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小结

2024-04-23

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小结(精选6篇)

篇1: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小结

整合提升

知识网络

托勒密的地心说认识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轨道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科学家的种种猜想Mm万有引力定律:FG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r间适用条件:两质点或两均匀球体之万有密度引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海王星力预测未知天体与冥王星航天人造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几心力万有引力定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律的应用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v16.97m/s3人造卫星与宇宙速度轨道定点于赤道正上方地球同步卫星周期:T24h2高度:3GMTR42重点突破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例1】 理论证明,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而且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R3只不过此时2=k′中的恒量k′与行星中的比例不一样.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T运行周期为27天,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地球赤道上空多高处的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是留在天空中不动一样?(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 km)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知道所求解的卫星也就是常说的地球同步卫星,从而可以知道它的周期为1天,轨道的中心也即地心,我们只要计算出轨道的半径,即可求解.设月球和人造卫星的周期分别为T1、T2,3R13R2T1231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22,R2=(2)·R1,代入数据得R2=)3×60R

27T1T2T222=4.27×104 km,卫星在地球赤道上方的高度h=R2-R地=3.63×104 km.

答案:3.63×104 km

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例2】在天体演变过程中,红色巨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后,可以形成中子星(电子被迫同原子核中的质子相结合而形成中子),中子星具有极高的密度.

(1)若已知某中子星的密度为1017 kg/m3,该中子星的卫星绕它做圆轨道运动,试求该中子星的卫星运行的最小周期.

(2)中子星也在绕自转轴自转,若某中子星的自转角速度为6.28×30 rad/s,若想使该中子星不因自转而被瓦解,则其密度至少为多大?(假设中子星是通过中子间的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引力常量地 1

G=6.67×10-11 N·m2/kg2)

解析:设中子星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为ρ,自转角速度为ω.

(1)假设有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绕中子星运行,运行半径为r,则有F引=F向

Mm422即G2=mωr=m2r

rT要使T最小,即要求r=R GM42此时有22R

RT42R3所以M=.

GT2所以,ρ=M43R33,因此,T=1.2×10-3 s.2GT(2)在中子星表面取一质量微小的部分m.故中子星剩余部分的质量仍认为M,要使中子星不被瓦解,即要求M与m间万有引力大于m绕自转轴自转的向心力,则

Mm2≥mωR 2RM

又因ρ= 43R3G3

2所以≈1.3×1014 kg/m3.4g答案:1.3×1014 kg/m3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3】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解析: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0,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0,与太阳的距离为R0;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它们公转的向心力得

GMm0Mm2222=m()R,=m()R0联立解得 G022TRT0R02RRT=44或32882.()3,又已知T=288年,T0=1年,所以有R0R0T0答案:44或32882

【例4】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为M/m=81,行星的半径R行与卫星的半径R卫之比为R行/R卫=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的半径R行之比为r/R行=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则在卫星表面,有:G

Mm=mg2r

卫……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上述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3600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 解析:公式GMm=mg卫中的g卫并不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2r加速度.所以正确的解法是:

g卫mR行2MG2=g行,()=0.16.g行MR卫R行答案:所得的结果是错误的,正确结论是g卫=0.16g行

四、人造地球卫星

【例5】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解析:根据v==GGM,可知B项正确.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地球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即F向=FR引Mm,当质量m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则向心力越小. 2R答案:BD 【例6】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这两颗卫星相比()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22MGMGMTG解析:根据r=3可知A正确.由ω=可知B错误.根据v=可知C正确.再由a=可22Trr4知D错误.

答案:AC

篇2: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小结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2.鼓励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3.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 大变化。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从狩猎采集到培育作物、饲养家畜、工业化生产,从洞居穴隐到造屋而居,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 大,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 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 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人类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历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师: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 弃物,所以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 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 于技术手段,也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那么人类对“地”的认识究竟经历了怎 样的认识历程呢?(看课本图6.1“朝拜太阳神”)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请说一说它反映了当时人对“地”的认识处于一种怎样的阶段。生:此时处于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 力非常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在这一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 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崇拜状态。那么图6.2反映的是人类的什么时期? 这一时期人对“地”又具有怎样的认识呢? 生: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景。这一时期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 迅速增长。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但这时,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迁移,以此 来逃避大自然的惩罚。(让学生用图解的形式来表达以上两个生产力时代的人地关系)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利用自然——局部出现环境问题(阅读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师:阅读案例l,你认为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这个案例说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 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师:对。玛雅文明的消失除了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系,与其当地的自然地理 环境有无关系? 生:有。玛雅社会所处的环境是热带雨林。森林砍伐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破 坏的速度。

师:对。请同学们把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绘成概念图。(生绘图,师总结):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过渡:18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 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满足不 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试 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正当人们陶醉于自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时候,大自然也在 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一时期,人地关系越来越呈现出不协调,人地关系迅速激化。下面让我们来完成P92“活动’,1.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会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呢?为什么? 师:这个活动从几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请大家讨论思考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生分组讨论)

生l:矿山开采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污染河流等。师:对,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 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师:请大家看图“高峡出平湖”,修大坝、建电站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又一大奇迹。修建三 峡大坝,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大坝的建成,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防洪、灌溉、航运、发 电、养殖等。但是,在大坝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 生: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的生物来说,阻断 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 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人海口地区容易发 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师:大坝的修建,虽然得到了一系列的好处,但也给生态带来了灾难,值得我们去深深地 思考。让我们再来看图“现代都市”,在都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 生: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交通拥 挤、住房紧张、失业问题等。师:不错。众多的城市环境对整个自然环境变化会起什么作用,目前还存在一些未知领 域。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

2、仔细观察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1)两幅图所反映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2)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3)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你所能看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你所能了解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生讨论,分别回答第3题)生1: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

生2:图6.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 坏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图6.6发展大规模、集约化 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 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生3: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如:水稻种植区可能会因大水漫灌而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采挖甘草、发菜、牧养山羊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二、直面环境问题

师:人类来自于环境,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人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生: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要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

师:对。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 响应。让我们来完成“读图思考”。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耕地面积扩大了,但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为什么?(生讨论)生1:单产不高,粮食不足,所以人们要扩大耕地面积。生2:毁林开荒、开垦草场、围垦湖海、填塘塞河。

例: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平方千米。在1949年,面积缩减至4350平方千米的洞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在这40年间,洞庭湖每年淤积在湖底内的泥沙已达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时达7~9米,再加上周围居民的围湖造田使其面积与湖容锐减。洞庭湖在此后又经历了40年左右水土流失的折磨。1984年,它的面积大约只有2145平方千米,还不到1949年时面积的一半。八百里洞庭湖徒有虚名。生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破坏水利、水产减少。

开垦草场、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

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日益频繁。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得到消除。

生4: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环境被破坏,最 终会对人类进行惩罚,人类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反而越来越贫穷了。

师:通过对图6.7的分析,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如20世纪以 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纷纷告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 破坏的表现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还表现在环境质量的高低上。

师:对。环境可以对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自我净化,即环境的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 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人类如果向环境排放废 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环境质量就会下降,造成环境污染。

师:对。图6.8向我们展示了污染的形成,看图说明主要有哪些污染的种类?它们是如何造成的? 生l: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是由工业三废和有害农药排放到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的。

生2: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的。

生3:噪声污染是由工厂和交通造成的。

生4:放射性污染是由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

生5:海洋污染是由陆地上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排人海洋及海上运输、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

师:对。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危害。

师:环境污染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谈你对这种模式的认识。生:(讨论回答)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认识不到或者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 值,随意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各种污染的产生。发达国家走过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个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 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实际代价,是不足取的。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 经济时应吸取教训,走绿色经济的道路。

师:对。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 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 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师: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即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请同学们说一 说,在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不同。生: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过度聚集,污染集中,因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 现为生态破坏。

师: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也不一样,你能说说其中的 原因吗?

生:(讨论回答)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发达,消耗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也占 绝对多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 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需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使得发展中 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师:对。请看Pgs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完成读图思考。

1.列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生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如海洋污染、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 染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如非洲的森林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的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大规模砍伐。导致野生生物 物种灭绝。

2.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生1:北海和地中海的污染可能影响到其他海域,甚至全球的海洋。生2:加利福尼亚的烟雾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生3: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砍伐,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人类在饱受了环境的报复惩罚之后,已逐渐认识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板书设计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

●教学反思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本节课了解本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师: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科学 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治标不治本的。人类必须 从自己的行为中找到答案,必须调控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及改变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思 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 解决。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之逐步完善,得到公认。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师:对。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 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 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指导性框架。

读图6.1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生1: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生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 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改善,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 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问:如何理解这三个原则? 生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要公平,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 家与地区之间也要公平。

生2: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生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共同 参与。同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变为全球性问题,所以地区的决策和 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活动与探究:

2·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给蛇让道”有没有必要? 答:有必要·人类在森林区内修筑公路,已经侵占和破坏了蛇的生存环境,如果再不对蛇的迁移进行保护,蛇数量的减少以至灭绝将不可避免。这种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对下列观点作出评价。

(1)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当被闲置。

答:不正确。对可再生资源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3)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人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

答: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育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4)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5)保护自然很重要,因为它为我们提供食品、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答:正确。

(6)即使绝大多数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

答: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7)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同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正确。用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解释,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板书设计

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篇3:必修二第六单元训练(一)

1.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社会购买力下降

C. 收入分配不均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

A.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 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 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 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3.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大量农产品被销毁或当燃料烧掉,他们大量销毁商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产品生产太多,减少产品数量

B. 维持产品的价格

C. 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D. 商品过期,库存太多

4. 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大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5.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策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材料中“经济的营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D. 社会保障制度

6. 二战后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为了维持战后高出口水平,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的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60年代占20%。从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材料主要表明( )

A. 美国实现了对国民经济的完全控制

B. 美国重视发展高科技

C.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D. 美国出口下降,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7. 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逝世后,对其一生的评价,各家媒体可谓“毁誉参半”,其政治主张也充满争议。在英国工党要人、前伦敦市长利文斯通看来,正是撒切尔夫人为不久前发生的那场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英国仍在疲于应对她当年造成的社会分化恶果。利文斯通说,英国今天面临的每一个真正问题都是撒切尔夫人当年所犯的根本性错误留下的遗产。材料中“撒切尔夫人当年所犯的根本性错误”是指( )

A. 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推行非国有化政策、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 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

D. 强化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8.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

A. 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B. 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C.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D. 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三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修正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贡献。(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材料三中“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的现象出现说明了什么?危机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现代化为主题,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五个阶段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这个阶段大致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新的社会转型正在发生,标志着“现代社会”可能正在发生质变。

——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材料二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的表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

篇4: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小结

宇 宙 航 行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本章如同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乐,沿着科学的足迹展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其间,人类的精英依次登场,伟大的发现引导人类文明的进程,精妙绝伦的思想折射出人类智惠的光芒。本章到了这一节,已经是基本上接近尾声,从科学知识的角度讲,本节课只要求学生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及三个宇宙速度就可以了,但纵观全章,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熏陶的极佳时机,通过浩瀚宇宙美仑美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向往、热爱,通过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航天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将来投身航天事业播下种子。所以,我认为应当把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作为本节课的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我所体会的“新课改”精神。

教学目标:

⒈通过实例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希望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⒉了解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基本原理及三个宇宙速度,包括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及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⒊了解人造卫星的三种轨道及同步卫星的特点。

☆标记教师导引

★标记学生活动

教学重点:

⒈激发学生热爱宇航事业的热情。⒉三个宇宙速度特别是第一宇宙速度;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由三个大部分组成:引入、教学主体、结尾

引入部分和结尾部分有相似之处,都是使用雄浑、激昂、坚定,又有点悲凉的背景音乐为衬托,在引入部分展示飞天图画、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加加林、阿波罗11号登月及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重点展示中国的神舟号发射、嫦娥一号和太空行走。使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结尾在音乐较凝重、雄浑的部分展示从地球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及浩瀚的星空,表达人类探索宇宙的坚定决心和百折不挠勇气,在轻缓部分则通过模拟动画和照片展示广袤宇宙无穷的魅力,在适当的地方给出引导性的语言。

教学主体包括四个部分:首先,由引入部分提出一个问题:“刚才的音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刚才的音乐中感受到什么?”,通过这一问,希望学生能理解引入部分的含义,然后共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几个里程碑。第二部分,先假设一个科学案例,一个人被自己平抛出去的球砸中,以此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介绍牛顿的人造地球卫星设想。第三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个宇宙速度。第四部分介绍卫星的三种轨道及同步卫星。一.历史的丰碑

★音乐:如果没有“你从刚才的音乐中感受到什么?”这一问,学生可能会把引入部分当作美国宇宙探险类的大片来看了,就没有细腻地体会其中的含义。希望学生能说出:雄浑、有力、坚决、不屈不挠、悲壮、祖国、强大、自豪等等字眼。

☆历史的丰碑:通过大量的、有选择性的、里程碑式的宇航事件,用生动的图片、视频介绍人类探索的宇宙的过程,特别就中国的宇航事业发展重点介绍。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时的勇气和牺牲是共同的。以此讴歌全人类在宇航事业中的努力、牺牲;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希望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点种子。

二.一个科学案例

☆理想化实验: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小球平抛,初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由于地球表面是圆弧形的,在较大的范围内已经不能看作平面了,但落点越来越远,最终可以绕地球一圈,又回到出发点,并接着重复运动,不再落地了(配插图、动画)。★ 引导学生讨论: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应该能够认识到,只要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达到一定速度,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恰好提供所需要的向心力,这种情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至于条件,学生可能会谈到速度的大小问题、发射的方向问题、在赤道上方等等。

☆ 当谜底揭开之后再介绍牛顿当年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设想,抛出速度很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此为简单介绍,不必占用太多时间)三.三个宇宙速度

⒈第一宇宙速度、含义及推导(这是重点)

☆ 通过大屏幕引导学生,由于在上一章中,学生已经进行了相关计算,所以,这里的数值运算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也就是说,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还是比较容易到手的。

★ 但要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获得第一宇宙速度,进而为学生理解发射速度奠定基础。学生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如:用手仍出去、用弹弓发射出去、用大炮打出去等等,通过实际数据向学生说明不可行。

☆向学生介绍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及三级火箭,其中的辅助视频为中国的嫦娥一号发射模拟动画。★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将来,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飞行器送向太空?(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尽情的设计、遐想,也许就打动了学生心里的某些东西呢)(如将来也许能设计建造成功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把飞行器一次就能送上太空,也许发明了反重力装置,没有惊天动地的发射也能在无声无息之中飞向太空,也可以介绍美国曾试验在飞机上进行高空发射等等)⒉第二宇宙速度、含义 ☆

介绍

⒊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

介绍 ⒋小结

★ 通过小结使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掌握宇宙速度的含义、数值 ⒌讨论

★ 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既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轨道速度,同时理解掌握粗略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的简单方法。四.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三种轨道

通过动画进行展示、介绍,同时重点介绍一下地球同步卫星。

导引词即问题链或思维链:

⒈我们今天讨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意、充满智慧,而又充满艰辛、勇敢、无所畏惧的课题:宇宙航行。(一节课的导入)

⒉刚才短片中的音乐一定给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我把我的体会与同学们交流:坚定、自豪、勇敢、悲壮、不屈、祖国、强大等等

⒊刚才的短片中一定有你熟悉的画面(导入下面的讨论或介绍)(飞天、加加林等由学生识别就可以了,重点介绍万户、杨利伟、嫦娥一号、太空行走)

人类在宇宙探险中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伴随这巨大的牺牲(介绍挑战者号等)

⒋天上的星星在召唤,人类在宇宙探险中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但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飞出地球? 这要从一个大家熟悉的问题入手(过渡到科学案例即平抛问题)⒌高度一定,初速度越大,落点越远。若人将小球用足够大的速度抛出„„水平抛出的物体怎么会从后面飞回来呢?(引导学生讨论)⒍我们通常在小范围内往往看到地面上平的,但请别忘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面是一个球面。随着落点越来越远,抛出去的物体开始绕地球转动,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恰好能绕地球绕一圈。此时,若物体不受阻挡,会怎样运动?(引导学生讨论)

同学们今天的想法居然与牛顿当年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的卫星原理图

⒎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物体为什么不落回地面而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关键因素是什么? ⒏那么,物体需要多大速度才不会掉下来呢?

⒐通过以上分析和计算,我们知道物体绕地球转动而不掉下来的关键因素是速度,这个速度达是7.9㎞/s。那么,如何使物体的速度达到7.9㎞/s呢?

⒑利用三级火箭飞出地球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已经用了几十年了、危险性大、代价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大家可以设计、设想„„

请各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把它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一下。

⒒如果把卫星送到近地轨道时,速度比7.9㎞/s大一点呢,卫星会怎样运动?至于轨道为什么是椭圆,将来可由数学证明,实际上我们看到就是椭圆,同样遵循开普勒运动定律。(介绍近地点、远地点、速度变化等等)如果比7.9㎞/s大一点、再大一点,卫星的远地点离地球会更?那再大、再大呢?会不会出现,当速度足够大,远地点离地球太远,以至于可以认为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为零,这时,卫星 再也不会回来了。这个速度经计算是11.2㎞/s,叫第二宇宙速度。若再大呢?

⒓刚才我们讨论了三个宇宙速度,知道如何把卫星送上天了。那么,卫星在天上沿那些轨道运行呢? ⒔这些轨道的圆心都在哪里? ⒕最后请大家欣赏我制作的一个短片

篇5: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小结

命题人:张丽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深得民心,就在于围绕

民生推进民主,依靠民主解决民生。这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A.科学执政

C.依法执政B.民主执政 D.依法行政()。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依靠民主解决民生”。

答案 B

2.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 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 进的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卓有成效 ④中国共产党以人 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得民心

A.①②③

C.①③B.②③④ D.②④

解析 ①说法有误。③与材料不符。

答案 D

3.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党员干部要加强对全局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做到知全局、懂本行、干实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①要把科学执政作为自己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作用 ③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执政方式决定的 ④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②④

答案 A

4.美国《侨报》盛赞中国共产党注重民生问题,指出:“民生不仅是百姓安身立命所依,更是一个党安身立命的根基。”这句话表明造福民生是中国共产党

B.①③C.②③D.①②()。

A.保持先进性的要求

B.巩固执政地位的要求

C.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

D.彰显执政理念的体现

答案 B

5.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等方式,及时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有利于

()。①进一步拓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渠道 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 式 ③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完善国家政权建设,提高政府 依法行政的能力

A.①②③

答案 A

6.(原创题)面临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诸多考验,群众工作仍是

执政党极为重视且力图加强的政治优势。这就要求执政党

①保障各民主党派参与执政 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办好中国的事情、为什么关键在党?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篇6: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六章

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5、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_,变成了S型)。

6、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7、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③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③此实验还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

10、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自我复制③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②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NA的结构和复制】

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4、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5、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6、DNA的化学结构: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7、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8、DNA的特性: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②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9、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_基总量的50%。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10、DNA的复制:

①时期:有丝_间期和减数第一次_的间期。

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③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它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11、DNA复制的计算规律:每次复制的子代DNA中各有一条链是其上一代DNA分子中的,即有一半被保留。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形成2n个DNA,但含有最初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可形成2ⅹ2n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最初脱氧核苷酸链的有2条。子代DNA和亲代DNA相同,假设_为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母链的数量,形成新的DNA所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子代DNA中所求脱氧核苷酸总数2n_减去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最初母链的数量_。

【基因的表达】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_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间断的直线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2、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

3、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4、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5、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6、转运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7、起始密码子: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

8、终止密码子: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

9、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后发现,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

10、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_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_段就不是基因。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11、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

①碱基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12、转录:(1)场所:细胞核中。(2)信息传递方向:DNA→信使RNA。(3)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特定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

13、翻译:(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信使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2)信息传递方向:信使RNA→一定结构的蛋白质。

14、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谷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

15、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是由信使RNA为模板,每三个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合成的。公式: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个数=6:3:1;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的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16、一种氨基酸可以只有一个密码子,也可以有数个密码子,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

【基因的分离规律】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_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17、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叫显性遗传病。

18、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_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

6、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7、性别决定的类型:(1)_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_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__)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_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8、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_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_b_b),正常(携带者)女性(_B_b),正常女性(_B_B),色盲男性(_bY),正常男性(_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_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_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9、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10、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_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上一篇:五福ICU出科考试下一篇:知音难逢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