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化产业开发

2024-06-28

宝鸡文化产业开发(精选四篇)

宝鸡文化产业开发 篇1

一、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传承

(一) 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

年画的生产与民俗需求紧密相关, 贴门画的习俗历史悠久, 专家考证木版年画的定性与蓬勃发展在宋代, 古代文献典籍中也多有记载, 《梦粱录》与《武林旧事》中就记述有北宋时民间流行钟馗、财马、门神、桃符的民间年画。明代年画再次兴盛, 从现存的明代年画实物资料看, 无论题材内容、刻绘技法还是艺术风格都十分多样, 样式也趋于定式, 许多题材与后世相差无几, 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陕西凤翔的木版年画均是从明代开始兴起的。

凤翔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在凤翔城东南———南肖里村, 村中邰姓的“祖案”记述, 明朝正德年间南肖里村已有邰姓艺人从事木版年画的生产, 在清代的康乾时期, 生产已具规模, 除了个体的生产外, 还出现了集体合作的生产作坊。工艺以印刷与手绘结合 (线稿印刷手绘施彩)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艺人学习外地先进的年画印刷技术改进生产, 线稿与施彩工序全部套版印刷。年俗的大量需求使生产规模逐渐增大, 产地除南肖里村外还扩展到北肖里村与陈村, 三个村从事年画生产的有三十多户, 规模化的作坊五六家, 销售逐步扩展到西北地区。较大规模的作坊, 当地人称为“画局”。繁荣时期画局有十多家, 其中世兴画局、忠兴画局、复盛画局名声较大。画局将字号刻在印版之上, 类似于厂标, 通过销售宣传以扩大知名度。生产规模的扩大, 促使画局在年画的生产分工上更加细致, 有经济实力的画局专门聘请当地知名艺人画匠来设计画稿, 刻板、印刷等环节各有专人负责, 规模化的生产自然带来成本的降低, 专业化的分工同时带来质量的提高, 这都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良好的声誉使凤翔木版年画成为西北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品。清末民初年间, 木版年画的生产达到繁盛, 这一时期凤翔木版年画的年产量合计在四百多万张, 而世兴画局年画的生产量占到了全县总产量的一半, 年画品种多样, 有了名牌产品“金三裁”年画。产品销往陕、甘、宁、青及河南等地, 真正创出品牌的知名度。

年画是春节很普遍的一种民俗消费品, 在丰年几乎家家张贴。从年画的种类看门神等“六神画”的生产量就占到一半以上, 这也是为了适应民俗市场的需求。木版年画因为民俗生活的普遍需要而大批量生产, 形成规模, 趋于半专业化, 与很多还处于业余、自娱阶段的其他民间美术生产比较, 它在生产的规模和文化影响方面都较大。

(二) 凤翔彩绘泥塑的传承

凤翔彩绘泥塑的生产以六营村胡姓家族为主, 制作技艺作为传统的家族手艺代代相传, 关于凤翔泥塑的产生有这样的传说。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军队屯扎于凤翔此地, 时间长了军士转为地方居民, 军中有一些来自江西具有陶瓷制作手艺的人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观音土 (俗称板板土) 和泥捏塑, 制模做偶、施加彩绘, 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 因风俗而用于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名似乎可以从这一面佐证。

泥塑生产仍延续了手工生产方式, 其民俗文化内涵以一种集体民俗意识被继承。彩绘泥塑是普通百姓创造的艺术品, 同时他们也是欣赏者和消费者, 彩绘泥塑出现在许多民俗礼仪之中, 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彩绘泥塑因为这种民俗活动的需求拥有了消费市场。在六营村就留传有这样的谚语:“宁舍二亩田, 不舍灵山、周公会。”民俗生活的需要是彩绘泥塑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彩绘泥塑的生产与民俗生活都紧密相关。灵山求子的泥娃娃, 孩子满月亲友送来的保佑平安成长的坐虎, 老人寿诞贺寿的泥虎, 以及春节屋内悬挂的驱瘟辟邪的挂虎, 背后都有它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泥塑虎悬挂于家中镇宅、驱邪, 作为保护神加以膜拜, 产生于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共有的原发性与复功用性特征, 源于远古的虎图腾崇拜。在中华民族中影响深广的“虎、龙、凤、蛙”等形象都具有图腾的性质。历史学家考证虎是生活在西北地区以狩猎为主的古羌戎族图腾,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发展, 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泥耍活”是对彩绘泥塑的俗称, 但当我们观察后会发现“凤翔彩绘泥塑中的挂虎、坐虎无论从材料还是型制上看, 都不适合孩子来把玩翻弄, 而更适合于恭敬严肃地悬挂或高置案厨之上, 就人来说是表现出一种供奉的态度, 就物而言则处于一种君临居室环境的地位。就形象而言, 它又是在狞恶凶猛的大轮廓骨架中以细小填充的纹样和色彩给予柔化、生活化”。[1]在凤翔及邻近地区一带农村, 孩子们过满月或生日时, 外婆或娘舅把这种泥活作为礼品送到孩子家中, 它的意义与其说是给孩子玩耍, 不如说是为了给新生的小生命驱恶辟邪, 充当镇宅守魂的神灵瑞兽。彩绘泥塑作为原始文化的嫡传, 显现出生命繁荣的审美理想。

二、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 各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始复苏, 而融入民俗的各种民间艺术也渐渐恢复, 在八十年代中期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特别受到美术界专家的关注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声名鹊起。但由于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手工生产的民间美术品逐渐被大机器生产的竞争挤出市场。另外, 民间美术“土”的特色, 也使逐渐追求时尚喜好的人们渐渐将它们淡忘。凤翔木板年画与彩绘泥塑也经历了沉浮起落, 在当下生存下来并继续发展。

(一) 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

改革开放使曾经的传统文化禁锢得到解放, 春节贴门神的风俗习惯逐步恢复, 八十年代初期南肖里村有多个家庭生产年画, 在此基础上艺人们成立了凤怡年画研究会, 为年画的恢复与继续发展发挥了作用。但随着机器印刷的年画商品在市场的出现, 具有印刷成本低廉、色彩耐久等优势的机器印刷品强烈地冲击了木版年画原有的市场地位, 手工生产的木版年画市场很快被挤压, 以民间艺人一己之力, 无法挽救和阻挡木版年画在市场竞争中的颓势和逐渐在大众消费市场消失的趋势。行业也不得不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寻求新的出路。

年画艺人邰立平的经验对今天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有益的参考, 他是年画老字号世兴画局的传人, 在面对困局时, 他仍坚持个体手工生产, 优化工艺, 提升质量, 将木版年画的品种开发与传统种类挖掘整理结合起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 他整理印制了《凤翔木版年画选》三卷, 保护了传统年画。他将木版年画展览搬到各大美术院校, 在全国各地、海外交流推广, 赢得了声誉。经过多年的努力, 邰立平已是凤翔木板年画行业的佼佼者,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主要传承人。虽然木版年画失去了大众的春节年画市场, 但木版年画艺术层次的提升使其价格升了数十倍。本只从事年画手工生产作为艺人的邰立平却承担了多种角色, 他不仅从事年画生产, 而且进行组织管理、整理、研究对外交流的多种工作, 他将抢救保护传统遗产工作视为己任, 具有一种献身精神, 他的技艺水平和多方面能力在其他艺人身上很难复制。这样高质量的个体手工生产使得目前生产方式更加显得精英化, 也成为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一种模式。

(二) 凤翔彩绘泥塑的发展

凤翔彩绘泥塑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恢复得到文化部门的支持, 彩绘泥塑作品进京并在美术馆展出, 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对其艺术价值也给予很高评价。艺人们还跟随文化艺术交流团到国外献艺办展, 这些都促进了彩绘泥塑的生产, 产品还由工艺美术公司代销, 以老艺人胡深为代表六营村多家农户从事这种副业生产。但随着民俗热的逐渐降温, 泥塑生产并未持续兴盛。

新世纪之初, 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便利的同时, 也注重起精神消费, 开始思考和重新认识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时彩绘泥塑得到了一个大的机遇, 2002年、2003年泥塑马、泥塑羊登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 使凤翔彩绘泥塑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当地政府也将民间艺术作为一张地方文化名片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伴随着生产订单的源源涌入, 六营村家家户户开始彩绘泥塑的生产, 生产的一拥而上, 在短时期也出现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几年的市场沉浮之后彩绘泥塑的生产有了多样形式, 近年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 彩绘泥塑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的品牌产业, 现在泥塑生产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有以老艺人胡深为代表的家庭式生产, 也有青年艺人胡新民创建的大规模的民间美术生产的文化企业。因为知名度与文化需求而带来了大量订单生产, 使彩绘泥塑以一种良性的竞争方式发展。

市场的需要影响了彩绘泥塑的生产。年俗产品成为彩绘泥塑产品的主流, 即以生肖泥塑为主, 就如老艺人胡深谈道:“什么年 (生肖) 生产什么, 什么需要生产什么。”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泥塑生产品种, 但也使彩绘泥塑的图案造型传统发生了微妙变化。传统的泥塑挂虎最具凤翔彩绘泥塑的代表性, 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俗文化图案渐渐向简化、视觉装饰化发展, 现在的泥塑产品更加美化, 易于大众接受, 但似乎少了乡土民俗的味道。孩子百天送泥虎, 护佑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的民俗性质已经逐渐地褪去, 而更加大众娱乐化, 使其成为既带有民间艺术特征又具有现代视觉装饰性的民间工艺品。

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看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 我们关注了它们在当下的生产情况与艺人的出路, “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鲜活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存的具体体现。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是只是保存物质化的‘遗产’或收藏遗产化的‘文物’, 其根本要旨是使传统文化形态能够‘生活’在当代, 成为当代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2]民间艺术反映民俗文化, 是民俗文化的有形载体, 民间美术融入百姓的民俗生活, 民俗与民族精神关联。在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得民间艺术的身份更加微妙, 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以其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例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民间艺术不是“文物”, 它是文化, 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 只有自然地融于我们的生活中, 才能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宇.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179.

[2]彭迪.建言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 2007, (11) .

宝鸡文化产业开发 篇2

工作计划

三月份

1、召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员大会;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各小组成员职责,部署工作)。

2、组建文化旅游产业管委会及总公司。

3、学习讨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意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

四月份

1、编制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2009-2015)和实施计划。

2、明确2009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任务,并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向各县区、各部门下达2009年目标任务(明确景区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数额、预期效益等)。

3、筹备第八届法门寺文化旅游节和太白山旅游登山节。

4、组织开展宝鸡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和研制工作。五月份

1、编制五大板块、三大片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规划。12、按照“一县一品”、“一县一景”的原则,启动各县区重点文化旅游景区规划编制。

3、参与筹办法门寺文化旅游区开放仪式和太白山旅游登山节。

六月份

1、评审石鼓山主题公园、太白山景区、千渭之会景区规划。

2、组织开展宝鸡文化旅游歌曲征集活动。

3、开通市区至各重点景点的“一日游”旅游专线。七月份

1、启动“都市旅游”建设工程,重点实施宝鸡宾馆改造工程,建设人民公园水上舞台。

2、启动渭河“一河两岸”亮化、美化工程。八月份

1、筹备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和西部贸易洽谈会。

2、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周秦大典”等文化演出节目的编排工作。

九月份

1、举办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和西部贸易洽谈会。

2、举行宝鸡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示活动。

十月份

1、评审完善各县区及重点旅游景区规划。

2、黄金周期间,评选展示宝鸡文化旅游歌曲作品。

十一月份

1、审定宝鸡旅游纪念品。

2、分层次开展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十二月份

1、按照年初目标任务,检查考核各县区、各部门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篇3

关键词:宝鸡;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一、引言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宝鸡定位为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次核心城市。这是有史以来国家对宝鸡发展最高的一次定位,宝鸡的发展也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宝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也是盛唐文化荟萃之地;宝鸡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皮影戏、木偶、剪纸、刺绣、社火、脸谱、泥塑、草编等独具一格。通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依托文化产业集群所有资源整合形成相互依赖完整的产业链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宝鸡经济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可以更好地为国际社会认知宝鸡城市形象,感受宝鸡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建设对积极推进宝鸡跨地区、跨行业重组整合,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宝鸡极其丰富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但文化资源并不是产品,更不是产业。虽然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宝鸡文化产业在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产品功能、文化产业功能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显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存在高投入、低增长趋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宝鸡文化产业有了一定基础,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3-2007年五年间,宝鸡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虽从2664元增加到4641元,但同期全国人均增加值从2924元增至7309元,全省从2567元增加到4966元,宝鸡的差距显而易见。2002年以来,三产增速一直回落,均低于GDP增速2个-3个点左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据2005-2007年财政数据统计:2005年宝鸡投入的文化事业经费为1719万元,2006年投入2303万元,2007年增至3140万元,比2006年增长837万元,增幅达36%。2004年列40万元为市直艺术团体的演出补贴、设施设备专项补贴,2006年支持市直艺术团体设备购置及维修60万元,2007年支持70万元,对文化事业投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2007年宝鸡三次产业之比为10.6:9.4:0.1,第三产业比例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1:0.3:8.7;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三产业出现高投入、低增长的趋势。宝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2006-2008年连续三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了下滑趋势,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了4个百分点。宝鸡2003年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6%和98.33%;2008年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域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13%和99.05%。五年来广播电视基本没有变化。2003年宝鸡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艺术表演场所16处、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178个;2008年宝鸡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2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站138个、社区文化中心162个;五年来宝鸡艺术团体及图书馆等几乎没有变化。

(二)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差异明显

从宝鸡文化产业分布来看,在文化产业的80个行业中产业相对集中的是:文化旅游业、演出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物业;而文学艺术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文化信息业、网络服务业、文化教育业等发展有限;此外,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摄影扩印服务等行业有一定发展;传统文化行业的书、报刊出版、制作和发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版权服务等总量不足;影视业、动漫业处于未涉足与起步阶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网络、传媒等新兴文化服务行业规模小;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的生产、销售不足。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各类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制作,文化艺术服务等行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方面在创新力度和创新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市场运作程度不高,这些行业中许多单位带有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动性欠缺,对政府依赖性强,难以发展壮大。

(三)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不完整,支撑产业不完备,带动产业不发达,衍生产业拓展不到位,致使宝鸡文化产业难以发挥集聚效应

宝鸡较少的文化资产分散在广电、报社等不同部门,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发展的活力;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产业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定位缺失,致使宝鸡文化产业的支撑产业不完备,带动产业不发达,衍生产业拓展不到位,难以发挥宝鸡主体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

(四)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宝鸡文化产品形象不突出,对外宣传促销工作薄弱,营销手段不灵活,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度不高,不能吸引消费者;艺术团体剧目生产、演出服务、公关宣传能力不足,优秀演员、优秀节目被忽视淹没,几乎游离于社会舆论之外;文化产品成规模的文化品牌不多、品牌形象不鲜明、特色不突出,市场感召力和影响力不强;许多文化产品在包装、设计、产品推广等方面力度不够,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另外,市场拓展能力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五)文化产品同质化消弱了竞争力

宝鸡境内各类文物点33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有馆藏文物48000多件(组)。其中国宝级珍贵文物55件(组)。一级珍贵文物600多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具体情况(见表1)。目前宝鸡现有旅游景区内及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不健全、停车场规模小管理混乱,旅游商品市场存在“小”、“散”、“乱”,多数景区没有游人中心,影响景区形象及景区竞争力,难以留住游客;星级饭店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经营效果不佳、平均房价和出租率低,经营效益不理想。

(六)宝鸡文化设施规模小,档次低

传统文化业在广播电视数字化推广方面与发达省份的二、三级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视听新媒体业务(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通信方式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等)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发展相当有限;图书馆年接待读者10万人次以上,按宝鸡市总人口376万计算,年访问量只有2.7%,按市区人口75万计算也只有13.3%的访问量,年流通书刊20万册次以上5.4%和26.7%,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藏书量、功能不足;文化馆只有数量,软硬件建设以及所发挥的效能远远不够;民间艺术品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作坊式生产,存在大批量生产、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现象;文化娱乐业大多数企业经营条件、经营活动资产运行状况和效率及可持续经营的潜力普遍不高,市场运营能力、竞争能力普遍不高,拥有品牌运营能力的企业几乎为零。

(七)文化旅游资源散乱、多而不强

文化旅游经济总量不大、品牌不响、产业水平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产品大部分属于观光型,趋于老化、同质化,缺乏一种借助文化旅游来繁荣文化产业和借助文化载体来表现旅游优势的自觉性。旅游产品、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等转化为文化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能力有限。“工业观光”、“农业观光”发展缓慢,缺少大项目支撑,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景区;旅游投资渠道相对单一,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水平不高,招商引资能力不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区至干线公路连接道路标准较低,通行能力有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难以适应多元化旅游消费需要,旅游特色餐饮、购物相对滞后;旅游公共服务和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很难满足自助游消费需求;旅游从业人员层次较低,致使宝鸡文化旅游产业名气大游客少、传说多看头少,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未得到发挥。

(八)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以行政化为主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必然造成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很低,竞争同质化、同构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只通过每年一次的宝鸡省亲祭祖大会及姜炎文化论坛开发姜炎文化,活动的介入人群相当有限。姜炎文化的生活习俗、崇火、尚红习俗、医药、姜姓氏文化、周秦嫡传形成客家文化等没有得到深度开发。二是周秦文化开发主要以(国家级)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中国礼乐城,以大型乐舞《周颂》、“天下第一灯”、八音编钟长廊、一湖两岸亮化、青铜流金广场、中华礼乐城地标等文化工程为表现形式。周秦文化《周礼》中的“五礼”没有深度挖掘、音韵开发不足;秦文化中的政治及制度文化的开发不够,与之相关的支撑产业、带动产业、衍生产业的拓展不到位。三是石鼓文化的历史积淀只通过人造景观传达。四是宗教文化开发不充分,宝鸡除法门寺外还有麟游九成宫、凤翔灵山、太白青峰古寺等,宗教文化核心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宗教文化领域的宗教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如宗教建筑、宗教文物、宗教艺术、宗教研究机构等)开发不足。五是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的影响力、介入度不够。

(九)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全,区域性消费的定位致使市场活力不足

宝鸡城市化进程落后,居民对文化产品消费意识薄弱,消费能力有限。2007年,全市人均GDP达到2113.6美元,城市化率达到40%,低于全国4.9个百分点。同时,在95个建制镇中,从事非农产业人口超过5万人的只有陈仓区的虢镇和岐山县的蔡家坡镇,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仅占14%。游客的消费能力有限,导致旅游业的带动能力较小。2004年我国国内游市场,人均花费427.5元,而我市加上入境2.6万人次的消费,人均花费才390.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1.4%。2008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0818.4元,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535.9元,人均衣着支出1075.1元,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796.7元,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02.5元,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009.3元,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支出仅1162.9元,区域性消费需求不足是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

另外,观念落后、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宝鸡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这些资源累计了难以计数的文化资本,也为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对文化差异性的渴望提供内容。这些文化资本一旦转化为文化力以产业化的方式显现出来,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量,就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如何让宝鸡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内涵,抢占市场份额,有以下基本发展思路:

(一)重视科学产业规划、培育产业、准确定位

一是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依托优势资源推进旅游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二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重视价值定位,注重产品的功能价值及观念价值。三是瞄准新兴业态,做好方向定位,加速新兴媒体、新兴产业及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四是布局定位——丰富产品形态,打造产业集群,完善宝鸡文化产业体系,布局结构形成具有一定集聚效应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五是项目定位——突出周秦文化主题,开发核心项目,发展配套产业,催生衍生产业。六是市场定位——强化品牌建设,错位开发产品,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七是目标人群定位——消费人群目标定位决定了盈利点、出游方式、市场定位、产业结构等问题,因此从错位发展的定位守则来看目标人群突破地域局限是开发国内外空白市场和潜在市场。八是高端与低端并重定位文化产品。

(二)培育文化大市场,塑造宝鸡良好对外形象

一是建立多元文化市场主体。一方面注重国有文化单位改制、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团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培育乡村文化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坚持招大商、招强商、招儒商,不断加大文化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二是消费市场培育。抢占体验经济的未来制高点,培养消费习惯,创造文化消费新的热点和主体,引导文化消费,激活文化市场;将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与室内外装修、广告装潢、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视觉文化消费相连接;培育图书、影视、舞台、网络等视听文化消费,切实发挥文化消费对文化市场及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建立立体化的产品市场。打造西部最大的文化产品交易中心,通过书画市场、古玩市场、民间艺术文化市场,工艺美术品市场形成聚集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文化产品消费。四是文化产品塑造。打造佛文化、周秦文化、姜炎文化、西府风俗文化、挖掘西府曲子,注重开发民间工艺美术文化,泥塑、脸谱、剪纸等。五是信息市场,加快各业的电子商务业建设,使文化资源数字化,实现对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六是通过文化交流培育国内外目标消费者群体。

(三)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一是打造周秦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民间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使文化企业群体能够形成相互依赖的完整的产业链,积极打造集“策划、设计、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文化产业链条。二是优化产业集群布局,通过主打产业的集群效能,凝聚和带动内部业务的层级性,通过产业的品牌力量获取企业项目,扩大市场份额。三是集聚区发展应专业化、特色化,有重点、有主次、有步骤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业定位、功能定位与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富有发展活力的产业项目群。四是将多种文化资源的集成效果,变为短期休闲度假游的内生力量。五是特色产业上中下游的配套衔接,形成布局合理、错位竞争的产业集群。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应采用“区域文化合作、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推介促销、节庆活动”五位一体的多元营销手段,吸引国内外中高端消费者。加强区域文化合作、多边文化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宝鸡、西安、天水政府间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文化企业和相关组织间的合作;以文化旅游管理上的合作为突破口,不断消除行政管理体制的空间限制,实现跨区域管理;以文化旅游产品的合作为主线,促使文化旅游资源的共享、文化旅游产品的延伸等;以客源市场合作为基础,统一市场形象和市场宣传,统一客源组织、客源互换;以经营上的合作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跨区域经营。通过高端媒体宣传推介,如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文化网等多种语言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多层次、多渠道推介文化产品。以交易会、展销会、各类艺术节、推介会扩大国内及国际知名度;重视参加西洽会文博产业博览会;对于宝鸡举办国际性会展的策划是当务之急;除了寻根祭祖、国际钓鱼节外,应开发具有民俗、自然特征的节庆活动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宣传推介,积极融入西安文化旅游经济圈。

(五)应注重文化产业梯度开发

产业结构的梯度扩张:应以完善的主体产业为增长极、以市场目标明确的支撑产业为支柱、以有力的带动产业为牵引、适当的发展衍生产业。文化产业规划梯度: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潜在市场—文化旅游业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中心、以商务旅游为主导、以休闲度假为长远目标、以专项旅游为亮点。文化产业的目标梯度:重点打造旅游文化、做大做强节庆文化、综合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产业的层次梯度: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为先,文化旅游主体产业为次,以文化附加值内涵产业为提升,以文化内容产业创新为增长极。文化产业市场梯度:重点面向国内市场,通过中央4台、国际频道覆盖国际市场;重点创建维护文化品牌,深度扩展文化发展横向合作。

(六)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营造人才环境,加大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训力度。营造市场环境,引导和促进文化消费,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营造创新环境,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用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营造舆论环境,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良好氛围,加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推介,示范项目的重点宣传,积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

(七)深挖文化内涵拉长文化产业链

第一,重点开发姜炎文化的姓氏文化、养生文化。将姓氏寻根与祭祖相联。姓氏有稳定性强、内涵丰富的特征,能反映我国文明起源、民族融合、群体遗传、中外交流等历史状况,与郡望堂号、家乘谱牒、家法族规、字辈派系乃至宗祠楹联、取名特征、轶闻趣事、文化遗迹等。中国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烈,海外华人以及大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非常关注自己的姓氏,注重寻根和寻找血脉,他们通过家族姓氏,建立起人际网络。因此,开发浅山地区修建某一姓氏宗庙、祠堂,寄放国内外该姓氏有威望人氏灵位;在天台山、鸡峰山风景区开发秦岭山水风光别墅区,目标人群为国外华侨华裔、国外有名望人士、历届祭祖参予人士,提供优惠政策,为招商引资提供前提。通过周秦嫡传形成客家文化研究,开发台湾、福建、广东寻宗溯源集观光旅游、文化诉求与生活方式相连的文化产品。大力开发姜炎文化中的医药文化,加强中药的种植,形成全国性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物流集散地;加强保健医药的开发、研发;加强养生文化、药疗、食疗及其相关产品开发、产业开发、市场开拓,形成产业链;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网络中的一部分共同形成集聚效应。

第二,着重开发周秦文化“礼乐”文化的嘉礼文化、音韵文化以及政治文化。周礼文化除了丰厚祭祀文化外,“五礼”中的嘉礼(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以及在民俗观光旅游中宴礼、贺庆礼有重要的开发价值。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集体婚礼,由民俗体验、婚礼大典、群星演唱会、篝火晚会、婚纱摄影展、婚庆用品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结合民俗旅游挖掘凶礼、吉礼历史文化资源。音韵文化开发中器具(钟、磬,琴、瑟)定位应为高雅之气,音韵和声的创作以及在电影、电视剧植入,利用音韵和声创作适合瑜伽的背景音乐;适当投资注重选秀活动中宝鸡选手的脱颖,拉动传播效果;音韵市场培育,请语言学专家,音韵学专家在《百家讲坛》评介和推广,请港台业内专家创作一批经典曲目推广,贺岁等大片在宝鸡的拍摄以及音韵文化植入。秦文化表现为政治文化及制度文化,应将宝鸡打造成政治文化及制度文化科研研究基地;引进各院校政治学专业,在宝鸡分设研究生院。

第三,石鼓文化开发。重在开发石鼓文明的神秘性,石鼓园区应建有少量石鼓,增加稀缺感;石鼓应用性,设有供游客临摹的工具,尤其吸引少年儿童,激发学习文字热情,打好“文字”名片;石鼓园景区应设立现场教授拓印技术,可以采用商业运作,游客体验所学技艺,增加介入度;石刻文化的开发,建立石刻研究机构,定期会议研究学术、雕刻技法等;石刻基地建设,重视石刻石雕技艺传承,石刻石雕培训;增加石刻作品,将海内外顶级书法名家、书画家、诗人名士惠赐墨宝、作品尽收园内;城市建设以石鼓文化元素符号为主,确定城市基本色调,尽可能体现石鼓文化,在城区主要地段有鲜明的文化标志,在广场、主要街道、重点企业和重要窗口服务单位等场所设置具有石鼓特色的文化景观,逐步用石鼓艺术来美化和规范全市楼、堂、管、所、店、铺等公共服务场所的牌匾,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宗教文化品牌。宝鸡有“世界佛都”的盛名。宝鸡麟游九成宫、凤翔灵山、太白青峰古寺等,这些都可以经过整理、加工、宣传和经营成为具有宗教文化内涵、宗教文化增值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经济活动功能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品牌。例如,凤翔灵山打造成为“还愿”圣山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西北佛教第一山,利用宗教建筑、宗教文物、宗教艺术、宗教文化活动、宗教文化社区、公共庙会庆典、民俗活动、宗教研究机构等提升宝鸡城市形象。

第五,打造西府民俗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挥我市“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品牌优势,扶持文化企业、民间艺人创作研发新奇特的西秦民间文化旅游产品,打造西秦工艺美术品牌,告别作坊式经营,延伸产业链;创优质饮食文化、民俗文化。

(八)拓宽宣传渠道和方式

改善宣传形式:组织文艺工作者,到景区体验生活,举办笔会,创作出版游记、诗集、画册和张贴画、摄影作品,一些优秀的游记、诗词、摄影,争取到大报大刊上发表;适当加大实地宣传的力度:可以借鉴外国不少博物馆每年固定几次免费开放,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得以潜移默化,也促进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增加其对旅游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抓好宣传内容的落实:对于旅游促销注重抓好落实,按照质量和标准要求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聘请知名导演在宝鸡的拍摄一些商业卖座率高的影片、电视剧。

(九)进一步梳理现有文化资源,发掘创新能力

依托民俗、歌舞等形式,认真总结、提炼和创作,把其中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再通过影视、出版、表演以及文物展览等文化产业形态,经过精心策划、包装和宣传,大力促销文化产品,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整体文化形象,逐步构建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宝鸡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在周原成立周文化城,整修张载祠、和尚鸳、大散关,打造千渭之会等文化产业景区,形成关中西部文化产业圈。

文化产业具有改变现存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价值与功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熟性程度以及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将直接构成该城市的综合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文化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在传播的过程中树立了城市形象。政府应高度重视宝鸡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宝鸡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投入力度,建立宝鸡梯度文化产业聚集区。发挥宝鸡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优势,提高文化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宝鸡城市品位。以宝鸡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一线两带”,以关中带动陕南陕北,进而实现西部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以宝鸡文化产业深度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进程,密切文化国际交流,优化陕西文化产业区位优势,提升陕西国际影响力,加快实现“关中—天水”经济一体化。实现宝鸡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次核心城市的城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蕾.实行“三步走”战略,宝鸡打造周秦文化之都[N].三秦都市报,2009-07-31.

2、戴征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宝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Z].2009-05-26.

3、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调研组关于《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调研报告[Z].2008-12-15.

4、袁春云.宝鸡文化产业建设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

5、唐俊昌.在中共宝鸡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代表市委常委会做的工作报告[Z].2009-07-22.

6、辛世俊.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2008(2).

7、宋鸿格.打造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东方佛教之都[J].宝鸡通讯,2008(9).

*本文系陕西宝鸡文理学院科学研究项目(YK097)。

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战略 篇4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

与传统的产业划分不同, 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创意产业不再简单的囿于过去的传统文化产业, 它是适应新的产业形态而出现的创新概念, 是对新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英国提出的13类创意产业, 主要包括新生的产业类别, 如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软件设计、手机增值文化产品, 也包括传统的电影、电视、服装设计, 但内涵已大大变化。创意产业一方面是在过去总体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概念, 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往往是在制造业充分发展, 服务业不断壮大基础上形成的, 是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创意产业中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活动领域的内容, 也有传统“三产”中的一般服务业, 更有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性服务活动的内容, 是城市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与以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靠机器、厂房、资源劳动力不同, 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靠创意阶层, 靠创意群体的高文化、高技术、高管理, 新经济的“杂交”优势。特别是创意阶层中最富创造性的高端创意人才。从产业运作模式上看, 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动态化, 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方式, 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消费自身的推动, 同时又不断地设计市场, 策划市场, 激发市场。

基于以上特点, 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 需要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一是产业政策支持。政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遵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国家应当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 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 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 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澳大利亚, 政府1994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希望将澳大利亚构建为一个创意国度, 通过创意产业和文化机构来表现澳洲文化与澳洲特色, 将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 成立了布里斯班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二是法律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的支持与保护, 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如果法律不足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无序竞争, 必须未雨绸缪, 制定游戏、电视与广播、出版、表演艺术、音乐、电影与录像、时尚设计、广告、建筑艺术、时装设计、软件等相关行业的市场规则, 同时要积极组织推动、引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如1997年起, 韩国制定《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 针对数字内容等新产业进行激励。1999年, 韩国国会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 明确推进文化、娱乐等产业。而在一系列法律体系中,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这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定内容和性质决定的。因为创意的开发与运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关键, 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对创意产生的源头及创意转化的过程进行保护, 涉及科技创新保障、规范国际合作、使信息自由流通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不仅要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创建专门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降低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 促进创意产品顺利进行市场转化。三是财税政策。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制定相关鼓励政策, 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 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帮助。加大资金投入, 经费主要拨向与公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文化单位和艺术品种, 调整相关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对产业的投入, 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建成一批重点公共文化工程。政府制定相关鼓励政策, 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动员社会力量投入, 同时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税费优惠、减免政策, 保护和鼓励各类人才兴办文化创意产业, 并加强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的联系, 使政府与民间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模式

基于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在策略选择上,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引入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由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各异。比如, 北京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西城区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朝阳798艺术区等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此外, 怀柔的中国影视生产基地、顺义的新国展会展中心、三辰卡通动漫网游产业基地、北京欢乐谷主题公园、朝阳公园文化园区等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区域。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 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 人才、信息、技术的相对集中, 使得文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能够通过集群效应, 很容易地获得需要的员工、信息、技术及供应商。各类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专业化的员工, 从而降低他们在招聘过程中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一个发展状况良好的集群还为获取其他重要的投入要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提供了一个深层次、专业化的供应商基地。地理位置的相近性有利于改善通讯联络、有利于供应商提供辅助性服务。集群内企业不仅增加了对专门化投入要素的需求, 而且还增强了供给。

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 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 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 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 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 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 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 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 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 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 相互支持, 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

产业集群的概念也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 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 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 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 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考虑与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 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 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 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策略

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头脑产业, 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激励发扬。1998年英国国会在一个报告中指出:“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经济效益、科学发现、科技改良、优越的管理、就业机会、社群与更安稳的社会。”创造性的教育与开发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宝鸡文化产业开发】相关文章:

宝鸡学校04-30

美丽宝鸡征文05-26

宝鸡政府范文05-15

美丽宝鸡教案范文05-29

宝鸡市政府07-04

宝鸡市政府范文05-18

宝鸡文理学院范文05-23

关于美丽宝鸡的作文08-12

美丽宝鸡地方课教案08-20

五年级美丽宝鸡教案08-28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下一篇:同步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