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2024-06-28

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通用14篇)

篇1: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关于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老少共筑中国梦”系列教

育实践活动暨2014年“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各团总支: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老少共筑中国梦”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活动开展形式及要求如下:

一、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

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要求青年学生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发展与规划,联系中华民族革命先贤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畅谈如何树立正确理想,如何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个人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征文要求:

1.文章内容积极向上, 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发展与规划,联系近代以来革命先贤、英模人物的事例,畅谈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梦想的设想。

2.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3.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1000字以内。

4.参赛征文材料以各学院团委为单位统一报送,不接收个人申报,征文以电子稿或书面形式报送。各学院在报送前需先行组织征文评审,选择优秀征文(不超过15篇)报送校团委。

征文办公室:校学生会办公室(武进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202室),联系人:恽婧妍,电话:***、***,邮箱:932832371@qq.com

5.每篇稿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有指导老师的请注明。

6.参赛征文征集时间: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6月20日(截稿)。

7.学校将对征文作品进行统一评选,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报送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将组织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并公开给予表彰。部分获奖征文将由江苏美术出版社结集正式

出版。

二、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绘画摄影大赛

针对有美术特长和兴趣的青年学生,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绘画摄影大赛。

征稿要求:

1.内容积极向上,结合生活实际、实地观摩和影视作品观摩等方式,以生

动、有趣、明快的作品传达“中国梦”在现实生活中的感人细节和具体内容,表

达想象中的“梦想中国”图景。

2.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3.绘画作品画种不限,可采用水彩水粉、油画、水墨等多种形式,作品尺

寸一平尺左右、长宽比例不超过16:9为宜,需寄送原件参赛,不接收电子稿。

摄影作品分辨率不小于300万像素,需发送电子稿,不接受冲洗照片。

4.参赛作品以各学院团委为单位统一报送,不接收以个人为单位的报送。

各学院先组织对作品进行评审,选择优秀作品(不超过20篇)报送校团委。

征稿办公室:校学生会办公室(武进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202室),联

系人:吴方;电话:***,邮箱:648386881@qq.com。

5.每篇作品请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学校及详细的联系方式,有指导老师的请注明。

6.参赛作品征集时间: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6月20日(截稿)。

7.本次绘画摄影大赛学校将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的作品进行评选,优

秀作品将报送至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将组织评审委员会评

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并公开给予表彰。

8.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将精选获奖美术作品,融合获奖征文精品,精心设计,打造适合学生与家长阅读、鉴赏和收藏的精品图文书,并选取10幅最具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印制成明信片,赠送给作者、相关学校和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

共青团常州大学委员会

常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4年5月20日

篇2: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各二级关工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提出的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的要求,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和省、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关于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老少共筑中国梦”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暨2014年“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各二级关工委长期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老少共筑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具体围绕“我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要求如下:

一、主题读书活动

青少年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是“中国梦”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延续。以丰富的案例和鲜活的事例为素材,对青少年进行“中国梦”诠释,为青少年指明理想的方向,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的人生观,既是对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助推,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青少年学生读好书,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为其梦想指明正确的方向,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针对青少年特点,组织专家编写了《我的中国梦》丛书(综合版)。该丛书紧扣“中国梦”这一话题,以做一个有梦想的中国人为依托,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梦,世界梦”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辨明理想的方向,感受梦想的力量,为中华民族复兴努力奋斗。丛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实际,结合学生成长历程、理想树立和奋斗方向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针对性。我校以该丛书作为主题读书活动用书,各二级关工委要通过组织读书活动,全面提高青年学生“中国梦”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该丛书现已统一征订,各二级关工委即日起可派人到学校关工委办公室(图文大楼1002室)领取。

二、主题征文活动

以《我的中国梦》丛书内容为指导,结合其他相关图书、资料,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

1.征文内容必须积极向上。青年学生要能紧密结合本人实际,结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发展与规划,联系近代以来革命先贤、模范人物的事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畅谈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梦想的设想。

2.征文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3.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1000字以内。4.参赛征文由各二级关工委统一报送。各单位要先行组织征文评审,选择优秀征文10篇报送学校关工委。各单位在报送征文时,要按附件表式要求打印一份清单,随征文一起报送。

5.征文版面格式见征文格式附件。每篇稿件末尾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联系方式。有指导老师的,请一并注明。

6.参赛征文截止时间为2014年6月底。

7.本次征文活动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指导老师奖;对积极参加征文活动的单位,将评出优秀组织奖,并给予表彰。

三、绘画摄影大赛

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有美术特长和兴趣的青年学生,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绘画摄影大赛。

1.内容必须积极向上,要能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实地观摩、影视作品观摩等方式,以生动、有趣、明快的作品传达“中国梦”在现实生活中的感人细节和具体内容,或表达想象中的“梦想中国”图景。

2.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翻拍、套改他人作品。

3.绘画作品画种不限,可采用水彩水粉、油画、水墨等多种形式,作品尺寸一平尺左右、长宽比例不超过16:9为宜,需寄送原件参赛,不接收电子稿。摄影作品分辨率不小于300万像素。参加省级大赛的摄影作品,只需发送电子稿,不接受冲洗照片。

4.参赛的绘画、摄影作品由各二级关工委统一报送。各单位要先行组织评审,选择优秀作品分别不超过10幅报送学校关工委。报送时,请按附件表式要求打印一份清单,随作品一起报送。5.每幅作品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年级、班级。有指导老师的,请一并注明。

6.参赛作品征集时间:即日起至8月底截止。

7.参赛的作品将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对积极组织本次活动的单位,将评出优秀组织奖,并给予表彰。

四、演讲比赛

各学院在组织青年学生认真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下半年能积极组织各级演讲活动,交流读书和践行的心得体会,抒发从读书和践行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的真情实感,以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的成果。对演讲活动中的优胜者,各二级关工委可适当给予奖励。

“中国梦”主题教育是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2014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希望各二级关工委认真组织,把这项教育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比赛的组织情况将作为本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的依据。

附件:

1、“中国梦”征文、绘画、摄影作品推荐表

2、征文格式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篇3:中国梦教育梦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的梦, 是民族振兴的梦, 更是人民幸福的梦。曾经, 无数先辈为之奉献了青春和热血, 今天, 这个梦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中国梦就是教育梦, 就是“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有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同时, 拥抱中国梦也意味着担起教育者的使命, 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

教育兴, 国家兴。实现中国梦, 教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 这为未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指明了发展道路, 也对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河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而让机遇落地, 实现中原崛起, 就要尽快让丰富的人口资源变成人才资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强调, 实现中原崛起, 必须推动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而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必须把人才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 河南必须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特别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让教育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 推进内涵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河南高校的一些学科排名都比较靠前, 凸显了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这些是河南高校近年坚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效果的一种显现。

办学特色是高校发展的竞争力, 形成办学特色才能凸显优势, 而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所以,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龙头, 在大学办学水平中处于核心地位, 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标志性意义。在未来发展中, 河南高校要进一步上层次、上水平, 就要“坚持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科、专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吻合度和优化度上, 着力解决目前还部分存在的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覆盖不够、对接不优的问题”, 同时, 要“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形成特色, 在全省高等教育大格局中找准定位”。

2012年, 郑州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学校, 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7所院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可以说, 河南高校正处于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因此, 要抓住机遇, 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师资建设, 凝练办学特色, 推进内涵发展, 让我们的教育强省梦成为现实。

其次, 推进教育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在于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 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高校要转变过去“轻教学、重科研”以及“轻育人、重学科”的观念,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等科学观念。同时, 高校要以“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

除了推进教育改革, 高校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营造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软环境。特别是在教学上, 要以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当然, 高校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探索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再次, 推进协同创新,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有调查结果显示, 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80%, 而我国仅为31.6%。因此, 作为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能力, 坚定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

相对来说, 河南高校在科研方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与高等教育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省去年实施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 积极破解学校发展与社会需要脱节、产学研结合不紧的机制瓶颈问题, 从而建立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高校和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共同构建开放、高效、集聚的协同创新体系, 提升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目前, 我省高校正积极探索协同创新路径, 努力建立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创新机制与体制, 全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篇4: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入选理由 提出要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对广大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举措。

主要内容 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广大学生中组织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继续组织2013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培育凝练并发布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第10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着力推动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宣传新时期学雷锋典型事迹。组织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各地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认真组织、精心筹划,继续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

篇5: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广大中学生坚定理想、奋发学习、开拓创新,引导广大中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校政教处、团委决定集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主题中国梦少年行

一、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我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举办时事大讲堂,为学生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

活动

(一)“点亮中国梦”——畅谈“人生理想”

1、时间:3月份,开学后第一次全校集会和班会。

2、形式:全校集会活动,召开“校长一堂课”,由学校团委书记主持;班级主题团日活动,由班长或团支部书记主持。

3、内容:

(1)在全校(班级)范围调查了解同学们的人生理想。

(2)根据调查结果,邀请校长、有成就的校友或社会成功人士,为全校师生(班级同学)讲述他(她)的梦想的实现路径与进程,使同学们与“梦想同路人”面对面。

二、结合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新中国成立64周年、建党92周年和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经典诵读和爱国歌曲大3-

篇6:中国梦、教育梦--学习有感

—何荣章

凝聚中国力量,插上科技翅膀,万众一心,势不可挡;神州十号,一飞冲天,九天揽月不再是梦想;蛟龙乘风破浪,深潜海洋,把资源勘探;航空母舰冲出岛链,走向深蓝,向世界显示中国臂膀。

青藏铁路穿越冻土高原,幸福路伸进古老的西藏,高速公路通江达海。中国人自此行路不再难,城市扩张高楼接云天,农村建设旧貌变新样;小伙子西装革履帅气,姑娘们花枝招展漂亮,全中国一鼓作气奔小康。

享受今天的幸福,勿忘旧时的苦难,八国联军的铁蹄仍在耳边回响,日本侵略者的幽灵依旧在眼前晃荡;“落后就要挨打”这血的教训,永远铭记心上。放飞梦想成就希望,中国人人当自强。铸就钢铁长城,紧握手中钢枪,战鹰蓝天翱翔,战舰巡防海疆,中国永不称霸,中国不开第一枪。国家尊严,不容亵渎,领土主权,寸土不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我们当仁不让。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源于中华民族自信的力量。

人民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担,事业神圣,使命崇高,我们绝不彷徨。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铸辉煌,把小树培养成栋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少年智,少年强是我们的梦想,为梦想我们不辞辛劳,不计名利。为梦想我们甘为人梯,雪染冰霜;为梦想我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壮丽诗行。

篇7: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文明委,市直机关工委文明委,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知》(文明办„2016‟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文明委决定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文明委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坚持集中与经常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建成xx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2016年3月18日

篇8:中国梦需要教育梦

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拼搏梦、奋斗梦、兴国梦、强大梦、繁荣梦、昌盛梦、幸福梦!而要实现中国梦, 最重要的是发展教育、振兴教育。

我们注意到, 在全国政协组别会议上, 孟安明委员问袁贵仁部长, 现在国家有中国梦, 那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袁部长略作思考, 然后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袁部长解释说, 有教无类就是不分宗教, 不分民族, 不分性别, 不分地域, 不分老幼, 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因材施教就是不同的学生, 有不同的兴趣特长, 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 接受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说, 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就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 哪怕你是博士毕业, 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 学到老, 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建设学习型社会, 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人人成才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 最终实现梦想, 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要实现教育梦, 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走很长一段路。

有教无类是公平教育的一个梦想。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一要端正办学思想, 教育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服务, 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服务。二要公平提供教育机会, 均衡提供教育资源, 真正把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要求落在实处。三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教育好“英才生”, 又要教育好“学困生”, 还要引导好“问题生”。

因材施教是高效教育的一个梦想。早在两千多年前, 《学记》中就有“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 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的记述。那个时期先人们不能做到“教人尽其材”, 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做到了吗?回答是“还没有”。可见, 因材施教是一种目标、一种诉求、一种梦想。要实现这样一个梦想, 需要细心、耐心、恒心。就拿转化“学困生”来说, 学生情况千差万别, 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改进教育教学的效果, 是个挺困难、挺复杂、挺费周章的事情, 但要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梦想,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要实现终身教育, 必须提倡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一个人的发展之需, 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需。可以这样认为, 当一个人的学习力丧失了, 他的发展力也就停止了。一个国家的学习力丧失了, 这个国家的发展力也就消亡了。其实, 终身学习对国家有益, 对自身也有益处。学习不仅能够改进一个人的职业素养, 还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记得多年前一个英语教授到英国的一所大学去访问, 他吃惊地看到这个学校把我们熟知的“Live and learn.” (活到老, 学到老。) 变成了“Learn and live.”并且作为学校的校训。教授问校长为何这样改, 校长解释说, “活到老, 学到老”改为“学到老, 活得好”不是更有积极意义吗?

人人成才是理想教育的一个梦想。中国是人口大国, 人口不等于人力。要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还需要教育做出努力, 这是一种理想, 也是一种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 需要切实把社会普遍指责和诟病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理想的、符合育人规律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现代教育理念, 为学生搭建成才的阶梯, 设置成才的平台, 铺就成才的大道, 让学生快乐、健康、幸福地成长和发展。为了绘就这张理想的蓝图, 学校、家庭、社会要统一思想, 齐心协力, 尊重个性, 鼓励创新, 营造一个“人人成才”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氛围, 只有这样, 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才会人才济济, 才会兴旺发达。

篇9:把“中国梦”学习教育推向新水平

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接着,集美区报告团副团长冯沿江作了中国梦学习教育示范演讲。他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与反映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歌剧片段及陈嘉庚先生追梦、圆梦的光辉一生联系起来,勉励青少年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在不断实现个人梦中实现中国梦。演讲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集美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林知识介绍了集美区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况。

最后,陈炳发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深刻领会把握“中国梦”精神实质;二是精心组织,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实效;三是广开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涵;四是发挥特色,充分运用本地教育资源。他希望各级关工委主动融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力量,为缔造美丽厦门的宏伟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10:中国教育梦 学习心得

毛静

2018年3月17、18两日,我和潘媛等四名老师,到昆明官渡区锦华大酒店参加“中国教育梦--‘聚焦小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观活摩活动.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来自省内各地市近千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旨在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广名师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为重点,采取名师现场教学真实观摩、真实案例、名师分析等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

亲临现场的名师专家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勇、贲友林、朱向阳、任敏龙,还有来自台湾的房昔梅老师,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本省市的1000多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共观摩了5位名师的示范课,学习和分享了5个专题讲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勇上的示范课是六年级的《大魔术之反序数》,讲座:适合儿童真实成长的数学好课;台湾教师房昔梅上的是《猜猜我,讲座: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上的是三年级的《年月日》,讲座: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向阳上的示范课是五年级的《植树问题》,讲座:变式教学思想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例谈;最后上课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任敏龙,他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讲座:小学数学中的大道理.五位名师为与会教师带来了精彩非凡的课堂展示及专题报告,深度诠释了好课堂,诠释了教育人心中的中国梦。

两天的学习,虽然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多,且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让我们全体成员受益匪浅。回家的路上,我们反复品味,更感觉到几位名师的课就如同一盏香茗,让人回味无穷。

特级教师沈勇的示范课《大魔术之反序数》,设计独出心裁,他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反序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他的做法是这样的:在百数图的中的每个数字下面都对应的有一张扑克牌,有的扑克牌花色和数字是一样的,有的扑克牌花色和数字都不一样.然后让学生自写出一个两位数,如25,和它的反序数52,并用大数减小数:52-25,并在百数图中找到答案,老师就能马上说出学生找到的答案的花色和大小,学生对老师的做法都感到很惊讶,老师提出问题:老师的扑克牌是怎样设计的?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步步找到扑克牌中藏着的秘密„„沈老师的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沈老师的课堂 ,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连我们,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我想这就听课学习的最高境界吧.房昔梅老师的课,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她是以绘本为教学的载体,把数学知识融入绘本中,学生边听故事,边帮故事中的小朋友一起解决遇到的有估算的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充满了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不仅了用估算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为生活服务.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已的教学,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多激发学生学习数数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特级教师贲友林的示范课《年月日》,体显了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中,贲老师处处体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前,贲老师用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收集与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的前几分钟,都是学生交流对年月日的认识.交流得差多的时候,又提出学生存在的疑问,在全班交流,讨论.总之.整堂课.都是让学发自主学习,自主交流,教师只是适当的点拨,引导.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科研方面有许多感悟,老师的精彩授课和讲座,使我明白,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活动的课堂,是孩子们踊跃发言、争辩讨论的场所;是理解的课堂,是孩子们积极思考、解答疑问的平台;是思想的课堂,是孩子们形成思想、建立模型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孩子提供

篇11:中国教育梦学习体会

2015年9月12日至13日,我有幸去临沂实验一小参加了《中国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在这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重叠问题》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计算题练习课》。近距离观看名师上课,聆听名师的教诲,一睹名师的风采。听后令我心灵震撼,让我感受到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学生也可以学得如此的轻松。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与不足。通过这两天听课及专家讲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几位老师都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像吴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一课中,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通过找圈圈,画圈圈把其中的方法思想掌握的很好。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将圆用一个数据就能知道它的大小贯穿其中,让学生猜想继而进行验证。华应龙老师的课机智幽默,整堂课学生都激情四射,心情愉悦,在数字游戏中就把退位减法学完了。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随着波澜迭起的教学设计,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通过探索、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家终于获得了共识。诚然,课堂是生命交流的驿站,是思维碰撞的舞台。时间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显得很短,下课了,学生他仍然不肯离去。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语

在五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真好”,“真棒”等这些含糊性评价的语言,看到的是人性化的评价语:“千金难买回头看”“我很分佩服这个同学的分析。”“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想到了动脑子。”“真了不起,给他掌声。”“某某同学的这种说法你同意吗?笑声之后该思考什么呢?你太有创造性了”„„这些自然、精炼的评价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的见解,来享受成功的愉悦。

三、博览群书

读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从“博”的角度说,教师应不断地汲取新知的营养,“人不学,不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讲的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更何况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二是从“专”的角度说,教育正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和发展,课堂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读书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

篇12:中国教育梦学习体会

学后感

临沂高都小尹婧

5月10号和11号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全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为重点,采取名师现场教学真实观摩、真实案例、名师分析等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莅临现场的名师专家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华应龙、牛献礼、仲广群、周卫东老师,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我省市的几百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

其中现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副主任的仲广群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助学课堂”的教育理念,在为一小的小朋友们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上,仲老师亲和、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快速运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精彩的语言表达、大发的自我展示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听课的老师们尽享了一场“助学课堂”的精神盛宴。掌声一次次为老师和学生响起,会场笑声不断,惊喜与赞叹声不绝于耳。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老师用她的耐心打动了在场的老师们。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更多的是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老师只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吴老师主

张老师不能当二传手,不当传声筒,课堂上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为当代小数界四大名家之一的华应龙老师,我还是从他的著作中认识他的,这次学习见到了真人很是激动,华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什么是面积》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他的“疯狂数学”,他的课堂上的动静结合,课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动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华老师认为融错就是允许学生犯错,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的目的是最终把错误让学生融化。

就“植树问题”这一经典课题而言,很多任课教师往往特别重视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与“两端都不种”,并要求学生牢牢地记住相应的计算法则(“加一”“不加不减”“减一”),从而能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不假思索地直接加以应用。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如人意,“有些学生虽然会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学生尚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这就导致了能找到规律但不会熟练运用规律„„”,反映出学生只是在“机械应用”,思维的灵活性却明显不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认为:事实上“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问题,只要明确了“间隔”与“树”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再以此为基础并通过适当变化就可以应对各种变化了的情况。因此,在此真正重要的应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应该用对应思想统领课堂。从而,在此真正需要的也就并非“规律的应用”,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即如何能够依据基本模式并通过适当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样三种情况的区分则不必过于强调,更不必将相

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重要的规律乃至要求学生牢牢地去记住并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

周卫东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的《找规律》就是为《植树问题》的教学做铺垫,更直白的体现了一一对应,为以后学习植树问题打好基础。

五位老师的课和讲座可以说各有特色,又都有共同点,那就是都以学生为主,都体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评价。五位老师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我们。

篇13:中国梦学习教育通知

一、“中国梦”教育的载体

教育载体,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能够传递教育过程和信息, 能够为教育主体所运用, 使主客体之间互动的平台模式。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载体,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种形式入手。

(一) 个人提升

个体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 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 需经历不同的阶段, 面临不同的任务, 参与不同的活动。因此, 活动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是人创造的, 活动又影响着人, 因而大学生的活动能力, 是体现其个体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自卑, 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 易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一些集体活动, 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集体活动中找回自信, 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逐渐的适应并享受大学生活。

(二) 家庭引导

在培养学生方面, 高校与家庭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 很多高校学生的家长并不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的情况。高校应着手建立能够与家长保持长期有效联系的互动机制, 及时将学生在校受教育情况、奖惩情况、以及子女就读学校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家长。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 学校还应考虑信息的传递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半左右来自农村, 他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新的传媒方式了解较少, 高校应尽量采取通俗普遍、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 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 不但加强了家长与学校间的交流, 也可使的学生未暴露的问题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 社会影响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创造人的是自然界, 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他们更加需要社会的充分关注与大力支持。应致力于架起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桥梁, 结合“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等活动, 组织大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学生到本专业就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开展就业信息调研, 到有就业意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以“试就业”为主要形式的岗位见习活动, 丰富毕业生的就业经历。

(四) 学校教育

在高校实践教育中, 应按照“事业化规划、组织化推进、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支撑、特色化提升”的总体思路, 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充实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渠道, 变单一实践”为“综合实践”;通过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 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通过不断巩固和推进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 变“单一体”为“复合体”;通过不断突出和深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 变“社会实践”为“育人课堂”。

高校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能动性, 促进社会实践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深化学生的社会实践实际功效, 提升社会实践的针对性, 促进社会实践向“效能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提升社会实践的专业性, 促进社会实践向“课程化”方向发展;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提升社会实践的连续性, 促进社会实践向“常态化”方向发展;提升社会实践的特色性, 促进社会实践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二、高职院校“中国梦”教育的实施路径

研究高职院校实施“中国梦”教育的路径, 我们将分别围绕“传承”“笃行”“创新”三个切入点进行分析。

(一) 传承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对于教育有着深刻透彻的研究。他提出的“身体力行”“因材施教, 实际出发”“立志有恒”思想在当今教育界被继承并且发扬。“身体力行”强调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身体力行的要求。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 着重强调的是践行, 他提倡身体力行, 他认为认识的真假与深浅, 要依靠实践的检验与证实。现行的教育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 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 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 针对性很强。都涉及了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然而“立志有恒”强调的是个人不应该以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 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需求, 就是说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如何对待个人的现在和社会的将来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说怎样实现青年梦与“中国梦”的完美结合。

(二) 笃行

在此重点强调实践性教育,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应明确活动的层次定位, 做到“大型活动全校化、届次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系部化;小型活动班级化、社团化”, 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的需求。

实践是教育的最初来源及最终目的。实践性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实践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 可以有班会教育、主题教育、校外实践等。除此以外, 实践性教育还应具有社会性, 其表现在实践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的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协作。同时, 实践活动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有历史性。因此, 实践性教育是不断发展着的、世代延续的历史活动。

通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激励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坚定理想, 奋发图强, 创新实践, 发扬实践性教育的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通过多种路径实现实践性教育的目的, 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创新

1.开设“中国梦”专门课程。目前, 虽然有的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 但是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 不能够起到开设此课程的预期目的和效果。在此建议,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观看历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视频等途径来启发、引导学生, 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与热情。从同龄人的身上看到、学习到、了解到差距与差别, 比较容易引起思想上的重视。只有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才有可能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联系起来, 才会真真切切的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个人发展, 只有相辅相成, 才会相得益彰。

2.显性实践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教育。在推行高校教育方法上,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特点, “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1)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是显性教育, 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 (2) 开展显性实践教育, 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 例如文化沙龙、青年领袖培训班、创业实践等, 从而使“中国梦”教育在高职院校得以实践实施。因而将理论教育隐性化, 一点一滴渗透到实践教育中, 可以更好更切实开展对高职院校“中国梦”的教育。

3.个人学以致用结合集体学以促用。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途径, 其中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优势, 但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为出色的“职业人”, 还要努力促进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全面人”。争取学以致用, 学以促用, 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切合实际灵活、准确、变通的使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集中教育可以通过集体来对高职院校学生实施“中国梦”教育, 学以促用。个人毕竟融于整体, 利用整体的力量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教育, 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由十八大新词“中国梦”引出, 以“青年梦”入手, 将大学生的“青年梦”与“中国梦”完美结合, 融汇于高校教育。本课题结合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以高校教育改革为目的,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贴近实际, 有助于帮助高职院校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得到更深层次的推进与开展。

在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 是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任务, 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本质上是将青年学生的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起来, 以“青年梦”托起“中国梦”,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现的有效途径,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开展和深入“中国梦”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周贤, 刘光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N].人民日报, 2013-1-4.

[2]习近平.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Z/OL].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2013-3-17.

[3]伟大“中国梦”的动力源[N].新华日报, 2013-2-1.

[4]胡鞍钢.世纪“中国梦”伟大“三部曲”[N].新华日报, 2012-12-2.

篇14:中国梦,教育梦,我的课改梦

如今我加入了学校课改实验的队伍,在以“学为第一 教助学成”的核心理念指引下,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了坚定的方向,这是绝好的契机!因为它真正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一、现实与梦想的距离

作为青年教师,我缺乏教学经验,该如何开展课改实验,从哪一方面着手,甚至从哪个年级的孩子开始,这些现实问题都着实令我困惑。很快,我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听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以及查阅相关著作,终于我选定了一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想象力是我们成年人都无法达到的,我希望让课改的“阳光雨露”从滋润小芽开始,等他们成为一棵小树的时候,一定会绽放出不一样的花朵。有了好的开始,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突然我发觉梦想其实没有那么遥远。

二、确立目标,朝着梦想前进

以往课堂上,我一遍又一遍教唱,孩子们唱得无精打采,我自己也觉得疲惫不堪。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该如何给他们上好音乐课呢?参与课改实验以后,在一次音乐教研会上,我大胆地将自己的这一困惑提出,问题也引发了各校音乐教师们的深入讨论。大家都热心的帮我分析,并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分享与我。终于,我明白了音乐课堂要提供给学生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针对一年级的孩子,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想象力,以讲故事、音乐游戏为主,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点。我决定改革就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三个方面开始。

三、仰望星空离不开脚踏实地

以教授《法国号》一课为例。

1.自主学习

一开课,我就给了孩子们充分自主感受、自主学习的机会,具体是从看、说、听、做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在学歌曲时,做到视听结合、音画结合,产生进一步表现歌曲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应得到充分的体现,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法国号》一歌的表现形式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比如:可以用甜美的歌声、美妙的舞姿、动听的演奏等来表现。我把评价总结的权力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同学之间或小组之间进行自我评价。

2.合作学习

作为课改新兵的我也曾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音乐基础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可学生们有的能独立思考,有的并不感兴趣默不作声,有的和同桌谈笑风生,问题出在哪里?思前想后,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的乐学、善思。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在后来的音乐活动中,合作学习已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通过共同讨论,相互比赛等方式解决来问题。比如,探索音的长短,鼓励学生分小组用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双响筒发出短音,让碰铃发出长音等等,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乐于其中,把音乐课当做是一种享受。

3.探究性学习

古人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于是,我设计了探究两步曲:①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②我和学生一起梳理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学习。每个小组都会提出许多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我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提高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二步相对来说有点难度,难在如何让小组的所有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节课的尾声,我让学生听辨音色,猜猜是何种乐器,让学生查阅西洋乐器这个大家族还有哪些成员,引导学生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我和孩子们一起都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乘着梦想的翅膀远航

上一篇:哲学系研究生必读书目下一篇:预备党员“五个一”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