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24-05-26

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两型主题教育总结

为提高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资源环境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按照《湖南省中小学两型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两型”主题教育。

一、工作方法与成效

(一)加强学校“两型”建设

近年来,全市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建设“两型湖南”和“绿色****”要求,努力推动“两型”校园建设。从学校建设的源头上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创设能够培养师生节能环保生活方式的校园环境。加大学校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学校规划设计、硬件建设、环境布置、景点布局体现节能环保。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节水强制性标准。部分学校对原有建筑开展低成本节能节水改造,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进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重点加大食堂燃煤锅炉、灶具改造。全市共计投入800余万元,实施食堂清洁能源、安全节能改造项目77个。投入700余万元,实施节能灯具和节水用具改造。投入校园绿化美化资金1900余万元,新增绿地面积4.5万余平方米。市人民政府启动教育“四大工程”,规划三年投入36.7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0.68亿元。其中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城乡教育信息化工程,提高城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班班通”建设完成率近70%,一些乡村学校用电子白板取代黑板,乡村师生告别了粉笔灰。

(二)加强“两型”宣传教育

全市学校、幼儿园把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之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和机制。推动生态文明进校园进课堂,结合学生年龄等身心发展特点,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科教学计划,分学段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县**完小根据学生年龄、认识程度特点,编配了不同阶段的生态文明校本教材。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居住环境和校园环境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中年级学生进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绿色行动之环保小调查”,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形成忧患意识。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保护日、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卫日等节日中,各学校积极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宣传生态文明知识,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校的舆论氛围。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管理人员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县**中学将生态文明引进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生态文明教育,形成学校、家庭携手开展“两型”教育的局面。**县第四小学持续开展“清洁环境,爱我校园,师生同教化,素质同提高”活动,对师生文明素质实施考评。**县民族中学2014年搬迁新址以来,确立了“学校园林生态化,师生活动环保化、环保行为经常化”的环保理念,在学生中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全市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校建设,截至2015年,共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校37所,其中2015年14所。

(三)加强“绿色生活”引导

一是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在师生中积极倡导节约简朴、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师生改变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习惯,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城乡学校全面开展食堂“光盘行动”,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教育。全市中小学普遍配置垃圾分类垃圾桶,通过课堂教学、张贴宣传资料等开展了垃圾分类教育,鼓励师生养成资源回收利用习惯,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行动已经逐步延伸到农村。一些学校开展了家庭环保倡议活动,由学生向自己的家长提出“做环保家庭”的建议。**市把循环教科书的回收作为培养绿色生活理念的切入点,在全市开展“爱护循环教材行动”,全市免费教材回收完好率达95%以上。二是倡导绿色农业。在初中、高中开设好“绿色证书”《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和生物选修课程,发挥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发散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向家庭、社会传递绿色农业产业、环境卫生、清洁能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化肥、农药过量施用问题的解决,促进和谐人地关系的形成。三是引导消费模式绿色化。鼓励师生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县**小学以“环保T台秀,畅享绿生活”为主题,组织学生收集塑料袋、购物袋、废旧书报,制作服装饰物进行表演,向师生宣传限塑知识。

(四)加强融合提升实效

一是“两型”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环境监测、小实验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创新教育,组织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中学成立了**县水体调查兴趣小组、****植物编著与保护兴趣小组等多个学生环保活动兴趣小组。**县**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旅游与环境、吊脚楼生态系统等调查实践。**县第一中学师生对**县电解锰排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两型”主题成为科技创新的一大亮点,约30%的创新作品与生态环保相关。涌现了“无根水”吸收装置、竹筒净水器、废旧手机充电器的再利用等时代气息与乡土气息相结合的小发明。**县**小学举行了“低碳环保”主题科技节。二是“两型”教育与校园安全相结合。***县请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进校园开展用电安全讲座,同时传播节电常识。**县**小学、**县教育和体育局在蔬菜供应上采取“农校对接”形式,减少蔬菜物流环节,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降低了成本和能耗。三是“两型”教育与作风转变相结合。市教育和体育局规定,机关干部下县、下乡一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市规模的大型活动,县市参加人员超过10人的统一搭乘大、中型客运车辆,不得单独乘坐小车。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控制文件资料印发数量,加强无纸化办公,会议尽量采取电视电话会的形式。四是“两型”教育与关爱工程相结合。各县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在留守儿童关爱上努力发挥作用。利用周末、假 期留守组织留守儿童组成环保小组。**县**小学对留守儿童实行保育式,对留守儿童采取“5+2”保育,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了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五是“两型”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各县市团委、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对河道垃圾进行捡拾清理。**县雅礼幼儿园、**县幼儿园在园内开辟“开心农场”,由家长、老师指导幼儿园种植植物、喂养小动物。全市中小学共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近200个,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勤劳、爱护动植物、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县中小学师生植树节前后,开展了“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植树造林活动。全市共有6万余名师生参与植树实践,共种植树木20余万株。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在“两型”教育方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学校节能环保设施更新率较低。二是思想认识相对落后,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师生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生态意识、环境优化意识比较淡薄。三是协调发展相对落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学校“两型”教育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方面作为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背道而驰”的情形。家庭、社会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不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好向家庭社会的拓展延伸。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努力发挥学校、学生“两型”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带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资源环境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从而推动全市“两型”建设。

2.抓好两型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两型教育实践基地平台。重点开发科研机构、环保企业、森林公园(植物园)、环保机关等教育资源,形成丰富广阔的实践体验平台和教育合力,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和实践能力。

3.抓好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突出教育活动载体、形式的创新,突出生态环保方面创新发明精神的培养。努力实现城乡、县际、校际教育活动均衡协调发展。

篇2: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学校212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860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3853人;初中40所,在校生42592人,完全小学159所(另有初小36所、教学点26个),在校生46988人;有师资培训中心1个,特教学校和区直幼儿园各1所。全区现有在职教职工9574人,其中普高教师1409人、初中教师3404人、小学教师3895人。

根据《黄陂区“两型”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我区创建“两型”学校的比例分别为:2010年20%;2010年40%;2010年60%以上:其中,2010年创建对象以小学为主,2010年创建对象以初中为主,2010年创建对象以高中和小学为主。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部署督查创建工作。去年9月中旬,接到市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区教育局成立了“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向中华、教育局长杨汉明任组长,副局长肖固刚、李君才任副组长,成员有局办公室、人事科、宣传科、财审科、基教科、职成科、监察室、体卫艺站等。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在局宣传科办公。制发了创建工作方案,确定了38所学校(包括区实验中学等2所中学和蔡店小学等36所小学)作为2010创建对象。继9月下旬在乡镇教育干事、区直单位负责人会议上部署创建工作之后,10月8日,分管局长李君才主持召开了成员科室相关责任人参加的协调会,细化了责任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10月10日召开了201038所创建“两型”学校的工作部署会,明确了工作要求和完成创建任务的时间。10月23日、24日,区“两型”学校领导小组对部分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了督查,了解了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12月8日,由分管局长李君才带队,局“两型”学校领导小组对各创建学校进行抽查考核。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创建责任。各创建学校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建立了责任制和自查自纠等制度。王家河街中心小学将创建工作落实到各责任处室:工作小组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教务处主抓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后勤主任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节约水电、环境建设、建筑装饰;政教处主抓文体活动、设备管理。区双凤中学建立了“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的检查制度,校内各单位将创建节约型校园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工作业绩及成效的评定指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有无浪费现象。由于分工明确,推进有力,学校创建工作能紧张有序地开展。

(二)广泛宣传,建好阵地

1.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一是局“两型”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在《黄陂教育简讯》、《黄陂教育》(内部刊物)、黄陂教育网、黄陂教育宣传博客等媒体上登载信息,加强交流、指导。二是各创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校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两型”理念,提高师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建设“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比如,六指街中心小学在校园内悬挂了“创建节能校园、培养环保人才”等内容的横幅,张贴了“请您在下班前关掉所有电器开关”、“为了您的健康和安全,请不要饮用反复加热的纯净水”、“建议您下班时拔掉饮水机的插头”、“节约用电,人人有责”、“在日光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开灯学习、办公”等温馨提示标语,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节能活动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各创建学校将“两型”学校建设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设置、学生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把“两型”学校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我区学校在学科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与生活、科学课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两型”学校内容。其中,武湖小学将环保、节能课列入课程总表,每个年级都有一名环境教育课兼职教师,每班每学期授课达10节以上。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主渠道作用。各地、各校以第二课堂为渠道,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滠口小学组织创编“环保童谣”、“生态黄陂新童谣”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组织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与节约意识,又锻炼了动手和创新能力。还有,李家集街泡桐团结小学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两型”教育网络,开展“做一日环卫小工人活动”,连续六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泡桐街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慰问孤寡老人。

4.开展“两型”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一些学校开展了“两型”方面的研究课题,做到了“五有”:有计划、有时间安排、有过程记录、有阶段总结、有经验推广,研究资料比较详实。例如,土庙小学在劳技学科中开展“手工艺对学生学力的促进”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利用一些废旧材料,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变废为宝,创造出一件件带有个性色彩的艺术作品或生活用品,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还让它们“洗心革面”,成为美化我们身边环境的好东西。

(三)突出重点,落实创建

1.节约公共资源。一是各地、各校将“两型”学校建设工作与农村寄宿制小学和初中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绿化学校创建工作相结合,综合利用学校资源,校园规划布局科学,减少了闲置性浪费。校园环境布置体现了育人功能,校园内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划分相对清楚,不互相干扰。王家河街中心小学通过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考核验收,校园环境优美,师生学习生活愉悦。二是大力推进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工作,各校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劳技等课程的教科书回收利用率超过了80%。

2.节约办公用品。一是各校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的发放数量,减少使用纸杯、中性笔等一次性用品。区实验中学严格限制教师使用一次性的茶杯、碗筷等生活用品,给每位教师配备了钢笔和墨水,大量减少使用中性笔;开展“校服转赠”活动,高年级学生把穿小了的校服赠送给低年级学生,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尽可能地做到文件双面印刷,复印纸、草稿纸双面使用。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科室实行打印复印申报制度,要求双面使用复印纸和草稿纸。各创建学校也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3.节约会议和公务经费。各地、各校一是认真执行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时间、规模,正在形成开短会、讲短话的风气;二是严格执行会议食宿标准,控制会议纪念品发放;三是建立公务接待规章制度,有严格的费用审批程序。

4.节约用电用水。在节约用电方面,各创建学校节约用电表现在都能杜绝使用电炉、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能高效使用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能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引导师生们都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在节约用水方面,一是逐渐淘汰老式水龙头,更换节水的快开式水龙头,并且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每日巡查,及时修复故障,杜绝了“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的浪费现象;二是做好废水的回收利用工作。区实验中学将食堂用水与厕所用水都进行二次用水处理,大大节约了自来水。比如,长岭街中心小学今年10月份投入了38000元用于学校自来水管等设施的改造。

5.节约燃料。学生生活用锅炉和学生食堂、学生浴室、学生开水房做好了节约燃料、蒸汽工作,防止了燃料、蒸汽的跑冒和浪费。

(四)加强管理,美化环境

1.建立了校园维护管理制度。各创建学校的垃圾、污水、自来水、绿化、道路等设施有专人管护,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美丽。

2.校园环境布置体现了育人功能,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净化,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校园环境绿化,绿化率100%,绿化覆盖率30%以上,校园内空气质量良好。比如,区双凤中学在教学楼走廊悬挂着师生们高雅的山水画作品,增添了校园文化氛围;餐厅布置得格外温馨,师生们有宾至如归之感。

以上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特别是市教工委宣传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创建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开展“两型” 学校创建,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在我区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部分学校领导重视不够。部分学校领导对创建工作关注和投入精力不够,一些教师自觉参与创建活动积极性不高。对于区教育局而言,由于同一时间段里创建学校很多,加上专门工作人员人手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管理、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二)创建活动投入经费不足。“两型”创建工作没有专项资金,在目前学校公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要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节能设备的添置与改造,特别是一些老化的设施设备的改造,显得力不从心。

(三)考评激励措施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还没有进行严格的考评,特别是没有授牌、奖励等激励机制,这样,不利于激发创建学校积极性和保持创建工作持续开展。

篇3: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07年11月,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荣获国家批准为“两型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市档案局于前不久征得市领导同意, 与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向各区人民政府及市直属各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武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档案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就做好武汉市“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档案管理发出指导性意见, 以规范“两型社会”建设档案的收集和归档, 保证“两型社会”建设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通知》指出, “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档案, 包括在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文件、标志性实物等不同形式的资料。各承担“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明确档案管理职责, 应将“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立卷、归档工作列入本部门的职责范围, 并形成制度, 制定“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的保管期限。《通知》同时要求, 要建立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保密和利用等制度, 配置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 采用先进的技术, 实行现代化管理手段, 注重档案信息编研、开发, 提供和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市综改办和市档案局负责对全市各相关单位、部门的“两型社会”建设档案工作进行协调、监督和指导。

(摘自《中国档案报》)

篇4: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记者:两型学校建设是一个新兴课题.请您介绍一下贵市在这方面的基本情况。

王建华: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作为试验区的“龙头”城市,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两型”引领之市的工作目标,对各领域的两型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在教育系统,主要是通过大力推进两型示范学校建设来加强“两型”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两型”意识,培养他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市教育局于2009年率先启动了两型学校创建试点工作,2010年升级为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共创建省两型示范学校5所、市两型示范学校56所、市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4个,创建工作得到教育部和省市两型办的高度肯定。

记者:广大师生的“两型”意识是否提高并付诸实践,是“两型”教育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贵市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王建华:我市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两型”意识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基本形成了教育渠道多元化、实践活动主题化、两型研究校本化的比较完整的两型教育体系,使广大师生的两型意识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教育渠道多元化。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相对新颖的事物,为了让广大师生准确理解其内涵,并积极参与,我们要求各学校在开展两型教育工作中坚持“三个原则”,抓好“六个结合”。也就是说,“两型”教育要坚持渗透性、实践性、生活性原则,要与德育工作、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师德师风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影响家庭和社会相结合。这把两型教育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学校两型教育得到常态化开展。

二是实践活动主题化。两型教育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和掌握知识,在解决现实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批判与反思能力,在参与活动中增进交流与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价值观。我们要求各学校组织开展以两型社会和两型学校建设为主题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师生的两型理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深化,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实际行动。如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组织“送三精蓝瓶回家”环保公益活动,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学校被评为全国环保先进集体。

三是两型研究校本化。我市把开展两型研究作为两型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举措来抓。市教科院组织专家编印了中小学两型教育系列读本,列入全市中小学教材范畴,免费发放,学生人手一册。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两型优秀校本教材评选活动,收集学校自编的两型教育校本教材35套。这些校本教材贴近学校实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实用价值。如长沙浏阳市大围山中学编写的校本教材,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把农民用作柴火的树根进行根雕制作。

记者:创建两型学校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你们在推进两型学校建设工作中有哪些特色或创新举措?

王建华:我市紧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主题推进“两型”学校建设,坚持用节能环保理念审视工作、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用“减法”改进学校节能方式。我们指导各学校建立并落实节水、节电、节材等制度,重点推行无纸化办公,结合“数字型”校园建设,充分利用校园信息系统进行授课、作业、考试、宣传、联系、会务、文件传输等,减少纸张消耗和通话成本。以宁乡县城郊中心小学为例,该校在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后,每年节约办公用纸10箱,共5万余张。积极采用节能设备,即要求新建学校在规划设计和设备采购方面必须达到两型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循环利用教学资源,即要求各学校开展教材循环使用、旧书捐献、旧物品互换、废旧物品加工改造等活动,实现资源再利用。如长沙雨花区各学校每年开展绿色“跳蚤市场”活动,组织学生拿出自己已经看过的书籍、玩过的玩具等物品,在学生、教师、家长之间进行交换、买卖。

二是用“加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我们注重引导学校充分挖掘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厚内涵,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新”为核心,丰富学校办学理念。如长郡梅溪湖中学提出了“绿色校园”、“绿色德育”、“绿色教学”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被中国广播网撰文赞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注脚”。同时,我们把两型文化作为先进的学校文化来推进,坚持以“和”为核心,繁荣校园文化。目前,长沙创建的两型学校基本是园林式单位,校园绿化率普遍在50%以上,且师生幸福指数较高,人际关系和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如长沙商贸旅游职院着力打造“书香、和谐、绿色、特色、文明”五位一体的两型校园文化。

三是用“乘法”拓展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我市探索了“对口帮扶、委托管理、捆绑发展”三种低成本推进新建校、薄弱校加快发展模式。近3年全市新增优质公办学校18所,城区每个区都有了优质公办初中,缓解了择校问题和大班额问题,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拓展和充分应有。

四是用“除法”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重点抓好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零距离对接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心脏——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职教基地以高职为龙头、以中职为主体,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产业开发为一体。基地建设按照“政府统筹、整体规划、综合开发、分校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划分为相对独立的6个校区和1个公共区。学校按照“基地统筹、资源共享、专业整合、分校治理”的管理模式,校际之间没有围墙,大型实习实训工场、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实行资源共享,并将园区场地设备、技术资源、就业岗位与基地学校科研成果、智力支撑、人才供给等有效结合,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的有效对接。如今,长沙职教基地建设模式已成为湖南省两型建设的标本。

记者:你们是如何保障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持续开展的?

王建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的根本保障。我市通过积极探索建设“两型”学校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是完善机构。我市两型教育和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由市教育局、市两型办、市环保局、市能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团市委、市园林局7家单位共同负责,确保了在工作开展中有专业的职能部门指导。长沙市教育局、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各学校也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制度。我们先后研究制订了《长沙教育系统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思路》《长沙市两型学校创建工作方案》《长沙市两型示范学校认定细则(试行)》等文件,各个文件均将两型建设工作纳入对相关单位绩效考核范畴。同时,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修订文件,使之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为鼓励申报学校在两型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创新节能和环保方式,单独设立了工作创新项目和指标。为确保两型示范学校始终发挥好辐射、示范作用,我市对两型示范学校推行了动态管理制度,要求已创建的市级两型示范学校满三年后,必须接受市级复核。复评合格的学校继续保留两型示范学校称号,复评不合格的学校则取消称号。

三是加大投入。我市坚持把两型学校的创建工作纳入教育整体投人规划,每年年初均安排具体的项目和资金。市教育局采取“以奖代拨”办法,按照每创建1所市级两型示范学校安排10万元、两型学校创建先进单位5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2009年以来共投入奖励资金近700万元。同时,各区县和各申报学校也积极筹集资金用于两型学校创建工作。

记者:两型学校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该与时俱进。请谈一谈,贵市今后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的工作思路?

王建华:在后期的两型学校创建中,我市将在继续巩固、深化已有的建设经验和有效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两方面的工作,为努力实现我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长沙两型社会建设走在前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方面,推动两型创建“八进学校”,努力营造节约、环保、低碳、生态的校园环境。一是节能、节水技术产品进学校。提高公共照明节能灯具、公共区域声光控开关、公共区域节水型水阀使用率,推广使用能效2级以上的办公电器。二是清洁能源进学校。推广使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全面实施城区校区煤改气工程,提高农村校区燃煤蒸汽、热水锅炉额定热效率。三是教材循环使用进学校。就是全面推行学生公用书籍和教师参考书循环使用计划。四是环保生活进学校。如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实现全覆盖,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学校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倡导使用环保布袋、手绢;严格控制不可降解和不可回收物品的使用。五是花卉苗木进学校。强化校区环境绿化,推广立体绿化,把可绿化区全部绿化。六是两型教学进学校。把资源环境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小学推广使用两型教育读本,并纳入周课时计划,中学及高校开设与两型有关的选修课程。七是体验教育进学校。学校在自来水厂、污水和垃圾处理场、自然保护区等建设户外实践教学基地。八是两型公益活动进学校。在中小学开展家校、社区共创共建活动,每学期举办两型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持续抓好“七个结合”,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将两型教育列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重要范畴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促进两型学校建设与学校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一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推进绿色、生态的高效课堂建设。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推进前后一致、衔接紧密的序列化、目标化德育体系建设。三是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相结合,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科技作品。四是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精心提炼与两型理念相适应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努力让学校充满书香味、学术味、文化味。五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争取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效果。六是与学校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七是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和示范引领作用,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又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篇5:两型办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办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两型办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市区两级关于绿色益阳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出台相关文件。起草了《赫山区2013年绿色益阳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与考评办法》,将责任分解到各相关单位,争取明年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二)培育示范单位。今年,我区进一步加强示范创建工作指导和经验推介,积极培育两型企业、两型学校、两型机关、两型村庄、两型社区、两型城镇、两型门店和两型家庭,储备了如银东社区、笔架山村、莎丽袜业等一批两型示范单位。

(二)申报示范片区。绿色益阳与两型建设涉及面广,在积极与市两型办衔接后,我们组织申报了省级两型示范点——牛头岭片区,在时间短、要求高的前提下,我们编制了省级两型示范点的申报材料。

二、来年的基本思路

篇6:“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大队在建设“两型社会“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将就,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多种形式,深入发动,营造“两型社会”建设良好氛围宣传发动既是搞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也是贯彻活动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大队通过各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大队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在村极农民学校中定期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教育培训,同时,利用广播、阅报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强化了村民道德意识,环境意识,使“两型社会”建设进入千家万户,为我队“两型社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建设节约型大队

为切实加强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型村队建设,大队领导高度重视,在大、小队干部会上重点强调。在工作

上,坚持领导带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本队实际,从平时最容易被忽视、看起来微不足道等最细小的环节抓起,把节约的着力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节水方面,加强了对上下水管道的维修,对水管锈蚀腐烂的进行了维修更换。在办公管理方面,严格材料的复印制作份数,提倡一纸两面用,尽可能的使用网上传送文件。严把计算机耗材关,耗材要大队主管领导审批。另外,在财务、用电、车辆使用、待客进餐、办公用品以及采购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管理规定。

三、调整结构,狠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大队是一个农业大队,全队共有耕地面积5510亩。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办事处土地流转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现代理念发展农业。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围绕蔬菜、林果等板块做文章。先后建设了3000亩毛豆种植基地和50亩大棚紫地球葡萄示范基地。同时抓好2500亩市级农业开发项目,进行棉改菜建设,并且在袁家台村建设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使大队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四、保护农田,节约用地,推进土地资源集约

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国策,我们一是认真完成辖区5510亩

基本农田的登记工作,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档案,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要求,严格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的村支部书记责任制;二是切实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我们不断推进土地流转和调整工作,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蔬菜基地化种植。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我队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户的持续增长,又有效地保护了我队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参与,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两型”社会的建设,我们将把“两型”社会的建设,作为大队工作的长远大计,常抓不懈,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大队党支部

篇7:创两型班级工作总结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表现,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保护环境是我们全体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全班学生从我做起,创建两型班级,我班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努力构建和谐班级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将我班“两型”班级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了班级节能公约。

2、开展了一次创建两型校园、两型班级主题班会

让学生了解“两型”的含义,感受到资源的匮乏、环境正遭受污染,人类将面临的灾难性后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创建“两型”文明监督小组,负责环境保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日常督促雨检查。

4、建立了“护绿小分队”,每天轮流开展绿化带的保洁和绿色小植物的栽培工作,并及时记录,定期总结评奖。

5、建立班级废品回收站

将班级产生的废纸,学生的废弃作业本、资料,废弃的瓶子等物品集中存放,达到一定数量后卖到废品收购站,所得款项充当班费,购买小奖品、班级订购报刊、资料或捐献等,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

识,也让学生感受到钱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的节约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钱干有意义的事。

6、废弃材料手工作品展

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物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向学生传递一种资源再利用,环保节能的观念。评选出优秀作品送交学校进行评奖。

7、开展了一次环保画比赛。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0名。

五、存在不足

在“两型”班级的创建活动中,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不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一件人人都能有所作为的“小事”。在创建两型班级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创建了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还收获了许多几乎遗失的传统美德,同学们学会了节约用水、用纸、用电,学会了分类处理垃圾,学会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291班会继续坚持。

篇8:“两型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所谓“两型”也就是指两种课型。第一种课型叫“自主合作型”, 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第二种课型叫“拓展提升型”, 主要强调教师拓展提升, 学生自主建构。两种课型各有侧重。所谓“四步”也就是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 即自主学习、感受新知;交流互动、释疑解难;精讲点拨、拓展深化;自主建构、总结提升。这一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也称为预习。过去的预习, 教师没有创设任何教学情境, 也没有设置任何探究问题, 更没有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的预习显得很自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学生要阅读课文的文本, 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必须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目标和方向。教师在导学案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必须充分体现新课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除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外, 教师还必须根据内容的需要设计带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另外,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梯度性的练习,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学生通过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自主学习环节, 学生必须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要独立完成课文的文本阅读, 弄清楚课文中主要的知识点, 为合作探究提供知识储备;二是解决设置的探究问题;三是把在文本阅读和自主探究中遇到的疑点记录在导学案上, 为合作探究提供问题基础。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二、交流互动、释疑解难

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这一环节过后, 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也弄懂了部分探究问题。但是在文本阅读中仍有一些问题不清楚, 对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也有一些没有完全弄懂, 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必须依靠同伴的帮助和教师的点拨方可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有以下两步。

1.合作探究, 释疑解难。合作探究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在分组过程中, 既要考虑学习成绩的因素, 又要考虑性别因素, 人数一般控制在4—6人。座位的编排仍然延续过去的插秧式, 只是在讨论的时候转过身来即可。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不宜过多, 一般不超过四个, 且必须是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 也就是所谓的“真问题”。讨论的时候首先是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仍然不清楚的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小组互助学习, 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诟病。

2.展示交流。探究结束以后, 小组成员对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 探究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展示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可能有相同的问题, 也可能有不同的问题, 可以相互补充。教师就学生的展示进行简短的点评, 及时矫正错误。展示交流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三、精讲点拨、拓展深化

经过自主学习 (自己能弄懂的自己学) 、合作探究 (自己弄不懂的相互学) 这两个环节以后, 学生仍然可能有不清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易混易错点进行强调, 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对知识、能力、方法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环节可以放在每一个探究点展示点评以后进行, 也可以放在所有探究展示结束以后进行。这一环节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四、自主建构、总结提升

在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三个环节以后, 可以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知识上的建构, 小组之间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交流、补充、完善,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点评。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篇9:“两型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所谓“两型”也就是指两种课型。第一种课型叫“自主合作型”,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第二种课型叫“拓展提升型”,主要强调教师拓展提升,学生自主建构。两种课型各有侧重。所谓“四步”也就是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感受新知;交流互动、释疑解难;精讲点拨、拓展深化;自主建构、总结提升。这一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也称为预习。过去的预习,教师没有创设任何教学情境,也没有设置任何探究问题,更没有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的预习显得很自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学生要阅读课文的文本,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必须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目标和方向。教师在导学案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必须充分体现新课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除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外,教师还必须根据内容的需要设计带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梯度性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通过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必须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要独立完成课文的文本阅读,弄清楚课文中主要的知识点,为合作探究提供知识储备;二是解决设置的探究问题;三是把在文本阅读和自主探究中遇到的疑点记录在导学案上,为合作探究提供问题基础。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二、交流互动、释疑解难

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这一环节过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弄懂了部分探究问题。但是在文本阅读中仍有一些问题不清楚,对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也有一些没有完全弄懂,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同伴的帮助和教师的点拨方可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有以下两步。

1.合作探究,释疑解难。合作探究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习成绩的因素,又要考虑性别因素,人数一般控制在4—6人。座位的编排仍然延续过去的插秧式,只是在讨论的时候转过身来即可。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四个,且必须是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真问题”。讨论的时候首先是同桌交流,同桌交流仍然不清楚的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小组互助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诟病。

2.展示交流。探究结束以后,小组成员对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探究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展示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可能有相同的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问题,可以相互补充。教师就学生的展示进行简短的点评,及时矫正错误。展示交流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三、精讲点拨、拓展深化

经过自主学习(自己能弄懂的自己学)、合作探究(自己弄不懂的相互学)这两个环节以后,学生仍然可能有不清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易混易错点进行强调,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对知识、能力、方法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环节可以放在每一个探究点展示点评以后进行,也可以放在所有探究展示结束以后进行。这一环节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四、自主建构、总结提升

在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三个环节以后,可以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知识上的建构,小组之间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交流、补充、完善,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点评。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总之,我校的“两型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操作过程不够灵活,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学生出现分数疲劳等等。但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会逐一得到解决,高效课堂之花在我校定会美丽绽放。

上一篇: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生日宴会寿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