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

2024-06-25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共6篇)

篇1: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

上海宝付: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上海宝付: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机构涌入,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对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风控效率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由金融城与麻袋研究院联合出品的《消费金融风控创新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该《白皮书》主要聚焦于消费金融行业的风控技术创新,通过选取消费金融行业不同类型的六大案例,如传统银行的代表工商银行、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电商金融巨头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等,分析这些企业在风控方面的技术应用,发现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消费金融企业应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围。

《白皮书》还指出,过度消费、恶意欺诈、重复授信等一些行业乱象,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阴影。遏制市场乱象、强化风险控制成为消费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漫道金服旗下子公司宝付,作为最早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之一,认为从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密集出台的监管政策来看,都要求消费金融企业在风控系统、技术应用以及场景拓展等方面不断更新升级,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大金融生态圈,宝付近年来不断优化生态布局,在消费金融领域充分发挥 “支付+金融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优势,不仅针对汽车金融、供应链、医美、家装、租房等实际应用场景,提供鉴权、充值、放款、还款、分账等产品功能,定制出场景分期、小额借贷、平台贴息、免费分账等灵活、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提高订单并发量,缩短交易周期,而且整合集团优势资源为消费金融企业提供征信、风控、金融科技等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如在风控安全上,宝付运用数据加密、安全认证、商户安全管理、实时交易监控、黑名单管理、反欺诈系统、反洗钱控制等风控技术手段,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控制机制,形成动态、立体化的风险管理模式。目前宝付的风控体系通过了十余项国内外权威机构安全认证,并与国际知名的第三方风控机构达成合作,全方位保障支付交易安全。

目前宝付已经与多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凭借一站式支付+消费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荣获2018年度“消费金融行业支付引领奖”,助力行业良性发展。除此之外,宝付还继续大力拓展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物流、金融租赁等垂直细分领域,并积极布局跨境支付市场,从而带动宝付整体交易规模的强劲增长。

据悉,在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中,宝付行业排名继续攀升,位列支付宝、银联、腾讯金融之后,与快钱并列第四位。在未来的发展中,宝付将继续创新支付+理念,以优质、完善的产品与服务,推动大金融行业生态圈的建立。

篇2: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

2016-05-25

摘要:互联网保险是电子商务在保险行业的延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出发,对我国互联网保险中存在的产品设计不合理、保险双方信息不对称、操作风险大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可以通过健全法律与监管体系、优化产品设计、减少信息不对称及防范操作风险等措施,提高互联网保险交易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并以此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信息不对称,操作风险,监管

一、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业务规模大幅增长

互联网保险作为保险业的一种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根据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预测,至2020年前后,全球保险业务中将有近30%的商业险种和40%的个人险种交易通过互联网进行。2014年发布的保险“新国十条”中明确指出:“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互联网成本低、覆盖面广等自然属性也决定了互联网保险将成为保险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头戏。

在上述因素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在业务规模方面呈现出增幅大、总量小的特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的四年间,我国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90家,年均增长达48%;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859亿元,四年间增幅达到2584%。与此同时,2014年我国互联网保险规模保费收入仅占行业规模保费收入的4%,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与国外互联网保险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如美国该比例为30%以上),仍存在很大差距。

(二)营销渠道不断拓宽

伴随我国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的营销渠道也不断拓宽,目前已基本形成官方网站、专业中介网站、兼业代理网站、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及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站五种渠道并存的格局。多种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并存既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保险已初步建立长期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也意味着我国保险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互联网保险营销的主流模式则是线上线下“两手抓”,保险公司一方面力求提升传统保险业务份额,另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寻求互联网保险的突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为节约管理成本、突破经营范围限制,而完全放弃传统保险的线下销售模式,专注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真正实现保险营销渠道的“革命”。

(三)险种有别于传统保险

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的先天差异决定了并非所有保险产品都适合在互联上销售。从目前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来看,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车险和意外险占比高。从保险公司角度看,在试水互联网保险时,出于市场影响力考虑,倾向于选择像车险和意外险这样的价格较低廉、客户认知度较高的险种。从客户角度看,车险和意外险属于刚性需求产品,客户会更愿意通过互联网购买,既达到保障的目的,又可以降低费用,一举两得。

二是理财险异军突起。寿险业务中,投连险、万能险等理财型产品成为互联网保险市场的新宠。与保障型寿险业务相比,理财险的交易方式与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投资更为接近,也更容易被寻求资产增值的投资者所接受;而保障型寿险则由于保险期限长、保险责任复杂、售后服务要求高,使得客户不敢贸然在网上购买,从而业务份额较低。

(四)客户群体以网民为主

互联网保险是电子商务在保险领域的延伸,因此,网购群体是互联网保险的主要目标客户。尽管由于客户信息保密的原因,互联网保险的客户群体的真实构成情况我们无从得知,但是网民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保险信息的统计数据是可得的,而且保险网民也恰恰是互联网保险的潜在客户群体,因此,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保险的客户构成情况。根据百度数据研究中心统计,近年来保险行业日均搜索指数大幅增长,网民对保险行业的关注度显著提高。

二、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设计不合理

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不足与过度创新并存。首先,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主要由车险、意外险与理财型保险等构成,这几种保险产品均具备简单、灵活的特点,容易被网民所接受,但同时也存在出个性化缺失、同质化严重的事实,暴露出互联网保险创新不足的问题。其次,有些保险公司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便利用各种节假日、社会热点事件等,推出所谓的创新险种,如“雾霾险”、“赏月险”、“喝高险”等。上述创新险种更多呈现出博彩与哗众取宠的成分,社会效应欠佳;另外,根据我国保险法,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而上述创新险种却以非经济损失为保险对象,与保险利益原则相悖。

互联网理财险存在预期收益率过高的问题。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中,理财型业务所占比重仅次于车险。为招揽客户,保险公司亮出了高收益这一绝招。网销理财险大多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业务,有些理财险的保险期限甚至短到只有几天,而高企的预期收益率却迫使保险公司将更多的资产投入到回报率较高的长期投资项目中去,短期保险和长期投资的矛盾,导致保险公司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影响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另外,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某些保险公司吹嘘的高收益一旦最终未能实现,便沦为虚假承诺,导致保险公司诚信危机。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由保险人单方拟定,同时,保险合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保险条款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如果客户不具备保险知识储备,就无法准确掌握保险合同的全部信息。因此,保险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保险中,客户大部分通过网页介绍及客服在线服务方式了解保单的主要条款,如果网页介绍不清或客服人员解答不够全面、专业,就容易引起客户曲解、误解等问题。显然,互联网保险中,保险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

被保险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十分严重。首先,不同于传统保险业务的“填写投保单+审核”的核保模式,在互联网保险中,保险标的风险状况只是凭借投保人的网上申报,其真实性无从考证,增加了投保人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其次,保险标的风险发生变化或者保险事故发生,按规定被保险人应该及时将这些变化及时通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旦被保险人诚信缺失,刻意隐瞒与欺诈,保险人就将面临道德风险。显然,互联网保险中保险双方沟通比传统保险更加困难,被保险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也相应增加。

(三)操作风险大

操作风险主要是由内部欺诈、外部欺诈、人为失误、场所安全、业务中断及系统失灵等原因引起。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保险的操作风险不容忽视。

互联网保险以网络为载体的,大部分业务流程,包括投保、审核、签单、缴费、赔付等都通过网络服务器完成。但以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水平,仍不能保证网上保险交易活动的绝对安全,尤其是网上支付和客户信息加密问题是制约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出现黑客入侵或服务器故障,就可能引起客户信息被盗取、篡改、资金被转移等后果,不但给交易双方带来损失,而且会对互联网保险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互联网保险主要是各个网络平台的客服人员和计算机系统完成交易,大批量的数据处理引起的失误、个别人员恶意行为等都会导致操作风险。例如,2009年携程网“假保单”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保险操作风险案例。

三、完善与促进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与监管体系

健全法律体系。总体目标是使互联网保险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应将互联网保险的有关内容写入现有的保险法律法规,与保险业的发展趋势保持同步,从法律层面明确互联网保险的地位、功能、业务范围;根据互联网保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从互联网保险的业务流程及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角度出发,确立合理、可行的业务规则和安排,针对违规运营制定相应的惩罚。

完善监管体系。有必要成立一个以互联网保险为监管对象的部门,将重心放在互联网保险网销平台及偿付能力的监管上;建立互联网保险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通过有条件发放牌照的方法,防止保险公司与各大电商一哄而上抢占互联网保险资源,同时对经营不善、违规经营且无法改变现状的互联网保险网销平台一律吊销其牌照,以维持互联网保险市场的良好秩序;另外,互联网保险也应按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以互联网保险公司内部偿付能力管理为基础,以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三根支柱为监管要素,明确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等监管指标要求,以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二)优化产品设计

优化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主要从适度创新和合理估算预期收益率两个方面进行:

1、适度创新

发展互联网保险要坚持创新。互联网保险不能满足于复制传统保险业务,而应该致力于研发更多不同于传统保险的新式产品与服务。通过异质化的保险产品,给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通过网络,专业的保险规划师根据客户的家庭结构、职业性质、兴趣偏好及收入支出状况等,为其设计出个性化的保险方案,充分满足客户的特别需求,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理财需求激增的国情下,“定制保险”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保险创新要适度。互联网保险创新不是“噱头”,更不是炒作,创新应以保险利益原则为基础,以保障经济利益为基本职能,在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互联网保险创新也不能是流于形式,光有空架子却无实质意义的创新。保险公司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与社会发展相适合的保险产品,并不断改进服务,杜绝“假大空”,将创新落到实处。

2、合理估算预期收益率

互联网理财型保险产品是互联网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精算过程中,预期收益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简单来说,估算预期收益率的基本原则就是既要满足客户对高收益的追求,又要尽可能避免期限错配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设计互联网理财险的过程中,应根据经验数据,测算理财险的平均保险期限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方式与期限做出合理选择,保证保险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匹配。同时,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可实现的预期收益率,承诺的兑现可以提升保险公司的诚信形象,为保险公司赢得市场口碑。

(三)减少信息不对称

简化保单内容与条款,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保险合同的全部信息,便于投保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防止盲目投保;提高网络客服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增加网络客服人员的数量,保证每位客服人员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客户的咨询,解答客户的疑问,对客户的投保提供细致的指导;互联网保险的宣传工作还应加强,通过广告、传单、讲座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社会公众有更多机会了解互联网保险。

建立被保险人信息档案,强化诚信管理。应建立全国联网的互联网保险信息共享平台,记录互联网保险投保与理赔情况、投保人信用、被保险人健康档案等重要信息,以便保险公司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核保工作,并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于不诚信的客户,可以采取比传统保险更严格的处罚手段,比如:建立互联网保险客户黑名单、对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客户,不仅解除保险合同,追回经济损失,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等。通过严格的处罚手段,目的是减少客户的侥幸心理,提高客户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互联网保险欺诈事件的发生。

(四)防范操作风险

加强行业自律与公司自律。制定互联网保险行业标准和行业自律规定,推动互联网保险业务流程与服务标准的规范化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对行业内部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预警;互联网保险平台也要加强自律,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与客户权益保护意识,规范公司内部运作,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保证网络平台的安全。提高互联网保险技术标准,完善安全认证体系和电子签名制度,同时增强抵御黑客和木马攻击的能力,强化信息加密技术,防止客户信息泄露;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网络平台与计算机系统安全;根据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与升级,保证互联网保险平台的正常、稳定运转。

三要加强互联网保险相关岗位管理。建立内部培训与考核机制,加强员工技能培训,通过这种岗位准入、优胜劣汰的机制来提高互联网保险相关岗位的业务水平;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减少差错和内部欺诈的发生;强调职业道德,强化道德约束,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对违规操作、损害客户及公司利益的人员,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唐金成,韦红鲜。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5):84-88.[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2.[3]李连梦,刘瑞祺。互联网保险风险探究[J].中国商贸,2014(18):134-135.[4]曹洪俊。关于互联网保险监管的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4-8-27(7)。

作者: 闫继莹

篇3:对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互联网保险的优势

(一) 降低经营成本

互联网保险可以实现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产品之间的直接选择和匹配, 减少了保险推销的中间环节, 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通过网络出售保险或提供服务可以省去花费在分支机构代理网点上的费用、免除支付给传统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的佣金;也可以使交通费、通讯费、印刷费等大幅度减少, 保险公司只需支付低廉的网络服务费即可。据美国咨询机构布兹·艾伦·哈密尔顿统计, 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出售保单或提供服务要比传统营销方式节省58%~71%的费用。

(二) 突破时空限制

互联网没有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通过互联网, 保险公司可以提供24小时的全球性服务, 顾客可以随时随地登陆互联网进行投保、咨询、理赔等。这消除了传统模式下, 交易双方受活动时间、空间和规模的限制, 极大地拓展了交易范围, 延长了交易时间, 促使保险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三) 增强交互式信息交流

互联网保险拉近了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双方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对客户而言, 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从保险服务系统获得公司背景和具体险种的详细情况, 如险种介绍、保险费率等。另外, 还可以掌握保险公司的最新动态、新推出的保险产品, 并且通过互联网保险市场方便、快捷地比较各种保险产品的优劣, 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价比最高以及最适合的保险产品。对保险公司而言, 通过互联网则可以及时获得保险客户的大量信息, 更好地了解保险市场和保险客户需求变化等。

(四) 提高工作时效性

一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 实现全天候随时随地的服务, 同时免去了代理人和经纪人等中介环节, 大大缩短了投保、承保、保费支付和保险金支付等进程的时间, 提高了销售、管理和理赔的效率。二是互联网保险采用电子保单、电子支付等方式来完成投保业务, 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交易。这样克服了传统保险活动中书写任务繁重、保险单据保存量大且传递速度慢等缺点, 不仅简化了整个工作流程, 而且方便了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开发。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网销产品及其附加服务亟待改进

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互联网保险产品销售额急速增长, 但是互联网保险产品及其附加服务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一是各家保险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大同小异, 缺乏差异性。寿险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个人意外险、医疗健康险这两类保险的数个险种, 产险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个人短期意外险、机动车辆险、货运险这几个类型。可见, 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产品的附加服务没有得到挖掘。它是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的除基本保险责任外的额外服务, 是一种差异化服务, 能体现出保险公司的服务特色和水平, 其目标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然而, 目前在中国这样的附加值还没有被保险公司重视和挖掘。

(二) 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电子商务快捷和便利其对网络安全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而网络的不安全性也构成了电子商务发展最大的障碍。作为一个安全的保险电子商务系统, 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 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的传递。目前, 互联网保险业务主要面临的网络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网络系统安全问题主要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也就是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其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物理、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等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由于某种设计缺陷、容错能力差或者兼容问题等引起的计算机系统故障、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传递等, 这都有可能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二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信息在网络的传递过程中面临的信息被窃取、信息被篡改、信息被假冒和信息被恶意破坏等问题。三是网络交易安全问题。交易安全问题是指在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交易主体真实性、资金的被盗用、合同的法律效应、交易行为被抵赖等问题。因此, 许多保险消费者考虑到自身的资金和信息安全, 对网络保险心存疑虑, 更倾向通过传统方式购买保险产品,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三)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互联网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对传统的保险与商贸法律提出了挑战。近年来,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但是相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 立法还是比较滞后, 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框架。2004年8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 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虽然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但电子商务中诸如网上安全、客户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无法解决, 形成“无法可依”的局面, 限制了互联网保险的长足发展。

(四) 互联网保险监管存在真空

目前, 我国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基本沿用机构监管和传统业务管理模式, 这些方式并不适合监管具有虚拟化、无时空限制等特点的互联网保险, 明显缺乏针对性。

由于在互联网保险平台上开展业务须大量使用电子凭证和电子记录, 资金流向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当网络业务与传统业务混合在一起时, 现有的监管组织形式和现场检查手段也无法满足新的监管要求, 必须关注的是, 我国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几乎是空白状态;而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异地承保权限和保费归属的范围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出台;对于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市场准入问题也没有达成同意、正式的标准, 市场准入的监管效果不理想, 无法实现持续性监管[2]。

三、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 加快网销产品及其附加服务创新

一是大胆开发一些创新型保险产品, 如:网络宠物保险等。与传统保险模式不同, 互联网保险的关键之一就是客户导向。目前, 国内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比较单一, 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在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上应敢于创新新的险种, 重视顾客的个性化消费。二是在服务措施等方面提供一些产品附加服务。如:定期在风险管理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建议、发放一些实用的电子小册子、及时在网上发布与公布与消费者有关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创建网上社区等。

(二) 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一是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安全规范制定与实施;系统安全隐患预测与防范;系统安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系统安全的测定与检查;系统破坏恢复与重建;系统安全的稽查与监督[3]。二是建立和完善安全措施。比如, 保险公司可以使用密钥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来保护信息, 从而达到防范数据在网上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的目的;通过提供认证中心认证服务, 签发数字证书, 确认用户身份等。

(三) 建立健全网络保险法律法规制度

完善的法律是互联网保险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 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一方面必须加紧有关互联网保险的立法工作, 围绕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出台诸如《保险业电子商务法》等专门的法律, 使保险业电子商务发展以及互联网保险的业务运作和风险防范有法可依。另一方面, 要制定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 解决网上安全支付、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等有关技术难题[4]。

(四) 加强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

一方面, 有关部门应尽早出台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完善和修改一些不适应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要求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 建立国际间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合作, 不断拓展国际间互联网保险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探索建立多形式的监管合作机制, 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有机遇也有挑战, 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需积极对待,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我国保险业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姚文平.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198-217.

[2]张倩.完善我国网络保险监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0:16.

[3]王悦.我国发展网络保险的对策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 2005:69.

篇4: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  问题  监管  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变革,互联网保险成为保险业的必然选择。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保险行业也有很多大动作,只是每次引来的噱头大过创新,直到2013年11月6日,由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腾讯CEO马化腾和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共同出资设立的全国首家网络险企——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成立,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真正系统地关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思考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让互联网保险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变革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速度迅猛,缺乏有效监管

从2012年到现在,我国互联网保险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各保险公司借助官网、保险超市、门户网站、离线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2011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保费规模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高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速度之快。

正是因为互联网保险近些年来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导致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根本跟不上它发展的步伐。近些年国务院与保监会也都出台了一些关于互联网保险监管和保险体制改革的法规和行政条款,但面对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保险,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并没有完全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对互联网保险合同时效性和法律效力及其他方面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同时,我国现行的保险监管机制也不能满足互联网保险监管的特殊要求,保险监管部门至今仍未制定监管规范网险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管,也导致了互联网保险市场机制不成熟。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准入、运作、退出机制是市场机制发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相应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对于互联网保险市场机制发挥的环节起到把关的决定作用。所以在近几年的互联网保险发展和变革中,一系列市场问题凸显出来。

(二)经营模式多样,缺乏完善体系

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第一,保险公司通过在公司官网提供产品报价,推出官网直销平台,如泰康在线;第二,保险公司选择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利用其网络平台如淘宝网、易保网、慧择网等;第三,保险企业出资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如新华世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四,由云商集团成立专业保险销售公司,如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第五,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联合组建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尽管我国现阶段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模式都不够完善,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经营的官方网站模式存在宣传推广难、产品体系不完善、运行维护难度大等问题;专业中介代理模式存在产品缺乏创新、销售规模受限制的缺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面临监管缺失、资金流转漏洞、销售资质欠缺等方面的问题;网络兼业代理模式饱含缺乏监管要求、市场秩序混乱、运营效率低下的诟病;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在国外发展成熟,已经成为主导模式,而在国内市场才刚兴起。这种商业模式较前四种更能加强与客户的深入沟通,所以顾客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很高,其中的最为典型的类型便是纯互联网模式,虽然专业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险企和保险监管部门的重视,在全社会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遗憾的是我国专业纯互联网模式只有刚成立的“众安在线”,其保费规模还很小,运营模式还在探索中,离国外的发展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用户数据公开,信息安全堪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公开与共享成为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但数据公开伴随着来自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争议,制约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大数据公开是一把刃剑,一方面数据公开,不仅为依托网络经营风险的互联网保险提供了更便捷准确的数据来源,促进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也将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数据公开可能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人权的侵害在大数据时代发展互联网保险不容忽视的问题。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使得某些商业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对保险网络数据资料进行篡改或破坏变得更加容易。在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不成熟、各保险企业对信息安全投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客户信息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互联网保险客户的隐私信息被泄露、窃取甚至贩卖的案例不在少数。如何尽快保障信息安全,是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产品品种单一,结构不甚平衡

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以低价值、短期化、低黏度、标准化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车险、简单的寿险和理财类保险等标准化产品,其他险种的比例很小,在契合互联网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的个性化产品方面,尤为缺少。

当前互联网保险市场过多偏重理财类保险产品,这类标榜高收益的理财险吸引了大量客户,虽然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在灵活性、收益性、安全性方面取得较好的均衡,自身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收益伴随着风险,高收益保险理财产品也蕴藏着较高的风险,从这方面来看,高收益保险理财产品脱离了风险保障的核心价值和本质,从长远看对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最近几年热门,也是今后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的健康险,险企应该凸显出其专业化、个人化、高端化的特性,大多数险企已经注意到要大力发展这样一种潜力巨大的商机。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互联网保险网站的健康险产品仍旧过于低端化、普遍性、专业性差。网险在做长期寿险市场方面,虽然在创新和销售方面做过尝试,但是网险在产品推介沟通和客户信任度方面的难度更大,所以长期寿险的市场规模很小。

(五)服务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在运营服务体系方面,大多数互联网保险只能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宣传、投保和支付,但是后续服务中的保全、理赔工作还要借助线下的柜台来完成。造成提交理赔材料多、理赔时间跨度长、赔付款不能及时到位等现象,也就是客户所谓的“投保易,理赔烦,赔付难”。相对于银行、证券强大的在线自助服务体系,互联网保险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落后,这在获得客户忠诚度、满意度、信任度方面有明显劣势;

我国互联网保险相关企业目前存在一个共同问题:专业经营人才缺乏。互联网保险产业需要既具有保险、法律法规、营销等专业知识,又同时具备过硬的互联网络技术的跨学科专业人才而这正是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企业面临的困局。

二、解决我国互联网保险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由于近些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速度过快,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为了我国互联网保险的稳健发展,针对当前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关于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以及未来仍将出现的跨行业经营互联网保险问题,明确并提高互联网保险的准入条件,让拥有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高超的信息技术、足够的偿付能力、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雄厚的产品开发实力的企业来经营风险较传统渠道更高的互联网保险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法律法规方面,建立健全适用于互联网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适用其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要兼顾互联网保险的交互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法律法规的实效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电子支付结算、后续服务等法律法规,确保其相关的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有法可依;建立专门针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从法律制度层面使其监管的全面性提高。从监管体制方面,要建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准入、退出机制,将准入、退出机制正式纳入监管,对各公司运营业务能力进行分级,并建立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信用体系,这不仅是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这需要监管部门建立适用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一整套信用体系;建立互联网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加大监控力度,确保互联网保险开展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阻止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使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有法必依,让互联网保险监管部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完善经营模式

尽管现如今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模式都不尽完美,都存在着各种缺陷,当前互联网保险公司是顾客满意度最高的一种经营模式。针对自主经营的官方网站模式,相关险企应注重加强产品的推广,优化产品的结构,使顾客能够在多样的产品之间有选择的空间,同时应注重培养相关的网站维护人才,定期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保证网站安全有效的运行;而专业中介代理模式应注重产品的创新,自主拓展销售渠道,使产品更加的畅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首先企业本身应完善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其次监管部门应注重审查相关企业的销售资质,并加强资金方面的监管;网络兼业代理模式应致力于提高自主运营效率,这样才能在相对混乱的市场秩序下实现自身发展,当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创造一个安全有效的市场秩序;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虽然能够加强与顾客的交流,顾客对其的认可度也很高,但是此种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保费的规模还很小,但是此种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国外互联网保险的主导模式,所以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习他们成功的方面,避开他们所犯的错误。

(三)强化信息安全

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公开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在不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公开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数据,同时有效利用其他行业的公开数据,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开阔思路。其次,保监会等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互联网保险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对互联网保险信息的安全问题从制度上做出明确规范。各公司要制定防御政策,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具体责任,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互联网保险信息体系安全运行,保证交易、数据、支付安全。最后,要建立健全客户信息安全机制,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从业人员直接接触并管理着客户的所有信息,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对于整个互联网保险安全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对其资格的审查力度和范围要加大,另一方面要健全电子证据保全制度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保证客户信息数据的安全。

(四)优化产品结构

互联网保险产品应当从险种和目标人群出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做出改变,不断创新设计多样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我国互联网险企应当探索中长期产品,长期保险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在产品形态、产品设计等方面做出一些改进,创造出一条新的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使其更加适合在互联网平台销售,那将更有利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客户的需求,需要各保险公司设计出全方位、多层次、简洁明了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杜绝产品的单一、老套。同时,互联网保险还要承担起理性引导消费的社会公众服务职责,因为我国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很多互联网保险平台还不能实现网络一站式服务,因此各险企要优化升级运营体系,完善在线投保、支付、在线退保、理赔功能,并且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运营的效率,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五)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互联网保险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互联网险企应加强技术创新,这就需要培养专业的互联网保险人才。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将是未来保险公司的核心资源。发展互联网保险,应大力培养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保险双人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使他们能够及时捕捉到某一个社会现象背后的非结构化数据并挖掘出来,保证这些数据的时效性。另外,提高相关人才的想象力,能够运用处理技术盘活这些数据,把数据结构和逻辑整合成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成新的商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唐金成、韦红鲜《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5).

[2]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2014.

[3]单佳锋.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保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商贸,2013,(12).

[4]夏军.保险业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J].电子商务,2011(7).

[5]徐海超.保险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网络营销[J].企业导报,2012(19):16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413655012Y)。

篇5: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

11月18日,泰康人寿全资子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康在线)正式在武汉挂牌成立,至此,继众安保险后,保监会批准的第二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诞生,并将与众安保险正式展开PK。而预计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互联网保险公司杀入这一战局。据悉,今年6月,中国保监会就批准了泰康在线、安心保险与易安保险三家互联网公司筹建。

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机构采用互联网或移动通信技术,在网络平台从事保险业务的活动。与传统保险业务相比,互联网保险有低门槛、地成本、对银行依赖小、操作方便快捷、渠道流量大的特性,因此这一模式逐渐受到市场青睐,尤其在传统保险深陷困境之际,互联网保险被视为保险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保险行业在2015年要实现保费收入3万亿元,而截至今年8月,保险行业保费仅达到1.7万亿元,业界悲观预计,今年保险行业难以完成既定目标。这意味着早前依靠“人海战术”、“高退保费”与“高额提成”快速发展的保险行业,在“十二五”末期,已经难以顺应时代潮流,亟待转型。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保险改观了人们对保险行业的固有印象,如高昂保费、复杂免责条款和繁琐的理赔手续等,依靠低门槛、信息透明与便捷操作等优势,正快速发展。数据显1 示,2011年我国从事互联网保险的企业仅有28家,到2014年从事互联网保险的企业增至98家。2014年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收入达861亿元,接近2014年870亿元收入的水平,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考虑到目前互联网保险在保险行业中的渗透率仅为4%,未来仍有极大发展空间。因此预计在国家政策力挺、传统保险行业转型需要的背景下,互联网保险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未来将有更多互联网保险公司进入。

从险种来看,车险在互联网保险中的占有率超过了50%,且车险需求大、保费空间大,因此是传统保险转型互联网的进程中不能错过的一类险种。而寿险需要大量服务跟进,且产品较难获理解,因此目前在互联网保险市场占有率极低,未来不排除将有成为蓝海的可能,这需要保险机构利用创新手段将寿险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以上数据信息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篇6: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

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530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保险基本概述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概念阐释

一、互联网保险的定义

二、互联网保险的特点

三、互联网保险的定位 第二节、互联网保险的形态

一、互联网保险渠道

二、互联网保险产品

三、互联网保险业态

四、互联网保险思维

五、互联网保险基因

第二章 2015-2017年国外互联网保险行业简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国外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综况

一、发展概况

二、业务流程 三、一般模式

第二节、国外互联网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发展状况

二、市场主体

三、融资规模

四、市场态势

五、发展趋势

第三节、国外互联网保险业务创新模式分析

一、自有网站直销

二、在线比价(聚合)网站

三、在线风险交换

四、逆向拍卖平台

五、移动式保险

第四节、国外互联网保险产品或平台创新分析

一、传统车险产品的创新

二、车险比价平台的创新

三、社交媒体结合的产品创新

四、服务创新需求的保险产品

第五节、国外主要地区互联网保险发展概况

一、美国互联网保险状况

二、欧洲互联网保险概况

三、亚洲互联网保险概况

第六节、美国互联网保险案例分析——InsWeb

一、基本概况

二、商业模式

三、发展影响

四、主要问题

第七节、日本互联网保险案例分析——LifeNet

一、基本概况

二、运营状况

三、发展策略

四、成功经验

第八节、国内外互联网保险的比较及启示

一、政策监管

二、企业角色

三、产品质量

四、业务流程

五、产品定价

六、差异原因

七、主要启示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二、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三、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

二、互联网创造的保险需求

三、保险互联网化的必要性

四、互联网对保险业的重塑 第三节、消费环境

一、国民收入不断提升

二、大众网络消费习惯养成

三、网购渗透率持续提高 第四节、产业环境

一、中国保险行业运行状况

二、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析

三、保险行业政策动态分析

四、保险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第五节、技术环境

一、大数据应用趋势渐强

二、“云服务”的支撑作用

三、移动智能解决应用问题

四、社交网络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政策分析

一、提示行业风险

二、明确监管机构

三、出台监管办法

四、推进企业试点

五、保证保险政策

六、专项整治政策

七、监管动态分析

第二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解读

一、第三方平台

二、IT系统及信息安全

三、信息收集

四、产品管理

五、保费收入专用账户

六、客户服务

第三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影响分析

一、部分险种或消失

二、“松绑”范围扩大

三、将促竞争加剧

第四节、对我国互联网保险政策决策的思考

一、应支持和鼓励

二、应加强监管

三、加强监管的建议

第五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总体分析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创新变革形势分析

一、产品设计变革

二、分销模式变革

三、核心经营能力变革

四、保险价值链变革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整体综述

一、发展阶段及特征

二、经营主体扩容

三、经营模式确立

四、产品日益丰富

五、社会关注度提升

六、行业渗透率低

七、用户认可程度高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行分析

一、市场运行态势

二、市场规模分析

三、保费收入结构

四、供给与需求分析

五、行业辐射效应

六、行业加速创新

第四节、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二、劣势(Weakness)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四、威胁(Treats)

第五节、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问题及建议

一、行业面临隐患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三、行业发展痛点

四、发展面临掣肘

五、行业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常见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一、常见商业模式

二、商业模式对比

第二节、险企自建官方网站直销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拓展模式

三、典型案例

四、模式评析

第三节、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四节、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五节、网络兼业代理机构网销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六节、专业中介代理机构网销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七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产品格局分析

一、以小额险种为主

二、产品结构及占比

三、产品单一化特征

四、人身险业务结构

五、渠道模式的差异

第二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企业格局分析

一、企业整体发展格局

二、财险企业发展格局

三、互联网企业加入竞争

第三节、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格局

一、众安保险

二、泰康在线

三、安心保险

四、易安保险

五、实力对比

第四节、2015-2017年互联网人身险市场分析

一、发展提速

二、市场规模

三、产品结构

四、发展趋势

第五节、2015-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二、运行特点

三、市场格局

四、发展趋势

第六节、中国互联网保险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二、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三、客户的议价能力

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五、竞争的激烈度

第八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消费者

一、互联网保险的消费者

二、保险业主力消费人群 第二节、渠道入口

一、官网直销平台

二、专业代理平台

三、兼业代理平台

四、第三方比价平台 第三节、产品创新

一、拆解化创新

二、个性化创新

三、互联网经济衍生创新 第四节、产品定价

一、风险定价精准化

二、实例分析 第五节、保险公司

一、企业结构与集中度

二、中小型企业的契机 第六节、基础设施

一、主要涵盖

二、数据端口

第七节、产业链环节创新探索

一、消费市场

二、产品设计

三、渠道环节

四、新兴模式

第九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用户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一、用户规模分析

二、消费意愿调查

三、消费领域分布

四、家庭消费场景

第二节、年龄与互联网保险消费习惯

一、年龄分布

二、是否有购买体验

三、年龄与购买行为的关系

四、不同年龄段的认知

第三节、用户接触互联网保险信息的渠道

一、第三方平台的推广

二、社交平台渠道

第四节、用户关于互联网保险的优劣看法

一、主要优势

二、主要劣势

第五节、用户对互联网保险的售后评价

一、总体满意度

二、期望的售后服务

第六节、注重用户的互联网保险发展建议

一、目标客户的选择

二、促进购买率的转化

三、提高平台的开放包容性

四、重视产品开发

五、重视信息安全等工作

第十章 2015-2017年保险企业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企业的影响

一、传统保险企业与互联网保险互相渗透

二、互联网保险对传统模式的影响

三、传统保险企业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2015-2017年上市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分析

二、发展特点分析

三、发展态势分析

四、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传统保险公司进入互联网保险的形势分析

一、转型的机遇

二、转型的风险

三、待解的谜题

四、策略及建议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优势

二、行业发展背景

三、行业发展形势

四、行业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移动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分析

一、移动WEB服务

二、第三方销售平台

三、中介网站

四、互联网保险公司

五、移动APP应用

第三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案例分析

一、平安人寿

二、安邦保险

三、华夏保险

四、泰康保险

五、太平洋保险

六、蚂蚁金服保险

第四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一、险种开拓创新

二、销售模式创新

三、研发过程创新

四、市场营销创新

第五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困境及建议

一、发展方向选择之困

二、用户需求挖掘之困

三、保险产品创新之困

四、服务体系完善之困

五、营销渠道打造之困

六、风险叠加管控之困

七、行业发展思路建议

第十二章 2015-2017年相关互联网保险潜力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北京无线天利移动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第一节、投资现状

一、企业投融资状况

二、企业投融资特点

三、市场主体加快布局

四、新险企加入市场布局

五、传统巨头突进互联网

六、上市公司多路涉足 第二节、投资机遇

一、市场投资潜力看好

二、行业开启十倍空间

三、传统保险公司的机遇

四、中小险企面临机遇

五、O2O带来新机遇

六、保险电商平台机遇 第三节、投资动态

一、京天利

二、众安保险

三、易安保险

四、中国保信

五、同方全球人寿(原海康人寿)

第十四章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险种投资潜力分析

一、车险

二、理财险

三、意外险

四、健康险

五、家财险

六、寿险

第二节、互联网保险生态圈平台机会分析

一、主要参与主体

二、客户接入服务商平台

三、补充服务商平台

四、基础服务商平台

五、传统保险公司进入建议 第三节、互联网保险开发经营建议

一、产品开发理念

二、产品开发模式

三、产品开发策略

四、企业经营关键

第十五章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信息安全风险

一、网络安全风险

二、设备安全风险

三、个人信息风险

四、业务持续管理(BCM)风险 第二节、业务风险

一、业务信息安全风险

二、营销模式风险

三、产品开发风险

四、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五、操作风险

六、声誉风险

七、交易可回溯性风险

八、新型风险 第三节、其他风险

一、逆选择风险

二、产品风险

三、政策风险

第十六章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前景趋势预测 第一节、中国保险行业的前景展望

一、行业前景广阔

二、发展态势展望

三、资金运行趋势

四、技术应用趋势

五、未来发展规划

六、未来行业定位

第二节、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前景展望

一、行业发展挑战

二、提升空间乐观

三、发展前景看好

四、潜在客户资源多

第三节、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预测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预测

三、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预测

四、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预测 第四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二、商业模式更加深化

三、提供互联网融资

四、互联网保险智能交易

五、产品涉及领域将更广

六、其他趋势预测

第五节、我国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方向

一、市场新增长点

二、主导模式进阶

三、P2P保险模式

四、市场营销转型

五、产品发展方向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附录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

附录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附录四:《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一篇:在全市防汛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下一篇:这样的作业学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