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2024-06-26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精选8篇)

篇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单位代码 10006 学

号 ***

分类号

毕业综述

***********************

学习中心名称

专 学 指

北航校本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郝云 业生导

名姓教

称 名 师

2015年9 月21 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I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解认识

摘 要

电气自动化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控制、电气测量、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专业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

关键字:控制、系统、检测、网络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II页

目 录

摘 要........................................................................................................................................I 第一章 自动控制统..................................................................................................................3 第二章自动检测系统................................................................................................................5 第三章 PLC在面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7 第四章 小结..............................................................................................................................8 参考文献....................................................................................................................................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3页

第一章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是如何接受控制对象和环境特征,通过能动地采集和运用信息,施加控制作用,使系统在变化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正常运行并具有预定功能。它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其主要内容涉及受控对象、环境特征、控制目标和控制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有“自动”功能的装置自古有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上离心调速器是比较自觉地运用反馈原理进行设计并取得成功的首例。麦克斯韦对它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于1868年发表的论文当属最早的理论工作。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形成了以时域法、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要内容的“经典”控制理论。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航天等高科技的推动,又产生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现代”控制理论。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力求使设计的控制系统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为了使系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喜下,其某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而实行的控制称为最优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4页

当对象或环境特性变化时,为了使系统能自行调节,以跟踪这种变化并保持良好的品质,又出现了自适应控制。

虽然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与经典控制理论相比较,它能解决更多更复杂的控制问题,但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而言,用经典控制理论来分析和设计,仍是最实用最方便的。

真正优良的设计必须允许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不精确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即具有鲁棒性。这是当前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另外,使理论实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数学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前面谈到的主要是针对线性系统的理论。近年来,在非线性系统理论、离散事件系统、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理论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智能控制在实用方面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它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元网络等内容。总之,自动控制理论正随着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它反过来又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和推动力。它在工程实践中用得最多,也是进一步学习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5页

第二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技术是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广义的讲,检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四个支柱之一,从信息科学角度考察,检测技术任务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种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确定二者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从反映某一信息的多种信号表现中挑选出在所处条件下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以及寻求最佳采集、变换、处理、传输、存贮、显示等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信息采集是指,自然界诸多被检查与测量量中提取有用信息。信息变换是将所提取出的有用信息进行电量形式幅值、功率等的转换。信息处理的任务,视输出环节的需要,可将变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数字运算、模拟量-数字量变换等吃力。信息传输的任务是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经济的、准确无误的把信息进行远、近距离的传递。

虽然检测技术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是从这门课程的研究内容来看,不外乎是传感器技术、误差理论、测试计量技术、抗干扰技术以及电量间互相转换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6页

技术等。提高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分辨率、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本门技术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自动检测技术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热门技术之一,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促进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计量、自动保护、自动诊断、自动信号等诸多系统的总称.在上述系统中,都包含有被测量,敏感元件和电子测量电路,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输出单元。如果输出单元是显示器或记录器,则该系统叫做自动测量系统;如果输出单元是计数器或累加器,则该系统叫做自动计量系统,如果输出单元是报警器,则该系统是自动保护系统或自动诊断系统;如果输出单元是处理电路,则该系统是部分数据分析系统、自动管理系统或自动控制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7页

第三章 PLC在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与DCS和工业PC形成了三足鼎力之势,同时,PLC也承受着来自其他技术产品的冲击,尤其是工业PC所带来的冲击。

目前,全世界PLC生产厂家约200家,生产300多种产品。国内PLC市场仍以国外产品为主,如三菱,GE,A-B,OMRON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PLC生产厂家约有三十家,但都没有形成颇具规范的生产能力和品牌产品,可以说PLC在我国尚未形成制造生产业化。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应用的行业也很广,专家估计,2000年PLC的国内市场销量为15-20万套,约25—3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约为20%。预计到2005年全国PLC需求量将达到25万套左右,约35—45亿元人民币。PLC市场反映了全世界制造业的状况,2000后大幅度下滑。但是,按照Automation Research Corp的预测,尽管全球经济下滑,PLC市场将会复苏,估计全球PLC市场在2000年为76亿美元,到2005年底将回到76亿美元,并继续略微增长。

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是PLC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基于PLC自动化的早期,PLC体积大而且价格昂贵。但是最近几年,微型PLC已经出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8页

价格只有几百欧元,随着软PLC控制组态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安装有软PLC组态软件和PC-based控制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达到增长。

当前,过程控制领域最大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Ethernet技术的扩展,PLC也不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PLC供应商开始提供Ethernet接口。可以相信,PLC将继续向开放式控制系统方向转移,尤其是基于工业PC的控制系统。

第四章 小结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电气技术应用能力,从事电气设备安装、检测、调试、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技术、工厂供配电、自动控制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运行、维护、测试和管理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使我了解到许多从没有知道过得知识,电气自动化这门技术包括了很多专业的知识,然而,我在这里写的也只是这门技术所包含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主要和这门技术比较更贴近的专业知识,这门技术用在很多的工作岗位上,还有通过自动检测系统,我们了解到温度和大气压是怎么来进行检测的,使我了解了我们所测量的温度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的,也还了解到夜里检测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来测量大气压,使我知道了用什么样的仪器来测量大气压的,还知道压力分几种,我从论文中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学习到什么样的机器或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我们常用到的机器,它们需要一个控制系统来控制这些机器工作,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是需要自动控制系统来操作,所以,通过写论文使我学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9页

到了很多东西,学习到电气自动化包括很多专业的知识,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应用的很广泛,在许多的工业上,用到很多电气自动化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实践中学习更多的有关于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知识,会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把这个专业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这里面。

参考文献

[1] 丁坚勇,程建翼电力系统自动化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5月1日

[2] 陈勇 罗萍 向敏 电力拖动与控制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10月 [3]满红、梁迎春、冀勇钢、孙淑娟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5

篇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1

x62w铣床是一种通用的多用途机床,它可以进行平面、斜面、螺旋面及成型表面的加工,它采用继电接触器器电路实现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型号:三菱)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变频器是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我们通过plc和变频器来实现对x62w铣床的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涉及相关计算有:电动机的相关计算,继电器的相关计算,变频器的相关计算。

2、x62铣床plc与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电气设计要求:

(1)了解转换开关、电磁离合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2)掌握电动机不同顺序控制电气线路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3)掌握电动机多地控制的原理与设计这类控制控制电路的特点与技巧。

(4)了解x62w型万能铣床的主要结构与运动形式,并熟悉铣床的基本操作过程。

(5)掌握x62w型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与电气故障的分方法。

(6)能检修转换开关、电磁离合器的电器故障。

(7) 学会电动机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与故障维修。

(8)能排除x62w铣床的常见故障。

(9)能熟练掌握plc的软件及程序的设计所需指令。

(10)掌握变频器的原理。

能掌握变频调速的指令及能熟练操作变频器。

(11)学会plc与变频器的接线方式。

(12)学会plc与x62w铣床的接线

(13)能应用plc和变频器实现对电梯的全自动控制。

2、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内容要求:

(1)描述x62铣床的发展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说明电梯的结构并说明其相关名称及作用。

(3)绘制电动机的不同顺序控制的控制接线图(正转,反转,△/丫,两地控制,多地控制等),并说明各种控制的特点及作用与运动形式。

(4)绘制x62铣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5)说明电气控制线路的特点。

(6)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

(7)说明plc的发展、作用、构造并说明其中英文的全称。

(8)进行plc选型及i/o分配。

(9)plc控制程序的编写(t型图,sfc图,功能图,)。

(10)变频器的简述(发展,类型,控制方式等)

(11)变频器的选型及设计相关的指令的说明。

(12)举例绘制相关操作图。

(13)绘制plc与变频器的接线

(14)绘制plc与x62w铣床(继电器的控制)的接线图。

(15)绘制plc和变频器与x62w铣床的系统接线图。

(16)说明其操作方式。

具体参数:

轴电动机:7.5kw 1450r/min i主=20a 型号:j02-51-4

进给电动机:1.5kw 1410r/min i进=10a 型号:j02-22-4

冷却泵电动机:0.125kw 2790r/min i冷=10a 型号:jcb-22

3、参考文献查阅指引

(1)《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技能训练》 主编:田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 主编:李 电子工业出版社。

(3)《plc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主编:刘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电机及拖动基础》主编:曾、欧 江西高校出版社。

(5)《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 主编:冯 化学工业出版社。

4、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7、1~7、10: 指导老师下达各组任务书,并完成上交审核;

、7、11~7、20:熟悉课题,查阅资料,确定本课题总体方案,完成开题报告书;

、7、21~8、30:查阅资料,制定课题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确定小组各成员的任务;

、9、1~10、24: 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10000字)

、10、25~10、30:小组各成员设计内容汇总,讨论,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11、1~11、10: 小组各成员完成完整的说明书;

、11、11~11、15:各小组制作方案ppt,,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篇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目前国内外能够实现数据备份功能的软件较多[1],常见的有腾龙备份大师、坚冰数据备份网络版、智达文件备份之星、爱数备份卫士、handy backup、One-click Backup for Winrar与Winrar结合等等。经过试用,以上软件均能实现自动备份,但试用版时间较短,有些备份文件格式不通用,有的还没有压缩功能。并且皆为收费软件,价格几百元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其实通过Winrar与Windows的任务计划即能轻松实现自动定时对网站内容进行压缩备份功能。

1 备份的种类及其特点

从备份策略的角度[2,3,4,5],现在的备份有三种类型: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指对整个系统或用户指定的所有文件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备份。完全备份可以直接恢复到备份时的数据,占用空间较大,多次完全备份会有大量的重复数据,备份与恢复速度较慢,不能进行得太频繁,一旦发生数据破坏或丢失,只能恢复到上一次备份时的数据,这期间内更新的数据就可能丢失。

增量备份:就是只备份在上一次备份后增加、改动的部分数据,每一次增量都源自上一次备份后的改动部分。增量备份速度较快,备份文件较小,设有重复备份数据,可以频繁地进行。对于部份更新文件的恢复较灵活,根据多份备份文件可以恢复到每次更新的部份。一旦发生大量数据破坏或丢失,恢复相对较麻烦,需要多份的备份文件才可以完成。

差分备份:也称差异备份。就是只备份在上一次完全备份后有变化的部分数据。差分备份需在完全备份的之后的每一天都备份上次完全备份以后变化过的所有数据,所以在下次完全备份之前,每天备份的工作量在逐渐增加。差分备份在数据破坏或丢失时可根据一份备份文件文件恢复到备份状态,恢复较增量备份简单。但差分备份文件较大,在下次完全备份这前,每天备份的工作量在增加。如果只存在两次备份,差分备份与增量备份功能相同。

一般情况下,这三种备份策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使用。常见的组合方式有:完全备份、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完全备份+差分备份、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例如:笔者管理的网站数据流量较大,更新较频繁,因此选择的备份方案是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即每月对所有网站数据进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周进行一次差分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下文主要讲述如何实现这种情况下的备份。

2 利用OCB和WINRAR实现数据备份

目前,利用One-click BackUp for Winrar(简称OCB)软件和Winrar[6]相结合来实现网站数据备份是一种常见的方法。OCB软件主要是帮助Winrar定制任务,以实现资料备份及其它功能。

OCB未注册版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任意定制两个Winrar任务,利用它们可以将资料压缩备份等一类琐碎的工作一键化处理;设置定时任务,OCB将完全不需人工干预地执行定期压缩备份的工作;利用备份压缩包方便地还原数据。

在定制增量备份时,设置其参数为“-to24h”或“-to1d”,表示备份24小时即1天前的文件,在定制差分备份时,设置其参数为“-ta20090501000000”,表示备份5月1日后的文件。其它配置请参考OCB相关帮助。

OCB注册后,可以将文件压缩备份到本机目录,也可以实现异地压缩备份、FTP、刻录等方式,甚至可以将备份发送到e-mail邮箱。OCB的特点是结合Winrar压缩功能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为常用的RAR压缩格式,但是,免费版只支持两个任务,不可以异地备份,注册费用太高。于是,笔者思考能否通过Winrar与Windows的计划任务实现自动定时对网站内容进行压缩备份,就有了下面的方法。

3 利用WINRAR与WINDOWS的任务计划实现备份

说明:本网站存放在服务器D盘“Site”文件夹中,需要备份文件备份到E盘“备份”文件夹中。

3.1 完全备份实现过程

1)设置备份文件名称。打开资源管理器,在D:Site文件夹上单击右键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打开“压缩文件名和参数”窗口,单击“备份”标签,勾选“按掩码产生压缩文件名”复选框给每个完全备份文件添加备份时间信息(如图1)。

2)设置备份文件位置。接着单击“常规”标签,并单击“浏览”按钮,把文件保存到“E:备份”文件夹下,如果有共享网络文件夹,也可备份到网络文件夹中,如“共享计算机名共享文件夹名称”(如图2)。

3)设置备份配置文件。接着,单击“配置”按钮,选择“保存当前配置为新配置”(如图2),在“配置名”中输入备份方案名,如“完全备份D盘Site文件夹”,同时选中“保存压缩文件名”、“保存选定文件名”、“立即执行”及“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前的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压缩文件名和参数”窗口,按下“确定”按钮备份文件(如图3)。

4)添加任务计划。在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任务计划中,把桌面上的“完全备份D盘Site文件夹”快捷方式拖放到“任务计划”窗口(如图4)。

5)设置任务计划属性。双击“完全备份D盘Site文件夹”图标,设置其属性。单击“计划”标签,单击“任务计划”下拉列表框,从中选择“每月”,而“开始时间”设置为自己的时间,这里我们设置为从5月1日起,每月1号开始(如图5)。

通过上述设置后,到了设置的时间,电脑就会自动备份D:Site下的所有文件到E:备份文件夹下,且会按备份的日期和时间作为文件名,如完全Site 20090501090000.rar。

3.2 增量备份实现过程

增量备份实现过程基本同完全备份,在完全备份过程第2步修改备份文件名为“增量备份Site+时间”,在第2步后增加以下操作。

设置包含文件时间信息。单击“时间”标签,并单击“包含文件”下拉列表框,选择早于24小时或1日内的文件进行备份。

在完全备份过程第5步修改备份时间为“每天”,开始时间为0:00点。这样在每次任务计划时,将只备份一天内所有更新的文件内容(如图6)。

3.3 差分备份实现过程

差分备份实现过程基本同完全备份,在完全备份过程第2步修改备份文件名为“差分备份Site+时间”,在第2步后增加以下操作。

设置包含文件时间信息。单击“时间”标签,并单击“包含文件”下拉列表框,选择文件时间在5月1日0点之后的文件进行备份。或选择文件时间在7天以前的文件。

在完全备份过程第5步修改备份时间为“每周”,设置为每周和星期一0:00点执行。这样在每次任务计划时,将每周1次备份5月1日后所有更新的文件内容(如图7)。

4 简单命令实现

任务:数据文件夹在d:site,压缩文件存放在e:备份,每月1号完全备份整个文件夹,每周五差分备份一周内变动部分,每天增量备份一天内变动的部分。

在C盘根目录下分别建立完全、差分、增量批处理文件,命名为:wanquan.bat,chafen.bat,zengliang.bat,各批处理文件内容如下。

完全备份批处理文件wanquan.bat

C:Program FilesWinRARrar a–ag–ep2 e:备份完全site.rar d:site/yes

带完全路径压缩d:site下所有文件与文件夹,压缩文件名为完全site20090501085018.rar,命令a添加文件到压缩文件,开关ag使用当前日期生成压缩文件名,开关ep2扩展路径成完全路径。可加开关ep3扩展路径为包含盘符的完全路径。

差分备份批处理文件chafen.bat

C:Program FilesWinRARrar a–ag–ep2–to7d e:备份差分site.rar d:site/yes

带完全路径压缩d:site下7天内变动的文件,开关to添加7d(7天)以前的文件。

增量备份批处理文件zengliang.bat

C:Program FilesWinRARrar a–ag–ep2–to1d e:备份差分site.rar d:site/yes

带完全路径压缩d:site下1天内变动的文件。

根据计划安排使用AT命令编写计划任务。

每月1号晚11点启动完全备份。

At 23:00/every:1 c:wanquan.bat

每周五晚10点启动差分备份。

At 22:00/every:五c:chafen.bat

每天晚9点启动增量备份。

At 21:00 c:zengliang.bat

当然,上述三条命令与三个批处理文件也可写成一个命令文件,具体命令略。

5 结束语

通过Winrar与Windows的任务计划,能够灵活实现网站数据的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一旦网站数据被破坏或丢失[7],通过备份文件就可以快速恢复到任意一天的数据。使用Winrar与Windows的任务计划备份网站数据,相比传统备份而言,节省了备份时间与备份文件存放空间,在数据恢复时,恢复时间较短,一年多来,在我校网站中使用这种方法备份数据,充分保证了网站的数据安全。

对于多个站点数据的备份可通过操作或命令行编写批处理文件进行批量处理,Winrar支持命令行方式,使用AT命令计划在指定时间和日期在计算机上运行命令和程序,Schtasks可安排命令和程序,使其定期运行或在指定时间运行,向计划中添加任务和从中删除任务、根据需要启动和停止任务以及显示和更改计划的任务,详细语法请参考WINDOWS帮助。

经过试验,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常用文件夹的数据备份。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站数量在不断增多,如何保证网站数据的安全性是许多网站管理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准确及时地对网站数据进行备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文章根据作者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通过Winrar与Windows的任务计划,轻松实现自动定时对网站内容进行压缩备份。

关键词: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自动,压缩

参考文献

[1]王岩.有备无患爱数备份卫士3.0.[J].微电脑世界,2008,(8):26-37.

[2]陈昂,冯昌成,陈健勇.学校信息化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及策略[J].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9,(6):32-33.

[3]郝宁.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J].Joum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2007,20(2):66-67.

[4]刘惠敏.数据备份策略分析[J].福建电脑,2007,(8):70-71.

[5]魏评.高等学校网络中心数据备份策略及其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0):317-319.

[6]王道才.Winrar应用技巧三则[J].电脑爱好者,2008,(7):50-51.

篇4: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关键词】电力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电器控制线路;自动控制

【Abstract】The basic task of the article on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electric drive system to automatically control principles outlined. And based on control theory,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system design, electrical control design task formulation, motor selection,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design, and finally discusses how electric drive systems security.

【Key words】Power control system;Security;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Automatic control

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

1.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生产机械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设计和编制出设备制造和使用维修过程中所必须的图纸、资料,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元器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等,编制外购元器件目录、单台材料消耗清单、设备说明书等资料。由于系统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产品质量和成本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工作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设计思想,树立工程实践的观点。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程观点是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

1.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熟悉所设计设备的总体技术要求及工作过程,取得电气设计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2)优化设计方案,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用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电气设计方案,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设计简单合理、技术先进、工作可靠、维修方便的电路。(3)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器件,尽可能减少元件的品种和规格。(4)取得良好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标,确保使用的安全可靠。(5)谨慎积极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6)设计中贯彻最新的国家标准。

2. 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及其设计

2.1 控制原理。

(1)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本身有各种反馈,如:速度反馈、电流反馈、电压反馈、频率反馈等。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是由电气设备来完成的。控制部分即电器保护,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热保护、欠电压保护、短路保护等。而启动连锁、运行连锁、安全保护、信息显示等是由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的。

(2)在计算机系统中,普遍通过编程、功能模块化、逻辑计算、画面操作等步骤来实现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呈现给用户的仪器驱动程序几乎与设备无关,这样使用者就可以比较迅速将仪器连入自己的测试系统,不仅方便编程,还能促进组态的可靠性。由于工艺条件不同,对电力拖动系统及其控制的要求也就不同。但就实质来说并没有很大差别,通过信号输入输出,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电力拖动系统的集中控制。输入计算机系统的信号主要有启动连锁、运行连锁、电动机的运行信号、就地集中控制信号、热故障信号等。计算机系统输出的信号主要有电动机的启/停,变频调节等。电力拖动系统在计算机中的自动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

2.2 电动机的选择。 当电力拖动系统设计方案确定后,要进一步考虑选择电动机类型、数量、结构形式及电机功率、电流、额定电压与额定转速等。电动机选择的基本原则如图1:

2.2.1 电动机的功率应该满足生产机械提出的标准要求,能够与相应的负载很好结合,保证正常运行。决定电动机功率时,需要考虑电动机的发热、启动能力、允许过载能力三个主要因素。电动机容量是选择的关键,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试验校验选出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2.2.2 对于选择直流电动机还是交流电动机要考虑生产机械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一般是尽量选择几个便宜的、结构简单的、维护比较方便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而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较优,主要应用在调速范围要求大、功率大的生产机械上。

2.2.3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选择要根据电机与机械配合的技术经济情况来决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电动机长期工作,很少启动、制动和反转。此时要考虑设备的投资、占地面积、维护检修等方面的技术经济,决定电动机的额定转速。(2)电动机经常启动、制动和反转,此时要根据电动机的动能储存量来决定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2.2.4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要求电压的等级、相数、频率都必须与供电电网的电压一致。

2.2.5 电动机机构形式的选择取决于电动机安装位置和周围的环境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可相应选择连续、短时、断续周期性工作的电动机。

2.2.6 总之,要根据不同的性质和使用条件的要求,合理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电动机。正确、合理的选用电动机可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同时还可以保证经济型和可靠性。

2.3 电器控制线的设计。 电力拖动系统电器控制线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作业环境,生产性质来决定配备什么规格的电器控制线路与其匹配。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线路的设计力求做到精炼,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维修并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一般设计电器控制线路的方法是:根据要求,参考基本线路先局部设计,然后根据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线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如下:

(1)电器线路设计者要明确生产要求,因为控制线路是为整个设备和工艺过程服务的,要根据实际准确地设计线路是首要遵循的原则。力求做到最到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器控制线路的要求。

(2)在满足生产条件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控制线路简单经济。在设计时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触头和电器数量,尽量选用比较标准的、常用的以及经过实际考验的线路并尽可能地缩短连接导线的长度和数量,同时要减少通电电路。

(3)要确保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安全,首先要选用可靠的元器件同时在具体的线路中正确地连接电器触头和电器线圈。此外,在线路还要尽量避免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控制线路并且要确保电路中有短路、过流、过压、过载、欠压等保护环节。

(4)应力争使控制机构操作和维修方便,要求能迅速并正确地由一种控制方式转换到另一种控制方式。总之,不管控制电路如何复杂,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单元电路组合而成的。设计者在设计控制线路时,只要根据生产和工艺的要求,选择正确的基本环节,然后将它们合理地组合起来,就可以完成控制线路的设计。

3. 电力拖动系统的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安全保护有电器保护和计算机系统保护,最基本的保护就是电器保护,一般包括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热保护以及短路保护。而计算机系统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它是上层保护,主要包括安全链、运行连锁和启动连锁以及整体系统故障的停车等。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安全保护作用:

(1)短路保护:短路电流会造成一些电气的绝缘设备损坏,强大的电流产生较大的电动应力,从而使电动机绕组和电路中的各种电器设备机械性的损坏。

(2)过流保护:如果不正确启动电动机或者电动机拥有过大的负载常常会引起较大的过电流,这种电流通常是启电流的1.2倍,会造成电动机和机械传动部件的损坏。

(3)欠压保护:在电动机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源电压过分降低就会引起电动机的转速降低甚至会停止,当负载矩一定时,此时就要增加电源。此外电动机的电压降低还会引起部分电气释放,从而造成电路不能够正常工作,或许还产生故障。因此要在电压下降到最小允许的电压值范围内尽可能地切断电源。

(4)热保护:如果电动机长期的超载运行、电动机绕组的升温超过了允许值,就会造成电动机的损坏,做好热保护工作室防止这一点发生的有效措施。

(5)安全链:包括了欠压保护和过流保护,它还包括油压、水压和轴瓦温度保护。安全链是一个串行条件,如果其中有一个条件不满足要求,计算机会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将电动机关闭。

(6)运行连锁和启动连锁的保护:输入信号进入计算机后,由计算机内部由程序或模块化程序来实现的自动控制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完成在电动机启动前和运行过程中条件不具备或信号消失时的保护。

(7)计算机系统不仅处理的信息安全可靠,而且还要系统本身的硬件和软件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计算机会及时作出反应,停运现场的所有运行设备。

4. 结束语

作为一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安全保护电气拖动设备等,以便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去进行设计。希望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使用电力拖动系统,维护电气拖动设备,延长电力设备的寿命,从各种方面来减少经济的开销。

参考文献

[1] 郭自豪.密度继电器高低温试验校验方法[J].电气制造,2010(08).

[2] 李普恩,赵清抗.变压器三维冲撞仪底板的改进[J].电气制造,2010(08).

[3]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温州地区交流会[J].电气制造,2010(08).

篇5:上海电专电气自动化专业任务分析

出席单位:上钢五厂、航天局、上海电机厂、宝钢集团公司冷轧厂、徐国庆博士主持

工作模块(需做学生做什么):电机产品试验,测试产品性能、维修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维护电机及变压器、调试电控系统、数控机床维修、维护电气设备、掌握PID调节、改进现有控制工艺、初级工艺员、编制产品工艺、电机制造工艺、班组长、生产一线技术工人、英语和计算机好、具备一定的液压方面知识、熟悉西门子三菱等PLC、数控机床操作工、维护PLC控制器及软件、熟悉各种电气原理图、设计完善电气控制设备状态、安排调试设备。稳定性、设计产品、处理电气故障、对企业和产品有所了解、工作中如何应用专业知识、从理论到操作、敬业和主动性、点检设备能发现存在的隐患、协调、沟通、组织能力等。

合并模块:6大类任务模块:

一、维护设备: 维护马达及变压器、调试电控系统、处理电气故障、维护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生产自动化流水线管理与维修、大容量电机的维护、维护电气设备、数控机床维修、维护PLC控制器及软件、点检电气设备能发现存在的隐患。

二、制造工艺:编制产品工艺、电机制造工艺、改进现有制造工艺

三、产品测试:电机产品试验、测试产品性能

四、操作设备:数控机床操作

五、应用设计:熟悉西门子,日本的PLC、设计完善电气控制设备状态。设计产品,熟悉掌握PID控制、熟悉数字控制系统。

六、综合素质:协调、沟通、组织能力,稳定性(就业),敬业、主动性

各个模块的任务开发

一、维护设备(传统与新技术)

1,供配电设备维护

①低压负荷中心

②马达控制柜(车座)

③高压开关柜

④高压开关柜的解体检修

⑤智能变压器保护单元的维护

⑥智能开关柜的维护

⑦远程采样

2,数控加工设备维护(电气部分)

①维护加工中心

②数控机床的维修

③机械手维修

④维护各类进口机械手

⑤智能化设备软件维护

⑥维护各类进口机器人

⑦产品操作转台维护

3,基础自动化层网络PROFIBUS等

①通讯网络终端的设备维护

②光纤光缆维护

4,电力传动设备维护

①大容量电机维护、电机维护、变频电机、电动机维护

②高压电机维护、中小型变频器、大型变频器、交流电子开关

③普通电机

④工业电机控制器维护、变频调速装置的维护

⑤传统系统、数字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调整

5,普通设备的电气维护

①设备电气维护、SMD贴片机维护、塑模维护

②普通机床的维护、电气液压设备维护、维护注塑机械

③机床故障的排除、人机界面终端、起重设备电气维护

④维护一般设备的电路控制部分、维护空气压缩机

⑤各类进口泡塑机电气维护、维护电气设备(电气开关箱)

⑥电路板焊接设备维护、电器产品制造维护、脉冲发生器及编码器

⑦设备预防保养工艺

6,工业仪器仪表维护

①常规仪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②特殊仪表

③仪器仪表的标定

7,可编程控制器PLC维护

①西门子S7系列PLC

②欧姆龙PLC

③松下PLC

④日产PLC系列

8,专用设备维护

①帮定机(IC行业后道)

②激光加工机

③粘贴机(IC后道)

④超声波加工机

⑤超声波探伤设备

9,工业控制计算机

二、制造工艺

1,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传感器制造工艺

2,电子元器件制造工艺

3,电路板制造工艺

4,电器产品装配工艺

5,电器产品封装注塑

6,电子产品测试工艺编制

7,工业工程

①劳动定额

②标准化作业

③生产现场布局

④劳动安全

⑤电气防护

三、产品测试

①电子/电器产品性能测试: 电动机性能测试、接地、接零;保护测试、电保护测试;

电源品质测量

②电机试验

③检测工具应用

④产品例行测试:电器产品振动测试、电子产品环境老化测试、电器产品寿命测试 ⑤电磁兼容性测试

⑥电器产品调试:变频器调试、产品匹配性测试、变频电机的带载测试

⑦产品测试接口技术

四、操作设备

①数控编程

②操作数控组合机房

③加工中心(会编程)

④常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数控落地镗铣床操作、数控铣床、数控车床 ⑤特种及专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绕线机操作、数控线切割、数控注塑机、数控电火花

⑥自动化加工设备监控

五、应用设计

①PLC程序编制

②PLC硬件组态

③电力装备应用选型

④自动控制系统参数设定

⑤工厂配电设计调整

⑥电子/电器产品测绘

⑦产品电气线路分析

⑧绘制电气原理图、布置图、I/O接线图等

⑨模拟电路的分析与测绘

六、综合素质

①计算机应用:PROTEL(电路设计CAD)软件操作; 计算机绘图 ②专业外语:能看设备操作面板英文提示; 设备/产品英文说明书 ③人际沟通能力

④积极进取

⑤能吃苦

⑥主动性

⑦爱岗敬业

⑧语言文字能力:撰写文字报告; 看懂工业文件; protel电路设计CAD ⑨现场技术问题处理

⑩安全操作

⑾继续学习能力

⑿遵纪守法

⒀大专生角色定位

⒁团结协作精神

⒂班组管理

六大模块排序

①、维护设备

②、操作设备

③、制造工艺

④、产品测试 ⑥综合素质

⑤、应用设计

元器件识别、图纸识读与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检验、成品

设计、图纸、工艺制定、测试、装配、检测、部件生产

篇6:食品营养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名称食品营养课程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大学生营养膳食调查及膳食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进行膳食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营养状况,分析存在的营养学问题,并针对不同的营养状况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保证营养合理的前提下,设计出相应的合理食谱。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1、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内容包括每个学生膳食中食物的品种、营养素、热量、消费水平等。调查方法:可按学生班、楼层、性别、随机等调查某一个大学生群体(不少于35人)。

2、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进行各种营养素计算,对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营养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存在的营养问题及改进方法及措施。

3、设计食谱:针对不同大学生类群的营养状况和消费生活水平,在保证营养合理的前提下,设计出普通档次、中等档次、较高档次三种食谱(包括早、中、晚三餐),列出提供的营养素、热量等,并核算出当前的市场现行价格,并写出相应的设计思路。

4、写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包括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报告、营养状况分析报告、设计三种食谱、收获和体会等内容,字数不少于5000字。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对特定大学生群体进行膳食调查,掌握膳食营养计算、评价和

改进的方法;针对不同大学生类群的营养状况和消费生活水平,设计出三种食谱;最后写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三、时间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周二:准备、查阅资料

第一周 周三~第二周 周二:进行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

第二周 周三~周五:设计食谱、整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四、主要参考文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陈炳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食品营养学》,刘志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营养成分表》,香川绫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等

篇7: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一、目前高职《办公自动化》教材的现状

我校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主要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原理、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等, 办公设备的原理包括了传真的原理、复印机的原理, 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括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和最新计算机网络知识。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包括了设计的原则, 系统的基本功能等。

《办公自动化》是在经济信息管理、法律文秘、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高职专业开设, 旨在提高学生现代办公能力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但我们认为目前可选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 本科痕迹较重, 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

多数教材沿袭传统的本科教材模式, 过分强调基本知识与学科认知结构的协调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明显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缺乏与相关行业、职业、岗位的紧密结合。

(二) 内容陈旧, 缺乏教学的针对性。

多数教材不注重学习对象的研究, 过分强调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不注重办公新设备、新途径的开发与利用, 从而造成了知识重复、陈旧, 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差甚远的情形。

(三) 习题固化, 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有教材大多不设习题, 如果有习题的话往往也是沿用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等客观、固化的形式, 因此, 影响了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学习的热情, 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四) 重软轻硬。

教材和习题多以理论及软件为主, 而对现在办公设备描写的章节过少, 学生只是知道有几种硬件设备是办公用的, 但是具体怎么安装, 怎么操作, 以及出现故障后如何排除完全没有概念, 让很多学习了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动手能力几乎为零, 这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任务引领式教材的开发理念

针对目前高职《办公自动化》教材存在的问题, 我们积极进行了思考, 编制完成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念的课程标准, 并以此课程标准为纲领, 提出了“分析职业能力, 创设工作任务, 开发创新思维”的“任务引领式”教材开发理念。

(一) 以分析职业能力为前提。

面对形势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 结合文科类专业特点, 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打破学科结构的教材体系, 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前提确定行动导向的教材内容。

(二) 以创设工作任务为向导。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应抓住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特征, 将“分析职业特点, 创设工作任务”作为开发教材的抓手, 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中提炼出工作任务, 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习得职业经验。

(三) 以开发创新思维为目标。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是高职教育的高层次目标。在教材开发过程中, 要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 还有意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标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并体现在“完成任务”、“思考与练习”等项目中。

三、任务引领式教材的编写框架

在教材编写实践中, 要坚持以教材开发理念为统领, 构建完成了“能力目标、工作任务、知识目标、任务描述、完成任务、思考与练习”为一体的“任务引领式”教材框架。

(一) 分析职业能力, 确定能力目标。

编写教材之前, 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及专业骨干教师, 结合相关专业所涉及的职业特点, 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办公自动化课程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 并将这些能力目标分解、细化到各部分。

(二) 分解能力目标, 明确工作任务。

每一部分的能力目标确定后, 我们将其分解到各单元之中, 并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第一部分为Word 2003文档编辑与排版技术, 学生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确定后, 可以将这些能力分解到几个单元中, 并在每个单元明确典型工作任务。

(三) 描述工作任务, 完成既定任务。

明确工作任务后, 需要对这项任务进行描述和分析, 目的是使学生很好地完成既定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 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知识,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 巩固教学成果, 开发创新思维。

完成工作任务后, 要在教材中有意设计思考与练习内容, 这些思考与练习是综合性的, 与原设计的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是紧密相连的, 目的是巩固教学成果,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任务引领式教材的编写特色

(一) 定位准确, 针对性强。

本教材紧紧围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始终贯彻“任务引领式”教材开发理念, 组织校内外专家及专业骨干教师, 结合相关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能力, 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典型工作任务,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二) 脉络清晰, 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为引

领”是开发本教材的灵魂与核心。在此理念指导下, 应构建完成“任务引领式”教材框架。即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而是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与态度,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 强化职业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三) 设计综合练习, 开发创新思维。

在教材开发过程中, 要剔除固化、客观的习题形式, 在每章节设计与典型工作任务相类似的综合性思考与练习题, 旨在巩固教学成果, 考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同时使学生在思考与练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创新思维的开发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对任务引领式教材的使用建议

(一) 明确课程理念, 熟悉学生特点, 精于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应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程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根据学生特点和工作任务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习情境。

(二) 转变教育观念, 强化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方式。

任务引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变主演为导演, 对每一节中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地研究, 切实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三) 激发学习热情, 开发创新思维, 改革评价方式。

任务引领的核心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入手, 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过程及效果对学生进行行成性评价,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的探讨, 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教学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课程教学中要通过运用现代的电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 实现师生中的有效互动, 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参考文献

[1].陈雅萍.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式教材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5

[2].周红.任务引领型专业教材开发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5

[3].张志俊.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力[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篇8: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Keywords】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改革The vocation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job task

ZHU Hong-bo

(1.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ushanzi Xinjiang 833600)

【Abstract】The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Goal.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graduates in jobs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of 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utomate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building a system based on the course of the job task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vocational training.

【Keywords】Curriculum system;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Job task;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39-02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严重阻碍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机械制造产业的复苏,培养能够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改革的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技术工人岗位需求的变化促使传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2]。

1课程体系改革背景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现代制造技术,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普通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能在机械制造生产一线从事加工技术应用、工艺工装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必须满足企业需求,主动与企业生产接轨,培养职业类综合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传统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体系要么设置成中职课程体系的扩展版本,要么设置成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版本,不能充分体现当前高职教育的特色;

其次,课程体系总体上仍然重知识,轻技能。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纯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操作环节;

再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脱节,不能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置课程内容。

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不足之处。为进一步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制造人才,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其改革目标必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岗位能力要求,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定位在专门性与实用性上,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2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课程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教学,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又要考虑到专业的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3]。

按照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学交融、能力递增”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总结归纳知识能力,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础上,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实现模块化,以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4]。

3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题组通过对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总公司、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中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厂、新疆天力机械厂、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新疆华易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特别是北疆地区机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以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岗位为主的设备操作岗位;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工艺设计与现场生产工艺管理岗位;以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管理等岗位为主的维修岗位;以保证产品质量与加工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对各调研企业对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分析,总结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任务

序号岗位主要工作任务1设备操作普通加工设备操作,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其他设备操作。2工艺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装备设计,现场工艺实施。3设备安装、修理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护,设备检修,设备管理。4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设备管理。5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编制,生产工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结合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分析以及专业建设实际,构建如图1所示的专业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由职业文化素质模块、职业通用技术模块、职业专门技术模块和职业综合能力拓展模块四部分组成,其中各部分课程分别对应学生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四部分职业技能的培养。 图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整合,形成了一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工学结合课程。传统的课程大多为本科压缩型的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的前后衔接,理论多于实践,验证多于训练,针对性不强。例如原有课程体系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关能力要求,将《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源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新建专业课程内容来自岗位工作任务,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非常明确。课程内容结构彻底打破传统章节结构,形成与机械制造过程相对应的“项目→任务结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职业性。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由一个教师将全部课程承担下来的教学形式难以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此,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都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实现课程目标。

4结束语

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能力需求相适应,不仅要突出机械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还要面向企业需求,力求培养出能够体现行业特色、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作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于振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12):61-63

[3]程剑锋.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6

上一篇:学生学期末个人自我鉴定下一篇:车辆奖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