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留有空白

2024-06-30

语文课堂教学要留有空白(共9篇)

篇1:语文课堂教学要留有空白

语文课堂教学要留有空白

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空白,使观赏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无穷的思考,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语文教学也需要这种留白的智慧。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流动的寂静气氛,给学生构建一个巩固品味、想像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绪。

一、开讲前留白

一堂课开始时,学生并不都能静静地坐等老师上课。课前的新鲜事儿往往会让他们津津乐道,左顾右盼,心猿意马。教师可通过一脸灿烂的微笑、一个善解人意的眼神、一言不发的举动等留白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稳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凝神屏息等待着“精彩剧本”的上演。

二、讲述中留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说:适当的保留讲述内容,故意设置知识上的“空缺处”,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由教师剖析得清清楚楚,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捕捉那“海市蜃楼”之美感。尤其是读文学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实”讲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韵。一位名师讲述《变色龙》时,她设置了一个问题:“用一字评主人公,(哎︱嗨︱哼︱啊︱呸︱呀„„),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位教师娴熟的留白技巧,一下子就发掘出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热烈地参与到探讨之中。在讲述中,教师巧妙地留出思维的空间,把“最甜的甘蔗”给学生自己去品尝。

三、提问时留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留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以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三分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空。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讨,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有时候,这种教学过程中的留白,其时间长到足够让学生写好一则短文。

四、转换处留白

有经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间安排的往往不是语言,而是适当的停顿。这时的停顿恰似在说:“好了,下面讲述的是关键问题,请竖起耳朵认真听!”这样的留白,使前后两个教学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过渡自然贴切。重点内容也得到了强调,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学内容转换时,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发现。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

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体会成功的愉悦。

五、高潮处留白

语文老师可学学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不堵塞了学生再创造的思路,不剥夺学生再创造的权利。少着墨,多留白,语文教学会“意造景生”,变得妙不可言。在文章的高潮或讲析的高潮处,教师不妨戛然而止,激流勇退,停下来退出去,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此时的留白,就像浪遇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尽情地飞溅。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讲到菲利普夫妇遇到穷光蛋的于勒时,就顺势设问:“假如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情形又将如何?”这一问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讨的情绪空前高涨,从而水到渠成地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时留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时,用他无声的语言——板书和手势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在无言中,小弗郎士进一步领会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爱国之情和极大痛苦,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动。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一位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破阵子》一词,在念完“可怜白发生”一句后,她的手势仍停留在空中,声音也是音断气存,久久挥之不去,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遐思,颇有一种“未完待续”之感。一篇美文结束后,一段精彩的讲演完毕,教师不必急于归纳、总结。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才真正是最巧妙的尾声。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一项含蓄高深的教学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它与教师个人素质和威望、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学内容、具体的场景氛围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课堂的留白必须符合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不停滞,使学生思维不受限。它应该是大雪无痕,落地无声的。无论哪一种情况下的“留白”,都要求起到铺垫、蓄势的作用,达到引发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教学效果。无论哪种留白都要让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独特的体验、感受、理解,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意味,使学生品尝语文学习的快乐!

篇2:语文课堂教学要留有空白

留有余地驰骋思维-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阅读教学中的空白点,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多读,就会领略到阅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效果.

作 者:冯亚平作者单位:绍兴县兰亭镇中学,浙江绍兴,312044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6)分类号:G421关键词:语文 阅读 空白

篇3:语文课堂教学要留有空白

一、开讲前留白

一堂课开始时, 学生并不都能静静地坐等教师上课。课前的新鲜事儿, 往往会让他们津津乐道、左顾右盼、心猿意马。教师可通过一脸灿烂的微笑、一个善解人意的眼神、一言不发的举动等留白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迅速稳定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凝神屏息等待着“精彩剧本”的上演。

二、讲述中留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 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说, 适当的保留讲述内容, 故意设置知识上的“空缺处”, 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篇篇美文佳作, 与其由教师剖析得清清楚楚, 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捕捉那“海市蜃楼”之美感。尤其是读文学作品, 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 任何“实”讲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韵。如一位名师讲述《变色龙》时, 她设置了一个问题:“用一字评主人公: (哎︱嗨︱哼︱啊︱呸︱呀……) , 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位教师娴熟的留白技巧, 一下子就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热烈地参与到探讨之中。在讲述中, 教师巧妙地留出思维的空间, 把“最甜的甘蔗”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尝。

三、提问时留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留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 以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 对学生的提问, 在每个问题提出后, 至少要等待三分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 等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 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 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空。这样, 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 主动探讨, 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

四、转换处留白

有经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间安排的往往不是语言, 而是适当的停顿。这时的停顿恰似在说:“好了, 下面讲述的是关键问题, 请竖起耳朵认真听!”这样的留白, 使前后两个教学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 过渡自然贴切, 重点内容也得到了强调, 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课堂上, 转换教学内容时, 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 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 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发现。这种空白的设计, 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 而是通过这种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 从而掌握知识, 体会成功的愉悦。

五、高潮处留白

语文教师可学学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不堵塞学生再创造的思路, 不剥夺学生再创造的权利。少着墨, 多留白, 语文教学会“意造景生”, 变得妙不可言。在文章的高潮或讲析的高潮处, 教师不妨戛然而止, 激流勇退, 停下来退出去, 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此时的留白, 就像浪遇飞舟, 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 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尽情地飞溅。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讲到菲利普夫妇遇到穷光蛋的于勒时, 就顺势设问:“假如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 情形又将如何?”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探讨的情绪空前高涨, 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时留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时, 用他无声的语言——板书和手势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在无言中, 小弗郎士进一步领会了韩麦尔先生的强烈爱国之情和极大痛苦, 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 一位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破阵子》一词, 在念完“可怜白发生”一句后, 她的手势仍停留在空中, 声音也是音断气存, 久久挥之不去, 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遐思, 颇有一种“未完待续”之感。一篇美文结束后, 一段精彩的讲演完毕后, 教师不必急于归纳、总结。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 绕梁的余音才真正是最巧妙的尾声。

篇4:让数学课堂留有“空白”

◎引入新课时巧置空白

新课开始或引入新知时,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悬念,故意问而不答,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到“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一节时,教师先介绍“神舟七号”,再说明二零零八年九月二十八日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三名宇航员成功出舱。问:在草原上我们是怎样找到返回舱的?它的位置又是怎么确定的?在此,留下空白,学生必定会急于寻求答案,但应用己有知识并不容易找到答案,所以急欲得到一种新方法。此时带着悬念听课,学生必然乐于动手动脑。

◎突出重点时巧置空白

重点是课堂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的地方,也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地方,因此一般要靠教师精心而详细的讲解,但有时设置一下“空白”,让学生去品味、去理解,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讲到平方差公式,可先让学生计算下列各题:(1) (a+2)(a-2)=____;⑵(3-x)(3+x)=____;⑶ (2m+n)(2m-n)=____。比较等号两边的代数式,它们在系数和字母方面各有什么特点?两者又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用他们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如:(真+好)(真-好)=真2-好2等,从而得到平方差公式:(a+b)(a-b)=a2-b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过程,学生会感到心情愉悦,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提问留“空白”

提问是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也不能没有提问。通常,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把握四个重要的“空白”:“第一空白”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马上指定学生回答,应该有一定的“空白”(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第二空白”指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留有适当的“空白”时间,然后再评论学生的答案,或者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案,从而提高中下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比率;“第三空白”是指问题的“思维空间”,所提问题空间范围过于空泛,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问题太窄太露学生无需思考唾手可得,这样又会失去提问的意义;“第四空白”是指提问的“心理空间”,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水平,也就是问题难易适度,问题过易起不到激发学生思维目的,问题过难又会遏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

在练习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呢?一些教师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让学生马上订正。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没有给学生重新思索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留空”的方法,引导学生重新审题,要求学生再冷静思考,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冷静的气氛中自己去发现错误的原因,寻找改正的方法。如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8cm,一边长为4cm,求其它两边长。很多学生求出的答案是7cm和10cm。此时,教师不要急于为学生纠正错误,而应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两种情况是否都能构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

◎课堂结尾时留“空白”

课堂教学的最后五分钟不要拖泥带水,挤占学生的时间;也不能草率结束,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课堂最后5分钟,“空白”对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树立自信心都有很大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课堂最后5分钟,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最后5分钟时间虽短,但容量很大,实际上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高效回顾。首先务必使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这5分钟是老师特意留给我们的,我有丰富的知识,我有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对5分钟“空白”的填充中,无形中有强烈的表现欲、成功欲,激发一种对知识能力的不满足感,从而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恰当运用“空白艺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新德《中小学数学》(中小学数学杂志社2009.1.2)

2.胡燕华《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空白》(《福建中学数学》)

3.吴 晔《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铜都晨刊》2008.11.6)

篇5: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

今年,老人周有光度已经110岁(虚岁)了。这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的110年,正是中国奔向现代最关键的110年,不经意间,他成了一个伟大的书写者和见证者。

周有光学生时代对学习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是如何培养的?当年的名校怎样教导学生?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如今双文化(既有国际现代文化,又有本国传统文化)时代的教育该如何进行?请看——

110岁学人周有光谈学校教育 百岁学人周有光的博客

记者:您“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请问您所受的学校教育和教过您的老师,对您形成这种不断思考的习惯是否有影响?

周有光:应该说和我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我那时的老师非常提倡兴趣,强调没有兴趣,什么东西都学不好。我先是在圣约翰大学学习,那是一所帝国主义办的教会学校,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培养兴趣。另外,老师还教我们怎样阅读。大一时,我们每天去图书馆看报,有一个英国老师跟我们讲每天应该怎么看报。他说读报是有方法的,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后来我们按照他的方法去看报,真的很有收获。以后我把这种方法用在读书、做研究上。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记者:现在不少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上学。当初您对学习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是如何培养的?

周有光:那时老师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兴趣。但兴趣是自然产生的,不是勉强的。现在的教育负担太重,孩子们没有一点自已的空间,兴趣也就没有生长的土壤。我上的中学、大学都是当时最好的学校,但我们的学习非常轻松,中学时9点钟才上课,上午只上正课,下午是游艺课。游艺课包括图画、音乐、写字等内容,不考试不计分数,很轻松。我们那时没有任何家庭辅导。因而我们学得很轻松,也很快乐。兴趣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太多压力,有很多空闲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了。上学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我们那时有些管理制度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从中学开始一定要住校学习,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学校绝对不允许学生出去,这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读书、学习,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这个条件,学生受外界影响就比较大。我们那时的大学是很有贵族味道的。当时我很穷,考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我姐姐在上海教书,有崇洋思想,希望我到圣约翰读书,但圣约翰的学费很贵。姐姐的同事知道后就把她家里当作财产储存的皮衣当掉,接济我读书。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我一边上学,一边给工部局(当时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设立的行政机构)做翻译。放假就在上海打工。第三年,我在学校通过考试获得了一份工作,这样就应付了学校的费用。我觉得那时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学生有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时间从事勤工俭学活动。现在的教育给家庭和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清华、北大都在慢慢地改,走出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记者:从另外一个方面看,现在许多人认为,知识爆炸时代学得越多越好。

周有光:小学、中学不能学得太多,要给孩子们时间玩。一个人有空余时间才会去思考。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吴山秀先生,他为开阔我们的视野,不断给我们灌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经常请名人来校讲演。他是一个语文老师,那时的教材是文言,但他提倡白话文,介绍好的白话文章给我们看。

那时中学小学有许多很优秀的老师,我的老师让我们平时觉得很轻松。我想一定要轻松才能学得好,紧张是学不好的;不是压力越大就学得越好,压力太大学习效果就不会好。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我主张教育要提供宽松的环境,我们当时的老师强调兴趣,认为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兴趣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一个人一定会有某种或某些兴趣的。必然的兴趣同偶然的机会结合,就能成就事业。语文改革也是如此。

语文改革是语文自身发展的必然,不是人为的、简单的事件。20世纪50年代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天搞拼音方案就不一定能成功,因为目前存在一种复古思潮;在文革期间也不行,因为那样就会被批为洋奴。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这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自由生长。

记者:有人说,这些年来中小学生文字水平普遍下降。现在中小学又非常提倡古汉语、古诗词的教学,社会上有人还搞古诗词诵读工程。这种现象同语言现代化建设是否有矛盾?

周有光:我不认为读了文言文就能写好文章。《光明日报》记者问我如何看待有人提倡文言这件事?我说21世纪提倡文言是时代的错误,要先把白话学好,再学文言。白话文言二者语法是不一样的。你一会儿文言,一会儿白话,文言学不好,白话也学不好,反而把小孩子搞乱了。克林顿当年拿出15亿美元投资教育,让孩子8岁过阅读关,实际上美国的孩子6岁就能看很高水平的杂志,如果用古代语言就做不到。我认为,你可以学古代的语言,但要选修。古汉语不是基础教育的内容,是大学生学习的一种专业,非专业的人不用学很多的古汉语,接触一点就可以了,但白话文一定要学好。从教育的角度看,是先了解现代,再了解古代,而不是先了解古代,再了解现代。你白话学好了,古代的东西就可以自动学了。举个例子,我受邀请去了日本,才知道日本小学生就用铅笔,不用毛笔、钢笔,因为写字方便。书法是一种艺术,是少数人的事,不喜欢就不用学。写字是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本领。日本教育注重实用书法,中学生也不用毛笔写,只有搞艺术、搞书法的人才用毛笔。记者:日本的教育跟中国相似,但现代日本的教育支撑了比中国发达的科技,发明创造也多,问题出在哪里?

周有光:在科学方面,美国重视基础科学、发明创作多,日本重赚钱快,发明很少。在教育上,我们要很好地学日本,日文跟中文相近,日本语文教育和我们相近,我们可以借鉴;我们在语文教育上耽误了许多时间。我们的语文跟美国差别大。当然,美国、日本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学。

我还想谈谈宽松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我的曾外孙6岁从美国回来,在看英文的福尔摩斯。他们不评什么“三好学生”,认为评等级排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老师并不布置家庭作业,他们回家后没有作业。读书都是自动的,不是强迫的。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与我们现在的很不一样。我在中学时,每学期也要考试排队,平时则没有,老师也不会处分成绩差的学生,不会看不起他们。处分学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会压抑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完善人格的发展。在北大百年校庆时,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们培养学生,要使文科学生了解理科,理科学生欣赏文科;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培养完整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这同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相近。比较前苏联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前苏联是培养专家,出来就是很好的工程师;美国不去培养高级工程师,但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很大。现在,对于两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得失应该是清楚的。

记者:是实行专才教育还是通才教育,教育界曾有长期争论,现在倾向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现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学校倡导英才教育,提倡培养精英人才、领袖人物。

周有光:你有什么资格培养领袖人才?领袖人才是在社会中自然产生的,不是学校教育能够培养的。中学阶段应该给学生兴趣培养提供机会,你给他灌输东西,脑子装得满满的,他就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兴趣去学东西了。沈从文早年很穷,没有老师指导,小学都没有毕业,他的学问是自学来的。他自己说是“乡巴佬进京”,谁理他?他写的小说像法国小说,但他不懂外文,他是自己看翻译小说学会的,这完全凭兴趣。有人看小说,看到半夜还不休息,是因为有兴趣。

记者:您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周有光: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其中国文是基础,最重要;英文也是基础,要拿起来就能写。中文学好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很多人喜欢看小说,通过大量阅读就学好了。

记者:您从小上新学堂,大学上了教会学校,后又留学海外,30年代到了日本,40年代再去美国,1949年回国。这种复杂的经历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的典型经历,造就了一代学者在学识上融通古今中外,品格上突显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意志。您认为我们现在教育应该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习西方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 周有光:我为什么要写文化的文章呢,有许多人笼统谈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这是不对的。你要谈文化,首先要知道世界文化史,特别是近现代文化史。我认为,现在每个国家的文化实际包含两部分,一部分叫国际现代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部分是现代整个世界文化的共同部分。古代没有现代文化,它是19世纪慢慢形成的。今天是全球化时代,必须是全球化文化,以国际现代文化为主,国际现代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这是文化的主要方面。二是传统文化,每个国家不一样的,包括本国的文史哲,包括本国的宗教、艺术,具有本国特色的。笼统讲东方、西方文化为什么不对?西欧文化和美国文化放在一起才是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含西亚、南亚和东亚文化。我写了篇《漫谈西化》,专门谈这个问题。中国所讲的西方,最早是指西域,后来是西天(印度),最后才指西欧,这是三个西方。糊里糊涂说西方文化是不对的。中国是三个“东方”之一,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比较了三所大学课程,中国今天有名大学的课程主要来自欧美,3/4是外国的,物理、数学、化学是外国的,是国际现代文化,1/4是国内的,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缩小,国际现代文化在扩大。我们现在处于双文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既有国际现代文化,又有本国传统文化。一个人也一样,可以容纳两种文化,并不矛盾。我既能听昆曲,又能听现代音乐,因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西方宗教是信上帝的,科学是反宗教的,两者矛盾,但我知道很多生物学家都去作礼拜,信上帝。

记者:最后,大家都想知道,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如何做到保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精神的?现在的老师很辛苦,压力很大,很多教师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你能否给教师传授一些“秘方”,以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周有光: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要相信进化论,相信历史总是在进步,后人超过前人的。二要多动脑,多思考。上帝给我们一个大脑,不是用来吃饭的,是用来思考问题的,思考问题会让人身心年轻。

1958年,周有光、张允和夫妇在北京护城河畔。

110岁周有光和他的人生智慧 文/张丰 成都商报

周有光老人110岁生日之际,推荐大家阅读他的《百岁忆往》和《晚来所思》。其实,虽然仍在书写之中,他110年的人生,已经是一部值得深读的书了。周有光,一生“有光”,这光是什么呢?恐怕就是智慧。总结一个人的人生智慧,有点像心灵鸡汤,让人反感,但是也许很少有人能够像周有光那样,有真正的智慧供我们借鉴。

1、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上世纪30年代初,周有光和合肥四姊妹中的老二张允和结婚。张允和是四姐妹中最强势的一个,周有光给她的情书,洋洋洒洒几页纸,核心只是说自己很穷,恐怕不能给她幸福。她的回信简洁有力:幸福要靠自己争取。他们的婚姻不被人看好,但是在这一信念的激励下,他们一起走了70年。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小禾在6岁时得病早夭,儿子晓平也被弹片击伤,就是这种自己争取幸福的信念把他们从濒临崩溃的情绪中拯救过来。痛苦时,周有光一度很接近基督教,但最后没能发展为信仰,他仍然要在尘世中寻找幸福。

2、利用好业余时间

1946年,担任银行高管的周有光被派往纽约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去普林斯顿大学和爱因斯坦聊天。两个人的知识领域完全不同,但是他记得爱因斯坦告诉他: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业余时间的利用。每天几小时,长期坚持,一个人往往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当时,银行家周有光业余时间在搞拼音方案,他教一个美国人学汉语,就自己编了一个拼音教材。他发现,拼音是汉字和英文之间的一个桥梁。周游世界后回国,他回到上海市,仍负责金融工作。但是,上世纪50年代,搞金融工作是很危险的,他的一个同事就因为压力自杀了。这时,他被召到北京搞拼音方案,业余爱好岂止是成就了他,简直就是救了他。

3、向同乡先贤学习

周有光是常州人,在常州图书馆一楼大厅,有三座雕塑: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他们都是常州人,瞿秋白搞过汉字拉丁化,赵元任更是世界范围内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在纽约时,张允和去听赵元任的课,周有光也跟着请教。周有光出身在比较普通的家庭,父亲虽然曾中举,但在考进士的路上受到惊吓,就回家办私塾了,又娶了二房,家里不宽裕,周有光随母亲到苏州生活。他考上圣约翰大学,连学费都没有,还是姐姐室友的母亲出手,卖了一皮箱的嫁妆,他才得以入学。

4、紧跟技术进步

上世纪50年代,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8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用打字机进行写作。90年代,他是第一批电脑的使用者。网络时代,他上网看帖子,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还会找到作者聊一聊。他还买了智能手机,但是眼睛不好,由保姆帮他使用

5、不能泯灭良知

去年,95岁的出版家曾彦修出书,找周有光题字,周有光写了四个字给他:“良知未泯”。这是一个109岁的人对一个95岁的人的评价,恐怕也是周有光对自己的评价。周有光的晚年,光彩夺目,他超越了自己语言学家的身份,在多个领域发言,重申常识。之后,他从一个专家转变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启蒙思想家”,到100岁,仍然笔耕不辍,确实是值得我辈学习的。

周有光,一个人的110年 文/浦顿 来源:《看历史》

刚刚过去的1月13日,老人周有光度过了他的生日,今年,他110岁(虚岁)了。

出生于1906年1月13日的他,可以说是一部活的中国现当代史。他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参加了五四运动;上了大学,他又经历了“五卅惨案”;抗日战争时期,他颠沛流离,抗日救国;新中国成立,他从美国归来,以经济专家的身份为国家服务;上世纪50年代的汉语拼音改革,他成为了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如今,网络时代来临,他仍站在时代的前列,他上网冲浪、看帖发言。

1923年,周有光考入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他从上海静安寺坐上独轮车去学校。独轮车在中国已经有900年的历史,在他心中,独轮车代表着传统,而圣约翰大学则代表着现代文化,坐独轮车上学,就是跨越900年的传统奔向现代。对一个人来说,奔向“现代”,可以在瞬间完成,一夜长大,而对一个国家来说,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周有光的110年,正是中国奔向现代最关键的110年,不经意间,他成了一个伟大的书写者和见证者。

周有光晚年回忆人和事,常有轻松有趣的评论。比如他谈到自己的连襟沈从文,只用一句话“沈从文脸皮厚,哈哈”,这句话足以描绘出当年轰动一时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谈到胡适,他会说“他和我岳父是安徽老乡”,谈到蔡元培,则是“他和我岳父很熟”,虽然周有光结婚时,岳父赞助他的钱,只够到日本留学,而不能到他更喜欢的欧美,但寥寥数语,仍让合肥张家的“分量”凸显出来。

周有光的太太张允和,是有名的“合肥四姊妹”中最管家事的二姐。她的大姐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当红小生顾传玠; 三姐张兆和与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爱情,成为现代史上的浪漫经典;四妹张充和则远嫁美国,她的丈夫傅汉思是著名汉学家,当今如日中天的史景迁,就是傅汉思夫妇的学生。如果我们把视角拓宽到合肥四姊妹,拓宽到合肥张家的流变,那又会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百岁以后的周有光,思维仍清晰尖锐。《百岁忆往》是他的自述,根据录音整理,原稿有十几万字,拿给他过目,他一点点删改,最后只剩下几万字,他说,这样才够精炼准确。浓缩的才是精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有足够多可供浓缩的内容。110岁的周有光看待自己的过往,视角不无挑剔,而他的过往对我们来说,已成为历史,我们需要采纳另外的视角。

尤其幸运的是,这还是一部活历史。爱因斯坦那么伟大,我们却只能从遗留下的文字和影像材料中去还原,而周有光1946年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应约与爱因斯坦聊过两次天。聊过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和爱因斯坦聊过天如今仍然健在的,恐怕没几个人了。在这个意义上,周有光就是一段记录着历史的材料,鲜活地为我们保存着过去的110年。(来源:教育思想网,校长传媒)

篇6:语文课堂要给学生留有“空间”

一、教学内容多,缺失“深入”的空间

现场呈现:

(导入课文后,师出示“学习导航”。)

师:文中对刘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得细致入微,默读课文第4到9自然段,找出几处让你印象深刻的语段、字词,用“——”画出,再在空白处简略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按照学习提示,自读感悟课文,四分钟左右。

师:请大家围绕笑谈腿疾、旋转板书、放飞风筝这三个内容,进行汇报交流。先读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说自己的见解体会。

学生汇报学习收获。

(由于学习内容较多,学生缺少潜心默想的时间,所以理解不够深入。)

学完课文,教师安排小练笔。

最后,教师介绍苏叔阳的事迹及名言,拓展关于理想的诗歌一首。

诊断分析:精兵简政,在最深处掘井

我们平时听到的大多数评优课、公开课,发现执教者追求面面俱到,追求高密度、大容量,开掘得深,增容得多,使课堂“臃肿”而无度。因为贪多求全,导致教师教学要赶进度;因为贪多求全,导致学生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少则得,多则惑。”教学内容少一点,腾出“疏可跑马”的空间,学生才能在文本中看到最美的景致。

上述教例,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饱满。课文较长,有三个典型事例,短短四分钟的时间,学生如何能学得细致?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本是课堂的重头戏,但因为教师一直牵挂着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所以,汇报活动难以展开。如果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没那么多,那么,学生的自学、汇报就有了空间,教师也有了纠误和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的空间。这不是难事,在学生汇报“笑谈腿疾、旋转板书、放飞风筝”三部分时,以一至两部分作为重点,抓住训练点,渗透学法,领悟写法,还有一部分以自读感悟为主,这样有详有略,给学生留一点空间,效果会好许多。

二、教学预设难,缺失“生成”的空间

现场呈现(最后的感悟深化环节):

师:让我们把对刘老师的思念、感激和敬意都融入这首小诗的创作中——

刘老师啊,

我深深地思念您,

思念您();

我深深地赞美您,

赞美您();

我深深地感激您,

感激您()……

因临近下课,教师没能给足充分的时间,大部分学生没能完成,教师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为了体现生成,把学生填写的答案修改后现场输入电脑,这样屏幕出现一首诗。

诊断分析:及时捕捉,在最奇处拐弯

创作一首小诗,既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训练语言,还能激发对刘老师的敬仰之情,教师想借此打造一个亮点,应该说是个不错的设计。但创作诗歌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诗歌对语言的要求很高,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推敲。然而课堂时间的总量是固定的,在完成了大部分教学内容之后,本节课已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此项训练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成,有的只是教师的自圆其说。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情况改变预设:时间许可,学生表现出色,可以按计划进行;如若不然,就降低难度,灵活调整。笔者以为把上面的训练分成三组句子,让学生根据兴趣选填其中的一组,这样学生就有时间作深入思考,认真推敲语言,然后组合起来,同样达到训练的目的。要知道,有了有效思维,才能获得有效生成,课堂才因此更有价值。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是具有变化发展的生成过程。因为课堂教学灵活多变,其间必然有一些非预期的因素。教师要适时地把握这些不确定的因素,灵活应对,尤其是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有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删减,一定的取舍。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监测的唯一标准。教学预设时多留一点余地,实际教学才会多生成一分精彩。

三、教学节奏快,缺失“达标”的空间

现场呈现(学生在学到“放飞风筝”这部分时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刘老师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风筝,心想……心想……”

生静静地思考,举手的人很少。

教师怕出现冷场,不断示意学生赶快举手回答,可是情况不容乐观。

此时有一名同学举手了,师便迫不及待地指名回答。

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只是与少数几个举手的同学互动。笔者发现,就在教师喊其中的一位时,又有几个学生举手,可是因为慢了半拍,总是错过,没能被教师喊到,积极性在慢慢地降低。

诊断分析:适当补白,在最美处散步

教师教学过程的推进,不能一味考虑完成预设的内容,还要考虑具体学情。本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很好的“补白”练习,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教师在提了一个问题后,便急于看到学生回答,只要少数学生举手,就迫不及待地指名回答,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进度,“沉默的大多数”无所收获。

上述场景中教师提的这个问题,在教师看来也许不难,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并不那么简单,他们需要潜心思考,需要发挥想象。为此,教师需要耐心等待。如果给了充裕的时间,学生仍有困难,教师可以稍加提示,如:“风筝在天上自由飞翔,刘老师也浮想联翩,他可能在想……”给学生一个顺藤摸瓜的机会,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就本堂课而言,有过多次这样的情况,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进度,加上怕冷场,因而加快了教学节奏,结果欲速不达,使得效果不那么理想。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等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要有时间和空间作保证的,课堂上“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不能忽视,也绝不能匆匆走过场,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稍稍等一等,也许就是另一番境界。

江苏省教科院杨九俊院长在谈到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时特别强调了“三个度”,即“基础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情感内化的深度。”我想,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能保证基础目标全面达成的。为追求场面热闹、完成教学预设而加快教学节奏,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和情感内化的深度也是得不到保证的。这样的课堂,牺牲的必然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权利,即使预设任务完成了,其“有效性”也打了折扣。这样的课,算不上一堂好课。

语文教学留有空间,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要研究策略,讲究方法,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轻松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正如彭钢先生所言:“心中有理论,口中无术语,课堂教学有思维含量,入户其内,出户其外,通体透明。”

篇7:留有空白静待花开

假日里带着孩子去看画展,儿子指着国画对我说:“妈妈,还是我们的毛笔画简单,随随便便涂上几笔,就成大山了!”儿子的话虽然幼稚,却一下子将国画的特点说了出来,国画讲究的是写意和留白,这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

艺术的魅力便在于此,教学也是艺术,也需要留白。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留白,然后引导学生用想象、用思维去填充空白,进而通过适当的延伸拓展,为学生创设迁移的机会。

在教学苏教版四下《第一朵杏花》里的“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一段课文时,我抓住文本中那些具有神奇色彩的动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指导学生仿说佳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美景?

生:我仿佛看见柳梢长出了嫩芽儿,就像婴儿刚刚张开的睡眼。

生:春天的小草刚刚从地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我好想轻轻地摸摸它。

生:春风吹过小河,河水荡起了波纹,就像老年人脸上的皱纹。

生:杏树要开花了,花骨朵儿很饱满,就像要裂开一样。

师:说得多美呀!我们的作者就是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用了这几个生动、形象的动词,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你们能不能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仿说一段话?

…………

师:同学们,秋天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季节的景物,下面就请你们各自选择四种景物,用上几个形象的动词仿说一段话,再把它写下来。除了写秋天的景物,你也可以写一写夏天或冬天的景物。

学生写话举例: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秋风吹黄了稻子,吹走了大雁,吹落了树叶,吹红了满山的枫叶。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寒风吹枯了小草,吹白了大地,吹开了芳香扑鼻的蜡梅。

篇8:语文课堂教学也要“留有余地”

留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重视空白是中国艺术的共同特征。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天空,或烟霭,或流水,或远方,使得画面境界空灵,意趣无穷。而文学家们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创作空白艺术,更让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

教学也应该讲究“留白”的课堂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巧妙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时空的“空白”,留有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空白处放飞思绪,在想象与创新的天空翱翔,碰撞出更多思想的智慧。

一、在语言上留白

林语堂说:“演讲就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有时候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也是如此。一首诗,一篇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教师切莫急于讲解,过多的言语会先入为主地介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将余味留给学生去体味去感悟。“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学生自己的体验才是最真实自然的。但老师的说一定要说到位、说得精、说到心。如我对学生讲到丘吉尔对士兵的演讲。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丘吉尔为什么只说一句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为什么一句话能够产生如此大的艺术魅力?”无须我再多言,学生能够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对词人与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教师讲的宜精不宜繁,宜少不宜多。尽可能多置空白,让学生在朗读中悟其情。对当中的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留给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间,引导学生开掘自身情感内涵。学生深刻感受一次胜过老师不厌其烦啰嗦三五遍。

二、在知识上留白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当老师将所有知识点毫不遗漏全部告诉学生的时候,实际上也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识的空白,当学生主动去构建去完善时,会体味到求知的快乐。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对知识的乐知。

有次上课,我讲到苏轼的《江城子》。这是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对王弗的一片深情,宛然可见。临下课时,我说:“苏轼一生娶了三个妻子,三个妻子分别陪伴他度过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艰苦岁月。至于其余两个女子分别是谁,她们和苏东坡有怎样的传奇故事,老师也不是很清楚,希望下节课有同学可以帮老师来解答。”到了第二天上课,有学生很积极地举手,告诉我:“在王弗去世后,苏东坡又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相伴苏东坡26年;苏东坡还有一个小妾王朝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两相宜’这句诗就是苏东坡写王朝云的。王朝云追随苏东坡翻山越岭到惠州,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的瘦西湖边上……”我问:“你从哪里得知这么多信息的?”学生回答:“我看了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于此我领悟到,一个好老师,不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锋芒毕露的“智者”,而是一个懂得适当“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拙”老师。有时,老师课堂上“无为”的“留白”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是老师过多的“有为”所难于实现的。

三、在思考上留下空白,留下质疑的空间,点燃智慧的火花

让整个课堂充满问题,让所有问题都碰撞出智慧。韩愈的《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老师的职责所在,那么如何设计出能迸发出智慧的问题则考验着一个教师的功力。

如有次我听学校一位高级教师讲作文,她给学生讲述长江大学三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事件。事件讲述完之后,这位教师突然问道:“大学生牺牲性命救落水儿童,到底值不值得?”在沉思片刻后,教室一下炸开了锅,大家各抒己见,大致都是对三名大学生表示赞同。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在见义勇为的同时更要‘见义智为’。就长江大学的几个大学生而言,他们是否本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呢,这值得我们商榷。”我坐在后面听课不由感叹,当一位高明的教师给学生留下思考质疑的空间时,学生独特的见解、个性的解读会让老师惊喜不已。

四、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再造性想象、创造

中国人是讲究含蓄的,说书艺人往往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在紧要处戛然而止,引出多少牵挂,引出多少猜测。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文章高潮处,教师激流勇退,把“弄潮”和“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教师预设的留白会创造出精彩的生成。例如《项链》结尾道出项链是假的,小说戛然而止,留下艺术的空白。我讲到此处也留下空白,让学生尽可能根据各自的想象和人生感受给小说续一个结尾。果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如果我是玛蒂尔德,我一定会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从此过上了浪漫快乐的生活。还有的说如果我是玛蒂尔德,我会百感交集,喜怒无常,然后精神崩溃了,整天念叨着:“项链,假的!项链,假的!”从此,我的身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还有的说,如果我是玛蒂尔德,我会与昔日好友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于是我们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大战……总之,预设的留白有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精彩的生成。古往今来,“讲”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但是,愚蠢的教师把学生讲糊涂了,聪明的教师把学生讲明白了,只有那些有智慧的教师把学生讲聪明了。我认为,智慧的老师是懂得“留有余地”的老师。

语文教学有时候要像“中国画”中的留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启迪。生成的精彩来自预设的留白。而留白,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教师精心设计,激活课堂,给学生留有合作、探究的空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希望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能通过留白艺术,营造一片鸟飞的天空,鱼跃的海洋。

参考文献

[1]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2]马笑霞.现代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学语文教学,2003(11).

[3]顾颉刚.怀疑与学问.学问人生(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9-255.

篇9:课堂要给孩子留有思考空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思考空间

小学科学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程,在该课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些课堂看似很热闹,但是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这样学生看似在探讨,实质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本文就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生活常识,对学生循循善诱

科学真理往往是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和探究之后才形成的。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就曾经说过,科学的发现往往是从一个简单的质疑开始的,然后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在寻找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涵。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创设合适的环境,将学生的讨论能够更有意义、更快速地接近事实的真相。

比如说,在进行“铁钉生锈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保证探究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提出:“铁钉长时间放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出现生锈的现象?”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日常的生活常识,很难回答这一问题,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就会导致学生讨论的无目的性。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现状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探究方向引入到空气对铁钉的影响上。教师可以利用潮湿空气和干燥空气中铁钉的两种不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讨论放到空气成分上,这样经过简单的生活常识,学生就可以发现知识的深层含义。

二、利用具体实践,放飞学生思想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学生听、教师讲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该方式下学生不能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即使有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都是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即使能够明白教学内容,但是不能够灵活的运用,不能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具体的实践,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放飞自己的思想。

比如说,在进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在課本中以是否有可见的颗粒作为溶解的标志,但是这样的标准只适用于溶解较为明显的物质中,比如说沙子和食盐,沙子放在水中具有明显的颗粒,所以水不能溶解沙子,但是食盐放在水中会迅速溶解,所以水可以溶解食盐。但是如果按照课本上的标准照本宣科地讲解,就会导致学生理解的片面性。而且学生还是不能够明白:食盐怎么就会消失呢?食盐消失之后又去了哪里?所以在进行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然后根据自己实践的结果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亲眼所见的事实下让学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讨论,而不是一味针对溶解这一问题讨论,更多的可以讨论到知识的深层含义,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讨论不流于形式,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

三、利用合理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进行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难题就会主动向教师请教,虽然这样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但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行解答。教师需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

比如说,在“摆的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在布置完讨论任务之后,不是一味地放纵学生进行讨论,而是要求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能够得出一定的讨论结果,为了保证学生讨论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讨论结果更倾向于正确答案的,给予适当的奖励,讨论结果不理想的,要进行惩罚,这样学生就会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内容就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留有思考空间的研究,首先分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常识作为对比,然后以教师为辅,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科学真理;利用具体的实验现象,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还能够利用合理的评价机制,检查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到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章兴志.小学科学教学把课堂空间多留给学生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2).

[2]赵春杰.浅谈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要多给学生思考空间[J].才智,2014(3).

[3]张欣.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6(1).

上一篇:凡事感恩演讲下一篇:第一次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