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后记

2024-05-28

《秋天》教后记(精选14篇)

篇1:《秋天》教后记

《秋天》教后记

新乡市第九中学

周婧

我是个性格比较内敛的人,讲授诗歌历来是我的弱项。当看到自己抽到的题目居然是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其震惊是可想而知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就接受挑战吧。9月23日那一刻,仍历历在目。它带给我一种全新的体验。

1、侧重于教给学生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欣赏诗歌的方法。

初一学生因为初步学习现代诗,对现代诗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还不够明确。因此我把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把握感情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老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教的是品味的方法,而不是品味的结果。欣赏诗歌应从朗读入手,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至于诗歌的意境美应随着学生阅读体验的增多而逐渐加强,不是初一学生能达到的目标。

词语的解释有多种方法,根据语境推测含义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本文中的“枯涸”“归泊”就需放在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把词放到句子中解释的方法,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使学生学会了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方法。

2、配合文本,用图片唤起学生对秋天美的感受。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的。而多媒体手段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它能把声、色、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容量大,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插进美丽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引课时结合图片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朗读时结合画面朗诵课文,结束时结合画面与音乐请学生写感受,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有关牧女思恋的定位。何其芳是位性格内向的人,他的生活圈子非常狭小,加上封建家庭的压制、初恋的挫败,使何其芳早期的诗歌主题以抒发内心的苦闷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主。《秋天》写于作者20岁上大学期间。作者撷取了秋天特有的几个场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远、亮丽的乡村秋景图。诗中写到了牧羊女眼中的秋天及见此景象的心理活动。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牧羊女也得以在这清静中倾听自己的心声。夏天过去了,但夏天留给她的印象只有牧童的笛声,此时她眼中梦寐的应是对这种情谊的留恋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许不那么明确,也许不那么强烈,但少女的情怀却真切地颤动了。这种感情也恰恰是何其芳早期诗歌中的主旋律。只不过,这首写的更为含蓄,更为微妙。综合这些,我认为此时此刻的牧女心中梦寐的应是一种朦胧的思恋之情。

以上是我讲课时的几点感受,不知当否?请批评指正。

篇2:《秋天》教后记

作者:佚名自: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看着孩子们每个人都在忙着查字典的认真劲儿,我既生气又欣慰。生气的是,他们昨天晚上没有好好地按照我的布置去完成作业;欣慰的是,他们查字典的速度和效率都在渐渐地进步。我边巡视边抽查,有的孩子读得正确;有的孩子读得流利;有的孩子读得有感情;也有的孩子读得结结巴巴;甚至课后的词也有读错的。学生之间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在扫除了拦路虎之后,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读得既正确又轻松了。

第二课时的精读感悟,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朗读作基础,所以理解也顺畅多了。我以“作者描写北大荒的秋天,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这个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不出我所料,小手林立,我专挑了一个平时不爱举手而且有些口吃的小男孩来回答:“天空、小河、原野。”听了我的表扬后,他喜滋滋地坐下了。接着又抛出“它们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出来?”激发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再次读书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然地理解到北大荒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的独特美。

教学“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时,我主要结合书中的插图和事先收集到的图片展示,再联系生活中见过的事物来理解,感觉学生理解得还是很到位的。孩子们自然地举了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事物来诠释,后来还请他们想想还知道哪些像“银灰、橘黄、血红、绛紫”这样表示色彩的词语,他们的表现也是精彩的——火红、天蓝、雪白、土黄、米黄、桃红、草绿、玫红、瓦蓝、银白、梅红……当我对“玫红、瓦蓝”表示异议时,他们也没有随声附和,而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老师,妈妈前几天给我买的鞋盒上就清楚地写着玫红,就是和玫瑰花一样的红色;我外婆家的房子是盖瓦的,有时天空的颜色就是像外婆家的瓦一样的。”我信服地点着头,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也得意地咧开了嘴。

教学“原野热闹非凡”一段时,先让孩子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他们非常迅速地找到了“原野热闹非凡”这一句,而且还明明白白地说出了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看来平时的渗透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时刻,老师没有说,孩子们自然就说出来了。然后让孩子们找出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最后以“夏天真热啊!”、“下课了,操场上热闹极了”请同学们仿照说话。 (10、10)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

本文转载

篇3:浅议教后记

教学设计毕竟是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智慧, 难免有疏漏之处, 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疏漏”:如操作不当或失败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欠妥的教学内容等记录下来, 并对其原因作深刻地分析和研究, 以便今后教学吸取教训, 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 或在以后教学中改进和纠正等。这样, 可以不断地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例如, 我在演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教学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得出的数据出入很大, 有时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在分析其原因后, 接下来的教学中, 我选择了用钩码替代弹簧测力计, 实验数据既简洁又准确。我将这些做法写入教后记, 完善以后的教学,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处理电路故障一类问题时, 我就感觉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 学生仍难以理解。后来, 我在分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时增加了如下实验: (1) 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一起串联接入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 将电压表与电灯或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起串联接入电路, 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以及电灯的发光情况。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学生果然对电路故障的分析理解容易的多了。

二、记教学灵感, 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全面地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全部情况。课堂上,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 教师和学生偶尔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 这些智慧的闪光点一闪即逝, 我们可以利用教后记去捕捉。例如我在复习物态变化这一章时, 由于内容繁杂, 学生难以理清。偶然间我把内容归纳为123456。即一个概念———温度;两个图像———熔化凝固图像、沸腾图像;三只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或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四组比较———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蒸发沸腾;五点区别———蒸发沸腾的不同, 即定义、发生部位、剧烈程度、影响的条件、发生的条件;六个物态变化过程。经过这么一整理, 学生容易记忆得多了, 不少同学仿照这一做法对其他章节内容进行整理, 感觉知识网络清晰多了、精练多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讨论“在盛水的容器中漂着一块冰, 当冰完全熔化时, 液面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时学生很难理解, 我当时突然想到用泥土填坑的例子跟学生解释, 假定冰不流动, 那么当把冰取出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小坑, 然后我们让冰在空烧杯中完全熔化成水, 这样通过比较水的体积和小坑的体积就行了, 学生很容易明白在哪一种情况下液面升高、降低或者不变的道理。

三、记学生问题及见解, 努力高效而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难点

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 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纠错教学, 同时也为再教时确定学生学习难点, 采取有效突破方法提供决策依据。如:我在今年安排学生利用滑动变阻器与灯炮串联改变电流的实验时, 就想起往年教后记中记录的学生作业中分析并联电路电流变化情况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于是, 要求在实验中增加将滑动变阻器与灯炮并联的情况, 能否通过移动滑片改变灯泡中的电流呢?从而, 加深了对滑动变阻器作用的认识。

四、记成功做法, 努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必须依附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后记往往起到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作用。因此, 教师每教完一节课, 细心回想一番:从课堂引入到教学难点的突破;从直观教具的合理利用到多媒体的动态设计配合;从画龙点睛的课堂总结到学生的独特见解;从别出心裁的解题方法到师生互动方式的设计, 师生互动模式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是课本上找不到的, 都可以把它们及时记下来, 写出心得体会, 这样在积累中探索, 在探索中积累。

篇4:浅谈写教后记

1 从教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两方面考虑

尽管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但不一定事先什么都能想到,想全,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一旦发现自己所讲知识不正确或有疏漏,应及时更正或补充。如:一位老师讲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老师强调说三角形面积只能用“底×高÷2”来计算,课后有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时用“底÷2×高”的方法也正确的求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并且能讲出道理,教师又重新理解教材,发现求三角形面积还可以用“底÷2×高”的方法来解答。他在教后记中写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全面地去理解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节课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还有:底÷2×高;高÷2×底”等方法。第二节课上这位老师向学生作了补充和说明,使学生得到了正确全面的认识。

2 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考虑

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设计上,有的设计简单明了,学生听了容易理解,效果会很好,有的设计复杂难懂,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遇到这些教学问题的时候,可以记录下来,对以后的教学有益无害。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积极参与了从感知经表象到认识的学习过程 ,学生很轻松地建立了面积单位的概念”。

3 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方面考虑

课堂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虽不能面面俱到,但贪多求全,否则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这一点,写教后记之前,可以先分析一下所教内容重点是否被突出,难点是否被突破,若都没做到,要分析原因,以便改进教学,若己做到,也可以总结经验。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后,在教后记中写道:“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原有知识,结合实物,图形线段等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进行归纳,形成概念,突出教学重点,还紧紧围绕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认识安排练习,并及时做书上的习题,进一步强化‘平均分’的概念,突破了难点。”

4 从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考虑

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种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成为教后记的内容。

5 从教学效果方面考虑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常常可以通过学生作业的批改或课堂提问体现出来,有时还可以通过听课老师的意见与课堂气氛反映出来。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回答问题, 且能运用所学知识把作业做好,那么课堂教学是成功的。如我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作业错得很少。我在教后记中这样写道: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虽然是除法计算教学中的难点,但由于我重视计算的原理,即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再除,学生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已有基础,所以学生很容易掌握,特别是在笔算的过程中,我重视了笔算的操作过程,最终教学效果很好。作业正确率很高,本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

篇5:老师您好教后记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我从学生熟悉的教师节导入,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现代诗歌的精妙呢?因此,我是否可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材料,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呢?我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学习诗歌要学会联想,学会联系生活,就是你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一想,读了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试看,你能读懂哪些句子。

如:“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这一句,我首先告诉学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有这样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来,人们就把老师比做春蚕。学生渐渐清晰,我又让学生再读这一句,并在头脑中想象,仿佛能看到什么,学生读了之后,还有些茫然。这时候我灵机一动,便轻轻哼起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边做写字、批改作业的动作,边轻轻引了个头: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时,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马上接上去,有的学生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师窗前的灯还亮着,他在聚精会神地为我们批作业、备课,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 „„

学生仅仅从教学方面谈,没有意识到老师的辛劳应该不仅体现在教书,还有如何辛勤育人。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说:“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仅仅在教学上吗,你能联系实际谈谈老师都为同学们做了些什么?”学生一下子像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上次我生病了,吐了一地,是老师拿来了扫把,将地板打扫干净,这让我很感动。”一个学生又说:“我三年级时,会上游戏机厅,是老师发现了批评教育了我,现在我改掉了这个毛病。”这是我所未想到的,学生们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6:《蚕姑娘》教后记

解的情况下,备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首先找出放大的三幅图片,让同学们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再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后再提问,要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来回答,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养的蚕,自己看到过的样子来回答: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郡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我们要知道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再读第第3、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再读第6自然段,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把茧子比作“新房”,这里把蛾咬破茧壁比作“开了窗”,比得合适而有趣。请看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再读一下。(学生读)再看看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

篇7:雷雨教后记

张守兰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至今仍以其无与伦比的真实性、进步性和艺术感染力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面对世纪之交的青年学生,要让他们去体验积淀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给主人公造成的悲哀和苦难,的确太难,太沉重了。一方面需要学生去了解一段特定的历史,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历史,另一方面,作为一台撼人心魄的话剧,我们更应当让学生品味、鉴赏、更深刻的认识作品的思想意义,从艺术的角度汲取这朵长开不败的话剧奇葩的精华。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往往能激发读者的丰富想象。以《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无论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从什么角度去分析,结果都不免片面。我采用的办法是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评论,我只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对人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是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段话:“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刻。”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的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基于这一点,我在备课时,注意设计帮助学生打开情感之门、疏通情感之路的途径。就是学生课本剧片段表演,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时代背景之中,情感投入的去体味,去理解,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沉浸于剧中人物的情感之中,给剧中每位角色以深切关注。

《雷雨》的悲剧性结局,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从今天的高度重新审视周朴园、鲁侍萍的爱情悲剧,可以明确的说,剧作家要从封建婚姻制度的野蛮性这一角度,通过一个封建的大家庭的必然崩溃来展示他们所处时代民族的悲哀,揭示这个时代必然灭亡的趋势。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是在品读作品,怀着对主人公爱情悲剧的理解、同情的感情,对当时社会的憎恨过程中,逐步得到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没有向以往教学那样以周朴园一方来探究,而是以鲁侍萍出现以后周朴园的情绪变化为突破口,在分析周朴园情绪变化的同时,着重理清鲁侍萍情感变化和性格发展的线索,在充分了解了两位角色的情感世界后,再来认识形成这种不合人情却又合乎那个时代伦理的历史必然。对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生的辩论,在剖析他伪善本质的同时,对他灵魂深处怀念侍萍那份情感予以特别的关注,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复杂性格。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启迪智慧的前提、陶冶情操的温床。

篇8:《轴对称图形》教后记

《轴对称图形》是高年级的知识,三年级学生能否顺利学习这一内容?教学的效果又会如何?在不同的年龄段教学这一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又有何区别?这些问题激发了我对这一内容的探索。

钻研教材

由于是高年级下放的知识,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时,一定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时,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力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教学设计时,我希望通过一些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沿着“猜想—验证—总结—应用—欣赏”的轨迹去发现、探索,经历这一学习过程。

试教

教学设计完成以后,我借三年级的一个班进行了一次试教,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片段一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是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模型这三个图形,然后让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汇报。学生有的说它们都是一些模型;有的说它们都很好看……浪费了不少时间,而学生发现的都是些和对称无关的特征,对对称这一特征感知不深刻,极大地影响了后续的教学。

片段二新授环节中,由于导入环节中对对称特征感知不深入,学生启而不发,很多环节我只好包办代替了,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对折、观察,并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让学生多说一说特征以强化对新知的认识。课后,一位听课老师问我:“这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刚刚还庆幸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呀,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我的这节课上没有落实。

片段三练习中,让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一组图案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汇报时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或是说不出理由。我着急了,连忙说:“你们把这些图形在心里对折,看两边是不是能完全重合呀!”终于,有几位学生举手了,说出了题目的答案。我舒了一口气,赶忙进入下一环节。可是由于前面知识掌握不扎实,后续练习达成度均不高。

第二次施教

在和听课老师共同商讨之后,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由于试教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重新研究教材和学生学情。

改进一导入环节,结合学生在活动课上制作风筝的经验,多媒体出示一个对称的和一个不对称的风筝,让学生预测一下,这两个风筝哪一个可以飞得又高又稳。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另一个风筝飞不高呢?”一学生说:“因为它不对称呀!”通过比较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了对称这一现象。其实,学生对对称图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高年级那样的敏锐,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概括图形的特征。从三年级学生生活中的感性经验引入教学,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改进二新授环节时,出示天安门、奖杯和飞机的平面图形,首先让学生猜测:“把这些平面图形对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先猜再动手操作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和老师的点拨,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打开刚才对折后的图形观察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介绍对称轴的概念。这样改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猜想、验证、发现,自主认识特征,这一改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

改进三巩固练习的改进主要是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体现练习的层次和多样。主要有这几个环节:1根据图形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一题通过对折判断,另一题提高要求,观察判断。)2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的办法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3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思考原图形。4欣赏剪纸、风筝、脸谱等生活中的对称图案,感受对称美。针对一些判断图案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允许学生借助小棒放在图形的对折处,观察两边是否能完全重合,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反思

听课老师对于第二次施教给予了肯定。课后,我回想前后两次教学,感触颇多。

反思一要认真研究学生。

平时,我们高喊“备学生”“要抓住学生的知识起点”,但事实上我们经常按自己的思维主观臆断学生的想法和知识起点,不管变换多少形式,问题的症结依然存在,学生的现实学情仍会出乎教师的预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学生的学情,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才能找到教学的“最近发展区”,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成长体系,这一点在概念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反思二抓住课堂的教学本质来开展教学。

篇9:浅议撰写教后记

关键词:教学后记;反思不足;反思成功

首先,写教学后记有利于语文老师不断成长、更新经验。能够及时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记录下来的语文老师,他们会对某些较突出的典型问题引起注意,对它们进行探究、思考和改进,从而提高对这类问题教学处理的艺术。

其次,写教学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深入理解文本,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并不是缺少实践而是缺少思考。一般的教师往往只知道怎么去教,而对为什么要这样去教思考得较少,不能自然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肤浅,理论和实践脱节。

教学后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一、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3)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4)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5)采取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教师们应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催化剂。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6)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总之,教学后记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而写好教学后记无疑便是这一行为的最佳途径。

(作者单位 江西省贵溪市冷水中心学校)

篇10:《拍手歌》教后记

拍手歌是一首传统歌谣,更是一首游戏儿歌。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简单、节奏明显,不仅念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还能边念、边唱、边玩,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这个活动的重点就是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拍手歌的乐趣。虽然按照儿歌结构仿编很简单,但想要仿编得押韵对于孩子来讲却是非常难,所以仿编是活动的一个难点。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还是乐意学习儿歌、玩儿歌游戏的。在仿编时,采用提前进行押韵游戏、分组仿编(降低难度)、教师巡回指导的方法后,孩子们已经能尝试编出顺口的句子,即有意识地仿编押韵的儿歌并且对仿编活动很感兴趣。但是,纵观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并没有预想中那么高涨。虽然,这与活动时间正好是午饭时间、孩子们的等待时间太长等客观因素有关系,但也与教师在很多环节上的处理不够巧妙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游戏中的某些环节没有“活” 起来:

(一)学儿歌前的情绪调动不够。

本来孩子们在活动前等待时间长了就容易疲倦,所以最初的导入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开始,如果跟着“幸福拍手歌”的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再进行“手爸爸手妈妈”的游戏,可能孩子们的情绪就会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自然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精神”铺垫。

(二)学习儿歌后,应该根据孩子掌握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活动难度、变化游戏形式。

1、在分组对接儿歌时,从孩子们的表现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对接……)可以看出,上半句与下半句的对接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应该及时地提高难度,可以每组负责一整句进行对接,如一组“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另一组接“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打电话”,依次对接下去。有了挑战性,游戏的氛围应该会活跃一些,孩子们的情绪也会高一些。

2、拍手游戏中,孩子们还是对儿歌游戏感兴趣的,但总感觉孩子还有些拘谨。如果邀请孩子们坐在地上进行拍手游戏,他们可能会放松点,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一)仿编后的延伸活动时,对孩子的启发不够到位。

仿编环节中,孩子们的情绪高涨起来了,并且将活动前进行过的押韵游戏经验自然迁移到活动中来,像“三,三,三座大山”是在原先的押韵游戏中出现的,在仿编活动中孩子们编成了“三个娃娃去爬山”,既自然又顺口。而且,分组进行仿编降低了难度,也利于教师进行指导,编出顺口的儿歌又使孩子们信心大增,为继续仿编打好了基础。

在仿编活动后,请孩子再看老师和几个小朋友的示范就不太合适了,孩子们肯定想亲自试一试。应该请孩子们自由结合,可以提示他们两三人一组、三四人一组进行拍手游戏,可以说原先的拍手歌,也可以说新编的拍手歌,鼓励孩子们更充分地感受游戏儿歌的魅力。然后,提示孩子可以自己尝试独立仿编并进行记录,可以参考教师的记录方式(教师的图片用的是简笔画,类似于标记、符号;也有文字记录),也可以想出更好、更简便的记录方法继续仿编活动。这样,孩子们对这种游戏儿歌的兴趣就会更浓厚,自然会更积极的将仿编活动延伸下去。

篇11:《推敲》教后记一

作者:佚名自:点击数:64

陈冬云 发表

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三点体会:

1、找“推敲”的近义词,积累词语。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积累词语。读了课题,我先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它的近义词。学生先在书上找到了“斟酌”这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再查字典、词典,学生找到了“锤炼”、“琢磨”、“思索”等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一找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学生通过交流,又找到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等,学生学到这儿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学到了、积累到了这么多词,收获真大呀!当然很开心呢!

2、学“推敲”,用“推敲”。

学习了“推敲”的故事,我让学生也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文中的词语,看看用得是否准确。如:(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这里的“拜访”是否能换成“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这里的“即兴”是否能换成“即时”;(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这里的“宁静”能否换成“安静”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字斟句酌,推敲到了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中受益。

3、养成“推敲”的习惯。

篇12:《九寨沟》教后记

作者:佚名    自:    点击数:46

| by: xuwenyan ]

《九寨沟》作者以生动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加深理解,细心体会,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我班上课时,我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在提出、选择、确定探究问题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主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自己读、自己想、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深入课文与阅读教材形成“对话”,主动地捕捉、搜集、处理与探究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九寨沟》一课导入后,有位学生告诉大家他去过九寨沟,我班同学纷纷举手,向他提出了许多疑问:“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叫九寨沟?九寨沟的景色怎样?”等,然后我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获取知识途径上,学生提出阅读课本、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法;在阅读方法上,学生提出边读边想象、抓中心句读、图文对照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我通过“我怎样知道你们已经读懂了呢?”这一问题引发交流,有的学生回答书后问题,有的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进行感情朗读,有的展示收集到的图片、信息,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主探究的成果。课后,学生继续通过上网等其他方式探究九寨沟的相关知识,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实践的学习状态,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言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读应该是最基本、最经常而又最重要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从读入手,以读为本,在读中使学生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架起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这要比在课堂上进行繁琐分析而限制学生的思维来得简单而有效得多。如《九寨沟》一课介绍了九寨沟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读后不禁让人赞叹:此地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九寨沟此景“只应天上有,哪得人间几回看”的美,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多种手法促读、入境会文”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读法,图文对照,展开想象,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去描绘九寨沟,然后创造性地用读来表现自己多种感官咀嚼品味到的美景。这样,学生把九寨沟的美景刻在脑海中,对课文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这正应了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句话:“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于自知。”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九寨沟)

篇13:撰写教后记的方法和作用

关键词:教后记,思想,方法

草丰美, 但现在, 有些地方要从三百米以下的地下抽水;再如会宁地区,

脸, 人畜的正常用水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然后我向同学们发问, 地处沙漠腹地的绿洲, 浪费水意味着什么?那白白流进下水道的纯净清流, 又何尝不是大地母亲的血液?最后, 我郑重地告诉同学们, 如果地处沙漠腹地的金塔不注意节约用水, 这里将变成第二个民勤县, 甚至第二个罗布泊。我说这些的时候, 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凝重, 说明这些事例对他们的心灵是有所触动的。

春天经常刮大风, 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被风吹落的树枝、绿叶。对此, 我这样引导, 我说, 这些枝叶, 本应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炫耀枝头, 现在被狂风硬生生的揪下来, 假如树木有情, 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啊。然后我引导同学们探究造成春季叶落枝头的原因, 同学们自然而然认识到当地环境恶化问题。通过这样一个事例, 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就更加具体, 更加深入了。

最后我说, 同学们都埋怨生活过于平淡, 作文无话可说, 而其实, 是我们缺少挖掘生活的意识, 缺少一颗善感的心灵。无论是对人, 还是对物, 只要用心去感受他们,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 充满情味的世界。

整节课, 同学们都在我的情感调动中思考着。我觉得, 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 是因为我选取了一些他们熟悉的, 但未曾做过深入思考的人、事、景、物, 而当我把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融入自身情感体验展示出来的时候, 自然而然也调动起了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 作文训练, 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一些有意义的写作素材, 这样, 学生才能写出有本真情感的作文。

教后记到底应该记哪些具体内容?记教后记又有哪些作用呢?

一、记录教师看来很简单可学生感到很困惑的问题

由于学生是初学者, 许多在教师看来是“不值一提”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学习时“钻牛角尖”、“思维混乱”等等令教者头痛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这反映了学生知识的不系统, 表面化或者模糊性。教师对此现象, 发牢骚、置之不理或者不适当的批评, 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 如果我们将学生学习时的困惑记下来, 进行归纳、对比、分析, 找出学生思维的难点, 有针对的进行指导;每隔一段时间, 将这些问题重新整理给学生练习或理解记忆, 学生肯定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对于教师来说, 日积月累, 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对所教学科里有哪些“急流和险滩”也就了如指掌, 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记录教师在教学中的疏漏和对有些知识的新的探索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总有考虑不足之处, 例如: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忽视了一些知识的联系和拓展;部分教材的处理限于知识点处理太僵化;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而轻视学生的接受方式等。一次我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中有关钠的性质时, 在进行演示实验之后, 将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和重要物理性质板书在黑板上后, 我发现学生精神木然, 无精打采。意识到情况不对, 我突然认真地说道:“世界上总有一些幸运的人从地下挖出了大块的黄金, 试想一下:他们会不会幸运地挖到金属钠块呢?”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李广裕

了。由此我深刻的体会到:如果按照某一种模式重复灌输知识,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厌倦, 如果方式稍作变化, 则效果可能就截然不同。再如有一次, 我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技巧时, 介绍了“零价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我试着对原理加以解释、对过程进行推导, 结果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甚至不知所云, 练习的结果也与我的期望相距甚远。事后我反思:对于“零价法”, 会用就行了, 何必要学生理解呢?此后我把该方法固化为一个套路教会了学生使用方法, 再进行运用的练习, 结果效果很好。诸如此类, 只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就会觉得有许多东西值得去推敲, 就会从中悟到许多对教和学有益的思想和方法。

三、记录教师在教学中灵光乍现的神来之笔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有时常常会有一些随机的精妙方法和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之后, 要对课堂教学中确实独具匠心之处进行归纳和总结;另外, 再详细的课堂教学设计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问题情境的创设, 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发生, 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 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 如果课后及时去反思、归纳、记录, 将这些“神来之笔”变为“常规武器”, 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至于教学机智, 跟教师的教学热情及当时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教学热情高, 就会自觉地去思考、探究教材, 就会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反应;情绪高涨, 才能思维开阔, 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也就会脱口而出。而把教学机智及时记下来, 就会把你的教学热情和高涨的情绪不断地推向高潮。

篇14:浅谈教后记的写法

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而往往忽视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也就是忽视写“教后记”。殊不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教学得失并记录于册的“教后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不容轻视的作用。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很难见到“教后记”的踪影,但是近年来随着教学反思意识的萌芽,教后记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教案中,成为许多学校规定的教案的组成部分之一。笔者想就“教后记”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教后记不应是教案的一部分。教案,顾名思义,即为教学方案,应是预设性的,而教后记,应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以及师生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思,不属于超前的范畴,它不应属于屈居于教案一隅,应是于教案处于平等的位置。尽管在现今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按照学校的规定写教后记,但是许多教师也只是敷衍了事:有的语焉不详,有的互相抄袭,未能真正进行教学反思,这使得教后记的作用大大削弱。教后记应是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反思的捷径。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学反思?毋庸置疑,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教学反思应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教案中的预设和课堂上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这其中,“自我觉察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教师从教多年,教学水平一直没到最佳状态,这与“自我觉察水平”不够有直接的关系。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专业知识与授课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意识与行为更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教师很难从一个客观的、建设性的角度审视自身。它是具体地对于某一教学环节、某一个讨论回合甚至某一教学语言展开“回头式”思考。在反思中,某一更先进、更实效的思想在抽穗、在拔节、在生长。这其中,有对自己教学思路的衡量,有对课文构成的评判,有对学生更深层次的教学关怀。

那么教后记到底应写些什么呢?该怎样写呢?

1.记教学中的“得”。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或授课过程中“灵感”顿生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还可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积累、归类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大有裨益。

2.记教学中的“失”。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性因素估计不足等情况。对此,只有及时、客观地予以记载,并分析其原因,研究弥补措施,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3.记教学中的“智”。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

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须注意的是,写“教后记”一要及时准确,在教学情感还没有在头脑中消退之时准确地记录下来;二要重内容、求实效,要以实用为原则,不必拘泥于形式,可写一孔之见、点滴疏漏,也可以就某一问题作专题分析;三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正如布鲁克菲尔德在《批判反思型教师ABC》的前言中所说:“(教后记)让我认识到我的教学不一定就是糟糕的和有害的,但是却是存在着问题的。”

上一篇:梅花的作文优秀作文700字下一篇:导游证考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