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2024-06-24

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精选14篇)

篇1: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

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一篇文章,使人感慨万分。

文章中,作者充分的说明了中华民族的艰辛道路,同时在提醒我们现代的中华儿女,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在现实生活中,倘若我们一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毅然决然”的放弃它,而不会去思考如何解决它。(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作者李大钊想要通过那篇文章,去震撼每位中华儿女的心灵,去勇敢的和敌国抗争,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你身处困境时,想一想董存瑞,为了大部队的顺利前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次战役的胜利;看一看王二小,在鬼子的威逼利诱之下,怎么都不肯透露八路军的消息而壮烈牺牲了,他当时年仅十三岁;瞧一瞧雷锋,他乐于助人,面对任何困难从不退缩,总能迎刃而解,用他的一言一行告诉大家,困难并不可怕。

这些点点滴滴的优秀事迹和人物,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敬礼!

孙宇晨

篇2: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蜡烛只有站直了不会流泪,民族只有不低头才能站起,依靠的是这不灭的精神,依靠的是这种民族的勇气!是的。“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怕脚不舒服,怎么能走路?我们不要专注怎样对付困难,而是要专注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梦想!困难,总会有,挫折,总会有。可我们也有不低头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我们同在!

“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这是勇者的思想,在黑夜里看到星星,在荒芜中体验宁静,在困苦中享受挑战!再坚强而有充满希望的人眼里,没有困难,只有挑战。他们就算被人踩在脚下,也能顺着鞋带爬起来,为人民,为国家,为了那些期待他们的人,盼望和平的人!越是困苦,这种精神发出的光也就越强!正所谓天越黑,光越亮!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其成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知难而进,真勇者也!因为我们不能“降”,那么就只能“拼”了!好比逆水行舟,以静制动,那咆哮而过的惊涛骇

篇3: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思维不同,交际语言也有所差异。刘宓庆认为:“汉语是富含审美感性的语言,是一种重意念的语言,语法呈隐性”。[1]中国人的思维强调交际功能,注重意合,语感作用突出;而西方人注重形式逻辑,强调分析逻辑思维,语言偏向形合。但这并不表示汉语表达缺乏逻辑。相反,汉语的逻辑是隐含于上下文间,是经得起推敲的。因此,在汉英翻译中,译者合理利用逻辑学原理,对原文的认知和演绎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翻译的研究重点大多局限在汉英意合和形合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和转换技巧分析,缺乏对翻译中的思维逻辑解释论证。本文以李大钊的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两种译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形式逻辑思维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希望译者在翻译时遵守逻辑规则,避免逻辑问题,提高思辨能力。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形式逻辑的内容,包括其定义、种类;第二部分介绍形式逻辑与翻译,阐述两者的密切关联;第三部分以李大钊的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两种译文为例,阐述形式逻辑思维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 形式逻辑简介

逻辑这一概念源于古典希腊词语logos,最初的意思是言语或词语,后引申为思维。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形式逻辑原理。他认为形式逻辑主要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规律。它的基本成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翻译中的逻辑规则涉及译者运用概念、做出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活动。下面将具体阐述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这有助于增强我们对翻译活动的思维认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翻译水平。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思维活动的起点。[2]词语是其形式载体,两者具有密切关联。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用来认识事物,断定事物间的关系。判断命题的思想内容主要以语句为形式载体。因此,判断不当的语句是没有意义的。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在常见的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两种简单判断中,均包含主项和谓项两个主要成分。不同的是,性质判断用联项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而关系判断则不用。在判断时,要明确表达出原文的词语所蕴含的概念性质和关系,不能模棱两可,否则会造成逻辑矛盾或歧义。

复合判断都是由支判断和联结项组成。不同的联结项决定复合判断不同的逻辑性质,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3]它们在翻译过程中对应的推理形式主要包括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假设关系、双重否定关系。

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主要包括简单判断推理、复合判断推理和因果关系归纳推理三种。而翻译中的推理形式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相应为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推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对分析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形式逻辑与翻译

资深翻译理论家张今教授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织在一起的思维过程。”[4]翻译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由于各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也不同。形式逻辑是我们打开翻译思维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我国的逻辑翻译研究兴起于本世纪80年代初,逻辑应用主要以俄语翻译实践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翻译与逻辑研究不断深入,科技文体的翻译与逻辑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阎德胜[5]将逻辑学与翻译学结合起来,提出了逻辑翻译学构想。他主张翻译科学是一门应用逻辑,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逻辑推理在科技文体翻译中的应用。而胡开宝[6]成功地将形式逻辑的概念等值、结构歧义、逻辑推理等方面结合,分析科技英语的翻译失误。可见,逻辑翻译研究给融合了篇章语言学、语用学、符号学、生态学等现代跨学科的新兴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也体现了翻译中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翻译中的逻辑规则运用体现在人们运用概念,做出判断,根据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即概念准确、判断得当、推理合理。

概念准确性是指在思维中的每个概念保持一致,不可随便改变。概念的准确性有助于保证翻译中各意象的同一性。译者应尽量使译文所表达的概念与原文所表达的概念一致。否则,概念混淆、概念搭配不当或外延变化等逻辑问题都会使译文不能忠实于原作。

翻译中的恰当判断是指译者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准确理清各概念间关系,做出相应的断定,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它的作用在于保证翻译思维中各概念间关系的前后连贯性。反之,判断不当主要表现为译者没能理解语句中各概念间的所属关系,胡乱匹配,使译文晦涩难懂。

正确推理是指译者结合语境,准确把握翻译中各判断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最佳关联。它的作用在于保证翻译思维和表达的论证性。正如上面提及那样,翻译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选择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的推理形式。许多译者缺乏语篇整体的逻辑意识,在翻译时选择以词句为翻译单位,把握不准判断间的关系,胡乱篡改原文逻辑。

英语译文质量与对原文语篇整体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翻译不是译者想当然的“再创作”。那么译文在逻辑思维上该如何实现与原文的最佳对等效果,下面主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

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译文的形式逻辑分析

在汉英翻译时,逻辑思维不清往往会对译文构造成负迁移。汉语思维语感性强,语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理出语篇隐含的逻辑关系,是译者进行认知和演绎推理的关键。《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当时政府腐败无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满腔热血的爱国人士报国无门,抑郁不得志。在这种背景下,李大钊创作了这篇优美的说理散文,唤起国民的斗志。文章开篇点题:“艰难国运之际,需要民族雄健的精神。”为了增强说理性,作者通篇使用比喻、象征、类比等修辞手法。目前这篇文章共有两种译文,即蒋跃1993年发表的译文[7]和张培基先生2000年发表的译文[8]。蒋跃的译文主要以直译为主,译文采用了排比、平行结构等修辞手法,忠实于原文。而张培基先生的译文,不仅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而且再现原文的艺术意境。正如冯庆华所言,“张培基的翻译风格向来以‘清新、典雅、简洁’著称,他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别着意语篇神韵的再现,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和味道来。”[9]

3.1 翻译中的概念准确

概念作为翻译思维活动的起点,主要是以词语为载体实现的。翻译中的概念的准确与否主要集中在词义的理解和选择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若忽略语境,混淆概念,往往会造成概念的转移或搭配不当。

例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张译:National Crisis vs Heroic Nation

蒋译:The Bad Luck of China and the Strong Will of the Chinese

首先看文章题目“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其内涵是“艰难的国运”时刻需要靠“雄健的国民”才能渡过难关。张培基的译文(简称张译)中,National Crisis vs Heroic Nation仅用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号召国民振作精神,唤起读者内心的爱国情怀。而蒋跃的译文(简称蒋译)The Bad Luck of China and the Strong Will of the Chinese,概念外延缩小,译成“国家的糟糕局势”明显弱化了国家危难的严重性,使内涵变质,标题失色。

例2:志于旅途的人(第三段第三句)

张译:a determined traveler

蒋译:an experienced traveler

其次,以“志于旅途的人”这一概念为例,在词义选择上,亦是张培基的译文更为准确。张译选用“a determined traveler”词语准确生动。“determined”含有刚毅的义素,传达一个旅行家坚持到底的精神。而蒋译中,“experienced”表示经验丰富的,刻画的是一个阅历资深的旅行者形象。

3.2 翻译中的恰当判断

翻译的恰当判断是指译者在翻译中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原作判断,实现译文效果最佳。翻译中判断不当主要表现在译者没能理解语句中各概念间的所属关系,胡乱匹配,使译文晦涩难懂。

例3: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第五段第四句)

张译:Let us brace up our spirits and march through this rugged,dangerous road to the tune of our solemn,stirring songs.

蒋译:Strongly determined,we should sing a march and,accompanied by this touching and tragic song.We march through this rugged and rough section of the road.

原句展现了一种凌云壮志的气势,为艰难的国运需要国民雄健精神作总结,清楚阐述标题的内涵。这是一个联言判断句。“我们”是主项,“雄健的精神”和“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是谓项,表并列关系。“拿出”和“走过”是联项,“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是修饰关系。张译以“brace up”和“march through”两个并列动词词组构成并列句式;准确把握“悲壮的歌声中”的感情,选用“solemn,stirring”修饰“songs”再现原作庄严壮烈的格调和气势。而蒋译中,译者对判断句的情感定位在“悲”上,译文营造一种悲伤凄苦的氛围,显然与原作主张的乐观豪迈的精神不符。此外,译者改动原文中的判断关系,以非谓语“Strongly determined”充当状语,作修饰关系,逻辑关系发生引申;此外,尽管采用“we should sing a march and accompanied by this touching and tragic song…”和“we march through…”排比句式还原原句的并列关系,但是“sing a march”看似双关手法,却有歧义。根据《英汉双解词典》march的解释:“a piece of music with regular rhythm that you can march to”表示鼓励战士的斗争意志的进行曲。并不能理出言外之意“前进行军”。再加上“touching and tragic song”概念表达偏重于悲伤色彩,与原作逻辑不符。译者对判断句间的概念间的关系处理不当,用自己的逻辑替代原文逻辑关系,使译文大意模糊不清。

3.3 翻译中的合理推理

翻译的合理推理是指译者准确把握翻译中各判断间的逻辑关系,再现原作的逻辑。推理并不是凭感觉的。许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过度关注语义剖析,完全没有推理意识。如果译者缺乏对语篇整体逻辑关系的把握,翻译失误也就不可避免了。

例4:志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因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第三段第三句)

张译:While a determined traveler cheerfully continues his journey upon reaching a safe and smooth place,he finds it still more fascinating to come to a rugged place,the enormously magnificent spectacle of which,he feels,is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him a wonderful sensation of adventure.

蒋译:Walking on a flat and level road,an experienced traveler certainly feels delighted.However,walking in a rugged and rough terrain,one can enjoy more wits and humor.Walking in such an area of wonderful and magnificent scenes,one can savor more tastes of adventure.

原句用设喻手法,将艰难的国运比作一场旅行,鼓励人们不要消极气馁,而是做一个“志于旅途的人”去体验逆境中拼搏的乐趣。[10]这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判断句。判断句中包含假设关系,因果关系。“志于旅途的人”是主项,“一种冒险的美趣”是谓项,“感到”是联项。经分析,“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和后面一句构成因果关系;张译不用“because of”或“when”而是巧用“while”。仅一词不仅显化句子的因果关系,也引导时间状语,使句子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另外,“奇趣横生”和“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是假言判断,“愈”是联结项,含有两个假设条件“走到崎岖的境界”和“愈是奇趣横生”。译者采用引导非限定性定语从句“of+which”句式和比较级“more…more”句式,理出句子的修饰和假设关系,形象地向读者展现了旅途崎岖境界之美,再现原文韵味。蒋译中,虽然译者为传达原作的形式美和音韵美,采用排比和平行结构等修辞手法,但由于对原句的逻辑关系把握不当,理不清句中“奇壮境界中吸引人的美景使人感到冒险的美趣”的内涵,采用排比句式将逻辑关系转变成转折和并列。这种逻辑引申并未将原作的逻辑大意表达清楚,反而使译文陷入推理不当的窘境。

4 结语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不仅需要词法句法分析,而且也需要对原作进行逻辑分析。从形式逻辑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汉英翻译的思维认知过程。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形式逻辑思维在“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文体翻译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词义理解和选择的准确性保证了翻译中各意向的同一性,避免各种概念混淆问题的产生。恰当判断实现了翻译思维中各概念间关系的前后连贯性。翻译的正确推理使译者结合全文语境,准确把握翻译中各判断间的逻辑关系,避免译文陷入推理不当的误区。由此可见,为了实现与原文的最佳对等效果,散文文体的双语转换须严格遵循形式逻辑规则,即概念准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合理。因此,对译者来说,无论是对语篇进行明示还是推理表达,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把握文章隐含的逻辑思想,都是必要的。译者在翻译中应以逻辑分析为基础再现原作形象思维。只有在准确逻辑思维的指导下,译者对原作艺术内容的感知和表达才会使译文的思想分析更准确,表达更贴切。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2]白庆祥,韦淑梅,等.逻辑学基础[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广荣.逻辑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4]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阎德胜.逻辑翻译学构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6]胡开宝.形式逻辑与科技英语翻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7]李大钊,张培基,等.汉译英练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J].中国翻译,1993(5).

[8]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0.

[9]冯庆华.汉英翻译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4: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接下来作者用长江大河的流动和旅途生活经验来比喻说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的类比具有互补层进式的特点。请看第二段——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在这里,作者用“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的顺利发展;用“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但又不仅仅如是。因为作者还没有说国民应该如何面对艰难的国运。这层意思,作者要接下来在第三段继续说——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我们看到作者“抛开”前面长江大河的比喻,换用旅途生活的经验来类比中华民族生命的进程。第二句用“坦荡平原”比喻中华民族的顺利发展,用“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其实,这个意思与第二段所比喻的意思是相同的,只不过喻体不同而已。也正因为意思相同,所以取喻较之第二段非常简略。作者的重点在第三句,即中华国民面对所遭遇的艰难国运,应该像老于旅途的人,愈是走到崎岖的、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视冒险为美趣的境界呢?作者接着在第四段写道——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的。

这篇小品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极点。封建复古势力死灰复燃,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帝国主义加紧了文化侵略。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正直的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做出抉择,必须做出明确地回答。因为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背景为参照,所以作者紧承上文指出“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的道路”,读者一点也不觉得突然。又因为有第三段“崎岖险路”的比喻作铺垫,所以作者说:“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这都不是本段的重点。这只不过是以另外的表达形式重复了第三段的意思而已。“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的”才是本段的语意重点。至此,文章首段提出的论点得到形象地比喻论证,面对“艰难的国运”如何抉择这一问题,也做出了明确地回答。不过,这还只是以否定的言语形式表明观点,不很过瘾,所以作者在结尾又从正面以肯定的言语形式加以强调——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一定是人生中最有趣味的事……

纵观全文,其语势也正如旅途的征人一样,时而于平坦道路上阔步前行,时而在崎岖险路中寻幽探微。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探险。这则小品文引譬连类,无疑也具有探险的性质。作者为什么不用长江大河的流动作一比喻,把如何面对艰难的国运作一中心顺势说完呢?一是求变化避单调的需要,一是在结构形式上暗合坦途与坎坷并存的意思。这个特点也表现在将本体和喻体相联接的过渡句上。这样的句子有两个:“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用长江大河的流动和旅途生活经验来比喻说理,看起来是两个角度,但是在转入新角度比喻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一句中的“正如”改为“亦如(也如)”呢?作者似乎努力给我们造成这样的印象:长江大河的流动跟人的旅行本来就是一回事。或者说,作者不是平行地运用这两个角度,而是在纵向使用这两个角度。这正如大江大河的流动,遇到宽阔的境界,固然要一泻万里,平原无际,遇见沙漠、遇见山峡同样要浩浩荡荡地流过去。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达到言语形式言语内容的高度统一,就不能昭示雄健的文字出自雄健的作者,即所谓“文如其人”。

篇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测本文比喻中蕴含的哲理和洋溢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好授课内容、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2、同学:

自行查阅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作者的情况资料。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雄健精神的具体内容;比喻说理的手法。

一、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播放《国歌》的音乐,大屏幕投放《国歌》的歌词)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身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突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文章的题目是《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板书课题)

2、感悟内容:

⑴假如他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⑵假如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读重音?(“雄健的国民”重读)

⑶我们再读一次,将两次读得体会结合起来。

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国民为什么能雄健。先请大家朗读课文。要求要准字音。比方:逼狭、亦复如是、浊流、魄势、阻抑。

⑸国民为什么能“雄健”?请同学们采集课文内容说话,这样说: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国民靠什么雄健?

⑹明确雄健精神的具体含义。(播放课件或小黑板)

⑺选读课文,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昕,并谈谈喜欢理由:

(解决比喻运用的问题)

投影比喻长江大河一民族生命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元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老师小结: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播放课件)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3、朗读体味:

⑴下面一个人读一段,请五个同学读。

⑵四人小组讨论,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⑶分部朗读:男、女各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合读。

二、体验反思,质疑交流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同学提间,同学答;同学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总结: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突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三、延伸作业,模仿课文

篇6: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反思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课教学以读带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并受到情感的感染;背景介绍适时呈现,使得课堂教学流程自然且知识容量丰厚;

本课堂实践的不足:

因为检测七课字词,固在讲课过程中课文范读没有时间放录音,这是本课的一大败笔,只为了追求课堂任务要完成,时间上紧张使得课的结束匆忙。

改进方法:

篇7: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1、反复朗读,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展示,观感引读

1、图片展示:

图1风平浪静,船儿远航---

图2波涛汹涌,勇往直前---

图3乌云散尽,彩虹出现---

2、观感引读:

学生交流感受,并引发人生的思考。

的确,人生旅途也是如此,民族的历史进程也是如此。当我们面临狂风巨浪时,需要的是坚强、勇毅的水手,在艰难的国运中我们需要的乃是“雄健的国民”。

二、激情朗诵,整体感悟

1、激情朗诵:学生激情朗诵,初步感知课文。

2、整体感悟:

①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②当时我们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呢?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③如果要鼓励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 (“雄健的国民”)

④下面快速阅读课文,并归纳各段内容。

a.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b.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c.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d.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e.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①②③

1、合作探究:

①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文中哪些比喻可以表现“雄健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含义何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2、品读赏析:

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开头的一句: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3)掌握品味语言的第一环节: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

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

境界: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此指国运艰难程度。(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

2.学生寻找关键词语

“高唱”——主动(被动)、积极(无奈):雄健的国民是以一个奋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崎岖道路上的。

“悲壮”——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会有流血,会有牺牲。奋进本身就是壮烈的。正如李大钊所言,“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走过”——不用“要走”、“将走”,也不是“走着”,而是面对艰难险阻满怀斗争信念,一定要走过这一段困苦的路,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是第三句中显示出的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第四句中显示出的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请问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雄健的国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参考答案:“趣味”,有情趣,有意味,有意义。既然是环境艰难险恶困苦,为什么还会觉得“有趣味”?而且是“最”有趣味?这当然是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这正是我们(学习上的苦行僧们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向先驱者学习的要点所在——在艰难困苦的厄运降临时仍充满必胜的信念!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 境地(选择同义词)

2.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很艰难险阻的境界。 进程(近义词)境况,情况

3.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

常常 高低不平

4.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处境困难

5.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 走远路的人

6.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阻止,抑制

三. 重温品味语言的三种途径

反复朗读 比较异同 探究疑点

四、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第七期))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2、拓展延伸:

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冒险的美趣”、“壮美的趣味”、“最有趣味的事”。这些词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篇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反思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非常重要。在快乐的情境中产生快乐感,反之产生悲哀感。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的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我在教《艰难的国运与雄壮的国民》时,是这样利用情境导入的:一开始播放庄严而神圣的《国歌》,用激昂的语调向学生介绍中国处于最艰难的时候,许多爱国之士迷惘之时的情景,在课件上显示出五四时期中国人民那雄壮的精神的图片。

这时候学生眼望那一副副图片,耳听教师充满感情的叙述,就会产生强烈的振撼感。在激情的配乐朗读中,让学生围绕课题的两个关键词:艰难、雄健来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有了感情基础,对课文的理解也深了,文章的难点也会自然突破。特别是情感性较强的课文,不去干巴巴的说教,重要的是创设情景,进行情感化的引导才是教学中的上乘之作。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这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的浩浩荡荡,应该有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气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是的,李大钊这一预言早已成了现实。

篇9:《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学习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学法指导】 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作者在说理。在鼓动人民大众;又在抒情,抒发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值得反复品位。【资料链接】

“纯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

李大钊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作者生活在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内外勾结镇压革命,先进知识分子迷惘彷徨 的时代。作者却表达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理想。他在1923年写的这篇文章就反映了在国家危难之际革命者的信心、决心。

【学习内容】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一)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精读一段,加深文章理解。

3、自我评价,总结自读收获:

(二)自主检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逼侠()骑岖()阻仰()

回环屈折()

2、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例: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3、国民为什么能“雄健”?

我说: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

三、质疑交流:(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请你谈一谈。

五、同步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并学习“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学习心得】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习重点】

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学习内容】

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学习过程】

一、过关复习:(教师寄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朗读课文,提问上课时所讲内容。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2、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①长江大河—— ②扬子江、黄河——

③浩浩荡荡——

④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⑤曲折回徊,崎岖险阻—— ⑥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三、质疑交流:(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寄语:学为我用,提升自我!)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五、同步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课内语段阅读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逼狭____

崎岖____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篇10: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设计:王旭花

审核:陈振华

教师寄语:爱国主义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3.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学习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关于作者: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时年仅三十八岁。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

2.读准下列字音:

逼狭 崎岖 雄健 浩荡 3.积累词语:

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三、合作释疑

3、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4、如何理解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说的“美趣”?

5、请从文中找出一些比喻句,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和主张。

四、拓展延伸

6.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哪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 长江大河 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 崎岖险路 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有着坚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出作者李大钊高尚的情怀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六、达标测试

7.给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崎岖()()一泻千里()阻抑()逼xiá()chóng()山jùn()岭 zhuó流()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____ 崎岖____

9.“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10.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11.你认为扬子江和黄河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

12.“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有什么意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从“自主探究”开始)

1、本文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指的是民族精神,联系文中“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3.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说明了民族生命的进程有两种境界--宽阔和逼狭,重点说的是逼狭险峻的境界。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明了人类历史生活的两种境界--坦荡和崎岖,重点说的是崎岖险路的境界。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义上更进一步。第三段还说明了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

4.作者所说的“趣味”正是承接上文所说的人类历史生活中所遇到的崎岖险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文章中多次出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后才感悟到的趣味,它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

5.明确: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浪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7.qí qū xiè yì 狭 崇 峻 浊 8.宽敞平坦

9.有时流到„„极其险峻。或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过平坦也有过艰难曲折。10.第一个“全”是“全部”“整个”的意思。“不全”是平坦的,说明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不平坦的。第二个“全”是“完全”的意思。“全靠”强调雄健精神的重要,没有它就不能冲过去。

11.勇往直前的精神。

篇11: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比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雄健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篇1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后反思

1、能够在阅读中准确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能够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爱国之情。

2、能够深入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含义,特别是能够紧扣文章中心去深入分析。

3、“引读”材料丰富,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谈从文章的阅读中得到的启发,如引读了《义勇军进行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英雄的故事等,谈到如何爱国、如何面对挫折等。

通过本文的教学,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经常地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尤其是一些篇幅不太长的文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

生本语文教学理念中强调要高度信任学生,因为我们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其实在进行本文的教学之前我还真的有点怀疑我的学生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本文的内容吗?假如不行的话,我莫非要越俎代庖吗?这显然上不行的。生本语文课堂教学要重点体现学生的“多学”,呀学生“多做”,教师只是在学生有疑有惑的时候去“导”。于是我就决定把前置性作业放在了堂上进行。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集中精力去默读,去独立思考,去做批注。让学生做批注前我又强调并板书了批注的要求——留意文中的比喻句的含义。这使得学生在批注的时候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性和目标性。

当学生做足了功夫时,我就发现学生在交流阅读体验时对文章的理解是很到位的,能够理解问中比喻句的含义,理解一些词语的表达作用,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篇13: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以祖国为主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感。本文是一篇杂文,它从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教学时既要交代作品产生的时代特点和作者情况,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舞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学好本文,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民族精神颂,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的神韵。主要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 教学知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求读准子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或中心句理解中心的方法。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感受作者的爱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受──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目标

1、目标2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一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知形象,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4、教学准备:

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实现综合性学习,再加上课文 比较难理解,最好安排预习,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五四运动以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可以是录相、文本等)

二、说教法

1、新课标中专为初中设定语文课堂应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于是课堂教学不应是师问生答的检查性活动,而是学生展示个人优势与魅力的舞台,真正的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将谈话法、导读法、点拨法、交流质疑法、朗读解惑法等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法。

2、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适度点拨,真正体现“以学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并丛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接受健康积极的情感教育。所以,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善提问题,进行质疑交流,充分地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鼓励学生想说、敢说,让他们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说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吸引阅读、思考兴趣:

“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本文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励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本文是李大钊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作品。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年轻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7年被捕,在狱中力尽磨难,顽强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茫之中,走道了十字路口。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花费略长一点时间,首先插放我国歌咏民族精神的乐曲如《国歌》等,雄壮激昂的乐曲震撼学生的心灵,此时让他们说听后的感受,教师及时激情引导“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这是提在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人们面前严峻的问题,必须作出选择,必须作出明确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喊”

2、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促讲,甚至以读代讲,也是新课改的重要思想之一。

⑴ 教师范读:

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学之初由学生朗读课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实,教师的表情朗读也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经过朗读处理之后,课文中飘忽的情感会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

⑵ 扫清障碍朗读:

强调字词的认识,对学生有疑问的词句进行解答,对理解有难度的可安排造句。

⑶ 学生自读:

以学生品味、交流心得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运用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不同形式进行练习。

3、研读课文:

⑴ 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

“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疑起于思,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在合作学习前先让学生独立通过读书找疑,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大大增加了合作时的信息交流量。教师进行归类整理又加以呈现,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① “如何理解文中的“雄健精神”?

②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③ 文章反复使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且形象生动,找出比喻句。

④ 分组讨论最后一段,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

⑵ 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确定合作形式。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合作学习前,确定合作小组的形式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学生面对所呈现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能力解决,也不是都感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由组合式”较为合适。

⑶ 组间交流、教师调控:

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组员可随时补充。教师指导、总结

① “雄健精神”,就是 民族精神,就是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 “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③ 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三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④ 学生自由发言,小组间采用竞争方式调动积极性:

此步关键在于平等、融洽的民主气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职责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⑷ 学生诵读:

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4、扩展小结: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线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毕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壮豪迈,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通过以上环节的训练,学生在问、思、答的过程中,逐层深入的阅读,并在这一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口语表达能力,基本突破了重点难点。

5、拓展延伸: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学到什么?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那么你会如何去做?让我们高唱着进行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吧。

6、布置作业:

篇14: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革命乐观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预习情况反馈

1、正确书写词语:

逼狭 崎岖 阻抑 丛山叠岭 绝壁断崖 亦复如此

2、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介绍,互相交流,共同认识: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李大钊逝世后陈毅写诗悼念他。这篇小品散文,写于20世纪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当时,有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李大钊站在时代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二、朗读课文

先找位男生范读,以慷慨激昂的情绪感染大家,然后齐读共同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三、为什么说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它是如何歌颂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的?

通过已学过的《黄河颂》和本文比较阅读,得出雄健的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所以李正西称之为:振奋民族精神的雄文。

四、思考文章行文思路的特点

层层深入地表达思想感情: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五、问题研究

1、文中多次提及“趣味”,该如何理解?

可联系高尔基《海燕》一文中“战斗的欢乐”一句来理解,种种趣味就指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的幸福与快乐的感受。

2、关心比喻说理,文章通篇运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丰富。

让学生划出所有比喻,联系上下文分析含义与作用。完成练习二。

上一篇:实施新医改的工作总结下一篇:物流的创新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