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2024-05-26

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篇1: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依法治校,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创设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是教育工作得以持续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平时,注重宣传教育,狠抓监督检查,扎实做好青少年学生普法和依法治校、依法行政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持续发展,保障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抓关键,在健全领导机制上下功夫

1、建立健全普法组织网络。县教育局和所属学校均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局长(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学校各处室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对教育系统和学校的依法治教和法制教育局工作的领导,教育局每年都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专题研究局机关和全县中、小学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同时,聘请一批法制宣传联络员,聘请行风监督员等,形成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法制宣传和依法治校工作立体网络。

2、科学制定“四五”普法规划。根据依法治县办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的实际,及时制订了《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县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并将年度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学校管理年度考评的主要内容,作为教职工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3、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是落实普法经费保障。局机关和学校每年都能进行普法经费的预算。教育局机关五年来,用于普法工作的宣传、标语、干部职工的学法考试报名费、资料费以及订阅报刊、杂志等费用的支出,平均每年超过5000元。我局还向全县中小学和法制副校长赠送《消防时刊》、《长安杂志》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小册子等,还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组织干部职工考取《执法证》,参加县、市级学法用法知识竞赛等,确保了“四五”普法工作能顺利进行。二是落实师资保障。成立了 “四五”普法讲师团,负责全县普法教育的授课与辅导,同时还选聘68位法制副校长和法制宣传员,选拔法制宣传骨干,为“四五”普法提供了师资保障。三是强化了普法责任落实。实施普法目标责任制,进行目标分解,抓好责任延伸,从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到普法联络员岗位,均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具体,制度健全,使全区普法工作从部署安排、开展落实、检查督促到总结考核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抓宣传,在落实普法教育上求突破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寻找教育教学工作与普法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共识。我局从2000年开始,已连续六年坚持开展“中小学法制与安全教育宣传月”、“法制与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2006年的“法制与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也已作具体的部署),从四个层面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和教师法制宣传教育,把依法治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1、在机关层面,狠抓局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干部学法考试和每周二政治业务学习之机,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局党组定期组织党组成员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每年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二次以上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带动基层学校学法用法,同时要求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开展自学,每年不少于40小时;我们还派出骨干前往漳州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学习,尽量做到持证上岗,做到了时间、内容、效果“三个保证”,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遵纪守法意识。五年来,没有一位干部职工违法乱纪。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2、在学生层面,扎实抓好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法制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根据“四·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我局每年年初都向各中学、中心小学下发年度普法工作意见和年终考评标准,要求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等,做到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小学阶段着力于法律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中学阶段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在抓住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注重法制教育内容向其他学科渗透教育的同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因此,在每年的“法制宣传月”(4月)、“法制教育宣传周(国庆节前后)活动中,各校都能开展“十二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动员大会;举行一次班、团、队会;出版一期法制教育专栏;观看一次法制教育专题影视;举办一次法制教育讲座或专题报告;开展一次法律演讲或征文竞赛;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和中学生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办好一期法制教育小报;召开一次特殊群体学生帮教座谈会;开展一次依法治校的大检查;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增强了未成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在教师层面,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法律素质的通知》精神,我们加强了全县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局机关结合开展“创文明股室,做人民公仆”活动,借以提高局机关干部职工的普法依法治理意识,使局机关干部职工能带头学法,带头守法。同时,要求基层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 教育法 》、《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纲要》和县局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 创五好家庭 ”、“文明之家”等活动,弘扬“遵纪守法讲道德,爱业敬岗讲奉献”的精神,促使广大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教育教学中弘扬正气,遵纪守法,做学生的楷模。我们还认真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和竞赛活动。把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工作列入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局机关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在家庭层面,积极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为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社会效果,我们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月”、“法制教育宣传周”或寒暑假的机遇,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带法回家与家长共同学法,很多学校还采用家长和学生学完后签字再交回学校的办法,确保送法活动的真实有效。这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家长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促使他们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走出溺爱纵容子女或“棍棒教育”等误区,以自己良好品行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三、抓重点,在提高依法治教水平上出成效

1、依法控制学生流失。为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每学期开学初都派出开学工作检查组,深入学校检查流生情况,发现流生即责成学校将流失学生的名单报当地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向学生家长发出“动员子女入学通知书”,敦促家长按法律要求,送子女上学,对未执行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不予开具外出务工证明等,迫使学生家长送其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有效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使“两基”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在2005年12月的“双高普九”省政府组织检查验收中,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达优质水平。

2、依法规范教育行为。一是组织教育局机关干部利用开学工作检查和开展教育专项督查的机会,深入学校督促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教辅图书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违规补课现象,保障中小学生休假的权利。四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福建省杰出教师XXX、全国师德标兵XXX、CC市“师德之星”XXX等先进人物到各校作师德教育巡回演讲,以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3、强化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变教育。特殊群学生的转化教育是学校依法治教的重点和难点。各中、小学校对网络疾迷者,学习困难者,严重心理障碍者和经常违纪者,均能做到“底子清”,有档可查,有制定帮教措施和落实管理跟踪责任人。我们的观点是转化一个特殊群体学生胜过培养一个尖子生,各中小学均能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教职工奖惩方案,确保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4、依法开展矛盾排查活动。教育局机关和全县中小学校在重大节日期间均能依法开展矛盾排查活动,认真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如:××一中能认真做好对校园附近居民的协调工作,并将周边治安环境状况每月向县教育局和有关部门汇报;金丰中学与当地派出所密切联系,经常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或不定期开展校内外矛盾排查工作;上湖中学与周边饮食店共同签订联防协议,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动态等,从而,确保了机关和校园的长治久安。从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证实。五年来,教育局机关和全县所有学校均未发生民转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5、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结合“双争”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教育局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禁赌、扫“黄”、禁娼、禁毒等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专栏、影视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六H彩”赌博和“法轮功”邪教组织危害社会的本质所在。五年来,教育局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县师生均能严格遵守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县局的规定,自觉拒绝“六H彩”赌博和嫖娼、偷盗、抢劫、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6、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县教育局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强了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领导工作,完善了各项制度,制订了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定期对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的检查评估,把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警示教育工作,确保局机关干部和学校领导依法行政,廉洁自律。

7、支持配合开展各类普法检查。积极支持、配合人大、政协和普法依法治理主管部门对“四五”普法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治理活动,如:严禁学校节假日、双休日举办以义务教育学生为对象的兴趣班、文化补习班。我们重视并认真调处、及时回复群众来信、来访和人大、政协代表的提案、建议。五年来,我们共回复调处信访件、提案310余件,满意率达100%。

 8、及时认真做好总结普法经验。重视普法依法治理的理论研究和总结成功的经验,2004年9月县教育局撰写的《立足平时,重抓宣传教育,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经验文章,被龙岩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列为成功的典型经验,收入《龙岩市依法治市典型经验材料汇编》。

五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教育部门深入人心,取得了成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创建“平安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我们工作落实,措施到位,防范严密,局机关干部职工思想觉悟、法律意识强,无一人参与“法轮功”练习和邪教组织,无一例非法游行和集体上访案件,无涉及黄、赌、毒的人和事,在“四·五”普法期间,基本实现了“学校无责任事故,无治安案件,师生无违法犯罪”的目标。在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中,我县所有学校均一次性全部通过县考评组的验收,并得到市考评组的高度评价。五年来,我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依法治市”先进单位、“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被授予省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四·五”普法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部门和县市同行相比,我们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继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确保我县教育系统的普法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落到实处,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合法权益被侵犯为重点,更加重视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不断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借推进依法治理巩固和深化“平安单位”建设,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把各项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使我县教育各项工作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突破,更大的成效。

篇2: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以来,在上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以“促普及,抓规范,重特色,上水平”为总体要求,以“政府主导、公办引领、民办提升”为基本策略,不断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推动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XX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XX县共有XX万人口,辖X镇,XX个行政村。全县现有学前教育机构XX所,其中县办示范幼儿园X所,乡镇公办幼儿园X所,附设学前班的公办小学X所,民办幼儿园共XX所。全县各类幼儿园共有保教人员XX名(公办XX人,民办XX人),具有幼师资格的教师XX人,专业合格率XX%。全县现有0-6岁幼儿XX名,其中,3-6岁幼儿XX名,各类幼儿园在园幼儿XX名,学前三年入园率XX%。

二、近年来推进学前教育的主要举措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在工作部署上精心谋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XX县教育提速发展、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打造西部教育强县、争创全国教育名县的必由之路,摆上重要日程,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成立了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教体局牵头,发改、财政、人事等13个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教育主管、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的工作机制。今年,在省、市《学前教育三年 1

行动计划》相继启动后,我们确立了“快速度建园抓示范、大规模推进促普及、高层次发展上水平”的三步走战略,提出“用三年时间,投入XXX万元,在县城城区建成3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2-3所公办幼儿园,逐步普及学前三年免费教育”的目标。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迅速建成了一批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规模快速扩张,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

(二)、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在关键环节上强力突破

发展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和师资配备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坚持从创新机制入手,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推动学前教育在短期内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1、突破资金瓶颈,高标准推动幼儿园建设。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省市“奖补”的基础上,我们采取“政府配套、幼儿园自筹、施工单位垫资”相结合的办法,创新机制,拓展投入渠道,用一年多时间,投资XXX万元,高标准的建设了XX所公办幼儿园(含1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其中投资XX万元,按省级示范园标准,新建幼儿园XX所,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将在2012年春季投入使用;投资1295万元,改建了X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含X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已全部投入使用。乡镇公办幼儿园全部实现了“地面软化、环境美化、部室标准化、教玩具益智化和餐饮设施现代化”,县示范幼儿园建成了地热供暖系统,X所公办幼儿园实现了锅炉供暖,其它X所公办幼儿园实现了空调供暖。截止目前,市级下达我县公办幼儿园建设补助资金XX万元,按照资金使用要求,经县财政、教育联合发文已全部下拨到X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免费教

育及贫困幼儿生活补助省市县三级奖补资金XX万元,我们按照分学期下拨的方式,进行摸底造册,先期拨付资金XX万元,涉及XX所公、民办幼儿园,其中享受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幼儿XX名,享受家庭贫困幼儿生活补助幼儿XX名。

2、整合优化资源,合理进行园址选点布局。用地和选址是幼儿园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积极落实减免相关费用、优先安排园舍用地等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通过三种模式实施新建工程:一是对县城区公办示范幼儿园实施扩容新建;二是在城镇小区配套新建幼儿园;三是对不具备改建条件的乡镇,重新规划新建幼儿园。同时,结合布局调整,采取“分类实施、功能转换、撤建同步”的办法,通过两种模式实施改建工程:一是将撤并初中改建成联合小学,把撤并的中心小学改建成公办幼儿园;二是在行政村中心区的撤并小学改建公办幼儿园,实现了闲置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利用。目前,县、镇两级公办幼儿园体系已基本形成。

3、强化县本培训,提高师资配备水平。师资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是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通过考核,从撤点并校后的富余师资中选拔热爱幼教、素质高的年轻教师转岗到乡镇公办幼儿园任教。今年,投入X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了为期X个月的专业培训,为公办幼儿园配备了X名合格教师。二是将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序列,坚持开展继续教育,以幼儿心理研究、保教常识为主要内容,坚持每年集中开展两次幼师全员培训,并通过技能大赛、玩具制作、游戏设计等活

动,以赛代训,促进幼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建立“对口交流”机制,选送县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到乡镇公办园担任业务园长,乡镇公办园选派教师到县示范幼儿园挂职锻炼。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考、县选”的原则,坚持每年招聘一批幼教专业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公办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幼师补充机制。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各级《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指导意见》,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难得机遇,按照“促普及,抓规范,重特色,上水平”的总体思路,以“公办引领、民办提升”为基本策略,推动全县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

篇3: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1.1 师资队伍不专业

以前独立的员工培训中心现被撤销归属于公司政工部人力资源管理, 且大多数培训老师是兼职的内训师, 平时都有自己的专职工作, 工作重心不在培训工作上, 偶尔进行培训工作, 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1.2 教育培训理念陈旧落后

由于现阶段电力设备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体系完善, 加之企业竞争的需要, 部分设备技术保密, 进一步加深了县供电企业对生产企业的依赖, 也造成县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内容陈旧落后, 班组员工技能等级提高慢, 有些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一些员工的技术和经验, 仍停留在陈旧的设备上和习以为常的老思维中, 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不够。

1.3 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有的供电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 大多数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 技能水平高低无法与工作报酬成正比, 员工的升迁、加薪基本上靠领导的喜好。这也间接地削弱了员工的自学兴趣和积极性。

2 对策

2.1 独立职教中心, 足额拨付职教经费

为了真正做到培训为实际工作服务, 应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班组化, 把教育培训工作与基层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有计划、有方向、有组织地向生产一线员工传输岗位必备技能, 达到“培训一大批、带动一大片”的培训目的。县供电企业应独立设立职教中心, 使之拥有足够合格的师资力量, 并足额拨付培训经费, 确保年度培训计划顺利完成。

2.2 合理确定培训对象, 分级培训合格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运用, 供电企业营销、大修、网改、基建、管理等生产任务日益繁重, 县供电企业对一线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短缺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此, 培训应结合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年龄结构, 如对30岁及以下的员工重点是以提高基本功和现场操作能力为主, 对30~40岁的员工重点是以提升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为主, 对40岁及以上的员工则以更新观念, 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为主, 努力把基层班组建设成为“技能型、管理型、效益型、创新型”的班组。

2.3 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拓宽培训渠道

改进教育培训方式, 必须跳出原有教育培训模式, 尽量深入基层或检修施工现场以修促训、以安促训, 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教学以及“送出去, 请进来”的形式, 并做到以点带面, 因人施教,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采取“传、帮、带”、“一对一”、“一帮一”的师带徒等多样化培训方式, 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积极拓宽员工培训渠道和成长途径, 让员工主动参与到教育培训中来。针对员工业务技能需求开展培训时, 应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 以切实提高员工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

2.4 注重培训效果, 完善约束激励机制

篇4: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一、对县教育工作评估设置应当遵循的原则

1.体现政府行为原则

县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实行的是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办学管理体制。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县政府在教育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制定教育施展规划、设置充足的学校、确保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提供足量合格的师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接受完规定年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应承担哪些职责尚不完全明确,认识还不完全到位。因此,在设置县教育工作评估时,应先突出政府行为原则,依法将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应当履行的职责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其中,以让各级政府明确职责,从而主动履行职责。从目前法律规定和工作实际看,至少应将教育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划、管理体制、师资建设、校舍建设、设施配备、财政拨款、经费筹措、社区教育、综合改革、少年儿童入学保障等内容作为考核政府的直接目标,以促使政府千方百计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2.体现阶段性目标原则

开展督导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督导指导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发展教育,保障教育事业各项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教育工作评估体系须设置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既要促进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又要促进某一阶段政府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一般说来,目标设置要体现教育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对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规范,又要把近阶段的教育发展具体目标分解到各项日程内,化解为下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具体工作,全部赋予评估,以确保目标贴近工作实际。以笔者之见,借鉴国家推行五年计划和县政府任期五年制,以五年的教育发展目标为一阶段目标为宜。

3.体现重点评估的原则

督导评估如果对一个县教育工作覆盖不全面,就不可能在评估中准确反映被评估单位的教育整体工作面貌和水平,但突出重点的评估,就会违背教育督导工作的根本目的。既失去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正确导向,也会冲淡甚至妨碍县教育发展重点项目的实现。因此,作为县教育工作评估的设置,既应当覆盖全面工作,以体现整体工作面貌,又要根据实际,确定重点评估,加重赋值,以体现工作导向。如“两基”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督导评估设置中必须予以重点突出,加重赋值,以确保“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的落实。

4.体现分类要求原则

由于经济、教育基础的不平衡,同一县内教育事业发展也会不平衡。因此,设置教育工作评估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一刀切”,在确保县教育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确保经济、教育基础,予以分类要求。如果不加区别地统一要求,即不体现政策导向性激发积极性,也会限制甚至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可采用两种办法来体现分类要求原则:一是“区别要求,分类考评”,直接按经济、教育的发展基础,对不同地方分别提出同类指标的不同要求,实行分类考核;二是采用“统一指标,分类加权”的办法,在同一评估中,根据不同地方赋予不同的权利系统进行考核。

二、对县教育工作的评估方式,应当采用“两级考核、综合评价、统一奖惩”的方法

1.要实行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和政府教育工作的“两级”考核

以往教育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往往把范围对象定位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上,而忽视了政府教育行为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对县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对政府教育行为到位情况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检查、评估,促其到位,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既是政府对县教育工作领导和决策的参谋部门,又是实施政府决策的具体执行部门,还是有关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协调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主管部门。所以,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对其职责履行情况,必须予以考核。然而,很多事情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必须解决。

2.要实行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估

一个县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社会整体效能的综合指数,既包含政府强有力的行政行为,又有教育部门的积极参谋、协调和实施行为,还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具体实施行为和积极参与。因此,对县教育工作的评价,为了突出可操作性,可在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教育行为分别考核的基础上,把两者的分值相加,作为县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评价依据、予以奖惩。

3.要统一奖惩

考核的目的是要对教育工作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予以奖惩,从而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目的。对教育工作考核之后,可以分为先进、良好、一般三类。

(作者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教育局督导室)

篇5:XX县科技教育局计生工作汇报

计生工作目标情况汇报

2006年我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计生局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深化“三为主”工作方针,坚持依法管理,搞好优质服务,做到与时俱进。

作为计划生育成员单位,我们围绕年初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意见,认真执行计生政策,对于遵守计生政策并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给予了优待奖励。

二是在学校教育中积极渗透了人口教育和生殖教育。我们主要是在各初中开设了生理卫生和体育心理健康课程,在生理卫生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

三是鼓励计划生育干部进行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各校都有一人专门负责计生工作,对于这些人员参加的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费用,各校全部报销。

四是开展计生服务,完善了计划生育管理。对于育龄女教师要求必须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搞好“四术”清查摸底,确保教育系统内部女职工都能真正遵守计生政策。另外规定对于违反计生政策的育龄女教师不享受独生子女妇女的产假,并扣发部分工资。

五是在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教师晋升职称等工作中,认真落实计生“一票否决”制度。我们在审查时,一律按照《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评优评先单位、个人和晋升职称的审定意见,凡拟评单位和个人的违反计生政策的,坚决取消其评先资格和晋升条件。

六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积极开展以“关爱女孩”为主旋律的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的新型婚育观念,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女孩的良好氛围。并将女童家庭优先列入奖励扶助对象,在助学方面优先资助,为女孩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制度和物资保障。

我局的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添措施,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局计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6: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

xx县公安局党委领导班子现有6人,自2000年8月局长任职、政委交流以来,局党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党委一班人尤其是班长能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拿的出、打的赢、政治优良、作风过硬、群众比较满意的公安队伍。无论是在队伍建设、公安业务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三个文明建设中都取得显著的成绩。200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严打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委。我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按照县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第二阶段工作的安排部署,层层召开转段动员会,认真做好分析评议工作,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各方的意见。在第一、二阶段转段期间,局党委印制200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表,分发到各党支部,再由各支部发送到广大人民群众及公安干警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派出所党支部都印制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表》分发到各辖区社会各界及有关单位,全方位征求对派出所队伍建设、公安工作、作风纪 律、执法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类,共整理出60条意见和建议,其中队伍管理25条,从优待警17条,思想状况3条,工作作风15条。局党委对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4月5日,局党委召开特邀警风监督员座谈会,邀请了有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体、企业等各界人士共19人参加会议,会上副县长xxx同志向特邀警风监督员颁发了证书,向警风监督员通报了人民警察的职责、人民警察的义务、权力、纪律,恳请19名特邀警风监督员对全县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作风、为民服务、遵纪守法、落实“五条禁令”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座谈会上,警风监督员站在关心、爱护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的角度,对公安机关在执法、打击预防犯罪、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队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建议。局党委对警风监督员提出的宝贵意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切实予以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给各单位警风监督员。4月6日局党委召开了公安局退休党员座谈会,向退休党员通报了近来各项公安工作情况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展情况。退休党员在座谈会上积极发言,充分肯定了党委的各项工作,对本局在队伍建设、全县社会治安状况、执法为民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局党委高度重视,于4月11日上午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 条进行认真研究讨论,提出了整改措施:

1、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调动一切积极性,齐心协力搞好工作,要求领导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机关带基层、一级带一级,一级给一级作出表率;

2、从机关做起,积极开展大练兵活动,强化训练,全面提高民警的素质。周一局领导、科、队、室负责人出操,周二、三、四机关干警出操(45岁以上的同志打太极拳,45岁以下的民警由刑警大队负责,进行强化体能达标训练,擒拿格斗、擒敌拳、战术训练),实行点名制度,各派出所的训练,每周不少于三早晨,出操时间为6点30分至7点30分,训练与岗位津贴挂钩,迟到、无故不参加训练的,扣除岗位津贴;

3、认真贯彻落实从优待警。一是每年给民警检查一次身体;二是给民警参加人身意外保险;三是民警应该得到的报酬,年终坚决兑现;四是民警的子女上学、就业,党委应积极帮助解决,民警家庭贫困的,尽可能的予以照顾;五是加强维权活动,成立维权机构,政委担任主任,纪检、监察、督察、政工、法制部门参加,依法维护民警的合法权利;

4、坚持从严治警,认真贯彻落实“五条禁令”,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周部长的讲话,治警先治长,对于民警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坚决调离公安队伍;

5、对在山区工作的民警,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了解民警的情况,对于胜任中层领导的,召开派出所座谈会,实行民主协商,推荐后备力量,任用中层领导必须实行公示制度;

6、加强中层领 导班子建设,加强队伍的正规划管理,严格实行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实行奖励激励机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政令、警令畅通,形成全局上下建班子,抓队伍,严管理,争一流的工作氛围,努力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

7、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及时推广先进,树立奋发向上的氛围;

8、加强科技强警,今年完成四级网建设,完成xx、xx派出所的建设项目,争取xx、xx派出所和xx刑警队办公用房立项,在车辆装备上,所队要积极争取筹措资金,局里给予适当的支持;

9、改进工作作风,机关为基层服务,重新调整领导分工,领导建立联系点制度,每月至少联系一次,认真开展“三深入”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警思想动向。科、队、室挂联基层所、队,每月必须下基层一次,协助基层工作,重大情况及时汇报,县局抽调人员协调。对基层所队找机关科、队、室牵头解决问题的,不得推诿,限时办理,推诿不办的扣科室的分。涉及民警个人利益的,如服装、调资、晋衔等要认真细致的核对,对民警提出的问题,负责办理人员要与相关人协调填报,责任人误时办理的,追究有关办事人员的责任,调整有关人员的工作岗位,;

篇7:XX县XX镇林改工作汇报

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扎实认真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认真开展外业勘界和林改内业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组到位情况和林改工作进展情况

全镇组建由县直部门、镇领导班子成员、挂点干部、相关镇直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包村技术员组成的各村(社区)驻村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各村(社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13个工作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工作组成员之间都能做到既分工有合作,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目前全镇完成外业勘界37.22万亩,占总任务42.08万亩的88.45%。目前完成打证面积26.97万亩,已发放林权证74个林改小组,面积16.33万亩。

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7月13日召开全县林改工作会议后,我镇于7月14日及时召开林改工作会议,传达全县林改工作会议精神,对照验收标准,我镇各项整改任务为:勘界整改任务0.98万亩,确权到户任务为10.76万亩,均股均利任务7.3万亩,均山到户任务3.46万亩。

目前新增外业勘界已上机4671亩,4500亩正在上机,另外有900亩技术员正在完善相关表格,勘界整改任务基本完成;均山到户整改3.53万亩,占任务3.46万亩的102%;完成均股均利5.34万亩,占整改任务7.3万亩的73.15%,其他整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三、林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情况。

我镇共148个林改小组,目前已打印材料(合同书、申

请表、受理表)127个组(其中外援10个组),收回(合同书、申请表、受理表)合格115个组,剩下的组正在签字或修改中。

在林改内业材料打印的同时,我镇同时按照上级要求,收集整理林改相关材料,并及时进行材料收集归档,目前各村(社区)正在加班加点查缺补漏,完善林改材料。

四、纠纷调处情况

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全镇共排查出纠纷124起,已调处79起,调处率为63.71%,剩余难以调处的纠纷45起,涉及面积33850.5亩。对于一些涉及到乡、村界调处难度较大的纠纷,建议县纠纷调处组协助调处。

五、林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林改经费2009年拨入189600元,2010年拨入58540元,2011年拨入155000元,合计344600元。目前支出241108.2元,主要为交通、招待、内业材料、工作人员补助等方面。目前结余103491.8元。

六、存在的问题

1、我镇林改纠纷较多,涉及面积较广,调解难度大,影响林改工作进度。

2、部分与林场的纠纷,由于林场方未出面签字确认,导致纠纷调处无法顺利进行。

3、部分村民小组长及群众外出打工,导致林改材料无法签字完善,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XX镇人民政府

篇8:xx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特大、强烈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使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害。那么, 灾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有没有受到损害?受到多大损害?

我们以两次成为重灾县的宝兴县为对象, 对地震重灾区 (县、市)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受灾受损情况进行了专题专项调研。

一、宝兴县基础教育基本状况

宝兴县现有高级中学1所, 教学班级12个, 学生545人, 专任教师40人;有初级中学4所, 教学班级49个, 学生1 814人, 专任教师191人;有小学12所, 教学班级109个, 学生3 051人, 专任教师338人;有小学教学点21所, 教学班级46个, 学生267人, 专任教师91人。全县总计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38所, 教学班级216个, 学生5 677人, 专任教师660人。

二、调研范围、对象

调研了宝兴县基础教育各级各类中小学38所, 即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12所和小学教学点21所, 占到全县基础教育学校的100%;实地到校调查了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12所和小学教学点5所, 共计22所, 占到全县基础教育学校的57.89%。

三、调研内容

宝兴县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及其地震受灾受损状况。

四、调研方式

采用了查阅装备档案等文献资料, 学校自查, 到学校实地走访、察看等方式进行调研。

五、调研基本情况

1.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情况

(1)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 前

1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装备建设

a.电子备课室

1所中学、1所小学各组建了1间共2间电子备课室, 装备计算机40台。

b.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5所中学、12所小学、5所教学点计22所中小学组建了23间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装备学生用计算机410台。

2多媒体教学系统

1所中学、1所小学各组建了1间共2间多媒体教室, 装备了2套多媒体教学系统。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

2004年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 装备、建设了模式一项目学校21所、模式二项目学校18所。

2007年, 装备、建设了模式三项目学校5所。

4教育城域网 (互联网) 接入

具备条件的教育主管部门、15所中小学校共16个单位通过电信宽带接入雅安市教育城域网, 通过雅安市教育城域网接入了互联网。

(2)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 —2013年4月20日 (芦山地震)

1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装备建设

3所小学接受捐赠组建3间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装备学生计算机70台;

1所中学、1所小学接受港澳援建, 各组建了1间共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装备学生计算机87台。

2多媒体教学系统

1所学校接受援助, 组建了多媒体教室1间, 装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1套。

3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建设

1所中学、1所小学接受捐赠, 装备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23套, 建成了数字化教室23间;

2所小学使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装备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28套, 建成了数字化教室28间。

4互联网网络接入

5所学校通过移动等网络宽带接入了互联网。

综上所述, 2013年4月20日即芦山4.20地震前, 宝兴县中小学总计装备计算机607台, 组建计算机网络教室30间;装备多媒体教学系统3套, 组建了多媒体教室3间;装备、建设三种模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44所;4所中小学装备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51套, 建成了数字化教室51间;教育主管部门、20所中小学校共21个单位通过电信、移动宽带接入了雅安市教育城域网、互联网。

宝兴县作为偏远山区县, 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离标准、实际需求尚有差距, 但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会议精神与要求, 按照国家、省市部署, 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 努力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 适时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与其他区 (县、市) 同步。2008年前, 小学 (含小学教学点) 三年级以上、初级中学一年级、高级中学一年级即按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前, 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通”。

2.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受灾受损情况

(1)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教室

现有完好无损的计算机87台、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计算机受损520台, 受损率85.67%;计算机网络教室受损28间, 受损率93.33%。

(2) 多媒体教学系统

现有完好能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1套, 损坏2套, 受损率66.67%。

(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

23所远程教育模式二、模式三项目学校资源接收系统受损, 计算机教室也不能正常使用, 受损100%;10所模式一项目学校播放设备损坏, 受损率47.62%。

(4) 互联网络

有18所学校互联网络线路不同程度受损, 受损率85.71%。

(5) 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

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受损28套, 受损率54.90%。

从受损情况看出, 地震重灾区 (县、市)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不但同样遭受损害, 而且受损情况非常严重。

五、受灾受损原因

地震重灾区 (县、市)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遭受巨大损失, 特大、强烈地震当然是直接原因, 但以下一些因素也不可忽视, 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1.功能用房不稳固、不安全

汶川地震前, 学校用房自20世纪50年代始各年代的都有, 还有个别新中国成立前修建的, 用房老、旧。房屋基本是砖木 (瓦) 、砖混结构, 楼层面为预制板, 结构简单。功能用房又多是其中陈旧、破损房屋修缮、改造而成, 其牢靠、稳固程度与抗震性可想而知!特大、强烈地震来临, 房屋或破损或坍塌, 掉落的瓦砾、砖 (木) 块、泥灰等造成设备设施损坏。这种情形造成的损坏约占50%。

2.抢救、维护不及时

汶川、芦山地震后, 余震不断。尤其在汶川地震时, 房屋严重破漏, 房屋结构又不牢固, 出于人身安全考虑, 不能及时进入功能室抢救、维护设备, 致使设备在地震时、余震中进一步摔落或淋雨、浸湿、受潮而损坏。抢救、维护不及时造成的损坏约占到10%。

3.设备本身质量与安装方式的问题

部分设备放置不稳固, 突如其来的地震使设备倒下、掉落而摔坏, 如计算机设备、远程教育播放设备等。地震致使一些设备、系统线路、零件松动、脱落而损坏, 如学校互联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系统、墙面上的“班班通”设备等。室外设备如远程教育接收天线, 由于长期安放在室外, 固定部件经过日晒雨淋而锈蚀;拆除房屋时, 天线一般在屋顶, 又固定在厚重水泥基座上, 不便拆卸、搬迁造成损坏。这样造成的损坏约占10%。

4.没有适宜存放场所

特大、强烈地震, 学校大量用房受损, 绝大多数用房拆除重 (迁) 建或维修加固。学校信息化设备只有拆卸后另找场所放置。由于房屋紧缺, 放置场所不但难寻而且都很狭小、简陋;学校用房重 (迁) 建或维修加固一般需要一至两年时间, 其间, 信息化设备没有良好的存放场所, 也得不到保养、维护, 造成二次损坏。因为没有适宜场所存放设备造成的损坏约占到30%。

5.防 (抗) 震意识淡薄

2008年时, 由于人们都没有经历过地震, 2013年时, 人们也不会料到强烈地震又会发生!特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 使得人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学校首先顾及的往往是师生安全, 考虑的是上课、师生吃住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房、粮食、衣被等物品, 对信息化设备设施的防 (抗) 震意识基本没有, 防 (抗) 震意识比较淡薄, 对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救护自然也就比较迟缓。

六、启示

地震及其造成大量损失的原因给了我们不少启示。从中也可以看出, 即使遭遇特大、强烈地震, 如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 信息化设备设施损失程度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信息化设备设施往往都比较先进、现代, 技术含量高, 是比较贵重且不可或缺的教育技术装备, 各级各类学校应有抗震救灾意识与必要的抗震救灾措施。

1.制定抗震救灾预案

学校一般都有诸如师生安全、应急避难等的预案, 应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校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完备的抗震救灾预案。这些预案应将信息化设备设施救护作为重要内容包含在其中, 或者制定信息化设备设施专项抗震救灾预案, 这在地震多发、常发区尤为必要、重要。地震一旦发生, 学校按预案组织抗震救灾, 可有效降低信息化设备设施损失。

2.成立组织机构, 组建抗震救灾队伍

在制定预案基础上, 成立信息化设备设施抗震救灾组织机构, 建立必要的制度, 组建抗震救灾队伍, 落实相关人员, 对人员进行适当的分工。一旦地震发生,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学校组织机构随即响应, 相关人员立即行动, 按预案及时投入抗震救灾, 让信息化设备设施遇“震”时有组织、有人员及时救护。

3.注重宣讲教育, 举行救灾演练

地震尤其是特大、强烈地震, 造成的灾害是非常严重的, 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于地震的发生,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又难以预测。学校应将相关常识或列入选修课程, 或通过讲座等形式宣讲教育, 让师生对地震及其灾害有一定了解、认识, 增强地震防范意识, 树立科学抗震救灾思想。

学校定期、不定期举行地震应急避险演练, 主要是针对师生人身安危。同时, 也可以举行信息化设备设施抗震救灾应急演练, 让师生知晓当地震发生时如何镇定冷静地按预案有序、有效地救护信息化设备设施。

4.信息化功能用房须坚固牢靠、抗震防灾

因为房屋的因素导致信息化设备设施损坏的比重是很大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 信息化功能用房必须坚固、牢靠, 能够抗震防灾。信息化功能用房要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规范建造, 其结构、质量、抗震防灾性能应与学生教室同等标准, 信息化功能用房不能由陈旧、破损房屋修缮、改造而成。

5.设备放置安全稳固, 应有一定防震性

设备安装、放置应安全稳定、规范标准, 易于拆卸、挪动, 同时要养成良好习惯, 随时检查设备的放置是否稳固, 预防突发或意外情况造成摔打、碰撞损坏。

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应有防震性能, 国家可把设备抗震性能作为设计、制造必备性能指标之一。

6.注意及时抢救、维护

地震发生时, 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应及时抢救、维护设备, 避免因为余震或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或更大的二次损坏、损失。

7.营建良好的暂存场所

上一篇:初中化学计划下一篇: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