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4-06-26

教学实录及评析(通用6篇)

篇1: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体会湖面的变化

(一)朗读课文。简单说说在不同时间里,湖面有什么变化。

(二)体会湖面的静态。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描写了湖面,找出来读一读。

2.这一句把什么比作镜子,它怎么会像一面镜子?

生:把湖面比作一面镜子,因为当时没有什么风。

师:能联系天气,体会湖面的平静,好。平的东西很多,比如墙壁、桌面。要像镜子,还得怎样?

生:还要很亮。夕阳照在小湖上,湖面很亮。

师:夕阳照着平静的小湖,湖面水平如镜,多美呀,朗读体会。

(三)体会湖面的动态

1.从第二自然段找到写湖面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2.有了这变化,湖面还美吗?

生:(有的说)美;(有的说)不美。

师:美不美,要从词句来体会。看下面的填空:荡起的()()的波纹

课文用哪两个词语形容波纹,形容了什么?

生:一圈圈、粼粼。

生:一圈圈形容波纹很多,是一圈套着一圈,很多很多圈。

生:粼粼形容波纹很明净。

师:(用双手比划波纹由小到大,从里向外一圈圈荡开的样子)想象,这样荡起的波纹像什么?

生:像开花似的。

师:像开了什么样的花呢?对着上面的填空,把下面的空填上:像盛开的()()的大花。

生:一朵花

生:美丽

师:把上下两句填空连起来,体会湖面出现了波纹美不美。

生:荡起的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像盛开的一朵朵美丽的大花。

师:多美呀!再看浪花,也通过填空来体会:无数的()跳跃的浪花,像()的()花。先体会浪花的特点,再想象这样的浪花像什么。

生:浪花很亮,闪闪发光。

师:为什么是晶莹闪光的?

生:因为夕阳的柔光给照的。

师:这明亮晶莹的浪花像什么花?

生:宝石花。

生:水晶花。

师:好,把这个句子的空都填上,体会浪花美不美?

生:无数的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的浪花,像数不清的宝石花。

师:好,数不清与无数相对,宝石花是对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的浪花的生动比喻。现在再考虑,变得不平静的湖面美不美呢?

生:(异口同声)美!

(四)从湖面的变化,认识小湖的美。

平静的湖面美,不平静的湖面也美。如果湖面无变化,总一个样子,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生:就不好看了,让人看烦了。

生:就没有意思了,因为太单调了。

师:怎么单调呢?

生:总是一个样儿,没变化就单调了,不好看了。

师:说得好。缺乏变化就单调,就不吸引人。课文里的小湖,湖面有静有动,富有变化,使小湖显得很美。

二、体会鸬鹚的可爱

(一)湖面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简单说说怎么有关。

(二)观察图画,联系课文,了解鸬鹚的外形特点。

(三)体会鸬鹚捉鱼时的表现。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鸬鹚捉鱼的经过,找出来读一读。

2.你觉得鸬鹚捉鱼时表现得怎么样?

生:它很听话,渔人拿竹篙那么一弄它就下去了。

师:渔人怎么一弄,鸬鹚就立即跳入水里了。这里有一根教杆,拿来当作竹篙这里是讲台桌,把一侧当作船舷。谁愿学课文里渔人的样子,让鸬鹚下水。

生:(表演动作,用教杆在讲台边轻轻擦过。)

师:真正的渔人这一下不仅轻,还怎样?

生:快。

生:熟练。

师:这轻快熟练的一弄,课文叫作棗?

生:一抹。

师:从鸬鹚对这一抹的反应,不仅看出它听话,还可以看出它对捉鱼怎么样?

生:它特别积极,它都等不及了。它站在船舷上像士兵,在等待命令。渔人一抹,命令来了,它马上就跳到水里。

师:把鸬鹚来捉鱼时的表现和入水的情况联系起来,咱们体会到鸬鹚捉鱼是很积极的。再从它们出水的情况看。把写鸬鹚出水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从它拍翅膀的样子,能想象它要对渔人说什么吗?

生:主人,我捉到鱼了,给你!

生:我捉到一条又肥又大的鱼!快拿去吧!

师:你怎么知道它捉的鱼很肥大呢?

生:它的喉囊鼓鼓的。

师:鸬鹚这样主动地帮渔人捉鱼,真称得上是渔人的棗

生:好帮手。

生:忠实的朋友。

3.认识鸬鹚的可爱。

师:把鸬鹚捉鱼这部分内容再读一读,说说鸬鹚可爱在哪里。

生:它是渔人捉鱼的好帮手。

生:它把捉的鱼都给了渔人,它很忠诚。

师:这是从鸬鹚对渔人这方面说;再从鸬鹚引起的湖面的变化体会。

生:它一捉鱼,打破了小湖的平静,使小湖有了变化,更美了。

师:好,鸬鹚的活动引起了湖面的变化,给小湖增添了美丽,这是它可爱的又一方面。

三、体会渔人付出的劳动和感情

鸬鹚虽然有潜水捉鱼的本领,但是能这样可爱,又离不开谁呢?

(一)观察图画,联系第一自然段体会,渔人为训练鸬鹚是下了功夫的。

生: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一样,要是没训练好,早乱扑腾了。

师:好,注意透过鸬鹚的表现体会。再从渔人来体会。

生:渔人没有急着捉鱼。他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师:仔细观察图画,体会渔人怎么悠然。

生:他盘腿坐在船尾,挺舒服的。

生:他歪着头,看着平静的湖面,像镜子,还有稻田,一望无垠,他心里很高兴。

生:他美滋滋地抽着烟。

师:悠然是什么意思,渔人为什么能这样悠然。

生:悠然是自由自在。

生:悠然是悠闲自在。

生:鸬鹚给训练好了,很听话,渔人才能这样悠然。

生:他想先别忙,先吸吸烟,待会儿鸬鹚一定能帮我捉好多好多大鱼。

师:这信心来自平时训练鸬鹚下的功夫。平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时候才能悠然。

(二)从渔人使用鸬鹚捉鱼的行动,双方的配合效果看,渔人为训练鸬鹚是下了功夫的。

(三)从渔人喂鸬鹚的时间、动作,想象他会对鸬鹚说什么,体会渔人对鸬鹚是关心、爱护的,是付出了感情的。

四、总结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

点评

我听过王秀云老师讲授《鸬鹚》这篇课文,又读了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断,我觉得王老师非常重视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着眼,需要教什么就教什么,需要怎么教就怎么教,而不是因袭过去,千文一法。这正是精湛而巧妙的教学艺术的体现。

教学要有一定的程序。但如果程序繁复且固定化了,就变成了形式主义。有的教师上课,不考虑课文本身的特点,不着眼于学生学懂学好,而是习惯于教学步骤的一成不变。不管什么课文,也不管什么学生,总是这么几个教学步骤,堂堂如此,绝无例外。讲读课文也往往是一句句一段段地挨着次序提问分析,不管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总是一段段讲下来。殊不知,凡学生已经理解的或通过自学能够理解的句段,可以放过去或让学生自学。王老师《鸬鹚》这一课的教学,就摒弃了形式主义,合理地安排了教学步骤。

在教学当中,有些课文可以从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入手,有些课文可以从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入手。王老师针对《鸬鹚》这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了从指导学生认识课文所介绍的具体事物入手,安排教学步骤,通过逐步地认识事物,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思想认识的。王老师的这课教学大致分为四步:一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湖面的句子,弄清湖面的变化,体会小湖的美丽;二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鸬鹚动作的语句,体会鸬鹚的可爱;三是引导学生理解渔人的悠然、渔人与鸬鹚的默契配合,体会渔人所付出的辛劳与美好感情;四是引导学生理清渔人用鸬鹚捉鱼的全过程,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经过以上几步,学

生对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相应加深。同时学生在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使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理解了课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感教育。

这课书,如果还是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讲解,那么每一段都要对小湖、鸬鹚、渔人加以分析,势必会使教学显得重复,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而王老师针对课文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极为出色地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我以为,王老师的成功是她深入钻研教材,切实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以及每一个教学步骤以至每提一个问题,每讲一句话都作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的结果。

篇2: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师:你们喜欢跑步吗?(生:喜欢。)老师邀请大家观看一场有趣的比赛。(课件出示:金龟子和蜗牛赛跑,金龟子从起跑线出发围着跑道跑一周,而蜗牛没有绕着跑道跑,是从操场中间穿插跑过。)让学生判定:蜗牛犯规,猜出金龟子从起跑线出发沿着跑道跑了一周又回到起跑线,这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跑道的周长(课件演示)。教师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评析: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新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有趣的、声形俱佳的动物赛跑情境,并把周长的含义融入其中,让学生初步明确什么是周长,恰到好处地引出课题,彰显了情境的设计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宗旨。]

二、创设活动,体悟周长

1.指一指。

(1)你能指出下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教师分别在黑板上一笔画出叶子和海鸥图形。)

(2)能指一指每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吗?(学生边说边指。)

(3)学生在课本上描两片树叶图形的边线。(教师投影展示并订正)

师生小结:从起点开始绕了一周以后再回到起点,这样的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摸一摸。

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实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摸摸它表示周长的边线。

3.量一量。

师: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比如去裁缝店做裤子,缝纫师要为你量腰围,知道什么是腰围吗?

生:腰一周的长度。

师: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生:50厘米。师:细了一些。生:100厘米。

师:粗多了。

生:70里米。

师:老师的腰围大约是70厘米,估计下你同桌同学的腰围。(学生估计)要知道估计得准不准该怎么办?(量一量)请同桌互相试着测量腰围。

(学生自己学习测量的方法,并相互测量腰围。)

师生小结测量方法,并要求学生回家以后用学习到的方法测量一下自己的头围。

4.探一探。

要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探索出:用细线围绕树叶的一周作上记号,然后拉直细线,测量出长度。)

5.算一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三只小蚂蚁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分别绕着这三个图形的边线爬一周,谁最先爬完一周?(根据教材第45页第二题改编)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五个活动,让学生经历指、摸、量、探、算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了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长含义,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在怎样测量腰围教学中,教师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找到测量的方法,这比手把手地直接告诉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取向。]

三、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摆一摆、说一说。

师:(让学生用8根小棒围一个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

生:有8根小棒那么长。

师: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学生。那么除了用数小棒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生: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先量出一根小棒有5厘米,那么8根小棒就是40厘米。

师:太棒了!你会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学生。

2.移一移、比一比。(根据教材第45页第3题(2)改编)

教师移动正方形中(如图1)的两根小棒,变成不规则图形(如图2)。问:移动小棒后,图形的大小有变化吗?

3.师生小结:比较图形的周长不能只看图形的大小,还要仔细观察,通过量一量、数一数,或者移动的方法,才能够比较出周长的长短。

4.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看看是否一样长。(第45页第3题(1))

学生操作比较后汇报。(略)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改变了课本上的练习形式,设计让学生摆小棒、移动小棒来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由易到难,使得比较周长的方法更直观、更灵活多样,在指导比较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了数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发展了空间观念,实现了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课导入时就播放学生喜爱的“阿凡提”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特殊之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评析:涂色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评析: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即时即兴的口语评价与引导,对整个课堂气氛,学习情感的激发起了很好的渲染,促进作用。】

【评析:这一环节,既与课始提出的问提首尾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与灵活,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开放性。】

【总评】

“可能性”是实验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教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教师创设了让学生摸各种不同颜色的正方体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教师先让学生摸正方体,凡是想摸的尽量让他们摸,在许多学生试摸之后,都不能中奖,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同学摸过后,居然没一个能中奖?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箱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正方体。在此基础上,再打开箱子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将数学学习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如贯穿始终的阿凡提故事,学生喜闻乐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如,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有机融合。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如:“同学们真了不起”“你的推想能力太厉害了”“你的发言太精彩了”等。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比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时,老师适时适地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将结束时,教师有意设计了数学与情感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说明了可能性并不会随着人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虽然简短的几句话,看似信手拈来,但的确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教学反思:

节课的教学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主要手段如下:

1、创设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及兴趣性、知识性与一体的课堂氛围。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我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拥有自主发展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带着问题合作学习。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评意识。评价的激励作用,矫正作用,富有针对性。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能使学生更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学习浅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掌握周长,最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动感十足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中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和不同的探究结果,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3要注意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应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在动感中体验知识。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和体会。要注意:进行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是否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本节课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准确地掌握知识。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家长、书籍、网络等了解到一些数学知识。从“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而且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城市的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动感十足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班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很出色,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独立学习,什么时候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更懂得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完成任务。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出示多媒体动画)一天,小蚂蚁找到了一块又香又甜的面包,它背着树叶往家里走。走啊走啊,终于到了家门口。(电脑出示小蚂蚁走过的路线图)师:(指着画面上小蚂蚁走过的路线)小蚂蚁是怎样走的? 生:小蚂蚁围着树叶走了一圈。

(评析 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这里教师应用多媒体CAI课件演示小蚂蚁搬运食物的动画情节,具有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有趣的故事,适时地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欲望。)(二)提供机会,主动参与

当同学们对小蚂蚁的路线感兴趣之际,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树叶。让孩子们动手摸一摸这些树叶的轮廓。

师:你能一笔画出这片树叶的边线吗? 生:当然能了。

师:那我们就画画看。边画边想,你能用什么办法量出这片树叶边线的长度? 学生们马上动手,很快就画出树叶的边线。画完之后,孩子们有的用直尺,有的用软尺,有的用线,有的用绳等工具进行测量,或者自己完成,或者和同学合作完成。

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组织汇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方法。然后教师总结,一片树叶边线的总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让孩子们在动感中初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评析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的机会,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动手的机会。这就使孩子们在独立思考、操作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在画一画,围一围,量一量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意义,感悟了周长的含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三)对比辨析,深化理解

1请孩子们用彩笔描画出各种图形的边线(教材45页第1题,再另外选几幅图,如五角星等)。让孩子们边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描画的过程中提出,这些图形边线的总长度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2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桌面的边线并算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并算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老师,我们几个人合作完成行吗? 师:(学生有了合作的需求,教师马上给予表扬)当然行啊,你们真会学习。

(评析 一句话带动了全班同学。个人、小组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适时地鼓励,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体现了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良苦用心。)师:通过刚才的实践活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评析 由于有了动态的直观感知,因此孩子们很快明白了周长的含义。)师总结:对,我们把一个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评析 通过大量的描、画、摸、量、算等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了周长的含义,培养了数学生活化的意识,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初步感受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使孩子们各尽所能。)3巩固对周长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平面图形?(学生说一个,电脑出示一个)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量一量、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互相检查。

(评析 学生自己画图形并求出周长以及为他人检查作业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但是,由于受年龄限制,孩子们能很快地画出三角形并量出算出三角形的周长,可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画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课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因此教师马上引导学生看数学书45页的第2题,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周长。)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周长,可是“笑笑”却很不服气,想向大家挑战,你们接受挑战吗?(电脑出示数学书45页第3题)师:在小组里说一说。

(评析 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播放,化静为动,有效地突破了组合图形的周长这一难点,同时创设了乐学的情境,提出了探究的问题,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可谓一举多得。)(四)生活延伸,动感游戏

同学们以“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为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创设游戏场面,让孩子们用同样长的绳围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体会周长的含义。

(评析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儿童的智慧出于手尖上”,在动感的游戏中使孩子们情绪高昂,心智振奋,使他们对所学的抽象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物化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解”。教材中所设计的实践活动,无法进一步体现平面图形的周长含义,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此进行了更改。)

五、教学反思

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师真正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根据生活实际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孩子们在动感的参与中感知周长的含义,掌握了知识。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些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如:让学生画图并计算出周长,孩子们操作起来难度就很大,好在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马上进行了纠正。因此,再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反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才行。

六、案例点评

以往的教学重点是对周长的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公式算出数据繁琐的周长,却不知周长的具体含义。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本课首先创设蚂蚁搬运食物的情境,为学生初步感知周长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让每个学生用笔描述路线图,更好地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周长的含义。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使整个环节张弛有度,让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测量方法多样化的认识,轻松地掌握了周长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微机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描树叶的轮廓,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然后教师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先让学生估测老师的腰围,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实际去测量,借此来估计自己的腰围,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闯关比赛形式的练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将本节课的练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第一关中,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二、三关比较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周长,掌握了比较的方法(移动、测量),再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就容易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腰围时,教师指导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学生对腰围的认识还不够,隔着很厚的衣服从外面测量腰围,出现了很不准确的估算结果。

六、案例点评

本案例较好地体现了《标准》的精神,首先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然后把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放在一块,让学生去描,给了学生一个直观感知的过程。估计腰围、测量腰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了感性材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描一描、摸一摸、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在知识的应用上,教师的设计也别出心裁,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花边有多长》: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力求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2注重体现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小组合作,同桌合作,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逐步提高,不断发展。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由于放手让学生进行测量,学生不能很好地明确任务,出现了多次上黑板测量的现象,耽误了一些时间。也由于时间的关系,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有盲从的现象。

《分桃子》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努力体现了《标准》倡导的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节课教学设计自然、衔接连贯,其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主动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意随着故事情境的变化,创设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铺垫出一条由旧到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数学知识探究之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他们体验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变化,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果,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这些学习过程的体验正符合标准提出的“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

七、案例点评

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这是每个数学教师极为关注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封老师的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注重感悟,是这节课的主要特点。

计算课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大,这是不少教师的同感。封老师的这节课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一句亲切的谈话让学生群情振奋,整节课都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进行,在这样的氛围中求知,学生会没有兴趣吗?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封老师在这节课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且力求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的关系;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学习真实、有效。

感悟和内化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目标和追求,它既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这是封老师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特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则来自于对所学知识、方法的不断感悟、内化和提升,只有在这样有意识的日积月累中,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得以实现。

篇3:《花脸》教学实录及评析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买花脸”“ 演花脸”等相关段落。

2. 品析领悟“语言就是画面”的表达特点。

3. 体会童年“放胆去闹”的自由与快乐, 引发对留住童年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学,质疑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著名词作家阎肃爷爷 创作的《 唱脸谱》吗? 那熟悉的旋律、节奏鲜明的锣鼓点儿, 是否让你联想起京剧舞台上演 员的一招 一式呢 ?( 播放《唱脸谱》片段 , 生专注地听、看。 )

师 :仔细听 ,认真看 ,你都看到了哪些脸谱?

生:窦尔敦、关公、曹操、张飞……

师:在赏着脸谱、听着歌声中, 让我们走进冯骥才先生的《花脸》。 ( 板书:花脸)

师: 冯骥才文中的花脸与《唱脸谱》中的花脸一样吗 ? 它指什么? 请打开预学单,依据文本的语句作解释。

师:相信高年级同学的预学不仅仅停留在这里。继续聊聊,课文围绕花脸写了哪几件事?

生1: 课文写了买花脸、演花脸。

生2:其实还有闯祸。

生3:我觉得闯祸可以改成撕花脸。

师:当然,初读后,你们也一定有自己的疑问。“学贵有疑”,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问题。

生1:为什么不以“过年”为题,而是以事物命题?

生2:什么叫祖传的经验?

生3: 为什么二 姑拍手一说,爸爸就不打“我”了?

生4:我想知道文中的有限的自由是什么?

生5: 男孩子都 喜欢放鞭炮,“我”为什么偏偏喜欢花脸?

……

师: 同学们提问的角度很多,有些同学是从内容上提问,其中像二姑一拍手, 爸爸就不打“我”了,其实与中国人过年的文化有关, 有些是从表达目的上,有些是从表达方式上,还有关注细节方面的。很多问题与“花脸”有关,就像这位同学一样( 指生5) ,于是,我们就从为什么偏 偏喜欢花 脸入手 ,展开研究。

二、共学花脸,言意兼得

1.走进“买花脸”。

师: 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我”为什么偏偏喜爱这个花脸?

生:这个花脸好特别。

( 师课件出 示 : 这花脸好大 ,好特别 ! ……看得我 直缩脖子。 )

师:跟别的花脸不一样,这是谁的花脸?

生:关羽的。

师:谁能简单介绍关羽?

生1:他是三国中的大英雄。

生2: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结拜为兄弟。

生3: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

师:英雄威风凛凛、盛气凌人的样子, 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叫———

生:咄咄逼人。

师:咄咄是个叹词,表示惊奇的声音。

( 师拟“咄咄”声 ,生不由自主地模仿。 )

师:这咄咄逼人的样子,谁能读出来?

( 一生读)

师:崇拜英雄,是你们的天性哦,谁还想读?

( 一生读)

师: 那样浓那样鲜亮的色彩,真神气呀。通面———

生:赤红。

师 : 颜色不够 浓烈 , 一双———

生:墨眉。

师:头上边突起一块———

生:绿包头。

师:带上这花脸,你俨然就是小关公 啊。看这 眼角 , 那叫———

生:雄俊地吊起。

师 :几分英气 、几分威严 。尤其是脸下边的胡须———

生: 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师: 关羽的胡须, 二尺多长,铺满胸膛,根根墨黑,好好捋捋,脸下边———

生: 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师:单个看也就罢了,偏偏放在其他花脸中。你看,别的花脸愣头愣脑,而这花脸———

生:这花脸好大,好特别!

师:别的花脸傻头傻脑,而这花脸———

生 :通面赤红 ,一双墨眉 ,眼角雄俊地 吊起 ,头上边突 起一块绿包头 , 长巾贴脸 垂下 ,脸下边是 用马尾做 的很长的胡须。

师:别的花脸神头鬼脸,而这花脸———

生: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

师:色彩、样子、对比,作为画家的作家, 他的语言就是画面。( 板书:语言就是画面) 这咄咄逼人的英雄关公, 又怎能不让小男孩喜欢?

2.走进“演花脸”。

师: 为什么作者偏偏喜欢这个花脸? 我们还可以从演花脸中发现。

( 生自由读 : 我手握大 刀……“哧溜”一下滑到底。 )

师: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1:我从第一句话,“他摇晃着肩膀”,很威风 ,孩子在家长面前不可能很威风, 一般都是乖巧可爱的, 他今天就很威风,放胆去闹了。后面“憋足嗓子”可以看出来他声音特别大。

师:联系自己,你平时也不敢,是吗?“憋足嗓子”,多会抓词啊。

生2:从第10自然段,他从圆木上滑下来能看出他是放胆去闹, 因为平时他不会从圆木上滑下去,那样很危险。

师:你做了一个对比。

生3:我从“大刀呼呼抡两圈”,“呼呼”说明刀抡得特别快。

师:还有声音呢。

生4:第8自然段里“摆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中的“张牙舞爪”, 显示出了他特别放胆去闹,平常是不敢在家里摆张牙舞爪的架势,他还把大刀呼呼抡两圈,完全显明了他放胆去闹。

师:高年级的同学,就是这样抓住不同 的词语来 感受的。既然是演花脸, 那我们就来演演怎么样? 哪个同学来试试? 请一位男同学。请一个同学给他读一读。

( 一生读,一生表演。 )

师:演得怎么样? 根据文本的语言评一评。

生1:他演得挺好的。

生2:他呼呼的动作做得十分逼真,敢放开了去做。

师:我也想采访一下,你演的是谁啊?

生: 我演的是作者扮关羽的时候。

师:演的是关公。关公是什么人?

生:是一位武将,是一位大英雄。

师:谢谢你。男孩子们是不是从小都崇拜英雄, 都有英雄梦? 还记得吗? 其实上节课就看到了描写 关公花脸 的那些词语。 男同学来读读,看你是不是有那种感觉。

生( 男) :咄咄逼人 、神奇、凛然不可侵犯、威风十足、威壮不凡、庄重之气。

师: 现在你们都是大英雄了,有什么感觉?

生1:感觉自己很威风。

生2:觉得自己很厉害。

生3: 觉得自己 仿佛成了关公,有威武不凡、不可侵犯的感觉。

师:好啊,那就把这种感觉都带进去。看过京剧吗? 还得有亮相哦。我们分组练一练,一个同学演,一个同学读,怎么样?

( 各组练习)

师:好,哪组上来试试? 这回老师可 给你们配 上了行头哦。 你们这一组上来吧。这是青龙偃月刀,还给他配上花脸。其他人愿意配的,一起来。

( 小组1表演)

师:好啊,这样的亮相,这样的神气, 哪个组还愿意试一试?自己选一句在组里演起来吧。

( 小组2表演)

师 :好 ,还想往下 ,那第二句、第三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演。

生 ( 齐): 我愈发神气……“哧溜”一下滑到底。

师:上节课我们就说了,这位作家也是一个画家, 我们根据他的语言 就演出画 面来了。这么读着、演着,语言就展现出来了。 ( 板书:语言画面)

3.走进“闯祸”。

师: 我们继续去感受作者是怎么用语言展现出放胆去闹的画面的。我们平时闯祸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几分钟甚至很短的一瞬间。可是你们看,作者的语言、文字短吗?

生:不短。

师: 那他的文字里都藏着哪些画面呢? 我请五位同学来读一读。高年级的同学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他同学拿起笔。每一句展现了什么画面, 你用文中的一个四 字词概括 一下 ,给画面题词。

生1( 读) :下午,又有来客进入客厅,妈妈一喊我,我便跨上楼梯扶手飞骑而下, 呜呀呀大叫一声闯进客厅, 大刀上下一抡。

生2( 读) :谁知用力过猛,脚底没根,身子栽出去,“叭”的一声巨响, 大刀正砍在花架上的大瓷瓶上,哗啦啦粉粉碎。

生3( 读) :只见瓷片、瓶里的桃枝和水飞向满屋,一块瓷片从二姑脸旁飞过,险些擦上了。

生4( 读) :屋内如淋急雨,所有人穿的新衣上都是水渍。

生5( 读) :再看爸爸,他像老虎一样直瞪着我,哎哟,一根开花的小桃枝迎面插在他梳得油光光的头发里。

师 :来看看 ,交流一下 ,聊聊,第一句是什么画面?

生1:闯进客厅。

生2:飞骑而下。

生3:呜呀呀大叫一声。

师: 咱们就用其中的一个给他题题词———飞骑而下。第二句呢?

生: 我是把两个词合在一块儿,身栽瓶碎。

师:我们俩是知音。的确,可以这么合一合。那第三句呢?

生1:我觉得第三句应该是飞向满屋。

生2:险些擦上。

师 :行啊 ,可以用你 的 ,也可以用瓷片飞过。第四句大家一起说,叫———

生:如淋急雨。

师:好啊。第五句可有难度了。这个场面叫———

生: 我是把几个字结合在了一块儿,桃枝迎插。

师:这个真有意思,抓得很好,叫迎插。是的,我看到也有几个同学这样写。有意思。你看, 整个这么长的文字中藏着五个画面,叫———

生:飞骑而下、身栽瓶碎、瓷片飞过、如淋急雨、桃枝迎插。

师:那作者又是怎么写的,怎么表现放 胆去闹的 画面的 ?你挑一个画面谈谈。

生:我想说的是第五句话,他说再看爸爸, 他像老虎一样直瞪着我。刚才爸爸还对自己改变了印象, 但因为他闯了一个大祸, 所以他爸爸就像老虎一样,有些凶狠,还有些恐怖 ,像要把他吃了一样瞪着他。但是他把大瓷瓶打碎了, 一枝开花的小桃 枝还插在 爸爸的头上,爸爸当时很严肃,但是头发上还插了桃枝, 他爸爸连桃枝都没有发现, 就板着脸看着自己的孩子。

师: 很多同学都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都笑了。刚才我记得也有同学对这句有疑问。就读读这一句。你们想想,爸爸平时是怎么样的?

生:平时就比较严肃,但现在非常生气。

师:严肃的爸爸,此时如此生气,像老虎一样瞪着,还有迎插,所以现在看着爸爸,他觉得非常———

生1:滑稽。

生2:搞笑。

师:从这里我们感受到,放胆去闹可不一样哦。那带进去读读。

生( 读) :哎哟,一根开花的小桃枝迎面插在他梳得油光光的头发里。

师 : 把这个画 面展现在你脑 中 ,我们也送 进去。再 看爸爸———

生( 读) :再看爸爸,他像老虎一样直瞪着我,哎哟,一根开花的小桃枝迎面插在他梳得油光光的头发里。

师:谁还能说说?

生: 我可以从第一句话的“呜呀呀大叫一声”看出来 ,因为他平时在家里的时候, 他爸爸那么严厉, 他肯定不敢大叫一声闯进客厅, 所以我觉得他这次闹得有点过分了。

师: 他关注了一个声音,呜呀呀。仔细 找找 ,这里面的 声音还不少啊 ,除了呜呀 呀还有什么?

生:叭、哗啦啦、哎哟。

师:连起来读读。

生:叭、哗啦啦、哎哟。

师:我能把这些声音拿掉吗?

生:我认为不能拿掉,因为拿掉描写声音的词后不生动,让人感觉他不是特别地放胆去闹,只是小小地、出格地。

师:听明白了吗? 有声音更有画面感,那就听你的,把声音送进去,请你来读一读,读到声音的时候,咱们一起来。

生:( 齐) 下午……一根开花的小桃枝迎面插在他梳得油光光的头发里。

师:掌声送给自己。就是这样,语言就是画面,让我们好好感受放胆去闹。

三、思辨升华,拓展阅读

师: 难怪冯骥才会这么写,“从这事, 我悟到一个祖传的经验———”

生( 齐) :从这事,我悟到一个祖传的经验……这便是所有孩子都盼望过年的更深一层的缘故。

师:读到这里,你说说祖传的经验是什么?

生:祖传的经验我觉得应该是很多小孩儿过年时放胆去闹,闹到疯了,就受到惩罚的经验。

师:他还没明白,需要同学帮助一下。什么叫祖传的经验?帮帮他。

生:祖传的经验就是祖宗传下来的经验,过年这几天,孩子们就可以放胆去闹。

师: 听他回答我知道了,那叫祖宗传下来, 几年是这样,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都这样。一年之中———

生( 齐) :一年之中唯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师:我明白了,那爸爸、爸爸的爸爸, 小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吧? 一年之中———

生( 齐) :一年之中唯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师:听了你们这样读,我似乎明白了,那爸爸、爸爸的爸爸,小时候正月初一如果打碎花瓶的话,过了正月十五就会怎么样?

生1:被狠狠地惩罚,新账旧账一起算。

生2:我觉得可能会被死揍一顿。

生3: 还会把花脸撕碎,加倍算账。

师: 所以, 冯骥才接着写道———

生( 齐) :当然那被撕碎的花脸也提醒我,在这有限的自由里可得勒着点自己,当心事后加倍算账。

师:有限的自由,还得勒着点自己,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那有限的自由里,为什么要勒着自己呢? 难道“我”错了? 究竟是谁错了呢? 小组讨论讨论,注意利用你们的学习单。

( 小组讨论)

师:小组里很热烈。我们一块来分享。

生1: 我们组有两种意见。一个是“我”没有错,爸爸错了。我认为,“我”和爸爸都有错 。“我”错了,是因为虽然爸爸没有提醒“我”,但“我”放胆去闹也是我的不对。爸爸不对是因为就算再严厉,也不能死揍一顿。

师:我听着似乎有点道理。

生2:我们小组一致认为爸爸没有错。因为爸爸和妈妈给了你一个范围去闹, 给客人表演,一起来高兴高兴,但是爸爸妈妈没有支持你去犯错,支持你去闯祸。既然打碎了一个大花瓶,就一定是有错的。因为是打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爸爸妈妈没有允许你去打碎。所以我觉得孩子有错,爸爸没有错。他打碎了可能是在市面上卖几十万、几百万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是花重金买来的,或祖传的,这个玩意儿打碎了得到的应该不是一点半点的惩罚。所以我觉得爸爸没有狠狠地把他打个半死都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师:看来你平时是一个乖儿子。还对家里的花瓶做了理性的估价。你同意吗?

生3: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我”是对的,因为在这几天里家长并没有提醒我不要这样放肆, 而且在文章中也说到了,爸爸对“我”另眼看待了,证明家长是支持“我”的,支持“我”去演花脸, 好得到客人的掌声,来招待客人。

师: 多会从文本里找理由啊,你看爸爸开始的时候另眼相看,妈妈还夸“我”呢,没给“我”提醒,有道理。你呢?

生4:我觉得“我”和爸爸都没有错,因为过年这几天可以适当地闹闹, 平时都是很拘谨的,唯有过年这几天可以开心地玩。爸爸也没有错,如果天天这么放肆的话,那真的管不了了。

师: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其实听到这儿,我也觉得对于儿子来说,童真是没有错的;对于爸爸来说,成人有规,他也没有错。我想,争论也罢,说也罢,聊到这,你也一定想表达,无论是对文中的“我”、爸爸,还是童年。拿起共学单,写下来。

( 生写)

师 : 来 , 咱们一块 来交流交流。

生1:我想对爸爸说,我们固然会犯一些错误,可是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珍惜童年这真实和充满快乐的时光。

师:理解是一种幸福,被理解也是一种幸福。

生2:我想对童年说,童年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阶段,它是自由和快乐的,是游戏的天堂。

师: 说得多好啊, 有哲理!“游戏的天堂”,还有人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生3:我想对爸爸说,童年一去不复返, 却有很深的回味,留下快乐比留下痛苦好。

生4:我想对“我”说,童年是一个重要的阶梯, 不用害怕闯祸, 这只是童年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师: 我相信还有很多很多,谢谢你们, 你们用小读者的方式, 读懂了冯骥才爷爷的心,其实, 冯骥才爷爷就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写作就是———

生:人为了听见自己的心才写作。

师: 冯骥才爷爷作为画家,他还有一句话———

生 :为了看见 自己的心 才画画。

师: 插图是课文的眼睛,插图也是文章的眼睛。知道吗? 冯骥才爷爷也为《花脸》画了一幅图,他自己的画,想看吗?

生:想。

师:题目就叫《寻觅》 ,那他又在寻觅什么呢?

生1:寻觅童年。

生2:寻觅童年那些美好的回忆。

生3:寻觅快乐。

师:真好,原来语言与画面之间共同的通道就是———

生:儿童。

师:就是———

生:自由。

师:多好啊,同学们,原来自由、快乐就是儿童的解读,就像巴尔扎克说的那样———

生( 读)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 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师:一起读,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

生:一股强烈的欲望。

师:这强烈的欲望,不就是你们想展现的自由、向往的自由吗? 小说《魅力》、电影《美丽人生》 又是怎样展示童年,带给我们对童年怎样的思考呢?那就让我们带着对童年的思考走出课堂。同学们,下课。

【评析】

播下一粒“留住童年”的种子———观《花脸》课堂教学所感

从教师到教研员, 从中学到小学,从农村到省城到京城,始终站在课堂里的著名特级教师王玲湘,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着她所主张的“生长语文”的核心理念 : 在生活化 的听、说、读、写语言实践中,整合课内外资源,构建“言”“文”共生的生态课堂。

这节《花脸》首先体现出的是王老师对于语文学习规律本身的尊重,那就是什么样的文章便还它什么样的味道。身兼画家和作家的冯骥才,其写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画面感,其绘画与文学在散文里得到了无痕的融合———满篇语言都是画面。《花脸》可以看作是关于“童年 ”放胆去闹的连环画:画面里色彩渲染的英雄凛然正气,画面里线条勾勒的小男孩的神气与父亲的滑稽。然而,画面与文字的联系该怎样让学生体验到呢?王老师特别擅长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以体验, 学生通过看插图、听音乐、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将文本的世界与个人生活的世界建立联系,体验到冯骥才用自己的如花妙笔,不仅描绘出充满童趣的画面,更隐含着作者对童年的思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语言、思维与精神共同成长,从而创造出“言”“文”共生的课堂。

“言”“文”共生的课堂,需要学生自主体验、自我生成,切忌生硬灌输。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乐于探究,实现生长?质疑,以及由质疑所引发的顺学而导可以说是本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教师在学生预学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疑问,并将学生的疑问恰当整理、分类处理,选取学生质疑比较集中的核心问题作为共学环节的主问题。这样的设计,将传统语文课上教师以自己提出的核心问题占据课堂的方式彻底颠覆。同时,对于除了核心问题以外的学生的其他问题,王老师避免了只问不答、有问忘答、问此答彼的弊病,将其编织在教学过程的适当环节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解决的是自己和同学提出的真问题,于是语文的学习便成为创生意义学习,而唯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属于童年的课堂。

特别是到清华附小之后,王老师受清华附小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影响,开始深入地思考自己课堂的走向。于是,“情感·思辨”成为她课堂的主线。课堂上随着文章的理路,学生感受到童年的情趣与无奈。同时,教师由学生的发言和质疑引发的追问:“那有限的自由里, 为什么要勒着自己呢? 难道我错了? 究竟是谁错了呢? ”激发学生无限的关于童年的思考:自我的与他人的、昨天的与今天的、实在的与想象的……学生 在对于儿 童与成人 、自由与约束的思辨中达成了与儿童世界的互通、与成人世界的和解。

篇4:《秋天》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当第一片树叶落下的时候,秋天悄然而至。在摄影爱好者眼里,秋天是一张张美丽的照片;在画家笔下,秋天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诗人眼里,秋天是优美的文字串成的美好图画。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爷爷,走进他笔下的——秋天。

(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二、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诗里的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句式说话:“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

生:秋天是一个芳香的季节,我从“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看出来的。

生:秋天是一个五彩的季节,果园里有红通通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田野里有金黄的向日葵……这么多颜色,所以秋天是五彩的。

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硕果累累,秋天的田野庄稼都成熟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师:王宜振爷爷把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用文字串成秋天的长卷。

三、 走进文本,领略秋天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远远地凝望了秋天,对秋天有了一点点粗浅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诗句,边读边想,把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

(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

四、 集体交流,品味秋天

师: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节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顺序,顺势而导。

1. 学习第1小节,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诗句,喜欢秋天红红的太阳。

师:秋天到了,秋高气爽,太阳显得更红更远也更美了!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生有感情读第一节)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那一轮红红的秋阳。

生:我也喜欢第1小节,这一小节一共四行,两句重复,中间用分号隔开,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生朗读)

师:诗歌不仅有节奏感,请大家观察一下读音,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娇”和“好”押韵。

师:诗歌不仅有节奏感,还押韵,这就是诗歌的“音韵美”。请你读一读。(生朗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太阳像一个荷包蛋,平静地挂在天上;我仿佛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生:我仿佛走进了果园,看到一个个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太阳一样挂在枝上;我仿佛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生: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开了,一朵朵桂花就像一颗颗黄色的小米粒;我仿佛闻到了浓浓的桂花香。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句。

生:(读)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 学习第2小节,感受诗歌的形象美

生:我喜欢顽皮的秋风,它会在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还会抓桂花的香气,我觉得很好玩。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它的顽皮?

生:打滚、奔跑、抓、轻轻涂掉。

师:我们看这几个词,都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这里却用来写秋风,把秋风当成了活泼可爱的娃娃。看,这是王宜振爷爷的另一首儿童诗《秋风娃娃》(出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男女各一位代表合作朗读《秋风娃娃》)

师:多有趣啊,秋风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你看,这写得多形象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小节,感受它的顽皮可爱。(生读)

3. 学习第3小节,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生:我觉得田间小路上还开着野菊,特别美。

师:那你美美地读一读。(生朗读第3小节)

师:走在这样的小路上,闻着野菊的清香,你是什么心情?

生:愉快,舒畅。

师:秋天到了,稻穗都成熟了,向日葵也成熟了,成熟的稻穗和向日葵沉甸甸的。在田间的羊肠小路边,野菊花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丛里。肥壮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出示相应图片)美美的文字、美美的音乐,为我们营造出了美美的意境。(生读第3小节)

4. 学习第4小节,体味诗歌的色彩美

师:水果们真的冷吗?

生:不,他们想早早成熟,穿上更漂亮的衣服。

师:果园里可不止这两种水果,走,我们一起到果园看看,认识它们吗?跟它们打个招呼。

生:你好,橘子,你橘黄的外套可真美!

生:你好,梨子,你金黄的披风真是威风啊!

生:哎呀,柿子,你红红的战袍别提多帅气啦!

师:走进丰收的果园,你们听见欢笑了吗?所有的果子都成熟了,红的、紫的、绿的、黄的;胖的、圆的、扁的,大的、小的,甜的、酸的……它们在枝头笑着,摇着,调皮地在农人的指间滑来滑去,嘻嘻哈哈地滚进果筐里……

师:嘻嘻哈哈的真的只是这些果子吗?

生:嘻嘻哈哈的还有开心的果农们。

师:看到硕果累累的枝头,能不令人喜悦吗?(生朗读第4小节)

5. 学习第5小节,领悟诗歌蕴含的童趣

师:考考你们,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哪个是玉米?哪个是高粱?红缨在哪里?(生上黑板指认)

师:老师现在就来到了秋天的山坡上,看到成片成片的玉米。(教师指着学生)这是一株玉米,这也是一株玉米,那还是一株玉米。这边是成片成片的玉米,那边是成片成片的高粱。这株玉米,你乐什么呀?

生:我终于要成熟了,很开心。

生:秋天很凉快,终于不像夏天那样热了,不被蚊虫叮咬了,很高兴。

生: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我们,终于可以有饱满的玉米可以回报给农民伯伯了。

师:瞧,你们一个个乐的,难怪人家说“乐而忘忧”呢!你们把夏天的烦恼忘掉了吧。那株高粱,你在笑什么?

生:我可以酿出美酒给农民伯伯们喝啦!

生:终于可以酿出甘甜的美酒给农民伯伯庆祝丰收了。

师:我们一起快乐着玉米的快乐,幸福着高粱的幸福。这些高粱、玉米酒像我们这些孩童一样有趣!(生读第5小节)

6. 学习第6小节,领会文字背后的诗情

师:秋天的田野,高低错落,色彩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真的是秋风的功劳吗?

生:是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的结果。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从“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这句里看出来的,这里的“汗珠”其实就是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洒下的汗水。

师:你真了不起,从文字中领悟到了文字背后的深意。你来读读这节诗句。(生读第6小节)

师:正因为农民伯伯的辛劳,田野才耕耘得井井有条,庄稼才长得蓬蓬勃勃。诗、歌本是一家,有一首歌唱的就是我们的田野。(生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师:诗让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蓬蓬勃勃,歌让我们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悦,我们的心也跟着澎湃起来。

五、回溯全文,走出秋天

师:王宜振爷爷的《秋天》不仅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还描绘出秋天一派丰收的景象。这样美好的文字值得我们永远珍藏,我们配着音乐完整地把整首诗读一读。(生配乐诵读全文)

师:今天,我们读了《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歌的音韵美,想象了《秋天》的画面,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就构成了美妙的意境;我们还从文字中感悟了诗情,体会了诗歌中蕴含的童趣。相信这美好的一切会永远珍藏在同学们的心底。

【评析】2007年,我在“南京市现代诗主题教学研讨会”上进行过《秋天》的主题教学,今天再听熊梅老师执教的《秋天》,颇感欣喜。这节课很好地呈现了执教者对诗歌教学的理想追求:

1. 基于“儿童立场”。儿童诗,是现代诗的一个分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是写给儿童看和读给儿童听的,歌咏儿童的立场,书写儿童的心灵,表现儿童的生活,具有童真、童趣和童味。在教学中,熊梅老师以“情”为经,基于“儿童立场”,通过生动的语言、动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秋天的童话世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以学定教的基础上,通过生动活泼的角色转换促进移情体验,从而努力让课堂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2. 坚持“言意兼得”。关于诗歌的教育意义,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诗歌能帮助儿童感知周围世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形成。”整节课,熊梅老师通过“读”“想”“悟”,让学生诵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想象出诗歌的意境之美,体悟出诗歌的意趣之美。在此过程中,不仅领略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丰收景象,还悄然无痕地进行了观察、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言语训练。

3. 追求“诗意境界”。诗歌是一种含情量高的文体,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的想象回到作者创作之始的诗歌现场,使诗歌的原质与作者、读者在统一声道流淌出来。课堂上,熊梅老师带着学生在诗文中穿梭,轻盈如风,诗意盎然。教学中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都自然融入在学生自主感悟后的交流之中,然后教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篇5: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

本课《分米和毫米》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在生活中对毫米、分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这一观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分米、毫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 生:孙悟空。

师: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他很厉害,会72变。生:他的金箍棒很厉害。

师:孙悟空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特别是他的武器——金箍棒,能大能小,特别神奇。今天,就让孙悟空陪伴大家一起学习,好吗?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有一个小朋友和大家一样,也很喜欢孙悟空,有一天他就梦到了孙悟空。(课件)你看,孙悟空变出什么了?

生:金箍棒。

师:仔细看。(课件演示)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金箍棒一会变成1毫米长,一会变成1分米长。

师: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板书)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金箍棒中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分米)

二、借助素材,理解概念

(一)认识毫米

师:1毫米有多长?谁能说一说或者比划一下? 生:就这么一点。

师:毫米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m表示。在我们的尺子上就有1毫米。你看,这是一把放大了的尺子,谁能来指一指1毫米在哪? 生:(指)这就是1毫米。

师:同不同意?这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那么同样,这一小格的长度也是?

生:1毫米。

师: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接下来,请大家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毫米,用铅笔尖指给你的同位看。

学生互相指着看。师:谁能再来指一指? 一生上前指。

师:对不对?现在从你的纸杯里拿出一张磁卡,用尺子量一量他的厚度是多少。

学生测量,发现磁卡的厚度是1毫米。

师:下面我们就借助磁卡,用手比划出1毫米。先看老师,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捏住磁卡,再把磁卡抽出来,这时两指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请大家照样子做一做。学生进行比划。

师:1毫米,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小,太小了。

师:是呀,1毫米就这么点。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厚度是1毫米呢? 生:10张纸的厚度。

师:你估计的真准确,这就是10张,他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你试试。生:1分硬币的厚度。

师:在纸杯里就有1分钱的硬币,拿出来量一量。生:确实是1毫米。生:尺子的厚度是1毫米。

师:你真善于观察。生活中长度或者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还真不少呢。你会用毫米做单位画一画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在第一个方格里画一条长5毫米的线段。

学生动手画,找一生展示。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我从0开始画,花了5个小格,就是5毫米。

师:大家同意吗?5个小格就是5个1毫米,也就是5毫米,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

生:画的很好,很直,注意到了线段有两个端点,还写上了长度。师:你看的真仔细。好,我们再来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这一次,你要边画边想,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学生画,找一位学生的作品展示。

师:看看这位同学画的对不对?10毫米就是要画几个小格? 生:10个小格。就是10个1毫米。师:你有什么发现呀?

生:我发现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同意吗?(板书:10毫米=1厘米)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10毫米=1厘米 师:发现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呢? 生:2厘米。师:是多少毫米呢? 生:20毫米。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0毫米就是1厘米,20毫米就是2厘米。师:说的真清楚,那么0到3呢? 生:是3厘米,30毫米。师:2到6呢?

生:是4厘米,也就是40毫米。

师:看来这些问题一点也难不倒大家,那么,你会用毫米来量一量吗?请大家从纸杯里拿出这根小的金箍棒,先用眼睛看一看、估一估,这根金箍棒大约是多少毫米?

生:我觉得是30毫米。生:我觉得是40毫米。

师:那到底是多少毫米呢?用尺子量一量。学生动手测量。生:是42毫米。

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量的?

生:先把一头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头,4厘米还多了2毫米,所以是42毫米。

师:大家都是这么量的吗?你瞧,我们的新朋友——毫米,帮我们准确的测量出了这根金箍棒的长度。那么,这个回形针的长度呢?

生:是25毫米。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厘米还多出了5毫米,所以是25毫米。师:铁钉的长度呢? 生:是55毫米。

师:好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认识毫米的?(课件)先在尺子上指一指,再借助磁卡用手比划出了1毫米的长度,接着找到了生活中的1毫米,最后,我们还发现了毫米和以前学过的厘米之间的关系。孙悟空的金箍棒除了能变成1毫米长,还能变成多长来?

生:1分米。

(二)认识分米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学习毫米的步骤和方法来认识分米。大家看,这根金箍棒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大家在小组里按照黑板上的提示,借助你桌子上的学具,合作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讨论研究。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成果说给大家听? 生:(1)尺子上0到10就是1分米。

师:你怎么知道刻度0到刻度10的长度就是1分米呢? 生:因为我量了这根金箍棒的长度,正好就是10厘米。师:你们也是这样找的吗?接着往下说第2个问题。生:(2)把手放在0和10上,就比划出了1分米。师:好,大家都一起来比划一下。

生:(3)我们发现,纸杯的高度大约就是1分米,三角板比较长的那条边大约长1分米,磁卡的长边大约长1分米,我的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铅笔盒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

生:(4)我们发现,10厘米=1分米。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金箍棒的长度是1分米,正好就是10厘米,所以10厘米=1分米。(板书)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还发现10分米正好就是1米。师:这个发现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米尺的长度是1米,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米尺上有1分米、2分米、3分米„„(大家一起数)正好就有10个1分米。师:所以,10分米=1米(板书)

师:请大家把学具收好,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你现在和分米交上朋友了吗? 生:交上了。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啊? 生:毫米、分米、厘米、米。师:谁能按顺序排一排?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再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生:1毫米„„(学生边说,大家边比划)

师:说的好,比划的也好,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0毫米=1厘米,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

生:我还知道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1000毫米=1米。师:你知道的可真多。你会用这些长度单位吗?

三、理解应用,深化概念

师:孙悟空现在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第一关: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6幅图,学生口头完成。

师:当我们不确定要用哪个长度单位的时候,大家可以想一想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第二关:帮小蜜蜂采蜜。请大家在练习纸上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四、课后总结,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我认识了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

生:我还知道了10毫米=1厘米,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 师:你觉得开心么?为什么?

生:因为我可以和大家合作研究新知识。生:我掌握了很多认识长度单位的方法。

篇6:《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

——“圆的认识”教学片段评析

《圆的认识》一课是本单元初始课,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再引导学生借助“圆规”方式画,再次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加强操作、研讨等数学活动,教师大胆放手通过四个有效的环节开展数学活动,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成功的愉悦,同时也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

(一)欣赏中发现圆源于生活

师:同学们,早就听说我们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可爱,不仅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而且语言积累十分丰富,今天,老师就想领略一下大家的风采,好吗?

生:好。

师:谁能说一说带有“圆”字的词语呢?

生:玉润珠圆、花好月圆、字正腔圆、自圆其说、破镜重圆、功德圆满…… 师:愿同学们长得个个圆润甜美,在座的老师们工作都圆圆满满,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合家团圆,更希望今天你我的配合能够圆满成功。师:好,谢谢同学们。其实,对于圆,我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上看到过圆呢?

生:硬币的面,井盖的面,脸盆的边,矿泉水瓶盖的边…… 师: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

生:不能。

师:是啊,正所谓圆无处不在,(播放画面)画面上初升的红日是圆,阳光下的向日葵的轮廓是圆,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是圆,湖面上激起的涟漪还

是圆,等等等等,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美妙与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评析】北师大周玉任教授曾说过,我们教师要善于“往平静的水面投进石子”。本节课的课始引入分为两个层次:唤醒——展现。教师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带有圆的成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方向,就是对圆的研究,接着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以后;再借助多媒体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让学生在图片中,充分的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圆,这样就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出课题,整个导入环节轻松自然,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圆的探究中来。

(二)合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师:同学们,先做一个游戏好不好,生:好。

师:老师把一些平面图形放在了小布袋里,你们能把手伸进袋子里,把圆摸

出来吗?

师:孩子们,摸到了吗?

生:摸到了。

师:真棒,谁能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准确地摸到圆的?生:师:了不起,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那么,关于圆还有那些奥秘呢?我们来接着共同发现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拿出手中的圆片,把他对折,展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多折几次。

好,打开手中的圆形纸片,现在,在这个圆片上就蕴藏着许多有趣的奥秘,还想发现它们吗?

生:想。

师:好,那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手中的圆片,仔细思考,如果有了什么发现,就和小组间的同学交流一下,好开始吧!

生:……(探究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特征以及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

径之间的关系。)

【评析】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满堂”专利,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在进一步认识圆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打破了教材对知识的呈现过程,设计了一个比较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手中的圆为素材,用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从让学生描述圆的大小引出这三个概念,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拓展中体验圆的数学文化

师:同学们可真棒,通过我们的探索和交流,发现了这么多有关圆的奥秘,其实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

墨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他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同长就是(半径一样长)这和我们刚刚的发现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早了整整1000多年

……

师:我国古代对圆还有这样的记载。《周髀算经》里说:圆出于方。意思是说最初画圆,不是用圆规,而是用正方不断切割而成的一起瞧,切,再切直到把他切成圆,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你能获得有关圆的那些信息

【评析】在学生探究出圆的特征后,通过介绍墨子对于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这样的描述,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萌发民族自豪感。接着,练习的设计通过多媒体展示《周髀算经》里:圆出于方这一数学理论,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为背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圆的世界,不知不觉地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知不觉地经历一次次“再创造”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学生。

(四)实践中感受圆的数学价值

师:同学门,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圆本身就是最美丽的图形。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了这么多关于圆的知识,现在你们想不想也亲手画一个圆

生:想。

师:好,那就赶紧把我们画圆的工具——圆规拿出来吧。

师:在画圆之前,老师想先调查一下,哪个同学以前有用圆规画圆的经历,前面来画一个好吗?

……

师:我国有一句成语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就是圆规,所谓矩是我国古代画方的工具,那王老师想问如果没有了规就真的画不出圆了吗?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10米的大圆

【评析】在学生充分的认识圆,了解圆的基础之上,应用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名言“圆是最美丽的图形”,激发学生的画圆的欲望。在画圆的环节,教师并不过多的指导,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试着用圆规画圆,并自己寻找画圆时出现的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很好底解决了画圆的教学重点。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要求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10米的大圆,让学生广开思路,寻找解决办法,感受学习圆这一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辽宁省开原市民主小学王鹤)

上一篇:荷塘月色朗读下一篇:社区未成年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