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社会保障制度

2024-04-13

5社会保障制度(精选6篇)

篇1:5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的性质、地位

社会保障既是国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而建立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社会保障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人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三、社会保障的特点

社会性;强制性;制度立法性;经济互补性。

四.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社会保障的原则(4)1611、普遍保障原则

2、适度保障原则

3、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4、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

六.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4)162

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的立法,由社会成员、单位和政府多方筹资,帮助社会成员及其亲属或遗孀,在遭遇工伤、死亡、疾病、年老、失业、生育等风险时防止收入中断、减少或丧失,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制度。

2、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3、社会保险包括五个方面:工伤、医疗、失业、养老、生育保险。

(1)工伤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养老保险

(5)生育保险

4、社会保险的六个特点:强制性、非营利性、普遍性、互济性、长期性和稳定性、非转让性

(1)强制性

(2)非营利性

(3)普遍性

(4)互济性

(5)长期性和稳定性

(6)非转让性

(二)社会救助

1、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社会贫苦者提供的物质帮助。其中的社会贫苦者包括遭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鯉寡孤独、生老病痛、身心障碍丧失劳动自救能力以及低于国家规定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成员。

2、社会救助性质地位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要实现的最低目标;

是国家和社会给予特定对象提供满足其最低生活需要的一种物质帮助。

3、社会救助的对象

是处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苦的个人或家庭。在实际生活中一般划分为三类情况:

(1)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守寡孤老残者;

(2)遭受天灾人祸严重侵袭而使生活一时陷于拮据状态的家庭和个人;

(3)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属于相对贫困者,这些家庭和个人尽管有生活来源,按期获得稳定的收入,但生活水平低于社会的最低保障标准。

4、社会救助的原则

(1)反贫困原则

(2)生存权原则

(3)积极救济原则

5、社会救助的标准

发达国家确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三种基本方法:

(1)按成年劳动者人均纯收入确定最低生活标准。

欧洲经济委员会成员国普遍采用此法。

本法规定最低生活标准相当于成年劳动者人均纯收入的半数,达此标准的劳动者及其抚养的家庭属于贫民或贫困户,构成社会救助的对象。

(2)以恩格尔定律为依据确定最低生活标准。

恩格尔定律表明,饮食开支比例与家庭贫富成反比。

美国便以此原理确定最低生活标准即“贫困线”,美国把饮食开支占到家庭开支三分之一及其以上的家庭,一律作为贫困户对待,给予社会救济。

(3)“基数”方法确定最低生活标准。

一般用一个“基数”代表最低生活标准,“基数”即是保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金额。

北欧国家采取的便是“基数”方法。瑞典把独身退休者享有的普遍退休金规定为一个“基数”的96%,这说明一个“基数”能保障的也就是最低生活水平。在瑞典,劳动者除享有普遍的退休金外,还享有与工资挂钩的退休金,以确保正常的基本生活。

(三)社会福利

1、定义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在居民住宅区、公共卫生等方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表现

(1)国家及各种社会团体举办的多种福利设施,(2)提供的社会服务

(3)举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主要包括国家为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公民收入而建立的各种福利设施和各种补贴,主要有公共医疗、环保设施、公共住房、财政补贴、集体福利、社区福利等项目。如我国的城市居民过去享有的住房补贴、副食补贴、交通补贴等均属社会福利。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福利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措施,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高低,基本上是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四)社会优抚

1、性质地位

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对特殊对象实行带有特殊意义的社会保障措施。

2、定义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为保证其一定的生活水平而提供带有褒扬、优待、抚恤性质的资助和服务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是公民因服兵役而相应获得的物质补偿权利。

3、优抚对象

(1)现役军人

(2)公安干警

(3)武警官兵

(4)及其家属和遗孀。

军人在服役期间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因此而减少了收入,国家应该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专门集中一定数量的优抚资金,对军人及其家属进行补偿。

七.社会保障的功能(5)1641、社会稳定的减震器。

2、劳动力再生产和合理流动的保障。

3、经济发展资金的来源。

4、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调节社会总供求。

5、经济运行的自动调节器。

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6)1651、进一步督促地方做好确保发放工作。

2、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4、继续指导东部地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

5、继续加强扩面征缴工作。

6、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加强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九.社会保障机制

1、社会保障机制的含义

社会保障机制,是指由社会保障的给付基准、财务机制、实施方式和管理方式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保障内在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方式。

2、社会保障机制的内容

(1)社会保障的给付基准及其运行方式。

三种:受益基准制;缴款基准制;混合制。

(2)社会保障费用的管理方式。

两种: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

(3)社会保障的模式。

大致分三类:强制实施模式;自愿参加模式;双重或多层次模式。

(4)社会保障的管理方式。

三种: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公共机构管理;私人机构管理。

1、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

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篇2:5社会保障制度

为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经费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二、根据《办法》的规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按照1.5%提取。

三、安全生产资金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资金保障。在以下范围内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二)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三)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四)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六)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七)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八)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四、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五、公司财务部门对全司安全费用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提取的安全费用实行专户核算,在规定范围安排使用。

—1—

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六、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职责

(一)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费用全面领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告。

(二)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三)编制安全经费投入预算,每半年和对经费投入情况进行预决算,审核基层单位安全投入报告,监督检查安全投入落实情况,建立安全经费投入台帐。

七、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

(一)财务股应当按照“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对安全费用进行财务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二)财务股负责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安全经费使用等,根据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

(三)各科室应建立安全费用台帐,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数额、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安全工作结束,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纳入财务,由主办会计管理。

(四)安全费用具体使用审批程序按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五)擅自挪用安全费用的,公司将按情节严重程度严肃处理,处理办法由经理办公会讨论决定。

八、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遂宁福安安居城镇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17年1月20日

篇3:5社会保障制度

一、建立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理念能够落实, 最重要的应该表现在班级的规章制度中, 使学生的行为体现出班级理念的要求。高二 (5) 班在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下, 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 制定了本班的班级规章及奖惩制度。

(一) 具体的奖惩标准

每人原始分100分, 在100分的基础上根据表现进行加减, 以最后个人得分作为评优评先进的参考, 把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种素质通过分数分值进行量化, 使得学期末的三好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学校的单项表扬的人员的选定得以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对做的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和荣誉的认可, 才能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热情去遵守班级的规则, 才能更有利于建立一个有序有正义感的班集体, 才能防范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小集体小圈子的“腐败”。

(二) 加分

1.各类竞赛获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的加分数量20分、15分、10分、5分。

2.月考、期末考试班级1~10名, 依次加20分、18分、16分、14分、12分、10分、8分、6分、4分、2分;其他受到老师当堂表扬、受到学校表扬、上课积极发言、成绩进步加+5分。

3.帮助打扫卫生、帮助老师加2分。

4.为班级在学校比赛中获得荣誉及积极参加的加2~10分。

5.为班级黑板报做出贡献加10分, 如果黑板报获奖就再加5分。

6.学习互助小组中同学进步的, 给组长和组员加5分。

7.每组的组长每月加5分, 课代表每月加5分, 班委不加分。

8.每周之星的同学当周加10分。

9.参加社团活动的一学期加5分, 社团活动获奖的加5分。

10.积极参加班级的文化活动加5分, 有突出贡献的加10分。

(三) 扣分

日常规范:

1.迟到、早退扣5分。

2.旷课一节扣10分。 (注:未请假而未到校则视为旷课)

3.上课期间 (正课、早自习、晚自习等未下课时) 无故离开教室扣5分。

4.上课被老师点名扣2分。

5.上课睡觉、私自讲话扣2分。

6.上课影响老师上课进度扣5~10分。

7.上课看课外书扣5分, 屡教不改加倍扣分。

8.上课吃东西、扔纸条、听音乐、玩游戏、使用电子词典做与课堂无关事扣5分。

9.上课使用手机等物品扣10分。

10.课间玩手机, 听音乐, 玩游戏扣10分, 在教室打球、打闹、过分喧闹扣5分。

11.课间在教室内吃零食面包随地乱丢垃圾扣5分。

12.无理狡辩、无理顶撞老师扣10分。

13.集合、集会方面动作散漫、嬉笑打闹扣5分。

14.女生戴首饰、男生留长发扣5分。

15.不交作业扣5分;无故迟交作业扣2分, 抄作业及借作业给别人抄扣5分。

16.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不及时回座位、说话、大声喧哗扰乱纪律扣5分。

17.水杯、其他书籍等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堆放在桌上扣5分。

卫生规范:

18.轮到值日时, 擅自不打扫扣5分, 打扫不合格扣2分。

19.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及桌椅下有垃圾者扣2分。

20.桌椅与劳动工具摆放不整齐, 教室电灯、多媒体、门窗未关, 地面脏乱、黑板未擦、垃圾未倒扣2分。

21.抽屉内书本放置散乱, 不及时整理, 且垃圾不及时丢掉放在抽屉里扣2分。

22.眼保健操不按照指令做操、说话、做与做操无关的事情扣2分。

二、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运作

(一) 值日班委的职责。

每天由值日班长记录当天每个同学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表现, 记录在班级日志里。

我班的值日班委:星期一:杨丽, 星期二:杨倩倩, 星期三:金晓雅, 星期四:宋晨星, 星期五:党玥。

班级日志的表模板:

时间:年月日星期值日班委:

早自习:

上午:课堂:

课间:

出操情况:

眼保健操:

午自习:

下午:课堂

课间:

出操:

值日 打扫卫生:

值日班委每天都要详细地记录每个同学从早上进校到下午放学离开学校的在校表现, 放学后交给班主任, 班主任再量化分析学生的在校表现,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奖罚要快速高效。

(二) 班长的职责。

班长的工作就是统筹班级的管理, 看各值日班委有没有及时记录, 并检查班级常规到位情况, 提醒相关同学做到位。

(三) 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刚开始就要时时跟踪, 从早读一开始就要观察每一个同学的表现, 并准备一个记事本把发现的优点和不足记录下来, 以起到监督班委的作用。

(四) 监事会成员的职责。

有权必有责, 要想权力不滥用, 就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 还要选择5个比较遵守规范的同学, 作为监事会的成员, 我们班由潘美洁、蔡秋琪、殷璐璐、王超、朱云佳同学组成监事会, 监督班委的工作, 定期和班主任沟通班级的表现。班委不能履行职责、经过教育也不能胜任的, 将另行民主选举产生其他学生担任。

我们班还有一本班级日志, 是每一个学生档案栏, 会把该同学一学期的加分减分情况进行汇总, 按照高分往下排。这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分数, 从分数中我可以量化分析出该同学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表现是优秀、中等还是一般。我会选出其中的前十五名同学, 与本学期每次月考和期中考试成绩都在前十五名的同学, 两者取交集, 大概得出10名同学, 然后根据全班同学的民主测评选出4个优秀三好生 (如果三次违反班级规则将一票否决, 即使分数和成绩很靠前, 也不能参加优秀三好生的评选) 、2名优秀团员、1名优秀团干这些。其他的学校的单项表扬, 不看成绩主要看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靠前的同学。

三、班级制度管理的优点

班主任进行量化分析学生的在校表现, 操作了两年, 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如下。

(一) 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 及时鼓励表扬, 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一点点贡献也要在全班表扬。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每次班级的活动同学们都很积极地为班级争得荣誉,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潜能。

(二) 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存在的不足, 及时加以纠正, 找学生个别进行谈话, 帮他找到自己的不足, 然后改正。刚开学的第一周星期五, 应该张爽同学擦瓷砖, 我到教室去看眼操, 顺便拿了一张面巾纸把瓷砖擦了一下, 有灰, 值日班委立即记录下张爽同学没有擦瓷砖, 课后我单独找到张爽同学提醒她下次别忘记擦瓷砖了, 下个星期一我在她的课桌上看到一个小纸条贴在桌子的一角:记住星期五值日。看来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 果真她再也没有忘记值日。有了外界的量化考核要求, 每一个同学的工作, 都在监督下, 奖罚分明, 使班级有序发展。

(三) 通过把每项常规量化, 人手一份班级常规表, 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让工作学习更有条理化。刚开始班级的喝水杯乱放, 书本作业本乱放, 垃圾在座位下随时可见, 一个月之后, 上课时课桌只有本堂课上用的书, 水杯统一都放在座位下面, 位洞里书作业摆放整齐, 很多同学自己制作了纸篮子来放置用过的垃圾。每个人的座位底下再没有垃圾出现。班级干净整洁有序。同学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保持班级卫生整洁也是一个公民必备的素养, 文明的表现。

(四) 每天都有考核, 班主任每天都关注每一个同学的进步与不足, 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级的核心和被关注者, 在行为中、在对班级的贡献中就变得比较积极。由被动变成主动, 这也于自身的荣誉的直接联系。

篇4:日本超智能社会5.0

一、超智能社会的主要内涵

近年来,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全球迎来了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时代。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学、脑科学等领域的技术的进步,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信息技术及网络化的大时代潮流,也使得超智能社会5.0变得不再遥远,人工智能也成为实现超智能社会的核心。谷歌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战胜前世界冠军李世石;IBM人工智能医生“华生”达到全球医生的平均水平;美国风险投资企业收购NBA勇士队,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使勇士在6年之内由全联盟倒数第2变成总冠军等,均显示了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超智能社会5.0是在当前物质和信息饱和且高度一体化的状态下,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高度技术融合为基础,人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共存,可超越地域、年龄、性别和语言等限制、针对诸多细节及时提供与多样化的潜在需求相对应的物品和服务,是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解决相协调的社会形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愉悦及高质量生活品质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形态。

超智能社会5.0,也是在德国工业4.0强化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变革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智能化技术解决相关经济和社会课题的全新的概念模式。具体而言,不论都市与地方,都可以确保方便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分布式能源的自产自用,以及使用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智能医疗体系等。

超智能社会不仅涵盖能源、交通、制造、服务等多个系统组合,未来还将包括人员、商务、法律等管理机能,以及劳动力提供与理念创新等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建设超智能社会不仅需要高速公路等交通智能化、能源价值链最优化、制造体系全新化等核心智能系统的开发,也需要跨区域的医疗健康系统、食品产业链、生产体系等新的智能价值链的创造与创新,以及导航卫星系统、数据综合解析系统、公共基础设施认证等方面的支持。

二、超智能社会的主要支撑技术

在2016年5月底颁布的《科学技术创新战略2016》中,对支撑超智能社会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域进行了详细描述,主要涵盖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技术领域。

(一)虚拟空间技术领域

○网络安全技术:对物联网技术而言,从系统的设计到最终生命周期结束的时间很长,需要以漏洞处理、加密及高存储容量等技术为重点,构建相应的研发及信任体系,并确保相关系统成本的降低;

○物聯网系统构建技术:在大规模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进行结构改造以及新旧设备的相互衔接,结构边缘及服务器侧的虚拟技术就成为关键;

○大数据解析技术:从含有非结构化数据的各种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实时的高速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在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深层学习技术继续加强研发的基础上,还要推进搜索型、知识型、计算型,以及统合型人工智能的研发;

○设备技术:不仅要强化对大数据高速和实施处理的小型超低电力消耗设备的研制,也要努力实现强功能和高性能系统的开发,以及最新的材料和设计技术开发之间的相互融合;

○网络技术:在推进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同时,为实现庞大物联网设备间无线通信,开发高容量的无线技术势在必行;同时还要构建对大数据实时把握及进行高度分析判断的网络技术;

○边缘计算技术:面对信息的实时高速处理,需要同步推进分散处理技术,确保网关等终端设备安全,并建立无法确保情况下的防范架构。

(二)现实空间技术领域

○机器人技术:为实现机器人在通信、社会工作支援、制造、老人及残障人士帮扶等多个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日本应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并引领安全评估的国际标准制订;

○传感器技术:在获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可远程实施的远程监控及性能更新技术;

○处理器技术:推进与机理、驱动、控制等信赖评价及处理器的人工智能研发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强化微电机系统及生物处理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

○生物技术:加强生物传感器、人体运动数据采集装置、生物驱动器等的开发,强化生物基础技术研究,特别是高度小型化及超低电量消费的传感器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在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感知工程、认知科学与脑科学等领域技术研发的同时,考虑到技术设备的进步,为实现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存,与人类平等或仅为工具等社会伦理问题也需要提上日程。

(三)综合领域相关技术

○纳米等原材料技术:支撑能源、基础设施、医疗健康等领域创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发,以及相关应用组件的升级,重点突破领域为:高效电力控制的半导体技术、工艺创新的触媒技术,以及声光控制技术、高端测量诊断和成像技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型原材料技术;

○光学和量子技术:为推进对信息通信、医疗、环境、能源等领域给予综合支撑的、具有高精度、高敏感度、大容量、节能又安全等特征的、高端社会及产业基础设施的形成,必须加强计算技术、成像与传感技术、信息和能源传输技术、高加工技术等相关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大容量和高速光子传输等尖端光学和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

(四)2020年主要成果目标

○在作为支撑平台的网络空间技术领域,实现创新性技术突破;

○超小型、低电量消耗传感设备的实用化;

○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传输基础技术的开发;

○新一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全面商业化;

○开始进行综合性新材料开发系统的中试;

○进行生物性能技术材料的生产;

○2030年前后实现基干化工产品新触媒技术的实用化;

○2030年前后实现结构性材料的飞跃,在汽车与飞机制造等领域普遍采用轻量化与超耐用的新材料。

被外界誉为日本的“巴菲特+盖茨”的软银总裁孙正义在2014年底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拯救日本,使日本在2050年产业竞争力重回世界第一的豪言。他指出,日本若能采用3000万台可24小时工作的人工智能产业机器人(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制造业劳动人口),而支付给每台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为1.7万日元,这无疑将让日本一举两得地扭转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过高方面的劣势。

而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研究报告《面向2035年的机器人产业未来市场预测》指出,日本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2020年2.9万亿日元、2025年5.3万亿日元、2035年9.7万亿日元。

三、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阶段,劳动力成本增长明显,2012年已过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老龄化问题也日益见突出。为缓解相关压力,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势在必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一)提出“智慧中国2050”

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应充分借鉴日本超智能社会5.0的科学内涵,研究提出诸如“智慧中国2050”的概念,并针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2020、2030、2050年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目标,今后在具体细则制定及实施上,融入“智慧中国2050”等内涵,将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引领未来社会经济發展及模式转变。

(二)注重“人工智能+物联网”

将“人工智能+物联网”融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发展理念之中,建立“人工智能+物联网”国家实验室,注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要支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创建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从网络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经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智慧中国2050”。

(三)做好产业政策转型,提高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聚焦度

在我国产业政策由选择性为主向功能性为主转变的情况下,将《中国制造2025》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选择性产业政策先中上游产业聚焦,在强化虚拟空间技术研发的同时,注重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现实空间技术,以及纳米等原材料技术、光学和量子技术等综合技术的研发,还应进一步加强与经济社会的联系,使产业和技术创新能够真正服务于民。

(四)拓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内涵,推进智能社会建设

进一步拓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内涵,将支持范围扩大至社会经济领域,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应用,关注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对经济社会型态变革的影响,切实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领域的发展。

(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全球产业与经济格局的影响

当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2%的台阶,除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劳动力成本高导致的中低端产业无竞争力外,以人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与一产类似,远低于二产也是主要原因,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会带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真正回归,也能大大提高三产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2030年左右重回5%及以上的台阶,不但印度或将永远失去追赶的机会,且留给我国的时间和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必须从长远战略角度高度重视,做好应对。

篇5:5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雷(2012年5月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水资源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水资源工作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工作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水资源工作新局面。

国务院领导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资源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资源管理道路。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得到水利部老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同志,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汪恕诚同志,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刚才,钱正英副主席发表了“从水量管理到水质和水量管理”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水质污染产生的主要根源,深刻阐述了防治水污染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提出了水污染防治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对做好新形势下水资源工作寄予了殷切期望。杨振怀老部长作了“改革创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讲话,系统梳理了水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水利部门的水资源管理职责,深刻分析了水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调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团结治水,依法管水。一会儿,汪恕诚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对三位老领导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解决好水资源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资源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统一安排,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水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国务院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部完成技术审查,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印发实施。二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深入推进。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全国年供水能力超过7000亿立方米。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工作全面启动。水资源调度工作进一步加强,黄河连续12年不断流,组织实施河北山西向北京调水、三峡水库向中下游补水、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引黄济津济冀济淀,以及黑河、塔里木河、太湖、向海湿地等生态补水,保障了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5年不变价计)减少到108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36.1%,城市污水处理回用量达28.3亿立方米,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0,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0.51,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四是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启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启动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地下水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加强。五是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不断强化。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地方出台配套水资源法规和政策性文件107件。出台了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组织开展全国高耗水服务业专项执法检查,对315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作出不予受理或不予审批的决定。六是水资源管理基础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编制完成国家、流域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实施方案。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全国76%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这些重要进展,为保障全国粮食产量“八连增”,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水资源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水资源管理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尽管水资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看到,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到相同高度,再次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系统安排。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之密、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

第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但全国缺水量仍达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人口仍呈增长趋势,粮食主产区、城市和重要经济区、能源基地等用水增长较快,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长期并存,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节水是根本性出路。只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加快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才能破解水资源的瓶颈制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利用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浪费、排放超标、开发过度在一些区域和行业相当突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付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代价过高,单位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用水方式。只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约束性、控制性和先导性作用,利用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倒逼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

第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田水利是重要基础,水资源保障是关键。但要看到,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我国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亟待巩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50%,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国每年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近1亿亩灌溉面积因缺水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加之一些地方农业用水粗放,用水短缺和用水浪费现象并存,农业受制于水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水,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必须在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建设节水高效现代农业。

第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缺乏有效保护,导致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地区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全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一些地区河湖生态环境用水被大量挤占,造成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生态退化。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

国务院《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第一,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意见》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核心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湖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穿了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集中体现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为我们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明了方向。

第二,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意见》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规律,必须贯穿到水资源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保障;五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

第三,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意见》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以及阶段性控制目标,这是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今后水资源工作需要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方面,《意见》按照保障合理用水需求、适度从紧控制的原则,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水高峰时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这是未来2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刚性约束;在用水效率控制方面,《意见》按照高效用水、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提出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这是实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对用水效率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方面,《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这是实现入河污染物减排的基本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管理的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相互有机联系、近期长远统筹、需要可能兼顾,既充分体现了约束性,又充分考虑了可行性,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四,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举措。《意见》围绕加强“三条红线”管理和推动“四项制度”实施,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一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规划管理、水资源论证、水量分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通过全面节水、定额管理、理顺水价和节水技术改造,遏制用水浪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改善水环境质量。四是落实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保障措施,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健全水资源计量和监控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为充分发挥红线的约束作用,《意见》明确了取水许可和入河湖排污口限批、地下水禁采限采、节水强制性标准等一系列刚性要求,对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惩治违规取水用水排水行为等作出了很多禁止性规定,极大地提高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力、执行力和威慑力。

三、突出抓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点任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当务之急是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在强化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在严格红线约束上动真格,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见成效。

第一,抓紧分解“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当前,水利部正在组织开展“三条红线”各项指标的分解确认工作,这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前提和关键环节。各流域机构和各地水利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当好政府参谋,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尽快完成分省指标的确认,并逐级分解到市、县两级,确保年内建立起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红线控制指标体系。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从行政层面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用水总量,继续做好先期启动的25条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进一步科学论证技术方案,切实规范协调机制和协商程序,抓紧开展方案审查和协调报批,尽快启动第二批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主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要加快完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加快制定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国家标准,抓紧修订完善区域用水定额标准,切实提高用水定额的先进性、约束性和实用性。要按照《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和各省区水功能区划,抓紧对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进行复核,提出各流域区域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制定2015年和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方案,为实施污染物减排、强化水功能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着力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要按照兴利服从防洪、区域服从流域、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抓紧制订完善主要江河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全面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奠定科学扎实的基础。要继续加强黄河、黑河、塔里木河等重点河流水量统一调度,认真组织开展河北山西向北京调水、引黄济津济冀济淀、引江济太、引察济向等水量应急调度工作,确保重要城市、重点地区供水安全与生态安全。要着力加强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特别是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抓紧研究编制南水北调东中线水量调度方案,合理确定不同水利工程蓄、放、提过程,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调配作用,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

第三,全面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规划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加快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等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项目,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要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尽快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抓紧编制实施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面沉降区、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压采方案,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第四,全面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要认真实施全国“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全面加大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各领域节水力度,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要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实施重点用水监控,严格实行节水“三同时”制度,确保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要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逐步实行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促进节水技术改造升级和更新换代。要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雨水和微咸水开发利用、海水淡化与直接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要建立健全鼓励节水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形成良好的节水社会风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鼓励水权转让,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第五,加快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要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综合采取调水引流、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科学合理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要加快大中型水库和西南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滇中调水、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提高区域水资源调控和供水保障能力。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抓紧研究健全后续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工程如期通水并持续发挥效益,进一步优化我国水资源宏观战略配置格局。

第六,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要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实施入河湖排污总量的动态监控,进一步强化水质管理。建立取水许可和排污口设置管理联动机制,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对水质不达标的重要水功能区,要研究采取排污口整治、底泥清淤、生态调水、水系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要加快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要切实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加快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开展水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

第七,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要抓紧完成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强化规划执行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要着力抓好节约用水、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等方面立法工作,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要按照国务院《意见》要求,尽快细化实化水资源论证、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用水、水资源调度、取水许可区域限批、节水“三同时”、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等制度,明确管理程序和要求,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违反水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建立水资源领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行政问责制度。

第八,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和科技支撑。要抓紧完善水资源监测、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加强省界等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提升应急机动监测能力,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当前,要重点抓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力争三年基本建成,实现主要控制指标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要围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资源演变趋势、水资源作为要素参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式方法、流域生态需水和河湖健康评估方法等重大问题研究,加强水资源实时调度、各行业节水减污与非常规水源利用、二元水循环动态监测、取用水信息获取等关键技术或工艺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

第九,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要继续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避免片面追求形式,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真正实现对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要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流域与区域管理事权划分,强化流域水资源宏观调控与监督方面的职能,积极搭建流域水事协商与协调平台,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要抓住国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机遇,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四、切实加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组织领导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十分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是对各级水利部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把水资源管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及时研究和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抓好工作部署,强化督促检查。要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单位、实化到部门、细化到岗位,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做到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

第二,拓宽投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严格执行国家水资源费使用管理规定,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严格规范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截留或挪作他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

第三,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地方各级水利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勇于承担重任,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职能;要树立全局一盘棋观念,主动做好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治水兴水合力。水利部各司局要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地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各流域机构要认真履行沟通、协调、组织、服务和管理职能。部各有关直属单位要配齐配足技术力量,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平台和各种新兴传播手段,加大国情水情宣传,切实增强全民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水安全意识和节约保护意识;深入解读中央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决策部署,追踪报道各地最新工作动态,及时介绍各地典型经验,形成舆论强势,提升宣传效果,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五,狠抓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各级水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基层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力量,落实经费,加强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的水资源管理工作队伍,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水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水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认真履职负责,勇于担当重任,敢于真抓严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篇6:社会保障5

社会保障概论标准预测试卷

(五)(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福利国家”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起初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危机的出现

B.经济的发展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C.科技的进步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951年2月25日颁布实施的我国第一部包括工伤,死亡遗属社会保险在内的全国性统一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

D.《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3.我国规定,失业者劳动年龄条件是()

A.男18-65,女18-60

B.男18-65,女19-62

C.男16-59,女16-54

D.男18-60,女18-55

4.社会保险的保护对象为()

A.资本家

B.官僚阶级

C.企业老板

D.工人

5.日本失业保险是()

A.个人投保与用人单位投保并存

B.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存

C.政府投保与用人单位投保并存

D.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并存

6.美国失业保险的最早立法《失业赔偿法>颁布于()

A.1932年

B.1933年

C.1931年

D.1934年

7.1883年12月1日实施《疾病保险法》是()

A.日本

B.美国的美女编辑们

C.德国

D.英国

8.劳动者享受退休待遇的最基本条件为()

A.工作满一定年限

B.对社会贡献大小

C.达到退休年龄

D.所交保险金额

9.不属于医疗保险的是()

A.意外保险

B.煤矿工人的肺炎

C.疾病保险

D.意外死亡残废保险

10.美国失业保险的基本项目是()

A.失业救助

B.失业救济金

C.失业补偿

D.失业津贴

11.我国规定投保人在交费期间身亡者,个人交纳的全部本息退给其()

A.法定继承人

B.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C.指定受益人

D.亲属

12.社会保障的主体为()

A.国家或社会组织

B.个体或企业

C.企业或国家

D.国家

13.实施对象是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为()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14.我国社会优抚工作的经费拨款单位为()

A.军委

B.财政部

C.民政部门

D.企业

15.真正意义上代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并实施的()

A.《济贫法》

B.《社会保障法》

C.《医疗保险法》

D.《养老保险法》

16.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形成的是()

A.社会救助的形成B.社会优抚的形成C.社会福利的形成D.社会保险的形成17.中国社会保障对象不包含农民的是()

A.社会优抚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18.属于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的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19.不属于生育保险期间的是()

A.婴儿未成年阶段

B.怀孕期间

C.生育期间

D.生育行为刚刚结束期间

20.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未婚先孕并生育子女的少女的保障方法为()

A.生育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21.现代国家中公开实行鼓励人口增殖的国家为()

A.美国

B.日本

C.印尼

D.法国

22.属于失业中最严重的形态,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最严重的是()

A.摩擦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23.美国目前的适度失业率为()

A.4%~50%

B.5%-6%

C.5%~1070

D.1%~2%

24.不属于失业保险基本功能的有()

A.保障功能

B.营利功能

C.稳定功能

D.促进功能

25.我国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为相当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社会救济金额的()

A.150%.200%

B.100%~120%

C.120%~200%

D.120%~150%

26.不属于工伤保险发展阶段的为()

A.自发互助

B.有组织互助

C.政府资助

D.国家立法

27.社会保险中最古老的保险项目为()

A.医疗保险

B.工伤保险的美女编辑们

C.失业保险

D.生育保险

28.医疗保险的性质为()

A.任意保险

B.自由保险

C.强制保险

D.任意保险或强制保险

29.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又可称为()

A.劳保医疗

B.公费医疗

C.合作医疗

D.自费医疗

30.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

A.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

B.公司劳保标准

C.行业内规定

D.个人投保费用 来源:考试大-自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传统医疗保险体制的矛盾有()

A.国家承担的医疗费用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矛盾

B.少数人享受医疗保险与大多数人不享受医疗保险的矛盾

C.医疗供不应求与浪费并存的矛盾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D.企业负担过重与公平竞争之间的矛盾

E.医疗保健需求的无限性与资金来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32.社会优抚的对象有()

A.复员退伍军人

B.伤残军人

C.为国捐躯军人

D.现役军人的家属

E.现役军人

33.我国目前对工伤人员的保障有()

A.退休金保障

B.工资收入保障

C.医疗保障

D.退休护理保障

E.供养直系亲属的定期抚恤保障

34.中国失业保险的条件是()

A.必须是非自愿失业

B.年龄条件

C.失业者满足一定的缴费期限

D.原来已经就业的职工收入终止了

E.有就业意愿

35.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大致有三种()

A.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集资

B.个人和国家集资

C.企业与个人双方集资

D.政府和企业集资

E.国家或企业或个人单独筹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最低生活水平

37.医疗保险

38.失业者

39.摩擦性失业的美女编辑们

40.社会救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养老保险的两种制度种类的内容。

42.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当遵循的原则。

43.简述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44.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5.某保险公司所处的国家有100万工人,每年有10万人因工负伤,每名工人每年若因工负伤,可获得400元的伤残津贴,每名工人每年交纳的行政管理费(投保时)为5元,问如果有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该公司共收取多少费用?的美女编辑们

46.已知某玻璃厂每年发放工资额为100万元,工厂每年给工人人身保险投保费20万元,工人A一年收入5万元,人身保险投保费为1000元,问该厂对人身保险的总投保率是多少? 来源:考试大-自考社会保障概论标准预测试卷

(五)参考答案

一、1.A 2.B 3.C 4.D 5.D 6.A 7.C 8.C 9.B 10.D 11.B 12.A 13.C 14.C 15.A 16.D 17.B 18.0

19.A 20.B 21.D 22.C 23.A 24.B 25.D 26.C 27.A 28.C 29.B 30.A

二、31.ABCDE 32.ABCD 33.BCDE 34.ABCE 35.ACD

三、36.最低生活水平:从绝对意义上讲是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食、衣着和居住条件,这就是常说的绝对贫穷;从相对意义上讲,是享有和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最低消费资料和服务。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37.医疗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对被保险人非因工疾病或患病或伤残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并失去收入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

38.失业者:有劳动能力与劳动意愿,而一时无法找到与其技能相称或条件以当时当地情形认为不可以接受工作的劳动者。

39.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出现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供不应

求,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0.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或突然发生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公民予以经济上救济和资助的保障制度。

四、41.答:保险制度种类有普通国民老年保险金和社会劳动者养老保险金两种。

普通国民老年保险金,是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养老保险,凡本国正式居民,均可参加投保并在规定的年龄领取保险金。社会劳动者养老保险金,是指以全体社会劳动者为对象的养老保险,凡参加并为社会保险认可的职业劳动者,均可投保,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领取保险金。

42.答:(1)社保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

(2)社保基金投资必须坚持收益性原则。

43.答:(1)政府通过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公民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是其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它不附带屈辱条件,不同于慈善和资本主义初期的济贫。(2)社会救助费用列入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3)救助的对象是因天灾人祸或失业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和老年人。(4)救助的标准为低标准,以维持生活为限。

五、44.答: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通过建立基金的方式应付风险,以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但二者在性质、对象、实施方式、建立依据、保障水平、保费来源、经营主体和经营目的等方面均不同。(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属于商业性质,是等价交换的买卖行为。(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法令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3)保险关系的建立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关系以法律为依据;商业保险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依据保险合同。(4)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满足人们对保障水平的特定需要。(5)实施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主要采取强制方式实施,属于强制保险;商业保险一般采用自愿原则。(6)保费的承担者不同。社会保险的保费由劳动者、企业和国家三方共同分担;商业保险的保费由投保人负担。(7)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8)经营目的不同。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确保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商业保险以赢利为目的。考试大收集整理

六、45.101100×100%=10%

400×10%=40的美女编辑们

40+5=45

45×80=3600(万元)

即该公司共收取投保费3600万元。

46.1000/50000×100%=2%

20/100×100%= 20%

上一篇:统招本科_Android软件工程师-简历下一篇:兔子争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