败的观念,坚决预防和抵制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

二是加强监督,增强抗腐蚀的能力。组工干部必须坚持原则,加强监督,增强抗腐蚀的能力。反对好人主义,敢负责、敢担当、敢矫枉,不怕得罪人,不见风使舵,不问来头风向,不为权势所惧,以大无畏的精神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以钢铁般的原则意识做党委选人用人的“坚强卫士”,习惯“被监督”。把别人的期待、关注作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 动力,时时告诫自己不违规、不越轨,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变“害怕监督”为“欢迎监督”。

篇7:国家风险分析师岗位职责

1.收集、整理、分析国家风险信息,撰写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2.参与研究制定国家风险分类、国家限额以及国别承保政策。

3.协助跟踪国际动态,及时调整国家风险分类、国家限额以及国别承保政策。

4.协助与国内外国家风险分析机构建立联系,完善国家风险分析的信息渠道。

5.参与建立、运行国家风险评级体系。

篇8:分析岗位的风险识别

水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建材业行, 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较快发展的同时, 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同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企业都试图通过重组、并购摆脱风险。传统的水泥行业在发展中受到多种限制, 当前低碳、高效的生产模式才能让其在行业中立足、长远发展。因此, 为了降低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应该对其风险的控制做详细分析。

1 水泥企业并购的风险识别分析

1.1 资产风险

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加入了并购的潮流中, 为了让并购过程更加规范、有序, 对并购的程序和过程做了规定, 很多中小型的水泥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薄弱之处才能进行并购, 同时也为很多大型水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好机会。水泥企业的并购过程非常复杂, 在准备并购、并购过程中和并购以后都存在风险。在水泥企业并购前, 其往往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 只有当其价值符合自身的发展, 满足自己的生产经营理念, 才有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其自由现金与时间的评估上, 在这个评估过程中需要掌握足够的正确信息。被并购的水泥企业常常在被评估过程中出现隐瞒真实信息、伪造虚假信息、散布对自身有利的信息等情况, 由于企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产系统, 对其评估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深入的了解, 这就需要在评估过程中注重信息的真伪, 对其生产情况、盈利情况等进行总体的评估, 避免给将来的评估过程埋下隐患。在水泥企业的并购过程中, 重点关注被并购企业的矿山资源储量、生产工艺、采矿权数, 因为其资源储量能够为并购后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来源。如果在并购前不能全面准确估计, 容易导致并购后双方物力和财力的不平衡, 不能实现有机结合, 实现不了资源和经验的统一, 为并购企业带来损失。

1.2 财务风险

水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要了解并购过程中的详细业务, 并且对自身或者被并购企业的财务做认真的分析, 以免在并购过程出现财务风险。在并购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财务风险。并购双方都需要对自身, 或者对方的财务有清楚的认识, 比如对被并购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种无形资产的审核, 包括对其安全与权属的了解, 并且要关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有资产债务、资产纠纷, 与别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有没有进行资产抵押。同时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有很多的财务往来, 需要通过现金、支票、股票等多种支付方式完成, 运用不同支付方式会存在不同的风险。财务风险关系着并购企业中的利益, 在现金支付过程中, 需要企业运用流动资金, 这就导致水泥企业自身可能因为动用了流动资金降低了自身防范外在变化的能力, 造成的资金不足影响自身的生产经营。被并购企业通常是由于自身的实力不足, 大量的现金支付导致其负债额度上升, 威胁其安全。在并购过程中往往通过融资筹集资金, 融资过程会带来一定的债务风险。同时双方并购过程中存在着财务制度与管理的重新整合, 这期间需要双方的协商、调整, 否则会为将来的财务流程和管理带来困难。

2 水泥企业并购风险的控制分析

2.1 资产风险的控制

水泥企业的并购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对抗有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 需要做好各自规范、运营管理过程的同时, 强化自身的实力, 应对意外风险, 尤其是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评估, 尽量选择可靠专业的评估机构, 同时进行合理法律程序的控制, 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律条款的约束。对资产的评估需要通过对员工思想的调整, 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 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建立人才机制, 选定有经验、有实力的人员, 创立一个高效的团队, 对被评估企业资产进行全面地评估, 其能够严格地执行工作程序, 对被评估水泥企业进行长时期地调查、研究。对被评估企业的资源储量, 应该走访与其相关的机关单位, 通过确实的数据、信息, 作出详细的分析报告, 避免单纯地接触被并购企业。同时被并购企业的管理、生产制度严重影响并购过程, 要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制度做评估分析, 创建全新的管理体系, 尽可能地建立一个地点的紧密的生产线, 制定有效的生产经营战略, 保障双方的生产效益, 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也能实现并购目标, 推进水泥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2 财务风险的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在并购之前, 就应该对被并购水泥企业的内外财务情况做详细地调查和分析, 减少在并购过程中的损失和风险。对被并购企业的调查包括对其内部财务情况、税收情况、与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财务情况做全面调查。对被并购水泥企业的资产构成进行资产评估, 可以选择专业可靠的评估机构、确定评估内容和项目, 进行客观评估。并购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财务支付, 在全面研究自身的资产、被并购水泥企业的资产、资产构成、支付意愿等情况的基础上, 选择双方满意的支付方式, 科学、正确的支付方式能够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进入并购阶段, 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新调整, 加强财务管控水平。通过派遣专门的财务负责人走进被并购企业中, 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规范, 将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引入到被并购的财务管理模式中, 帮助其调整、完成合理的财务管理工作。

3 结论

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一直在朝着低消耗、高科技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水泥行业也要努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其并购和重组是很多水泥企业进行长远发展的有效战略, 对其可能产生或者面对的风险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且制定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帮助其并购过程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延霞.我国水泥行业并购绩效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 2013.

[2]殷允红.水泥企业并购案例分析[J].中国外资, 2012, 7 (13) :82.

[3]赵军.水泥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J].铜陵学院学报, 2013, 9 (03) :56-59.

上一篇:护士求职简历怎么写下一篇:十三届人大闭幕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