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2024-04-27

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共9篇)

篇1: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开饭了!”妈妈冲里屋喊道,

第一次盛粥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150字

。我从房里走了出来说:“粥呢?”妈妈一边炒菜一边回答我:“在电饭锅里。”“我来盛好吗?”我说。妈妈满脸笑容,“当然好啊!”我认真的洗了手,拿出三个晚,找来勺子,

 

一年级:洛暄

篇2: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都接受过学前教育, 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 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 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数出的数, 例如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 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 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永远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解法不唯一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 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 当我提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时, 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受到表扬后, 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使学生以后敢于发言, 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充分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课专心与否, 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 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 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 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就用眼神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都很单纯, 都爱受表扬, 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 思维更具形象性。在教学中, 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 尽量利用教学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 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 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 必须表达清楚, 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 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一节课上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 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学生们解释:不可能全班同学都来回答问题, 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 下次一定有机会叫到。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正确, 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 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引导, 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主动参与, 善于合作。

教学中, 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 使他们在有效、有序的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时, 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 才需要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样可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别人的想法, 扩大知识面, 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思考、交流。老师穿针引线, 巧妙点拨, 适时评价。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 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并得到发展。

6. 打破常规, 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 学生才敢于让自己的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 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 要善于开发资源,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 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 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 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巩固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7.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篇3: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都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数出的数,例如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參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永远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解法不唯一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当我提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时,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受到表扬后,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使学生以后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课专心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用眼神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都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思维更具形象性。在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一节课上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学生们解释:不可能全班同学都来回答问题,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下次一定有机会叫到。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正确,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5.主动参与,善于合作。

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使他们在有效、有序的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时,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才需要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别人的想法,扩大知识面,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思考、交流。老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适时评价。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得到发展。

6.打破常规,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让自己的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于开发资源,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7.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篇4: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一、形象教学, 效率高。

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枯燥的拼音。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 就能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 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中把字母的教学与插图结合起来, 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 再通过多媒体教学, 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b、p、m、f时, “小孩儿听广播b、b、b, 小哥哥爬山坡p、p、p小朋友们捉迷藏m、m、m, 老爷爷拜佛f、f、f”, 这是拼音的学习, 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图形结合,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练习, 让他们在插图设置的情境中学习,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 效果佳。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喜唱好跳, 而且注意力难集中, 记得快、忘得也快。根据这一特性, 教师应利用学生智力发展的最佳期, 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 把欢乐引进课堂。我们可以采取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形式进行比赛。如教学声母n, 教师范读并讲解了发音方法后, 指导学生读时, 可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教学。游戏方法如下:师:“一 (一) 班的火车要开了。”生:“怎么开?”师:“顺着一组往后开。”学生依次站起来发音。火车可以顺着开, 也可以倒着开, 此游戏法既可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活泼有趣, 又可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ai ei ui”时, 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 我是小a你是谁?”“ui ui ui, 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 学生反复朗读, 加强了记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 助记忆。

汉语拼音是口耳之学。学拼音就是要练口练耳, 重学生的模仿实践, 轻教师的理论讲解, 反复历练, 熟能生巧后有了一定的汉语拼音基础后, 教师就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拼音读读写写做做, 在实践中巩固, 在巩固中发展。字母的书写一定要正确, 这个正确就是要严格按照书上的笔画一笔一笔地写。拼音字母有别于英语字母, 不能一笔写成。所以教师要掌握正确的笔顺名称。如先学了t, 在学时, 我就先在黑板上写f, 让学生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再让学生来说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让学生对这个f一开始就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区分f和t。“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动笔写是很重要的。因此让学生一边认读, 一边书写, 能较好地帮助他们记忆。

四、巧计歌谣, 学得好。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 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 像ie和ei, iu和ui。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歌诀法来进行拼音教学。如:aiaiaia+i, 阿姨和我比高矮。eieieie+i, 白鹅穿衣天上飞。uiuiuiu+i, 我穿大衣要喝水。aoaoaoa+o, 阿姨爱穿花棉袄。ouououo+u, 大海上空飞海鸥。iuiuiui+u, 邮筒前面把信邮。ieieiei+e, 野鹅早餐吃树叶。üeüeüeü+e, 小鱼骑鹅去访月。ererere+r, 野鹅有个小小耳。单个的字母学会了, 下一步就是让每个字母找对自己的朋友, 也就是拼写。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比较复杂, 小学生年龄小不容易掌握, 这时利用儿歌帮助记忆效果会更好。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小i的妈妈是大y, 小i大y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 小u大w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小ü见大y, 擦掉眼泪笑嘻嘻, 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创儿歌, 把他们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智能开发出来。从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 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你会发现他们自创的儿歌更有童趣, 记起来会更容易, 会更受他们的欢迎。把学生的成果装订成册, 在班级里展示出来, 还可以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

五、拼音、识字和语言表达训练结合起来。

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 除了学习拼音外, 还需要认识部分汉字、词语、儿歌。这部分安排识记70个常用字, 并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这样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 可以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让他们自己去拼读音节、认识汉字, 当学生读出汉字后, 会有一种成就感, 学以致用, 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在学完词语“爸爸”、“妈妈”后,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最后提问:你最想对爸爸 (妈妈) 说什么呢?一举两得, 在巩固拼音知识的同时还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是学好普通话的最好工具。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更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 可以说,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步入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工具。因此,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提高教学效率。

篇5:黄一峰的观察 自然 野趣

在台北出生长大的黄一峰,和自然生态结缘来自于小时候趴在自己家天花板上的一只蚊子。少年好奇的他问妈妈:“为什么蚊子能趴在天花板上,而我不能?”妈妈没有回答,而是建议他自己去找答案,由此开启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习惯。

如今的黄一峰,早已成为台湾屈指可数的著名生态摄影师,他同时还是荒野保护协会和野性中国(WILD CHINA)的资深讲师、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顾问和英国Nature Picture Library图片库签约摄影师。

身为两大协会的讲师,黄一峰每月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服勤”,带领一拨儿生态爱好者去某个地方定点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生态状况。他更将自己多年带队自然解说与观察的经验集结成《自然野趣D.I.Y.》、《婆罗洲雨林野疯狂》、《自然观察达人养成术》三本著作,于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在大陆出版。

如今,黄一峰这个十足的生态达人也有些忧心,“生态摄影师在台湾是比较冷门的工作,叫得出名字的只有几个。现在整个出版环境不太好,如果大家都不看书了,那我们怎么来展现自己?”

黄一峰因此很羡慕国外的同行。“生态摄影在国外很主流、很受关注,但华人社会却缺乏相关氛围。去年,我们野性中国团队受邀去英国参加相关活动,就特别受欢迎和礼遇。英国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生活中不能没有自然和艺术,但华人社会却认为钱是更重要的。”

在这三本书中,各种生物分门别类,从浅显易懂且富饶趣味的角度,以精细的插画与摄影作品,说明各种生物的辨识方式与观察要领。由此,我们从自然中获得纯粹的快乐,找到与生活保持平衡的方式。

《自然野趣D.I.Y.》: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夹缝中,但从未埋藏对自然的向往,间隙的郊游,小憩的海边,都只是自然的记忆。《自然野趣D.I.Y.》让那些风落的叶子、沙滩的鹅卵、林间的蝉蜕成为自然的使者,装点生活,只需一点巧妙构思,再加上亲手创造,就能创作出一个个充满野趣的艺术作品。300个精彩创意案例,轻松易学的教学步骤,更有奇思妙想的引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与大家分享了作者“记录大自然时体验到的感动和喜悦”。

《自然观察达人养成术》:这是一本写给自然观察初学者的书。全书收录超过500幅原创插画、照片,集结了多位观察达人的宝贵经验,引导读者成为自然观察者。从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五感体验自然;从白天到夜晚,从户外到庭院,全天候24小时亲临自然;“观鸟观兽追踪行迹,赏蛙赏虫注意环境,春花秋叶灿烂芬芳”十余条口诀提升自然观察力。每个篇章介绍一位达人作者,每位达人用精辟的一句话分享他的观察秘笈,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培养观察自然的技巧。

《婆罗洲雨林野疯狂》:婆罗洲热带雨林造就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基因宝库;据科学家推算,婆罗洲雨林目前被发现的物种大约只是这个大岛的三分之一。本书用精美的图片呈现出这片雨林中生活着的有趣生灵,以此唤起更多读者对雨林生态环境的维护和重视。黄一峰说:“我用仅有的时间,带着更多朋友用生态旅行的方式记录雨林的美丽与哀愁,并和更多人分享雨林的重要,这仅仅只是尽我一己之力保护雨林的一个开端。”

篇6: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空气源热泵的鼻祖

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边一峰毕业后一直在国企做技术工作, 2002年后接触到最新的空气源热泵的热水行业, 那时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作为第五代热水系统在国内刚刚起步。

“对空气源热泵, 我算是这一方面的鼻祖了。”边一峰笑言。2002年空气源热泵热水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边一峰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许些年, 对市场的灵敏有了本能的反应。他认识到, 成立属于自己的一家企业的必要性。因此, 2004年南京胜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随着空气源热泵市场的发展, 国内较大的空调企业开始介入, 其中首屈一指便是清华同方, 这也成为胜出科技当时的第一大合作伙伴。“胜出科技是当时清华同方在南京地区最早的代理商和合作商。”2005年胜出科技就将国内刚刚开始的热回收机组——清华同方带热回收功能的空气源热泵螺杆机应用在空调、泳池加热、生活热水和地板采暖上, 并具体实践于银城东苑会所的项目中。边一峰告诉《中央空调市场》, 和清华同方的进一步合作, 胜出科技由单一的空气源热泵开始逐渐代理清华同方风冷热泵、模块机以及末端等系列产品。

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 扩大公司的规模已经成为当时的必要。因此, 2007年胜出科技正式更名为南京胜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随着美的介入空气源热泵市场, 2008年末, 胜出环境和清华同方合作的同时, 开始与美的合作, 先后服务于南京各大院校和淮安富士康3 000 t热水项目, 终究坐上了南京空气源热泵行业的头把交椅。同时, 公司也一直致力于采暖系统在房地产的应用, 分别在金鸡湖高尔夫 (大面积集中采暖) 、世茂滨江 (大规模配套采暖项目) 得到应用。有了多年的市场积淀, 再加上品牌的优势地位, 胜出环境在空气源热泵市场上的销量每年均保持30%的增长, 特别在配套项目上, 胜出环境携手美的攻克了全国最大的保障房空气源热泵配套项目, 1期5 000多套, 同时也在商用配套上有很多的收获。

坚持家居采暖业务不动摇

如果说空气源热泵是胜出环境起家的基业, 那么舒适家居采暖则是胜出环境新添置的第一套“家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房地产的发展, 消费者对舒适家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南京的舒适家居业像春水一样涌现。因此边一峰将公司的发展触角伸向采暖市场。

“南京的舒适家居企业很多, 公司的规模良莠不齐。再加上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造成了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此外南京的采暖竞争也很无序, 价格战到处在打。市场逐渐向一些大的公司集约, 这导致效益好的公司越来越好, 效益差的公司从此一蹶不振。”这正是边一峰对南京市场舒适家居采暖行业的担忧之处。但是对未来舒适家居采暖行业, 边一峰断定:“消费者对舒适家居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对集成合作的公司包括售后服务以及公司的品牌等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 再加上舒适家居在整个房屋价格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因此, 和以前舒适家居针对少数高端、贵族化相反, 舒适家居采暖正向平民化方向过渡, 将来市场的潜力很大。”当然, 这是胜出环境大力开拓的业务重点, 也是边一峰始终不会放弃的重要部分。

目前, 胜出环境在原则上是以工程项目为主, 以家庭项目为辅的操作模式, 对于实体店销售, 胜出环境也将其纳入操作范畴并拥有1间近150 m2的展示厅。“以前我们将个人项目和工程项目掺在一起, 可能对公司的发展会有影响。因此把2者完全分开, 这样才能将市场完全做大。”

中央空调业务的新发展

中央空调业务是胜出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以多联机和地源热泵为主的空调系统构成了胜出环境的第3大业务板块。

近年来多联机的迅猛发展使边一峰认识到, 对于一家经销商或者工程商而言, 选择业内成长性较好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非常有必要。合作双方只要真心实意, 付出努力, 市场空间就会很大。因此胜出环境与美的、海信日立保持多年的合作。并且多联机产品销量占据公司相当大的比重。在地源热泵方面, 胜出环境则以工程为主, 设备多采用清华同方、克莱门特以及美意等知名品牌。由于氟系统、地源热泵以及舒适家居采暖在不同的方面价格相对透明, 利润相对较低, 因此把全程远程监控, 全程能源控制、能量控制结合起来运用到空调项目中也是胜出环境未来发展的思路。

在南京中央空调市场, 经销商实力较强, 竞争激烈, 尤其是2013年5月份以后的电子投标使空调采购越来越正规, 大中项目的投标门槛越来越高。这对南京地区的经销商包括资质、注册资金、人员配置以及研发力量都是一大挑战。压力和机遇并存, 努力提升企业自身的硬件才是突破市场的关键, 正因为如此胜出环境准备2013年将公司的3级安装资质升为2级。公司携手美的在南京紫东创意园项目中先后斩获2 000多万元的空调大单, 为美的在南京多联机大项目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胜出环境是美的空调南京区域的核心经销商。

市场总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是胜出环境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尤其是十八大以后, 可能经济层面向好, 包括房地产的回暖, 所以2013年我们会加强地产配套项目, 包括地产配套的空调、采暖、舒适家居。地源热泵方面则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有一个新高。尤其是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 带给南京包括我们这个行业很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后记

篇7: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盛瑞玲是四川人,1992年从中国矿业大学医务室退休后不久,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其腰椎压缩性骨折。她在家里熬制骨头汤、鸡鸭鱼肉进行滋补,待腰伤痊愈时,她的体重由原来的48公斤猛增到63公斤,糖尿病也不请自来。

由健康人变成了不健康的人、由医生变成了患者,盛瑞玲觉得有说不出的难受,于是决定减肥。她先试着节食,结果失败了,因为饮食上稍有不注意,血糖值就会反弹。她又开始通过跑步、跳舞等剧烈运动来减肥,却总不能坚持下去。

盛瑞玲说:“我儿子是摄影师,有自己的工作室。他拍的照片需要送往报社和杂志社,有些照片邮寄又怕弄丢。正好我没事,我就帮他送,顺便走走路,也算锻炼身体。”没想到这种步行的锻炼方法,居然让盛瑞玲走出了一番新天地。

“只要有两条腿,哪里都是我的锻炼场地。不管多远的地方,只要有地址和电话,我都能找到。”盛瑞玲说,“这也得归功于我老伴这个‘活地图’。他十分支持我,每次在我出发前的头天晚上,他都帮我查找最佳路线。”

赶车、挤车、找门牌,匆匆忙忙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盛瑞玲的体重逐渐减轻。后来,她索性放弃乘坐公交车,开始享受走路的乐趣。“我走路速度非常快,平均每秒钟要迈两步多,而且挺胸、收腹、大踏步、铆足了劲。刚开始时运动量大,我常常出现低血糖症状,于是调整了方式——一边走一边能和自己对话,就表明速度正好;如果不能,则说明速度太快。”

只用了一年时间,盛瑞玲的体重就减轻了十几公斤,血糖也得到控制,体检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2003年,73岁的盛瑞玲去给一家杂志社送照片,美编称赞她形象不错。盛瑞玲就问自己能否上封面,美编让她拍几张照片试试。于是,她乐滋滋地让儿子为自己精心拍摄了十几幅艺术照,其中一张还真被杂志选用了!盛瑞玲很高兴,买了好多本这期杂志,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人送一本。她说:“一想到全国有那么多读者在看我,就觉得退休时漫无目的的生活一下子有了方向。”

援藏建设的经历给自己无穷毅力

盛瑞玲的耐性与毅力,来源于她12年的援藏生活。1962年,她跟随丈夫一起参加援藏建设,被分配在西藏那曲县人民医院。

“那曲有句谚语:风吹石头跑,山上不长草。建在海拔4500米的医院住院部,连房顶都曾被风掀开过。我们有时需要骑马去牧区给牧民看病,高原缺氧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一次我从马背上摔下来,造成严重脑震荡,人昏迷不醒,是善良的牧民救了我。”

常年在雪地骑马,防护不当,盛瑞玲患上了雪盲,最后发展成双眼白内障。

退休前,盛瑞玲在单位开会都坐在角落,寡言少语,生怕别人注意到她。刚退休时,她待在家里不愿出去与人交往。给儿子当快递员后,她开始改变自己的性格,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而且在“推销”儿子作品的时候顺便“推广”自己。“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我的言谈举止、穿衣打扮不能有损封面女郎呀。”

以前,盛瑞玲看女儿穿紧身的衣服觉得不顺眼,现在她有时也穿紧身衣,觉得能让女人特别精神。以前她衣柜里的衣服要么是灰色、要么是黑色,现在,五颜六色的衣服就像她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她跟儿子、闺女上街,孩子们总喜欢帮她数回头率。

广告商也找上门来。一家保健品厂找她做形象代言人。盛瑞玲是学医的,知道市场上的保健品有好有坏,她不能为了钱就替厂家忽悠老年人。她告诉对方:“你把保健品给我一些,我吃一段时间,如果有效果我就免费给你们宣传。”结果,那家保健品厂跟她签了10年的代言合同。

渐渐地,楼盘、会议、媒体等广告公司也找上门来。盛瑞玲说:“我经常要和小到8岁、大到80岁的专业模特合作,大家在一起演绎父母情、祖孙情、夫妻情、师生情等,特别有成就感。”

因为儿子经常与一些大牌演员合作拍片,而盛瑞玲的形象和气质俱佳,为她开启了明星之路。从封面模特、广告模特到品牌形象代言人、影视剧拍摄、公益活动参演,每天一睁眼,各种活动都等着她去做。

工作忙就需要有个好身体,盛瑞玲笑着说:“我出道太晚,当然要抓紧一切时间工作,但身体锻炼一点儿也不能少。没有好的身体,怎么会有好的精神?我有个保持身材的小秘诀,就是每天晚上看电视时贴墙站立,臀、腰、肩三点一线,收腹。每天坚持一小时,保证收获巨大,不会长肚子。”

另外,饮食也必须讲究。盛瑞玲每天吃6顿饭,这是糖尿病让她养成的少吃多餐的习惯。

公益让我优雅地生活

盛瑞玲也接拍了大量公益广告。有时,老伴看见她出门拍片,就开玩笑说:“又去赚零花钱啦?”盛瑞玲说:“我是去传播正能量。”

盛瑞玲一直牢记“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忍耐、能团结、能奉献。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所以我感恩现在的生活。在这个年纪还能回馈社会,我心里乐呵。”

盛瑞玲拍了一部关于视力障碍的公益宣传片,她在片子里与台湾著名盲人歌手萧煌奇合作,扮演萧煌奇的老师。萧煌奇因先天性白内障而全盲,4岁时动了眼部手术后成为弱视。15岁那年,他因用眼过度而永远失去视力。“他外表帅气,内心很阳光。”盛瑞玲说,这部片子的目的是号召大家为失明孩子捐献复明手术的资金。

由于拍广告,盛瑞玲与成龙、杨澜、徐帆、濮存昕等大腕演员都有过合作。前不久,她还接拍了一部关于地震的公益宣传片。

她现在最快乐的事就是出门坐公交车,年轻人见了不给她让座。“这证明我还不老。”她哈哈大笑着说。

nlc202309081326

“我的自信是别人给的。”盛瑞玲说她以前从不觉得自己漂亮,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称赞她、关注她,让她从起初的受宠若惊到树立自信。也正是这种自信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以及她的健康朝气、善良随和,让她成为广告明星,成为北京奥运期间京城评选出的十大最美笑脸之一。

笑容是最好的交流方式。盛瑞玲说:“这点是向孩子们学的。在小区的路上、花园旁、大树下,我总能碰见许多家长带着孩童玩耍,孩子们会用纯真的笑脸迎向我。我笑,他笑得更欢。有意思的是,当我看见中老年人迎面走来,向他们报以微笑时,对方大多数没有反应。我希望年纪越大的人,越要学会微笑。会微笑的人,少有烦恼。”

北京海淀一所学校每年都举办“女孩节”,让小女生感受自然之美,对人生充满自信。2015年,校方邀请盛瑞玲现场展示她的美丽神话。盛瑞玲说:“我问孩子们对老年人有什么印象,她们说,最怕爷爷奶奶躺在床上动不了。我就让她们回去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哪怕生病躺在床上,也要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不仅给自己信心,也是给家人鼓励。”

因为上了一家中央级杂志的封面,盛瑞玲被邀请参加该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与会的人大多是中央领导、社会名流,没有任何头衔的盛瑞玲给自己起了一个“时尚老人”的称号,得体自如地跟人打招呼。“我有幸见到了当年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将军,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亲人,主动上前把这些年对西藏的思念跟他叙述。老首长对我这个小兵也是有问必答,特别让人感动。”

遇见你,我将更加美丽

盛瑞玲与老伴单独居住,儿子住得不远,也就是“一碗汤”的距离。傍晚时分,她会从窗户向外看看儿子家的灯亮了没有。当年去西藏工作,她对儿子照顾得少,现在给儿子当快递员也算是一种弥补。儿子也爱护妈妈,经常陪盛瑞玲出去踏青、游玩、拍片。

有时,盛瑞玲与老友相聚,就“骗”儿子:“快来给老妈拍照。”结果,儿子要自带器材,自理饮食,完了照片还得白送。“不想来也得来,谁叫我是他妈呢。”盛瑞玲得意地说。

为了让更多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盛瑞玲开了博客、微博、微信,把自己在拍广告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告诉大家。她的博客有二百多万名“粉丝”。一名18岁的大学生说:“奶奶,看到你的照片和生活状态,我很震撼,人老了也可以活得这么精彩。”一名武警还给盛瑞玲寄来一身武警服装,让她穿在身上。

盛瑞玲仍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丝毫没有明星姿态。她在博客上教大家养生、保健,并亲自示范;教女性如何给人留下整洁、干净、靓丽的印象,包括化妆、发型、礼仪知识等。她像奶奶、母亲,又像朋友、知己,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看不出她的年龄。她玩微信、写博客、会网友,做自己喜欢的事,这让比她年轻许多的人都自愧不如。

“我就是一个用笑容传播正能量的时尚乐龄(开心、快乐)人。”盛瑞玲说,“我有自己的摄影师、化妆师、造型师,有专门的服装供应厂家。十几年来,我用自己的快乐改变了生活。”盛瑞玲的粉丝曾经留言:“遇见您,我将更加美丽。”

盛瑞玲仍然惦记着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她说:“我现在就觉得时间不够用,精彩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儿女可以陪我一起去西藏那曲,重走一下当年的奋斗之路。我还要让儿子帮我拍一些那曲的照片,拍一拍那里的人民、那里的生活。”

2015年11月,盛瑞玲荣获了北京首届“十大银发达人奖”奖杯。在她看来,自己并不老,有着一颗年轻爱美的心!

编辑 魏光

篇8:盛一峰上小学一年级的心得体会

2014年9月23-24日, ISO/TC 256/WG 2 (Nanotechnological properties of pigments and extenders) 和ISO/TC 256/WG 7 (Functional pigments and extenders) 在瑞士举行了会议, 广州吉必盛公司与德国赢创 (Evonik) 公司联合向ISO标准秘书处提出了联合主持制定“硅橡胶用气相二氧化硅国际标准 (Fumed silic a for silicone rubber application) ”提议, 并通过专题报告形式介绍了项目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该提议得到会议专家一致赞同, 同意项目启动进入立项准备阶段, 暂定号为ISO 18473-3。

日前, ISO/NWIP 18473-3起草工作的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举行, 会议一致同意该公司王跃林董事长在该项目中担任负责人, 赢创公司Martin Reisinger担任联合负责人, 另外该公司总经理吴春蕾博士为该项目中国注册专家。

上述项目的启动, 标志着广州吉必盛公司在主持完成国内行业标准修订基础上, 积极贯彻和实施国际标准化的战略再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篇9:林一峰,孤独的孩子不寂寞

作为香港城市民谣年轻一代的创作人兼独立音乐人,6月3日,林一峰首次在北京开唱,他的好人缘与好音乐一样让人惊诧。让人难免联想到10天前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唱自己的歌——胡德夫及野火乐集演唱会”,一港一台的两代代表性民谣歌手分别在内地开唱,不同的音乐力量带来的都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感动。

民谣在回归吗?民谣曾经回到土地上,这一次,民谣似乎回到人们心中。

最简单、干净地唱歌

2007年6月3日晚十点,“林一峰@3G门户北京唱游”音乐会,千余人共同见证这样的开场——灯光暗下,林一峰立于舞台投影幕后,只看得到弹吉他的黑色剪影,被誉为“全香港最干净的一把声音”响起,全场安静了: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般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出乎歌迷意外,开场曲不再是《突然独身》,竟是齐豫的《答案》。

2004年8月,林一峰香港首次大型个唱。歌迷用文字写下祈祷:希望下次再开演唱会,开场曲不再是《突然独身》。那是他第一张唱片《林一峰的床头歌》中第一首歌。林一峰仍以《突然独身》作为自己音乐会的开场曲,一唱三年。

当唱到“天上的星星”,舞台后方真的亮起盏盏星光,紧接着一首写给陈奕迅的《谢谢侬》,林一峰在掌声中走到台前,吉他快速划破舞台的黑暗,笼罩在一片温暖的亮光之下。

这是一场内地歌迷期待太久的演唱会。就像一位朋友说的: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承诺。

尽管事先有许多的想象,也看过很多现场的描述,但还是被深深打动。

开场之前观众聚集太多,不得不安排提前进场,导致音响调音工作未能按计划完成。然而,这仍是一场接近完美的音乐会——是音乐会,不是演唱会,因为这里只有音乐与心情道白,从头至尾没有华丽的服装表演。

那条破破的牛仔裤,林一峰从第一场音乐会就开始穿,就像每次音乐会他必然动情落泪,唱到High。舞台上的他用最简单的方式,弹吉他唱歌,讲自己的心情故事,成就“一峰一人一吉他”的传奇。

原本不应该成为传奇,只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少再听到、看到这样干净的音乐会,扑面而来的青春场景以及生命悸动,久违了。

香港小孩的城市民谣

对于不熟悉林一峰的观众来说,也会有许多回忆可以追寻,那就是他重新演绎的台湾老歌——这个在香港出生长大,以粤语为母语,却喜欢听台湾歌的小孩,17岁那年在电台听到潘越云的《飞》,惊为天人,感动落泪。第二天就用全部积蓄去买潘越云的卡带,其中一盘就是《回声》,里面还有年轻时齐豫的声音。

年少的时光,他埋首香港二手唱片店,沉浸在台湾滚石音乐的辉煌当中,而不去管这对一个香港小孩来说多么孤独。拿起吉他尝试写自己的城市民谣,到成立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再到制作自己的第一张创作专辑,他所有的努力不过想重现那个时代的某些气息,并执意相信,人心依然单纯,世界依旧美好。

林一峰的每一场演出都有惊喜,这次也不例外。你不知道他弹吉他时会意外抓到哪个和弦,也许就会突然唱起某首事先并未安排的歌,也不知道他会讲些什么话,会在哪首歌落泪。

北京这一场,他用得最多的是大哥李宗盛送的手工吉他,他也特别安排一个环节,演唱李宗盛创作的《给所有单身女子》与自己创作的《与你共枕》,两首歌放在一起,竟成为一种情感延续。

他唱的每首歌都会让人感动,无论是自己创作的《重回布拉格》,还是翻唱潘越云的《飞》、齐豫的《觉》——虽然自己的作品足够一场音乐会,他却愿意演唱别人的歌,通过这种方式呈现自己被音乐打动的过程。因为这个单纯的小愿望,竟意外听到郁冬创作的《虎口脱险》,林一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好希望这首歌是我写的。”

他的创作总会涉及某些细节的画面,有时候与爱情有关,有时又不是。旅行途中,在异国冬雪的寂静车厢,他听到陌生人吸烟的声音,那么一点点地燃烧,却成就写给父亲的《烟圈与肥皂泡》。

造物恩宠的孤独

舞台上的林一峰有一种久违的明星光彩,他会把每一场音乐会都当作最后一场,这样的态度,也让人尊重。

不得不提到当晚的嘉宾“山谷里的居民”,这也许是内地最好的民谣组合。某次民谣演出,第一次听到主唱小娟仿若天籁的歌声,作为观众的林一峰瞬间呼吸停止,那种感觉只有三个字可以形容:太美了!习惯在个唱独自从头唱到尾的他,这次主动邀请“山谷里的居民”担任嘉宾,而这一切不过发生在音乐会开始前三天。

他们在舞台上以一曲考验合声的《梦田》揭起音乐会的另一高潮,两个人的音色都属于干净的类别,加上于宙的鼓与口琴,还有黎强的吉他,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梦幻。小娟演唱原创作品《山谷里的居民》,再与林一峰合作气氛活跃的《我的家》,他调皮地更改歌词:我的家,在那珠江三角一个小地方啊,到处是高楼,全部是灰色的;我的心,只是香港一个小小的地方啊,到处是青草,全部是绿的

小娟的出场让很多人首次惊艳,也是一种悲哀。真的有那么多人从来没有听过小娟,可是这支乐队已经唱了十年,拥有五六十首原创作品,却至今没有一张原创专辑(去年出版第一张老歌新唱专辑),没有过一场专场音乐会。

让人惊讶的是在林一峰歌迷见面会上,几乎所有歌迷都知道小娟。

没有安可,唱过《爱的代价》,已经数度哽咽的林一峰终于泪流满面,有人在喊“不要哭”。他把麦克风指向观众的方向,与大家一起用粤语低声清唱《The Best Is Yet To Come》,手机屏幕荧光挥舞的场面再次重现。

眼泪未干,已微笑着鞠身告别,最后的身影是在舞台尽头蹦跳着的手舞足蹈。

望着他的背影,让人想到罗大佑的那句歌词: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还有小娟、胡德夫,他们也是。这一次民谣的回归,影响力正在壮大,看起来仍可延续,只是沿途太需要掌声的鼓励,以及各种实际的支持。

做音乐真的是很孤独,独立音乐人更加孤独,希望像林一峰自己说的:我只是孤独,但并不寂寞。

上一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目标、措施、制度下一篇:局舆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