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政治制度特点

2024-05-18

秦朝政治制度特点(共6篇)

篇1:秦朝政治制度特点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1)皇权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2)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3)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朕为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篇2:秦朝政治制度特点

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制

C.加强中央集权

B.增强地方权力 D.打破世袭特权

解析: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目的是加强对六国王子皇孙、富豪的控制,削弱他们的实力,体现的是秦朝统一后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表述与材料的意思正好相反,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C 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书绳简策的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秦朝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②错误;廷尉由皇帝任免,④错误,故排除②④。

答案: C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材料不能说明()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B.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 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 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解析: 御玺专属于皇帝,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皇帝之玺、天子之玺、信玺、行玺等区分表明有内外两套系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的官员的大权总揽于皇帝,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提升效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4.(2017·湖北黄石高一月考)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解析: 本题材料“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反映了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程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因此选D项。A项属于中央集权,与材料不符,B、C两项都违背所学知识,都排除。

答案: D 5.(2017·湛江高一调研考试)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C.独断性和随意性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解析: 中央集权下,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与题意皇帝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避皇帝嬴政的讳”,“政月”改为“正月”可知并未体现神权,故B项错误;为避讳改称谓不能体现皇帝制度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故C项错误;因犯讳改称谓,以达到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形象,故D项正确。

答案: D 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C.皇帝任命

B.考试选拔 D.地方推举

解析: 本题的重点落在秦朝的郡县制上。秦朝时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以及郡县长官都是直接由皇帝任免的。故选C项。

答案: C 7.(2017·黑龙江哈尔滨高一统考)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第(1)问,态度可结合材料中信息“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判断得出;原因的分析应结合秦朝统一前后社会状况的变化得出。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史实不难判断;第二小问应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要求只回答积极影响。

答案:(1)支持(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2)不能。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

篇3:秦朝政治制度特点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在原始社会时期主要的建筑形式为木架建筑以及穴居等,奴隶社会开始出现青铜工具,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等。商朝后期,我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以统治阶级建筑为中心的大小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是夯土筑造,宫廷一般建筑在高大的夯土台上面。战国时期,秦朝建筑建筑规模空前强大,宫殿建筑形式非常丰富,在建筑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夯土台和高台建筑开始盛行,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王朝,秦朝时期出现的最著名的建筑主要是宫殿、万里长城、陵墓等。在秦始皇时期,不断扩建咸阳城和秦始皇陵墓,此时建筑的长城达到了3000余公里。在中国古典建筑思想中,讲究风水学说,严格遵循天人合一的观念,建筑的发展就是一种文化的发展。秦朝建筑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秦文化的特点,这点在下文具体的讲述。

二、战国时期秦朝建筑

社会一直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秦王朝统一六国,崩坏礼乐,这些文化的变化都反映在了都城建筑中。秦朝统治逐渐变强,所建筑的都城也是相应的变大。在战国初期,秦王朝的都城建立在雍城,发展到秦灵公时期,将秦朝都城迁移到泾阳,此时泾阳就成为了具有一定军事性质的都城,秦王朝发展到秦献公时期,又将都城建立在栎阳,秦王朝的中央官署秦迁移到这个地方,一直发展到秦孝公时期,政治中心再次转移到栎阳,秦王朝建立后,建筑一般是扩修,基本布局并未出现大的变化[1]。

1.泾阳宫城建筑。泾阳宫城的建筑是秦灵公为摆脱旧贵族势力而迁移建筑而成,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说道秦灵公住在泾阳,泾阳在何地没有具体的研究,在秦灵公时期,秦朝在军事行动中一致主张向东发展,到了秦灵公时期发展到东北,泾阳应该指的是泾阳县,不是汉朝时期的泾阳。这种观点是我国古代最为详细论述秦灵公迁都泾阳的说法。泾阳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泾阳曾经是商代戈国的地方,在《秦人秘史》中指出泾阳是秦王朝的都城。在《秦史稿》中也提出了秦朝发展到秦灵公时期,秦朝的发展主张东进,到秦灵公时期已经发展到了魏的少梁,因此秦灵公迁都泾阳是可信的。考古学者在泾阳县发现了夯土台约40万平方米,出土了秦汉时期的砖瓦等物,因此可以认为属于宫殿建筑,类似封闭式宫殿的大郭城。

2.栎阳城与咸阳城建筑。在《史记》中记载秦献公时期的都城为栎阳,也就是现在陕西一带。在《长安志》中记载栎阳呈现长方形建筑,依照我国的考古研究和发掘,栎阳城东西长2500m,南北长2231m,栎阳城内部建立两条街道,宫殿在栎阳城的中部偏西部位。

咸阳城的建筑。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孝公将都城定在咸阳,在《正义》中记载了咸阳曾经的名字是渭城,现在咸阳县就是古代的杜邮,咸阳城作为秦朝都城的时期比较长,经过秦孝公、秦武王以及秦始皇的不断建造形成非常庞大都城。关于咸阳宫的考察有很多,一般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扩建咸阳。在建筑形式中大规模的吸收诸侯国的建筑技术有点,很多的考古发掘遗址布局都不相同,可以为是秦朝建筑仿照了其他六国的建筑形式,侵吞六国,为体现王权的集中,布局更加严谨,规模很大,在建筑中普遍借助高台建筑。咸阳城周围开始出现很多的宫殿群,但是整个咸阳宫的建筑仍然是坐西朝东,体现出紫气东来的文化思想,咸阳宫的建筑基本呈现出一个中心、两条轴线的布局,在秦王朝咸阳宫的建筑中,充分体现天人合一以及君权神授的文化思想。

秦朝阿房宫的建筑一直是一个迷点,随着考古工作的完成,对阿房宫建筑更加了解,依照考古资料,台基规模东西长1119m,南北宽400m。当前确认为阿房宫遗址的主要是东西北三面围墙,与很多的建筑堆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的建筑以南山作为双阙,连接咸阳,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秦始皇的气魄。

三、秦王朝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

秦王朝建筑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种文化特征。一切建筑的建设在重礼的倡导下要求严格的对称、庄严,受到崇尚孝的主张下,秦王朝的建筑非常重视陵墓的建筑,在平常百姓的建筑中则是讲究五世同堂。在建筑中,布局一般是通过中轴对称的方式,这种布局理念反应出古代的折衷思想以及不偏不倚等观念。从阿房宫的建筑美学进行分析,空间变化非常丰富,符合建筑思想中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文化[2]。

早期的秦王朝经过了辉煌、沦亡以及发展的诸侯国,在西周时期的秦王朝实力比较低下,规模很小,发展到春秋时期,秦国已经形成了平阳、雍城以及咸阳都城的发展,规模极大地扩展,雍城作为都城,建筑在战国初期得到扩修,在建筑的布局方式中已经形成了封闭式的院落,秦王朝在战国时期主要的都城为泾阳、栎阳以及咸阳,泾阳主要作为军事性基地而建设,城内主要形成宫殿、居民区等,咸阳都城在最初的建设中,规模没有雍都城大,以后一直在扩建,到秦始皇时期,开始大范围的扩建,基本布局为坐西朝东。

1.戎族文化对秦朝建筑的影响。依照记载夏末时期,商夷联军讨伐赢秦国军,战争的地点在晋南、渭水平原,商王朝建立后,其中的部分居民就住在了渭水区域,随着时间的发展,到殷帝武己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了诸侯国,在现在的陕西兴平市建立都城,胥轩与戎族通婚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遵照帝命领兵守在陕西宝鸡地区,监视西伯国的动向。文王灭掉秦国后,将秦朝军民赶到了甘肃天水地区,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秦朝军民又到了西陲地区,与戎族住在一起。戎族人善骑射、屈肢葬等,这些文化直接影响了秦朝居民的发展。从我国考古出土的一些土葬品中可以看出,秦朝居民来自东方,希望能够打回去,秦朝建筑的坐西朝东也有这个向东发展的含义[3]。

2.都城建筑与宗教礼制的关系。我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萌芽阶段,布局由简单到复杂化,都城的建设开始由单城发展为多城建设,形式上也逐渐出现多样化。在我国的古典建筑中,都城的建设并不会存在人工挖成的沟壕以及城墙之类的,夏商时期的都城建设开始出现沟壕,仍然没有城墙,都城城墙的建设出现在商朝中期。发展到周中晚时期,都城的建设出现四合院的形式,此时在都城的建设中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城墙建设。丰京都城建设大多呈现出坐西朝东的情况,这点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看出,如西周的镐京,正式形成宫城,与东大郭城相连接,整个都城的建筑布局同样是坐西朝东。山东诸侯国争相效仿这种建筑形式,因此开城、西陲宫殿等都受到了坐西朝东的影响[4]。

秦朝宫殿建设以东为贵可能是因为周代礼制的影响。秦朝在春秋时期的都城存在封闭性的宫殿区建设,此时还未形成郭城,有西南部的宫殿区、东部的大郭区等。东北部商业此时主要是一些手工业,因此都城的建设有手工业作坊、居民区以及市区等,从这些建筑中可以看出这些建筑在吸取和模仿西周建筑,而且在此时的建筑中,大郭区建筑有非常高的地位。在古代,人们存在以东为贵的意识,西周时期,一些宗教寺庙均是以东为贵。在《礼经释例》中记载了关于礼仪的礼制,室中以西为敬,堂下拜以北为敬,并作出了解释,在平时室内举行的各种礼节活动中,东向为尊。殿堂是南向,但是室内席次的布局却是东向为尊。泾阳城和栎阳城的建筑均是坐西朝东,秦朝都城存在双城建筑的特点,这是模仿中原诸侯国的建筑的表现。秦朝发展中都城的转移受到民族习俗以及礼制等的影响,逐渐形成宫殿坐北朝南、都城坐西朝东的建筑模式,是一种维护宪法制度的礼制的体现。

分析整个秦王朝的发展,秦王朝表现出了以东为尊的文化,秦人最早活动在甘肃一带,因此尊重祖先就表现为了以东为尊,也可能是日月星辰学说。在汉高祖与吕后的墓葬考古中发现,刘邦的墓位在西侧的中央,汉朝初期依照秦王朝的建筑,也就是“汉承秦制”,体现出了以东为尊的文化思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此在新宫殿的建筑中需要充分体现王者之气,大量采用夯土台基,这点在很多的考古中均有发现。高台建筑体现出了秦朝人追求巨大体量建筑,建筑给人一种震撼的感受。在院落的布置行式中,一般有纵向、横向以及纵横双向两部分,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在宫殿院落的建筑布局采用了纵横双向。

篇4: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秦朝档案工作

关键词:秦朝;集权主义;法治;文书工作;档案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121—04

经典理论认为,“一定的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制约着一定社会形态的档案工作。”[1]公元前 221 年,秦王赢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王朝——秦。为了便于对这一庞大的王朝的统治,秦始皇推行了整齐划一的政治政策,崇尚法家的治国思想,集权主义下王权为上,以吏为师。秦朝政治文化呈现出特有的特征,也决定了秦朝档案工作的发展。

一、对暴政下的秦朝政治文化的简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合影响档案工作的因素看,秦王朝政治文化上有着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鲜明的集权主义倾向

“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朝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和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促使秦朝形成具有非常鲜明集权主义倾向的政治文化。整个国家官僚机构中,军政大权有皇帝一人独揽。中央设三公九卿,但互相不统属;郡守、郡慰,县令、县长,互为分工,候命于皇。无论是中央的三公九卿还是地方的郡县首长,均只听命于皇帝一人。朝中设有一整套的尊君抑臣的朝仪制度,突显王权的至高无上,使国家大权能集于皇帝一身。

(二)重视法治

秦朝统一后,仍然将法家理论作为专制统治的指导思想。重用李斯为相,大力加强法治建设,使秦朝“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形成了以律、式、令、法律文告、法律问答及课、程、廷行事等多种法律制度。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可以看出,秦朝的法律制度在形式上条目繁多而法网严密,在内容上广泛而具体。统治者企图通过法令以及刑罚来禁止不利于封建集权统治的文化与思想的传播,甚至“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当然,尽管秦的法治是绝对王权下的法治,但重视法治的事实是无可争辨的。

诚然,秦朝政治文化是通过多方面得到体现的,然而集权主义以及重视法治更具有显著性。秦朝的档案工作就在这样的政治文化基础上得以发展。

二、秦朝政治文化对秦朝档案工作的正面影响

秦朝的政治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曾为该朝档案工作的发展有过积极意义。

(一)对文书工作的积极影响

文书和档案是处于不同阶段的同一实物,“研究档案必先要研究文种名称、公文程式和术语,同时还要文书处理程序,以进一步认识文书与档案的关系。” [2] 认识秦朝政治文化对秦朝档案工作的影响,有必要从秦朝的文书工作起步。

1.严格文书工作制度

秦朝文书由各机关专门部门进行管理,设有吏、令史等专职文案工作人员以及专门的保管机构,构成从中央到地方,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文书工作与保管体系,文书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是拟制誊写、签押用印、负责人判署、照刷磨勘、投递驿传、登记立卷、移交和保管等,每一工作程序都有专人负责,可以保证文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互相监督、完善保密制度。

文书工作制度受法律的约束和保障。秦朝法律明文规定着文书工作程序、管理和保密制度,如有违反,一般要受刑事处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秦律·行书律》)诏书和注明为急文书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书,也要当日事当日毕,不许耽搁,有耽误的以法律处置。严格的文书工作制度,既能够提高文书工作的效率又能够保证文书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在行政和法律方面对文书档案工作设定规章制度,以及对文案专职人员保护文书档案和利用文书档案的权利和义务设置规定,特别是文书档案律法的出现,体现了秦朝已经在法律的高度上从事文书档案工作的管理活动。这既能调整和规范人们的文书档案管理和文书档案利用等方面的行为,又为调整和处理文书档案工作领域中的基本矛盾和关系提供了原则性的依据,并能强化文书档案机构的职能,促进秦朝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集权下施以相应的律令,使得秦朝的文书档案管理体制施行更容易受到统治者行政行为的影响。

2.严格文书制度

秦朝的严格的文书名称与文书格式,确保了文件中文字表达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有不同理解之处;文书中术语、符号、代号的统一;使得秦朝文书档案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对于推动我国封建社会文书档案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以及不断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秦朝的符节制度及其文书传递中的保密措施,能确保皇帝诏令和政府的政令文书的有效实施。相当程度上为文件转化为档案准备了价值基础。

3.严格文书名称

(1)秦朝统治者有专用的文书名称“诏”和“制”,秦始皇用来以彰显王权的威严。《史记·秦始皇本纪》解析为“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告也”。在文书使用完后,在归档时,确定归档期限为永久。(2)秦朝官员有专用的文书名称“奏”、“议”,秦始皇每天批阅的奏章无数,且为竹简,厚重,为了方便分类批阅,就严格规定了文书的名称,“臣僚向皇帝进言陈事的文书,秦时统称为奏。”“议,群臣讨论未决政事的文书。”[3]

秦朝实行严格的文书名称,通过这些严格的文书名称,有助于文书档案的重要程度的认识,有助于文档存留的判断。

4.严格符节制度及文书传递的保密制度

秦朝有“符节令(属少府),主管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4]“符”与“节”有凭证作用可作为实物档案,类似于今天的公文实体。秦朝对符节的发放、使用、保管等,都尽可能的制定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皇帝诏令和政府的政令文书,在承传运转过程中不发生伪冒和泄密,这反映出当时文书工作的严谨及文书传递过程中的严格保密性。以及在承传运转过程中不发生伪冒和泄密现象,有利用保护文书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也是文书档案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只有保证文书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才能为档案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

秦朝时期,文书与档案尚属于不分家的时期,文书与档案的关系是实存形态上的直接转化关系。秦朝文书档案收集整理、鉴定销毁和保管等一系列工作,有利于秦朝文书档案的管理。

1.规范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

档案是秦朝统治者借以完成其工作的基本行政工具,因为这些文书档案包含历史的重要的事实记录和大量的工作经验,秦朝统治者可以借助这些依据和经验制定政策,处理社会、组织、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利于集权政治的实现。统一过程中,“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攻破六国之后,把六国宫廷和民间的几乎所有历史文书典籍搜集起来,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皇家档案库。秦统一后,在秦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务文书、舆图、律法典籍、赋役等档案资料,大部分归由丞相御史府保管。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步。对前朝及本朝文件或文献的具体收集,奠定了秦朝档案工作对象的基础。

2.规范文书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工作

在搜集六国文书典籍之后,秦始皇命令诸生鉴定皇家档案库中的古籍文献,“不中用着尽去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即对于统治阶级没有用处的文书档案进行销毁。在秦朝统治时期,其文书档案主要的载体是竹简,然而竹简厚重,需要宽阔的空间进行保管。“日夜有呈,不中呈不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表明秦始皇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文书。据说他每天批阅的奏章达到60斤。如此数量的文书档案当然不能全部保存,所以当中一些不重要的文书档案必须要销毁。从里耶秦简的出土证实了这一点。里耶出土的竹简与大量的瓦片、陶片、木屑混合在一起,且所有发掘出的秦简均为官署档案,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邮递、军备、算术、记事等。经考古专家鉴定其中有不少竹简的碎片是人为处理的结果,有的还有焚烧后的焦化痕迹,这一切都是文书档案销毁工作明显的特征。规范鉴定销毁工作,是对提高档案质量的手段。

3.规范文书档案的保管工作

由于文书档案在政治体制运转中的重要地位,秦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文书档案的安全。“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啬夫及吏夜更行官。毋火,乃闭门户。令史循其廷府。节(即)新为吏舍,毋依臧(藏)、书府。”(《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内史杂》)不仅在设立重要物资府库之外,还专设了收藏文书档案的府库,委派专人昼夜巡逻,且每天关门前都要检查火情,以确保文书档案的安全。并且不允许在书库附近搭建吏员的住所,以免生活用火危及书库。在《司空》中,还有对文书书写材料和文书捆扎的规定,即对文书载体和保存方式的规定,目的也是为了文书档案的长久保存。文书档案不得遗失,如果亡失要论罪。“亡之书、符劵、公玺、衡赢、已坐以论,后自得所亡,论当除不当?不当。”(《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问答》)丢失了官府的文书档案、符劵、印玺等,必须受过处罚,即使能找回,所受之罪也不可免除。规范保管,为文书档案的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4.严格文书档案职员的管理

秦朝的文书档案人员,通称为“文吏”,即“文史法律之吏”(《睡虎地秦竹简·为吏之道·语书》),任职需要经过严格的文书法律训练。秦既“以文书御天下”(《睡虎地秦竹简·为吏之道·语书》),必“以文吏治天下”(《睡虎地秦竹简·为吏之道·语书》)。例如三公中,御史大夫的下属御史中丞作为中央的文书档案管理者,“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官职四》)九卿中,尚书令、尚书丞、尚书仆射,掌宫中文书发启、呈送皇帝,“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发文书,谓之尚书。”(《通志·十三官职·四》)宫中会计档案和人事档案的主管者为永巷令,“永巷即汉之掖庭,置令掌宫人簿账。”(《汉书·贾邹枚路传》)地方设郡县两级,郡级为门下主簿,统管郡府的文书档案工作,县级由令史,管理文书档案。“非史子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内史杂》)秦朝已经有了专门培训“文吏”的学校“学室”,“史子”就是一种学徒吏,学习期满通过考察合格后方可正式任职,成为“文吏”。

“以法为治”是秦朝政治文化的特色之一,秦朝在文书档案职员管理中,施以律令得以规范,为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又一保障。

(三)有关文化现象与秦朝文书档案工作

1.统一文字

由于秦统一六国前,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字的形体极其紊乱。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和太吏令胡毋敬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统一了文字。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出小篆;程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更为简化的字体,整理出隶书,即为“书同文”。两种形体的文字均在全国推广,但把小篆作为秦朝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政府正式文件一般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用隶书抄写。统一和简化文字,当然首要是为政令的推行以达巩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服务的目的,但客观上有利于文书档案的社会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2.石刻档案的兴起对史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秦始皇五次出巡七次登山皆广为刻石,以祈夸扬威势和传其“功德”;奉行法家主张,实行明法制度。“法律之公布,威势功德这宣扬,功效实利之讲求,就是要使法律及某些制、诏文书予以公布,便于家喻户晓。石刻文字公布的特点正适应了这些需要。”[3] 石材之用于书写材料,并非始自秦朝,亦非终于秦,然而秦朝使中国石刻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形制扩大 ,且数量增多。”[3] 秦朝建立前后,从石刻由大篆到小篆明显不同中可以看到我国古文字的流变,形成的石刻档案数量繁多,内容广涉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和个人记事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刻石文字传世历史形成了如今弥足珍贵的石刻档案。

三、秦朝政治文化对秦朝档案工作的负面影响

秦朝政治文化的虽然在很多方面给秦朝档案工作带来了正面的影响,推动着秦朝文书档案工作标准和管理体制的发展,但是秦朝政治文化的集权主义倾向实施的文化高压政策“焚书坑儒”及“以吏为师,以法为治”给秦朝档案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文化阻力的具体表现。

(一)焚书坑儒阻碍了秦朝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

1.焚书使文书档案资料损失惨重

焚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的措施。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进言,说诸子百家“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郭沫若曾认为,“书籍被烧残,其实还是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然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5] 林剑鸣也曾认为,“这次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的损失确实是巨大的,先秦许多重要的文献古籍,从而被付之一炬。这是文化、思想上的一场浩劫。”[6] 正如二位先生所说,秦朝“焚书”、“禁书”的措施,使得大量的文书档案被销毁,使夏商周三代以远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2.坑儒使儒家学术发展受阻

坑儒是秦朝统治者为统一价值观而实施的一种政治手段。对于秦朝统治者而言,坑儒正好是一次加强思想控制、统一思想、实行法治的活动。公元前212年,即焚书开始的第二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也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在这次“坑儒”中,虽然是对术士的一次坑杀,但是也有儒生。

“秦始皇为追求长生,开始一味相信方士胡诌,后来发现受骗,又大施淫威,肆意杀人。充分表现了他的愚蠢和残暴”[6]。“经过焚书坑儒,儒家学派遭受沉重的打击。因此,“‘孟子徒党尽矣。’侥幸没有被坑杀的儒生,出了叔孙通伏胜等少数仍在秦朝政府中混饭吃之外,其余的人或逃亡、或隐居、或沉默,他们对秦朝的暴政都心怀不满”[7]。

儒生是儒学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儒学的发展需要儒生作为推动力。在压制儒生的同时,也使儒学丧失发展的空间,所以在秦朝统治期间,儒家学说的文书档案资料成为稀罕。

(二)“以吏为师,以法为治”扼制了各家学说的发展

“置主发之吏,以天下为师。”(《商君书·定分》)“以吏为师者,吏盖指博士而言。博士乃政府之命宫,故谓之吏。”(马非百先生《秦集史·教育志》)就是说,只有懂法、熟悉律令及对法有解释权的“官吏”才能为“师”。韩非、商鞅都主张“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否定道德教化作用。“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若其无法令而可以接诈、应变,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责其实。言(下转243页)(上接123页)当,则有大利;不当,则有重罪。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法。此所以无辩之故也。乱世则不然:主令者,而民以文学非之;官府有法,民以私行矫之。人主颇渐其法令而尊学者之智行,此世之所以多文学也。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夫砥砺杀失而以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不可谓善射者,无以常仪的也。”(《韩非子·问辩第四十一》)据载:“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愚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吏遇民不循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商君书·定分》)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以符合法令为准绳,都必须服务于君主的统治需要。这实际上是以“法令”和“功用”为借口的文化专制主义。

在秦朝统一后,秦朝宰相李斯在提出“焚书”和打击“私学”的同时,继续发扬“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宗旨和制度,废止了大量的“私学”和“士人”的自由学风。这种制度强使天下人只准接受法制教育,生徒只准读法家书,以官吏取代士人的“师”,企图使有文化者都把思想禁锢在法家学说上,制止其他家的学说在社会中盛行,使得其他家的学说丧失了正常的发展环境。从而使产生文书档案的范围受到扼制,各大家学说的衰落,使文献编纂的数量大量减少,文化传播也受到了压制。

(三)禁止私学发展阻碍文书档案利用

李斯认为,必须由政治上的统一再推进到学术上的统一,否则异说横行,会危及并瓦解政治的统一。他指出,今天下已定于一尊,但各私家学派仍以自己的学说相传授,以标新立异为高,特别是“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李斯主张“颁挟书令”、“禁游宦”、“禁私学”。私学是传播学术思想的途径,书籍是文化知识的载体,禁绝私学,就必然要取缔在民间收藏流传的各种文献典籍。所以秦朝的文书档案教育,及其文书档案的宣传等工作在“法治”的压迫下受到严重的阻碍,文书档案无法利用,使得秦朝文书档案的社会价值无法发挥。

四、结语

暴政的秦朝,引历代非议。然而,就档案工作的发展而言,虽然有过焚烧六国史籍,“以吏为师,以法为治”和禁止私学,导致大量的古籍文献被销毁等。但秦王统治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也从一定的侧面体现了秦朝对文书档案的重视,相当程度上对档案工作有着的正面影响。这是我们基于政治文化基础对秦朝档案工作应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6.

[2]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前言[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

[3]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1-101.

[4]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4.

[5]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

[6]林剑鸣.秦汉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7.

[7]何成轩.儒学南传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7.

篇5:秦朝政治制度特点

中央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A组 对点练

对点提示:1~2分封制;3~5宗法制;6~8秦朝中央集权制

1.(2014·河南郸城一中模拟)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内地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C.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封建制度在必修一教材中有两个常见内涵,一个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即分封制的简称,另一个是指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政治特征的封建社会。本题的题眼是论述的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从属关系,故答案应为A。

答案 A 2.(2014·浙江五校联盟联考)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定期朝见周天子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等义务,诸侯在各自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等,因此A、B、D三项均符合史实,C项符合郡县制的规定。

答案 C 3.(2014·深圳一调)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断,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答案 B 4.(2014·吉林长春高三模拟)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反映的是()。

A.“大同社会”理想的表现

B.宗法观念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度的反映

解析 此材料描述的是宗法群体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这种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体,是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答案 B 5.(2014·湖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西周立国,以封建制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来维持。以下对于周代封建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封建是周人扩张势力到东方的一种方式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在封建关系之外 C.诸侯受封以后,经由纳贡与朝觐,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层高下而逐级分割

解析 本题“封建制”意指“封邦建国”,即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的对象以王室为主,但也有少数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裔。故B项错误。

答案 B 6.2012年5月4日,光明网《分权VS集权》一文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某制度是中央集权,形成的是由皇帝垂直管理型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而另一制度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地方自治,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材料涉及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度VS世袭制

C.郡县制VS分封制

B.宗法制VS科举制 D.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两种制度中的不同体现,一个是地方服从中央,一个是地方割据中央,与郡县制、分封制的内涵一致,故选C。

答案 C 7.(2014·云南曲靖一中摸底)2012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刊文《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

B.三公九卿制度 D.首创郡县制度

解析 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有实行,秦始皇只是将其推广到全国。答案 D 8.(2014·贵州兴义一中模拟)2014年2月12日,是清政府宣布下诏退位102周年,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覆灭,某班同学以“君主专制的功过是非”为题展开研讨,下列研讨观点正确的是()。

A.其覆灭是中国实现近代民主化的标志 B.是封建文明发展的最大障碍 C.是小农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D.雅典民主之路优于中国专制之路

解析 中国政治民主化初步实现的标志是中华民国的成立,A项错;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初期的发展中起过促进作用,曾经推动过封建文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来越显示其阻碍作用,B项说法不妥;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和雅典的民主政治都符合各自国家的国情,不能比较其优劣,D项错误。

答案 C

B组 提升练

9.(2014·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较……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以下最能体现家谱学术价值的是()。

A.可以考查中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 B.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史料 C.可以考查古代中国的医疗水平D.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婚姻状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家谱可以用来研究家族组织、婚姻年龄、平均寿命、男女比例等等,A、C、D三项都是反映其中一项,不全面,B项比较全面说明家谱的学术价值。

答案 B 10.(201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D.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解析 材料“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色彩,D项符合题意。此题学生容易依据“各占一权”选A、B,认为早期政治具有神权和迷信色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审题问题,A、B两项不是主要观点。C项表述不正确,早期政治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选D。

答案 D 11.(2014·辽南五校高三联考)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左图中“齐”“鲁”“宋”“曹”等名称分析,属于分封制下的封国。根据右图中“辽东郡”“琅邪郡”“渔阳郡”等名称分析,属于秦朝时期郡县制的地方行政机构。两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答案 A 12.(2014·哈尔滨三中模拟)“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不符合题干内容,从“初创中国统一”“为当时事势所需”等可知②③④正确,应选B项。

答案 B

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根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第(1)问,根据“封建子弟”可以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归纳出特征。第(2)问,需要紧扣史料,逐条列举。第(3)问,可抓住“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任命”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第(4)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辩证思维能力,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篇6:秦朝婚姻制度演讲稿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护婚姻和家庭以维护社会之安定,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一直是传统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的婚姻法律制度受法家“法治”思想影响较大,受儒家“礼治”思想影响较小,与后世相比,有很鲜明的特色。

从已掌握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律关于婚姻的成立条件,婚姻的形式,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婚姻的解除等方面都做了较具体的规定。

一,结婚

秦律规定婚姻成立首先是要达到成婚年龄。秦的男子身高六尺五寸,作为成年的标准,举行冠礼。“冠”以后就具有了结婚的条件了。女子身高六尺二寸成人,女子成人“许嫁”,也就是具有结婚的条件了。这仅仅是一般的规定,在执行上并不严格。秦简中有女子“小未盈六尺”而“为人妻”的事例,可兹证明。其次是要经官府登记。结婚要到官府登记,过去的历史资料上是没有这样的记载的。而从出土的秦简中表明,结婚只有到官府登记,婚姻方始成立。《法律答问》载:“有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即是说,女子甲为人妻,私逃,被捕获以及自首,年小,身高不满六尺,应否论处?答曰:婚姻曾经官府认可,应论处;未经认可,不应论处。可见,凡是经官府登记的婚姻,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二,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存在着男尊女卑,妻处于夫权统治下的现象,秦也不例外。(1)秦律维护男尊女卑,女子结婚后有到丈夫家生活的义务。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属于附属地位。例如,丈夫犯罪被处以流刑,妻子必须随丈夫到流放地共同生活。结婚后的家庭财产包括妻子陪嫁的财产在内,都是由丈夫来支配的。只有在“夫有罪,妻先告”的条件下,妻子陪嫁奴婢、衣物也可以不被没收。但是,妻子犯罪服刑,其“媵臣妾衣器”则“畀夫”,归丈夫所有。《法律答问》中有记载:“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媵臣妾,衣器当收不收?不当收。”又“妻有罪以收,妻媵臣妾,衣器当收,且畀夫?畀夫。”(2)秦律保护妻子的人身不受丈夫侵犯。丈夫殴打妻子属违法行为。如秦律中明确规定,丈夫不得任意伤害妻子,即使妻子凶悍,也不准将其殴打致伤,否则丈夫将受耐刑的处罚。(3秦律注重维护夫妻关系的稳定,夫妻间需相互忠诚,“禁止淫佚、男女絜诚”,秦律规定,“女子去夫亡”,而另于他人“相夫妻”,要“黥为城旦”,同样,“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因此,男女通奸在法律上双方都认为是犯罪.。(4)妻子有控告丈夫犯罪的权利。例如秦律规定,“夫有罪,妻先告”,可以不被籍没为官府奴婢,其陪嫁奴婢、衣物也可以不被没收。从中可以看出,妻在家庭中的地位,较后世略高。三,婚姻关系解除

第一,秦律规定,解除婚姻须经官府登记认可,否则,将构成“弃妻不书”罪,男女双方均要处罚。《法律答问》中有规定,“女子甲去夫亡”后与他人“相夫妻”,被捕获后,被处以“黥为城旦”的刑罚。《法律答问》也记载了,丈夫如果休妻不向官府登记,夫妻双方都要被处以“赀二甲”的刑罚。

第二,秦律剥夺了寡妇的再嫁权利。由于夫或妻的一方死亡,婚姻就在事实上解除,生存的一方应有权再婚。但是,这种再婚权,仅仅适用于生存者是男子一方的情况下,并不完全适用于生存者是女子一方的情况,因为,“有子而嫁,背死不贞。”实际上规定有儿子的妇女必须与死去的丈夫在法律上继续保持夫妻关系,从而剥夺了她们再婚的权利。

第三,法律保护丈夫有休妻的权利。即丈夫有片面离婚的权利,而妻子却不享有这种权利。如果妻子对婚姻不满,仅有“背夫亡”而又不被捕获的狭窄小路可以走。至于弃妻的条件是否是“七去之条”,出土的秦简没有反映。不过,“七去之条”在当时已经形成,这就是:“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从上面不难看出,秦律虽然也维护男尊女卑和夫权,但对夫权还是有一定所限制的,对妻子人身权利的保护也和汉以后的历代王朝是大不相同的。这里既没有“夫为妻纲”的影响,也没有女子“三从四德”的要求,这就是秦朝婚姻法律制度最大的特色。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第一,众所周知,汉中期以后统治者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区别的是,秦朝是通过商鞅两次变法而发展壮大的,是以法家思想来治国的。这是造成秦朝婚姻法律制度不同于以后各代的最主要的原因。儒家提倡亲亲,敬长,认为“人人亲其亲,长起长,而天下平。”法家则与之不同,例如《商君书·开塞》认为“亲亲则别,爱私则险,民众而以别,险为务则民乱。”可以看出,法家和儒家在家庭伦理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所以在秦律中关于婚姻方面的规定显然少了儒家仁义思想的影响,是较为单纯的法制。正因为如此,秦律比起后世的法律来,其暴力的性质就显得更加赤裸裸。第二,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祖先处于西戎游牧部落之间,“好马及畜,善养息之”,是一个以畜牧为主的部落,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早已进入文明社会时期,秦还一直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它的文化比齐鲁之邦落后,比起中原的其他国家,它并没有传统的束缚,它的法律自然受到原始生活的一些影响。秦律中关于妻子人身权利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人的原始婚姻家庭的一些观点。第三,婚姻制度是民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中国法律向来是重刑轻民,比起秦朝刑事法律的残酷,婚姻制度离政治的距离更远一些,这样,婚姻制度也就少了一点血腥,而多了一点原始“民主”。

虽然,秦律中,妻的地位较后世略高,法律对于夫权的限制较后世略多,妻与夫同为家庭之“主”,但总的来说,妻的地位仍然要低于夫。法家主张“正君臣上下之分”,主张“尊主卑臣”,甚至用严酷的法律维护这种由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等级秩序,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家对家族伦常秩序一概否定。

尽管法家经常在理论上抨击儒家的家族伦理道德,其实在政治实践中,并没有完全排除这些伦理道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加以维护。法家思想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密切关注现实并积极投身于现实政治事务的群体,其思想和言行不可能与传统完全割裂,更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现实。

当然,秦朝妇女的地位相对后世略高一些,和我们现在说的“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的意义显然是不一样的。其实在婚姻制度和礼仪教化方面,秦同齐鲁只有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

特别是在基本的婚姻制度方面,因为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存在和发展,基本的一夫一妻制和补之以一夫多妻制,秦和齐鲁都是大同小异,而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职能及部门经理职责下一篇:礼仪教育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