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2024-04-24

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通用11篇)

篇1: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三倾斜”

近年来,横街镇不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对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在现有基础上,采用“三倾斜”的方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实处,使支持程度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一是财政支持对山区贫困行政村予以倾斜。较之平原村,山区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相对少,各方面受困于客观条件,因此镇财政对各个山区村的基层建设支持力度略有倾斜。2010年镇财政对平原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总额为10万,山区村为28万;2011年镇财政对平原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总额投入增加了20%,而山区村的增幅则达到了45%。

二是财政支持对有基层建设重点项目的行政村予倾斜。2010-2011年,东村、桃源村、林村、水家村等四个行政村创建区四星级行政村,在创建过程中,镇财政给予了该四个村1-2万元的财政补助;同时,桃源村和林村在2011年争创党务公开示范点,镇财政也给予了该二个村1万元的财政补助。

三是财政支持对党支部书记予以倾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支撑点在于村党支部书记,因此,提高他们的待遇也是镇党委关心他们的体现之一。2011年,镇党委经过调研,对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月工资在原有基础上,统一增加500元;年终奖经绩效考核,比2010年普遍增加3000元。对我镇42名任职年限在5年以上的离任村党支部书记,从2011年1月始,在区委组织部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统一增加50元。

2012-02-20

篇2: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

和基层工作的意见

中青联发〔2012〕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财政(财务)厅(局):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书记处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要求共青团组织要着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着力创新活动方式、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更好地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

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四项基本职能,努力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关键在基层。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处在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边界上,是共青团联系广大普通青年最根本、最普遍的路径和载体。密切联系广大普通青年,是共青团生命力的根本标志。

二、当前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一靠制度条件,二靠工作内容设计,三靠团干部队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共青团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在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农民工驻外团建、分类引导青年、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领域有了很多创新,在大规模抽调机关干部到基层驻点、组织高校团干部到团县委挂职、选派西部计划志愿者支持基层、大力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2010年,中央组织部与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等文件,为基层共青团工作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但同时,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比如,部分团干部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当前共青团面临挑战的工作路径转化为工作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中西部地区有些县级团委每年只有几千元工作经费,绝大多数乡镇、街道团委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等等。

三、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主要措施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不断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夯实共青团基层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不懈地狠抓基层、支持基层;另一方面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完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增强政治意识、提高业务本领、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严格自律”的重要要求,在全团已经开展的大规模团干部培训基础上,通过组织培训班、电视电话会议、收看录像等形式,加大对市(地)、县级新任职团干部以及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后专兼职团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团干部对中央要求和全团重点工作部署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推动全团重点工作

—2— 的能力和素质。

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组织方式。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层级化的组织载体,在守住县级团组织作为面向基层的“桥头堡”的基础上,努力把“桥头堡”推向乡镇街道一级,进而带动村、社区的共青团工作。另一方面,要探索推进非层级化的组织载体,运用多种符合社会机理、市场活动、情感因素、兴趣爱好和青年特点的新方式作为组织建设载体,实现对广大青年的多领域、多渠道覆盖。

强化对基层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从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支持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制度性措施,切实加强对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的财力保障。要积极安排共青团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基本职能所开展的重点工作经费,省级财政部门要督导所辖市(地)特别是各县(市、区)在财政预算中切实保障同级共青团工作经费,努力为基层团组织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经费支持。中央、省级和市(地)级团组织在安排团的经费时,也要重点向基层团组织倾斜。

团中央将会同有关部委对各地贯彻落实加强党建带团建、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有关措施和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共青团中央

财政部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篇3: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据《大众日报》消息: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 近日国家将山东省列入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试点, 首批60家合作社获5000万元财政支持。

我省确定了“集中资金、规模投入、突出重点、扶大扶强、示范引领、整体提升”的思路, 采取“自下而上、择优推荐、专家评审”的方式, 从全省8.3万家合作组织中, 遴选确定了首批60家经营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生产经营最好、与农民利益联结最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给予共计5000万元的财政支持。据统计, 这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3.84万户, 2012年经营收入23.12亿元。试点项目总投资2.84亿元, 平均每社473万元, 主要用于改善生产经营条件, 延长生产经营链条, 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开展质量认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有关专家认为, 财政支持和项目建设投资的力度加大, 将增强其市场竞争和价格谈判能力, 打造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航母”和“龙头”。

篇4: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本刊讯 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意见》。《意见》称,财政将从农业补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对农民合作组织予以支持,并推广完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多种有效经营方式。

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工作重点包括:积极推动支农项目与农民合作组织对接、推动支农项目资产移交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进一步加大专项扶持力度。

中央财政5亿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本刊讯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投资5亿元在14个省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据了解,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去年开始实施, 2012年共补助18629个农户和1095个合作社建设了28268座贮藏、烘干设施,新增马铃薯和果蔬贮藏能力80万吨,果蔬烘干能力30万吨。实施区域应季销售的马铃薯和果蔬的平均售价比上年提高了10%—20%;入窖(库)贮藏增值超过30%以上。

商务部将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SOS系统

本刊讯 记者获悉,商务部将建立并完善农产品销售SOS系统,从农产品的产地、集散地和销地三个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卖难”问题。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销售SOS系统将协助地方政府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卖难”问题。在集散地方面,加强集散地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建设。在产地方面,加强产地的集配中心建设,提升产地保鲜储运水平,增强产地农产品错峰上市。第三是销地,主要完善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性加工集配中心等设施,推动城市便利菜场的建设。

中国成功绘制小麦D基因组草图

本刊讯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历经5年努力,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组研究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该项成果于3月25日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上在线发表。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普通小麦的D基因组多样性贫乏,成为制约小麦品种改良的瓶颈。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种——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蕴含着许多优良基因。据悉,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围绕小麦基因组的精细图与单倍型图谱构建、小麦种质资源的变异组学与基因发掘等方面攻关,有望使我国的小麦研究在未来5年内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网购食品纳入河南食品安全监管范围

本刊讯 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厅了解到,河南省近日出台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中,首次将网购食品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篇5: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活动方案

一、项目启动时间

根据省上安排,7月份,全省民间组织管理培训班在庆阳举办,借此机遇,庆阳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拟定于7月15日前组织启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

二、项目启动地点

拟在庆阳市社会福利院举行,准备将院综合楼一楼大厅前布置为主会场,做一面背景喷绘图,集中反映该项目的标志与主题。

三、项目启动宣传

一是氛围宣传,在综合楼正面做6条条幅,宣传项目的主旨、法规、政策;二是利用媒体宣传,准备邀请庆阳电视台、广播台、陇东报社记者,大力宣传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在庆阳启动实施活动内容;三是通过参会人员做相关宣传。

四、项目启动看点

拟定于庆阳市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作为项目启动的主看点,现场观摩孤残儿童康复训练及康复器材使用功能作用。

五、项目启动参加人员

除省、市有关领导参加外,准备邀请省康复专家参加,现场指导康复工作。同时邀请市特殊学校学生参加。

六、项目启动议程

篇6:如何做好涉农街镇财政资金监管

关键词:街镇财政,涉农,资金监管

0 引言

街镇财政, 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 处于整个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是财政服务“三农”的窗口。涉农街镇(以下简称街镇)财政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是当前街镇财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目前街镇财政资金监管现状来看,新形势下此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财政资金监管水平的提高。

1 加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意义

财政资金监管作为监管依法理财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有力保障。加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街镇财政发挥就近、就地监管的最终落脚点。

具体来说,加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意义在于:一是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迫切要求;二是促进街镇财政职能转变的有力推手。

2 街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资金监管流程流于形式,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由于街镇财政所人手少,业务量大,加之街镇财政资金监管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来明确相应的工作要求,使财政资金监管流于形式,工作没有主动性。主要体现在: (1)一些监管流程要求不符合实际,与基层财政管理制度、管理机制距离较大,太过理想化;(2)目前财政所存在人员不足、年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对公开公示、抽查巡查情况记录,要完全达到监管所规定的动作,有较大难度;(3)监管报表设计不合理,内容填报过于详细,工作量大,其实基层管理根本做不到,造成应付差事,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2.2 监管范围不足,监管能力相对低下

一方面, 农业、水利等相关涉农部门多头下达涉农资金,并实行区级报账制,由于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区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项目实施地的街镇财政所无权过问,街道财政就地、就近的监管职能没有得到发挥;另一方面,目前没有开发财政资金监管系统,与预算管理、OA等相关的系统平台无法衔接,不能反映资金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拨款文件、具体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等,而且多项资金在同一科目核算,难以清晰直观地反映每项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街镇财政的某些资金来源性质不明,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反映滞后。

3 建立健全街镇财政资金监管机制的对策

3.1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监管行为

加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从制度完善、细化办法着手,不断促进街镇财政资金监管流程的完善。按照街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具体要求,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重大资金审批、资金使用公示、项目验收等相关制度。同时,细化资金监管程序和办法,制定具体细则,可把惠农资金分为农业、经建、教科文、社保和其他等五类资金,建立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的申报、审批、拨付、使用等程序公开制度,资金的办理程序、方式,结果公开公示,接受监督。

3.2 科学构建系统平台,确保高效监管

建立街镇财政资金监管平台,构建区、街镇联动、协调一致、资源共享的资金监管体系。区财政部门成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协调、相关业务科室参加的监管领导小组,农村科负责牵头组织,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明确监管范围,将资金监管贯穿整个街镇财政工作全过程和具体业务之中,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在现有的预算管理、国库支付、办公自动化等软件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平台,并将功能延伸到街镇财政所,达到关键监管目标。一是通过文字图片,真实完整地反映全区各街镇资金使用状况,项目进度和监管状态,提供各类分析数据。二是及时、完整地将信息通达到位。区财政各职能科室下达文件和资金指标时将信息及时上传监管平台,财政所在第一时间就能知晓本街镇指标的数额、资金性质、发放标准、发放时间、工程地点、招投标情况及完成时间等信息。财政所负责人将监管任务及时分配给监管员,监管员适时监管,并将监管信息、巡查记录、图片上传监管平台。三是关注资金的安全和支付的进度。区财政相关科室,依据财政所监管结果合理安排资金拨付,财政所依据监管结果支付工程款。

3.3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是不断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强有力保证。针对当前市财政部门队伍的实际现状,应注重在业务素质、窗口形象、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尽快全面优化街镇财政的新形象。笔者建议:(1)提升财政队伍的业务素质,应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省市级财政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对街镇财政资金监管人员要强化业务培训,重点培训政策执行力、资金监管的业务技能及实际操作程序,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2)提升服务窗口的形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资金监管要求,以建设窗口形象为载体,改善办公环境、服务大厅环境、活动场所环境,设立惠农资金补贴窗口、项目办理服务窗口及群众来访窗口,提升各窗口的服务质量;(3)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对办公场所设施设备等的资金投入,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复印机、触摸屏、显示屏等办公设备设施,改善财政所办公条件。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区、街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平台,使街镇财政工作实现信息化,提高办事效率和监管能力。

4 结语

篇7: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财政支持;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和相关服务的农民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以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分配和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作为农业大县,江西省宁都县加快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宁都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作为国定贫困县,宁都县近年来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催生了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截至2015年底,全县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1个,加入农村经济组织的会员16100个,吸引和带动农户9.2万户;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现有资金总额15484万元,年经营收入22528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20余元。

(二)现实作用。

1.促进产业规模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通过“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形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如全国示范点、宁都田头草席专业合作社,一头联着农户,一头联着市场,自1997年组建后,指导席农进行专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做强做大,使该镇成为全省“草席之乡”,辐射全县10多个乡镇。目前,全县已形成三大主导产业(黄鸡、脐橙、蘑菇)和十大区域特色产业(优质稻、杂交水稻制种、红薯、席草、白莲、茶叶、蚕桑、烟叶、生猪、罗非鱼),已建成产值超500万元的龙头企业20家。

2.促进利益集群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大特点是,在组织内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外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农村形成了一个个先富起来的利益群体,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黄鸡产业合作社、蘑菇专业合作社、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创建,使该县诞生了数以百计的“十万元户”、“百万元户”。

3.促进农民组织化。在“自愿、平等、自主、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农户,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原来政府不好办、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如引导产业、调节市场、调节供应等,通过合作组织能起到较好的自律、自为作用。如梅江养猪协会,2004年运作以来,根据县城人口集中、食肉量大的特点,与定点屠宰中心、屠商协调,安排会员的生猪出栏、日平均屠宰生猪120头,既提高了养猪户的收益,又满足县城肉食供应。

(三)存在问题。

1.组织层次偏低。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多数为社团性质,企业性质的较少,处于“官办”、“牌子”性质的较多,组织内部产权不明晰、机制不健全、章程不规范、权责不明确、交易手段较单一、运作水平较低。

2.辐射能力较弱。一些合作社(协会)只限一村或若干少数农户中联合,企业多是在购销流通环节,难以发挥辐射效应。就全县来说,按现有6100个会员参加合作组织计算,其覆盖面约2—3万人,覆盖率不超过全县60万农村人口的5%,这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也是很低的。

3.抗风险能力不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经济实力,没有必需的公积金和风险基金,发展后劲不足,抵御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能力不强。

4.发展环境不优。由于条块分割,受部门利益驱动因素影响,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不足,引导不力,服务不到位,主动帮助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困难不够;融资困难、投入不足,单靠合作组织自身积累,发展难以为继。

二、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为加快和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宁都县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发展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税务、工商、金融、财政、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在减免各种税费规费、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财政支持上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县乡两级财政要安排试点示范的预算经费,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各乡镇每年安排1—2万元,用于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从多年来的运作情况来看,其成效是明显的。例如,省级示范点、宁都长胜镇蘑菇专业合作社,从2005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每年得到省、市、县、乡四级财政扶持资金,目前该社已发展到50万m2的种植规模,按每户菇农的菇房平均占地面积2000m2计算,每户菇农年均纯收入近3万元,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直接受益800万元,劳动力工资增加500万元。

与此同时,财政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也出现了新问题,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绝对数量多,财政直接支持资金相对总量少。宁都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161个,涉及农业产业化的各个领域、每个环节,而县财政每年直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仅有100万元。累计省、市、县、乡财政,每年财政支持总额充其量才300万元左右。二是支持硬件建设资金相对较多,支持软件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在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资金总量不多的情况下,在投入的比例上也不协调,大多倾斜在完善基础设施上,而对技术培训、品牌宣传等一些软件建设的投入甚少,甚至没有涉及,直接影响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后的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县乡财政支持相对较多,省市财政支持相对较少。宁都县作为贫困县,县财政每年能直接安排资金100万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比省市财政扶持情况,省市财政支持资金总量只有县乡财政支持资金的1/5。

三、加大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度的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财政扶持重点应在“三扶一保”。

(一)扶“基”,即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众所周知,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和前提。财政支持首先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基础设施,添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如土地征用,水、电、路的“三通”等,扩大硬件规模,为提高服务功能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扶“智”,即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包括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可以说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与智力支撑。对于软件建设,合作社成员在思想意识上是不夠重视的,在资金的承受力上是力不从心的,财政支持力度也远远不够。因此,财政要齐头并进地扶持软件、硬件建设,彻底改变重“硬”轻“软”的状况。

(三)扶“牌”,即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品牌培育、宣传推介方面的扶持。打造品牌、宣传推介,需要不少资金,这就需要财政给予大力扶持,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产品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和产品推介,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服务能力,实现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

(四)保“险”,即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提供财政支持。针对专业合作组织抵御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的能力还很弱的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财政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并为其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风险防范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时,能够有效地迅速恢复生产和经营。

篇8:完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

一、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近几年,随着地方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 (相对农村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 。虽然中央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维护财政支出,但是缺乏规范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因而尽管中央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增加较多,但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在整个财政支农支出所占比重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在目前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50.8%,其中,西部地区为68.6%,中部地区为53.1%。因此,虽然地方政府在原有的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较小的基础上,可大幅增加财政支持力度,但是目前这种超过20%的增幅不可能持久,持续稳定的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在地方财政支农体系中仍然没有形成。

(二) 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效率低下

1. 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

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各地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这必然导致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2. 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

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 (目前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有农业、林业、水利、农机、计划、扶贫办、农发展、民政、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10余个部门) ,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能,在农业投入的立项、上级部门资金的争取、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各行其政,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同时,由于中央支出项目一般都要求地方政府安排相应配套资金且地方支农项目资金大多来源于中央各部门,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

(三) 缺乏完善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2008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50多个县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时发现,一些地区在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总额增长的同时,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财政支农资金“空投”和被挤占挪用现象很突出。财政支农资金在科学的被分配以后,资金的使用就成了关键。能否将资金真正落到实处,是财政支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假如支农资金不能真正投入到支农项目上,再合理的支出结构,科学的分配方法都将成为一纸空文。所以,目前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来讲,就是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来审计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保障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顺利、健康的实现。

二、完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的思考

(一) 健全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从财力增长情况看,已经有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可能和基础。如“十五”时期,中部地区河南省的温县财政收入比“九五”时期增加19541多万元,年均增长31%。同期温县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比“九五”时期增加4952多亿万元,年均增长速度稍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25%。由此可见,各地财政收入总量和支农支出总量的变动趋势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基本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现有的财力状况显示: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已经具备条件。建立这一机制既可使财政支农投入保持一个均衡、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农民和其他市场主体的投入积极性。因此,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尽快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具体来讲,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要高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幅度,每一年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切实保证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探索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对农业投入。

(二) 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

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必须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支农资金类型,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地方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效率。

整合支农资金,主要是通过调整机构和职能实现农业资金整合。按照“减少交叉、强化协调、适应市场、增加服务”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尽量减少职能交叉,建立能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灵活、有效整体调控的管理体制,有效解决农业农村运行机制各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构建相对集中、便于协调、高效灵活的机制配置政府支农资源。

(三) 创新资金分配机制,调整财政支农方式

近年,各地对财政支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在专项资金管理上,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因素法和公式法分配,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等实行标准文本管理和专家评审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等实行公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资金分配程序,提高了资金分配的公正、公平性,增强了资金监督管理透明度。

首先,在支农方式上,要尽量增加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数量和种类的制度和措施,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粮食和现金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提高农民直接受益程度,进而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

其次,在支付方式上,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到位率和资金使用率。如重庆、宁夏、安徽等地实行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运行成本,保证了资金的安全。

最后,积极引导其他主体增加农业投入,促进资金流向农业领域。如“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采取贴息、资助农业保险等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等。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国家与农民、财政与其他经济运行主体的关系,积极创新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分配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

(四) 完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1. 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项目管理的会计核算工作。

财政支农资金从筹措、使用到产生效益形成了财政支农资金会计核算、监督和检查的内容。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各项支农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去向,为控制和监督项目工程实际进度和资金情况,考核评价效益和审计监督提供基础资料。

2. 发展“报账制”,解决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财务管理。

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资金的“管”和“用”分离,科学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行、管理、监督程序,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部门监督约束不力的局面和解决资金使用中的违纪问题。

3. 建立不定期审计制度。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除了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支农资金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审计部门对支农资金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审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五) 完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分项建立支农资金考核评价制度,量化指标体系,对支农资金进行考核评价,奖优罚劣。对于财政支农资金是否如期到位、项目是否如期竣工、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主管部门、财政和审计部门必须进行综合考核评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目前,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存在效益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很难对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进行精确测量。所以各地要结合农业自身的特点,从资金配套率、资金到位率、生产性财政支农资金经济效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财政支农资金环境效益等方面,制定具有地方意义的考核指标。

实际上,通过对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定量考核,可以明晰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财政支农工作中的偏差,及时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服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7) :48-57.

[2]周建南, 阮文彪.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20) .

篇9: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一、通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成立专业合作社1965个。在这些专业合作组织中:种植业1113个、养殖业404个、其他44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有社(会)员33827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9.89%。社员人均纯收入15400元,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6300元。

通化市本级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社77个。其中:种植业54个、养殖业17个、其他6个。注册成员931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0.27%。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近年来,农民的分散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矛盾,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高产不高效,生产难流通”的问题。在解决上述“三难”问题上,农村民间各种技术信息组织有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技术服务,聚集人才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职能在于为农民发展经济提供各项服务。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的高产出主要依赖于农业的高科技,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发挥其自身独有的技术服务作用,通过其特有信息传递网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科技信息。例如辉南县团林镇农民技术研究会从2000年3月份成立以来,每年都由该技术研究会会员共同集资聘请农作物育种、种植、果树栽培、家禽和牲畜饲养、防疫等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能人为农民授课,并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一共举办三届农民技术节,参会农民达9万余人次,引进全国各地高科技项目168项,已经落实项目48项。

(二)规范生产,拓宽市场的作用。由于广大农户长期处于家庭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当前农村产业多而不精的局面,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力。农民协会通过自身的组织作用,将从事相同产业的农户组织在一起,形成多户联合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辉南县抚民镇森林资源丰富,木制品加工业成为抚民镇乡镇企业的主导产业。全镇有86户从事木制品加工,从业人员2100人,加工生产8大系列26个产品。该镇木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规模、加工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生了一系列政府部门和业主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群体大规模、个体小规模,不利于扩大再生产;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利润低;业主整体意识差,互相拆台,竞相压价;市场狭窄,回款不畅,流动资金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9年抚民镇成立了木制品行业协会。对木制品行业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组织会员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国内外木制品行业的技术、生产、销售及消费动向和发展趋势,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首先,采取了“三统一”、“两提高”的措施,即统一用工价格、原材料价格、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档次,扭转了业主间相互拆台、竞相压价的局面。其次,解决了木制品行业经营过程中三证(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原木购人发展)名称不一致,不能办理运输检疫手续的问题,为业主提供了方便。另外,协会还及时为业主提供信息和法律咨询服务。抚民镇木制品加工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67%,每年向国家交纳税金78万元。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通化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提高我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适应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模不够。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多数还只限于本乡(村)范围,没有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大型专业服务实体,制约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种植、养殖规模的扩大,无法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二是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合作社等经济基础薄弱。目前我市的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合作社,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积累水平低,缺少资金,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缺少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无法建立起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系统,致使信息滞后,失真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日常业务洽谈、广告宣传 、外出考察、信息收集都需要一定的费用,而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仅靠服务获取报酬来满足日常经费支出。由于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水平很低,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在这种情况下,各层次的服务难以正常运行,服务功能弱,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

(一)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负责人素质偏低,经验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由于大部分农民合作组织处于松散经营状态,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因而往往是合作组织的能人驾驭其经营运作,成员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极易损害农户(成员)的利益,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良好初衷相背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创新,几乎没有经验可借鉴,管理者或成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统一思想,最主要的是缺乏法律意识,整体功能无法很好发挥。例如,农户交货时,以次充好、掺假掺杂等现象时有发生,成员与成员、成员与合作组织之间也容易产生摩擦。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都不强,合作组织往往缺少能够驾驭其运作而又诚心诚意为农户利益着想的能人。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力不强,投入相当有限,服务功能较弱,效益作用不够显著。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合作组织成员的原始资本积累非常有限,以他们为主体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经济实力先天不强。大部分合作组织的注册资本都在1—5万元之间,有限的资本难以置办所需的经营服务设施和取得技术资源。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经营农业产品,风险大、利润少,分配上向成员个人倾斜,因而合作组织的自我积累能力弱。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机制和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其他资本的进入。合作组织强调的是按产品分配,保障成员的权益,社会资本则追求资本利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社会资本的可能性很小。总之,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内功薄弱、后劲不足的现象。

(三)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极不平衡,差异性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合作组织的性质和成员的利益,也决定了合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从总体上看,通化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先天不足”。第一种是由农业企业变形而来的合作社。一般都有一定的经营设施和生产经营技术资源。这部分合作社家数不多,其中有的实质上还是“公司+农户”的模式,与生产者的平等合作关系还没有完全确立,经济利益关系并不密切。第二种是由产业较好,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有一定资本积累的生产、经营大户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在经营服务设施上有了一些投资,也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技术资源,有简单的经营场地和办公设施,但仅停留在产品挑选分级、一般化的经营上,为会员(社员)提供服务不显著。这是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体。第三种是由一些经营散户组成,几乎没有经营设施和固定资产,组织较松散,抗风险能力很弱,随时可能被市场淘汰。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制定了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等,并且章程、制度较规范,有董事会和监理会,但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等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具体执行。还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很不完善,仅有几条简单的规定,且疏于管理,执行不到位,社员的利益难以保障。

总之,通化市的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于低、散、小的经营状态,组织不够健全,抗市场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总体覆盖面也较小。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成长缺钙期”,亟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以引导和扶持。

四、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优化其运行环境,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财政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重点,重视效益。要注重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起步阶段和功能升级阶段的扶持,既能“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财政支持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搞好基本建设。财政可会同水利、农业等部门对农田基本建设、水电设施配备、厂房修建及产品深加工设备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二是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建立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财政部门应加快自身职能转变,积极改革支农方式,建立新型、有效的支农新模式。积极优化农村经济运行环境,逐步形成通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间接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新格局。

(一)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从预算内、预算外筹集资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如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办法,完善财政资金配套投入机制,形成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入制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各级财政部门要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开办费、信息设备购置费用、优良品种引进费用等给予必要的扶持,以使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网络环节上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就是效益,没有信息就没有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安上“千里眼,顺风耳”,帮助农民掌握国际、国内的市场信息,使他们心明眼亮,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知道怎么种,怎么经营,加快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快致富步伐。具体地说,各级财政要支持农民合作组织配备电脑,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培训班,引导他们从网上获得经济信息,学习网上交易,在网上寻求商机,从而把经济搞活,农产品生意做大、做强。

(二)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素质,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一是财政要增加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有计划、有重点、系统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社员开展以提升管理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知识更新为主的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的素质和技能。通过技术讲座、专业培训、电视大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力争使80%以上社员接受科技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队伍,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二是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三)大力支持农业科技项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名优产品,支持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富民项目,重点支持品种改良、深度加工、科技服务等,从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建立一个规范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民办是前提,树立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坚持民管是基础,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决策,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等行为。二是组织与会员之间要结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要建立健全各种运行机制,主要是自我服务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

篇10:横街镇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 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赋予了林业更加重大而特殊的历史使命, 要求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结合当前林业新形势, 国家林业局提出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 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 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家对林业的财政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林业生态建设修复作用不断增强,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我国民生林业发展却相对滞后, 具体体现为三对矛盾: 林业投资加大与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矛盾; 林业快速发展与林农、林区职工收入水平长期低位徘徊之间的矛盾; 林农、林区职工与当地农民或从事其他行业的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矛盾。据统计, 2012年,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 769元, 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3 611元, 仅为全国平均工资的50. 5% 。林区居民收入低、林农生活水平长期落后, 已经影响到林农和林业职工的生产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影响到林区稳定和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

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有机整体, 二者应相互促进, 彼此统一, 协调发展。在大力倡导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 促进林农增收, 把林区居民的收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这有助于改善林业生产和资源保护条件, 为林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需要政府扶持。提高林区居民收入水平、解决林业民生问题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因此, 在公共财政框架体制下, 如何制定和实施林业财政政策, 既能促进生态建设与保护, 也能促进林区居民就业、创业、兴业, 既要“兴林”也要“富民”, 这应成为财政、林业部门在研究制定林业公共财政政策时考虑的重点。

二、公共财政投入支持林业民生建设情况

( 一) 财政支持林业民生建设规模持续增加

近年来, 国家财政不断加大林业民生建设,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并取得显著成 效。以林业棚 户区危旧 房改造为 例, 2011年安排中央投资60. 4亿元, 新增供热等配套基础设施投 资4亿元; 2012年继续安 排中央投 资182. 37亿元, 比上年增加投资200% 。这些投资有效改善了林区生活设施条件, 有效破解了林区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难题, 成为60多年来林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 二) 林业财政政策向民生倾斜,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

近年来, 中央政府在对林业的指导思想和扶持政策上, 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 更加关注林农和林区职工收入的提高。例如《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森林抚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 “集体林抚育任务原则上由村集体或农民自己完成, 以保护其经济利益”。在林业财政政策和林业投资结构的调整上, 民生特征更加突出。例如启动森林抚育补贴和造林、林木良种培育的补贴政策, 扩大补贴范围; 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同时, 帮助解决林区富余职工就业和生活困难等问题; 加大对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投资力度, 结合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 帮助贫困林场实现脱贫; 扩大林业贷款贴息规模、调整实施有关林业税收扶持政策、将林业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等, 进一步减轻林农和林业企业负担, 帮助支持林业生产和林业企业发展; 出台林业金融扶持政策, 实施扩大林业保险试点范围, 实施完善林权抵押贷款, 鼓励林农和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金融扩张和发展等。这些林业财政政策对促进林业发展和林业民生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公共财政投入在支持林业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财政投入对林业民生建设意义重大, 作用突出, 但是因政策制定不完善, 政策执行有偏差, 致使林业财政投入在提高林农、林业职工收入, 促进林区繁荣和林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投入不够。公共财政投入林业民生建设资金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用于林业民生建设的投资比例偏低; 投入林业民生建设财政资金主要是用于解决林区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与提高林农收入, 促进林农致富关联不大。2012年, 林业投资实际完成3342. 09亿元, 其中, 用于林业民生工程的资金为245. 46亿元, 仅占林业投资完成额的7. 34% 。

二是资金来源不够稳定。涉及林业民生建设特别是有关提高林农收入的财政投资大部分都属于非经常性项目, 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是资金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 我国对林业财政投资的效益评价侧重于经济效益评价, 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比较笼统, 特别是社会效益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 指标设置比较简单, 没有固定模式, 不利于引导政策执行者和落实者重视和发挥林业财政资金促进林农致富的积极作用。

四是投资标准不合理。现行林业财政投资一般按照定额预算的模式进行管理, 但是定额标准的测算比较粗放, 没有充分贴合林业建设实际; 投资定额中人工成本支出比重偏低或不明确, 不利于调动林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投资标准固化, 一经确定很少或很长时间不再调整, 违背了林业生产活动的规律; 建设内容宽泛, 重点不突出, 无形中降低了劳动者的单位收入。

五是政策创新不够。许多林业财政政策还比较保守, 对林农收入补贴的重视和使用不够, 缺乏对林农的直接补贴。

六是政策执行不到位。许多地方的林业管理部门和单位对林业财政资金理解比较片面, 普遍强调生态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 导致了林业财政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例如,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森林抚育补贴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 “集体林抚育任务原则上由村集体或农民自己完成, 以保护其经济利益”。但是, 在森林抚育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 有部分承担抚育任务的单位, 采取招投标的形式, 将抚育任务承包给了林区职工或林农以外的工程公司。虽然这种做法对森林抚育工作质量的影响不是太大, 但是忽视了林区、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职工、林农人数较多, 现有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偏少, 就业压力依然存在的现实情况, 无形中剥夺了他们再就业的机会, 有违财政补贴资金帮助解决林农、林区富余职工就业和生活困难的初衷。另外, 补助性质的林业财政资金本身就不能满足建设任务的全部资金需求, 这种工程外包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必将部分财政资金以税收形式返还财政, 既增加了运行成本, 也不利于财政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四、完善公共财政投入的思考和建议

( 一)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在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 将林业纳入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将包括林业民生建设的林业部门各个项目的资金、经费纳入公共预算的科目和项目, 建立财政资金支持林业民生建设的稳定渠道。

( 二) 拓宽投资渠道

要在稳定现有各项林业投入的基础上, 争取新增财政支出向林区和林农倾斜, 调动中央、地方、林业企业等各方积极性, 推进解决地区间财力不平衡问题, 协调各方共同缓解和解决林区贫困问题。

( 三) 推进和完善林业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制度

林业财政投资效益评价应该根据林业工程特点, 结合工程目标, 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衡考量, 特别是在民生问题比较凸显的形势下, 适当增加社会效益评价的比例和份额, 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 积极引导政策执行者和落实者重视和考量林业财政资金对提高林农收入的积极意义。

( 四) 及时更新和调整财政投资标准和建设内容

财政投资标准的测算和财政项目的建设内容要充分考虑林业生产特点。首先, 投资标准要加大人工成本或工资比重, 激励和调动林农和林业职工的生产和建设积极性。其次, 根据实际成本的增加及时修订更新投资标准。可以由国家制定原则性意见, 各省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细则, 使财政投资与林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第三, 对作业设计内容严格把关。根据林业生产建设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要, 进一步细化作业设计内容, 突出当期的建设重点, 从而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 集中解决当前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比如森林抚育工作, 其作业设计要根据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动态调整, 强调各个阶段的主要技术规程要求, 在重点解决林木生长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同时, 促进提高劳动效率, 增加劳动者收入。

( 五) 创新财政资金补贴方式

对农民实行普惠制的收入性补贴政策, 是国际通行的财政支农政策的核心。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 农民收入中50% 部分来自政策性补贴。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财政补助政策, 仿效农业直补的方式, 在造林、良种繁育等项目上采取林农直接补贴的方式, 使林农直接受益。

( 六) 转变观念, 落实政策

篇11:宁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

宁波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各类支农惠农补贴,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宁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投入,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量稳定增长。

2007—2012年宁波市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甬党[2007]1号)、《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甬党[2008]1号)、《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甬党[2009]1号)、《关于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若干意见》(甬党[2010]1号)、《关于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甬党[2011]1号)、《关于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甬党[2012]6号),其中有五个是一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并根据宁波实际,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工补农,努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06年以来,全市财政投入“三农”建设资金达619.2亿元,其中:2006年投入55.3亿元、2007年投入74.9亿元、2008年投入91.7亿元、2009年投入103.5亿元、2010年投入124.6亿元、2011年投入169.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宁波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注重民生,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紧紧抓住“百千工程”(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这个“龙头”,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加强水利、农村生态环境、渔业基础设施、气象应急预警系统等项目建设,巩固发展基础,保障城乡公共安全。以水利建设为例,全市大中型水利项目以及山区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水源地保护等民生基础设施投入,2007—2011年连续五年超过40亿元。

2.围绕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加强农业产业重点区域建设。全市以80万亩粮食功能区、105个产业化基地、20个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建设区域,提高档次、持续投入,保障宁波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以及肉禽蛋奶等基本副食品的有效供给。

3.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提高示范引导效应。积极推进项目区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建设和带动明显、联结产供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着力提高示范引导效应。

(三)强化统筹,促进城乡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1.认真执行免费义务教育保障政策。从2008年春季起全市实施义务教育免收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政策,全市62万名学生享受了免费义务教育。2011年,宁波市出台了《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实施方案》(甬政办发〔2011〕124号),在全国率先实行职业高中免费教育,全市8万余名职业高中学生每人每年可免4000元,尤其是涉农专业在校生,实施免学费的同时还免住宿费,仅学费减免一项,市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同时积极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环境,鼓励公办学校加大接纳力度,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深化义务教育保障政策改革,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

2.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逐年扩大,人均筹资金额和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311.7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97.59%,人均筹资水平达到411元。2012年各地均调高人均筹资水平,其中北仑区、镇海区分别提高到856元和880元,全市人均筹资水平达到540元,财政人均补助300元以上。推进新农合结算方式创新,参合农民在社区医院门诊和市级定点医院看病可刷卡直报。

3.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挂钩,16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养老保险。2011年,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8万,享受人数72万,基础养老金享受率均达到100%。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宁波支出低保金2.07亿元,43533户67585名低保对象受惠。从2012年1月起,随着奉化、宁海、象山最后一批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农民拿上了和城镇居民数额一样的低保金,这标志着宁波市成为浙江首个全面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5年来,宁波农村低保标准每年都在提高,从2007年月人均160元至210元增加到了目前的月人均465元至525元,增幅最快的县(市)区增幅达到192%。

4.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连续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业影片公益化放映。全市积极推广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活动,市财政埋单免费把优秀文艺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2012年又在“天天演”的基础上延伸实施“天天看”、“天天读”、“天天乐”等七大“天天”品牌。

(四)完善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安全。

2007年以来,宁波市积极做好强农惠农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订完善。据统计,市本级修订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生态公益林、农作物良种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循环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医疗救助、渔业安全建设、农家乐等三十余个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了各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监督力度,不断完善招投标、项目公示、监理、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nlc202309030335

二、宁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由于受现有体制和传统投入格局等影响,宁波新农村建设在财政投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投入主体不明。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受益面较广的公共产品,也包括受益对象单一的私人产品。纵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可分为政府投入、行业投入、村级投入、农民投入和社会投入,但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明晰,事权与财权不统一,造成新农村建设投入责任模糊,各级政府如何分工,哪些归政府投入,哪些该农民承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二是投入总量不足。由于长期重城轻乡,农村建设投入长期不足,致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农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仅村庄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所需的资金就达数百万元,目前的投入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三是投入重点不突出。当前各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面面俱到,投入重点不突出,存在“撒胡椒面”现象,而且投资面重叠,难以集中发挥效率,支农效果不明显。

三、提升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打牢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财力基础。

加大公共财政扶农支农,逐步形成财政投入主导、社会资本辅导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一是确保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按法定比例增长。按照《农业法》要求,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保持财政支持“三农”的总量、增量、增幅和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加强涉农政府性基金筹集。做好水利建设基金、土地出让金、海域使用金、水资源费等政府基金的筹集工作,按照“增加市级财力、均衡县级实力”的思路,适当调整市县在各类支农政府性基金的分成筹措比例。对相对欠发达县,在市县分成比例上实行适当倾斜,而对老城区、开发区等特殊区域,因支农范围较小,加大市级分成比例。三是合理划分市县支农事权和职责。按照事权财权相结合原则,合理科学地划分市、县两级支农事权,落实地方支出责任。对跨地区的水利流域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粮食功能区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海洋利用保护等重大项目,市级财政承担比例多一点。对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以及其他一些面上项目,应以市级财政带动、县级财政投入为主进行事权划分。四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投入激励机制,调整、放宽农业农村投资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鼓励企业与少数旅游资源丰富的村,组建旅游开发公司,对整个村进行开发和运作。建立企业捐资免税的便捷政策通道,对捐资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并由政府授牌或冠名等形式,表彰鼓励捐资建设新农村的企业。企业经营者可按规定程序兼任村主要干部或两委会成员,直接参与村务管理。

(二)调整投向结构,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加大水利投入,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以宁波市“十二五”水利规划为依据,全面推进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境内骨干河(支)流、山区小流域、山塘等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加快城镇防洪工程,进一步提升宁波市防洪减灾能力。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支持饮寸水库及引曹南线等境外引水工程,为宁波未来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二是稳定粮食生产,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围绕实现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目标,大力加强市、县两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幅度提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财政补助标准。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等惠农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产品种,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加速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延伸。支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工作,选择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规模的村启动中心村建设。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全面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优先选择关系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启动镇乡河网水系综合治理,加大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力度。四是支持农业领域生态建设,有效发挥农业生态保护功能。支持以平原绿化为重点的林业建设,推进沿海森林屏障建设,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工程,增加林业碳汇。突破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的制约,建设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三个海洋牧场,努力使宁波市海洋渔业跃入一个“耕海牧渔”新时代。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三)强化“造血”功能,增强村级经济和农民出资能力。

村级经济经营得好,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资金。应不断增强村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筹资能力。全面落实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明确征用土地时,市、县、镇必须落实村级集体经济用地指标,落实用地指标,引导村级集中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三产项目。同时积极引导村级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一是开展土地开发。集中利用土地开发整理所得指标,在开发建设区域联片安排所辖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物业等项目。二是发展旅游经济。支持村级积极利用村级的水源、景点等优势资源,采取资源入股、使用权转让等方式,发展小水电、休闲观光旅游等获取收入。三是利用物业增收。鼓励村级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建设标准厂房等物业,采取出租方式,获得稳定租赁收入。引导村级挖掘村内存积的闲置资产潜力,对空置的建设用地和房屋等进行改造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四是进行资产经营。政府加强服务,引导货币资产较多的村,可跨区域从事资产经营购买房产、土地、水源、景区等产权或使用权,通过开发或改造升级,获取增值收益。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投入主体,要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出钱出力。一是增强农民的出资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民自我组织参与市场、自主创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培育更多农民“小老板”。二是激发农民的出资意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赞同不赞同、拥护不拥护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农民认为该办的事就办,不该办的事就不办,让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决策。三是引导农民投工投料。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自己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料。

(四)加强资金监管,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重视加强资金的统筹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加强部门协商,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市级成立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牵头人的支农资金整合协调领导小组,促进在同一项目区内资金的统一协调和互补,根据新农村项目建设的缓急,统筹指导安排资金。以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新农村资金为平台,整合统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资金,采取项目统一打捆申报方式,集中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产业园区、水源地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注重考评结果,深化绩效评价工作。加强中央、市财政项目的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建立引入第三方机制,完善和深化水源地保护、山区小流域治理、农民饮用水、新农村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的绩效评价。加强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事务的评价权,不论是上级支持建设的项目,还是由村级出资和村民筹资筹劳参建的建设项目,都要由农民群众参与评价。对群众意见较大的,组织进行审计和评估。注重考评结果的采用,奖优罚懒,增强绩效考评的监督约束力。三是发挥乡镇财政优势,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逐步将上级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支农惠农项目资金,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充分发挥乡镇就近监管优势和基层财政职能作用。明确监管职责,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资金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严把项目申报关,做好项目公示、跟踪、实施、资金监管。四是防微杜渐,强化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督检查。针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密切配合财政监察机构、审计部门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检查。建立常态化部门财务检查机制,试行开展委托中介机构对涉及新农村建设单位领导离任责任审计工作。强化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监管,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实习队规下一篇:山东白酒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