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项目经验范文

2024-06-16

运维项目经验范文(通用6篇)

篇1:运维项目经验范文

村村乐让农民伯伯都去刷墙

这村村乐是一个神秘的公司,被誉为刷墙界的霸主。在过往的媒体报道中,村村乐每年的收入和业绩都有几千万,被风投估价10亿元。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下乡刷墙的价格竟也随着互联网们的上山下乡而水涨船高,村乐就是那个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刷墙公司。据悉,村村乐的模式是,先招募20余万网络村官,然后利用这批力量在线下做农村市场的推进。如路演巡展、电影下乡、村委广播、农家店、农村旅游、农村供求,甚至是提供农村贷款与农村保险理财等。

此外,村村乐还希望整合农村的1万家小卖部,通过为小卖部提供免费WiFi和在电脑上安装一套管理系统,收集数据。

一亩田要帮农民解决信息不对称

丰厚的待遇、干净的办公室和自己一手搭建的团队,在纠结了两周后,在百度有一份不错职位的李国训还是选择了辞职,投身到互联网农业公司,一个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平台—一亩田。离开互联网投身到农业领域的人愈来愈多,他们希望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农业痛点,尽管没人走过的路上总是一路荆棘。但李国训用了一句广告语形容他们:有春天,无所谓。

上周我在朋友圈开始发一些种菜、卖咸鸭蛋的消息,很多人问我是不是被盗号了。如今担任一亩田市场部负责人的李国训曾笑着对笔者说,从互联网到每天和农民打交道的平台,你所需要的语言以及宣传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据李国训介绍,公司的创始人和大部分管理团队都是从BAT出来的,而之所以选择出逃BAT并不是因为工作待遇、压力等问题,而是他们本身来自农村。“每个事情的兴奋点不一样,当你亲眼看过一车车品质上好的大葱倒到大沟里,你就明白我们为什么离开,为什么要做现在的事情。”李国训说,“滞销、产销不对路多少年一直没有解决,我们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

了解,农产品大小年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今年如果某类产品价格高,第二年许多人就会一拥而上,因此也导致了很多产品的滞销。除此之外,农民个人销路相当单一,不是赶到集市去卖,就是等着收粮人上门。李国训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今年河南福建等地遭遇大面积大葱滞销,一亩田通过平台发布滞销信息,让有需求的采购商看到,已经帮助不少农户找到了出路。

一亩田在一线布局了很多信息采集人员,“哪里滞销、哪里有产品需求,都会快速上传到网站平台并形成双方交易机制。一亩田未来也会通过大数据,预测和判断未来的农业生产情况,帮助农户减少滞销的可能性。”李国训说。

赶集网开做农民社交

从生产到生活,互联网的企业们见缝插针。“赶集网前些天又推出了找老乡功能,希望满足蓝领人群的社交需求。”据赶集网相关负责人透露,赶集网自发力农民工找工作,已为自身带来了将近8亿元的收入。从招聘到社交、再到电商、娱乐,专门针对农民的项目越来越多,抢占农民生活的大战已经拉开。

目前面向农民工的招聘、社交项目纷纷上线并获得投资,如橄榄公社、近多多、蓝领网等,但规模和影响力都尚小,而业界也针对农民工是否需要单独的社交工具进行过一番争论,因为移动社交在农民中的普及度也相当高。但赶集网负责人却表示,“找老乡这个社交服务在几乎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比陌陌当初上线时的数据增长的还好。”

除了找工作、社交外,农村电商被认为是最先被认可的农村互联网生活。早在去年,京东、阿里就先后通过刷墙、大篷车等方式下乡,今年更是采用村级服务站的方式在农村扎根。不久前麦肯锡发出的一份报告显示,农村电商的兴起已成为一大趋势。目前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为19%,低于一二线城市76%、三四线城市47%的水平。但在电子商务的使用上跟城市居民一样活跃,网购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60%。农村用户中的“网络达人”更是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

篇2:运维项目经验范文

如何在一个项目中从启动、执行、完成这一过程中,在做好项目管理的基础上,使团队所有成员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所提高?

减少沟通成本是做好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是贯穿整个流程之中。(1)帮助新人快速理解原来团队的氛围,知识,降低后期的沟通成本。

一方面要提前将内部约定的词语或专业词语解释给新人,且必须让他们理解。

内部约定的词语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我们自己原创的,例如“栏目页”;另一种是普通的单词,在特定的环境使用中,我们对它“重新”定义,例如“模块”。而专业词语则是行业中通用的词汇,这个与个人的阅历直接相关。

内部约定的词语在团队的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不会觉得有问题。但对于新人来说则是碰到一个概念,大部分情况下新人们会根据已有的经验、阅历去理解我们的词汇,他们自己觉得“懂”了,所以大部分情况没有提出疑问。只有在项目进行中出现问题,几轮沟通下来才发现问题在于双方对某个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时已付出巨大的沟通成本。所以,在和新人沟通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当讲到一些词语,无论是否是内部约定词语还是一些专业名词,停下来问问新人是否理解,并要让他们说出理解,以此来检验大家在理解上是否有偏差。例如在界面设计中的“模块”,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理解,但我们内部已经对它“重新”定义,特指界面中的一个栏目。如果没有提前解释清楚,在中期执行经常会出现多次返工修改的情形。

另一方面根据新人的理解水平,选择用词。

由于每个人的阅读量、认知水平都不同,所以在日常沟通中,一开始最好尽量少用一些专业名词,最好是在新人亲身经历过,再向他解释。例如一开始讲界面就提到用户体验、眼动实验,估计他们大脑顿时就石化了。

在开会、安排任务、解释说明的措辞上,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他们的认知水平可以理解的词语来说。“用户都是傻瓜”这话也适用于新人,(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这要求leader在解释说明时要做到所用的词,连傻瓜都能听得懂。我们要的是团队一起成长,不是为了向新人炫耀自己懂了多少,不是在卖弄我们的技术。

(2)整个团队交流时要化抽象为具象,便于成员之间相互理解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尽相同,对于概念的理解必然存在偏差。因此leader在安排任务、讲解时,能画图的不用文字,能用表格的不用文字,能用比喻的不要直白陈述概念。通过具体、生动地表述帮助大家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纠结。

(3)明确一个时间点,减少误解。

假如说leader对你说“明天上午把文件发给我”你会什么时候发?可能leader从9点多就在电脑前等,你却睡到11点多才起床。Leader肯定不爽。问题出在哪?时间不明确。每个人对“明天上午”的理解都不同,“发给我”是发送到邮箱还是QQ离线文件?稍微注意下,改成“明天上午10点前把文件发到我QQ邮箱”。双方都心知肚明,可能leader会9点50分就去查看邮箱。大家合作愉快。

(一)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最理想的情形就是适当在人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做适当的事,但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这时leader需要有效地执行计划并监督大家朝一个方向努力。

一个项目的执行,需要有2个角色: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只能借助这样装逼的词)项目经理:正确地做流程;产品经理:正确地做产品。

由于人的精力有限,需要有人专注某一领域,协调项目的进展。项目经理更注重流程,制定并把握项目的进度,安排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而产品经理则注重产品的质量,如网页的界面、功能,后台的数据库等,安排合适的人把事情做正确!

(1)制定合理的进度表,确保各项内容安排得当。

一份进度表须包括:起始时间、内容、参与人、负责人、输出物(即某个阶段做出的成果)。

确定的起始时间应注意:

第一,包括一个缓冲期。为了避免拖拉,延误了整个项目的时间,需将起始时间设定在底限的时间的前1-3天。例如1号开始画psd图,底线是10号交最终版的样图。在确定起始时间,应当设定为1-7号。因为返工修改与可能会出现拖拉的这2个因素,空出3天这样一个弹性时间。假如设定时间是1-10号,有可能10号晚上拿到的PSD图就非常满意,不需要一点点修改?

第二,时间的最终确定需所有成员清楚并同意。为了增加成员对项目的认同感,也为了尊重成员,避免成员在情感上认为上级又布置了一个任务,只能选择接受。由于每个人有各种私人的事情,还有可能有选修课、实验课等等不定因素,所以大家的时间比较零碎。此时,leader可以先按理想中的情况安排起始时间,再在会议上让成员商议,在每个人确保自己能完成任务的时间的情况下,再确定一份最终版的时间表(当然不能超过底限时间),最后leader要强调这份时间表是所有成员做出的承诺,如果完成不了再进行问责!

确定任务的参与人时,应充分考虑到他的技能水平、时间安排能否按时按质完成。但现实情况是很难有一个量化标准来衡量一个成员,因此leader在安排时可适当降低标准,只要不底于底限即可。

(2)开会进行任务安排,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为了避免会议冗长、低效,小团队(8-12人)开会时,全部人站着开会且开会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会议上无法达成协议的,由双方会后再协商,不能因为个人浪费大家时间。

在部署任务时

第一,讲清我的期望与衡量标准。可以让成员从思想上重视,且知道怎么做才能让leader满意,更具方向性。

第二,讲清楚做这件事对其个人能力成长有什么帮助。

第三,关于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如何去做,因人而异:对于新手,就直接讲明应该如何去做,细化到步骤,让其马上去执行;对于有经验者,只需要将一个大致思路;

第四,明确优先级。有时会出现一个人手头上多个任务,不知道先做那个,所以leader在安排时,有时需要对多任务设定一个优先级排序。(3)追踪目标,动态掌握项目的进程,适时进行干预确保能按时完成。

第一,leader要主动去询问、帮助成员解决问题。通过询问、了解、帮助成员解决问题,既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团队的和谐融洽。由于习惯、年级等多方面因素,成员不习惯向上提问,向上反馈,特别是新成员,经常是到截至日期前一刻才会反馈出一堆问题,倘若此时再解决,时间已经不允许了,造成的结果往往就是项目拖时。越少的沟通,成员之间的了解就越少,默契配合就越差,成员之间如果一直在陌生人的情形下合作是相当不利的。Leader可以这样发问“最近**做得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第二、定期举行进度会议来一次性解决问题,反馈进度。进度会议既可以让成员了解项目的进度,清楚现状,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并调整计划。由于许多问题在做计划时是无法提前遇见,因此通过定期的会议来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

篇3:运维项目经验范文

信息运维专业是近年逐步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一门新专业。随着国家信息化的稳步推进和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托于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办公管理和业务管理, 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都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运维人员, 从新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 对信息运维专业的人才需求将是长期的、持续的。

1 项目教学在信息运维专业的应用现状

信息运维专业体系由计算机网络运维、主机运维、应用系统开发三个专业子方向组成, 每个子方向的主要支撑课程如图1所示。

通过教学反馈与评价, 可以发现, 项目教学思想的应用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学质量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培养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项目教学应用的局限性。

目前, 项目教学的应用主要是面向各个独立的课程, 而没有面向专业整体, 从专业的角度去研究、设计和应用。例如, 应用系统开发子方向包括多门程序设计类的课程, 其教学实施顺序如下。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网页制作与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

可以看出,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从易到难, 前期开设课程为后期开设课程奠定基础, 最终为之服务的是核心课程“网站建设与维护”。但在教学实施中, 虽然各门课程都采用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思想和方法, 但均是从课程自身为出发, 致力于在本门课程中独立完成一个或多个软件项目, 让学生通过项目实施过程掌握所需知识、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点是好的, 但忽视了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 弱化了课程应有的目标与责任, 课程之间也缺少衔接与支撑。

一方面, 学生在每门课程中都要实施完整的软件项目, 学习内容难免重复, 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另一方面, 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 需要涉及较多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广而不精, 对后续课程中需要的支撑知识和技能无法得到强化和重点培养, 甚至导致后续课程实施中不得不重复讲授。正是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得虽然每门专业课程都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但力未往一处使, 缺少合理作用, 导致学生最终的专业能力未能如培养目标所要求。

(2) 项目设计有待提高。

目前, 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思想, 其课程项目的设计以教师为主。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与企业专家、一线员工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过程、要求的分析, 设计相应的课程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施和完成这些项目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符合教学要求,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 项目教学在信息运维专业的应用探索

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结合信息运维专业建设实际, 以应用系统开发子方向为载体, 对项目教学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有如下探索。

2.1 建立“专业项目”, 明确课程责任

在信息运维专业课程体系中, 为应用系统开发子方向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专业项目”, 该项目的最终实现通常可借助该子方向的最后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完成, 而其它支撑课程则都是为实现最终目标而服务, 并依此确定其它支撑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内容, 确保每门课程责任明确、重点突出, 并根据专业体系、知识结构做到前后有序、目标一致。

2.2 项目教学在课程中要因需而设、量体定制

(1) 是否需要项目教学。

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是否引入项目教学的思想, 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 而是应该根据课程的定位、目标和内容进行综合考量, 最终目的是让每门课程充分发挥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2) 项目教学中的目标和侧重。

即使课程采用项目教学, 在项目的设计、实施上也应注意有所侧重, 不能一味追求项目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全面性, 不能在任何课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的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学习过程是有其内在规律的, 不同阶段应注重不同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局部知识技能的强化在宏观上是统一的, 但在短期、局部的环境下, 资源的使用却是有冲突的, 尤其是一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肩负特定方面知识、技能培养的课程, 更不能为了“广”和“博”, 而丢失了“精”。

因此, 采用项目教学的课程, 在项目的设计上不能只以本课程为主, 而是要从专业的整体目标考虑, 从本课程所处的定位出发。

2.3 项目设计的开放性

项目教学的核心就是“项目”的建立。项目的建立要依据知识和技能的构成, 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开发性,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通过对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发现问题和不足, 加以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 还应密切关注本专业技术的发展, 对项目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扩充, 适应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3 结语

项目教学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思想, 但其实际应用却主要局限在课程建设中。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并结合实际工作, 就如何解决提出了几点探索。

摘要:以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信息运维专业建设为例, 从项目教学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结合信息运维专业建设, 提出了项目教学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和项目建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项目教学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提供有益探索。

篇4:运维项目经验范文

关键词:IT运维;IT资源统一监控;高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1-0020-03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业务系统的技术支持和IT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学校主管领导、业务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一个随信息技术深入应用而产生的新课题。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IT运维部门也都有从传统的、零散孤立的网络软硬件维护上升到基于业务、基于ITIL的IT运维服务管理层面的需求。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也为IT运维服务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在高校的应用实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运维现状分析

IT 运维理念是目前业界被讨论的众多热门话题之一。国内的IT运维系统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这些系统由于针对领域的不同其特征也各不相同。高校做为一个特别的群体具有网络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网络环境复杂,业务系统应用广泛,涉及的品牌繁杂,部分服务群体(学生)流动性高等特点。所以至今还没有一款特别适用于高校的IT运维系统。但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理念的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完善,保障校园网络环境、网络设备和各业务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已经成为高校信息部门的头等大事,因为信息化的保障工作将关系到全校日常教学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旦出现故障将对学校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和损失。

目前,高校的大多数IT运维部门仍使用传统的IT运维方法,这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1)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机房环境监控等系统相互独立,网络安全设备尚未有效监控,故障不能准确定位;

(2)系统配置信息散乱在各种资料中,关键信息登记不完善;

(3)由于历史问题,信息化设备登记混乱,缺乏管理;

(4)信息化运维效率较低,类似的问题经常发生,流程没有得到梳理,没有解决方法可以借鉴;

(5)对IT运维人员技能要求较高,运维人员工作考核无法量化。

这些问题虽然迫在眉睫并受到足够地重视,但远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我校数字校园建设中心计划在现有IT基础上通过进行问题梳理,建设一套基于ITIL的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重组业务流程和变革内部管理流程,实现IT技术和主要业务的整合,从而使信息化手段成为支持业务运作的强大动力,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IT运维服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IT运维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得出需要搭建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在现有服务流程评估分析基础上,对照ITIL标准,进行差异分析,改进和建立缺失的流程,完成IT运维流程梳理与设计。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ITIL最佳实践,设计一套符合实际应用、完整和规范的服务流程与运维管理平台。要求覆盖高校所有信息化运行、维护、服务管理的业务。

需要搭建能够统一全面监控所有信息资源的监控平台,具备基于三层路由协议的网络发现和拓扑呈现能力,多协议物理和逻辑拓扑发现和呈现能力,全方位网络设备、中间件等 IP 基础设施、基于数据库和Web Service 接口的应用层中间件自动发现及监控。

需要搭建告警信息采集平台。该功能应该具备单位时间内对网内的设备、系统进行轮询,实时监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并对问题做出分类,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相应级别,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运维人员。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存储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供相关人员决策。

系统应具有审计日志、错误日志、管理员日志和操作者日志等功能,并对日志内容进行相关保护、分析和呈现。支持对IT运维服务各类业务进行统计,提供多种组合条件(事件次数及分类、用户数量、使用时长、常用功能等)的查询、统计。以即时或指定时间段为周期,形成业务统计报表。

三、IT运维服务系统的构思与落地

1.系统架构设计

通过对系统建设需求和应用模式的分析,对总体架构进行了分层设计。系统采用了四层体系架构,系统的四层体系架构自上而下分别是展示层、逻辑层、配置层、管理对象层。展现层包含了系统应用程序中需要和用户交互的组件。是系统功能实现、人机交互的窗口;逻辑层是实现系统所有运维业务管理功能的支撑,是基于配置层定制的满足IT运维业务需求各种流程的管理应用,由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项目管理、变更管理、服务台等业务流程模块,同时具备系统管理员入口功能;配置层为业务系统提供开发运行环境,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全面核查 ,在核查的基础上对确实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处理;管理对象层是对数据采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各种异构信息产品和运维事件的信息收集,预警和告警条件的触发,为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2.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采用B/S模式,在现有的校园网平台基础上,实现对IT运维服务全方位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系统功能结构划分主要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和方便易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本系统五个组件主要完成以下功能:一是系统IT资源统一监控管理功能;二是系统安全和告警管理功能;三是系统自身管理和系统日志管理功能;四是统计分析管理功能;五是运维服务综合管理功能。系统采用整体设计、分步实现的原则。

(1)IT资源统一监控平台

1)网络拓扑自动发现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需要满足:准确性、实时性、完整性、低负载的要求。需要支持维护人员手工修改拓扑图。最后决定在自动发现的过程中,优先使用各个厂商提供的专属拓扑发现协议。

2)网络拓扑前台配置与展示

拓扑配置与展示在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拓扑图展示将包括如下要素:

背景图:可先把众多网络设备分为多个区域,如果某个区域出现告警,则这个区域的代表图标进行告警提示;另外,一些不方便用动态图形展现的静态信息,比如文字描述,静态连线,特殊标识等,也可以放在背景图中;

节点:作为被监控设备的数字化代表,每种被监控实体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图形标识,每种类型的被监控实体,如主机、数据库、路由器等图形标识不同且容易区分记忆;

连线:在网络中,各个被监控实体都不是完全独立的,拓扑展示中需要表现出各个实体之间的连接关系。

(2)告警和系统安全管理

1)告警信息实时采集

设备关联和告警信息的自动传达,支持接收网络设备所发出的SNMP TRAP、Syslog日志告警,能实时的监测网络物理链路的情况、核心机房网络出口设备的异常情况,并判断是否为异常情况进而触发告警模块,可以根据告警事件的轻重选择告警方式,匹配不同级别的告警信息,如流量超过一类阀值为一般告警,超过二类阀值为紧急告警等细致化功能。

2)系统数据备份

对故障的采集、分类、展示是整个模块的核心功能,也是所有模块共同工作所围绕的中心点。首先通过采集模块对系统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各种对应的采集接口传回采集主机。然后由采集机上相应功能模块进行数据检错、过滤、分类,并把数据入库。然后,前台展示程序把分类入库的告警数据等做集中展示,并统计出相应报表。

除此之外,告警信息的过滤、压缩,故障定位及联动,系统审计,数据的展示也是系统设计要考虑的重点。

(3)系统日志管理和统计分析管理

面向领导、运维部门主管、运维人员提供网络和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进行运维人员的绩效考核及其他相关的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依据。保存过程中的所有日志文件,并进行分类。支持多重身份的验证。比如:业务关系流程图、设备位置分布图、网络结构拓扑图、流程进度时序图、工作日历、任务冲突分析图等,要有优质的操作体验。

(4)运维服务综合管理

运维服务综合管理要首先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将梳理的结果进行重定向。运维服务综合管理模块应具备友好的流程设定功能,利用图形化的方法快速部署。支持需求出发的流程环节快速重组,并根据需要进行增删改操作及对流程的执行进行监控。实现实时服务监控和绩效评定。系统中内置关键绩效指标信息,提供必要的绩效考评手段。自由扩展数据属性,提供表单的自定义相关功能。根据实际需求定制符合要求的表单,使表单的信息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3.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安全是保护系统的软硬件不受偶然的原因或恶意的攻击行为而遭受运行中断、数据被更改或破坏。

(1)系统硬件和网络环境安全

将系统接入到学校数据中心机房的内网服务器群区。有防火墙和其他安全保障措施,可以保证网络安全和服务器安全。

(2)角色权限控制

系统支持多角色,但对角色做了严格的权限控制,不仅对系统功能模块做了权限控制,对设备访问权限也做了控制,保证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资源,访问权限内的系统功能。

四、系统测试

1.功能测试

功能风险识别主要是两方面,首先目前定制的功能是否满足前期需求;其次,现有功能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问题。验证与需求的一致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

2.流程测试

对运维服务综合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识别,从用户、运维人员、系统管理员、决策者等角色进到系统中,从具体业务流程出发,检验平台的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实际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具体业务要求。

3.性能测试

性能风险识别是通过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识别。

依据项目风险识别方法,通过上述识别过程,经测试,系统功能、流程、性能已基本规避相关风险,能满足平台要求。

五、实施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系统实施前后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

六、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基于ITIL理论的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的分析,指出IT运维服务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为高校信息化的管理提出了构建从 IT 基础架构管理面向业务管理的总体思路,从业务视角洞析 IT 管理的全过程,为业务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提高服务对象的整体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凤羽翚,李严锋,叶琼伟编著.业务流程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1.

[2]王东红.信息系统运维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7.

[3](德)希尔等著,黄官伟,武亚平译.下一代业务流程管理:ARIS与SAP应用案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1.

[4]麦斯阿塞克著,马素霞等译.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原书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8-26.

[5]周凤珍,彭勇主编.信息运维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7.

[6]程栋,刘亿舟编.中国IT服务管理指南(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5: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经验

1.运行管理

(1)工作票管理

工作票对设备消缺过程中安全风险控制和检修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作票编制时需要细化备缺陷消除过程的步骤,识别消缺工作整个过程的安全风险(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做好风险预判工作,主要包含:工作位置(设备功能位置和工作地点)、开工先决条件、工作步骤、QC控制点、工期、工负责人、工作组成员、工作风险及应对措施、备件(换件和可换件)、工具(常用工具和仪器仪表)等;工作票对工作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控制,结合质量管理中QC检查员的作用设置W点(见证点)和H点(停工待检点)以保障工作质量;工作票执行时需要严格执行工作过程的要求,严把安全质量关;工作票执行完毕后必须保存工作记录和完工报告。

(2)操作票管理

操作票使用在对电站设备进行操作的任何环节。操作指令需明确,倒闸操作一般由两人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承担操作责任,核实功能位置、隔离边界、操作指令、风险点后按照操作票逐条进行操作,严禁约定送电。所有操作规范应符合《国家电网倒闸操作要求》。

(3)运行记录管理

运行记录分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两部分,纸质记录主要为运行日志,运行日志记录电站当班值主要工作内容、电站出力、累计电量、故障损失、限电损失、巡检、缺陷和异常情况、重要备件使用情况等;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在电站管理系统中记录当日电站运行的全面情况,纸质运行日志应当妥善保存。电站监控和自动控制装置监控的运行记录应每日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并妥善保存于站内后台服务器(信息储存装置或企业私有云)。

(4)交接班管理

电站交班班组应对电站信息、调度计划、备件使用情况、工具借用情况、钥匙使用情况、异常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交接,保证接班班组获得电站的全面信息;接班班组应与交班班组核对所有电站信息的真实与准确性,接班班组值长确认信息全面且无误后,与交班班组值长共同在交接班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完成交接班工作。

(5)巡检管理

巡检分为日常巡检、定期巡检和点检三种方式,日常巡检是电站值班员例行工作,按照巡检路线对电站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抄表等工作,值班员应具备判断故障类型、等级和严重程度的能力,发现异常情况按照巡检管理规定的相关流程进行汇报和处置,同时将异常情况应记录在运行日志中。定期巡检是针对光伏电站所建设地点的气候和特殊天气情况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巡检;点检是对重要敏感设备进行加强巡视和检查,保证重要设备可靠运行的手段。

(6)电站钥匙管理

电站设备钥匙的安全状态对电站运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站钥匙分设备钥匙和厂房钥匙,电站所有钥匙分两套管理,即正常借用的钥匙和应急钥匙,应急钥匙由当班站长保存,正常借用的钥匙借出和还回应进行实名登记,所有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钥匙的使用。设备钥匙应配备万能钥匙,万能钥匙只有在紧急事故情况下经站长批准才能使用,其他情况下不得使用。

(7)电量报送管理

电站值长应每月月末向总部报送当月电量信息。每月累计电量信息应保持与运行日志一致,每月累计故障损失电量信息应与设备故障电量损失信息保持一致,电量信息表编写完成后应由电站站长复核电量信息后报送总部,报送格式应符合总部管理要求,报送电量信息应真实、准确。

2、维修管理(1)工作过程管理

工作过程管理是规范电站员工工作行为准则,电站任何人员进行现场工作应遵循电站工作过程管理以保证电站工作的有序性。工作过程管理包含:电站正常工作流程、紧急工作流程、工作行为规范、工前会、工作申请、工作文件准备、工作许可证办理流程、工作的执行与再鉴定、完工报告的编写等内容。

(2)预防性维修管理

预防性维修是指电站有计划的进行设备保养和检修的活动。预防性维修管理包含:预防性维修项目和维修周期的确认、预防性维修大纲编制、预防性维修计划编制、预防性维修准备、停电计划、停电申请流程、日常预防性维修、大修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等效、组件清洗计划编制、预防性维修实施、预防性维修数据管理等内容。

(3)纠正性维修管理

纠正性维修是指非预期内的故障发生时进行的维修活动。纠正性维修的主要分类有在线维修和离线维修,按照响应时间分类有:临时性维修、检修、抢修,按照维修量级分类有:局部维修、整体维修、更换部件、更换设备。纠正性维修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故障设备不可用对其所在系统的影响,以及该系统对机组乃至电站的影响;缺陷的存在对其设备的短期及长期影响,以及该缺陷设备故障后的潜在后果;故障或缺陷设备对工业安全和外部电网的影响。纠正性维修的对象一般为比较紧急必须处理的故障,隔离边界较少,对检修要求高,纠正性检修需要做到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准确找到故障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消除故障保障系统和电站正常运行。

(4)技术监督试验管理

技术监督试验的目的在于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利用先进的测试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在安全、优质、经济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电站需要制定技术监督计划、确定试验项目、周期、试验标准、试验设备、人员资质以及风险点,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试验标准,如实技术监督试验报告,电站应保存技术监督试验报告,技术监督试验数据应与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电站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作出评价。

二、安全管理(1)工业安全

安全是工业生产的命脉,任何生产型企业无不把安全放在首位。光伏电站的安全管理包含:电力安全管理、工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员工行为规范、危化品管理等)、紧急事件/事故处置流程管理、事故管理流程(汇报、调查、分析、处置、整改等)、安全物资管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等)、厂房安全管理、安全标识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

(2)安全授权管理

为保证电站人员和设备安全,所有入场人员(含承包单位人员)需要接受安全培训,经培训活动基本安全授权后方可进入现场工作;安全授权培训内容包含:电力安全培训、工业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培训、急救培训;安全授权有效期为两年,每两年需要复训一 次;电站需保存安全授权记录备查。

(3)安全设施管理(安全标准化)

电站消防水系统、消防沙箱、灭火器、设备绝缘垫、警示牌等均属于电站安全设施,安全设施需要定期保养、维护、更换,并应有记录;电站安全设施的设置(设备和道路划线等)、安全标识规格及设置、巡检路线设置等均应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人员行为习惯应满足安全标准化的具体措施要求。

(4)防人因管理

防人因管理是通过对以往人因事件的分析找到事件或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做到有效预防。防人因主要是对的人员人因失误的管理与反馈。通过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反思安全管理现状,找到管理、组织、制度和人的失效漏洞进行管理改进,可利用国际交流借鉴、领导示范承诺、学习法规标准、警钟长鸣震撼教育、分析设备系统管理、经验反馈、共因分析、设备责任到人、制度透明化、安全文化宣传、行为训练、人因工具卡等多种手段建立员工防人因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5)灾害预防

灾害预防工作包含:灾害历史数据分析、灾害分级及响应流程、组建运作机构、防灾制度建立、防灾风险与经济评估、防灾措施建立、防灾物资和车辆准备等,对灾害的预防是保证电站25年寿期正常运行的基石,是灾害来临时减少电站损失的有力保障。

(6)应急响应

应急准备阶段需建立应急响应组织,该组织机构需包含:应急总指挥、电站应急指挥、应急指挥助理、通讯员、应急值班人员。应急准备期间工作包含应急流程体系建设、汇报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的编写、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的建立、通讯录与应急信息渠道的建立、应急设施设备器材文件的管理与定期检查、应急演的策划组织与评价、应急费用的划拨、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等;实施阶段包含应急状态的启动、响应、行动和终止等内容;应急事件后评价包含损失统计、保险索赔、事故处理、电站恢复等。

三、文档与信息管理 1.技术资料管理 光伏电站技术资料管理包括文件体系建设(文件编码体系、文件分类体系、文件分级体系等)、设计文件管理、设计变更文件管理、竣工报告管理、调试报告管理、合同文件管理、图纸管理、日常生产资料管理(主要包括:运行日志、巡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倒闸操作票记录、运行数据记录、工作票记录、维修报告记录、检修计划、技术监督记录、工具送检记录、备件库存记录等)、技术改造文件管理、大修文件管理、移交验收证书、设备说明书、设备或备件合格证、电子文件记录管理、文档系统管理、文档销毁流程管理等。技术资料记录分级别进行管理,过期文件应及时更新和销毁。

2.培训授权资料管理

培训授权资料一般有:培训签到单、培训记录表、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课件、培训成绩单、试卷、试题库资料、培训说明书、培训效果评价表、基本安全授权书、XX岗位授权书、培训等效记录、员工技能降级认定表等。电站定期向总部提交培训记录,总部在培训信息系统中备案,并根据培训授权表对相应技术等级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和薪酬调整。

3.人员技术证件管理

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需进行外部取证考试,外部机构颁发的技术证件需进行整理和备案,作为人员执业资格外部检查和评估的依据。

4.电站资产管理(编码、清点)

电站固定资产均需进行编码,编码后的固定资产进入总部管理系统备案与监控,固定资产需每季度进行清点并更新清单,固定资产的处置需按照总部相关要求进行报废处置处理。

5.经验反馈管理

经验反馈信息按照不同的事件和异常管理级别、方式加以确认、报告、评价后果、分析原因、纠正和反馈;保证同企业内和同行业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能够得到收集、筛选、评价、分析以及采取纠正行动和反馈,对维持和提高电站的安全水平和可用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验反馈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内部经验反馈和外部经验反馈,工作内容主要包含对异常事件和良好实践整理、分类、分级、分析和筛选、信息共享渠道建立、经验反馈汇报流程管理、根本原因分析方法、防人因管理、定期会议管理、信息反馈效果评价、经验反馈考核管理等。

6.信息系统维护

光伏电站在生产运营阶段会有大量信息通过生产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将直接影响总部和区域公司对电站的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内容主要包含系统硬件维护(通讯维护、数据储存器维修、电脑维护等)、信息安全检查、备件管理、软件升级和更新、客户端安装与配置、信息系统授权配置、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等。

7.智能电站建设

篇6:骨干通信光缆运维经验

为切实保障光缆的安全稳定运行,坚决贯彻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针对光缆运行维护的特点,加强现场工作、资料等标准化管理,建立光缆故障、大修技改等变更台帐,初步开展光缆状态检修。

一、工作联系制度

光缆线路的维护职责分工清楚,各部门工作配合默契。鉴于电力系统光缆架设的特殊性,光缆巡视以及不涉及到光缆开断的消缺、维护工作均由输电专业人员负责,通信专业配合在消缺过程中进行纤芯运行状态监视工作;光缆抢修中的接续工作、光缆纤芯年检测试及涉及到光缆开断的消缺、维护工作由通信专业人员负责。

工作联系均是由运维单位的生技部门与各网、省、市公司通信调度联系,随后再由通知各部门相关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及联系均由生技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下面就简单以光缆消缺为例,说明一下光缆工作的联系关系及制度。

当光缆巡视中发现缺陷后,输电专业人员汇报至公司生技部门,由公司生技部门在通知通信专业人员进行光缆纤芯检查,确认光缆故障程度,随后将光缆缺陷以书面形式汇报至各网、省、市公司通信调度,申请进行光缆消缺工作,待各级通信调度批复工作后,再由生技部门通知输电专业进行光缆消缺,同时通知通信专业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光缆纤芯监测,以防在消缺过程中对光缆纤芯造成损伤。消缺工作开始前,由生技部门组织协调交底会,会上确定输电专业一个人为总工作负责人,通信专业确定一个现场工作负责人,同时兼申请工作令。工作开始后,输电专业人员电话向通信专业现场负责人要令,随后通信人员电话向各网、省、市通信调度要令,得令后,同时电话通知输电专业人员及生技部门开工,随后开始对光缆纤芯进行监测工作。工作完成后,输电人员电话通知通信人员,随后通信人员再电话汇报各网、省、市通信调度完工,待确认光缆及所传输业务均运行正常后,通信人员电话通知总工作负责人和生技部门,随后总工作负责人再向电力调度报完工,申请完工令。

二、光缆现场工作及资料标准化

电力系统光缆主要为OPGW光缆和ADSS光缆组成,均架设在电力输电线路上。针对光缆运维特点,编制了光缆运维作业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控制卡、班组作业控制卡、巡视卡;现场工作五定表(定责、定员、定时、定序、定量);统称为“一书三卡五定”,定义了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步骤、工艺等要求,并根据现场工作情况及时修编、更新。“一书三卡五定”标准化文本的使用,强化了光缆运维工作相关作业的关键工序执行,大大提升了光缆运维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光缆巡视

日常巡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光缆及及接头盒外观检查,此项巡视由输电专业负责。主要查看光缆有无断股、散股,金具有无异常,接头盒固定是否稳固、与塔材连接有无断开等。巡视周期为每月一次。

第二部分是光缆纤芯的测试检查,此项巡视由通信专业负责。主要是通过OTDR测试出的曲线,查看光缆纤芯衰减常数、中继段损耗、接续点损耗、光纤运行状态等,并按照巡检卡项目逐条填写。巡视检查周期为每年一次。

此外,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和冬季大负荷之前,通信专业人员还需对所辖站点光缆引入缆、站内光缆接头盒、光缆沟道、竖井、光纤配线架进行了巡视检查。主要查看光缆封堵、余缆固定等。

在巡视检查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至公司生技部门,并提出整改方法、建议。由公司生技部门统一向各网、省、市通信调度汇报,待得到批复后进行整改、消缺。

2.光缆资源管理

对光缆资源管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管理主要由输电专业人员进行。将OPGW光缆结构图、施工设计图、竣工资料等电子化,建立电子版光缆详细台帐,主要包含光缆的结构、光缆线路的电压等级、盘长、型号、接续盒位臵等信息记录。同时,为更好的保障光缆稳定运行,公司输电专业和通信专业每月进行一次工作、资料、经验交流,提升了两专业光缆线路运行情况掌握程度。

第二部分管理主要由通信人员进行。将光缆工程竣工资料与线路运行资料相结合,确定每条光缆线路的接续点所在的运行塔号和准确的光程距离,为光缆故障准确测距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通信专业按照光缆纤芯数量、纤芯类型、使用纤芯等信息记录,建立光缆所带业务的详细资料,并随时进行更新、完善。

3.初步开展状态检修

为更好的保障光缆稳定安全运行,结合目前电网一次专业状态检修方法,初步开展光缆状态检修工作。

首先建立了光缆故障、大修技改等变更台帐,详细记录每条光缆自投产以来,因故障消缺、大修技改、小修小改等原因进行的变动,包含光缆变动的时间、地点、原因、替换的光缆厂家、型号等信息。

其次,将每年的光缆备用纤芯测试曲线均进行存储,并与上一年及投产时的曲线进行比对,从每芯光纤的总衰减、每芯光纤曲线平滑程度、光纤接续点的插入损耗等方面进行分析,查看光缆纤芯运行状态。

三、光缆线路故障处理流程及信息报送制度

针对光缆线路故障制定了《光缆抢修应急预案》,经多次演练及实际操作验证后,针对每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编,完善了光缆线路故障抢修处理流程及相关信息报送制度。

光缆线路故障发生后,坚持“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保障重点”原则,遵循“先主干,后分支;先抢通,后修复”进行抢修处理。

信息报送流程及基本要求如下:

1、输电运维人员或通信运维人员发现光缆光纤异常后及时报告抢修小组组长。

2、由抢修小组组长上报应急办公室。

3、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背景情况、影响程度、初步处臵结果、光缆损坏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

4、报告时间:紧急报告在15分钟内报告,详细报告24小时内上报。

四、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光缆台帐中对光缆型号、结构、线路环境、接续盒安装位臵等资料记录非常详实,但缺少了接头盒的一些数据,例如接头盒厂家、进出光缆孔数等信息,容易造成光缆T接、应急处理等工作准备不充分,扰乱现场工作计划进度。目前,输电人员结合光缆巡视工作,对接头盒进行清晰、完整的拍摄,随后将照片交给通信人员,由通信人员进行接头盒数据完善。

2、对基建验收工作把关不严。因为各种紧急原因,有些基建工程没有组织通信专业对工程进行验收,导致通信工程未验收投运。部分站点存在光缆引入缆封堵不严、部分余缆固定不规范的问题,即时进行了整改,并制定措施,在以后工程验收中强化要求。

五、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建议

1、强化通信工程基建验收工作。对光缆引入缆封堵、余缆固定等环节进行验收检查,确保光缆无隐患投产。

上一篇:医院广告剧本下一篇:东方国际幼儿园防暴防恐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