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

2024-05-13

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

对于大学生支教的思考

对于现在很多没吃过苦的人来说,支教生活也许很艰辛,我们为了去一个学生家不得不走很远的山路,我会十几天吃不上一个馒头,每天日复一日的辣椒米饭,我会在中午到教室趴在课桌上小睡一会,但是我想说,支教不是让我们去吃苦的,不是让我们去体验生活的,何况这里的经济条件并非那种特别差的,村民很热情,叔叔阿姨似乎是把家里最好的资源拿出来招待我们,所以,如果你只想体验一下山区的生活,只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吃得了十几天的辣椒米饭,甚至只是想借着支教的名誉出去旅游,我想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那我们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支教,我们究竟是去做什么?

纵观教师这一职业,我们不难得出:支教,同样也离不开传道和授业两大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们知识,是开拓学生们的眼界,是带给孩子们快乐。在支教出发前我们许多都准备了好多东西,有音乐,有美术,有武术,有环保知识等,当时我就问自己:“我们准备这些真的有用吗?”当时只是自我安慰一般告诉自己:“先准备着,到当地了解情况后再说。根据实际情况变动肯定会很大,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前提下,分数就是孩子们的命运,而大别山深处孩子们这样的基础,怎样去和城镇的孩子竞争?于是利用这仅有的二十天时间给孩子们一些恶补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于是,我们每天下午硬性开得课程就是初中英语和物理,再有支教志愿者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制定纠偏补弱的提升计划,小学班的孩子们开课注重的是学科性兴趣的培养,在辅导他们暑假作业的过程中给予纠偏补弱。

以上即所谓授业,那何所谓传道呢?每个去支教的志愿者都会希望通过自己来打开孩子们的心,就像《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有个戴眼镜的女教师后来去贵州支教,记得她有这样一段台词:在那个地方,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感觉自己就是孩子们的灯塔,是孩子们的希望„„可是这个灯塔指向的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几乎每个支教志愿者都会告诉孩子,要走出大山,要好好学习才会有希望,我也不例外,但我说的更多的是:生活需要奋斗,只有努力才能换取成功。我会

告诉他们其实你们和城里孩子一样,都是需要努力来换取成功,虽然现在你们的环境和条件要差于他们,但只要你们付出更多的汗水一样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我经常告诉他们其实大山很美,大山里的人很热情,很淳朴,很善良,只是我们要想大山更美,要想我们的父母亲人过得更好,就要自己变得更强更有出息。让人很难以接受但又是一个很真实的现实是这些孩子中真正能上大学的很少,但给予孩子们对生活的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支教结束后,回忆这二十天发生的一切,重新思考这段二十天的支教生活,在看到了传道授业一面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不利的一面,这一点也许许多人会强烈反对,但这的确是我的一些真实想法和感受,在纠结了很久之后,我还是决定将其晒出来同大家分享。

首先,每个支教志愿者都会希望自己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然而这良师益友的关系就有很大风险。一般来说,和孩子们的关系太过密切,课堂上就很难“镇压”住小孩子们,或许有时候我们处理得很得当,课堂上孩子们很乖很配合,就像我给小学班上语文课那天,我采用了现场做游戏的方式来讲解语法知识和语言习惯,孩子们在开心快乐的笑声中学到了知识,孩子们课堂表现很好,但在下课后我却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支教一结束,支教志愿者走了,真正要留在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的还是学校原来那些老教师,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一样用各种新颖的方式授课,不可能每天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也就不会像我们那样对孩子了解,包容,于是他们面对的将是一群更加调皮的孩子,课堂纪律也将更加难于控制,老师也会更加频繁的对孩子们发火,只要老师对学生凶一些,孩子们就会对比:以前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都不骂我们,为什么你们就要骂我们呢,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孩子开始排斥学校老师,进而排斥学习,这样看来,对孩子的宠爱,究竟是好是坏呢?

其次,支教志愿者都喜欢给孩子们带许多礼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给孩子们这么多礼物真的就是百利而无一害吗?曾经有队友跟我抱怨过,为什么孩子会主动跟她要东西,有志愿者抱怨有孩子主动向他要初次见面的礼物,走之前还要他给留礼物,因为在这些志愿者心里,这里的孩子都是纯粹的天使,是不应该主动去索取的,但是孩子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会对许多东西好奇,会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孩子们曾为见过的东

西,然孩子们的这种物欲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带来的。正是我们的到来,在带来知识,带来大山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意识到,很多时候许多东西变得简单。他们不用去努力争取,只要开口向大哥个大姐姐们撒娇救可以得到了。他们会发现,有时候只要跟哥哥姐姐们说自己家里很困难,自己家庭条件很特殊,哥哥姐姐们总会流露出同情,有时候甚至会给他们很多东西。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可我害怕,真的很怕,怕这些孩子们将自己的贫穷,自己家庭的不幸当作了一种博取别人同情心的工具,这样看来,给孩子太多的礼物究竟又是好还是坏呢?

最后,支教志愿者在同孩子们朝夕相处十几天总是会有感情的,支教结束之后志愿者还是会离开的,在那依依不舍,挥泪告别的背后,我们有没有想过对孩子的心灵又是多大的一次伤害啊。他们从小远离父母,缺少疼爱与呵护,本身在心理上就存在一些自卑感或被抛弃的感觉。现在好不容易有远方来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喜欢他们,关心他们,疼爱他们,在意他们,可哥哥姐姐们还是离开了他们,他们又一次在幸福中遭受到被抛弃的心理打击。当然,有这种想法的孩子很少,但不能排除我们的离开不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任何影响,任何伤害啊?

我始终很矛盾,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在支教这条战线上前赴后继,支教也并非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我始终不知道,究竟怎样做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支教的目的呢?怎样做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伤害到孩子们呢

篇2: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

一、活动背景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省部分村小学的教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一些学科还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不能照常开课,像英语、计算机等学科,而且由于交通、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村小学的大部分学生在课外知识的掌握上还不够充分。

我们组织此次活动,就是想要把我们的知识,把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孩子们,给他们带去新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希望能够对其人生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启发。带去我们大学生对他们的一份关怀,同时也能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现状作深入实际的考察。

除此之外,让大学生们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祖国,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通过对支教生活的体验,学会面对各种困难,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我,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并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教活动。

(也可将从即将毕业离校的同学那募集的旧衣物、体育学习用品和书籍等物资捐赠给那里的学生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课外展开义务支教活动,既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我们践行建党九十周年指导思想的契机。我们渴求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带去给孩子们更多的快乐,这样,我们自己也就会更快乐。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主题

用知识点亮未来,让青春多点奉献。

四、活动地点

xxxx小学

乘车路线:xxxxxxxxxxx

五、活动目的及意义

篇3: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思考

支教自2003年国家倡导以来, 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 尤其是大学生短期支教, 大部分选择在寒暑假的时间,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做有意义的事。但是, 随着短期支教实践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 怎样做才能达到短期支教的最佳状态, 怎样做才能达到双赢。

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支教只凭一腔热情, 准备不充分、不科学。

不少大学生认为去支教无非就是教一些小孩子, 再容易不过了。这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首先, 由于被支教地区的孩子生活、学习条件极其恶劣, 部分孩子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支教大学生没有考虑到被支教地区孩子们的特殊性, 对其心理没有进行认真分析, 无意间容易造成对孩子们的心理伤害。其次, 应该说, 就知识储备而言, 支教大学生足以胜任教学实践活动, 但是, 教学也是讲求技巧、方法的。如果没有进行专业的师范性课程的学习, 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 教学质量就会不尽人意。

2、大学生的安全和生活保障不到位。

一般来说,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都是一些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大都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故造成大学生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2010年, 年仅20岁的赵小婷在贵州马场河小学支教期间, 就不幸被山石击中。另外, 一些支教地区条件极其艰苦、资源极其匮乏, 个别大学生由于不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甚至出现了过敏、昏厥等情况。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一方面, 我们期望大学生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 磨练心志。另一方面, 这些又确实是大学生和支教地区有所顾忌的方面。

3、缺乏长效机制。

对于支教, 很多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积极性很高, 绝大部分大学生一次支教后就不闻不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一些大学生最初的态度就是不端正的, 只是单纯的为了体验生活、丰富阅历或是荣誉奖励等。第二则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 使得被支教地区不能持续发展。这种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教行为, 容易造成不同的支教团体各搞一套, 无法实现长期的支教战略, 不能达到最佳的支教效果。

4、未能充分考虑被支教地区的现实状况, 盲目灌输新鲜理念、带去先进的设备等。

一些大学生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形式, 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 支教过程中经常带孩子们玩儿游戏、进行户外活动等。等大学生走后, 当地老师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调整孩子们的心态, 毕竟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中, 过分强调素质教育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 有些大学生带去电脑等现代化设备, 但由于当地条件有限, 大学生走后, 孩子们的心理落差很大, 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

5、支教对象只局限于学生, 而与当地老师缺少沟通。

在有些知识掌握方面, 大学生和当地老师之间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如英语的发音问题。支教大学生如果缺乏与老师的沟通, 自顾自地教授, 待大学生走后, 当地学校的教育就会出现断截, 甚至出现一些孩子们不服当地老师的情况, 引起教学秩序混乱。

二、解决的方法

1、主观来讲, 大学生要增强自身责任感, 端正心态, 真正树立服务意识。

不能仅仅把支教当作一次生活体验, 更不能当作是未来竞争的筹码。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面对一颗颗充满期待的心灵, 我们应该以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去面对。首先, 要补充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掌握与特殊群体孩子们的沟通技巧。另外, 不仅要充分了解当地学校的需求, 制定科学有效的支教方案, 还要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进行一些师范性专业的学习, 以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效果。

2、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支教工作的重要问题。

针对现实情况, 大学生应该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支教之前, 要做好应急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在支教地区, 尽量不到灾害频发的地方去, 更不要单独行动。另一方面, 虽然, 支教本身也是锻炼大学生毅力和耐力的机会, 当代大学生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但是, 这都要建立在不影响支教效果的前提下。为此, 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适当为大学生创造相对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要以当地教育部门为纽带, 建立支教大学生和被支教学校的长期联系。

当地学校的情况可随时传达给大学生, 及时反馈信息。大学生也可以持续不断的向被支教地区“输血”, 即建立一个虚拟的长期支教的平台。即使支教大学生不能再次到之前的被支教学校, 他们仍旧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给被支教学校提供帮助。另外, 当地教育部门可建立一个支教数据库, 将每个支教点的具体情况记录在其中, 供不同批次的大学生参考。这样一来, 就可以促进被支教地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4、在支教的过程中, 让当地老师和家长充分参与其中。

如果有机会, 请当地老师、家长同孩子们一起上课, 课下与老师、家长多多交流。当地老师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 只有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 学生们的学习质量才会得以提高。同时, 老师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强, 在支教期间, 支教大学生可以针对当地老师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 互相促进。

5、对于一些先进理念的灌输和现代化设备的利用要适度。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可以进行课堂形式的丰富和创新, 但是也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 和当地的老师进行沟通, 找到一个最适中的点。另一方面, 也要对孩子们的心态进行引导, 既要让他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 看到未来的希望, 又要减小其心理落差。

大学生短期支教看似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 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这关乎孩子们的未来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一定要摸索出一套科学、持续的支教方法和模式, 充分发挥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积极作用, 实现奉献爱心和提升自我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 山. 浅析大学生支教状况[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4) .

[2]孙 婧. 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 成人教育, 2011 (6) .

篇4: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

【关键字】支教 实践能力 实习活动

一、前言

支教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且支教呈现规范化、组织化的趋势。一些高校每年组织学生支教,学生支教社团每年有支教活动,大学生通过高校支教平台获取支教信息并对支教问题互相交流。高校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增多,从每年几次到每年十几次,各学院支教活动交叉进行。大学生“组团支教”的活动越来越多,大学生“组团支教”成为支教时大学生的重要选择。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支教活动缺乏指导,缺少支教经验,准备工作不足,在支教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

二、大学生支教的双向作用

1、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为了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会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支教地区的艰苦环境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备课、上课和解决学生问题提高了大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通过与当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强了待人处事和交际能力。支教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大学生支教提高了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为祖国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2、改善当地教育环境。支教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导致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大学生支教可以给当地带来新鲜的血液。许多受援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老龄化严重和教师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教师结构性短缺状况。在支教期间,学校老师也可以替换出来进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增强农村学校的生机。大学生实习支教覆盖面之大非以往各类支教所能相比, 实习支教学生的到来,大大缓解了中小学、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紧缺的压力。充实并加强了这些学校的力量,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提供了师资的支持。实施顶岗支教计划,对于解决补充合格教师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示范作用,促进各地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支教生多数都在条件最艰苦的农村或远郊的乡镇学校, 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在支教学校,支教生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支教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教学基本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5、帮助农村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大学生群体认真对农村未成年学生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对处于相对教育环境较差的农村未成年学生群体进行引导、启发、教育、纠正,让真正代表社会发展倾向的东西成为这些群体身上的一种既得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利于农村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三、强化学生指教活动的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安全保障。农村老师的工资待遇远低于城镇水平,难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应适当增加农村地区教职工工资,另外,由于经费限制,贫困地区学校难以开展实践和科研活动,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支持。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支教工作的中心,要始终重视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当做好防范工作,提供办公场所,为大学生支教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2、健全学生支教体制。在运行机制上,针对各支教团体联系较少,缺乏沟通的情况,可以由高校或地方教育部门建立联络机构,协调多方支教行动,整合“支教资源”。高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制定相关制度规章,使支教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支教培训机制,让大学生了解受援学校各方面信息,通过培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3、严格选拔支教学生。顶岗支教生的选拔按照学生自愿报名、学院考核等严格规范的顶岗支教生选拔程序进行,并明确了学习成绩、品德操守、基本能力等方面的标准。最后有针对性的对即将赴乡村中小学顶岗支教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组织有声望、有经验的老教师给学生们上好教学法课,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理念辅导,了解掌握乡镇中小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引导支教生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准备的奔赴乡镇。

4、集中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对于参加实习支教的学生,实习生支教前应接受实习支教任务、组织纪律、安全要求、实习支教学生的管理办法等几方面的培训, 从教师职业必备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包括支教宣传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相关学科教学论课程、备课、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培训合格后再走上岗位。

5、加大支教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认可度。社会对支教的不认可在农村地区较为严重,认为那是找不到工作的借口,显然这些对当代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意愿产生极大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国家及政府对支教的宣传力度不够,国家应加强对支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教,进而投身于支教; 除了向大学生宣传,更要向其父母宣传,深入农村进行宣传,让支教不仅受大学生的青睐,还受家长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沈涛,陈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1.

篇5: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

7月过去,三大到农村的主要活动已经结束。回顾起初,我充满了期望去xx小学,见面,见面,体验。最后,我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充分的收获,结束了对乡村的难忘的旅行。

在xx小学十几天的时间里,被视为生活中最独特的体验。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自己,美好的所有的时间上演。但因为它是一个总结,我认为,它应该是较少描述性的场景,较少的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留给弟弟的弟弟的参考,让夏天的三个夏天练习活动越来越好。

首先,对于三个农村活动,在个人意识方面,我们必须首先树立心态。三个农村地区,顾名思义,就是去更贫穷落后的地区去体验,去实践。困难是必要的,是农村的三个主要特点。在心态上,每一刻都要做最艰苦的计划,在艰难的时候,最好学会冷静地对待,苦苦的音乐。这有利于我们的锻炼自我,收获成长;有利于工作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帮助我们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二,树立团队意识。三个农村活动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决定在团队中的个人地位:一个不能少。三个农村地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行动,而不是自己的方式。最禁忌的是没有做什么,或点头没有一个字。我们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同情,学会妥协。可以说,团队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共识的结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简单的妥协不能被视为一个团队意识,我们还需要主动思考和沟通。只是折衷的程序不能是一个好的程序。只有每个人的想法的积极因素,以及在交流和协调的地方,一个接近完美的计划的可能出生。

再次,必须有自己的人,家园为每个人的精神的牺牲。作为团队中少数男孩之一,我深深地感到肩膀是负责任的。重工作一定不要说,还要负责外面女孩的安全。我知道,秩序发出的队伍必须进行,脏,笨重,重,危险的工作应该做到最好。我们必须意识到,球队选择了 你,是要珍惜你的能力,这是大多数人的团队。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任务,我们必须允许范围,不惜一切代价做好。只有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职责,奉献,三个到农村顺利进行。

另外,学习了解周围环境的细节。三个到农村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到乡村最大的收获,是体验当地和不同的民俗风俗。这些风俗无处不在,我们只需要慢慢体验仔细。

最后,也觉得最深的一点,就是互相帮助对方。这种相互爱情不仅需要在玩家之间存在,并且对待自己的学生,看到每个家长等也应该是这样。如果困难的环境让三个农村解释其本来的意图,那么无处不在的爱情已经成为三个到农村的荣耀。半个月的集体生活,一直在心中的玩家的团结的链接,自然的理解和接近,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家庭。更加值得赞扬的小学生的简单友谊。现代城市社区可以不毗邻十年。我们和他们,从陌生人 熟人,从熟人到熟人,从相互知识到相互友谊,只有短短的十四天。这个短暂而辉煌的友谊,值得我们收藏的生活。

有人说,这里的语言障碍,环境肮脏;吃饭和留在这里,有无处可以玩... ...虽然我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离开xx这个地方,但只要孩子在,我愿意再来的汽车开始的那一刻,孩子们哭了出来告诉我们,我没有流泪的泪水,但报道笑着,挥手告别。鼻子酸,我的心很郁。。我知道这可能是一生。在这一刻,由于孩子们,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重的颜色的钢笔;感谢团队成员鼓励对方和支持,之后我们是一个家庭;也感谢许多帮助我们的人,乡活动顺利进行。

中怡一夏,梦飞xx。我们对农村有三个主要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到乡村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下一个夏天,在一个地方,仍然会上演这个感人的故事。我希望未来的士迪士美能够与我们的传奇一样,三者的本质在继承 去,继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他们的生活完成,让他们的年轻成为华丽。

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2

7月18日23时08分,我们拖着满满的行李箱来到了秦皇岛火车站,坐上了历时34个小时的火车,前往福建南平市邵武,心中夹杂着喜悦与担忧,不知此次行程是否会给孩子们带去快乐。

带着复杂的情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同学的爸爸妈妈一直等在车站热情地接待我们,回到住所,我们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商量着这几天的行程安排,下午,我们和校长会了面,谈论着我们课程设计及想法,校长也提出了教育存在的不足,当地学生目前需要的是什么及他们的期望,在一番认真的探讨中,我们仿佛摸索到了有利于我们支教的信息。

尔后,为了和孩子们的教学接上轨,我们借来了五年级的书籍及暑假作业,想从中去发现孩子们目前掌握的知识范畴,并请教了当地老师给予耐心培训,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也明白:这几天的支教可能带去不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和他们沟通,让他们在心灵上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能够自信的打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一个突破。

之后,我们开会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改变了之前的想法,放低标准去要求他们,关键在鼓励他们发言,学会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关于去留守儿童家的注意事项,从哪几个方面话题谈起让孩子们放下心中的戒备,在给予他们辅导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温暖。

来到芹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分外迷人,我们开始进行了一对一的暑假作业辅导,并在交谈中听到:我奶奶现在去插秧了,我也不知道在哪,弟弟的爸爸妈妈去上海打工了,他和我们一起生活着。确实,父母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吃的苦都难以计算,也许与孩子两地分离,难免不了思念,但他们还是选择了远方,孩子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怎么离开我呢?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在身旁,他们都这么幸福。其实,孩子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为了自己能够吃好穿好。

也许,我们六个人用自己的双手搭建的爱心,真的无法去改变现状。但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有多少人连自己的温饱都无法解决,不要在乎穿的是否名牌,住的是否豪宅,因为金钱是永远也买不到发自内心的幸福。

在芹田,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了解了他们深埋内心的情感,但是,时间是无法凝固,我们终究还是要走了,他们牵着我们的手不肯松开,哭着说:下次一定要来哈。

收拾好行囊,我们走了,看到他们目送的身影,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的舍不得。但是在路的前方,等待我们得还有更大的挑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纵使乌云密布,但终究会有阳光的出现,因为空气可以传递湿度,在太阳越过地平线的那一刹那,它早已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回到住所,我们的心情很难平复,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去影响自己,马上收拾好心情,回到了备战状态,我们继续开会,商量着上课模式,总结了这几天一路走来的经验。我们努力做好PPT,并把要说的话写成一个稿件,以防自己落下什么,时刻提醒自己。最后再进行一遍一遍地课堂演练,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哪里需要改进,就是在加分模式上我们都存在分歧,因为我们要从不同人的承受力可能不同,我们的加分起到鼓励作用,但是回答相同一个问题势必会有比较就会引来所谓的公平问题等。一次会议总是要延续到凌晨,我们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给予他们更多知识以外的财富。

一开始,我们各自起了卡通人物的外号让他们更好地记住我们,并分别成为每队的带队老师,为了记住孩子们的名字,我一个个的询问,下课时,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开开玩笑,谈谈自己。“你在哪上大学呀?”“秦皇岛,不过有点远。”“以后你们可不可以带我们去玩?”“当然可以了,所以现在你们要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我也有个姐姐,和你一样大,在上大学。”……氛围越来越融洽,大家在下午就开始熟起来了。为了想知道鸡兔同笼的不同解法,张盛抱着大龙人哥哥,缠着他告诉,在上朗诵课时,李嘉成怀着对朗诵的热爱,非常有感情的朗诵着《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为了不耽误下午上课的力度,我们没有回住所,在学校小憩了一下,谁料三点上课,他们一点多就过来了,整个教室都好闹腾。对于危闽星和李俊龙,这两个小捣蛋鬼,还要和我PK,扳手劲,瘦瘦的李俊龙当然被我打倒了,可是小危同学的力气可不容小觑,还有个小朋友说想吃小樱桃,在我手腕上轻轻咬了一口,还留下了他光荣的牙印。担心他们玩教棒伤到自己,我把它藏起来,可却没料到他们总抓着我不放,我只能求助于小鱼姐姐。但是在一次次的追逐,我还是败下了。

上课时,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发言,都想为自己的团队赢得宝贵的分数,为了让比较内向的孩子发言,我们也用击鼓传花的方式鼓励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跟章鱼哥学着折兔子,我们跟小鱼姐学芭蕾,我们跟海绵宝宝学跆拳道。

在上谈关爱的活动课时,当肖亦静谈到妹妹替自己挡了妈妈的棒子,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邱悦同学赶忙帮她擦眼泪,同学们互相回想着,并感谢着对方的帮助。他们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染着我。我让他们伸出自己的手,看手心和手背的区别,告诉他们:这就像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是国家的心头肉,也许因为一些客观的条件,手背总能接触到更多的阳光,大家可能会觉得自己享受到的阳光更少,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手心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得到更多的锻炼,一步步让自己强大起来。

在玩游戏时,我们集体跳着兔子舞,多人抱成团,贴膏药,玩的不亦乐乎。每天上课,习惯看着他们的求知欲望,下课时,习惯看着他们微笑的脸庞,我们也习惯备课熬夜到凌晨,当一切都成为了一种习惯,可是,我们还是要离开,在走的那一刻,我们选择在课堂上隐瞒,后来他们得知,哭得像个泪人,他们总是在抓住我们的手,苦苦的哀求道:不要走,不要走!我们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紧紧地抱住他们,为他们擦眼泪。他们一个劲地问:你们会不会回来?你们不会忘记我们吧?你们会不会想念我们?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来这,是寒假,还是下个暑假,还是…,但是我真的很开心认识你们这群可爱而又纯真的孩子。或许在某年某月某日,我会回来的,也许会去另一个邵武城郊八一希望小学,但是我会永远记得你们,你们的笑脸。

我们的这次短暂的支教,可能会被别人说:我们在打扰别人本以平静的生活,让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在本想延续快乐时受到重重打击。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孩子们会怎样想?他们会伤心我们给了他们希望的同时却要选择离开?我不知道现在的他们过得怎样?但是在那一段时间,我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们能够让内向的孩子站在讲台上歌唱,我们让他们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密不可分,明白自己的梦想并分步骤去实现,这一切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

支教,是黎明前照向黑暗的第一缕曙光,我们既然选择了支教,就只顾风雨兼程。也许路途崎岖,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地跋涉,因为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不想让他们因为环境等客观条件而不能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给我们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关注支教,关注更多需要关爱的孩子。正如卢梭所说的:“当我们用手中智慧的蜡炬指引他人前行时,也为自己照亮了所愿的方向。”

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3

五天的支教行深深打动了我,如果说过去的自己只是一只思想被束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的蚕蛹,那么如今,我已破茧成蝶,振翅欲翔了。从十八个孩子的眼中,我没有看到一丝因失去双亲而致的孤僻,反而看到了他们身上类似一般孩子的快乐,那无暇而天真的目光令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原来爱也可以如此博大,她可以埋没亲情的流失,可以湮没伤痛的极限。而这一切,都归于刘保宏夫妇——这对人群中不起眼却在道德的世界里熠熠闪光的农民夫妻。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视荣誉为起点,以助教兴国为信念,仿古今严慈,释父母情怀,养天地爱心,凝人间真情,只为培育孤贫儿童成民族栋梁。他们用他们纯朴善良的心,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济难助困的传统美德,攀起希望工程的一片蓝天,为人们树立了优秀的道德风范。他们深刻地向这个世界阐释:平凡也可以如此伟大,庸俗也可以如此高雅。

五天的支教生活将值得我们用一生来铭记。下地劳动磨砺的是我们的意志,农家生活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生活体验。哭和泪、喜悦与笑容伴随着支教五天的酸甜苦辣,感动与感触缠绕着五天的百味俱全。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是一种触动,可怜而不可悲,真诚却不乏天真。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武装这里的孩子;而他们用他们的真诚,滋润我们逐渐干涸的心灵。

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4

不知不觉加入__一个学期了,由刚开始的好奇、新鲜,到现在的责任与不舍。还记得开学时支教团到我们的寝室招新的场景,听到学姐跟我们分享她们支教的体会,有苦有乐。现在我来说说我支教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得到去支教的消息是支教前一天的晚上,相信你们懂得。我教的是一年级的音乐。我上网查教学方法,查教学视频,查歌词,抄歌词。激动与紧张交织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我见到孩子们的前一秒。我支教的学校是王湾小学。那是一所被命名为“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听学姐说这里的孩子都是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

刚进学校大门,就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有的学生看到我们来了,都大声的喊老师好”。有的问学姐是不是还教她们,有的问我是不是她们的新老师。看到热情四溢的孩子们时候,我的那种纠结的心情顿时就放松了。一个叫谢小玉的女孩跑过来拉我的手,问我是教几年级的,我说一年级。她咧着嘴笑了,说她就是一年级,她带着我来到了她们的班级。一个很小教室,甚至比不上一个有钱人家的厨房,但就是这样一个教室承载了12个孩子的梦想。

刚开始几次是走去王湾的,每次走在路上我就想,等会上课的内容,有时候在想,我走这么长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得,每次的上课效果都推翻了我的设想。孩子们很乖,很听话,可能因为年龄太小,好吧,我姑且把这当成她们对我的喜爱的。

我们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个社会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__的寻觅,因爱起航,为爱停留。

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5

XX年7月16日,满怀着激情、少许的不安,踏上了我们的征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在我院辅导员的罗老师的带领下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xx县xx完小,传说中xx的西伯利亚。

静静的坐在火车上,真的实现了当时的一句玩笑话__在火车上写三下乡总结,脑海中浮现着支教的种种画面。

十三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在这不长不短的十三天里,我们获得了一生中难以获得的东西_ ____团队的精神、工作的经验、真挚的友谊……在那里我们没有虚度光阴,以“伴你成长,关爱你的假期”为主题,用心做事,用心服务。生活比想象中要艰苦的多,本来队长去踩点后告诉我们那里是不缺水的,但是老天却跟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我们去了之后,突然停水了,辛苦了我们队伍中的男同胞们一担担从距离学校几百米远的水井中挑水回来。然后是我们的洗澡条件:每天不得不去烧水,还没有澡堂,难住了我们女生。接下来就是吃饭问题,开始是两天五餐,饿晕了我们一大群人,也辛苦了我们炊事班的班长,还有就是五天才会有一次赶集。但是,我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十三天就这样过去了。

现在想想,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挺直腰板去面对困难。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我们说是苦中作乐,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有一种先进叫落后的话,那么就有一种吃苦叫幸福。因为我们累并快乐着的。

我们是代表学院去的,我们也带去了我们的特色:通过一系列的标本制作,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在炎炎烈日下她们的激情丝毫不减,让我想要偷懒的心也坚持着为她们讲述着采集标本的方法。

感动:

三下乡,这是个锻炼个人能力的活动,我们一直都在默默的坚持,默默是我们的品质,三下乡也是个另人感动的活动。在这十三天里我深受感动:感动于一个五年级小女生xx每一次在家门口一直看着我们走对路并逐渐消失的背影才进家的事情,感动于她在带有感情的演讲、以及“妈妈是冬天里的小棉袄,温暖我的心”的演讲,感动于九岁的xx带有童真的话语“老师别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感动于最后一天早上“老师,我们五点就起床了,怕你们偷偷的走了”。

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十三天里,我们过得充实。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觉得我变的成熟了。都说只有义无反顾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气壮地收获。十三天下来,我们,累了,乏了。却掩饰不了我们内心的喜悦与踏实,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坚强,收获了成长。过程中,辛酸的泪水、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也构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我们去了,带着激情与不安,我们回来了,带着感动与收获,中间只有短暂却亦永恒的十三,这十三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十三天,十三天里我们在汗水中学会了许多,经历就是成长,我亲身见证了我们每天都在实践中坚强,在实践中成长。只因自己满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许下的诺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诚。我们不虚此行。

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6

再次踏上那一辆大巴,再次把行囊置入车厢,再次闻那雨后清新的空气,再望一眼那郁郁苍苍的大山,这一切都好像我们刚来的那一天,唯一不同的是,车窗外多了惜别的学生,我们心里多了一份不舍。短短6天,我们的下乡生活就不完整的结束了。上头教育局的一个停课文件,这一切就嘎然而止,学生们必须停课,而我们唯有提前10天告别这里。那一刻,说实在话,我是难过的。无论人或动物,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正当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已经喜欢上那里的学生,冷冰冰的“停课令”就把这一切硬生生的结束了。

话说回来,尽管只有6天,但感受仍是深刻的。这6天,让我这个素未为师的师范生第一次体会到做老师的兴奋和乐趣。原来,做老师不容易,备课、开课、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我们班上20多个学生,他们的专业水平都参差不齐,总的来讲基础都不够扎实。第一天的时候,看到他们的情况,心里着急并窃喜着。着急的是他们已是准备高考的三年级学生了,窃喜的是觉得他们这样的水平应该很好教。后来两天的授课,我发觉自己最初的想法错了。有些同学基础较差的,很难理解什么理论上的东西,也不是看示范就能解决的。身为美术老师,不仅仅自己要会画,还要会把自己会画变成学生会画。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的定义一个老师的课好或不好。

那里的学生虽然基础比不上城里的学生扎实,但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真诚和朴实,令我为之感动。一天下来的课程,尽管会很累很乏味,但我都把这些藏起来,用最大的耐心和微笑来面对他们。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似乎在讲述着曾经那个未经世事、渴望踏进大学门槛的我。

在我们感受做老师的滋味的同时,团队的精神也是一直围绕我们身边的。大家一起吃饭,简单的农家菜也能让我们尽兴;三个人同挤一张“大床”,也觉得无所谓;在没有电脑辐射、没有风扇的宿舍里,一个西瓜,也能让大家有胜于过年的开心和兴奋。教学上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商讨解决。我喜欢这种团结。

篇6: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总结

为了改善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条件同时也是为了然支教的老师能更快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再出发前我们就在杭州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礼品。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一个宁静的小镇。峡口给我的第一印象宁静安逸,来到峡口后团委书记叶益文就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安排好住宿并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峡口留守儿童的状况。通过叶书记的介绍我感到峡口的政府还是十分关心镇里的每一位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生活条件。

之后我们有实地了解了整个峡口镇,为我们的实地招生打下基础。在今后的两天我们通过发传单,播广播,设摊点,走家庭等一系列措施召集峡口的中小学生。在招生期间有家长十分支持我们的活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着报名。其中有这么一个家长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也没有什么文化放暑假我也只能陪孩子玩玩,不能教他们学习,你们能教他们学习,讲很多东西给他们。

虽然这话听起来用些不是很通顺,但我可以在这之中听的这位父母的期盼。他是希望我们大学在帮助孩子学习的同时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外面世界的东西为他们开阔眼界。我们不仅仅要把知识交给他们更要把一种理念一种态度带给每一位孩子。不仅仅是家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还有不少孩子也很喜欢我们喜欢“希望之光”学校。在我们设的每一个摊点之前都有很多小孩聚集,他们对我们都十分好奇,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通过招生我们有了161位学生,开班的第一天每一位小朋友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之后的每一天我们都是按部就班的教学,作为这一支实践队伍的队长除了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之外,我和要联系当地的一些干部和退休教师。在于他们的交谈之中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关心,每一次我们在当地遇到一些问题以后他们都会很热情的帮助我们。

在于很多退休干部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很多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留守儿童能过上与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他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做游戏。就是因为他们的关爱峡口来的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没有感到孤单,也是他们的细心照顾峡口的很多留守儿童都多才多艺。

在上课时我很明显的感受到每一个小朋友都爱学习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授课之余我会和很多小孩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深入他们的内心。虽然这里的小孩不像城市那样眼界开阔,不过他是多么的纯朴多么的善良。我曾记得有这么一个孩子她叫祝莉莉,她在她自己的作文里这样写到: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现在要好好向每一位大哥哥大姐姐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让爸爸妈妈在这么辛苦。

在短短的10天教学之后我们到了离别的时候,那一整天孩子们为了晚上的离别晚会努力的排练。晚上每一位实践队员在台上挥洒自己给当地的留下他们自己最阳光的一面。

篇7:大学生支教活动宣传标语

2、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

3、盼日圆,望月圆,莫过于资助穷孩子求学梦圆。

4、为了山里的同学,省下一顿早餐,少吃一次零食吧。

5、不求经济共同富裕,但愿彼此共享教育机遇。

6、位卑不敢忘支教,费尽筹谋亦自豪。

7、支教盈年岁月艰,壮心一片刻青山;风尘未得空闲洗,硕果辉煌带笑还。

8、伸出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众手托起大山的希望。

9、情系山区学校,心挂贫困学生。

10、扶贫解困,全力以赴;支教助学,尽心而为。

11、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同沐温馨的阳光雨露。

12、参加支教,必须吃苦耐劳;贪图逸乐,勿进支教队伍。

13、支教是民心工程,助学乃真情义举。

14、支教是需要一点精神的,那就是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15、“两好”带“三好”,受援学校就能达到“五个好”。

16、办法总比困难多,扎扎实实做好支教工作。

17、支教工作是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18、支教工作是锻造基石,有付出有奉献就有收获。

19、倾情付出,尽情支援,洒向校园皆是情。

篇8: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

近年来, 为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 很多高等院校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号召, 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开展支教活动, 扶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支教活动在社会上愈演愈烈, 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发展态势, 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的关注。然而, 大学生支教活动到底对当地的教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对受教孩子及家长、大学生自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支教活动在实施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 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持续发展, 都是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 笔者试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探讨研究大学生支教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以期能为高校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

2 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并运用数学统计软件分析问题。问卷调查分为两个样本:第一部分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支教活动调查 (大学生版) 》, 以随机抽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为样本, 共发放调查问卷102份, 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率达到98.04%;第二部分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支教活动调查 (学生及家长版) 》, 以学校周边接受过支教的学生家庭为样本, 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 回收有效问卷75份, 有效率93.75%。最后, 对问卷上的各个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 分析数据, 得出具体的结论, 提出意见与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支教活动产生的影响

3.1.1 对受教学生家长的影响

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 广泛传播了现代教育理念, 传授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人才的培养方向[2];使受教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问及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时, 80%的家长选择“让其掌握知识与技能更好地生活”, 6.7%选择“替自己完成未尽的理想”, 6.7%选择“长大后多挣钱, 养家糊口”, 只有6.7%的家长选择“改变命运, 光宗耀祖”。此外, 支教大学生给学生辅导功课, 不仅解决了家长的日常负担, 而且促使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发生了改变, 使其懂得如何更好地进行鼓励教育、引导教育, 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3.1.2 对受教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具有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丰富的文化知识, 在讲课过程中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引发学生思考, 启迪其思维。授课辅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外语、普通话水平;提高了受教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了其学习动力, 增强受教学生的自信心。除课本知识的讲授外, 支教大学生而且还根据实际情况传授唱歌、画画、电脑操作等才艺与技能, 讲解自然或人文社科知识、时事新闻、励志故事等内容, 对受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解决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极大程度地拓宽了受教学生的眼界, 提升了其认知水平。见表1。

3.1.3 对支教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 使其认识到自己缺点与不足, 认识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和细心, 找到了学习与拼搏奋斗的动力, 培养了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心, 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 大学生参加支教不仅充实了课外业余生活, 再次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使大学生活更有意义;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走出校园, 认识社会, 积累社会经验。大学生深入乡村支教, 学会了与当地家长、学生沟通和交流, 使其自身的才华得以施展, 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到了提升。问及参加支教前后, 你哪些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时, 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占71.43%, 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占61.9%, 组织与管理能力占26.98%, 社会实践能力占55.56%, 知识储备能力占11.11%, 其他占11.11%。

3.2 大学生支教活动存在的问题

3.2.1 学校管理方面

对于大学生支教活动, 学校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学校对支教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资金支持, 宣传力度不够, 致使学生对支教活动缺乏了解与认识。其次, 学校对支教活动没有制度严格、健全、统一的管理制度, 不能有效地约束支教人员, 致使活动组织比较松散, 不能有效地开展进行。最后, 学校对支教学生缺乏积极的引导、奖励机制与安全防范措施, 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参加支教的兴趣与热情。

3.2.2 活动组织方面

第一, 组织者缺少与当地学校及相关部门的交流沟通, 致使活动组织混乱, 出现“无功而返”的尴尬局面, 影响了支教学生的积极性。第二, 在人员的选配中, 有时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 致使其特长不能充分发挥。第三, 在安排时间上经常出现支教活动与其他活动相冲的情况, 致使支教不能顺利进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做好统筹把握, 致使支教学生不能根据情况进行精心准备。第四, 支教活动安排缺乏连续性, 两次支教间隔时间较长, 对受教学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3.2.3 支教大学生方面

第一, 支教学生功利性太强, 参加支教的动机不纯, 当问及你参加支教的原因 (多选题) 时, 选择“为简历增添资本, 对未来就业有益”、“为综合测评、科技创新等加分”及“社交需求, 结识朋友”三项的学生共占到63.5%。第二, 支教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经验不够丰富、能力有限、知识不足等问题, 不能有效地解决受教学生的心理问题, 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在教学辅导上, 他们主要是学生问什么就教什么、帮助完成作业及教授学生课本与考试要求的内容,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科目, 加以利用。第三, 支教学生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缺乏耐心, 不能善始善终, 全身心投入支教中, 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3 大学生支教问题的解决对策

3.3.1 学校管理方面

首先, 学校要加大对支教活动的支持力度, 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共同设立专项基金, 对支教活动给予资金保障, 对支教学生给予补助。其次, 学校要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 对支教活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 切实保障支教学生的人身安全。再次, 要对支教进行广泛的宣传,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实践、服务社会,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在校学生了解、认识、参与支教。最后, 要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 从授课方法、心理引导、沟通交流等方面对支教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提高大学生的支教水平, 提高支教效果。应投入更多关心与支持, 学校积极配合。

3.3.2 活动组织方面

第一, 组织者要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负起责任、考虑周全, 在支教之前, 要多与当地学校、家长及相关部门沟通联系, 就支教时间、地点、人数等进行协商确定, 以便作出精细的规划, 进行统筹安排。第二, 组织者要提高自身能力, 做到主观能动、随机应变, 及时了解受教学生、家长及支教学生出现的问题, 做出调整。第三, 要根据支教学生的能力与特长以及受教学生的特点与个性等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 以确保支教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帮助孩子进行不同方面的提高与发展。第四, 要把支教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 发现、总结支教的发展规律, 要做到善始善终, 使支教能真正意义上对学生有所帮助。

3.3.3 支教大学生方面

首先, 支教学生要继续发扬勤劳朴实、艰苦肯干的优良作风, 端正态度, 做到有毅力、有激情、能坚持;在支教实践中,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其次, 支教学生要多与其他支教队员沟通联系, 学习别人的经验, 取其精华, 为自己所用;在教课辅导上应运用各种巧妙的方式让受教学生理解、接受, 认识到“教书育人, 从己开始”, 做到感动处之、爱心处之。最后, 支教学生要主动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针对其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使其能从心里接受支教的方式, 能够学有所得。

摘要:为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 很多高校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号召, 积极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支教活动, 扶持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 本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受教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总结了大学生支教活动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并从学校管理、活动组织、支教大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期促进大学生支教活动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影响,问题,对策,调查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的中考作文下一篇:现代银行职员商务礼仪培训知识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