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生产管理规定

2024-06-13

样品生产管理规定(精选10篇)

篇1:样品生产管理规定

1.0目的为了规范样品制作过程,进一步完善样品管理程序,使样品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出样。

2.0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样品的制作。

3.0引用文件

3.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QP730)

4.0主要职责和权限

4.1外贸部负责客人的样品要求及时传达给研发科和出样后相关资料的输出;

4.2研发科负责样品需求的初审和客人针对样品提出的修改意

见及相关资料的输出,指令的下达。

4.3生管科负责所有样品下单及制作的全过程跟踪,出样资料的管理和客人确认样品的通知;

4.4制造科负责所辖样品生产的进度及样品确认后生产大货;

4.5品管科负责样品生产的品质检验和留底样品的跟踪;

4.6物控部、物料部负责老款材料供应,新款材料由工程部负责。

5.0内容

5.1样品需求确定

5.1.1生管科接到客户样品需求或公司样品需求,排定《样品制作

单》并将样品单原稿印发一份给制造科,制造科模线主管在4小时内将公模状况反馈给跟单文员,样品制作单》经研发科长、制造科长、生管科长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1.2客人要求出货的样品首先要分清出样方式、出样时间以及

其它要求,客人要求图片的样品照相后产品由工程部按要求退各上色部门或送样品室.5.1.3样品室补充和更换的样品必须有品管科长以上人员签字,生管科才能下单制作样品.5.1.4底样室补充和更换的样品必须有研发科长审核签字,方能交生管科制单.5.1.5更换样品必须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经理级以上人员签审后,方可转交制造科.5.2样品制作计划

5.2.1所有样品生产都以《样品制作单》或《内部联络通知单》为准,进行样品制作

5.2.2开发科负责泥雕前的进度和打样组的进度,IE部接到泥雕后制作公模,并依据样品制作周期以《样品模具汇报表》形式回复模具产生方式和时间;制造科对样品制作进度作出各自的详细菌武器分割计划并负责跟踪,品管科负责所辖样品品质检验,开发部和工程部负责提供样品制作相关资料和包装入库。

5.2.3新开发的样品以开发的《开发计划书》的方式指导和管制生产制程按5.2.2。

5.3《样品制作单》的执行

《二次加工材料制单》和《样品包装材料制作单》-注:已下发《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的样品包装材料由物控部下单,没有的由工程部负责处理。

5.3.2所有样品及模具均由上部门是下部门,各下部门有义务向上部门提报样品欠数,必要时可报给样品跟单员,否则延误出样将被同等处罚;

5.3.3相关单位依照《样品制作单》制样,各部门填写《样品交接表》经品管助理、生产组长验审签字后随样品交下工序,《样品交 接表》一式四份,交各线生产主管一份,生管科一份,交接双方各一份,跟单文员将有影响理度的以书面形式交相关部门直接负责人;

5.3.4新开发的样品必须按照《开发计划书》的要求制作,白胚交接同5.3.2,打样室务必及时做好颜色,需要照相的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照相,除需要确认的样品可以在打样组存放外,彩绘好的样品要求及时送入样品室或者底样室,喷油上色的样品一律送工程部;

5.3.5底样室的留底样品必须保障能及时提供给生产线生产大货,底样室管理员接到《制单产品包装明细》后同样品库存明细及打样室核对,由打样室报白胚欠数给生管科下单,并由品管科负责跟踪。

5.3.6彩绘样品和彩绘色系的单一颜色样品由打样室上色,喷油上色的样品是哪条线生产的大货则由哪条线的上色部门上色,新款要有打样室提供样板。

5.3.7A线样品由装配组装配,DK线样品由包D装配,E线样品由包E装配,若为新款样品,各样品装配部门可以要求工程部派人现场指导。

5.3.8数量少于5pcs的样品装配好后转工程部,由工程部召集研发科、制造科、品管科、生管科共同确认样品的编号及相关功能性,研发科负责照相留底,工程部包装时在样品的底部和外箱上标明名称和颜色,且字迹要清晰,并填写《出样记录表》,并及时转成品库;数量在5pcs以上(含5pcs)的样品,由制造科包装部门按正常程序包装,若有需要时,可要求工程部派人指导。

5.3.9因交期紧张决定泥模制样的产品生管科依据实际情况划分

给IE和生产线生产但组装配件要有IE部指导。

5.4样品品质监视和测量

5.4.1各线品管主管应辅导下属品管人员对样品进行监测。

5.4.2样品参照留底样品或同类、同色系产品验证。

5.4.3各车间由品管助理检验样品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品质巡查报告》上,同时签《样品交接单》。

5.4.4工程部包装样品前通知制造科长、品管科长、研发科长、生管科长对样品验证,填写《样品验证记录》。

5.4.5QA对按客户要求和工程部资料样品进行全检并填写《样品检验记录表》。

5.5出样

5.5.1成品库按相关要求出样,并填写出样明细于出样第二天内交一份至生管科。

5.5.2如不能按时出样,跟单员应发出《纠正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主管应作出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并返回给跟单员。6.0品质记录

6.1《生产、品质、材料反馈通告》

存期:自定

6.2《开发计划书》

保存期:1年

6.3《出样记录表》

保存期:1年

6.4《样品检验记录表》

保存期:1年

6.5《样品验证记录》

保存期:1年

6.6《品质巡查报告》

保存期:6个月

6.7《样品制作单》

保存期:6个月

6.8《样品生产时间交接表》RC73011期:6个月保RC82411RC73010RC8243保存RC5531RC73026RC73013RC73027

篇2:样品生产管理规定

1.目的

明确样品的收集、发放、保存等有关作业程序,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可追索性。2.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和外来原材料及产品。3.职责

1负责对样品的分类存放、标识和管理。3.1 质管部:○2负责对样品的检测,并出具相应的化验报告单。

○3负责对样品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1负责对外来样品的收集。3.2 销售部:○2负责对用于用户沟通的样品的发放。

○3.3总工办:负责评审确认用户个性需求及提供用户所需样品。

1负责与用户的沟通,明确用户个性需求。3.4主办业务员:○2负责收集外来样品。

○3负责与用户沟通样品的发放。

○4.作业程序

4.1 发放样品

4.1.1 主办业务员与用户充分沟通后,明确用户个性需求,填写发样申请单。4.1.2 发样申请单经销售部经理签字后交总工办评审,总工办确认后交总经理批准。

4.1.3 总工办根据总经理批准的发样申请单提供样品。样品一式两份,一份交用户,一份质管部留存。质管部负责记录样品相关资料。

4.1.4 主办业务员将样品发出后应在15日内将用户使用信息反馈总工办。4.2 外来样品 4.2.1原材料

4.2.1.1对公司生产必须检验的原材料,质管部按《原材料验收作业程序》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在样品包装上注明:原材料名称、单位名称、来样时间。

4.2.1.2 对公司生产不需检验的原材料,质管部应在留样上标明:原材料名称、单位名称、来样时间,并记录生产车间使用情况。

4.2.2 成品

质管部收到外来样品后,应及时进行检验和分析,并记录相关的检验结果,同时在样品包装上注明:产品名称、单位名称、来样时间。4.3 公司产品

4.3.1化验室应对做平行样分析后发往用户的产品进行留样。标识上注明:产品名称、发货时间、产品批次。

4.3.2 对发往江山、德赛尔等用户的磺氯化油产品,还必须对氨化后的铵化乳油进行留样,注明:产品名称、用户名称、产品批次。4.4 样品保留时间 4.4.1 外来样品

保存时间一年。4.4.2 公司产品

保存时间半年。

4.4.3 发往重点用户的留样

保存时间半年。4.5 保存地点

4.5.1 所有样品一律保存在样品室,样品按照来源、品种等分别存放。

篇3:服装生产中的样品管理

1 服装样品的试制

服装样品的试制是根据其款式图或客户来图、来样及要求, 结合企业自身条件, 对即将批量生产的服装产品进行的实物标样试制。目的是通过样品试制, 充分了解产品特征, 为体现设计及要求效果, 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符合生产条件、省时、省力、保证产品质量和科学合理高效的生产工艺及操作方法, 以便修改不合理或超越客观现实的因素, 并由此总结设计出一系列生产技术条件, 指导大批量生产。

2 服装样品的分类管理

根据订单的操作过程, 服装样品可分为推销样、确认样、产前样 (跳码样) 、首件样和船样等;根据服装样品的使用要求又可分为广告样、测试样和展示样等。

2.1 推销样

推销样是指根据客户的要求或根据市场的需求, 用于向市场推广而进行设计制作的样品。推销样又分为客户要求和自行设计的两种情况。客户要求的推销样, 在一般情况下, 客户会提供设计稿、照片或原始样品, 有时会加入一些客户设计理念或元素来要求打样, 客户有时提供尺寸, 有时则要求企业设计尺寸。

推销样必须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 尽最大可能地选用正确品质的面料进行制作。面辅材料的颜色搭配尽量与设计要求一致, 以保证达到需要的效果, 根据推广地区的人体体形特点、风俗习惯等合理选用服装造型和规格尺寸。

2.2 确认样

确认样是指根据已经被客户确认了的款式造型和风格而进行制作的样品, 通常是指已经形成了订单而进行再确认的样品。确认样进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订单运行的顺利与否, 可见打制确认样在服装订单操作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确认样必须根据客户的要求严格操作, 必须根据客人的特点和特定要求进行版型的设计和工艺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地用正确材料制作, 在不改变客人款式要求的前提下, 必须充分考虑大货生产的可能性和易操作性进行样品试制。

2.3 产前样

产前样 (跳码样) 是指大货生产前, 根据客户最终的确认意见、使用正确的面辅材料进行打制的样品。

在大货生产前控制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如面辅材料使用情况、工艺要求掌握情况等, 及时将错误进行调整, 及时进行设备的调整和针对款式工艺要求而进行小工具的制作, 以便于操作方法的改进。合理进行流水线的编排和人员的配置, 以期提高产量和质量。

产前样一般要求有全码 (最起码要能代表大中小版型的尺码) 及全色, 水洗产品必须是水洗后的样品。许多时候跳码样常常不被重视, 工厂借口订单急而不提供跳码样, 在订单操作的实际情况中, 往往都是大小码容易出问题, 如口袋的位置和大小、分割位置和大小码的体形变化等。

2.4 缝制首件

缝制首件一般是指大货产品刚开始生产出来的产品, 并不一定是指第一件产品, 它泛指初期生产出来的首批产品。

首件产品最好多做几种规格及各种颜色的产品, 以便检查各种规格和颜色的产品生产状况。检查首件时要对整个订单的生产做出综合检查和判断, 千万不要片面地认为首件检查是单纯的产品质量的检查, 要认识到这是包括对工厂生产流水线的人员安排、设备状态、技能状况、产量情况、生产进度等作的详细检查。

在生产的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知的问题, 通过首件产品的检查和生产现场的了解, 可以初步判断出生产工厂对订单运行的安全保证情况。

2.5 包装首件

包装是整个订单操作过程的末尾程序, 往往许多工厂容易在这里出现问题, 进行包装首件的检查能够有效地控制问题的发生, 以保证订单产品的顺利出运。

包装首件的检查内容包括产品的缝制质量、规格尺寸、造型风格、锁钉及整烫效果、面辅材料的品质和包装方法等。

3 服装样品检查的细节

在日常样品检查工作中, 通常会特别重视版型、尺寸及整体的做工, 但往往忽视样品的后整理, 如口袋内的线头、扣眼的毛纱头没有清理等, 这样的样品给人的感觉是不清爽, 因此要特别注意前期的细节控制和后整理过程中的细节检查。

3.1 线头

线头问题, 表面看是很小的事情, 但却是目前服装生产中的头号大敌。在生产工序中, 谁产生的线头最好由这个人直接清理干净, 这样不但能够使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且会减少重复的检查和回修。不仅不会影响产量, 反而还能提高产量, 使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3.2 污迹

在服装的生产过程中, 因工作程序较多, 从面料的生产到运输、从面料的裁剪到缝制, 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会引起脏污现象, 要减少和消除污迹需要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自觉按操作要求进行工作, 控制污迹的产生。

3.3 扣件牢度

机器冲打的扣件容易产生牢度不够的问题, 后整理时要检查扣件的品质、扣件的配套性、扣件与扣件模具的配套性;检查扣件与其使用部位的对应情况等。扣件使用部位面料偏厚或面料质地松, 扣件易脱落。

3.4 面料品质

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服装的色差、布疵、色牢度和强度等。因此, 在这几个方面要仔细检查, 如发现与客户要求不符的应及时处理或调换。

3.5 唛头

唛头容易出问题的是位置错误、唛头内容有误、唛头没有水洗保护而破损或字迹模糊、唛头标识正反颠倒等, 如有错误要及时纠正。

4 技术交代

与工厂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面对面地做技术讲解和要求, 叫技术交代。技术交代的方法可以是直接的面对面交代、也可以是书面的交代。技术交代的主要内容为客户确认意见中的注意事项和更改要求、面料的特性 (重点提示裁剪排料方法和缝制注意事项) 、推板版型变化的注意事项、口袋等小部件的推档及参考分档值、跳码样要求和船样要求等等, 其目的是将能考虑到的问题提前预控。其次在跳码样意见中就不同工厂在生产中已经出现的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再做交代, 最后还要在检查船样时就后整理包装中要注意的问题做补充和提醒。

5 结语

服装生产中对服装样品的有效管理, 可以控制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提高服装产品的质量, 使服装订单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技术上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范福军.服装生产工艺 (第1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童晓晖.服装生产工艺学 (第1版) [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环境监测样品管理浅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 样品 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17-02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公证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样品全过程管理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根据广西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工作运作过程,分析环境监测样品的管理工作重点和关键。

1 样品管理流程

1.1 样品的流转流程图

2 样品室和样品要求

2.1 样品室要求

样品运回监测站后,应有专门的样品室进行样品交接、贮存和流转。样品室应配备冰箱、抽风机和空调等设备,保障样品贮存环境条件。

2.2 样品要求

样品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间内,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进行分析时的样品已不再是采样时的样品,为了使这种变化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必须对采集的样品加以保护。水质样品的固定通常采用冷冻和酸化后低温冷藏两种方法。

样品根据所要分析的项目,需要用不同的容器来装运,其中水环境样品一般用玻璃瓶或是聚乙烯瓶(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金属,聚乙烯等塑料吸附有机物质、磷酸盐和油类);空气一般用吸收瓶或气体袋;土壤一般用聚乙烯袋或根据监测项目选择玻璃瓶等。采样时许多参数需要在现场测定,应现场测定并现场记录。现场无法测定的项目,需要尽快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样品采集后,往往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分装成数份,因此,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内容一般包括:采样目的,采样点位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样品类型等。标签应用不退色的墨水填写,并牢固地粘贴于盛装样品的容器外壁上。为了便于区分各类环境样品,我站用不同颜色的样品标签来区分。例如:海水样品用蓝色标签,地表水和地下水用绿色标签,废水用红色标签等。这样区分可避免在同一个大批量、多要素监测任务中环境监测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出现错漏。

3 样品管理

3.1 样品运输管理

空样容器运往采样地点或装好样品的容器运回实验室分析,都应该非常小心。样品包装箱可用多种材料,以防止破碎,保持样品的完整性,使样品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包装箱的盖子一般都应衬有隔离材料,用以对瓶塞轻微压力,增加样品瓶在样品箱内的固定程度。运输路线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每个项目分析前最长可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在现场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安排好样品的运输工作,以防延误。样品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除了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外,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使样品变质。样品都有保存期限,如果超出保存期限,样品已无分析价值就应将样品及时处理。

3.2 样品交接与发放

在环境监测中,样品的来源分为监测站自己监测采集样品和客户送检两种。样品管理员通过监测任务单和现场采样记录、客户送样信息来检查样品,检查内容包括:(1)样品包装、标签及外观是否完好;(2)样品的名称、采样地点、样品数量、形态等内容是否一致;(3)样品是否有损坏、污染或已过有效期;(4)样品编号是否符合唯一性要求。若样品有异常,样品管理员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汇报,必要时样品重新采集。检查完毕后样品管理员作好样品登记,对质控样进行重新编码后,将样品分类、整齐摆放于样品室“待测区”内。

样品管理员接收到一批样品,要尽快将它们分发到测试人员手中。对于一份样品需测试几个项目这样的情况,样品管理员应了解各个项目的保存期限,分缓急将样品移送给各个测试人员。要随时了解测试人员的取样情况,使样品及时流转,防止在某一人手上滞留的时间过长,确保样品在规定的保存期内全部取样分析完毕。

3.3 留样管理

对于污染事故监测、污染纠纷监测、仲裁监测等特殊监测任务,样品管理员要注意留样,放入符合要求的地点进行保存。必要时交监测室重新检测分析。

3.4 样品处置

监测任务结束后,剩余的样品不可随意倾倒,以防造成环境污染。要按有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分类处理。有毒有害的水质样品应与实验室废液一起送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固体样品(如固废、土壤、底泥、细菌培养基等)应集中送有资质的固废处置部门进行处理。

3.5 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監测站对于客户的样品、附件及有关信息负保密责任。未经客户同意,相关监测数据不得用作其他用途。有外单位人员参观实验室和样品室时,必须采取保密措施,保护好样品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4 样品管理注意事项

(1)样品室的空调和冰箱要定期检查,如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修,当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将样品转移至备用样品室。

(2)送检样品要确认样品数量是否足够复检。如果客户送检的样品数量不够复检,样品管理员应向客户说明原因,不予接收。

(3)采样记录要完整并且要与样品同时交接。由于样品管理员、检测分析人员、数据审核人员都没有去过采样现场,很多采样现场的情况都不清楚,所以采样人员应认真填写好采样记录便于了解采样现场情况。

(4)样品的标识在样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为了样品的可塑性和便于查核,样品必须具有唯一性的同时也要详细记录样品资料。例如:多个监测任务多个批次同类样品检测时,如果样品标识做不到位,不能对样品做到唯一性标识,导致样品混淆将严重影响监测工作的进行。

5 综述

样品管理是保障环境监测结果科学性、公证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样品管理工作做好了,就为整个环境监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反之,样品管理工作做的不好,如:样品未按相关要求保存、样品标识混乱、样品在贮存期间被污染、未留样等等,都会严重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甚至会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要做好样品管理工作,需要制定适合单位自身特点的样品管理程序和运行程序,需要环境监测人员、分析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S].

[2]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 17378.3-2007)[S].

篇5:样品管理管理制度

第一条、样品的种类:

本公司样品包括样衣、样帽、手套、鞋子、领带等样品。 第二条、样品的保存:

1、本公司所有样品存放于公司样品室,由办公室内勤人员统一负责保管、发放和回收,从而确保样品的正常存放,防止丢失。

2、内勤人员必须保证样品室的.清洁、整齐、美观,方便查找。

3、对于老旧的样品可以移做生产使用。 第三条、样品的入库:

1、新到样品时,内勤人员应及时编号、贴标、拍照并登记《样品库存明细表》,样品存放于样品室。

2、样品架上的样品要按照款式或是否常用来摆放,用吊牌标清。

第四条、样品的领用:

1、领用样品时领用人应告知内勤人员,未经允许不可随意自取。内勤人员应登记《样品领用记录表》注明相关信息,并由领用人签字。

2、领取人要保证样品干净、质量完好,清洁无脏污,不得损坏。

第五条、样品的回收:

1、样品使用后,领用人要及时归还,如长时间未归还,内勤人员应询问领用人情况,进行督促。

2、当样品被生产车间借走投产时,应告知技术部主管重新打制一件投产样,将原样品在保证干净的同时尽快拿回样衣室入库登记。

3、样品归还后,内勤人员须对出借样品进行检查,发现褶皱、脏污,应及时烫整、清洗,确认完好后立即将其归位。并登记《样品领用记录表》注明归还日期,归还人签字。 第六条、样品的盘点

1、每月末对所有样品进行一次清点,做到账物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查找原因,使两者一致。

2、每季度末,统计样品出入库数量及库存量,并汇报总经理。 第七条、奖惩

1、领取人未经允许私自拿取样品的,前三次警告,超过三次后按10元/次罚款。

2、样品如被客户扣留,应有总经理批示,若无批示领用人照价赔偿。

3、如有损毁、丢失样品的情况出现,应根据损失情况扣罚领用人当月工资。

4、借用归还时间最长不可超过半个月,超时后需交押金重新办理手续。

附:

1、《样品领用记录表》

篇6:样品管理管理制度

(1)由各营销副总制定样品规格与数量,由生产部统一制作,人力资源部负责保管及发放。

(2)申请制作流程:各营销副总制定规格与常备库存数量→提交给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提交给生产部副总安排制作→人力资源部点数签收。

(3)领用流程:各销售员写好领用申请→营销副总签批→到人力资源部领用→人力资源部登记在案→浪费样品者将在提成中扣除样品成本。

(4)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每月盘点样品数量,按营销副总制定的常备库存量定期提交制作需求给生产部,补足样品库存量。

(5)参加展会或大规模出差安排等特殊需求,营销部需提前一星期以上通知到人力资源部备样品。

(6)业务员到车间要求管理员或员工制作样品,生产部将一律予以拒绝,如有特殊情况需紧急制作样品的,必须经人力资源部批准并由人力资源部与生产部沟通制作。

篇7: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1.本规定适用于本试验室所有涉及委托检验、监督检验、抽样检验、等全部样品。

2.收样人员负责全部样品的接收、发放、保存与处理等工作。3.样品管理人员在核实样品状态无误后,接收样品对样品进行编号,在《样品登记表》上填写相应信息,并将样品存放在样品库的相应区域;样品管理人员在核实样品状态时如发现样品抽样单、委托单或《样品登记表》等所载的信息不相符合时,有权拒收样品,并让送样人将样品带回。

4.检验人员在接到检验任务后应及时领取检验样品。检验人员在领取样品时,都应认真核对样品编号、领样数量等样品信息。5.样品在被检测完成后,检验人员应将残样放至规定的地方以便统一处理。6.样品的处理

6.1本实验室样品除客户特殊要求外,保存期为自检测部门退样之日起3个月。超过保存期的样品转到物品库从样品登记本上注销。6.2对于委托方要求退样的,由样品管理人员负责检验后样品的退还工作,并做好退还记录,保存相应的退还手续,以备查验。6.3对于委托方无退样要求的被测样品,在超过保存期后,经业务接待人员确定后,由样品管理人员在《样品登记本》上登记注销,并书面报知综合业务室负责人和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对于有保留价值的另行存留,无保留价值的统一处理或销售。6.4对于超出保存期限且有保留价值的被测样品,经综合业务室负责人和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确定后,另行登记保存,并建立相应的存留取用档案,以备追朔。

6.5对于超出保存期限且无保留价值的被测样品及其残样,经业务接待人员、综合业务室负责人及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确定后,统一销售处理,全部所得上缴综合业务室存留。样品管理人员在处理销售样品时,应给购买方开具销售收入收据,并在上缴销售收入时,由收缴方签字,保存底联,以备核查。7.责任处理

7.1实验室所有样品最终处置权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攫取或损毁。

7.2对于样品在实验室流通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以《样品登记本》为依据,确定事故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篇8:样品生产管理规定

标准砂是检验水泥胶砂强度的法定基准物质。它由高纯度的天然石英砂经筛洗加工制成,对保证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比,进而保证混凝土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均采用统一技术要求的标准砂来模拟混凝土中的骨料,进行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所以标准砂是一种标准样品。

标准砂作为一种标准样品,具备一般标准样品的通用特性:

·唯一性(国家法定基准物质);

·稳定性(在有效期内,样品不随时间而产生变化)

·均匀性(同一批次中任取样品,试验结果应在标准要求范围内,不得超差);

·准确性(不同人员,不同实验室,其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另外标准砂与其他产品标准样品相比,还具有以下不同特性:

·连续性生产;

·长期稳定均匀性(不同批次、不同时间生产的标准砂,其试验结果都要保证稳定性、均匀性、准确性);

·具有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因为我国水泥产品标准是强制性的,其引用的标准砂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2 国内外标准砂标准样品的生产和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有两种,一种是符合国际标准ISO 679规定的ISO标准砂,另一种是符合美国标准ASTM C 778规定的标准砂。采用国际标准规定的ISO标准砂的国家约占2/3,如:欧洲、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无论是ISO标准砂,还是美国标准的标准砂,从大量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的砂源由于其颗粒形状、粒度、自然级配、所含杂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即使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结果也差异很大;另外,即使是同一种砂,如果由几个生产厂家生产,其生产工艺、检验方法、内控标准等的差异,也很难保证同一种标准砂质量特征的一致性。基于上述原因,每个国家的标准砂除了规定化学成分、杂质含量和粒度组成等技术要求外,为了避免由于砂源和生产厂家不同致使标准样品“不标准”,各国都规定了统一的砂源地和指定的一个生产厂家,例如:德国、法国、中国、日本等,同时还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定期对指定生产厂家生产地标准砂进行质量监督,目的就是确保水泥强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下着重介绍使用ISO标准砂的生产和管理情况。

2.1 国外标准砂标准样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设在欧洲,德国主要负责国际标准制修订,同时也是ISO 679《水泥强度试验方法》用基准砂的生产供应国,其砂源为莱茵河砂和北海砂,生产单位为德国Beckum的INSTITUT FUR BAUSTOFF-PRUFUNGEN OR-ING.STRUTH GMBH,斯图加特大学和杜塞尔多夫水泥研究院为质量监制单位。

法国、英国等国家,其ISO标准砂的生产和管理情况基本同上。

日本经与ISO基准砂进行对比试验后,采用澳大利亚北部的砂,由日本水泥协会试验室生产ISO标准砂。

东南亚和部分非洲国家,经过考察,从2008年开始,部分用砂进口中国生产的ISO标准砂,如:韩国、马来西亚、越南、斯里兰卡、沙特、巴基斯坦、埃及、坦桑尼亚、贝宁、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印度等,2010年中国ISO标准砂的出口销售总量为185.79吨。

2.2 中国标准砂标准样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

我国对标准砂的研究是从1950年开始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负责,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相继研制成功日本软练砂、中国硬练砂(GB178-1962)、中国软练砂(GB 178-1977)、中国ISO标准砂(GB/T 17671-1999)以满足不同时期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需求。为使大家了解标准砂的重要性,规范标准砂的流通和使用,我国历年标准砂的研制、生产和质量管理介绍如下。

2.2.1日本软练砂

1952年12月~1958年,我国水泥检验用标准砂采用日本标准软练砂。该砂是1950年由华北窑业公司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前身)研制和生产,砂源地为山东邹县白彦砂岩,生产厂址在北京崇文门花市大街,标准砂粒度为0.105mm~0.297mm。

2.2.2 中国硬练砂

1958年10月~1979年,我国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等同采用前苏联标准硬练砂。该砂是1954年~1956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研制,通过对全国160多个砂矿337种砂样的调查、分析、对比试验后确定的。砂源地为福建省平潭县,生产厂址在福建省平潭县竹屿口,由中国标准砂厂负责生产供应。1962年制定标准GB 178-1962《水泥试验标准砂》,标准砂粒度为0.50mm~0.85mm。

2.2.3 中国软练砂

1979年7月~2001年4月;我国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为符合GB 178-1977《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要求的软练砂。该砂是1972~1976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研制,砂源地为福建省平潭县,生产厂址在福建省平潭县竹屿口,由中国标准砂厂负责生产和供应,标准砂粒度为0.25mm~0.65mm。

2.2.4 中国ISO标准砂

2001年4月至今,我国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679,即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在1993~1998年期间,开展了大量的调研、砂源勘查以及大量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成功研制了中国ISO标准砂,又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实现了工业化稳定生产中国ISO标准砂,并于2001年4月正式投产。砂源产地:福建省诏安县、福建省漳浦县、福建省东山县,生产单位为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标准砂粒度分为三级:粗砂为1.0mm~2.0mm、中砂为0.50mm~1.0mm、细砂为0.08mm~0.50mm。

2.3 中国标准砂标准样品的管理体系

2.3.1 软练砂(GB 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的管理

①组织机构和职责

原国家建材局为标准砂的行业主管部门,1955年原国家建材局确定福建省平潭标准砂厂为标准砂定点生产厂,并命名为“中国标准砂厂”。标准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由中国标准砂厂负责,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质量监制单位。

②管理工作依据

为了强化对标准砂的管理,国家建材主管部门曾先后发布了《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管理办法》等若干文件,如:

1986年7月原国家建材局发文明确“水泥检验用标准砂只允许独家生产”。

1990年7月,原国家建材局再次发文重申“中国标准砂厂生产的三叶牌标准砂是我国唯一的检验水泥强度用的标准砂。各水泥企业、水泥质检机构、水泥研究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不得使用其他单位生产的标准砂”。“除中国标准砂厂外,其他单位无权生产水泥试验用标准砂,否则以假冒产品论处”。

1995年原国家建材局制定《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管理办法(试行)》并以建材生产字[1995]250号文转发各省、市、区建材主管部门。

1996年原国家建材局以建材生产字[1996]359号文公布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定点经销单位名单,对标准砂实施定点经销。

2.3.2 中国ISO标准砂标准样品的管理体系

①组织机构和职责

工业与信息化部负责对标准砂生产经营实行监督管理(原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为中国ISO标准砂的技术归口部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标准砂的研制和监制单位;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为中国ISO标准砂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标准砂的质量监督机构。

②管理工作依据

2003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委[2003]2257号文颁布了《水泥强度检验用标准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标准砂砂源地与开采加工、生产与监制、经销、使用、监督管理等全过程进行了规定。2008年,我国机构改革,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砂的管理划归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负责。2009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了《管理办法》修订研讨会,经讨论,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修改。

自2001年中国ISO标准砂正式生产以来,有关生产、质量监制、销售及各级政府等单位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克服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中国ISO标准砂的生产供应、监制、监督、销售等任务,为维护标准砂的唯一性和保证水泥检验质量作出了努力。

综上所述,标准砂作为流动性标准样品,其准确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内外对标准砂的管理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中国,标准砂作为检验水泥强度的一种基准材料一直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由于中国的水泥企业众多(约6000家),建筑施工单位也多达上千家,各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违反国家政策,制售假标准砂,严重扰乱市场和影响水泥和混凝土的检验质量。因此,加强标准砂的生产、经销和监督的管理,保证标准砂标准样品的质量和供应,对确保水泥强度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满足水泥生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及质量监督的需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摘要:本文介绍了标准砂标准样品的主要特性、用途及与其他标准样品的区别,同时介绍了国内外标准砂标准样品的生产和管理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标准砂的生产、使用、管理的背景情况,标准砂质量管理对水泥强度检验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

篇9:食品检测中的样品管理

关键词:食品检测 检验 样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TS2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30-01

1 样品的接收管理

实验室的来样有两种,一种是委托检验,另一种是抽样检验,无论哪种样品都要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对检验性质进行分类,如果属于委托检验,要求客户填写委托单,委托单内容应该包括:委托单位名称、样品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执行标准、要求的检验方法、样品量、要求的检验指标、报告份数、要求报告期限等。填完后办理人员对其要求进行评审,如果填写内容属实并符合单位要求则对样品进行确认,样品确认时应该注意样品名称、执行标准、样品数量、要求的检验指标等是否符合检验要求,特别是要求检验微生物或者酸价、过氧化值等会跟样品保存时间发生变化的指标进行样品确认,对样品进行相应描述(比如:外貌特征、酸败、安全警示、保存要求等),必要时进行拍照,样品有包装的必须打开包装进行检查。委托客户检验有特殊要求的,应报请技术负责人进行合同评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管理规定的,由样品管理员负责受理并做好合同评审和受理记录。如果不符合相应的要求,一次告知委托方不予受理原因。如果属于抽样检验则必须检查抽样单信息是否齐全;样品是否符合抽样单的记录,主要检查样品的规格型号、数量、样品类型及等级等基本信息;样品是否与标准状态有所偏离,也就是样品的感官、气味、形态以及有无酸败等现象进行相应的记录,并准确记录样品状态特性、完整性和对应于检验要求的适宜性;封样部位是否完好等。经验收与抽样单不一致或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样品,应及时退回抽样单位或抽样人员。

2 样品标识管理

样品唯一性标识系统是样品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是每个样品在检验过程中识别和记录的唯一性标记。接收了的样品应对样品进行登记建档,给出样品的唯一性标识,也就是样品的唯一身份。唯一性标识应注明:样品名称、编号、规格、状态(留样、待检、在检、已检),对于同批样品,该批样品应有同一编号,并对个体再细分编序号,如有附件,则附件与主体采用同一编号,并注明每一附件序号,以保证样品制备、流转、检驗、贮存、退样等全过程识别都不会发生混淆。标识还可以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

3 样品的准备/制备和检验中的管理

样品接收人员接收样品后向检测室下达检测任务,检测室人员领取样品时应了解所需检测样品需求,对样品及相关资料进行确认,特别是检测中要求的特征必须满足要求。比如微生物检测对样品的包装情况和保存条件要求,容易酸败的检测样品是否为真空包装或者已经漏气等。符合要求的接收样品,不符合要求的拒绝收样,都做好相关的样品流转记录。样品到检测室后按要求填写“在检”标识,确保样品存储、搬运、准备和检测中不发生变质或损坏,如果要求检测微生物或者打开包装后会对结果有较大偏差的指标先进行检测。总之确保样品的流转、保存和取样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完整性。

4 样品的贮存和弃置等管理

委托检验、监督抽查和仲裁检验等需要留存的样品,样品管理人员对留存样品进行标识,并注明样品的贮存期限。贮存环境条件应与样品要求相符,一般采取常温贮存和低温贮存(冷冻贮存、冷藏贮存)两种方式。如:对肉制品、酸奶、冷冻食品等食品样品一般采用冰箱、冰柜进行冷冻贮存;酱油等调味品、奶粉、大米等粮食加工品等不易腐败的食品样品一般采用常温贮存;对易腐败变质的肉制品、糕点类等食品样品一般采用低温冷藏柜进行低温贮存;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样品要根据产品标签(或说明书)标识的贮存方法进行贮存。在贮存时将样品进行分类贮存,避免交叉污染。还应做好相应记录。对于涉及社会影响大或者刑事案件以及昂贵的样品,要做到保险、防盗。确保客户有争议时有完好样品进行复测。贮存期限到了的样品应根据相关要求确定是否需要退还客户,需要退还的联系客户进行退还,并做好退还登记,客户和退还人员都应在登记上签字。逾期未领取和不需退还的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在处理记录上必须做好处理方式及处理时间等相关记录,处理人员应签名。

篇10:样品管理程序01

作者:淮安疾控

转贴自:淮安疾控

1. 目的

对抽(采)样过程,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实行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或可获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必要时的可追溯性。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样品从采集、流转、贮存、识别、处置的全过程。3. 职责

3.1 质量管理科样品受理处负责接收样品并移交给检测科室; 3.2 检测科室负责样品的检测;

3.3 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并配合质量体系审核组对样品管理这一要素进行审核。3.4 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各检测室内样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配合质量体系对样品管理程序的审核。4. 工作程序 4.1 抽(采)样管理

质管科受理处受理“委抽”业务时,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与本中心的能力,共同签定《委托检测合同》,由相关卫生科室安排抽(采)样。4.1.1 抽(采)样应确保科学、公正。所得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或可获性,并保持完整。

4.1.2 抽(采)样应按标准规定方法进行。对于食物中毒、污染的产(商)品的采样,应注意具有可获性;对于其它产品(商品)的卫生监督或质量评估的采样,一般按标准以随机的原则进行,所取样品应对总体具有充分代表性。采样容器应符合要求(如洁净无菌等)。4.2 样品的接收、识别、标识、登记、划区摆放 4.2.1 样品的接收、识别

质管科样品受理处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认真查验样品与资料的完整性、符合性以及确认样品的可检性,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与检测状态标识,详细签订《委托检测合同》、记录登记,并将样品与《样品检验申请通知单》及时移交检测科室。4. 2.2 样品检测状态标识

其中,“待检”指样品处于待检状态;“在检”指该样品正在检测中;“已检”指该样品已经检测完毕;“备查”指该样品留作必要时复检之用。

样品管理员接收样品后,分别在待检样品和备查样品标识卡相应栏目的圈内打“√”。

“待检”样品移交给检测室后,检测人员在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在样品标识卡相应栏目的圈内打“√”。4.2.3 样品的划区摆放

a 样品室分区

样品室分为“待检”、“已检”和“备查”三个区域,并明确加以标记。

b 样品摆放次序

样品分类摆放的优先级次为状态标识、样品来源类别、样品序号。即先根据样品的状态标识(待检、已检、备查)确定样品摆放区域,再根据样品来源类别(本中心自行抽样和客户委送),在既定区域内分块摆放。摆放次序按样品的序号。4.3 样品的登记

检测科室样品管理人员接收样品时,应认真校核样品情况与《样品检验申请通知单》的符合性。同时确认样品的可检性。必要时应会同抽(采)样人员进行验收。确认后在《样品登记本》上签字,方可把样品领走。4.4 样品的流转

4.4.1 样品按流转顺序流转,每一个“接口”交接签署时,应检查样品数量与状态。

4.4.2 样品在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应避免非检测性损坏或丢失等检测意外的发生。如发生意外,应予以说明,进行补救并追查责任。

4. 4.3 检测室测试完毕的样品一般情况下由各实验室保管至检测报告发出后十五天,必要时可延迟或缩短保管期限。4.5 样品的贮存

4.5.1 样品贮存于专用且适宜的样品室,专人管理,限制出入。样品应分类存放,确保安全、不污染、不变质,做到物帐相符。4.5.2 检测科室样品管理员负责保管样品的完好性。根据专业要求、样品性质的不同,在体系文件中对保管条件作出具体规定。4.5.3 样品管理员应忠于职守。充分控制样品存储室的条件,防火、防盗。保证样品不丢失、不混淆、不变质、不损坏。对委托方的样品、附件及有关信息负保密责任。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它用。4.6 样品的处置

4.6.1 备查样品保留期一般为90天(自报告发出之日起计算)。保质期短于10天的样品,保存到其保质期。散装样品保存10天。易腐易变质样品不予保存。

4.6.2 留样期满,由样品管理员填写《样品处置单》,经质量负责人审批,进行处置。

4.6.3 受检方需领回备查样品时,应在《样品登记本》的相应位置上签注“对本样品的检测报告无异议”后方可办理。易腐易变、低值、已启封和检测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样品概不退回。4.7 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本中心严格履行有关保密之承诺,对委托方的样品、附件及有关信息负责 保密。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它用。5 .相关的体系文件

5.1 HJK/CX 05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5.2 HJK/CX 19 样品管理程序 5.3 HJK/CX 22 检测室内务管理程序 6. 质量记录

上一篇:中学生膳食营养报告下一篇:宣传报道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