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2024-05-27

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精选8篇)

篇1: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法律法规篇)

时间:2013-08-09 14:52:54来源:新华日报202期作者:苏晓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消防安全职责;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统一管理;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单位存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相关消防技术标准,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净宽度不应小于

1.4米,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的疏散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将地下、半地下与地上的连通部分完全隔开。

篇2: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1.厂区内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必须符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2.安全出口通道不得存放货物,不准停放车辆和其他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3.生产部每天要进行安全巡视检查,严禁安全出口上锁、堵塞,保证厂区内所有安全出口正常通行。

4.厂区内所有仓库、车间、办公楼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必须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5.生产部应对厂区各种安全疏散指示牌进行检查保养,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维修。

篇3: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关键词:商业建筑 安全疏散 應对措施

1、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1.1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计是工程从方案转入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实际上是进行人流组织,交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方案阶段的交通组织、人流组织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别。它的特点在于:(1)安全疏散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其交通组织只考虑人流。通常方案阶段的交通组织还要包括功能流线、车流、货流,平衡三者的关系,使流线顺畅是此阶段的重要内容。(2)安全疏散是单向性的活动,其路线简单的表示为:活动区域→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室外(其它安全区域),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比较明确。而通常的人流组织是多向性的,它是根据人在这栋建筑中的活动特点及规律来确定的,最终的目的是使交通更为合理,使用更为便捷。(3)平时人流的流向可以依靠电梯、扶梯、以及水平方向通道等多种交通手段,而发生火灾时,除消防电梯以外的所有电梯都将停用,平时使用的某些通道也会停用,如防火分区隔处设置防火卷帘的地方,防火门等,人员只能通过指定的通道进行疏散,以尽快到达安全地带为最终目的。

1.2合理的消防分区

建筑内设置防火分区的意义在于:建筑某部位起火后,能够将火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避免建筑物内火灾发生轰燃,并为人员、物资疏散和救援工作赢得时间,减少和控制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商业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相对于其它功能的建筑要复杂一些,因为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其内部要求尽可能的划分为最大空间。而且空间使用上尽可能的开阔,以使其使用时各个部分任意相通,即使划分为小空间租售也能达到自由分隔。所以工程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都应把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合理的划分防火分区。

1.3安全出口的设置

疏散走道及楼梯的设置:疏散楼梯是发生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唯一通道,它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它和平时使功能楼通过。特别是在有电梯、自动扶梯以后,“功能”楼梯在垂直交通方面己退居次要位置。疏散楼梯是火灾情况下,人们逃生的主要途径。梯平时使用,人流自由的,其数量要根据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疏散宽度来设置,其宽度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用途来确定,其间距要根据疏散距离来设计,甚至还有特殊要求,如设置排烟要求等.

1.4其他安全疏散措施

(1)商场的防排烟设计。烟气是造成火灾中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控制好的安全性保障人员全尤为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有较明确的规定。多层建筑无明确的要求,但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进行烟控设计。商业建筑具有火荷载大、发烟量大及火灾发展迅速等特点。防火设计应本着安全、实用与经济的方针,尽量采用以自然排烟为主,机械防排烟为辅的防排烟设计方案。(2)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一般为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它既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的主要物体之一,又是人员疏散经过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需要开启的门。(3)自动扶梯出入口附近设置喷水幕帘,它能从不同的方向喷淋建筑内部,这将用于延迟那一层火灾早期阶段的热量、烟气和燃烧体进入电梯,该系统与建筑物内的喷淋系统一起共同延迟火灾的蔓延,并为人员撤离提供时间。

2、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2.1建筑的性质耐火等级建筑在地上部分,为多组多层建筑与一栋高层建筑相邻而建,其间以变形缝来分隔。但是由于地下层全部连在一起,多层与高层部分从结构和交通上并没有完全分开,因此整体建筑为一座高层综合楼。地上多层建筑部分应该属于高层的裙房。由此,本方案的建筑类别为一类,防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中采用的相关规范也应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为标准。

2.2防火分区的设置

因为是一类建筑,按照规范规定,建筑内部均设有自动火火系统。防火分区的面积按《高规》规定中加倍的面积计算。(1)地下室分为八个防火分区,超市、库房及地下车库为人防部分。超市部分分为4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2000m2。车库部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4000 m2。设备用房区分为二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1000 m2。(2)首层及二层共分为七个防火分区,高层部分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 m2。(3)二层为商场,共分为二个防火分区,高层部分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 m2。其余部分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 m2。(4)四层为办公和会所共分为两个防火分区,高层部分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均不大于2000 m2。

2.3疏散楼梯

(1)地下超市部分共设有六部复式楼梯,车库部分设有两部可供人员疏散的楼梯,设备用房部分设有一部复式楼梯,两部楼梯,均为防烟楼梯间,均设有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2)裙房部分。首层一二层北面的独立商铺均有内部的独立封闭疏散楼梯,其它商铺通过十九部室外楼梯疏散;二层共设有五部封闭楼梯间;四层设有两部封闭楼梯间进行人员。这些楼梯均具有火灾疏散和平时的功能。(3)高层部分。首层一二十六层设有四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另设有一部剪刀楼梯,为防烟楼梯。平时主要使用电梯解决交通问题,火灾时人员疏散使用剪刀梯。楼梯间的设置满足建筑疏散距离的要求,即:商业建筑不小于30m,车库人员疏散不小于60m,其他部分不小于20m。

3、结语

总之,进行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要了解商业建筑的特点,根据内部功能要求采取更为适合的防火措施。如:加强商场的防排烟设计,最好采用自然排烟,防火分区要结合内部使用严格按照规范面积要求进行划分,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措施分隔防火分区等,使人员在陌生的坏境中,能很快地找到疏散出口,赢得自救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马致远,张磊.浅谈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24):194~19.

篇4:安全出口疏散门开启方向问题解答

3、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有讲究:疏散途中的门和楼梯间的门都是开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开而不至于浪费时间。

4、(通讯员王晓笙记者王盼琛)8日,丰泽区消防大队在检查中发现,位于丰泽区坪山路的某网吧安全出口上锁,执法人员当场处以罚款1000元。检查人员检查后发现,该网吧并未经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违规擅自投入经营使用;场所的疏散门开启方向错误,不符合相关消防规定。检查人员依法出具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场所有关负责人立即将场所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送消防部门,待审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间一旦发现该场所擅自违法经营,消防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5、关于东渡国际青年城入室门朝向的问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第4.4.2条 防火门宜为平开门、推拉门,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应采用单向弹簧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我问过搞建筑的了,之所以没有直接说明门必须朝外开,是因为无法界定什么是里什么是外,走廊也是楼的内部,所以不好说往外开,但是人群疏散方向,必须是从室内往外推开房门的方向,就是要往外开!连最起码的防火门都不装,竟然只装钢制门,并且是朝里开的,安全问题从何谈起!

6、公共建筑的疏散门为什么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公共建筑的人员较多,疏散门是人员

篇5: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安全出口、疏散指示灯设置要求_应急照明

安全出口灯和应急疏散指示灯为消防负荷,不应设置漏电保护。

安全出口标志灯具宜设置在安全出口的顶部,底边距地不宜低于2.0m。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宜设置在走道及转角处离地面1.0m以下墙面上、柱上或地面上,且间距不应大于20m。如下图:

篇6: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摘要:建筑综合体是当代城市建筑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内部功能和空间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此可知做好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预防建筑综合体火灾的关键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综合体的火灾特性,其次研究了影响建筑综合体中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建筑综合体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综合体;安全疏散;防火

前言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发展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还是国家和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调整、文化结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的主观需要。一方面,城市建筑综合体必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建筑类型;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建设有不少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当下对建筑综合体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综合体设计发展前景是有必要的。

1.建筑综合体火灾分析

1.1火势蔓延途径多,蔓延速度快

大型建筑综合体内部空间复杂,甚至有的内部还缺乏防火分隔,,发生火灾时,内部空间将形成强大的抽拔力,使热气流迅速上升,形成“烟囱效应”,成为火势纵向迅速蔓延的重要途径。为了保持室内空气具有一定的温湿度和清洁度,楼内设置的空调、通风管道纵横交叉,几乎延伸到建筑的各个角落,这给火灾的扩大蔓延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火灾,高温烟气进入空调通风管道,往往成为火势横向蔓延的重要渠道。

1.2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建筑综合体层数多,功能复杂、空间丰富多变,其内人员大多相对集中在建筑的中、上部,一旦发生火灾,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扩散快,容易形成一个高温、有毒、浓烟、缺氧的火场环境,增加了人员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区域的时间和难度。并且空间元素的复杂多变,如果指示作用不够清晰,容易造成人员迷失,进而导致火灾时人们慌乱不知所措。

1.3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

一些综合性的建筑,功能复杂,用火、用电、用气、用油设备多,尤其是多产权的综合型建筑,消防主体责任不落实,消防意识淡薄,建筑内疏散通道阻塞不畅,安全出口锁闭,消防设施不能完好有效,消防车道被占用,没有统一的消防组织管理机构等,潜在火灾隐患诸多[1]。

2.影响建筑综合体安全疏散的因素

2.1疏散人员的心理与行动

1)冲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在逃避路上如遇烟火又会带着恐怖心情,寻求其他退路。

2)习惯于冲向明亮的方向和开阔空间,人们具有朝着光明处运动的习性,以明亮的方向为行动目标。如从房间内出来后走廊里充满了烟雾,这时如果一个方向黑暗,相反方向明亮的话,人们必然就向明亮方向冲去。

3)对烟火怀有恐惧心理,越慌亂越容易追随他人行动。对红色火焰怀有恐惧心理是人们的习性,一旦被烟火包围,则不知所措,因此,即使在安全之处,发现他人有行动,便马上追随。

2.2起火后烟气对人的威胁

建筑综合体起火后,烟气往往难以散去,导致火灾中烟气中毒事件经常发生所致。同时火灾时烟气较大;疏散人员的行动和能见距离受到很大影响,迷失方向以至无法采取疏散行动而被围困在建筑内[2]。

2.3建筑结构的倒塌

建筑构件耐火性能好,倒塌可能性就小,允许人员全部、安全地离开建筑物的疏散时间就越长。因此建筑综合体件的耐火极限也是影响安全疏散,决定允许疏散时间的重要因素。

3.建筑综合体综合安全疏散设计策略

3.1加强火灾预防措施

(1)做好建筑标识及分区设计

建筑综合体结构复杂,所以应在大楼各房间内以及各楼层醒目的地方贴出疏散路线图,以指导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建筑综合体功能复杂,因此还要做好合理的结构耐火能力设计;合理的防火、防烟分区设计;自动灭火系统和排烟设施设计等。此外还要提高业主消防意识,积极配合消防安全工作,共同降低生活环境的火灾隐患。

(2)做好火灾救援

由于建筑综合体火灾危害性大于一般建筑,因此还要加强内部自救措施:①主要依靠内部安全管理和值班人员,同时应发挥内部其他工作人员的作用,特别是人员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建筑内应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义务消防队;②消防值班人员应该对地下建筑内的布局和主要通道非常熟悉,了解各消防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③制定不同火灾情况下的火灾确认、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应急预案;④加强日常的消防演练,减少人们对地下火灾的恐惧心理,避免出现人流的混乱。

(3)防烟分区构造

在防烟分区内,利用挡烟设施把烟围住,同时打开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如采光窗、通风竖井、孔洞等进行排烟。其排烟量大于或等于防烟分区内同时产生的烟量;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风机,排烟量应不小于60/(h·);担负两个以上时,应不小于12 /(h·)[3]。

3.2安全疏散设计

(1)合适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

在建筑综合体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垂直交通的优点.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地使人们安全疏散。

(2)合理设计疏散路线

在发生火灾,人们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所,如避难层(间),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便于寻找,辨认,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布置的位置。

3.3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的设置

(1)消防电梯的设置

消防电梯宜设前室,前室应能防火防烟,为使平面紧凑,满足兼用时的日常使用,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可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由不小于30m的安全通道通向室外。并且消防电梯井须与其他竖井分开单独设置,不可将其他电缆设于梯井内。此外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隔墙隔开,隔墙上设甲级防火门。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2)疏散楼梯的布置

火灾时疏散楼梯是垂直安全疏散的主要工具。常用的疏散楼梯有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疏散楼梯等。

对于封闭楼梯间,应设置在建筑外墙部位,并在外墙上又可开启的玻璃窗,以便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如有条件还可把楼梯间适当加长,设置两道防火门而形成门斗,这样处理之后可以提高它的防护能力,并给疏散以回旋的余地。在建筑设计时,常把首层的封闭楼梯间敞开在大厅中。此时须对整个门厅作扩大的封闭处理,以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将门厅与其他走道和房间等分隔开,门厅内应采用不燃化内装修。

防烟楼梯间可分为带开敞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和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前者的布置形式可采用阳台作开敞前室,还可将楼梯和消防电梯间结合布置,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区;后者可布置在建筑物内部,如靠外墙时应有向外开启的窗户。

室外疏散楼梯的布置除了要符合相关要求外,还需注意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一般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则为采用钢材制作楼梯段和楼梯梁提供了机会。若选用钢材楼梯段和楼梯梁时应做好防火涂料或防火漆的处理。

4.结语

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區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特别是建筑综合体,功能多样,建筑内部空间较为复杂。更要做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路线流畅,人员安全疏散快捷,管理方便.反映出一个建筑综合体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才能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黄镇梁,陈远博.超大规模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研究和实践[J].建筑学报.2013(07).

[2]黄德祥,阳世群.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设计若干问题的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03).

[3]欧阳浩,钟绍华.浅析大型超市和室内市场的防火设计[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06).

作者简介:

篇7: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比较优势;产业安全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初步实现了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轨,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中崛起的贸易大国,但我国外贸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20 多年间,我国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但结构优化程度仍然较低。

1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分析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比较优势理论,表面上探讨的是一国进出口的方向和结构问题,实际上探讨的是商品贸易结构与产业产出结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商品贸易结构与产业产出结构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具体而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潜在比较优势,通过支配和影响产业结构的配置和产出结构的变动,形成现实的商品比较优势,进而通过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活动,最终完成自己在商品贸易结构优势方面的实际体现。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按照附加值的高低,可将一国的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创汇能力较差。工业制成品附加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经济学家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来衡量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劣程度。

这里对我国1990~2005年间的商品出口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以研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极大改善,可以说在不断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主要是:

(1) 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这与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而且该类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小,竞争激烈,经常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贸易条件恶化。

(2)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相当高,以1992 年和1994 年为例,这一比重高达88 % 。外商投资企业强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的刚性。

(3)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所产生的效益较差。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只能收到加工费,而失去了销售利润,同时,它对一般贸易出口也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一般贸易的出口效益。

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安全的思考

评价产业安全可以从产业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指标着手。本部分将着重从理论上阐述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竞争力以及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从而寻找相应对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维护产业安全。

2.1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只有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一国的产业安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与此相应,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价值低,容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而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生产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容易遭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冲击。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不利地位,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2.2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对外依存

2.2.1 高贸易依存度与产业对外依存

2006年,我国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67%。出口商品结构不够合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出口份额,贸易依存度偏高。中国出口市场过分依存于发达市场, 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增加了我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也增加了国内产业对外依存程度,世界经济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威胁我国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2.2.2 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

由于发达国家的多数产品技术含量高, 而中国出口商品相当一部分为大耗能、高度依赖于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商品,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 两者形成明显的差距, 极易造成贸易摩擦, 具有风险性,威胁国内产业安全。

2.2.3 国际分工位次与产业对外依存

我国的文献中通常用农产品、轻纺产品、机电产品三个类别标识出口商品结构,并往往把它与国际分工联系起来。这种结构划分,基本上反映的是产业间分工,而没有反映产业内分工,而且也不能说明新技术革命对产业进步的影响,因此很难表现当代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状况以及各自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例如,中国大陆大量生产服装成衣,但从日本、韩国进口服装面料和辅料,经中国香港公司销售到北美、日本,形成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之间的分工体系。按照原产地规则,这是中国制造,似乎中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中占据最重要的国际分工地位,实际上在这个国际化生产链条中,中国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因而其所获附加值的比例最小。又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其中有些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比重还相当高,按照旧式产业间分工理论,即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进口农产品,落后国家则恰好相反的贸易理论,这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低的,显然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出口结构的优势不完全在于出口什么产品,关键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看出口产品所包含的零部件中,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中,有多少是自己生产的,这才真正反映了对外贸易的效应,反映了对外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目前,中国很多产业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位,主要集中在靠人力的初级加工水平上,在国际分工位次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国内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国际上产业分工位次高的国家。

综合上面两点,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降低产业对外依存度,保护产业安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应当倾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

3 针对产业安全的具体对策

(1)增加农副轻纺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使其成为我国高附加值的出口支柱产品。

(2)大力发展机电仪化产品,使其成为我国今后出口的主导产品。

(3)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

(4)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5)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1]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M].北京:中央财经出版社,2007,(1).

[2]刘力臻.美国“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

[3]曾卫锋. 关于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探讨[J].财贸经济,1998,(6).

[4]十年来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变化特征——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分析[N].经济学消息报,19971226.

[5]裴长洪.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若干结构问题[J].财贸经济,1998,(8).

篇8:安全出口与疏散路线

一、抓好安全生产践行群众路线,要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是涉及到企业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平安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从思想和行为中彻底摒弃“重生产、轻安全”“以生产效益为中心”等传统观念和做法,从思想认识上切实摆正安全工作的位置。实践工作中要全面落实群众路线的要求。要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用安全推动生产,促进效益。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路方针,坚决把安全工作当作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线,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安全措施为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增加作业现场的安全投入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安全环境的优化为生产创造条件,促进效益的稳步提高。是始终把安全贯穿到生产经营活动中,靠安全生产获取效益,用企业效益保障安全投入,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二、抓好安全生产践行群众路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一方面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管好人、用好人、发挥好人的中心作用。积极吸取职工的聪明才智,把他们锻炼成能驾驭现代化设备、能处理突发问题的新时代员工;另一方面创新管理机制,通过挖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提高安全管理的覆盖面,形成“人人、时时、事事”有人操心尽力的管理格局,依靠管理规范人的行为,依靠人的全面发展优化管理行为,从根本上杜绝职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实现安全生产。抓好以人为本的软环境建设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结合安全设备的不间断投入才能使安全管理水平持续稳定提升,安全管理扎实可靠。

三、抓好安全生产践行群众路线,要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

安全管理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职工群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得以实现和保证。首先,要依靠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抵制不安全行为,在职工中养成遵章光荣、违章可耻的氛围。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到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安全工作中来,通过职工思想认识的提高,参与安全工作主动性的增强、工作行为的转变,保证安全操作的规范性,消除人本身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隐患。其次,要依靠严格严肃的制度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消除侥幸心理。进一步落实“三大规程”、《矿山安全法》和各类安全法规制度,紧紧抓住落实奖惩这个关键因素,在统一行为上动脑筋、做文章,使管理约束与群众主动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引深安全管理。再次,要广泛宣传发动职工家属参与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让职工家属吹好枕边风,当好安全生产的后勤保障,真正使群众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抓好安全生产践行群众路线,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安全是煤矿的头等大事,党员干部要牢记安全工作的紧迫性,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掌握安全生产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作风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夯实安全基础。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模范遵章行为带动身边的职工坚定不移地把安全工作搞好,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好、把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好。要牢记党员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情系职工,心系安全生产,在矿井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在共克时艰的奋斗中,身先士卒,带头搞好安全工作。煤矿的安全工作事在人为,只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群策群力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安全实践,安全管理就会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安全管理水平就会逐步得以提升。

上一篇:开展"攻坚克难抓落实"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党员个人总结2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