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2024-07-03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共6篇)

篇1: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国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 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等;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

第三条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凡公司范围内发生职业卫生事件,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为了努力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持续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成立神东煤炭集团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

副组长:分管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成 员:工会副主席、安监局副局长和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经理、生产管理部经理、机电管理部经理、工程管理部经理、通风处处长、神东总医院院长、各基层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安监局分管副局长兼任。

按照国家规定和管理序列要求,公司须在安监局设立专职管理机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处,负责全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日常工作。

公司所属各单位,对现有安全管理部门要增设一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人员,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具体工作;如果现在没有安全管理部门,那么也要明确一名兼职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危害防治业务范围内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 公司各单位要成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由安全管理办公室配备的专(兼)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日常工作。

第七条 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安排部署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㈡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危害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㈢)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㈣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不宜从事本岗位的员工,要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㈤组织职业病患者诊疗。

㈥定期、不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落实部门按期限解决。

㈦开展对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㈧履行《职业病防治法》等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第八条 董事长职责

㈠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㈡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健全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人员。

㈢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㈣组织召开职业危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㈤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㈥组织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㈦是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九条 公司分管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副总经理的职责: ㈠在董事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㈡组织制定(修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㈢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与各单位专职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职责。

㈣制定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㈤直接领导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台帐和档案。

㈥组织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宣传教育与培训。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或奖励,对违规和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

㈦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且要求部门或单位按期整改落实。

㈧经常听取各部门、各单位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员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㈨对公司内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理。

㈩ 对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有直接责任。第十条工会主席职责

负责管理员工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治疗等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公司其他部门的职责

在公司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督促有关部门按期完成各项工作。

㈠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员工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职业病伤残度等级鉴定、工伤保险、工伤赔偿、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㈡公司生产管理部的职责

⑴编制公司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⑵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⑶指导二级单位编制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制度和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⑷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维护保养、检修工作,确保安全运行。㈢机电管理部、设备管理中心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的管理工作,指导二级单位编制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制度和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㈣工程管理部

⑴在组织工程项目设计审查过程中,严格审查职业危害防治预评价和职业危害防治专篇部分内容,达到设计科学合理,坚持以人为本,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

⑵负责项目工程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工作,并取得验收批复文件,保证工程依法合规投入运行。

㈤通风处负责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工作。指导编制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制度和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㈥职工总医院负责开展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负责建立全员健康检查档案。

第十二条 各单位负责人职责

㈠认真贯彻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㈡负责本单位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工作。㈢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禁组织违章、冒险作业。

㈣定期对单位的设备、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㈤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救治。㈥负责管理职业危害申报工作。㈧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章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第十三条 各部门、各单位在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计划和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经费落实等工作,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第十四条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第十六条 将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及时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十七条 指定专职或兼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配备足够的监测仪器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测人员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

第十八条 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检测评价,并将其结果报告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同时向从业人员公布。

第十九条 公司各部门、单位要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坚决限制、逐步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

第二十条 各单位要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尽可能减少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和接触时间。

第二十一条 公司要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501)规定,为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督促其正确使用。

第二十二条 依法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相关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载明。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要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分队,严格执行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抢险救援和调查处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 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要及时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职业危害损害的从业人员,要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所需费用。

各单位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煤矿职业危害事故。

第五章 编制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十六条 编制依据:

㈠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示、要求。

㈡针对职业危害的主要原因及员工体检、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㈢生产工艺的改进。㈣员工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十七条 编制内容:计划项目、实施时间、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其中计划项目主要有以下方面: ㈠生产场所改造、生产工艺改进。㈡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警示标识。㈢个人劳动防护用品。㈣工作场所卫生检测评价。㈤职业卫生宣传。㈥职业卫生培训。㈦员工健康监护。㈧职业病人诊疗。㈨ 其它。

第二十八条 检查考核:

㈠公司安监局结合每季度组织的本安体系检查考核常态工作,同步安排专人进行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考核,同时出专项检查考核报告和奖罚通报。

㈡各基层单位每月由安全管理办公室或专(兼)职管理人员组织一次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考核,并及时上报检查考核报告。

第六章 职业危害告知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要将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如实告诉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第三十条 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㈠在员工岗前培训时,要告知员工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㈡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告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㈢使用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时,应当有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对于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第三十一条 告知的责任部门为公司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中心、各基层单位。

第三十二条 公司针对此项工作的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并进行奖罚通报。

第七章 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第三十三条 公司各单位每年必须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方面的培训,并将培训安排纳入到每年的培训计划中。

第三十四条 培训内容主要有:

(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二)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五)发生事故前的应急救援措施。第三十五条 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一)公司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要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各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要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经过监测工操作资格培训,经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

(三)区队、车间之间的员工调动上岗前要进行培训。

(四)区队、车间内部的员工调动上岗前要进行培训。第三十六条 组织实施部门和经费保障。

(一)人力资源部是公司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教育培训中心和各单位组织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

(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费在公司培训费计划中列支。

第八章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

第三十七条 为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三十八条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第三十九条 公司通风处、机电管理部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所在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十条 公司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保证职业防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十一条 建立防护设施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设置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二)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三)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六、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要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故购置防护设施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一)产品名称、型号;

(二)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三)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检测单位应当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检测的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对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结论。

(五)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

第四十二条 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一)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二)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三)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四)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第四十三条 防护设施效果检测。

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

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第四十四条 日常维护。

各单位要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第四十五条 知识培训和指导。

各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第四十六条 各单位、部门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

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第九章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与评价管理

第四十七条 公司通风处和各单位负责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各单位设专(兼)职监测专业人员,负责日常检测和管理工作。要求配备足够的监测仪器设备,以监测促防治。

第四十八条 通风处组织开展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定期进行。各单位要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单位要明确监测的具体分布点。

(二)各单位要明确监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

(三)各单位要明确分项目的监测周期。

(四)各单位要执行监测结果的及时登记与报告工作。第四十九条 公司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一)检测与评价结果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要向劳动者公布。

第五十条 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要组织整改处理。

第五十一条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执行如下条款。

(五)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小时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贮水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防尘管路应铺设到所有可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管道的规格应保证各用水点的水压能满足降尘需要,且必须安装水质过滤装置,保证水质清洁。

(六)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压气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七)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取湿式作业。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其降尘效率不得低于95%,并确保捕尘、降尘装置能在瓦斯浓度高于1%的条件下安全运行。

(八)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压气喷雾降尘,出煤时应当洒水降尘。

(九)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无水或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必须停机;液压支架必须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实现降柱、移架同步喷雾;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并加装喷雾装置或用除尘器抽尘净化。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高压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掘进机掘进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并对掘进头含尘气流进行有效控制。

(十)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十一)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其中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采用喷雾降尘时,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

(十二)预先湿润煤体。煤层注水过程中应当对注水流量、注水量及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单孔注水总量应使该钻孔预湿煤体的平均水分含量增量不得低于1.5%,封孔深度应保证注水过程中煤壁及钻孔不漏水或跑水。在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应采取在上一分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一分层的煤体进行湿润。

(十三)锚喷支护防尘。打锚杆眼应实施湿式钻孔。锚喷支护作业时,沙石混合料颗粒的粒径不得超过15mm,且应在下井前洒水预湿。距离锚喷作业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2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且喷射混凝土时工作地点应采用除尘器抽尘净化。

(十四)转载及运输防尘。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各转载点应实施喷雾降尘(喷雾压力应大于0.7MPa)或采用密闭尘源除尘器抽尘净化措施。在装煤点下风侧20m 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运输巷道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十五)露天煤矿钻孔作业时,应采取湿式钻孔;破碎作业时应采取密闭、通风除尘措施;应加强对钻机、电铲、汽车等司机操作室的防护;电铲装车前,应对煤(岩)洒水,卸煤时应设喷雾装置;运输路面应经常洒水,加强维护,保持路面平整。

第五十二条 煤矿噪声危害防治执行如下条款。

(一)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 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 dB(A)。

(二)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

(三)煤矿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露天煤矿的挖掘机、穿孔机、矿用汽车、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和爆破作业等地点;井工矿的风动凿岩机、风镐、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地点。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四)井工矿在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处理;对主井绞车房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在巷道掘进中应使用液动凿岩机或凿岩台车;在采煤工作面应使用双边链条刮板输送机等措施控制噪声。

(五)露天煤矿应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并采取对驾驶室进行密闭隔音处理等措施,控制露天煤矿噪声。

第五十三条 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执行如下条款。

(一)煤矿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二)进行高温监测时,作业场所无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业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源环境或通风环境的,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

(三)常年从事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作班中间测1次,取平均值。

(四)应当实行通风降温,采取减少风阻、防止漏风、增加风机能力、加强通风管理等措施保证风量,并采用分区式开拓方式缩短入风线路长度,降低到达工作面风流的温度。

(五)局部热害严重的工作面应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进行局部降温;非空调措施无法达到作业环境标准温度的,应采用空调降温。

(六)露天煤矿应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高温和热辐射的影响;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作业。第五十四条 煤矿职业中毒防治执行如下条款。

(一)煤矿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如下:

(二)化学毒物监测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地点。采样应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要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作业人员工作时的呼吸带。

(三)氮氧化物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硫化氢至少每月监测1次、碳氧化物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煤层有自燃倾向的,根据需要随时监测。

(四)加强矿井通风,采用通风的方法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五)工作面采空区应及时予以封闭,设立警示牌,需要进入时,必须首先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进行作业的,必须先通风、后作业。盲道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

(六)煤矿井下实施爆破后,为防止氮氧化物中毒,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回风侧挂警戒牌。

第十章 职业危害申报

第五十五条 各煤矿要及时、如实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申报职业危害,同时抄报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并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六条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按照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五十七条 煤矿申报职业危害时应提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下列有关材料:

(一)煤矿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情况;

(三)煤矿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第五十八条 煤矿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报表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纸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应加盖公章并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上报。

第五十九条 职业危害申报以煤矿为单位,每年申报一次,煤矿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完成上一申报工作。

第六十条 煤矿发生以下重大变化的,应按照下述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三)煤矿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十一章 职工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管理

第六十一条 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工会工作部要依法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公司工会工作部要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第六十二条 神东总医院具体负责公司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依法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新录用、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员工在上岗前,根据员工拟从事工种和岗位,评价员工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

(二)员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按国家规定进行,职工医院要记录员工健康变化,评价员工健康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判断员工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

(三)各单位要将员工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员工。

(四)健康检查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者,要调离原岗位。第六十三条 在紧急情况下,职工医院要立即对职工、现场人员、周围居民实施应急检查和医学观察,防止职业病的蔓延。

第六十四条 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应当按照下表执行:

第十二章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

第六十五条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改造、设备购置等列入公司安技措计划中,执行《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安技措管理部分。

第六十六条 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经费在公司培训费计划中列支。

第六十七条 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员工体检费用列入公司管理成本。

第六十八条 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及时更换超过有效期的用品、材料等,以保证其效能。

第六十九条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使用必须经过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小组成员审核签字,由公司财务部统一管理资金,建立分类账目。

第十三章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第七十条 公司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健全所管辖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档案。做好档案的连续保管,并及时归入档案室。

第七十一条 职工医院负责建立和保管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劳务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员工离开本企业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医院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十四章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检查考核与奖惩

第七十二条 检查要求

(一)由公司分管领导负责,职业危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每季度检查一次。

(二)各单位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

(三)科队、车间负责人对本区队、车间作业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四)各级检查部门在日常动态检查中,都要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第七十三条 检查内容

(一)各职能部门、生产科队、车间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情况。

(二)生产科队、车间现场检查:总体卫生状况,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第七十四条 检查结束后要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奖惩办法》实施奖罚。

第十五章 承包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第七十五条 公司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任何承包商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第七十六条 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与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职业危害作业的管理责任,指出承包商施工作业区域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责任,明确承包商的职业病体检、个体劳动防护、安全健康监管等方面的义务。

第七十七条 公司各单位要监督承包商组织学习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高员工职业健康自我保护意识。第七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负责监督承包商在作业过程中职业危害预防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确保《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第七十九条 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要监督承包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投入和使用到位,职业危害防护资金落实到位。

第十六章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认定与处理

第八十条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按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职业危害事故、较大职业危害事故、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和特别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四类。

(一)一般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人以下;

(二)较大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

(三)重大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

(四)特别重大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0人以上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0人以上。第八十一条 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20倍以上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较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篇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内。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防治规定》自()起施行。

A.2015年4月1日 B.2010年9月1日 C.2002年5月1日 D.2011年12月31日

2.《防治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防治规定》()。

A.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B.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 C.不适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3.《防治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主要是指()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A.粉尘 B 噪声 C.热害 D.有毒有害物质 E.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质等

4.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按照()的要求开展工作。A.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5.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A.兼职 B.专职 C专职或兼职

6.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是指()。

A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在试运行期内,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C.A与B均称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7.煤矿应当配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装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A专职 B.兼职 C.专职或者兼职

8.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每年 每年 B.每两年 每三年 C.每年 每三年

9.《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采煤工、综采工、掘进工、爆破工、锚喷工、巷道维修工、皮带司机、采掘机电维修工配备的防尘口罩的使用期限是()个月。

A.1 2 1 1 1 2 2 1 B.1 1 1 1 1 2 2 2 C.1 1 1 2 1 2 2 3 D.1 1 1 1 1 1 2 2 E.1 1 2 1 1 2 2 2 10.煤矿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

A.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C.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警示标识

11.煤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

A.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4学时 2学时 B.应急救援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 2学时 4学时 C.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护设备 4学时 2学时

12.煤矿应当保障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经费在()列支。A.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第十七条“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中

B.盈余公积中 C.职工福利费中

13.煤矿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报告,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A.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4.煤矿在申领、换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当(),同时抄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如实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B.每年3月31日前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C.如实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5.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煤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煤矿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由()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A.上岗前、在岗期间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上岗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16.煤矿对接触煤尘(以煤尘为主)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对接触岩尘(以岩尘为主)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对接触噪声、高温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A.2年1次 2年1次 每年1次 B.每年1次 2年1次 2年1次 C.2年1次 每年1次 每年1次

17.井工煤矿的()。对于可注水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A.所有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 B.煤层注水后影响煤质,因此,煤层可以不注水 C.煤层注不注水不影响矿井防尘

18.井工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侧应当()。A.应当分别安设1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B.应当分别安设2道手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C.应当分别安设至少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19.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依照下列标准判定()。A 煤矿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B.煤矿应当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隔声、消声、吸声、减振、减少接触时间、佩戴防护耳塞(罩)等措施降低噪声危害

C.劳动者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h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劳动者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h的,可以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

20.《防治规定》设定的行政处罚,由()实施。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内。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要求是()。

A.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小于10%时,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0(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3.5(mg/m3)

B.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小于10%时,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4(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5(mg/m3)

C.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10%时,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7(mg/m3)

D.水泥尘中游离SiO2含量(%)小于10%时,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4(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5(mg/m3)

2.煤矿粉尘监测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A.总粉尘浓度,煤矿井下每月测定2次或者采用实时在线监测,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或者采用实时在线监测

B.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 C.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监测1次

D.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应当测定1次

3.煤矿不得()。

A.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B.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C.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劳动者个人基本情况

B.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劳动者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5.煤矿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下列措施()。A.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B.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置

C.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D.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E.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 6.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A.应当对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材料中涉及的商业和技术等秘密保密

B.违反有关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应当追究煤矿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中的泄密责任 7.井工煤矿采煤机作业时,必须()。A.使用内、外喷雾装置

B.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否则采煤机必须停机

C.液压支架必须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实现降柱、移架同步喷雾 D.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并加装喷雾装置或者除尘器

E.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高压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者采取压气喷雾降尘

8.井工煤矿掘进机作业时,应当()。

A.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控尘装置、除尘器等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 B.掘进机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 C.除尘器的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0% 9.井工煤矿炮采工作面()。A.应当采取湿式钻眼,使用水炮泥

B.爆破前后应当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当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者压气喷雾降尘

C.出煤时应当洒水降尘

10.防尘用水水质()。

A.悬浮物的含量不得超过30mg/L,粒径不大于0.3mm B.水的pH值应当在6~9范围内 C.水的碳酸盐硬度不超过3mmol/L D.使用降尘剂时,降尘剂应当无毒、无腐蚀、不污染环境 11.煤矿不得()。

A.以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代替在岗期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B.以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代替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但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离岗前的90日内的,可以视为离岗时检查

C.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D.以常规健康检查代替职业健康检查 12.井工煤矿转载点应当()。

A.采用自动喷雾降尘(喷雾压力应当大于0.7MPa)或者密闭尘源除尘器抽尘净化等措施

B.转载点落差超过0.5m,必须安装溜槽或者导向板

C.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D.运输巷道内应当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13.井工煤矿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A.采用湿式钻眼,使用水炮泥 B.爆破前后冲洗井壁巷帮

C.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者压气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14.煤矿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未如实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B.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C.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D.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E.未在劳动者离开煤矿企业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15.煤矿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是()。A.采掘工作面采用多工序同时作业生产工艺时,在工人作业地点 B.采煤工作面采用司机操作采煤机、打眼、人工落煤及攉煤生产工艺时,在工人作业地点

C.掘进工作面采用多工序同时作业(爆破作业除外)生产工艺时,在距掘进头10~15m回风侧

D.地面煤仓、储煤场、输送机运输等处生产作业,在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E.翻罐笼作业、巷道维修、转载点,在工人作业地点

16.井工煤矿打锚杆眼应当实施湿式钻孔,喷射混凝土时应当()。A.采用潮喷或者湿喷工艺,喷射机、喷浆点应当配备捕尘、除尘装置 B.距离锚喷作业点下风向100m内,应当设置1道以上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C.距离锚喷作业点下风向100m内,应当设置2道以上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17.井工煤矿在煤、岩层中钻孔时,应当()。A.采取湿式作业

B.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者软煤层中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以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除尘器捕尘、除尘

C.除尘器的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0% 18.煤矿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A.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者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者用除尘器除尘 B.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采用喷雾降尘时,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 C.无需采取防尘措施 19.煤矿()。

A.应当配备2台以上噪声测定仪器,并对作业场所噪声每6个月监测1次 B.进行噪声监测时,应当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监测结果以3个监测点的平均值为准

C.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井工煤矿主要包括:主要通风机、提升机、空气压缩机、局部通风机、采煤机、掘进机、风动凿岩机、风钻、乳化液泵、水泵等地点;洗(选)煤厂包括破碎机、筛分机、空压机等地点

20.煤矿进行化学毒物监测时,应当()。

A.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地点,其中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地点

B.采样应当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 C. 加强通风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三、判断题。正确以“√”表示,错误以“×”表示,将其填入()内。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劳动者离开煤矿时,无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2.井工煤矿必须建立防尘洒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h的用水量,备用水池贮水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50%。防尘管路应当敷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静压供水管路管径应当满足矿井防尘用水量的要求,强度应当满足静压水压力的要求。()

3.井工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侧应当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并接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4.煤矿应当对NO(换算成NO2)、CO、SO2每年至少监测1次,对H2S每半年至少监测1次。()

5.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和机电设备硐室应当设置温度传感器。()6.总粉尘是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呼吸性粉尘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符合BMRC曲线透过率的粉尘颗粒,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7.07μm,且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的粉尘颗粒的采集效率为50%。()

7.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8.机掘工作面是煤矿井下尘肺病患病率最高的作业点。()

9.采煤工作面司机操作采煤机、打眼、人工落煤及攉煤,掘进工作面司机操作掘进机、打眼、装岩(煤)、锚喷支护,巷道维修,粉尘监测宜采用个体方法。其他地点粉尘监测宜采用定点方法。()

10.定点粉尘监测方法是指将监测仪器放置在选定的地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监测,可以监测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一般用粉尘采样器、直读式粉尘浓度测定仪或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个体粉尘监测方法是指用个体粉尘采样器采集粉尘,经实验室化验后,测量粉尘浓度的方法。()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竞赛答案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E)4(B)5(B)

6(A)7(C)8(C)9(C)10(A)11(A)12(A)13(C)14(A)15(B)16(C)17(A)18(C)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

1(B C D)2(ABCD)3(ABCD)4(ABC)5(ABCDE)6(A B)7(ABCDE)8(ABC)9(A B C)10(ABCD)11(ABC)12(ABCD)13(A B C)14(ABCDE)15(BCDE)16(AC)17(A B C)18(A B)19(A B C)20(AB)

三、判断题

篇3: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问:为什么要出台《规定》?

赵铁锤:出台《规定》的意义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煤矿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 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 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从而生活得更有尊严。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我国煤矿企业多, 从业人员数量大, 职业危害严重, 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 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职业病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是规范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保护广大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的需要。目前,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意识淡薄, 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资金、设施投入不足, 重视生产发展、忽视员工职业健康, 重视企业经济利益、忽视企业社会责任, 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规定》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煤矿企业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三是加强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规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 在明确了煤矿企业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了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 为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监察工作提供了依据。

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方针、制度是什么?

赵铁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实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制度。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监察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日常监管工作, 煤矿企业是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负责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的落实。

问:《规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赵铁锤:《规定》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规定》体现了全面性。《规定》明确了煤矿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中毒等4种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防治工作要求, 明确了每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的标准、测定方法和具体措施, 体现了全面防治。

二是《规定》体现了先进性。《规定》在判定标准、测定方法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在措施要求上吸收了一些科研机构、煤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最新科研成果, 同时还借鉴了国外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

三是《规定》体现了可操作性。《规定》既明确了煤矿企业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也明确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在职业危害监管监察中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四是《规定》体现了严肃性。《规定》建立了煤矿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按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煤矿尘肺病高发这一现状而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通过强化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分析, 严肃追究责任, 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重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粉尘危害, 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问:贯彻落实《规定》, 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赵铁锤: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宣传培训。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各煤矿企业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充分认识《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 切实做好《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 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宣贯会、印发宣传资料以及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做好《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要将《规定》的内容纳入监管监察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各类培训之中, 通过培训, 促进各类人员全面学习领会和把握《规定》的内容, 并自觉贯彻执行《规定》。

二是推进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机制和制度。煤矿企业要按照《规定》要求, 建立健全14项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并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并教育、引导煤矿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 及时报告并治理职业危害事故隐患;要加大职业危害防治的投入等。要按照规定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工作, 高度重视接触职业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监护工作, 及时做好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工作。同时, 要及时、如实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申报职业危害, 并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凡新建、改建、扩建煤矿必须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 要按照《规定》要求, 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浓 (强) 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要切实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公布职业危害信息;要依法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等, 保证从业人员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四是推进改善技术装备条件。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 研制、开发、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煤矿职工安全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坚决限制、逐步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五是抓好监督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要依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抓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做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备案、职业危害事故查处与认定等工作, 切实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工作列入“三项监察”的内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日常监管, 监督检查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并组织职业危害专项治理等。

篇4: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关键词】煤矿掘进;粉尘危害;防治

煤尘危害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一直是煤炭行业防治工作的重点。粉尘给煤矿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方面,粉尘污染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可引起肺部病变,造成尘肺病。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悬浮的煤尘也是造成煤矿煤尘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1.煤矿粉尘及其特性

1.1粉尘的概念

粉尘,也称“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指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大小在100μm以下。

1.2煤矿粉尘的产生及特性

1.2.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能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微粒被称为生产性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称为浮尘,已沉落的粉尘称为积尘,我们检测和防治的重点就是浮尘。从胶体化学的观点来看,含有粉尘的空气是一种气溶胶,悬浮粉尘散布弥漫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共同组成一个分散体系,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粒子。煤炭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碎而产生的煤矿粉尘是生产性粉尘的一种。其中,呼吸性粉尘是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1.2.2生产性粉尘的特性

(1)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类。

煤矿粉尘按其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分为矽尘与煤尘。根据我国“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中规定,作压环境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者称为矽尘,10%以下者称为非矽尘,在煤矿则为混合性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5%的粉尘又称为单纯煤尘。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引起尘肺病的程度越重,病情发展越快,危害也越大。

(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指物质被分散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构成比来表示,前者称粒子分散度,粒径小的颗粒越多,则分散度越高;后者称质量分散度,质量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煤矿作业场所空气中较小颗粒粉尘含量较多时,其分散度越高,由于质量轻,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不易降落,被吸入肺的机会就愈多。同时粉尘的分散度愈高,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理化活性越高,易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引起粉尘的自燃或爆炸。粉尘还可以吸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分散度愈高,吸附的量愈多,对人体危害也愈大。

2.煤矿粉尘的危害

2.1煤矿粉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1尘肺

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各工种工人长期吸入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的总称。粉尘病变严重程度与体内潴留的粉尘数量有关,即存在接触反应关系,还同粉尘的组成成分有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也有差异,从而引起肺部弥漫性纤维化。尘肺病根据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可以认为有3种主要类型:

(1)煤肺。长期在单纯有煤尘的环境下作业的工人,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煤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有典型的煤尘纤维灶和灶周肺气肿,这类肺部病变称为煤肺。煤肺发病工龄多在20a~30a以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轻。

(2)矽肺。长期在煤矿岩石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工人,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SiO2较高的岩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除有组织纤维化外,还有典型的矽结节形成,属矽肺类型。病理上有典型的矽结节改变,发病工龄短,一般为10~15a。矽肺的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较快,危害严重。

(3)煤矽肺。一般煤矿井下工人多数都在有煤尘产生和有岩尘产生的两种作业环境下工作过,他们接触的粉尘既有煤尘也有岩尘。所患的尘肺兼有煤肺和矽肺的病理改变特征,这类尘肺称煤矽肺。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工龄多在5a~20a左右,病情发展较快,危害严重。

2.1.2局部作用

粉尘沉着于皮肤可能堵塞皮脂腺,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疖肿等;进入眼内的粉尘颗粒,可引起结膜炎等。

2.2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是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应过程。煤是复杂的固体化合物,被破碎成煤尘后,其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外界高温热源的作用下,悬浮的煤尘单位时间内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大约300℃~400℃时,就可放出可燃气体。这些气体集聚于尘粒周围,形成气体外壳,当这个外壳内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并吸收一定能量后,连反应过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由于燃烧产物的迅速膨胀而在火焰波波阵面前方形成压缩波,压缩波在不断压缩的介质中传播时,后波可以赶上前波;这些单波叠加的结果,使火焰面前方气体的压缩逐渐增高,因而引起了火焰传播的自动加速;当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以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3.除尘降尘措施

3.1湿式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是井下矿山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一般作业场所的相对湿度达到65%以上就可以大大降低粉尘的浓度。水能湿润粉尘,增加粉尘重力,并将细散的尘粒聚合为较大的尘粒,使浮沉加速沉降,落尘不易飞扬。湿式除尘方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应用与维护费用低,降尘效果明显。缺点是增加工作场所的湿度,恶化工作环境和可能影响煤炭的质量。

3.2个体防护

在实施多项防尘措施以后,仍有小部分的细微粉尘弥漫于空气中,因此加强个体防尘也是综合防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体防尘的主要用具是防尘口罩,现目前广泛应用的有简易口罩和专用防尘口罩。根据各工作作业环境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防尘口罩,并坚持正确使用,特别是采掘司机和锚喷工种的工人不能忽视个体防护的作用。

3.3湿式凿岩

在岩巷掘进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送入孔底,湿润并冲洗炮眼中的粉尘,使其在炮眼中变成浆液排出炮眼。这样能使绝大部分粉尘被控制在炮眼中。采用湿式打眼后,粉尘浓度可由打干眼时的500-1400mg/m3降至4-10mg/m3,降尘率可达90%-98%。因此,湿式凿岩是凿岩工作普遍采用的有效防尘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消除已经产生和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是防治粉尘危害的根本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防尘机制,不仅关系到矿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利益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预防粉尘危害是当下煤矿产业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5: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粉尘危害防治专项检查

福 兴 煤 矿

二0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长顺县福兴煤矿作业场所

粉尘危害防治专项检查整改情况报告

长顺县安监局:

为认真吸取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8.2“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政府8月3日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黔安监电传[2014]17号)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特别是对井下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专项检查,排除治理粉尘安全隐患,切实从改善我公司井上下作业环境,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工作着手。福兴煤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8月11日深入开展了粉尘危害专项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自纠及整改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福兴煤矿按照部署成立了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自查自纠领导小组。

1、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自查自纠领导小组:

组长:姚嗣斌

副组长:李应福宁志旺

成员:张庭华钟望成陈帮俊谢长军李培成向纪容 陈宜新杨兵徐芳成罗必军朱海涛陈贞国调度中心 物质供应科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傅建勇任办公室主任

3、明确了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自查自纠工作中各成员职

责。

对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自查自纠工作组成员进行了详细分工,责任明确,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效果明显。

二、按照文件要求,我公司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可自查自纠工作。

1、是否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建立了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负责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专项行动。

2、是否建立了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责任制、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治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并按照制度规程严格执行。

3、是否积极开展粉尘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4、煤矿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接触粉尘危害人员是否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5、是否按照《煤矿企业职业卫生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08)规定,为从业者配备了个体防护用品。

6、是否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粉尘危害及危害后果,并在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警标。

7、公司是否与从业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强化用工管理,并切实履行了告知义务。

8、公司是否及时、如实申报了企业存在的危害情况。

9、粉尘危害经费投入和保障情况是否按照国家法规执行。

10、是否定期开展了粉尘检测、监测、评价,以及将结果定期公布。

11、粉尘控制措施、粉尘危害防治制度、综合防尘体系是否建立,以及运行情况如何。

12、是否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了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尘肺病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三、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

1、长顺县福兴煤矿按照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专项治理相关要求部署成立了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专项行动,为粉尘危害治理责任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对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成员进行了详细分工。责任明确,治理效果明显。

2、我公司2012年就已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建立了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责任制、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治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并与今年按照新的国家、省等法律法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已按照新的管理制度严格遵照执行并落实。

3、我公司利用每周五、六安全列会和培训进行专题讲座。利用宣教片、网络,报纸等广泛宣传粉尘的危害性,大力普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提高我公司广大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4、煤矿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接触粉尘危害的人员参加了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情况如下:

①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及机电矿长等均参加了贵州省举办的职业危害讲座学习。

②粉尘监测工均参加了特殊工种培训,并持证上岗。

③对接触粉尘危害的人员由我公司在日常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讲座中进行灌输有关职业卫生防治知识。

5、我公司按照标准每个月对从业人员发放防尘口罩2各,并要求从业者正确佩戴,否则按“三违”行为进行处理。

6、通过自查自纠,决定在日常安全培训中向从业人员灌输有关粉尘危害及危害后果的常识,强调搞好粉尘治理的重要性,并在井口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告栏,同时在井下各作业地点设置了职业危害警示警标。

7、公司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与从业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同时自查自纠进一步强化了用工管理,切实履行了告知义务。

8、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按时、如实的进行了粉尘危害情况申报。

9、通过自查自纠,包括购买粉尘监测仪器、综合防尘设施、设备,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费用,都确保了专款专用。

10、粉尘控制措施、粉尘危害防治制度、综合防尘体系建立,以及运行情况整改如下:

①矿井从地面到井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综合防尘体系,并按照贵州省新下发的职业病防治标准及时进行了修改完善,施工队都建立有完整的粉尘防治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通风科每10天对井下各用风地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测风。定期对主要巷道帮壁粉尘进行了冲刷。

②在地面西侧建立了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容量为300m³的静压

水池;防尘管路全部按照标准铺设到井下所有可能产生粉尘的地点。

③采掘工作面都已建立了综合防尘系统。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道安设了两道控制风流的防尘水幕,各车场转载点均安设了防尘喷雾装置,防尘效果良好。

11、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了体检,并按职业健康检查周期进行了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了每一名从业人员,同时为每一名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切实履行了企业承担的责任。

我公司通过此次自查自纠工作,所有问题已经全部整改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了我公司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水平。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福兴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整改,切实从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相关权益着手,扎实搞好我公司的粉尘危害防治工作,确保粉尘危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长顺县福兴煤矿

篇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林业劳动安全 英文刊名:FORESTRY LABOUR SAFET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 关键词: 

上一篇:感受节日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武大奖学金评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