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24-06-20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精选6篇)

篇1: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深入落实和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2/14作者:李立国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将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落实和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保城乡居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任务。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深化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开启了新视野。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与代表制民主制度的有机结合,保障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得到延伸。人民群众在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能力,为在更高层面上、更广范围内开展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在基层,依托在基层,落实在基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阵地和重要平台。在我国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以制度化方式保证城乡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践,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是亿万城乡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利用基层群众自治这个主阵地和重要平台,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不断深化民主实践,充分表达意愿和诉求,增强了对民主政治的认同,调动了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强调实践、突出实践、扩大实践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鲜明特性。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做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直接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农村人口达到6亿,城镇居民超过3亿。亿万人民群众通过亲身参与广泛的民主实践活动,依法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进程。

二、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的新实践和新成就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组织载体不断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村委会组织法修订实施,地方性法规不断修订完善。中央先后就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等下发文件,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城乡自治组织不断涌现。目前农村有59万多个村委会,成员233.3万人;城市有

8.9万个社区居委会,成员43.9万人。近年来,各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并引导这些组织发挥在发展生产、提供服务、参与监督和建言献策等方面的作用。

“四个民主”实践全面推进。十七大以来,城乡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日益广泛深入开展。农村普遍开展了8轮以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得到普遍运用,秘密写票处普遍设置,竞职演讲、治村演说等形式普遍实行,村民参选率达到95%。城市开展了6轮以上的居委会换届选举。村(居)民会议及其村(居)民代表会议经常召开,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定期报告工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活动普遍开展。自治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日趋丰富。

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国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区服务专职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待遇提高,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乡镇机构改革深入实施,街道和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自治组织行政化的问题逐步解决。各级财政对村级组织的补助稳步增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化解村级债务取得积极进展,村干部报酬和村办公经费逐年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三、党的十七大以来落实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党的十七大以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的发展,深化了我们对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为继续深入落实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基层群众自治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不能动摇。在深入落实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在民主程序、民主环节之中,把党的领导作用贯穿于基层群众自治各项工作之中。一是保证党组织在民主选举中的领导。要提倡按照民主程序,将村(居)党组织负责人推选为村(居)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主持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工作;提倡把村(居)党组织书记按照民主程序推选为村(居)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居)委会主任。二是保证党组织在民主决策中的领导。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直接组织、参与村(居)事务的民主决策。因地制宜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

法,丰富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三是保证党组织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领导。在制定和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时,要确保村(居)党组织的提议权、领导权。村各项财务支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等,要确保村党组织的知情权、审核权。民主评议村(居)干部、村(居)重大事务民主听证等活动,要保证村(居)党组织的主导权。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是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核心和精髓。没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的充分民主,没有群众对基层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权利,村(居)民自治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十七大以来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村(居)民的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居)民开展民主实践活动,调动了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丰富自治内容,拓宽参与渠道,不断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坚持民主选举制度。完善村(居)民直接民主选举制度,规范选举程序。扩大居委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切实维护城乡居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开展流动人口参加居住地选举、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试点。二是促进各项民主制度的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修订完善社区公约、村(居)规民约、村(居)民自治章程,规范基层干部和城乡居民的行为。大力健全民主决策制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拓宽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涉及村(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通过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由群众民主决策。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积极开展村(居)干部勤廉双述、民主评议活动,切实加强对村(居)干部的监督管理。三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利于村(居)民当家作主的好经验,完善村(居)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居)民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四是扩大群众自治范围。大力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进一步明确基层人民政府和村(居)委会的职责划分,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积极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有效

衔接、协调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把基层群众自治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进程。

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前提。要总结和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依法办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时修订《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各地应根据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修订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委会选举办法、村务公开办法,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大基层群众自治政策创制力度,抓紧制定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在基层行使民主权利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依法建制、有制可依、按制办事,不断提高城乡社区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他们依法依规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三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坚决查处破坏基层群众自治的各种行为。健全社区利益诉求表达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己的权利,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民政部部长)

篇2: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

我认为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集中体现主要就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组织。所以我们的群众自治制度的重心也应该是如何加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民主性和公正性上。

目前我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许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执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居民委员会的任务重而且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一般都有50项之多,有的甚至达上百项。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大多数居民委员会扮演着“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既管公婆打架,又管夫妻离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角色。一些城市基层政权组织把本来不属于居民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都交给居民委员会办理,有的甚至将居民委员会当成其下属机构来对待。所以我们要尽快完善与界定居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将政权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严格区分开来。

二、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许多地方的居民委员会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固定的办公用房、无必需的办公设备、无必要的活动经费,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委员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认为各级政府应当鼓励与扶持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与改进,让群众自治制度真正的办实事、办好事,真正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没有经济实力,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无法实行居民的自治。大多数居民委员会都是靠出租办公场地或者是街道办事处的拨款来勉强维持日常开支。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强大家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和了解,让所有人都参与起来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办法。

四、干部结构不合理。目前居民委员会的干部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轻人由于不愿意做居民委员会日常事务中那些婆婆妈妈的繁琐事情,一旦有年轻人来居民委员会工作,便立刻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完善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的选举制度。

当前在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实际中,有的乡镇政府仍视村民委员会为其当然的下属机构,按照行政管理方式来对待村民委员会,一般都是通过对村民委员会发布各项指令和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来领导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这个问题主要是农村居民对自己手中的权利认识不够充分,对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不了解,才会使得村名委员会被当地政府机构所利用。我觉得应该在我国广大农村普及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让每一位农民都知道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有权利行使自己的管理权。

篇3:基层群众自治问题研究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阐述

(一) 内涵

基层群众自治是以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 以当地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 保障基层群众享有直接进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基本权利, 并推行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的制度及其实践[1]。概括的讲, 其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直接的体现, 也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 且党的会议明确指出,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构成, 这无疑使其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和新高度。

(二) 意义

实施并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意义重大, 具体体现在下述几点:一是我国政治民主内容的进一步补充, 由于基础民主涉及范围广, 影响力很大, 而通过实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广大群众可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 进而维护合法权益;二有助于强化全民民主意识, 众所周知, 民主制度的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群众对其的热情、理解和应用, 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开展, 为广大群众获取民主知识、了解民主流程、行使民主权利、体验民主生活创造了契机, 进而在无形中提升了全民民主意识, 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2];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平衡, 关键是促使社会各群体、各阶层均能够平等参与政治建设, 显然推行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自治水平, 切实缓解社会深层矛盾, 故是发展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基层群众自治的问题分析

首先是广大群众民主意识尚且不高;广大群众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重要主体, 其自身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明显缺失, 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的进度和成效, 而这主要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宣传工作不到位、交流互动有限、基本保障难以落实等有很大关系, 因此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是顺利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然后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尚不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在我国实施了多年, 但并未取得较大的实质性进展, 深究原因, 与其自身不合理和不完善密切相关, 如在村民自治制度中, 对乡村关系的规定、村委会选举的界定等既不明确详细, 也难以具体操作, 转型时期的城市居民自治条文明显滞后等, 致使“三个自我、四个民主”均难以得到实际保障;加之部分党政领导对民主建设认知不足, 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故制度完善面临着一定的障碍。

最后是基层群众自治落实尚不到位;受思想、制度、组织等多方影响, 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如形式化的民主选举致使其随意性、不规范特点突出, 有的居民消极参与甚至不参与选举, 其中贿选现象尤为突出;表面化的民主决策, 部分乡村很难做到定期开展村民会议, 而且真正能够参与民主决策的居民很少;混乱的民主管理, 在具体实践中, 因民主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实, 加之村委会随意替村民作决定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民主管理较为混乱;缺失的民主监督, 多数村委会难以做到事务公开, 且随意罢免或难罢免现象突出等, 致使自治效果很不理想, 同时这些问题存在于很多城乡基层地区。此外, 民主理论标准的缺失和模式的相对单一也限制了基层民主自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故解决基层民主自治问题亟不可待, 势在必行。

三、基层群众自治问题的解决措施研究

(一) 基层群众自治体系要完善

1. 法律制度的完善

合理而完善的法律保障是解决我国基层群众自治问题的根本, 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与形势发展相符的法律法规用于实现基层民主权利的程序和措施中, 如将《宪法》中有关村民自治问题的条文移至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一章的最后, 以免因混淆认识而导致自治工作出现行政化;同时就基层群众自治细节加以明确, 如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流程规范, 村 (居) 委会成员职务终止要求, 虚报、伪造选票、贿赂拉票、破坏民主选举等不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外部救济具体流程和惩处措施等, 以此为基层群众自治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 运行制度的完善

针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过于原则或有失合理的规定, 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内容比例, 适当提高条款的灵活性、可行性, 如适度摆脱理论约束, 将双过半选举规则调整为相对多数规则, 其中农村民主选举可将大于1/4作为相对多数标准;将切实、明确的消极条件和审查规范补充至村 (居) 委会候选人资格中, 对于村民委员会, 还应设置合理的选举无效制度, 以此确保民主选择公平, 并获取较高的成功率;同时还应就乡镇政府、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关系、职权范围、具体责任、指导、帮助与支持内涵作出明确界定, 并遵循切实、合法、规范、具体等要求由村民自行制定村规民约, 以此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工作顺利进行。

3. 考评制度的完善

基于切实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运行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还需要配套的监督和考评制度作保障, 以此推动制度建设和实践效果相互促进。其中针对基层社区, 可每年由负责人向群众代表作两次以上的工作汇报, 要求内容真实、可见而具体, 代表人数在半数以上;针对乡村地区, 可通过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议了解工作实况, 并听取符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基于事务公开制度, 专设部门负责公示重大事项、干部作风、财务状况等信息, 以便群众行使监督权力, 督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做好本职工作。

(二) 基层群众自治关系要理顺

公权力的扩大也是基层群众自治前行的干扰因素, 故建议乡镇人大对当地政府实施有效监督, 配以合理的可诉机制和公民监督机制, 以防止乡镇政府滥用职权干扰基层群众自治的顺利进行, 但前提应切实理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3]。

一是对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 可以两者的相似功能为纽带使其形成良性互动, 但其职责权限必须明晰, 要求乡镇政府将农村交由自治组织进行管理, 且无法律允许, 不得随意干涉村民的共同事务, 而应发挥必要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作用, 在此建议两者签订村民自治等合理的协议, 以期将职责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经与村委会协商, 征求村民的真实意见, 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 以便形成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良好风气, 进而改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此外还应顺应民意, 通过直选和竞选制度选举乡镇长, 并摒弃行政命令这一传统手段, 结合指导、合同、法律、经济等方式和手段对村级事务进行间接管理, 以此有效衔接乡镇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二是针对党支部和村委会, 则要切实巩固党支部在领导村级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地位, 但其强调的是支持和保障作用, 而不是代替管理或包揽一切, 因此为进一步加以规范, 还需对其职责权限作出明确界定, 如党支部负责统筹规划, 确保村民自治方向正确, 协调村委会与村级组织的关系, 尊重和维护村民会议中的合法决议, 并负责培养、教育党员干部、监督村委会行为等[4];而村委会则主要负责管理村级公共事业和事务, 反映群众要求、建议和意见, 调解纠纷、维护治安等。此外, 还应着力巩固党支部的基层群众基础, 并通过领导方式、内容、队伍建设的改进, 不断强化党的领导能力, 以此与村委会顺利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 推动基层群众自治有序前行。

(三) 基层群众民主意识要提高

1. 强化基层民主教育宣传

民主意识的提高是以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为前提的, 因此为推动基层群众自治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 我们应从其直接参与者着手, 督促基层群众树立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 这就要求乡镇自治组织者充分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 加大民主宣传教育力度, 除了借助新闻媒体外, 村委会可以广播、条幅、开会、发表意见等形式加大宣传, 而居委会则可以座谈会、文艺演出、上门走访等形式进行教育, 以此帮助基层群众增加对相关自治政策、制度的了解和认知, 明白其直接关乎自身的切身利益, 进而深化民主思想, 不断提高民主意识, 并积极参与到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来。

2. 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

基层群众自治自身特点决定了其面向的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 而在具体实践中是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以及企事业民主为主的, 其中村民自治又是重中之重。但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诸多新的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 且在基层社会中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为提高全体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 就必须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城市业主委员会等纳入基层群众自治范畴, 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民主教育宣传, 以此加快城乡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

(四) 基层群众基本保障要到位

1. 以专项资金为物质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支持, 因此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在税收总额中提取比例合适的资金用作基层群众自治专项资金, 并摆脱单一的政府拨款模式的局限, 积极拓展经费和物资筹资渠道, 以形成政府划拨、社会资助、服务创收等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同时也可基于社会监督, 由基层群众自行进行物资筹集和经营管理, 并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保障, 为自治组织正常运转提供物质基础。

2. 以救济机制完善为保障

救济机制是解决纠纷、确保义务履行、权利实现的重要手段, 对于基层群众自治而言, 其的完善有着更为凸显的效用。因此建议将基层群众自治纠纷纳入司法救济机制中, 将选民证发放不合法、处理纠纷不及时、村委会成员罢免或撤换等作为或不作为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法》中加以明确, 并对较为抽象的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的救济范畴, 如要求村民必须种植某一农作物等, 同时还应就法律援助、信访机制等加以完善, 以此为基层群众自治提供基础保障。

3. 以落实服务为重要依托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 并呈现出体制性、结构性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与城乡发展失衡有关, 故需要借助基本服务的真正落实以统筹城乡发展是促使基层群众自治回归属性和理性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政府基于统一、合理的财税、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救济、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多项制度, 以便为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提供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等基本服务, 如提供清洁水源、计划生育服务、农业知识宣传、农技培训、根治地方病与流行病等服务, 并加大投资力度, 用于建设农村道路、电网、通讯设备、互联网以及国土整治、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 以期为群众自治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还应将基本服务渗透于居民日常生活生活中, 如实施低保、就学、就业、就医等优惠政策上门服务, 积极开展“四结四帮”活动, 基于资金保障实施“五关怀”服务等, 以此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融洽干群关系, 进而为顺利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奠定有力基础。

四、结语

由上可知, 只有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基本利益, 方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当下形势, 真正掌握基层群众自治问题, 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以此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自治功能。

摘要:基层群众自治之所以备受基层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主要与其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有关, 是一项关乎基层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 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前行。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基层群众自治对我国政治内容、群众民主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 并以实践问题为切入点, 分别从自治体系的完善、自治关系的改善、民主意识的提高、基本保障的到位等方面解决问题, 以此促进基层群众自治顺利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自治,问题,民主

参考文献

[1]刘明君.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困境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 2012 (09) .

[2]范毅.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前行与忧思[J].研究, 2011 (15) .

[3]董红.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05) .

篇4: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关键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问题;对策

一、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建设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民主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它有利于培养人民的民主观念和民主思维,提高人民的实践能力。

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符合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民主作为国家形式,是我国进行政治建设的基础,发展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事务由人民决定,对人民负责。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关联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

第三,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将民主由被动改为主动,让人民逐步意到自己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从而促进人民表达自己意愿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保证国家的意愿与民众的不谋而合[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施是人民坚持“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解决各种矛盾,维护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稳定,整合农村和城市资源,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激发了“民智”和“民力”使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二、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主意识淡薄。基层群众民主意识单薄,人民参与基层事务的热情不高,自治意识不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至今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人民并没有树立自己参与管理事务的主人翁意识,总是被动地听从基层政府的安排,认为自己是基层政府的附属机构,这样使人民群众的意愿得不到反映,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办法解决,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得不到真正地贯彻执行。

2、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的角色冲突。基层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之间的冲突,使人民得不到真正的决策权,人民利益得不到维护。基层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是指导、帮助的作用,可在现实生活中,基层政府为了自己工作的高效开展,把大量事务安排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了得到政策、财政方面的支持,就把人民的利益抛弃在后面,这种情况虽然对基层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双赢,但是却打击了人民的积极性,使人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2]

3、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存在着形式化和表面化的问题。民主选举发展很快,但是工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贿选和领导干部对选举的干预等问题比较严重,人民通过给予投票人一定的“好处”,让他们选举自己,投票人为了得到所谓的“好处”,违背自己的意愿,这样就导致了选举结果权威性的降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设立了“监督机构”,但是对它的职责只是笼统地进行了规定,人民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进行监督。当人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对人民的自治权利进行保护,人民只能进行举报,再也没有其它的法律责任形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缺乏经费问题,从而人民的参与度不高,参与程度不深。

(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影响基层群众自治权实现的重要原因,一个制度的贯彻实施情况与人们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这里的文化主要包括基层群众的权利意识和自治意识。一如我们所知,人民的观念对制度的支撑和认同才会体现出制度的价值,如果没有人民对制度的认同,那么制度也没有办法很好实施。但是在基层群众自治中,人民的权利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其行为滞后,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公权力因素。国家公权力及其强制性越大,会使群众的自治权相对越小,我国法律规定,基层政府对自治组织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这会给基层政府造成一些误解,认为自治组织是自己的下设机构,自己可以领导它们,扩大了行政干预的现实可能性。基层群众实现自治权的救济途径不完善,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救济途径的不完善不利于保护权利的实现。当村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能寻求政府来帮助,通过这种途径来解决矛盾和纠纷,其结果必然是暂时的、无效的。

3、其他非正常因素。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出现导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难以具体实施,在基层选举中,靠的不是能力、名声,而是看你有无雄厚的资金、强大的家族在背后支持你等非正常因素,如果你没有资金、家族在背后支持你,即使你当选了,工作也很难开展,长此以往这些非正常因素在基层选举中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3]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方案

(一)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职能建设

1、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一定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否则我们的改革就会变质。

2、转变机构职能,提高人民的服务意识,增强人民的服务能力。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听取人民的意见、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接受人民的监督。

3、精简基层政权的机构。我们现在的基层组织存在着人员臃肿和编制超多的现象,只有精简机构我们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财政支出。

(二)培养群众参与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我们可以设立群众意见受理处,让人们群众有地方表达他们的意愿,对于他们合理的建议及时采纳,对不合理的建议进行回复和说明。对于他们反映的问题如果不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管理的时候,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给他们解决。

2、切实解决群众利益,提高参政热情。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确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自己是自治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的热情。

(三)完善民主管理的相关法律

1、健全法律法规中群众自治的相应条文。在新的形式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来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有太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中华人们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三、四条分别是调整村委会与村党组织、村委会与基层政府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具体划分他们之间的界限[4]。只是笼统的规定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自治,基层政府对自治进行协助,因此我们必须对它进行详细规定,我们要明确基层政府在哪些方面进行协助、村党组织进行领导的方式以及村委会进行自治的途径。

2、规范群众投票行为。[5]在以前选举中会出现贿选、乱选等不正常现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有关群众投票行为的规定,在投票时进一步落实选举证、实行无记名投票和唱票公开的原则,这样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人民的选举权利。(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学莉.《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论析》,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2] 黄涌群.《农村村民自治发展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35页.

[3] 张禛婷,顾爱彬.《基层群众自治现状调研及展望》[J].政法论坛,2014,4(下):147—03.

[4] 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篇5: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概 论

课 程 论 文

题目: 为何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姓名: 谢超宇 学号: *** 班级: 2011级思政2班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年11月24日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摘要: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消除了不平等的根源,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以必须坚持和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文化等各项

事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国情 历史状况 民主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 政治经济文化

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消除了不平等的根源,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日益成熟,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经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还建立了近1100个自治乡。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布局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基本上相适应。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地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中共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 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有61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城市有8万多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89%的城市社区建立了居民(成员)代表大会,64%的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委员会,22%的社区建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评议会、社区听证会等城市基层民主形式普遍推行,收到了很好效果。总的来看,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组织载体日益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正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自治的内容上,群众自治的事务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能够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在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上,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通过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使得民主参与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基层群众自治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民主、实践民主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大学校,有利于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第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活动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人民民主发展问题,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第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这种适应和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部署上的适应和促进。我们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中,始终以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比如,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对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则是适应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需要的产物,在解决城市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实践推进上的适应和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许多环节,都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的,既锻炼了群众的议事能力,又维护了群众的经济利益,体现了民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国之所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由我国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我们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这两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其优点,令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村民自治制度立法不完善

村民自治条文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条文放在宪法的同一章节之中,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一级基层政权,享有国家的行政管理权,实际上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机关。

我国刑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较少,使得村民自治中违法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治,极大地阻碍了村民自治。

(二)现行制度设计难以实现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较好衔接。

在很多情况下,乡镇政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对村民委员会从产生到日常工作进行干预和控制,把村委会视同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性机构,变 “指导 ”为事实上的 “领导 ”。

案例:(1)湖北省南漳县某城关镇,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由,擅自对全镇21个村的村委会干部进行清编整顿,其中清退村委会干部30人,清退村民小组长34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结果被推上了被告席。

(2)重庆市巫山县官阳区,在1998年底至1999年初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4名被群众推选走上村委会主任岗位的村干部,因为不是乡镇领导“圈定”的人选,上任后总是得不到区、乡主要领导的支持。1999年11月前后,这4名村委会主任,终因与直接领导发生分岐而被免职。

(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原则不能落到实处

在民主选举方面,存在“富农”干政现象,有的富农利用金钱优势拉帮结派、贿赂各级党政干部、操纵选举结果,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独霸一方的恶势力“自治制度”;

在民主监督方面,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形同虚设,甚至根本就没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但是没有真正履行起职责,对于持有不同政见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提出的村务批评和建议置之不理,造成村民对村务公开产生怀疑,甚至引起群众上访。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何改善

(一)完善村民自治立法,为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完善宪法规定,为村民自治提供根本法保障。

二是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1)建立村民自治的诉讼救济制度,将破坏村民自治的违法行为纳入实体法和程序法进行规范;(2)完善村民自治的行政复议救济、信访救济、行政处分救济、人大监督救济制度,通过法律来明确各救济主体及其职责、工作程序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发挥救济的实效。

(二)改进乡镇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服务型、指导型的基层政府。

一是尊重村民自治的法律地位,尊重村民自治的权利,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自己管好自己,逐步做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二是放权。(乡镇应从过去传统的统治型观念为主向现代的服务型观念转换,要从过去的政治经济社会合一,向以公共服务为主转变,从控制村级组织为主转到放手让村民自治,给予支持、帮助指导上来,凡属村民自治的事务,乡镇政府不越权、越位干预,不搞强迫行政命令;)

三是指导和引导管理。在村民自治制度下,政府对村的管理又是必要的,而且应该积极提倡中国农村发展的缓慢和停滞业已证明该体制的不足与局限,只不过管理的方式由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村内事物的直接管理,转为以村民自治为前提,依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的间接管理。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双重属性。乡镇政府要运用思想教育、法律手段、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开展服务的方式指导、帮助村委会工作,不干涉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则要自觉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依法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原则。

明确农村村民民主决策的形式,规范村民民主决策的程序。

上一篇:文员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医务室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