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者创业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2024-06-22

关于创业者创业成功的要素有哪些(共9篇)

篇1:关于创业者创业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创业者创业成功的要素

第一、目标。你永远不可能强按着一头不想喝水的牛去喝水,同样,你也不可能在你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取得此生你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目标是欲望的表达,“要什么”从来就比“怎样做”更为重要。但是目标不是欲望,目标更加具体,也往往给自己设定了时限。它既有欲望的感情、牵动因素,同时也有自己做主、不让自己从散漫中游移的因素。

第二、胸怀。所谓胸怀,就是一股用天下之材、尽天下之利的气度,当然,还包括相当程度的包容———对异己的包容,对陌生的包容,对不如自己者的包容。只有这样,你才会形成一种从广大处觅人生的态度,把生命的境界做大,把事业做大。 第三、勇气。冒险的勇气、行动的勇气。人的自由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主动性在于向多种可能性敞开。假如你不尝试什么,你就不会真正知道自己是什么,也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有这样一句名言倒是很值得一记:举枪———射击———瞄准。毋惮初难,毋恃久安,先做了再说。一切生机全从行动中来,从动态发展中来。人常常抱怨自己缺少机会,记住,运动乃机会之母。

第四、坚持。许多事没有成功,不是由于构想不好,也不是由于没有努力,而是由于努力不够。时下有个概念叫开拓者。什么叫开拓?开拓就是除了开辟还需拓进。坚持就是拓进,就是遇到困难决不放弃的韧劲儿。 就这样,目标、胸怀、勇气、坚持,再加上聪明,构成了成功者最为重要的五要素,而聪明只占第五位。如果我们相信人的聪明并不完全属于天生,也可以通过后天来造就,那么,有了前四者,聪明也会更容易产生。

名人成功的小故事

1、松下刚刚陷入事业的困境,这天他无助地走在路上。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插头只有一个。 “你能不能快一点开灯,让我怎么看书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说好了,都过了30分钟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电线,的确太不方便了,何不想个可以两用的插头呢?他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久,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试用品问世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供不应求,松下的事业也从此走上轨道,利润大增。 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好机会。

2、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3、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4、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之前,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叫皮尔底加斯的大臣非常惊奇。问道:“陛下,那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听到这个回答,皮尔底加斯说:“那么请让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 希望是创造人生的路标,在任何时候都别放弃它。

5、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6、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7、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篇2:关于创业者创业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2、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写出你可能的融资渠道。

1、个人资金

2、私人借款

3、合作经营

4、银行贷款

5、政府资助

6、风险投资

五、论述题下面就综合上述小节的一些“灵光”,介绍一下如何“按部就班”的发掘创业机会:

1、分析特殊事件,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美国一家高炉炼钢厂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购置一座迷你型钢炉,而后竟然出现后者的获利率要高于前者的意外结果。再经分析,才发现美国钢品市场结构已产生变化,因此这家钢厂就将往后的投资重点放在能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迷你炼钢技术。

2、分析矛盾现象,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产品大多只针对专业投资大户,但占有市场七成资金的一般投资大众,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矛盾,显示提供一般大众投资服务的产品市场,必将极具潜力。这与第一小节中提到的关于对个人提供理财计划的行业不谋而合。

3、分析产业与市场结构变迁的趋势,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在国营事业民营化与公共部门产业开放市场自由竞争的趋势中,我们可以在交通、电信、能源产业中发掘极多的创业机会。在政府刚推出的知识经济方案中,也可以寻得许多新的创业机会。像上面第一小节提到的彩铃业务,就是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成为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典型代表。

4、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变化趋势,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单亲家庭快速增加、妇女就业的风潮、老年化社会的现象、教育程度的变化、青少年国际观的扩展……必然提供许多新的市场机会。是否想到了上面儿童玩具的例子?

5、价值观与认知的变化,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人们对于饮食需求认知的改变,造就美食市场、健康食品市场等的新兴行业。这也许就是营养工作室创业项目的来历吧。

6、新知识的产生,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当人类基因图像获得完全解决,可以预期必然在生物科技与医疗服务等领域,带来极多的新事业机会。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创业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寻找创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是善于去发现和体会人们在需求方面的问题或生活中的难处。创业的根本是满足顾客需求。在顾客需求没有满足前就是问题,把“问题”解决了,就可转化为创业的机会。

3、如何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1、培养创新思维

2、培养创业意识

3、培养创业能力

4、培养创业素质

篇3:关于创业者创业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值得一提的是, MIT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 现已成为各国各大高校竞相模仿与研究的对象。考夫曼基金2009年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 MIT毕业生在全球创办了33, 600家公司 (MIT alumni-founded companies) , 其中76%的公司至2009年仍在运营, 这些公司为全球创造了330万个工作岗位。如果把这些公司看作一个独立的国家, 其年销售额保守估计为2万亿美元, 名列全球最大经济体第11位, 而其收益则使该“国家”至少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第17位[2]。

一、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简介

MIT创业生态系统一词最早出现在凯瑟琳·邓恩 (Katharine Dunn) 发表的一篇名为“创业生态系统”的文章中。在此文章中, 邓恩认为:MIT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不再集中在斯隆管理学院, 而是形成了数十个项目组织和中心共同在校园内培养创业精神的“创业生态系统”[3]。美国著名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 (Henry Etzkowitz) 也曾说:“将基础研究与教学与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的MIT模式, 正在取代哈佛模式成为学术界的榜样。”[4]

创业中心作为MIT创业生态系统核心成立于1996年, 其职能是支持并从事创业, 提供有关创业方面的学术课程, 从事外部拓展活动 (External outreach activities) 以及教师开展创业领域方面的研究[5]。自成立以来, 创业中心组织开展各种教育计划,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业者。

围绕着创业中心, MIT不断加强自身与市场及政府之间的交流, 使智力资产、创业人才以及外部资金有效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云集各种创业活动的创业聚集体。创业中心将科学研究与创业教育对接、理论学习与实践历练对接、校内人才与校外资源对接。在将商业化的科研成果、新创企业输入外界的同时, 创业中心也从外界获得资金、政策法规、技术需求等支持, 使科学研究和创业活动能够不断进行, 最终形成高校创业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反哺高校创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另外, 浓厚的创业文化作为MIT创业生态系统运作的潜在动力始终贯穿于整个创业教育过程, 不仅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也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

MIT创业教育从点到面, 覆盖各类学生需求, 突出体现校企之间密切合作, 注重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咨询服务, 在高校、企业、政府与大学生之间形成彼此关联、彼此促进的“生态系统”。因此, 将MIT创业教育体系称之为“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更为合适与贴切 (如图1) 。

二、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功要素

MIT作为创业型大学的成功案例, 具有一系列价值不可估量的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其中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整个创业教育的“系统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 准确的大学定位——系统化思考的至高点

大学的建设定位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 也决定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及价值。MIT建校之初便明确了它的目标是注重应用科学的研究, 并将“手脑并重” (Mind and Hand) 作为MIT校训。在该理念引导下, MIT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与企业相联系并以科学为基础的大学办学模式——创业型大学。为了更好地建设创业型大学, MIT采取了两个层面的措施:

1. 无形措施——思想上强调“干中学”

MIT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它认为学生应当从具体的实践中掌握到相关结论, 通过实验进行教学, 把个人的经验转化成知识。同时, 强调对学生潜力的挖掘, 鼓励给他们从事独立的、有激励性工作的科研机会。

2. 有形措施——行动上建立创业中心

创业中心是MIT进军创业型大学道路上最耀眼的一座里程碑, 它的成立不仅使MIT牢牢把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 更明确了MIT在整个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使其成为校内外各种资源整合的枢纽。

(二) 全方位课程设置——系统化学习的着眼点

1. 完善的课程体系, 打破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围墙

MIT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创业中心提供, 该课程体系涵盖了完整的教育过程周期, 完美演奏了创业教育“三步曲”。 (1) 创业相关知识的普及。不仅包括“公司创业”“社会创业”“创业营销”“设计和领导创业组织”“创业金融”等创业知识普及课程, 同时也包括“创业管理者法律知识”等有关创业法律知识的普及课程。 (2) 创意资产纸质化。该课程主要教授大学生如何将创意形成创业计划, 包括“商业计划的具体细节”等课程。 (3) 创业实践体验。课程将来自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 参与高科技企业管理, 使参加成员亲身体会如何成立与运作一个新创企业。

2. 丰富的第二课堂, 搭建知识传授与创业活动之间的桥梁

MIT有很多关于创业的活动, 这形成了MIT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MIT还经常邀请知名校友或者知名人士分享其亲身体验, 使学生在与成功人士的交流中得到学习与提升。而且, MIT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大量科研项目, 如MIT“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该计划以研究性项目为基础, 使本科生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研究工作。另外, MIT 10万美金创业大赛同样出名, 每年都有多家新企业从这项竞赛中诞生。一项统计表明:如今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自此项竞赛。

3. 特色跨学科设计, 跨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鸿沟

学校设立发展了大量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跨学科课程, 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学习。一方面强调科学和人文的联系, 加强理工科专业的人文 (包括经济) 科学课程的比重, 培养了学生从工程科学与社会人文两个方面的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跨学科聘请教师, 向学生提供大量知识新颖、交叉性强、水平较高的课程和讲座, 不断丰富和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 培养其前沿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 MIT成立“科学、技术与社会规划 (STS) ”学院 (Program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实现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进行跨学科交叉教育[6]。

(三) 专业化师资队伍——系统化教育的基本点

根据MIT教授所从事科研的性质, 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学术型教授, 这类教授不从事外部工作, 主要利用MIT内部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另一类是外部实践型教授, 他们努力在科研与教学之间寻求平衡的同时, 亦从事外部咨询活动。此活动可以在客户所在地开展研究, 也可以利用在学院内部进行研究并时时与外部客户保持沟通。正是这些教授所从事的科研, 才使得科学研究与创业教育的结合成为可能。

由于教授亲自参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创业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将这些理解认识融入到课堂教育中,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性, 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对于那些能够抽出部分时间为企业效力, 能够为学生找到工作又能同时继续自己的研究的教授, 已经成为了典型的MIT学者。”[4]例如以凡尼佛·布什为代表的一批教师, 先是以社会兼职的方式, 利用业余时间,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特定的市场主体提供有偿服务, 以后逐渐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和公司化[7]。

(四) 完善的组织保障——系统化运作的关键点

MIT内部拥有多种创业组织机构服务于创业教育, 它们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根据其组织方不同, 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1. 高校“官方组织”

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在校内成立了大量的官方组织来保证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作。如, MIT创业中心 (MIT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 主要用以创业教育各种资源的整合;创业辅导服务中心 (MIT Venture Mentoring Service) , 主要提供创业咨询与支持;技术专业办公室 (MIT 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 , 主要帮助校内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与转移;资本网络 (The Capital Network) , 主要吸纳与提供创业所需资本, 实现创业资本的流通。值得一提的是, 围绕着专利权问题, 校方还成立了专利委员会 (The Committee on Patents) 和专利管理委员会 (The Committee on Management of Patents) , 用以解决发明权的认定、权属和收益分配问题。

2. 学生“社团组织”

除了官方组织以外, MIT还存在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 极大提高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例如, 全球创业工作坊 (Global Startup Workshop) 、创业者俱乐部 (MIT Entrepreneurs Club) 、创业社区 (MIT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等组织为学生之间的信息流通、创意激荡、经验分享提供了平台, 而风险资本和私人直接投资俱乐部 (The MIT Venture Capital&Private Equity Club) 则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注入了宝贵的资金流。

(五) 多维度支撑平台——系统化实践的支撑点

在创业教育支持方面, 美国政府从以下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高校合法权益,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如出台相应的中小企业免税法, 采用调控手段使资金流向大学生创业主体等。 (2) 优先向新创企业采购。 (3) 成立相关政府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广泛的支援项目, 包括技术支持、融资支持、咨询与培训服务等。如1953年, 美国政府按照《小企业法》成立的专门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机构——小企业管理局 (SBA) 即是美国政府创业支持核心机构。

另外, 社会也存在各种多元化机构支持MIT创业教育, 包括各种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青年创业家大使联盟 (YEK) 、创业基金会 (EF) 、柯夫曼创业中心等。这些组织大多是非营利性组织, 他们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宣传, 开发创业教育课程, 提供创业知识和专业训练, 为创业者出谋划策, 提供创业经费赞助, 奖励优秀学生等方式, 促进MIT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成果的市场化运作转化[8]。

(六) 浓郁的创业氛围——系统化提升的立足点

MIT内部无论是教职人员还是在校学生对“知识成果的转化或者大学须增进与企业界的联系”均持赞同观念, 并以自身行动积极参与到各种创业活动中, 从而最终形成大家共有的“学术与创业相依存”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另外, 校园中还存在MIT创业论坛,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 《科技创业》《技术评论》《斯隆管理评论》《MIT知识产权办公室建议》《MIT“创新影响”研究报告》等评论杂志提供关于创业及创新方面的各种信息, 这些都为营造浓厚的校内创业文化氛围奠定了基础。

同时, 由于美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 使美国市场上形成一个由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各种中介机构组成的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市场。风险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善于通过资本市场为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寻找资金的支持, 同时也通过市场中风险资本家的职业眼光检验自己的创新设想, 保证创新企业能够比较健康、快速地发展。

高校及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以潜在的动力推动政府、企业、个人都广泛参与到创业教育及创业活动中, 对于高校、政府、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创新创业活动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 随着80年代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动以及90年代中后期的互联网创业, 国内的创新创业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 该时期的创新创业者鲜有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 创业经历颇为坎坷。尤其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创业活动愈显艰难, 对创业者的创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 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毕业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我国已正式启动创业教育, 但整体来说, 成效并不突出, 创业成功率较之国外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借鉴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功要素, 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着眼顶层设计, 掌控系统全局

MIT创业教育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准确定位, 围绕着创业型大学定位, MIT进行了系统规划并付诸实施。因此, 我国要提升创业教育水平, 必须先科学规划, 着眼于顶层设计。较之国外高校, 我国高校的独立性相对较弱, 制定创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需从两个层次着手。

1. 国家创业教育的规划层次

虽然教育部选定了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 并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综合式创业教育三大模式, 但是从整体来说, 仍然缺乏一个全面的、可统筹全局的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对此, 教育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应以创业教育为主题, 对我国当前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从基础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拟定等方面与高校、企业共同制定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规划。

2. 高校自身的规划层次

目前, 很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仅是随波逐流, 在课程设置上简单效仿他人, 在教师选择上滥竽充数, 在实践教学环节走“形式主义”路线。因此, 作为创业教育系统的主体, 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发展战略, 明确是否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个教学体系, 如果纳入, 采用何种模式。在整体发展思路明确后, 更要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组织管理机构搭建、科技成果产业化管理等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 三方协调联动, 实现系统运作

目前, 不管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 还是政府制定创业优惠政策, 都是各自埋头苦干, 高校、政府与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从高校角度来说, 高校不清楚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现状。例如在创业教材方面, 由于与社会联系薄弱, 且大多直接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创业学教材移植而来, 导致教材与我国实际情况相脱离, 不适合用来指导大学生创业。从政府角度来说, 相关部门未明确优惠政策体系, 导致一些看似科学合理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 创业引导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都突显出我国创业教育系统性的不足。

与之相反的是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MIT创业教育系统无论是从课程设置, 还是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均体现了系统化的运作。因此, 我国创业教育要取得突破, 必须一改以往孤军作战的局面,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共同利益”, 将高校、政府和社会有效结合。围绕高校, 企业应与大学建立密切的技术合作和人员培训关系,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积极协助企业与大学建立科技园区和技术开发中心, 做到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三方联动, 助推我国创业教育系统良性运作。

(三) 定位系统角色, 突出高校主体

在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 高校、社会及企业都有明确的职责定位。麻省理工学院主要作为核心主体负责理论教学、实践历练与资源整合, 而政府和社会方面则从政策法规拟定、资金支持、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提供支撑。

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系统中, 各组织要素的角色较为错乱, 可以说是“该做的不做, 不该做的穷做”。例如, 高校内部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束手束脚, 仅是简单的知识技能传授, 而忽略创业素质的培养。在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甚少, 多数教师是学术专家出身, 部分老师甚至是“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人员, 普遍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 其教学内容和模式也就难以脱离以理论传授为主, 与创业实践的有效融合较难实现[9]。即便一些高校曾尝试开辟高校创业园区或者成立创业孵化机构, 为大学生提供在校创业支持, 但由于受到资金约束和经济环境的制约, 成效并不突出。这些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有余而实操能力不足, 仅会“纸上谈兵”, 创业之路极易半途夭折。而作为支撑部分的政府和社会往往避开甚至过多地干预高校创业教育实施。

因此, 对于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说, 首先要将高校定位为系统的主体。无论是外界资源输入, 还是创新创业型人才与智力资产输出, 都需要以高校为核心进行, 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方面的优势, 将创业教育融入社会中, 使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智力资产与互补性资产相对接, “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协调。真正发挥出高校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施者、智力型资本激发引导者、新创型企业资源融合者的主体作用。

对于起到支撑辅助作用的政府和企业来说, 政府不仅要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指示性的要求, 更需要创业教育方面专家进行探讨, 开展相应社会调查, 制定针对性、可执行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定期修订完善。同时, 在创业教育研究以及大学生创业环境营造方面, 也要增加资金投入, 在以高校为主导的基础上, 投资建立科技园、创业园、创新园等大学生创业平台。而企业则需通过完善民间融资体系、建立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等方式, 尽可能地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包括资金、技术、评估和认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四) 转变传统观念, 孕育创业氛围

一个系统的运作, 不仅需要多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更需要一个潜在的软动力, 即创业文化氛围。据调查统计, 美国18~29岁的青年中超过60%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 80%的18~34岁的青年想成为企业家, 他们创业动机中的个人独立愿望超过了对财富的追求[10]。可以说, MIT创业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这种文化的推动。

因此, 我国创业教育要得到持续的发展, 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然而, 受传统思想影响, 我国明显缺乏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氛围。就目前而言, 社会上往往是以高校的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家长们也给子女灌输找到好工作、找个“铁饭碗”的思想, 对创业的态度未形成支持、鼓励的氛围。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导致高校更注重于就业率的提升, 而忽略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学校的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

创业文化的缺失不仅掩埋掉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 也对具有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要想创业教育真正长远发展下去, 必须团结一切力量, 在整个社会孕育出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四、结语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成果也不甚突出, MIT作为创业型大学的成功案例, 对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将对我国创业教育开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在“取经”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国内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国外有诸多不同, 盲目的模仿不仅不会对我国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如何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国情进行融合,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2012MIT FACT.Enrollments2011–2012[EB/OL].http://web.mit.edu/facts/enrollment.html, 2011-11-27.

[2]Edward B.Roberts and Charles Eesley.Entrepreneurial Impact:The Role of MIT.Kauffman Report2009[EB/OL].http://web.mit.edu/newsoffice/images/kauffma n.pdf, 2009-02-17.

[3]Katharine Dunn.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EB/OL].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article/14761/page1/, 2005-09-01.

[4][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 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Todd A.Finkle, Donald F.Kuratko and Michael G.Goldsby.An Examin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A National Surve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6, 44 (2) :186.

[6]MIT STS[EB/OL].http://web.mit.edu/sts/academic/index.html, 2011-11-27.

[7]段华洽, 王荣科.MIT——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池州学院学报, 2010, 24 (3) :112-116.

[8]刘凤云.借鉴美国经验的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 2010 (4) :83-85.

[9]张娜, 王晨曦.创业教育在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系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3) :118-120.

篇4:创业者成功的个人要素

创业与创业者的内涵及其特征

成功创业者应具备哪些素质?西方学者对创业及创业者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家就是创业者。比如,著名经济学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经济变革和发展和行动者,是引进“新结合”的经济人物。这里的“新结合”包括新产品、新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利用新原料以及经济部门的重新组合。其中创新与新结合是核心。夏皮罗认为,企业家的行为包括“首创精神、组织或重组社会的或经济的机制以及将资源转化为可获得和利益、承受风险或失败。”荣斯代特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的财富的动态过程。财富是由这样一些人创造的,他们承担资产价值、时间、事业承诺或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风险。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未必是新的或唯一的,但其价值是由企业家通过获得必要的技能与资源并进行配置来注入的。”斯蒂文森对企业家的定义已经几乎就是对创业者的定义了,斯蒂文森等人的定义强调创业是一个过程:“创业是个人———不管是独立地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

因此,创业者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创业者与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其属于开创型的人。二是创业者在现有事业领域具备独到的眼光,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三是在人们所熟知的领域,以他人所没有的奋斗精神和卓绝努力做出非同凡响的业绩。四是在人们熟知的领域形成新的模式。当然,还有学者把创业者的特征界定为敬业、进取、不落俗套、把握机会等。

成功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及其要求

首先,要有创业意识,时时刻刻在寻求机会,不断进取。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创业意识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靠一时冲动产生的,而是需要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不断磨练、积累和升华。创业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源于人的强烈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是创业活动最初的诱因和动力。创业需要是创业意识的最低层次,如果没有创业的需要,就绝不可能产生创业行为也决不可能形成更高层次的创业意识。当然仅有创业需要也并不一定有创业行为,只有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才能形成创业者竭力追求和获得最佳效果和优异成绩的心理动力。创业需要是创业意识的最低层次,如果没有创业的需要,就绝不可能产生创业行为也决不可能形成更高层次的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就是推动创业者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动力。创业理想是创业意识的高级形式,是创业者对未来奋斗目标向往和追求的,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心理品质,有了创业理想即创业意识,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就会充满朝气和活力,产生克服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使创业者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其次,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企业家精神。19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家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后来,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在熊彼特创新理论中,强调了企业家有创新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只有那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远见卓识和拼搏能力,对发明或资源开发高瞻远瞩,对洞察其经济潜力具有特殊天资并使其在投入使用后不断臻于完善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社会中不可缺少,极其珍贵的一种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契约精神、信用精神、民族精神和未来精神等。创业者之所以能够创业,就在于他的创新精神。要创业,就不能墨守成规,亦步亦趋,老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应当以新立足,以奇取胜,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业。竞争精神,这是创业者真正的活力所在,创业诞生于竞争之中,尤其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更为激烈,创业者只有具备竞争意识,才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角逐中捷足先登。契约精神,要求创业者必须讲求信用。信用实际上是企业家的生命,维护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就应像保护自己的双眼一样,在企业经济交往活动中,以诚信为本,是创业者必须追求的一种基本精神。市场经济既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成功的创业者都应有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再次,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不同常人的个人素质。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多个方面。创业者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自信、乐观、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具有较大的雄心等方面。自信心是任何一个创业者取得成功的前提。特别是在从事某些前所未有的创业活动时,其创业的新颖性,势必会有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会招来冷嘲热讽,自信心就成为创业者的精神支柱。自信心和乐观是密不可分的,乐观是自信心的支撑点。没有乐观的态度,自信就难以支持,更谈不上持久。创业者的思维素质包括逻辑思维、直觉判断以及思维敏感度等层次。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者的文化素质,应当在具有丰厚知识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做到广博、全面、综合。作为创业者,要取得成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能只埋头创业,不抬头看路。他不仅是事业的实干家,同时也是具有清醒政治头脑,富有政治眼光的创业领导人,他要时刻把握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使自己的经营活动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最后,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卓越的能力。创业者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推销能力、公关能力等多个方面。观察能力和思想敏感程度紧密相连,是思想敏感程度的实践表现。任何创业,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就无从创业,作为创业者,要善于从常规中发现例外,从正常中发现反常,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挫折看到成功。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克服视觉中的“盲点”,才能设计出自己的创业方案。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创业者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通过协调、沟通、领导、指导等手段形成集体合力的能力。所谓推销,就是创业者实现自己所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创造,都要用之于社会,使他人得到所创造的果实。如果创业者需要具备基本的推销能力。创业者的公关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沟通,使他人认识自己所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各种传播媒体日益发达,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创业者的公关能力越来越重要。

成功创业者所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对创业者成功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我认识。创业者并不是天生的,任何人只要他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相应的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其次,不要忽视还有一些导致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因素。有学者总结为二十大因素,即热情不足、适应能力差、缺乏自信或过于自信、三心二意、意志不坚定、过于依赖机遇、缺乏个人威信、贪得无厌、缺乏创造性、目标不明确等。还有的学者概括为八大类型,如性格莽撞、头脑简单、过于自负、缺乏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追求完美、性格懦弱、漫无目的等。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创业者要成功创业,必须努力克服上述缺点。

第三,教育对创业者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创业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尽管获得正规的学位并不是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比如有人以安得鲁·卡内基、亨利·福特等这些高中辍学者的成功证明这一点。但我们仍然认为教育确实能为创业者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个人背景,尤其是在所受教育和创业的领域有关系的时候。美国《创业-1990》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创业者中48%受过职业培训或学过管理课程,72%拥有本科学历,52%拥有研究生学历。

最后,成功创业者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工作经历、个人价值观、年龄、专业和精神支持网络等因素也是值得重视的方面。

总之,创业者是企业的灵魂,创业者的素质是决定新创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创始人都应具备创办企业所应具备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有关知识,具备成功开创一个企业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篇5:有哪些创业成功案例

滴滴的使命从未改变

滴滴想做的事情是用互联网连接所有道路上的交通工具,把所有的用户需求——从线下拦车移到互联网上,打造一个最高质量的交易引擎,在云端去做最优的匹配,以提高整个城市的效率,提高每一个用户的体验。

我们最早做的不是分享经济,是出租车的信息化。但我们发现80%的出租车司机都已经是滴滴用户的时候,高峰期依然叫不到车。推出快车后,依然这样。我很困惑,直到碰到周其仁教授,他举了博鳌的例子,说这是典型的潮汐需求,高峰期的需求和平峰期差10倍,如果今天博鳌所有人都能住上一间酒店,那在其他时间这些酒店就是浪费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高峰期把那些家庭旅馆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平台调动起来。所以,只有把B2C和C2C结合起来,把那些非专职司机的空余时间、闲置资源分享出来,才有可能把高峰期和平峰期的问题完美解决。于是,我们开始不断整合所有车辆。我们的使命一直没有变过——“让出行变得更美好”,我们的愿望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多元化要避免同时打多场战争

业务多元化后,为了避免力量被打散稀释,需要好的机制。所以一开始多元化的时候,我们也是做好准备的,我们去年做了七个项目,理论上都会死掉一两个项目,我说如果不是第一名,这个项目需要拿掉,但是目前看结果还好,每个垂直领域还是在比较短时间获得领先。我们在每一个时间点里面,都只打一场战役。像我们做顺风车,很快顺风车就上升上来。我们最近的精力放在代驾上,代驾在指定时间里面还是完成了我们的要求。

三年的滴滴要全球化不是早了,而是晚了

在互联网领域,几乎只有中国能够跟美国一较高下,欧洲、印度、东南亚、俄罗斯,几乎很难发现当地有非常大、非常成熟的互联网公司集群和这样的创业环境。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在上一个时代非常强,就不会抓住下一个机会。那些工业时代非常强的国家,碰到互联网也是看不懂、排斥的,在欧洲甚至有反硅谷联盟。

滴滴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浪潮里快速发展,能够代表中国去抓住这个行业在全球的机会。我曾说过,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会输,为什么?你看在国内的很多领域,中国自主品牌并不是那么主流,而是国外品牌占据主要的市场,只有互联网是守主阵地的,最起码在十几年的发展里,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服务中国的用户。这也是滴滴的底线,能够在中国服务好我们的用户,但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探索怎样走出去。

去年年初,我们开始提国际化,所有的股东、合作伙伴都说我们是异想天开,疯了,阿里巴巴十几年了,今天才开始提全球化。但是在我看来,三年的滴滴,提全球化不是早了,而是晚了。我去日本见孙正义,他说软银不是日本的公司,而是一家总部在日本的全球化公司。所以,只有从第一天起我们有这样的战略眼光,才有可能抓住窗口期,等到我们在中国强大了,这个窗口也已经关闭了,出不去了。虽然有很多困难,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PK一下,哪怕倒在路上,也会给后来的中国企业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被打得半死,才有可能突破一次

我们是在悬崖峭壁上(创业),都是坎儿,体验没有做得那么好,技术还不够领先,政策上还没有最终过关,快速多元化在每个领域里能否持续去赢,我们还不赚钱等等,但你每天要想这些事情就活儿不下去了,我们要想的还是,未来我们看到用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这些巨大的浪潮,滴滴如果有机会在这个浪潮里面去做一些事情,甚至能够推动一些事情的发生,这本身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只有迎接挑战和成长的压力才会成长,只有面临死亡才能够真正突破。我们看动画片,不管是圣斗士星矢,还是《七龙珠》,他每次都要被打得半死,才有可能突破一次,变得更强大,小时候我们觉得那是一个动画片,后来发现就是那样子的。柳青说,在滴滴一定要放下玻璃心,换一个钢的过来。

我在阻止滴滴太快成熟

滴滴是一家还处在青春期的公司,里面的人也很年轻。青春期的公司和青春期的人一样,充满着理想甚至是幻想,有时会用力过猛,热情过度。但是里面并不是很健全,它没有更多的流程、规则、等级体系,我们内部现在没有等级体系,也讲不清楚谁是什么级别。但我觉得正是这些混乱,能够让我们有一些想象力,不断有惊喜。有一天滴滴会变得很成熟,我在阻止那一天那么快到来。

企业大了确实会离用户远,离一线的员工越远,我们也在担心会变成在一个壁垒里面去做决策。所以,今天我还是不开车,我也没考驾照,就用我们所有的产品。在滴滴,我们要求所有的核心管理者、产品经理、运营经理都必须用自己的产品,这是底线要求。而且我们内部有客服日,每个月我自己和我们的管理者都要去当一天客服,听听用户的骂声。我们还搞了很多体验比赛,三月份体验输掉的快车团队刚刚在上地裸奔了。我们还是努力地让自己跟创业团队一样敏感、迅速,有创新能力。

原来互联网是免费经济,滴滴快的变成了补贴经济,未来补贴会长期存在。补贴是一种教育用户的手段,让用户尝试你,但忠诚度靠的是服务和体验。我们最近已经过了一千万单,而且成交率、实际覆盖度、应答时间以及像拼车成功率(都在提高),以及我们开发了很多新的产品都很受欢迎,我们希望未来滴滴是一家体验驱动技术领先的公司。

共享经济的风口在哪,坑在哪?

首先,资源紧缺的地方都有机会。最近十年,很多领域开始出现资源紧缺,不支持每个人欲望无限地索取。在那些最瓶颈、资源最紧缺的领域,孕育出了最先锋的分享经济。Airbnb在美国、欧洲、南美快速发展,是因为有世界杯大量的人挤进去,但是酒店供应不够,逼着家庭旅馆分享出来,有人愿意付钱租你家的床铺。而在中国,交通资源、路面资源是最大的瓶颈。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快速发展,但城市路网建设跟不上。

第二,没有互联网平台,分享经济是没有条件发展的。在互联网产生之前,拼车的沟通成本、交易成本都非常高,使得原来有瓶颈、有困难的情况下,并没有可行的平台和组织方案。

第三,最好的市场有三个特点,大众、高频、刚需。

值得注意的是,分享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如果分享经济的价格跟专业拥有的价格之间没有足够的比较优势,就很难。

看不清趋势,中国互联网企业会错过很大的一波产业浪潮

今天滴滴所代表的用车方式的改变,还仅仅是推动城市交通由1.0向2.0发展,只是大浪潮里面的第一朵小浪花。很快,第二波是智能汽车,第三波是无人驾驶。

美国最前沿、最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全力以赴投入未来智能汽车的制造。我觉得这是工业文明走向互联网文明的“最后一战”,他们对于硬件的理解,硬件、软件之间谁轻谁重,和传统汽车行业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就像诺基亚代表的传统工业时代的手机,被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颠覆一样,现在的汽车被智能汽车颠覆,在我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但今天我们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还在研究智能手机,我觉得可能未来5-,我们依然会错过很大的一波产业浪潮和机会。

再往后是无人驾驶,会使得第三方共享出行的网络成本再降低60%。无人驾驶时代到来之后,买一辆车会变成非常奇怪的事情,就像今天你买一匹马一样。无人驾驶我们判断还有6年的时间,前3年是技术演进,后3年是硬件成本的降低,实现商业化。在加州,无人驾驶已经合法了,柳青告诉我,她开车在加州的公路上,有一辆没有驾驶员的车把她超过去了,她觉得很兴奋。

传统行业不要盲目追求概念

篇6:创业成功的典型例子都有哪些

1月14日王凯歆参加北京一档创业真人秀《我是独角兽》时赢得在场所有投资人的肯定,以6000万元估值,为其公司旗下的电商平台拿到了1500万元融资,被誉为“霸道女总裁”。

在真人秀节目中,对于嘉宾关于“17岁能注册公司吗?”的疑问,王凯歆解释,可以注册公司,但法人是代持的,意思是说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大股东委派。她找的是她非常信任的人当代持法人,她自己是可以持有股份的。

17岁女孩王凯歆的成功融资,被国内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同时也引发很多争议。据了解,她所创立的电商平台主要面对95后和00后,在真人秀中,她以时尚的装扮、流畅的思维、出色的业绩、面对犀利问题高超的化解能力,赢得了投资大佬的一致认同。

记者电话联系到还在北京的王凯歆,她告诉记者,1500万投资后期已追加到万,很快将在北京开分公司。为什么会在高二时决定退学创业?王凯歆说,不建议大家向她学,读书、学习非常重要。目前她已经被一家国际商学院录取学习CEO课程,计划20岁之前出国读书,继续学习商业经营。

王凯歆说,公司才成立半年,现有60多名员工,全部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用户达到五六十万,而她个人的资产也超过千万元。王凯歆说自己初中学习成绩不错,高一后开始不爱学习,不喜欢单调的生活,成绩也不咋样,觉得课本知识不能满足自己对新鲜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图为王凯歆和她的团队。

王凯歆告诉记者,父母经商,家境普通,自己从小就爱做生意,喜欢卖东西。中学时成绩平平,同学们都在追星,她却整天琢磨各种商业模式,琢磨怎么赚钱。上高二时,王凯歆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95后消费市场巨大,却没有相对应的垂直电商。于是,她针对95后开始在QQ空间卖一些个性化的新奇产品。结果超出了她的想象,从中赚了好几万元。

王凯歆觉得这是个大生意,于是决定退学创业,一开始父母坚决反对,甚至一度和她断绝关系。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从西安飞到深圳,这是第一次离开家独自来到这么远的地方。随后在一次创业大赛中拿到了首位投资人的投资,王凯歆的团队平均年龄90后,如今取得不俗的成绩。

王凯歆在朋友圈中谈到小时候父母的“刻薄”,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小时候父母非常严格,想要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费尽心思”,那时“总是羡慕身边的同学可以轻易就拥有一双球鞋甚至一部手机”。

王凯歆说,她觉得父母给她最宝贵的礼物就是“从来没有让我轻易得到任何一件东西”。因此创业后也非常拼,熟读各种商业奇才的人物传记,在员工心目中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团队里所有人都比我大,但我和他们相处很好。”

从小做生意,天生爱创业:

她从小就喜欢卖东西,小学的时候卖漫画书给同学;中学的时候,王凯歆成绩平平,同学们都在追星,她却整天琢磨各种商业模式,琢磨怎么赚钱。高二的时候,16岁的王凯歆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敏锐的发现了95后消费市场巨大,却没有相对应的垂直电商。于是,她针对95后开始在QQ空间卖一些个性化、二次元的新奇产品。结果超出了她的想象,最好的时候一个月有几十万流水,她从中赚了几万块。

王凯歆觉得这是个大生意,于是决定休学创业。她不顾父母反对,托朋友买了一张机票,只身一人飞到深圳。为了尽快地搞懂互联网,她开始混各种创业圈子,每天学习各种创业知识,结识更多的圈内人。在一个周末的创业活动中,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伯乐——深圳创新谷投资人朱波。

206月,王凯歆拿到了朱波的百万级天使投资,创立了神奇百货。

小时候父母的“刻薄”,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小时候父母对我非常严格,严格到可以用刻薄来形容。导致我想要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费尽心思,花费大量的思考。那时候总是羡慕身边的同学可以轻易就拥有一个球鞋甚至一部手机。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父母给我最宝贵的礼物就是,从来没有让我轻易得到任何一间东西。”

上面这段话来自萌妹子的朋友圈,她说那是造就了她现在性格的真正原因,也是让她能做到毅然决绝一个人去创业的原因。

凌晨三点熬夜写演讲稿,超越常人的努力才能成功:

201月17日,王凯歆在神奇百货年会上做了题为《我们如何赢得这个时代》的演讲,赢得了所有在场人员的赞赏。事后,她发朋友圈写道“凌晨三点熬夜写的演讲稿,第二天也能一字不差的讲出来,希望每个人都是打鸡血的状态[奋斗脸],公司发展靠的是激情和执行力!”

其实,他们已经打鸡血式的拼了快一整年了。她想成为公司最勤奋最不要命的,但发现她的员工比她更拼命,有时为了让顾客尽快收到货,他们发货忙到凌晨三四点。

梦想很大,路还很长。王凯歆说她只有咬牙坚持下去,超越常人的持之以恒,才能获得超越常人的成功。

低调做事,绝不炒作:

“再怎么公关炒作,只是辅助作用,最重要的是,你这个公司有没有对社会提供价值,有没有盈利的能力。有的话,你不需要做公关营销,三五年一样可以上市”。

和很多公关炒作不断的90后创业者不同,王凯歆只想做一个低调的98后CEO,甚至觉得自己98后CEO的光环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商业价值。因此,如此优秀的她很少在各类媒体上曝光,2015年11月我邦最美记者写的《98后都创业啦!16岁女孩誓要拿下95后电商市场!》算是媒体对她的首次报道。

17岁的年纪,25岁的成熟!

王凯歆和同龄人一样喜欢自拍,微信头像还是自己的噘嘴萌照,但是她的偶像却是孙正义,她还喜欢并熟读商业奇才的人物传记,对马云、巴菲特、稻盛和夫的创业故事如数家珍。

超出年龄的成熟有时也来自超乎寻常的打击。9月底的一天,一位运营负责人带着整个运营团队集体向王凯歆提出辞职,要去重新创业。那时神奇百货势头正旺,团队出走后,王凯歆抱头痛哭彻夜失眠后,决定咬紧牙关重新扛起,她先是挖来了礼物说的早期合伙人,后又相继挖来唯品会和内涵科技的两名高管,出事两个礼拜后,她重新组建起团队。

17岁的萌妹子总裁,在员工眼里是怎样的?

“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凯歆都会管,有时候连我们中午饭吃什么她都会管~”

“凯歆就是个霸道总裁,她一拍桌子一瞪眼,我们觉得好害怕~”

“她很有想法,目标很清晰”

“天天都很仰望她!”“她的野心很大,她每天都跟我们说她是一个要成为一流企业家的女人”

“我觉得凯歆她是一个很逗比的人!”

篇7:创业成功者有哪些共性

创业家们坚信,他们的事业对全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坚信,他们能为消费者、员工,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创造价值。我们称他们的工作带有使命感。这就引申出两个问题:我们的战略是什么?我们如何实现它?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众是所有伟大的创业家的共性:他们能制定聪明的战略并创造卓越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使命感在创业家精神中高居榜首的原因。此外,还要有采取行动和实施创意的紧迫感。我们称之为“创新的必要性”和“行动的自由度”。鼓励创造、快速行动和抛弃任何官僚习气将使你的公司成为快速行动的创新公司,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是热爱客户和产品。

愿景就是一件事情:清楚地描绘出需要并愿意购买某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爱客户就是说要把他们看成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对欣赏和使用我们产品的客户心怀感激,

你如果每分每秒都这样做的话,你将愉快地看到公司的银行账户金额在增加。如何做到爱你的客户呢?有四点尤其重要:熟悉你的产品,快速反应,彬彬有礼,永远保有客户。

三是快速创新。

快速的创新是创业家的秘密武器。当今的世界上,你很难找到做得更好、价钱更低的方法来作为你的竞争法宝。那么,竞争力将从何而来?有两个方法:一、你和你的员工都将创新作为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

四是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创业家和官僚主义者的显着分别。伟大的创业家,如利华、本田、盖茨和佩罗在他们的工作中展示了两种品质: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全心投入。在从事的事业上,他们总是表现出众。为什么他们能自我激励呢?道理很简单,他们敢于面对结果,无论好坏。结果来自客户,而且总是及时、准确而有力地到来。

篇8:把握成功创业的四大要素

因为在创业路上一旦失败,对个人来说可能意味着倾家荡产。无数创业者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创业蕴涵着基本的要素。

要素一:健康坚毅的创业理念

案例 50多岁的方策几年前还是名下岗工人,现已成功转型为合资企业老总。创业之初他以为,自己有相关技术背景,只要解决了资金就能创业。然而,产品试验成功后,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熬人的过程。因为,国内不少客户十分迷信国外产品。最艰难的七个月里,每天送出无数样品,每月7000元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几次想到了放弃。

但他还是坚信,质量优秀、价格合理的产品一定能战胜竞争对手。于是,方策放弃了所谓自尊,陪着笑脸到处推销产品。有时,别人要几十元的产品,他也用自行车送到数十公里外。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他说:自己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

创业理念归根到底是要回答你为什么要创业?不同的创业理念会开出不同的创业之花,结出不同的创业之果。创业是幸福的,创业是快乐的,这快乐与幸福不仅意味着创业者比打工者能得到更多物质享受,而是创业者面对挑战所付出极大的心血和代价换来的,是一种通过超越自我去实现人生价值的结果。

创业会面临各种困难与挫折,创业的成功需要坚毅,坚毅来自于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良好的创业理念。确立健康坚毅的创业理念是创业成功的开端,创业理念在创业道路上需要不断完善升华。那种只想赚大钱和而没有付出准备的人,企望在创业路上获得成功是难以想象的。

要素二:诚信为本的做人哲学

案例三年前,张亚联成立了一家装饰公司。最初两个月,他们没有接到一份业务。因为他初涉竞争激烈的家装行业,之前也没有任何经商经验。但这时,张亚联的“为人之道”让他捕捉到了机会。第一份业务来自同学的朋友,张亚联倍加珍惜这份信任,他说:“你放心,如果哪一天质量不好了,你就叫我哪一天停工。”

“经商以诚为本”,难在持之以恒。但张亚联做了,有一次,一位客户反映卫生间漏水,派人上门现场查看后,他们发现是水管公司的责任。但张亚联并未袖手旁观。他前后花费10个月,终于使问题有了圆满解决。这样的做人处事态度,使他们在客户中形成了良好口碑,公司的业务量成倍上升。

创业者要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销出去,就必须使人们认可你的人格品质,这里需要创业者做好人。以人为本,以诚经商是成功创业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可能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做好人怎么赚钱?“无商不奸”么。奸商有时也得逞赚大钱,但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愈益成熟的今天,只有诚信创业才能使你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成功创业是创业者一辈子追求的人生目标,以人为本,善待顾客,获得社会信任与好感,赢得了顾客,你的事业才会红红火火。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然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敢于超越自我。这样你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在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能获得“贵人”相助。因此创业与做人密不可分的,做好人才能创好业。

要素三:勤奋努力的学习习惯

案例张德荣率领一群下岗工人,利用旧厂房办起了康德敬老院。他原来是钟厂工程师,开办敬老院是隔行如隔山,样样要从头学起。第一个月只收了4位老人,但员工们常常手忙脚乱。进退两难之间,张德荣三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民办老人院院长培训班”,从而掌握了一整套护理老人的专业知识。

要办好敬老院,不仅要懂得生活护理的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两位百岁老人,姐弟俩,姐姐住在康德敬老院,弟弟住在某区福利院。弟弟来看望姐姐,办住了一天,张德荣与他聊了一个小时,老人就不肯走了。老张说,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事业中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如人性化管理等。

创业不是蛮干,需要知识。创业不仅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理智来自于学习,学习创业成功的助推剂。向书本要知识,在实践中长见识,在竞争中汲取同行和他人经验和教训。创业者要让自己的路走得稳妥,光靠苦干拼搏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创业的实务知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知识要素和技术技能,做一个入行懂行的创业者,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无数白手起家、由小变大的创业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创业就是一所奇妙的社会大学,无论你是长在城市还是来自农村,是高文化还是低学历,只要你能养成勤奋努力的学习习惯,照样能够创业成功。

要素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案例:2002年,下岗工人桂坚城创办了“桂花香绿化养护服务社”,一时经营得有声有色。按理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园林绿化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朝阳事业。但是,桂坚城却认为,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长时间的辉煌,他必须要在项目和经营方式上不断突破。

一次偶然的机会,桂坚诚了解到上海的汽车租赁业大有前途。于是,他对市场进行了全面了解,掌握到的一些数据让他信心大增。经过学习、取经,他成功建立起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去年,根据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情况,他又创办了“上海科瑞达艺术切割有限公司”。现在,桂坚诚还在经营创新上不断尝试突破。

创业本身是创新,创新是成功创业的灵魂,创新精神是提高创业者竞争能力根本。创业者要在项目的选择上创新,也要在经营理念与经营特色上创新。创新必须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大背景,创新也必须根据创业者自己的素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就是金钱。

篇9:创业致富成功故事有哪些

杨木武是苏州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博士生。

为了谋生,他曾经在工地捡过石头,在菜场贩过蔬菜。而如今他已是一家年产值过千万的贸易公司老总。

◎从白领到杂工◎

杨木武本科就读于苏大外语学院,1993年毕业后带着200元钱只身来到海南。由于他英语出色,老板让他去做外贸。杨木武如鱼得水,当他的很多同学还只拿着一个月100元工资时,他已经赚到1000元一个月了。

但是好景不长,国家从1994年开始整顿海南的房价泡沫,杨木武所在的公司开始揭不开锅,他只好带着十几个民工在被太阳烤得炙热的火山岩上捡石头、种树。一年后,杨木武用省吃俭用的1万元钱给远在江苏盱眙的哥哥讨了一房媳妇,自己则回到了苏州。

,杨木武在苏州虹桥友谊商城食品部做经理时认识了将与自己共度一生的女人。为了获得苏州户籍,杨决定考研。

◎硕士生当菜贩◎

因为考研,杨木武辞去了工作,在双塔菜场卖起了菜。

他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5点回到菜场卖菜,卖到7点回学校上课,女友留下继续做生意,到8点钟回单位上班,下午,他过去继续卖菜。因为很靠近学校,那时候他最尴尬的是见到师兄弟和老师。

因为没有经验,他们卖菜吃了不少亏。而且靠卖菜只能维持日常生活,他们几乎留不下任何积蓄。那段时间,杨木武的体重掉了10多斤。

“拿到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杨木武以超过分数线40分的成绩考进了苏大历史系。那时,考上研究生就等于什么都有了,杨木武这才鼓起勇气去拜见老丈人,他和女友的地下恋情终于获得“名分”。

杨木武说,卖菜的日子虽然辛苦疲惫,但他没有放松自己的课业,他认为既然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去做,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

◎读书赚钱两相宜◎

不久,杨木武又借着外语优势做起了银行点钞机的生意。借助着以前在社会上闯荡积累下的一些人脉资源和网络资源,他很快就打开了市场,顺利地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0万元。

,在拿到硕士学位的同时,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本以为就此走上经商道路,但由于杨木武在学业上的优秀成绩和可挖掘潜力,导师王国平教授挽留他继续读博士。王教授非常支持杨木武边学习边创业,并多次在他面临抉择的时候给予指导、支持。在读博期间,杨木武的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据介绍,公司分为自主研发制造和对外贸易两个部分,制造主要是生产银行业所需的一些仪器。而贸易方面则内容广泛,触角还伸展到美国、新加坡、伊朗等十几个国家。

生意上做得精,杨木武在学业上也非常成功。在20苏大百年校庆之际,他与导师王国平教授一起合作翻译编写了《东吴大学校史》,为百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并作为惟一的学生代表前往台湾东吴大学访问交流。

◎志存高远真君子◎

杨木武认为,虽然他现在从事的行业与他的专业并不一致,但专业知识确实是帮助他成功的武器之一,“与外商交流时,在英语与历史方面的积累能带来沟通的便利,很容易就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生意也就很自然地谈了下来”。

此外,由于学习历史需要对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作深入研究,这又使得他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前瞻性的认识,对贸易领域的投资对象有更准确的把握,这一切都是他成功的利器。

上一篇:低年级口算竞赛总结下一篇:商务日语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