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办法

2024-06-21

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办法(共6篇)

篇1: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办法

修订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情况说明

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修订情况的说明

一、修订的必要性

200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发改运行〔2006〕819号文件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以来,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国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在煤矿得到广泛应用,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煤矿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定修订后,能力核定标准不能与之保持一致;冲击地压、瓦斯抽采达标等内容需要纳入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中;各地和煤矿企业普遍呼吁及时修订煤矿生产能力有关标准办法,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煤炭行业管理、监管部门和煤炭企业突出反映了有关年限、档次不适应当前煤炭产业安全发展的问题。鉴于以上情况,根据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从2012年4月份开始,我们与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协商研究,决定对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二、修订过程

2012年4月开始组织专家进行修订,形成了初稿;6月份分别在北京和山东召开研讨会,对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进行了修改;7月组织中煤科工集团和重庆煤科院等单位,起草了瓦斯抽采达标能力的核定标准;9月,经与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沟通协商,形成了征求意见稿;11月,广泛征求各地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煤炭企业的意见,对各地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梳理归纳后,再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讨论,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2013年四季度,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有关要求,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对相关内容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重庆、安徽两地对瓦斯抽采环节的能力核定标准进行了验证。委托中煤科工煤科总院对部分冲击地压矿井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冲击强度、频次与产量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冲击地压矿井核定的安全修正系数KC及取值范围。今年1月7日,召开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和部分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对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完善。

三、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核定标准和要求更加严格。通过生产能力核定进一步规范煤矿生产行为,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装备,促进安全生产。例如:针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增加了瓦斯抽采能力核定的内容;冲击地压、深井、高温等灾害严重以及单翼走向长度超过5000米的矿井,均新增了安全富余系数,对其能力进行了限制。

(二)鼓励先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在《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开采技术水平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符合《国办意见》中人员配备、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有关规定的煤矿,放开年限、档次等限制,据实进行核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释放科学产能、安全产能,来挤压落后小煤矿的生存空间,达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目的。

(三)落实《国办意见》,鼓励小煤矿机械化改造。《国办意见》中提出“国家鼓励和扶持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机械化改造,对机械化改造提升的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最低规模的产能,按生产能力核定办法予以认可”。但大多数小煤矿资源储量少,机械化改造后,如果能力提高到产业政策要求的规模,则很难满足服务年限的要求,制约了小煤矿机械化改造。为鼓励小煤矿机械化改造,对实施机械改造的煤矿,核定后的服务年限可作为参考依据。

(四)着力解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反映突出的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提出“煤矿项目投产后5年内,不得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生产煤矿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后5年内,也不得再次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以及核定档次的限制等规定等于保护了落后,限制了先进,限制了创新,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行业改造升级的需求,有违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国家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等要求不符。因此,在修改稿中,提出了其他有关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规定不再执行的条款。

四、主要修改内容

(一)对《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的修改。

1.新增内容:

一是在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中增加了2条,即,鼓励煤矿通过机械化改造提升能力和利益相关单位回避原则。

二是增加了生产能力核定的审查确认依据条款。即第九条:

(一)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

(二)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的情况、原因及相关证明;

(三)改变采掘生产工艺的原因、技术论证、设计、批准文件、施工及设备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等;

(四)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证明文件等;

(五)煤炭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报告及批复文件;

(六)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说明书和鉴定报告等;

(七)其他说明文件和材料。

三是增设了不得核增生产能力的条件(第七条),即:(一)连续两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近两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达不到要求的;(三)重大灾害治理措施不完善的;(四)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生产布局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四是补充了进行能力核定的六种情形:实施机械化改造;矿井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通过核定检验矿井生产能力是否符合实际,但不得核增能力);矿井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出现煤与瓦斯突出现象、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冲击地压矿井、采深突破1000米等。(第六条)

五是增设了超能力生产界定标准(第十九条),即: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生产能力,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月计划的10%;无月度计划的,月产量不得超过生产能力1/12。要求做到均衡生产,合理生产。六是增设了生产能力核定年报制度(第二十条),即: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每年12月15日前将辖区所有煤矿(含中央企业所属煤矿)生产能力情况汇总后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七是增设了有关部门对煤矿生产能力公告制度。即:国家煤矿安监局在政府网站公告全国煤矿生产能力情况;各产煤省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及时公告重新进行能力核定的煤矿的生产能力。八是增设了煤矿自身对生产能力公示制度。煤矿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本煤矿生产能力和、月度生产计划,接受社会监督。

九是明确:“第十条 煤矿应当在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90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进行核定。”“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其他有关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规定不再执行”。

2.强调内容:

规定了对核定资质单位的处罚,要求能力核定报告必须由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签字,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立即取消资质,相关人员不得再参与能力核定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责任,防止中介机构弄虚作假。核定人员要熟悉煤矿灾害防治和核定方法、标准。

3.删除内容:

删除了有关设计生产能力的内容,在规定上防止与煤炭建设项目有关要求不一致,在职责上避免与国家能源局重叠、交叉。

(二)对《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修改。

1.增加的内容

一是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增加了瓦斯抽采达标生产能力核定章节(第九章)。煤矿瓦斯抽采达标生产能力核定按矿井瓦斯抽采系统能力、矿井实际瓦斯抽采量、矿井满足防突要求的预抽瓦斯量、矿井瓦斯抽采率分别核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生产能力取上述核定结果最小值。

二是增加了对冲击地压煤矿的核定要求。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防冲责任体系,有防冲专职队伍,建立健全矿井和采掘工作面预测预报系统,具有完备的防治机具,安装具有吸能防冲功能的超前液压支架,配备职工个体防护用具,开展防冲研究,制定防冲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是对灾害严重的矿井产能予以限制。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矿井开采深度超过1000m或水平距离单翼超过5000m的煤矿,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时取安全生产系数0.95;冲击地压矿井安全保障修正系数Kc按照冲击强度、频次和产量取0.70-0.95。

2.调整的内容:

一是修改完善了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的内容(第八章),使其与《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等规定一致。

二是拉大了划分档次(第五条)。提出两种档次划分方案。

方案1:30万t/a以下矿井按标准设计档次划分;30万t/a至120万t/a矿井以5万t为档次;120万t/a至600万t/a矿井以10万t为档次;600万t/a至1000万t/a矿井以50万t为一档次;1000万t/a以上矿井以100万t为一档次;露天煤矿以100万t为一档次。方案2:按标准设计档次划分,600万t/a以上矿井及露天矿以100万t为一档次。

三是除对“三个煤量”提出要求外,对抽采达标煤量也提出要求。

四是对采掘机电运输等系统部分做了适当修改完善。井下运输间隔时间增大了一倍。

五是排水能力核定中,吨煤涌水量取值,由“上一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3/t。”改为“近五年最大的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3/t。”以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3.删除的内容:

一是删除了以“前3年矿井年平均采掘能力作为矿井采掘工作面核定生产能力”的水平核定方法,防止采煤工作面超能力生产;

二是删除了通风能力核定中“总体核算法”,只保留由里向外核算法。防止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来源: 国家安监总局)

篇2: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办法

1、小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意义

经过连续多年的整顿关闭,到2006年6月,我国各类小煤矿还有1.8万处左右,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5%,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成左右。总体看,这些小煤矿生产规模小、起点低、基础弱、条件差、伤亡事故多,应该成为政府监管和指导的重点,而多年来对这些煤矿似乎没有作为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以前全国性的核定生产能力这种在生产管理领域很基本、很基础的工作,对这些煤矿也不进行。这种做法,使小煤矿的生产处于一种缺乏科学依据、近乎失控的状态,不利于监督和指导其规范有序生产。

进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是全面加强和改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建立煤矿生产能力管理新体系、新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煤炭生产监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和安全生产,巩固“十五”以来煤炭工业的好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小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定,查清了各系统的生产条件,计算了各系统生产能力,确定了矿井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小煤矿组织生产的依据,是政府监管和指导的依据。

2、核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未履行改扩建核准程序,手续不全。在核查中发现,许多小煤矿不懂煤矿改扩建基本建设程序,于2004年前进行了矿井改扩建,改造方案有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地方煤炭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批,但大多数小煤矿没有改扩建完成后的竣工验收文件,因此,缺乏提高矿井综合生产能力的法律性文件。

(2)自行改造单个系统,造成各系统生产能力不均衡。在核查中发现,许多小煤矿根据自己判断进行了一些系统的改造,如更换矿井通风机时期功率由小变大,电源线路由单回路改造成双回路,增加或更换了采装设备等,但这些多是小煤矿自己进行,没有通过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改造完成后没有竣工验收,缺少竣工验收文件,缺乏提高被改造系统生产能力的法律依据。

这种自行改造,造成有的系统生产能力增大,其它系统却未变化,使各系统之间出现不均衡,造成资源浪费,也为超能力生产留下可能。

(3)矿主(长)经常更换,业务水平差。小煤矿的经营者有矿主或矿长两种人。矿主即使小煤矿的法人代表,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这样的小煤矿实际上属于个体企业,主要管理人员都是家族成员。另一种是股份制公司,作为法人代表的矿主并不直接管理其下属的小煤矿,而是聘用矿长进行煤矿的经营管理。

矿主多通过以下渠道进入煤炭行业:在其他行业发展获得成功后,投资买下小煤矿;由村、乡投资建矿后承包给个人。被聘用矿长也多是股东,是在小煤矿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村民。这些人的文化程度低,初中毕业都算是高学历。

无论从何种渠道进入煤炭企业作为经营者,真正懂得煤矿业务的并不多。虽然每年都要进行培训,但这些人文化水平低,培训时间短,在煤矿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行业仅靠十多天的理论学习,其成效多少值得磋商。小煤矿经营者对煤矿这样由多个生产系统组成,系统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体系驾驭的能力差,因此在核定工作中一问三不知,看不懂核定资料的人屡见不鲜,增加了核定工作的难度。

有些小煤矿矿主(长)经常更换,其他主要管理人员多随矿主一起变更,后任对前任时期矿井各系统的情况多不清楚。矿主(长)的经常更换常引发急功近利,重生产重效率,轻安全请生产的问题。

(4)技术人员匮乏,技术管理薄弱。大部分小煤矿无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齐,技术工作多是经营者自己兼任,一些小煤矿共用一个技术人员轮流到各矿服务,这些技术人员很少是煤炭专业学校毕业生,多是在小框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又经验的村民,有的干脆由会计兼任。惊吓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更是薄弱,很少有管理技术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井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技术资料档案管理最为混乱,很多需要的技术资料没有分类保存,临时翻箱倒柜查找。一些小煤矿的技术资料随前任矿主一起离去,现任矿主只好打电话一层层向前查找;有的资料已石沉大海,没人知晓。

(5)产量自行管理,存在超能力生产机会。井下煤炭生产产量一般由两种方法获得,一种是一些小煤矿在井口设井口地磅,对出井煤车进行称重,另一种是一些小煤矿由会计等人员下井测量、计算每月所采煤炭的产量。煤炭销售量由小煤矿自行负责,煤炭实际产量除煤矿个别人员知道外,其他人员无从知晓。受煤炭行情看好与高额利润的刺激,存在超能力生产而又少受制约的机会。当在调查煤炭产量时,经营者们总是含糊其辞。

3、做好小煤矿管理与生产工作的建议

(1)规范小煤矿改扩建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9号)的精神,严格小煤矿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的审批核准程序,保障其规范有序的进行。对拒不停止建设的,要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予以制止。

过去已经完成改扩建的小煤矿应主动向有关管理机关申请项目核准,补办核准手

续,及时进行竣工验收,拿到验收文件。

(2)整合小煤矿,组建煤炭企业集团。小煤矿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从大区域看小煤矿分布在一个乡镇的各个地方,从小区域看,小煤矿往往集中在几条沟内等小的范围内。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由一个或若干个有资质、有资金、有技术、可采资源量大、管理水平高、装备条件好、生产规模大的法人主体整合邻近矿井,形成若干个生产规模较大煤矿,再由这些较大的煤矿组建煤炭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和规模化开发水平,形成管理、技术、设备、资金等共享。由集团出面,任用懂业务、会管理的矿长和总工程师,各矿主要管理、生产人员相对固定;在集团内部设立技术服务机构,引进大、中型煤矿富余技术力量,招聘矿业院校毕业生,技术人员定期或随时到各矿进行技术服务,统一保存技术资料;集团内设备统一调度、维护和管理。通过一些较大的民营集团公司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失为目前小煤矿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模式。

(3)建设产量集中监控系统。这种系统类似于瓦斯监控系统,对煤炭产量数据能

篇3: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办法

《办法》指出, 核定生产能力是煤矿依法组织生产,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实施监管监察的依据。

《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煤矿, 应当组织进行生产能力核定:采场条件或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瓦斯抽采、地面等系统 (环节) 之一发生较大变化;实施采掘机械化改造, 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较大变化;非停产限产原因, 连续2年实际原煤产量达不到登记生产能力70%的;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且存在超安全保障能力生产行为;出现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井或冲击地压矿井;采深突破1000米等;其他生产技术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办法》对核增生产能力作出严格限制, 强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煤矿, 不得核增生产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机械化改造等不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99号) 有关规定的;重大灾害治理措施不完备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或生产布局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此外, 近2年内连续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或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部门应当组织中介机构评估矿井生产能力是否符合实际。

《办法》要求每年组织一次对地方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抽查, 对违反规定的严格处罚, 指出:上级部门发现下级部门对煤矿生产能力监管不当的, 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核定生产能力与实际能力严重不符, 存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处罚。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部门发现煤矿企业有超能力生产行为的, 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国务院令第446号) 予以严厉处罚。

篇4:赵庄煤业通风能力核定方法研究

关键词:风量;通风能力;需风量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79-02

1  通风系统概况

1.1  基本概况

赵庄煤业采用中央分区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目前赵庄矿井有6个井筒,其中4个为进风井(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西范进风立井),2个为回风井(张店1号回风立井、张店2号回风立井)。各井筒风量情况见表1。

赵庄煤业总进风量为40 903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41317 m3/min,需风量为38 665 m3/min,有效风量为38 738 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94.7%。

1.2  矿井通风概况

赵庄煤业现在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分区式通风方式。矿井现有4个进风井和2个回风井,总风量约为41 317 m3/min,其中,张店1#回风井风量为16 566 m3/min,张店2#回风井风量为24 751 m3/min。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自然垮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采用“三进两回(一盘区)”和“两进两回(五盘区)”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均采用三巷或双巷平行掘进方式,一般情况下,每隔80 m贯通一联络横川,不断引进全风压风量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局扇均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

1.3  矿井生产组织情况

一盘区布置一个大采高工作面(1306面),1个备用大采高工作面(1307面)和1组双巷掘进面(1308顺槽)。五盘区布置1个大采高回采工作面(5302面)、1个备用大采高工作面(5303面),1组顺槽双巷掘进面(5304顺槽)。

1.4  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近三年山西省煤炭厅下发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看,赵庄煤业均为高瓦斯矿井,见表2。

2  矿井需风量合计

矿井需要风量应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9 000+4 500+10 272+1 200+1 249+6 000)×1.2

=38 665 m3/min

式中:

Q矿进为矿井需用总风量, m3/min;?撞Q采为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9 000 m3/min;?撞Q备为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4 500 m3/min;?撞Q综掘为综掘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10 272 m3/min;?撞Q硐为硐室实际需要风量总和,1 200 m3/min;?撞Q其它为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1 249 m3/min;?撞Q大巷配风为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6 000 m3/min;K矿通为矿井通风系数,取1.2;

矿井现总进风量为40 903 m3/min,大于38 665 m3/min,满足生产的要求。

3  矿井通风能力的计算

根据AQ 1056-2008通风能力核定标准,采用由里向外核算法。赵庄煤业采掘面按“四六制”作业,三个班生产,一个班检修,日生产作业时间不超过18 h,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和瓦斯超限作业。根据对矿井各类型用风地点需风量核算和矿井风量分布情况,风量能够满足两个综采工作面、六个综掘工作面作业。通风能力核定如下:

式中:Apc为矿井通风能力,万t/a;?撞Aci为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年产量,万t/a;?撞Ahi为掘进工作面正常掘进条件下的年进尺换算成煤的产量,万t/a。

3.1  综采工作面

每个综采工作面的年通风能力为:

Aci=330×10-4 lci×hci×rci×bci×cci

式中:A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年产量,t/a;l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220 m;h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煤层平均采高,4.69 m;r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原煤视密度,1.42 m3/t;b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

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采煤机截深×每班进刀数×日生产班数=0.8×3.75×3=8.4 m/d;

c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采率,93%;赵庄煤业共布置2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特征见表3。

3.2  掘进工作面

单个掘进工作面的年产量为:

Ahi=330×10-4 Shi×rhi×bhi

式中:A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年产量,t/a;S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纯煤面积,取23.92 m2;r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的原煤视密度,1.42 m3/t;b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m/d。

矿井布置4个双巷综掘面,根据2012年生产统计结果,顺槽双巷综掘工作面日均进尺为15 m,掘进工作面年生产能力见表4。

3.3  矿井通风能力合计

矿井通风能力合计为:

APC=809.38+67.24=876.62万 t/a

4  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核定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盘区均设有专用回风巷,实现了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均实现独立通风,系统合理、可靠,不存在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等情况。通过计算和进一步的通风能力验证,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为876.62万 t/a。依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5条: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的原则确定,最终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确定为870万 t/a。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赵庄矿3#煤层瓦斯参数现场跟踪测试的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3,(3).

[2] 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谢雄刚,江成玉,代张音.安兴煤矿通风系统特征及通风能力核定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4).

[4] 崔海威.东山煤矿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化[J].中国矿山工程,2011,(3).

[5] 贺俊杰,陈开岩,关清安,等.高瓦斯生产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模型及应用[J].煤矿安全,2008,(2).

摘  要:赵庄煤业采用中央分区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文章在对赵庄煤业需风量的计算后通过计算矿井通风能力,对矿井通风网络能力、用风地点有效风量进行验证,确定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为870万 t/a。

关键词:风量;通风能力;需风量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79-02

1  通风系统概况

1.1  基本概况

赵庄煤业采用中央分区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目前赵庄矿井有6个井筒,其中4个为进风井(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西范进风立井),2个为回风井(张店1号回风立井、张店2号回风立井)。各井筒风量情况见表1。

赵庄煤业总进风量为40 903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41317 m3/min,需风量为38 665 m3/min,有效风量为38 738 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94.7%。

1.2  矿井通风概况

赵庄煤业现在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分区式通风方式。矿井现有4个进风井和2个回风井,总风量约为41 317 m3/min,其中,张店1#回风井风量为16 566 m3/min,张店2#回风井风量为24 751 m3/min。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自然垮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采用“三进两回(一盘区)”和“两进两回(五盘区)”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均采用三巷或双巷平行掘进方式,一般情况下,每隔80 m贯通一联络横川,不断引进全风压风量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局扇均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

1.3  矿井生产组织情况

一盘区布置一个大采高工作面(1306面),1个备用大采高工作面(1307面)和1组双巷掘进面(1308顺槽)。五盘区布置1个大采高回采工作面(5302面)、1个备用大采高工作面(5303面),1组顺槽双巷掘进面(5304顺槽)。

1.4  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近三年山西省煤炭厅下发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看,赵庄煤业均为高瓦斯矿井,见表2。

2  矿井需风量合计

矿井需要风量应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9 000+4 500+10 272+1 200+1 249+6 000)×1.2

=38 665 m3/min

式中:

Q矿进为矿井需用总风量, m3/min;?撞Q采为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9 000 m3/min;?撞Q备为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4 500 m3/min;?撞Q综掘为综掘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10 272 m3/min;?撞Q硐为硐室实际需要风量总和,1 200 m3/min;?撞Q其它为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1 249 m3/min;?撞Q大巷配风为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6 000 m3/min;K矿通为矿井通风系数,取1.2;

矿井现总进风量为40 903 m3/min,大于38 665 m3/min,满足生产的要求。

3  矿井通风能力的计算

根据AQ 1056-2008通风能力核定标准,采用由里向外核算法。赵庄煤业采掘面按“四六制”作业,三个班生产,一个班检修,日生产作业时间不超过18 h,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和瓦斯超限作业。根据对矿井各类型用风地点需风量核算和矿井风量分布情况,风量能够满足两个综采工作面、六个综掘工作面作业。通风能力核定如下:

式中:Apc为矿井通风能力,万t/a;?撞Aci为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年产量,万t/a;?撞Ahi为掘进工作面正常掘进条件下的年进尺换算成煤的产量,万t/a。

3.1  综采工作面

每个综采工作面的年通风能力为:

Aci=330×10-4 lci×hci×rci×bci×cci

式中:A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年产量,t/a;l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220 m;h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煤层平均采高,4.69 m;r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原煤视密度,1.42 m3/t;b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

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采煤机截深×每班进刀数×日生产班数=0.8×3.75×3=8.4 m/d;

c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采率,93%;赵庄煤业共布置2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特征见表3。

3.2  掘进工作面

单个掘进工作面的年产量为:

Ahi=330×10-4 Shi×rhi×bhi

式中:A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年产量,t/a;S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纯煤面积,取23.92 m2;r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的原煤视密度,1.42 m3/t;b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m/d。

矿井布置4个双巷综掘面,根据2012年生产统计结果,顺槽双巷综掘工作面日均进尺为15 m,掘进工作面年生产能力见表4。

3.3  矿井通风能力合计

矿井通风能力合计为:

APC=809.38+67.24=876.62万 t/a

4  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核定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盘区均设有专用回风巷,实现了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均实现独立通风,系统合理、可靠,不存在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等情况。通过计算和进一步的通风能力验证,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为876.62万 t/a。依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5条: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的原则确定,最终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确定为870万 t/a。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赵庄矿3#煤层瓦斯参数现场跟踪测试的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3,(3).

[2] 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谢雄刚,江成玉,代张音.安兴煤矿通风系统特征及通风能力核定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4).

[4] 崔海威.东山煤矿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化[J].中国矿山工程,2011,(3).

[5] 贺俊杰,陈开岩,关清安,等.高瓦斯生产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模型及应用[J].煤矿安全,2008,(2).

摘  要:赵庄煤业采用中央分区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文章在对赵庄煤业需风量的计算后通过计算矿井通风能力,对矿井通风网络能力、用风地点有效风量进行验证,确定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为870万 t/a。

关键词:风量;通风能力;需风量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79-02

1  通风系统概况

1.1  基本概况

赵庄煤业采用中央分区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目前赵庄矿井有6个井筒,其中4个为进风井(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西范进风立井),2个为回风井(张店1号回风立井、张店2号回风立井)。各井筒风量情况见表1。

赵庄煤业总进风量为40 903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41317 m3/min,需风量为38 665 m3/min,有效风量为38 738 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94.7%。

1.2  矿井通风概况

赵庄煤业现在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分区式通风方式。矿井现有4个进风井和2个回风井,总风量约为41 317 m3/min,其中,张店1#回风井风量为16 566 m3/min,张店2#回风井风量为24 751 m3/min。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自然垮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采用“三进两回(一盘区)”和“两进两回(五盘区)”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均采用三巷或双巷平行掘进方式,一般情况下,每隔80 m贯通一联络横川,不断引进全风压风量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局扇均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

1.3  矿井生产组织情况

一盘区布置一个大采高工作面(1306面),1个备用大采高工作面(1307面)和1组双巷掘进面(1308顺槽)。五盘区布置1个大采高回采工作面(5302面)、1个备用大采高工作面(5303面),1组顺槽双巷掘进面(5304顺槽)。

1.4  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近三年山西省煤炭厅下发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看,赵庄煤业均为高瓦斯矿井,见表2。

2  矿井需风量合计

矿井需要风量应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9 000+4 500+10 272+1 200+1 249+6 000)×1.2

=38 665 m3/min

式中:

Q矿进为矿井需用总风量, m3/min;?撞Q采为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9 000 m3/min;?撞Q备为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4 500 m3/min;?撞Q综掘为综掘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10 272 m3/min;?撞Q硐为硐室实际需要风量总和,1 200 m3/min;?撞Q其它为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1 249 m3/min;?撞Q大巷配风为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6 000 m3/min;K矿通为矿井通风系数,取1.2;

矿井现总进风量为40 903 m3/min,大于38 665 m3/min,满足生产的要求。

3  矿井通风能力的计算

根据AQ 1056-2008通风能力核定标准,采用由里向外核算法。赵庄煤业采掘面按“四六制”作业,三个班生产,一个班检修,日生产作业时间不超过18 h,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和瓦斯超限作业。根据对矿井各类型用风地点需风量核算和矿井风量分布情况,风量能够满足两个综采工作面、六个综掘工作面作业。通风能力核定如下:

式中:Apc为矿井通风能力,万t/a;?撞Aci为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年产量,万t/a;?撞Ahi为掘进工作面正常掘进条件下的年进尺换算成煤的产量,万t/a。

3.1  综采工作面

每个综采工作面的年通风能力为:

Aci=330×10-4 lci×hci×rci×bci×cci

式中:A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年产量,t/a;l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220 m;h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煤层平均采高,4.69 m;r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原煤视密度,1.42 m3/t;b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

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采煤机截深×每班进刀数×日生产班数=0.8×3.75×3=8.4 m/d;

cci为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采率,93%;赵庄煤业共布置2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特征见表3。

3.2  掘进工作面

单个掘进工作面的年产量为:

Ahi=330×10-4 Shi×rhi×bhi

式中:A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年产量,t/a;S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纯煤面积,取23.92 m2;r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的原煤视密度,1.42 m3/t;bhi为第i个掘进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m/d。

矿井布置4个双巷综掘面,根据2012年生产统计结果,顺槽双巷综掘工作面日均进尺为15 m,掘进工作面年生产能力见表4。

3.3  矿井通风能力合计

矿井通风能力合计为:

APC=809.38+67.24=876.62万 t/a

4  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核定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盘区均设有专用回风巷,实现了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均实现独立通风,系统合理、可靠,不存在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等情况。通过计算和进一步的通风能力验证,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为876.62万 t/a。依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5条: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的原则确定,最终赵庄煤业核定通风能力确定为870万 t/a。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赵庄矿3#煤层瓦斯参数现场跟踪测试的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3,(3).

[2] 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谢雄刚,江成玉,代张音.安兴煤矿通风系统特征及通风能力核定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4).

[4] 崔海威.东山煤矿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化[J].中国矿山工程,2011,(3).

篇5: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总结

2006年8月,我所在接到有关对盘县大山镇和响水镇所辖13个煤矿进行生产能力核定的通知精神后,积极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生产能力核定有关规定和标准,并于8月下旬开始,深入煤矿现场,收集、整理、测定、分析煤矿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有关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实事求是地编制了所负责区域内相关煤矿的生产能力核定报告。在本次核能工作中,我们发现地方小煤矿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问题

1、煤矿投资者多数不懂煤矿现场管理,仅聘用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

2、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部分专业人员身兼多职;

3、技术管理混乱,基础资料不全;

4、图纸填图不及时,不能正确、真实反映矿井的生产现状;

二、生产管理问题

1、无规程、措施作业现象较为普遍,有的规程、措施不符合现场实际,不能正确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2、生产安排随意性大,计划性不强;

3、采掘接替普遍失调,不能正常组织均衡生产;

4、通风管理较为混乱,瓦斯探头未按照规定进行吊挂,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5、电缆吊挂普遍不符合要求,失爆现象较为严重;

6、提升运输管理未能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7、井下防尘设施不完善,有的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应有的防灭尘作用;

8、超能力生产现象较为普遍,“三违”现象严重;

9、人员培训制度执行不严,许多工人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工;

三、矿井井型均偏小,资源及井田范围较小

在存在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高兴的看到许多煤矿业主现在也认识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在管理、技术、设备投资、制度建设上也在不断的总结完善。对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加强煤矿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做好有关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2、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作到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3、按照正规循环组织生产,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

4、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到位;

5、加强工人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其自主保安意识;

6、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完善各种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7、加强对斜井运输的管理,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8、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严禁失爆;

9、加强井巷维护,确保巷道具有合理的断面和安全的支护;

10、加强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合理安排生产接替,使矿井能够走上稳定持续发展道路;

11加强与科研技术部门的合作,采用先进的管理和采掘工艺,以获取最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严禁超能力进行生产。

篇6: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核定井下排水系统能力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排水系统完善,设备、设施完好、运转正常,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并出具报告。

(二)有依法批准的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以及近5年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

(三)矿井防治水各项制度健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有每年一次的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有经技术论证预测的突水量,并有防治水害的有效措施,应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第十八条 排水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一)矿井有多级排水系统的,应对各级排水系统能力分别核定,然后根据矿井排水系统构成和各级涌水情况,综合分析确定矿井排水能力;

(二)取依法批准的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和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最大值作为矿井排水系统能力的计算依据;

(三)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排水管应与水泵能力相匹配;

(四)矿井水仓容量必须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水仓容量必须符合以下计算要求:

设计在副斜井井底车场+650m标高建井下中央水泵房和井底水仓,通过铺设于副斜井的管道将井下涌水排至地面污水处理站。(1)中央水泵房水仓容积能力核定

根据设计规范,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水仓容积不低于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由公式: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 V=8Qs=8×200=1600m3 式中 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3; Qs—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3/h。

本矿设计水仓采用砼碹支护,掘进断面积8.33m2,净断面积7.56m2,有效容量为S=6.8 m2。水仓长度:L=V/S=1600/6.8=236m 共布置主、副两个水仓,以便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主水仓长度151m,容量1027m3;副水仓长度89m,容量605m3,主、副水仓总容量为1632m3,大于1600m3,满足规范要求。

1.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根据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储量核实报告及业主提供的历年矿井实测涌水量情况,采用比拟法估算并结合相邻矿井发耳矿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16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590m3/h)资料,预测该矿正常涌水量为20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600m3/h。

式中 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3; Qs—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3/h。

(五)矿井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 1.矿井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2.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式中 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m3/h;

Pn—近5年最大的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m3/t; 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实际小时排水能力,m3/h;

Pm—近5年最大的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3/t。以上2种计算结果取其小值为矿井排水系统能力。[1]

第四节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

一、慨况:

矿井井下水采用一级排水,涌水通过自流或水泵抽至井底中央水泵房,然后由中央水泵房通过副井排至地面。部分涌水(现

33场实测,正常涌水量35 m/h,最大涌水量50 m/h)由水平自流至二区段联络巷水窝,再用水泵抽至二区段截水仓。或自流通过二区段轨道石门水沟进入二区段截水仓,再由截水仓经副井管道排至地面。

由现场实测及水文地质分析,攀枝花煤矿矿井正常涌水量:33200m/h,最大涌水量:600m/h。

二、中央水泵房能力核定

1、概况

中央水泵房主水仓长度151m,容量1027m3;副水仓长度89m,容量605m3,主、副水仓总容量为1632m3。MD280-43×8型(1480rpm)水泵四台(正常涌水量时:一台泵一趟管路工作,二台泵备用,一台泵检修;最大涌水量时:三台泵三趟管路同时工作,一台泵检修)。水泵额定流量340m/h;额定扬程285.6m;配套电机型号为YB500M-4;功率400KW;电压10000V;电流42A;转速1480r/min。由4台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电磁起动器启动(PBG-630/10I、AC 10KV,630A).2006年5月18日由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

#3心检验结果如下:1水泵实测流量262m/h,实测扬程228.1m;#3#2水泵实测流量262m/h,实测扬程228.1m;3水泵实测流量3#3260m/h,实测扬程227.2m;4水泵实测流量262m/h,实测扬程228.2m。综合检验判定合格。

中央水泵房排水管共有三趟,三趟Φ245×7无缝钢管由副井排至地面污水处理站,全长约810米。排水垂度275m(+650~+925)。

1)正常涌水量:Q正=200m3/h;(2014年实际Q正=100m3/h)2)最大涌水量:Q大=600m3/h;(2014年实际Q大=130m3/h)

2、能力核定(1)主仓容量核算

V=1632m>8Qs=8×200=1600m

3式中:V---主水仓的有效容积,m; Qs—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h;

满足要求

(2)矿井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1)所需水泵排水能力:Q正=200×1.2=240m3/h,Q大= 600×1.2=720m3/h;

324小时内涌水量:V1=24×200m³=4000m³

工作水泵20小时抽水量:V2=20×600 An=330×20Bn/10Pn=330×20×(260+262)/10×

440.99=348万t/a 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m/h;

3取最小的一台水泵的实测排水能力:260m/h; Pn---2005年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m/t;

根据去年的实际正常涌水量和原煤产量,取30.99m/t;

(3)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44Am=330×20Bm/10Pm=330×20×(260+262+262)/10×1.73=299.1万t/a 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m/h;

3取最小的一台水泵的实测排水能力:260m/h; Pm---2005年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t;

根据去年的实际正常涌水量和原煤产量,取31.73m/t 三、二区段截水仓能力核定

1、概况

33二区段截水仓正常涌水量:50m/h,最大涌水量:200m/h。

33212水泵房水泵房主仓容积716m,副仓容积436m。配有

3MD155—30×5型水泵3台,其额定流量为155m/h,额定扬程:150m,配套电机型号:YB315S-4,电机电压660V,电机功率:110KW,轴功率:84.42KW,效率η=75%,允许吸上真空高度:6.1m,3单级额定扬程:i=30m。经测定三台泵的实际最小流量为111m/h。

212水泵房排水管共有10″两趟,一趟由21回风上山排至1370大巷水沟,全长750米,一趟由21轨道上山排至1370大巷水沟。全长650米。

2、能力核定

(1)水仓容量核算

V=1152m>8Qs=8×100=800m

3式中:V---水仓的有效容积,m; Qs—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h;

满足要求

(2)212水泵房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An=330×20Bn/10Pn=330×20×111/10×0.58=126.3万t/a 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m/h;

3取最小的一台水泵的实测排水能力:111m/h; Pn---2005年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m/t;

根据去年的实际正常涌水量和原煤产量,取30.58m/t;

(3)212水泵房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44Am=330×20Bm/10Pm=330×20×(111+111)/10×1.05=139.5万t/a 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m/h;

3取最小的一台水泵的实测排水能力:111m/h; Pm---2005年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t;

根据去年的实际正常涌水量和原煤产量,取31.05m/t 结论:矿井排水能力为299.1万t/a。其中,南采区212水泵房排水能力为126.3万t/a。

四、223水泵能力核定

1、概况

33正常涌水量:50m/h,最大涌水量:70m/h。

3223水泵水仓容积416m。配有150D—30×4型水泵2台,3其额定流量为150m/h,额定扬程:122m,配套电机功率:75KW,3单级额定扬程:i=30m。经测定两台泵的实际最小流量为110m/h。

3配有D46—30×4型水泵2台(备用),其额定流量为46m/h,额定扬程:122m,配套电机功率:37KW,单级额定扬程:i=30m。

3经测定两台泵的实际最小流量为38.5m/h。

223水泵房排水管共有6″两趟,全长660米。

2、能力核定

(1)水仓容量核算

V=416m>8Qs=8×50=400m

3式中:V---水仓的有效容积,m; Qs—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h;

满足要求(2)223水泵房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An=330×20Bn/10Pn=330×20×110/10×0.55=132万t/a 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m/h;

3取最小的一台水泵的实测排水能力:110m/h; Pn---2005年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m/t;

根据去年的实际正常涌水量和原煤产量,取30.55m/t;

(3)223水泵房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44Am=330×20Bm/10Pm=330×20×(110+38.5)/10×0.92=106.5万t/a 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m/h;

取最小的两台水泵的实测排水能力:(110+38.5)3m/h; Pm---2005年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t;

根据去年的实际正常涌水量和原煤产量,取31.05m/t

五、1370运输大巷水沟能力核定

1370运输大巷水沟断面尺寸为500mm×500mm,经济流速取1.5-2.2m/s,取1.5m/s。故1370运输大巷水沟排水能力如下: 0.5×0.5×1.5×3600=1350m/h

六、核定结果

上一篇:防溺水宣传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学生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