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教学反思

2024-05-13

舞台灯光教学反思(通用9篇)

篇1:舞台灯光教学反思

舞台灯光师是利用各种专业灯具,根据不同演出艺术风格的需要,创作出各种“光影效果”,运用明暗进行巧妙的画面构图以增强演出感召力的专业人员。下面是舞台灯光师年度工作综述:

即将过去,来公司也快一年了,这一年里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人较好的完成了领导分配下来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来在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做一全面的总结:

1、负责灯光设备的日常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舞台灯光的照明效果;在演出前,要对灯控设备进行检查、试运行,确保演出过程中的灯光效果;

2、负责舞台灯光布置,演出过程中的灯光控制和光影效果;

3、与舞台监督、演出管理人员和舞蹈编排人员及时沟通,根据演出需要,编排出适合舞台的灯光效果,增强演出的感召力;

4、配合舞台监督对每日演出的灯光效果进行记录,定期汇总,适时调整、维修,并及时跟踪;

5、制定灯光操作的基本规范和流程,及灯光使用和保养的制度。负责对所有灯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演出的灯光效果;

6、定期以周报形式将灯光设备问题等汇报至直属领导,使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不耽误演出;和物资采购人员和部门仓管员做好沟通,对需要采购的灯光设备及时填单上报。

以上是今年的述职报告内容,我认为自己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当然工作中仍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望各位领导给予指正,好在下一年度中能更好的完成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

 

篇2:舞台灯光教学反思

《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紧扣文眼——“多好啊!”“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课文的“文眼”。教学中让学生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圈画品读的学法指导,注重以课文为例子进行标点训练和写作指导,关注语文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拓展延伸将文本与历史、现实生活、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情感双丰收。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说话。最后我还安排了小练笔: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留给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思维补白,为学生创设动笔写写的机会。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领会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发出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细腻的感受。

然后我紧扣课题,三次读。“灯光”的含义非常深刻,教学中,我安排了三读课题。第一次是在新课伊始,读课题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得非常美;第二次是在感知课文以后再读课题,说说这一次你看到的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学生体会深,回答精彩;第三次是在学完课文谈一谈自己该怎么做以后读课题,从而让体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遗憾的是我居然忘记让学生读了。

篇3:舞台灯光教学反思

一、注重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指挥棒,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喜欢总结、反思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总是胜人一筹,也能更好地引领其他教师一同进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除了有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外,他们比其他教师有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他们始终秉承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案例一:记得实行课改后,我就时刻告诫自己是新课程的先行者,必须让以往教师讲、写、照本宣读,学生听、抄、死记硬背等种种传统的教学理念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应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出现的应该是一种活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带着新招数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学会调控情绪” (七年级人教版),整堂课从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的情绪变化的情境讨论开始导入新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的问题讨论总结新课, 我把课前设计的9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总共用了6次小组讨论,4个~5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教室里秩序乱了,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同学都在张嘴,但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不断降低,讨论的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讨论变成了纯粹的“闲聊”。我急了,为了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了体现教师的尊严与权威,只能用强制的手段制止学生,而接下来各小组展示交流的情况差别又很大。当时我的体会只有一个字:累!我心烦意乱,刚刚升上来的一点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接下来的几堂课学生因为我严肃的表情,讨论时也不敢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又回到了以前沉闷状态。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虽然我知道课堂上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过于简单机械、学生参与不均、问题设计过滥、讨论过于频繁、教师缺乏理性点拨、对课堂气氛没有加以调控等。我如梦初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一方面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努力实践:对学习小组优化组合,讨论题设计有深度和梯度,小组讨论宁缺毋滥,学生讨论时巡视指导、适时调控或者共同参与。在经历了无数次零零散散的课堂洗礼后,我发现自己又往前进了一步。现在上课,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总抢学生的话茬,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表达;课堂上,我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也比较默契, 情感交流也多了;我不再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授予,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发现,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充满献身精神的蜡烛,而是在课改舞台上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

二、加强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行为是:结合某一情境设计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解释、拓展并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教学行为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上好思品课必须通过创设鲜活生动的、贴近生活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由于我们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材料很长时间一成未变,有些材料涉及到的观点与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相比无疑又是滞后的,并不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些材料的说服力是不够强的,因此,我们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改变把教材当作“圣经”的现象。

案例二: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九年级苏教版)中的“环境问题”时,如果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讲:是首先简要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和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接着介绍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最后简单说明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应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内容空洞抽象,没有吸引力,而教材中给出的情境材料是两幅插图:“2002年沙尘暴再袭北京城”(P73)“不少地区至今饮水仍很困难” (P74),这两种情境离我们海门的学生生活体验很远,他们感触不深。在准备这部分内容时,我思考怎样才能把教材讲深讲透, 使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海门经济发达, 许多家庭购买了轿车,在交通高峰时段,马路上拥挤不堪,每个路口总需要1名~2名交警维持秩序,于是我便摄下了市区人车拥挤、汽车排放着尾气呼啸而过、空气混浊的情境。课上,无须教师赘述,短短的影音资料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如身临其境,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身边,增强了环保意识。当最后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我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把后面“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在本堂课上介绍,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方法。

这堂课后我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理顺教材逻辑,做到既尊重教材、用活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并加强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学会用教材教,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促进教师、教材、学生和谐统一的发展。我们思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筛选、课堂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要多加追问和思考,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经常性地质疑和反思,新课程理念才能在教学行为中体现,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在课堂实践中革故鼎新。

三、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

知识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顿悟,只有顿悟才能将知识内化。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培养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极主动地反思,如我的学习态度如何、我的学习方法如何、我的解题思维如何……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反思,必将能克服上述问题。

案例三:初三思品是一门中考学科,但分数占比不多,学生不是很重视,因此,我在平时经常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作如下反思:(1)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2)自己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课后弥补?(3)本题在审题时应注意哪些要素?在每个章节学习后,我指导学生写反思性学习笔记,并坚持定期与学生交流和检查。反思性学习笔记不同于平时的课堂笔记,它是学生学习思品过程的心得体会,是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方法的归纳、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学生学习反思的结晶。

每次考试后我引导学生作如下反思:(1) 这次考试前与考试过程中我紧张吗?为什么?以后怎样消除这些焦虑心理?(2) 考试过程中在时间上分配合理吗?有会做的题目因为时间来不及而没做的吗?在做哪些题目时耽搁了时间?是因为什么原因耽误时间的?以后怎样避免?(3)这次考试中我做错了哪几题? 这些题目做错的原因是什么?(4)本次考试中对知识点记忆错误的题目有哪些?以后如何改进?(5)本次考试中对题目理解错误的有哪几条?以后应如何提高审题能力?(6)本次考试中解题能力存在问题的有哪几条?以后如何改进?(7)本次考试中掌握得好与不好的知识点有哪些?(8)试卷讲评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在日常教学中我大胆实施了作业革命,设计了反思性思考题,发挥思考题对学生思维轨迹的检测功能。思品学科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除了选择题其他题型都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轨迹。因此,我们应精心选编具有探究性、研究性、发散性的一题多问、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材料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扩大学生课后学习、研究、交流的空间。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在作业页面中给学生留出了反思、订正的空间,与教师沟通的场所。学生能在此写出课堂上哪里没弄懂、作业做到哪里不会做了、什么地方要求老师帮助……这样,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就更有针对性了,得到的是个体的真实的知识反馈。通过课后思考题的设计与布置,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与教师交流, 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反思自身的学习效果,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讲解、指导和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主动与教师对话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教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思品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学生学习中的反思行为又成了教师加强教学反思的助推器,从而推动我们的思品教学良性发展,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篇4:舞台上的群欢 讲台下的反思

教学必修四戏剧专题的《雷雨》,按照我惯常的教学安排,会用两节课和学生一起熟悉文本,推敲台词,剖析人物,然后再用一堂课观看《雷雨》电影的相关部分,最后是学生演出,一共会用四节课。讲课时,台词的研磨、推敲会比较费时,观看电影后的演出又会受电影的影响,很难演出学生自己的理解。这次教学,我想是否应该尝试一下不讲课,让学生自己研磨、自己演出、自己谈体会?想法初露,便被课代表积极鼓动,获得全班同学一致通过。“老师,我们试试,你就当观众?” 我说:“可以,但你们必须要做到全体同学自己或相互研磨名词,包括台词,然后推选最合适的演员,一起剖析人物性格,帮助演出同学借好服装,做好你们认为应该做的一切工作。”就这样,我被学生赶出了教室,这一天是星期五。周一下午的语文课,在学校的小剧场进行。根据学生导演的安排,要用两节课,被我驳回后,他们的选择是一节语文课再加课外活动半个小时。他们准备了手机录像,相机拍照,安排我坐在前排中间最好的位置上。

演出开始,第一对上场的是班里比较沉默的陈同学和思想比较深刻语言比较尖锐的阮同学,第二对是思想比较活跃但有些马虎的杨同学和语言悟性较好的陈同学。演出的过程和评价,可以参看学生的随笔:

从观看到反思

蔡博多

这个星期,我们班在学校的小剧场表演了《雷雨》这一出经典的话剧,时至今日依旧历历在目。

我认为演得最到位的无疑是陈泓谕和阮璐丹这一组,首先他们能够把台词统统背下来,这一点着实令人佩服,因此他们在演时都比较入戏,比较贴切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陈泓谕演的周朴园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冷静的,他的语调始终比较缓慢、沉稳,动作也是如此,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周朴园。整篇文章的提示语在演出中也体现出来了,确实不容易。作为观众,我能感受到周朴园内心的复杂。我认为他的表演是成功的。

对于不同版本的“侍萍们”,其共同点都是可怜、愤怒,对周朴园的不满都有各自的表达,尤其是在鲁侍萍表明身份这一高潮时处理得都还不错。只不过所有的侍萍们似乎都缺少了一些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除了在责问朴园时步步紧逼,其余时间仿佛始终站着不动,也许侍萍是想隐藏自己的身份,才像下人一样呆呆站着吧。

在观赏这么多场演出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假如我是这部话剧的导演,这块地方我会怎么处理,怎么表现人物的心理。比如在鲁侍萍对周朴园依旧抱着一丝幻想的这个点上,我认为侍萍们都不够到位,在这个地方要注意细节,并富于言辞的变化,比如当时的侍萍的眼神应该透露出一丝渴求,语调可以放缓和些、温柔些,这样与下文幻想破灭后侍萍的呵斥可以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就可以显现。

纵观这部话剧,我个人认为最难表现的两个点是周朴园内心的纠葛与鲁侍萍在表明身份前理智与情感的扭打。比如,在“老爷,真的没有事了”这句话中,应该有侍萍去留不定的情感的交锋,对周朴园认不出自己更应有泪光在眼里闪烁,这样的侍萍也许更有真实感。

欣赏完正规版的《雷雨》后,那些逗比反串版简直让我笑出八块腹肌,搞笑到了极点,尤其是天生有一种逗比气质的阿敏。听演员们谈感受时,他们都说演话剧比较锻炼人的胆量,这倒不假,所以作为演员在台上就必须放开去演,保证百分之百进入角色,这样的演员是令人敬佩的。

从学生的随笔中,我们看出第一对演出同学的用心,台词统统背下来,就这点时间,真不简单。这样可以使演员没有忘词的担忧,更加入戏。演周朴园的男同学言行缓慢,沉稳中透出复杂的内心及老谋深算(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推理完全不需要我们担心)被认为很成功。演侍萍的同学被认为缺少一些动作语言来表现内心情感,而且,该学生假设自己是导演会怎么处理,从看到什么到对看到的思考、修正。这样的现场,不比教师的讲课更有价值吗?

《雷雨》雷人啊

阮璐丹

上周得知自己要出演《雷雨》,掺杂着半糖半盐的心情,我打开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对整个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要说《雷雨》,最让我惊叹的是整个故事的紧凑和完整,将三十多年的恩恩怨怨,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在短短一天内,小小一个舞台,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需要多么强大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谈谈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不相信一个人会自然而然就被冠上“恶人”的称号,三十年前,他只是一个青涩的少年,甚至有些大胆,他爱上了一个下等人鲁侍萍,在这样的家庭里,这样的少年,和这样一个侍女,甚至还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三十年后,周朴园“进化”成“周家老太太”般的角色,成为了所谓的“封建家长”,他到底是遭遇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能泯灭一个人心中的善?从周萍的身上,我似乎能看到周朴园过去的影子,周萍是一个胆小的书生,中国封建历史上典型的百无一用的书生。周朴园是否也是这样,慢慢变成了封建的专制者,然后连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变得连过去深爱的女子都可以恶言相向。演到这里时,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鲁侍萍可以说是那个世界的牺牲品,但她的坚强和冷静,无疑是整部剧本的亮点,她让一个被始乱终弃的女子有了新的灵魂。四凤似乎就是年轻的她,《雷雨》从某个角度来说,描写了一个轮回,封建背景下罪恶的轮回,最终这个轮回结束在了一场天降的雷雨之中。

雷,是碰撞,碰撞产生火花,火花中诞生一个新的世界。看《雷雨》时,周冲的现代运动装,对周繁漪道一声“妈”,与周萍的穿着和彬彬有礼的“母亲”称呼撞在一起可谓天雷滚滚。但周冲的现代性并不彻底,他对家族旧思想倒是持中立态度,而周繁漪的叛逆,可谓是另一个极端,传统的穿着打扮下是一颗冲动而狂放的心,不过我真不理解她为什么会看上周萍,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难道仅仅是因为寂寞?

出演那一天,暖黄的灯光让人额头冒汗,好在都是自班人,紧张倒是半分谈不上,这辈子都没在这么多镜头前站过。告诉自己,我就是那个鲁姓女子,期待、心痛、畏惧、痛恨、心寒,所有的心情,像孕育了千年的矿藏,即将在这个舞台上绽放。所幸看不清台下人的表情,憋笑这一关就算过了。这个女子是卑微的,高傲的,柔弱如水,坚毅似钢,对手将一个老爷的慵懒加尊贵演得活灵活现,而我,真是愧对身份证上的性别,倒是真没什么封建女子温婉的气质。我无处评论自己,但当后来涌现出一批批现代版《雷雨》,我又感到恍惚……

那一场雷雨,浇灭了封建社会挣扎的火光;这又是哪一场雷雨,绽放了这么多年轻和不羁?

看得出阮同学演鲁侍萍,她先详解了周朴园。对着这么一个自己深深爱过又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男人,各种复杂的情感五味杂陈,尤其演到周朴园忏悔式的表白时,说自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正如其他同学的评价一样,这时的阮同学,真的就是鲁侍萍。对人物性格有这样的把握与体会,不通过演出是不能有体验的。有学生说,你讲了,我忘了;我演了,我懂了。我为自己放手不讲课而自得。

演出之后,又用了一节课让演员谈体会,让观众点评,我特地让杨同学谈了为什么在侍萍追问“难道你认为我是来敲诈你的吗”之后加了一句“难道不是吗”的原因,他说:“我认为这是周朴园的本性使然!”

很荣幸,能在班级同学面前与陈泓谕、陈隽雨、阮璐丹一起演《雷雨》。

但不幸的是,由于思维的混乱加之紧张,我忘词甚多,悻悻收场。究其原因还是演出前一晚观看了话剧《雷雨》。周朴园一角的演绎与我设想的有些出入,以至于表演时还在思考。

记得表演时,我突然在陈隽雨的“难道你以为我是来敲诈你的吗”之后加了一句“难道不是吗”,全场爆笑,同样也给我们带来尴尬。可我自认为这是周朴园的本性。

周朴园,生长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洪流之中,从小受到极为严厉的封建思想教育,又在长大后结合了资本主义罪恶的金钱观,是这样两种思想杂交衍生来的人性扭曲的人。

封建思想让他拥有了一位大家长身份。对于鲁侍萍曾经的离去,他无能为力,进而催发出他对周繁漪的空置却控制。正如他认出鲁侍萍后那一系列的情感流露,足以看出繁漪存在的必要性。但封建思想逼迫着周朴园接受这一事实。

有人说周朴园坏到连他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坏。作为一个资本家,那血淋淋的发家史,那阴沉的面容,那深藏的奸诈,让人恐惧。他的一切都以金钱为基础,任何东西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就说他刚刚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便在盘算着侍萍的出现对于自己已经建立好的金钱帝国以及封建家庭有无影响。突然鲁贵的名字进入脑海,周朴园意识到鲁侍萍可能是鲁贵放出的倒钩。于是金钱至上的他便不顾往日情感严厉质问。当发现鲁侍萍可能并没有告知鲁贵,就以平和的语气去安慰激动的侍萍以免情况恶化。当从侍萍口中确认消息没有外漏,以为金钱万能的本质又促使他用钱收买侍萍以达到封锁消息避免更大损失的目的。这一系列的对话无一不体现出周朴园肮脏的内心思想。

因此,我认为周朴园纯粹是一个金钱的奴隶。我所添加的“难道不是吗”正可以反映这一点。

杨同学很重视自己的这次演出,他不仅看完了全剧,而且还对周朴园有了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剧本中台词内容的一个补充。这句“难道不是吗”表面上看是该同学的一个添加,但却是该同学非常难得的自我理解。有如《屈原》中原有一句指责宋玉的台词:“你是无耻的文人!”后来演出时,演员建议改为:“你这无耻的文人!”“这”比“是”的强调意味更浓,鄙视的感情更强。所以这句“难道不是吗”的添加,演出的同学是有自己的理解的。尽管引来班里其他同学的质疑,但却是价值之所在。有同学说,周朴园不想让鲁侍萍觉得他是个坏人,而且,他也不想这个时候惹怒鲁侍萍让彼此的关系公开化。再说,他可能真心希望自己对鲁侍萍有个弥补。所以,这句“难道不是吗”是不会说出来的。还有同学说:周朴园是坏人,但他是个伪君子,如果这样问,他就是个真小人。我认为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恨。所以,作者也不会让周朴园说这句话。

我对这样的学习、演出、评价作了总结反思。首先是要相信学生,但不能放任;其次是要求必须明确全员参与,不能把任务只压给相关的人;再次是必须有检查。舞台上演出对演员的检查,观后感是对全体学生的检查,谈演出的体会和同学的评论是让演员有机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演出体会,接受同学的评价,而同学评论既是检查学生看演出过程是否认真,更是检查他们对课本内容的整理和理解程度。

全程结束,所用教学时间和原来的差不多,而且,完成了两个正规版的演出后,学生建议各种反串,甚至把没有演出任务的其他同学也拉上舞台,还真的都能演,这样一来,变成了他们的狂欢。课堂乐一下让学生获得的体验,却是老师讲课所不能的。

好玩的课本剧

陈龙

从“课本剧”三字便可知道,这是一部由项老师组织,咱班同学自导自演的剧。虽然演技不高,但是由于亲身体验,我们的兴致自然高昂。

全班同学去小剧场,加上演出服、各种道具,这么正式的舞台剧我想只有项老师才想得出来,做得出来。这个点子的直接结果就是同学们在一两天前便期待着这次演出,早已准备好了看热闹的心情。

演出那天下午,一个小时多的语文课。那时的我们,已经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侍萍”与“周朴园”了。前面两队是早经安排的两男两女,演得都不错,只是有一对经常忘词。与此同时,台下的同学们却是觉得不过瘾,口味不够重啊。于是,各种坏脑筋便动开了。两对一演完,台下观众便叫着:“杨佳欣和陈泓谕反串!”接着吼声一片:“对!反串!”“反串……”两人被哄上了舞台。听着杨佳欣嗲声嗲气地演着侍萍,这下大家都乐了,视频录得更勤了,录音机举得更高了,笑声、尖叫声更响了。我不禁边为现代人的口味默哀边兴致盎然地看着。忽地又不知谁吼了声:“换一下!”大家报以热烈的响应。哇,陈泓谕更嗲!我不禁和大家一起拍手叫好。然后,如同学所愿,一锅锅的男“侍萍”女“朴园”出炉了!班长的自然甜美的男声,罗英豪带着男音的假声,韩松烨毫不修饰的粗狂男声……各种假“侍萍”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的精神需求。女“朴园”也不甘落后,阮璐丹低沉的女声,陈隽雨开始沉稳后转为原样的女声,等等,照样惊艳全场。

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人呢,还是要有些幽默元素的。若是一点也不会幽默,你如何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呢?如何能提高自己的人气呢?如何能在这个口味越来越重的时代里愉快地生存下去呢?作为重点班的孩子,咱不仅会学,还要会玩!撒得了娇,卖得了萌,演得了男“侍萍”,玩得出女“朴园”,考得了好成绩,这才是实验班人的素质!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对自己的教学,尤其是一些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完成的内容,仍然这样不放心地讲解啊分析啊,惶恐起来了。不是孩子们不行,是老师们顾虑太多。通过这次放手,我获得了以下体验,愿和大家共享。

一、这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所以从演员的推选、角色的明确、服饰的租借、舞台的布置、演出的安排,等等,全部自己搞定,老师,只做他们的观众,负责观看。和以往的讲课方式相比,师生的角色发生了互换。这才是自主的学习。

二、不管是不是参与演出,学生都认真地研读了文本,而且不少学生看完了整个剧本以及整场电影,甚至还有些学生特别是参加演出的学生还阅读了相关的很多评论文章,从更多的参考资料中、从更广泛的对比阅读中去研究人物内心和把握人物性格。这样的拓展甚至是深度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和感受,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三、整个文本的研究和演员的选择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再加上舞台的演出、演出后的谈体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尤其是语言的实践,从角色必说的台词到自己的感受和反思,都会让他们终身难忘。

四、从阅读完整的剧本、研究探讨模拟人物语言,到观看电影、观看演出,再到自己演出、谈体会写感受,学生完成了一个读、听、说、写的全过程。这不是单一的语言训练,而是综合的高效的语文学习;这也不是被迫的任务接受,而是主动的积极参与。试想,怎样精彩的讲解分析能比得上呢?

老师们,该放手时还是放手吧,这绝对是一种智慧!

篇5:灯光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上的重点。

【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再提示学生以“多好啊”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在小组里交流。检查阅读效果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再次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规划】

教学时可以“灯光”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灯光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灯光教学反思2

《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接触这篇课文,我就陷入了沉思,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于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知之甚少,如何带领学生走入课文。因此,在教学时能否找到突破口为学生理解课文作铺垫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抓题眼,初识英雄形象

教学时,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就紧紧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哪几处写到了灯光,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围绕写到灯光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做顺势引导,帮助学生逐层理解,渐渐深入,一边读,一边理解。通过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学生了解到,郝副营长因书中看到孩子在灯光下看书而憧憬未来,郝副营长为了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书本而暴露自己不幸牺牲,但却赢得了围歼战的胜利。学生初步感受到郝副营长关心下一代和不怕牺牲的品质。

其次,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

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深入思考,他们在说话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多好仅仅是指在灯光下看书吗?让学生从中体会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与同学交流。

细读三处“多好啊”,学生明白,这里“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正是对未来的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机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找到前进的方向才取得战斗胜利的勇气。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

最后,比今昔,铭记英雄事迹

篇6:《灯光》教学反思

宁陕小学 陈 芳

《灯光》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中我抓住了文章中出现的“灯光”展开了教学。以读来促学生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领悟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中灯光出现的第一次是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写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我先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说说此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指导学生的朗读。学生都很积极,有的读出了惊叹的语气,有的读出了赞美的语气,有的读出了陶醉的语气„„最有趣的是那个读出了陶醉的语气的,似乎把我们全班师生都带入了天安门广场。这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如行云流水,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孩子们的表现尚佳,特别是孩子们的朗读入情入境。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灯光”,要求学生由一处灯光产生联想,写一个片段。孩子们的联想很丰富。写出的片段都很有特色,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有感而发。

篇7:《灯光》教学反思

扣课题,展开多层学习。一层是导入的质疑,一层是线索的小结,一层是拟题的启发。做得比较充分的是拎住线索,进行互助学习,默读找灯光,交流说灯光,串联悟灯光。

扣写法,展开互文阅读。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强,在梳理结构的基础上第二轮质疑,显然指向写法的问题多起来了,前后照应写法的好处?人物描写展开联想这种写法怎么关注?教师则引导与上节课写法进行比较,继续组织互助学习,经过同桌互相补充,基本都能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继续比较发现,都是回忆录,都是倒叙,都采用前后照应,都采取第一人称来写,会比较发现,迁移自主阅读。

二、不足之处

一味注重写法,课堂显得理性有余。

三、改进措施

篇8:舞台灯光教学反思

现实的情况是, 教育使我们老师变得机械化, 变成像流水作业工厂里的一个流程的工人。我们的任务是将我们这一环节的“产品”交付出去, 合格与否不是我们的事情, 自有“检验员”去检验, 而整个教育都这样的时候, 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会由某一个老师来承担, 因而看似责任重大的教师却没什么真正的责任。所要做的只是去应付各种检查, 应对评职称评名师的各种条件。因而我们就变得不会思考教育, 更不会去反思教育。一种流行的说法:老师是吃良心饭。而谁也说不清楚“良心饭”的标准是什么, 因为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良心饭”的标准。

泰戈尔说,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但我们目前最多是给学生带来一些知识, 启迪一些智慧, 很少教给学生怎样不断增强生命的强度。

反思一下教育, 我们会发现目前教育的最大的缺陷可能就是遗忘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 遗忘了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特情感体验的人。教师由“灵魂的工程师”悄然变为了“促生产, 抓效益”的生产工人。而目前的评价却很轻易地就能对教育作出评价, 并且还很具体很细化, 不过这种评价和学生在学校中的心理体验、人生感受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教育上下都已无暇关注。

审视、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教育可能已经演化为工具的教育, 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 忽略了情意的培养, 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尊重, 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负责。过分地强调智育, 强调“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 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 班级成为竞争的“战场”。当然现行具体的教育也不乏对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也有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但这些内容相互分割、无系统甚至倒挂, 教育的内容空洞且教育途径单一, 缺乏整合, 难奏实效。青少年们却很难找到明确的生存意义——他们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学习、考试, 而生命对他们不过是个遥远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分析说:以升学率为评价教育、学校与教师工作的惟一刚性标准与尺度, 是人人都明白、却又似乎无以疗治的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痼疾, 已经并且正在继续给我们的教育造成致命的伤害:教育成了生存竞争的绞肉机, 失败者的生命发展完全被忽视与牺牲, 而胜利者的生命在残酷的角逐中被严重扭曲, 这两个方面都造成了对青少年生命的摧残, 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而像上海师大中文系商敬友教授的梦想“我梦想所有的老师都爱他的学生, 他的每一个学生;我梦想所有的学生都爱他的老师, 不是害怕, 不是崇拜, 不是感恩, 也不是迎合奉承, 而是爱, 单纯的爱。”这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梦想。

教育理应关注人的生命, 理应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 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但一直以来我们可能都忽略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或未把它摆到应该有的位置。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它最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而我们一直做的事可能都是本末倒置。学生的生命质量怎么样, 我们考虑得太少。我们最关注的仅是今天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几个, 考试能否得高分, 高考考上几个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一直以来, 我们的教育被政治化了, 变为功利主义教育。

因而, 教育要回到也必须回到关注生命本身的方向上来。教育必须把“关怀生命”作为一个基本的核心。正像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的那样, 良好的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升学率, 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有一系列的变革, 要求我们的社会, 政府, 学校, 老师, 家长等都要从源头, 从思想观念上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 去努力创造我们共同的未来。

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人这样说时下的老师:时间是满的, 成就是空的;工作是忙的, 思想是空的。有些绝对, 但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不可能在一时之间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教师切不可仅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受害者, 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 而要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教育者, 帮助学生懂得学习是在为生命成长奠基。教师要有方向意识, 这个方向就是让学生有生命的高质量。在现有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运用一定的机智与教育艺术最大可能地给学生一些生命方面的教育。马克思·范梅兰说:人的很多禀赋都是被他人发现的, 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 而一旦被别人发现了就变成了这个人的特性, 就成了这个人的优势所在。人如果把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他就是一个拥有巨大的、别人不可替代的能力的人。教育的真正意义也许就是通过他人的引导、帮助、提醒, 使我们获得自我了解和生命的觉醒, 整个生活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我们因而可能变得更为自由而完整。而教师恰恰就是应该发现学生特长的那一类人。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个老师批之为:胸无大志, 孺子不可教也!另一个老师祝愿道: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对于这样的教育爱心我们是完全可以也应该做到的。

经济学与社会学中有一个“火车头”理论, 一个人跑得很慢, 但他搭上了一部快车;另一个人跑得很快, 但他搭上了一部慢车, 结果谁先到终点不言自明。我们的学生搭上教师这部车, 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车, 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很多教师抱怨自己的学生如何的差, 与之对应的别的班级如何优秀。首先, 我们的教育动机就有问题, 何谓好生, 差生?我们要有一个乐观的学生观。契诃夫说:“由于气候、智力、精力、趣味、年龄、视力等方面的差异, 人的平等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不平等应该认作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不平等变得不易察觉, 就像我们把鱼或熊之间的差异抹平了。在这方面, 文化和教育起很大的作用。”乐观的学生观是一个教师起码的前提。教育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宽广和深邃, 带着悲观学生观的教师首先自己就是狭隘的, 怎么能扩充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得知教师有这样那样想法的情况下, 怎么可能有幸福感。可能在这种教师的课堂里连起码的舒适都感受不到。林语堂说, 人只有躺在床铺上, 衣服脱了, 鞋子脱了, 袜子脱了, 手脚摆放舒适, 身体也舒适了, 心灵才有自由。那学生就更感受不到心灵的自由了, 又怎么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

教师要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只有这样, 才能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 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 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 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 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 (肖川《教育就是服务》)

篇9:活动:品德教学的舞台

关键词 品德教学 有效活动 目标引领 全员参与 源于生活

一、活动设计 目标引领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我们在课堂上的活动设计都应该以目标为导向,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

在教学《帮助他人我快乐》一课时,通过“换位体验”“故事交流”“资料搜集”“小表演”等活动,我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生活困难,认识到关怀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在教学《时光老人告诉我》一课时,在学生自读、合作探究明理的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惜时故事,让学生自行讨论,得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要从小珍惜时间的道理。

虽然两个案例中的活动形式不同,活动有多有少,但是两节课都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因为它们都是根据目标的引领来设计活动的。

二、活动过程 全员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但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学习的进程之中,课堂上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其实,教学活动只有建立在学生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体验到的生活基础上才有意义,学生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活动内容不能太浅显也不能太深奥,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而活动的过程要关注全员参与。

在《金色的秋天》一课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爱玩的特点,把他们带出教室,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他们有的带上相机拍照,有的带上画板画画,有的搜集各种树叶等,每个人都用心地感受秋天的美丽,用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记录秋天。

在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时,我创设了一个“家乡特产交流会”的情境。学生采用快板表演《家乡特产我知道》、水果拼盘等形式展示活动,参与其中,踊跃发表意见;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生成与升华。

三、活動内容 源于生活

在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时,让同学们看录像,播放“他们为了我做了什么”。录像内容包括这样一些场景:清晨,送牛奶的叔叔把牛奶送到我家;马路上,清洁工正在清扫马路;课堂里,老师神采奕奕地给我们上课;中午,食堂里的师傅们忙碌着;傍晚,我去理发店理发;夜晚,当我进入梦乡时,纺织工人依然忙个不停……然后小组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由于这些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能唤起学生直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有所发。

因此,我们品德课上的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出发,从他们的真实生活中捕捉真实的生活事件,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活动只有源于学生最基础、最本源、最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我们的课堂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四、活动形式 丰富多彩

《课标》指出: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品德课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或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1.根据活动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在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在执教《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时,我让学生来表演“亲亲热热的好邻居”,要求学生把自己与邻居之间发生的快乐的事、难忘的事、有意义的事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学生在表演中真正体会到邻里之间的真、善、美,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我们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的阶段性特点设计活动。

二年级有一课《我真棒》,而三年级有一课《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年级要求学生知道自身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三年级则侧重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孩子的实践能力。因此,二年级适合开展交流活动,而三年级开展“才艺展示”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活泼的、有趣的活动为主,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而中低段学生更适合资料的调查搜集,现场调查、采访,各种实践活动等。

在教学《我们一起做》这课时,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可以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和朋友快乐地玩耍。

在教学《我的社区》时,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观察,去采访社区的工作人员,让学生与社区管理者进行实地对话。

上一篇:门面转让合同协议书下一篇:普通心理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