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谚语或俗语

2024-05-31

秋天的谚语或俗语(精选13篇)

篇1:秋天的谚语或俗语

简短秋季俗语谚语

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3、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4、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5、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

6、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7、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

8、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9、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

10、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

11、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12、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13、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

14、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15、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16、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17、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18、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19、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20、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21、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22、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23、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24、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

25、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26、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

27、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28、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29、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

30、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31、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

32、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33、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34、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35、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常见秋天谚语句子

1、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2、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3、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4、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5、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6、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7、立了秋,把头揪。

8、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9、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10、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关。

11、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12、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13、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14、立了秋,挂锄钩。

15、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16、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17、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18、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19、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20、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21、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22、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23、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24、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25、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26、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27、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28、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29、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30、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描写秋季的谚语

1、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2、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3、淤种秋分,沙种寒。

4、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5、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6、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

7、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8、秋分,暝日平分。

9、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10、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

11、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12、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13、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14、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15、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16、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17、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

18、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19、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20、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2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22、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23、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24、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25、膘要肥,体要壮,耕耙拉运才顶钱。

26、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27、早谷晚麦,十年九害。

28、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29、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30、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31、梨行却了梨,柿子红了皮。

32、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33、朝立秋,冷飕飕。

34、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

35、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篇2:秋天的谚语或俗语

2、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3、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4、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7、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8、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9、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10、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11、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12、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

13、要吃葱,高里封。

14、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15、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16、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17、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18、立了秋,凉飕飕。

19、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20、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21、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22、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23、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24、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25、立秋十日遍地红。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26、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27、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28、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29、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30、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31、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32、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33、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34、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35、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36、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37、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38、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39、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篇3:秋天的谚语或俗语

一引入新颖,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是一节课的开端, 应该对新课的讲授起到铺垫的作用。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导课, 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 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用一个朴素而又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或古诗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欲望, 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如教学第二单元“空气”时, 我就以谜语的形式引入:“一物到处有, 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 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 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这样引入, 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巧用口诀, 帮助理解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创新欲望, 教师应时常借助激发兴趣的工具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口诀教学法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运用口诀教学既可缩短知识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还能降低知识难度, 有助于学生迅速牢固地理解新知。如讲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利用同音来编个口诀, 即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药品, 固定装置, 点燃酒精灯, 收集气体, 将导管移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这七个步骤用“茶庄定点收利息”来简明扼要地描述利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并设疑:“如果把利息弄反了, 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然后集体讨论分析:会使水回流至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再如讲解化合价时, 让学生们运用化合价口诀:“单质元素全为零, 化合物中和为零。氢一氧二要记住, 金正非负记分明。一价金属钾钠银, 二价金属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价磷。谈根价, 也不难, 氢氧根负一氨正一。酸根所有皆为负, 一硝三磷二硫碳。”通过这样的一些口诀, 就把复杂的实验现象, 化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口诀, 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 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思绪顺畅地领入新课, 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运用歌谣、顺口溜等形式解决复杂难理解的理论和实验

歌谣、顺口溜, 是教学的有趣模式, 应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难于理解的理论和复杂的实验步骤, 都可以用该方法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如讲到化学式的书写时, 元素的先后顺序学生常搞错, 我就给他们总结出, 对于大多数化学式来说满足:“金氢前、非金后, 氧化物、氧在后”的规律。学到1~18号元素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元素名称和序号, 我就用顶征的手法按顺序五种元素一组, 并且让五个学生与之相对应, 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再如讲到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时, 是高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就把命名步骤组成四字经的形式——“最长碳链, 最小编号, 最多取代, 简单在前, 复杂在后, 相同合并, 位次与基, 短线相隔, 同基位次, 从小到大, 逗号相隔”。这样也把难关攻下了。当然这样的教学在严谨性上, 可能会欠缺一些, 但只要处理恰当, 也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采取歌谣、顺口溜方式, 既节省了时间, 又可化解难度,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恰当地引用俗语, 助其消化

如在讲硫和酶的有关知识时我们可以恰当地引用俗语:“吃肉不吃蒜, 营养减一半”。当然, 这是夸张的说法, 说明蒜的功用很大。大蒜里含有大蒜素, 化学成分是硫化二烯。因其分子中硫元素而具有杀菌的功能。大蒜素是“植物杀菌素”的一种。大蒜还有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它能抑制形成脂肪或产生胆固醇的某些关键酶, 防止动脉硬化;其抗血栓作用是通过增强血浆纤维溶解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实现的。俗语的恰当引用, 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

五结束语

总之, 我国的俗语、谚语、古诗等资源非常丰富, 需要化学教师平时注意搜集整理, 并适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利用俗语、谚语、古诗进行教学, 这是其他直观手段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俗语、谚语、古诗开展课堂教学,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知识。

摘要: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俗语、谚语、古诗、口诀, 如果我们将其巧妙、恰当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又能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和识记的能力。

篇4:英汉俗语差异及汉语谚语的英译

关键词: 英汉文化差异    谚语英译    直译    意译

语言之间的交流,实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不同的谚语所傳递的文化信息不同,这种差异正是翻译的难点。若不处理这些文化因素,则在翻译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解或文化流失。由于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些背景和特点同样会影响谚语的措辞和表达,并且经常使谚语翻译遇到巨大的实际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单独运用直译还是运用意译,都不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谚语的背景和特点。因而怎样体现谚语的这些背景和特点是一个急需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分析英汉俗语差异的一些主要表现:

1.历史背景的差异

汉语里的“挥金如土”常被中国人拿来形容大把花钱、浪费金钱,如果直译成英语,就是“spend money like soil”,事实上,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表达此意。这正是因为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以农立国的历史背景。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航海业十分发达,因此有很多关于水的成语和谚语,前文所说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则是其一。此外,还有“to be in hot/deep water”(陷入困境),“draw water in one’s own mill”(谋取私利),“make one’s mouth water”(使某人垂涎)等。

2.文化习俗的差异

文化习俗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人与中国人对不同的事物、动物、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印记。在中国人眼里寓意吉祥、美好、褒义的事物或动物在英国人眼里可能根本毫无寓意或者寓意着贬义,反之亦然。

比如中国人习惯用“松、柏”夸赞一个人坚毅、顽强的品质,因为松柏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而在英国人眼里,松柏只是一种树叶不会枯落的树而已,并无特殊的寓意。所以中国人常说的“他像松柏一样坚强”,如果在交际中直译为“He is as strong as a pine tree or a cypress”,就会给外国听者造成很大困扰。在动物形象上,文化习俗的差异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英国的谚语中,“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幸运日。),“Lucky dog”(幸运的人)等很多俗语都用狗这个动物形象表达美好的寓意。在英国,人们普遍爱狗,很多人甚至把宠物狗当成自己的儿女,所以有很多关于狗的谚语,且表示褒义。而汉语中狗的形象多为贬义色彩,如汉语的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盗鸡鸣”,“狗仗人势”等。

3.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国、中国作为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两个国家,有着属于自己的民族史和大量的历史故事。英汉两种语言作为承载这些历史事件的载体,根据特定的时间、背景及历史事件,记载了许多历史典故。其中大多数谚语都出自这些历史典故。不深入学习和了解他国的历史典故,是无法正确在译文中表达出原谚语中的思想内容的。如汉语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弃笔从戎”,“昭君出塞”等,倘若不清楚这些典故的出处,要翻译则有相当大的阻碍。同样,英文中的戏剧、歌剧,不深入了解,也是很难翻译成汉语的。

4.部分词汇表达的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非对应现象,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词汇空缺”作为文化真空的产物,直接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空白”,分布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在英汉互译中,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2015年春节是中国羊年,春节前,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中国羊年把全世界英文媒体搞疯了!究竟是哪种羊?”,“Chinese New year Manchester:Is it the Year of the Ram/Sheep or Goat?”。英语里,关于羊的表达有ram,sheep,goat,而中国羊年只是简单的一个羊字,并未细分哪种羊,这就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非对应现象的表现。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喜欢引用本国或外国的谚语,因此,正确翻译谚语在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将汉语谚语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译给外国读者,帮助外国读者消除或减少语言及文化障碍,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下面介绍英汉互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并结合一些实例探讨汉语谚语的英译。

1.直译法

翻译中,采用直译还是意译并非取决于译者的主观意志,而是由语言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可以说,语言的本质特点是直译法的必备条件。直译法,通俗一点说,就是使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形式、结构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对等。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各国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产生相似性。因此,不同语言间常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词汇、习惯表达等。如许多汉语谚语中“形同意合”的情况都可以采用直译法,这种情况下使用直译法,不仅能形象地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还不容易给听者造成困扰。

汉语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可以直接根据其字面意思翻译成“It’s easy to dodge an open attack but difficult to escape from a clandestine one.”。又如“凡事总有个开头”,可以直接翻译“Everything must have a beginning.”;“一回生,二回熟”,可直译为“Different the first time,easy the second.”,等等。直译法不仅能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且有些直译的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汉语谚语翻译成英文,有些使用意译也能表达出原句的意思,但是会缺乏源语的那种感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直译为“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也可意译为“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意译后的谚语虽很简短,也很贴切地表达出了源语中“时间才能见证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内在”这个意思,但与直译后的谚语相比,少了源语中那些具体的形象主体“遥远的路途”、“马”、“时间”、“人心”,并且少了对比,少了结构上的对称,所以不如直译的妥当。

2.意译法

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有时使用直译法翻译后的译文会使听者无法理解,而且很多情况下使用直译会给翻译带来相当多的障碍。在此情况下,译者只能在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背景下采用意译的方法,以免产生诸多障碍。

“一寸光阴一寸金”,其表达的意思是时间和金钱一样,都很珍貴,如果直译,就必须把一寸翻译出来,在英文里比较难找到对应的词,所以使用意译翻译效果更好,“Time is money.”,既简单又贴切,关键是听者易懂。又如“人不可貌相”,可以意译成“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若直译,可译为“Lose where the sun rises and gain where the sun sets.”,但直译后的英文根本没有表达出此谚语“在一方面失败了,在另一方面成功了”的意思,所以直译后的句子并不妥当。因此可以意译为“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这样一来,既能正确表达出源语的意思,又能让听者一听即明了。

翻译谚语,使用直译还是意译,完全取决于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只要谚语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不影响译文读者的理解,译者就应该尽可能直译,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努力减少原句的损失并确保语言的活力。有的谚语出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无法直接翻译,或者直接翻译后,译者也难以理解,则应该使用意译。需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使用直译还是意译,译者都应该充分地理解源语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孙桂玲.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对比与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李迎春.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J].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报,2009,10.

[3]魏军梅.词汇空缺与英汉互译[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10).

篇5:描写秋天的俗语或谚语

2、精收细摘,朵絮归仓。

3、重阳晴,米粮平。

4、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5、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6、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7、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8、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9、九月九,大夫抄着手。

10、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11、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12、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13、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14、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15、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16、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17、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18、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

19、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

20、骡怕前沉,牛怕后沉。

21、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22、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23、秋分牲口忙,运耕把粉排。

24、秋前北风立刻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5、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26、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27、白露砍高梁,寒露打完场。

28、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29、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

30、淤种秋分,沙种寒。

31、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32、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33、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说。

34、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35、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36、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37、秋耕深,春耕浅。

38、秋不凉,籽不黄。

39、春分日有雨,秋分日大水。

40、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41、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42、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43、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

44、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45、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46、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47、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48、梨行却了梨,柿子红了皮。

49、不劳医生开处方,秋天萝卜寒人参。

50、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51、膘要肥,体要壮,耕耙拉运才顶钱。

52、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53、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54、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55、拾时大掺,回来再捡。

56、苹果果子为上果,乌冬李子更值钱。

57、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58、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59、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篇6:关于秋分的谚语或俗语

药剂拌种,防治病虫。

发芽试验早做好,下种数量可参考。

小麦精量播种机,深浅宽窄能调剂,下种均匀省良种,苗子出来壮又齐。

稀豆稠麦,收不会坏。

稀麦稠豆,没啥来头。

麦稀两手空,稠麦好收成。

早麦要稀,晚麦要密。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

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

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秋分收春豆。

豆收旁秸麦收齐。

荞麦四个一十八,七十二天就归家。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秋分不着“喷”(拾第一次花),到老瞎胡混。

淤种秋分,沙种寒。

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要吃面,泥里拌。

要吃馍,泥里拖。

篇7:关于下雨的谚语或俗语

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星星密,雨滴滴。

泥鳅吹泡起跳,场上晒谷快收好。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篇8:秋天的谚语或俗语

关键词:俄汉 成语 谚语俗语 “Добро/善” 观念

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是人意识世界中的文化的基础内核,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彭文钊、赵亮,2006)。观念借助于语言符号在文本中展示它的意义,例如成语、谚语俗语、文学作品等。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源于现实生活,俄语成语及谚语俗语是对俄罗斯人民生活经验的一种记录。俄语中的成语、谚语俗语十分丰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中最精彩、最生动的部分,简洁明了地表达出各种思想。《详解》及《现汉》的书证中包括大量反映“Добро/善良”观念的成语及谚语俗语。我们把这些谚语俗语摘录出来,从词典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语言单位在词典中的分布。

一、俄罗斯成语及谚语俗语中体现的“добро”观念

(一)受东正教影响的俄罗斯民族的“добро”观念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俄罗斯是个笃信宗教的国家,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东正教思想对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特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帝(бог)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主宰,具有洞察一切、惩恶扬善的神奇力量。”(刘艳春,2012:32)

1.东正教认为只有承认上帝的存在,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善与恶。上帝是评价善恶的最高法官,善是被上帝所认可的,做善事的人上帝也会帮忙。例如:

(1)Доброму бог помогает.(上帝会帮助善良的人。)

(2)Доброму бог на помощь.(吉人自有天相。)

(3)Кто добро творит,тому бог отплатит.(上帝会报答做好事的人。)

(4)Кто добро творит,того бог благо славит.(谁做了好事,上帝会眷顾谁。)

(5)Кто любит Бога,добра получит много.(热爱上帝,定能幸福。)

此外,东正教认为强调罪恶是为了让人悔改,并不是最终目的。上帝是至真至善的,罪恶深重的人只有通过上帝的救赎,才会有得救的希望。

2.善恶报应论也是俄罗斯人意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为善者将升入天堂,而且死后灵魂会重生,作恶者将沦入地狱永受折磨。俄语中反映这类观念的谚语也不少。例如:

(6)За добро платят добром, за зло зло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7)Добро и зло воздадут своё человеку, ибо они, как тень, всюду следуют заним.(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8)Сделав добро,худа не ждут.(行善之后,不会有灾祸。)

(9)Смерть злым,а доброму – вечная память.(凶恶的人将死亡,善良的人将获得永生。)

同时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远离罪恶。例如:

(10)Доброе дело не опоздано.(做善事永远不嫌迟。)

(11)Добро помни,а зло забывай.(要记住善,忘记恶。)

(12)Добро поощряй,а зло порицай.(劝善去恶。)

(13)Добро творить–себя веселить.(行善,自己也会快乐。)

(14)К доброму мостись,а от худа пяться.(善事可做,恶事莫为。)

(15)Жизнь дана на добрые дела.(人生在世是为了做善事。)

3.“在俄罗斯文化中,受东正教思想的影响,‘善和‘恶的原型即‘上帝(бог)和‘魔鬼(дьявол)。”(刘艳春,2012:15)每个人右边站的是上帝,左边站的是魔鬼。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多尊右鄙左,把“善恶”和“左右”联系起来。例如:

(16)Не плюй направо–там ангел–хранитель,плюй налево–там дьявол.(莫往右吐,那里有天使;要往左吐,那里是魔鬼。)

(17)В правом ухе звенит – к добрым вестям, в левом – к худым.(右耳鸣喜,左耳鸣愁。)

(18)Правая нога в дороге озябнет прежде левой – к добру.(途中右脚先冷,福祉与你同行。)

(二)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俄罗斯民族的“добро”觀念

俄罗斯的哲学家们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提出了自己对善恶的理解。著名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善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19)На то щука в море,чтобы карась не дремал.

(20)На мышку и кошка зверь.

(21)Не всяк злодей,кто часом лих.

(三)俄罗斯人还经常将“善”与财富、美、食物以及春天相比较,食物通常是甜的馅饼和蜂蜜,都是素食,俄罗斯人认为“善”远远超越了这些东西。例如:

(22)Не ищи красоты,ищи доброты.(不要找漂亮的,要找善良的。)

(23)Не хвалить серебром, хвались добром.(不要赞赏钱财,而要夸奖善良。)

(24)Доброе слово лучше сладких пирогов.(良言比甜饼更好。)

(25)Добрые слова дороже богатства.(良言比财富珍贵。)

(26)Доброе слово что весенний день.(良言似春天。)

(27)Не одежда красит человека,а его добрые дела.(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衣服而美丽,而是因为他的善行而美丽。)

(四)在俄语成语及谚语俗语中,有一些是把“善”与动物的形象联系起来。这些与“善”观念有关的动物形象有:“羊”(овца)、“夜莺”(соловей)。例如:

(28)Та не овца,что за волком пошла.

(29)В речах по-соловьиному,а в делах по-змеиному.

二、汉民族成语及谚语俗语中的“善”观念

(一)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汉民族的“善”观念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3世纪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认为善恶终有报,“上天”和“乾坤”是主要的审判者,因为自己的行为,人们不仅在个人一生中受惩罚,还将波及到下一代,人们所做的所有事,不仅对他们自身产生影响,而且也影响子孙后代。例如:

(30)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为恶不受殃。

(31)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恶,善自受善。

(32)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废。

(33)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34)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果不报,时辰不到。

(35)做善好消灾。

(36)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佛教视人生为苦海,为摆脱痛苦就要多做善事。与人为善。诸善奉行,诸恶莫做。一个人生前行善或作恶,决定下世生命形态。”(刘艳春,2011:34)因此,佛家劝诫人们要行善去恶,多修“阴德”,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谋幸福。

(二)受儒家和道家影响的汉民族的“善”观念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孔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里的“仁”可以取代“善”。“仁”是孔子所主张的道德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悌之道的‘善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艳春,2011:18)例如:

(37)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38)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

道家认为天与人是相通的,人们所做的事都由“天”或“乾坤”来评判。例如:

(39)天辅善人。

(40)天道福善祸淫。

(41)苍天有眼,庇护善人。

(42)善人自有天保佑。

(43)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44)人有善念,天必从之。

(45)善恶若无报,乾坤比有私。

(三)“善”在汉民族文化中被认为是最高尚的品质,并且经常借用“水”包容一切、滋养万物的品德来形容“善”。例如:

(46)为善最乐 乐善好施

(47)上善若水 从善如流

综上所述,俄汉两个民族的“добро/善良”观念在成语及谚语俗语中有很多相同之处:两民族都认为善恶终有报,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远离罪恶;善与恶是相对的。

不同之处:俄罗斯民族中的“добро”观念主要受东正教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汉文化中的“善”观念主要受佛家、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中国人认为“上天”和“乾坤”是最主要的审判者,俄罗斯人认为“上帝”才是人类的最高主宰;俄罗斯人经常将“善”与财富、美、食物、春天以及一些动物(овца、соловей)联系起来,汉文化中则将“善”与快乐、水、孝悌联系起来;东正教和佛教的善恶观都劝诫人们行善去恶,但佛教侧重人性善的一面,东正教侧重人性恶的一面。

三、结语

本文通过考察“добро/善”观念在成语及谚语俗语中的体现,对比分析了俄汉语中“добро/善”观念的异同。可以发现,俄汉两个民族的“善”观念具有其独特的宗教色彩,“两个民族都能科学地、理性地对待善恶,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刘艳春,2011:39)

参考文献:

[1]张崇,张志军.俄汉语言文化对добро与“善”的解读[J].黑龙

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104-105.

[2]姜雅明.对“концепт”的解读与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7,

(1):8-13.

[3]宋金兰.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善”的起源[J].语文建设,1999,

(6):57-58.

[4]王安林.东正教的善恶观和苦难观[J].宗教学研究,1993,

(2):41-47.

[5]周秋光,徐美辉.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J].道德与文

明,2006,(2):4-8.

[6]杨越.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добро”与“善”观念的对比分析

[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杨秀杰.语言文化观念及其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5).

[8]叶芳来.俄汉谚語俗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彭文钊,赵亮.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10]刘娟.术语концепт及其概念意义探究[J].外语学刊,2007,

(5).

[11]刘艳春.俄汉语言文化中“善”“恶”观念的对比分析[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9:关于下雨的谚语或俗语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猪衔草,寒潮到。

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雨水明,夏至晴。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燕子低飞要落雨。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

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蚂蚁搬家有大雨。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篇10:关于农村的谚语或俗语

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色是刮骨钢刀,无色人段路稀。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寒门出才子,深山出俊鸟。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深栽实砸,铁树发芽。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长百岁。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一代做官九代绝,一家发财九家贫。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千里不贩青,货到地头死。

见死不救,心肠发臭。

家鸡打得堂前转,野鸡不打自己飞。

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偏方治大病,久病变名医。

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白果一百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人有贵贱,年有老少。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穷不过三辈,富不过三代。

宁给穷人一口,不送富人一斗。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高压灯,诱成虫,棉田卵量减五成。

要想庄稼好,氮、磷和钾不可少。

粮食本是土中生,土肥才有好收成。

要想庄稼旺,合理把粪上。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

粪要入了土,一亩顶两亩。

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一粒谷,九担水。

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要想庄稼收成好,罱泥捞渣绞湖草。

把式把式,离不开家什。

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大旱小旱,不过五十三。

勤薅草,谷粒饱。

肥料到处有,就怕不动手。

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紧划搂莫懈怠。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春雨少,用水浇;夏雨多,开渠道。

土壤要变好,底肥要上饱。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防治地老虎,喷药撒毒土。

红菩抢生地,一亩顶两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冬天比粪堆,来年比粮堆。

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大豆锄芽,荞麦锄花。

家选不如场选,场选不如地洗。

氨化麦草,营养提高,气味浓香,牛羊之宝。

糜谷不上粪,枉把天爷恨。

圈里养了羊,多出三月粮。

黄豆开花,捞鱼摸虾。

有粪串粪苗儿壮,无粪空串好保墒。

篇11:描述天气的谚语或俗语

1、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2、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久雨鸟雀叫,隔日好天到。

4、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5、久雨泛星光,午后必雨狂。

6、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连。

7、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

8、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9、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10、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11、蜻蜓飞得低,出门带斗笠。

12、蚂蚁搬家蛇过道,倾盆大雨即将到。

13、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14、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15、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16、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天气的谚语

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下昼雷,三日雨。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闪烁星光,雨下风狂。

鸡晚宿,蛇过道,蚂蚁爬树雨就到。

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

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天气的谚语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日光早出,晴明不久。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蛤蟆大声叫,必是大雨到。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开门风,闭门雨。

乌云接日,雨即倾滴。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天气的谚语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

立夏起东风,田禾收成丰。

凡雾重三日,必有大雨。

早晨云如山,必定下满湾。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

伏里雨多,囤里米多。

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早晨游云走,中午晒死狗。

老云东南来接驾,电闪雷鸣几炷香。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天气的谚语

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晓云东不至,夜云秋过西。

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四月初一天漏,种花不如种豆。

雾带黑,大雨降。

蚂蚁搬家,天将雨。

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鱼跳水,有雨来。

早稻要抢,晚稻要养。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狗卧灰堆,天阴雨催。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篇12:关于秋分的谚语或俗语精选

2、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

3、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4、饥无劲儿,饱无劲儿,不饥不饱才有劲儿。

5、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6、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

7、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8、犁沟种不如贴茬耩,贴茬耩不如犁铧响。

9、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10、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11、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12、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1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14、棉种贮藏要分家,单收单贮不混杂。

15、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16、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17、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18、梨行却了梨,柿子红了皮。

19、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20、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21、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22、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说。

23、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

24、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5、骡怕前沉,牛怕后沉。

26、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27、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28、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29、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30、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31、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32、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33、春分日有雨,秋分日大水。

34、淤种秋分,沙种寒。

35、要想棉花卖上价,拾花莫要揪疙瘩。

36、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37、白露看花,秋分看谷。

38、大暑旱,处暑寒,过了秋分见寒霜。

39、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篇13:有哪些农村的谚语或俗语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马美在奔跑,人美在德高。

在家不瞒父母,看医不瞒大夫。

人穷断六亲、人坏家要败。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朝里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吃饭在牙口,种地在茬口。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端人碗受人管,吃人饭看人脸。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不行清风,难有春雨。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男无女无家,女无男无主。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深栽实砸,铁树发芽。

野兽入家,主人将去。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老要常讲,少要常问。

蜜蜂爱恋花朵,人民热爱祖国。

家鸡打得堂前转,野鸡不打自己飞。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无事嫌夜长,有事嫌日短。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种不好,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犁花香,早下秧。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肥料不下,稻子不大。

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好种长好苗,坏种长稗草。

舀不尽的海水,挖不尽的肥源。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缸里无米空起早,田里无肥空种稻。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梨花白,种大豆。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人不吃饭饿肚肠,地不上粪少打粮。

粪要入了土,一亩顶两亩。

肥料不得早,谷子长得好。

要想庄稼收成好,罱泥捞渣绞湖草。

麦里胎里富,粪少靠不住。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

饼肥麦子羊粪谷,大粪高粱长得粗。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寒损根,霜打头。

地靠人来养,苗靠粪来长。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柿芽发,种棉花。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霜打片、雹打线。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种麻没有巧,勤上水粪多锄草。

包谷抓把粪,越长越来劲。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麦种调一调,好比上遍料。

上一篇:五十三团公共机构节能自查报告下一篇:研究生递交教学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