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的意思精选

2024-04-26

俗语的意思精选(精选15篇)

篇1:俗语的意思精选

俗语的意思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简介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

俗语能够贴近生活。

《俗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皆见援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书名於其下。虽释常言,而考证颇近於古。然如释大夫称主,引《左传》及《国语》,而《周礼》以主得民之文反不见引,则录传而遗经。又释郡君县君,引元品官母妻四品赠郡君,五品赠县君,然考汉武帝尊王太后母为平原君,平原汉郡,则封郡君之制已始於汉。又武帝封金王孙女号修成君,修成汉县,则封县君之制亦始於汉,是书仅载元品官,则引后而遗前。又论音韵,谓北人以步为布,为方音之谬,不知《周礼》注酺步可以通读。《春秋释文》蒲圃之圃一作布音,是四音且可并转,况步布之通为一韵,不过读有轻重耶。此由昧於古读,故未得通方之旨也。

引证解释

1. 民间流传的说法。

《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 河伯 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2. 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 萧云 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3. 方言土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 濡水 ……西北入 难河 。‘濡’、‘难’声相近, 狄 俗语讹耳。”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所以 晋 楚 方言、 齐 鲁 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朱光潜 《艺文杂谈·〈但丁的“论俗语”〉》:“他( 但丁 )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 拉丁 )相对立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

4. 指当地的习惯称呼。

《红楼梦》第五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形成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联。

来源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名称

俗语历史久,使用广,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里言、俚言、乡言、俗言、传言、常言、迩言、恒言;里谚、野谚、古谚、乡谚、俗谚;里语、俚语、民语、常语、古语、直语、鄙语、谚语;俗话、古话、炼话、常谈、俗谈、方言土语、街谈巷语等。可见,历来人们对于俗语的理解并不一致。

举例

“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篇2:俗语的意思精选

【俗语的反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

雅语;

【俗语的近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

篇3:俗语的意思精选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还当过几天皇帝, 失败后归顺唐朝, 曾领军西平突厥, 功劳赫赫, 成为唐朝开国名将。

程咬金憨厚耿直, 手执板斧, 常伏于半路杀出, 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程咬金还是一员福将, 用一对板斧为武器, 虽武艺不太好, 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 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 耍完三板斧仍无法取胜, 便拍马逃去。故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等谚语。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比喻在事情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没预料的情况而导致功败垂成, 所以我们在谋划或准备一件事情的时候, 一定要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或被忽略的因素, 这样才能很好的避免“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情况。

篇4:被误传的俗语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了。

6.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7.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10.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盡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篇5:北京俗语递葛的意思

披虱子袄---北京土话,形容遇到了扯缠不清的麻烦事。

二意思思---北京土话,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的意思。

晕了菜---北京土话,晕眩的意思。

见天---北京土话,天天的意思。

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

不着三不着两---北京人常说的俗语,即没头没脑的意思。

甩片汤话---甩闲话。

跑头子货---北京土话,不正派的女人,“跑”有私奔之意,所以这个词有与男人私奔的意

思。

篇6:帮助的俗语精选

2、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5、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6、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7、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8、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10、我越多地帮忙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11、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12、人是要有帮忙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13、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14、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15、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16、当你遇到不幸悲伤的时候,看看比你不幸的人;当你遇到喜事忘乎所以的时候,要看看比你更幸运的人。

17、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8、助人为欢乐之本。

19、施比受更有福。

20、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21、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要自我心里有阳光。

22、仅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23、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24、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25、助人为欢乐之本。

26、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27、每一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28、幸福就是用我的爱让每一个人感到温暖。

29、我越多地帮忙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30、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31、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3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34、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3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36、帮忙他人的同时也帮忙了自我。

37、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38、当你学会了,尝试去教人;当你获得了,尝试去给予。

39、若无任何慈善之心,你将拥有最严重的“心脏病”。

40、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4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2、帮忙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3、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44、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45、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46、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忙”。

47、帮忙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8、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49、一个人要帮忙弱者,应当自我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50、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51、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52、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欢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

53、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54、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55、真正的欢乐来自于帮忙别人

56、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57、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58、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59、众人拾柴火焰高。

60、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61、弯下身子帮忙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

62、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篇7:帮助的俗语精选

2、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3、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4、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5、当你学会了,尝试去教人;当你获得了,尝试去给予。

6、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7、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8、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9、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

10、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11、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2、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

13、多帮助一点他人,多制造一些快乐。

1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5、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1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7、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8、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19、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20、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

21、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22、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23、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24、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25、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26、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27、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28、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29、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30、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人急投亲,鸟急投林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31、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3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3、最好的满足,是给他人的帮助。

34、经常帮助别人,但是不能让被帮的人觉得理所当然。

35、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36、如果你对人友善,处处为别人着想,并总是显得很开心。

37、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38、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39、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4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1、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42、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43、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44、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45、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46、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7、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48、我们无法帮助每个人,但每个人能帮助到某些人。

49、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50、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51、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52、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55、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56、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57、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58、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59、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60、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6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3、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6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5、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66、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67、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68、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

69、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70、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71、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7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73、为别人鼓掌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加油。

74、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75、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76、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77、有心烧香,不论早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78、我帮别人的人,能得别人的帮助。

79、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

80、帮人帮到底,送人送到家。

81、若无任何慈善之心,你将拥有最严重的“心脏病”。

82、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友爱才是幸福。

篇8:汉语俗语的精妙

关键词:汉语俗语;趣味性;实用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10-01

一、汉语俗语的趣味性

趣味性源于事物的别具一格的特殊性。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吸引人眼球的关健之所在,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的兴趣。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画两条鱼表示‘吉庆有余’,画两只喜鹊立在梅树枝头,就表示‘喜上眉梢’,画五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画三只羊表示‘三阳开泰’,等等。”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俗语的趣味之所在,用“鱼”与“余”、“梅”与“眉”、“蝠”与“福”、“羊”与“阳”等谐音的使用表现了汉语俗语的趣味性,这种用绘画来表达俗语的方式更是奇妙到家,画与语、语与意的紧密结合,再加上物与物之间巧妙谐音的艺术,这样完整而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意图。正所谓“画有尽,而意无穷、语无穷、趣无穷也”。再如“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梁山上的军师——吴(无)用。”一些实际生活中原本存在的实例,用生活中的实物为背景去具体指代一些特殊的意义,这样运用俗语来表达即生动又诙谐有趣。

俗语是一门趣味性的艺术,是一门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具有趣味性语言艺术,其独特性让人深切体会,它与成语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乐趣。汉语俗语的语言魅力无穷无尽,其趣味性只如潜藏在大海里的不起眼的水滴一般,虽不起眼,但依旧有着它的独特魅力。

二、汉语俗语的实用性

在众多文艺作品中,俗语都广发存在着,并被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可见俗语的实用性之大。俗话说:“真金不怕火来炼”。“汉语俗语”这块真金实料,经得起岁月的打磨,经得起各类文体的考验。在散文、诗歌、剧本、小说中都有俗语的应用。

俗语与散文。“汉语俗语颇具哲理韵味,俗语中的谚语更是如此,这一特点与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强的要求一拍即合,英雄立即有了用武之地,并且淋漓尽致地从先秦发挥至今。”以诸子散文为例,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先秦时期,各家代表游说辩论,著书立说。其中最具盛名者有《论语》、《孟子》、《庄子》、《墨子》等,其文章的论说性强而有力,富含哲理,俗语的运用也是如鱼得水。例如: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也。(《论语·学而》),这是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一个君子文采好,有修养,而引申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用两个平常普通的行为来表达君子的自我修养。俗语的套用,使文章寓意深刻,更加具有文学气息。

俗语与诗歌。“俗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颇俗;诗歌是文人学士的千锤百炼,尚雅。”这一俗一雅之间,能否达到雅俗共赏,而满足大众品味呢?常言道:“寻常言语口头话,便是诗家绝妙词。”也有“口头语言,具可入诗,用得合拍,便成佳句。”之说。如:心宽不在屋宽→何老问宽窄,宽窄在心中。(唐·白居易《小宅》),俗语入诗乃是常事,诗化俗语的情况也更为普遍,而且现今大多俗语皆是由诗句演变而来,如: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化俗语的妙用使俗语具有高雅的文学性气质,可供人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感受其独特的语言运用,诗歌遣词造句的精美,引领着诗化俗语的快速发展。

三、汉语俗语的艺术性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话得巧说,而这种巧说的艺术便是汉语俗语的一大艺术特色,汉语俗语不仅追求通俗平易的语言风格,而且在俗语中凝聚了丰富多彩的修辞艺术。

比喻。比喻是用某些相似点的此物来说它物,使表达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借用比喻来表达,也切合了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用实物来说明抽象、陌生的事物,是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例如:兵败如山倒,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聚蚊可以成雷,形容积少成多。

借代。借代是不直接吧要说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是借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来代替它。由于俗语简短,所以借体在形象和性质上要有显著、典型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例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用“难念的经”代指为难的事情;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用“芝麻”代指小事,用“西瓜”代指大事;。上述的借体都是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并广为熟知的,是一种简明显著的艺术。

夸张。夸张是为了启发听者和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从而达到修辞效果。例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一笑一愁,一喜一忧,夸张的突显出笑的作用,夸大事物的影响力,从而让人们记忆深刻。

对偶。对偶是用工整的句式和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有些俗语就是绝好的对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对“一天”、“春”对“晨”,巧妙工整的对称,是汉语俗语具有形式美体现,读起来琅琅上口,赏心悦目。既有工整的对称,又有合拍的押韵,这一形一韵之间,突显出对偶在俗语中的使用,使俗语达到韵律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境界。

参考文献:

[1] 沈 玮.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11.

篇9:奋斗的俗语精选

2、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3、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

4、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5、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6、放长线,钓大鱼。

7、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8、久住坡,不嫌陡。

9、树从根发,人从心发。

10、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11、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2、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

13、一理通,百理融。

14、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15、不怕山高,就怕腿软;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16、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17、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1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19、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20、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

2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22、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23、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24、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25、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26、悲伤忧愁,不如握紧拳头。

27、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28、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29、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30、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33、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4、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35、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36、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37、打空拳费力,说空话劳神。

38、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3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40、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41、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42、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43、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4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45、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4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7、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48、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49、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50、俗语道: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51、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52、如其坐而言,不如起而立。

53、平时不好学,临考悔已迟。

54、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

55、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5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58、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

59、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60、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61、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62、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63、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64、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65、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66、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67、穷人求饭吃,富人胀破肚。

68、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69、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70、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71、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72、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7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5、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76、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77、志大才疏事难成,志坚勤学虎添翼。

78、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79、理不短,嘴不软。

80、成大功者,不顾小嫌;建远略者,不期近效。

8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82、志以成道,言以宣志。

篇10:吃饭的俗语精选

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

鸡肉汤鸭肉味,吃不着掉眼泪

指鸡肉汤和鸭肉味道好。

开河鱼,下蛋鸡

河水刚解冻时的鱼和刚开始下蛋的鸡味道鲜美。

菜少多加盐

在生活当中要机动灵活地解决难题。

好吃不如饺子,好受不如倒(躺)着

饺子好吃,躺着舒服。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吃桃子养胃,多吃杏和李子则损伤脾胃。

百肉不如猪肉,百菜不如白菜

形容猪肉香,白菜比其他蔬菜有营养。

成中有味淡中鲜

做菜多放盐则味道重,少放盐能保持原有鲜味。

青头萝卜紫头蒜

青色萝卜和紫皮的蒜头,都是同类品种中的佳品

百味盐为先

盐在所有的调味品中都不可缺少和代替。

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大干一切。

男人不可一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男人平时要多吃姜,女人平时要多吃糖。

臭鱼烂虾,费饭冤家

就餐时鱼和虾可以很好地调动人的食欲。

是荤强如素,强于老道吃豆腐

指人们大多喜欢吃肉。

葱竦嘴,蒜竦心,辣椒辣腚根

葱、蒜、辣椒对应刺激人体的某些器官。

饿了甜如蜜,饱了不好吃

指人饿时吃饭才香。

撑死人,不占盆

吃饭时尽可能少剩饭菜。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非常渴的时候不要喝水太多,非常饿的时候不要吃太多。

饭前一口汤,不用进药房

饭前喝点汤有利于养生。

宁可锅里放坏,不可肚里硬塞

不要过量饮食。

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

饭量要适度,才有益于健康。

笋是嫩的鲜

嫩的鲜笋好吃。

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

指人要饮食适度,防止吃多了伤脾胃。

火急烙不好饼,火猛烧不好饭

做事同做饭菜一样要注意掌握火候。

蜜多不甜,油多不香

指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尺度,过犹不及。

一粒米度三关,三粒米爬过山

指粮食对人至关重要。

屋要木支,人要饭撑

人按时吃饭对身体非常重要。

燕子不吃落地的,鸽子不吃喘气的

指有些动物的饮食习惯,也指人各有特性。

鹰饱不拿兔,兔饱不出窝

常指人的生活不能太安逸,否则就容易失去进取心。

养肥猪猡再赶杀

指追求利润最大化。

烂桃不烂味

桃子虽然烂了,但味道不变。

多人多双筷,挤人不挤嘴

吃饭时不怕临时增加客人。

肉肥汤也肥

肉肥汤必然鲜美,指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想吃肉,肥中瘦

肥瘦搭配的肉最好吃。

起身饺子落身而

送客要吃饺子,迎客要吃面条。

酒肉满桌子,不如吃口油梭子

指肥肉提炼完荤油后的油梭子特别香。

一顿吃饼,三天不离井

形容吃饼后,人容易渴,要喝许多水。

高梁米饭大茄子,撑死老爷子

很多人都愿意吃这种饭菜。

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

指脸皮厚的人多吃多占,而性格腼腆的人不好意思,往往吃亏。

八百里地赶个嘴,不如在家喝口水

如果要赶到很远的地方参加宴请,就不如在家吃便饭。

看着是肉吃不到嘴

有些利益,虽然觉察,却无法得到。

鹰嘴鸭爪子,能吃不能拿

比喻有些人好吃懒做,干不成事。

到嘴边的肉没了

马上就要得到的东西却没得到。

端着金碗要饭吃

不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较好条件。

端多大碗,吃多少饭

相当于干多少活挣多少钱。

睡觉不把门,吃饭不靠盆

睡觉把门容易受风着凉,吃饭靠盆就总得给别人盛饭。

牛靠夜倒,马靠夜草

牛主要在夜晚反刍消化食物,马需要夜间进食来积累能量。

嘴边的肉不吃白不吃

触手可及的利益和好处,就要获取。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强调蒜在饮食中的特殊作用。

添客不杀鸡,落得人情做

形容宴请时临时增加客人,不用添菜,还落得人情。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一种养生之道。

萝卜上市,医生背时

强调多吃萝卜有益于身体健康。

青皮核桃红皮蒜,谁家烟囱不冒烟

形容家家都要过平常的日子。

猪的骨头羊的髓,黎明的瞌睡鸡大腿

指家畜家禽有的部位特别好吃,清晨睡觉最香。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形容狗肉非常好吃。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要想达到某种目的,必须通过相应途径,采取相应办法。

百日鸡,正好吃;百日鸭,正好杀

鸡和鸭在生长到一百天左右最为肥美。

饭养人,歌养心

指饮食和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作用很大。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指在饮食上要科学。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劝告人们就餐时多喝汤有益健康。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指藕和姜对人健康很重要,要经常食用。

买鸭看嘴,买鸡看腿

篇11:冬天的俗语精选

2、冬至打霜来年旱。

3、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

4、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

5、立冬,青黄刈到空。

6、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7、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8、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9、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10、牛羊啃一层,最少减一成。

11、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

12、冬看山头,春看海口。

13、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问师傅。

14、适时巧耕地,碱地养坷垃。

15、麦子过冬壅遍灰,赛过冷天盖棉被。

16、一成坷垃一成苗,十成坷垃保全苗。

17、麻田搞深翻,麻秆顶破天。

18、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

19、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20、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21、种麦到立冬,来年收把种。

22、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23、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24、大雪封地一薄层,拖拉机还能把地耕。

25、冬天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垡蓄雨雪。

26、追肥浇水接划搂,三个环节要紧扣。

27、光会用,不会修,到老是个离八头。

28、冬至暖,冷到三月中。

29、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

30、冬至雨,小寒见霜冻。

31、立冬温渐低,管好母幼畜。

32、冬天把粪攒,来年好种田。

33、冬耕宜早不宜晚。

34、冬至南风百日阴。

35、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

36、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37、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38、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39、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

40、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

41、冬有大雪是丰年。

42、天气渐寒,畜舍堵严。

43、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

44、立冬不砍菜,就要受冻害。

45、雪在田,麦在仓。

46、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47、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48、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49、雪多下,麦不差。

50、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

51、冬至有雪到年关,冬至有风冷半冬。

52、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53、大雪三白,有益菜麦。

54、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55、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56、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57、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58、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

59、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

60、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61、土地耕得深,瘦土出黄金。

62、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

63、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64、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65、要吃丰收瓜,冬天把窝挖。

66、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67、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68、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69、立冬无雨一冬晴。

70、粮田棉田全冬耕,消灭害虫越冬蛹。

71、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

72、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73、地里棉柴拔个净,来年少生虫和病。

74、争犁不争耙,碱地养坷垃。

75、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76、冬天不护树,栽上保不住。

77、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

78、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79、冬至晴,明年阴雨多。

80、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81、立冬打软枣,萝卜一齐收。

篇12:傲慢的俗语精选

2、知识渊博的人,只讲自己知道的事。

3、力能胜贫,谨能防祸。

4、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

5、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6、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7、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

8、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9、宁走十步远,不抢一步险。

10、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1、谦让是身体的良心。

12、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谚语自满。

1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4、吃过苦头成谨慎,交游四方成老练。

15、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16、醉死爱酒的,淹死爱水的。

17、好的我就仿,快的我就追。

18、夜夜防贼不受害,时时防虫不受灾。

19、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20、疼爱才有亲近,谨慎才能稳重。

21、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22、到异乡,要守口如瓶;到兴头,要嘴头谨慎。

23、教师稳重的好,学生聪明的好。

24、虚已者进德之基。

26、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27、未曾登舟先安落水之计。

28、自赞就是自轻。

29、审慎的人做事总是按步就班。

3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31、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32、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谚语矜则愚。

33、一个成功者所知道的,除了勤奋,便是谦逊。

34、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35、平路踩死马,浅水淹死人。

36、谨慎和自制是智慧的源泉。

37、匆忙必误事,稳当见成效。

38、谨慎的人对自己有益有德行的人对别人有益。

39、名驹难免有斑,美玉难免有瑕。

40、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

41、一更防火,二更防贼。

42、寡妇门前少去,瓜园边沿少来。

43、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44、装满水的瓶子摇动也不出声。

45、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46、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47、半瓶水晃荡,满瓶水不响。

48、实干能成事,虚心能添智。

49、得意不宜再往。

50、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51、有麝莫在上风扬。

52、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

53、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骄傲声就完了。

54、不知水深浅,千万别冒险。

55、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56、谦卑的人会变得高贵。

57、满招损,谦受益。

58、来水之前修好渠,遇事之前想好计。

59、火要空心,人要虚心。

60、美功不伐,贵位不喜。

篇13:关于黄河的俗语精选

2、“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3、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4、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5、说尽黄河只为水

6、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7、一盆河水半盆泥。

8、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0、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11、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12、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13、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6、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17、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18、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19、天下黄河富宁夏

20、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21、九曲黄河十八湾

22、天下黄河富宁夏。

23、黄河清,圣人出。

24、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25、鲤鱼跳龙门

2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7、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28、不到黄河心不死。

29、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30、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31、不到黄河心不甘

32、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3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34、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35、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6、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37、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3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39、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篇14:关于雨的俗语精选

说的是哪个月的农历二十五这一天要是下雨了,那么下个月就的1653降水(雨、雪)就会格外的多,充足的降水会使得地面上的土都不容易干燥。

2、鸡鸣雨,下不长。

字面含义为伴有鸡叫的雨,下雨时有鸡叫。下一句为下不长。此为谚语,来自民间。鸡能感知气候,如果雨只能下一阵,鸡会有感觉,只要鸡鸣叫了,肯定一会雨就停啦。此谚语多用作形容短期的,不能长期进行的事。

3、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

这句话说的是早晨如果下雨的话那么当天就回晴天,意思是下雨时间长不了;不过如果是晚上下雨的话一般就会下一晚,雨水会下的比较久,不同时候下雨下雨的时间就不一样了。

4、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这句话说的是早晨下雨的话,那么当天就会是大晴天,太阳会出来晒水坑了,就会是湿热的,大家平常肯定遇到过这种。

5、夜晴无好天。

篇15:有关马的俗语精选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平路跌死马,浅水溺死人。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合心,马合套。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条条道路通罗马。

喂牛得犁,喂马得骑。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到难处莫加言,马到险处莫扬鞭。

待人肚量要大,骑马缰绳要长。

马要快当,人要稳当。

跑马摇头要落后,英雄骄傲要跌跤。

有好马不怕路远,有好友不怕事难。

明人不用多言,好马只须扬鞭。

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马在软地上易打前失。

拍马有个架,先笑后说话。

★ 与马的俗语

★ 经典俗语语录

★ 立春俗语

★ 报恩的俗语合集

★ 有关鸟的俗语

★ 有关桥的俗语

★ 经典的济南俗语

★ 吃饭的俗语精选

★ 关于狗的俗语

上一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教学反思下一篇:写慢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