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浅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方法

2024-04-13

2浅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方法(精选3篇)

篇1:2浅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方法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方法

江都对外贸易公司 陈家增 常晓山

【摘要】随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出台,我们看到了加快完善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曙光。本文针对当前管理会计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主题词】管理会计 新形势 新要求 新方法

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发展过程

(一)管理会计概述。

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斯坦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由此产生了“管理的会计”这个概念。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一门学科的专业术语正式提出。

到目前为止,对管理会计如何定义,国内外学者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讲,管理会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管理会计可以理解为“只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计划与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而广义上的管理会计涵盖的内容更宽,它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尽管如此,人们在“实现提高经济效益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这一认识方面还是有着相对一致的意见,这也为管理会计这一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时期,对西方的管理会计这一门学问了解甚少,更不要说去大张旗鼓的专门研究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理论界才把管理会计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学习、宣传介绍阶段。时间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初;二是吸收消化阶段。时间段从1983年开始到1992年左右; 三是改革完善阶段。时间段从1993年开始到2013年,这一时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实现会计趋同等,它促进了管理会计的进一步改革。四是创新发展阶段。时间段从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以下称《意见》笔者注)的出台,也就是2014年开始。它预示着我国的管理会计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春天。

二、当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会计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工作,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财务会计及其他管理科学领域发展相比,应为单位发展提供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作用的管理会计并未将其职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顺应会计学科的发展潮流,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实现我国会计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更有效的推进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关注和重视政府管理中不同环节、不同岗位之间的互相衔接,加强规则制定、流程控制,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加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相关基础综合评价等工作,有助于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总之,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就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做支撑,借鉴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通过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更加科学、全面地衡量企业绩效,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向前发展。正因如此,党和政府才把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作为会计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从前期理论和实践情况看,我国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还未形成一整套成熟的体系,如探索管理会计的过程缺乏引导,从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未形成体系;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分歧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实践中管理会计工具选择和使用还不协调,信息化系统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这些都亟需制定一套顶层设计支持政策,来打破当前我国管理会计在运用过程中不成体系的问题。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建设和运用时不我待。

针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我们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的新的考量要求。

(一)对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人才建设是关键,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信息系统、咨询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都需要由管理会计人才予以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的推行,特别是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使得一大批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尽管我国算得上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现阶段,尤其是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管理会计人才。如何培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对现代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

当今的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我们要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必然要打造信息技术这个利器。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管理会计一方面需要信息的及时性,甚至要求做到实时性,这样才便于决策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状况,同时还需要信息能够有效整合和科学分析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这就必然需要通过信息化才能有效实现。我国目前由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花费较大、人才培养难度较高等原因,国内单位采用的会计软件仅有部分管理功能,而且大部分单位也只应用了会计软件中的核算功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所以如何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我们所面临的又一课题。

(三)对管理会计的绩效评价需求。

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有效性是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能否有实质性的进展,关键在于管理会计对单位效益的提高、企业价值的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否起主导作用。所以如何设计一批固定的评价指标值,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四)对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建设需求。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管部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协同作用,如何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是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促进,最终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机整体,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

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方法

(一)高瞻远瞩,根据需要培养和储备一批又红又专的管理会计人才。要切实改变当前管理会计人才的局面,培养大批适应改革需要、能够勇挑改革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其他各项建设落到实处,带动管理会计整体发展,将管理会计应用推向纵深发展,为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储备人才资源,我们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把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编入教程,让更多的会计人员接触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掌握管理会计工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培养和储备一批又红又专的管理会计人才做准备。二是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相关工作,将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纳入会计和审计等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单位分管财务领导的必备知识,保障他们的管理会计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持续发挥会计在单位价值创造中的应有作用。三是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先急后缓,逐步推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全面贯彻落实。四是鼓励高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把鼓励高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作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又一重要通道。五是推行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以更加系统地培养和选拔管理会计人才。六是积极拓展管理会计对外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广泛参与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国在世界管理会计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力推动管理会计人员、学术、实践经验、理念、工具方法、信息化应用、咨询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国际全面交流与 合作。力争在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全国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

(二)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用。

针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低水平状态,我们应当采取一下措施:一是在适合单位需要的前提下,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单位整体信息化规划。并将管理会计信息化作为重点工作予以加快推进,切实提高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效果。二是做好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推动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以免造成信息系统与单位财务、业务活动需要相脱节的现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预算系统、平衡计分卡系统、经济增加值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工具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于各单位,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单位的实际管理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工具方法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发挥信息资源整合的最大效益。三是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单位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将会计核算工作从企业财务部门中相对剥离,使财务部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四是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促进形成一个能够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增加有效供给,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五是加强信息风险防范。信息安全是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要确保信息安全,必须将相关信息按性质分类,并根据信息安全的要求主要做到“五性”:即保密性,是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注:保证所有信息行为人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

通过整合资源,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单位管理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管理会计各种工具的使用必须以实用、绩效为前提。

管理会计必须系统设计。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和设计必须能够直接涉及它所能涵盖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会计系统必须能够支撑与推进企业战略及其实施、提升企业价值。所以应把重点放在现金流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和控制风险四个方面。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导入管理会计工具。从评估每种工具的基本原理起步、实施环境要求、潜在利弊。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针对急需解决的问题进 行选择管理工具。对管理会计的运行效果进行期间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论是从研究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入手,还是从研究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手段出发,都必须用融合的视野眼光,站在大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不要就管理会计谈管理会计。只有这样,管理会计才能够体现他的实用和绩效价值。

(四)立足国情,科学设计管理会计框架体系。

在我国,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应包括: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支撑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应按《意见》精神,明确其建设的内容,包括:相关理论、概念框架、工具方法框架、能力框架及评价体系、案例库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建设,可分为政府指导和应用实施两个层面。其中应用实施涉及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无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还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应用体系,都需要一个完善的支撑系统来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支撑体系建设,包括文化保障、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信息化保障,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法律保障、政策保障、理论保障、咨询服务保障等内容。要使管理会计有效落实,就必须提升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强有力推动,同时也少不了取得各单位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五、结语

面对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到了加快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时候了。我们期待,未来的中国会计,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去改变着传统的会计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2)汤谷良,栾志乾.企业如何有效导入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与会计,2015.(1)13-15 ﹝3)李三喜.我看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运用。财务与会计,2015.(5)12-13 ﹝4)王立彦.求解管理会计困境:设计信息产品是当务之急。财务与会计,2015.(8)12-13

篇2:2浅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方法

孔维新

科普惠农兴村工作是各级科协的主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它对农业科技进步,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起着主导作用。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是各级科协的职责,我们一定要在新形势下,增强科协责任感,使命感,加大兴农富民工程项目的对接和落实力度,把兴农富民工程落到实处,做出成绩,迎接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

江阴市老科协祝塘镇分会在2005年开始,就对科普惠农兴村工作进行了探讨,改变了过去“功能单一,服务链不足”的由上而下的科普惠农兴村工作方式,按农民需求“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方式开展工作,这样做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是在新形势下科普惠农兴村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做给农民看

为了把科普惠农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分会在2000年初在祝塘镇街西开垦废弃荒田三亩,创办银发农技田,试验、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做给农民看。银发农技田创办后,分会从苏、浙、皖、豫、鲁、沪等地农科院、校、所引进各种新品种二十余个,试种,示范。示范成功后,组织农民现场观摩。认可后再推广。七年来,大白元、牛踏鞭黄豆。豫芝一、二号、航天芝麻,苏玉糯二号、南农紫玉糯1号、宁紫薯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根开花结果的。现在这八个品种,在祝塘镇、长泾镇、徐霞客镇等九个乡镇和锡山区、惠山区的部分乡镇的广大农户中种植,农民得到了实惠。为了把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2007年春,分会就把银发农技田搬到了离镇较远的东胖官村(三镇交界处),这个村经济较薄弱、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号称祝塘镇西伯利亚,分会人员一头扎进这个村,试验帮教、培训、示范,重点推广“宁紫薯1号”,目的是为提升东胖官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发展优质高产农业。2007年,全村19户人家,家家户户在自留地上试种了“宁紫薯1号”,七十多岁的孔淑敏夫妇俩在自留地上试种了0.2亩地“宁紫薯1号”,收紫薯400多公斤。除了自食外,在市场上卖掉了315公斤,赚钱1260元。夫妻俩逢人就说:“二分地紫心山芋抵上我1.5亩水稻地,真想不到呀!”全村有11户人家,到市场上卖了紫心山芋,都赚了钱,都笑得合不拢嘴,都说:“种新品种,有奔头,赚钱要靠科技”。

二、讲给农民听

“宁紫薯1号”试验示范成功后,市科协鼓励分会、资助分会2000元作为推广“宁紫薯1号”的扶持资金。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分会利用这个钞票,深入到农户家中、田头,把宁紫薯1号新品种、种植新技术讲给农民听。二年多来,分会人员跑了九个乡镇52个自然村108户农户家中、田头,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调剂宁紫薯1号种苗30万株,撰写“宁紫薯1号”高产优质栽培规程资料,印刷5000余份,赠送给种植户,人手一册。还开通了“宁紫薯1号”热线电话86889843,24小时服务。在市科协组织安排下,开办了“宁紫薯1号”优质高产栽培规程培训班4期,培训科技示范户320多人次。2007年4月28日在九州果业有限公司举办第三期科技示范户培训班,通知50户科技示范户参加,结果到会108人,会议室内挤得水泄不通。在培训期间,还邀请了江苏省农科院甘薯研究室谢一芝主任作“宁紫薯1号”栽培技术和发展前景讲座,江苏省丘陵地区南京农科所王庆南副主任作“宁紫薯1号”选留种和贮藏的讲座,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吕季璋教授作“宁紫薯1号”产业化和深加工的讲座。提升了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拓宽了种植户的视野。

三、带着农民干

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成功后,农民看到了、听到了、有了种植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做好推广工作,市科协鼓舞分会人员带着农民干,并专门指定一名同志,负责这项工作。省、无锡市科协把“宁紫薯1号”列为科技兴农富民工程的重点项目,省科协拨专项资金20000元,支持分会示范推广。分会就培养科技育苗能手10户,科技示范种植大户100户,依靠科技育苗能手和科技示范种植大户,带动全市千家万户。“宁紫薯1号”从2005年引进300株一户试种,2006年示范种植12万株,30亩,120户;2007年推广种植630万株,1570亩,3000余户。从一个乡镇种植推广到九个乡镇种植,靠的就是110户科技示范户的示范推广作用。2007年种植“宁紫薯1号”1570亩,十一月下旬在一百多户好、中、差的三百亩地测产统计,平均亩产1428公斤,每公斤平均卖价4元,每亩毛收入5712元,扣去种苗费、肥料费、劳务费、机耕费等1004元,每亩净收入4708元。总净收入60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加收入2000余元。育苗科技户周海全、华正刚等5人育苗0.1亩到0.2亩地单卖苗钱就超万元。育苗科技户张光坤、何玉良等5人育苗0.05亩到0.1亩地单卖苗钱0.2万元到0.6万元。紫心山芋种植户宦金荣利用40亩葡萄园在埨沟边种植紫心山芋,收获紫薯2.5万斤,净收入5万余元。种植户何玉良利用2.8亩白果地,在埨沟种植紫心山芋,收获紫薯2787公斤,净收入11148元。用他们的话说:这是额外收入。2007年大部分种植紫薯的农户卖后哈哈大笑,非常高兴。吃着紫薯的客户,眉开眼笑,非常开心。都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为民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

四、帮助农民卖

种好各种优质高产品种,这仅仅是开始,关键是要收好卖好,实实在在的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推广任何一个优质高产品种,分会首先就是市场调查,摸清市场信息后,再推广。为了推广“宁紫薯1号”,分会先后五次到山东省青岛市、济南市、临沂市、枣庄市、平邑县等地山芋(地瓜)食品厂作调研,到南京、上海、无锡、苏州、常州等市做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信息后,再示范、推广。

银发农技田“宁紫薯1号”山芋收获后,分会分装200余份,每份5斤,赠送给无锡、常州、江阴、上海等地客户品尝。打印“宁紫薯1号”的由来和作用5000余份,寄发无锡、常州、江阴、上海等地各大酒店进行宣传。还与江阴电视台,江阴人民广播电台,江阴日报社等媒体单位联系,宣传报道“宁紫薯1号”,真正让“宁紫薯1号”家喻户晓。

在江阴市科协的关心支持下,2007年9月18日,江阴市山芋种植业协会正式成立,35户种植大户成为山芋协会会员。山芋协会成立后,“宁紫薯1号”在工商局注册了“新大康”商标,在设计部门设计了礼品盒,宣传单。通过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宁紫薯1号”在市场上红红火火。销售形势一直挺好。无锡、常州、张家港、靖江、宜兴、如皋、上海等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供应本地市场。山东省五家食品厂前来洽谈购销事宜,山芋种植业协会还设立了直销点,天天供应江阴市民。为种植户与客商架起了金桥,至12月底,三百多万斤“宁紫薯1号”就销售完毕。为了产业化,还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研制“宁紫薯1号”的各种食品,为2008年产、供、销作好准备。

篇3:2浅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方法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目标及功能

1. 成本管理的对象。

成本管理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所有资金耗费。既包括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 也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现在和未来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内的资金耗费, 也包括行业价值链整合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耗费。成本管理的对象最终是资金流出。但是具体到每个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 成本管理的对象还是有所不同。传统的简单加工型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进行简单的成本计算, 其成本管理对象也就限定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而自身处于激烈竞争的大型企业为赢得竞争, 必须关注企业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因此其成本管理对象也就突破了企业的界限, 凡是和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资金消耗都属于成本管理的范围。

2. 成本管理的目标。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参与管理, 但在不同层面又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为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和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实现控制成本水平。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 企业成本管理系统总体目标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 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主要依竞争战略而定;在成本领先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在差异化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则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 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 实现成本的持续性降低。

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可分为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包括为外部和内部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关于资产价值和盈亏情况的, 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是确定盈亏及存货价值, 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 计算财务成本, 满足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需要。而内部信息使用者利用成本信息除了了解资产及盈亏情况外, 主要是用于经营管理, 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即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 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 通过成本差异分析, 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 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 提供管理成本信息, 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水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成本控制目标经历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浪费来降低成本, 通过提高成本效益比来降低成本和通过保持竞争优势来降低成本等几个阶段。到现在的竞争性经济环境中, 成本目标因竞争战略而不同。成本领先战略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内部成本, 表现在对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而差异化战略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则是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前提下, 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实现持续性的成本节省, 表现为对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发生成本的控制。

3. 成本管理的功能。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 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 成本管理主要有三项功能:为定期的财务报告目的, 计算销售成本和估计存货价值;估计和预测作业、产品、服务、客户等成本对象的成本;为企业提高业务效率、进行战略决策提供经济信息和反馈。

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弊端分析

长期以来, 企业的成本管理过多地集中在生产领域及生产性费用的节约上, 为节约而节约, 对如何挖掘各方面降低成本的潜力考虑的不足, 成本管理观念比较淡薄。即使讲成本管理, 也主要是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考虑, 侧重于产品成本的核算, 而不注重产品设计成本、产品投入成本以及所消耗的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 不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现实中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弊端表现为:

1. 秋后狠算账。

这就是在成本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上, 不加控制, 仅仅盯住最后的结果。超越了成本控制计划或目标, 就严惩不贷。有些企业领导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 “我只要结果, 我只看结果。”殊不知, 当结果出现后, 无论如何严处严罚, 也都无法把浪费掉的资源追回来。

2. 只会算小账。

成本管理也需要斤斤计较, 也必须斤斤计较。但在斤斤计较的同时, 还必须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紧紧盯住投入对产出和收益的影响作用。仅仅算小账, 也就只能像老太太一样, 最多做一个守财奴, 而不可能发展性地经营且把事业做大。

3. 只算眼前账。

这就是成本管理控制缺乏战略眼光, 把目前的投入和收益与未来的投入和收益分隔开来。这就像抱着银子不撒手, 因而不能充分发掘已有资源的效率。

4. 忽略人心账。

有些企业对客户、对员工斤斤计较, 本来追加很小一点投入, 就可获得客户、员工的满意, 以巩固和发展市场, 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获得更大的效益和产出。但他们却忽视了这一点, 因小失大, 尤其是忽视了人心的作用。一个小的节省让企业发展的利益关联主体, 失去了对企业的认同, 也就使企业失去了未来。这是最没有远见的成本管理。

5. 各算各的账。

企业内部各个单位、部门相互封闭, 都只从自己的单位、部门算小账, 不从企业组织运行的整体角度算大账。从企业内部各个单位、部门的角度看成本是有所控制和节省, 但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分析, 可能使这种节省相互抵消, 甚至造成浪费。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最大失误。

因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传统成本管理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应及时转变观念, 充分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使成本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系统化, 逐渐形成以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建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的必要性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符合管理思想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要求的, 因而它的建立是必然的。

1. 建立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现代商品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 主要包括: (1) 劳动力和资本的流通化。随着金融、期货和股票市场的发展, 尤其是人才市场的建立, 企业能够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取得所需资本和人才。 (2) 经营多元化。当前企业集团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组织形式, 通过组建集团, 使企业经营涉及多个行业、多种产品,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3) 顾客消费个性化。当今的消费者追求差异, 更加注重个性的体现, 从而使企业的营销活动转而“以顾客需求的满足”为前提, 生产模式也不再完全是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 而是逐步由小批量的、多样化的产品生产所取代。 (4) 企业国际化。国家政策的改革开放、交通运输的发达便利, 企业的建立和经营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 而是将生产经营立足于国际市场。 (5) 管理信息化。发达的通讯技术和电脑的普及运用, 使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决策离不开信息,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有丰富的信息来源, 完善的信息系统, 以便提高企业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它必然要求有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与之相适应。其次,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于是企业间的竞争成为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竞争。有效地改善企业成本将是在竞争中获胜的前提, 如何管理和控制成本就是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 企业中成本管理的涵盖面扩大。

由于现代商品社会出现的新的特征, 企业管理者不仅关心企业的历史成本和利润, 而且开始重视企业的未来收益以及与未来收益有关的各种管理成本。表现为:用于决策的成本, 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等;用于预计的目标成本, 用于确立责任的成本, 包括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用于控制量的成本, 包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等。

四、进一步完善和应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 增强成本观念,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不受“成本控制即为成本降低, 成本到一定程度即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 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确实, 在相关指标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 反而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 而单纯的成本降低确实是有限度的。然而, 在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 反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因此,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 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必须指出, 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

2. 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严格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考勤和设备使用等原始记录;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体系, 对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材料、产品和相互提供的劳务等都按合理的计划价格结算。二是要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等。

3. 完善成本管理组织的经济责任制。

(1)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 开展如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要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再教育, 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2) 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一是制订成本管理规章制度, 如各项基础管理、成本约束制度等;二是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 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三是实行奖惩兑现。

4. 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1) 采用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管理。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 凡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 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都应运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建成成本管理网络和管理平台。 (2) 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几个环节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 (3) 抓好降低产品成本的重点工作, 对主要原材料、物资采购实行比价采购制度, 以降低采购成本。 (4) 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首先要开源节流, 增收节支;其次要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 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 做到专款专用, 防止资金被挪用;第三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降低应付款比例, 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存货比例, 加强存货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斌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M].中华会计网校, 2004

上一篇:精选安妮宝贝经典爱情语录下一篇:思想汇报,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