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2024-06-05

《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精选6篇)

篇1:《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行管111班 邱佳敏 1011330

3《公司的概念》

彼得·德鲁克(1909-2005),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他著述颇丰,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经典。他曾7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日,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1.写作背景

1939年德鲁克出版了早期四本著作的第一本《经济人的终结》,他认为在重商主义原则上建立的“经济人社会”,企图通过“经济自由”带来“社会公平”,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发生。相反,随着大工业的出现后经济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以及一战的浩劫,使人们丧失对资本主义的信心,结果落入法西斯主义的圈套。如何在经济自由的基础上,依靠新观念的引导,确立一套稳妥的组织原则、政治方略和制度规范,重建社会新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在德鲁克写作第二本《工业人的未来》时,二战爆发。德鲁克认为二战只是历史表象上的一个事件,重要的是如何在和平到来之前为工业社会的正常运行识别出有价值的观念和原则。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则凭借二战中美国的天然地缘优势,接手大量战争订单,规模迅速扩大,分权体制日益完善。在《工业人的未来》中,德鲁克认为宣告经济人社会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一个新社会,而必须经历阵痛才能实现转变。他认为一个社会能正常运行,涉及到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每个人有明确的社会地位,并拥有正当的社会权利,按照整体目标发挥社会功能。因此,建立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工业人社会”,必须把人放在第一位,必须建立在“人的基本诉求”基础之上。与此同时,企业必须成为一个社会组织,承担起整合社会成员或工业人的责任。社会也必须给予企业社会地位、权利和功能。实现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良性互动。

受到韦伯职业研究生涯的启发,德鲁克开始寻找进入大企业机会以便于从企业的内部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组织过程。同时由于《工业人的未来》的原因,1943年底通用汽车公司邀请德鲁克帮助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弄清战后的企业如何管理员工。1946年,德鲁克基于通用汽车公司为期十八个月的调研,发表了《公司的概念》。2.历史背景,泰勒在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中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管理由此走向科学化。

其后的吉尔布雷思夫妇的动作研究中除了考虑到技术层面上用摄影技术对动作进行分析减少操作工序提高工作效率更是考虑到了人的心理因素和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敏斯特伯格则由心理学角度出发,创立工业心理学追求个人在工业中的最高效率和最适宜的环境条件。而梅奥博士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管理由此从在理论上实现了由经济人假设向社会人假设的转变。

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提出的关注社会和企业中的人的观念是有着历史理论发展背景的,只是德鲁克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把握住了时代前进的脉搏,而其从“政治社会学”领域出发,最终进入“组织管理学”则是一大创举。

3.前提假设

“除非发生重大灾难,比如一次全面的战争或者整体的萧条,任何事情都无法动摇绝大多数美国人放弃对于自由经济体制的信念。”德鲁克的理论基于的现实就是在自由企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上。大企业作为工业社会的代表机构,不仅要解决其生存问题,也要作为社会组织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重视起人的地位。这不仅是工业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本身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的本质是社会性组织,也就是所说的人本组织,而不是原材料的生产或是生产的手段。现代生产是基于社会组织。

4.理论框架

作者就阐明这本书的研究旨在从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社会和政治分析,即将大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对其运作进行分析;作为社会的代表机构,阐述大企业能否实现它所处社会的信仰和承诺;分析公司目标和社会功能的关系。作者认为,作为工业社会的代表性机构,大型企业必须努力于这三个方面的和谐构建。

4.1 作为独立主体的公司

首先,关于公司本身,作者认为生存是其最高法则。而公司的生存与成功运行则取决于它能否处理好这样三个相互依存的问题:领导问题、基本政策问题以及行动和决策的标准问题。

领导问题:领导问题是最具决定性的问题。要靠天才和超人管理的机构是无法生存的。公司的组织形式必须使它能够在普通人的领导下持续运作。过分依赖个人独裁是很危险的,一个组织关于领导继承必须有个章程,明确规定从那些人当中挑选继任者,挑选的标准的什么,由谁来挑选。同时机构也必须激发机构成员的忠诚感,具有团队精神。

在小企业中能完成的领导人的自动选拔和培养,而在大型公司中完成领导人的选拨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型组织生来就有抑制创新、提倡服从的的倾向,同时在一个大企业中的员工很难获得独挡一面的锻炼机会,做得好的副手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并且工业社会面临的的最大问题就是它无法自动达到专业人才和通才之间的平衡,而通才正是领导的本质所在。

政策问题:公司是一个必须拥有基本政策的机构,使个人的目标和决策服从于公司的利益和生存需要。怎样在坚持政策和适应环境变化之间寻求平衡以及在必须遵守正式的会计体系和引起官僚作风的组织制度之间寻求解决办法则是一大问题。

标准问题:在不能像小企业那样毫无保留地以市场业绩作为判断标准的情况下,怎样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部门和员工的成绩,发掘员工潜能,培养独立领导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组织问题。

如何成功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成为摆在工业社会代表性机构的大公司之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德鲁克认为通用汽车公司的分权体制较好地解决了三个问题。

1.通用汽车公司采取的治理结构是事业部制。公司由母公司和多达30个的分部组成。公司的领导核心是一个由总裁和两名执行副总裁,以及董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的领导小组。它通过政策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并与之共同合作来工作。管理委员会和政策委员会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官员、曾担任职能部门官员的董事会成员和股东代表组成,负责全面掌握公司信息,帮助成员了解政策和决策,给各分部提供技术上的的支持和承担起信息的交流、协调功能。如雪佛兰分部和费希尔车身分部类似,每个分部有一名分部经理,拥有生产经理、总工程师、销售人员、主管会计、人事经理等职能经理差不多全套班子。

分权制度是否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升职和加薪的机会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提高不同层面的员工的独立领导能力和增加重要的商业经验则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分部的高级主管,相对于母公司的一名高级主管的下属,固然意味着较低的收入和更少的机会。但作为一名主管,他必须熟悉各种管理业务,而不仅仅是工程方面。他也必须学会做决策,对他的评价将是根据他的业绩而不是一个大型组织的业绩。这样的背景下,小型分部的领导者往往成为母公司高层管理者。通用汽车得以实现高效率的原因在于它有一小批大企业能够赚钱盈利,同时又有一大批小企业能够提供领导者。从整体来看,对于一个机构而言,培养领导人的能力远比低成本。有效地生产重要。如果离开了积极、能干、敢于承担责任的企业领导,那么效率再高的机构也难以维持它的效率,更不用说提高效率了。的不满。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大约15年前公司将一个大型分部拆解成4一5个新的分部。当一手建立这一分部的分部经理以生产效率为由提出反对时,公司告诉他生产效率不是主要的位题,关键是要为员工创造4一5倍于现在的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锻炼,成为领导者,考验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

2.大公司不仅要适应情况的不断变化调整运行方针,而且它本身就是这种变化的领导者,是推动经济和技术进步的急先锋。一方面,墨守陈规和先例会扼杀冒险和开拓精神,而 两种精神正是所有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把投机行为误认为开拓进取也会造成危害。同时当官僚主义的腐败作风开始滋生时,大公司往往无力阻止,甚至毫无察觉。大公司内部缺乏善于批评的局外人,公司的高层领导人产生于组织内部。所以当组织腐化时,公 司的高层领导人也将丧失应变能力。另外长期政策需求和日常业务运行的矛盾潜伏在每一个机构之中。撇开这些不说,机构还面临着管理者和“实行者”的潜在矛盾:管理者以管理机制的延续为标准衡量效率;“实行者”以机构的目标和宗旨为标准衡量效率。这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当各种趋势平衡发展时,机构才能正常运作。而分权制则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通用汽车公司具有一个制定政策的最高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分部,尤其是汽车分部的生产计划必须经过核心管理层的批准,核心管理层也决定了分部经理的运作权限,但在日常经营中更常见的情况是核心管理层通过与分部经理的沟通实施管理。同时通用汽车公司每年都要拨出一大块净利润,以股票形式给管理人员分红。红利的发放促使分部经理成功地扮演了分部独立主管和公司团队成员的双重角色。公司千方百计地鼓励分部经理持有分红得到的股票,这样在正常的经营和税收条件下,即使是一个较小分部的经理不出几年也能积聚一笔可观的财富。所以,他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经济独立。当他想抒发自己的见解,反对公司的政策,或是以自己的方式管理企 业时无需冉多作犹豫;因为他不必不借一切代价来保住这份一作。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常常成为分部经理的主要资产,他们的财富因而与公司的前途息息相关。

这就使得公司在制定基本政策时既能从全局出发,又能充分考虑到现实的市场情况,在避免拍脑袋决策的同时又有一个机构有权威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同时分部经理的较大权利和经济相对独立的地位使官僚主义不至于危害到公司的良好运行,使每一个公司管理层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同时红利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尤其是分部经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即使基本政策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又是忠诚执行者,因为公司的效益与他们息息相关。

3.通用汽车公司的客观评价体系由两套评价标准组成,分别适用于分部管理人员及其下属、核心管理层及其决策:(1)能客观衡量公司与各个分部作为生厂商的运行效率的基础价格;(2)能自动、直接地反映公司作为销售商的运行效率的市场竞争地位。

基础价体系的作用是衡量各个业务部门的生产效率,从生产成本中剔除所有外生的和暂时的因素,尤其是商业周期带来的波动。它的要点在于,仔细分析所有进入生产领域的成本,计算它们在生产能力中所占的比重(这正是现代会计的基础)。这样,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某个分部或分部下面的部门与标准值相比,生产效率孰高孰低及其原因。这样管理者不能

因为偶然的因素造成的良好经营成果而邀功,更不会由于管理者在经济繁荣时期,以降低生产效率为代价,也就是说冒着削弱公司长期实力的风险谋取利润所蒙蔽。同时,也避免了在整体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对管理者所造成的不公。

在自由企业的经济体制中,高效率的生产并不是成功的惟一要素,一个成功的企业还必须善于在市场中出售产品。所以,通用汽车公司启用了第二套评价标准,客观分析市场形势及其产品的竞争地位。它把消费者的决策、偏好与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作为公司决策和评估的客观基础。以计算销售额在同类价格的产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代替销售额的绝对值,来衡量分部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地位。对于零件部门则采用能否以低于外部供应商的价格向汽车分部提供产品为评价依据。

通过对基础价格体系和市场竞争地位的客观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制订出大致的生产计划。各个分部每年都要向上递交来年的预期工作计划,分别估算出它们在整个行业景气时、正常发展时和不景气时的销售额、成本及预期资本需求。通过比较不同分部的工作计划,核心管理层能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相当形象的了解。如果进一步仔细研究生产和销售人员、消费者研究机构及经济学家的分析与判断,核心管理层可以得出可靠、明了的结论,从而客观地评价核心管理层与分部管理层的工作表现。一个员工或者分部经理的成绩不需要领导者的评价,也能从成本与市场分析的数据中知道自己的表现情况。由此奖金的评定和职务的升迁都有着一定的客观标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趋向于和睦,论资排辈的管理方法也最大程度上被避免。

4.2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

美国社会的基本承诺和信仰是必须赋予个人一定的社会地位、行为权利和公平均等的机会。一切社会的力量、凝聚力乃至最终的生存都取决于它能否实现它的基本承诺和信仰,能否在它的成员眼中成为一个有意义、有理性的社会。作为美国代表性社会机构的大型公司的运行必须保证实现社会承诺和社会信仰。正是这一保证,它才成为社会机构,也正由于它实现了这个社会承诺和信仰,工业社会才是真正的建立起来了,大公司也才能持续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工业社会中,要维持个体的独立运行远比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前困难地多。“独立”本质是社会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不是经济上满足可以代替的。现代公司中的升职无法像小企业社会那样给人带来同样的满足感。而工业流水线体系也剥夺了工人工作的满足感,看着一辆汽车在自己的手中诞生与不停地拧一个零件的螺丝,获得的满足感显然是完全不同的。在工业社会中实现机会均等以及唤醒工人的公民意识是大企业的责任,也是符合大企业的根本利益的。当公司成功地唤醒工人的公民意识后,它所获得的收益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也不是成本会计所能计算的。

4.3 公司的目标和社会功能

虽然在特定问题和每一个具体问题所遵循的准确边界上,总是会有许多不一致和矛盾的地方,但是由于公司的目标(营利性)对于社会来说是必须的,盈利动机虽然被很多人所诟病,但它却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市场机制虽然有着局限性,也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高效地分配了社会资源,将个人动机和行为整合为服务于社会利益,同时决定了经济行为的方向并通过人的经济需求对生产的最终判断来抑制错误的发生。因此社会需要和大企业的追求之间是完全可以达到到和谐的,因此,对于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大企业责无旁贷。

5.理论应用

德鲁克的组织行为理论和人在工业社会中享有重要地位的论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许多人和组织以《公司的概念》的理论为蓝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再次证明了德鲁克作为管理大师的巨大影响力和贡献。

1、在1950年,通用电气公司将《公司的概念》作为其大规模重组的基本蓝图。此后20年,通用电气公司成为组织结构的典范,并引发了一场浩大的“组织革命”。随着这场

革命的推进,整个非共产主义世界的企业几乎都按照由通用汽车公司率先尝试,由《公司的概念》最先阐述和分析的分权思想进行了自我重组。

2、本书一经出版,它也成了指导主要州立大学进行重组的文本。《G.1.法案》颁布后,二战老兵蜂拥面至,密歇根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俄亥俄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发现,它们原先的组织结构已经满足不了急剧增加的学生。

3、几年后,当美国整合其武装力量时,国防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和乔治·C·马歇尔都向《公司的概念》寻求组织结构的指导原则。

4、同一时间,当红衣主教斯佩尔曼为纽约教区寻找新的组织原则时,也想到了《公司的概念》;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随着纽约教区规模渐大,日益复杂,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组织法,《天主教教会法》在管理和组织的框架方面已经跟不上教区发展的需要了。

5、日本人却对《公司的概念》也是推崇备至。这本书很快就被译成了日文,并得到了热切的研读和应用,对日本以经济大国的形象崛起,并表现出不俗的工业绩效和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6.我的总结和思考

《公司的概念》主要阐述的就是三个思想: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变、在承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如何使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承诺和看到组织的巨大力量。无论是德鲁克盛赞的分权思想,还是基础价格和市场地位评价体系,体现的都是为了增强员工的独立地位,相信员工的能力,使员工获得除经济报酬以外的社会和工作中的满足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双赢。

斯隆和德鲁克的矛盾在于斯隆还没有从经济人假设中转变过来。基于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的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O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古典的经济人假设遭遇到极大的困境。后来通用汽车公司在二战后绝对领导地位的丧失与其未能及时转变思想,重视企业中人的地位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时刻,如何促使我国企业领导人管理思想从经济人转变为社会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通用汽车公司从具有极强的市场占有地位和先进的组织理论到最后由于顽固的不吸取先进思想导致衰落的结局也值得我们深思,构建学习型组织也是当今社会的当务之急。

篇2:《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一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

1.自由企业体制

1.背景:

战后世界和平与近代西方世界的和平不同,它不再取决于各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信仰和制度能否超越过节走向统一,转而取决于政治、经济体制大相径庭的国家之间是否愿意并且有能力和平共处。

2.作用:

既能为增强国力和增进国内统一奠定基础,又能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是美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

3.含义:

不排斥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或限制,但认为政府的功能在于为企业设立运行的体制;

不排斥政府的管理类或拥有自然垄断的行业或专为国家生产产品的企业,如军工厂。

4.假设:

消费者决定他们需要购买的产品,市场供求而非政治因素决定价格

公司由私人拥有,实行独立管理,以盈利为生产目的,并在竞争的市场中出售其产品。

个人感想:一定的经济模式的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切的分析应该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结合背景,具体看待。

2.大型公司

生存是每一个社会的第一法则。

决定社会结构的不是大多数人,而是它的领导人。社会的典型行为也不是大多数人的行为,而是最接近社会理想的行为;就定义

而言,最接近社会理想的行为只可能是极少数人的行为。

1.大型公司的意义:

大企业在自由企业经济体制下的具体组织形式——才是具有代表性和决定性的社会经济机构,它为人们树立了典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2.社会特征:

大企业的组织形式

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大型公司在各大程度上实现了我们的社会信仰和希望

个人感想:一些有巨大贡献或发挥更大的作用的决策,并不一定一开始时就收人欢迎,或许只有得到少数群众的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甚至我们应该尊敬那一些敢于提出新观念新思想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会不停地进步、前行。

3.从政治角度分析公司:

1.前提:

机构是一个独立的主题——受自身结构规律和生存愿望的制约,分析时,必须以

机构服务的社会的信仰和承诺为标准,从社会功能对它的要求出发。

2.关于机构的社会和政治分析,从一下三个方面展开:

(1)政策问题(机构对其行为和运行必须拥有长期的计划和规划,但它的政策

有事林火多变的,需要一个客观判断标准)

(2)在社会信仰和承诺的广阔背景下着重讨论内部问题

(3)论述公司目标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总结: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

以大型公司为代表性机构的工业社会中,公司的组织形式必须使它能够作为一个机构而运作和生存,使社会能干哦于时间其基本承诺和信仰,使社会正常运作和生存。

3.和谐:

公司的组织形式必须能够使它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发履行义务,这样,建立在公司基础上的工业社会才有可能正常运作。

对和谐的重视使放任注意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以和谐为准则进行自我评价。但同时,放任注意把和谐是为自然结果,而非有组织社会的产物这一点是错误的。

个人感想:和谐始终是一个社会想要长远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公司作为社会的一类组成部分,有必要注重和承担起社会责任,有其社会道德信仰,促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当然,这也是公司具有的无形的资产。

第二章. 人的组织

1.生产的组织

(1)公司的首要原则:

以组织的形态维持生存;

(2)评价公司绩效的首要标准:

其实现目标和生产产品以获得最大收益的能力。当公司作为一种机构是,公司与其他所有机构一样,是组织人们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一种手段(是共同目标,而不是联合目标)

(3)公司的本质:

是一种社会组织,即人文组织。现代生产的基础是社会组织。人文组织是任何组织不可或缺的,它是工业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现代工业,尤其是大规模生产行业的基础和意义所在。

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机械公益之间自觉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有序的关系。公司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个别成员,而是各个成员之间的管辖和责任关系。

(4)公司的生存和正常运作取决于它是否能处理好以下三个相互依存的问题:

1.领导问题:

1需要一个章程,包括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半自动的继位顺序; ○

2激发机构成员的忠诚感、团队精神;机构用人扬长避短;提升成员的知识素○

养和道德品质,激励员工自觉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3机构的组织形式必须有利于挖掘内部人才 ○

4机构的生存和正常运作要求它能够在最高领导人之下培养一匹能独当一面的○

领导者

5领导问题要求组织能在正手和副手,○核心领导层和外围执行人员之间均衡的分配权力和职责。

大公司必须克服的四个内在问题:

1大公司容易想个人独裁的方向发展。○

对策:公司必须自设类似的领导岗位,以便考核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培养他们的大局观

2大型公司向来有抑制创新,提倡服从的倾向。○

对策:首先必须让每个管理者明白,培养下属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还有,把他们的下属和潜在接班人视为一种人力资源,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利益

3大公司只能依靠个人的主观印象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

对策:寻找评估底层管理者能力和表现的客观标准,设法让他们在较低的职位上独当一面

4无法自动达成专业人才和通才之间的平衡,而通才正是领导艺术的精华所在 ○

对策:边运作边培训

2.政策问题:

1如何在坚持政策和之影变化之间寻求平衡?

对策:首先要找到一种方法,区分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情况的暂时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根本变化,公司必须根据它来调整政策。

其次公司还需要一种能够分辨表面利润和实际利润的方法

2遵守会计制度和组织原则是必要的,但是会引发官僚主义作风

对策:只有依靠政策和政策制定者,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3.标准问题:

市场业绩无法对公司的效率和实力做出最直接、可靠的评价,所以公司需要一个能消除外部波动的判断标准,以便客观公正的评价管理人员的表现。

2.分权

通过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其将分权的概念发展成为一套工业管理的理论和地方自治的体系,分权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对社会秩序的概括。公司制订政策的理由,不管他们与核心管理层有多大程度的不同意见。

分权制度的优点:

1提高决策速度,消除困惑,是相关人员明白决策的负责人和政策依据; ○

2避免各个分布与总部的利益冲突 ○

3公平对待管理人员 ○

4管理民主,不拘小节 ○

5消除“少数特权分子”与“绝大多数”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 ○

6管理队伍庞大 ○

7分权制度意味着碌碌无为的分部管理者不能再依靠其他分部的成功或昔日的○

辉煌而蒙混度日意味着“指令式管理”下人人按命令行事,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不复存在 ○

核心管理层和分部管理层:

公司内部不存在“通用汽车氛围”,也没有形成“通用汽车风格”。相反,不同分部的风格各异,分部经理的性格和背景千差万别。对此,核心管理层不但允许,而且还极大地鼓励。核心管理层只是负责为分部布置任务,而尽可能不去规定分部应该如何去做。分部经理只要表现良好,就不会受干涉。但是他们必须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

得益于:

1.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价体系,以分部经理对团队的贡献为依据判断他们的表现;

2.相互间交流信息和个人意见,使分部经理及时了解自己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和团队的工作情况。

双向流动:

权利划分,职责分工,统一行动

通用汽车的第一个管理要求是:使尽可能多的管理人员理解公司及其分部的政策,问题和规划。信息和决策必须始终保持双向流动:从核心管理层流向分部,以及从分部流向核心管理层。

管理人员提出批评意见后不仅不会招致惩罚,而且还会受到鼓励,因为这表明他们工作积极,关心企业。他们的意见也总能得到认真地对待。核心管理层始终坚持遵循一个原则:如其用命令压人,不如耐心劝导,以理服人。

3.运行机制

无论一种制度有多完美,也无法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事先制定

出解决办法。作为组织,他们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他们必须能够在不完美的情况下运作。他们还必须兼顾人与人之间的性格、能力和生活节奏的巨大差异。30%有效的组织体制,其实比号称100%有效的体制更有效更强大。

事实上,分权管理机制必须吸纳一小部分不重视分权原则,甚至偏向专

制的管理人员。因为任何一个机构迟早都会面临事实分析和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此他们既不能达成共识,也无先例可循。除非有人快刀斩乱麻,否则以合理性为由从长计议,组织将无法做出任何决定。

第三章. 社会机构

一切社会的力量、凝聚力乃至最终的生存都取决于它能否实现它的基本承诺和信仰,能否在它的成员眼中成为一个有意义、有理想的社会。

一个社会的典范行为,是社会期望的理想行为,是少数人(模范)的行为,而非大多数人的行为。对任何公司、组织也是如此。

作为代表性的组织,要看他是否促进了社会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观的实现,从而增加了公民对社会的忠诚。若是社会的核心机构,则尤为明显。仅仅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还不足以社会的代表性机构。代表性机构的运行必须保证实现社会承诺和社会信仰。正是因为这一保证,它才能成为代表性机构。要增强公司的实力,提高公司的效率,就必须保证实现社会的基本信仰和承诺。

我们的基本信仰和承诺是否具有生命力,我们的社会是否具有生存的意义,取决于大型公司在工业社会中实现这些信仰的能力。

第四章.工业社会的经济政策

1.庞大的咒语

公司是社会的工具和器官。

一个是公司运行术语中对高效率的要求,一个是社会的运转、稳定和繁荣的术语对效率的要求,他们是相互冲突还是相互协调?只有当两方面的要求能在同一经济政策下得到满足,自由企业社会的运行才能得以继续。

(1)社会利害关系

一个明确、合理的政策可以把社会利益同公司的自身利益协调起来; 衡量公司决策、行动成败与否的客观标准对社会的影响,甚至比对公司本身更直接

(2)垄断

垄断地位被视为维系公司生存的最佳保证。但是垄断是反社会的,其目的是以社会利益为代价去满足垄断者的利益,使垄断者能够以更高的价格生产数量更少的商品。

(3)庞大

“庞大”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生产效率,还拥有巨大的社会优势。它不仅使大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它能使商业企业拥有自己的政策和决策机构,从而使关键的决策职能可以远离日常琐碎事务的困扰,从长远考虑问题,并兼顾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就其自身而言,庞大适应了现代技术条件下经济有效运行的要求,在它和社会稳定与运作的要求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冲突

2.生产

利润:除了是预防风险的一笔保险金之外,还是新的资本设备的唯一来源,没有它,经济的扩展就无从谈起。

盈利性:是社会行为的客观原则,也是经济行为的客观标准。

盈利动机:是个体动因的主观原则

权力欲可能会横行于世;而自由企业社会的盈利动机还包含了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以抵御人类尊严在政治上最危险的后果,即噬权的暴政

(1)市场:

这种社会整体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拥有的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和比较每一个人的不同贡献。每个社会都需要统一和对经济行为的控制。市场通过定价机制,即通过确定合理的经济价值,并以此作为经济生活的组织原则

市场体系不能满足群体的需要,因为它致力于满足个人的需求

(2)社会需求:

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这个社会及其成员存货的前提条件

(3)个人需求:

只有在个人的经济需求和决策具有社会有效性并对社会经济其决定作用时,即建立在市场上的决定的时候,这样一个社会才能成为自由社会。公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是自由社会的最根本的问题

市场并非一个完美的机制,也并非一个面面俱到的机智,但在它的能力范围内,它在社会利益方面起到了作用。

3.(充分就业)自由企业社会中的经济政策:

一项适用于自由企业社会的经济政策:

(1)必须有一项能发挥作用的充分就业政策;

(2)在某些领域有明显的决定

(3)应当在经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即按照市场价格来组织

(4)防止出现垄断,符合自由企业本身的利益

(5)以保护人力资本和人为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政策的中心

篇3:新笔记小说概念的界定

新笔记小说, 顾名思义, 继承了中国古代笔记传统的美学风范。对于不同作家来说, 他们对中国古代笔记传统的汲取是有层次区分的。首先, 有一部分作家确实在自己对古代笔记的阅读中受到了启迪, 或熏陶出了新鲜的创作方法。汪曾祺说:“我写短小说, 一是中国本有用极简的笔墨摹写人事的传统, 《世说新语》是突出的代表。其后不绝如缕。我爱读宋人笔记甚于唐人传奇。《梦溪笔谈》、《容斋随笔》记人事部分我都很喜欢。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龚定庵的《记王隐君》, 我觉得都可以当小说看。”孙犁也说:“我学习小说写作, 初以为笔记小说, 与这一学问有关。”另外, 1980年代的年轻作家中陈军也表示过:“文学观先喜洋玩艺。卡夫卡、加谬及法国新小说, 拉美‘爆炸文学’和福克纳等, 都看了些, 不精。但总觉得洋拳术偷不来, 与气脉打不通, 才发觉自己的秉性还是黄种的。于是再回老祖宗处请罪, 读《诸子集成》, 品历代笔记, 渐渐地, 觉得大小周天似乎有了些气感。于是尝到点文化的醇味, 也滋润出小小的野心。”陈军对中国古代笔记的借鉴也与对汪曾祺等作家的阅读有关。他在小说中借人物之口点出了受到的启发:“而读汪曾祺、老舍、古代笔记则不然, 他们懂得‘知白守黑’这画理, 作品也似青花瓷器般空灵有后味。”

新笔记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类型, 一经树立, 就会为其他作家提示一种现存的写作经验, 一种小说写作的新的可能性, 也会吸引其他作家的兴趣来尝试这种文体。所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更多的新笔记小说的作者往往并非专擅这样一种小说文体, 而是在许多不同的小说文体上都有所涉足。这些默默写作的新笔记小说的作者们的创作, 构成了理论宣讲之外的对新笔记小说强有力的创作支持。作为一种新的小说文体类型, 新笔记小说有着自身独特的文体要求。汪曾祺说:“凡是不以情节胜, 比较简短, 文字淡雅而有意境的小说, 不妨都称之为笔记体小说。”其中的“笔记体小说”, 就是本文所谈的新笔记小说。汪曾祺的话对新笔记小说的文体要求概括得比较全面, 但是还稍有纰漏。笔者认为, 新笔记小说的文体要求首先反映在篇幅上。新笔记小说一般不支持短篇以外的创作, 所以标以这一名目的作品几乎全是短篇, 中篇非常罕见, 几乎没有, 更不用说长篇了。一般的新笔记小说, 字数通常控制在10000字以内。除了篇幅上的要求, 新笔记小说的内容往往非常广博, 包罗社会历史的时事变迁, 不同地域的风物人情, 或志人, 或志怪。这一点也恰是汪曾祺没有提及的。广博的内容, 有时被作为人物活动的外在环境, 但却往往是作者审美观照、审美表现的重点和核心, 而不是单纯机械地担当塑造人物、烘托心理的工具, 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这种驳杂的内容可能是对某地民俗的静态陈列, 也可能追踪某些习俗的动态变迁, 但广博多样的背后通常传达了厚重的传统中国的乡土经验。汪曾祺笔下故乡高邮的酱菜园、米铺、得月楼和如意楼、各种家乡小吃, 何立伟笔下的偏僻闭塞的小城, 林斤澜笔下矮凳桥纽扣市场的人物乡情, 等等, 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具备了内容上的特征也不一定就是新笔记小说。比如邓友梅的《那五》、冯骥才的《神鞭》之类的作品就很难归于此类。原因在于, 新笔记小说不以情节的繁复取胜, 往往要求淡化故事的含量, 更多地表现出散文化和诗化的追求。它更强调淡化的情节和故事背后的人性张力和文化蕴涵。另外, 新笔记小说的语言也颇具特色。尽管不同作家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 或简洁明了, 如孙犁, 或古雅老道, 如汪曾祺, 或生涩有怪味, 如林斤澜, 或地域色彩鲜明, 如何立伟, 总之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逼真描绘功能的要求, 追求语言水墨淋漓的写意效果。这四个方面的综合, 才构成了新笔记小说作为文体类型的内在要求, 也是判断、遴选新笔记小说的标准和依据。

有的论者也提出过新笔记小说与一般短篇小说、小小说等的区别。严格意义上, 新笔记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文体类型, 它与短篇小说、小小说等是依据不同的逻辑尺度进行的分类, 而不是同一标准下划分出来的不同类属, 不处在同一个层面上, 不能展开地位对等的区分比较。新笔记小说的划分以小说的文体特征为依据, 而短篇小说、小小说等的区分依据主要是小说的篇幅。由于在不同向度上划分类属, 因而新笔记小说就会很自然地与短篇小说、小小说存在着广泛的交叉。大多数新笔记小说就是短篇小说, 一些文字少、篇幅小的作品就是小小说。而一些与“寻根文学”的观念相呼应或受其影响才应运而生的作品, 也就是“寻根小说”。所以, 本文将不再对新笔记小说与其他层面上的小说概念之间进行不必要的比较区分。综上所述, 新笔记小说是一种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并延续至今的, 受到中国古代笔记传统影响的, 篇幅短小, 内容广博, 淡化情节和故事, 有着散文化和诗化特征并努力追求写意化语言的小说文体类型。

摘要:新笔记小说是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并持续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小说文体类型。它一反以往当代小说追求宏大叙事和鲜明政治诉求的趋向, 转而开掘独特的人性深处的美感。更为突出的是, 新笔记小说自觉借鉴中国古代笔记传统的写作和审美资源, 将其融入到当代小说艺术的表达范围以内,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新笔记小说,生成机制,概念界定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施叔青:《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贾平凹:《太白山记》, 《上海文学》, 1989年第8期。

[3]汪曾祺:《故里杂记》, 《北京文学》, 1982年第2期。

[4]冯晖:《汪曾祺:新笔记小说的首先发声者》, 《云梦学刊》, 2001年第3期。

[5]孙犁:《谈笔记小说》, 《孙犁全集·第8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6]陈军:《小说氛围初悟》, 《西湖》, 1990年第4期。

[7]张曰凯编:《新笔记小说选》, 作家出版社, 1992年。

篇4:《法律的概念》读书札记

一、法律与由威胁所支持的命令的区别和关联

法律与由威胁所支持的命令区别和关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奥斯丁的理论所进行的批判。首先,作者讲了法律、号令和命令之间的区别,并说明了奥斯丁的错误,即将抢匪的命令称为号令。然后,作者主要从“法律作为强制性的命令”的角度对奥斯丁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法律作为强制性的命令”不能很好地解决法律的普遍性与持续性的问题,该理论很难与抢匪情境区分开来,不能很好地分析法律的普遍性与持续性的特征。同时,奥氏理论不能解决法律的多样性的问题。然后,作者又从三个角度去批驳奥氏理论——法律的内容、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起源模式。虽然,支持该理论的人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辩护,但这些辩护都不足以说明法律规则的多样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对法律进行说明。

然后,作者对奥斯丁的最核心错误——“主权者和臣民”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首先,习惯性的服从,更多地是一种习惯。但是对于社会规则的习惯服从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引出了习惯与社会规则的区别: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行为即足以形成习惯,但是对该规律性行为的偏离并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批判;规则则不同,一旦违反,即会遭到批判。同时,对社会规则的违反受到的批判也正是对于这种偏离进行批判的很好的理由,亦即规则的“内在面向”。关于规则与习惯的这种区别,可以很好地说明,法律不只是习惯性的服从,法律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

此处作者采用了一种对社会实践的观察与分析的方法。按照作者的观点,这些服从的习惯是建立在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作者采用了一种“外在的观念”对人们的习惯进行观察,人们服从的习惯则是采用了一种“内在的观念”进行接受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法律规则说”产生了。

二、法律规则说

哈特在对奥斯丁理论进行批判后,试图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作者采纳了奥氏理论中的义务观念,并对义务的观念进行了诠释。奥氏理论对于义务观念的诠释是预测性的,即如果我不履行义务,那么我将受到制裁。这种预测性的观念不能很好地对义务进行诠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义务观念。当说到某人有义务去做某事时,人们可以采取两种观念: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更注重于观察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此处即为奥氏的预测式观念,即假如我不去做某事,我将受到制裁。内在的观念则不同,内在的观念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社会压力,这种社会压力是维系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倘若不去履行,则不能进行社会生活。假使一个社会中的人接受了某项规则,并按照外在的观念行事,那么他就会认为“我被迫去做某事”;内在观念则不同,采纳了内在观念就会认为“我有义务去做某事”,即一项规则存在時,人们是自愿地去做,并认为这是其这样行事的理由。因此,用预测式的理论解释义务是错误的,人们关于义务的观念应是内在的观念。

进而作者提出了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相结合的理论。一个社会存在法律,首先是存在一种科予义务的初级规则,但是它有三个缺陷:不确定性、静态性、无效率性。对初级规则三个缺陷的补救,需要次级规则的存在,初级规则只是科予义务。针对初级规则的不确定性,承认规则可以补救;初级规则的静态性,变更规则可以补救;初级规则的低效率,裁判规则可以补救。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相结合,即是作者所提出的核心观点。对于法体系,以及一些相关概念,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进行很好地解释。

在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作者论述的精华部分,正像他在该书的前言中所说的——他采取了一种描述式方法对法律概念进行分析。正是这种描述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作者的理论不至于“轻飘”,而是更加务实。

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作者在最后的部分讨论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问题。首先,作者认为正义的原理即是个体间的负担和利益分配以及受到侵害时的补救是否平等的问题。正义是道德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面向,但非唯一面向。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是不同的,道德和法律也是不同的,作者从重要性、豁免于有目的的故意改变、道德违犯的任意性以及道德压力的形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道德的重要性是必须要维系的,但法律则不同,在它被废弃之前,其已经失去了重要性,但它仍是法律规则。道德不可以由人们的目的性行为进行,它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道德的违反,从外部评述可能是要承担道德责任,但如果他可以证明自己并非是故意的,则可以免于这种责任,而法律则不同,虽然刑法在犯罪时也有关于犯意的规定,却远非道德那样简单。道德的压力多是来自于内心,并非像法律那般来自于外在的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压力。道德与法律的不同还表现在其中的理想,道德并非像法律那样,所有的违反都需要以社会批评的方式呈现,对于理想的成分,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给人以压力而强制地去推行。

然后,作者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证。人是脆弱的,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的要求,比如生存,要求人们进行自制,这更多地是表现为否定形式的禁令。人又是近乎平等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强大到任意支配所有人,人并非邪恶的,也不是天使,人不会只是想到侵犯别人,还是存在着有限的利他倾向。但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那么难免不会发生相互之间的争夺,所以我们需要尊重他人、财产和承诺的规则。不管人们处于何种动机,总是会有有限的理解和意志力量。因此,在最低限的这些层面上,法律和道德还是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的,法律也是必须符合道德的,但如果除了这些法律还需符合道德的说法,则我们应该谨慎对待。

作者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讨论,使得作者能够立足于实证主义的阵营。作者提出了法律与“最低限道德”能够重合的理论,能够切实地区分出法律与道德。在原始社会的法律中,法律与道德重合度很高,甚至很难区分出二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与道德的分界就会越来越明显,当然,法律与道德还是具有交集,但不能以道德而代替法律。法律具有很多自身独特特性,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法律的强制性规范作用,同时,也需要道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法治的社会的构建更需要我们对法律与道德进行区分,更加切实地发挥法律的作用。

本书通篇看似是在探讨一个关于法律的概念的定位,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思想,已经远远超越了这本书的初衷。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内部观点与外部观点、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结合等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作者对于描述式分析方法以及语言分析哲学方法的运用,使得作者能够以一种“极其冷静”地方式对法律进行思考,同时,又不会脱离实践。在我们的法律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学习作者这种“冷静”的态度与方法。法律制定后,应该严格加以执行,而不能因为感性因素影响法律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律中的正义,从而实现法治中的正义。

篇5:《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一、作者介绍

哈默而(Gary Hamel)是 Strategos 公司的董事长暨创办人,也是前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哈默而被《经济学家》(Economists)杂志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畅销书《第五项修炼》和 The Dance of Change 的作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則赞誉他为“西方世界在战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由于他提出的一系列管理观念,彻底改变了许多知名成功企业的战略重心和内容,他已跻身全球名列前茅的管理思想家。

哈默而与普哈拉(C.K.Prahalad)1990 年在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发表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一文,至今已被奉为经典。此后他在重要期刊发表了许多文章,影响巨大。他的书不多,但每本均受到极大关注。他与普哈拉合著的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曾被《经济学家》(Economist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报刊评选为近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书籍之一。该书认为,企业要追求持久发展,就必须把握未来趋势、建立战略架构、组织核心能力。他提出,战略家或企业领袖必须打破旧有的思想框架,忘却过去的成功模式,转而以开放的胸怀去思考、接受不同的经营架构,在创新中掌握竞争优势。

二、文章内容

1、核心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而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所谓的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某一单个的技术和技能,通俗地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关键的能力。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如营销竞争力,研发竞争力,理财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例如,微型化是索尼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微型化,还包括对未来市场需求微型化选择模式的引导等等。一般来说,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主要的特征:

1.1重视用户价值

核心能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好处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能力。例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为核心能力,因为此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很有价值的好处:节省油、易发动、易加速、噪音低及振动小。而本田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能力就不是核心能力,因为很少有用户是因为本田经销人员的能力,而在众多的品牌中选择本田汽车。因此,用户是决定某项能力是否是核心能力的最终裁判。

1.2独特性

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从竞争的角度看,还必须是独树一帜的。如果企业核心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性往往依赖于企业的专有技术、自身的学习积累。如英特尔公司的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

1.3延展性

即核心能力应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的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它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

制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使其成功进入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

1.4价值的可变性(核心能力的暂时性)

一定时期内的核心能力在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就成了一般能力。例如,在70年代和80年代,以每辆车的次品率为指标来衡量汽车质量、无疑是日本汽车公司的核心能力。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每辆车的次品率为标准的质量已成为各个汽车制造厂的必备基本条件。这种变化在其他行业也到处可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当年的核心能力会变成后来的基本能力。质量好,上市快,服务满意,这些曾经是公司优异水平的体现,现在在许多行业已成了普遍存在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不同能力集成,很少有企业的单一能力,能够成为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跨部门人员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共享知识与运用知识而形成的整合知识和技能。因此,要仿制经过整合的核心竞争力要比模仿单项能力困难得多,因为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机制与相关环境条件是难以模仿与复制的,从而,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购买和交易的。

此外,要正确认识核心能力还必须理解核心产品的概念: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载体,是核心能力的物质体现,同时也是核心能力的市场体现;核心产品是最终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纽带;公司通过核心产品的自行生产,防止秘密技术的扩散,将核心能力保持在公司内部。企业为了维持核心能力领域的领导地位,就必须在核心产品的生产上维持尽可能大的制造份额。不过,要注意的是,一个公司最终产品(服务)的市场份额不同于其在核心产品生产上的制造份额。如英特尔公司在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占的份额很少,而在个人计算机芯片生产上却占了全球市场的绝对份额。

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来说明核心能力、核心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关系。“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树干和大树枝是企业的核心产品,小树枝是各业务单位,树叶、花和果实则是最终产品,而提供营养的根系便是核心能力”。

2、核心竞争力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对企业长远发展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第一,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问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性误区。

第二,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如摩托罗拉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专长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使其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在BP机、双向移动无线装置和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

第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大跃进。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以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竞争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地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及早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并及早投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之中。在建设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中落后的企业,往往很难再赶上来,很难想象有谁能从零开始,迅速赶上摩托罗拉公司在无线通讯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

3、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同其他无形资产一样,核心竞争能力也存在管理问题,它主要包括核心竞争能力的识别、建立、发展以及保护等方面。

3.1识别

企业有效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的前提是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现有核心竞争能力有清晰的认识。首先要明确,企业是否存在核心竞争力,进而决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根据前述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从识别标准上看,核心竞争力至少要满足三方面的测试:

(1)它是否是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它是否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而难于为竞争对手模仿?(2)是否存在顾客可感知的价值?核心竞争力应能够使顾客感受末端产品对其利益的买点或卖点。(3)它是否实现了范围经济?表现在是否覆盖了多少部门或产品?是否提供了潜在的进入市场的多种方法?

3.2建立

核心竞争力如何形成?如何造就?我们在前面已作了简单的讨论。对于企业而言,关键的应包括:(1)开发或获得构成的技巧和技术。(2)整合这些技巧和技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体现就是如何协调整合所有这些多种多样的技术和技巧,这是个需要长期一致努力的过程。

3.3发展和应用

企业有很多核心竞争能力,意味着许多开发新产品或开发新市场的潜力的存在,若只在某个部门应用,则意味着范围经济的未曾实现,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使核心竞争能力的作用发挥,就需要在公司内部乃至外部不断地运用核心竞争能力,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或者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这是核心竞争能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也是实现最佳范围经济的时候。

核心竞争力应用的最大问题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企业应形成一种机制、保证把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员工潜力的竞争能力上。另外,竞争能力的载体——雇员经常的思想和经验交流也有利于竞争能力的转移,具体可定期不定期地举行正式、非正式的研讨班或讨论会等。

3.4保护

核心能力的领先地位可能在许多情况下丧失:(1)没有一位高层主管全权负责管理企业能力;(2)部门之间沟通或交流的障碍;(3)资金投入不够,可能造成能力的萎缩;〔4〕核心能力携带者〔掌握核心能力技术的公司员工〕的流失,可能导致关键技术的外泄或核心能力作用无法发挥;(5)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由于疏忽,能力可能被联盟伙伴顺手牵羊带走;(6)放弃某些经营业务。通用、摩托罗拉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从而失去了各自在影视像技术方面的优势。

篇6:《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潘来富

20世纪物理学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通过从“经典”或“牛顿”物理学跨入“近代”物理学阶段,从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如此说来,19世纪的物理学似乎是一个在“经典”和“近代”的“夹缝中求生存”的阶段。19世纪的物理学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它与“近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多大的联系呢?

《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能量,力和物质》([英]彼得·迈克尔·哈曼 著,龚少明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是《剑桥科学史》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哈恩教授简洁地为我们说明了19世纪物理学的理论框架,着重讲述了当时的物理学家在机械论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建立他们的理论的过程。虽然就我目前的物理学知识而言,对整本书的理解只能是一个大而化之的粗浅印象,可是,我觉得,当我们对两大物理学“支柱”虔诚地膜拜,耗尽心力的学习和研究其理论知识,钻研于其中的大量习题的同时,常识性地了解19世纪物理学——这一完善和孕育着两大物理学支柱的关键时期的知识,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至少对我而言,感觉收益非浅。

整本书可以说是19世纪物理学的编年史。全书的阐述是从19世纪上半叶物理学的范围如何进一步拓展入手,重点构架了19世纪的几个重大的概念问题——能量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出现,发光以太和电磁以太的理论,场论的概念,分子物理学和统计热力学以及力学解释纲领的主导地位。

全书多的是较为平直枯燥的理论解释,很多涉及到了我们还未接触过的物理知识。比如以太,分子物理学等等,可是总有一种意念使我坚持看完了此书。因为真正吸引我的已经不止是这些理论、公式,更重要的是这些物理学家们在这个物理学从“经典”走向“近代”的过渡时期的思考的痕迹,我渴望了解:19世纪物理学概念究竟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贯穿与19世纪物理学的核心问题又到底是什么呢?

19世纪的物理——物理与数学的完美结合起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惊奇地发现,为什么在这本物理学读物中,出现了这么多的耳熟能详的数学家的名字——这些名字是我们正在学习的高等数学书中的常客——拉普拉斯、傅里叶、拉格朗日„„他们演算的一系列数学公式我们都要花上好长的时间才能消化领会其中的凤毛麟角,没想到他们还到物理学领域“插一脚”。随着内容的深入,我的认识才逐渐丰满起来:19世纪,“物理学”这个术语的含义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尽管这个术语从传统意义上有时仍被用来泛指自然科学,但在19世纪的早期,“物理学”已以近代的更加专门的意义,用来表示采用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力学、电学和光学的科学。而当时的物理研究方法,也主要是采用定量描述,以寻求数学规律为普遍目标,以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为统一原理,以力学解释纲领作为物理理论的支柱。

i[i]在19世纪的物理理论中,力学现象就是在数学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的。可以说物理现象的数学处理在力学研究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体现在下述四方面的进展。它们为建立统一的物理学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1.P.S德.拉普拉斯(P.S.de Laplace)及其追随者,建立了一种既适用于力学又适用于热学和光学现象的关于粒子之间的力的普遍的数学理论。尽管在1815-1825年的10年间,随着热学和光学的最新进展,这一理论已经被抛弃了,但是拉普拉斯的数学化和公式化对统一的物理世界观,乃至对以后物理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1822年的约瑟夫.傅里叶(Joseph Fourier)关于热的数学理论的发表1,把原先只适用于力学问题的数学分析方法,应用到热学的研究之中。在磨合这种概念上的传统差别及强调数学表述和物理表述的差别时,傅里叶的工作对建立统一的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正是在这种影响下,19世纪40年代,威廉.汤姆孙(William.Thomson)受到了其热理

论和静电学理论两者数学类似的启发,一方面,研究出了热学定律和电学定律两者间的数学类似性和物理类似性,另一方面又探索了质点力学同流体力学及弹性力学之间的数学相似性。汤姆孙通过这种物理比较方法,亦通过同一数学形式所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概念联系方法,加深了人们对物理现象的统一性的认识。

3.A.J.菲涅耳(A.J.Fresnel)关于光的波动说,假定光是依靠力学以太的振动实现传播的,因而光学又纳入到力学自然观的范畴之中了。大约19世纪30年代,光的波动说已被普遍接受,物理学家试图寻找一种合乎逻辑的光学机械论,为此探索了多种多样的物理理论和数学理论。光学以太的机械论又为力学解释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普遍性事例。

4.19世纪40年代,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又加强了物理学的统一性,使热、光、电、磁的现象都归并到力学原理框架之中。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在1847年发表的一篇极有创意的论文中2,把这些现象表示为能量的不同形式,从而说明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磁学之间的关系。他还强调指出,能量的概念是力学自然观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他所建立的能量守恒定律也是数学和力学的一个定理。

尽管有不少物理学家曾采取了各种尝试,试图从数学上解决一些问题并没有取得成功,可是,总的来说,19世纪物理发展是物理学和数学完美结合。正是数学和物理学双管齐下的完美结合,才使的“物理学”的学科范围以及学科内容的协调性都极为美妙,物理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不仅外延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而且已经达到了概念准确、逻辑统一的新阶段。

19世纪的物理学——力学世界观的衰落

回顾19世纪的物理学,在1850年左右,当时物理学的最重大的根基已经明确了:物理现象都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框架来解释,即以力学解释为原理的出发点,通过数学描述对物理现象作模拟并导出描述现象的数学方程式,再冠之以普遍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有了经典力学的支持,加之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人们对力和能量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可是,当物理学家们试图完善这种以力学为主体的物理体系,并期望依赖这种体系解释自然规律的时候,困难和矛盾出人意料的发生了。一切的一切就好比W.汤姆孙在1900年的一次题为‘漂浮在热和光学的动力学上空的19世纪乌云’的演讲中所指出的:力学自然观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不能解释地球穿过以太的运动机制;二是能量均分概念提不出分子模型的构造。汤姆孙强调指出,正是这两朵‘乌云’妨碍他对物理现象提出力学模型。但是由于这两大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留给物理学家围绕力学自然观的概念基础所能现象的空间也比较大。

其实我觉得传统的力学解释纲领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就已引起了物理学家的多种多样的反响。可是在解释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捉襟见肘或困难重重。这似乎成了当时物理研究的瓶颈。比如汤姆孙的以太模型3和波尔兹曼关于场论的演讲,都是尽量把物理现象的模型精雕细琢,千方百计的维护力学纲领。波尔兹曼尽心尽力地对他的电磁场的力学模型的结构和运动做出了及其细致的描述;而汤姆孙指出,现象的力学模型结构如何是关系到对该现象易于理解的重要判据;但是与力学模型相关的概念困难已被深刻理解4。赫兹也相信力学解释纲领,强调他的以太概念是建立在以太各局部之间由机械结构相连的模型之上的,但由于他把电磁学的形式同由力学模型小心的区别开来,这就促使他产生了电磁场不具有力学性质的观点。在他的关于电子论的首次描述中,他把电磁场想像为动力学系统,可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与解析动力学相关的形式,朝着非力学原理范畴建立电子和电磁以太本体论的反方向前进,而他的电磁以太理论不是建立在力学纲领的基础上。洛伦兹从自己的电磁学自然观出发,解释了地球通过以太的运动,这也是回避弹性以太的力学理论所面临的困难的一种表述方式。围绕场论机制的争论于围绕热力学的争论如出一辙。波尔兹曼竭尽全力要维护力学自然观地位不可动摇,用分子的统计原理建立起熵和不可逆性的概念后,又用力学自然观的本体论解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普朗克并没有完全否定机械论的本体论,但他试图以纯热力来解释熵。总之,他们都希望把原子论的概念从物理理论的范畴中清除掉。

由于均分原理和以太模型结构等相关问题,也就是汤姆孙所谓的力学自然观上空的两朵‘乌云’的出现,围绕着物理学大厦基本框架的争论就越来越突出了。无论是在关于力学纲领是否由电磁学本体论替换,还是关于使能量均分原理符合气体运动论,或者是在为熵寻求纯力学解释的过程中,种种失败都加快了力学纲领的衰亡。这种消亡作为物理学理论演变的一个范例,深受对力学解释进行哲学批判者的支持.我不想在这里讨论这种哲学批判,至少现在我们知道汤姆孙的两朵‘乌云’终于消散了,而且当然并不是通过他对力学物理机制的修正实现的。在19世纪的下半叶,随着物理学探索者们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力学纲领的消亡促成了新的物理体系的萌芽,也完成了从依赖力学纲领的经典物理学到近代物理学的过渡。

19世纪的物理学——贯穿“经典”和“近代”的纽带.这里,我只想站在一个物理学初学者的角度说说我对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感性认识。一直惊叹于由“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所支撑构架的物理学的宏伟宫殿;一直以为,从“经典力学”到“近代物理学”之间的跨越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物理天才的灵光一闪——一切好比牛顿的墓志铭上的描述:“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night.God said:‘Let Newton be.’and all was light.”6上帝创造了牛顿,又创造了这只落到牛顿头上的苹果,于是诞生了牛顿三大力学定律——天才爱因斯坦也是偶然的灵光一闪,拍脑袋想出了游离于“绝对空间”之外的“相对空间”,构造了一系列被人们奉为经典的时空观。殊不知,当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滚滚向前的车轮从18世纪驶来,又滚滚而去的这100年间,物理学观念、理论、概念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在这犹如沧海一粟般的100年里,物理学探索者们竟要在截然不同的思维中迂回穿梭,找到得以平衡的支点。无论力学解释纲领所发挥的主导地位如何突出,也不管偶然求助“牛顿”理论的实际情况如何强烈,19世纪时,当把术语“牛顿的”应用到物理学中时,常被人误解了。19世纪物理学概念涵义——能量守恒、物理场理论、电磁以太震荡和发光理论、熵的概念——都不可能再执意地表示为“牛顿”的了。真理似乎成了谬误,而新的理论又好似飘忽于灯火阑珊处。一切似乎都混沌了,茫茫然了无头绪。网上讨论时,有同学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有一天,物理学发展到以前的所有理论都必须推翻,那该怎么办?我们的回答都是乐观的、轻描淡写的“重头再来”等等,可试想一下,当时的物理学探索者们所面对的不就是与此类似的情况吗?—— 一些不寻常形式的物理学与长期以来被奉为真理的牛顿的自然观相饽,谁能体会其中的迷茫和惶惑?是因循守旧还是开拓创性?—— 一边是苦苦维系的传统准则,一边又是呼之欲出的新兴理念,谁能想象两种意念的碰撞和摩擦?是保留还是摈弃?—— 当新的思路开始锋芒毕露时,又有谁能想象这一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怀疑、挑剔、审视的眼睛?而为了维持这些萌芽的观点,又有谁能想象其间需要的大胆构想和缜密推论?„„

19世纪的物理发展,虽然没有能与“三大力学定律”或“相对论”等相提并论的理论的出现,但是,我觉得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是不为过的。因为,它犹如一个充满生机的襁褓,在去伪存真,总结完善“经典力学”体系的同时,又为新的,同样伟大的理论蓄势;它犹如一条贯穿与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纽带,是物理学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16和17世纪,力学和天文学索取得的智力胜利,使人们对科学革命的历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象,但是也使人们对“经典”物理留下了坚如磐石的统一世界观的十分错误的印象;20世纪,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抛弃了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中又否定了因果性和决定论;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工作——即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发展,是对传统物理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20世纪初期物理学方向的重大变革。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上总是将目光关注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这两根“擎天柱”所支撑的物理学殿堂,却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两

大支柱是由19世纪物理学所紧密维系的。19世纪的物理学对于经典力学体系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以及量子力学和相对时空观的产生和兴起,无疑起到了承前启后,抛砖引玉,去伪存真的重要作用。

感谢哈恩教授,带领我们领略19世纪物理的发展史的同时,更让我体会

上一篇:经济系学生会学习部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对于工作的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