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2024-05-23

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精选6篇)

篇1: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有效地组织公司贸易业务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的作用,促进我公司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贸易统计的基本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贸易的业务运行情况,为公司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员工作、编制计划和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三、统计范围:公司本部及所属分支机构。

四、统计内容:进出口贸易签约统计、进出口贸易到发货统计、外汇收支统计、国内贸易签约统计和国内贸易收发货统计等。

1、进出口贸易签约统计:公司与外商签署的代理或自营进出口合同、项目。

2、进出口贸易到发货统计:是按照联合国的国际贸易统计原则制定的,即凡能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物质资源存量增加或减少的进出口货物,除制度另有规定者外,均列入该项统计(详见《中国海关统计制度》)。

3、外汇收支统计:公司进出口商品的收付汇情况。

4、国内贸易签约统计:公司与国内客户签订的生效国内买卖合同金额。

5、国内贸易收发货统计:国内贸易收到和发货金额。收货以买卖双方签署的货物交接单日期,或者我方从卖方或运输部门得到提货单据的日期为准;发货以买卖双方签署的货物交接单日期、或者我方办理完成运输手续得到运输单据的日期为准。

第三章 统计管理

五、公司的贸易统计实行分工负责、统一管理的原则,由公司本部各业务部门、财务及相关部门,各分支机构负责原始统计资料的整理计算,按要求定期报送企业部,由企划部汇总上报集团计划部。

六、公司本部各有关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建立原始记录的统计台帐以及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档案、保密等项的管理体制。对统计制度文件、报送统计报表、使用与保管统计资料等工作环节要严格控制管理, 并采取以下措施, 防止出现失、泄密问题:

1、各级统计机构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及《公司保密规定》, 对统计文件、报表、资料确定密级, 严格管理和使用。统计报表需由统计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审核, 分支机构需由单位领导审批并用印后方可报出;

2、未经公司领导审批, 任何部门不得在对外提供的报表或在公开发行的媒体中泄露公司统计数据。

3、公司本部各有关部门及分支机构向公司上报涉密统计报表和资料, 需按公司的相关保密规定执行。

七、统计调查根据企划部发布的报表格式,按月、季、半年、全年的要求上报,上报数据需经本部门领导审批,非涉密报表可通过电子表格或手工方式上报。

八、各部门领导要认真履行统计报表审核职责,如有差错应及时纠正。

第四章 统计工作职责和奖惩

九、公司本部各有关部门及分支机构要加强贸易统计工作的领导,应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人员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的变更应有交接手续。

十、统计人员如请假、出差等原因不能工作时,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当指定临时统计人员代理其工作,以保证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十一、统计人员负责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上报,负责组织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并建立统计台帐、保存原始记录。对当年的统计资料要及时整理,应按时间建立档案备查,并由专人专柜保存,电子记录要及时备份。

十二、统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资料,对所提供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也不准随意修改。各级统计人员收到下级统计人员的统计资料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责成有关统计人员予以核实、订正。

十三、对统计工作中成绩显著的部门、单位及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视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评和处罚。

十四、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对外贸易统计管理规定》(1996年)同时废止。

篇2: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组织实施保险统计工作,加强保险统计监督管理,保障保险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保险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法对保险业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为实施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发展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条

保险统计工作应当遵循客观、科学、统一、及时的原则。

第四条

保险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负责监督和管理全国保险统计工作;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授权,负责监督和管理辖区内保险统计工作。

保险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本机构保险统计工作,管理本机构保险统计信息。

第五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保险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保险统计是指下列活动:

(一)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反映保险机构经营管理情况的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施保险统计监督和管理;

(二)保险机构依法对反映本机构经营管理情况的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并对本机构保险统计工作进行管理。

第七条

本规定所称保险统计信息是指反映保险机构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数据、报表、报告和文件,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统计资料。

第八条

本规定所称保险机构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九条 中国保监会履行下列统计工作职责:

(一)制定保险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建立健全保险统计指标体系;

(二)负责保险监管统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管理和升级,建立保险行业统计信息数据库;

(三)制定和实施保险统计工作规划,组织、协调、管理保险行业统计工作;

(四)采集、审核、汇总、分析保险统计信息,编制保险业报表和统计分析报告,对外公布有关保险统计信息;

(五)管理保险统计信息,维护保险行业统计信息数据库;

(六)组织和实施保险行业统计调查和统计监督检查;

(七)组织保险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辖区内履行前款第(三)项至第(七)项职责。

第十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设立统计部门,负责监督和归口管理保险统计工作。

第十一条 保险机构开展下列统计工作:

(一)管理本机构保险统计工作;

(二)制定本机构保险统计制度;

(三)收集、审核、汇总、编制本机构保险统计信息,依照规定向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统计信息;

(四)完成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规定的统计调查任务;

(五)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六)组织本机构统计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和统计质量检查;

(七)组织保险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八)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规定的其他统计工作。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及其支公司以上分支机构应当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为保险统计负责人。

保险统计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本机构的保险统计工作。

第十三条 保险公司及其支公司以上分支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职能部门负责统计工作,设置统计岗位,并配备相应数量的统计人员。

负责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为统计联系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保险统计联系人。

第十四条 保险统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完成保险统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在指定或者变更保险统计负责人、保险统计联系人后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保险公司支公司以上分支机构应当在指定或者变更保险统计负责人、保险统计联系人后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三章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第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根据监管需要,对保险机构进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人员配备和统计信息化建设等情况。

第十七条 保险统计信息可以采用调查表、调查问卷、统计指标等形式,通过邮件、传真、网络等方式进行采集和报送。

第十八条 保险统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0时起至当年12月31日24时止。

第十九条 保险统计信息的报送频度分为:月度快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年度决算报和不定期报。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监管需要,改变保险统计信息的报送频度。

第二十条 保险统计信息的报送时间为:月度快报为下月的前2个工作日内;月报为下月的前10日内;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分别为下一季度、下半年及次年的前12日内;年度决算报为次年的4月30日前。不定期报告按照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时间报送。

月报、季报的报送时间,遇国庆、春节等法定长假可以顺延3日。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监管需要,改变统计信息报送时间。

第二十一条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统计信息,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虚报、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信息,报送的统计信息不得有误导性陈述。

保险机构对其报送的统计信息的一致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 保险机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依法收集、整理的统计信息,不得要求统计部门、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信息或者编造虚假统计信息。

第二十三条 保险机构报送的统计信息应当由本机构主要负责人审核确认。

保险机构报送的下级分支机构的统计信息,应当经下级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审核确认。

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相关统计信息与分支机构之间的共享。

第二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发现保险机构报送的统计信息存在错误的,有权责令改正并且要求其做出书面说明。

第二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定期对保险市场和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就其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保险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本机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相关报告。

第四章 统计信息管理与公布

第二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统计信息的审核、整理、保存、查询、使用和公布等事项。

第二十七条 中国保监会定期通过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全国保险行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和资产总额等统计信息。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定期公布辖区内保险行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和资产总额等统计信息。

保险行业统计数据,以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八条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公布的保险统计信息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本辖区以外未经公布的保险统计信息;

(二)与前项保险统计信息比较分析的结果。

第二十九条 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统计信息的审核、签署、交接、报送、保存、查询、使用和披露等事项。

统计信息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条 保险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披露统计信息。

保险机构披露统计信息不得损害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利益。

第五章 统计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保险机构的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可以采取现场或者非现场方式。

第三十二条 保险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保险统计工作管理情况;

(二)相关统计法律、行政法规和保险统计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三)统计岗位的设立及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

(四)统计信息的管理及披露情况;

(五)统计信息质量;

(六)统计信息系统完备性和安全性;

(七)其他与统计工作相关的情况。

第三十三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建立保险统计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对保险机构报送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及其数据质量等情况进行通报。

第三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履行保险统计监督检查职责时,保险机构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调查表等资料。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保险统计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要求保险机构定期对本机构统计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并报送相关报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保险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予以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口径等报送或者提供统计信息的;

(二)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的。

第三十七条 保险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予以处罚:

(一)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统计信息的;

(二)拒绝或者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八条 保险机构违反本规定,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除依法对该保险机构给予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三条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事统计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虚报、伪造、篡改保险统计信息的;

(二)违反国家保密制度或者超越权限公布保险统计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统计管理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下列机构的保险统计工作,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中国保监会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中国保监会没有其他规定的,参照适用本规定:

(一)保险集团公司;

(二)保险控股公司;

(三)政策性保险公司;

(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五)保险中介机构。

第四十一条 境外保险公司分公司的保险统计工作,适用保险公司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前款规定制定的实施细则,应当在公布前报中国保监会备案。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篇3: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一、RSCA指数的计算

1. 增值出口额的计算

增值出口额 (Value-Added Exports, VAE) 是指将出口额 (Exports, EX) 中包含的国外内容剔除, 剩下的本国增值部分。出口额中的国外内容是指从国外进口的用于产生本国出口产品的中间投入品, 包括用于出口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进口, 即为垂直专业化出口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Exports, VSE) 。

其中Ad为国内产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m为进口产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衡量的是各部门生产一单位产品直接消耗的各部门进口中间产品数量。EX为出口向量, I为单位矩阵, u为所有元素均为1的1xn行向量。 (I-Ad) -1为里昂惕夫逆转矩阵, 即完全需要系数矩阵。Ad+Am=A, 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可从投入产出表中得到。Am计算关键在于进口产品的分配问题, 包括进口产品区分成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 及其在各个部门的分配。OECD投入产出表数据库采用“比例分配假设”, 即假设进口产品用作中间投入品和作为最终消费品的比例在各个部门是相同的。“比例分配假设”在增值贸易计算中被国内外学者和政府机构广泛引入。

2. RSCA指数的计算

RCA指数计算公式为:

但由于RCA数值介于[0, +∞], 分界线RCA=1, 分界线两边[0, 1]和[1, +∞]两个区间并不对称, 对于某一具体数值代表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的程度难以把握, 因而提出了RCA指数的改进指数RSCA。

RSCAci的数值范围为[-1, +1], 由于RSCA指数的对称性, 本文采用RSCA指数来进行出口竞争力分析。

利用公式 (1) 和 (2) 计算增值贸易统计下中国各个产业的RSCA指数。计算公式中Xci为中国i部门的增值出口额, Xct为中国所有部门的增值出口总额, Xwi是48个国家和地区i部门的增值出口总额, Xwt是48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部门的增值出口总额。同样, 利用公式 (1) 和 (2) 计算传统统计方法下中国各个产业的RSCA指数。则在RSCA计算公式中, Xci为中国i部门的传统出口额, Xct为中国所有部门的传统出口总额, Xwi是48个国家和地区i部门的传统出口总额, Xwt是48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部门的传统出口总额。

二、两种统计方法下中国RSCA指数比较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3月更新的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 数据库涵盖48个国家和地区, 涉及37个产业部门, 数据类型为ISIC Rev.3。分Mid-1990s、Early-2000s、Mid-2000s三个时期对增值贸易统计下和传统贸易统计下的中国RSCA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以揭示两种统计方法下中国各部门RSCA指数存在的差异。

数据来源:根据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1易知, 在Mid1990s期, 两种统计方法下中国出口竞争力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 但部分部门竞争优劣势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C15-C16食品、饮料、烟草, C27基本金属等8个部门两种统计方法下的RSCA值的差异达到了30%以上。如C23焦炭、精炼石油产品及核燃料部门, 增值贸易统计下较传统统计方法下中国竞争劣势有所弱化, C75公共管理、国防、社会保障部门, 增值贸易统计下较传统统计方法下中国竞争劣势有所强化。Early2000s期, 两种统计方法下中国RSCA指数值的差异较Mid1990s期扩大, 部分行业甚至发生竞争优劣势的逆转。如C15-16食品、饮料、烟草部门, 在传统统计方法下为竞争劣势部门, 而在增值统计下为竞争优势部门。又如C30办公用、会计类和计算型机械部门, 在传统统计下为竞争优势部门, 而在增值统计下为竞争劣势部门。Mid1990s期共有11个部门两种统计方法下的RSCA指数值的差异达到20%以上, 其中有6个部门的差异程度达到30%以上。如C23焦炭、精炼石油产品及核燃料部门, 传统统计方法下为较为明显的竞争劣势部门, 在增值贸易统计下为竞争劣势不明显的部门, 几乎等同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 C95家庭私人雇佣, C24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的统计数据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Mid2000s期, 有10个部门两种统计方法下的RSCA指数值差异达到20%, 其中5个部门的差异程度达到30%以上。如C23焦炭, 精炼石油产品及核燃料部门在传统统计下为明显竞争劣势部门, 而在增值统计下, 竞争劣势却不那么明显。此外, C25橡胶和塑料制品, C27基本金属, C33医疗、精密光学仪器, C36-C37制造与回收等部门的RSCA指数亦存在一定差异。

三、相关结论

从本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两种统计方法下RSCA指数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产业部门的两种统计方法下RSCA指数差异达到50%以上, 部分产业部门竞争优劣势地位甚至出现了逆转。同时, 从各期的数据可知, 两种统计方法下RSCA指数值差异较大的部门多集中在制造业部门, 其他部门两种统计方法下RSCA指数值差异较小, 这正好反映了世界垂直专业化生产集中在制造业部门的现实。此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国垂直专业化的程度逐步提升, 两种统计方法下RSCA指数的差异也在扩大, Early2000s期和Mid2000s期相较Mid1990s期两种统计方法下RSCA指数的差异存在逐步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Ahmad.N., Escaith.H., Miroudot.S., Webb.C., Yamamo.N.“Tradein Value-Added:Concepts, methodologies, and Challenges”[R].OECD and WTO Working Papers, 2011.

[2]Hummels, D., J.Ishii, and K.Yi.“The Nature and Growth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75–96.

[3]Meng, B., N.Yamano, and C.Webb.“Application of factor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to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measure-ment”[R].IDE Discussion Paper 276, 2011.

[4]Xing, Y.and N.Detert.“How the iPhone widens the UnitedState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0.

[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 2006, (5) :2-11.

篇4:问道美国服务贸易统计

惟一能按两个标准编制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国家

根据美国《国际投资和服务贸易调查法》的授权,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简称BEA)是美国服务贸易统计的主要机构。1982年,BEA开始编制美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二十多年来,随着美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更好地掌握美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状况,满足多双边服务谈判的需要,BEA对服务贸易统计方法进行了多次调整,使调查的范围更全面,数据的可获得性进一步提高,分类更加详细。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惟一能按照两个标准编制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国家。

这两个标准,一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93年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它按照居民与非居民来划分交易性质,只统计跨境交易和部分境外消费,简称BOP统计。全球大多数国家按此标准编制本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统计数据。另一个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对服务贸易的界定,它更倾向于按国民原则来区分交易属性,它不仅包括跨境交易,还包括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所引起的贸易额。两套标准在统计范围上有部分重叠,数据不能直接相加。其中商业存在统计是一个难点,是指通过跨国投资而确立的外国附属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贸易(简称FAT)统计。美国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既包含了BOP统计,也包含了外国附属机构的销售统计和部分自然人统计。

BEA不仅承担服务贸易统计工作,还定期发布统计资料。首先是在每月新闻公报《美国货物和服务的国际贸易》上,以概要形式发布月度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仅指跨境服务贸易)。其中,货物贸易数据由商务部普查局提供,服务贸易数据则由BEA提供。其次是在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发布美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仅指跨境服务贸易)的季度详细数据。第三是在BEA出版的月度报告《现行企业调查》上于每年10月刊登一篇详细分析上年度美国服务贸易全年数据的文章(包括跨境贸易和附属机构销售数据)。在BEA的数据基础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每年对美国服务贸易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并以《美国服务贸易最新趋势》年度报告的形式发表。两大体系构成美国服务贸易统计

如前所述,BEA同时按IMF和WTO两个标准编制服务贸易数据,因此它的调查也分为服务贸易的跨境交易和附属机构销售两部分。跨境交易统计体现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OP)的经常项目下,附属机构销售统计则包含在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和美国跨国公司调查中。

美国的服务贸易跨境交易(BOP)统计

美国的服务贸易跨境交易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同时也和OECD及欧盟统计局共同制定的分类体系相对应,但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分类更详细一些。调查方法总体上采用问卷调查汇总、相关统计数据参考和经济指标推算相结合。

在问卷调查部分,企业名录的来源一是来自于新投资企业登记表,二是利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在取得企业名录后,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对需要调查的企业重新进行挑选。采取基准调查(调查对象为年营业额在50万美元以上企业)和目录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五年一次的基准调查基础上,每年对年营业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进行一次全数调查,对营业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然后用相关部门的数据对调查测算出的数据进行验证、调整,以此确定全年的服务贸易数据。再以全年的服务贸易数据为基础,调整当年各月的服务贸易初步数,产生各月服务贸易的正式月报数。

在相关数据推算部分,美国充分利用了行政和管理方面的记录。如在跨境交易的国别统计中,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接壤的国际服务交易分别统计本国进口,而以对方统计的进口数为本国的出口数:在旅游、教育、医疗方面,利用航空公司、移民局、教育基金会、保险公司等提供的出入境人数、留学生注册人数、基本学费、宿费、飞机票价等资料测算旅游、教育和医疗费用,从而大大节省了调查费用,减轻了企业负担,保证了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美国的服务贸易附属机构销售(FATS)统计

附属机构销售是指附属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进行的销售。其中,出口是指美国公司的外国附属机构(即美国公司占多数股权的机构)在海外的销售,进口是指外国公司在美国的附属机构(外国公司占多数股权)在美国的销售。

与跨境交易统计相类似,附属机构销售统计(简称FATS统计)也采取基准调查(调查对象为年营业额在50万美元以上企业)和目录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由于附属机构又分为在美国的外国公司和在外国的美国公司,所以在统计上分为内向FATS统计和外向FATS统计。

内向FATS统计主要是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调查”来实现。该调查涉及到在美国的所有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所属的行业,服务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调查对象为所有被一外国人(自然人或法人)拥有或控制着10%以上有投票权的股权或相等权益的外国附属公司。“外国直接投资调查”产生两套外国附属公司的相关数据:

一是财务和经营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外国附属公司的综合经营情况,包括资产负债、增加值:货物和服务的销售。还反映了外部财务状况:纳税、财产、工厂和设备、雇员报酬;美国商品贸易;研发活动:拥有的美国土地和租借的美国土地。

二是直接投资状况和国际收支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在美国的外国附属公司之间直接投资的货币和收支流动情况;专利收入与支付;许可费用以及相互之间的服务收费情况。

外向FATS统计主要通过“美国跨国公司统计”来实现。该项调查也涉及所有行业,服务业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1929年起,美国就建立了美国跨国公司统计,但当时的统计仅限于美国公司控制的外国商业性资产这一个数据。随着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美国跨国公司统计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国际收支数据,而且还能够提供财务与经营数据。

篇5:贸易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中国11发展总公司高速发展的要求,加强进出口业务管理,明确责权,确保贸易项目质量,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11总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的重点是从财务管理与资源控制的角度出发,涉及法规的问题,请参照(中国11发展总公司合同管理规定)执行。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11系统所有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商品流通企业。第二章 出口业务 第四条 出口项目报审时,业务人员需向财务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1、《合同审批表)(见附表一);

2、出口合同及国内购销合同或委托代理出口协议样本:

3、《自营出口商品换汇成本预算单》(见附表二);

4、如出口商品属于国家计划配额内商品,还需提供出口商品许可证正本,招标项目需提供出口中标书。第五条 财务主管人员根据上述资料有权审核以下内容:

1、复核《自营出口商品换汇成本预算单》,对项目预期的总体盈利情况进行审核;

2、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如海关、税务、外管局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公司有关财务制度的可能;

3、对于代理出口业务是否存在承担销售盈亏,垫付商品资金及担负基本费用的情况;

4、对收付款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安全,经营资金是否有保障。在上述审核过程中,财务主管人员对项目的某些具体情况持有异议时,项目执行人须详细说明情况,对有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或公司财务制度,以致于项目不具备操作的条 件时,财务主管人员可在《合同审批表)中签署否定意见。第六条 对于自营出口项目,业务人员应在支付国内商品采购货款前5一10天与财务人员联系,以便财务人员及时安排资金。办理付款手续时,业务人员应填制(进出口贸《进出口贸易项目付款申请表》(见附表三),并报请本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公司负责人签审,并附加盖“法规审核专用章”的有关合同或协议书副本,财务人员依此办理忖款手续。付款后业务人员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发票交财务部门。对于增值税发票,财务人员应逐项认真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发票,业务人员有责任重新向客户索取。第七条 在做农副产品收购业务时,不准直接向农民收购。所购货物装上运输工具取得运输部门凭证后,方可支付不超过货款20%的预付款,货物运至出口装运港经商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支付余款。如发现不符合出口商品规格和质量等问题,应拒绝收购和付款,并及时向对方提出有效异议,如已凭托收方式付款的,应及时予以追回。第八条 关于127特户的使用方法的规定:在商品采购业务中,原则上不采用汇票自带(即127特户)方式,如确因业务需要,经总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可由业务人员和财员共同携带外出,相互监督使用。业务人员负责货物采购及订立合同,财务人员负责掌握汇标及讨款,货物余额超过10万(含)元人民币的,合同签订步须上报购批准,派出的财务人员须见到公司分管领导签字同意付款的书面传真后方可付款,特殊地区无法使用传真的,由公司领导口头通知派出的财务人员,回京后补办书面手续。第九条 在买方开出信用证后,业务人员应立即通知财务人员到通知银行查收,财务人员视资金状况采取相应融资措施,需要信用证打包贷款的项目,财务人员应及时与银行联系,争取贷款早日到位。第十条 在出口货物装船发运后,业务人员应在1一2个工作日内按照信用证或有关出口合同的要求制妥全套结汇单据,并填制汇票(见附表团),业务人员应配合财务人员做好审单工作,尽早向银行交单收汇、结汇。第十一条 对核销单的管理 报关之前,业务人员需从财务部门领取(出口收汇核销单),同时在(核销单领用登记薄)上签字。注明申领份数。合同号、商品名称、申报金额。报关后业务人员应立即将核销单退还财务部门。对不及时退还累计达5份以上核销单的业务人员,在下一次领取核销单时,财务人员有权拒发,同时,财务部门有权视情节轻重提请人事部门扣发相应工资。第十二条 财务人员到外汇管理局办理核销手续时,应备好下述资料正本。

1、盖有海关验讫章的核销单;

2、报关单:

3、银行结汇水单(盖有“供核销专用”字样的已在外管局备案的结汇水单);

4、外贸发票。上述单据之间要求单位数量一致,金额相符。第十三条 财务人员在办理出口退税时,应及时备好全套资料如下。

1、出口退税申请表:

2、增值税发票并附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

3、在外管局已核销的核销单;

4、报关单;

5、外贸发票;

6、收入成本作销帐复印件。上报税务局后,财务人员还应积极配合税务局做好函证调查工作,尽早收回退税款。第十四条 代理出口业务中,在完成银行结汇,外管局核销工作之后,财务人员应持上述资料到税务局办理出口退税转移单,并交委托方在当地退税。对于委托方坚持在我公司办理退税的,我公司本着不垫付税款的原则执行。第三章 进口业务 第十五条 进口项目报审时,业务执行人需向财务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1、《合同审批表》;

2、进口合同及国内购销合同或委托代理进口协议样本;

3、《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预算单》(见附表五);

4、如进口商品属于国家控制性商品,还需提供进口商品许可证正本或机电设备进口证明或进口商品登记证明。第十六条 财务主管人员根据上述资料有权审核以下内容:

1、复核《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预算单》,对项目预期的总体盈利情况进行审核;

2、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如海关、税务、外管局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公司有关财务制度的可能;

3、对于代理进口业务是否存在承担销售盈亏,垫付商品资金及担负基本费用的情况;

4、对收付款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安全,项目资金是否有保障。

5、如对内为远期收款方式的,除有长期业务关系的客户经特批外,一般不宜采用。第十七条 对于需开立信用证的进口业务,业务人员须提前三天向财务部门提交公司内部的(信用证开立申请书调见附表六),并报请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以及公司负责人签审后,再向财务人员提供下列资料:

1、盖有《法规审核专用章》的进口合同,国内购销合同或委托代理进口协议正本一套。

2、银行开证申请书;

3、如属国家控制性商品、还需提供进口商品许可证或机电设备进口证明或进口商品 登记证明等文件正本。第十八条 财务人员在备齐上述开证所需资料审核无误后,尽快提交银行,并按与银行事先约定的保证金比例将款转入银行保证金帐户。信用证开出后,财务人员应及时取回信用证副本并交业务人员共同核对。第十九条 开出的信用证需修改时,业务人员应及时向财务部门提出书面改证申请 并附详细内容,重要内容的修改还需业务部门负责人的签字。财务人员审核无误后加盖财务章送交银行通知改证,并及时查收改证回单。第二十条 财务人员应根据信用证条 款或进口合同中规定的议付单据仔细核查单证 是否相符,以及各个单据之间是否相符,如若发现单单之间、单证之间有不一致之处,应及时通知付款银行,停止对出口商付款。第二十一条 在对外议付时,业务人员应提前5一10天与财务人员联系,以便财务人 员合理安排资金;经审核无误可以对外付款的合同,业务人员填制《进出口贸易项目付款 申请表》,并报请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公司负责人(L/C方式除外)签审后 交财务人员办理付款手续,并配合财务人员备齐向银行购汇所需的资料。第二十二条 财务人员在见到《进出口贸易项目付款申请表》后,填制忖款单据,向银 行提交下述资料:

1、购汇申请书;

2、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

3、报关单;

4、进口合同,国内购销合同或委托代理进口协议正本;

5、如属国家控制性商品,还需提供进口商品许可证或机电产品进口证明或进口商品登记证明等文件。议付后,财务人员应及时取回购汇单据及核销单并通知业务人员购汇成本。第二十三条 代理进口业务对外议付时,如果公司尚未收到委托方应付的货款,在L/C付款方式下,业务人员负有责任将公司所垫货款及加收的利息在限期内向委托方追回,在其他付款方式下,财务人员有权延迟或拒绝忖款。第二十四条 未经财务人员审核过的合同,或不能提供加盖“法规审核专用章”的合同,或无法提供银行购汇所需单据的项目,财务人员有权拒绝付款。第二十五条 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时,财务人员根据《购销合同)中的规定及时与业务人员联系催收货款,货款收回后方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第四章 附 则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总公司财务本部门负责解释。附表一:经 贸 合 同 审 批 表

送审单位:送审日期:合同名称:合同编号:合同对方名称:资信等级:□是□否需要政府准许性文件□是□否利用总公司信用承办人员对该业务的说明,(包括:

1、国内外市场对同样货物的报价情况

2、业务难点及风险

3、风险防范措施)承办人:送审单位负责人对承办人员所作说明的确认意见: 签字:财务人员审核意见见: :

签字:计划部审核签字:法规人员审核

意意见: 审核人签字并盖法规审核章:主管副总经理意见: 签字: 特 批 程 序经贸业务论证小组意见: 组织人签字:总公司领导特批意见: 主管副总经理签字: 总经理签字:附表二:自营出口商品换汇成本预算单申请部门:

年 月 日合同号 交货日期 交货地点商品名称 价格条件 支付方式规格数量 出口销售收入原币金额 折合美元金额 预计换汇成本核算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出口采购总成本(人民币)换汇成本及盈亏情况出口销售收入 进货成本 外汇调剂价: 换汇成本盈亏点总盈亏:减:国外费用 预计有关费用 其中:佣 金 其中:利 息 运 费 保 险 费 减:退 税 出口销售净收入 出口销售总成本 说明: 项目执行人: 部门经理: 财务主管:附表三:进出口贸易项目付款申请书申请部门: 年 月 日经办人 付款日期 付款金额合同号 商品名称 业务方式出 口进 口自营 代理 自营 代理 付款方式信用证(No:)托收 汇况 转帐 收款单位 收款银行 帐号 付款用途说明 附注:外贸合同 购销合同 代理协议 许可证 机电证明 进口证明 外贸发票 报关单 代理协议 核销单部门经理财务部经理签署副总经理批示总经理批示 附表四—1Bill of exchangeNo:-------------------------Date & place--------------------Exchange for------------------At-----sight at this SECOND ofExchange(First of exchange being unpaid)Pay to the Order of-----------The sum of---------------------Drawn under L/C No.-----------------Dated---------------------Issued by:---------------------To-------------------------------(盖章)附表四—2Bill of exchangeNo:-------------------------Date & place--------------------Exchange for------------------At-----sight at this SECOND ofExchange(First of exchange being unpaid)Pay to the Order of-----------The sum of---------------------Drawn under-------------------To-------------------------------(盖章)附表五:自营进口商品收入成本预算单申请部门: 年 月 日合同号 到货日期 到货地点商品名称 价格条件 支付方式规格数量 进口商品成本原币金额 折合美元金额 项目营业利润预算商品销售净收入(RMB)进口商品采购成本(RMB)调剂外汇及盈亏情况销售净收入 到岸价格 外汇调剂价: 盈亏点 总盈亏:增值税 增值税 关税及消费税 预计其它费用 其中:利息 商品销售收入 商品销售总成本 说明: 项目执行人: 部门经理: 财务主管:附表六:信用证开立申请书申请部门: 年 月 日经办人 信用证金额 期限 合同号 商品各称 开证行 开证申请人 通知行 受益人名称 所附单据进口合同购销合同代理协议许可证机电证明进口证明 财务审核 法规审核 申请转入保证金帐户金额 部门经理签字财务部经理签字副总经理批示总经理批示

以上信息连接:http:// 第一条 为规范员工言行,增强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发挥和协调员工的积极性,特制订本守则,全体员工必须遵守。

第二条 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坚守工作岗位,不擅离职守,有事、有病提前请假。

第三条 员工在业务范围内,应坚持合法、正当的职业道德。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合同条款;服从领导指挥,不怠工;接人待客礼貌热情,不卑不亢。不准索取或者收受相关业务往来单位(客户)的酬金(回扣),否则将构成受贿,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反对以贿赂或其它不正当手段取得不正当利益。

*、员工不得挪用公款谋求个人利益或为他人谋取利益,否则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员工在对外业务往来中,不参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四条 讲求效率工作认真、负责、准确、迅速有效。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胆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创造,努力奋斗、开拓、创新。

第五条 各级人员分级管理、各负其责,上下级之间互相尊重,诚恳待人;发现错误,及时指出;说话办事态度和蔼。

第六条 善于和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增进友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主动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第七条 爱护公司财务;厉行节约,不浪费;借公司物品要及时归还,不拖欠,不损坏。

第八条 为确保工作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发现险情要敢于大胆排除或报警。

第九条 勇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及时排除可能发生的事端和制止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十条 严守机密,对公司规定的保密资料,应严守秘密,未经公司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透露,自

觉维护公司安全。实事求是,不谎报、不瞒报;不散播有损公司或他人名誉的谣言;

第十一条 不在外兼职或从事与本公司业务无关的工作。

第十二条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整齐;不损坏和涂抹公物,不乱扔废纸,不随地吐痰。

第十三条 不行贿受贿,不徇私舞弊,不作伪证,不恶意攻击诬陷他人。

第十四条 未经允许不携带违禁品进入公司;不准将公司物品带离公司,不准随意翻阅、查看不属于自己掌握的文件、信函、图纸、资料,不准随意使用他人工具器械。

第十五条 发扬敬业精神,自觉维护公司利益和声誉。

第十六条 工作纪律:

1.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一律谢绝进入办公区域。员工不可将与工作、业务无关的人员带入办公区域,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接待亲友,因非常事情需请示部门经理许可,但会客不得超过十五分钟;非有关人员不得动用办公室设备。凡公司人员不得在任何时间利用公司电脑(包括上班前、中午休息、下班后及

六、日时间)打电子游戏和上网聊天,工作时间严禁喧哗、串位、闲聊,不得阅览与业务无关书籍报刊及做公事以外的事。违反者将扣除本人当月绩效工资,且其主管部门经理将扣除当月绩效工资一半;如若第二次被发现,公司将予以开除;

2.上班时间使用电话应注意礼貌,语言简明扼要。工作时间尽量避免拨打私人电话,非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应超过3分钟。未经特殊批准,员工不应因私使用公司国内、国际直拨长途电话。否则按发生费用2倍予以罚款。

3.办公时间要求精神饱满,不得懒散,不得打瞌睡。要尊重上司,关心下属,互相尊敬,发扬团结友爱,互助互谅的精神。办事要守时重约,积极主动,不拖拉、不扯皮、不马虎、努力提高办事效率。需要有关部门协助办理的事情,事先要主动联系,沟通、协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工作时间内员工应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须暂时离开时应与部门负责人或同事交代;离开公司外出,应向部门经理说明。

4.为了保持公司良好的工作环境,禁止在办公室内喧哗、打闹,影响他人办公;

5.公司员工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的整洁,男士上班时间必须穿着(夏天衬衣)/(冬天西服)+领带;女士必须大方得体,不许穿奇装怪服。下班后,桌面应收拾整齐,锁好门窗,关掉电源及空调,上班开空调时,不能打开窗户。

6.公司会努力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宽松、有序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好的工作氛围需要大家共同自觉维护。

处分制度

一、有下列过失行为之一者,公司将视情节轻重、后果大小、认识态度等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处分或经济处罚。情节触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交由国家有关机关处罚。(1)玩忽职守造成事故,使公司蒙受较大经济、名誉损失;(2)盗窃行为,滥用或蓄意破坏公司财产;

(3)违反公司规定屡教不改,或违法乱纪受刑事处罚;

(4)涂改账目、制造假帐欺骗公司;

(5)利用工作之便,收受他人贿赂,造成恶劣影响或侵害公司利益;(6)蓄意煽动员工闹事或怠工;

(7)在公司内从事破坏活动、窥探公司业务秘密或泄露任何不利于公司的机密信息;(8)违反、对抗上级主管指令;

(9)工作时间内经常处理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事情,且屡教不改;(10)工作疏忽或失职,侵害其他员工身心利益;(11)故意隐瞒、修改个人资料;

(12)工作疏忽或失职,通过网络或邮件泄露公司重要机密;

(13)利用公司网络传播淫秽、反动、反政府或对公司的有攻击性的言论、邮件、文件、图片,造成恶劣影响;

(14)恶意攻击公司网络,造成网络瘫痪;

(15)擅自进入他人信箱,窃取他人机密资料或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严重后果;

(16)未经允许,擅自安装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软件、网络监控软件或网络硬件设施,造成公司网络无法正常运作;

(17)不经检查或擅自卸载防病毒程序而造成病毒传播,工作用机系统瘫痪或他人用机系统瘫痪;

(18)无故缺勤、迟到、早退、旷工;

(19)工作时间着装不整、不佩带胸卡,行为不检、有对他人不礼貌的言辞或行为;(20)破坏办公区环境,经常在办公区内吸烟、用餐,高声喧哗;(21)安装盗版软件,造成工作用机系统瘫痪;(22)擅自安装硬件设备造成计算机死机;(23)工作态度不端正,对他人不礼貌。

二、对以上过失行为处分办法如下:

(1)辞退(触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者交司法机关处理)(2)书面警告、降职、降级(3)口头警告、通报批评

(4)违反以上9.10.11.16.17.18.19.20.21.22.23各条公司将给予扣除当月各项奖金、提成及补助的处分,情节严重且屡教不改者给予辞退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工作质量保证金的处分。

篇6:公司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统计管理,有效、科学地组织并规范各项统计工作,保障统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全面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时防范、化解公司经营管理风险,实现公司统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司统计信息是指公司依法向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报送的,反映公司经营情况的有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包括反映业务和财务状况的统计数据、经营情况分析, 监管部门、各级管理规定和要求的其他统计资料。

第三条 统计信息管理是指对反映公司经营情况的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并对相关统计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章 统计工作目标

第四条 公司统计工作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行业相关规定,坚持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现代化的手段,全面、准确、及时、系统地对业务发展、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第五条 统计工作是对各项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各级管理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决定政策、编制计划和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第六条 通过各级机构搜集整理资料,建立全系统标准化的统计资料档案,组织并参与开展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分析。及时为公司业务、学术研究和管理改革提供相关信息。第三章 统计机构与统计负责人

第七条 公司统计信息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条线负责的管理体制。公司计划财务部、办公室、业务管理中心、组织人事部为公司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本条线统计信息工作。公司各级机构根据上级机构各职能部门要求,负责监督和管理所辖机构相关统计信息工作。作为公司报备监管部门统计信息处的统计工作联系人,公司计财部负责统一管理相关统计工作。

第八条 公司统计工作各职能部门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负责制定实施本条线统计工作实施细则和业务统计报表,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执行;

(二)管理本部门工作条线的统计工作,并实行监督,具体包括:负责管理本条线各类统计报表,确定统计计算口径,负责统计指标解释,健全业务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制度;管理本部门制定的统计调查表和统计标准,并负责相关协调工作

(三)收集、汇总、编制、管理本条线统计数据,依法向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公司领导报送统计信息;

(四)完成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部署的统计调查任务,在公司内部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五)完成公司部署的统计调查,并为其收集、整理、提供统计信息资料;

(六)加强公司统计信息建设,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七)总结和推广统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组织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统计水平;

第九条 公司职能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确保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其基本职责是: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具备完成统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对本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

(二)组织、协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完成企业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任务,搜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

(三)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制度,并会同有关机构或者人员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第四章 统计信息质量与管理

第十条 公司统计信息工作遵循客观、科学、统一、及时的原则。第十一条 各职能部门应按照上级监管部门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地报送统计信息。

第十二条 各职能部门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虚报、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信息,报送的统计信息不得有误导性陈述。

第十三条 统计信息各职能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证统计信息的一致性。第十四条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统计工作责任人,负责对本部门依照有关规定提供的统计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发现统计信息计算或者数据来源有错误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核实订正。严禁违规修改、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编造虚假统计信息。

第十五条 统计报表的编制,必须严格执行复核制度,防止错报、漏报,并须经相关领导签字盖章。

第十六条 各职能部门应当定期对本部门、本条线统计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

第十七条 各职能部门应做好统计信息数据的资料保管工作,对外报送的各类信息必须进行备份。

第五章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立足现有条件,切实加强统计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计算和输出处理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第十九条 各职能部门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自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为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奠定基础。

第二十条 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和统计分析任务,不得虚报、漏报、瞒报、迟报、拒报。

第二十一条 凡属上级下达的临时性统计任务,由对口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标准,按时、按质搜集和整理、提供本单位基础数据。

第二十二条 统计报表必须经过企业负责人核实,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方能上报。未经主管领导核准、签字,不得加盖印章。对经主管领导核准的统计数据,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如果发现错报、误报,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核实订正。

第六章 统计资料归档及保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公司定期对统计资料进行归档,资料归档涉及内容如下:

(一)专人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统计资料,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二)专室专柜,排列有序,便于查找。

(三)定期对室藏统计资料进行清理核对工作,做到目录与室藏档案相符。

(四)严格履行档案移交、接收等手续。

(五)认真做好统计资料的鉴定工作,不得擅自销毁统计资料。

(六)统计资料保管不善,造成毁坏和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直至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保密法》,维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国家财产:

(一)对保密档案资料的密级划分及密级的变更,必须按国家有关制度的规定处理。

(二)严格对保密统计资料的查阅审批手续。如需查阅保密统计资料,必须由保密员或专职档案员专人监督,在阅档室进行。

(三)阅档时,绝密统计资料一律不得摘抄,机密、秘密统计资料如需摘抄,要抄录在专用记录本上,用后交综合档案室妥善保管,以防失、泄密事故发生。

(四)凡遇重大节假日要对全体干部进行保密教育,并对“三密”文件资料进行一次清理、重点保护。

(五)对造成失、泄密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依纪给予处理。

第七章 统计工作的交接制度

第二十五条 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认真办妥交接手续,在未办妥以前,原任统计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更不得因工作调动而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六条 统计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一)将经办工作情况全面地向接替人员交待清楚;

(二)培训接替人员的业务,使其能独立工作;

(三)所有统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统计手册、台帐、报表、文件、历史资料等)与统计用具(如计算机、绘图仪、书刊等)应一一造出清单移交。

第八章 评价和考核

第二十七条 公司实行统计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对各职能部门迟报统计信息、修改报送统计信息的次数以及统计信息数据质量等情况进行通报。

第二十八条 公司定期对统计信息工作实行评价考核,考核涉及内容如下:

(一)对公司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的执行力度;

(二)统计报表编制、统计信息调查的工作情况;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三)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工作;

(四)统计工作信息化程度;

第二十九条 各统计责任部门和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计制度提供统计资料,认真做好统计工作,上报的统计报表应准确、及时,不得错报、迟报和拒报,发现有违返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一)若因个别部门迟报影响统计报送整体工作,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由迟报部门承担责任。

(二)若因个别部门发生错报,因错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由错报部门承担责任,并负责纠错、补报等相关工作。

第三十条 公司对系统内统计工作予以考核,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统计工作人员或者部门,视情况给予包括通报表扬、嘉奖等形式的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公司统计制度、方法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二)在完成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业务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方面,有所创新,取得重要成绩的;

(四)在运用推广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统计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

(五)在改进公司统计教育和统计专业培训,进行统计科学研究,提高统计科学水平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

第九章 附则

上一篇:班级主题活动记录表下一篇:2022学生端午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