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坚定文化自信

2022-08-28

第一篇:为何要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握正确方向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既是对我们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特性品质和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1.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这种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就在于中国人民找到了“伟大的认识工具”。通过马克思主义准确认清中国国情,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前提。中华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在延续了500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复兴。这不是将曾领先于世界文明几千年的文化原封不动地搬到今天和未来,而是在扬弃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与日俱新。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坚持文化自信,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价值观自信。人们只有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在情感上认同、在心理上敬畏,才能在实践中笃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主导价值

观。坚定文化自信,就要把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摆在战略位置,夯实我们走向文化强国的价值观基础,厚植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的文化优势。

2.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领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缔造了崭新的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持续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积累的革命和执政经验,沉淀的深厚底蕴和精神财富,早已孕育形成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独特的价值文化。在这种价值文化的自觉中,党的坚强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

3.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能够自信,是由经济发展实力所决定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归根结底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深度认同和高度肯定。坚定文化自信,必须

要依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文化自信也源于我们进行的伟大变革。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而是依据科学理论的时代性发展;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借鉴超越的卓越性创造;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引领潮流的革命性创新。这必将给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也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4.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一古语进行了科学地改造,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在建设改革年代,邓小平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深刻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治国理政、安邦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也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和平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即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

5.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就源于在与其他文明的不断融合互鉴中丰富和完善自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绝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开放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近40年来,我们吸收借鉴了一些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推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我们吸收借鉴了一些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的方法,推动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文化福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在批判基础上的有益借鉴。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兜售“普世价值”,妄图西化中国。国内一些人也别有用心,打着吸收和借鉴的幌子宣传“普世价值”。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背道而驰,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我们要始终牢记,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是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二篇:大学生为何缺乏文化自信

当代大学生为何缺乏“文化自信”

前不久,一个消息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马里兰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一位名叫Shuping Yang的中国女留学生作为全校学生代表发言时,竟然发出有辱我国的言论,她称:“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再也没有雾来模糊我的眼镜,再也没有呼吸难受,再也没有压迫”。

作为我泱泱大中华的儿女,竟然在国外说出这样的言论来博得台下同学的认可,实在令我这类中国的“脑残粉”感到愤怒和悲哀。但愤怒之余,我理智地思索了一番,我国的国力在不断壮大,实力得到了全世界人的认可,但是为何仍有部分中国人却不认可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首先是外来文化的盲目认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博大精深毋庸置疑,我国能容纳如此博大的文明其核心就在于我们文化的包容度,这使得我们对外来的文化能很快地接受和认可,但也使得我们在接受其他文化的时候可能会因网络或者舆论的引导逐渐盲从。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不断的文化渗透,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就举我近年来最深刻的体会,在外国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到来之时,东门外的热闹程度远高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身边的朋友在美国大片上映和国产电影上映时,对美国大片的追捧程度明显要高于国产电影。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脑中逐渐根深蒂固了一个念头,就是国产的不比国外的好,这样的想法的驱动下,如何谈文化自信呢?

其次是社会的功利性。这是我西财饱受诟病的一处斑点,但也不仅我们西财,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市场经济黑社会主义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上的成功和物质上的满足。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从而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

再有就是校园的文化建设不足。其

一、部分大学学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即使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也仅仅是走走形式,走走过场,学生大多数“水一水便过了”,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微,从而缺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其

二、作为向大学输送新鲜血液的高中学校,几乎大部分学校只关心学生的高考成绩,只向他们灌输基础课知识,而文化自信方面却很少提及。作为高校的高中生也仅关注于高考,从不关心文化这类“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自信如何能真正内化成为我们的精神核心呢?

最后就是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关注不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基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当代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强烈的个性,他们能看到传统文化确实存在的不足之处,但他们太过片面地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取的。这是造成缺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关注和学习先进的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革新,中国特色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在革新。而且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开放和科学。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关注和学习先进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自信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

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到国际国内、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我对十九大报告印象最深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中心,其中一个突出作用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我们要去其糟粕,择其精华,发扬传承下去。

作为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带头发展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阅读推广工作中,为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图书文献资料,引导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单位故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017年12月8日

第四篇: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文化自信

此次培训中,胡令春校长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课上为我们传达了总书记在七一建党节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课堂上,胡校长给我们诠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的特征、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关系及如何坚定“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道路、理论和制度建构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文化是支撑政治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因素的最深层次的东西,没有文化自信,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所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文化自信这一最本源的基点上。

通过胡校长的课,我们明白了要更加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胡校长号召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要传播正能量,敢于斗争;要用自己的岗位平台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实现文化自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五篇:坚定文化自信,挺直民族脊梁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坚定文化自信,挺直民族脊梁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强调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突出了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的历史发展、文化秉赋和精神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努力践行,也是对自身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坚定信念。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个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彰显的文化自信,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一个没有强大文化生命力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民族也不可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源于他本身固有的综合实力和文化底蕴,源于他是否具有一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开明的社会制度、创造财富和展示才艺的机会,

— 1 —

更源于一定程度上的开放和包容。一个王朝和国家,越是政权稳如泰山,越是文化浩如沧海,就越有优势和优越性,也越有吸引力和魅力,有魅力才更有影响力。我们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并不等于崇洋媚外和摒弃传统。我们要相信,任何文化都不可能颠覆我们的传统,我们吸收养分,借他山之石打磨自身的文化之玉,却不全靠他山之石。完全照搬西方文化只会出现水土不服,导致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出现。故而全民皆应学习中华历史,以史为鉴知兴衰。了解孟子为何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格铸造者,了解大唐盛世当时为何与拜占庭、阿拉伯并为三大帝国,了解没落晚清的民族脊梁—左宗棠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新疆收复伊犁,了解中国独有的唐诗宋词在世界文化长河中是一颗永远璀璨、无可替代的珍珠。近有伟大领袖毛泽东善用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审美方式上的继承和发展;现有央视综合频道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将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以歌以咏志的形式呈现给人民群众,让普通百姓喜闻乐见,也是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才会人才辈出,人才辈出的新时代更需要把握住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化,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强化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担当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 2 — 播、引导、影响之责任。要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营造中国特色文化和传统中国风的纯正、清朗网络空间,坚决拒绝利用西洋节日制造的文化侵蚀。同时必须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影响,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小抓起,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声律启蒙》到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和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再到湖南省、张家界市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都要形成爱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要让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和00后的年轻一代熟悉我们的文化脊梁,对湖南省的历史渊源,大庸阳戏、桑植民歌、吊脚楼和土家织锦等经典文化如数家珍,对刘明灯等民族英雄了如指掌。要从学校义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宣传、机关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文化宣传等方面大兴学习和读书之风。

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向来就是筋骨、温度、特色和方向并存发展,既有思想力度,又有信仰坚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常记得肩负的传播中华传统的责任,要时刻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不断加强学习,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头提高文化水平等综合能力,带头挺起民族脊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贡献一份力量。

— 3 —

上一篇:王继才同志心得体会下一篇:物控部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