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2024-06-29

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共9篇)

篇1: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检查汇报材料

(二○一二年十月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全体员工,对检查组一行莅临我矿检查、指导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张双楼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张双楼煤矿概述

张双楼煤矿位于徐州市西北沛县大屯境内,距徐州市约79KM,东与大屯煤电公司相邻,井田内有徐沛公路通过。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于1986年底建成投产,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开采上限-260m,开采下限-1200m,东西风井落底标高为-260m、-290m。矿井现生产水平为-500m,延伸水平为-750m水平。-500m水平东

一、东

二、西一和西二采区的回采已结束,现正在剃头开采-500m~-750m的东一和西二下山采区。2008年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150万吨。实际完成产量224.8万吨;2011年3个工作面,13个掘进头正常生产;2011年1-11月计划产煤190.93万吨,1-11月预计可完成产能206.5万吨。采掘活动已延伸到-1100m。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按照国家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2]18号)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制订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

在2012年初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规划、计划,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保证了经费;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

3.加强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要求,配备了足够的检测仪器和专兼职人员,做了粉尘浓度、温度、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掌握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以监测促防治。

4.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

今年以来我矿加大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了党和政府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利用安全学习等在矿区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员工上岗前及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安全常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治知识、职业危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5.加强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狠抓源头治理,我矿做到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控制了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采取了综合防护措施,尤其是采取了防尘降尘措施,使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定》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洒水系统;掘进井巷和硐室时,采用了湿式钻眼,爆破过程采用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均安设了喷雾,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6.进一步落实了职业危害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了煤矿企业职业安全监管职责。加强了规划、监督与管理,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

防治工作列入监督检查范围。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把职业危害防治纳入了监管计划,摆到与安全监管并重的位置,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充分认识到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加大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强化了企业劳动者的防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从源头上治理,抓好了现场管理,加强了队伍建设,建立了完善职业病防治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加强了监督检查,不断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7、粉尘治理的日常管理

(1)各区队系统检修工每日对除尘系统各部件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时除尘系统正常使用。

(2)各区队当班带班队长对除尘系统的使用进行现场管理,确保除尘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使用。

(3)煤机司机在割煤时必须开启使用除尘系统,禁止破坏和损坏除尘系统的任何部件。

(4)通风队当班系统瓦检员、安监科安监员、机关跟班干部负责对除尘系统的使用、维护进行监督,通风队负责除尘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除尘系统正常使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录入本安系统,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

(5)矿井配备专职的测尘员,每月由测尘员对井下产尘点进行两次粉尘含量测定,测定全尘的同时必须测定呼吸性粉尘,并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

(6)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取得的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井下粉尘含量,另外推广使用先进劳动保护用品,大大降低了职工职业病发病的几率。

最后,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张双楼煤矿检查、指导工作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篇2: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尊敬的川东分局、市安监局等检查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达竹煤电(集团)公司金刚煤矿全体员工,对检查组一行莅临我矿检查、指导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金刚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金刚煤矿煤矿概况

金刚煤矿系川煤集团达竹煤电(集团)公司的一对生产矿井,坐落在大巴山南麓、铜钵河畔,为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所属国有重点煤矿之一。井田面积15.2733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29′42″,北纬31°2′37″;主平硐井口标高+330m;金刚煤矿距达州市27km,交通十分方便。矿井始建于1959年,1972年建成投产,占地434亩,最初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1万吨,现核定生产能力为60万吨。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现有+120m水平生产;有211、412、311三个生产采区,一个准备采区212;采煤工作面5个(其中3118为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7个,主采煤层为上三叠系须家河组第六段的内、外连两层近距离薄煤层,厚度为0.7-1.2m,倾角8-60°,为低磷,低硫、中灰的

21/3焦煤,属优质煤种。

金刚煤矿矿井生产系统完善,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提升能力可达90万吨/年;安装使用的10KV双回路供电系统、BDK—8N22通风机通风、KJ9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200D离心式水泵等,完全能够保证矿井供电、通风、监控及排水需要。

全矿现有职工 1548人(其中:一线职工634人,二线职工341人,工程技术人员64人),离退休职工980余人。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1‟23号。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以及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座谈会精神,制订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

在2011年初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规划、计划,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保证了经费;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

3.加强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要求,配备了足够的检测仪器和专兼职人员,做了粉尘浓度、温度、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掌握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以监测促防治。

4.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

今年以来我矿加大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了党和政府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利用安全学习等在矿区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员工上岗前及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安全常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治知识、职业危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5.加强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狠抓源头治理,我矿做到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控制了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采取了综合防护措施,尤其是采取了防尘降尘措施,使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定》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洒水系统;掘进井巷和硐室时,采用了湿式钻眼,爆破过程采用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均安设了喷雾,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6.进一步落实了职业危害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了煤矿企业职业安全监管职责。加强了规划、监督与管理,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列入监督检查范围。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把职业危害防治纳入了监管计划,摆到与安全监管并重的位置,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充分认识到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加大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强化了企业劳动者的防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从源头上治理,抓好了现场管理,加强了队伍建设,建立了完善职业病防治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加强了监督检查,不断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7、粉尘治理的日常管理

(1)各区队系统检修工每日对除尘系统各部件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时除尘系统正常使用。

(2)各区队当班带班队长对除尘系统的使用进行现场管理,确保除尘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使用。

(3)煤机司机在割煤时必须开启使用除尘系统,禁止破坏和损坏除尘系统的任何部件。

(4)通风队当班系统瓦检员、安管办安监员、机关跟班干部负责对除尘系统的使用、维护进行监督,通风队负责除尘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除尘系统正常使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录入本安系统,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

(5)矿井配备专职的测尘员,每月由测尘员对井下产尘点进行两次粉尘含量测定,测定全尘的同时必须测定呼吸性粉尘,并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

(6)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取得的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井下粉尘含量,另外推广使用先进劳动保护用品,大大降低了职工职业病发病的几率。上湾矿近五年来没有出现新增职业病人。

最后,对川东分局、市安监局等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金刚煤矿检查、指导工作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1‟23号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以及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座谈会精神,督促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开展一次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专项监察执法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监察目的

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贯彻执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推进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努力实现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专项监察的主要内容

本次专项监察以煤矿企业贯彻落实《规定》情况为主要内容,以落实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责任情况为重点。主要包括:

1.煤矿企业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情况,以及各机构工作开展情况。

2.煤矿企业建立职业危害防治院所或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情况。

3.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情况。重点检查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14项制度情况。

4.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配备专兼职人员和仪器设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煤矿企业委托有资质的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以及其结果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和向从业人员公布情况。

5.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情况。

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按照《规定》要求接受培训情况。

7.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对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管理情况。

8.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提取、使用情况。

三、监察方式

本次专项监察由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局)牵头组织。请各省局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所属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和有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支撑机构人员开展工作。基本方式是: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全面听取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责任情况汇报,认真查阅有关文件、制度、计划、记录和台帐等。

2.随机抽查,现场监察。抽查中发现存在问题或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下达执法文书,督促煤矿企业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3.通报情况,督促整改。及时向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监察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四、时间安排

由各省局自行安排,原则上要在10月15日前完成。

五、有关要求

⒈各省局要高度重视这次专项监察,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并切实组织落实。

篇3: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问:为什么要出台《规定》?

赵铁锤:出台《规定》的意义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煤矿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 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 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从而生活得更有尊严。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我国煤矿企业多, 从业人员数量大, 职业危害严重, 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 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职业病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是规范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保护广大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的需要。目前,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意识淡薄, 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资金、设施投入不足, 重视生产发展、忽视员工职业健康, 重视企业经济利益、忽视企业社会责任, 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规定》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煤矿企业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三是加强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规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 在明确了煤矿企业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了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 为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监察工作提供了依据。

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方针、制度是什么?

赵铁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实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制度。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监察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日常监管工作, 煤矿企业是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负责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的落实。

问:《规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赵铁锤:《规定》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规定》体现了全面性。《规定》明确了煤矿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中毒等4种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防治工作要求, 明确了每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的标准、测定方法和具体措施, 体现了全面防治。

二是《规定》体现了先进性。《规定》在判定标准、测定方法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在措施要求上吸收了一些科研机构、煤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最新科研成果, 同时还借鉴了国外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

三是《规定》体现了可操作性。《规定》既明确了煤矿企业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也明确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在职业危害监管监察中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四是《规定》体现了严肃性。《规定》建立了煤矿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按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煤矿尘肺病高发这一现状而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通过强化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分析, 严肃追究责任, 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重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粉尘危害, 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问:贯彻落实《规定》, 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赵铁锤: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宣传培训。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各煤矿企业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充分认识《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 切实做好《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 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宣贯会、印发宣传资料以及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做好《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要将《规定》的内容纳入监管监察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各类培训之中, 通过培训, 促进各类人员全面学习领会和把握《规定》的内容, 并自觉贯彻执行《规定》。

二是推进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机制和制度。煤矿企业要按照《规定》要求, 建立健全14项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并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并教育、引导煤矿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 及时报告并治理职业危害事故隐患;要加大职业危害防治的投入等。要按照规定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工作, 高度重视接触职业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监护工作, 及时做好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工作。同时, 要及时、如实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申报职业危害, 并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凡新建、改建、扩建煤矿必须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 要按照《规定》要求, 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浓 (强) 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要切实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公布职业危害信息;要依法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等, 保证从业人员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四是推进改善技术装备条件。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 研制、开发、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煤矿职工安全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坚决限制、逐步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五是抓好监督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要依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抓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做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备案、职业危害事故查处与认定等工作, 切实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工作列入“三项监察”的内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日常监管, 监督检查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并组织职业危害专项治理等。

篇4: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关键词安全;危害防治;问题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226-01

1危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煤监局关于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各矿能够正确对待,按照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总体工作进展不快,效果不明显,还存在以下问题:

1)领导重视仍有差距。有些矿主要领导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抓好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就可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分量不重,过问的少;认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看不到的工作,搞好搞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影响不大,存在重安全生产、轻职业健康意识。

2)现场管理还不到位。各矿虽然成立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也设立了职业危害监测站,配备了人员,但是思想上不够重视,现场管理松弛,说的人多,管的人少,工作不踏实,管理措施不能落实到位,责任不到人,制定的管理制度多数有流于形式现象。

3)粉尘防治设施未健全。各矿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职工健康关系,忽视职业危害的重要性,对矿井的防尘投入不大,矿上用的防尘洒水管路老化、年久失修,特别是采区巷道喷雾洒水设施不及时去维修,防尘降尘效果差,达不到规定要求;有部分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己认为身体好不会染上职业病,无所谓,入井就不按规定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煤矿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

全。

4)粉尘监测工作确有缺陷。粉尘检测是矿井防尘降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数矿井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检测没有做到制度化、常态化,测点测定频率达不到规定要求,即使检测也是走过场,数据反映不太真实,起不到检测监控效果;粉尘检测工作不及时、不规范,对井下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程度心中无数,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滞后,没有针对性。到目前为此,各矿都没有配置二氧化硅检测仪。

5)基础工作存在漏洞。目前各矿虽按规定配备了专职人员从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很熟悉,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需要,加上煤矿企业改制和管理人员流动频繁,相关的资料随之流失,基础性工作一时难以完善,存在空白现象。

6)监察监管力度亟待加强。多数矿井的安全监管部门对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工作采取眉毛遮住眼睛过的态度,太“人性化”了,很少组织对这块工作藩实情况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监察,即使下井检查发现了问题,也是争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大事化小的做法,奖罚不严,有做老好人的想法,不能严格执法。

2如何抓好安全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局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并朝着安全、健康、稳定的态势发展:职业危害防治不容忽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围绕存在的问题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危害直接影响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安全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煤矿安全发展的主要举措,为此各矿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根本好转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遏制职业病高发、促进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以人为本,扎实推进职业危害防治各项工作。近些年来,国家煤监局每年都对职业危害工作作出部署并提出要求,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由于企业存在重安全生产,轻职业健康的想法,虽然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总体推进不大,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求各矿在五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一是加强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全员职业危害防治整体素质。利用现有的媒体、报纸、宣传栏有重点的宣传国家关于职业危害与健康的法律法规,有计划的宣传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精心安排,认真组识从业人员学习讨论,制定年度的学习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各项制度,保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有序展开。认真梳理近年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各项制度,对没有或不健全的制度要及时建立、补充,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努力推进职业危害工作常态化。三是认真做好煤矿职业卫生情况的调查模底工作,做到科学防治。赣中分局就此项工作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各矿都能组识人员填报,但是填报的内容还不够准备,要求认真对待,深入细致的做好此项工作,为今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是认真做好职业健康保障工作,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按国家有关规定组识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离岗时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实际体检人数和应体检人数要基本相符,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做好职业病人的救治和健康工作,严格把住新工人入矿体检关口,确保入矿人员身体状况良好。五是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经费,确保职业危害防治有力推进。

3)真抓实干,严格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措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各矿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落实防治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职业危害防治组识机构,全面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行政主要领导担任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明确领导分工,落实责任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制定年度的职业危害防治规划。二是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含高温、噪声)进行检测,及时掌握职业危害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达到以监测促防治的目的。三是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系统,完善井下防治设施,不断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四是切实加大职业危害的投入,定期对职业危害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正确引导职工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督促职工佩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增强职小个人门我保护意识。五是建立职业危害报告制度,切实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危害的相关信息,以便职工了解和掌握。六是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完善井下通风系统,定期对通风设施的检查、维修,确保作业场所风量充足。七是依靠科技,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布局,及时分开有害作业场所和无害作业场所,最大限度的避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人数,对职业危害进行科学防治。八是加大对职业危害的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责,严格执法,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危害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姑息遷就。

3结束语

篇5: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条 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改造、设备购置等列入公司安技措计划中,执行《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安技措管理部分。

第二条 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经费在公司培训费计划中列支。

第三条 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员工体检费用列入公司管理成本。

第四条 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及时更换超过有效期的用品、材料等,以保证其效能。

篇6: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动力与机械学院 龚强 2008301390120 摘 要: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以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就是灾难性的、难以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针对煤矿职业病发病现状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尘肺病;防治

0.引言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2007年河南张某“开胸验肺”事件,把农民工患职业病维权之路的困境引向高潮。事实上,这个例子仅仅是揭开了我国职业病患者现状的冰山一角。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发布了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并启动了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现状调查。

1.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介绍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煤炭生产企业的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煤矿职业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据卫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2008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患者近万例,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因尘肺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我国约占50%。在我国的尘肺病患者中,煤矿工人约占一半。

据统计,在2007年新増的10963例尘肺病例中,煤矿工人尘肺和矽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5351 例和444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89.37%.1.2 煤矿职业危害特点

1.2.1煤矿尘肺病患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 2007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6.69%;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79%。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农民工作为煤矿生产企业的建设主体,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保障,由于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煤炭生产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显得积极性不高,致使职业卫生防护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1.2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现实中不少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不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再加上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跟不上,致使职工不知矿尘的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放大了矿尘的危害和影响范围。

2.1.3政府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目前,煤矿管理部门对煤矿的管理通常是综合执法,通过执法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执法部门所忽略。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煤炭生产基地都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机构,但防治工作基本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而管理、防护部门和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即缺乏对煤矿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造成了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状。

2.1.4职业卫生法律略显无力

《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要求健康工作条件权;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工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权;要求赔偿权等权益,同时也明确企业负有对职工的健康保障的义务。事实上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对其法定的“告知”义务没有履行,甚至有意欺瞒,使职业卫生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防治煤矿职业病的建议

3.1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为接尘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管,健全防尘系统和设施,完善综合防尘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产尘量,控制粉尘危害范围和程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煤矿生产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转变。配齐测尘仪器和其他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设备,及时检查、监测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尘量,对于产尘量超标的工作面强迫停产整改,产尘量不达标不得恢复生产。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3.2构建分层、分级的职业危害防治机构

在省、市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煤矿职业危害监督机构,负责辖区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在设区设置职业危害监督执法机构,负责辖区职业危害的政策、法规的落实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在国有煤矿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地方、乡镇煤矿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负责煤矿日常粉尘、有毒有害物的监测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纳入煤矿安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内容之中,依法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开展执法监察, 督促煤矿企业强化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制度;监督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教育和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疗和工作调动;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加强职工上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的职业病预防教育,使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危害的危害性,掌握职业危害的防范技术、措施,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使煤矿从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参加职业危害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从物理方面、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和人员方面全方位地防范煤矿矿尘的危害。

3.4加大职业病防范的执法力度

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执法力度,政府定期、不定期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环境检查、抽查,对于只顾生产不顾职业卫生环境的企业重罚,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好的单位重奖。对国有和地方国有煤矿的从业人员,加大职业病检查的频度,对乡镇煤矿的从业人员定期强制进行职业病检查和鉴定工作。要建立完善、合理的赔偿制度,职工在哪得的职业病,哪就要负责职工后半生的生活费用。

3.5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

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通过中介机构每年一次对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与煤矿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挂钩,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合格者发放许可证,对于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关闭。

篇7:刘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

二○○七年元月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

矿 长:

总工程师:

二○○七年元月

刘河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一)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诸因素。

煤矿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1)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

(2)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震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

(3)生物性致病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长期不良劳动体位、能量代谢率的增高、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强度指数>25以上、精神或视力的长时间过度紧张、甚至超出了生理机能临界值。

3、作业环境不良或防护设施不到位,如厂房低矮、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换气量不够,采光照明、采暖防寒、露天作业及生产作业局部不合理或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

在煤矿生产中,这三类职业危害同时存在,但主要是粉尘、毒物、噪声、震动、高温、高压、高气湿、体力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空间狭小、气流中含氧量低及暗视应等。

4、职业病,本企业职业病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接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湿、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 2 病。

二、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体系和责任制。

矿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组: 组 长:张凤旺

副组长:孙其胜 任德良 郭国化 陈新永 曹保全 成 员:王文森 张学仁 周 明 任建华 夏 宇

曹 峰 张建民

生产技术科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编制,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防尘措施的落实及防尘设施的日常管理,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负责组织生产的同时,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企管科负责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各种人员物资的配备,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完善职业病防治监控体系。建立和健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安检科负责对各工作面防尘、防噪声等设施完善情况进行落实,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进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机电科负责防治职业病方面的仪器仪表的配备,以及监测监控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各区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三、防治措施

1、粉尘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的矿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其危害极大,不仅污染工作场 3 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尘肺病和皮肤病,而且能加速机器磨损,缩短精密仪表的使用时间,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使工伤增多;煤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生爆炸,酿成严重的灾害。长时间的吸入煤尘和岩尘易引起尘肺病,尘肺病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二是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肺病;三是长期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由于大量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为煤肺病。

在防治粉尘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1)建立完善的综合防尘系统,做到有尘必冲制度。矿井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要设臵防尘管路。

(2)设臵洒水截门,胶带运输巷内的管路截门每50m设一个,其它巷道内的管路每100m设一个。

(3)建立定期冲尘制度,配备冲尘软管。采煤队必须对所辖采煤工作面及其外50m内的进回风巷每班进行冲洗一次;距工作面50~l00m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10天冲洗一次,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洗或清扫,要有记录。开拓掘进队必须对所辖掘进工作面5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冲洗一次;距掘进工作面50~l00m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距掘进头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10天冲洗一次,要有记录。对于炮采掘面,放炮前后必须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及煤(岩)各冲洗一次,要有记录。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行冲洗。

(4)设臵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矿井的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道及其它需要风流净化的巷道必须至少安设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采掘工作面的净化水幕要随采 4 掘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动。其中,采面的安全出口以外30m内,掘进迎头30m内必须安设一道,各个转载点、卸载点等附近1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炮掘、炮采面实行放炮喷雾;运煤系统的各转载点、卸载点等必须安设洒水降尘装臵。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和洒水降尘装臵保证有良好的雾化效果,其开关必须放臵在人员易开关的地方,自动洒水装臵必须灵敏、可靠。喷浆机下风侧10~20米处必须设臵一道全断面风流净化

(5)炮掘面打眼时必须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6)加强个体防护,对于采掘面等主要产尘源处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7)主要运输巷道建立定期刷白制度,矿井主要进风大巷、运输石门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刷白,防止粉尘积聚。

(8)矿井粉尘测定、化验制度,井下所有测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地面扬尘点每月测定一次,井下重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旬测定一次,测尘时要同时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尘工作由通修队负责。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进行矿井粉尘浓度的测定工作,对粉尘危害严重的高产尘点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按照规程要求定期对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进行测定,控制达到作业场所规定的标准要求。

2、噪声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bB(A)。大于85b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90b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在煤矿生产中,一种是因撞击、摩擦和在交变的机械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机械振动性噪声,如:输送机、钻孔机。另一种是因气体压力突变引起气体分子的剧烈振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如:水泵、5 风泵、凿岩机等。噪声会造成听觉位移、噪声性耳聋;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变心率和血压;引起 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对视力、血糖也有影响。在防治噪声方面主要措施有:

(1)在设备管理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风钻、局部通风机上安装消音装臵,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排放。

(2)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耳罩等。

(3)地面抽压风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安装消音器,使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4)尽可能的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严禁连班作业,加强罐笼管理,防止落点现象的发生,确保职工能够及时升井。

(5)提高操作工人班中餐,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能力。(6)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7)推行噪声作业与非噪声作业轮换制度。

(8)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按照《职工安 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接触90分贝~100分贝噪声的工人每2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大于100分贝噪声的工人1年检查一次。

(9)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主动的参与到预防中来。

3、有毒有害气体防治预防措施

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氨气(NH3)等,这些气体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井下空气中的氧含量,而且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 6 威胁,预防有毒有害气体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完整、稳定、可靠。

(2)巷道贯通之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通风部门及时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防止发生风流短路,贯通后,必须停止工作面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风流稳定后方可工作。

(3)地面通风机司机及井下局部通风机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4)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要有足够的全风压供风量,且保证风机以里巷道的风速不低于《规程》规定值,严禁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要吊挂(放臵)平稳、设备齐全,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风机自动倒台,实现风电闭锁,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一路电源接风机专用线,另一路可接动力电源,风筒吊挂平直,无破口漏风。

(5)加强通风设施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6)严禁微风作业、无风作业,严禁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循环通风。

(7)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并形成通风报表。

(8)建立监测监控制度,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4、高温高湿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7(1)加强矿井通风,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通风,确保工作面温度符合操作规程要求。

(2)建立测风测温制度,及时掌握矿井工作面空气温度,超温地点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井口安装空气加温设备,及时加热入井空气温度。(4)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5)地面办公室及宿舍楼设臵空调和暖气,改善工作环境。(6)合理安排生产,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尽量避免过度疲劳,严禁加班加点,确保职工及时升井。

(7)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等。(8)加强防治水管理,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方针。

(9)加强顶底板水治理,确保水沟畅通,配备雨衣、胶鞋等个体防护用品。

5、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2)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3)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实行循环作业制度,保证休息时间,避免超点、延时造成职工过度疲劳。

6、振动的预防措施

(1)振动的预防措施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即消除或减弱振动工具的震动,限制接触振动的时间,改善寒冷等不良作业条件,有计划 8 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采取个体防护等项措施。

(2)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是控制噪声危害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尽量消除或减少产生振动的工艺过程,如对风钻增加缓冲垫等措施。

(3)限制作业时间,在限制接触振动强度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限制作业时间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工间休息。

(4)改善作业环境是指控制工作场所的寒冷、噪声、毒物、高气湿,特别是注意防寒保暖。

(5)加强个人防护,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如戴减振保暖的手套。(6)医疗保健措施,就业前查体,检出职业禁忌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手振动危害的个体,及时治疗和处理。

(7)职业卫生教育,对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尽量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用成分。

7、其他措施:

(1)更新设备,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

(2)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4)对新进职工进行身体体检,严格把关,对于不适合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坚决不要。

(5)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并建立 9 档案。

(6)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减少职业危害现象的发生。

篇8: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一、煤矿粉尘的职业病危害

煤矿工人在井下作业的时候,不同类型和浓度的粉尘环境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在煤矿行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就是尘肺病,本文主要总结了由于粉尘成分的不同,致使煤矿工人常患的三种病症:(1)由于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肺病;(2)由于吸入煤尘和岩尘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矽肺病;(3)由于吸入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矽肺病。这三种职业病都是由于长期吸入巨量的煤矿粉尘所导致的,所以现在的医学水平很难治愈这三种职业病。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

当然,引起这三种职业病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粉尘,而煤矿粉尘的成因却是很多方面的,这不仅与矿井的工作环境有关,例如井下的通风方式和采掘工艺等,还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系。所以,有效地控制煤矿粉尘的浓度,就要从煤矿粉尘的主要根源进行根本的防治,采取有效的专业技术手段来防止粉尘的排放。

(一)煤尘注水防治

煤尘注水的原理就是通过钻孔将水注入煤体里,使得煤体变湿,煤矿粉尘便失去了其飞起来的能力,而且水是可以把煤体里的每个部分都包裹起来的。当煤矿工人在开采煤体时,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防止煤矿粉尘的任意飞扬。煤尘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静压注水和动压注水,静压注水一般的压力在2兆帕左右,而动压注水一般的压力会小于7兆帕。煤尘注水的降尘效果很好,降尘的浓度有时可高达60%到90%左右。

煤尘注水的情况一般有三种可能:(1)长孔注水,长孔注水是从回采工作面的回风港道和运输港道向平行于工作层面的煤层下向注水,孔长大约为30~100米;(2)深孔注水,深孔注水就是在回采工作层面垂直于煤壁方向上打孔注水;(3)短孔注水,短孔注水是在回采的工作层面垂直于煤壁斜交打孔注水。当然,这三种煤层注水的情况各有优、缺点,首先是长孔注水可以使得煤体快速变湿且很均匀,润湿的范围也很大,在国内外的很多煤矿作业场所都会首先选择这种注水方式。

(二)喷雾降尘

喷雾降尘的主要原理就是有效利用水与尘粒的有机碰撞,使得煤尘增加了其质量,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面。喷雾降尘有三点要求:(1)粉尘尽量不会从喷雾中漏掉,喷雾的机器设备所产生的水必须能够覆盖所有的尘源点;(2)在达到除尘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的消耗,避免因为增加了水的排放量而增加了成本;(3)移动操作要方便。因为煤矿工人在井下作业时的工作面是动态的,所以喷雾的机器设备也要一样可以根据要求随意移动。

喷雾降尘的技术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的自动喷雾降尘的技术手段:

1. 采煤的工作面自动喷雾降尘

由于目前我国的工作环境和采煤工艺的特点,主要采用的掘进机必须要安装必需的装置进行喷雾降尘、通风除尘和喷雾洒水除尘等措施,当然所有的煤矿粉尘防治措施都有其独特的局限性。针对于具体的不同掘进的产尘方式,目前降尘的主要的方法还是自动化喷雾降尘,经过很多专业的煤矿工人的试验,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井下的作业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种降尘的措施还是比较有效的。

2. 回风巷道防尘

回风巷道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会产生巨量的煤尘,这些煤尘随着风流的不断变化,就会飞扬起来。目前我国的煤矿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定期的冲洗巷道使其保持刚劲,由于冲洗操作过于繁琐,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冲洗巷道的过程中会造成巷道积水,给煤矿作业人员带来很多的不便。

煤矿粉尘是煤矿工作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物,但是煤尘是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其得到控制的。所以技术人员要根据井下具体的环境特点,采取煤层注水和自动化喷雾水使煤尘得到控住,从而使得煤矿工人的身体安全得到保障,也使得煤矿企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摘要:为了有效地控制煤矿粉尘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粉尘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影响,主要通过分析煤矿粉尘的主要职业病有哪些,在有效结合了煤矿的行业特点之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井下作业以及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所改善。

关键词:煤矿粉尘,职业病,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篇9:煤矿行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高世民表示,刚刚通过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安全监管部门在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工作的一些职责。为了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安全监管总局准备采取十项措施:

(一)积极划转职能,加强监管机构队伍建设。按照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加快职能划转,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与机构编制部门及卫生、社保、工会等部门沟通协调,尽快达成共识,调整明确本地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形成责权匹配、上下一致、运转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同时,根据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加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建设,明确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健全职业卫生监管体系,落实职业卫生监管责任。

(二)做好部门规章、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依据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组织制定配套的部门规章,制定颁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规范、指导安全监管部门开展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将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工程控制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职业卫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标准,规范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改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条件。根据近几年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件以及调研检测的情况,将在煤矿、花岗岩和石英岩类矿山(包括石英砂、钼矿、金矿等,主要是采掘、破碎、筛分等工序)、石棉、木质家具制造业(主要是胶和漆)四个行业(领域)继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并指导、督促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职业病危害治理的重点行业领域,在上述四个行业领域基础上适当调整,保持五个左右行业(领域)的重点整治,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这些行业(领域)全面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的目标要求。

(四)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研究制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五)开展使用有毒物品职业卫生许可,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将在部分省市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开展职业卫生许可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职业卫生许可证监督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许可证发放标准、发证流程和监督管理等程序,全面启动职业卫生许可工作。加强对职业卫生许可证发放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严把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六)抓好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工作,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和能力。安监总局将加强安监系统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卫生监管水平。加强用人单位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职业卫生管理能力。研究制定职业卫生领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办法,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强制培训。同时,将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七)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执法技术支撑体系。拟用3年左右的时间,依托利用现有技术资源,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装备完善、技术精湛、管理有序、服务上乘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职业卫生技术支撑网络。到2015年,全国建成3~5个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每个省(区、市)建成1—3个省级技术支撑机构,每个市(地)建成卜2个市级技术支撑机构,每个主要工业县(区)建成1个县级技术支撑机构,非主要工业县(区)联合建成1个县级技术支撑机构,保证每级安全监管部门都能得到有力的执法技术支撑。

(八)组建职业卫生专家队伍,利用专家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为提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拟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协会遴选职业卫生专家,建立专家队伍。发挥职业卫生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参与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如政策咨询、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职业卫生宣教、培训和科普教育等。

(九)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监管,构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我们将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三级技术服务机构,形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满足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监控,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督,确保技术服务机构依法开展技术服务,保证用人单位得到客观、公正、公平的技术服务。

上一篇:高中物理试卷及分析下一篇:大学生国防教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