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管理

2024-06-28

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管理(通用8篇)

篇1: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考试题

一、单选题

1、风险分担是指()。

A.单位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B.单位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C.单位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D.单位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A B C

D

2、风险承受是指()。

A.单位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B.单位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C.单位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D.单位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A B C

D

3、()不是财务报告至少应当的内容。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表

A B C

D

4、计算机信息系统岗位中系统分析岗位的职能是()。A.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执行系统分析岗位的设计或修改方案 B.负责保障并监控应用程序正常运行

C.设计测试方案,对计算机程序是否满足设计或修改方案进行测试,通过反馈给编程岗位以修改程序并最终满足方案

D.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制定设计或修改程序的方案 A B C D

5、下列的说法中,属于内部报告的文本格式的特点是()。A.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但制作难度大

B.以图表的方式,通过书面、多媒体显示等方式传递信息

C.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常用于说明一些不能量化信息的特点及相互间关系 D.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一些量化的信息,它反映的信息较多,生成简便,且易被接受

A B C

D

6、以下不属于内部环境包括的内容是()。A.单位的治理结构 B.授权审批控制 C.内部审计机制 D.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

A B C

D

7、下列关于资金营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应当严禁资金的体外循环,切实防范资金营运中的风险 B.企业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可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

C.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他业务活动中取得的资金收入应当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设立“小金库”

D.企业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应当明确支出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履行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后,方可安排资金支出

A B C

D

8、企业战略规划应当经过多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和择优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经()批准实施。A.股东(大)会 B.监事会 C.审计委员会 D.战略委员会

A B C

D

9、内部控制为财务报告的编制()。A.提供合理保证 B.提供绝对保证 C.提供有限保证 D.不提供任何保证 A B C D

10、内部报告控制中方法要求()。A.表格化、数据化、条理化、规范化 B.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统筹规划、避免重复 C.及时、按时、主动、积极

D.提问题、讲办法、讲时间、讲思路

A

二、多选题

1、企业对担保申请人出现以下()情形的,不得提供担保。A.担保项目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担保政策的 B.已进入重组、托管、兼并或破产清算程序的

C.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的

D.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经济纠纷,面临法律诉讼且可能承担较大赔偿责任的

A B C

D B C

D

2、竣工决算由()部分组成。A.竣工财务决算情况说明书 B.年度财务报表 C.审计报告 D.竣工决算报表

A B C

D

3、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前期的一个决定性阶段,是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内容。可行性研究考虑的因素一般有以下()方面。A.市场分析 B.技术分析 C.财务经济分析 D.风险分析

A B C

D

4、筹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包括()。A.筹资方案的拟订与决策 B.筹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C.筹资合同或协议的审批与订立

D.与筹资有关的各种款项偿付的审批与执行

A B C

D

5、经济环境涉及很多因素,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A.经济体制 B.现代企业制度 C.法律法规及规范 D.市场环境

A B C

D

6、企业实施发展战略,需要从()软硬件方面进行配套建设。A.企业文化 B.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C.信息系统 D.组织架构

A B C

D

7、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A.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 B.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 C.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D.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A B C

D

8、控制活动包括()。A.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B.财产保护控制 C.单位文化 D.预算控制

A B C

D

9、内部监督包括()。A.日常监督 B.独立复核 C.特殊授权 D.专项监督

A B C

D

10、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工程项目,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投资计划,提出项目建议书,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A.建设地点 B.项目概况 C.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D.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

A

三、判断题

1、战略分析评估是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对战略实施的结果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进行全面的衡量。()

对 错 B C

D

2、对于小额零星物资或服务,可安排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

对 错

3、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应该进行岗位分离。()

对 错

4、大宗采购等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其他商品或劳务的采购,应当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最高采购限价,并对最高采购限价适时调整。()

对 错

5、折旧方法一经选定,应一贯沿用,折旧方法不得改变。()

对 错

6、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对 错

7、基本规范提出,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5项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公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对 错

8、企业应当加强竣工决算审计,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然后实施竣工决算审计。()

对 错

9、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和投资人报酬的风险。()

对 错

10、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对 错

篇2: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管理

【摘 要】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本文第一部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出内部控制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第二部分阐明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则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介绍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度 管理措施

1.企业内部控制定义

我国206月28日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方法;内部控制的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这就将内部控制的主体界定在了企业的全部人员范围上,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部分人。

2.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2.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的内部牵制阶段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有些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作是一堆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并没有付诸实施。

(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必须建立一个从计划、执行到控制、监督的整体框架。实际上,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控制,不能做到各个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相互监督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有些企业仍然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改进而往往忽略事前预防控制。

②在资产控制上,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从而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

③在检查、考核和奖惩力度上,没有设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3)内部控制实施缺乏有效性

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的局面,使单位内控制度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这势必导致公司管理无序和运行低效,难以确保内部控制质量。

(4)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低

①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凭经验办事。

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来指导员工如何行动,往往依靠经验办事。部分企业虽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全部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

②管理者科学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部分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对内控制度认识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到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有的企业管理层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忽略了以客户需要为核心、企业才能持续生存的规律,把赚钱获利当作企业的根本和全部目的。

2.2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形成原因

(1)公司治理不完善

目前有的企业仍没有形成“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很多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在实际管理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严重弱化,没有从根本上建立适合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

(2)没有形成实施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

内部环境方面,部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重叠,职责不明确,纵、横向的信息沟通不畅;要么没有内部审计部门,要么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相对独立性。外部环境方面,虽然有政府和社会双重监督机制,但由于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管理分散、缺乏信息沟通,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3)管理层不够重视和员工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只重视市场,对内部控制不熟悉也不重视。近几年,较多企业领导者开始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仍然有限。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有人认为实行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员工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更有人认为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更便于营私舞弊。这些都是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3.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3.1抓好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文环境建设和组织保障

一是要领导重视。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最重要的在于领导层的态度。因此,企业领导人应当亲自组织内部控制建设,并坚持按章办事、以身作则,企业其他人员才会在领导的影响下自觉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执行。这样,内部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产生作用。

二是要提高员工内部控制方面的意识和素质。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企业要通过组织企业员工培训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切实提升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并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文件、手册、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要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内部控制不仅是管理、财务和审计人员的责任,更是全体经营业务人员的共同责任。

三是要优化组织机构及职责。企业首先要按照职责明确、程序定位、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原则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合理设置组织结构,界定各部门职责和授权管理权限,再将各职能部门业务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然后按岗位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从而明确企业所有员工的责任与权限。 3.2加强风险甄别,抓好制度建设

一是要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控制。企业运行始终伴随来自于行业、市场、筹资、投资等各种经营风险,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面临的这些风险,在正视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寻求对风险的最佳控制。利用各种科学的风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和方案,对风险加以控制,降低其带给企业的不良后果。

二是要抓好制度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形式就是制度控制。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全面做好制度设计,确保控制制度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人财物各方面,并根据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实行区别授权,并加强授权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和信息反馈,根据经营管理业绩、风险状况和授权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授权,以保证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3.3抓好信息管理建设,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应建立集团化、一体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与企业的经营全过程相契合,同时将内部控制的理念、流程与信息管理统一起来,通过信息的传递、处置,使内部控制扩展到对企业经济业务的预测、管理、监控、考核、分析等多方面,实现控制活动、信息管理和业务处理的一体化,实现最高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收集和传递、最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控制修正。

3.4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督,定期做好内部控制运行评价

有了良好的制度设计,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内控运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偏,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受控运行。

内部控制体系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三级监督机制。第一级是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第二级是财务部门的监督,第三级是设立地位独立、具有监管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需要注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加强外部环境监督,以监督和检查内部控制的实施,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针对所发现的控制盲点、弱点以及由于运营环境、经营战略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原有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7月1日实施

[3]梁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大众商务.第109期

[4]顾艳.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审计与研究.(6)

篇3:从内部控制看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 内部控制还应包括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内部控制系统涉及企业财务、运营、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方面, 本文仅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浅谈企业的会计人员管理。

1 内部控制实施的必然性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与之配套的的公司治理和监督机制的需求日益增加, 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进一步接轨和整合。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而且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益和效率。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企业的政策、程序、任务、行为, 使企业能够对与实现企业目标有关的重大业务、经营、财务法规及其他风险作出适当反应, 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成立于1985年的COSO委员会把内部控制分为五大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察, 此五部分互相有机关联。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元素的的基础, 并提供纪律及结构, 控制环境因素包括人员的道德和胜任能力;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和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控制活动指能确保管理层的决策与指示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信息与沟通是指在人员能够履行责任的方式及时间范围内, 识别、取得和报告经营、财务及法律遵守的相关信息的有效程序和系统。监察是指持续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及表现情况的程序。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对企业内在因素和商业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不断变化的业务风险迅速作出反应。

会计人员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主要依靠会计人员得以执行。从会计本身具有的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看, 是否如实、准确、及时地反映经济活动, 是否客观、公正、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始终遵循的原则。因此,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但会计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忍视的问题。如偷税漏税、知法犯法、营私舞弊现象等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关于会计人员管理问题, 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会计委派制”、“集中会计核算制”、“财务总监委派制”、“会计人员独立论”等。笔者认为无论何种管理形式, 都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管理, 使会计人员尽量摆脱双重身份。为什么这样说呢?

1.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因素包括: (1) 诚信和道德。诚信和道德

观是企业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价值观和政策镶嵌在行为守则中并向所有员工传达, 严格的政策和企业治理层、管理层的以身作则的适当行动能使员工采取正确的行动。 (2) 用人唯才的承诺。如果企业的大量岗位被缺乏必要技能的人员占据, 企业的控制环境就被严重的破坏, 必须是适当的人才分派适当的工作, 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监督。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企业财务人员没有被不符企业价值、道德观的管理层所钳制, 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是必备的考察项目。

1.2 风险评估企业的风险最总都反映在财务方面, 财务风险的

预警制度能使企业预知、管理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及时规避, 这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能力提出要求。

1.3 控制活动控制政策和程序给企业员工提供工作程序和方法, 使财务人员面临压力是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

1.4 信息与沟通这使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反馈意见, 使领导及时

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应对风险, 也使财务人员面临压力时能及时报告给正确的领导。

1.5 监察审计委员会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缺陷及时修正, 使财务报表合规、合法并及时地报出。

2 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要求, 作出正确的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2.1 建立以诚信为首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

2.1.1 企业治理层、管理层首先要自己注重诚信, 然后才能形成

管理制度, 并身体力行, 严格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不断地监察程序漏洞, 持续改进。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结合外部监管、审计, 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的企业文化教育, 增强认同感。

2.1.2 严格按岗位分工及授权审批制度, 执行国家财务法律的

规定并落实到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中, 以法律管理财务人员, 预防串通舞弊, 作出虚假财务报告的事件发生, 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2.2 引进和培养具有胜任能力的财务人员人力资源是企业不

可模仿的竞争力, 具有持续竞争能力、不可替代性, 因此要建立一下财务人员引进和培养制度。

2.2.1 建立财会人才引进机制, 改善队伍结构要注重引进财会

专业毕业生, 企业要根据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会人才需求计划。同时, 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向财会专业毕业生展示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解释相关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 描绘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以吸引优秀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并忠诚地为企业服务。要注重内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最终实现专业知识与财务知识的融会贯通, 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财务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服务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外引内训等多种形式, 不断补充给财会队伍新鲜血液, 更新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 保持旺盛的活力, 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更好地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

2.2.2 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专业技能近年来, 随着我国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企业财务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与创新, 财务人员面临着快速进行知识更新的压力。因此, 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 成为执行好财会法律法规的关键。注重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逐步提升, 财务管理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丰富, 金融工具、衍生工具、资本运作和企业并购等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 涉外业务的开展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和企业经营的风险, 所有这些都对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地进行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会计法》也明确规定, 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继续教育, 这既是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 也是加强财会人员管理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 可以养成财会人员持续学习的能力, 促使财会人员及时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和新的会计准则的改革步伐, 充分发挥财会队伍的监督服务和决策支持作用。通过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 最终形成一支由具有系统的财会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骨干财会人员、具备较强战略思维能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财会拔尖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较强实践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财会队伍, 形成企业财会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

总之, 财务人员的管理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一部分, 把内部控制制度运用于财务人员的管理上, 减少财务人员双重身份感的压力, 减少程序混乱造成财务人员的无所适从的风险, 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提高财务人员胜任能力, 增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对于企业提高应对风能力和增强经营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加强监管,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本文分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然性性, 指出了内部控制在会计人员管理上的作用, 以及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措施, 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谢钢, 尹月丽.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人民银行会计控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

[2]吴赛.高校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探讨[D].南京林业大学.2007.

[3]许小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

篇4: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管理

【关键词】内部控制 ; 会计; 信息和沟通

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和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现代企业管理当中,无论是企业董事会、管理人员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等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作为管理人员中的一员,会计人员因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最佳主体之一。

一、会计本身就具有内部控制的作用

监督职能是会计自古就有的重要职能之一,它反映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作用。早在我国周朝,审计程序、预算流程以及内部控制等各个方面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其规定月报、年报都必须要进行详细、系统的核查。又比如古埃及的制度规定,记录官登记的会计账簿须经仓库监督官加以检查。至近代社会,当公司生产经营制度取代家庭生产经营制度,并占据统治地位之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便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已经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能够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充分反映了现代会计工作的实质作用,即运用会计方法和手段,将业务经营过程中差错与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会计控制是会计职能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质的飞跃,在企业持续经营进程中,会计人员要对所有的支出进行反映和监督,面对一些违反法律法规、违反企业发展计划的现象时,会计人员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企业经营管理控制职能是通过会计控制来实现的。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国家股份公司的兴起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这使会计人员的受托责任来自经营者与所有者这两个层面:其一,会计人员受企业经营者所托,在加大企业经营管理力度、明确企业内部激励体系以及企业经济利益提升方面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履行经营与理财的职责,保障经营者经营目标的实现;其二,会计人员受企业所有者所托,系统、全面的记录、确认以及计量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程,针对企业的理财情况与经营情况实施有效的披露。内部控制目标分为三类:与营运有关的目标、与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以及与法令的遵循性有关的目标等,而这3个目标也正是会计工作的3个目标。

二、会计具有处理及提炼企业经济信息的内部控制主体职能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反应和监督,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促进各会计主体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生成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职能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事前,制定决策方案需要的各类估算、预测;事中,在计划执行过程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核算;事后,实施成本方面的比较,对企业已经发生事件实施分类分析等。针对企业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以及劳动成果,会计人员必须做出客观的经济评价,这些评价完整、连续、系统,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利用这一会计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揭示客观经济运动的变化规律,达到利用规律扩大经济效果的目的。而一个企业为了完成或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确定的计划,就必须在及时获得信息同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起满足企业需求的控制系统,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在良性状态下展开。沟通与信息始终围绕着控制活动开展。沟通与信息系统能够促使企业员工获取在控制、执行以及管理企业经营进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并交换这些信息资料。而会计无疑是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中心。

三、会计人员具有良好内部控制者的素质。

首先,会计人员一方面担負着单位的资金收支和财务管理任务,要依法及时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反映,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另一方面,会计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监督手段,会计人员还要宣传解释、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取得单位领导和职工对会计工作的理解、支持、帮助和协作,维护财经纪律。确保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和财政财务会计制度。

其次,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也是在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相继发布实施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会计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信息的拥有量决定了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刘宗柳,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阎达五,陈亚民.论会计管理循环[J].财会通讯,1988年第8期.

篇5:物业管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二)物业管理费收缴控制

物业管理费是公司主要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规范收缴物业管理费行为,确保物业管理费按时、全部、足额上缴是财务管理的重点。

要求:

1、台账制度,记载正确,物业管理费台账登记收入与财务会计账面物业管理费收入定期核对,原则上每月一次。

2、物业管理费台账中应收未收的物业管理费要正确反映,信息齐全,与财务会计帐面进行核对。

3、款项的缴存

(1)收据由公司财务部统一管理,各部门使用收据严格执行缴销制度

(2)收费员在业主交纳物业管理费时,必须在收据联、记账联上盖公章、收款员私章,收据填写必须认真规范

(3)收款员将当天收到的现金填写“现金缴款单”送交公司指定银行。

收据记帐联与收费汇总表随同“现金缴款单”交财务部审核、签收,将收费汇总表一份退回收费员保管

(4)财务部将审核、签收后的“收款清单汇总表”和收据记账联转会计记帐(5)收费员月末编制“收缴物业管理费月报表”,月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上月末累计欠交数,本月应交数;本月实交数(其中,收缴前期欠款);本月末累计欠交数。经财务部稽核确认,本月财务账反映的物业管理费实收数与月报表实交数无误,财务部门签字后退回一份由收费员保管存档

(6)定期(年末)对应收未收物业管理费进行清算,对由于各种原因确实无法收回的账项,由项目部提交报告,由公司总经办共同研究方案。

《管理费收缴通知书》《催款通知书》《业主公约》

③《催款通知书》发出后,业主逾期未清缴欠款的,物业公司将于第8日起发出《最后缴款通知书》,通知其必须于收到《最后缴款通知书》5日内缴清,并对所欠款项按每日收取滞纳金(从1月1日或7月1日欠款的第一天起算)。

④在《最后缴款通知书》发出后逾期欠款仍未清缴的,物业公司将按、《物业管理合同》规定做出其它追讨行动,及对欠款者提出法律诉讼。

(2)预缴三个月管理费的收取及催缴程序

①物业公司财务部将于每年3月1日及6月1日、9月1日、12月1日起向各业户发出下一季度〈管理费付款通知书〉,详列应交款明细,规定业主须在收到〈付款通知书〉一个月内缴纳下一季度的管理费。

② 每年的1月1日、4月1日、7月1日及10月1日起,财务部对尚未交纳本季度应付款的业主发出《催款通知书》,列明欠款明细项目,通知其在收到〈催款通知书〉一个月内缴清欠款。《催款通知书》列明如未按规定支付欠款,物业公司将对所欠款项按每日收取滞纳金的提示。

③《催款通知书》发出后,业主逾期未清缴欠款的,物业公司将于第8日起发出《最后缴款通知书》,通知其必须于收到《最后缴款通知书》5日内缴清,并对所欠款项按每日收取滞纳金(从当季度欠款的第一天起算)。

④在《最后缴款通知书》发出后逾期欠款仍未清缴的,物业公司将按《业主公约》《物业管理合同》规定做出其它追讨行动,及对欠款者提出法律诉讼。

(3)预缴一个月管理费的收取及催缴程序

①物业公司财务部将于每月15日起向各业户发出下月《管理费付款通知书》,详列应交款明细,规定业主须在收到《付款通知书》一个月内缴纳下月的管理费。

②每月的1日起,财务部对尚未交纳本月应付款的业主发出《催款通知书》,列明欠款明细项目,通知其在收到《催款通知书》7日内缴清欠款。《催款通知书》列明如未按规定支付欠款,物业公司将对对所欠款项按每日收取滞纳金的提示。

③《催款通知书》发出后,业主逾期未清缴欠款的,物业公司将于第8日起发出《最后缴款通知书》,通知其必须于收到《最后缴款通知书》5日内缴清,并对所欠款项按每日收取滞纳金(从当月欠款的第一天起算)。

④在《最后缴款通知书》发出后逾期欠款仍未清缴的,物业公司将按《业主公约》《物业管理合同》规定做出其它追讨行动,及对欠款者提出法律诉讼。

”科目。

(三)物业成本控制

提高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率外,控制成本应该成为物管企业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

1.物业企业成本的特点

(1)点多。即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形成点多。(2)面广。即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的发生在地域上分布面广。

(3)线长。即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监控线长。物业管理企业由于其工作从空间上要延伸到所管物业的每个角落,从时间上要延伸到所管物业的每个时点,(4)管难。由于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具有上述特点,导致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监管难。

。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

员工的薪酬成本、房屋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能源消耗费、行政费用以及其它各种管理费用

(1)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应以精干、高效为宜,部门越少、人员越精越好。

(2)发挥规模优势控制成本

本着努力做强做大企业的目标出发,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根,得以持续发展,实现低成本扩张。这里所谓的低成本扩张是指由一个管理成熟的大型小区向周边几个小区辐射管理,实现管理人员的共享,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要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管理处的用人编制。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管理小区的面积和小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人员定编定岗,对于有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岗位,可以实行一人多岗,既有利于工作开展,又可以减少人员定编。

另一方面可通过科技手段来降低人工成本。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增加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物业管理质量。(3)能源消耗控制

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应该加强节约意识,这里的节约指的是人力、物力的节约。物业管理公司要做好开源节流,在日常工作中要杜绝浪费和贪污,把好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耗材、水电费等。可以通过对水、电的测算来防止公共设施设备的露、冒、滴、漏等情况发生,更换声光控开关、改进线路等办法来节约水、电;充分挖掘公司内部的节约潜力,做到处处精打细算,增收节支,把浪费、损失消灭在事前,防患于未然;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建立企业职工节约意识。

(4)加强维修保养费用控制

维修费用包括公共部位维修费用和日常维修费用,在物业管理公司的成本中占很大比重。若在物业管理中控制了维修费用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物业管理费的支出,维修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物业管理的水平。因此,在物业管理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维修费用要做到最恰当的控制。物业管理公司应要求各管理处认真编制维修费用的全年预算,同时建立和完善维修费用审批制度。

①签订定期合同。与优质服务、价格合理、讲信誉的维修公司签订定期合同,不但服务质量可得到保证,还可得到价格上的优惠。

②采用竞争招标方式。对大项目的维修要实行竞争招标,通过维修单位提供的服务、价格的比较,挑选出合适的单位来为公司服务,尽量把费用控制到最好的水平。

③把握好维修时间。平时注意小修理,别让机器超负荷运转后才修理。

④做好维修行业的信息调查和信息收集。只有及时掌握市场的价格信息、技术信息,才有办法决定是自修还是外修。比如,对于小修、中修工程,可以由公司各管理处的工程维修人员来组织完成。

(5)加强成本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物业管理企业对各管理处的成本指标考核要贯彻严肃认真的原则,按规定对各管理处进行考核,敢于动真碰硬,才能使各管理处意识到成本控制的责任和重要性,这是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完成目标成本的保证。为保证全年目标成本的实现,财务部对各管理处实行定期考核,同时各管理处对职工个人实行定期考核,并通过成本管理责任制考核,使各管理处的预算成本执行情况与单位、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还要把对各管理处领导的考核任免同加强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机制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从而推进物业公司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的各项活动均有法可依。虽然国务院颁布了于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但《物业管理条例》没有涵盖物业管理的全部内容,整体性、连续性、实践性较差且可操作性不强,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一部法规即可包打天下,还须制定实施细则、办法等配套法律文件。

(2)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业的经营机制。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所以我国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时刻离不开完善的经营机制。因此,为了深入贯彻《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促进物业管理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业的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等经营机制。

(3)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管理和监督。

(4)物业管理企业应奉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质量,创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最终的顾客是业主,业主的满意才是衡量物业管理企业工作的最终标准。因此,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获得市场,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5)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物业管理行业形象。

发达、优质和完善的物业管理,客观上取决于训练有素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

(6)物业行业应逐步提高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篇6:物业管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比较快,但是总的来说,整体盈利状况并不理想,房管部门转变为物业管理企业的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亏损比较大,开发商下附属的物业管理企业大部分由开发商决定,市场竞争意识薄弱,亏损状况也比较大。

自主经营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一些,但是盈利状况并不是非常理想。

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就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并不完善,内部财务控制薄弱,使得企业不具备进行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

篇7:物业管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2]裴连兴.财务管理如何助物业之舟启航[J].会计之友,2006,(06)中.

[3]肖荣.对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时代经贸,2008,(06).

篇8: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管理

一、财会人员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所谓内部控制, 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 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企业内部控制可划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控。一般情况下, 企业要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都会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用于激励、约束员工行为的内控制度。财会人员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表现在: (1) 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财会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会计对企业内部的经营事务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 并对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调节、指导和控制经济活动, 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加强会计监督,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财会人员可以通过审核凭证、核对账目、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等实现对企业各经济活动的监督, 以减少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发生, 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 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法律赋予财会人员的基本权力包括两方面, 一是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状况, 二是加强对企业财产物资的监督, 同时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而这主要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 既可以保护资产的安全性, 又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财会人员是内部控制的有利实施者

(一) 从企业会计角度来看, 会计具有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活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往往凌驾于其他活动之上, 监督各种经营活动的进程, 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从企业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 (反映和监督) 来看, 监督职能强调的是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调节、指导、控制和促进, 一方面是为了引导经济行为在合法、合理的轨道上进行, 另一方面则是对这些经济活动给予直接的支持和制约, 而在这个过程中, 财会人员则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财会人员既要对所有者负责, 又要对经营者负责。对于前者, 财会人员通过全面的确认、记录和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以对所有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经营信息;对于后者, 财会人员主要是帮助确认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协助经营者履行理财和经营的责任, 实现经营效益目标最大化。

(二) 从财会人员角度来看, 财会人员是内部控制的最佳执行者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各部门可以通过信息与沟通要素获得它们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而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企业各类经济活动都要经过财会人员, 财会人员可以利用会计手段将企业的经济状况转换为会计信息, 即财会人员能够掌握企业各种业务的经营状况, 他们是企业管理的信息与沟通中心。因此, 财会人员利用自身的在信息获取与信息沟通中的地位, 成为内部控制的最佳执行者是其工作自身所决定的。

三、影响财会人员作用发挥的因素

长期以来, 企业内部监督薄弱, 内部监督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财会人员的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当前, 影响财会人员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 财会人员的工作被干预, 职责难以充分履行

企业财会人员往往肩负着两种责任, 一是对所有者的责任, 另一个是对经营者的责任, 这种双重角色可能将财会人员置于十分尴尬的地位:自身缺乏独立监督者的权力, 却又受托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迫使大部分企业财会人员处于被动管理和“配角”的地位, 压抑了财会人员创造价值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中小企业, 企业内部领导集权、职责不分、越权行事, 财会人员的工作往往会被严重干预, 其角色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二)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 财会工作管理混乱

当前部分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 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也无法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存在领导过于集权的现象, 且对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内部控制工作容易受人干扰, 造成财会工作混乱, 财会人员的职责很难保证能严格执行。

(三) 财会人员管理的激励机制和考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对财会人员管理的思想仍未完全转变过来, 认为财会人员的作用就是记账、出报表等, 忽略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在激励机制方面, 部分企业缺乏薪酬待遇与岗位、贡献和效益的累计挂钩的激励政策, 在考评评价机制方面,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财会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流于形式。总体上来看, 虽然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断改善, 但对于财会人员的激励和考评管理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财会人员本身素质问题

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财会人员如果缺乏扎实的财会基础知识、不能熟练掌握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将会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难上加难。另一方面, 财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是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会直接影响财会人员内部监督作用的发挥, 影响财会决策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四、财会人员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 提供决策和规划所需的信息, 辅助经理人指导和控制活动

企业财会人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沟通和信息中心, 掌握着企业的财务成本、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财会人员比其他人员更熟悉国家的各种政策和财经法规, 在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和规划所需信息的同时, 还可以帮助企业其他部门制定发展战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制定薪酬制度等。因此, 企业财会人员的首要职责就是做好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并进一步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整理, 形成各类财务信息, 提供企业管理者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经营活动所需的管理信息, 担负起财会人员被赋予的内、外受托责任, 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 维护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在企业内部, 对于企业普通员工, 除传统薪酬外, 财会人员应主动献计献策, 建立一些有竞争力的激励性薪酬计划, 如实行员工持股计划, 这样员工更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成就, 更容易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经理人来说, 一般可以采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的形式, 其目的是将企业利益与经理人自身的利益挂钩, 实现二者的共同增长。在企业外部, 管理的激励对象主要包括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在日常财务管理中, 财会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激励手段来拓展、深化和优化与外部二者的关系:对于上游供应商来说, 可以采用长期供货合同、货币资金支付货款、相互投资等手段, 激励供应商给企业提供更多的价格或服务优惠;对于下游顾客来说, 财会人员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现金折扣、信用期设计等引导顾客及时付款。财会人员在这之间主要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 其目的是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结果的严密跟踪和监控, 保证相应的激励手段得以实现, 使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的利益共生关系。

(三) 做好债权债务管理

企业财会人员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做好债权债务的管理和规划。一般情况下, 企业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不会主动配合企业的理财活动, 因此财会人员需要灵活的运用一些激励手段来加以引导, 以优化配置债权和债务。例如, 如果预期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良好, 企业可适当的发行一些可转换债券, 在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保证下, 引导债权人行使可转换权成为企业股东, 既稳定了企业的资金来源, 又可以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反之, 如果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投资者可继续持有债券而不行使转换权, 以保证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回收, 降低投资风险。

(四) 选择合适的股利政策

企业财会人员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如何激励股东, 以保证股东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满意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合适的股利政策, 利用股利政策来反映股东的利益和风险偏好, 帮助企业经营者协调好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使企业持续发展和股东利益的获得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例如, 企业可以采取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来维持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良好关系, 一方面利用固定股利来稳定股东的投资回报预期,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额外股利来增强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上一篇:1、大冶实验高中党员“双育”计划方案下一篇:经济收益观看公允价值计量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