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28

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6篇)

篇1: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引言

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1983年9月,随着审计署成立,国家针对国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基本确定。至今,我国利用行政手段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内部审计迅速发展,得到国家与企业的重视。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共同制定了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总局制定的各项审计规章制度,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机密”的审计原则,狠抓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评价、鉴证的职能作用,建立起了较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基本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目标。然而,内部审计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在近几年来,政府审计以及独立审计在社会公众关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内部审计却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2006年1月11日,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中国内部审计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中国内部审计也还存在着不足,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与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内部审计要以事前和事中审计为主,不仅要把内审作为检查体系,还要作为控制体系;内部审计舞台大、领域宽,无论是理论方法还是具体操作实践上都要有自己的特色。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有力的监督、服务职能,对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内部审计的概述

2.1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相对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的外部审计而言的,它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备都是企业内部的。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2001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应当说该定义体现了时代特色,既容纳了传统的保证服务,又增加了咨询服务;将增加价值和传统的改进组织运作效率同时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将内部审计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与对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价相结合,反映出内部审计顺应时势的需要。从此内部审计的功能拓展到公司治理的层面,极大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而在我国,2003年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位更侧重于监督活动。

2.2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2.2.1内部审计的建立

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至此,内部审计在我国得以“名正言顺”的发展。与此同时,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机构也在我国萌芽,中国内部审计学会的成立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但相对于国外,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且不同于西方国家,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国内审并非起源于内部受托责任,而是强制性建立,是国家审计的有利补充,属于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因而,我国内部审计在此时的主要职责就是辅助国家审计进行监督控制,主要强调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或者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在此阶段上,内部审计仍无完整的法律条例可依,在观念认识上不够重视,在执行上监督无力。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仍依附于财务部门之下,或直接由财务部门执行此职能,甚至许多企业根本没有内审功能的设置,因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仍十分薄弱。

2.2.2内部审计的确立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布,标志着中国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审计任务、工作程序以及职业道德等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紧接着,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条例以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也都对“内部审计工作”做了相应的规定。至此,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的角色和职能,内部审计开始由消极防弊向积极兴利发展。在此阶段,我国的内部审计虽然还是国家审计的从属,但这种从属关系正在变淡。相应,内部审计的职责也扩大,不再局限于对“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审计监督,而是变成对整个部门、单位的经济效益、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注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2.2.3内部审计的发展

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 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规定,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截至2005年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陆续颁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二十项具体准则和两个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对中国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内部审计活动的目标、宗旨、范围、性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与功能等皆有所指导,也为中国内部审计活动和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套完整、科学、权威的准则。截至2006年,中国企业建立内部审计职能的已达7.3万多个,而内部审计人员的人数更高达20多万人,此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不断被相关监管机关、学术机构以及企业所重视。在这一阶段,内部审计摆脱了国家审计从属的地位,其职责也进一步拓宽,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由原来主要服务于领导层,转变为多层次服务,其所提供的服务更强调客户需求和服务的针对性,能直接为客户改善营运,增加价值。即内部审计的目标上升为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即增加价值。

2.3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涵盖的内容

1、财务收支审计。开展财务审计,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损益核算的真实性及经济活动收支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合法性,包括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审查会计组织的健全度和会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情况。

2、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序和途径为内容,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投资效果、资金使用效果做出判断和评价。如审查企业投入产出的整个经济活动是否具备经济性、效率性;审计企业产供销计划、人财物管理、经济决策及内控制度等是否科学、合理,针对薄弱环节和潜在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

3、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度是否健全、运功转是否正常、自我调节能力是否良好进行评价。如果只审计企业财务数据,却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给予系统性评价,在此情况下,是绝对无法发现并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潜在风险的,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意见和建议就更加不可能被提出。

2.4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职能是连接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实施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特别是内部审计职能——如何更有效实施的需求日益加强,在这种状况下,研究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能丰富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也会促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内部审计实务的完善,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1.监督职能

这是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也是内部审计的本质所在。是指以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这种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部门、单位的利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按照部门、单位的意图,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部门进行监督,既为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法规服务,也为本部门、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当今内部审计监督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2.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对企业中的各种计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定,对经济活动中的执行情况和进度进行评定,对经济效益的优劣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进行评定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由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项职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3.管理职能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将工作重心转向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上,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得到全面的体现。但内审人员不能像一般的管理人员一样参与到直接的、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而只是通过自己的审计活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部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收支等进行系统的审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客观公正地做出结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改进财务管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控制职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2.5内部审计的中外比较

要了解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就必须通过和国外先进计状况进行对比。因为有了对比,分析我国内部审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能更准确地找出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动因比较

从中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史来看,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组织本身的发展需要。它基于管理者加强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 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后出现的新形势,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我约束机制,利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的。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是制约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观念比较

在国外,内部审计被看成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认为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在企业内部的延伸,形同虚设,企业高管人员并不能意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甚至对内部审计产生抵触情绪。(3)职能比较。

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评价职能,而中国内部审计最重要的职能是监督职能:一方面代表国家对企业是否履行其对国家应负的责任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内部代表总经理对各下属部门、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两种职能的不同主要源于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不同。(4)内审人员素质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严格,制定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内审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以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不断更新知识,保持其职业胜任能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经验较少,人员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一些企业不重视引进专业人才,把企业闲散人员调入内部审计部门,做表面文章。这就制约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在人员构成上,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工作开始较早,且都非常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保证了企业的规范运行。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 3.1.1内部审计独立性差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或影响。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和他们所审计的活动保持独立,这样才能做出公正、无偏见的判断。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不合理以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足。

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缺少完整的独立性。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有些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是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体现。

此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不够自由和客观,内部审计人员不能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这意味着他们不可以自主判断,自主抉择,而受其他部门、个人或外来因素的制约。3.1.2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够,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现有体制下,单位领导既是审计工作的指导者,也是审计成果的主要应用者。企业内部审计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有直接关系。而为数不少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完善的内审工作可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过低地估计了内部审计创造的价值,忽视了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晚蔽性和长期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水平不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宜传不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对企业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清。有些企业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因此将财务审计机构合一,只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这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力薄,很难发挥作用。一些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人员配备、工作条件、信息流通渠道等各个方面也不予以支持,甚至而个别企业将内部审计视为 “眼中钉”,认为审计应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事,企业无须再行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心理上排斥加强内部审计的观念。3.1.3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内部审计不是某一事项、某一类业务的单一审计,而是全面审计,其审计的范围应十分宽泛。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却过于狭窄。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基本上停留在财务审计即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损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查证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保证公司资产安全。例如,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忽略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准确的会计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一般不去深入分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环境和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防范经营和投资风险,如何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都需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营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上来。

3.1.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的效率低下

(1)个体素质不高。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难以提高或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甚至一些单位的内审人员专业不精、敬业精神不足,审计工作往往局限于查查帐,甚至打打擦边球,不能很好地发挥和显示审计职能,审计不全面、不细致,追查不深入,监督不到位,整改不彻底,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2)内审人员结构不合理。随着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转变,对审计队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单纯的财会、审计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配备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种复合技术人才。而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绝大部分仍然是财会人员,据统计,中国20万内部审计人员中,80%是财会人员,单一的财会人员结构是造成我国内部审计难以向经营管理拓展审计范围的主要阻力。

3.2解决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2.1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一旦离开独立性,审计结果将毫无愈义。内审机构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贵并报告工作;同时,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监任;内部审计人员也应与被监任对象无利益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才能有效发挥审计作用。而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很差,其设置的内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有些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大体上说,独立性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和内审人员的独立。

首先是机构独立。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要保证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分离,尽量避免行政管理或业务上的往来。同时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者应该具有把审计结论或决定付诸实施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来内部审计部门应由单位的主要领导人负责,确保内审部门的工作范围足够广泛,增强其独立性。此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避免潜在的或实际出现的利益冲突,使内部审计独立于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之外,以一种独立、公正的经济“裁判”即第三者的身份出现,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检查和评价。

其次是人员独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他们的工作应该是自由和客观的,可以自主判断,自主抉择,不受其他部门、个人或外来因素的制约,并且保持着实事求是,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职业态度和操守。因此,企业应做好以下两点:1.内审人员应定期轮换。定期换岗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独立性,但不宜与财务等重要经济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对调,尤其不可形成惯例,应尽可能地多岗位轮换、交替进行,以免前后任之间相互妥协。2.避免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和偏见。这是因为内审人员与被审人员互不友好或过于亲密都会防碍内审人员专业判断的公正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及客观性,造成偏见。3.要避免内部审计机构聘用财务、基建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

3.2.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有一个好的自我约束机制,必须转变观念,赋予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内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便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而提高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更是加强内部审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要认识到加强内审工作是规范财务管理的需要;二要认识到加强内审工作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三要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是深入开展企业廉政作风的需要。因此,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努力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鉴证、评价等职能作用。此外,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统一,也可以增强内审人员做好内审工作的信心和动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整个企业便不难形成从“要我审”到“我要审”的良好局面。

3.2.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

3.2.4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

内部审计的范围不仅仅是传统的财务审计,其范围将扩展到融合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的综合审计,实现内部审计的效益性目标。

一、目标上,应转向效益性审计。

在过去,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审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真实,人们并不关心它对组织增加经济效益所做的贡献。但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查错防弊,发挥防护性、制约性作用将不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是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而效益性审计目标将上升为主要的审计目标,即内部审计要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经营管理活动与企业的价值保持一致。在资源稀缺性程度日益严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种严峻的经营环境下,内部审计部门应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新要求,逐步将工作内容从以前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增强竞争能力。“效益性审计”的提出,给我国内部审计职业提出了一个带方向性的指导,将有助于我国内部审计保持和提高职业地位,并使这一职业充满前所未有的活力。

二、内容上,应确定为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向经济效益审计倾斜,内部审计除了对组织的财务资料是否合法、公允,经营活动的目标是否恰当,管理组织是否合理,管理机能是否健全,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外,还应该积极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就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等方面为管理层提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同时,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内部审计已发展到风险导向阶段。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来自国内外以及企业内部产生的经营风险的出现,应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的理念,为公司治理的参与者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以风险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3.2.5改善内审人员机构,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审查和评价活动,要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并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中得以顺利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满足企业治理的需要呢?

1.较高的业务素质。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外,还应具有、计算机、数据信息处理、法学、组织理论等知识的立体式架构。

2.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内审人员要协助管理层实现企业目标,这就需要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来实现。

3.良好的职业道德。内部审计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职业道德对于内审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考虑,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招聘门槛,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建立连续的培训机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计划地对内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教育,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此外,还应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一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注重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技能。实行“以老带新”,既保证了工作的开展,又锻炼了队伍。二是及时发现和总结在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相互沟通与交流,能有效地促进了审计人员自身业务技能的迅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与其他业务部门有所不同,应将内审人员提供的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工作中是否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客观的态度,是否勤勉尽责等作为激励机制的标准。同时建立内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系;实行内审人员资格制度。对内部审计今后发展的思考

4.1着重经济效益平衡以及风险管理的审计

以实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为目标,要求引入经济效益和风险审计的观念。随着竞争的加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加以识别和控制,迫切需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使实现企业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须以实实在在和稳扎稳打的态度来谨慎应对遇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及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期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此外,国外审计实践也表明,现代内部审计的重点是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并且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

4.2内部审计的成员向多元化发展

内部审计的内容和目标、范围扩大的同时使审计难度加大,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具有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需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为审计工作之目的整合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全面了解企业整体经营流程,并熟练运用最新技术执行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人员要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同各部门人员及时沟通 ,事中参与,并提出意见。内部审计的成员向多元化发展,其表现为:一是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不仅有财务会计人员,还要有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专家、企业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等;二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审计人员除具有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需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4.3审计技术将由传统的手工方法转向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将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如ERP等先进管理工具。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的学习与运用将显得日趋重要。因此审计人员不能继续一味地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上,而应更好的学习并熟练当前的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还应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为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结 论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合规性与合法性的传统财务审计,已不适应经营者的要求。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因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财物的内部潜力,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此,内部审计不再将自己视为“局外人”,而是成为机构增加价值、提供效率的一员,为实现机构的目标提供保障和咨询,开始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大贡献。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以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职能下手,紧紧围绕如何完善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建议,又从战略高度论述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前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致 谢

本文从开始收集资料到最终成稿历时已久,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是老师和同学们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帮助我完成了这篇论文。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 老师。在论文写作期间的学习生活都得到 老师极大的关心。从论文的选题、文章的结构安排、初稿的修改到最后定稿,每一环节无一不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讲解。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及宽容的为人之道给我深深地启迪与感动。对姚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同时也要感谢其他会计专业的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照顾。

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因为有了你们,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每天都充满幸福的欢笑。我们从陌生到相识相知,这是一种缘分,而我们的友谊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如今,我们将各奔东西,这不是结束,而是我们新的开始。愿我们都带着自己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在这里祝福各位同学在以后的日子中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没有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就不可能有今天,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王成杰,浅析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与改善.会计师[J],2010.(4)[2] 冼道远,关于充分发挥我国内部审计功能的思考.企业导报[J],2009.(08)[3] 石金涛,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今日科苑[J],2010.(8)[4] 钟素兰,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经营管理者[J],2009.(24)[5] 郑玉梅 , 确定内部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J],2010.(4)[6] 冯艳春,管理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服务.中国内部审计[J],2004.(04)[7] 张雁玲,晓琳,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边疆经济与文化[J],2006.(9)

[8] 张希增,浅谈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才智[J].,2008.(02)

[9] 王光远,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财会通讯[J],2006.(10)[10] 房敬,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探讨,中外企业家[J],2008.(06)[11] 黄志华,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消费导刊[J],2007.(05).[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3] 王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问题浅析.会计师[J],2008.(12)[14] 王旭.,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下的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现代经济信息[J],2009.(23)

[15] 阮滢,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态势——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J],2009.(03)[16]刘常国,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审计研究 [J].2008.(02)

篇2: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 作 提 纲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

(二)内部审计的特征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三、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澄清错误认识

(四)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实施参与式审计方式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载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始。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当前加强管理提供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内部审计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为我国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特征;问题;对策 ;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定义中均包含了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内容、本质等要素,而这几项要素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与1995年颁布的原规定《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比较,其定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审计目标由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以确定其是否遵循真实、合法、效益性原则转向监督、评价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服务于实现经济目标——价值最大化。

2、内部审计职能由单一的经济监督职能向以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为基本职能的多职能转变。

3、从内部审计的内容看,正逐步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包括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的综合管理审计。

4、内部审计的本质已不再定位于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是以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控制机制。其本质是职能的延伸。

(二)内部审计的特征

1、服务的内向性。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

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的审计监督者,也是根据单位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服务者。服务的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内部审计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只向本单位领导负责。

2、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独立地检查、评价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内设的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的职工,这就促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遇到国家利益与部门、单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决策可能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3、审计程序的相对简化性。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和后续审计4个阶段。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大为简化。一是规划阶段中的许多工作,往往可以结合日常工作进行,从而使规划工作量得以减少,时间也大为缩短。审计项目计划通常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级部门和本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本部门、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二是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针对性比较强,许多资料和调查都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平时积累。三是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审计报告后,通常由所在部门和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或做出审计决定。四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提出。

4、审查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主要是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又可进行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既可进行防护性审计,又可进行建设性审计。审计人员一般应做到其审查内容与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要求审查的内容一致。

5、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又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经营管理情况的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经营管理、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特征。

6、审计实施的及时性。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进行审查。一是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审计程序,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开展审计。二是可以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苗头,并且可以迅速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或向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纠正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职权的界定最初都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尤其是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往往被要求代表国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在此意识指导下,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使其成为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仿佛是国家安插在企业的“线人”。受这种惯性认识的影响,加之内部审计的无作为表现,我国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所持的麻木不仁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按照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很不合理,从而大大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但在某些情况下,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自于企业财会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这部分人虽然基本上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专业知识面窄,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另外,内部审计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现象严重,也阻碍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的发挥。

三、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内部审计毕竟是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内部的事务终究要靠企业自身来解决。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单凭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企业管理当局的积极呼应。只有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所从事的是总经理或总裁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第二纪委,而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或顾问。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对于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另外,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澄清错误认识

首先,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制定相应规定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如由单位一把手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

部审计的结果直接向最高领导人汇报。其次,还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使各部门认识到,内部审计旨在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某个人的“查错纠弊”,使各部门都能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实施参与式审计方式

由于内部审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为本组织增加价值,所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即由过去的“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相应的,在审计方法上也要由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应该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以此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其次,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已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改变内部审计主要由财会人员所构成的这一不合理现状。最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有关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3: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 就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接受国家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所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相关审计, 以监督和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除了具有审计的一般特点外, 还具有独特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托性

审计部门接受国家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是一种被动的审计行为, 受托性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的最明显特点。

2、政策性较强

经济责任审计要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经济决策、政策执行和监督等能力进行相关的审计评价,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才能从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给出审计建议和审计意见。

3、风险水平较高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和个人业绩, 如果不能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 以完善的审计底稿为支撑, 仅仅以被审计对象的报告为依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话, 审计人员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4、审计时间跨期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时间是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 审计期间一般不止一个会计期间, 往往是三到五年, 甚至更长的年限, 审计时间的跨期性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发展起来的,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以相关领导干部所在的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 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做出的重大决策情况、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个人遵守纪律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地履行了其经济职责, 是否具有从事相关经济工作的决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国家干部管理部门正确地任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 因此, 监督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也成为了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环节。

2、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从源头上对腐败进行预防和治理, 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在于查明领导干部公共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 审计期间覆盖了领导干部的整个任职期间, 所以, 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处理传统审计发现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直接送报相关的主管部门, 对于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还可以直接移交国家的司法部门,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大的威慑力, 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促使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性具有重要意义。

3、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一方面, 能够方便继任者摸清家底, 了解单位的真实情况, 明确其经济责任, 另一方面, 能够解除前任领导干部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 划清前后的相关责任。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将领导干部任期的政绩水平与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相结合, 可以促使那些只懂政治不懂经济管理的领导干部加强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 也可以促使“财盲法盲”的领导干部转变为懂法理财型的领导干部。所以,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能够增强领导干部的守法自觉性, 使其理性决策, 用好财权, 从而更好地履行相关的经济责任。

三、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现了种种偏差, 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

至今, 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 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 审计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 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差异性, 使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尤其是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直接经济责任时, 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往往会出现分歧。

2、审计目标不够明确, 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一方面, 审计理念的陈旧和审计视野的狭窄, 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差别不大, 审计的重点内容停留在对传统财务收支的纠错上, 不能完整地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 很难对经济责任实施全面的评价;另一方面, 国家的干部管理部门, 对相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考核目标过粗, 使得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明确, 审计机关无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 我国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现在的审计人员一般都不具有复合专业背景, 专业知识基础单薄, 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如果审计业务有涉外的部分, 还需要另外聘请懂国际法律知识的相关人员。其次,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一般是干部个人, 一旦追究责任, 多方的说情者, 软磨、硬泡等方式方法往往让原本就很薄弱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四、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针对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快审计法制建设, 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

首先,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 在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 尽量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出现。其次, 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职责, 明确对审计问题的责任追究措施, 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应有效果, 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审计成果的运行情况。再次, 完善相关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 审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调程序,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格式进行全面的规范;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委托书等进行规范, 制定内部运行办法;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如何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受理相关案件等做出规定。

2、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如果审而不用, 就达不到审计工作的目的, 应该与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 按需审计, 用好审计结果, 建立健全单位的管理机制。首先, 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机制结合起来, 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人事任免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次, 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纪律处分制度结合起来,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应该作为处分或者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 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信息互通, 共享成果。另外, 要保证审计结果利用的规范性, 严格控制审计结果的传送范围和抄送对象, 防止审计结果的泄露。

3、采取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一方面, 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 密切联系群众是拓宽审计线索, 降低审计压力和审计风险、确定审计方法与重点内容的有效措施, 所以, 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采取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 审计人员应该调阅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来了解以前存在的问题, 分析发现新问题, 找准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提高审计质量。

4、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大部分是通过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进行录用, 在人员执业经验和专业素质上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审计体制先进的国家里, 审计人员的录用比公务员录用更为严格, 所以, 审计人员认证上岗是审计职业化发展的方向。另外, 要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 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进行专业培训, 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 建立学习型审计机关, 使审计人员逐步适应审计职业化的发展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等, 通晓审计、经济、会计、计算机、英语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方法, 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必要程序, 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 已经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 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重视总结经验教训, 做好调研工作, 研究制定审计内容、评价等方面的操作规程,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摘要:本文论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说明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从加快审计法制建设、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采取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孙立安、黄志圣: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 2008 (10) .

[2]谢志华:审计职业判断、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J].审计研究, 2006 (6) .

[3]武阳: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4]李洁丽: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财会研究, 2003 (3) .

篇4: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对策

一、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位偏差,作用难以发挥

首先,有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设立审计机构是应主管部门要求,简单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凑足内审人员了事,不配备专门人才;有些企业为了“上等级”、“装门面”,致使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有些企业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是代表所有者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使得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敬而远之,谈“审”色变,再加上审计与其他部门沟通的方式存在问题——往往沟通的方式是审计报告,导致了审计与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对立的局面,使内部审计机构无法发挥“好管家”、“好帮手”的作用。

此外,内部审计定位的偏差还重点体现在其职能定位的偏差,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内部审计范围狭窄,发挥作用有限。许多企业模仿国外实现了内部审计,但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的只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只要认为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而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评价、控制和咨询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内部审计发展受到影响。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大体有五种行使:一是隶属于财会部门,受财务经理的领导;二是隶属于总经理(总裁),受总经理(总裁)领导;三是隶属于监事会,受监事领导;四是隶属于董事会,受董事会领导;五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其中以第二种形式居多,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其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积极性;审计人员在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开展审计业务时,或多或少地受到管理者的暗示,或者审计人员迫于某种压力,不能充分揭示管理者的失误而带来的后果,这必将使审计的效果和评价大打折扣,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必将熟悉,而会计人员大脑中的以数量化、理性化为核心的思想又带有僵硬的成分,不便于进行发散性思维,知识层面比较单一,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控制和咨询职能。同时企业又不重视内部审计在岗人员的培训,致使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停滞不前。

二、完善我国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

首先,管理需要产生了内部审计,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不说可审可不审,而是必须审。其次,现代管理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对其真实性、正确性表示意见;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对单位的决策、计划、方案的可行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揭示矛盾、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研究措施、提出建议,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内部审计监督、控制、评价、咨询的全过程,并应充分发挥咨询职能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有序发展。

(二)完善组织形式

内部审计隶属于谁,即受谁的领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企业的做法,对内部审计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即在公司制企业中,内部审计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未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中,内部审计由企业只要负责人(总经理)直接领导;对于“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中央直隶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可实行“统一领导,自成体系”体制下的逐级派驻制,以解决“检查难、报告难、处理难”的三难问题。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宽、政策性强,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必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特别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算计知识的定期培训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同时辅以管理审计师考核或考试制度。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多元化,应配备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职业道德标准化的内部审计队伍。另外,在机制上、制度上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可从社会上聘请外审人员参与企业的审计项目,以保证审计的高度独立性。

(四)建立健全法制基础

作为构成审计体系的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国家审计有《审计法》作为法律依据,民间审计以《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法律依据,而在我国,内部审计缺乏高级的法律规范来指导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一项部门法规。我国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法》,从法律上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而由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并颁布《内部审计准则》,从实务上具体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

(五)强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

篇5: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内控组织虚设或根本没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相应阐述了应予采取的对策,即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

作 者:连艳玲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刊 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xx “”(3) 分类号:F272.9 关键词: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篇6: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出一些问题。只有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一、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相对滞后

经济责任审计通常是在上级部门提出委托审计的书面指令和申请后,审计部门予以安排的一项审计工作,不同于列入年初制定的审计工作计划的审计项目,大多数属于上级或主管部门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先离任后审计,这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并没有为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在领导干部的人事任免上提供参考依据,也就没有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者经济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及开展经济活动情况,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侧重的不应是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身,而应是被审计者对问题应承担责任的界定和评价。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上,从而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期限的跨度通常较大,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很大,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一方面,后任会计可能对任职之前的工作情况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后任会计可能对任职之前的工作不愿意介入,尤其当任职前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时。了解情况难,取证难也会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三)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难度较大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评价被审计者经济职责的履行情况、开展经济活动情况。但是,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复杂的,可能是由于主观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领导干部个人原因,也可能是由于领导班子集体原因;可能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现实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对被审计者所应负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界定和评价的难度比较大。

二、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工作计划、突出审计重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完善加以解决。

(一)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完善工作计划

经济责任审计是发生在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任期届满或离任时,而比较清楚领导干部任期情况的是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因此,审计机关在制定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时,应主动与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沟通,了解即将任期届满或离任的领导干部信息。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工作计划。预先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界定和评价,可以为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客观依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二)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突出审计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除了检查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外,更重要的是检查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在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中履行了经济责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除了将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作为审计重点,更重要的是重点审计被审计者在任职期间所做作出的重大经济决策及其实施效果,如决策内容是否合法、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决策实施是否有效等。还应重点审计领导干部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如单位财务是否公开、单位购买活动中审批、经办是否分离等。另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也应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

(三)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要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界定和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统一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从领导干部经济工作目标完成程度,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其效果等多方面建立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范围、统一的评价标准,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

随着审计人员经验的不断积累、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审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建

上一篇:学校庆祝教师节优秀活动总结下一篇:班级量化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