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2024-07-03

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通用6篇)

篇1: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一篇有关时政热点的演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发表演讲,所以说一定会免不了出些差错,还请在坐的各位多多海涵。我演讲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从我做起”,接下来开始我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多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应该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缺乏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会缺少生命与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人民走向世界的基础,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谈到文化自信,很对人都会觉得很模糊,或者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值得自信,这是对文化本身不了解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被迫由封闭转为开放。许多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纷纷流入中国,让封闭了好几百年的中国人开了眼界,瞬间发现国外有这么多“先进”的事物,思想,让整个民族很难适应过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崇洋媚外,也有人对此顾步自封,从不过问,为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而感到自豪,少有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为什么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是因为对文化调查地不够彻底,没有在充分调查下总结的结论,含水量注定是很高的。所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的文化调查,对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信将无从谈起。调查文化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弄清楚我们有什么,别人有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勤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勤劳的象征,这是西方所不能比的;我们有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语;我们有着其他国家无比羡慕的饮食文化;我们还有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孔子,他的儒学思想渗透到了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还有在社会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节日——春节……一个拥有充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他本身具备足够多代表民族、代表国家的优秀文化,很幸运我们的国家拥有这个条件,而且完全是过之无不及,在此基础上,我们完全有资本、有理由、有底气相信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国已成为世界多级化的文化一级,为了让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international,我们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最先进的文化、最杰出的作品,就没有比这更可惜的了,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避免走自我封闭的回头路,才能与世界上优秀的文化进行交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推同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十分艰巨的时代任务,特别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奉献和努力,但是我对此还是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这一代的人才将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才将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才将是祖国的希望之所在,大家说是不是?大家有没有能力做到民族自信?大家的掌声在哪里?既然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世界会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会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影子,未来中国在世界文化范围内所展现的不会再是一首首简单独立的奏鸣曲,而将会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响彻世界的大合唱。

篇2: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12月29日,总书记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面世80周年,强调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他曾指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等重要论断。全党全社会也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

一、当前全党全社会坚持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

1、对文化自信认识的逐步深化

武汉大学教授沈壮海: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和倡导,随着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对中华文化发展曲折历程的理性思考,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逐渐增强。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显著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正在转化为人们的自觉遵循和行动。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陕西省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彦,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建设时期,各种欲望的不断攀升对精神心灵的压榨还将加剧,实现高度文明的使命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考验。努力在人的心灵中建构起正确的价值信仰,凝结起以中华文化为基石的中国精神,当是应对挑战与考验最基础的工程。这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价值寻根,是一个民族的“长征路”,更是一个走向现代的国家用更加开阔的胸襟,重塑自己独特精神面貌的一次再出发。

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小月,当前基层文化工作无论从外延到内涵、从硬件到软件、从载体到布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进一步创新载体、建强队伍、优化阵地、保障经费,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天津北方文创集团负责人:把文化作为创意的灵魂,把创意作为文化的载体,加快文化与创意的融合步伐,深入挖掘天津本土民间艺术,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创造文化生态环境、培育文化产品业态、加强文化产业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打造一批能够展现天津特色的文化精品,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

2、坚定、践行文化自信的活动不断涌现 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弘扬践行文化自信。如:12月20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创作与传播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活动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举办,活动依托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受众面、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文化界人士积极参与传播文化自信。如中央民族乐团组织的《又见国乐》活动,全程历时523天,总行程跨越65796公里,海内外巡演23个城市70场,147位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倾情呈现,10首经典国乐曲目,极大的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久魅力,展示和传播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国智慧,弘扬和传播了文化自信。

高校广泛凝聚,坚定传承文化自信。如曲阜师范大学大力实施以孔子儒学为研究特色的“学术特区计划”,2016年教育部以上课题立项中涉及传统文化的课题数占到总比重的近50%,努力把儒学学科打造成国内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启动 “孔子大讲堂”系列高端讲座,主办了“苏格拉底相遇孔子——第三届中国—希腊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经学国际学术高端论坛”和“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等国际学术会议等,传承了文化自信、传播了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培训普及,提升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如南通市从2006年起,十年坚持公益性文化培训,培训南通仿真绣传习和板鹞风筝绘画等本地非遗传承艺术,梅庵古琴王永昌、徐毅、洪晨,仿真绣张蕾,灯彩何林祥,土布陆晓冉,剪纸艺术李海烽等工艺大师纷纷走上讲坛,搭建起民众与文化传承的桥梁,提升了群众对文化自信的认知。

文化产品不断繁荣,并走出国门,彰显了文化自信。近年来,书画、书籍、音乐、影视等等文化作品不断涌现,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很多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近期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将多个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中国古代的长城、火药、饕餮、孔明灯等都在影片中有所展现,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3、文化自信提升了全党全社会的精气神

融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提升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党员干部在学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中,都表示,要深刻学习讲话精神,并且将讲话精神融入到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活动中,以文化自信来涵养自己、提升自己,自觉学习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中那种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投入到干事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中去,做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

融入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了公民道德素质。推进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地方,传统文化讲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让居民群众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孝诚仁传统美德,极大的提升了全社会的公民道德水平。聊城市王女士说,自从村里传统课堂开讲以后,我们村出现了三多现象,即孝敬父母的现象多了,勤俭持家的现象多了,邻里互助的现象多了。

融入思想品格素质转变,提升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与灵魂,可以励志、明心、懿德、增慧,文化自信的实践,促进了公众思想品格素质的转变,促进了社会风貌的改变。居民群众普遍认为,推动文化自信,将很好的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道德滑坡、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等问题,解决当下遇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更好地统一人们的思想,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融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天津市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副教授万希平认为,一个国家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夯实民族复兴的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这样,在全民族内部,文化发展迫切意识普遍觉醒,这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孕育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真正从国家内部生成文化强国的主动性与紧迫感,进而为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更为持久的力量源泉。

融入公共文化事业普及,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各地在积极弘扬践行文化自信的进程中,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设施遍地开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很多文化活动已经走到了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就近享受到文化的大餐,群众的幸福感普遍提升。聊城市居民孙先生说,闲暇时,我常到社区服务中心打球、练字,日子过得很充实。这是很多群众获得公共文化服务后的真实感受。

4、促进了文化文艺工作的提升。

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可谓多元而又开放。今天的世界,更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具有博大精深的智慧精华和精神力量。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有珠玉我们提高文化自觉,消除文化自卑,更加珍视、热爱、拥抱我们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成为国人自信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底气,更成为中国自信面对世界的基石。

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文化文艺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树立文化发展的担当,更好地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文化文艺的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文艺事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创作更多的文化文艺精品。树立文化自信,将有助于更多文化文艺创作者,把文艺精品创作作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加强特色打造,积极推动文化文艺精品的创作和展演,把更优秀的作品奉献给社会,把更具代表性的民族精神一路传承下去,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的文化文艺的精品力作出来,从而促进文化文艺事业的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国文化文艺更好地走出去。在文化领域互动已经深深融入国际经济、政治博弈的大背景下,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将更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样,才能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新,让中国文化文艺走出去的步伐更稳健、足音更强劲、风采更久远,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主要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文化自信的核心,主题鲜明,宣传面广,但落实落细落小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没有完全深入人心,远没有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远没有变成全社会思想言行的自觉行为,远没有融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例如,虽然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但无视或淡化爱国主义、甚至诋毁爱国主义的作品或言论。

2、文化文艺作品大而不精,有些为追求轰动效应,基层文化发展不平衡。现在一说到打造文化精品工程,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制作,动辄就是上百万、上千万的制作费用,可有很多只是追求轰动效应,大而不精,没能获得群众的认同。基层的文化创作生产仍然不足,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高质量文化产品还不够多,特别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

3、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速。部分农村基层文化机构被撤销,编制被取消,人员被分流,人才在编不在岗,队伍严重萎缩。人才流动体制不畅,在岗不能胜任的人出不去,有能力、有水平的文化人才进不来。部分基层地区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不完善,文化人才队伍活力不足。

1、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基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进一步加大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共同思想基础。

2、大力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增强文化自豪感。要结合本地特点,深入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成功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要继续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县域特色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和非遗等传统资源的保护,深入实施文学创作重点扶持项目,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3、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着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业态创新,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着力推动文化扶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篇3: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青年干部队伍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力军,是推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鲜血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希望。

正视我们的事业,重视我们的未来,就应关注青年干部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关注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能否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前,理想信念坚定、保持充沛干劲、充满活力朝气。只有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自信,不受歪风邪气影响的青年党员干部,才能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正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青年党员干部能否在风险考验面前、在利益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魂魄,最根本的,就在于能否心怀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和不懈坚守。而能否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则是最直接、最首要的自信之源。

二、青年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今天的中国能够拥有世界第二的国际地位,人民生活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都是因为我们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最终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探索是艰辛的,探索道路形成的宝贵经验是珍贵的。今天我们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所未有的接近,全党上下更应该以饱满的斗志、坚定的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拼搏、再创佳绩。

我们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中坚力量,青年党员干部作为这股力量的生力军,尤其应当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有些势力处心积虑地运用各种手端,颠倒黑白,混淆黑白,模糊视线,千方百计地利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影响青年党员干部。如通过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向年轻人群散播带有严重历史虚无主义的假历史、真谣言;又或是通过带有明显西方意识形态和普世价值的文化产品输出,抹黑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的形象,破坏我们党执政的信仰根基,动摇年轻人群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如果青年党员干部没有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那么一旦在工作中遇到曲折和问题,就会禁不住某些势力的鼓噪,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怀疑,心生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薪火相传的使命就会受到挫败。

三、发挥党校在增强青年党员干部道路自信的作用

党校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教育和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党校与一般培训机构不同,它以传播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学说为主要任务。党员干部通过党校学习,能更清晰、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利用好、发挥好党校培训这个主渠道,有助于引导青年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侵扰。

在党校培训中,党校的教务部门应当根据学员的特点,在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班次中开设有关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论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教学部门可关注培养青年干部学员树立道路自信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道路通往何处,解决目标问题。即让青年党员干部明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僵化死板的模式,更不是教条,是一条通往确切目标的道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性目标。这个目标是现实的,也是科学的,更是能通过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懈奋斗实现的。

第二是道路何以选择,解决道路选择问题。即让青年党员干部明确两个“不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定力。在坚持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须特别警惕现在一些舆情中误导我们走两条错误道路的言论和做法。一条是封闭僵化的老路,另一条是改旗易帜的邪路。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再走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改旗易帜的邪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完全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的路子。另一个是指照搬现在一些西方由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发达国家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新常态时期。如何适应和引领这个新常态,我们的实践和认识才刚起步,有些方面尚未破题,还需探索实践。但是,不能因为尚未破题,没有现成参照就奉行“拿来主义”,更不能受某些外部影响,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战略、路线,走上早已否定的“老路”和不顾国情的“邪路”。“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第三是道路何以自信,解决引导方法问题。在引导方法方面,主要可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式,引导青年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

横向比较是指通过对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分析介绍,以国际视野对比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何以成功。如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断缩小。2007年中国GDP赶超德国,2010年赶超日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1978年中国GDP仅占美国十分之一,2011年占美国二分之一,2015年GDP增长6.9%,达到10.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的64%。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比现状差异,比所选道路的影响。分别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比,和与20世纪90年代改旗易帜的原社会主义国家比,如果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指标,中国的成就超过所有转型经济国家的总和,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扩大了约18倍,而转型经济国家总体上为1倍左右。

纵向比较是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史,以时间为轴,以标志性历史事件为轴上坐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探索中国道路的光辉历程。包括毛泽东同志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精心探索;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面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把这条道路推进到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以及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通过历史梳理,使青年党员干部能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探索到开辟,从坚持到发展的政策依据和历史逻辑。进而引导青年党员干部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珍惜艰难探索道路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以数据来论证,用史实来说明,帮助青年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对比中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与自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J].党建,2014(6).

篇4: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提高文化自觉强化责任担当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民族、国家、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文化自觉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程度的高低。

纵观中国的历史,由于近代国人饱尝屈辱,国人对这段2000多年的“文明史”进行了反省和批判,对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革命”。应该承认,这是国人在文化意识上的一次觉醒。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对文化社会价值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对先进文化的选择还处于朦胧探索阶段,缺乏本质的认识,也就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文化自觉才真正得以显现。从1921年7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首次把一个政党的本质同先进文化融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深刻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崛起的价值所在。这标志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了一种文化自觉。

放眼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最大的特性品质就是靠文化自觉来引领前进方向,并且使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正是紧紧依靠这种文化自觉,党才能始终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也正是紧紧依靠这种文化自觉,党才能始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文化决定着经济的目标,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凝聚着巨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全过程进一步证明: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如果离开这种文化自觉,就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无法调控发展状态,就很难凝聚民族精神,就不能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行。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与否,既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也取决于它的文化实力。同样,一个政党能否牢牢掌握和巩固政权,既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也取决于它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取决于它是否掌握先进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二、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包容并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有文化自觉,还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性品质和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进而阔步走向理想的文化自强,建成文化强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了解,其实国人的文化自信曾经历了从自满到失落再到回归的漫长曲折过程。不说四大发明,也不说贞观之治,单说康乾盛世,足以令国人为之骄傲了,自满情绪便油然而生;然而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国门,于是,国人在惊讶国外文明之余倍感失落,“弱势文化心理”随之产生。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表现出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国人才在这群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为古老的中华文化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赢得了整个世界的口碑,完全彻底地颠覆了中华民族在外国人眼中和心里的印象。于是,中国人又重拾了文化自信。

当今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信的文化系统,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因为它本身就是在各种族、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样,我们党建文化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拥有把不同制度凝合在一起,相容共处的伟大力量。

当今的中华文化激荡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伦理和情感,像太阳一样,具有相对恒久的旺盛生命力。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全球化的涤荡下,全世界的各种观念不断涌入,现代元素不断进入,但中华文化并没有被其他文化所消解,依然保持着千年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尽管新兴技术如通讯、交通等技术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但人们依旧会在中秋佳节举家团圆赏月寄情,依旧会在大年三十前千里迢迢赶回家里过大年。在这里,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永远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

每当人们走进电影院享受饕餮视听盛宴时,能否想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每当人们手捧心爱的书籍忘我阅读时,能否想到中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每当人们走在海外大街上惊诧于当年“叽哩呱啦”的“洋鬼子”竟纷纷用汉语与自己交流时,能否想到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仅孔子学院就已在100多个国家落户,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想到这一切,人们还能有“弱势文化心理”吗?

三、实现文化自强推动民族复兴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自强。所谓文化自强,就是指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使自己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创造力竞争力。

走向文化自强就是要加快建设与中国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阔步走向理想的文化自强。

阔步走向理想的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其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缺乏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使中华民族阔步走向理想的文化自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在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使文化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全党全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其二,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如今的人类社会,文化影响力业已成为检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特别是这个国家的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国民素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着力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全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第三,激发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富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阔步走向理想的文化自强,需要进一步激发文化的创新活力。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要在大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同时,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品位,激发有思想性、有艺术性、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创作生产。要大力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文化工作者不断创造精品力作。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中,不断强调把文化强国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上,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可见。循着这条路径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有人民“精神幸福指数”的大提升。

通过巴彦县文化的改革、发展,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对一个县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可造人才,不断壮大文化创作队伍和不间断地开展文化活动,是近年来我县文化界最大的变化。从2012年初开始,我县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层面,增加投入,加大了“中国书法之乡”的创建力度。先后接受了中国书法协会的检查验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授牌仪式。“中国书法之乡”的成功创建,让全县人民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结晶,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坚定了巴彦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文明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不仅如此,我县“中国书法之乡”的创建行动,也带动了周边兄弟县市纷纷组织各种文化创建活动,这无疑对整个地区文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向着理想的文化自强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篇5: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

铸就文化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还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

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强盛,都需要以文化繁荣发展为支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奋勇前进;也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更加充

分地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提振起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要达到新时代这一目标,离不开发展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不久将实现全面小

康。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一旦脱离人民,文化建设就会丧失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大局观、全局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更

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只有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才能成就文化理想、实现文化价值;只有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要提倡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知识分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

子政策,加强团结、加强引导,最大限度发挥他们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客观科学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坚定民族自信,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勇往直前,不断铸就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新

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下的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党才有战斗力,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弘扬孝善文化,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努力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大脱贫攻坚典型和榜样的宣传,积极营造起关心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文化氛围。

篇6:坚定文化自信

刘奇葆

2017年04月15日09:21 来源:《求是》

核心要点: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 正确处理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2.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应当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理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上一篇:回家看妈妈为主题作文下一篇:大学学期班会总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