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2024-05-19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通用10篇)

篇1: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徐燕怡属我班学生,根据她的症状和家长及班主任的介绍,我认定她属于人际交往问题①。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徐燕怡的人际交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人际关系

一、案例简介

徐燕怡,女,11岁,五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②、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周乘接校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农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二、个人成长史

她出生在一个比较复杂的再婚家庭,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她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她不喜欢奶奶,因为奶奶老是凶她,有时还打她,她爷爷就很疼她,会给她买裙子,吃的,每天接她上下学,给她洗衣服,洗头,洗澡„„她也喜欢爷爷。爸爸很忙外出打工,很少回家。

三、个人主诉及个人陈述

(一)个人主诉:新学期以来我的朋友没有增加,有的同学甚至还笑话我,老师也不重视;成绩没有考好。这让我很烦恼,最严重就是又和一个女生吵了嘴。

(二)个人陈述:虽然班上还有几个同学父母也离异,但我还是感到自卑,不想别人谈到这个话题。但是有几个同学笑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是“小草”,“可怜虫”。更有可恶的同学说我胖,班上还有几个强势的女生还是班委呢,只知道欺负人,说我是脏小孩。我没有可爱的公主裙,身上的衣服也不香,但她们也不该这样说我呀!有时候特别听到那几个同学的声音我就会觉得刺耳和伤心,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奶奶骂我亲生妈妈的时候就会骂我,还偷偷的打我,我会反抗和她顶嘴。现在班上的同学很少愿意和我玩耍,还有讨厌我的,老师也不怎么喜欢我(成绩不好),而一些该学的基本的家务,该掌握的动手能力,我都没有。有时我怀疑自己不该出世,不能让自己过得开心,又不能让别人幸福。我该怎么办呢?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刚来的时候很紧张,声音很小,随着交流深入渐渐放开了。个子比同龄高很多,身上的衣服确实有脏的痕迹,衣服的样式有点过时。言语表达清楚,态度诚恳、理解能力强、配合度较好。

家人主诉:

爷爷说:“最近她爱发脾气,越来越不可以理解。比如给她梳头,她会把梳子扔了,骂她,她就哭。”她爸爸也觉得奇怪自己女儿越来越沉默,有时候很偏执,有时又脆弱,问她,她又不说。更奇怪的是最近几个星期上课期间除外,不想上街一直在家里不知道脑袋里想的什么。现在我们家里都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所以就来请教咨询。

五、案例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六、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她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徐燕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徐艳怡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建议她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建议家长对徐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她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徐燕怡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她,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她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她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七、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她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注释:

①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3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②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1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

参考文献:

1.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年2月 2.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年2月 3.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 团体训练》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年2月

篇2: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考核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赵必坤_____

身份证号:34242319771194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中心:霍邱电大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临水司口小学:赵必坤

摘要:我校五年级的蒋择远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及班主任的介绍,我发现在她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厌学 孤僻等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她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以上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厌学 孤僻

一、个例资料

蒋择远,女,13岁。父母常年在常州打工,去年父亲因与人打架而坐牢,母亲平时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与生活,只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二、个例表现

我发现在蒋择远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课堂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合群困难,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不自觉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欢读书,不想上课,逃课、旷课时有发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看窗外。

三、观察分析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她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与保护,事事迁就他,缺少严格的监督与管教,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为了补偿她失去的父爱母爱,每次家长回来就给她大量的零花钱,对于她提出的各种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和生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漠不关心

四、对问题行为的评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蒋择远同学表现为对学习厌恶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蒋同学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她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或是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她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她无心向学,与同学交往出现困难,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利于与群体和个体建立和维持良好持久关系的心理行为问题”。

五、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共同制定计划,对她作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她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他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他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他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巩固期。要求他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定期帮助她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确定训练内容,就训练内容与她达成共识,社交训练的步骤,同时给她传授交往知识。

六、辅导方案和过程

1、与家长多联系、沟通,希望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走出爱的误区。

我与他的爷爷奶奶多次交谈,让他们明白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她做。并通过电话与他的父亲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对她进行适当合理的批评与教育,让她认识到错误,鼓励她改正。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无节制不合理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任何要求实际上是在害孩子,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多关心她,给她关怀,特别是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与赞美。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与班委开会的时机,与班委约定,要用爱心感染他,耐心帮助她,他她的缺点要包容,帮助他克服;对于她的任何进步我和班委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作为班主任的我去除居高临下的态度,尽量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和颜悦色的表情和她交谈,用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适时引导她。而班委们要接纳她,理解她,更加关心爱护她,并成为她的知心朋友;然后再适当的时间选择组成个别或小组辅导形式,让她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大家交流。把她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

朱者赤”,减少自卑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经常在课间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鼓励性语言。

七、效果评估

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蒋同学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桑同学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对蒋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桑同学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过程;强化法可以对蒋同学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蒋同学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荣誉,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同学们真诚的笑容,热情的鼓励,温暖了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在我的表扬、同学的赞赏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自信,丢掉了自卑感,遗忘父亲坐牢带给他的阴影。她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增添信心,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对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家会帮助做家事。

参照的文献:(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

篇3:教师如何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那么什么是正确有效的心理辅导呢,我从平时工作中总结几点很有效果。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往往会表现在平时上课和考试成绩上,当教师细心观察学生成绩有所波动时就应该及早找其谈话,地点应该在没有其他人员的地方。在交谈时首先带有一份同情关爱之心,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以达到对当事人境况心领神会。由于共情学生会感到自己和老师的距离很小,认为老师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这样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在进行深入谈话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包括他身上的消极地方和弱点,尊重还意味着信任对方,能保护对方隐私。我在和学生交谈时往往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倾诉,而我则积极倾听,随时对学生言语和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找到不足,建立克服自身弱点的信心。

二、增加自信鼓励

课堂上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严格要求,而课下则应该把学生当成朋友,让学生感到亲切威严的朋友。教师经常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找学生谈心就是一种鼓励,但年轻教师谈话时要和学生保持适当距离,老教师这个尺度掌握的比较好。不过这要因人而议,因时而议。交谈时也有技巧,你不能总盯着学生,也不能不注视学生,不时适当点头表示你在认真聆听,我认为聆听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矫正学生不良学习心理我认为自信训练法是最有效的。在课堂上,比如讲完一节新课,作课后练习时第一道题往往比较简单,我常把这道题交给学习障碍的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能够很好完成。课后我会即时找到学生告诉他做的很好,并且提醒他考试的题目都是在这些基础题的基础上出的,让他树立作对每一个题的信心。

三、暗示

暗示是一种奇妙的常见的心理现象,暗示是一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现。暗示是指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让学生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比如在平时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细心观察发现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问题或者单亲家庭而有某种思想顾虑,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比较自闭,脱离集体,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几次这样的学生,暗示你一视同仁的态度,通过这种暗示表达你平等真诚的人格。展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但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而且也能使一些问题生受到感染,逐渐向你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袒露自己的内心,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条件。

四、心理和行为的矫正

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心理都是在学习中固定下来的,因此只要设计特殊的治疗过程,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可以纠正学生的异常学习心理,使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我自己总结以下几个方法:

1. 疏泄法。

当学生遇到不良学习情绪时,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发泄出来。比如写日记或者找好友聊天等。

2. 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采用逐步晋级的作业,在学习障碍生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称为积极强化),促使学生出现期望行为的次数增加。通过批改作业给予鼓励如评价为“优”或者“A”,使学生下次作业时努力而认真,即使遇到不会的题也能集中精神思考,逐渐取代不良的学习行为,改变学生焦躁的学习情绪。

3. 移置法。

这种方法指人的一种奋斗目标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果能将奋斗目标加以转移,减少心理痛苦的方法。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师如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几点心得,分别从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理辅导的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

篇4: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个体心理辅导,中学生

1前言

1.1新兴的积极心理学

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后,为了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启动了“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教基一司函[2010]26号,课题编号:2010A02),使积极心理学更加深入地走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塞利格曼(Seligman)等人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1]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之后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新思潮。

传统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矫正这些问题。但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不仅仅关于疾病和治疗疾病,同时也应该重视关注人的幸福、发展、快乐和满意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和体验。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同时,对于传统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备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学应当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包括心理问题在内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理解和应对[2],[3]。

1.2积极心理学与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

中学生处于认知、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尤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向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应当以引导学生学会调适、寻求发展为目标的[4]。在学生个体辅导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详细了解辅导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心理辅导。

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师自身应当有积极的心态,能够看到来访者即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潜能,相信通过彼此的努力能够解决其问题和困扰,实现心理调适和发展。

同时,在心理咨询中,良好的咨询关系至关重要,能够促进来访者问题的尽快解决。这一点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工作中也一样。传统理念虽然也强调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往往在学校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来访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将建立平等关系视为获得学生信任、降低心理防御的咨询技巧和手段,而非心灵上的联结和共鸣。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出于成长发展阶段的个体,不再是单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可以积极地影响学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学生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被动地受教师的影响,更是主体,能够通过发掘自身潜能,消除困扰,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培养优秀积极的品质,并对教师产生影响。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既是具有潜能的主体,又是被认识和影响的客体,在中学生个体辅导工作中师生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2案例分析

2.1案例概况

Y同学是通过班主任介绍前来进行个体辅导的。在他来访前,班主任与我说明了关于Y同学的一些情况——这是个让任课老师比较头疼的学生。学生本身很聪明,学习能力强,但是思维跳跃,总是频频打算老师讲课,严重影响正常课堂秩序。任课老师难以管理,向班主任反映问题。班主任教育效果不佳,向家长反映问题。家长严厉批评教育,却收效甚微。

这是我作为一名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毕业生,进入心理教师工作角色后的第一个学生个体辅导案例。班主任的描述不免让人有些忐忑。但在见到学生之前,我尽可能地排除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将第一次辅导的目标确定为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第一次辅导时间,Y同学准时来访。他自述,上课总是不能自控地打断老师说话,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控制不住。别人说话时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法控制,若尝试忍住“心里会憋得慌”。尤其进入初中后,常感觉老师和同学的观点有错误,而面对错误,“人应该要有是非观,有错误就应该指出来”。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Y同学的阅读量非常大,对于新鲜事物尤其是前沿科技知识非常有兴趣,而且记忆力很强。他在学校学业成绩也不错,乐于学习、接受新知识。交谈中Y同学提到许多诸如黑洞、光的波粒二象性、二极管发光原理等超过他所在年级常规学习范围的知识。对于家庭,Y同学告诉我,父母对待他的态度也比较粗暴,批评和指责较多,评价比较消极。父母还是常打他,但Y表示“从来没有在挨打时哭过,因为没什么感觉,不怎么痛也不难过”。此外,Y同学在谈起自己与班上同学的人际关系时,并没有明显的孤独感,认为“其他同学聊的那些事就那样”,自己不感兴趣。此外,Y同学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比较明确的目标,相当科学家,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Y同学对于自身也有一定的自我反思,他自述“我知道我情商比较低,没有共情能力,但我真的做不到”——“共情”这个专业名词,正是Y同学原话中所使用的表达。

2.2原因分析

根据我所了解到的Y同学的情况,首先,Y同学涉猎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远超过了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因而对课堂教学内容较多地产生批判和质疑。由于他打断老师的行为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他的这些丰富的课外知识也较少得到认同和肯定。其次,家庭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Y同学从中获得的温暖和安全感不足。父母的粗暴教养尤其是频繁的体罚,让Y出于自我防御而关闭了情绪的感知通道,继而导致其共情能力不足,不太能够体会到自己影响上课行为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另外,在沟通过程中Y同学几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功”、“要出人头地”,反映出他强烈的寻求认同的愿望。在认知层面,Y同学还存在少许的认知偏差,即认为“上课不发言就会被认为没有听讲”以及“我必须要让别的同学知道老师所说的是不对的,不然我也是错的了”。

综合分析,我认为Y同学上课难以自控的打断老师,其根本原因在于认同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其安全感需求部分缺失,由此带来内在的紧张感。这种缺失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紧张感致使Y同学虽然理性也想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实际中却不容易做到。

2.3辅导方案

基于分析判断,我在辅导过程中认为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帮助Y同学一起解决其适应不良的行为问题。一方面,建议班主任老师与其家长沟通,转变教养方式,减少对Y的责骂体罚。同时,对其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行为给予肯定行为。在辅导过程中,我会根据其叙述的内容给予积极评价,例如,“我能感受到你对自己有要求、很上进”,“你很聪明,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比我都丰富很多”等。

另一方面,要尽快解决Y同学上课打断老师、插嘴说话的行为。认知层面上,我和他共同讨论“何为真理”。我问他:“真理并不是绝对的,你的阅读让你发现老师教授的知识是不准确的,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你所相信的‘正确,可能也是不准确的”——这段已然达到了哲学层面的对话,对Y同学似乎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好像思考了很久,然后认真地对我说,“老师,你说的有道理,这我还从来没有想过。”而行为层面上,需要培养合适的行为习惯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行为。在新的行为习惯建立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寻找变相的表达方式,释放其紧张感,并辅之以积极认同。

在第一次辅导结束之前,我与Y同学共同讨论,确定了一份特殊的“作业”:Y同学在接下去的一周里,把上课时特别想要说的、想要打断老师的话写下来,同时每天进行记录和统计——有几次课上想要插话但成功忍住了,有几次没有成功忍住。并且在下一周前来进行辅导的时候将记录的内容带来与我分享。

2.4辅导结果

一周后,Y同学再次来访的时候,带来了他的记录本。在开始的几天里,几乎每节课都写下了许多原本想打断老师但努力忍住了的话,偶尔也还有难以自控、未经老师同意就发言插话的情况。但记录的内容逐渐减少了,到了最后一天,Y同学的记录本上只有一句话:“今天完全没有打断老师”。我询问在改变的过程中他自己的感受,Y同学说,“现在,控制住不打断老师也不觉得那么难受了,原来我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一次辅导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看到Y同学在短短一周里,基本消除了压抑和矛盾的紧张感,多了几分有了自信和笃定,让我由衷欣慰。后来,通过班主任了解情况,这一周里,班主任也组织班会,带领班上同学一起帮助他矫正行为问题,给予积极认可,接受他、鼓励他。一周后,任课老师反映Y同学上课学习和自我管理情况良好。

3总结

3.1排除偏见,充分了解情况

过去对于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存有一些偏见,认为需要寻求咨询辅导的多数是“有问题”或者“不正常”的孩子。但事实上,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是非常正常、普遍的。只是不同的个体,其应对和解决发展阻碍的方式不同,可能有的学生愿意自我调节,有的学生会选择向家长、同伴寻求帮助,而有的同学倾向于寻求专业的辅导。

每一个发展中的青少年,其短暂的或长期的适应不良行为背后都一定有其原因。个体的成长受到遗传、家庭环境、过往经历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越是不易矫正的行为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往往越加复杂。而孩子由于发展尚未成熟,还不具备充足的对抗环境影响的能力,他本身很可能也是消极因素的“受害者”。

3.2发现优势,消除关键需求缺失的紧张感

青春期的个体其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人格发展正面临着寻求自我同一性、寻求存在感的阶段(埃里克森)。因此,不少青春期的行为和情绪适应不良,一定程度上都伴随着学生对心理安全感和认同的需求缺失。

但满足学生的认同需要,并不等同于宽泛的表扬。缺乏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难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发掘、发现学生的优势,针对其优势进行积极评价。认同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学生面对教师时才会感觉心理安全,才能放下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教师针对其不足之处的指导鼓励才能有所成效。

3.3发掘资源,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

从个体心理辅导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其解决问题的“资源”。对于Y同学,他丰富的知识面、对新鲜事物和知识的强烈兴趣,寻求认同和成功的内部动机,都是他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有利资源。作为辅助和引导者,心理老师需要做的是用积极的眼光发现这些资源,用积极的话语将认同、鼓励和期望传递给学生,让他感受到“原来这是我能够应对和解决的问题”,消除学生内心“因为别人都这么说,所以我就是这样的人,已经改变不了”的消极想法,调动学生自身改变行为、解决问题的积极力量,辅之以具体技术,共同突破发展的阻碍。

总的来说,个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进行咨询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层面上,积极的话语个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降低来访学生的焦虑感,增强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感受到心理老师可以信赖的,才能减少阻抗,有效解决问题。更深一层,心理教师应具备积极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真正看到并且认同来访学生身上积极的品质,对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积极力量给予充分的信任,以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对于心理老师自身,也是更加多元化思维、更加包容的自我完善过程。

参考文献

[1]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导论[J].美国心理学家,2000,55.

[2]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3]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篇5: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小祥,男,9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个子小小的、瘦瘦的。他是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聪明伶俐的,但是却又透着一股子的调皮劲的小男孩。因为父母都在上班,所以,上学时,中午都在食堂吃饭。只有晚上和父母待在一起。妈妈比较会和小祥进行沟通和教育。爸爸对他则较为严厉,当他犯错时,一般会采取“暴力”政策。

二、主要问题阐述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表现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上课偶尔和邻桌的同学说几句悄悄话,有时听课的时候走走神。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发现之前的表现皆是因为还不熟悉学校的环境以及老师同学。接着,他的行为开始让人头痛起来了。上课不再是小声的说话了,一节课下来没有5分钟是在凳子上安安静静的坐着的,基本上头都是在左右前后的转着。提醒了几次之后,便完全不理会老师说的任何话,而是依旧我行我素的干着自己的事情。最后,更意想不到的是,开始因为同学的一句话或者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就和同学大打出手。由于和他一起的同桌是一位个子很小而且比较内向的男孩。他的座位靠墙,下课后需要同桌让座才能出去,就因为同桌没有及时起身,他便踩在同桌的背上出去了。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属于心理学中的行为障碍。学生心理障碍包括躯体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学生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品德行为等。小祥的情况基本属于行为障碍中的不良习惯和攻击行为。

四、心理健康辅导和措施

对于小祥现在的情况,其中父母在他心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是一切辅导和措施实施的前提。因此,我首先就与家长进行联系,交换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因为小祥的爸爸容易不问事情的缘由,就直接对小祥进行惩罚,于是和小祥的爸爸的沟通是必不可少,让他尽快建立正确的教育观。

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和潜移默化的,而且当自我得到满足与关爱时,自身就会不知不觉的发生改变。接着,我就进行了各种评比活动,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感受到同学的关爱和老师的关心。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让他与父母合作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祥就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感受到关爱;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而有了父母的一起纠错与分享让他开始逐渐的意识的自己不好的行为,让他产生我要改正的想法。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因此,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我都积极的找到他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最后,我发挥了表扬的魅力。那天课间,他主动的将桌子底下的纸片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看见了,在课上及时的表扬了他一番。在放学时,他给了我一个惊喜,竟然主动的留下来帮助打扫卫生的同学一起打扫教室。

五.辅导结果

篇6:个体心理辅导案例2

——个体心理辅导案例

辅导老师:柴青春

【案例】

晓梅以出色的成绩转入五(2)班,可上学没几天,晓梅突然对妈妈说,她不想上学了。妈妈一下子慌了神,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问,女儿也不说原因,她只说不想去了。

妈妈担心女儿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遭受了伤害,于是赶紧给女儿的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想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老师说一切都挺好的,晓梅在班级里没有和任何人发生冲突,老师也没有批评她。

后来妈妈才知道,晓梅是因为学校”没有人喜欢我”才不愿意上学。晓梅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

在她的记忆中很少与人主动打招呼,在同学中关系比较好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来到新的学校,一切对晓梅来说都是那么陌生。

她没有伙伴,感到自己被冷落,认为是自己不被别人喜欢,心里非常难过。晓梅说似乎自己不是这个班集体的人,无人理会。

当我给晓梅作”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的测试时,晓梅只写出了三条自己的优点,其余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自我评价很低,缺少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晓梅也不喜欢自己。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晓梅的爸爸不喜欢女孩,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所以爸爸从小到大很少欣赏、鼓励、赞美她。爸爸重男轻女的偏见,造成了女儿的自卑和痛苦。

晓梅从农村小学刚转入五(2)班,考到这里来的都是尖子生,晓梅的成绩在现在的班里虽然很靠前,但同学们的分数差距很小,所以晓梅的压力很大。她认为自己不能落后,分数和名次是唯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

就在这个时候,英话老师又找她单独谈话,要她必须在班里保持前5名。老师的良好期望,没想到认她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恐惧,她担心自己做不到,唯一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逃避。所以,她就不想上学了。

我的指导建议是:

1.要让父亲表达出自己对女儿的爱,多发现女儿身上的优点,多赞美和鼓励女儿,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通过父母或老师的评价来确定的。

篇7: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A.对

B.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2 分数: 5 自卑的人从行为、情绪和身体状况上也都能发现蛛丝马迹。选择一个答案

A.对

B.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3 分数: 5 一般人完全接受新的生活规则可能需要6至8个月。选择一个答案

A.错

B.对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4 分数: 5 情绪自主是指青少年不断调整计划和策略来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选择一个答案

A.错

B.对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5 分数: 5 自卑者外在表现一般都十分明显。选择一个答案

A.对 B.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6 分数: 5 青少年的行动自主是指青少年不断调整计划和策略来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选择一个答案

A.错

B.对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7 分数: 5 自主性指一个人的独立决策、主宰自己情绪和不依赖外界的帮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努力成就自己目标的能力。选择一个答案

A.错

B.对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8 分数: 5 以下哪些经历并不能导致自卑的形成?()选择一个答案

A.持续的紧张或苦难

B.惯常的惩罚、忽视或虐待

C.属于家庭中的同类分子

D.来自社会对其有偏见的家庭或社会组织,比如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低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9 分数: 5()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选择一个答案

A.自卑

B.自傲

C.自信

D.自责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0 分数: 5 以下不是场依存型人的特点是()选择一个答案

A.社会技能高,善于社交

B.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和较少的独立性

C.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

D.认知改组技能低,通常不易从习惯的问题解决方式中摆脱出来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1 分数: 5 缺乏主张在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身上可能表现为()选择一个答案

A.逃避需要自己提出主张的问题

B.青少年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C.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D.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分配时间和精力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2 分数: 5()是指盲目地将自身的特征或所有物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力求超过他人的心理。

选择一个答案

A.违规

B.自卑

C.盲目追求

D.攀比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3 分数: 5 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常常受环境因素的干扰,以下不属于环境因素干扰的一项是()。

选择一个答案

A.相互攀比

B.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C.盲目追星

D.加入不良团伙,表现出违规行为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4 分数: 5 自主性行为培养不包括()。选择一个答案

A.鼓励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B.不再催促他写作业,但是要求孩子保证作业质量

C.允许孩子安安静静地看完他喜欢的电视

D.把钱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买衣服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

Question 15 分数: 5 自卑的人从()上可以发现蛛丝马迹。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社会功能

B.行为

C.情绪

D.身体状况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6 分数: 5 自卑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几方面。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学习

B.人际关系

C.休闲活动

D.工作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7 分数: 5 以下属于社会支持系统的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老师

B.朋友

C.父母

D.亲戚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8 分数: 5 自主性问题的辅导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合作辅导

B.社会辅导

C.个体辅导

D.家庭辅导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9 分数: 5 在合作辅导中,辅导助手和辅导员的密切配合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寻找可以帮助辅导的辅导助手

B.辅导员设计两难故事,请辅导助手和青少年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C.在操场上进行角色扮演。

D.在辅导室里进行角色扮演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20 分数: 5 青少年自主性包括()。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情绪自主

B.认知自主

C.行动自主

D.思维自主

正确

篇8: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关键词:盲生,心理差异,心理辅导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心理特点是在特定的自然基础上, 受到具体的教育和其他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盲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身体残疾, 对外界环境了解少, 信息量缺乏, 认识事物、看问题容易片面, 容易形成偏执、孤独、冷漠、过分自尊而又自卑等心理。因此, 针对盲生存在的这些心理差异, 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是我们做教师的重要责任。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

(1) 辅导学生要面向全体。盲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比较少, 这就便于班主任教师面向每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不能只针对少数“问题学生”“障碍盲生”, 而忽视了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源头上解决盲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2) 避免说教式的辅导。班主任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站在同等高度上, 摆脱说教者身份。不要总是说教与批评, 把“你不能”“你应该”等话挂在嘴边, 这样势必会拉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给寻求帮助的盲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3) 要抓住时机进行心理辅导。在学生高兴、伤心、成功、失败等情况下, 正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好时机。学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对教师倾吐自己的心里话, 便于教师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 迎难而上。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1. 以诚相待, 拉近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指出:“当人际关系缺乏真诚的时候, 就无可避免地会产生疾病。”人与人相处, 都渴望得到温暖, 更何况是失去光明、经常受到歧视的盲生。对于教育者来说, 师生之间以诚相待, 以友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把老师当成了朋友时, 又怎能不接受老师的教导呢?所以, 在课余时间, 我常到教室或校园里与同学聊天、听歌、交流思想, 在经常性的谈话交流中, 学生的一些小小的心理问题便被及时疏导, 同时这样又增进了师生感情。

2. 发扬长处, 重塑自信人格

对于自卑的盲生来说, 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借助学生闪光点是激发其自信心的最近通道。本班学生小伟由于先天失明, 父母对其极端溺爱, 导致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干什么事都不如别人, 因此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性格变得孤僻。为了帮他克服自卑, 我给他创造机会, 使他得到了锻炼,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我看到他作文写得不错, 就经常鼓励他写作, 专门召开班会, 让他来谈谈自己是如何写好作文的, 在适当的机会就让他展示一下。渐渐地, 小伟变得开朗了, 并且还勇于去做以前做不好的事情, 他正在逐步摆脱自卑的阴影, 自信的阳光正照亮他心房。

3. 学会相处, 不断融入群体

在教育中要不断创造机会, 增加孩子与其他同学的交往, 才能不断完善性格, 融入群体中来。学生小明在课余时间总是孤独地坐在一边, 我亲切地与之交谈, 发现他根本就不知道与同学该说什么、玩什么, 所以, 别人说什么时他插不上嘴, 他说的别人又不喜欢听, 久而久之, 他就变得很孤独。怎么来帮助他呢?经过思考, 我决定, 自己先做他的朋友, 教他如何与同学聊天、游戏, 以及在发生争执、不愉快等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 并为之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真实地体验生活。渐渐地, 小明也结交了几位好友, 看着课间他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地交谈, 我再一次体会了作为教师的幸福。

4. 创造机会, 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小亮,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父母非常溺爱他, 所以, 他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做, 对他的这种心理, 必须及时进行疏导, 引导他积极面对生活。我首先找他谈话,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让他明白每一个人都要承担责任, 父母、子女、教师、学生都是如此, 即使自己不愿意, 也要努力去做。在反复强化下, 他变得不那么懒散了, 他的责任感增强了, 学习也比以前努力了很多, 他的进步得到了全体师生的认可。

作为班主任教师, 需要准确掌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 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 施以及时恰当的心理辅导, 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9: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后进生心理辅导

B844.1

古语云:十只手指有长短,出水荷花有高低。受家庭背景、不当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班都可能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差、品德差或者学习品德都暂时较差的学生,他们厌恶学习、性格暴躁,甚至沾染上逃学、赌博、滋事、早恋和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这不仅不利于其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对班风、学风和校风带来摧残性的影响。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情况,未能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典型案例为蓝本,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等进行分析,希望借此引起学校和老师对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共鸣,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心包容后进生的缺点,用耐心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慢慢自重、自尊、自信起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张是我2015年所教的一名六年级学生,13岁,智力水平较好,但纪律涣散,经常迟到,学习不用心,做作业全凭个人喜好,老师批评他也满不在乎,顶撞班干部时有发生...... 在班中属于较为典型的后进生,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了解,小张父母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子女享有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长年在外工作,小张与父母缺乏应有的交流,小张的日常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监护照顾,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给了他较好的生活条件,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隔代教育 “心理代沟”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爷爷奶奶对小张的课外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几乎是真空,导致该同学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强、自律能力弱、自强意志低,当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旦遇到批评、困难或挫折,就会变得自暴自弃,以逃避、退缩的态度对待,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进步失去信心。

二、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

针对小张的实际问题,笔者对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导致小张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有之前不当教育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等等。找准了小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引导他逐步自信、自强和自立,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生活姿态融入到班集体中。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小张的惊喜变化,也印证了这一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勉。

(一)以赏识激发追求进步的源动力

在研究小张的案例中个案中,我发现他的内心是欠缺自信的。他认为老师不会喜欢学习不好的学生,认为同学会歧视品德不好的自己,认为爷爷奶奶不会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甚至连小张自己也会有时不喜欢自己,自卑、厌学是他最明显的标签。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对他进行“赏识”教育,帮助他重建学习的信心,鼓励和引导他多一点和自己对比,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对比,每天进步一点,他也能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为此,我努力发掘和抓住小张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长处、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改变,我也给予正面的肯定和评价,让小张觉得自己也有优点,觉得自己并不比别的同学差。比如:小张在篮球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基础,带球、控球和投球在全班同学中都是最好的,刚好遇上学校要开展班级篮球比赛,我在班会上任命他为新学期的体育委员,交给他明确的任务,鼓励他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篮球“天才”,希望由他组建二支篮球小分队并加强训练,争取在全级蓝球赛上取优异成绩,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期望......全级第一名的比赛结果公布后,我在班会课上隆重地表扬了小张的技术、努力和策略为班赢得了荣誉!此刻的小张不仅赢得了同学们赞赏的目光,他的小脸蛋也洋溢出之前未曾有过的自信。篮球赛后的小张有了质的变化,对学习开始感兴趣了,对生活也更多了点阳光正能量。

(二)以尊重开启认识自我的里程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小张对尊重的需要和渴望也不例外。根據小张性格孤独、不善健谈的性格特征,我决定以“尊重”为切入点,对其开展心理辅导。一方面,我以师者的身份言传身教,尊重他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没有因为他基础差需要重复数次才能学会别人一次就能学会的知识而批评他,而是更多地引导他明白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缺点,只要努力,就会越来越优秀;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多点包容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并没有因为他一时学习差点、表现暂时差点而嫌弃他,主动和他交朋友,热情为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使他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正是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与帮助,正是因为榜样和集体的力量,小张漫漫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暂时学习成绩差点而自暴自弃,而是变得敢于为自己定目标,变得更努力学习以弥补基础薄弱的不足,变得更主动融入班集体的各类活动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三)以真诚共筑师生关系的新征程

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表现为反复多变。在对小张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也在开始的时候遇到过冷漠、反对甚至是对抗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曾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总认为老师的意图是“别有有心”的,不愿意接授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一方面多主动与他谈心,在操场谈、在活动课谈、在教师办公室谈......主动关心其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主动为他出点子给意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快,我的真诚付出见到了成效:他心理上不再抵触我,不会再认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都是别有用心的。小张后来的出色表现也印证了笔者的一个观点: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的转化更彻底,是一股让后进生自勉、自励、自强的持久力量。

三、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

每个班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后进生,后进生就像推迟盛开的鲜花,不是不会开,而是花期的到来需要教师这位园丁的精心培育;后进生就象一个生病的病人,教师只要像医生那样望、闻、问、切,了解病情,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后进生的转化自然水到渠成。

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能正确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深刻认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把心理健康教育穿教育工作全过程,转化后进生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和主动投入到后进学生群体教育中去。本文中,笔者分别从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研究小学后进生心理辅导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分析[J].中国培训,2016(14).

[2]王军.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篇10: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不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的是()A.面临重要场合有大小不同的紧张感

B.由于紧张感的存在,或许睡眠不如平时踏实,但醒后精力充沛

C.虽然有的时候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但只要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些想法就会消失

D.经常不易入睡、作噩梦,食欲不振。正确答案:D

2.()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行为的心理问题。A.网络成瘾 B.焦虑 C.厌学

D.社会适应不良 正确答案:C

3.()是指个体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无法抑制无关事物干扰的问题。A.焦虑 B.网络成瘾

C.注意力不集中 D.厌学

正确答案:C

4.在使用角色扮演时,应注意()

A.如果辅导对象本人没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辅导员应当慎重使用该方法

B.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当孩子没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时也要坚持运用角色扮演,这是孩子的抵抗 D.辅导员可以根据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角色,来改变对自己的高动机和高期望。正确答案:A

5.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厌学主要原因,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学习目的不明确

B.学习跟不上要求,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C.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理严重 D.家长长期对孩子放任不管。正确答案:D

6.在进行归因训练时,正确的是()。

A.每当辅导对象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辅导员应给予及时鼓励 B.积极归因是指因为积极而使得归因正确 C.消极归因指把因为消极而使得归因错误

D.要和来访者保持很远的距离,以显示辅导者的权威性。正确答案:A

7.()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A.情绪自主 B.认知自主 C.行动自主 D.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8.对待厌学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的态度。A.信任、尊重与爱心 B.信任、依赖与同感 C.信任、歧视与同情 D.佩服、尊重与同感 正确答案:A

9.对待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的态度。A.充满爱心、保持耐心与要求经常性的反馈 B.保持耐心、夸奖与同感

C.真诚、要求经常性的反馈与同情 D.佩服、充满爱心与同感 正确答案:A

10.以下哪些经历并不能导致自卑的形成?()A.惯常的惩罚、忽视或虐待

B.来自社会对其有偏见的家庭或社会组织,比如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低 C.属于家庭中的同类分子 D.持续的紧张或苦难。正确答案:C

11.对于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辅导员基本的辅导态度应避免下列哪一项()? A.主动发现自主性问题

B.尽可能少地要求他的朋友参加辅导 C.根据导致问题的原因选择辅导对象

D.避免辅导中出现强迫的方式和急躁的态度。正确答案:B

12.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厌学主要原因,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学习目的不明确

B.学习跟不上要求,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C.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理严重 D.家长长期对孩子放任不管。正确答案:D

13.辅导员在家庭辅导中避免使用的方法是()A.以寻求解决办法为中心

B.从孩子做出自己选择的成功事件中寻找父母合适的行为方式 C.鼓励父母更多地使用成功事件中所采用的行为方式 D.找出父母教养行为的偏颇。正确答案:D

14.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常常受环境因素的干扰,以下不属于环境因素干扰的一项是()。A.相互攀比 B.盲目追星

C.加入不良团伙,表现出违规行为 D.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正确答案:D

15.()是指辅导员与青少年信赖的人一起进行辅导,通过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来增强成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控制,提高青少年对社会规则的认同,抵制同伴群体的压力,减少不良行为。A.合作辅导 B.家庭辅导 C.个体辅导 D.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A

16.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辅导员对其辅导有三个阶段:.①改变辅导对象不合理的想法。②帮助辅导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③控制情绪、模仿学习。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正确答案:D

17.在使用代币的方法时,正确的是()。A.使用此方法时对孩子进行隐瞒

B.代币只是假的奖励物,不会有积极效果的

C.代币时制定的计划只要家长单独制定即可,无需和孩子商量 D.让孩子明白代币的含义 正确答案:D

18.()是指盲目地将自身的特征或所有物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力求超过他人的心理。A.盲目追求 B.违规 C.攀比 D.自卑

正确答案:C

19.()的原理是在原来发生恐怖的环境中,当一个人产生不安或恐惧反应时,若同时产生与恐惧反应相拮抗的反应,就可减轻其恐惧程度。A.满灌法 B.角色扮演法 C.模仿学习法 D.系统脱敏法

正确答案:D

20.厌学者的主要表现为()。A.对学习消极应付,时常伴有愉快的体验 B.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机会

C.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D.厌学者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59 1.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性心理的朦胧性和神秘感

B.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 C.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 D.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 正确答案:ABCD

2.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主要表现在课堂的教育和管理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主要表现为()。

A.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B.随意向家长告状 C.挖苦羞辱学生

D.不经调查就随意下结论 正确答案:ABCD

3.面对压力,具有放松效果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 B.镜中微笑法 C.晨醒瑜伽法 D.满灌法

正确答案:BC

4.产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A.好奇心理

B.“成人感”心理 C.从众心理 D.表现心理

正确答案:ABCD

5.下列属于自然灾难的是()。A.地震 B.洪水 C.火灾 D.空难

正确答案:AB

6.新生适应不良产生原因是()。A.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B.环境环境影响 C.个体认知不当

D.个性品质及自主能力薄弱 正确答案:ACD

7.回避的表现形式是()。A.多疑 B.胆小羞怯 C.焦虑

D.孤傲清高

正确答案:BD

8.对于有自卑倾向的人,辅导员持有的基本辅导态度为()A.不要急于辅导,了解具体情况十分重要 B.真诚、尊重与同感 C.要有足够的耐心

D.要善于调动辅导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正确答案:ABCD

9.用行为矫正法消除恐惧的操作方法有()。A.系统脱敏法 B.镜中微笑法 C.晨醒瑜伽法 D.满灌法

正确答案:AD

10.攻击性行为表现有()。A.打人 B.抢劫 C.骂人 D.诬陷

正确答案:ABCD

11.网络成癌的判定标准是()。A.上网时间 B.网上行为

C.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指标 D.生活时间指标

正确答案:ABCD

12.师生课堂冲突可以分为 A.隐性冲突 B.显性冲突 C.外部冲突 D.内部冲突

正确答案:AB

13.下列属于情绪状态的有()。A.悲伤 B.焦虑 C.内疚 D.挫折

正确答案:ABCD

14.针对性生理发面的辅导方法有()。A.阅读法 B.放松法 C.厌恶法 D.满灌法

正确答案:ABC

15.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在()。A.听讲方面 B.做作业方面 C.娱乐活动方面 D.其他活动方面

正确答案:ABD

16.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可能会影响别人和她的交往。A.相貌不好 B.言语能力差 C.认知水平低 D.智商不高

正确答案:ABC

17.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A.可以满足青少年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B.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C.是青少年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D.是青少年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正确答案:ABCD

18.预防和处理师生冲突的原则性要求有()。A.尊重学生,树立师生平等意识 B.树立教育法制观念,依法施教 C.树立成才必先成人的思想

D.形成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正确答案:ABCD

19.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的环境有()。A.素雅整洁的房间 B.光线明亮柔和的环境 C.优美的田园风光 D.大自然的美景

正确答案:ABCD

20.心理辅导不能解决的师生冲突表现在()。A.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B.随意向家长告状

C.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或者朋友殴打老师 D.不经调查就随意下结论 正确答案:AC

21.面对说谎的青少年,辅导员应持有的态度是()。A.满怀爱心,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B.切忌将说谎行为与其品质相联系 C.保持冷静切忌过激行为 D.认真对待任何一次说谎 正确答案:ABCD

22.青少年存在自主性问题的主要表现有()。A.说话和做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B.缺乏自己的主张

C.有自己的主张,但是缺乏实践

D.说话和做事容易受到其他人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BCD

23.导致亲子关系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A.亲子矛盾的长期积累。

B.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父母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让他们取得平等地位的矛盾 C.青少年缺乏控制情绪解决冲突的能力 D.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正确答案:ABCD

24.针对抑郁的行为训练有()。A.宣泄疏导法 B.放松训练

C.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D.自信训练

正确答案:ABCD

25.自主性问题辅导的基本步骤是()。A.发现问题,提出辅导建议 B.分析原因,选择辅导领域 C.对青少年进行技能训练 D.巩固训练成果,定期检查 正确答案:ABCD

26.面对说谎,主要的辅导方法有()。A.发出谈话邀请 B.讨论最近一次说谎 C.说明说谎的危害

D.给予合理适当的惩罚 正确答案:ABCD

27.身体虐待包括()。A.殴打 B.饿饭

C.罚体力劳动 D.剥夺睡眠

正确答案:ABCD

28.造成朋友关系不稳定的原因是()。A.脾气暴躁 B.自我中心 C.多疑

D.胆小怕事

正确答案:BC

29.中学生初练者的心理特点是()。A.欢乐喜悦感 B.羞涩不安感 C.陶醉痴迷感 D.疑惑戒备感

正确答案:ABCD

30.校正攻击性行为的被选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 B.情绪宣泄法 C.行为契约法 D.榜样示范法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19 1.有些抑郁容易误诊,只要辅导员多加注意,无需转诊。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抑郁会降低人的活动性,抑郁的人懒散被动,言语动作迟缓。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所谓私人距离,是指以自己为中心四周的一小片个人空间。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过度的恐惧会发展为恐怖症。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情感上的依赖是指孩子渴望父母对自己表示友好的情感,如果父母对自己非常友善,心情就会愉快,反之,就会沮丧到极点。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网络成瘾是一个广泛的概念。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7.行为契约可以通过双方再次协商而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如延长和缩短契约执行的时间,改变强化和惩罚的措施,增加或减少要求出现的行为。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积极归因指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脑子笨、力不从心,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而已。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很多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是由于家庭原因引起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0.同伴关系问题是指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利于群体和个体建立和维持良好持久关系的心理问题。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1.正面的奖励包括赞美、代币、奖品和特权。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2.在性生理方面的不恰当行为男女没有共同的表现。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3.烦恼、挫折、愤怒等攻击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青少年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由于重大创伤事件导致的个体无法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称为创伤后的适应不良。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5.对待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辅导员只需要存满爱心就可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6.轻微的抑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没有多大危害。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7.焦虑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是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者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8.所谓社会适应不良,就是指由自然或社会环境的变化或影响导致的个体心理及生理失衡的不良状态。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9.言语能力差也会影响同伴关系。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0.青少年的行动自主是指青少年不断调整计划和策略来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上一篇:关于上报2010年开展“男性健康日”活动总结下一篇: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