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2024-04-08

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共8篇)

篇1: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体育教师现代技术“学”、“练”、“赛”

研究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小结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视觉,听觉带来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就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强大功能和声、光、色、形等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小学助跑投掷垒球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设计了1个助跑投掷课件,利用图像,动画,声音来表现助跑投掷垒球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助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出手角度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此项技术。

2.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技术动作化难为易,化动为静,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訁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多媒体课件可利用2维,3维等空间的设训,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 现象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例如:蹲踞式跳远教学。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强调重点,但在示范的时候,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如果我们利用室内课时间,用电教媒体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过程慢放,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错误动作的原因,过程,从而在练习时尽量避免,在体育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3.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

准确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清楚,尤其是腾空之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讲解的难度很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多媒体课件就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前面所说的蹲踞式跳远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有1个腾空过程,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连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的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实践表明,利用此项技术,可充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生生中的信息交流

互联网的最大优点就是资源共享,在网上教师利用留言板、论坛等和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体育教学 的顺利进行,通过互联网,学生可在留言板、论坛中向老师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教师在网上进行交流。实验证明,这种交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反映出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课和体育教师。而教师可登录一些体育网站和广大同行,专家探时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改革,课件制作等问题,并且也可上传自己制作的课件,论文,这样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管理

在以往的学校体育中,学校的运动会、学生的达标、学生的体育考核等等都要通过人工的统计、编排、记录、换算,可谓工程浩大,要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而且不便于管理,而我们现在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利用数据库软件制作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里面包括教研组管理,教师备课,学生体育成绩,体育课成绩管理,运动队管理,体育器材等。例如:即将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利用计算机和1套软件,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等多项指标进行管理。学生人手1卡,卡上有学生有关体育的历年的各部详细资料,通过计算机对卡进行管理,只要输入卡号就知道是其各单项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总分、平均分、以及有关身体的各项指数及评分,一目了然,这样使学校的体育管理也充分利用上了计算机技术,大大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现状分析 1.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一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或对现代教育技术知之甚少。当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 接受。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2.硬件配备各地区不均衡

目前,国内较发达地区的电教硬件与教育技术软件配套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配各情况不一。如今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较小,这对于1个50人以上的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3.体育软件,课件缺乏

由于研究人员对体育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对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1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

三、对策 1.观念的更新

随着体育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体育教育的手段呈现多样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体育服务,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的计算机还停留在打字等办公用途,校园网还停留在校园内的文件共享,这些根本没有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主要是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因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即要继承传统体育教学的长处又要努力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2.加大资金的投入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如果没有这些设备,现代教育技术无法实施,因此,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硬件建设,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顺利开展。

3.体育软件,课件的开发

目前涉及到体育方面的教学软件,课件开发比较少,原因是体育课件的可操作性不强,体育课大多数是在室外上课,这就制约了体育教学课件的开发。体育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体育软件、体育课件,因此体育教学课件的开发至关重要。一方面可由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发,另一方面我们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开发符合体育教学的课件。

4.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

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条件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强对体育教师这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体育教师会使用计算机,会利用互联网,会制作简单的体育教学课件等。

篇2: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大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组织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通过研究,我对此课题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以大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组织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努力探究体育游戏的内容、组织模式、游戏方法等,下面,我先对近阶段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工作总结。

一、重视游戏的创新性,丰富幼儿一日活动内容。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环境中快乐成长是我课题实践性开展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认真总结前期开展课题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教研思路,重视指导教师把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了游戏的实践性及创新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晨间活动时,老师随手拈来几张旧报纸和孩子一起卷成小长条就可以带着孩子快乐的玩“揪尾巴”的户外游戏。集体活动时老师充分运用充满浓郁民间色彩的童谣《拉大锯》等培养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及与人的合作意识;户外活动时老师会组织孩子玩《老鹰抓小鸡》《红灯绿灯小白灯》等多种的体育游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餐前活动指导孩子们兴趣盎然的玩着《点兵点将》等。让孩子的一日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民间游戏的课题从高不可攀的理论研究融入日常的活动中。

二、加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为了提高课题的研究水平,围绕课题研究需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阅读相关书籍,每月写读书笔记一篇、学习心得一篇。除此之外还通过网络学习和翻阅杂志等形式搜集更多的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为指导和服务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参加多种培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

通过参加活动观摩与研讨,自我反思与调整策略等方法,并在活动后自我反思,在研究中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来,带着新的方案走,经过探索后,在进行总结反思,这样以反思性教学研究方式,使课题研究和课题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自身研究与实践水平。

四、勤于动手。

游戏材料的提供对于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本学期动员教师们贴近游戏需求、关注幼儿发展、发掘本土特色亲手制作体育游戏材料及玩教具。这些材料投放到体育游戏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五、阶段成果呈现:

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我在课题的实施中小有成效:

我园大班孩子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兴趣浓厚,参与性高。老师们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逐渐掌握游戏的组织策略,提高了游戏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篇3: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1.1总体思考

在传承以劳动基地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劳动体验项目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日渐完善的“七彩课程体系”这一丰富的校本课程网络, 劳动课程最终以“实用生活系列”对学生开展生存教育, 以“七彩创客系列”对学生实施生活教育, 以“种植养护系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 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力与执行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成全每一位师生的成长”。

1.2课程性质

1) 实践性。学生在劳动课程中通过对工具的使用开展劳动学习, 通过对技能的综合运用进行劳动创造, 通过对问题的发现进行劳动探究,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实践, 是在实践中完成的。

2) 实用性。学生在劳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 拥有的技能, 养成的习惯, 形成的能力, 树立的意识等都将为其生存以及生活服务。

3) 可持续性。劳动课程从基础课程到应用课程, 再到探究课程, 三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学生在拥有了基本技能后对其进行综合运用, 从而实现劳动创造, 这是对单一劳动技能的发展与创新。而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 学生又会发现新的问题, 并对其开展劳动探究, 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优化劳动过程, 形成新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推动课程发展的过程。

4) 人文性。劳动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以人为本, 即为不同年段的学生量身定做, 以符合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二是包含文化, 这里的文化不但指“七色花开七彩园”的校园文化, 还蕴含自然、生活及社会中的文化, 使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氛围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5) 自主性。对于学校而言, 劳动课程是在相关政策背景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对于承担具体项目的教师而言, 劳动课程是建立在遵循课程大纲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进行开发与实施的。对于学生而言, 劳动课程中的学习项目同“七彩课程超市”中的校本课程一样, 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

1.3课程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性差异。劳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 但在力求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同时又尊重其个体差异与差距, 无论是“实用生活”“七彩创客”和“种植养护”系列中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还是“基础课程”“应用课程”以及“探究课程”中层次分明的课程类型, 不同维度的劳动课程体系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的学生。

2) 关注自然、生活、社会与文化。劳动课程的三大系列从关注生存、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三个不同层次让学生在劳动体验、实践以及尝试的过程中建立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关系, 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进入劳动课程的学习。

3) 注重探究与创新。劳动课程并非机械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已有的劳动知识与技能, 而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进行创新, 通过问题发现开展探究, 从而实现其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 给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权利和自由。劳动课程的教学手册并非全由学校统一编写, 而是由课程实施者根据课程纲要, 根据学情和自身兴趣及特长自主开发, 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权利和自由都还给教师才能使课程更具生命力。

5) 在活动中评价。劳动课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和评价都是在不同体系和不同类型的课程中的相应活动, 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艺术节”“科技月”“体育月”“收获节”的特色活动中完成的。

1.4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学科、校园、社会、家庭中的劳动过程, 掌握劳动技能, 增强劳动感受, 体会劳动艰辛, 分享劳动喜悦, 激发劳动兴趣, 养成劳动习惯和意识,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责任心、意志力, 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在劳动课程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 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5课程内容

1) “实用生活系列”。以“实用生活系列”劳动课程对学生开展生存教育。通过对烹饪、整理、保洁、缝纫等劳动课程的学习与体验,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必要的、生存所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劳动体验中提高其劳动素养, 形成其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2) “七彩创客系列”。以“七彩创客系列”劳动课程对学生实施生活教育。通过对设计、制造用工具和材料以及基本技法的学习与实践, 使学生能够在劳动创造中综合运用, 在劳动探究中不断发现。用劳动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用劳动优化生活, 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中树立其劳动创造生活的理念, 培养其勇于创新的精神。

3) “种植养护系列”。以“种植养护系列”劳动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对植物种植、动物养护以及对人类护理课程的学习与尝试,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种植养护知识, 拥有基本的养护技能, 并在相关劳动实践活动中, 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珍爱生命, 感悟生命教育的博大, 学会积极生存与健康生活。

1.6课程实施

1) 教学建议。 (1) 课堂教学是劳动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应从高小劳动课程纲要的要求出发, 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课程资源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 (2)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也是学生的辅导者、协助者, 更是陪伴者。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 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进行或个体或集体的探究。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注意个性的培养, 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 并分享收获的幸福。 (3) 劳动课程不同于单纯的劳动, 是一门具有完整学习体系的课程,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体验与学习, 教师应该竭力在“三系列”项目课程实施中, 在分模块组织中, 将正确的劳动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4) 劳动课程是一门动脑与动手结合的课程, 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师应具有多学科的视野, 拥有跨学科的基本能力, 在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同时, 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与综合能力。 (5) “安全第一”为首要原则, 注意劳逸结合, 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2) 教学评价。

(1) 在内容上, 尝试从“单一”向“多元”过渡, 体现综合性。

(2) 在方式上, 尝试从“终结评价”向“表现评价”过渡, 体现过程性。

(3) 在对象上, 尝试从“被动评价”向“主动评价”过渡, 体现选择性。

(4) 在路径上, 尝试从“单向评价”向“互动评价”过渡, 体现交互性。

2劳动课程的实施

2.1主题化实施

劳动课程的主题化实施, 顾名思义是围绕我校“两月两节”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的课程体验与学习。例如, 在本次科技月里, 我们结合年段特征, 开展了集动手、动脑、研究、展示为一体的“点亮科技光星耀七彩园”主题课程, 隶属于“七彩创客”系列课程。设置了涵盖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跨学科的多元探索项目框架, 再由学部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筛选。其中, 低学部的项目是“梦想启航”纸飞机大赛和“自然笔记”绘本大赛;中学部的项目是“原来如此!”科学实验秀;高学部的项目是“速度与激情”动力比拼。我们又将一学月的时间分为四个主题周, 即:创客嘉年华—探秘科技化—玩转妙想场—总评展示周, 各学部学生在每个主题周里, 基于各自选择的项目以或个体或小组的方式, 开展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及科学技能的学习, 并进行动手设计、比试与展示, 促进了学生在探索中智慧成长。而在六一收获节里, 五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学期“实用生活”课程 (蛋挞烘焙、丝网花制作、十字绣) 实践、学习后, 在班主任和数学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进行了营销策划、成本核算、采购制作等有针性的财商课程的延伸体验。活动当天, 在事先有效的宣传攻势下, 售卖平台还没有搭建好, 就早已顾客盈门。小厨房内, 五年级一班的同学有条不紊地进行蛋挞烘焙操作。烤熟后, 揭开烤箱, 顿时一股香气扑面而至, 吸引了一批蛋挞粉丝排队购买。五年级二班的同学除了现场售卖, 还有同学借鉴街上摊贩的经验, 带上花到班上销售。五年级三班同学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示出来, 就吸引了许多同学。但由于定价稍高, 买的人寥寥无几, 见大家只看不买, 几个销售组的同学忙着和审计组的同学对商品进行重新估价, 打折销售, 很快就赢得了顾客们的青睐。在售卖活动结束后, 各班还进行最佳员工的评比, 并对本次销售活动进行利润核算, 每位同学都得到了若干的分红。通过本次活动, 同学们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劳动乐趣, 培养了一定的财商意识, 同时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儿童节。

与此同时, 我们还积极借助社会公众资源的力量, 与重庆图书馆、重庆科技馆都达成了合作协议, 为孩子们的劳动课程请来了不少专家, 也极大的拓宽了孩子们的展示舞台, 学生在这样的主题课程里, 无疑能获取更多的快乐与良性成长。

2.2系列化课程实施

我校的劳动育人修身课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化实施课程, 她包括了修身微课堂 (午间10分钟的午会) , 修身中课堂 (一节班队会、思品课或综合实践课) , 以及修身大课堂 (修身主题大型活动) 。修身系列课程由于学情、需求的各异, 就整合了“实用生活”“七彩创客”和“种植养护”系列课程的不少项目, 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实践、研讨中, 习得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以“种植养护”课程为例, 每个年级主题相同, 内容不同 (符合学情、循序渐进) , 学生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中得以学习和实践。每一位学生在校六年时间需完成“十百千万” (“会种养殖10种植物、动物”“认识100种植物”“完成1000字科技论文”“完成10000字观察日记和劳动体验作文”) 的学习和训练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 通过植物识记探究、种养殖技能学习及劳动小课题研究等劳动实践活动, 让学生树立了热爱劳动的意识, 养成主动参加劳动的习惯, 培育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让教师树立了全面的育人观念, 整体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在六年级的种养殖课上, 阙雅丽老师曾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实验栽种, 一组种植去皮的大蒜, 一组种植留皮的大蒜, 并在整个大蒜生长期记录成长过程, 经过一季的时间, 大家对比大蒜成长记录数据, 得出两种栽种方式对大蒜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的结论并完成科学小论文。高小孩子们的劳动必修课, 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 既锻炼了学生劳动能力, 又培育了学生创新精神, 优胜者可获得学校“七彩创新星”评价。此外, 服务自我的“今天我当家”家政课程, 服务校园的“今天我值日”园艺护理课程以及服务社会的“今天我当班”的职业体验课程, 更是让孩子们体味到了劳动的喜悦, 责任的分量。

2.3立体化课程实施

立体化课程实施则是将一个主题课程贯穿整个学期, 横跨了多个主题活动的实施方式。她有别与其他实施办法的优势是:主题更为鲜明, 育人效果更为突出。下面, 以上期开展的“Give me five”课程活动为例进行阐述。“Give me five”的命题首先是由美术组提出, 建构的初衷为“伸出你的手, 伸出我的手, 我们手拍手, 创意间奔走;我们手牵手, 卡通中遨游”, 激励孩子们互帮互助创意绘画, 装点校园。而后, 在体育月里, 为了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提升, 增加高年级学生的担当, 提升教师、家长的使命感, “Give me five”的主题得以延续, 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即“信任、合作、责任”。在6月毕业季里, 毕业班的孩子们又将自己对母校、老师的真情与感恩都留在了这一张张手印添画里, “Give me five”又从抽象的美好, 幻化为具象的祝福。同一个主题, 却在不同的阶段获得了不同的定义, 引领着高小的学子们创意无限、诗意生活, 受到了师生、家长们的广泛欢迎。

篇4: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摘要:对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省部分高等院校的280名体育教师的组织承诺,离职意愿及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调查。有效数据被试247名,男性占68%,女性占32%;平均年龄34岁。对有效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第2阶段(在适应成长阶段),规范承诺能够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在职业生涯发展的第3阶段(即在快速发展阶段),情感承诺能够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因此,在体育教师的适应成长阶段提高其规范承诺、在快速发展阶段提高其情感承诺可降低其离职意愿,这将为高校体育院系的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组织承诺;离职意愿;职业生涯阶段;高校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84-03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上组织承诺能否有效预测离职意愿,若能又是如何预测离职意愿的呢?本研究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为高校体育院(系)的管理部门(者)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被试为湖北、浙江、湖南、江苏等省部分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共280名,有效数据被试247名,其中男性体育教师168名,占68%;女性体育教师79名,占32%。平均年龄34岁、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0岁。所调查的学校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汉大学、咸宁师范学院、孝感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温州大学、浙江林学院、常州工学院、湘潭大学等。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通过对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组织承诺,离职意愿及职业生涯的认知,以获取关于本研究主题的一些相关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所采用问卷包含组织承诺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锚定表。

组织承诺量表采用胡卫鹏修订的由Meyer & Allen(1993)编制的组织承诺量表,量表共15个条目(情感承诺5项、持续承诺6项、规范承诺4项),采用利克特5级记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1]。

离职意愿量表采用崔来意(2000)编制的量表,包括6个条目,分别测离职念头、寻找其他相同性质工作的意愿、寻找其他不同工作的意愿、找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外在工作机会、离职意愿。量表采用5级记分,前3个条目上,1表示“从未如此”,5表示“总是如此”;后三个条目上,1表示“极不可能”,5表示“很有可能”[2]。

在参阅有关职业生涯阶段划分及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述的基础上,自编职业生涯阶段锚定表。

关于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典型代表人物——金斯伯格(Eli Ginzberg)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11岁以前)、尝试期(11~18岁)和现实期(18岁以后)三个阶段;职业生涯发展专家休普将人生职业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试探阶段(25岁以前)、创立阶段(25~45岁)、维持阶段(45~65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萨柏(Donald E. Super)将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14岁以下)、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3]。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孔夫子将人生十年作为一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

以上关于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基本上是以个体职业的发展为主线(“准备→成长→成熟→衰退”阶段),且均以年龄界限作为划分标准。由于个体参加工作时的年龄不同、其职业发展进度也不一致,故职业生涯发展在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阶段不能单凭其年龄进行划分。本研究在对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访谈的基础上,参阅贾荣固关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论述,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划为以下五个阶段:职前准备阶段、适应成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高原” 发展阶段、逐步衰退阶段,并分别锚出五个阶段上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上的特点[5]。

本研究中组织承诺量表15个条目的a系数为0.79,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分量表а系数分别为0.83/0.72/0.64,离职意愿量表的a系数为0.70。

1.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28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12.0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图2职业生涯快速发展阶段组织承诺各维度对离职意愿的预测力

注:图1和2中,**表示回归系数β在0.01水平显著,

*表示在0.05水平显著。

由于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关系受职业发展阶段的影响,本研究在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阶段上,分别以组织承诺各维度为自变量,离职意愿为因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作了离职意愿对组织承诺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为了排除其它无关变量的影响,研究将预测变量分为两组(block),一组为人口学变量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工龄、院龄、最终学历、职称和授课对象;第二组变量为组织承诺各维度。以探讨在排除第一组变量的影响下,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上组织承诺各维度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人口学变量和组织变量,严格来说属于分类变量,如性别、婚姻、学历等,应作为虚拟变量处理,但如果虚拟变量太多,结果分析就会过于复杂[6]。因此,本研究只将性别、婚姻、授课对象当成分类变量处理,而将学历、职称、年龄、工龄和院龄视为等级变量,如学历1表示大专及以下、2表示本科、3表示硕士以上(包括博士),数字越大,表示学历越高。回归分析全部采用的是全部纳入法(enter)。结果见表1。

表1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排除人口学变量和组织变量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第2阶段(适应成长阶段),规范承诺能够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其β系数为-0.284,(P<0.05);在职业生涯发展的第3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情感承诺能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其β系数为-0.332(P<0.01);而在职业生涯发展的第4阶段(“高原”发展阶段)、第5阶段(逐步衰退阶段)上,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均未能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图1和图2标示了第2、3阶段组织承诺各维度对离职意的愿预测情况。

3讨论

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第2阶段(适应成长阶段)上,规范承诺能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可以从规范承诺的涵义和此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上高校体育教师的身份来解释。规范承诺是指由于长期受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的承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员会认为,他们有义务留在组织内,为组织尽一份责任,规范承诺高的成员感觉他们应该留在组织内。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规范承诺的形成可能要早于个体进入组织,它更多地受之前个体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内化了的社会规范在个体对组织的态度上的反映。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强调重道德、重人格,强调“既来之,则安之”的职业道德。因此,规范承诺更多地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它相对比较稳定。在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阶段(适应成长阶段),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较短,正从学习者的身份向教育者的身份转变,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体育教师来说,这种较稳定的规范承诺对于他们的工作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工作,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形:规范承诺低者无论干什么工作其离职意愿都高。所以,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在适应成长阶段,规范承诺最能够预测其离职意愿。

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第3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上,情感承诺最能预测离职意愿。在这一阶段,青年体育教师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发展势头强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育效能感;丰富实践和阅历,积累经验和资料;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培养爱好,发展特长;结合教学实际多读教学刊物,向专业领域深度、广度或前沿进军。因此,体育教师在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是一个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积累阶段,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要求需要积极的、持续的工作热情作为保障,而这种工作热情来自于对单位的情感,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因此,在这一阶段,情感承诺高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可能会成为佼佼者脱颖而出,他们也因成就感,意识到的可能更光明的未来而降低离职意愿。因此,情感承诺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第3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地预测体育教师的离职意愿。

4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第2阶段,即适应成长阶段上,规范承诺能够有效预测离职意愿、第3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上,情感承诺能够有效地预测离职意愿。因此,在体育教师的适应成长阶段提高其规范承诺、在快速发展阶段提高其情感承诺可降低其离职意愿。这将为高校体育学院(系)管理部门(者)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卫鹏,时勘. Meyer & Allen(1993)组织承诺三维结构问卷的修订与实证研究.待发表.

[2] 崔来意.高科技公司女性专业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及离职意愿关系之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11.

[3] 北森职业咨询网[EB/OL].http://www.mbti.com.cn/consult/theory/sabo.htm.

[4] 程昌明,译注.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P11.

[5] 贾荣固.略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3.1.4-6.

[6]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运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 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93-1394.

[8] 李洋洋,王晓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认同情况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1):80-82,91.

[9] 杨启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教师,1997,(2):22-23.

[10] 安蓉,王梅.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J].职业教育研究,2007(4):68-69.

篇5: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胡兴文

一、过去一年初中英语研训工作的回顾

2004年3月,我们在资丘镇中心学校召开全县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讨会以来,全县着重围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培训工作,主要有以下八件事:

1、课标培训。去年5月,全县分两片在清江中学和龙舟坪镇中心学校分别进行了两天的课程标准的培训,全县共有180名教师参加,经过暑假的测试,绝大多数都取得了合格证。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培训组的各位成员克服了教学工作繁忙的困难,挤出了大量时间精心备课,反复修改;清江中学李春晓、龙舟坪镇中心学校李丹等老师上的示范课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英语夏令营。去年7月中旬,我们选派了22名教师参加了香港医疗救助慈善组织在县实验小学举办的英语夏令营,老师们通过7天与外国人的交流,不仅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增强了语言运用的自信心。

3、“义教工程”教师培训。去年7至8月,我们选派了24名教师在省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35天的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各位教师刚从教学一线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他们不畏酷暑和生活条件简陋,从新课程的理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课堂教学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培训、交流和提高。

4、课堂教学竞赛。①、去年9月下旬,我们以使用旧教材,体现新理念,展示自主学习实验成果为重点,分两片在鸭子口乡中心学校和清江中学进行了全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竞赛。各单位在充分预赛的基础上,都派出了优秀选手参加。各位选手现场抽签决定顺序、年级和内容,现场备课,较真实地体现了他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经过激烈的角逐,磨市镇中心学校的程曼和资丘镇中心学校的屈群丽获得一等奖。对于这一次活动,全县各单位的领导和老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共有130多人参加了观摩和研讨,占全县初中英语教师总数的72%。②、去年10月,程曼、李丹二位教师代表我县在宜昌市金东方学校参加了全市初中英语说课和教课竞赛,分别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5、参加市新课程送教下乡的观摩与研讨。11月27日,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送教下乡来到清江中学,市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徐启富老师亲临我县,始终参加了英语学科组的活动,就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做了专题讲座和指导。省初中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宜昌市九中的周莉老师和我县清江中学的武永键老师同台展示,他们的课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目标;他们虽然没有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但是仍然形式活泼,符合我们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全县50多位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6、口试。为了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我县

采取了以考促学的策略,从七年级开始进行了口试。根据研训中心的通知,全县绝大多数学校都做到了教导处和英语教研组长负责,七年级班主任和全体英语老师参加,从宣传、命题、制卷、试验、测试、评分、在学生成绩报告册上记载到总结,各个环节都很到位,有的学校还将口试扩展到了初二和初三。尽管这次口试是分校进行的,有许多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各地在试题的难度和实施方法上很不一致,但是,老师们普遍认为:实行口试有利于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克服哑巴英语的问题,也有利于听、读和写的教学。

7、论文评比。围绕学习和实践英语课程标准,开展“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老师们进行了大量学习、研讨和反思,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在“三教”征文中,初中英语有20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麻池中学的王冬兰老师一人就有5篇论文获奖;在一年一度的学科论文评选中,初中英语有8人获奖;我们还推荐了4篇到市参赛。

8、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去年9—12月,我县组织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除两河口中学外,其余初中都有部分学生参赛,在进入决赛的140人中,有4人获得国家一等奖,77人获国家二、三等奖。可喜的是,在本次竞赛中,龙舟坪镇中心学校和磨市中学分别有一名学生夺得了国家一等奖,打破了龙舟坪中学多年来的垄断国家一等奖的局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二、后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在后一阶段,我们将紧密围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深入学习和实践英语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新一轮的教材培训,继续进行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究,不断完善七年级的口试措施,全面提高我县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着重抓以下五项工作:

1、校本研训。在过去的教研和培训中,往往是上级教研部门确定一个课题,然后再确定一批实验学校,大家围绕一个中心开展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这种研究一般都比较宏观,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学校或班级,对于一个具体的教育教育教学现象或问题,往往缺乏针对性,因此,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校本研训并神秘,也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创举,其基本做法是: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针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上好口语课、听力课、语法课、阅读课或写作课,在重视培养运用能力的今天,如何落实语音、词汇、语法、用法等语言知识…),进行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开展上课、听课、评课、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案例、反思、论文或研究报告,宣传和推广我们的成果,扩大我们的影响。其主要途径有:自我学习和反思、同伴合作和互助、专业引领和提升。

市级课题“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题实验”自2002年立项、开题以来,县课题组每学期都组织了一些研究活动,如:课堂教学竞赛、论文案例评比、实验学校经验交流等等;各实验学校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如:理论学习、学生学法指导和交流、课堂教学研讨、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等,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年下半年应该进入结题验收阶段了,请各校抓紧撰写好总结报告,整理好档案资料。我们设想在结题验收的同时,表彰部分优秀实验学校、优秀课题组长和优秀实验教师。

下面我顺便谈一下撰写和上送教研论文的事。过去,教育局和师训处一年举行一次“三教”征文竞赛,教研室一年举行一次学科论文评比,现在,研训

整合了,因此,不再进行学科论文评比。老师们若有好的论文或案例,可经学校上送,参加“三教”征文竞赛。我这里每年接收少量的优秀论文和案例,一是长阳教育信息网上有一个“英语”栏目,可择优公布一些论文、案例、课件(但不能算成果),最大不超过2M,必须发电子邮件给我(地址:hxw959@163.com);二是市教研中心每年举行一次学科论文评比,我们可以推荐8篇左右的优秀论文参评;三是我县的内部刊物《长阳教育》每期可用1篇初中英语的稿件。所有的论文和案例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理有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可以参考网上的相关内容,少量引用,但不得超过30%的内容。参加“三教”征文和市评比的论文还应该符合规定的主题,格式正确,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低于2500字。

2、继续做好七年级的口试工作。开展英语口试,绝不是搞花架子,更不能走过场,它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全面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各教研组要严格按照研训中心的要求,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②、纳入每学期教研组的计划;③、教研组长负责业务方面的策划和安排,英语教师全员参与命题、制卷、测试等工作;(不得只有七年级的教师,甚至任课教师实施)④、集中时间测试;⑤、尽早向学生宣传口试的目的、方法和内容,让学生在平时多进行口语实践,真正提高说的能力;⑥、认真试评,统一标准;⑦、把学生的口试成绩按10分计入到期末总成绩中;⑧、整理好口试的档案。

3、新教材培训。今年下半年,宜昌市将从七年级开始全面使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宜昌市和各县(市)城区有可能使用衔接小学的教材,其它地区将使用初中起点的教材。我县计划分两批对全体初中教师进行培训,具体安排我们将专门发一个通知。

4、七年级和初二的教学

1)、牢固树立大纲和课标意识,读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

2)、把功夫下在上课之前,围绕教学内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训练题,多角度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仔细推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落实基础,全面发展。既要注意研究最新的中考动态,教学向中考靠近,又不能只训练今年的中考题型,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口语、语音、词汇、句型转换、翻译等。加强写(单词、句子和短文)的能力的培养,逐步淡化单纯的语法形式的考查。平均每节课要有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关着书学习,在学生学会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落实到教材。

4)、拓宽英语学习的时空,课内外并举。课堂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生对英语的体验、理解、探究和运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侧重预习、复习、阅读、写作等;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订购课外读物,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5)、搞好形成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6)、今年的学年考试,七年级重在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既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又考查运用能力,题型多样;在120分中,留出10分作为口试成绩,因此,不再设语音题。初二年级将按照《宜昌市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上的题型和比分命题。

5、初三的复习

1)、准确把握今年的中考方向。

认真研究《宜昌市2005年初三学业考试说明》:稳中创新——听力部分将去掉原来的“情景反应”,增加听写类的题;“对话理解”有可能改为听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回答两个问题;“阅读理解”将恢复为3篇短文,A、B两篇读后选答案,C篇读后答问;增设一个“读写综合”板块,题型有选用所给的词语完成短文(5空10分),读短文然后完成任务(10分),书面表达(15分);删去了“补全对话”。之所以这样改革,是为了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强化课标意识、大纲意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体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一点思想,适当降低难度,让老师们真正把教材当作课标或大纲的载体,当作教学的例子,把心思花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上,而不是猜题、押题上。

据悉,为了防止和打击一些书商仿照宜昌市今年中考的样题滥编滥印复习资料,今年的中考试题将和去年一样,在不偏离《考试说明》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的题型将有所变化。如:去年中考的单句理解和读短文然后填空。因此,今年中考复习时,不能只按照《考试说明》上样题的模式进行训练,还应适当训练一些相关题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发给各单位的《九年级英语能力训练材料编写说明》上才罗列出那样一些有弹性的题型。(我个人对今年初三学业考试题型的猜测)

2)、选准复习资料。

⑴、WB中的练习不宜炒现饭;

⑵、市场上资料,包括贴有“徐启富”标签的,其素材基本上都是老教材上的,大多数没有一套题完全与我市今年中考的要求一样;

⑶、2004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中的题质量高,大多数符合修订大纲和修订教材的要求,但同样没有一套题完全与我市今年中考的要求一样;

⑷、宜昌市中考《考试说明》上的样题和训练题很好,但不可迷信; ⑸、本学期宜昌市其它中学命制的试题可以借鉴,更不可迷信;(中考直通车)

⑹、县研训中心编制的本学期初三复习训练题,是以宜昌市城区去年年底统考的题型为依据设计的,有一部分题与今年的中考也不太一致,请老师们有选择地使用;

⑺、我们这次分工编写九年级英语能力训练材料,主要是考虑到老师们手头太缺少符合我市今年中考要求的材料了,让大家都找一找,编一编,以实现资源共享,减轻各自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体验一下命题的艰辛。这些材料一是大家都很认真,花了不少的精力,质量总体很高,个别对要求理解有误或敷衍了事的,我也没有进行修改,大家自有公正的评价;二是难免有一些相互重复的地方;三是有个别单位的质量较差,校对不严,存在着试题、答案等方面的错误。因此,请大家在使用之前还要仔细琢磨一下(我做了一个《九年级英语能力训练题完成情况》分析,供大家参考。分四种情况:A=符合中考说明B=符合编写说明 C=不合格 D=缺)。除本次会议资料中收录的两份外,其余我们将挂到长阳教育信息网英语栏中去。(关于本次会议的资料:我们的收费主要是住宿和生活;资料所用的费用主要是渔峡口中心学校赞助的;各校一本;复印)

总之,老师们不要过于相信别人、依赖别人,要认真备课,要坚信:我们自己根据中考要求编制的题,才是最好的题。

3)、面向全体学生。千万不要认为中下层学生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好,能力题不能动笔;对中下层学生的放弃,就意味着接近50%的低分率,而且,这一

批学生无所事事又必然惹是生非,影响其它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分层要求,分类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4)、抓住重点,处理好基础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⑴、在以教材为依据按单元复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掌握词汇,熟读教材;②.前后联系,适时小结;③.结合教材,训练写作;④.循序渐进,穿插听力和阅读训练。

⑵、在能力提升阶段,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多激励,消除畏惧心理;②.周密计划,选材科学;③.题型规范、难度合格,精心制作磁带;④.科学评讲。

篇6:教师工作阶段小结

信息管理教研室2011-11-15

本学期承担11级港口工程专业(1,2,3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强调学生在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地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前一阶段总结:

1、教学效果

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讲练结合。以任务为导向,明确学习目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使用的案例、设计的任务直接来源于日常的工作学习,如&;奖学金评定表&;、毕业论文格式练习等;以及生产生活,比如&;青岛港十七号变电所柱形图&;。通过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讲练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多操作练习可以更好的完成技能的掌握。

2、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很难掌控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

2)、学生课下缺少上机练习的时间,常常上节课学的内容第二次课就忘了,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学生有反映上课内容缺少条理性;

3)、个别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布置的课堂作业不做

4)、有些同学没有能很好的操作的基本原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比如excel中函数的操作

3、下一阶段整改措施

1)、更好的了解学生,有时间多和学生交流,针对大都出现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

2)、严肃课堂纪律,坚决杜绝玩游戏等现象。向学生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保证教学效果。

3)、采取层次教学法,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对掌握层度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些拓展练习

篇7:青年教师工作小组阶段小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校的青年教师工作小组成立已有五年光景。在这五年里,一批批青年教师在校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指导下,在前辈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成长团队。“青春充满朝气,青春迸发活力”,我校的年轻老师们通过工作小组这个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回想几年来,我们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现如今的融洽,从工作的缺乏经验到现在的成长和收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能以“小组”为中心,团结一致、坦诚交流、协作共进。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回顾近阶段青年小组的历程,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机制,保证落实:

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由校长室和党支部直接领导,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并与各部门合作为依托,与青年教师一同学习、一同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迅速成长。我们青年教师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邀请校领导与会,制定每个阶段的基本工作计划和要求。我们工作小组给每位成员配制了一本青年教师成长记录手册,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学习机会,这本成长手册让青年教师们将成长过程中的收获、随笔、感想记录于此,对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也可以通过记录手册与学校领导进行交流。我们的书记与校长也定期阅读这本成长手册,用真切的字语给予点评与指导,它成了我们青年教师与校领导间沟通的一根很好的纽带。

二、落实实践,锤炼成长:

1.青年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在青年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求青年党员明确党员职责,起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我们青年党员确实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对其他青年教师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如:在党员教师的发起与带动下,开展了与退休老教师的结对活动。做到对结对退休教师在学期结束前上门慰问、在平时的节假日打电话关心、日常生活中主动联系。与孤老结对,不仅仅是服务问题,更是师德建设的一项主要举措。此外,在与地区单位共建中,青年党员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以此感染和带动了其他青年教师。在“创先争

优”学习中,我们的青年党员教师也表现出色,两人被评为“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 “五带头”共产党员。

2.青年党团员的志愿者服务

发挥青年党团员的特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每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校青年党团员都会在学校大厅或309多功能厅举行学科、心理上的咨询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提供义务服务,解答学习上和学科上的问题,深受学生喜欢。每次活动都是门庭若市,令党团员志愿者应接不暇。此外青年团员吴迪老师还在中午成立心理咨询室,为学习和生活上有困扰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在上海举行。我校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世博园区内外的志愿者工作。特别是三名园区志愿者、两名城市站点志愿者和一名城市站点管理者,是我校服务世博的主力军,并被评为“世博之星”。其中,胡文娴老师作为城市站点的管理者,服务世博长达七个多月,每天辗转于各服务站点,她的个人工作小结被刊登在了区党工委的简报上,个人获得两次上海市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之星”、一次黄浦区世博工作优秀个人、一次黄浦区世博志愿者月度之星。我们的青年教师用出色的表现为世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2012学第一学期中,我校的十二名青年党团员在沈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南京路步行街开展“蓝天下的挚爱”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老师们手执学校的志愿者旗帜,头戴爱心志愿者帽,在冬意已浓的街头募集爱心善款。活动共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大家不断高喊着“好心人帮好心人”的宣传口号,路人纷纷慷慨解囊。有推着婴儿车带着孩子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着下一代;也有途径南京路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让人们感受着爱心不分地域;也有许多莘莘学子,尽管他们没有工作,但也慷慨地捐出自己的零用钱„„短短活动过后,我校的青年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一种大爱无疆的社会氛围,“人间有真爱,人间有真情”,我们传递爱的行动仍将持续下去,关爱我们的学生,温暖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

3.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依赖于自身努力之外,也离不开专家、同行的指导与帮助。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以区里和学校各项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德育方面,学校始终坚持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育人重在育德,育德重在育心,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坚持“爱”、“严”、“宽”、“育”相结合的原则,把德育工作抓好、抓实。多名青年班主任在参加区教育能力的评比中获得了等第奖。

同时,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依托名师工作室和青年教师带教工作,为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在化学名师工作室的带教下,我校的戈凯怿老师面向全区开展了一节展示课,受到区内教师的好评,并以各方面都不错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我校最年轻的理化组教研组长。同时,英语组的刘炜老师、数学组的陈骋老师都在各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分别成为以上各组的年轻的教研组长。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青年小组还鼓励青年教师多搞研究、多写论文,并积极为校刊投稿,已有多位青年老师的优秀作品被选登在校刊上。2013年6月,小组内一半以上的青年老师参加了黄浦论坛征文的撰写。组内胡文娴老师的课题被评为区级课题,金珠老师关于生生之间伙伴关系的研究参加了市级课题的评比。小组还定期为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系列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课题论文撰写与专业业务知识上的能力。

三、不断创新,形成特色:

每学年的上半学期,青年小组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大奖赛活动,并已形成常态机制,意在通过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加大家在业务能力上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凝聚力。

大奖赛活动分为教案评比与课堂教学评比两个方面,并分别评出等第奖。在开课过程中,参赛老师向全校教师展示出了自己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给听课者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回忆。

我们青年小组还利用校园网开展青年教师论坛,以论坛为平台,为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和全体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舞台。在论坛上,大家讨论着不同的话题,如假期旅游攻略以及旅游感受大公开;推荐读物《第56号教室》读后感交流;教学比赛后课堂教学的交流讨论;专题讲座后个人体会的分享等等…… 论坛成了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相互交流的一个温馨的家。

通过以上系列学习活动,青年教师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青年教师工作小组真正起到了组织青年、带动青年、提高

青年的作用。广大青年教师也积极投身其中,把工作小组看作自己学习、成长的平台,相信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8:体育教师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读者如果仔细“书缝”, 就能够“体会”得到高明的作者定将阅读爱好者所急欲了解的事情与真相, 其实早就“放”在了我们眼前。

我将自研究《红楼梦》以来的成果与心得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一方面自我纠错, 另一方面也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范围等;既是抛砖引玉, 更是呼吁国家与社会重视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传及传承, 以无愧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祖先与自己的良心。

一、作者问题

我之前几篇论文已将《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与说明。随着研究及“考古”的不断深入, 以及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与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也发现了一些小错漏, 但我有关作者问题的观点却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 以及证据的不断发现而更加坚实。错漏之处是因为“想当然”便随手写下, 于今难以“覆盖”与“抹掉”, 很是后悔不迭, 并借此机会加以指出与改正。

《红楼梦》的著作权应该属于李鼐, 清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煦之子, 笔名脂砚斋, 晚年曾用名于景廉。如何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 不仅需要确凿的史料证实, 而且需要下苦功夫钻研、科学的探索精神与方法、耐心于自甘孤独寂寞, 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辨推理能力, 等等。否则, 都将经受不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关于作者问题, 几百年来,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我乃一介微之人, 何德何能, 意欲“独揽朝纲”一统天下?唯有事实真相是“上帝”, 我也仅是朝拜者及仰慕者而已。过去, 现在, 以及将来, 研究“苏州李家”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 都是大有人在的。就我所能够看到的非常有限的公开资料中, 迄今为止, 仅仅发现台湾的皮述民提出过“苏州李家”中李煦的另一个年长的儿子李鼎是作者的观点。皮述民“推断”出李鼎出生于1697年, 而在我所发现的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中, 赫然写着1697年出生的乃是李鼐, 但我却并不是在皮述民的研究之上“进行”下去的, 我的研究是“自然生发”的。我在提出李鼐是作者的观点且公开发表论文阐述, 下决心投身于《红楼梦》的研究之后, 大约在过了一两年时间的2007年年底, 借助去北京搜寻访查有关“苏州李家”后代及其家族坟冢之机, 去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海外“红学”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在国家图书馆的港台书籍阅览室中, 才看到了皮述民所著的一两本书, 知道了他的观点。如果皮述民提出的是李鼐乃作者的观点, 我或许会于2008年的年头, 斟酌再三之后, 就终止自己研究《红楼梦》的“专业”之路。我认定作者出自“李家”, 但之所以很快地就否定了老大李鼎而确信是老二李鼐 (当时还没有查访到“姜氏族谱”) , 一则书开头所言“背父兄教育之恩”一句, 二是因为曾经“泛读”杂书时, 看到有一篇文章中说李鼎早死。不过令我感到十分遗憾的是, 其时我还没有开始专注于专题研究《红楼梦》, 因而“放”过了这篇文章及其所刊登的杂志名, 更未想到追本溯源。

从2006年开始, 我每年都至少去北京一趟, 贯彻我的“田野调查”思想及理念。几年来的收获与发现, 证明了我思考方式的正确, 并出乎预料之外地不仅与“北京风筝”产生了缘分, 更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 而且发现了“老于家”这条线索。我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 尊重事实, 点滴积累, 不懈努力, 不迷信权威, 不屈不挠地进行研究,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还原历史真相。

“鼎”、“鼐”二字在小说中, 以“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而现, 现今已发现的手抄本及刻本中, 有将“忠靖侯”、“保龄侯”的爵位都“给”了“史鼎”的情形, 则“鼐”就真真切切地成了“夹缝”, 几近湮灭矣。关于作者, 其次的证据, 便是《李煦奏折》, 以及姜氏族谱, 外加几十年来都真假难下定论的敦敏《瓶湖懋斋记盛》一文 (这又牵涉到《废艺斋集稿》的真伪问题了, 是谓“案中案”) 。我根据追索与研判, 断定《废艺斋集稿》和《瓶湖懋斋记盛》作假的可能性不大, 且《废艺斋集稿》是李鼐除《石头记》之外的另一部未出版著作, 因而也将《瓶湖懋斋记盛》中敦敏的有关叙述作为我论证李鼐是作者, 而不是曹雪芹的论据之一, 更是我认可李鼐晚年曾用名“于景廉”的唯一证据资料。“老于家”在北京城中的存在是事实, 人证物证俱有。“于氏风筝”也有传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线索追寻, 也是我研究《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假如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 则“反证”就在于, 敦敏、敦诚兄弟俩, 以及现今所知生前与曹雪芹交好的张宜泉等人, 为何不在所作的诗词中加注“传奇《红楼梦》的作者乃是曹雪芹。”一句, 而只说其人“工诗善画”而已。难道曹雪芹真值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避讳”吗?另外, 书中提及“山东青州”, 而山东乃李鼐的故乡。事实上, 我最开始研究《红楼梦》, 就是从“姽婳词”进入所谓“红学”这扇“万劫不复”大门的。书中, 宁国公乃“贾演”, 而姜氏族谱上, 李鼐的曾祖父便是单字一个“演”, “真”是“巧合”。裕瑞在《枣窗闲笔》中, 是直截了当地否定了曹雪芹是作者这一观点的。我看到有文章“信誓旦旦”地否定了裕瑞的《枣窗闲笔》, 斥责其为“后人伪托”。“脂批”否认曹雪芹是作者, 应该是确凿的, “大家”又非得一口咬定“脂批”是肯定曹氏著作权的, 好在“脂批”早就公开影印出来了, “大家”是可以各自判断的。“有人”干脆就把“脂批”整个否定掉了, 就认为自己所说的观点是对的, 真是可笑。

仅以“自执金矛又执戈”来断定作者自书自批, 或许有人认为不仅单薄, 而且是孤证;那么,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则就不是明说了吗?还有“脂批”所言:自有取乐之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难道没有吗?李鼐就是曹雪芹的叔叔, “谁”又能否定得了?我踏入“红学”之门的最初缘由, 只是为了弄清“脂砚斋”是“谁”这个问题, 并没有想很多其他事情, 也不是先入为主地冲着否定曹雪芹是作者这个问题去的。自撰自批及作者与脂砚斋是同一人的观点, 是在仔细阅读资料并反复思考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并且前人也是有过相关“怀疑”及看法的。“大家”不妨把那些相关资料都找来看看, 相信也能够得出与我一样的结论。

关于作者问题, 我如今需要指出并改正的地方, 就是我在第一篇论文中, 曾经主观认为李士桢是于1633年, 被孔有德、耿仲明“挟持”去了辽东等, 这是我感情用事的一大败笔。我后来与现今的姜氏族人接触交流, 据他们说, 李士桢是于1642年清兵攻打昌邑城时被俘投降的, 并之后改姓李, 昌邑县志上都有提及与记载。虽说按照“正统”观念, 此乃李士桢的“瑕疵”及“不齿”, 但事实却是绝对不能否认与篡改的。我“对比”小说中, 作者借助男主人公贾宝玉之口, 说出不主张“武死战, 文死谏。”的观点, 禁不住“哑然失声”矣。对于“姜氏族谱”, 出于研究目的不能不提及, 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我并未仔细审看原版族谱, 而李士桢墓志铭原文我也未见。据我在网上搜索查阅得知, 族谱中有与墓志铭中“冲突”的地方不在少数。我自己也有许多很奇怪及迷惑的地方, 比如“鼎”、“鼐”两字, 异于同辈族兄族弟名字中的“斜土”旁用字, 很“另类”, 想必其中是定有缘故的。网上说, 清代《昌邑姜氏族谱》一共六次刻印, 分别为: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六十年、乾隆三十三年、嘉庆二十二年、同治九年、宣统元年。当年我去山东昌邑, 族谱并未看全, 根据“听说”记下第一次与第六次分别刻印族谱的时间, 即康熙三十七年与光绪三十四年, 我在之前的论文中, 使用的也是这个时间点而并未仔细核对族谱, 如今看来是疏忽大意及不严谨所致。我后悔当时自己被高兴及激动冲昏了头脑, 以致造成莫大的遗憾, 希望大家谅解。“曹学”是慢慢成形的, “存在即合理”, 全盘否定也不符合科学的精神, 而需要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我尊重他人的研究与劳动, 更没有“一棍子都打死”的意识及动机。我自己也吃了不少所看资料讹误的苦头, 比如我当年“兴致勃勃”地前往北京通州, 意欲寻找李士桢的坟冢, 在我所看到的资料中“说”地址在“北京通州黄瓜园”, 去了才知道当地只有“红瓜园”并无“黄瓜园”。我后来在族谱上看到, 写的却是“王瓜园”。

因为我早年对于清宫的选秀制度一无所知, 所以, 我在第一篇论文中所犯的另一个重大错误, 便是“主观”地认为康熙皇帝的嫔妃王氏, 是康熙南巡时, 被时任苏州织造李煦“敬献”给康熙皇帝从而进入皇宫的。如今, 我也为自己的这个“想当然”而深感羞愧, 更时常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及无知而自责。在研究《红楼梦》一段时间之后, 我之所以提出看懂《红楼梦》必须至少过三道关, 亦即语言、历史与自身阅历等, 乃是深有切身体会的。

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 “交代”的, “有可能”是李鼐晚年的情形, “有可能”又改名叫做“于景廉”。关于《废艺斋集稿》, 我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关注研究调查求证, 花费了许多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理清弄懂, 迄今为止还不到阶段性给出令人信服结论的时候;就我自身的感觉, 就是那些确信《废艺斋集稿》为真的人, 甚至于包括已故的吴恩裕老先生本人, 也未必就仔细地阅读过敦敏的那篇《瓶湖懋斋记盛》, 看清看懂了其本意。

作者明确了之后, 对著书动机, 我“总结”为:《红楼梦》乃是作者“有感而发, 有才而作”。几经修改, “愈出愈奇”。

我的作者是李鼐的观点, 也为大观园原型应当为圆明园之说, 增添了又一有力证明。

“点透”了“一从二令三人木”乃是一个繁写的“撿”字, 对于明了此书的本旨, 也就会更深一层。

二、版本问题

1.《红楼梦》是作者已经有结局的一部小说

虽然现今我们只能看到《石头记》的前八十回, 但根据现已有的史料, 是可以确信《石头记》乃是有“大结局”的小说。“脂批”中说到“五六稿迷失”, “稿”字的用法应当与现代汉语无异。王梦阮、沈瓶庵于《红楼梦索隐》中, 提及“红楼一书, 内廷索阅, 将为禁本”的说法, 据我所知, 目前暂时为“孤证”, 但“恰好”印证回答了“脂批”中感叹“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的隐情。八十回后, 有抄家的情节描写“很犯忌讳”, “迷失”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既遗憾于《红楼梦》无尾, 又为侥幸至少看到其书三分之二而感到“艳福”不浅。

2. 关于现已发现的几部手抄本《石头记》

因为我几次进京, 都由于相关“规定”而没法得见己卯本、庚辰本的“真身”, 我既表示理解, 又是对于版本问题三缄其口的原因之一, 毕竟未得见“真迹”, “道听途说”的研究版本, 其可信度是要大打折扣的。

虽说己卯本与庚辰本也有很大不同, 但底本“应该”都是小说的第四稿。如果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为真, 对照时间, 则敦敏、敦诚兄弟俩也“应该”是从“这”第四稿开始看的。我仔细琢磨吴恩裕先生所著书中的《瓶湖懋斋记盛》前半篇, 认为作伪的可能性很小且难度很大。《废艺斋集稿》中的那十几种技艺, 别说其中一门靠自学成才都很难, 统统一起精通的难度更大。何况“手艺活”, 过去社会里那可都是作为“传家宝”, 是养家糊口的营生, 绝对都是轻易不外传的, 难道说作假去骗自己的后代与徒儿吗?

甲戌本很“诡异”。我刚开始接触甲戌本时, 除了感觉稍稍有点奇怪之外, 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地相信胡适之先生所说的一切描述;可问题“恰恰”就在于这十六回很“蹊跷”, 不是连续的十六回。胡适之先生含糊其辞, 只字不提甲戌本的详细来历, 只说“重金购得”, 而何时何地从谁手中购得, “异样”于他“跋”庚辰本的情形。从他对甲戌本的重视程度, 谁都知道这个手抄本的重要意义及价值。我曾经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资料室查阅胡适书信原稿, 在蛛丝马迹中发现了胡适之先生的“隐情”。

关于甲戌本, 上海博物馆N年前曾经由胡适之大儿媳之手, 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花重金 (我听说是五万美元吧) 购回了胡适之先生当年离开北平时所带走的那一部手抄十六回甲戌本《石头记》。我从有关报道中知晓了这件事后, 就自费亲自跑到上海博物馆想了解详情, 未曾想在上海博物馆门口被门卫挡住了, 让我通过电话与馆方相关部门及人员联系沟通。在电话中, 我说明了来意, 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 馆方矢口否认上海博物馆收藏有甲戌本, 并言谁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就去问谁, “他们”从未听说过。我问电话另一端的人是谁, 回说管他是谁呢, 总之是不会告诉我的。几年时间过去了, 这个号称代表上海博物馆的人, 其态度之恶劣, 在我的印象中依然是那么深刻。之后, 我借助拜访沪上“红学家”的机会, 提到我在上海博物馆的遭遇, 他们都说知道上海博物馆收藏甲戌本之事, 同时, 也打着圆场让我不要介意。我无语, 也放弃了再次前往上海博物馆“对质”的念头。更为“诡异”的事还在于, 我回到武汉之后, “碰巧”在网上看到, 沪上有私人声称其家中收藏有甲戌本, 其人曾多次与上海博物馆交涉争辩, 说上海博物馆买到的那本甲戌本是赝品。我想这也许就是上海博物馆对我否认且态度不好的“心中隐痛”吧。事实上, 有人已经在著书中多少解开了这个谜团, “说”当年胡适之先生曾经让他的私人秘书手抄了一部甲戌本《石头记》, “据说”是为了送给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标点出版《红楼梦》时, 进行参考校对所用。围绕着甲戌本, 又“衍生”出来了一系列真真假假, 有有无无的一篇“文章”。

3. 关于在俄罗斯的《红楼梦》版本

列藏本《石头记》前言中, 提及1820年俄国第十届传教团成员季姆科夫斯基在华购买了两部《红楼梦》, 其中一部购买价为八两白银, 俄国人称作是“描写一个满清豪门家族兴衰的讽刺小说”;第二部仅费了一两五钱银子, 俄国人称之为“爱情故事”。2007年年底, 我前往国家图书馆意欲查阅己卯本《石头记》, 借机向馆方提意见, 希望国家图书馆能够出面, 查找到这两部明确有俄国人文字记录的《红楼梦》版本, 结果如同我第一次将论文投给《红楼梦学刊》的情形一样,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具有官方记录的版本, 其学术研究价值远远高过现今国内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由此可见, 研究《红楼梦》版本, 不能不把目光投向且聚焦于俄罗斯。

《红楼梦》抄本及刻本, 不仅仅流传并留存于俄罗斯, 其他的如日本、朝鲜、英国等一些国家, 当年出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 在其图书馆和私人藏书中, 也都有“藏身”之地。就《红楼梦》版本学研究来说, 在资料收集与整理方面, 注意力应该多放在国外。

4. 八十回后

通行本八十回后, “应该”是有原作者原稿的, 只不过我认为有可能是原稿中“应该”原本是八十回之前的部分。《石头记》修改稿至少“五六稿”, 许多情节变化很大, 特别是我认为从《风月宝鉴》到修改稿, 由于加入了“大观园”的“戏份”, 情节与结构不可能不大动“手术”, 以求“立意”的高、新、巧。版本之“乱象”从开始就埋下了料想不到的“伏笔”。客观上, 就程伟元、高鹗两人在《红楼梦》流传过程中的贡献而言, 程高二人的功绩也应当不亚于曹雪芹。

三、《红楼梦》研究的展望

1. 现今的研究方向与范畴

我认为研究《红楼梦》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学术研究, 求真求实还原小说撰写的过程、历史、流传, 等等;二是在兴趣爱好之下的“茶余饭后”研究, 索隐、评点、引申、探佚、联想, 等等, 也都应该属于《红楼梦》研究的范畴。只要是因《红楼梦》而起, 就可算作广义上的“研究”。

既然确认小说开篇的那一段话是自序, 总结《红楼梦》研究这么多年以来, 如此之多的探讨成果, 则不仅曹雪芹是实有其人, 而且情僧、吴玉峰、孔梅溪也都是实指真人。在《红楼梦》的修改过程中, 曹雪芹是参与者及主创者之一, 理应属于“责任编辑”无疑, 因而今人怎么颂扬曹雪芹, 我认为都不过分, 是经得起历史、时间, 以及后来人拷问的;包括程伟元、高鹗在《红楼梦》流传过程中所作的贡献, 也都是应该肯定与称赞的。

我认为, 围绕作者与版本这两个基本点, 研究小说的创作、修改、流传, 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从历史、文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 方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由此而言, 不仅需要加强对于曹雪芹的研究, 而且需要重视对孔梅溪、吴玉峰、情僧的研究。关于《红楼梦》研究, 除“红楼”之外, 也有“四大家族”, “李氏”、“曹氏”、“孔氏”、“吴氏”, 等等, 而按照“脂批”的说法, 世上又何止只有“四大家族”呢?

2. 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

《红楼梦》的“横空出世”, 离不开社会现实, 所以研究清朝历史, 甚至于明史, 以及中国的整个封建王朝史, 也应该是《红楼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根据前人及我本人的初步追究与研判, 发现“孔梅溪”是孔子世家中的某位有一定影响及名气的人。

“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则牵涉到了作者与版本两大方面。曾经“昙花一现”的靖藏本《石头记》, 又牵扯出来了夕葵书屋及吴鼐。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其中的《情僧录》, 我曾在查阅“八旗子弟书”相关资料时, “惊奇”地发现也曾经被人提及过。我初步研判, 畸笏、畸笏叟不仅是同一人, 并且是曹頫的可能性最大, 而且也“应该”是这个“情僧”、“空空道人”的“原型”。曹雪芹有个叔叔寄寓寺庙, 而出狱之后的曹頫, 最有可能的栖息地, 也非寺庙莫属。

《红楼梦》的研究工作其实才刚刚起步, 诸多问题及谜团还有待解决。

3.《红楼梦》研究的“走出去, 请进来”

特别是研究《红楼梦》版本, 必须“走出去”, 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史料。“请进来”, 亦即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及学者, 加入到喜欢与研究《红楼梦》的队伍中。《红楼梦》的研究, 也需要改革开放, 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真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显学”。这不仅仅是我的一个愿望, 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四、我在研究《红楼梦》过程中, 所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从一开始, 我就紧紧围绕作者与版本这两大问题展开研究, 一方面从“故纸堆”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 一方面进行“田野调查”。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并不十分了解别人研究《红楼梦》的成果与现状, 只能在我所能够看到的有限资料范围内, 通过仔细阅读并反复琢磨, 以及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推理进行研究。比如在我所生活的湖北省武汉市, 不仅我所工作的高校图书馆, 就连湖北省图书馆及武汉市图书馆, 也都没有订阅及收藏《红楼梦学刊》, 因此不仅使我的研究颇受影响, 而且条件之差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遭遇许多挫折, 但我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然而, 有许多困难与瓶颈, 却不是光靠自信与具有探索真理的精神就可以解决的。比如人的习惯思维模式所造成的偏见;比如对于权威的盲目迷信;比如中国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的学派森严, “门阀”观念, 师徒名分, 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以及一些早年成名的权威根本就听不进不同的意见, 等等, 都是我在学术研究与交流过程中, 时常遇到并不得不直面的“尴尬”事。因为“半路出家”且毫无名气, 人轻言微, “红学界”既不接纳我, 我也进不去。其实, 傲慢与偏见对我的伤害, 在心理层面及情绪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由此而接触不到国家级的档案及资料, 却是自打我从事《红楼梦》研究以来, 时刻折磨我的一大伤心事。我既无强大的经济基础, 又无必要的研究平台与名分, 一些线索明知可以追索下去, 却不得不常常萦绕在心头而难以付诸行动。

我希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不仅可以突破目前困扰我研究的瓶颈, 而且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灿烂光辉的中华文化及文明。我也愿意做一个小小的铺路石, 希望更多人, 更加聪颖的饱学之士, 在我研究的基础上, 不仅更上一层楼, 而且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无论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只要《红楼梦》研究的大事业能够后继有人, 健康与科学地进行下去, 个人的荣辱得失就不足挂齿。

五、我的《红楼梦》研究对当今“红学”研究的影响与冲击

最初的草稿中, 原本并不打算谈这一点, 修改的时候又加上了。一方面, 我十分感激在我研究《红楼梦》的历程中给予我大力帮助与鼓励的许许多多热心快肠的人们, 另一方面, 也切身感受与体验到了人性中最阴暗晦涩龌龊的那一面, 为了一己之私而“猪油迷了心窍”, 数典忘祖。因此, 我不能只说好的一面而丝毫不提相反的那一面, 只颂扬而不质疑不愤慨, 否则不仅就与我研究《红楼梦》这么多年以来的境遇与处境“自相矛盾”, 而且片面不说, 实际上我也就是在说假话、大话、空话。

“李鼐是《红楼梦》的原作者, 笔名脂砚斋”, 这是我研究《红楼梦》最核心的观点。如果我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那么我除了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外, 也愿意向那些客观上由此受到我这种错误观点误导的人们道歉。如今的问题却在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我的有关《红楼梦》作者是谁的观点, “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那么, 即将“意味”着什么?想必谁都不是傻瓜, 明眼人一目了然。作为我本人来讲, 头脑始终是清醒的, 深知做事难, 做成一件大事, 更是难上加难, 更何况因此还将影响到许多人的声誉、地位等。我的《红楼梦》研究之路, 恰如我2005年、2006年那两年所思考的不出意料之外, 注定将会是艰难曲折, 磨难不断的, 前方不可能是一片坦途。

前人在有关《红楼梦》资料搜集与整理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对于我的《红楼梦》研究帮助很大, 我也是深表感激的。即便是那些伪造及赝品曾经误导了我的思维与推理, 我也不会因此而憎恨某人, 牢骚人性及人心。人在做, 天在看。错漏之处比比皆是, 最后还请专家学者多多指教。我还有时间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也希望同好们共同努力, 把《红楼梦》研究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余运彪.《红楼梦》作者的考证.文教资料, 2007 (2) .

[2]余运彪.“李”冠“曹”戴——《红楼梦》著作考析.中国教学与管理, 2007 (6) .

[3]余运彪.《石头记》的价值——《红楼梦》研究新进展.文教资料, 2008 (8) :中旬刊.

[4]余运彪.《红楼梦》研究的新发现及发现的新材料——关于姜氏族谱的初步研究及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文教资料, 2009 (9) :上旬刊.

[5]余运彪.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考——浅探《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李鼐与吴敬梓的渊源, 文教资料, 2010 (7) :上旬刊.

上一篇:单位纪律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