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2024-06-20

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共6篇)

篇1: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文件

鄂环办[2009]11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为加强污染源的监督管理,规范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客观、准确、及时掌握污染源动态排放状况,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厅制定了《湖北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本《办法》转发到辖区内的主要排污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将意见及时反馈我厅,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 自动监控 管理 办法 通知

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监督管理,保障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规范稳定运行和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应用,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等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控系统由自动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两部分组成,包括水、大气、噪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自动监控设备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

监控中心是指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通信传输线路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用于对污染源实施在线自动监控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等。

第四条 自动监控系统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的,其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核查、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并在省和所在市(州)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排污单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日常监管,有必要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由省级监管。

(一)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1.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编制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组建全省统一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并按要求与国家联网;

2.负责制定本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承建、运行维护单位的准入标准,审核在本省内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单位的资格条件;

3.负责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以下简称国控企业)和由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审查与系统验收;

4.负责对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企业的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等进行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并负责对市(州)、县(市)的比对监测工作进行检查;

5.负责对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自动监控设备报废更新评估结果进行审核确定;

6.负责组织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情况的定期考核;

7.负责制定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的技术规范;

8.负责省级污染源监控中心的管理与运行维护,并向全省各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提供技术指导;

9.负责对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稽查。

(二)市、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1.根据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市(州)辖区内非国控企业和由市(州)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审查与系统验收;

3.对市(州)辖区内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进行日常监管,负责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 4.对不按照规定建设或者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关闭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通过断电、停水、弄虚作假等手段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予以处理或处罚;

5.负责市(州)级污染源监控中心的管理与运行维护;

6.组织对自动监控设备是否需要报废更新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三)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1.根据省、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辖区内非国控企业和由县(市)、区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审查与系统验收;

3.对辖区内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进行日常监管,负责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

4.对不按照规定建设或者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关闭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通过断电、停水、弄虚作假等手段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予以处理或处罚;

5.负责本地污染源自动监控软件的管理与运行维护。

第六条 排污单位的责任:

(一)按照国家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建设本单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二)委托具备在本省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资格条件的专业承建单位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进行建设;

(三)为自动监控系统承建和运行维护单位提供必需的房屋、交通、水、电、安全、防火、防盗、防漏、通讯等基本条件,并按有关规范及时足额支付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相关费用;

(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经认定应予报废的,需对其按规定进行更新。

第七条 自动监控系统承建单位的责任:

(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提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和服务;

(二)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

(三)配合运行维护单位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

第八条 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单位的责任:

(一)负责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校准等工作,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比对监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二)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

(三)按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技术规范要求提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整改或报废更新的申请;

(四)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故障、检修、停运、事故及处理的情况。

第二章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

第九条 排污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应当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作为环境保护设施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依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有关验收技术规范进行验收。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不合格的,不能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第十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前,需按照《湖北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编制规范》编制建设方案,并按本办法第五条有关规定报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实施建设,建成系统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列入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计划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建设自动监控设施,并与国家、省、市级污染源监控平台联网。

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一)日均排放工业污水量在100吨以上或COD日均排放量在30公斤以上的排污单位(含城市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医疗机构);

(二)处于水源保护区或其他环境敏感区(如三峡库区、隔河岩库区、丹江口库区、梁子湖、洪湖、漳河水库等)内日均排放工业污水量50吨以上的排污单位;

(三)电厂燃煤锅炉,生物质发电厂锅炉,生活垃圾焚烧厂,炼钢、电解铝等烧结及电解工段的废气排放口,单台容量大于20t/h的锅炉,或设有炉窑且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于100吨/年的单位。

(四)其他可能影响公共利益,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须重点监管的排污单位。

第十二条 各排污单位在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

第十三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费用由排污单位负担,各级财政可视财力情况给予补助。

第十四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总体建设应符合国家、省、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监测仪器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器具制造许可并通过环境保护部监测仪器质量检验中心适用性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数据传输接口能够与监控网络端口对接,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控平台联网。

第十五条 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的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本省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建设单位对承建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应提供不少于一年的全套设备免费保修和终身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能够在24小时内提供维修所需部件和技术服务。

第十六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完成安装、调试后,排污单位应向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申请验收监测,监测机构出具验收监测报告后,排污单位向当地市(州)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联网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接入企业所在地市(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其中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企业的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直接向省级环保部门申请联网。

第十七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正常运行168小时后向负责监管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并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提交验收资料。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验收申请和验收资料后,应对验收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组织进行现场验收,形成验收意见。验收合格的,纳入正常运行管理,并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验收不合格的,由排污单位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验收。

第三章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是指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操作、维护和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活动;所称运行维护费用是指维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转所需的药剂、配品、配件、通信、运输、人工等日常经费支出。

第十九条 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的单位应是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并符合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本省市场准入条件。

第二十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通过验收后,应于20日内完成运行维护移交工作。

第二十一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权限与有资质的运行维护单位签订运行维护合同,委托运行维护单位对其监管的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开展运行维护,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一)在污水连续排放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水质在线监测设备至少每两小时获得1个监测值,每天保证有12个监测数据;pH值、温度和流量至少每10分钟获得1个监测值;污水间歇性排放的,根据实际排水时间确定监测频次。

(二)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设备每10秒应获得1个累积平均值,自动生成10分钟均值、小时均值。

(三)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所有分析药剂必须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配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

(四)运行维护单位应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国家认可的标准物质每月至少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进行一次现场校验。

第二十二条 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由省级财政承担,其他排污单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落实。

第二十三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钥匙及密码由运行维护单位和负责监管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保管,排污单位不得保管。

第二十四条 运行维护单位必须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备有足够的备品、备件,采样、分析、通讯等设备发生故障是,运行维护单位应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及时修复、排除故障,并不得擅自停运、拆除、更换、闲置自动监控设备及改变设备安装位置

第二十五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时,运行维护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向委托其开展运行维护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维修、更换,必须在48小时内恢复自动监控设备正常运行。若48小时内无法排除故障,应安装备用仪器。48小时内既不能修复也无法安装备用仪器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向委托其开展运行维护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和恢复运行的期限。超过48小时不能恢复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期间,要采取人工采样监测的方式报送数据,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人工采样监测费用由运行维护单位承担。

第二十六条 排污单位生产活动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时,应在事前向负责监管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排污单位停产(停业)时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应停运,确需停运的需经负责监管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恢复生产前重新启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二十七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停运或闲置2个月后重新启动前,须按照有关技术规定重新进行校验。当流量监测部件、污染物分析部件等关键部件发生故障时,经维修后在正常运行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比对校验,经确认其监测性能恢复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 运行维护单位需对各个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系统中的各台仪器设备建立严格的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记录,并妥善保存。

第二十九条 运行维护单位每季度应向委托其开展运行维护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设施运行状况书面报告。对故障率高的自动监控设备提出自动监控设备是否需要报废的申请,经市(州)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后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出是否报废的决定。

第三十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专班、专人负责污染源监控平台的管理,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证污染源监控平台的正常运行、数据稳定上传。

(一)协调通信服务商提供整体运行所需的通信服务保障;

(二)对自动监控系统中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点组成的无线专网及监控中心间的专线网络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测,检测记录存档;

(三)定期对监控平台软件系统进行运行日志分析,发现故障通过协调软件开发商及时排除;

(四)定期对监控中心硬件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排除硬件故障。

第四章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管应责任到人,每日查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将数据异常、数据掉线等问题记录在案,通知监管人员和运行维护单位查明问题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一)发现自动监控数据异常时,应立即安排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因自动监控设备运行故障导致数据异常的,通知运行维护单位进行修复。故意破坏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转的,查清违法事实,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企业超标排污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实施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不达标的,报请县以上人民政府关闭该企业。调查处理情况应于24小时内报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国控企业同时报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二)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生故障超过3天未恢复亦无情况说明的,国控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显示超标排污超过3天未进行查处的,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进行稽查。

第三十二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国控企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发现设备运行不正常应责成运行维护单位立即进行修复。

第三十三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需停运、拆除、核心部件更换或重新使用的,排污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前向负责监管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三十四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测机构每季度应对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进行一次比对监测校验。国控企业比对监测校验费从省级财政承担的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补助费中列支,其他企业的比对监测校验费由企业所在地市(州)级财政承担。

第三十五条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级环保部门每季度对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定和运行维护单位考核等工作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于每年1月30日前对上各自动监控设备承建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全省进行通报。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七条 排污单位未按规定的期限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条和国家《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废水排放企业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废气、噪声排放企业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暂停该单位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审批和环境保护资金的拨付。第三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项目未按要求安装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对废水排放企业可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废气、噪声排放企业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及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断电、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或传输虚假数据的排污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由排污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及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断电、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或传输虚假数据的排污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环境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及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断电、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或传输假数据的排污单位,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条和国家《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由排污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辖区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故障率或监测数据日均值超标率超过20%以上的地区,暂停审批该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暂停环保专项资金项目、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和环保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

第四十三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承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资格,用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相关产品亦不得在本省销售和使用:

(一)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使用非中标设备2次以上(含2次)的;

(二)不能及时提供售后服务和设备质量保障,直接导致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单位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恢复系统正常运行3次以上(含3次)或超过规定期限10天不能恢复正常运行的;

(三)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或传输虚假数据的;

(四)考核不合格的。

第四十四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年正常运行小时数(包括数据联网传输)与企业实际排污小时数比率(即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率)低于90%的,每少1%,扣减该点位下一季度省级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经费的5%,直至扣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系统运行异常时,运行维护单位不能按期修复亦无情况说明的,每发现一次,扣减该点位下一季度省级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经费的5%。

第四十五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的资格:

(一)承担运行维护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超过20%的点位正常运行率低于90%的;

(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系统运行异常时,不能按期修复亦无情况说明,全年累计5次以上的;

(三)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或传输虚假数据的;

(四)考核不合格的。

第四十六条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扣减省级财政对当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补助经费,削减环保能力建设资金的支持,并在全省环保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一)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而导致第三十一条第二款情况发生3次以上(含3次);

(二)不能正常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软件,全年累计超过30天不能向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上传数据的。

第四十七条 不按批准用途使用环保专项资金建设、运行维护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两年内不得申请使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八条 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非法谋取利益的,应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依据本办法所制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现场检查、资金管理与考核细则等为本办法的补充部分。

第五十条 省内以前颁布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相关规范、办法与本办法有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湖北省环保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保障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规范稳定运行和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智能监控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由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监控系统、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组成。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在线自动监测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仪表、传感器等设施,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

监控系统是指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通信传输线路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用于对污染源实施在线自动监控的计算机软件及硬件设备等。

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综合管理平台是指部署在省级环保部门的用来接收现场端上传的自动监控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核查、处理的软件系统(以下简称“省监管平台”)。

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由安装在现场端的智能监控仪器、视频监控设备和部署在省级环保部门的污染源智能监控平台组成,主要用来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数据、工作状态和设备参数进行监控。第四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经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的,其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核查、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各级环保部门按“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负责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日常监管。

(一)省级环保部门职责:

1.确定省级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督促市(州)级环保部门落实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任务;组建全省统一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并按要求与环境保护部监控中心联网;

2.对环境保护部委托和省级负责审批的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环评验收范围同时验收;

3.对在本省内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承建、运行维护的单位进行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4.指导全省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工作; 5.制定本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运行维护的技术规范;

6.负责省级污染源监控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维护,并向全省各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供技术指导;

7.负责省监管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8.负责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9.其他与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的工作。

(二)市(州)级环保部门职责:

1.确定市级重点排污单位名单,报省级环保部门备案,督促其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并向社会公开;

2.对市(州)级负责审批的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环评验收范围同时验收;

3.对市(州)辖区内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等进行日常监管,负责本辖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对未通过数据有效性审核的重点排污单位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负责组织对通过验收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每季度完成一次比对监测;

4.对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关闭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通过断电、停水、弄虚作假等手段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予以处理或处罚;

5.负责市(州)级污染源监控系统的管理与运行维护; 6.其他与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的工作。

(三)县(市、区)级环保部门职责:

1.对县(市、区)级负责审批的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环评验收范围同时验收;

2.对辖区内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等进行日常监管,根据市级环保部门安排对通过验收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每季度完成一次比对监测; 3.对不按照规定建设或者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关闭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通过断电、停水、弄虚作假等手段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予以处理或处罚;

4.其他与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的工作。第六条 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

(一)承担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环保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二)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配合比对监测;

(三)负责提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智能监控工作必需的房屋、交通、水、电、安全、防火、防盗、防漏、通讯等基本条件;

(四)对自动监控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按要求信息公开;

(五)依照有关规定向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故障、检修、停运、事故及处理的情况;

(六)配合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现场端设备的建设、安装工作,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与智能监控系统对接所需的技术改造并承担相关费用,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与智能监控系统对接并正常运行。

第七条 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单位的责任:

(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提供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所需的设备、软件和服务;

(二)提出本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与污染源智能监控平台对接所需的技术及改造要求,并做好相关协调及对接工作;

(三)运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对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线索、证据进行收集整理,向省级环保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四)其他与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相关工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环保部门举报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关闭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通过断电、停水、弄虚作假等手段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第二章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

第九条 重点排污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应当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作为环境保护设施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条 重点排污单位在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

第十一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成并调试合格且联网连续正常运行时间达到168小时后,重点排污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验收监测。

第十二条 重点排污单位新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联网正常运行30日后,申请纳入建设项目环评验收;改建、扩建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应按照有关要求自行组织技术审查,并向有关环保部门报备。第三章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维护 第十三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可以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工作。

第十四条 重点排污单位不得擅自停运、拆除、更换、闲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和改变设施安装位置。

第十五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时,重点排污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向属地化管理的环保部门书面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维修、更换,必须在48小时内恢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期间,要采取人工采样监测的方式报送数据,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

第十六条 重点排污单位生产活动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时,应在事前向负责监管的环保部门提交书面报告。重点排污单位停产(停业)时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不应停运,确需停运的需经负责监管的环保部门同意,并在恢复生产前重新启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第十七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记录,并妥善保存。

第四章 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

第十八条 本省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费用由省级环保部门承担。第十九条 在本省从事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单位不得从事本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承建和运行维护工作。

第二十条 安装在现场端的污染源智能监控设备属于政府固定资产,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损坏和干扰其正常运行。第二十一条 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满足省级环保部门对污染源智能化监控平台正常运行绩效考核要求,对全省已建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实施智能化监控。

第五章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定岗定责,每日查看省监管平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响应处理。

第二十三条 环保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发现设备运行不正常应书面责成重点排污单位立即进行修复。

第二十四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需拆除或重新使用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在事前向负责监管的环保部门提交书面报告。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一)重点排污单位未按照规定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

(二)建设项目的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三)不正常使用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

(四)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自动监测数据的;

(五)其他违反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承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的资格,用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相关产品亦不得在本省销售和使用:

(一)擅自使用不符合国家、省、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未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进口设备须取得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检验中心的适用性检测报告和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的设备的;

(二)不能及时提供售后服务和设备质量保障,直接导致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单位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恢复系统正常运行3次以上(含3次)或超过规定期限10天不能恢复正常运行的;

(三)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违规处理监控样品、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或传输虚假数据的。

第二十七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单位有使用修改系统参数、改变采样点位、违规处理监控样品、干扰数据传输等手段影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或传输虚假数据等行为者,取消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的资格。

第二十八条 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在本省从事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的资格:

(一)在本省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的;

(二)不如实反映自动监控设施智能化监控结果或弄虚作假的;

(三)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绩效考核评估不合格的。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技术指南》与本办法同步实施。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篇3: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1 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输内容问题

传输内容问题集中表现在传输内容仅对数据传输作了相关规定, 而未规定其他的传输内容。自动监控系统在传输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协议规范, 但目前仅限于数据, 未对自动监控站房、监测设备参数、环境条件、日常运行维护信息等进行规范, 导致传输工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

1.2 信息内容不统一

对于自动监控系统而言, 虽然现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信息内容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例如, 当前省、市、县以及被监控企业均有一个自动监控平台, 用于查看自动监控数据, 但受平台传输协议和硬件设备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同样的信息展现的内容不统一, 可能存在因数据缺失、小数点取舍不同和数据计算方式不同而导致的二次数据出现不一致等情况。

1.3 对接需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 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获得了业界的高度重视, 行业的需求虽然为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但自动监控系统依然未有大的成就。当下, 不同管理层级的管理重点不同, 对平台的建设重点也不同。一些管理层级有对接的需求, 而当这种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 就会使自动监控系统形同摆设。对接是自动监控系统的一项基础功能, 良好的对接可以确保自动监控系统不漏掉任何数据、内容, 使其在多方面体现监控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内容丰富性。

1.4 共享问题

自动监控系统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自动监控平台和其他环保业务有数据信息共享需求, 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甚至出现了信息闭塞的情况, 就会促使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大幅提升。这对自动监控数据的共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但涉及到各种业务平台之间的对接, 该系统还缺少一个有效的共享机制。

2 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与管理

自动监控系统的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都在可控范围内, 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经过讨论与分析, 笔者认为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与管理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且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

2.1 信息化整合

虽然自动监控系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该系统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否则将影响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笔者认为, 应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对自动监控系统实施信息化整合的策略, 从整体上把控问题的走向, 并逐步消除各种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 认为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优化传输协议。在已有传输协议的基础上, 新增满足现实需求的协议标准, 用于保障监控数据的可信度。②完善数据统计评价方法体系, 规定数据单元和数据修约取舍的要求。统一数据计算方式, 确保各级平台的计算方式一致。③规范数据信息展示模式, 统一数据状态的着色。例如信号灯, 看见何种颜色即可知道该数据是否可信、是否存在环境风险隐患、是否违法排污等。④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方式和途径, 使各个需求方按照规范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获取和推送。

综合各方面的需求, 将自动监控系统融合成一个综合大平台, 然后根据各方的关注重点和管理需求设定账号, 并根据角色权限进行管理。通过以上的信息化整合措施, 有效解决了传输内容、信息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并且在应用自动监控系统时形成了工作上的良性循环。

2.2 信息化管理

在自动监控系统的日常应用中, 即便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整合, 仍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经过信息化整合后, 自动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均有所提高,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为操作者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但是, 自动监控系统是一个整体, 属于企业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 应为其他工作提供帮助。企业应对其进行全面管理, 确保自动监控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笔者认为, 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管理报警功能

任何一种自动监控系统, 报警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在环保工作中, 如果出现了雾霾或其他恶劣天气, 抑或是因火灾造成的滚滚浓烟, 在进入到监控区域后, 自动监控系统都应该报警, 提醒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 自动监控系统的报警功能是信息化管理的重点部分。在实际操作中, 要合理设置所监控应用服务器性能参数的阈值, 当所监控的参数值超过预设值时, 系统就会发出邮件报警, 具体来说, 是将该报警信息通过固定的模板形成短信, 最终以短信形式通过电信运行商的设备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中, 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2.2 系统测试

自动监控系统信息化整合完毕后, 不能直接投入使用, 而要经过一定的测试。如果测试不合格, 则要根据测试结果对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试;如果测试合格, 则要将测试结果和相应数据记录下来, 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具体的测试方法为:测试系统的可用性, 即通过该系统添加网络中所要监控的节点, 添加成功后, 就能对所添加的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控。系统可以监控网络中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网站等在内的网络设备。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开源监控软件, 但是它们的监控范围有限。

3 关于信息化整合与管理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自动监控系统已经走向大众化, 即使是一个小店面, 都可以应用自动监控系统来搜集数据和信息, 并防止偷窃行为的出现。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 例如公路、车站等地, 利用自动监控系统可以更好地观察车辆、行人的动向, 避免违法犯罪行为。总之, 经过信息化整合与管理后, 自动监控系统发生了较大改变, 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 我国在自动监控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主要探讨了多种技术的应用和多个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信在未来, 该系统会有更大的发展。今后, 相关人员应从自动监控系统的客观需求出发, 寻找系统功能的多元化应用方案, 满足人们各个层面的需求。我们要让自动监控系统不断进行信息化整合, 实现多层次的良性循环, 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总之,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实施环境监管的先进手段, 能够提升环保工作的效率, 有着传统环境监察监测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监控内容传送、对接、数据共享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不但要解决这些问题, 还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日常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充分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的作用, 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 实现对污染源的监控、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打下基础, 从而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摘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监控污染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 是国家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重要保障。指出了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与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促进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信息化整合,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备萍, 陈志斌, 徐敏, 等.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 2014 (22) .

篇4: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关键词】水情自动采集;信息化;RTU(终端机);GSM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32-02

前言

湖北省汉江局管辖范围内现有自测水位测报站38个,担负着汉江、东荆河水位、雨量等基础数据的报汛工作,是汉江、东荆河防汛调度、洪水预报、水文演算与分析等方面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也是在防汛期间各级领导及指挥决策机关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形势,科学制定防汛调度方案的依据。

汉江局水位自测站是东荆河重要的水位控制站。东荆河河道长173.4公里,但由于只有潜江水文站一个长江委控制站,因此东荆河各水文自测站无疑成为了东荆河防汛抗洪的关键控制站点。另一方面,在我局管辖的汉江河道内,汉江下游虽然有沙洋、泽口、岳口、仙桃四个长江委控制站,但由于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防汛期间,必须以自测站水位观测数据作为补充。其次,汉江自测站中有些站点的数据已成为汉江防洪调度的关键数据。如大王庙、白虎池、万家坝、杜家台鱼嘴、杜家台闸等站水位数据,如果精度达不到要求,将对防洪调度造成较大影响。

汉江局现有水位测报主要依靠人工观测,然后将水情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局防办“水雨情测报信息处理系统”汇总。由于观测手段原始、落后、简陋,精度不高,数据传输不及时,已无法满足科学防洪的需要。为此,汉江局“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自设水位站自动测报系统建设项目纳入议事日程。

1、自测站基本情况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管辖汉江中下游的一部分河道,河段长410kin,两岸堤防长度757.929km。其中:汉江河道长237km,两岸堤长440.773km(其中汉江遥堤长55.265km,汉江干堤长385.508kin);东荆河全长173km,两岸堤长310.621km。我局所辖汉江、东荆河两岸堤防和长江堤防一道构成了整个江汉平原的天然屏障。在管辖范围内共设有水位自测站38个分别在:钟祥管理分局范围内4个、天门管理分局范围内4个、罗汉寺闸管理分局范围1个、泽口闸管理分局范围1个、田关闸管理分局范围1个、杜家台分洪闸管理分局范围2个、仙桃汉江管理分局范围2个、潜江东荆河管理分局范围1个、监利管理分局范围3个、仙桃东荆河管理分局范围9个、洪湖东荆河管理分局范围10个。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欧亚大陆冷高压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有严寒,夏有酷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以气旋雨这主。多年平均气温16.1~16.4。c,多年平均降雨1100mm~1250mm,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降雨的80%要左右。

地貌特征以堆积地形为主,有剥蚀堆积陇岗地形、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河漫滩与心滩等组成。区内地势平坦,总体上西北高,东北略低。水系发育,湖泊、沟渠密布,汉江、东荆河贯穿全区。

2、系统建设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能及效益。水利行业作为传统行业,要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必须加快水利信息化及现代化步伐。我局水雨情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报汛人员劳动强度大。

二是数据可靠性差。

三是汛前对水尺的校核、维护成本高。

四是数据传递不及时.由于采用人工观测,加上距离远近不同,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报汛不及时的情况。

针对我局水位自测站在测报工作中存在的这此弊端,进行水位自动测报项目建设势在必行。水位自动测报站项目主要是实现水位、雨量的自动采集,水情信息自动传输到汉江局中心站,为防洪调度提供可靠的水情信息。水位自动测报站建设和水雨情报汛信息处理系统运用将彻底改变我局防汛信息化落后的局面,为我局防汛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系统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们按照“经济实用、稳定可靠、标准规范、先进开放”的建设原则,力求以最少的工程投资,达到最佳的整体功能效益。通过现场实地勘测和我局基层水位站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先期试点的方式,选取钟祥大王庙、洪湖中革岭、仙桃杨林尾3个水文站点,分别采取气泡压力式水位计和压阻式水位计两种方式遥测设备,以测试那种方式更适合汉江流域实际情况。

4、自测站结构及功能

为保证系统可靠、有效地运行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系统必须应用新的自动测报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远地编程控制技术,因此在各遥测站采用测、报、控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由传感器、遥测终端、通信终端和电源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为保证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下,遥测站设备能在雷电、暴雨、停电的恶劣条件下可靠、正常的工作,遥测站的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板浮充蓄电池供电方式,并配置充电控制器。

水文站和中心站等类型的遥测站供电电源由1块40W太阳能板、1个充电控制器、1个100Ah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组成。

遥测站和中心站都要建设避雷接地系统,保证设备全部在避雷保护范围内,中心站和遥测站的接地电阻应≤8Ω。

自测站功能:

①自动采集:能自动采集降雨量及水位变化值,采样间隔可编程设置,并现场固态存储;实时將遥测站水情信息转发至中心站。

②具有定时自报和自动加报以及响应召测功能;

③主备信道自动切换功能;

④自维护功能:具有定时工况报告、低电压报警、掉电保护等项自维护功能;

⑤工作环境:能在雷电、暴雨、停电等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45天。

5、中心站结构

目前,我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比较广泛的通信方式有:卫星、电话、GPRS、超短波(UHF/VHF)、GSM。

根据本系统区域的通信资源情况,并结合新建遥测系统的通信状况和本系统的运行特点(每年只运行半年5月1日一10月1日),汉江河道管理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至中心站的通信组网采用GSM短信。

中心站数据接收处理设备主要由数据接收通信软件、数据接收计算机(包括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实时数据库)、水雨情信息系统组成。

通信软件、数据接收计算机、水雨情信息系统构成中心站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完成系统各遥测站的水情信息、运行工况信息的实时接收、处理和入库,并可对各遥测站进行实时监控、运行管理。

中心站水雨情信息系统基于windows2003Server平台开发,依赖于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运行。系统数据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人工录入两种方式,根据现场情况和实际需要部署。自动采集由RTU及RTU数据接收器组成系统自动完成。人工录入由系统提供WEB录入界面。所有的数据保存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系统发布方式为WEB发布,通过正浏览器展示。

中心站功能:

①能实时接收全系统各遥测站的水情、运行工况等数据,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合理性检查处理后进入数据库保存;

②能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各遙测站的运行,对各遥测站进行参数设置、读取信息以及批量数据下载;

③能对全系统各遥测站进行统一校对时钟,有超限告警功能;

④可进行水情、运行工况等信息的查询及图表打印输出;

⑤有安全、保密的数据维护功能,提供可自动或人工进行数据备份。

6、系统应用成果

篇5: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发展和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行办法》(鄂政发[2008]62号)和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及其管理活动。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污染物。所称排污权是指在排污许可核定的数量内,排污单位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环境直接或者间接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权利。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单位在交易机构对依法取得的主要污染物许可排放量进行公开买卖的行为。通过交易获得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的排污单位,不免除环境保护的其他法定义务。

第四条 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遵循自愿、公平、利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的原则。

第五条 交易机构负责为湖北省排污权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等服务,并履行鉴证职责,实行自律管理。

第六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的核准;对排污权交易双方资格进行审核认定;监督交易合同的履行。

省物价、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竞价基价的测算和审核发布,并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金标准和收取、使用办法。

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金的收取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成立湖北省排污权储备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收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并参与排污权交易活动。

第八条 经交易取得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闲置不用的,可通过排污权交易进行转让。

第二章 排污权的分配与管理

第九条 省辖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分级管理的原则,核定排污单位污染物初始排放权。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排污单位主要初始污染物排污权分配实施统一监督、指导,并负责组织核定属国控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

市、州、直管市、林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省控、市控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核定分配;

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划范围内其他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核定分配。

第十条 对2008年10月27日前已建成项目和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的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配额原则采取无偿分配方式分配给各排污单位。2008年10月27日之后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业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量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有偿获得。

第十一条 依法关闭、取缔企业其无偿获得的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无偿收回;其有偿获得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转让,也可用于今后的转产项目,保留期为两年。

企业自行关闭、破产,其拥有的排污权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转让,也可用于今后转产项目,保留期为两年。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改组、兼并和分立等,应报经原分配初始排污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定。变更后的排污权大于变更前的排污权之和的,超出部分应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获得。

排污单位在原址改制、变更法人等,不涉及排污权和排污方式变化的,其原拥有的初始排污权指标继续有效。如需要新增排污权指标的,新增部分应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获得。

第三章 交易机构认定审核

第十三条 排污权交易机构的认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交易机构应当是独立法人。

2、交易机构应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从事类似产权交易等相关的工作经验,具备相应的交易操作规范。

3、交易机构应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具备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可独立支配的固定资产和经费。

4、交易机构应具备电子交易系统、信息发布网络平台等软硬件设施。

5、交易机构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交易机构应提供交易的信息发布、受理登记、交易结算和鉴证等一系列的服务。

第十四条 申请为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机构的单位,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1、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机构申请报告;

2、营业执照副本、章程及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3、企业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4、工作场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证明复印件);

5、近一年的财务报表;

6、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或资料。

第十五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交易机构的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审查合格的,以委托形式出具相关文件,一次委托时间为一年;审查不合格的,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审查工作结束后,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所选择的交易机构的基本信息,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

第四章 交易主体资质审查

第十七条 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主体为转让方和受让方。

转让方是指合法拥有可供交易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的单位。受让方是指因实施建设项目(国家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量的排污单位。

第十八条 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方包括以下两方面:

1、通过实施工艺更新、清洁生产以及强化污染治理,主要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少于许可排放量的排污单位。

2、依法取缔、关闭的排污单位,其无偿取得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无偿收回,收回的排污权由湖北省排污权储备管理中心管理并进行交易。

第十九条 通过实施工艺更新、清洁生产以及强化污染治理的排污单位,拟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应如实填报《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申请表》,向企业所在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企业所在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核准意见书》。

排污单位申请排污权转让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申请表》;

2、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复印件;

5、总量来源认定的技术报告;

6、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或资料。

第二十条 省排污权储备管理中心拟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核准意见书》。

第二十一条 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业建设项目因新增排污许可量需要购买主要污染物许可权的排污单位,应如实填报《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申请表》,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核准意见书》。

排污单位申请排污权受让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申请表》;

2、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5、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或资料。

如特殊情况尚未进行工商登记的排污单位可暂不提交材料2和3。

第二十二条 接纳工业废水量不小于80%的污水处理厂,其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应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获得。在申请排污权指标时,应扣除其接管的生活污水量。

第二十三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转让方或受让方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审查合格的,出具相关审查意见;审查不合格的,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五章 排污权交易方式及流程

第二十四条 排污权交易方式和流程应按照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规则(试行)》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排污权交易一般采取电子竞价、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一)电子竞价。是指转让排污权有两个以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在价格成为竞争唯一指标的情况下,通过交易所电子竞价交易系统进行分轮连续报价,确定报价最高者为受让方的交易方式。

(二)协议转让。是指转让排污权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以协议成交的交易方式。

(三)其他方式。是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二十六条 排污权交易竞价基价由省物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主要污染物治理的社会平均成本,兼顾环境资源稀缺程度、交易市场活跃程度等影响因素定期组织测算,并由省物价、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审核发布。

第二十七条 转让方根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核准意见书》到交易机构进行转让委托,交易机构受理并审查确认,确认后向转让方出具《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委托受理通知书》,并在交易机构网站上进行挂牌公告。

第二十八条 受让方根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核准意见书》到交易机构进行受让登记,并以转让标的竞价基价受让全部意向受让数量所需金额的30%缴纳受让保证金,交易机构受理并审查确认,确认后向受让方出具《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申请受理通知书》。

第二十九条 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实行统一结算,由交易机构设立专门帐户,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交易机构共同管理。

第三十条 交易双方根据交易结果正式签订《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受让方此前缴纳的受让保证金用于冲抵交易价款,余款在《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补齐。

第三十一条 排污权出让金的标准、收取和使用,按照《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金管理办法》实施,该办法由省财政、物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条 排污权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服务费,由交易机构按省物价、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标准据实收取。

第三十三条 受让方在受让登记时,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到指定账户,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后,此部分保证金用于冲抵交易价款;若受让方没有取得受让权的,其保证金在交易结束起3个工作日内由交易机构全额退还;若受让方取得一定的受让权但交易价款未达到受让保证金金额的,其受让保证金与交易价款差额部分在竞价交易结束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由交易所退还;若受让方违反相关规定或不履行《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的,其所交保证金不予退还,该部分保证金按照交易服务费的收取标准扣除服务费后,余款纳入同级财政。

第三十四条 转让方在排污权交易中取得的收益,按照国家法律缴纳税金。

第三十五条 交易所在收到受让方全部交易价款、并完成结算手续后,向交易双方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鉴证书》,同时抄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份,并在出具鉴证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扣除交易服务费后的交易价款余额(不计利息)转入转让方指定账户。

第三十六条 交易双方各自凭《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鉴证书》,到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确认手续。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确认文件,办理排污申报登记变更手续,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机构每年1月10日前,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交易机构工作报告等相关材料。

第三十八条 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双方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审核,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交易双方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如下:

1、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基本情况(含所交易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数量、交易后交易双方主要污染物核准量等);

2、上交易双方主要污染物核定排放量;

3、对超过核准排放量方的环境行政处罚情况。

第四十条 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一条 排污权交易必须在依法设立的排污权交易机构内按规定程序进行,严禁场外交易。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二条 交易双方如超出交易后核定的主要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排放污染物,由负责核发其《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交易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交易机构如管理混乱,非法挪用出让金,严重扰乱交易市场的,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法终止委托,并向社会公告。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湖北省环保局负责解释。

篇6: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以下简称排污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保障排污权交易依法、有序进行,根据《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行办法》(鄂政发〔2008〕62号),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排污权交易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平等、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 本规则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活动,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湖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运行跟踪管理系统,监督交易合同履行,根据交易机构出具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凭证办理交易双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确认手续;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确认文件,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负责对交易双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交易机构负责为排污权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等服务,履行交易鉴证职能。

第六条 排污权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服务费,由交易机构按省物价、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标准据实收取。

第二章 交易主体

第七条 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主体为转让方和受让方。

转让方是指合法拥有可供交易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的单位。受让方是指因实施建设项目(国家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量的排污单位。

第八条 排污权交易主体资格需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三章 交易方式

第九条 排污权交易一般采取协商转让、电子竞价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一)协商转让。是指转让排污权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双方协商确定价格。

(二)电子竞价。是指转让排污权有两个以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在价格成为竞争唯一指标的情况下,通过交易机构电子竞价交易系统进行分轮连续报价,确定报价最高者为受让方的交易方式。

(三)其他方式。是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十条 采取电子竞价方式转让排污权时,由交易机构按照《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电子竞价交易规则(试行)》组织实施;采取其他方式转让排污权时,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四章 交易程序

第十一条 排污权交易程序依次分为转让委托、转让委托受理、挂牌公告、意向受让登记、意向受让受理、确定交易方式、交易管理、成交签约、交易价款结算、受让保证金退还、交易鉴证与资金交割、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 转让委托:排污权转让方须向交易机构提交《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委托书》等转让委托文件。转让方对其所提交转让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转让方须允许交易机构将转让标的细分后转让。

转让方须向交易机构提交以下文件:

1、《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委托书》;

2、《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核准意见书》;

3、交易机构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转让委托受理:交易机构在收到所需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的,向转让方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委托受理通知书》;审查不通过的,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挂牌公告:交易机构应根据转让方提交的转让委托文件,在受理排污权转让委托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制作《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公告》,并在交易机构网站上刊登,公开披露有关排污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挂牌公告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转让公告》包括以下内容:

1、转让标的名称;

2、转让标的数量;

3、交易竞价基价;

4、挂牌时间及期限;

5、受让方须具备的条件;

6、受让登记时间;

7、受让登记联系方式;

8、其他需要披露的事项。

第十五条 意向受让登记:挂牌公告时间同时为意向受让登记时间。意向受让方在受让登记时,以转让标的交易竞价基价受让全部意向受让数量所需金额的30%缴纳受让保证金,并向交易机构提交以下文件:

1、《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申请书》;

2、《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核准意见书》;

3、交易机构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意向受让方对所提交意向受让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意向受让登记期间,如转让标的情况发生变化,并可能影响排污权交易正常进行时,转让方应立即书面通知交易机构。

第十七条 意向受让受理:交易机构在收到所需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的,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申请受理通知书》;审查不通过的,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确定交易方式:

(一)经公开征集产生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后,在挂牌公告期满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由交易机构按照本规则第九的规定,确定相对应的交易方式。

(二)交易机构在其网站发布交易方式确定通知,并告之转让方和已被受理受让申请的意向受让方。

第十九条 交易管理:

(一)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时限内,受让方累计受让的排污权不得超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范围。

(二)在交易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暂停交易,按规定程序报审后再次进行:

1、转让标的权属在政策、法律事项中有争议的;

2、交易价格低于当期交易竞价基价的;

3、第三方对转让标的权属提出争议,且提供证明材料的;

4、经交易机构确认,转让方认为须暂停交易的。

第二十条 成交签约:

(一)采取协商转让方式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交易机构组织下,根据协商价格签订《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

(二)采取电子竞价方式交易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竞价结果正式签订《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

(三)采取其他方式交易时,由交易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组织交易双方正式签订《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

第二十一条 交易价款结算:

(一)交易双方签订《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后,受让方此前缴纳的受让保证金用于冲抵交易价款,余款在《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转入交易机构指定账户。

(二)交易价款实行统一结算。

(三)交易价款应来源于受让方银行账户。

(四)交易价款统一以人民币结算。

第二十二条 受让保证金退还:

(一)没有通过资格审核的意向受让方,交易机构在公告期满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保证金全额退还。

(二)意向受让方参与竞价但没有取得受让权的,其保证金在竞价交易结束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由交易机构全额退还。

(三)意向受让方取得一定的受让权但交易价款未达到受让保证金金额的,其受让保证金与交易价款差额部分在竞价交易结束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由交易机构退还。

(四)意向受让方取得竞价资格但未参加交易机构组织的竞价交易的,或参与竞价但不履行相关程序的,其所交保证金不予退还。

(五)已取得受让权的意向受让方,不按期与转让方签订《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的,或不履行《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的,视同放弃受让权,其缴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

(六)交易机构退还受让保证金时,不计利息。第二十三条 交易鉴证与资金交割:

(一)交易机构在收到受让方全部交易价款、并完成结算手续后,向交易双方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鉴证书》,同时抄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二)交易机构在向交易双方出具《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鉴证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扣除交易服务费后的交易价款余额(不计利息)转入转让方指定账户。

第二十四条 变更登记:交易双方各自凭《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鉴证书》,到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确认手续。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确认文件,办理排污申报登记变更手续,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终止排污权交易活动,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交易行为无效。

(一)未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在交易机构进行交易的;

(二)转让方不履行相应的批准程序或者超越权限、擅自转让排污权的;

(三)转让方或受让方相互串通的。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以及交易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由省环保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星星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年春季防火宣传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