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政府

2024-07-04

宝鸡市政府(精选8篇)

篇1:宝鸡市政府

宝鸡市人民政府领导分工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决定,市政府领导分工调整如下:

戴征社同志

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

上官吉庆同志

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市政府办公室(应急办、接待办、口岸办、关工委、仲裁委、政务信息办、宝鸡展览馆、市行政服务中心、驻外办)、市发改委(物价局、粮食局)、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信访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高新区管委会、蔡家坡管委会、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外事办、市政府新闻办;协助戴征社同志分管财政工作。联系市法院、市检察院、驻宝部队、武警部队和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

强同志

负责民政、科技、环境保护等工作。分管市民政局(双拥办、兵役)、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宝鸡海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侨办(侨联)、市老龄办、市残联。联系市保密局、市科协和铁路部门工作。

刘桂芳同志

负责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爱卫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体育局、市档案局、市地志办、妇儿工委、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联系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社科联。

张敬原同志

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分管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管办)、市国土资源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园林环卫局、市河道委、陈仓物流园区建设管委会、法门寺文化景区管委会、石鼓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投资(集团)公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王拴虎同志

负责农业农村工作。分管市农业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供销社、市地震局、西山建委、市气象局、市烟草专卖局。

袁军晓同志

负责经济贸易和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分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盐务局、宝鸡供电局、省地电公司宝鸡分公司、市邮政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省无委办宝鸡市监测站。联系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台办。

琳同志

负责金融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分管市金融办、市文物旅游局、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委会、市招商局(经联办)、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长安银行、农发行、省农村信用社宝鸡办事处及其他金融机构、各保险公司。

雷建平同志

协助上官吉庆同志负责信访和维稳工作。

琳同志

负责高新区管委会工作。

宇同志

协助分管市长负责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灾后重建及交通项目的争取与衔接工作。

篇2:宝鸡市政府

宝鸡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效运行,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及《宝鸡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促进工作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考核主要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信息办、市保密局、市档案局、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法制办、市目标办等部门组成考核机构进行。

第五条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结果纳入各级行政机关目标责任考核。

第六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主要内容:

(一)组织领导。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及工作机构的配备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目标、任务、措施实施情况。

(二)机制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及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执行情况。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和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情况;网上公开办事、互动交流栏目维护和开展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设施建设及便民服务情况。

(四)依申请公开。包括落实申请场所、规范受理及答复方式、执行收费办法等情况。

(五)不予公开。包括确定不予公开的依据、落实保密审查制度、规范受理及答复方式等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及受理、复议、办结、回复情况。

第七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人员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工作开展有章可依;公开内容和范围具体、准确;公开方式多样、便民;投诉、复议、诉讼依法处理。

考核工作实行量化标准,根据考核评分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考核工作采取单位自查、考核机构各成员单位直接提供日常考核情况、核实自查情况的重点考核、社会评议、综合评定等方式进行。政府信息公开考核采取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四个等次。

第九条考核时间为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原则上每安排一次,被考核单位要参照考核内容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并形成书面工作总结于每年12月底前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专项检查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每年工作重点,确定检查内容和单位进行检查;

(三)社会评议由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问卷调查、网上评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公众征集对各县区政府、各行政机关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评议、意见和建议;

(四)综合评定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情况、专项检查情况、政府网站评议结果、社会评议情况、投诉受理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条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被考核单位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考核结果确定后及时通知被考核单位和市考核办,并通过发文、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其它媒体进行公布。

第十一条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单位将给予通报表彰,对不合格等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分标准由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的相关规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县、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由各县区政府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篇3:宝鸡市政府

(宝鸡市财政局, 陕西宝鸡721100)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 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也走过了30年创新实践的辉煌历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作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实施伊始到不断深化的每个阶段, 都生动体现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笔者立足宝鸡市政府采购工作的历史发展, 对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作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希望借此契机, 进一步巩固成果, 加快步伐, 不断推动宝鸡市政府采购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近年来宝鸡市政府采购工作的简要回顾

宝鸡市政府采购工作是从1999年元月开始推行的, 这些年来, 按照中、省的统一部署,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下, 在市、县各级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鼎力配合和密切协作下, 在全市政府采购工作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下, 宝鸡市政府采购工作按照“统筹安排、先易后难、积极实践、不断规范、稳步发展”的思路, 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 拓宽政府采购领域, 提升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 全市政府采购工作连年迈上新台阶,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宝鸡市政府采购工作的发展历程, 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三个转变”:第一阶段, 从1999年元月政府采购工作开始起步到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实施前, 是推行政府采购工作的“探索阶段”, 实现了从传统的自由分散采购向政府集中采购的转变, 政府采购行为不断规范, 公开招标数量稳步增加;第二阶段, 从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到2004年, 是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建章立制”阶段, 随着《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主要抓了政府采购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并顺利实现了“管采一体”向“管采分离”的转变, 初步形成了“管采分离、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第三阶段, 从2004年至今, 政府采购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 政府采购的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都得到显著提升, 逐步实现从节约资金、预防腐败的单一目标向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扶持、宏观调控等政策导向功能的转变。

在三个阶段的政府采购工作中, 始终突出了三个工作着力点:一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围绕《政府采购法》和中、省一系列关于政府采购工作的制度文件, 先后制定了《宝鸡市市级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宝鸡市市级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宝鸡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运行程序》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 对采购方式、采购程序、监督检查等工作程序和办事规则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保证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有序、高效、健康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政府采购工作新路子。2003年, 大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车辆保险办法, 从当年起将原由财政统一投保的6个险种改为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 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保机构, 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车辆损失预备金制度, 由市财政承担车辆事故的全部维修费用, 按照“限额管理、专家审定、定点维修、统一管理”的办法运作。通过这一改革, 使公车单车年均保险费用由过去的5 790元降到现在的660元, 而保额却由过去的1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20万元, 公车单车年均节约保险费用5 130元, 仅市级财政每年减少财政支出500余万元;2004年, 按照“依法采购、规范操作、扩大规模”的工作思路, 对市级公务用油实行相对集中采购, 推行了市级单位车辆用油集中统一管理办法。仅此一项, 当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267万元;2005年, 实行了公车维修专家指导制度、协议供货制、有效最低报价法、部门集中采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明显提高了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2006年, 将基建工程、农村水利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同时将通用类办公设备纳入协议供货范围, 对印刷业务实行定点采购, 实现了采购效率和采购效益的有机结合;2007、2008连续两年, 进一步加大了对政府采购工作中标书制作、信息发布、供应商管理、采购项目验收等重要工作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力度, 进一步扩大了工程项目类、协议供货类等采购规模。同时实行了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制度, 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 确定10家饭店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参会的定点饭店, 对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活动, 严肃接待纪律, 从源头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三是努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管理。建立集中采购目录调整论证制度, 严格集中采购目录的执行, 完善集中采购委托代理协议制度, 规范集中采购程序和方式;巩固公开招标在采购方式中的主导地位, 凡是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项目都采取了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加强部门预算中政府采购项目编制工作, 不断规范采购方式审批管理;完善和改进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管理, 为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人提供良好的专家资源, 提高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质量;增强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的透明度, 规范供应商质疑和投诉处理行为, 对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及时答复和处理, 维护供应商合法权益;切实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 使之成为政府采购合法依据和资金支付报销凭证, 等等。

从2004—2006年, 宝鸡市政府采购规模连续迈上2.7亿元、3亿元、4.5亿元三个台阶, 分别比2003年的采购规模7 979万元增长了2.4倍、2.7倍、4.7倍;2007年, 全市预算内外加单位自筹共实现政府采购12亿元。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采购均衡发展, 采购范围从以货物类采购为主, 逐步向工程和服务领域拓展, 也为全市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奠定了良好基础。从2005年至今, 宝鸡市的政府采购规模在全省十个地市中, 仅次于西安市, 排名全省第二位。从采购效果看, 近四年节约资金率分别达到14.2%、11%、10.9%和11.1%, 年均节约资金近5 000万元, 不仅收到了明显的节支效果, 有效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 在保护国内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基本做到了用户满意、供应商满意、部门满意和公众满意, 使政府采购逐渐被社会各界所理解、接受和欢迎。

二、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仍面临着不少难题和挑战。一是个别政府采购工作还不够规范。一些采购人喜欢采取各种手段规避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 甚至未经审批就擅自采购或违规自行采购;个别采购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超出了必要的业务工作范围, 难免影响其自身立场, 容易对特定供应商形成倾向性意见, 甚至对经法定规程产生的评标结果进行无谓的质疑和阻挠;一些同志对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认识不到位, 对《政府采购法》理解不深, 学的不透, 用的不够, 采购货物、工程类等项目往往喜欢用老经验、老办法、随意性大;一些招标文件对项目技术参数缺乏深入调研, 个别采购工作人员业务不娴熟, 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采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尚待进一步优化提高, 等等。二是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仍待扩大。尽管近年来宝鸡市政府采购规模有了较大提升, 采购范围有了较大扩展, 但与财政支出的总量比, 与上级和社会各界寄予的期望比, 与政府采购工作发展更为快速的其他地区比, 还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拓展提高。三是政府采购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依法采购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法是一项从预算管理、采购方式到资金支付全过程对政府公共采购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法律, 而有些同志将政府采购简单的理解为招投标。招标投标法是规范采购行为中招标投标行为的, 不是一项管理制度, 从管理角度看, 招标投标法的管理范围和环节都小于政府采购法。但在实际工作中, 还存在将政府采购与招投标混为一谈的问题, 认为采用了招标方式就是实行了政府采购, 尤其是在工程采购管理上, 在工程上推行政府采购仍存在较大阻力。四是公共工程政府采购管理亟待加强。公共工程规模巨大, 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工程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大量由法人和企业共建的国家公共工程项目没有纳入管理范围, 既不利于政府采购制度作用进一步发挥, 也影响了采购规模的扩大, 等等。对于这些问题, 要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以解决。

三、坚持“六新”要求, 积极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后一个时期, 宝鸡市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政府采购法律框架下, 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核心,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以管理交易系统为手段, 优化和健全采购交易运行机制, 实施监督惩罚并重的监控方式, 不断规范管理操作行为, 拓展采购制度实施领域, 推进采购政策功能发挥和采购管理专业化, 促进采购制度综合效益的提高, 提升政府采购制度形象, 推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发展, 努力实现采购管理精细化、采购行为规范化、采购权责明晰化、采购监督科学化、采购手段电子化、采购人员专业化。

一是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一方面,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要做大量工作, 进一步扩大宣传, 采取制作宣传专栏、刊登有关法规、知识问答、理论文章等多种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 多渠道、广泛地宣传政府采购工作的主要内容、意义及近年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宣传政府采购对节约资金、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调控经济、优化支出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 促使采购单位、供应商以及社会各界知法、懂法、守法, 形成自觉遵守《政府采购法》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 采购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深对《政府采购法》的学习, 深化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认识。同时, 采管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员, 随时向采购单位的领导和同志宣传有关政府采购的工作程序和要求规定, 对于有些认识上的偏差要耐心解释, 努力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要在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上有新突破。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直接反映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上规模, 努力做到应采尽采, 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范围和采购品种。现在, 宝鸡市的采购范围已经包括货物、工程、服务、其他共四大类, 50多个品种, 但仍有一些领域如工程类的许多项目 (政府办公楼的建设等) 尚未纳入, 就是纳入的也没有完全执行到位。近年来, 虽然宝鸡市的工程采购规模稳步提高, 但在具体执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工程类采购总体进展与宝鸡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与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相比, 仍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将工程纳入政府采购不是要取代其他部门, 而是要与其他部门的管理形成互补, 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当前, 应该先规范没有实行招标采购的公共工程项目。与此同时, 要规范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扩大政府采购制度的约束范围。

三是要在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上有新作为。在节约资金、反腐倡廉等一些基本功能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 更要注重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 这也是政府采购法赋予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发挥政策功能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服务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功能, 通过规模采购调节经济运行,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注重发挥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扶持绿色环保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 并将购买国产货物和民族产品的政策落到实处, 使政府采购政策对宝鸡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导向作用。

四是要在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上有新举措。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考评制度和问责制度。制度的好坏最终要通过操作执行来实现, 如果不加强对操作执行环节的监督, 将直接影响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声誉。在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同时, 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在“管采分离”的原则下, 强化对操作执行环节的监管。要建立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机制, 对政府采购中集中采购目录执行、信息公告、采购程序和专家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管。要建立和完善集中采购机构考核办法、考评制度、问责制度, 加大对集中采购机构和部门集中采购机构的考评监管。同时, 要继续发挥好市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适时组织开展市级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执行情况检查。自觉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使政府采购活动真正成为“阳光工程”。

五是要在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采购队伍上有新进展。一要从思想教育入手, 把教育作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新起点。重点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 要通过思想教育, 增强服务意识。二要从理论学习入手, 把学习作为提高理论素质的切入点。特别要熟练掌握政治理论和本职业务方面的政策法规, 做到依法办事、依法采购。三要从业务培训入手, 把培训作为提高政府采购能力的着力点。要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授课、座谈交流、案例剖析、业务研讨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四要从规范言行入手, 把规范管理作为规范操作的根本点。切实通过抓规范、抓落实, 提高政府采购规范化建设水平。五要从创新思维入手, 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开创政府采购的关键点。要积极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不断对政府采购创新发展进行有益尝试, 为政府采购注入新的活力。

篇4:宝鸡政府建设项目审计的新经验

近年来,宝鸡市审计局把政府建设项目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政府建设项目审计规范运行、提高质量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宝鸡市政府出台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局认真贯彻落实监督办法,紧紧抓住“事前审计建设程序、事中审计合同与变更、事后审计工程决算”三个关键环节,先后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32个,送审项目金额14.47亿元,审减金额1.88亿元,平均审减率13%。与此同时,重点对多报工程量、工程定额子目超标准、违规调增合同、未扣除预备费、多计安全文明施工费与保险费等问题进行了查处,形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研判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批示责任部门整改,完善工作机制,政府投资审计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成效。

一、审计上实施“五审”机制

一是必审制。该局对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资金以及未全部使用市财政资金,但市财政资金比例超过项目投资50%,或者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控制权的建设项目,必须全部纳入审计,做到全覆盖。

二是计划制。该局将保障房、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投资项目作为审计重点,列入审计项目,实施计划管理。

三是核查制。该局对计划以外的投资项目,要求建设单位在委托中介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的同时,必须向该局申报,经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门人力对中介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复核。

四是审结制。该局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先审计、后结算”,凡属于审计范围内的政府投资项目,未经结算审计,建设单位不得结清工程价款,并把此作为一条刚性规定。

五是审决制。《办法》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把竣工决算审计作为合同重要条款明确约定。该局联合发改及项目主管部门对未经竣工决算审计的项目,一律不进行竣工验收,不办理相关手续。

二、结果认定上实施“三会一定”

一是进点会。召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中介机构,召开审计项目进点会,公开审计范围、重点和目标,明确审计期限和审计配合要求。

二是核对会。组织中介机构、施工单位就通报会达成的意见,从专家库中抽取专业对口的专家,进一步核对,查找审计漏洞和不足。

三是通报会。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中介机构,召开审计问题通报会,听取各方意见,充分研究讨论,相互达成共识。

四是定案会。在通报、核对的基础上,召开审计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中介机构四方会议,审定审计结果,“四方”签字确定审计结论,确保审计质量。

三、使用中介上实行“招审”两分离

一是建立中介库和专家库。按照实力强、业绩好、费用低的标准,严格考查和筛选,在全省范围确定中介和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中介和专家备选库,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形式,根据备选库招聘中介和专家参与投资项目审计。同时,该局对“两库”引入动态竞争机制,一年一考评,一年一变更,一年一公布。

二是强化招投标内部管理。该局将聘用中介服务与实施审计 “两分离”,负责招投标的审计人员,不参与具体审计项目,具体负责审计项目的人员,不参与中介招标,互相监督,相互制约,做到了依法公开廉洁招标,实现了中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满意”。

三是加强对招投标组织领导。该局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分管副局长、纪检组长、审计处副处长为副组长,法规、监察、办公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聘用中介领导小组和招标办,加强对招投标的组织管理。

篇5:宝鸡市政府

关于上报2012年度上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2012年度上半年,宝鸡市科技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以公正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公开制度和规范公开内容,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现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1.加强工作领导。为确保科技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的日常事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的工作机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会议,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全力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2.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根据市政府相关规定,参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规则和文书格式,修订了《宝鸡市科

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宝鸡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方式和程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管和保障以及保密审查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重大活动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氛围。

1.加强宣传学习,创造良好政务环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我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教育与机关学习活动有机结合,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科室组织交流学和互相传阅学习等形式,深刻领会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干部职工主动配合、自觉履行的意识,提高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

2.层层落实,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按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我局围绕领导关怀、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事项,积极主动地在宝鸡科技信息网站上发布信息。围绕科技工作,我局以 “基层建设年”、“创建文明科室”、深化作风建设以及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科普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通报。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实效。利用宝鸡科技信息网上设立的局长信箱和网上留言互动平台,认真了解群众需求,做到及时回复、准确回复,让人民群众满意。

3.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及时公布科技管理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计划、科技工作动态、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

项等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人事任免、科技项目、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今年以来我局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0条。其中:科技动态36条,机构设置4条,机构职能1条,政策法规8条,通知通告16条,知识产权6条,行政执法2条,县区科技67条。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到位。

1.建立并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工作人员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把政务信息公开情况纳入各科室及其负责人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总体来看,各科室主动公开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公开质量也进一步提高。

2.保障信息发布及时、公开程序严格。为确保政府信息生成后及时在网上公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公开及时性的督查,严格把关,对各部门、各单位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进行实时监察。同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性和保密性的审核发布制度,实行严格的信息审核程序,对各责任单位下发的各类文件,一律在保密性和规范性审核后的第一时间上网发布。

3.切实保障信息公开的质量。我局坚持信息内容“规范、适时、真实”原则,认真抓好信息公开各项制度的落实,依法履行公开义务,没有在政务信息公开中隐瞒或者捏造实施,没有因保管不善导致有关信息损坏和灭失。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对照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我局也清醒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科室重视不够。态度消极,措施不力,工作懈怠。上报信息不及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陷入停顿。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全面、不及时,敷衍了事。信息队伍建设乏力。人员配备不齐,报送主渠道不清、方法不明。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公开内容不完整,政府要求必须公开的信息内容缺失;公开内容欠丰富,趋易避难,缺乏新意,政府出台信息不能及时上网公开,时效性差。今后,我局将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局上下强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进一步加大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完善网站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覆盖面。继续调整、充实、完善科技信息网站的页面布局和栏目设置,优化网上公开,丰富公开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各科室信息公开栏目上发布政府信息的指导,提升工作水平和层次,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

(三)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我局将利用绩效考评、实地检查、网上信息统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抽查,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在信息公开中防止搞形式主义和应付式的工作态度,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一种日常化、制度化的管理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交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加强工作总结,针对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健全制度,使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6:宝鸡市政府

经济发展的意见 宝政发 „2011‟3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0‟48号),激活民间资本,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支持民间投资更快发展

(一)扩大投资领域和范围。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民间投资开放。对于民间投资的经营性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可相应安排部分财政资金,以注入资本金方式参与建设,并在一定时期内不参与收益分配。对于民间投资的农业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福利、文化产业等项目,符合相关条件的,以贷款贴息的方式予以支持。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金融机构,鼓励组建一批民营投资基金公司,建立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支持有条件的县区设立村镇银行。积极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增资扩股。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作用,及时增选民营企业进入《宝鸡市享受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企业准入名录》,逐步扩大民营企业贷款规模,提高其在全市企业贷款中的比重。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和上市等方式,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不断开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确保每年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改进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降低贷款门槛,积极推进联保贷款、票据融资和租赁融资,推广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法人代表个人财产担保贷款,探索开办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市上每年对贡献突出的金融机构进行表彰奖励。

二、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四)支持非公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信用、支付、物流、认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产、供、销业务。积极组织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产业对接、招商引资、产品展销等活动。支持建立各类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专业市场和物流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开展并购等投资业务,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

(五)建立健全非公经济信用担保体系。市财政、工信、工商、人民银行、银监分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营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指导、服务和扶持工作。行业监管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兴办担保机构,迅速扩大我市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三、引导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鼓励民营企业提升科技水平。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实现转型升级。

(七)支持发展配套型民营企业。搭建民营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引导大、中、小、微各类型企业之间形成紧密关联、双向互动的协作配套关系,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创新政府服务手段,建立产业集群信息网络平台,提供协作配套信息,推进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对接。市级产业集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为龙头企业进行配套的民营企业,优先为其提供贷款担保、贴息等支持。

(八)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以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引导相同、相似和相关的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重点扶持县域工业园区的道路、供排水管网、路灯、供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三年内重点工业园区要实现“六通一平”,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和良好环境。

四、激活非公经济内生动力

(九)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支持民营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国际标准认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向具有自主品牌、特色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和带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迈进。倡导民营企业诚实守信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十)加强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培训和人才引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继续深化以“智慧之光”、“东部行”为品牌的民营企业家培训活动,每年对民营企业家、财会人员和创业者的培训达到1万人(次)以上,技能培训达到4万人。采取高薪、高职、技术入股、红利分成和政府补贴等方式,引进民营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工、工程师、财务及管理等专业人才。

(十一)鼓励全民创业。以培育市场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带动和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县(区)工信部门所属的微小企业服务中心,要定期开展创业专题培训,使创业全程都有人领、有人管、有人帮。

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二)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全市支持产业集群、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本地产品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资金优先购买本地产品,提高采购本地民营企业产品、工程和服务的比例。

(十三)增强服务意识。各县区、市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心实意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彻底清理和修订影响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规定,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广泛宣传各级鼓励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营造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舆论氛围。

(十四)提高行政效率。对民间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同等对待,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对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非“两高一资”行业的民间投资项目,要建立绿色通道,限期办结前期手续。

(十五)优化发展环境。严禁举办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评比、排序、授牌等活动。严禁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学会,强行收取会费等行为,严格控制各类专项检查。尽快成立市、县中小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破坏和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人和事,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篇7:宝鸡市政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宝鸡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现将《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政府信息公开报告》予以公布。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六部分组成,其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宝鸡市发改委网站”()下载。

一、概述

2011年,按照《条例》规定和全市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要求,我委立足发展改革工作职能,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发展改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认真学习贯彻《条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全委认真组织学习了《条例》、《规定》等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的理解,切实增强了对《条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贯彻落实《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委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科室负总责、其他科室齐配合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同时,还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全委重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落实,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三)健全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建设

在工作中我们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完善了《宝鸡市发改委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等六项制度,从公开内容、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评议考核、责任追究、新闻发布六个方面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出规定。二是严格政府信息公开审核程序,各科室拟公开的政务信息(包括公开内容、形式等)都必须经处室负责人审核同意,统一报送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才可对外公开。三是及时督查政务公开情况和网上咨询办理情况,对行政执法事项和服务事项进行随时更新,方便群众查询。四是建立发改系统信息报送机制,并将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纳入委年终目标责任考核。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一年来,我委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和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公开信息1000余条,编发《发改信息》14期。重点对城市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农业等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及重点项目进度等信息进行了公开,全年累计公开重大项目信息400多条,政策文件类信息300多条,处理信箱反映问题20件,答复率100%,群众诉求回复率100%,全年无投诉、举报。网站各栏目点击人数达到1万余人次。

(二)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1、利用市发改委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以宝鸡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发改委门户网站为公开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不断扩大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健全和完善了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工作标准、时限要求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推动政务公开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积极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监督网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上台阶。

2、积极推行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工作出发点,实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市行政服务中心各项服务工作,按照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对项目备案、核准、审批等全部实行大厅受理,积极协助项目单位进行项目申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3、借助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本着“团结鼓劲、稳定发展、树立形象”的原则,重点围绕全市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及时向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供稿件、图片、音像资料等新闻线索。配合全市新闻媒体开展了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信贷融资、工业布局和功能区建设、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专题宣传,并参与拍摄《2010年宝鸡经济社会发展回眸》,社会反响较好。

4、完善向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制度。按规定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汇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委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分为网上受理和现场受理两种方式。2011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件,均为网上申请。对收到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按期答复,无不予公开信息的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1我委未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收取费用。

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1我委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投诉、举报和建议。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全委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条例》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条例》中的个别条款的解读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特别是对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信息公开尺度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市发改委门户网站的服务性和互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业务科室的沟通,积极发挥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作用,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2、扩大主动公开信息范围。围绕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主动地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和要求、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等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和渠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予以公开。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抓好委机关门户网站建设,强化网站便民和社会服务功能。切实规范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机制,特别是建立完善在线问答、行政投诉、举报热线等互动式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咨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委门户网站的实用性、可读性和互动性。

篇8:宝鸡市政府

一、金融危机下宝鸡中小企业现状

2008年初, 全市非公中小企业14.87万家, 从业人员达到74.07万人。全市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 上交税金13.1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8亿元, 非公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GDP的45.6%。金融危机呼啸而来, 造成宝鸡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国际需求减弱, 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出口市场萎缩, 造成企业存货量大, 资金供应趋紧。银行为规避风险, 抵押资质紧缩, 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回收货款趋缓, 企业之间信用危机加大。危机逼迫企业瘦身, 投资者对企业投资更加谨慎。现状如下:

1. 七类行业利好, 产销两旺。

因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 重大建设项目增加, 水泥行业, 砖瓦机械行业, 钢结构加工行业以及铁路桥梁配件加工行业, 生产任务饱满;由于原材料废纸和木浆价格下跌, 生活用纸行业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由于东南沿海陶瓷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减轻;由于产品价格回升、材料价格下跌, 果品菌类罐头行业效益增加。

2. 部分行业微利, 生产平稳。

日常生活用品产业领域的灯泡生产、食品生产、包装印刷、工装加工企业、出口面袋加工企业、乳品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增加, 企业维持微利经营。

3. 外贸企业保本, 维持生产。

中小企业的纺织、服装、果汁出口企业由于外销市场萎缩而受到很大冲击, 产品严重滞销。在出口退税的政策刺激下, 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保本经营。

4. 五类企业亏损, 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由于售价猛跌, 锌冶炼和钛材料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影响, 有色金属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由于原煤价格上涨而产品价格下跌, 市场需求萎缩, 焦炭生产企业停产;因市场需求下降, 产品积压, 纺织企业、铅锌采选矿业和配件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二、宝鸡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 宝鸡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第一、帮助中小企业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建立新的经营观念。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传统的营销观念, 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和营销理念。因此, 宝鸡政府在这两方面加大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应用学术报告、座谈会、参观考察、培训学习等形式来帮助中小企业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建立新的经营观念, 使宝鸡的中小企业家获得了新观念和新信息, 掌握了新方法, 明确了新的发展战略。

第二、使中小企业继续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辐射带动下持续发展。产业集群是指企业的聚合体, 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关联机构而形成的密切具有专业性的集合体, 它有地区集中、灵活专业、网络性强、主动创新等特征,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辐射带动下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成本, 提高了创新氛围, 增强了竞争力。

第三、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宝鸡政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制度, 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和贷款担保机构, 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采取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募集、滚动发展的形式筹集担保资金, 先后为中小企业融资2000多万元。使企业单笔担保额度由20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 先后有150多户中小企业与金融部门和担保公司达成担保贷款意向1.2亿元, 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得到改善。

第四、抓招商重宣传, 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重大产业项目。宝鸡政府优化投资环境, 简化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 对全市重点支持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一律实行挂牌保护。加强宣传,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整合招商资源, 出台优惠政策, 引进高级人才, 建立统一的专业招商队伍, 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 累计实现合同引资62亿元。

第五、积极落实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宝鸡政府投入2.68亿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的发展。截至09年9月底, 全市非公中小企业新开工项目344个, 前三季度有234个项目建成投产,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 同比增长38%。并深入企业调研, 全面掌握金融危机对管辖企业经济和税源的影响。增加出口退税, 以纺织和服装为例, 出口退税率从11%提到了14%。落实项目54个, 争取资金1227万元。

第六、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互联网营销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因此宝鸡政府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开发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和技术, 推动中小企业改变营销模式, 实现创新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前, 宝鸡企业在网上做生意的仅有500家, 2009年增加到1000多家。

通过以上措施, 使得当整个世界的经济被金融危机撼动的时候, 宝鸡高新区却连续五年实现了30%以上的递增式持续发展。2009年前三季度, 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06.4亿元, 利润总额达到27.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6%和24%。经营总收入540.30亿元, 工业总产值521.65亿元, 再度大幅增长30%以上, 增速连续位居57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成功渡过了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宝鸡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宝鸡市中小企业系统调研成果汇编》[R], 宝鸡:内部刊物, 2009年03月

[2]邵忍丽: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J].经营与管理, 2009年03期

上一篇:眼镜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工程部工作职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