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2024-04-21

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通用14篇)

篇1: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盘县羊场乡中心校 曹丁元

学校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如何用德育促进智育是每个学校都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工作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遇到了问题,受到了制约,有些工作不能有效地推行,受到了阻力。制约我校班主任队伍发展的问题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态度。我校的班主任就人本身来讲无疑是勤恳的、优秀的,但对德育工作的态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其中执行力的偏差是最大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敏感性,不注重纠正小的偏差。

1、晨读和早读课,假如没有打铃、假如没有老师在,许多同学就不能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早上大好时光白白的浪费,日复一日,损失到底有多大,而且形成了很不好的习惯。

2、宿舍就寝纪律,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如果没有充足睡眠时间,谈什么都是空话,不但自己没有休息好,而且影响了他人。

3、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主题、精心准备等环节上班主任都能做得比较到位,但对于班会课学生的座姿、学生的专注程度,却未能引起班主任的足够重视,这些小小的偏差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班会课的教育实效却打了很大的折扣,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二、不关注细节,不追求完美。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强调宏大的事业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然而我们周围,大而化之、差不多、马虎等毛病随处可见,这就造成了许多决策都停留在纸上,许多重点工作都落在了表面,导致制订的目标都成了海市蜃楼。如对于一些同学的不良现象,第一节课就睡觉,整天委靡不正,这些学生肯定存在问题,就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纠正他们的问题,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远了,回头太难。

第三、不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理问题。对学生的违纪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也是班主任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但这方面的执行力不少班主任是缺乏的。涉及到一些违纪学生的情况调查时,第一种情况: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学生痛斥一顿,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与老师心灵的隔阂;情况调查不全面、不真实;更糟糕的是还会产生冲撞。第二种情况:一有问题就把违纪学生直接送到政教处,自己仅充当一个通讯员的角色,不管调查的进程、不管学生调查时应做的思想教育。以上两种情况在工作实践中都时有发生,这表明了班主任不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理问题。

第四、不能把学校既定任务及时有效按标准落实。如本学期强化课间操,学校已详细地规划了如何操作,体育老师分片带操,值日老师分片监督等等。但部分班主任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些班主任根本不到现场,或者在场不管理,导致不能按照学校规定的流程来操作;如长发、怪发问题,这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要动脑子,而不是当任务来布臵,反而使学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要达到预期目标,要讲道理,想办法,通过激励和约束学生行为才能实现。

执行力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想有效提高执行力,从根本上解决 “知易行难”的问题,就必须领会执行力的真正含义,做到赢在执行。首先要提高执行力意识,对于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而言,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班主任工作态度的改善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达到。其次要关注细节,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考虑到细节、关注细节的人,不仅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的工作作风,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为此,我和大家共勉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恪守责任,高效执行,就应该在自觉、自主、自发开展工作,我们的班主任也一定能做到更好!

2010年7月7日

篇2: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一、学会关心自己

1、不要再做蜡烛,燃烧了自己也照亮不了多大的地方,我们要做电灯,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不受损,并且开关在自己手中。

2、不要辱骂学生,虽然不算体罚,但是,很容易伤他的心,而且显得自己无能。

3、不要再大公无私而忘记培养自己的孩子、要“大公有私”。学校里的学生很多很多,可自家的孩子就一个,学生有很多老师,而你的孩子只有一个父母。

4、不要只顾闷头教书,至少要有一项业余爱好,比如写博客、音乐、绘画书法或体育运动等。

5、不要满足,尽可能多地钻研业务,在属于你的领域力争做到最好,如果做到了,不要炫耀,如果做不到要勇于承认,不要因此而不快乐。

6、不要再“春蚕到死丝方尽”、带病坚持工作,要注意饮食,有病及时治疗,教师这行没有烈士,你死在讲台上也不能算做是因公殉职——教育不再需要悲壮。

7、不要参与办公室的闲聊,更不要跟同事谈论你的同事或领导。

8、多读些书,无论是业务上的,还是纯文学的——开卷有益。

9、不要责怪自己的“得意门生”忘记了自己,我们做的仅仅是份内的工作。不被学生记起,正是因为我们不过就是一个平凡的教师而已。

10、不要再做“园丁”,“修枝”“间苗”的工作可能异化成对学生个性生命的扼杀。解开束缚他们的套子,给学生留下伸展腰肢的空间,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学会接受他们的“不听话”.11、不要再追求“无私的”奉献,教师也是人,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首先有生存才会有贡献的持久和延续。

二、时刻鞭策自己

1、班主任应该努力成为学会做“精神关怀者”。我们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所以,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

2、不要希求学生一下子就会改正缺点错误,要给他们坡度,一步一步地让他们上来。

3、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如同倾泻的洪水,堵塞之法只会使其更加泛滥,只有正确疏导,才能纠正偏差,除了耐心教育还是耐心教育。

4、每一位同学都是一粒藏在贝壳里的透亮的珍珠,每一位班主任都应争取做打开贝壳让珍珠发光的人。不要歧视任何一名学生。

5、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只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更加对立和反抗,要慎用批评,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为当面戳穿学生的谎言而洋洋自得。

6、从严治班固然是好,但若仅仅计较事事弄个清楚明白,反而有损教育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管理有时也需要点糊涂的艺术。

7、好的成绩源于好的学风,好的学风源于好的班风,好的班风源于正气抬头,正气抬头源于有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8、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宽容,论事不论人。态度上客观,保护学生的自尊;时间上宽容,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处理上宽容,促成学生的自省。

9、粗暴的教育培养出毫无耐心的学生,训斥命令的教育培养出唯命是从的学生,而民主的教育方法则培养出思想有见地的学生。

篇3: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第一, 战略是未来发展的指南, 是制定执行方案的根据, 好的战略应该与执行能力匹配;管理者既要重视战略又要重视执行力, 在参与执行中及时准确地发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从而及时依据执行状况调整战略, 确保战略有效达到目标。

案例:在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改革之前, A、B、C、D、E五所学校的办学实力, 包括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设施设备和办学规模 (1500人左右) 很接近。改革伊始, 分别制定了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方向, 经历了改造旧专业、增设新专业的改革历程, 巩固发展至今, A、B校在校生增至3000人左右, 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而C、D、E校在校生数降到1000人左右, C、D校成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反思:学校要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战略, 培育核心竞争力, 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 必须具备优秀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各类学校将战略实施的能力, 反映战略方案和目标的贯彻程度, 是生存发展的关键。五所学校在战略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 经历了7年左右的发展, A、B两校与C、D、E三校的办学实力差距拉大, 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执行力强弱不同。说明了战略正确并不能保证成功, 成功一定是在战略方向和执行力两个方面都做到位。在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要加快、教育质量要提高、发展规模要扩大、专业品牌要创建的竞争要求下, 学校的决策层不仅要善于不断捕捉发展机遇, 制定出好的战略,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执行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学校无疑都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第二, “坚决服从, 立即行动”是强有力的执行力的表现, “拒绝借口”应该成为追求完美的最有力的保障;消除借口, 领导是关键。

案例:F校在接通自来水后, 管理者以水费昂贵和管道陈旧为“借口”, 无视有关学校用水的政策规定, 生活用水仍实行以水质不达标、未经消毒的地下水供给为主, 间或自来水和地下水混合补充;由于地下水水质差或水量不足以及潜水泵故障等问题, 部分宿舍经常停水, 致使学生作息无法正常。不仅在管理上体现出后勤服务质量较差, 规章制度难以执行, 更重要的是无法保证师生用水卫生, 安全隐患较大。

反思:管理者职位越高就越要在工作中保持紧张感, 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分内的事情, 要经常思考改进、完善工作的方法;不能认为执行力是基层员工的事, 而对自己执行力的偏差不担负责任。F校用水违反法规的案例中, 首先是作为管理者以“借口”不执行国家的制度和标准, 导致执行不了学校的制度和标准, 这说明管理者对执行的态度是造成执行力偏差的直接原因。即使有非常完善的制度和标准, 若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不能坚持, 这些制度和标准就会流于形式, 成为一纸空文。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必须反思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不仅要制定战略, 还应当具备相当的执行力;提高执行力, 就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 细致些、再细致些的作风, 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 以精益求精的精神, 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

第三, 管理者执行力决定了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强弱, 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决定着一个组织的执行力, 一个部门的管理者决定着一个部门的执行力。

案例:G校在制定考核制度和标准的过程中, 管理者一再强调自己只接受上级的考核, 不受学校制度和标准考核的约束。在制度和标准制定伊始, 基层员工已怀疑考核是否公平、公正和合理, 在执行过程中持观望态度和抵触情绪;加之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 对决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 前紧后松, 导致该考核方案的实施收效甚微。

反思:领导力就在执行力之中, 领导就是要领导执行;领导人在执行方面必须起到表率的作用, 要求下属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

G校制定与执行制度和标准的目的之一, 是为了改变执行力不佳的状态;管理者置身于考核制度之外, 也就是置身于团队之外, 把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归咎于他人, 从而削弱了团队的执行力。执行是从目标出发达成结果的实践过程, 需要整个团队上下一致贯彻, 执行力是靠管理者示范和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来推动的;管理者在执行中要以身作则, 亲力亲为, 才能成为带动全局的动力。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是通过一个团队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对管理者而言, 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因此,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必须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由此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 从而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团队合作对管理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 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 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注意监督所制定计划的落实情况, 确保按照规划的时间表去实现目标。

案例:H校在决定立项建设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时, 根据评估标准要求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 将工作细化分配到各科室, 并制定了时间进程表;通过定期检查督促, 发现部分科室效率低下、进度缓慢甚至影响了整体工作, 及时采取措施协调纠偏、奖勤罚懒, 激发了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紧迫感;经过各司其职、协调合作的努力, 及时整改, 完善了评估材料, 完成了筹备工作, 最后以良好的成绩一举通过了正式评估。

反思: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力。不断地进行监督, 才能有效地察觉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 才能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协调和纠偏, 按时完成阶段性和整体性目标。H校在迎评筹备工作中监督控制力度大, 及时追踪考核, 总结经验教训, 绩效佳者给予表扬、肯定甚至奖励, 表现不佳者则及时纠正、追究责任, 确保达到目标和落实计划。说明很多事情如果缺少监督与控制, 就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 小问题就变成大问题;同时要注意监督和控制, 若操之过急或力度不足, 同样会产生反作用:监督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 监督不力则可能使工作纪律难以维持, 工作目标无法达成。纵容表现不佳者几乎是所有管理者的通病, 这种坏习惯会像“瘟疫”一样扩散、传播和复制, 所导致的破坏性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

第五, 严谨的制度是强大执行力的保障。制度不合理, 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执行过程繁琐, 都会妨碍执行, 增加执行者的逆反心理, 导致员工敷衍了事, 使规定流于形式。

案例:K校的一起计算机内存条失窃事件。L教师在未经教务部门同意、未告知学生的情况下没来上课;学生进入机房后, S实验员在未弄清楚L是否来上课就离开了, 导致机房90分钟无人管理。S重返该机房后, 检查发现有内存条丢失后, 并未采取任何措施;80分钟后, 才向教务管理人员W、教师Z汇报;随后, 又允许学生上课开机, 再次发现异常后才全面检查, 最终确定该机房近1/4计算机内存条失窃。

反思:严谨制度的创立对效率提升、执行力塑造的意义不言而喻。推行一种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者可以据此采取奖惩措施, 有效地刺激员工约束自己, 提高执行效率。K校内存条失窃案中员工的行为, 暴露了工作制度欠严谨, 员工行为不规范, 不执行工作流程, 管理流程混乱等问题。制度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准则和实施准则的规则;制度应包括所有团队、部门、职位的所有工作流程, 而大多数制度实质上只是纪律准则, 不包含工作准则和工作流程。随着学校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治”的管理方式必须淘汰, 不仅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夯实管理的基础, 建立顺畅的工作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 增强内部管理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公平性。建立规范制度, 加强激励机制, 才能有效地保障执行力的最终提高。

第六, 工作目标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要提高执行力, 首先管理者要在制定目标计划时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角色定位;明确工作分解和汇总的方法, 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而提高执行效果。

案例:M校晋升国家二级工作开展以来, 实施方案迟迟没有制定。近两年的筹备工作仍处于启动状态, 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工作目标和责任不清晰, 互相推诿;新制定的实施方案中对工作的分解不清晰, 没有将整个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人身上, 致使各个部门和人员各行其是, 造成工作措施不得力, 执行效率低下, 严重拖延了前期工作进度, 后续工作的开展步步滞后。

反思:如果工作分解不清晰, 或是配置方面出现了问题, 那么当一项战略要执行的时候, 就无法得到各层级的相应策略和措施的回应, 执行力难免会出问题。M校的档案管理晋级筹备工作滞后、执行力不佳的原因, 是缺乏工作分解和汇总的好方法。要提高下属的执行力, 首先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 采取“派单制”和“布置作业”的方法, 在下发目标和布置工作时向下属交待清楚, 确保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防止群体共同承担责任, 社会惰性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 使员工的努力能更科学地量化出来, 以有效地激励先进者, 鞭策落后者。总之, 细节把握程度越高, 做得越细, 执行效果越好;执行动作细致, 越有助于员工对战略有更深刻的理解;理解越透彻, 越能保证团队上下对战略理解的一致性和清晰性, 从而形成合力, 提高绩效。

第七, 培训是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执行力的有效途径。组织的效率需要合适的人才保证, 个人的执行力水平是一个基本要素;必须认真从学校发展目标入手, 做好培训计划并有效地实施管理, 使培训真正对学校发展起作用。

案例:7年前, N校就根据发展战略制定了系统的培训方案, 采取脱产、集中、定期、校本的方式进行全员培训。针对学校的战略目标,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理念以及形势的教育;结合员工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技能状况, 分别学习管理知识、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知识、专业技能、现代教学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方法。4年来, 每年均有3~4名教师晋升为高级讲师。该校的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高级讲师占25%, “双师型”教师占65%, “双学历”和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占20%;每年均有多项教科研成果获奖, 有多篇论文发表或参赛获奖。经过实施有效的系统培训, 取得了师资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和办学实力提升的优异效果。

反思:学校所处的环境在变, 战略在变, 执行战略的能力要求也在变。而员工不是全能的, 又不能随时引进足够的符合新战略要求的人。这就要求学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系统, 迅速将新战略要求转化为培训发展方案。N校实施培训成功的案例, 说明了战略是制定长期培训计划的基础, 经营目标是制定短期培训计划的基础。培训前有必要对学校的战略和经营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将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 通过培训传承校园文化, 提高员工的能力, 激发其工作热情, 实现培训更高层次上的作用——增强凝聚力。培训要根据员工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技能差距来确定培训重点, 选择适当的方法, 开展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增强培训效果。提高计划性和系统性, 才能将培训真正落实到执行力的提高上。

综上所述, 管理者需要用战略的眼光来诠释执行, 学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成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确的战略与匹配的执行力缺一不可;优秀的执行能力不仅可以保证战略的实施, 而且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方向, 形成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前, 职业院校的战略规划水平日愈提高, 战略意识逐渐成熟, 只有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战略, 才能赢得更多提升执行力的机会;同时, 执行力的增强又促进战略规划水平和意识的提高, 才能不断在制定与执行战略的循环中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事实证明, 职业院校在磨砺中成长, 在竞争中成熟, 必然能够从新的视角对战略执行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思考, 加深对内部战略管理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战略执行力的提升, 从而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余世维.赢在执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N].中国教育报, 2007-04-17.

篇4:对班主任例会的反思

又到了例会时间。班主任做好了惯常的旁听准备。我没有开场白,而是直接地向他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班有上课爱讲话的学生吗?”他们诧异又不假思索地做了肯定答复。“你是怎么教育他的,成效如何?”班主任陷入了沉思。“批评他!”“和他讲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表现才好一天,第二天又犯了。”…… “批评前,你了解了原因没有?批评时,他接受了吗?批评后,有跟踪吗?批评起到作用没有?如果没有,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我相信,这些追问让某些班主任措手不及,因为,他们大都没有这样深入思考过。接着,我请出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谈了自己的心得及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然后,我就“教师如何就小问题做行动研究”做了介绍,希望以此引领班主任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对待班主任工作,以获得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班主任听得津津有味,并对这样的例会感到满意。

经过不断改进,之后的班主任例会模式初步成型。主题由以往的“总结和布置”变为了“研究和发展”;内容由具体任务的布置变为了具体策略的研究;形式由一言堂变为了满堂言;班主任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了实践经验的主动交流者、研究者、分享者。

有了正确的引导,还需长期的坚持,才能把现有的成果进行巩固。之后的每次例会我都会提出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大家现场研究、总结归纳。通过一系列的研讨,班主任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每一位都有了想表达感受、分享经验的愿望。于是,我适时提出了“研究小问题,写好小文章”的方案,即每位班主任提出一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例如,“学生不交作业怎么办?”“ 学生不穿校服怎么办?” “ 学生上课走神怎么办?”等等,把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写成三、五百字的小文章,然后交流、总结、提升。由此,老师们的问题意识增强了,研究手段增多了,工作实效也提高了。

除此之外,我还在班主任例会上增多了一项议程,即大家对每位班主任提出的策略的有效性和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可借鉴性进行评价,评选出每周最有价值的提议或策略,进一步促使班主任的问题研究更趋现实和有效,真正扭转了以往被动工作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和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新亚洲学校

深圳518000 )

篇5: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时至今日,教书也有十来年了。回顾自己的教书历程,其中有苦有甜,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算不算得上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算不算得上是领导心目中的称职的老师。总之来到陈实,很少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认可,这其中肯定是自己工作的确做得不够好。原因可能是我的个性本来就不适合做班主任这个工作,或者说是自己的智慧不够能力不足。这次学校又要求老师写一篇德育论文,这真是让我好生为难,从昨天想到今天,从早上想到吃午饭,就还是想不出来写点什么内容好,此刻才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本来就不善言辞的我,更不要说是写作方面了,真的是让我一筹莫展,惭愧于自己平日里没有积累或摸索一些丰富的经验、方法来与各位老师分享。那就让我对自己近三个月来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吧。

一、有时很原则,有时又左右为难想不出好的办法

说起原则,我个人是严格去遵守学校一些大大小小的规章制度的。所以对学生通常也是这样要求。比方说学生在预备铃响完后才进教室,在我看来就是算迟到,而并不是以上课铃声为准。一开始这让一些学生不理解,说以前他们的老师都是以上课铃声为准。再比如周末作业,我的印象中周末作业就应该是孩子周末在家期间完成。还记得以前教七年级时,周日下午学生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周末作业,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周日下午来校后再做。因为好多学生周末在家几乎不做作业,所以与其让他们养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不好的习惯,还不如干脆不布置周末作业,让孩子们好好的休息一下好。想想每个科目的老师仅布置一张试卷,可对学生来说就是七张了,学生负担太重了。我们老师每到周末也想能好好的休息不再去想工作,更何况是学生呢。

再比如学校规定初三实验班学生下午三早原则——早吃早洗早进班。可我班男生饭后去篮球场打篮球的居多,然后踩点回宿舍洗澡或进教室,所以一部分就只能是等到晚上十点二十回宿舍再冲凉或洗衣服。我作为班主任,我是非常能理解孩子们,可这又与学校的规定相违背,不仅缩短了他们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同宿舍其他学生的休息。但是禁止他们去打篮球,我又于心不忍,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而且篮球是他们目前尚可保留的兴趣爱好。一天学习的疲劳,不让他们去操场上发泄一下,他们会觉得读书太苦太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偏差,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学校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每当我设身处地的去为学生考虑的时候,就会发现事实上学生也有很多苦衷,而我却帮不上什么忙。一切事情的发生有因必有果。

二、遇事不够冷静、沉着

清醒的时候会告诉自己,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我们成人怎可与他们斤斤计较。但有时真的不明白这么大的孩子为什么连一个学前班孩子都应有的文明习惯为什么他们都不具备,所以每遇到这种事,我就会很恼火,狠狠训斥学生。而从不去考虑也从没去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就拿我班周墩强同学来说吧,有次就因为他不认真打扫卫生被我当众责骂,事后领导找我谈话,我也觉得自己脾气暴躁,处理不得当。

三、不注重学生日常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乱丢乱扔这一不文明习惯,我觉得这样的事对于初三的学生根本就不用老师再来强调,可事实并非如此。班级经常还是会因为这样一些小事而被扣分,让人也是很不理解。我觉得对初三的学生的教育应着重于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做事认真的习惯等等的教育。

四、性子急,做事草率不够认真

就拿吃饭一事来说吧,原本应该是细嚼慢咽,可我就是没有这个好习惯,吃饭通常都是狼吞虎咽,速度是少有的快,导致我班学生无形中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经常比先下去就

餐的班级还先回到教室,有些同学甚至还因此没吃完或每吃饱就不吃了。这看上去不过是小事,事实上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还不小。迁移到学习上,就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不仔细,解题时一味的只追求解题速度而不讲究解题过程,也让我头疼。

四、工作中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我做什么事情速度都恨快,不光吃饭快,走路快,说话语速也很快,所以做事效率还算比较高。所以工作中,我很少有加班的习惯,一直遵循着该工作时专心工作,该休息时一定好好休息,把休息和工作截然的分开。这可能跟我以前的工作环境有关。因为我是这样的一个老师,所以教出来的学生也很少会有那种刻苦型的,多数都缺乏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也多次尝试着说服自己可还是坚持不了,很苦恼。

五、遇到不理解的事好向领导反映

因为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学校有些工作上下级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让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有时会比较被动,所以每当我遇到不解的事情我就会忍不住要问个究竟,这也让领导会很烦我。但我坚信我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一切都以学校的发展为前提,领导要如何看我那并不重要,我还是会坚持我个人的处事原则。

篇6:对班主任的教学反思

一个人如果和周围的某一个同伴处不来,这可能是你不会为人,也可能是他(她)不会处世;一个人如果和周围的人都合不来,那肯定就是你自己不会为人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三五个学生没考好,那原因自然应该更多地从学生身上找,但如果如同现在这样整整一个班都没考好,你有什么理由去责备学生呢?原因应该首先从老师自己身上找啊!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正确归因,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正确归因。面对失败,如果我们的老师总是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一味地责备学生,那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把责任归究到老师身上?归究到家长身上?

中国人太相信“黄金棒下出好人”,以严厉甚至严酷为能事。当然也就相信高标准严要求,相信责备和训斥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不然,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挨了太多的训斥而取得成功的!特别是我们面对的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逆反心理重、适应能力强,太多的责备和训斥只能滋生他们的逆反心理,或者让他们变得麻木起来。

篇7: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主动性、责任心、执行力的思考

目前,职工工作主动性、责任心、执行力不强已成为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的通病,其表现就其共性而言,主要表现在:

一、应付了事。应付体现在工作不主动、不认真,敷衍搪塞,不追求最优效果。一是应付回复。日常性基础工作不扎实,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对上级应付对待。二是应付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被检查方应付上级的检查,检查方碍于情面走过场,易成形式主义。三是应付结果。工作只求速度不讲效率,只求结果不讲过程。

二、等待落实。一是等待上级指示。主要表现在:不督促不落实,不指示不执行,不询问不汇报,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等待外部联系。工作完成后,等待相关部门或人员联系,缺乏协调的积极性,缺乏协作的主动性。三是等待下级汇报。工作布臵后,不能有效督查落实,缺乏主动检查和监督的意识。不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实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畏难观望。畏难表现在:1.不敢于担当。遇事推三阻四,找理由推脱。2.不勇于创新。工作墨守成规,不思创新,不善于面对新情况、缺乏新创意。3.不勤于总结。工作盲目性大,缺少事前规划,工作完成后,不勤于反思,总结经验。观望体现于:1.择利而为。不主动协作配合,独善其身,缺乏大局观。2.冷眼旁观。工作发生阻滞时,不主动联系协调,观望中变小状况成大问题。3.守株待兔。精神

落实、工作执行等待他人做法,实行“拿来主义”,应付了事,缺少开拓探索精神。

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组织的,有个人的;有外部的,有内部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但首要的在自身的思想和素质。

执行力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支配行为的结果,是精神状态、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在工作上的具体反映。

一是缺乏责任心。古人云:“不患无策,只怕无心”。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没有责任感,就不会有主动性、自觉性。不讲责任,不愿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行为,必然造成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随心所欲、弄虚作假;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缩手缩脚,错失良机。

二是缺乏正确的荣辱观。一些干部职工不明是非,不知荣辱,甚至是非混淆,荣辱颠倒,不以工作拖拉、作风飘浮、无所作为、好人主义、贪图享受、违法乱纪行为为耻,反以为荣。这种现象不仅败坏了单位的风气,也阻碍着干事创业氛围的形成和执行力的提高。

三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上级要求,而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有的只顾眼前指标,不管长远发展,导致上级的指示精神在执行中失真走样,甚至背道而驰。

四是缺乏克难攻坚的能力。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缺乏百折不挠、一抓到底的勇气,往往从客观环境、条件找原因多,从自身找原因少,造成一些工作部署和要求“棚架”,质量打折扣,甚至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除了上述主观原因外,客观上存在的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可行性、连续性和刚性;机制不健全,缺乏问责制和淘汰制,缺少紧迫感和危机感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提高执行力,贵在自觉,重在认真履责,严格问责。

一、增强责任是根本。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有了责任心,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做起工作来就会更积极、主动、用心。责任建设,教育为先。要把责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两个维护”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政风行风评议、效能提升、“两项检查”回头看等工作结合起来,着眼于理想和信念、服务和奉献、职业道德和荣辱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岗一日,尽责一天,认真执行,不找借口。

二、强化业务是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一定的岗位和职责;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抓好在职学习和岗位培训,经常开展知识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抓好技能评定和持证上岗,促进员工求知于书本,问计于一线,创新于实践,不断增强执行的能力。

三、完善制度是核心。要抓好现有制度的整理和规范,抓好完善和创新,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结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

位职责、考核体系,克服责权利不对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要严格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加大问责力度,切实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决不搞下不为例,决不让制度“打折”,使企业确立起良性的责任导向。

四、领导带头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要先干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执行力直接影响着单位风气的形成。职工对领导干部是察其言,更是观其行。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把发展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和使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带头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把“实干”作为立身之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管住自己,带好队伍,切实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篇8:对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执行力的思考

德育领导高效执行力的打造

1. 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常说“上行下效”,或孟子所说的“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意思是说领导者的态度对其周围人的影响很大。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底下才会“极为重视”。正如前教育部长周济说的:“我们教育部门的领导都知道德育重要,但往往做起来往后靠,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如果学校领导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升学率的问题,根本不把德育工作放在心上,“德育为先”“全员德育”的理念再多喊几年也还是句口号。很多时候,领导者的态度就是一种执行力。

2. 打铁先要自身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人办事。就拿同样一项德育工作来说,由校长亲自布置的,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如果是部门(科室)主任布置的,虽然我们也会认真做,但完成的程度、力度却不一样。这就是领导魅力。有的领导以德服人,有的领导以理服人,有的领导以情服人,还有的领导以能服人。有时,领导的魅力就是一种无形的执行力。总之,“打铁先要自身硬”,如果领导自身业务精、品德高、能力强、人缘好,说服、影响和感召他人的能力就强。

3.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工作中, 我们经常会借鉴兄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但是,如果不做调研,不考虑具体校情就照搬照套,结果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无法推进了。相反,如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多方论证觉得可行后再开展,工作就会顺畅许多。可见,领导在做决策时是“闭门造车”还是“开门决策”,带来的将是阻力与动力的差别。

4. 以身作则胜于口头训诲

有的领导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决策,具体实施就是员工的事了,而员工有时对领导的意图又不是很明确,在执行时就会出现偏差。有时,员工稍有差错,还会受到领导的训斥,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反,如果领导在做出决策后能够以身示范,既可以为员工提供行为的参照,还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支持,更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一个领导的工作就是样板工程,是他人学习的楷模。

5. 有始者必有终

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迈克尔·戴尔曾说:“执行力就是在每一个阶段、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然而,在不少学校,领导者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抓执行力的韧劲不够。工作之初往往是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但是执行一段时间后,便少了检查、没了反馈、丢了总结,工作流于形式,最终是不了了之。政策的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跟进,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德育工作者注意,从而提高其执行力。

6. 知人善任

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论实力与项羽也相差甚远,却能打败项羽坐拥天下,在于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虽有范增却不能重用,结果被打败。在学校里,每个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所擅长的方面不尽相同。只有让他做自己想做的、擅长的,才能用其所长,让德育工作开展得更顺利、更有效。

7. 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

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沟通。沟通能增进了解, 消除不必要的误会。沟通又是双向的。德育工作者要主动与德育领导沟通, 德育领导也要积极与德育工作者沟通。德育工作者可以在沟通中充分领悟德育领导的决策意图,德育领导也可以了解工作执行过程的具体问题。双方在沟通中将更能体会对方的难处,也就会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在理解中增进合作,从而增强德育工作执行力。

德育工作者执行力的养成

1.好的员工是教育出来的

新教师上岗有岗前培训,老教师有暑期全员培训,骨干教师有骨干研修班。岗前培训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工作,全员培训让老教师在充电中跟上时代步伐,骨干教师研修班让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没有谁天生就是优秀者。好的员工是教育出来的。但是,在不少领导看来,员工教育就是开开讲座、办办培训班、搞搞竞赛、考考试,缺乏对员工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的教育,或者局限于理论宣讲,缺乏可量化操作的行为标准。好的员工教育应该能给教师带来视野的拓展、理论的指引、心灵的启迪、行为的参照、价值观的引导。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不妨组织教师看一看,相信效果一定会比搞讲座强得多。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道路畅通无阻。相反,如果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就会混乱不堪。同样,如果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度不完善,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就会毫无约束,觉得干好干不好都一个样,德育工作执行力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健全并实施到位,德育工作者就会根据制度的要求,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但是,正如有位管理者所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武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也就是说,如果制定了制度却没有执行和遵守,制度就形同虚设,同样会影响到德育工作执行力。作为学校领导,不但要善于制定制度,还要强于执行制度。因为,制度是良好执行力的保障。

3.成功只有一种,就是纠错的人

开展德育工作,常规的检查与反馈是必不可少的。有卫生、课间操、自修课纪律、板报等,检查的项目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细化,但检查反馈却越来越不痛不痒,只有量化的分数,没有存在问题的反馈,结果是问题照样存在,检查继续进行。也许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学校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星海学校,管理人员相机不离手,通过摄影随时记录校园的真实情况,并将其及时反馈在学校内部管理网站和年级组楼道橱窗,亮点进入“今日亮点”栏目,问题则进入“友情提醒”栏目。其结果是,没有问题会过夜、没人管,也没有人会寻找客观原因加以推诿,因为现实是最客观、最有说服力的。在笔者看来,常规检查就是要查出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敢于承认问题,不要觉得这很没面子。因为,在不断地纠错中容易让德育工作者产生危机感,促使其寻找改进策略。

4.激励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方法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人被认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人又是最需要激励的。只有不断地被激励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口头表扬、书面奖励、物质奖励等是常用的激励措施,但主要面向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忽视了大多数德育工作者,尤其对失败者很少问津。其实,指出一个优点,或是说一句鼓励的话,都是对德育工作者的激励。此外,引入适度的竞争,或合理的授权,都可以挖掘德育工作者的潜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执行力。

篇9:对提高学校工作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一、责任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关键

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大于青天,责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责任是对所负使命的忠诚及信守,责任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的一种爱的表现。以前总觉得一个单位工作上不去,是人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问题,其实责任才是关键。因为责任心不强就不可能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尽心尽职,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上层领导的工作意图,而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细节组合成了一个“劣质”的整体,造成工作局面打不开,工作思路一团糟,根本谈不上创新意识。当然,责任心也可以通过外部的作用来强化,如树立工作典型,引领员工积极向上;制定长短期工作目标,培养员工团队精神;制定制度,培养员工参与意识,最终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进行捆绑,产生共鸣共振,通过增加责任意识,使得对制度的执行变成一种养成行为和自觉行动。

二、务实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保证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讲究实际。务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工作,真抓实干,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我们要将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及工作各个环节中。如果没有务实的工作态度,就会做而不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发展才充满生机。因此,务实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一个坚持团队利益至上的人,工作必定是务实的,我们只有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真抓实干工作的重点,才能推动执行力的提升,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北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在他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操作》主题报告中提到,执行——来自务实的智慧。只有务实,才能带来工作的成功。

三、协调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润滑剂

协调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强调事物间的联系,在工作中主要是指为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过程,是对各种管理要素的综合考虑。沟通、协调是工作制度执行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沟通是协调的前提,工作中观点上的分歧、意见上的不同都是难免的,这就需要通过沟通、协调解决。可以说,协调就是充分沟通,协调的水平就是管理的水平,领导的艺术就是协调的艺术。通过协调可以处理各种矛盾关系,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等出现问题时,都需要进行协调和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互相理解,解决工作中的矛盾,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协调,可以深入基层,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作为干部,必须提高自身的协调、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服务意识,掌握沟通、协调技巧,为学校这台大机器增加润滑剂。

四、团结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基础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就是合作,团结就是和谐,团结就是要求全体员工通力协作、沟通配合,形成执行的合力机制,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产生效益。高尔基说,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每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实现个人的愿望和理想,而一个单位的整体目标,又是与每个人的工作相关联的,任何一个人的工作失误都会给集体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在一个单位中,所有的工作关系都很和谐、团结,相信每个人一定会发挥最大的潜能,团结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正所谓团结协作抓落实,和谐友爱铸辉煌。

五、服务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助推器

服务是不以实物形式而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特殊劳动,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在学校,虽然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不同,个人分工不同、责任不同,但是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工作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每个部门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别相关部门的配合,每个人都在为其他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同时也接受别人的服务,服务是双向的。任何一个环节服务不到位、不及时、不顺畅,都会影响到正常工作的运转。只有相互提供有效服务,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工作效率。ISO质量体系标准将学校的产品定位于服务,明确了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树立起一种教育服务新理念,学校的产品是服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学校的服务质量。按照质量体系,将学校的教育服务过程认定为招生、教学、德育教育、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就业推荐等六个方面。每一种服务都与学生有关,就是说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在工作中要求每个人要有服务意识,将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执行力。

六、奉献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催化剂

奉献指满怀感情地为他人服务,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是服务的更高层次。具有奉献精神的职工,一定可以提高工作执行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一定会遵守职业操守,为了学生不计报酬地备好课、上好课;具有奉献精神的管理者,一定会为了学校建设和发展拼命工作。奉献精神具有示范效应和感召作用,如果一个学校大力倡导奉献精神,提倡以奉献为荣,每个人一定会自觉地为学校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一所学校的领导本身就是奉献精神的楷模,上班“早出晚归”,心系学校,以校为家,和教师融入一体并深入教学一线,及时了解学校各种现状,为教师排忧解难,在教职工中自然会形成为学校发展奉献的氛围。《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倡导了一种精神——忠诚、奉献,这是一种非凡的执行力,书中罗文——一个美国军人接受任务不讲“价钱”,遇到困难想尽办法,完成工作不图回报,这种精神值得当今社会每个人学习。执行在于奉献,就是要求每个人要胸怀大志,处事大气,发扬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真正提高工作执行力。

制度是规范学校管理的依据,是学校发展的机制保障,是构成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成分,制度在于执行,执行最终要落实到人身上,只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提升服务理念、发扬奉献精神、保持务实态度、注重协调、增进团结,坚持以制度约束行为,就一定能推动学校不断进步,取得科学发展新成效,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篇10: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文/蝶舞天涯

从做班主任开始,我就感觉要把班级的卫生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学生要么逃避做值日,要么拖拖拉拉,要么敷衍了事。比如扫地不求质量,擦黑板只要看不到字即可。这些现象不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这个学期初,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在值日安排上动了脑筋。每一组值日生分成“教室扫加拖2人,倒垃圾1人,清卫角与报纸管理1人,教室外走廊、瓷砖、教室内前排地面粉笔头课课清1人,擦黑板及讲台整理1人,公共场地2人,值日检查及监督1人”共7个项目,轮到的小组做值日一星期。同时制定了《清卫条例》,要求轮到的值日生该严格按照条例值日。我以为自己考虑的很周到,但值日执行下来却不如人意。

第一个星期,地面打扫的学生头几天还比较认真,后有所松懈。据调查,因为有同学给他出点子:“只要把各走廊打扫干净就好了,因为每个同学脚下的垃圾很难看到,随便做做就算了,班主任也不会那么空每天都来检查你的值日情况的。”不过,为了让学生形成好的劳动习惯,第一个星期我亲自抓值日问题,因此教室给人一种干净明亮的感觉。期间对劳动委员进行了耐心详细地辅导,也召开值日监督员会议。第一个月中,班级的卫生还保持得不错。我以为我这回成功了,于是接下来我完全放手让劳动委员和值日监督员管理班级值日。

有一天,我趁上课,仔细观察了一下教室,有几处并不整洁:清卫工具不齐,垃圾桶外面有纸团,个别学生座位堆着垃圾而没有垃圾袋。我并没有马上指出,而是在课下直接提醒了劳动委员。但情况并没改变。经查明是劳动委员没有威信,有好几次,督促无效,但为了避免被我批评就亲自代值日生完成。我经过私下观察,了解到导致学生不听劳动委员督促的原因:第一、开始是提醒每一组的值日组长,但劳动组长没有做好,于是他又改为自己亲自提醒,时间一久,没有听他了。第二、自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在同学面前没有威信。第三、当他碰到挫折时,自己也放弃了,有一段时间干脆就不提醒了。这样只要持续一星期,就可前功尽弃。仔细一想,其实和我也有关系。他跟我反映过这样问题,并希望我能再次召开值日组长的会议,而我的答复是:“你是劳动委员,完全有资格召开值日组长会议,你去组织吧,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可他没有再来找我。估计值日组长会议并没效果,最后怕被我说“这个工作怎么没有做好”而亲自打扫起来了。可这样做只会助长值日生的懒惰行为。

在课间,我针对这件事情,在班级里面进行了思想教育——《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培养教育》,告诉同学们:“要成才,先要成人。对这一件小小的劳动,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们成人,成才的,非做不可,且非做好不可的工作。”或许,同学们不良劳动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次教育只维持了两三个星期。当时我感觉没辙,能做的只有不厌其烦地通过劳动委员提醒值日生们做好值日。

篇11:公证处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

意见和建议

1、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法院在执行前,要依法审查公证债权文书的可诉性,对确有错误的公证债权文书以裁定的形式排除其强制执行力。但法律对依何种程序、如何认定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并未作出规定,何为“确有错误”,法律无明确规定,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情形应考虑认定为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1)债权文书没有给付内容;(2)债权文书给付期限不明确;(3)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双方当事人对债权文书约定的给付内容等存在争议的;(4)债权文书没有明确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5)利害关系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债权文书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为规避法律义务、损害他人利益,恶意串通进行公证的;(6)提交的证据足以推翻债权文书的;(7)公证程序严重违法的,如公证员为本人或其近亲属办理公证的,公证人员办理公证时有受贿、舞弊行为的;(8)人民法院认为执行该公证债权文书损害国家、集体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2、目前,法院申请公证处公证的执行案件大多是对其 执行行为给予公证证明。在一般情况下,象这样的案件都是该法院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后,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法院才申请公证处对其执行行为进行公证,在实践中,实际性情况是公证处在法院的领导下,按照执行文书,协助法院完成执行程序。如制作现场工作笔记,在法律文书上签字、盖章,其实只是对法院执行的过程给予见证,甚至帮助执行人员搬运被执行的财物等。建议:公证处只对法院执行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公证证明,对法院执行所依据的法律文书和执行行为是否真实、合法不作审查,也不作任何证明。

篇12: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编辑部:

近期,多地省法院到各一级分行进行工作调研,拟在建行设立点对点人民币结算账户网络查询系统终端。根据总行有关规定,各级营运管理部门原则上不直接接待有权机关的来访。有权机关到开户网点办理查询事项确有困难时,可由同级“相应业务管理部门”接待并办理资格审查和登记手续,再通过邮件、部门联系单等方式将申请查询内容或相应法律文书转交营运管理部门。营运管理部门查询后将结果书面反馈相应业务管理部门或填写相关法律文书回执。

笔者建议,支持法院点对点查询系统的上线和推广,对现行相关规定进行优化,由营运管理部门直接办理涉及法院的协助执行,以确保我行协助执行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与地方同业在点对点查询系统设置上保持一致,促进银行与法院之间的工作联系,进而保障银行金融债权的回收和安全。

篇13: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和反思

一、思想教育为主体

1.讲明道理, 认识自我

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成熟, 是非辨别能力强, 如果真能和后进生心平气和地讲明道理, 相信他们会给予理解的。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外, 还有许多特殊之处, 如自尊心特别强, 存在自卑心理, 意志和毅力薄弱, 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他们自己也知道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但他们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性质和危害, 更难独自找到解决的办法。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绝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式简单处理, 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根源, 明白危害, 改过自新。

2.尊重爱护, 提升正能量

后进生的缺点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 所以他们会在不自觉当中很容易表现出来。作为班主任就要认真分析、观察, 若不是有心就范, 不要大加责备, 相反, 应该留心后进生的微小进步, 坚持一分为二, 对其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 积极引导, 有时也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施展自己的长处, 以自身的长处逐步克服一些短处, 从而让他们看到希望, 增强其信心。

二、行为培养是关键

1.制造压力, 磨炼意志

班级的管理不会一帆风顺。手指有长短之分, 学生成绩参差不齐, 单凭班主任平时对学生感情的亲疏去教育学生, 学生当然是不会接受的, 后进生就更难以想象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 在对个别后进生的学习指导上适当增加小小压力, 拨动他心里最在乎的那根琴弦, 让这些后进生慢慢地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发挥他们的特长, 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 迎头赶上是可以实现的。张某是我们班“脑袋瓜子最灵”的学生, 但他玩心太重, 成绩一直是倒数几名。为此, 我苦口婆心地劝解他 , 但效果都不好。一次, 他在上课玩手机被我发现, 但手机并不是他自己的, 他想要回去。为此, 我抓住机会, 和他约定, 如果期末考试成绩理想, 手机是可以还的。“同学的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同学, 他开始学习了, 我也帮他找任课老师单独辅导他。结果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 他的成绩居然前进了20多名, 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2.坚持抓到底, 绝不能有松动

对待犯了错误的后进生, 应该让他们多一点改正和锻炼机会, 而这一点就要求班主任要经常跟后进生见面, 及时掌握后进生的动向, 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 帮助后进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利用多种渠道诱导点拨, 不歧视后进生。后进生锻炼的机会增多了, 改正问题的机会也就增多了, 两者相辅相成。班上的李某上网都到了痴迷的程度, 我通过与家长的不时沟通, 不断地从各个方面进行教育, 终于有些收获。首先使他认识到他无节制地上网是非常有害的, 然后我又请他的家长一起陪读。起初有一些效果, 但不久后, 他又开始迷恋上网, 于是我又采取了心理疏导和同学帮助等多种办法。看到老师、同学和母亲这样对待自己, 他不断反省,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斗争”, 做到了以学习为主, 适量的上网娱乐为辅的转变。

三、利用小组的力量, 优秀带后进

身教胜于言教, 尤其学生之间更容易交流, 以学生的角度来解决学生的问题, 效果反而更好。为此, 我认为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可以成立帮扶小组, 优秀生与后进生结对帮扶。我班上倒数第一的同学, 平时我行我素, 作业也总是交不上, 于是我根据他的特点, 安排班级第四名同学韩某和他同座并结对, 通过两个人的相处, 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 作业尽量完成, 数学成绩也由原来的30多分提高到现在的90分, 真是令人鼓舞。按他的话说, 韩某是他的知己。

班主任平时要注重发现潜在问题, 经常和任课老师互通信息, 相互交流经验。同时也要经常和家长联系, 有必要时也要做家访,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抓的局面。班主任想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要及时准确了解当代高中生心理特点, 加强心理疏导, 以预防为主, 重在教育, 两者相互结合, 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巧菊.后进生转化措施与办法[EB/OL].http://www.hsxedu.com/Schllo_Read.asp?NewsID=17739, 2012-10-31.

篇14: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一、刑事执行检察机构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刑事执行检察机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制保障,不仅在各级人民检察院设有独立的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而且在各个监狱、看守所也都设立了检察室或派出检察院,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级别比较低。监狱的级别普遍比派出院或检察室高。以江苏省为例,2013年以前共有4个派出院,只有一个副处级建制派出院,其他3个都是正科级建制。

第二,信息很滞后。派出院一般由市级检察院派出,而监狱一般都是省司法厅直属的正处级单位,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向省厅汇报。由于派驻检察院规格与监狱不对等,导致派驻检察院在日常工作中,与监狱相比,往往处于“慢三步”的被动状态。

第三,保障不独立。一般派出检察院财政不独立,所拨经费只够维持日常工作运转,由于经费紧张,办公经费不足部分还得依靠监狱的支持来解决。看守所检察室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些福利和交通补贴等要靠看守所解决。据调查:90.6%刑事执行检察干警认为,驻刑事执行检察机关仍在场所、交通、福利、水电、住房、接待等方面有赖于所在监狱或看守所。

第四,素质难匹配。突出表现为年纪轻、文化高、身体好的干警都分配到反贪、公诉、侦监等主要业务部门去了,而“老、弱、病”的干警就很自然地“充实”到刑事执行等其他部门了。据调查统计表明:45岁以上的监狱干警在各年龄段中人数是最少的,占被调查数的25.1%(见表一);而刑事执行检察干警的年龄结构却正好相反,45岁以上的刑事执行检察干警在各年龄段中人数是最多的,占被调查数的43.9%(见表二)。

第五,监督不到位。让级别低的派驻检察室去监督级别高的监狱,既不符合国际惯例,更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调查统计显示:刑事执行检察干警认为因为级别低而在监督时,建议常不被重视的有186名,占51.67%;履行监督常受阻挠的有133名,占36.94%;约见刑事执行领导沟通情况困难的有79名,占21.94%;开展工作没有院领导出面难办的有177名,占49.17%。认为要提高检察室级别的有297名,占82.5%,这已成为绝大多数刑事执行检察干警的呼声。

第六,力量难整合。派出院作为一个基层检察院,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监狱检察监督、办理各类案件的职能,又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如政工、文秘、行装、调研、检委办、宣传教育、案件管理、控告申诉、纪检监察、信息技术等等。因此,这就决定了派出院不可能将大部分的检察人员投入检察监督的一线——监狱去使用。

第七,待遇比较低。派出院由于受基层院职级比例的限制,长期以来,派出院内设机构负责人和普通干警虽然享受市级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但是不享受市检察院干警的职级待遇,一般为科员级,即使是科室负责人(检察室主任或科长),职级也很难上调到副科级,更不说是正科级了。检察干警与监狱同样工龄的一般干警相比,经济收入要明显低于监狱的一般干警[2]。

二、“省统管”的体制设想

由于没有任何现成的实例可参考,下面试联系本省的一些实际,对“省统管”体制安排作一些可能性设想。

(一)维持现状

即所有刑事执行检察派出院和检察室维持现有体制格局,所有检察官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检察院的办公经费、办案经费和人员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下拨到派出院或检察室所在地的县(县级市)、市政府财政部门,然后划到检察院的账户,院里再统一调配发放到派出院或检察室。

(二)院处合一

主要是地级市的院处合一,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有利于优化内设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其次,有利于派出院干警的轮岗交流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派出它的检察院根据派出院的申请,视情可将人员作适当调整,因而人员交流轮岗问题可迎刃而解。据调查统计,73.9%的刑事执行检察干警认为刑事执行派出检察院与派出其的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处应当院处合一或是平行关系。

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的院处合一的机构设置也是五花八门,从江苏省检察机关院处合一的情况看,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级别不同,职权却一致。江苏省目前共有5个刑事执行检察派出院(见表)。同样是派出院,级别却有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和正科职4个档次;虽然5个派出院的级别不同,但却都是行使县一级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2.院吸收处,上下难联系。如:南京市钟山地区人民检察院与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处合并,副检察长兼任市刑事执行检察处处长,实际上形成了市院刑事执行检察处级别比派出院级别低的局面。从对上联系看,省院刑事执行检察处如何对口联系?如果发通知是否要先通知派出院,再由派出院通知刑事执行检察处,还是同时发2份通知。

3.处吸收院,院变检察室。如:原来宿迁市洪泽湖地区人民检察院有干警12人,院处合一后,驻监狱干警迅速锐减为5人,尽管仍挂派出院的牌子,但干警总数仅相当于一个检察室的编制了。

4.管辖各异,内容不统一。院处合一后,有的派出院管辖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等,工作涵盖所有刑事执行检察内容,而有的派出院管辖十分单一。

(三)处室升局(这里的“处室”仅仅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院的刑事执行检察处)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院的刑事执行检察处升格为厅局级规格,直接向省内各个监狱和看守所派驻检察室,级别分为处、科级规格,与监狱、看守所相对应。

这一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现行检察体制下存在的刑事执行检察级别低、信息慢、保障差等问题,缺点是刑事执行检察处仅仅管工作,对各个派驻检察室的人财物,以及对刑事执行检察干警的晋级、晋职以及奖惩等都没有决定权。

(四)划片设院

就是以某种限制条件作为划分根据,由省级检察院直接派出检察院,正厅局级编制,直接向片区内监狱和看守所派驻检察室,级别分为副厅局、处、科级等规格,与监狱、看守所相对应。

划分形式可以分为以下2种:一是按照地域和经济状况设立派出检察院。二是按照监狱规模和布局设立派出检察院。

(五)设立分院

由省级检察院派出刑事执行检察分院,正厅局级编制,由该院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所有监狱和看守所派驻检察室,级别分为副厅局、处、科级等规格,与监狱、看守所相对应。

(六)混合设置

即设立分院后,全省监狱均由分院统一派驻检察室;地市级、县区级检察院相应设立刑事执行检察处、刑事执行检察科,承担驻所检察和社区矫正检察任务,派驻看守所检察室也维持现有模式不变,均接受分院的业务指导(分院承担省院刑事执行检察处职能)。

三、“省统管”解决对策

实行检察机关人财物“省统管”对于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是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妥善解决。

(一)确立机构设置原则

派出检察院和检察室是人民检察院在监管场所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派出机构,代表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刑罚和监管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是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这些机构的设置,必须严格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对等性等原则。

第一,确立符合宪法法律原则。在《宪法》框架内,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出台相关决定为司法改革提供法律上的依据支撑。

第二,确立监督级别对等原则。监狱检察派出机构设置的规格应与所辖监狱的级别相同或略高,监狱检察派出机构也不应低于处级。

第三,确立机构统一派出原则。按照“省统管”和最高检《意见》的有关规定,应该由地市以上的检察院统一向刑事执行派出监督机构。

(二)强化检察官的作用

长期以来,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与其他检察业务一样,“采用了承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检察长(检察长)逐级审批的制度,这种案件管理方式否定了检察官在办案中的主体地位,将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客体化,无法调动检察官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冤假错案的后果”[3]。因此,依据主办检察官的思路,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进行分工,主办检察官应当具有独立的事务权,并直接对检察长或主管副检察长负责。

(三)促进派驻检察干警交流

对派出检察院的干警,可根据职级,确定轮换期限,实行轮换制。让派出检察院的干警能走出去,其他检察院的干警能走进来,并对监狱检察干警的职级、经济待遇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监狱检察工作的吸引力。在实行轮换制时,注重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工作连续性,充分发挥监狱检察干警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监狱检察队伍的活力,使派出检察院始终保持一支政治素质好、法律知识全、监督业务精的干部队伍,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4]。

(四)加强监督制约机制

1.刑事执行派出机构要接受人大的监督。人大对刑事执行检察派出机构的监督可以采取三种主要形式:一是由人大组织到刑事执行检察派出机构视察;二是由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或聘请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监督员,到刑事执行检察派出机构视察;通过直接接受检举、控告,对刑事执行检察派出机构进行监督。

2.刑事执行派出机构要接受社会的监督。一是要加强检务公开。在监管场所显著位置和派驻检察室办公区设置“检务公开栏”,印发《检务公开手册》,依法公开派驻检察室的工作职责、依据、程序和人员等情况,设置检察官信箱,发放派驻检察室联系卡、派驻检察官约见卡等形式,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意见权利。二是要在刑事执行聘请检风监督员,对检察干警的执法活动实行近距离监督。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三是要增加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欢迎来自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服刑人员和家属的监督。

3.刑事执行派出机构要接受内部的监督。一方面,检察机关的纪检监察部门根据最高检《意见》的规定,加强对刑事执行检察干警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的监督。派驻检察人员要严格遵守检察纪律和廉政规定,不得接受被监管人及其亲属的吃请和礼品、礼金,不得利用职权干预监管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不得在监管单位报销费用、领取补贴等。

注释:

[1]为了解当前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有关情况,课题组围绕基本情况、监督体制、内容、方式、效果与关系等方面,分别设计了针对刑事执行检察干警、监狱、看守所警察的问卷,按照一个监狱、看守所随意抽取当天在岗的若干名警察的方法,确定监狱、看守所警察的调查对象;而刑事执行检察干警则当天在岗的全部参与。共获得有效刑事执行警察问卷966份,有效刑事执行检察干警问卷360份。本文除特别说明的数据外,有关数据都来自本课题问卷调查中获取的统计数据。

[2]参见刘文著:《见证跨世纪的监狱检察》,珠海出版社2010年版,第440-446页。

[3]参见邹建华、远桂宝:《检察监督制度逻辑中垂直领导体制的理性回归》,载《检察研究》2013年第4期第20页。

上一篇:最动听的情书下一篇:教师课前准备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