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概念

2024-06-08

空间的概念(精选九篇)

空间的概念 篇1

一、空间分析的概念

空间分析采用空间数据的变化形式, 提取其潜在的信息, 研究的是地理的空间现象。空间分析作为一项信息分析系统的首要功能, 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信息系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是进行地理系统分类的主要工具。从地图的产生开始, 人们就很自然地对空间进行千变万化的分析猜测。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使用地图来估算出各个具体位置的实际距离, 在战争时期, 地图的作用更加明显, 战略战术的研究和排兵布阵离不开地图。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把地图学和地理学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当中, 地理信息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为了能够展示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 人们把地图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中。而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地图、采集信息, 支持各种空间决策。

空间分析是GIS的关键所在, 也是其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的核心力量。空间分析能够提供各种强大的、人们所需要的空间数据查询功能。可见, 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从GIS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中, 获取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从中采集各种派生信息的过程, 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来解决地理空间问题就可以称之为空间分析。众所周知, 许多潜在的空间信息和表达方法是通过空间分析传递的, 探测空间数据中的模式是它的终极目标;除此之外, 空间分析还能将数据建立成应有的关系与模型, 为我们呈现更直观的数据特征。

近年来, 地理系统分类更倾向于将空间数据和空间模型结合在一起, 不仅可以挖掘空间目标的潜在信息和数据, 还能测算既定空间的位置信息及其分布状态和具体方位等, 而空间目标的空间关系就是由距离、方位、拓扑关系组成的, 数据组织、查询、分析和推理都是以这些空间特性作为基础的。为了获得这些不同类型目标的形态结构, 可以将地理空间目标划分为点、线、面不同的类型。如果要进行许多特定任务的空间计算与分析, 也可以把空间目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联合起来使用。

二、空间分析的位置和影响

我们要首先搞清楚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否则, 探究空间分析就是无稽之谈。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在具体操作中的运用, 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总结为如下观点。其中最主要的为地图观点, 它把地理信息系统看成是一种带有地图的传播媒体, 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显示系统, 也可以对地图数据进行处理, 在这里, 一张地图可以代表一个地理数据集, 数据的操作与运算都是通过地图代数来实现的, 其结果仍然是一张地图, 但其内容却更加丰富。这种能够快速生产高质量地图的能力受到了测绘及各种专题地图部门的高度重视。

较之平常的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它将空间属性两个数据独立起来进行分析和处理, 并使用系统将两个数据结合, 使之共同管理与分析复杂数据, 这为地理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案。二是该系统十分注重空间性, 全部采用模型解释所分析的数据。

所以将空间分析当作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有一定道理的, 它不仅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重要标准, 更是与其他分析系统区别化对待的具体方式。它与其他的地理数据库相比较, 有着更加全面而强大的功能和效率。它的核心功能之一应该是一些专门的应用模型。若是一个不提供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 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地理数据库;反之, 使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加强, 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这就是空间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空间分析的关键问题

(一) 基本的空间分析要点。它是成熟的空间分析模式, 与GIS紧密关联, 缺一不可。

(二) 专业型的空间模拟分析。在应用领域中, 空间数据处理与输出通常会有一些特殊要求, 而该技术则可以满足这些特殊要求。专业模型也可以简化和抽象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 分析和操作都可以通过模型来实现。

目前, GIS的空间分析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上, 即对具体实物和现象的描述不是动态的, 全面的, 相反却是静态和局部的, 而地理实体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却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 具体表现在GIS目前支持地理区域或现象的快照型查询, 但是不足以支持对用户感兴趣的时空变化的模拟仿真功能。目前, 业界已经达成共识,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还是偏弱的, 这个弱点导致了空间数据分析和研究不能把GIS作为工具来使用, 使得GIS只是一个“数据丰富而理论薄弱”的环境。

那么, GIS空间分析需要什么样的模型和方法呢?笔者在深入研究了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GIS相关的分析模型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 主要包括:一是要满足GIS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 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应能顺利处理极大量的空间对象的数据;二是对空间数据的特殊性敏感是GIS相关的分析模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三是GIS相关的分析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四是GIS是一个高度可视化的面向图形的技术, 所以, 可以用地图来表达空间数据分析的结果。由此可见, 非理论驱动而是基于数据驱动是未来的空间分析技术发展的趋势, 是探索性的而非推理性的, 它需要空间数据的准确测算, 而不是某种假设提出的可能性。一般的地理过程模拟模型已经不能达到空间分析的条件, 我们亟待更新的系统和模拟仪器的出现。

四、实例

美国洛杉矶相关部门收到过来自其他组织的来信谴责:只有有钱人才能住在公园区。所以, 非富人居住地的娱乐设备数量和绿化面积明显不足, 然而在作出一定的改进和投资决断之前, 相关部门必须要判定上述的指责是否属实,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假设上述指责成立, 那么必须掌握以下证据:非富有居民的居住地是否绝大部分离公园较远;就人口的分布情况而言, 居住在离公园较远地方的大部分都是贫困居民;是否偏离公园住宅区的居民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公园居住地居民。

首先, 我们不妨对“富有程度”和“方便程度”进行一个简单的定义区分:以全市居民的平均收入为标准, 若高于市民平均收入者为富裕, 反之定义为贫困;以全市居民到公园的平均实地距离为标准, 实地距离小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为近, 反之定义为远。将人口普查小区 (EA) 原始数据输入到系统中, 利用系统的空间计算和统计功能, 分别计算出小区距离每个目的地的平均距离 (D1) , 全市的EA到公园的平均距离 (D) , 每个EA的家庭平均收入 (I1) , 全市家庭的平均收入 (I) , 根据富裕程度和方便性定义, 将所有人口普查小区划分为贫与富, 远与近四个集合:

EA近:D1<D EA远:D1<D

EA富:I1<I EA贫:I1<I

五、结语

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中之重, 也是其核心力量, 它不仅能将其与其他系统加以区分, 更能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正确的评价。本文列举了关于城市公园分布的实例, 通过这个例子, 不仅获得了对空间分析这个概念的感性理解, 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空间分析在GIS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此外也对空间分析建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摘要:当今社会, 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发展迅猛, 随之也产生了多种复杂且种类繁多的空间数据, 迫切需要更新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方法。本文从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出发, 阐述了空间分析的概念与前沿应用, 介绍了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分析了当前空间分析关键的问题都有哪些, 并列举了空间分析的前沿应用实例。

体育空间的概念特征及类型论文 篇2

1体育空间概念解读

哲学上的空间被划分为两类对峙的范畴,一是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二是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就其本性而言,绝对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一成不变。相对空间是物质的空间关系,依赖于物质而存在[1],社会学把空间当成了生产场所的总和,融入了人类的集体情感,并由心灵对其各部分进行了划分和概括[2],不过,囿于心物二元的混淆和“反映论”的贫乏,人们对心理空间的讨论不多[3],一般笼统地认为空间的产生遵循心灵本质的某种定律[4],至于什么是体育空间涉及到的言论更是难得一见。学者徐可定认为,体育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卢元镇教授则提出体育空间是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更有学者结合了“休闲”的概念对体育空间进行了阐述,界定了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这一概念,认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是满足人们体育运动、观赏竞赛等需求的公共空间[5]。这些学者对体育空间的研究多少得益于哲学和社会学对空间的研究,不过,他们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育空间是什么这一问题。

体育空间是什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3层涵义。第一,体育空间需要借助物质载体进行呈现。虽然空间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意识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物质才衬托出了空间的存在,所以理解体育空间时物质载体必不可少。在具体的体育实践中,这种感受最为真切。譬如为什么我们会根据体育协会中会员的数量来判断协会的分布情况,根据体育运动者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来判断他们在体育实践空间中的分布状况[6]。第二,无论哪种形式的空间,有了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作用才有意义。诚然,没有体育,空间依然存在,但是,缺少强化体能而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肢体活动的空间就不能算作体育空间。第三,人们对体育空间的认知必然遵循着心理的轨迹。这一点,在哲学和社会学中可以得到证实。至此,我们可以说体育空间就是包含了体育的空间形式,它强调了空间存在的前提性和人在其中的能动性,直观地表现为体育形式反映出的空间形式[7]。

2体育空间的特征

受哲学和社会学的启示,体育空间也应该表现出这样4个特点:第一,体育空间是社会空间下的子空间,社会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着体育空间的结构特点。在职团体育空间里,体育通常与政治发生密切的关系,其结果是体育空间受到政治空间制约或推动,以空间权力的形式出现。以奥运会为例,它通常被看作是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舞台,因此,以奥运为目标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政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体育空间与政治空间的融合。此外,体育空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不同个体不断的加入,体育需求平衡陆续被打破,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构建新的体育空间从而又达到了新的平衡,从而使体育实践空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走向和表现形式。这种变化正好契合布迪厄在实践和消费的世界所构建体育空间的观点[8]。第二,具体的体育空间只有结合了特定的时间才有意义。毕竟,时间和体育空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体育空间不停地变化,不同的时刻体育空间的形式可以不同。因此,在对体育空间进行表述时要以时间为参照。第三,体育空间类型丰富。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体育学科内部有所交叉,又与其它学科领域彼此共存。这就是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第四,体育空间与具体的体育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受个体体育心理的影响,致使不同的体育空间风格迥异,每个人拥有的体育空间“和而不同”。

整个上看,体育空间的变化是新旧空间的更迭,未知空间的发掘,以及空间多重意义的重构与融合这样3个过程。更迭是轮流更替,是一种新事物代替另一种旧事情,这两种事物可能是同质的,也可能是异质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把新旧体育空间的更迭看成是新的体育空间的生成和旧的体育空间的消失。形式上,体育项目的衰亡代表体育空间的消失,新兴体育项目的兴起代表新型体育空间的诞生。而发掘未知体育空间是体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体育阶梯式分层、集群式分布的又一有力推手。多重意义的体育空间的重构与融合则是体育变迁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特征尤为突出。以社区体育为例,广场是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但是,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云集于此,其体育空间必然得不到满足。这种资源的匮乏导致人们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广场场地,致使不同运动的空间在此融合并重叠。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体育空间的更迭、发掘,还是重构与融合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学校体育空间会向社区体育空间延伸,社区体育空间又可能与职团体育空间交叉,甚至人们在体育休闲时也难免出现运动损伤,这时康复体育空间便可能出现。因此,体育空间的类型千差万别,概念也不尽相同,不过,不同的体育空间概念都是人们总结体育经验,不断进行体育实践,并对体育本身深入思考的结果。

3体育空间的类型

3.1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和社区体育空间

张洪潭在《体育概念研究进展》一文中对体育的二级概念进行了梳理,在区分的过程中,他摒弃了农村、厂矿、机关等领域的体育,根据体育活动实际运行的单元把体育的二级概念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团体育和社区体育。他的这种划分以明确的社会单元为参照,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并根据三大领域人群非生产性的特点,把体育与生产性领域断然分开。根本上讲,这种划分有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空间的味道[9]。那么,对于学校体育、职团体育和社会体育三类体育与之对应的空间形式就应该是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和社区体育空间。

就学校体育空间而言,它是师生在教育领域共同参与强化体能活动时呈现出的空间形式;职团体育空间是专业选手在文化领域内进行高层次强化体能活动时形成的空间形式;社区体育空间是城市闲散人员自行展开强化体能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空间形式。对比来说,这3种空间形式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区别是3种空间都体现出与身份相关的专属性。学校体育空间存在于教育领域。职团体育空间的范围是文化领域。社区体育空间没有具体的空间指代,较为零散。不过,如果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只能算作是社区体育及其空间形式向学校体育空间的延伸,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活动,因其身份的既定依然要看成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他活动的地方也应该包涵在学校体育空间之内,当然学生离开后这个地方代表的学校体育空间形式也就消失了。共同之处是这三种空间内体育活动的目的相同,就是无论是出于竞技的初衷还是健身的需要都得建立在强化体能的基础之上。

3.2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和康复体育空间

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和康复体育是根据具体体育活动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是当下比较常见的几个体育概念。张洪潭在版《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将娱乐体育定义成为强化体能在欢快戏耍状态中进行的体育形式[10];陈玉忠在《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一文中将休闲体育视为娱乐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和完善自我的体育参与态度和生活方式[11];康复体育是把体育训练引入到康复训练之中出现的一种体育形式[12]。对于这三种体育概念的提法,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以至于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也值得商榷。在这里,我们姑且把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称作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和康复体育空间。

娱乐体育空间概念宽泛。凡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愉悦运动参与者或者观众的体育活动呈现出的空间形式都能称作娱乐体育空间。也就是说在任一体育范畴内从事任一性质的体育活动都有可能表现出或体验到体育的娱乐性,那么,娱乐体育空间便出现了。不过,鉴于多数的体育活动虽以娱悦取乐为初衷,终究因渐次投入竞技成分,又无法自控,娱乐的味道最终变淡。

休闲体育的出现和娱乐体育如出一辙,这两个概念都是体育与具体的文化名词结合后适时造出来的新词。从词意表面以及传统体育概念理解的角度分析,它们都难以避免拼凑之嫌,但是,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体育的功效,因此,我们在此没有必要去讨论休闲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叫法是否准确,而是直接研究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更有意义。对于休闲体育空间,它既包括户外运动空间,也包括室内健身活动空间。

既有场地规范、规则明确的球类、田径等项目所呈现的空间,也有形式灵活的游戏和民俗体育代表的空间形式。此外,非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蹦极等能够满足人们冒险、刺激等身心调节上的需求,也能构成休闲或者娱乐的空间形式。

康复体育是借助体育手段来诊治伤残躯体或调整机体病态进而增强病人体能的一种体育形式。它与体育沾边,严格意义上却是医疗保健的内容。

康复体育呈现的空间普通人很难接触到,以至于我们对它感觉到陌生。如果我们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对康复体育进行重新的界定,那么体育领域的康复体育就比较常见了,其空间形式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例如,运动损伤经常会导致竞技能力下降,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康复过程中体育锻炼便不能缺少,有了康复体育其空间形式便随即表现出来了。

3.3实体体育空间与体育心理空间

通过体育实体来呈现的空间形式就是实体体育空间,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具体的体育场所来表示。比如一场正在进行的篮球比赛,球场就是球员的实体体育空间,也是现场观众的实体体育空间。对于观看转播的人来说,这个视频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获取,还是通过无线电波接收,总得由显示器进行呈现,那么,显示器在人们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为人们间接性地搭建了一个体育空间,因其具有物质性,所以它也是一个实体体育空间。

至于比赛结束,球场空无一人或者再进行非体育类活动,这个场地就不能再看作体育空间,更不是实体体育空间,称谓则另当别论,只是我们还是习惯性地还叫它球场。同时,电视上关于这场比赛的转播结束或者比赛中间关闭电视,那么通过电视呈现的这一体育空间形式同样不复存在,因它产生的实体体育空间也随之消失。

还有两种实体体育空间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那就是网络体育空间和电子竞技所代表的体育空间。关于网络体育空间,它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它依托计算机网络把各个点、面、体的体育信息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体育网络资源的共享,为人们构建了一个非传统意义上不是以追求体能为目的的肢体活动的实体体育空间形式。

电子竞技,其手段是电子,其平台同样是电脑,它与网络体育空间有着衍生关系,又区别于当前的网络体育空间。

此外,与实体相对的空间形式是虚拟的,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变化。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每一种心理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主观能动的反应,体育心理亦然,也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随着对体育的深入认识,人们的心理实现了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并伴随着心理状态在特定的时间阶段性的维持。不过,我们也知道体育心理以生理机制为依托。因此,我们在讨论体育心理时,完全可以把每一种具体的体育心理看作是特定的体育心理空间,对于体育心理的变与不变,自然而然地可以看成是体育心理空间转变与体育心理空间的状态保持。

3.4体育实践空间与经验空间

社会学上讲,体育实践产生空间。即体育供给和需求交互作用下,体育占据了社会空间的特定位置。通常,它通过消费形式表现出来[13]。在布迪厄看来,体育实践空间内涵宽泛,不仅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用品以及有关体育的价值观和制度规范,甚至包括体育功能意义的界定。因此,这里的体育实践空间比通常理解的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物理空间范围要广。此外,与体育实践空间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经验空间。

与体育实践空间相比,经验空间更抽象。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认为,我们全部的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至于体育,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习惯性地去某一地方从事特定的体育活动或者下意识在思考与该项运动有关的事情,不管这些经验是来自外部感官还是内心的反省,这里的体育空间就与经验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源于我们接触到的体育知识,间接地说来自体育经验,内省亦是如此[14]。

同时,我们习惯性地在某地参加体育活动,那么这个特定的场所就是在体育经验引导下生成的空间形式。

4结语

体育空间的内涵丰富,包含了体育的各种空间形式,它强调了空间存在的前提性和人在其中的能动性,直观地表现为体育形式反映出的空间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空间,有了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作用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志丁,葛岳静等.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6):31.

[2]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

[3][7]彭继红.论人的心理空间[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4):40.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郑华.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与科学,(2):30.

[6][13]陆小聪,等.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假设与中国的经验分析[J].体育科学,(8):30.

[8][14]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10]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15.

体育教学的空间概念以及重构研究 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空间

1 学校体育教学空间的概念

学校的体育教学方面的空间并不是我们说的单纯的所谓的物质方面的概念, 而是在日常的有关的体育教学的具体的过程中, 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共同的真实存在的生活以及生存方面的境遇。学校体育教学空间主要包含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与其相关的物质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东西, 相关的课堂的物质性是教师以及学生都可以直接可以通过具体的手段进行观测的空间, 学校体育教学课堂蕴含的精神性是体育教师通过有关的简洁、精确的语言进行的构建的空间, 有关的体育课堂的社会性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建立有关联系的空间。

学校体育教学有关的空间是教师以及学生存在的场所, 也是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各种选择的策略, 在一定的程度上具备非常强烈的课堂的生成性和比较好的建构性。事实上, 学校体育课堂在任何阶段的教学的阶段都有教学空间, 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具备比较好的生成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建构性。通过日常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说都不是非常简单的在一定的空间上存在的。

2 体育教学空间的现状

通过教育部门近几年来的学生体质的测试来看, 一直都是连续程下降趋势, 因此, 我们不得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到底是出现了什么的问题了。尤其是, 我们通过审视当今学校的有关的体育教学方面的活动, 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 现在学校体育方面的教学全过程要素, 在各个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空间方面的观念, 现在的体育教师可以说是, 比较习惯于运用教师手中的权力来对学生进行控制, 因此, 这也折射出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人文情感方面的交流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与学生的一切活动, 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方面的交流倾向, 都会被安置在特定的教学空间内, 不仅如此, 有关的教学理念、手段、教学效果各方面在内的各种体育教学全过程要素, 都也都会非常明显的、自然地呈现在特定的教学空间中。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这样比较特殊的环境中, 教师以及学生的空间行为, 更是有关体育教师能力、学生学习能力, 特定的空间情景以及有关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互作用的, 这样一个特定的结果。

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空间理论, 以及课堂的价值的把握度高低, 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 尤其是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动作, 每一次都是积极的肢体语言的在空间化的一种艺术展现。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经常会试图通过自己特有的在课堂上的权力, 来对体育教学的空间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通常的情况下, 体育教师会把奉为盛典的国家层面的主流意志, 以及带有非常明显的己见自认为成功的经验, 强加给自己的学生。比如: 习惯于以口令的方式来指挥自己的学生, 将现有的体育教学的空间限制特有的“教师命令, 学生接受”的常态中, 当然, 体育老师这样做的目地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可贵的品质, 学校也将这种教育方式列为目前我国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之首。但是, 这种空间观念也会造成, 因过分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纪律性而忽视互动性、因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而忽视兴趣倾向, 比如: 就拿对于学生位置排序来说, 当体育教师在组织队列过程中, 看似没有问题的按身高排列,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在不经意中影响到个子过高或过低的学生的情绪, 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因此,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可以偶然尝试一下, 把整齐划一的排列队形转变为更加具有亲和力的圆形队形来试试。

3 构建“人化”教学空间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当中, 体育教师要想改变学生思想性方面不断的弱化, 以及人文性不断的缺失的这些现象, 就必须要构建一种比较优化的“人化”体育教学空间。所谓的“人化”教学空间, 也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对象化活动创造的特定方面的产物, 也可以说是其生产本身在一定的程度上的构建, 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各方面的方式, 以全新的视角和各种各样的方法论, 从人文学的高度上出发, 来重新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是否安排的恰当与合理, 教师以及学生完全可以, 以合作者的全新姿态, 来构建富含全新创造性、自主性以及良好互动性的体育教学空间。在互动中, 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的手段, 来共同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积极生产和不断努力来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空间。

当然, 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各方面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的持有各自的意见, 这种意见必然带有积极和消极这样的额两种面相, 但是, 这样的消极的意见, 也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互动才能缓解与消除。因此, 只有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与消除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影响师生之间交流的阻碍因素, 才可以更好让体育课的进一步的顺利开展, 更好的放大及扩展体育教学的空间。

4 结语

体育教学空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的、真实的课堂方面以及校园生活方面的境遇, 体育教学空间的广袤性、互动性以其自我的独特性优势, 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堂空间相比有着很多的优越性空间。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相比其它学科教学课堂空间来说, 体育教学空间也显得有点复杂教师与学生可能都难以把握。所以, 这需要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们要以积极的态度以及具体有效的实际行动, 来不断地完善与改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董红刚.体育教学空间的概念、境遇及其重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5) :87-90.

[2]韩祥伟.教学空间的新界定及其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7.

[3]齐军.教学空间的内涵及与邻近概念的关系摭论[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4) :14-16.

空间的概念 篇4

制作这次风格稿的时候,问了身边的一些使用QQ空间的朋友,问他们是如何理解QQ空间的?希望的QQ空间是什么样子?得到了N多的答案,其中的一些关键字我摘录了出来:“好玩些、读写方便、速度快操作流畅、酷一点、可以看到更多和PC用户的内容、让我们来选择自己喜欢操作方式、精致漂亮、要有QQ空间自身的特点„”

在看完这些朋友们给的这些信息之后就到了揣摩消化分析理解体现阶段,同时希望可以在风格上尝试一个和以往的版本不同的地方,既可以体现出QQ空间自身的特点又可以让用户耳目一新,接下来就是草图和素材收集阶段,下面就是我对QQ空间的一些认识通过图片表现一下吧:

你能在下面的视觉稿中发现这些图片的影子。

二、设计展现阶段:

用户进入登录界面后,在未输入账号的情况下界面中logo置灰显示,用户点击账号输入框后logo变亮(在视觉上是从不可操作变化为可操作即可点击状态),当用户输入密码后,点击logo进行登录。

进入个人中心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界面的tab栏是做成隐藏状态的,只露出一个可以点击的向上按钮,而且界面中的title和tab都设计成了半透明效果,这样设计第一为了让用户在视觉上拥有更大的阅读空间,第二也是为了让用户有一个愉快的操作体验,其实用户在进入个人中心后,他的观注点会是个人中心里的各种操作,包括写心情、拍照片、查看留言评论、回复等等,只有当观注点改变的时候(目的性改变变强)比如需要进入我的主页查看自己相关的内容、去玩一些应用这个时候用户才会去切换相应界面,这也是把tab栏设计成隐藏状态的一个原因。

在界面中为了让用户很轻易的识别出每条FEED的属性设计了一些对应心情、日志、评论、相片、赞等一些图标。

用户进行频道切换时点击或向上拖动下面的向上按钮,在触觉上会有震动反馈,向上的按钮变大,从视觉上看像是被手指压住拖动。

这时转盘形的tab栏从下方被唤出,当前为个人中心界面,所以对应在tab栏上的个人中心的图标是被激活的,在对tab栏图标设计处理的时候,均采用了拟物化的设计。

对tab栏操作的时候,用户可以用2种方式进行频道间的切换,点击相应的图标或拖动环形转盘便可切换到对应的频道中,这样在保证快速切换的同时也增加操作的趣味性,每个频道对应的icon移动中间位置被激活(效果为淡入淡出效果),同时频道进行切换,下面2张图分别代表手指触控圆盘进行左右滑动时tab栏的变化:

下面是个人主页、好友、应用界面

个人主页界面

好友界面

应用界面 三、一些细节和扩展性

1、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在这里把主动权交还给用户,提供3种操作方式让用户自己定义,默认情况下的频道切换为从下方唤出,用户可以在设置界面中调整tab栏的操作方式。

2、目前的tab栏上有5个频道图标,考虑Qzone的强大整合性不能排除以后继续增加频道的可能,所以采用转盘式的设计方式,也就是这个风格稿的主题之一——玩转Qzone。

3、在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判定男女用户,如果是女性用户登录后系统会自动选择适合女性的皮肤样式,对应的图标也会发生改变,比如个人中心的图标就会变成一个女孩的ICON。

强化空间概念学好区域地理 篇5

一、空间概念与区域地理

1.空间概念对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任何事物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有着具体的位置, 因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都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区域, 科学地进行地理高考复习是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以及选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 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 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 所以区域地理知识是学习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许多原理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案例来说明。掌握原理后, 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离不开区域地理的事实。

2.高考中的区域地理

从高考命题角度看, 区域地理是地理知识系统的结合点, 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载体, 高考试题通常以区域地理为背景, 综合考查初高中地理知识, 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体现出来。区域地理一般从区域的认定和区域的比较分析考查方面进行考查。

地理界常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区域地理试题中更是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地理图表, 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 (如湖泊、河流等) 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对问题的选择和问答提出相应要求。还有一种考查方法是以地图、示意图、图表、资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 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比较、分析, 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 针对题目的设问, 进行信息组合、确定正确选项的过程。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区域差异的认定等。在区域比较、分析过程中, 若是学生没有较好的地理空间概念, 就会将各地区的知识点混为一体, 也就无法区分各地区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具备这些特点?跟其他地区相比, 有何不同, 为什么?因此要求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 才能有效地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整合。

二、如何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1.我县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

我县农村学生知识来源少, 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 因此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 学生听课的效率很低, 上课时力不从心。学生由于地理空间概念的缺失和对地图的陌生,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往往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不知过程, 当然不能达到完全理解其关联性, 所以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和步伐, 常常学过了就忘, 并将各地区的知识混为一谈。

2.如何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可分为不同的层次, 大到宇宙的认识, 小到校园的认识, 都应在一定的空间概念中进行。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地图, 所以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地理空间概念, 就要让学生从地图开始, 通过画图, 记图、辨图等方法, 先认识世界地理的整体空间, 再认识这个空间的每一个区域, 然后再将各区域整合在一起。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画图———构建空间的整体框架

认识世界地理空间, 当然是从世界地图开始。说到世界地图, 学生都有一个大概印象, 但细节的却想不起来, 所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让学生画世界轮廓图。当然, 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会画, 所以刚开始时可让学生先学画各大洲的轮廓图, 从较为简单的开始, 按照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的顺序, 先易后难。通过画图, 学生就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大洲的轮廓, 对于绘画天赋差的同学, 必然要反复练习,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对各大洲的轮廓有清晰的认识后, 再让其将世界地图整合在一起, 这样, 学生对世界海陆分布和世界各地的形状、大小、位置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个大概的地理空间就建立起来了。

(2) 记图———明确空间的形状布局

要准确记住世界各地, 还得识记世界各地的主要名称, 当然这不能一蹴而就, 也有一定的顺序和认识过程。先让学生将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找出来, 并记住其名称、位置。例如, 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半岛, 然后按顺序找出世界上主要的半岛, 一般从亚洲的堪察加半岛开始, 顺时针找出亚欧非的半岛, 而后找出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几个半岛, 并让学生在地图上标记, 记住半岛后再记群岛和岛屿, 然后是海峡和海域, 以及山脉与河流、洋流等。在学完气候类型的知识后, 再按规律记住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样, 学生对整个世界自然地理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分区域认识各地时, 也不容易混淆。

(3) 辨图———辨析空间的局部细节

当学生对世界地图已经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时, 对于一些较为雷同的地方, 还是容易混淆, 也有一些地方辨认不准确。这时一方面要以局部轮廓地图或空白地图的形式进行练习, 另一方面也要将比较类似的地理事物加以比较, 比如说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位置, 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位置, 马来群岛与西印度群岛的位置等。

(4) 合图———理清空间的内部脉络

在认识了世界整体空间的基础上, 要进行世界各空间的详细资料学习整合, 包括区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 也有政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环境、区域开发与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内容, 在已有的地理空间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认识每个区域的资料, 以知识图钉的形式嵌入相应的位置。将各区域学完后, 还要对其进行整体的分析整合, 使整个区域空间的知识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 明确这个空间演化的规律, 形成一个空间整体。

(5) 用图———完善空间的整体运转

当学生将区域空间建立起来后, 通过各区域的学习, 对区域地理空间概念已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演变空间, 也就可以学会应用这一个地理空间了。把某些案例放在相对应的地理空间中用其演变的规律进行分析, 并将所学的地理规律应用于案例的分析之中。在锻炼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同时, 地理规律变得更清晰易懂, 学生便可以地理空间为载体, 不断完善所学的地理知识。

空间的概念 篇6

一、心理空间理论简介

心理空间理论是一种以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的认知理论。Fauconnier举例解释了如何理解空间理论及其中的识别原则、连接关系、语用关系、触发语和目的语等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1. 识别原则

如果两事物 (从最普遍意义理解) a和b在认知上有联系, 表达a的事物就能触发、激活b并取代b。即F (b=F (a) ) , a作为b的描述, a可以识别b (a为触发语, b为目的语, F为连接关系) 。

2. 解读原则

空间中的词语称为空间语义项, 一般有名词性成分充当, 名词性成分通过有定解读原则和不定解读原则在某一空间中建立空间语义项, 然后再通过空间识别原则在另一空间建立对应的空间语义项。Fauconnier对上述三原则作了详细的解释。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及认知理解

Lakoff和Johnson把隐喻称为隐喻概念, 认为隐喻是人们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根据源域的不同, 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隐喻。

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将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描述另一种概念。隐喻概念“Time is money”这一结构隐喻中, 时间概念是通过金钱概念来组织和理解的, 构成金钱概念的许多概念被映射在时间概念上。根据心理空间理论, 结构隐喻中的两个概念结构 (即时间和金钱) 就属于两个认知域即心理空间I和II, 而且处于相同的活跃状态。根据有定解读原则, time在心理空间I (时间概念) 中, 建立语义项, 时间概念属性成为心理空间I的内延;又根据空间识别原则, 使time在心理空间II (金钱概念) 相互触发、激活、识别并取代识别时间属性, 于是形成了结构隐喻如“花时间”、“浪费时间”等。

2. 方位性隐喻

方位性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在实践活动中, 人们的认知、思维常常会不自觉地运用许多方位词投射于抽象的、非空间方位概念上, 形成隐喻概念。

如:I’m in high spirit./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I’m feeling up.这样的隐喻概念及其相应的语言表述不是任意的, 而是以一定物质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心理空间理论分析, 方位性隐喻中的两个概念结构 (即非空间方位概念和空间方位概念) 就属于两个认知域, 即心理空间I和II。根据有定解读原则, spirit在心理空间I, II (非空间方位和空间方位) 中, 建立语义项, spirit变化状况成为心理空间I的内延;又根据空间识别原则, 使spirit在心理空间II (空间方位) 相互触发、激活、识别并取代识别其变化状况。比如说话人是借用这类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 如“高”、“低”、“上”去描述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 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变化起伏等。

3. 本体隐喻

Lakoff和Johnson认为本体隐喻又分为三种:实体或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实体隐喻是指人们用简单具体和形象有形的实体与物质去认识较为复杂的概念, 通过抓住实体的特征来理解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容器隐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容器, 有里外之分, 并将其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抽象概念, 如田野、事件、行为等进行认知和理解;拟人隐喻是一个涵盖众多隐喻的一个总的范畴, 其范畴内的每一个隐喻选择人的不同的方面来认知和理解世界上的其他现象。如:have time on one’s hand. (实体隐喻) /We’re out of trouble now. (容器隐喻) /The fact argues against the standard theories. (拟人隐喻)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又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因而隐喻就被提升到了人类的认知高度上来研究, 以此来解释人类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本文通过心理空间理论及其概念隐喻类型的分析阐述, 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隐喻形成的理解, 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既是一种心理空间识别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符合“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和个体身体化特征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Frauconnier, G.Mental Spac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Fauconnier, G.&M.Turner.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A].In Discourse and Cognition[C].ed.Jean Pierre Koening.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 1998.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r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陈治安.隐喻理论和隐喻理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2) .

[5]刘光正.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李诗平.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

[7]刘润清, 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8]王寅.语义学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空间的概念 篇7

然而,究竟何为三远法?应如何理解“三远”和中国画创作之间的关系?对此却没有一致看法。古人对“三远”性质并不加界定,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三远”做出解释。这些解释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常有误解,有的近乎过度阐释,相互间也难以契合,对学习者产生了不少理解障碍。本文试图对此做具体分析。

一、学界对“三远”界定的问题

综观“三远”各种解释,可以发现两种主要观点:其一是构图布局之法,其二是空间构造之法。先看第一种。

构图布局,或经营位置、置陈布势,即安置形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相互关系。古人总结了很多布局规律和法则,如主次、呼应、虚实、疏密、奇正纵横、起承转合等等,实际上,“三远”在此体系中并无名分。不过,不少现代画家和画论家把“三远”看成构图布局之法,并用“透视”或“散点透视”等概念加以推衍。[2]周积寅把三远法归为“章法论”,认为“中国画家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在山水画构图上提出了中国画取景原理,即宋代郭熙的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3]概言之,此种观念把“三远”等同于构图布局之法,同时用西洋透视法界定之。

“构图”和“透视”来自西方美术技法,实际上二者含义有所不同。构图(composition)指造型要素的组织方式,原则如运动、统一、和谐、变化等,是一种“主体对画面的设计和组织”。相比之下,透视更具客观性,是对客体在视觉中呈现规律的研究。透视法(perspective)是文艺复兴时代建立的写实之法,基于视觉缩减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虽然二者偶有交错,但含义是不同的。我国画论对二者不加细分,常常把它们和“三远法”混为一起。

把“三远”视为构图法或透视法,既不正确,也无用处。人们逐渐发现,以此解释山水画常常是很勉强的。比如,王伯敏曾用“三远”分析山水画类型,用草稿描绘了郭熙和费汉源所说的高远和深远。[4]可是,两张画都是高山林立、空间幽深,令人怀疑这种划分意义何在。这种观念对写生教学也造成不少麻烦,由于观察的透视效果和“三远”大相径庭,使画者常有无所适从之感。吴冠中就曾感叹写生的困境:“令人棘手的是近景,由于透视作用,近景在画面上总露着大面积,它的形象又往往是空洞乏味的。”[5]古人自然也不能避免此种视觉效应,却很少为此困扰,这不是很奇怪吗?

第二种看法是:空间营造之法。

近年来,学界开始意识到透视说和构图说的缺陷,试图采用新的界说:“空间营造”或“空间结构”。[6]较早采用“空间”理解山水画的可推宗白华。宗白华对康德哲学的空间概念比较熟悉,早在1949年就曾撰文以空间论“三远”:“由这三远法所构成的空间不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它的构成不依据算学,而依据动力学。”[7]

空间概念也来自西方,但比“三远”显得更恰切和准确。透视固然是对自然空间表现的一种理解和解决,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与中国画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相差甚远。空间则不同,空间是用于描述人类思维本质存在方式的范畴,即康德所谓先验知觉形式,并无文化和民族之别。“三远”和空间确实也有内在联系。“远”就是空间之远,“三远”就是对绘画所创造的空间结构的划分。中西绘画都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形式要素组织、建构形象,都需借助视觉和想象获得三维或多维的空间意象。

不过,以空间论“三远”在美学层面尚能适用,若意图为国画建立某种空间结构体系,就令人怀疑了。比如,刘继潮就希望“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研究了“以大观小”和“山有三远”的视觉空间关系。[8]其分析发人深省,但也有值得怀疑处:“三远”固然和空间相关,但它是否意味着国画具有某种“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体系”意味着完整和逻辑性的理论系统,基础是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利用科学概念发展中国画论是可尝试的。然而,认为“传统”画论中有此种体系并试图发现之,却是人为的。用逻辑和体系方法理解传统绘画者并不少见。代表者如方闻,他曾提出一种国画发展逻辑,认为山水画家经历了三个阶段征服了“幻象”。[9]其思路是清晰的,然而却不符合实际。山水画并不存在一个“征服幻像”的过程,也不存在以“征服幻象”为目的的绘画观念。

二、三远:山水意境之描述

“三远”不等同透视和经营位置,也不等同某种空间体系,其含义究竟若何?随着传统美学发展,学界逐步发现“三远”的美学价值。[10]基于这些研究,笔者认为,“三远”本质上是对审美“意境”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意境,是人们在观照自然风景或山水画时心灵生成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审美的空间体验。

意境本来自传统文论。如唐代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王昌龄则界定了物境、情境、意境等概念。叶朗把“境”理解为意象之“象”的发展:“象是某种有限的孤立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还包括象外的虚空。”[11]他认识到意境是从孤立的“象”往“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发展,这一观念对理解山水“三远”是很有启发的。

以此观画史,笔者以为“六朝、唐、宋”代表了山水画发展的三个阶段:“象、景、境”。六朝山水刚刚萌芽,山石水木是独立之“象”,绘制如同人物:“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骨气”,“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12]从《洛神赋图》可以看到这种迹简意淡的形象。到了唐代,山水画发展到第二阶段:不再满足单体物象描绘,大范围景观开始进入绘画,山水描绘范围扩大,景的概念形成。[13]如二李写貌蜀道嘉陵江水,以咫尺之笔,写千里之景,意味着真正的风景描绘发生。然而,唐代风景描绘依然停留在形象罗列和组合上,以写貌为目的,尚缺乏审美的感情融入,也未能达到审美意象的生成。

第三阶段则是五代两宋。此时山水已不再停留于风景描绘,而是把所绘之景形成完整的审美形象。画面中某一景物如一石一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整体,追求或幽远深邃,或崇高宏伟,或宁静苍茫的空间之美,此美感就是意境。意境是人对自然完整空间的体验,当独立的“象”的描绘不再满足,“境”的观念就产生了。虽然文学之境在唐代就已形成,但绘画中却相对较晚。绘画受文学影响并晚于文学,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此基础上,山水萌生了“意境”追求,画家则力图表现之,“三远”之境正是这种追求的体现。

“三远”是意境,其实就是人对自然的心灵体验。大自然是复杂的,感受也是复杂的。古人不能满足某种空泛的表述,诸如美、丰富、宏大,而是试图寻找更加准确的表述。郭熙也试图采用各种词汇描述自己的体验:大物、活物、妙品、澹冶而如笑、苍翠而欲滴、山有三远、山有三大……凡此种种,都是对真山真水中体验的描述。远,如同媚、活、秀、厚一样,是对此描述之一种。

“远”作为自然体验有特殊意义,因为它能准确表达自然观照的空间体验。其一,远是观的产物。“三远”在“仰”、“窥”、“望”等不同观照中产生。意境和“澄怀观道”有关,通过视觉和玄思在人和造化间建立对话和契合。其二,“远”是游的产物。宗炳称山水之趣灵来自圣贤之游,而有仁智之乐。郭熙学画,也由自“丱角时,侍先子游泉石”之经历。山水意境基于“远游”、“游心太极”、“游目骋怀”的体验,目的就是“涉远”,到达自然辽远之处,获得对玄远之境的体悟。其三,“远”是空间体验。风景和人物的不同在于,后者是实体,前者是空间,风景体验乃是空间体验。古人向往的风景很少是切近的小景,在道家和禅宗归隐自然影响下,山水画家总是追求玄远的空间。其四,“远”和中国艺术的终极精神契合。如叶朗说:“意境就是要超出有限的象,从而趋向于无限。这就必然和远的观念相联系。意境的美学本质是表现道,而远就通向道。”[14]

可见,山水意境不限于“远”,但“三远”确乎能表达山水意境的审美特征。由此,郭熙一旦提出“远”的观念,就得到了后人一致认同。比如,稍后韩拙继承并发展之:“郭氏谓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15]顺着这个思路,黄公望提出自己的三远法:“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16]清代费汉源也从笔墨表现的角度解释了“三远”[17]

在古人的眼里,“远”是对山水意境的基本规定,但是就具体的,画家所体验到的是何种“远”,却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后人提出阔远、迷远、幽远、平远等等概念,正是对山水意境丰富性的生动说明。

三、远:山水意境变易及心理含义

既然“远”是一种意境,是人的自然体验,那么,我们就可能从山水画的形象意趣中发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以及不同时代个体自然感受的特质。从这个角度,“只远”或“六远”变化能体现人与自然从外在到内在,从崇敬到亲近,从精神建构到意趣品赏的逐渐变易的过程。同时,由于造化和心源的同一性,人对山水意境的体验还会转而发生为对人的主体人格的体认。[18]由此,远的意境变易包含有丰富的个体和时代的心理含义。

“三远”蕴含的心理体验是不一样的。高远固然由“自山下而仰山巅”而得,但更重要的是“高远之色清明”,“高远之势突兀”,人在者“明了”。深远固然是“近山观远山”,而更重要的是“色之重晦”、“意之重叠”、人在者“细碎”。高远首先需要人的自我缩小,以下观上,从而获得一种崇高突兀的体验;深远则来自人逐渐登高,走进、走入崇山,在崇山岭脉的开阔处极目愿望,才能重重悉见,体验到山脉深邃之意。

五代和北宋画家对高远和深远情有独钟。荆浩以画高山和深山知名,而郭熙画论也多描述高远和深远景象。这种爱好是一种基于儒学的社会性审美心理体验。以高深为主旨,不仅是北方山水的写实,也是儒家人格精神的表达。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即是如此。郭熙的山水描述常暗含着儒家人格和社会秩序:“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

相比之下,平远表现了一种很不同的自然体验。平远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其“色有明有晦”,其意“冲融而飘飘渺渺”,要义即在“平”和“远”二字。平,既有平视之义,还有平等、对话、融合之义。平远来自远观和大自然的平岭水川,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和淡然,与之亲近。显然,平远意境是随着人对自然理解的加深,关系亲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平远之“远”更有远意。平远之景无高山大壑阻隔,便于远观,而远之玄想有助于在冲淡旷远中获得山水艺术的终极意义。如徐复观谈道:“高和深的形相,都带有刚性、积极而进取的意味。平的形相,则带有柔性、消极而放任的意味。冲融、冲淡,正是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脱时的状态,正是庄子、魏晋玄学所追求的人生状态。而此一状态,恰可于山水画的平远的形相中得之,于是平远较之高远、深远,更适合于艺术家心灵的要求了:”[19]

由于这种原因,有宋以来山水之境多为平远。韩拙补充的“阔远”、“迷远”、“幽远”基本上属于平远之列。自郭熙开始,平远在画面中屡见不鲜,逐渐占据了山水表现的主流。不过,元代之后复古风气渐起,由自然观照创造山水意境受到侵蚀,“三远”之境遂演变为后学者模仿的图像模式。

四、玄观:意境生成的关键

观看对理解国画十分关键。观看方式制约画面形象的产生,“观”内涵不同,绘画才出现不同风貌。国画观看特质是什么?学界曾提出散点透视,经多年反思,这种看法渐被放弃。现在,学界逐步认可“以大观小”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察方法。此观出自沈括:“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蒋立群称之为“中国特色的透视法”,或洪再新称之“以其错误闻名于世的跨学科、跨时代的理论”,刘继潮则认为它是“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话语体系”的钥匙。[20]然而,仅靠“以大观小”理解国画是不够的。沈括“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并不能明了山水境界的真意。观假山,固然能够重重悉见,但缺乏山水意境的幽远、崇高、深邃。正如看六朝和隋唐的山水画,笔笔清晰,纤毫毕现,直如假山,然而和宋画相比,远远没有后者的或崇高、或深邃、或辽远的“三远”意境。

国画之“远”境不仅要“以大观小”,还要“以小观大”,艺术家不仅能心化宇宙、统摄万物,还能心化鸿蚁,俯仰天地。正如郭熙所说:“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看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远观近观都有其价值。或如邹一桂所说:“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万物造化既为我师,而一花一叶,也堪琢磨。显然,大观还是小观,都有必要,因而大观小观,都不能作为中国画观看的全部。实则国画之“观”和视觉之“观”不可同日而语。与其曰“观”,不如“体验”更为准确,或者非要以观“名”之,则可称“玄观”。[21]

何谓玄观?玄观不只是眼睛之观,还是身体和心灵参与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妙悟;玄观既是以大观小的大观,还是以小见大的微观;玄观不只是一时一地的静观,还是渗透于生活、宁宙和玄想的游观。正如宗炳所言“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或如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如此宏远超越之境界;亦如郭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心中”,或如唐岱“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画里画外,眼观心观,皆成一体。

宗白华较早发现了“以大观小”观念的价值,并已超越了沈括原意。他指出,以大观小是基于“心灵之眼”,画家的眼睛“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因而画家在全幅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的全面节奏与和谐”。[22]显然,这种观已非“假山”之观,而是跟玄观很接近了。

空间的概念 篇8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校园景观设计的行为学要素主要是指环境的使用者———师生等要素。

2“不特定空间”的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日本建筑师桢文彦提出了“不特定的空间”概念。认为在信息时代,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反馈加速,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此设计的空间应去适应人们的各种活动和交往。“不特定的空间”的构想更多地考虑了人的行为因素,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随机的行为,而且通过空间和布局去诱发各种新的人的行为活动,使空间更加富有活力。

3校园不同空间环境中的景观设计

3.1与建筑邻接的不特定空间

校园内建筑的入口、前庭和后院、建筑中的内庭等都是这类空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这些区域交谈、读书的身影,也是最喜欢的地方。

这些户内外公共开放空间,所属关系较明确,使用人群也比较固定。主要是为开展学习活动、师生交往和课余休息服务的。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就是个特征的建筑,尤其是门廊的处理,外形为三角形的歌特式架空门廊,突出了建筑学院的特色。而在其前庭门廊,经常可以看见班级举办的建筑设计交流展示,师生们积极参与构成了生动的景观意象。而这些意向的产生正是建筑师通过朔造建筑空间,构建了一个传递专业信息的空间环境,才使得这里成为师生乐于交流体现校园精神的场所。这种不特定空间的塑造也使原来的交通性空间一下子成长为一个师生交流的场所空间。这种不特定空间的创造需要设计者从行为人的角度出发,构建起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环境空间。

3.2公共开敞空间中的不特定空间

公共开敞空间是构成校园景观意象的重要节点,也是校园场所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往往成为师生心目中母校的形象代表。

中心草坪在校园内作为宝贵的开敞空间,是师生喜爱的休闲、读书和交往场所。与校园内许多的学生活动相联系,如同学聚会、班级讨论等。在这里,建筑成为整个画面的背景,而草坪和参与其中的使用者成为景观的前景和主体。师生的活动构成了校园景观意象,体现了校园场所精神。

3.3交通性空间中的不特定性

交通空间是校园中的线性空间,是学校的公共活动频发的地方,如朋友间见面打招呼,师生欣赏风景攀谈等。为这些随意性的交流提供场所。

道路两旁自然景观的设计,可以加强道路的线性空间,同时有特色的植栽将会加强空间的活力和文化特性,如西安交通大学腾飞广场两旁的樱花道,每年3~4月,樱花争相怒放,洁白如雪,而青松翠柏点缀其中,如诗如画。每年这个时候吸引无数市民前来参观,无形中提升了学校的人文价值,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而期间人们的各种行为,如拍毕业照、纪念照、同学之间的合影留念等,都在无形中为空间的各种可能性创造出不同的画面。

新时期大学校园“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应考虑校园使用者在行为上的多样化,塑造层次丰富的道路空间。师生们常伴随交谈、休息、等候、观望、阅读等各种活动,设计师们更要挖掘其本质的需求,不应单纯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而应结合“不特定性”空间的理论,挖掘出更多的随机性体验式的空间场所。上海大学新校区步行干道的设计,就脱离了单纯的步行交通的作用,与绿化相结合,拓展到水面,做成入水的叠落台阶,形成一个个凸空间,且在每块空间上放置名人雕像和布置绿化,做到“寓教育于休闲”。

4结语

大学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因而,人造景观、自然景观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景观。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景观环境中,各种行为活动方式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特殊场所下的空间景观设计,只有以师生的行为为导向,以自身校园文化形态为原则,才能使校园的景观充满活力,并富有教育意义。

摘要:从环境行为学中的“不特定空间”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大学校园中的各种“不特定空间”的景观设计实例,进而探讨其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景观设计,大学校园,不特定空间

参考文献

[1][丹]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空间的概念 篇9

一、由生活实物引入概念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因此,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入。

例如,在教学《 三角形的特性》 时,我先让学生随音乐欣赏了几幅生活中的图片,如,晾衣架、篮球架、流动红旗、南浦大桥等,并用课件抽象出这几幅图中的三角形, 欣赏完后问学生:“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 我发现这些图形中都有三角形。”又一学生说:“ 我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样引入,使学生积累了三角形的表象经验,初步感受到三角形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欲望。

二、体验感悟,建构概念

体验与感悟是学生建构概念的重要学习方法,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真正的概念教学不是“ 告诉”,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概念,因此,有效的概念学习必然是自主体验与构建,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创造探索的机会。

例如,《 三角形的特性》 一课中, 在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这一环节,我运用了活动体验和构建这一策略,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 然后交流画三角形的方法,有的学生说:“ 我先画了一条线段,然后从这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又画了一条线段, 最后把这两条线段的另外一个端点连起来。 ”有的学生说:“ 我先画了三个点,然后把这三个点顺次连接起来。 ”还有的学生说:“ 我先画了一个角,然后在这个角的两条边上各取一个点,再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交流完以后,我问学生:“ 你们认为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大部分学生认为:“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这时我引导学生继续去探索,在黑板上画出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如下图:

我问学生:“ 这是三角形吗? ”学生摇头。 这时一个学生说:“ 老师,这三条线段连起来就是三角形了。 ”我继续追问:“ 怎么连? ”有一学生跑到黑板前指着黑板上的三角形ABC说:“ AB和BC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要连上,BC和AC的端点要连上,AC和AB的端点要连上。”此时,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说:“ 是啊!这就叫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在数学上用一个词‘ 围成’来表示,因此,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感悟,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而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三、巧设练习,巩固概念

学生建构了概念后, 还需要通过练习巩固、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后, 我设计了下面的练习及时巩固三角形以及三角形高的概念。

1.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哪个不是?为什么?

2.下面三角形的高画得对吗?为什么?

3.你能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的高吗?

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概念的应用是概念学习的最高层次, 通过运用已有概念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一些情景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把头脑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概念依据问题情景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重现、 提炼、概括,并使它们相互作用,融会贯通,运用概念最本质的属性解决问题,巩固、完善、拓展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体验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一根电线杆经常摇晃,( 课件动态演示) 你能想办法解决此问题吗?学生说:“ 在电线杆与横木之间搭一根支架。”我紧接着追问,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 ”学生说 :“ 因为这样做 ,电线杆 、横木 、支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上一篇:中国企业的跨国范儿下一篇:德育班集体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