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2024-05-15

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共8篇)

篇1: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 要]随着李克强总理“双创”发展理念的提出,这一人才培养观念便迅速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出现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之高校在创新创业发展上的滞后性等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得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文章首先对新媒体的内涵、特点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内涵、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其次,指出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65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与过去传统媒体概念相较而言的,它是依托当前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发展而来。与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相较而言,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信息科技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的媒介形式,如数字电视、手机、PC客户端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等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形态。并且新媒体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有所改进的。

1.2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1.2.1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

交互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最大的改进,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发布者能够及时地收到一定的反馈。这种消息间的及时传递使得信息的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1.2.2 新媒体所蕴含的信息具有海量性、共享性特点

由于新媒体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这些海量的信息可以借由网络渠道实现信息共享,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共享性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

1.2.3 新媒体个性化的传播媒介

纸媒时代人们主要依靠报纸等媒介获取信息资源,这种信息传播的介质多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新媒体背景下,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以及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例如微博、微信等向外界传播信息,这种新型的媒体介质,使得信息发布的地点以及形式不再固定,这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便捷。

1.3 新媒体环境的内涵

新媒体环境也是相较于传统的媒体环境而言的一种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与新媒体环境二者不可等同视之。尽管新媒体环境是依托于新媒体形成发展而来,但新媒体环境指的是一种大众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新媒体环境更加强调新媒体信息传播介质下的整个大的媒体环境。

1.4 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点分析

1.4.1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由于新媒体依托大数据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那么自然新媒体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多元性;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如微博、微信、PC客户端、数字电视等。

1.4.2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检索便利性

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书籍、报纸、卷宗等的查阅,这种信息的检索费时且效率极低。相较而言,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查询、检索等都更加便利。

1.4.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更具隐蔽性

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中的信息来源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许多信息的发布者通常都会采用网名或者虚拟账号、小号等进行信息的发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2.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

?M管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创业这一行为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形成需要思维以及行动的共同作用。但就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大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更是如此。

2.2 高校没有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当前,许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还是依靠一定选修课程的方式开展,或者是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这种创新创业的教育方式辐射范围有限,同时教授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只能够对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并未真正启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意识。

2.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总被片面地认为是商学以及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主修科目,因此,高校内有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还十分有限,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肆盛行的当下,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主要依靠的力量还是各班级的辅导员;此外,以选修课的方式聘请管理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理念指导,这种师资构成使得学生很难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2.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

创新创业要想在高校真正得到发展就不能只是限于理念指导发展阶段,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创业发展理念。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高校还很难或者说还缺乏为高校学生设立创新创业资金的发展理念。

2.5 新媒体背景下多样化的信息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被误导

众所周知,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具有海量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学生在诸多海量的信息面前,很难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使他们的选择出现一定的偏差,严重的甚至会使他们的创业雏形“流产”。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首先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

3.1.1 立足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想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要首先立足于学生常用的新媒介,通过新媒介的传播手段对高校的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具体而言,高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可以开设一定的网络平台,定期在平台中发布相关的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案例的选取要能够紧靠大学生发展实际,同时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加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以及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予以援手。

3.1.2 利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潜质

由于新媒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中匿名交流,不用担心自己的思路或是言语失当,为此,高校的有关教师、领导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环境,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真实需求、想法表达出来,从学生的交谈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以及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3.2 要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搭建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由于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环境、专业知识背景等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他们的兴趣点、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尽管当下社会范围内广泛倡导“双创”的教育发展理念,但要认清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适合这一发展路径。为此,高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独特闪光点。具体而言,可以凭借新媒介的信息资源库、依据创新创业的相关行为特质以及管理学中的创新创业的性格特质设立一定的测评题目,供学生测试,由测试结果结合学生主观意愿初步判定学生的发展意向以及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潜力。对有创新创业潜力以及意向的学生,高校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的教育指导;此外,还要为学生创设、建立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实训平台,具体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设立。

3.3 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氛围

环境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意识,要在学校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氛围:首先,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创业园区,鼓励有好的创业项目的学生落地实施,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最后,高校还要挖掘学生身边的创业典型,以真人真事来激励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维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3.[2]刘一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

篇2: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篇3: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一、高校教育环境现状及分析

高校教育环境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 它包括很多方面, 如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学科研条件、组织管理水平、教学安排、考试模式、课程教学、师生关系、社会实践等等, 但因本文的篇幅有限, 只针对几个方面展开调研。

本次调查以沈阳大学部分学院为例, 发出问卷100张, 收回有效问卷82张, 开展个案访谈10余次。广大同学从个人评价角度对高校教育环境相关各方面的优劣进行了回答。

1. 学习条件的现状

对学习条件的调查,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分别是物质条件、学术环境。

(1) 物质条件方面

从学习的物质条件来看, 机械工程学院、政法学院的学生对图书资源充裕程度的评价较高, 文化传媒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对图书资源充裕程度的评价较低。在实验条件方面, 政法学院、师范学院的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评价较高, 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评价较低。在师资力量方面, 政法学院、美术学院的学生对师资力量的评价较高。

(2) 学术环境方面 (见表1.2)

学校的学术环境主要涉及该学校在某个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学术带头人的研究成果和声誉, 学校的学术氛围, 学校与外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甚至还包括实验条件和图书资源。从不同学院的学生对学术环境的评价来看, 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对本学院学术环境的评价最高。

2. 课程管理的现状 (见表1.3)

从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来看, 总的来说, 各个学科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比较满意, 同时大多数学科学生也认为学分要求比较合理。其中, 文学学科的学生对本校的学生课程设置评价较好。从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内容设置总体情况分析, 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不足, 系统性较强, 应用性一般, 创新性明显存在滞后性 (见表1.4) 。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学术环境方面

大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渴望通过多读书, 多参与科研实验, 同时得到老师的指导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然而, 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图书资源、实验条件等教学资源配置的满意度较低。通过个案访谈了解到, 由于教学投入较少, 不少实验实际上只是摆摆花架子等。以上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教学资源的投入的速度远远没有跟上学生扩招后规模增长的速度, 最终严重影响了对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课程管理方面

(1) 过度强调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系统性, 忽略了课程教学的创新性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满意度较高, 对创新性满意度较低。我们应该承认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 要求学生掌握好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是完全必要的。但是, 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并不是也不应该是只靠课程教学来解决。那种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 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的模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 同时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实际上, 我们应当把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手段, 通过现有课程知识的启蒙, 一方面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的存在状态,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自学”的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能力。而在这种意义上, 课程创新的本身主要不是知识教育所添加的一点新内容, 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模式、专业设置原则、学制设置原则等。

(2) 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近年来, 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已成为学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其进展是十分缓慢的。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满意度较低。在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与学生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教学方法方面, 通过个案访谈了解到, 多数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而事实上, 在发达国家, 教学方法的改革早超越了知识的层面。

(3) 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是影响创新教育的关键因素。考试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输出过程, 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造成的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的严重局面, 抹杀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改革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制度, 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4) 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在学生的培养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老师, 更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领航者。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群体。他们的知识含量及其能否成功传承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5) 社会实践

实践的根本就是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 其创新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形成, 创新最终就是要以不同的实践形式来完成和体现。因此从本质上讲, 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 就没有创新能力。

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育环境场域的构建

从前面对高校教育环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对高校教育环境的主观评价不高, 目前高校教育环境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因此, 我认为构建高校教育环境应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

1. 有效提高实验条件, 改善硬件设备

加强基础性、公用性的科学实验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大型科学仪器实验测试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等方式, 面向全校教师和学生开放, 充分利用先进设备, 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和层次,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管理和维护方面要实现管理开放和管理规范化, 扩大实验基地的受益面, 充分发挥实验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以此来解决随着扩招带来的学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同与其相适应的培养硬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总之, 没有良好的硬件设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空谈,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教育的投入, 努力建设符合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条件。

2.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 提高文献资料使用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集中建设综合的大型数字图书馆、分专业领域的小型数字图书馆及开放性的基础性科研数据库, 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率,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可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要要求学生善于收集和积累准确完整的本专业前沿信息资料, 通过对积累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就有可能产生飞跃, 形成新的思想,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游敏惠, 刘秀伦.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沈世德.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文鑫, 黄进.高等教育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闻丽芬(1980-),女,宁夏石嘴山人,学历本科,护理专业,西京学院助教。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软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最新资讯反馈到人们手中,正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先天的喜爱,已经成为微信的主要用户。微信在提供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在工作上提供了便利。借助微信的优点来开展高校学生工作,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形式和内容变更的主要路径。本文着重讲解了微信环境下,对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影响,同时研讨了高校学生工作5W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微信环境;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

引言

微信的运用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也让沟通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微信营销和推广也随着时代的变革,得到了很好的改良。目前,借助微信快捷、便利、迅速的优点展开高校学生工作,达到高校学生工作内容,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改进和与传统内容改革的全新方式。同时借助微信独有的特点,能够促进校园的和谐,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1.微信含义和优势介绍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具备发送文字、表情、语音、视频和多人通话的移动软件,并伴有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朋友圈功能和消息推送功能[1]。用户可以通过漂流瓶、扫描二维码、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进行好友筛选和添加,同时可以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将所关注的信息分享至朋友圈内。微信可以多语言使用,支持各种网络,版本较多。微信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播至用户手中。其主要优势为:微信用户能够免费使用期各种功能,消耗的流量很少,用户沟通高效,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另外,微信用户极多,其还对朋友、陌生人开放,是一种多方位的社交软件,与其它社交软件相比,更受到用户的青睐。

2.微信环境下为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带来的好处

2.1 微信让高校学生工作即时性增强

微信具有信息传递快速及时的特点,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工作不局限于时间和地域。即便课余时间,高校学生工作者同样可以借助微信与学生进行语音沟通,极大程度上延长了学习时间。随着微信新增多人语音功能,使得高校虚拟学习团队孕育而生[1],方便了学习知识第一时间分享,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便利。

2.2 微信完善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和技巧

高校学生具有追逐个性的特点,同时也有着极强的自我展示心理,而微信恰到好处的满足上述特点。鉴于微信使用的是准实名制,其虚拟性和朋友圈的功能,能够让沟通人员彼此放松,主动进行交流,及时表达内心情绪,向朋友展示内心喜乐,以及对待不同事物的看法。而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了解学生心理想法,进而及时为其解答疑难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者也可以针对大多数学生的通病,来开设针对性极强的微课堂,通过微课堂指引学生采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2.3 微信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学生参与度

微信社交具有极强的实际感和现实感,并能够很好的规避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紧张不安情绪。所以,高校学生在微信中沟通,可以更好的展现自我想法。同时,微信沟通确保了信息传送的时效性,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和学习花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媒体的附属依托,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依据学生特点,制定一套娱乐性、互动性、趣味性极强的教学方法,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3.微信环境下高校工作5W创新模式的提出

5W模式包含五个关键要素,即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媒介)、To Whom(跟谁说)、With WatEffect(取得效果)[2]。鉴于高校学生工作是信息传导和分享,是学校通过相应的媒介实施部分内容的传播,同时受到满足预期效果的阶段,所以高校学生工作也满足传播学的5个关键要素,也正是在这5个要素的作用下,才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学生连接为一个紧密的整体。而5W创新模式,恰好是在微信环境下运行的工作模式,其在5个方面对高校工作顺利进行产生影响。

3.1 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造

高校学生工作团队是高校工作顺利进行的策划者,高校学生工作团队素质高低,将直接对高校学生工作效果造成实质性影响。在微信环境下,增加高校学生学生工作团队建设,必需要在教育理念上进行改良,同时队伍有着坚定的信念。通过提升团队综合素养,来提高整个高校学生工作团队的综合能力,进而从而面对变幻莫测的微信环境。

3.2 高校学生工作方式和内容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微信环境下,可以将传统的课题联合微信,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学习。例如,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的实时性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令传统教学和微信教学相联合。在课堂之前,将社会热点话题发布至微课堂内,随后在课堂中进行探讨,激励学生发表自我观点和认识。另外,可以借助微信咨询对高校学生未来发展进行探究,指导高校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微信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此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对高校学生日常事务进行相应的管理,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微学校、微社区、微宿舍等,将注意事项和规则制度,及时传递至学生手中。例如,在为学校内发布个人行为规范,发布心理辅助知道内容,就业和学习注意事项,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3.3 微信公众平台

在微信环境下,高校学习工作者通过建立校园公众平台,能够将校园动态和信息及时推送至学生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微信工作平台始终从学生出发,看重师生间沟通、学生与学生间沟通、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从而为日常学习、就业、发展提供了方向[3]。

4.结语

综合而言,在微信环境下,5W创新模式的诞生,为高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全新的条件。高校学生工作者通过创造微课堂、微社区、微学校等多元素的学习方式,为高校学生学习、就业、后期发展指明了道路,为面对微信等移动传媒软件所带来的挑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篇5: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本文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式、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和措施.

作 者:韦文广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刊 名:改革与战略  PKU英文刊名:REFORMATION & STRATEGY 年,卷(期): 23(9) 分类号:G41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篇6: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网络环境下高校院(系、所)图书资料室工作的创新

目前,高校院(系、所)图书资料室已置身于网络之中,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资料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服务都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即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内容的创新和图书资料内涵的创新;并指出只有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社会对图书信息资源服务的`多元化需求的理念.

作 者:刘雁 张立新 LIU Yan ZHANG Li-xin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昭明文选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2 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8(3) 分类号:G251 关键词:资料室   网络   创新  

篇7: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周边

物理学院吴越 2011012613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总体上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但迄今为止,这两个主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愈来愈严峻了。东西问题没有解决,南北问题也没有解决,贫富国差距愈拉愈大。从局部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不容低估;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十分突出;世界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仍不容低估;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十分突出;南北矛盾进一步加剧;美国以反恐为名,行全球战略扩张为实,对我构筑战略包围圈的意图彰显。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并不容乐观。一方面,当前中国的大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三化」:政治伙伴化;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安全合作的多边化。但另一方面,挑战在增加。国际上对华态度大致有应对、接触与防备三种方式。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与世界经济变动中的影响力在上升,同时,也意味着外部世界与中国

贸易冲突摩擦会增加。中国所处的亚洲地区正是世界热点汇聚之地。亚洲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热点的高发地区,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明显增加。美伊战争问题、阿富汗问题、阿以冲突问题、印巴冲突问题、车臣问题和库尔德人问题、菲律宾反政府武装问题、印尼亚齐问题、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另一部分原因是该地区多边国际安全机制的缺失,这使东亚安全困境更加突出。

下面分析一下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中俄关系进入新阶段,两个大国加强睦邻友好、维护边境安宁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消除了两国加速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隐患。中美关系机遇与风险并存,两国的反对或遏制「台独」方面的共识增多,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猜疑有增无减。这种信任的缺失使美国对中国在东亚发挥什么的作用疑虑重重。中日关系遭遇重新定位的困惑,两个在二战历史和钓鱼岛有极大争议,但在经济上却有着良好的交流。中国与东南亚的国家有着很大的争执,南海问题始终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而现在,中国要想更好的发展,应当维护周边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高校大学生应该尽力关注我国周边环境,尽自己一份力为国家出谋划策,我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中国更加强大而努力奋斗,面对主权被侵犯,我们要坚决打击,捍卫我们的尊严。在构筑中国的周边环境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更积极倡导与推动多边主义。多边主义应当是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这有利于塑造对中国有利的软环境。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下,中国在国际上应当追求国际道义,它们体现在国际法和基本原则上,维护国际法的地位。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的增强,或者国际环境的改善必然会体现在国际机制中被承认的地位。中国不仅应熟悉和善于利用国际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还应当尽可能增强在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影响力,尽量参与制订国际规则。

2.国家经济实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而要保证中国的经济基础不遭到打击,中国必须拥有必要的、充分的阻吓(威慑)能力。在新形势下,国防力量的任务首先是阻吓(威慑),其次才是在阻吓失败后,有足够的防守力量击退敌人。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中国的利益边疆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区域化的发展是国际制度主义在亚洲地区的完善

3.扩大共有利益,寻求利益的重叠。中国的发展将是由「经济福利论」逐步扩展到「安全福利论」,建立可持续安全。寻求利益的重叠可以减少因大国的崛起与发展带来的对地区秩序的震荡或冲击。近年来,中国与东亚地区正形成新的地区主义。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方面,强调经济上发展的中国将大大增强对东亚的经济福利,扩散互惠

4.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以及实施积极的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努力跟上军事变革和发展潮流。要与时具进,以我为主,努力创新。在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的先进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跟上世界军事变革和潮流,积极借鉴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选择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学习借鉴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分析批判的科学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而取其精华。

篇8:高校大学生创新环境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世界悄然地激荡起新一轮现代化浪潮, 其核心就是网络传播的异军突起。它集报刊、电台、电视等传播功能于一身, 实现了全球传播, 形态多样、迅速及时、自由交互、开放实时, 大大提高了处理与传递信息的效率, 开辟了一个新的获取信息, 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予深刻的影响。当前, 因特网已经对高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定要抓住网络发展和普及的新机遇, 加紧网络建设, 以网络党建为纽带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推进高校学生党建的现代化。

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

1. 网络环境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每个时期, 要想顺利推进党的建设, 我们都要寻求相应的技术支持, 即与党的建设有关的信息传播是促进党的建设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果说在工业社会中党的建设发展是以电话、电视和广播报刊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技术所推动的, 那么在当今社会中推动党的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无疑就是以网络为主的信息通讯技术, 它使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及党中央与普通党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更为迅速便捷。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网络环境能保证党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就以往党的思想教育方式而言, 决策层向下传递信息或基层向决策层反馈信息, 是通过层层书面材料来完成的。这样一种信息流向是单向的, 而且其所经历环节繁多, 有些党组织或党员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 从局部或自身利益出发, 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传递或利益倾向性修饰, 导致信息失真。其流通环节的繁多, 又容易使信息失去时效性。网络技术的出现, 可以有效地纠正这一缺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将信息发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无形中消除了信息源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障碍, 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网络技术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既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完整全面地及时下达, 在党员中进行宣传教育, 使党员真正了解方针政策的精髓;又保证了党组织能倾听到来自基层党员的真实呼声, 真正了解党的建设情况。

(2) 网络环境能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 有助于降低高校学生基层党建运作成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里, 党每时每刻都接受到海量的信息。因现代社会“竞争如此尖锐, 要求速度如此之高”, 以致“时间成了关键的变量”。党必须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大量的信息, 其采取的方式有:下发党建文件和召开会议。这两种方式由于经历的中间环节繁多, 既增加了党建的运作成本, 又降低了党建所要求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往往流于形式。利用高校已有的信息化网络, 完全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 基层党组织、党员、公民团体都可以更经济更方便地向高层党组织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 相互间实现直接沟通。这样, 既避免了政策信息层层过滤而带来的高成本和“失真”效应, 使高层党组织掌握第一手可靠真实资料, 保证决策有正确的依据, 提高了决策水平。

(3) 网络环境具有调动学生党员主体性的优势。随着因特网的接线头向各家各户的延伸, 学生党员对党的建设的“参与”体验似乎更近一层。他们只要按动鼠标, 就马上能了解党中央的决议、方针政策以及各高校党建的情况, 还可以在网上参与对党的政策的讨论, 发表见解, 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参加党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网络环境更便于学生党外监督的实现。信息网络化为学生了解党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快捷的通道。查询校园网, 可以知晓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法律法规, 掌握党的政治生活运作情况, 了解到党组织在做什么, 如何做, 做的效果怎样等, 还可以对党员干部是否严格执行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命令等实行监督。实行网上监督, 可使监督信息灵敏, 渠道畅通, 对社会环境及被监督情况的变化有较强的感应能力, 丰富了监督内涵, 拓宽了监督界面, 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对党的工作的神秘感, 避免暗箱操作, 增大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减少和消除暗箱操作。

2.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党建带来的挑战

(1) 党的信息舆论主导权受到了挑战。信息全球化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 受众是被动的接受者的舆论控制格局。它在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自主权的同时, 也增强了受众对信息的发布能力, 从而使舆论导向的控制受到影响。如近年来“法轮功”组织就利用因特网, 散布其歪理邪说, 蛊惑人心, 发展壮大其组织, 破坏社会稳定, 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组织是完全正确的。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着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今社会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所不曾遇到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使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极大困难, 社会主义处于低潮, 有人因此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加上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因特网大肆宣传所谓“第三条道路”理论, 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使得我们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产生动摇, 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信心不足。

(3) 面临着学生党员思想的多变性、多元性、激进性和复杂性的挑战。其一, 高校学生一直生活学习在“象牙塔”中, 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对社会认识存在一定的盲区, 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其二, 信息全球化条件下, 各种社会力量都力图在因特网占据一席之地, 从而使各种思潮滚滚而来。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也更加明显。其三, 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增强了人们感情上的隔膜, 政治意识、阶级意识, 甚至国家、民主意识淡化。能否保证党员仍对党忠诚和信仰, 将关系到党的建设开展的基础。其四, 人类的思想财富在网上多维集成,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面积散发和频频创新。能否在信息全球化条件下, 及时捕捉信息, 准确掌握党员的思想变化, 将影响到党的思想建设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4) 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因特网是高科技的产物, 只有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它。目前我们高校辅导员正缺乏这种素质。表现在两种趋势上:其一是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很强辨别力的高校辅导员, 却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网络技术, 也就不能运用网络技术对网上各种消极、不健康、腐朽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有力的抵制和反击;其二是部分高校辅导员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术, 但是其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不强的状况则给网上各种不良信息大开方便之门, 很容易被各种不良信息所俘虏。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1.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 拓展学生党建工作领域

我们应借助校园网平台努力实践并着力打造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 使学生党建工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解决流动党员难以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学生党员可以通过校园网了解党与党支部的最新动态, 也可以递交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党支部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培养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组织发展公示、党员教育与管理等工作, 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党建工作网络是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是学生交流思想、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 也是传播信息和知识,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阵地。

2. 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

(1) 党建教育内容网络化。高校可以通过党建网络中独有的特色栏目构建丰富的党建教育“信息库”。不仅可以收集、上传大量的党建知识电子图书, 而且还可以有计划地、适时地发布各种党建学习内容或对时事热点进行第一时间的专题讨论和交流, 把握党员思想动态, 及时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 实现党建教育内容网络化。

(2) 党建教育形式网络化。在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阵地的基础上, 根据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心理特性, 开展丰富的网络主题教育活动, 形成党建工作网上网下联动。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党建网站的建设、举办党建网页制作比赛、党建网络征文等, 组织网上理论学习、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讨论等。同时组织相应的网下活动, 如党史知识图片展、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大讨论等。这样利用网上和网下两种资源, 不仅能互相取长补短, 而且能丰富党建网络教育形式, 真正做到网络党建与传统党建的有效结合。

(3) 党建发展管理工作网络化。传统的“听报告”、“念文件”式的党员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高校应充分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党建平台, 开发使用党务信息管理系统, 实施网络化的发展党员工作和组织管理方式。如积极分子网络化递交思想汇报、网络化党组织审查、网络化发展对象政审、网络化发展对象公示、网络化入党志愿书填写, 以及网络化支部会议、网络化党员组织生活、网络化党员日常考察等, 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党校”在线测试考核。特别针对预备党员和流动党员, 党建工作要克服“重入党前教育, 轻入党后再教育”的缺点, 注重其教育管理的连续性。可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或“网上党校”和对其配设电子邮箱, 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 党组织的发展教育、管理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从而提高党员教育质量, 增强党支部凝聚力。这种集党务工作的日常管理、统计分析、信息传输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率电子党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适应党建发展管理工作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党务工作效率, 同时实现上下级部门的领导、横向部门的联系、党组织发展工作的实时动态管理等, 并提供各种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

3. 加强网络信息全程监控,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和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 我们要根据“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原则, 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 严格监控管理, 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众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 把握正确导向, 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同时, 做好宣传教育, 在校园网上唱响主旋律, 因势利导, 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规范网络行为, 正确选择网络信息, 让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 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 提高党建工作者队伍素养

面对新的形势, 高校党建工作者不仅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熟悉业务, 同时也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熟悉网络技术, 树立“依靠科技, 增强党建工作生命力”的新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校党建工作者要真正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就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开阔眼界。一是要着眼于时代发展趋势, 提高自身素质;二是要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外部因素对高等学校的影响, 注意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高等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对党建工作队伍的培训, 加强党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和政策水平, 增强把握全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 业务素质过硬, 能扎实开展“网上党建”, 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党建工作队伍。

结束语

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是对传统党建工作程序和模式的创新, 它既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因此, 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必须树立战略眼光, 开拓进取, 积极拓展党建新领域, 研究党建新方法, 创新党建新载体, 构建党建新格局, 推进学生“网络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9.

[2]张培元.高校党建工作探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林逢春, 杨文新, 李镇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化的现状分析[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4]蔡晓平.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5) .

上一篇:比本领作文100字下一篇:高二312植树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