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2024-07-03

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精选8篇)

篇1: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我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理解

绚丽的六月,炎热的夏季,大家的心情也跟着夏季狂热,优质护理工作的实施,工作从上月起进行了调整,实施了责任制护理管理。

其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又称之为“无陪护病房”和“温馨病房”。简单的来说,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有家属的陪伴,其他的无论是治疗性护理操作技术还是生活上的护理都有护士承担,把护士真正的还给病人。把优质护理作为护士们的天职和本份,怀有感恩的之心,以一种报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病人。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

我科通过一段时间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是加强了护士对待患者的责任心。只要在深入病房时,发现患者的生活上或是护理中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为患者及时处理,解决到位,我们每天除了按常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外,还每天为重症病人检查基础护理执行情况。并为他们做一些简单生活基础护理,打水、喂饭、剪指甲、洗头、皮肤护理等,且每天都进行了每日护理工作量的统计,不断完善,要做的更好。在病人多、护士人员少的情况下,大家依然加强了晨晚间护理,提高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优质服务仅仅停留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这种表面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强调相互之间良好的护患沟通,要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举止把你的欢迎之意、尊敬之意、热情之意传递给病人,才能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医护服务,品味出我们的优质所在。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院护理工作进入新的里程。

在这过程中,更能体现体现出了大家团结的精神,在某一小组忙的时候,大家会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责任制护理分工后,利益最大化的是患者,每个患者都有了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使得效率与护理质量提高了许多,患者的反馈也越来越满意,同样使得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行驶。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使得这一切真正实现。在优质护理服务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我们会走的越来越好!

篇2: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主要影响,为进一步改善护理工作效率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以统一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重视为基点,探讨临床护理工作时间优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工作方法,进一步提出提升护理质量的对策建议。结果: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指导的临床护理工作时间优化管理模式对于细化护理工作内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对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希望广大基层医院从基础护理质量抓起,将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最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之中。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模式;基层医院;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24-02

2010年3月国家卫生部下达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以进一步强化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示范a工程的实施对医院护理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效率等。本文结合工程在本院实施的现状,具体探究了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影响,现将具体过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6月,本院把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做为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2010年9月,着手开始第二批试点相关工作,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试点病区中,患者数量为47~62例,平均51例,护士15~26名,平均17名。试点病区的床护比为1:0.25~1:0.45,平均为1:0.37。患者住院时间为7~45 d,平均16 d。

1.2 方法

1.2.1 统一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不仅是医院护理水平的体现,而且是医院管理水平的反映。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患者接受诊疗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包括完成常规治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生活服务等[2]。本组研究关于基础护理的落实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理论学习。为了积极相应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号召,护理人员在护理部、护士长等领导带

领下以推选代表论证、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学习和领会基础护理的内涵和对患者的重要性;第二,实践检验。要求护理人员将所学基础护理知识和心得落实到护理实践中去,工程主管领导带领专家队伍对护理人员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1.2.2 优化管理临床护理工作时间首先,简化护理病历书写表格并重新规定书写要求。护理记录旨在从接触患者的过程中获得其病情变化的一手资料,为患者接受进一步的诊治提供参考。为此,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试点时,将与医生记录重复的内容如护理病历首页等从护理病历中删除,同时规定护理人员将书写病历的时间安排在患者给药、基本治疗后。

其次,实施临床护理的时段模块管理方式。依照患者实际需要,制定不同的时段模块管理规定。护理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基础上,还应注意时间管理效率,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到位。同时,将基础护理内容纳入到全天护理工作中,将以往的晨间、晚间2个时间段的护理改为晨间、午间及晚间3个时间段的护理。再次,改善护理临床路径模式。针对同类型患者人群,构建一套标准化的护理程序,让患者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的护理。以表格的形式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内容列出,同时将患者的基础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专科监测和评估、诊治措施和宣教护理等内容明确列在其每日的护理临床路径之中,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

1.3 统计学方法

2010年6月起,每月给试点病区的患者、护士、医生发放相应的“满意度调查表”,对163名患者、68名护士、52名医生进行随机调查,现场完成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83份,收回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7.53%,借助SPSS 14.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统计发现,试点病区99.7%的患者、医生、护理人员对本院强化基础护理的做法表示认可;在使用新版护理病历后,100%的责任护士每日能在半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工作;新实施的时段模块管理方式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7.6%的护理人员表示工作负担加大;对于改善临床护理路径的做法,100%的护理人员认为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其中,如表1所示的护理工作时段模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讨论

通过上述试验可知,在基层医院普及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模式,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3点:

首先,依照患者自理程度提供有效护理服务。根据Orem自理理论[3],责任护士应依照患者病情、护理级别以及自理程度每日对基础护理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切实满足患者需要。因此,建议医院护理部门制定不同护理级别的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及标准,并在公告栏内予以公示,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监督。责任护士在完成每日护理工作之后,均应认真填写护理病历,注明患者自理程度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服务。

其次,切实践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主要负责一级护理患者、危重患者的护理,责任护士、执行护士以及基础护士组可以成立责任小组,明确各个主体的护理任务,上级护理人员可以监督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但是下级护理人员不可越级[4-5]。责任制护理能够真正地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实质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患、护、医的满意度,需要在试点病区外的范围进一步推广实施。最后,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基层医院护理部和护士长应该加强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时刻重视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护士长每日检查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护理部每周督导、检查各单元基础护理的质量。并对病房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予以督导改进,并跟踪检查管理,不断深化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6]。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正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产生极为有益的影响,这些改变正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会芝,卢杰骆,金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9-31.[2]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

究,2010,(28):44-46.[3]徐国仙,陈芳芳,吴云花.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产科护理品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4):110-112.[4]朱丽丽.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为契机全面提升供应服务质量[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4(11):130-132.[5]温雪霞.浅谈如何搞好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疗养医

学,2006 ,15(2):130-131.[6]王彩云,贾金秀.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32-33.(收稿日期:2011-01-14)

篇3: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关键词:妇产科,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妇产科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与孕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以及家庭和谐有直接的关系[1]。为了提高孕产妇护理满意度, 改善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4例孕产妇,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产科孕产妇的影响,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4例孕产妇, 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 (27.6±3.4) 岁, 孕周36~42周, 男64例, 女60例, 新生儿体质量为2700~4800 g, 平均体质量 (3108±510) g。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6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给产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 同时, 护理人员也要亲切的与孕产妇进行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帮助产妇消除因即将分娩而产生的恐惧、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使产妇树立信心能够积极的配合分娩。

1.2.2 分娩护理

分娩前要进行外阴冲洗、阴道填塞, 并进行心理疏导, 减少外界对产妇的刺激, 保护好产妇身体暴露部位。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 一旦发生突然状况, 及时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应保证产妇全程处于舒适安全的状态, 避免手术室环境及创伤影响产妇的情绪及生命体征。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 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分娩, 对于剖宫产产妇应检测心电, 护理早与婴儿接触, 早吸吮, 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1.2.3 分娩后护理

告知患者禁止盆浴, 注意口腔清洁以及外阴护理, 避免发生生殖道感染, 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 出院后也要给予随访, 对错误的哺乳姿势进行纠正, 同时, 进行乳房护理。全面掌握患者会阴切口及手术切口情况, 预防感染且告知患者不可随意用药, 以免影响新生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以及母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以供对比分析。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为:通过向孕妇发放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表的方式, 统计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调查表包括20项内容, 4个等级, 总分100分, 0~40分为不满意, 40~80分为满意, 8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 (满意+非常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对护理非常满意24例, 满意36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产妇对护理非常满意18例, 满意29例, 不满意15例, 护理满意度为75.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护理, 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1.3% (7/62) ,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5% (4/62) , 产后抑郁发生率为6.5% (4/62) , 无一例新生儿窘迫发生;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9.4% (12/62) ,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5% (9/62) , 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7.7% (11/62) , 新生儿窘迫发生率为11.3% (7/62)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 对于医疗技术以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尤其是妇产科护理, 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优质护理的实施, 使女性在人生最重要的产褥期得到最舒适的护理服务, 使其分娩能够顺利的达到预期效果[2]。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心理护理,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使其建立信心;通过分娩护理, 在分娩全程给予陪伴, 使其能够顺利分娩;通过分娩后护理, 预防感染发生, 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 成为合格的母亲[3]。在本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8%,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8%,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妇产科孕产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改善母婴情况, 具有显著效果, 值得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廖玉联, 关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围生期孕产妇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7) :14-16.

[2]杨青, 李平, 付艳芬, 等.新护士护理软技能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差异性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1) :3572.

篇4: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产妇妊娠结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25

产科是高风险的科室之一,为力争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对600例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2月实施优质护理前收治产妇600例为对照组,2011年3月~2011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产妇600例为观察组。产妇临床资料,均为初产妇,均为单胎,所有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如骨盆、胎位等。年龄18~42岁,平均25.4±3.2岁;孕34~41周;妊娠次数1次;估计胎儿体重≤4000g。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及预测胎儿体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①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产科病区从居家理念入手,病室要舒适、安静、整洁、干净、温馨,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光线要柔和,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产妇的睡眠习惯,认真听取产妇的意见,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行APN派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改善床单位用品的软硬度,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时轻拿轻放,限制陪人,减少探视,为产妇创造舒适、安逸的睡眠环境。实行母婴同室,让产妇有一种在家的感觉,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根据产妇不同的时期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对其始终保持热情、亲切、尊重的态度,以高度责任感关心体谅产妇。②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帮助新入院的产妇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将医院的规章制度详尽的传达给患者,介绍其意义所在,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实行责任制护理,一名责护负责8~10名产妇的治疗、护理工作,建立护理工作质量督查制度,量化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护士评先评优、晋升等挂钩。同时配备了多功能护理车,将护士站前移,减少护士往返护士站的时间,及时巡视患者,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注重对产科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硬的护士的选拔,让其参与到优质服务工作中来,发挥优势,通过对产妇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和整体护理,减少护理薄弱环节[2]。出院时,责任护士认真向产妇讲解出院注意事项,一个月内进行电话回访。③心理疏导: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护士要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倾听产妇的感受,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动作轻柔、操作准确,从而获得产妇的信任,创造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分娩观,降低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心理。针对产妇不同的文化层次和职业背景,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如婴儿性别,经济状况等,以免引起产妇的情绪变化[1]。对于抑郁状态的产妇,要随时注意其情绪的变化,防止突然发生意外。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妊娠结局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其中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抑郁率、新生儿窒息率。①抑郁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其包括20个条目,<50分为无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②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出血≥500ml;③新生儿窒息发生采用Apgar评分判定,Apgar评分≤7分为窒息,8~10分为正常。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抑郁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服务模式,护理的理念也在转变。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完善的软件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顺利的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重建健康[2]。对产妇这一特殊群体的护理质量问题更应该引起医护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分娩的产妇大多为初产妇,她们对分娩缺乏经验,产妇及其家庭期望值又很高,其护理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对产科的产妇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造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健全规章制度,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关注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3]。

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的产妇在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这说明优质护理服务能为产妇提供更全方位、更多功能、更高质量、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最终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靖,朱倩,田春梅.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区提升护理管理质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4:65.

2单伟颖,任忠敏,桑瑞兰.高等护理教育促进临床人文关怀回归的策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58.

篇5: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结核病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 对比我所2012年度与2013年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 各项指标总分:2012年度(91.31±4.32)分,2013年度(96.42±2.18)分;患者满意度总分:2012年度(87.89±4.51)分,2013年度(98.55±0.86)分。结论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结核病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提升社会满意度上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结核病护理;满意度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结核病患者达到了500万人左右,是全球22个国家中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有研究发现通过优质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躯体舒适度和安全性,使社会和家庭得到支持和协调,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鉴于此,我所积极响应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夯实基础护理,不断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以取得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为主要目的,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工程使得结核病护理取得显著成效,有关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所共有护理人员6人,护理人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42.23±1.46)岁;护理人员学历分别为:本科3人,大专2人,中专1人;护理人员职称分别为:护师1人,护士1人,主管护师4人。

1.2 方法

1.2.1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落实优质服务 加强全科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正确看待其在了解病情发展上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其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中的重要性。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要求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及时掌握患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服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使宣传教育工作能够传达到患者中。

1.2.2 夯实基础护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对护理级别进行规范,使医护之间能够进一步沟通,确保患者的病情与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与护理级别充分结合起来,达到一致性,主要按照护理人员分层次原则来实施,结合护理人员的经验、职称以及能力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封层,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负责不同病情和数量的患者,同时实施责任护士责任制,每位护理人员均需要承担3-6例患者护理,主要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病情发展观察以及消毒隔离等措施进行全面落实,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通过这种方法,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

1.2.3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是非常关键的部门,为此,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知识全面、工作认真负责的护理队伍是优质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指征。结核科在护理部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对结核病的了解,同时,通过护士培训、临聘护士培训以及主管护师培训等,加深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在培训中重点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由于结核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并且具有传染性,患者经常遭到歧视,故患者经常表现出自暴自弃、自卑等负面情绪,为此,加强患者的心理引导非常重要[2]。

1.2.4 加强三级监管,持续质量改进 一级:建立病区质控小组,由护士长每天定时对结核科的前一天护理实施情况及当日护理计划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每月对护理人员护理数量、岗位情况以及护理患者病情发展、护理服务质量、患者转归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在患者出院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二级:成立护理部质控组,主要对结核科病房进行检查、督导,督导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落实,对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对患者建议进行了解,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三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优质护理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及时对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使护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1.3 评价方法 根据我所护理部所拟定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考评指标作为本次研究满意度调查指标,从我所2012年度实施优质护理前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抽取100名调查问卷,再从我所2013年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抽取100名调查问卷,对实施前后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2.1 2012年度与2013年度各项护理指标考核结果对比 见表1。

2.2 2012年度与2013年度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 见表2。讨论

至我所对结核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分别从考核方法、三级监管以及全面培训等各方面进行了有计划的强化,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改善,此外,通过分层护理的方法,确保了每位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6: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保障措施 1.实行24小时保持电话通畅,随时提供检查服务。

2.危重患者如临床科室提出申请,有床旁机器的科室应第一时间到临床为患者检查。

3.报告单要求书写规范、整洁,字体规整、签字清晰。

篇7: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我院对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这两种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3~59岁,平均(38.2±14.3)岁;观察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15~61岁,平均(39.4±14.3)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所有骨折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患者有明显的骨折常见临床症状及表现,且经X线检查确诊为骨折,需采用手术治疗手段进行治疗[3]。排除骨肿瘤、骨结核及严重感染等疾病患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严重的脏器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在患者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体位、生活、睡眠、治疗等多方面的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入院教育:患者抵达医院后,热情微笑迎接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病房环境及注意事项,传授作者怎么使用呼叫铃;(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骨折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向患者宣传导致骨折的原因、目前治疗骨折的方法及住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知识,同时强调预防骨折再次移位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和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3)病情的诊治及治疗:服务理念为:以患者为中心。医务人员在调整夹板时,应该询问患者自身感受,不宜过松或过紧;在患者自我愈合阶段时,注意留适当空间位置给患者有合适的活动范围,并进行定期X光检查;在康复过程中,医务人员先了解患者是否有疼痛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肿胀,观察其他肢端是否有障碍;(4)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活动受限及骨折带来的剧烈疼痛,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如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折愈合的速度。所以医护人员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在进行护理时,应当和蔼、有耐性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并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病情进展。适当的时候,向患者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治愈的信心。此外,医护人员还可让患者听轻松的音乐,看励志电影或电视剧来转移患者注意力,以达到更好、更快的治疗效果。(5)饮食护理:在饮食上,让患者多食用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和蔬菜,如牛蹄筋和骨头汤等,并嘱咐患者定期进行日晒,以便提高钙的吸收,加快骨骼的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6)康复锻炼:医护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特征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训练,且在每次锻炼后对自身肌肉进行按摩。(7)出院护理:在患者出院时,相关护士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给患者制定后期的康复方案,教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并在后期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1.4 疗效评价指标1.4.1 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4] 使用患者满意度对满意度进行评定,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2 患者骨骼愈合情况评价指标[5] 无效:骨折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患者机体功能没有恢复,X光片检查显示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很差;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好转,机体功能恢复到一定水平,X光片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情况还不错;痊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全部,且其相关机体功能彻底恢复,X光片检查发现患者论文发表企鹅号2798419225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很好。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3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指标[6] 按照国家规定的关节功能评价方法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判断,低于50分为差,50~74分为一般,75~89分为良好,90~99分为优秀,100分为完全恢复正常。优良率=(完全恢复例数+有效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术后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70例患者中,满意69例,满意率为98.6%;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中,满意58例,满意率82.9%;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6,P=0.001)。2.2 两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显示,观察组痊愈6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8.57%;对照组痊愈4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4.29%;观察组骨折愈合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21)。详见表1。2.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良好10例,优良率95.71%;对照组优秀42例,良好14例,优良率80.0%;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9,P=0.011)。详见表2。讨论 骨折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受损部位出现疼痛、局部肿胀,肢体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严重者甚至出现肢体畸形[7-8]。骨折患者因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康复程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因此对骨科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评估、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顺利恢复尤为重要[9]。在对骨折患者进行的常规护理方法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对患者的关注还不够仔细,尤其是不能较多的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10-12]。为克服常规护理方法的不足,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越来越成为临床上使用较广且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所谓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基础护理的同时,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主要是让医护人员从思想上和医疗行为上,真正做到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向患者提供“优质、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3.1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行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70例患者中,满意69例,满意率为98.6%;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中,满意58例,满意率82.9%,表明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行可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模式,该模式在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舒适度,也充分考虑到患者心理的变化,体现出了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到就诊的服务,就诊的安全,就诊的质量,也就无形中提升了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

3.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行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满足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这样可以积极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中,每位护士分管2~10例患者,使护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患者,能及时监督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促进骨折愈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使患者获得比基础护理更全面的护理,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3.3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行对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患者骨折后,最困难的不是骨折愈合,而是受损肢体的机体功能的完全康复,因为骨折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及行动上的不便,因此患者在希望骨折完全愈合的同时,也希望可以早日恢复机体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时,责任护士能够更方便帮助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可以随时观察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相关调整。

篇8:优质护理服务对孕产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来自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共入组68例, 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 (28.32±6.95) 岁;体重48~74kg, 平均体重 (73.65±9.48) kg;孕29~41周, 平均 (36.48±2.72) 周;产次:初产妇49例, 经产妇19例;胎儿数:单胎65例, 双胎3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的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5例, 对照组33例, 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产次、体重、胎儿数和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

1.2.1 分娩前:

妇产科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心理方面的优质护理。由于住院原因的不同, 孕产妇的心理多与其他科室患者不同, 对分娩过程的担心、对胎儿的过高期望、对配偶的过分期待等, 导致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出现较多的恐惧、担心、紧张、害怕、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营造尊重、平等、温暖、安全的护理环境, 加强和患者的沟通, 了解她们的需求和疑虑, 对孕产妇目前的心理特点进行准确的判断, 充分考虑孕产妇具体的个性特征、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身份地位、生理状况等情况, 做出全面的评估, 给予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 使护理服务更趋人性化[4]。从心理、环境、饮食等各方面进行积极干预, 对包括预防、康复、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进行具有专科特色的健康教育内容, 保证每位产妇都熟悉分娩的整个过程, 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 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掌握护理会阴、乳房、新生儿的技巧, 从而使孕产妇心理放松, 对度过围产期做好心理准备, 积极主动配合分娩全程,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完善分娩前准备, 包括外阴冲洗、阴道填塞等护理行为, 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 预防早产、流产、畸形的发生, 最大程度的确保母婴健康[5]。同时为了让孕产妇安心待产, 新生儿病房应色调温馨。

1.2.2 分娩中:

护理人员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分娩过程中注意分娩环境的私密性, 对身体的暴露部位做好保护, 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孕产妇的人格、隐私等权利。依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进行全程陪伴, 对产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孕产妇有关的配合分娩的技巧进行细致讲解。在孕产妇出现宫缩阵痛时, 指导其选择舒适的体位, 按摩腹部以减轻疼痛;对于采取剖宫产的孕产妇, 需详细告知剖宫产术的相关信息, 使孕产妇做到心中有数。在分娩整个过程中均运用优质护理措施, 保证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舒适愉悦[6]。

1.2.3 分娩后: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出血和宫缩情况。开展床旁健康教育护理模式[7], 指导产妇产后的饮食和运动, 嘱咐产妇产后离床下地活动的时间应尽早, 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有利于产奶。指导产妇正确的会阴护理、禁止盆浴, 注意监测阴道分泌物的颜色、量、气味, 对生殖泌尿系统感染进行积极防治。指导产妇正确的乳房护理, 避免乳房挤压、感染。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 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为了缓解产妇的紧张、担心、焦虑等负性情绪, 使产妇有回家的安全感觉, 可以将婴儿床安置在病房中。指导产妇正确的新生儿护理, 包括新生儿沐浴、抚触、脐带护理、皮肤护理等, 鼓励婴儿与产妇早接触、早吸吮, 有利于新生儿的发育。为了让产妇更好的获得家庭的支持, 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和产妇家属有效沟通, 使其更好的掌握产褥期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更好地照顾产妇, 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1.3 疗效观察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对数资料采用百分数 (%) 表示, 采用χ2检验对两组率进行比较, 采用t检验对成组设计资料进行比较。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SDS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WHOQOL-BREF量表得分和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 (1) 两组之间比较, *P<0.05; (2) 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医学水平也相应的提高, 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 优质护理服务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优质护理通过兼顾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以患者为中心, 紧紧围绕患者的实际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可以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8]。待产过程是一个特定时期, 孕产妇的情绪敏感, 渴望分娩过程顺利、新生儿的顺利降生, 以及更加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更周到的服务, 希望身心愉快的度过产褥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妇产科, 可以有效保证孕产妇充分了解妇产科相关知识, 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有利于分娩过程顺利度过[9], 有利于母婴健康和优生优育。使孕产妇获得周到的服务和人文关怀,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产生愉悦的感受, 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10,11]。

本文结果表明, 对妇产科孕产妇给予优质护理, 观察组孕产妇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原因可能是优质护理对产褥期的准备工作较充分, 缩短了孕产妇的适应周期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孕产妇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提示优质护理对分娩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好, 原因可能是优质护理对分娩后可能相关的并发症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术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 从而将可能的并发症扼杀在萌芽状态, 所以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观察组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 焦虑和抑郁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提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也提高孕产妇的生存质量, 改善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原因可能与优质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孕产妇机体健康更快的恢复、缩短孕产妇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等有关。

上一篇:商业项目前期策划方案下一篇:感恩9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