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

2024-05-08

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通用5篇)

篇1: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

开佛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

情 况 汇 报

中共开佛乡委员会 开佛乡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非常感谢对我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精心指导,下面,我就开佛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佛乡位于宜宾市长宁县北部,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50亩,森林面积26010亩。辖9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5002户17438人。拥有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佛来山,是四川省十佳乡村旅游线路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乡,2006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IPM示范区,2011年创建为省级卫生乡镇、全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乡镇。

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来,我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宜宾市生态保护纲要》的要求,结合我乡资源优势和特点,精心编制了《开佛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并按照《规划》内容,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绿化造林如火如荼开展:2010年造竹造林1000亩,2011年-2012年造竹造林45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1%。

2、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卓有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7个,县级生态村2个,完成40户生态家园户、2所绿色学校和1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

3、农村能源建设全面开展:在全乡开展沼气池建设工程,两合、顺河、马村、新活龙君五个村新建沼气池380口,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户的生活条件。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0%,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为66%。

4、新农村建设展新风貌:目前,已进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有9个,比例达75%。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还土,通过建设沼气池让秸秆得到综合利用,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5%。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修建卫生厕所4542户,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2229座,农村卫生厕所比例已达99%。对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采取沼气池与湿地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全乡共开展污水治理的村(社区)有6个,比例已达54.5%。大力改善饮用水水质状况,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100%。

5、大规模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在顺河、马村测土配方施肥4000亩,推广优质稻种植10000亩。

6、交通设施全面硬化:投资1900万元,硬化佛来山景区环山道路5.8公里、游山便道3.5公里,新建停车场2个。完成佛梨、顺河、两合、马村通达公路建设13.4公里。投

资301万元,对龙门、龙君、星月、元田等7个村共18.7公里通村公路进行硬化。截至目前,全乡已基本完成了道路村村通,极大的改善了村民出行的条件。

(二)建成区环境上新台阶

1、乡文化站综合办公楼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2、投资20万元新建水冲式卫生公厕2个。

3、卫生医疗垃圾采取专门管理、专业回收。规范机动车停放点4个。

4、投资84万元,新建垃圾转运中心1个,垃圾房30个,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车1辆,果皮箱40个。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5、投资30万元新铺设集镇排污管网1600米;投资52万元,新建污水处理池4个,容量达1100立方米,污水收集处理量为122吨/天,污水处理率达81%。

6、大力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7、投资96万元,进行场镇道路硬化、人行道彩砖铺设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其中,集镇街道硬化3348平方米,人行道硬化2406平方米;投入27万元,进行场镇园林绿化;完成佛顺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2公里绿色长廊建设,建成区街面、楼顶及周边环境的园林绿化建设。场镇公共绿地面积达409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5%。

(三)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和甘蔗种植业,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2006年被认证为长河片区无

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水稻基地,2010年认证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乡2011年种植(养殖)面积为15167.4亩,认证为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养殖)面积为9252.2亩,占全乡种植(养殖)面积的61%。其中“竹海一品”西瓜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申报“竹海一品”生姜为绿色食品已通过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

三、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创建责任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将其列入全乡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了创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总体目标,利用“4.12”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在街头举办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发放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单,组织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收集垃圾、义务植树,抵制乱倒和乱伐等各种破坏环境的现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写标语、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环境保护向纵深推进。

(三)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

我乡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部关于《小城镇环境

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编制了《开佛乡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同时,在省、市、县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下,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完善乡村环保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纳入了规划,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乡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乡镇功能日臻完善,乡镇管理逐步规范,乡镇环境明显改观,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彻底,生态环保产业调整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生态旅游发展比较缓慢,生态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照高标准的创建要求,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围绕“花果之乡、养生佛来”发展定位,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长效管理力度,努力巩固创建成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把开佛乡建成高标准的国家级生态乡镇!

篇2: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

情 况 汇 报

中共开佛乡委员会 XX人民政府

(2012年6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非常感谢对我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精心指导,下面,我就开佛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佛乡位于宜宾市XX北部,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50亩,林地面积17937.5亩。辖9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5002户17438人。拥有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XXX,是四川省十佳乡村旅游线路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乡,2006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IPM示范区,2011年创建为省级卫生乡镇、全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乡镇。

自被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来,我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宜宾市生态保护纲要》的要求,结合我乡资源优势和特点,精心组织、编制了《开佛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并按照《规划》内容,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绿化造林如火如荼开展:2010年完成造竹造林1000亩,2011年-2012年全面完成造竹造林45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1%。

2、生态细胞建设卓有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7个,县级生态村2个,完成40户生态家园,2所绿色学校和一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全乡完成200户中央补助农村改厕示范户。

3、农村能源建设全面开展:在全乡开展沼气池建设工程,新建了两合、顺河、马村、新活龙君五个村380户沼气池,改善了农村居民户的生活条件。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0%,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为66%。

4、新农村建设展新风貌: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已进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有9个,比例达75%。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还土,通过建设沼气池让秸秆得到综合利用,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5%。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修建卫生厕所4542户,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2229座,农村卫生厕所比例已达99%。对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采取沼气池与湿地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全乡共开展污水治理的村(社区)有6个,比例已达54.5%。大力改善饮用水水质状况,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100%。

5、高标准基本农田大规模实现:在县农业局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顺河村、马村村测土配方施肥4000亩,推广稻田保护耕田5000亩,推广优质稻种植10000亩。

6、交通设施全面硬化:完成佛梨、顺河、两合、马村13.4公里通达公路建设,2011年硬化村级公路23公里,场

镇两头出口公路硬化1公里,目前正在实施龙门、星月、龙君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极大的改善了村民出行的条件。

(二)建成区环境上新台阶

1、建设完成乡文化站综合办公楼并投入使用。

2、新建水冲式卫生公厕2个,实际投资20万元。

3、卫生医疗垃圾采取专门管理、专业回收,新建垃圾转运站1个,垃圾房30个,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1辆,果皮箱40个,规范机动车停放点4个,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8%。

4、新铺设集镇污水排放管网1600米,实际投资30万元。场镇已建污水处理池4个,容量达1100立方米,污水收集处理量为122吨/天,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

5、大力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6、完成了佛顺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2公里绿色长廊建设,建成区街面、楼顶及周边环境的园林绿化建设,场镇公共绿地面积达409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5%。

7、集镇街道硬化3348平方米,人行道硬化2406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三)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和甘蔗种植产业,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2006年被认证为长河片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水稻基地,2010年认证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全乡2011年种植(养殖)面积

为15167.4亩,认证为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养殖)面积为9252.2亩,占全乡种植(养殖)面积的61%。其中“竹海一品”西瓜被认证为绿色食品,2010年申报“竹海一品”生姜为绿色食品已通过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

三、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创建责任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将其列入全乡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了创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XXX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总体目标,利用“4.12”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在街头举办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发放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单,组织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收集垃圾、义务植树,抵制乱倒和乱伐等各种破坏环境的现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写标语、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环境保护向纵深推进。

(三)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

我乡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部关于《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编制了《开佛乡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同时,在省、市、县环保部门 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下,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完善乡村环保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纳入了规划,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大投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投入1900余万元,硬化佛来山景区环山道路5.8公里、游山便道3.5公里,新建停车场2个等。投入210万元,进行场镇道路硬化、人行道彩砖铺设及道路绿化,新建垃圾转运站1个,污水处理池4座,铺设排污管网1600米。投入301万元,对马村、元田等7个村进行通村公路硬化,目前,全乡已基本完成道路村村通。

篇3: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

打造宜居家园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

XX镇位于新安县东北部,东邻XX县与横水镇接壤,西邻正村镇,南与XX镇搭界,北边是著名的“黄河万山湖”风景区。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万山湖鹰嘴山风景区,S314旅游专线、磁五仓路贯穿全境,全镇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镇。镇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镇区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9平方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2.8万余口人,其中镇区常驻人口6000人。耕地面积17880亩。201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6亿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2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859元%;财政收入完成142万元,税收完成339万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加快小康建设进程,构建平安和谐新XX,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荣获“省级园林乡镇”、“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一、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基本情况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项目带动促发展,结构调整做示范,城镇提升树形象,作风转变保平安”的发展思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经济与环境相互促进,生态与生活相得益彰的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生态乡镇、宜居家园。自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目标以来,我们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统筹城镇发展,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契机和平台,作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落脚点。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7.5%;地表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

(一)抓组织领导,重宣传教育,营造生态建设新氛围。健全组织领导是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根本保证。为保障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2013年初,镇党委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市政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专职创建工作人员7名,具体组织实施创建工作。镇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创建工作。各村、镇直单位、相关企业也按要求建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具体承担各自辖区的创建工作。全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整体推进。

广泛宣传教育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前提。为营造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一年来,我镇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横幅、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强化宣传,把创建意义和任务渗透到全社会,提高创建热情,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同时,围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抓好相关教育和培训,除要求相关领导和工作班子成员应全面掌握环境规划、创建标准、程序等有关内容外,还对各村、部门负责人和工作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热情。在创建工作推进中,镇政府还多次邀请上级环保部门亲临指导业务,形成了全镇上下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抓规划制订,重目标落实,开创生态建设新局面。制订科学的规划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基础。为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规划体系,镇政府委托机械工业第四设计院编制了《XX生态镇建设规划》,对全镇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城镇等生态建设以及土地、水资源等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划。在编 制规划中,结合农村“双整治”、“双建设”、卫生村、绿化村、村庄整治、生态家园以及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等现有的创建工作,搞好相互衔接,确保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的全面有序实施。

狠抓落实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关键。围绕规划制订的详细创建目标和任务,镇党委、政府强化分工、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完善了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班子合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纳入镇环保目标责任书和机关干部考核范围,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镇政府与各村、镇直部门和企业签订节能减排等系列生态创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各级各单位的目标和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截至目前,全镇80%以上的行政村已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

(三)抓结构调整,重产业引导,构筑生态经济新优势。

1、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按照 “打绿色牌,建生态镇”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工作要求,不断壮大以大粒樱桃、薄皮核桃、牡丹、菊花、黄芩、生猪为主的特色农业种养基地。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树立自己的绿色品牌。目前为止,全镇已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基地3个,其中:无公害大樱桃、薄皮核桃生产基地5000亩;以黄芩为主的中药材示范基 地10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养殖基地5000亩,全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所占面积比重达到69%。围绕推进旧宅复耕,重点实施以土地整理、标准农田以及水利设施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共投入资金1020万元,整治和建成标准农田1200亩。以创建效益农业和绿色农业为抓手,鼓励和引导种养大户走规模化生态种养之路,同时积极抓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保护,以治理促开发,保证农业自然资源的持久供给和永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加快推进绿色环保工业。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环保法规及生态保护规划,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十五小”关停率、工业污染源排入达标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100%。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能耗大、污染严重、影响生态功能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去年以来,先后关闭拆除烧结锅炉10个,拆除粘土砖厂6个、石灰窑4个。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促进全镇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严格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强对工业污染企业的现场执法,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切实做好“审批”、“全程监控”、“三同时”验收三个环节的工作。全镇2家限额以上企业,严格执行烟尘排放标准。加大对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治污设备设施的检查监管,及时更新、改造。近3年,全镇用于环保 设施资金在500多万元。严格执行水污染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加强化工等行业的污染管理,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化企业的创建。同时积极引进生态环保企业。2010年以来,先后投资1500万元、2000万元建成河南鑫泰药业有限公司和福金药业有限公司,在拉长中药材种植的产业链的同时,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今年3月开工建设的洛阳鹏翔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占地1800亩,年设计规模十万头,是一个集二元、三元仔猪培育、商品猪销售、猪肉加工、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果树种植、药材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一体的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农业循环企业。

(四)抓综合治理,重长效监管,塑造生态绿镇新形象。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开展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不断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稳步提高。一是投资350万元,实施了城镇道路提升工程,对镇区南环路1公里路段重新进行了复修、铺油;二是投资150万元,完成镇区200盏太阳能路灯改造工作;三是投资35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四是投资200万元,对镇区原有自来水供水系统设施进行扩建,不断满足镇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五是投资100多万元对镇区周边村、镇村结合部进行环境整治;六是投资80万元,对镇 区进行全面改造整顿,完成绿化苗木补植补栽1500株,修复损坏彩砖1700余块,更新宣传栏20块,更换窨井盖16个,添臵垃圾桶30个,使镇区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2、以点带面,整体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以村容村貌、路容路貌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环境创优集中整治活动为载体,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公司运作,长效管理。由政府统一出资,采取招标方式委托三个公司,对环境创优重点部位进行承包,建立长效机制:投资11万元,成立农村保洁公司,负责对许横线、磁五仓路两条重点线路沿线的垃圾清运、路林涂白、杂物整治、护坡整理。做到日清日运,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投资6万元,成立公路养护公司,负责村组道路由公路养路工负责对沿线垃圾清运、路林涂白、路面及边沟整治。由公路所组织公路养护工实行责任到人,做到全天保洁,建立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投资20万元,成立绿苑管理公司,成立有35人组成的一办三队,负责镇区花草树木的定期修剪、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市政管理。坚持做到镇区一日两扫,全天保洁,环卫工人实行一日两签到、两签退制度,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确保了垃圾池无垃圾堆积,街道路面无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同时对固定商户及市场的流动商户开展经常性的集中整治,取缔占道经营和乱搭乱建现象。突出商户诚信建设,开展创建“诚信经营户”等活动。加大对镇区机动车辆的管理力度,做到不乱停乱放、不影响交通,及时对镇区的广告宣传栏更换、更新。二是全民参与,环境创优。由新农村保洁员负责对村庄周围的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日扫日清,建立 长效保洁机制,同时利用各类纪念节日如“3月5日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等,广泛发动广大党员、中小学生,农村妇女开展义务劳动,为全镇环境创优再加力。三是开展交通秩序、食品卫生等6个专项整治后,全镇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有序;完善镇区交通设施及线路规范,更新、安装、设臵各种标志牌子50余块;定期对沿街道楼房时行清洗,护栏、窗户进行油漆,街道进行亮化,使镇区面貌焕然一新。主要建筑上安装节日灯、装饰灯,使镇区变得更新、更靓。

3、强化管理,突出重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过程不仅是攻取荣誉称号的过程,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发展、提高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过程。我镇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依据环境规划,对照各项创建标准,在创建工作中把严重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影响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为重点来抓。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综合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抓住“3〃12”义务植树节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绿化宣传活动,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热潮。2010年以来,镇政府先后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在王村、仓鹰路沿线、磁五仓路沿线开展了三次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苗木50000余株,绿化路段20公里,完成荒山造林2500余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因地制宜地狠抓村镇绿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达100%,荒山绿化达78%。镇区基本实现了沿路绿化成带、庭院绿化点缀 的绿化格局。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规定指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2.6平方米/人。二是实施城镇环境提升工程。按照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在道路建设、电网改造、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文化活动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三是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镇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使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开山采石、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0%。基本农田得到优先保护。四是生态产业工程。紧紧围绕三篇文章一起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在王村鹰嘴山景区公路沿线种植观光牡丹2000亩,铺设步游道8公里,发展农家乐饭店5家、农家旅店3家,可同时接纳200余名客人。与县农业局联合投资开发建设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园一处,引进以饮食、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水上餐厅2家,实现了园区休闲、观光、就餐、住宿等多种功能,吸引市区居民节假日、周末前来休闲观光,不仅加快了旅游业发展步伐,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4、抓重点工程,重绿化实效,打造绿色乡镇新品牌。一是科学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按照加快建设生态乡镇的指 导思想,确立了乡镇绿地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相统筹,绿地系统与道路系统相统筹,现有绿地与未来发展的绿地相统筹的“三统筹”原则,强化规划意识,聘请专业人员对乡址绿化进行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于2007年编制完成了XX镇绿地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并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

二是精心实施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以政府投入为主,精心组织实施建绿、护绿、爱绿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优先考虑绿化设施建设和改造,以增加绿量,扩大绿地面积,消灭绿化盲点,保证绿化工作顺利开展。镇财政每年投入20万余元用于绿化设施管护、维修工作,设臵专人加强管理,对绿化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及时维修,对绿化植物及时进行修剪、洗尘和浇水,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了我镇环境的明显改善。目前,我镇种植各种草皮31380平方米,种植乔、灌木32种,共45060株,各类景观植物及花草绿树成荫,葱葱翠翠,造型植物景致各异,达到了良好的绿化效果。

三是广泛开展居住区和单位绿化。坚持科学规范、精心设计,强调大绿量、高品质,突出植物造景,配以乔灌花草,适当点缀小品及休闲设施,形成优美的人性化景观环境。镇党委政府将单位绿化列入考核目标,每年开展达标单位及花园式单位的评比、复核工作,园林式单位建设成效明显。

四是大力加强道路特色绿化建设。加强对重点道路绿化的规划和实施,确保我镇主干道绿地面积不少于道路总面积的 30%。对每一条道路的绿化规划都严格把关,注重加强主干道与我镇出入口绿化景观的协调建设,把出入口的绿化建成我乡的新亮点。注重品种引进和选择搭配,着力丰富道路变化层次,提高道路绿化标准,强化乡镇主干道的绿化景观效果。

五是全面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步伐。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绿地体系,结合镇区扩建、新建、改建项目等有利时机,建设了一批街头游园,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的休憩、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

5、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镇政府聘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2人为监督员,负责对全镇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督。并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同时开通环保热线电话,及时接受群众的投诉,累计解决问题11起。每一季度,在镇区发放民意测评表1000余份,用来调查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每次测评,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都达到95%.二、综合治理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几年来全镇人民的创建实践,不仅提高了全镇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改善了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更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1、镇村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目前我镇有各级各类绿化达标单位12家,各单位在开展庭院绿化的同时,积极进行室内、墙面、屋顶的立体绿化美化,进一步提高了绿化的整体环境效益。我镇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主干道两侧树与花坛、绿地巧妙结合,常绿与落叶、花灌木与色叶树种合理搭配,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景随步换、触景生情的乡镇道路绿化新格局。

2、生态环境工程取得明显改善。在全镇所有行政村开展了环境创优集中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800余处,建垃圾池35个,改厕改圈800处,粉刷38420万平方米,并对全镇镇道,村道进行全面绿化。开展了卫生村,卫生户评比活动,评比出卫生村8个,卫生户400户,通过全面整治、各村的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和谐发展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开展和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商业繁荣,人心向上的良好局面。

4、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绿色产品,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生态经济对镇级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了投资和发展外部形象,增强了吸引资金的能力,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三年,我镇先后合同利用外资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引进企业4个,形成了一批以洛阳星启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洛阳食为天面业有限公司、金三角超市等财源骨干项目。其中,洛阳星启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年创产值超1000万元,年上交税金百万元以上,成为我镇工业企业的龙头。

三、今后努力方向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镇在创建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的目标、任务,潜心研究、踏实工作把我镇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创建生态村工作,扩大生态村创建面;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确保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同时,逐步解决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切实加大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强化环保第一意识,完善环保工作巡查、监控体系,及时制止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优化生态环境。

二是进一步发展绿色经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在工业方面,严把招商引资关,抬高环保门槛,从源头上杜绝新的污染源和生态破坏现象。加大科技投入,推行清洁生产。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优化种植模式,发展景观生态农业。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使生态 环境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立足长远,创新思路,在绿化管理、路面保洁、集镇环境、垃圾清运等方面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统一领导、分工管理、上下联动等各个环节明确人员和职责,提升环境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完善督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环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我们将在已形成的各部门整体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推进机制上,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乡镇成为社会各方的共同愿望和统一行动。

篇4: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

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中共海门市临江镇委员会 海门市临江镇人民政府

海门市临江镇,位于海门城区东南部,南依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随着临永气渡的开通,崇海二桥的规划建设,临江镇成为连接上海浦东最便捷的通道,已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财政总收入3800万元,同比增长28.4%。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0000元,2007年、2008年两年中,在海门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中,我镇综合名次累计上升8位,进入全市综合先进乡镇行列。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促和谐的理念,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作为营造“重要投资环境”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通过创建工作,创出氛围、创出动力、创出和谐、创出效益。我们不做表面文章,杜绝短期行为,结合临江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大手笔抓基础投入,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 1 设,大动作抓环保长效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最大限度地放大创建的边际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创建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此, 为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地推进,我们做到后勤保障有力:

(一)组织领导有力。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创建工程的重大问题,提出目标定位和办法措施。镇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为总挂帅,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以最强阵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农村环境整治组、镇区环境整治组、效能督查组等五个工作组,各负其职。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也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任务分解、压力分担,责任传递,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单位整体联动,协调作战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了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镇政府分别与各村、各单位还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组织网络和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任务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考核督查有力。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序时推进,镇创建办加大了考核督查力度。一方面建立完善了考核制度,把创建工作列入各村、各有关单位全年综合考核内容,由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月度、季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全年考核报酬发放、评先评优挂钩,有效激发了镇村干部投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的镇效能督查小组,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责任主体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情况通过办公平台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高压强推态势,以高效能换来了创建工作高速度。

(三)创建氛围浓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在全镇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创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印发了“维护镇区卫生环境的倡议书”及“至全镇人民的一封信”;举办了主题为“营造蓝天碧水、创建绿色家园”的演讲活动;年年开展临江之夏文艺系列活动,通过一场场具有乡土气息、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在广大群众中取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还利用宣传阵地,通过电视移动字母、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目的、意义和措施,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在镇团委、妇联、工会、科协等群 众团体的联合组织下,全镇建立了由100名各界人士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经常深入农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和护绿保洁活动,为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树样子、做表率。总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广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保护环境已成为全镇百姓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四)筹措资金有力。创建资金筹措是创建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能否足额到位也是创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通过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捐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创建资金。一是政府投入。尽管政府财力比较紧张,但本着尽力而为的原则,做到逐年投一点,每年办1-2件大事、实事,力求办一件,成一件。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如数到位,镇政府将创建项目的建设列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市场化运作。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协调筹措配套建设资金,政府给政策,给优惠条件,鼓励引导社会能人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建设资金。我们在农村沟河疏浚、农村公路建设、桥梁改造、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土地整理等方面,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切准相关政策精神,努力使本镇的建设项目列入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拨付范围,千方百计、尽可能多为本镇建设争取到相关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共获得上级下拨资金1000多万元。四 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几年来,我们广泛动员在外能人和本地个私企业老总踊跃捐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社会能人捐资达100多万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并逐渐成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二、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目标,并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及民利的实事工程抓紧、抓好。重点实施九大工程:

(一)我们大力实施了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近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农村硬质道路40公里,完成了平中路、普江路、洪飞路、江海路、十二匡河路、二十匡河路在内的主干道建设,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基本路路通公路。新建改造农桥12条,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交通环境。

(二)大力实施了农村清洁水源工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全镇饮用水源地和全镇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我镇用了近3年时间、投资500多万元对全镇沟河进行全面疏浚,疏浚沟河850多条,土方近200多万方。同时进行开发利用,全镇近年来疏浚的1500多亩水面,全部承包给农户搞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大力实施了农村改厕工程。从2008年开始我们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完成了西圣村、元菊村、阳应村、坚平村等3000多户农户的改厕,大大的改善了群众的卫生环境,群众十分满意,农村无公害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0%以上。改厕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大力实施洁净能源工程。近年来我镇积极推广使用高效高热节能灶,大阳能、液化气、电等洁净能源,逐步淘汰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窑、灶,防止大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杆,到目前为止,镇区100%的居民用上了液化气,洁净能源的使用已日渐成为我镇百姓的时尚。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广泛,兴建了防渗硬质渠道,节约了水源,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两年来我们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在全镇10个村实施土地整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填平废沟塘56个,新增耕地230亩。

(五)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使农村环境变的更美、更整洁,优化了生态,改善了人居环境。镇专门成立保洁服务中心、聘用一支4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对农村环境实施全天候保洁。各村、各组主要道路、都配备了垃圾桶或新建了垃圾箱,使群众的农村生活垃圾做到定点投放,集中收集,天天清理。对农村沟河也能常年保洁、水面漂浮物、水生杂草能得到有效清理,保证了水面的清洁。

(六)大力实施农村林网建设工程。在农村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各村都建有苗木基地。近年来共植树12万株,建成一级林网2.5万亩,形成林带328条。绿化工作获江苏省林业厅“绿化江苏建设先进乡镇”、南通市绿化造林“十佳”乡镇等称号。今年镇政府加大了对各村新建道路两侧的绿化投入,增加了绿化造林面积1700多亩,并要求各村在主要道路两侧、家前屋后、田头路边都要种上香樟、银杏、广玉兰、桂花等名贵树木,农田林网化率达93%。村民在家前屋后也种上了花卉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工程。我镇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小寒王青毛豆、普江牌蒜头),制订地方标准2个,企业标准3个。以点带面,推进我镇各村无公害果蔬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并且抓好生产基地环境整治,严格执行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大了无公害蔬菜的投入与检测力度,农贸市场稳妥地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并建立了农药残留速测室,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去年以来我们多措并举,建成了有1千亩大棚设施的坚平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八)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建设工程。我们紧紧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本兼治,致力于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一是突出招商选资,严把环保准入关。把重污染、难治理的项目拒之门外,把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真正实 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华丽转身。二是实施清洁生产,推进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全镇申报了清洁生产项目两个:哈默电器、白鹤机针。镇政府还出台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淘汰了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还严格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全镇企业“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三是狠抓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壮士割腕的勇气与魄力,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引导企业不做回避矛盾的“鸵鸟”,争当浴火重生的“凤凰”,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重生意识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脱颖而出。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强化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治理。机针企业、印染企业等废水能得到循环使用和有效治理。

(九)大力实施镇区环境美化工程。近来来我们投入100多万元,对镇集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新建了钢架棚顶、摊位实施,并分类规定了经营区域,使集贸市场的环境焕然一新;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户外广告进行了整治,统一了规格,规范了内容;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原有的旱厕、垃圾投放池进行了改造;我们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改造绿化带1000米,设臵隔离栏800米,拆除临街旧房8000平方米,镇区绿化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镇区人均绿化面积8.1平方米。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实施亮化工程,投入60 多万元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农民休闲公园。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的排污管道进行的整改,使镇区的生活污水管网和工业污水管网进行连接,使生活污水也得到有效治理。

三、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使创建成果得到不断巩固。为了使我镇创建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镇政府先后出台了《临江镇镇区绿化管理实施办法》、《镇区门前三包责任书》、《临江镇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临江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结合文明创建等活动,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其次是落实长效管理。对农村环境、镇区环境、企业排污等加大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超标排放污等现象要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依法查处、限期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走上常太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一定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将坚决按照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的意见尽快加以完善和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海门市临江镇

篇5: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

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情 况 汇 报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国家、省、市旅游局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工作,首先我代表丰县大沙河镇党委、政府、果园及5.8万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对果都大观园创建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果都大观园简介:

丰县历史文化悠久,蕴育了道教始祖张道陵,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上徐州地区唯一的状元李蟠,清朝重臣李卫等一批帝王将相和名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因此历来被称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丰县农业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素有丰沛收,养九州的美称,但是1851年黄河蟠龙集一决堤,给丰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形成了黄泛冲积平原,土壤砂质。解放前曾是“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凄凉景象,解放后,勤劳勇敢的丰县人民兴修水利,栽植果树,防风固砂,改善环境,在黄河故道上开挖了大沙河,引来了长江水,发展了50万亩红富士苹果、白酥梨,再创了丰县农业的辉煌,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形成了今天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生态旅游农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999年12月份亲临丰县视察,并踏上了大沙河这片热土,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田纪云分别为大沙河题名“果都”、“果海”。

果都大观园正是依托于丰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闻名天下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资源为基础建设的,1996年建成,并接待天下游客,它与万亩梨园、红富士高档苹果示范园等景点串成了丰县百里观光旅游示范带。

果都大观园占地380亩,集果园、花园、文化乐园为一体,是人们旅游、观光、品果、赏景、垂钓、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的理想去处,它北依齐鲁大地,东傍京沪干线,西近京九铁路,南靠欧亚大陆桥陇海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花果飘香,气候宜人,周边百万亩果园连片,“春来梨花似锦,秋来硕果飘香”,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清新优越的自然环境,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使这里生产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白酥梨名扬海内外,五个品系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的认证,红富士苹果蝉联三届部优,被99昆明世博会唯一指定为无公害苹果,“天上美景已如画,人意雕琢更着花”,凡来此旅游观光者无不由衷赞叹。

果都大观园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现代农业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特色,是苏北地区美丽风景的真实写照,现有各类果树、花卉30万株,有凉亭、曲桥、回廊、假山、喷泉,各种盆景等,有宫保府、观景楼、民俗博物馆,汉帝塑像馆、垂钓中心、采摘园等景区。丰县历年来成功举办的红富士苹果节、梨花节,果都大观园均作为主会场,圆满完成了接待任务,吸引了八方来客,“春花秋实”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二、创建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工作汇报

近年来,果都大观园认真贯彻国家建设部,旅游局和省政府一系列政策、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景点旅游环境,挖凿旅游资源内在潜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2004年开始筹备创建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成立创建指挥部,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赵保华为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长邱成为总指挥,副县长岳修斌为副总指挥,园林局、农林局、大沙河镇、果园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2、完善基础设施。园内新增了旅客购物点,翻建了水冲式厕所,修整了道路,增加了旅客临时休息点,旅客接待中心、卫生室、电视光盘、播放室,并充实了传统斗鸡、斗羊、果树套袋、摘果、武术表演、牵马、骑马、地方戏曲表演等节目,增设了景区布局图,指向牌等,使得果都大观园更增添吸引力,观赏性和服务功能。

3、健全管理机制。重新制订了内部管理制度,以展示大观园、服务旅客为宗旨,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设置投诉电话,旅客意见箱,接受监督,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号和优秀服务员评比活动,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管理质量。

4、完善治安管理措施。园内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集中解决景点和社会治安、游览秩序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确保游客安全,自开业运营以来,尚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领导和专家,对照创建工作要求,我们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提档升级,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利用今天检查指导的宝贵机会,给我们再提出指导意见,以完善我们的工作。

上一篇:采薇全文赏析下一篇: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7年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