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2024-06-25

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共8篇)

篇1: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附件1

遵义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

实施方案(试行)

为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一支适应遵义教育发展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教学研究为载体,以专业引领为手段,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打造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素质名师工作团队,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培养培训机制。

二、性质任务

“名师工作室”是在市教育局领导下,以市级名师或省级名师牵头,以其专业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是由同一学科领域教学名师共同组成并组织开展学科教科研活动的工作团队,是探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教师合作共同体。

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搭建我市校际之间、学科之间以及我市与外地先进地区学科教研、学术交流的平台,组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进行集中指导培训,从而探索实施塑造名师的方法和途径,带动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

三、组建要求

(一)名师工作室的设立:分学科设在主持人(首席名师)所在的中

小学或县(区、市)教科研单位。市级教研人员不申报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可作为顾问人选参与本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咨询、指导和管理。

(二)“名师工作室”的命名:以学科教学方向命名工作室名称。

(三)名师工作室的人员构成:每个名师工作室由主持人、顾问、名师团队、学员四部分组成,其中主持人 1人,顾问1-3人,名师团队6-8人,学员30人左右(每学年至少培养10名或以上学员)。

(四)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周期:名师工作室实行任期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三年后经考核合格的工作室可以转入下一个周期工作。

四、选拔与确认

(一)选拔条件

1.工作室主持人(首席名师)

(1)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科研热情和改革创新意识,乐于奉献,合作包容,同时在本学科系统内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2)业务精湛,是本市学科带头人,具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市级名师等荣誉称号之一,并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原则上要求在55周岁以下。

(3)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有从事教科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保证,能够承担工作室的职责任务。

(4)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5)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开设网上交流平台。

2.工作室成员

(1)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科研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意识,乐于奉献,合作包容,同时在本学科系统内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2)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突出的教学业绩,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

(3)幼儿园教师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小学教师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一级教师职称以上。年龄原则上要求在45周岁以下,具有特级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等荣誉称号的年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能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

(5)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参加网上交流平台的建设。

3.工作室学员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师德风范,有科研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意识,勇于拼搏,乐于钻研,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年龄在40周岁以下。

(3)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积极参加网上交流。(4)市级骨干教师,或教学竞赛活动中市级三等奖(县级一等奖)获奖者,或县级教研活动中示范课的执教者优先。

(二)确认程序

1.工作室主持人(首席名师)

(1)坚持个人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教师,由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教育局评审,确定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候选人。

(2)候选人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遵义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3)对确认的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由市教育局颁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证书并授牌。

2.工作室成员(名师团队)

(1)坚持个人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教师,由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教育局评审,确定候选人。

(2)候选人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遵义市名师工作室成员。

(3)对确认的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由市教育局颁发名师工作室成员证书。

3.工作室学员

(1)坚持个人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教师,由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教育局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并备案。

(2)对确认的名师工作室学员,由市教育局颁发名师工作室研修学员证书。

五、职责任务

(一)工作室

1.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在市教育局名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下,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学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2.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周期内至少完成1个市级(或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

3.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结合新课程实施,根据学科特点和工作室目标,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有特色的网站或专题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4.推广教育教学成果。以论文、专著(或校本课程)、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录像片、现场指导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开设一定数量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培

训讲座或教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定期组织送教活动,或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教。

(二)工作室主持人(首席名师)

1.组织制订培养目标、工作计划,负责全程指导。2.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县级或以上)每学期至少3次。3.组织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市级或市级以上)。4.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市级各项教研活动。5.在“名师工作室”网站接受全市教师咨询。

6.建好“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学员档案,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三)顾问

1.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撑与业务指导。2.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参与制定或修改工作室工作计划、管理细则,共同协商工作方式、工作时间。

4.根据需要协调“名师工作室”相关工作。

(四)工作室成员

1.接受主持人指导,协助工作室主持人组织教研活动。2.协助主持人制订培养目标,并对学员进行全程指导。3.协助主持人完成研究课题1项。

4.协助主持人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市级各项教研活动。5.协助主持人建好“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学员档案。

(五)工作室学员

1.制定个人3年发展规划,每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2.接受导师的指导、检查、评估,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名师工作

室的各项工作。学习结束,完成个人总结报告。

3.在导师的引领下,不断摸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每年提交优秀教学设计2份,撰写教学案例3篇,上公开课1次。研修结束,完成个人专业发展报告。

4.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5.每学期研读教育教学专著1本,坚持做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研究札记。

6.每年在市级或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获市级论文二等奖或以上)1篇。

六、建设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名师工作室”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并成立“遵义市名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部门职责

为保证名师工作室顺利开展工作,明确市教育局各部门职责如下。1.师范科负责名师的评选与认定。

2.教科院负责对名师工作室日常业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订管理细则,负责学考核检查。

3.计财科建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为工作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经费支持,负责相关经费落实及经费使用情况审核。

4.远教中心负责指导名师工作室网页建设和运行,协助各工作室进行网页更新和日常维护。

5.办公室、基教科、职成教科、人教科、法规科、教师教育中心等科室根据课程改革、学科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的需要为名师工作室项目执行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申报项目

工作室申报项目须经市教育局名师工作领导小组论证批准后方可实施,实施过程中对申报项目原则上不做修改,因特殊原因不能执行,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提出修改申请,并报领导小组论证审批。

七、措施与考核

(一)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

(1)设立专项业务经费。每个工作室每学经费5万元。(2)业务经费必须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添置书籍、课题研究、专题研究、专家授课及与培养工作有关的观摩学习费用以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津贴等。

(3)业务经费单独列支,专款专用。经费报销符合财务规定和报销程序。

(4)严格财务和财产管理,严格按规定的经费用途有计划支出。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单位要报送经费使用结果清单,由主管部门会同审计部门进行审计。2.物质保障

“名师工作室”建在主持人所在单位的,所在单位要提供办公场所,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

工作室主持人所在的单位应适当减少工作量,以保证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奖惩措施

市教育局对成绩突出的主持人以特别奖励:对成绩突出的名师提供外出参加学术研讨活动的机会,并在评优评先晋级时优先考虑;对优秀学员

提供优先参加高层次研修、外出学习的机会,并在评优评先晋级时优先考虑;对考核不合格的成员或学员取消其资格。

(三)考核管理

名师工作室及其成员的考核,由市名师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1)考核时间: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在工作周期内,按有关评估标准(评估细则另行下发),进行每学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

(2)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室自身建设发展的情况、工作室在培养和指导教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取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

(3)考核方式: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方式进行。

(4)考核结果:工作室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优秀”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考核为“合格”者,认定有资格进入下一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为“不合格”者,取消“名师工作室”资格。

八、其它

未尽事宜由市教育局名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篇2: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各名师工作室:

据莆教[2012]人20号文件通知,各工作室对照“名师工作室成员基本条件”进行推荐工作室成员。其注意事项如下:1.关注申报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落选人员;2.关注各县区人数的平衡;3.关注到初、高中教师人数的比例搭配;4.关注各进修院校的教研员。

各名师工作室务必在本周五(3月8日)下午下班前,将名单报送名师工作室。办公室公共邮箱:ptms001@126.com(密码2294164)

莆田市名师工作室办公室

篇3: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体育名教师工作室, 是以名教师名字命名的、吸引同一领域教师加入而组成的教师研训基地, 是教师培训部门与教科研部门有关职能的延伸与补充。组建体育名教师工作室, 是为了建立起全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使其成为培养全市优秀体育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体育名教师的孵化地, 促进全市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名师工作室概况

常州市目前有两个市级体育名师工作室 (即李长志名教师工作室和王渺一名教师工作室) 和两个区级体育名师工作室 (即新北区体育教育优秀教师培育室和天宁区冼建宏教师发展工作室) , 目前已培养67人, 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名师工作室目标定位

工作室定位在“真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上, 即纵向瞄准体育教改前沿, 形成相对序列, 横向源于日常在职需求, 紧扣体育课堂, 以典型引路, 在课题研究上出成果, 管理岗位上出经验, 课堂教学上出精品, 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 让每个成员发挥好传、帮、带、促的作用, 从而构建学习型共同体, 打造优秀群体, 产生名优效应。

三、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确保工作室由过去民间的分散自发的研究行为, 转变成由官方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行动, 采用“四大机制” (见图1) 确保工作室规范、高效运转。

1. 导师培养制

教育行政部门与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成员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责任。工作室领衔人为其他成员的导师, 领衔人也可聘请工作室中符合“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条件的教师共同承担导师职责, 制订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研究专题、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 以促使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基础培养目标是工作室成员应在常州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

2. 项目领衔制

工作室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 以领衔人专长为基础, 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 在项目运行时采用了“立项运作系统”、“项目支持系统”、“全程管理系统”和“考核评估系统”, 通过建立宏观导控机制、倡导自我内涵激励和行动者研究的行动策略, 保证工作周期内有相关工作过程及成果显现。

3. 成果辐射制

在工作周期内, 工作室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成果应以专著、论文、名教师论坛、报告会、研讨会、拍摄专题电视片、指导读书、现场指导、观摩考察、公开教学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基本要求为, 工作室运行期间, 需以工作室为单位, 主持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0篇, 开设辖市 (区) 以上公开课至少20节;每学期, 工作室领衔人在辖市 (区) 或以上开公开课、培训讲座各一次, 听成员课不少于20节。建立名教师工作室特色网站, 使网站成为名教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各工作室网站的点击量、质量及显现的效果将成为评估工作室的指标之一。要求工作室中的每个成员积极承担各级组织的专题讲座和巡回教学指导任务, 负责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 并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研究成果。

4. 考核激励制

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机构专职管理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周期中, 按照有关评估标准, 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成果检验等考核方式, 对名教师工作室进行工作周期内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一个工作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并实行过程性评价淘汰制, 考核不合格则摘牌取消资格。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主要由领衔人负责, 主要从师德操行、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一个周期 (3年) 后, 教育局组织考核, 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名教师工作室及其成员, 给予表彰奖励。工作室运行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采用官方补助的方式给予解决, 市级工作室启动经费每年1万元, 领衔人工作津贴为每年7200元, 区级工作室由区教育局酌情每年按6000元左右补助发放。

四、名师工作室行动策略

“打造优秀群体, 产生名优效应。”为了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工作室用“六大策略” (见图2)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1. 坚持理论学习, 激发问题意识

工作室注重培养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大家广泛阅读各类健康有益的书籍和专业报刊杂志, 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对教育教学现象以研究、观察的眼光去审视、剖析, 去发现个中的奥秘和蕴含的哲理, 不断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 使其不甘当教书匠, 力争成为富有思想的学习型教师。工作室都为成员购买了很多理论书籍, 并创造机会组织成员外出学习, 向专家名师取经。通过不断学习, 进一步激发大家的问题意识, 使每个成员都明确奋斗目标, 增强前行动力。

2. 开展草根研究, 提升科研水平

根于实践, 源于问题, 亲近学生, 扎根课堂, 这种草根式的“鲜活”科研, 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因此, 工作室都以一个市级以上课题为抓手, 且成员应通过申报子课题的方式参与总课题的研究, 并通过教育科研, 激活问题意识, 迸发思想火花, 寻求教学对策, 提升管理水平。在研中教, 在教中研, 教研结合, 通过不懈努力, 形成了总课题统领子课题的网络结构, 开创出生机勃勃局面。

3. 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地主要在课堂。因此, 工作室的活动应始终聚焦课堂, 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共同实践新课程, 研究新课程, 提高教学技能, 努力探索“省时、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尽职尽责。

4. 组织研讨活动, 增强反思能力

“水尝无华, 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工作室自组建以来, 或邀请名师专家引领, 或组织学术沙龙, 或开展专题讲座, 或互相听课辩课, 或进行“课例研究”, 共同切磋教学技艺, 让成员的智慧在碰撞中激发、在思维的交锋中闪现。

5. 加强对外交流, 发挥辐射作用

工作室以网络教研为平台, 积极发挥辐射作用。网站上建有成员专栏, 即成员电子档案袋, 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包括工作计划、总结、论文、优秀教学设计、精彩教学案例等。工作室网站不仅构建了内部成员互动的平台, 也为区域外同行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做到了教学开放、研讨开放、资源共享, 工作室网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精神家园, 成为了体育同行化解难题的“智囊团”。此外, 工作室还吸引了更多的“编外人员”, 将成果与他们一起分享, 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6. 注重名师示范, 促进全员发展

工作室领衔人不满足于“纸上谈兵”, 在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向成员做经验分享的同时, 还率先垂范, 行动跟进, 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 摆脱了居高临下、坐而论道的姿态, 增强了专业引领的实效性, 促进了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发展。

五、结果

1. 成绩显著, 深受领导和教师青睐

自从第一届工作室于2005年11月正式启动运行到现在, 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 笔者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走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和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发现, 占绝对优势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工作室做出了肯定性评价;同时, 利用市、区运动会比赛空余时间, 对在场体育教师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 发现有92%的教师有强烈加入工作室的愿望。

2. 完成了专业发展目标, 成绩喜人

通过对工作室年度考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我们欣喜地发现, 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超额完成了市或区教育主管部门预设的专业发展目标, 成绩喜人。四大工作室成员 (含领衔人) 每年人均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1.78节、进行区级以上讲座1.6次、参赛评优课获奖0.65次、撰写论文5.3篇。尤其是李长志工作室, 在3年时间中完成并出版了70多万字的体育教育专著《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南》 (上下册) , 该成果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一等奖。

工作室的建立, 促进了教师之间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在传统的学校组织中, 教师之间倾向于互相封闭, 很少有深入的专业交流, 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在名师工作室中, 尽管不同成员在教学知识和经验方面存在着水平上的差异, 但是, 由于专业共同体强调交往的透明性, 并提供了多样化的互动机会, 名师工作站中会建立起一种成员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格局, 在活动中呈现给参与者的信息量相当大, 研究主体中所揽括的问题层次丰富、领域跨度较大, 这就为教师进行研究、审视提供了广阔的角度。也由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使大家在不同问题领域的交流与碰撞中, 启迪了彼此的思维与想法, 使参与的每个人都在研究与交流中获得了提高。

3. 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工作室是一块优秀教师的孵化地, 年青教师在这里可以获得快速成长, 并脱颖而出, 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骨干力量或领头人。工作室着重全方面打造成员, 要求所有成员把体育教育当做事业去做, 永远保持奋斗激情和锐气, 自强不息。这里也是现代人的“思想净化器”, 使得各成员自觉拒绝物质生活、交际、休闲、网络等的诱惑, 潜心钻研知识和业务, 并扎扎实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成员的专业素养得以快速成长, 也使他们自己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样板”。在7月末对四大工作室进行的调查发现, 在工作室成员中 (含领衔人) 中, 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常州市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12人、辖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16人, 绝大多数的成员已经达到了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的相应条件。工作室成员中95%的成员受到辖市区级表彰奖励, 受到常州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16人;被聘任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有29人, 校级领导干部后备人才有11人;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的有11人, 晋升高一级职务的有58人。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以同伴互助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工作环境和组织结构”, 它的建立同时满足了时、空、人、物、信息等条件的无缝对接, 真正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其运行模式能够充分整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所以其实践效果也是较为明显的。

4. 成果辐射影响深远

四大工作室始终围绕着“共建、共进、共享、共赢”的工作目标, 开放工作室, 聚集了一大批体育教师, 促进了全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推进。工作室要求每名成员“帮、扶、带”本校或者本区1~2名青年教师, 作为自己项目组的核心成员, 与工作室正式成员共学习、共研究、共发展。工作室通过自己的总课题或总项目, 要求成员围绕总目标分担子课题研究任务, 四大工作室的子项目或子课题跨地区成立了136个实验基地, 遍布全市各区县80%的乡镇或街道, 直接参与研究的体育教师在450人次以上。工作室还通过工作室网站、QQ群、博客群、论坛平台、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阵地, 组织工作室成员、工作室编外成员、骨干教师和广大体育教师, 对体育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工作室网站上传资料近2000份, 网站点击率达2000多万人次, 数百项次成果被运用或转载, 工作室网站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精神家园, 登录该网站已经成为体育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以至于众多体育教师评价它“资源丰富、受益最大, 是自己理论学习培训的最好去处。”具体辐射情况见图3。

常州市体育名师工作室自运行5年来, 目标清晰, 计划翔实, 措施有力, 形式丰富, 实施有效, 工作室以“实”为核心, 扎实、踏实、务实、平实、真实地开展学术沙龙、案例分析、专题研究活动, 把追求“高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领衔人亲力亲为、率先垂范, 成员紧跟而上、坚持跋涉、孜孜以求, 追求智慧的浸润与生成,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造就了一大批体育教学精英和业务骨干, 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体育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优秀教师的发源地, 成为青年教师的向往地, 成为优秀教师合作互动的交流地, 成为教学难题的集体攻关地, 成为体育同仁们“研究的平台, 成长的阶梯, 辐射的中心。”

参考文献

[1]李长志.让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推助器[J].中国学校体育.2006.9.

[2]杨企贤, 刘晖, 梁增红.行走向着教育智慧的深处[J].江苏教育研究.2009.9.

[3]谢晓枫.成如容易却艰辛三年研讨不寻常[C].首批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三年工作总结汇编.2009.2.

[4]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9.4.

[5]王泽军.教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09.10.

篇4: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模式

我们一直在探索中职教育的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探讨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如何利用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借助各种特长展示活动,师生之间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经验和本领,培养优秀教师,让学生学以致用置身于工作情景之中。根据专业特色组建名师工作室不失为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明智之举。工作室利用名师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发展,对于改善教师成长环境,建立有效的教师成长机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现有(计算机类)教学课程的现状

1、实训课程总体现状落后。一位注重教学硬件实验室、机器设备的建设。软件的知识运用方面的培训非常欠缺;2、实现内容理论化,与实际岗位相脱离。体现在:实训内容过于简单,提交一些简单的作业;实训仅仅是理论课堂的延伸,实践性的操作,未涉及实际岗位工作,更没有真实的项目任务驱动;实训只是孤立的知识点,缺乏将课堂上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3、实训方式简单化,课堂知识延伸。大都以教师讲解理论,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作业一般是教师自己以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形式融合,跟岗位实际工作项目任务联系不紧密,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实训,达不到企业岗位工作实际任务深度和广度。4、实训师资严重匮乏。相关项目的实训均缺乏专业指导老师和有工作经验的企业指导人员,教师教学大都从书本到书本。5、实训基地和企业用人需求脱节。

二、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带动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我校培养骨干教师、特色教师、校企融合“双师型”教师的一项具体措施,是专业建设和教研教改的具体体现。建设名师工作室,定位于专业课程开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其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名教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机制,使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的良好平台。形成教与研相结合,技能教学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成为优秀学生技能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窗口。使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回到以学生为本位,为职业教育服务。2、成为培养技能大赛选手的平台。名师通常是具有企业实践背景,参加和指导过技能比赛选手,具有较高的教学和实践操作经验。对于培养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制定和完善竟赛选手的选拔制度和训练方法,把日常工作项目和技能比赛项目相结合,以项目代训练,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企业精神。3、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设计的原则。另外,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造,让学生深度挖掘设计方案的潜在因素,让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融入社会。

三、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模式

我校多次组织企业专家到校、优秀毕业生返校、走出去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多次交流沟通后共同认识就是中职实践教学内容就应该是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从接到客户的一个要求开始,到分析、决策,设计多种方案,确定方案后,打印印刷、成品、客户提货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那么我们的课程内容如何体现呢?怎样做到教师不照本宣科,学生学以致用,用人单位能够选到满意的毕业生呢?

1、以名师工作室促进“学用结合”的教学改革。根据国家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了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将平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动画片制作等比赛项目的竞赛标准和企业工种岗位如:网站美工、商业策划师、策划师助理、平面设计师、助理设计师、广告设计制作员、杂志美编、企业广告专员、文员等岗位的应知应会纳入教学内容中。较好的改变了现有教学不能适应岗位能力培养的现状。2、以名师工作室推动模块化教学模式。立足岗位能力需求,以任务为单位设置实训模块,以驱动推进为手段设计本专业项目和任务。提高了学生岗位实践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3、建立全新的多元评价模式。在过去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前提下,构建行业、企业、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突出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评价内容多元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养成、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体质、文化理论、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岗位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的进行综合评价。比如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开展了设计学校标志,建校60年校庆活动设计,企业商品商标设计等实践活动。

四、名师工作室的运行考核方式

我校建设的平面设计工作室,由学校按照一般设计室的要求,在校内选择合适的场所,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了户外写真机、条幅机、多功能热转印机、刻字机、全自动冷裱覆膜机等设备。实施以名师负责的管理方式,承接校内外广告制作业务,参考企业运作模式,结合学校考核机制制定工作流程和管理考核奖励办法。成立监督和考核机构,对名师工作室的运转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考核内容包含:业务工作量、企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编制情况、指导教师上公开课情况、教学比赛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指导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技能考证通过率、横向课题研究、行业或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情况等考核指标。工作室的基本模式是一个名师带头,3-5个教师辅助,10-20名学生参与。

篇5:工会组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好“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有关要求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两个普遍”指示精神,全面完成省、市总工会下达的今年工会组建任务,根据《XXXXX的通知》(XXX[2011]X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和“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指示精神,努力实现工会组建新突破,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我县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要求

按照“哪里有企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要求,依法对全县范围内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开展组建工会工作,努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全年力争建立工会组织的社会经济组织达到80%以上,工会会员数比去年增加20%以上。

具体要求是,按照行业划分,各行业分别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会,行业内各企业为会员企业,实行全覆盖。员工在25人以上的企业,同时单独建立本企业的基层工会委员会。

三、工作重点和分工

根据“条条”和“块块”相结合的原则,相对合理地划定工作重点,确定工作分工。能划分行业的,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不能划分行业的,由各镇负责。

1、建筑和房地产企业住建局

2、旅游、餐饮企业旅游局

3、电站、水厂水务局

4、规模较大的商业零售企业经信局

5、加油站经信局

6、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局

7、网吧等文体企业文广局

8、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局

9、药店药监局

10、矿山、石场国土资源局

11、涉农专业合作社科技和农业局

12、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运输局

13、社区、村委会各镇

14、镇内单位、企业各镇

四、工作措施

(一)分工负责制。

工会组建工作实行县总工会领导、工作人员联系包干负责制,具体分工如下:

Xxx

各镇、各部门也要指定专人负责,大力支持、协调本镇、本部门所辖单位依法组建工会工作。

(二)激励制度。

对行业和镇负责新组建的工会,在完成市总工会下达的“建立工会组织的社会经济组织达到80%以上”任务的前提下,县总工会按照工会组织的规模奖励行业分管领导和镇工会负责人。具体标准为:

1、企业

25人以下50元/家 26-100人100元/家 101-200人150元/家 201-500人200元/家 501-1000人300元/家 1001人以上500元/家

2、行业、社区联合会

会员企业20家以下500元/个 会员企业21-50家1000元/个 会员企业51-100家1500元/个

会员企业101-150家2000元/个 会员企业151-200家2500元/个 会员企业201家以上3000元/个

五、其他

1、统计截止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兑现奖励。

2、本方案未尽事宜由县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议研究确定。

总工会

篇6:社区居委会组建工作方案

社区居委会组建工作方案

社区居委会组建工作方案

组建金坑坝社区居委会是进一步加强对金坑坝新区管理的需要,是加快金坑坝新区建设步伐的需要,是促进金坑坝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需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批准成立金坑坝社区居委会的文件精神,遵循“居住社区化,资产股份化,务工非农化,福利社保化,同时注意保持计生等有关政策的延续性”的基本原则,结合该地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金坑坝社区位于松潘县城东北角,居住于此的居民主要为我县实施松州古城恢复建设工程以来因城镇建设拆迁而安置 的进安镇和进安乡的拆迁户,分别来至进安镇的岷山一村、岷山二村、中江一村、中江二村、南街村以及进安乡的顺江一村、顺江二村、东裕村、外城村,现有居民199户,总人口710人。现有居民中,100%的家庭有绝大部分成员或全部成员通过“农转非”而成为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数占总人口的97%左右。由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城镇建设征用土地,现有居民的人均耕地已不足亩,90%的居民已不从事农业劳动,不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在该地区组建“社区居委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条件已经具备。为此,进安镇人民政府于3月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金坑坝社区居委会,同年6月,县人民政府以《关于同意》文件批准同意成立金坑坝社区居委会。3月29日,金坑坝社区居委会党支部正式成立。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

相适应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社区,大服务”的改革思路和加强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理顺城乡居民、村民关系,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加强和规范基层社区组织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社区文化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原则

1、居住地登记原则。凡是在金坑坝有固定住所的居民,原则上纳入金坑坝社区的管理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登记为社区的居民。

2、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原则。居民纳入金坑坝社区管理后,自身在原村享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拥有对村集体资产的分配权一律不变。

3、因地制宜原则。按照“居住社区化,资产股份化,务工非农化,福利社会化

和确保政策延续性”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金坑坝社区实际,制定社区居民从农村转入城镇社区后的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相关政策。

4、依法办事原则。金坑坝社区居委会组建工作,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

5、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坚持党委、政府倡导,充分调动各相关村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依法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集体经济和社区经济的发展,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四、工作步骤 ㈠前期准备阶段

在全面启动金坑坝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前,必须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1、建立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及时成立以分管县领导为组长,进安镇、进安乡及民政、公安、财政、农业、林业、国

土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金坑坝社区居委会的选举工作。

2、民意调查工作。派出工作组深入居民家中,调查了解居民对组建社区居委会的态度,征求建议和意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选举工作措施打下基础。

3、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掌握的民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金坑坝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社区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并报有关县领导和县民政局审定。

4、出台居民身份转变的相关政策。一是社区居民从原所在村脱离后,对原村集体资产分配权的确认。二是每户家庭现有农业生产资料的确权。三是转变为社区居民后如何享受社保福利政策。㈡宣传动员阶段 召开群众大会,组织全体居民深入学习《选举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重

点宣传县政府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通过会议、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讲清组建金坑坝社区居委会的目的、意义,广泛宣传选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程序步骤,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加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营造良好的选举氛围。引导广大干部充分尊重居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坚决做到依法办事,教育广大居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不得非法干扰和破坏选举工作。重点宣传居民委员会成员推选程序、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条件、提名方式、正式候选人确定办法以及具体投票程序,教育居民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投票,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公道正派,能依法办事,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的人选进居民委员会。

㈢选举工作准备阶段

1、建立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机构。为做好这次选举工作,进安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镇党委副书记为

副组长,镇党委、镇政府相关人员及金坑坝社区党支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委办,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2、确定投票选举日。投票选举日初步定在7月18日。

3、加强调研,掌握情况,确定对策。认真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本社区存在的矛盾和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制定出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要详细了解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反映,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纠正不良倾向。㈣全面实施阶段

1、推选产生居民代表。按照划定的社区居民小组,分小组推荐居民代表,每个小组推荐的居民代表人数为2人。同时完成居民小组长的选举工作。

2、依法推选产生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

由社区选举委员会召集和主持召开第一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会议内容:推选居民选举委员会;决定选举日;发布张贴居民公告。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在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主持社区居委会选举的日常工作。

3、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在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社区选举委员会认真组织进行选民登记并发布公告。内容:根据镇政府部署确定并公告登记日期、地点、选民资格条件等。同时,根据划分的居民小组进行入户登记。选民登记完成后,在选举投票日前20日以社区选举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公告,并报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备案。选民登记要严格按照《选举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条件进行。选民年龄计算以镇确定选举日为截止日期。凡在选举日以前年满18周岁的选民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民登记要做到不错登、不重登、不漏登。选民资格的审定由社区选举委员会依照有关

法律规定进行,保证广大居民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4、依法提名候选人。在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社区选举委员会组织召开居民会议。内容:明确候选人条件;确定候选人提名方式;农民户口人员是否参选;确定选举方式;决定选举时间;推选监计票及工作人员;通过投票办法等。会议决定后,以社区选举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公告。同时,在社区选举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提名确定正式候选人。由本社区居民会议决定的方式以无记名投票的办法,按照应选名额直接提名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依得票多少采取简单多数的办法确定候选人。选委会决定介绍候选人的形式、时间、地点、内容,介绍候选人。发布正式候选人公告。并向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上报正式候选人报告单。要求:做好引导工作,真正把有文化、有能力,公正廉洁,作风正派,真心实意为居民服务,受到广大居民拥护的人提名为侯选人。

5、召开选举大会,做好选举日的投票工作。在社区选举大会召开前,做好选举日的投票准备工作:制作选票、票箱;办理委托投票;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布置选举会场等。由社区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选举大会,先由被确认候选人资格的候选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发表演说,再采取一次性投票进行正式选举。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都由本社区决定的选举方式以无记名投票的办法直接选举产生。投票前,由社区选举委员会提名推荐计票、监票及工作人员,并在选举大会上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要积极动员、组织选民或居民代表亲自投票,对因故无法亲自投票的选民或居民代表要指导他们依法办理委托投票手续,保证他们的投票权。要在投票现场设立秘密写票间和代写处,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颁发当选证书,并发布张贴选举结果公告,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上报镇政府。同时,推选社区理财小组组成人员,社

篇7: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县职业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依托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省一级重点职校”品牌,整合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树人学校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原龙二中教育资源,在完成新建校区过渡期间,围绕缓解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急需更多的办学场所的困难,并以集团的形式进一步做大做强“省一级重点职校”,推动龙游县职业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思路:以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以集团形式整合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树人学校、龙游县灵江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浙西造纸职业中专办学资源。组建后以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形式分四个区管理:总部――县职校,以机械专业为主体从事综合职业技术教育。分部――原龙二中,以创办浙西造纸职业中专为主体,培养具有一定造纸技能、懂得造纸工艺设备维护的造纸工人和初中级管理人才。分部――原电视中专,以灵江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为主体,从事机动车驾驶与维修专业技能培训。分部――原农职校,以生态农场经营为主体,从事农业技术的实训。

三、目标与步骤目标:在2005年3月前完成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以此为契机,争取在2005年达到50个班级,在校生2500人(在册生3000人)的办学规模,2年内把造纸专业打造成省级示范性品牌专业,努力实践“依托省一级重点职校品牌起步,并进一步做大做强省一级重点职校”,为下一步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作积极的准备。具体完成:一是整合二所职校资源,合二为一;二是搬迁树人学校,并以集团形式把原龙二中教学资源利用起来;三是投资建设机械、造纸专业实训基地,重点办好浙西造纸职业中专。

步骤:

1、2004年11月,成立调研组,拟“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方案(草案)”。

2、成立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整合资源的具体工作。争取在2004年12月完成。

3、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领导班子,筹建浙西造纸职业中专,完成树人学校搬迁,做好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和浙西造纸职业中专挂牌工作,形成龙游县省重点职校一所三区并以集团形式管理的格局。争取在2005年2月前完成。

4、投资建设机械设计、造纸工艺实验室,开办浙西造纸职业中专班。

四、基本保证措施

1、合理合法地落实好人事工资关系,保证原有教职工身份地位不变。在县教育局主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保持整合过程顺利进行。

2、取得原龙二中教学资源的暂时使用权。这是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拓展我县省重点职校当前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的关键。在整合资源的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争取顺利地尽快地取得原龙二中教学资源的暂时使用权。

3、筹措一定资金建设机械操作、造纸工艺实验室,招聘好专业教师。

4、及时合理做好资产评估,在整合过程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职校校区新建未能如期完成的过渡期间,龙游县省重点职校的明天怎么走,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面对当前困境,在现实中保持着发展,这是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十分关心、更想跨越的重要课题。今天,为求现实、经济、充分地整合资源,加快龙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拟提出“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集团”方案(草案),是否妥当,敬请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审议。

篇8:传输网管常见组建方案浅谈

随着集团客户和3G网络的建设,传输网络规模快速扩张,加之各公司对集中网管的需求,网管需要管理的网元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何组建一种安全稳定、便于管理和具有较好扩展性的网管网络已经成为传输组网较为紧迫的工作之一。

1单厂家网管组网方案

目前,各厂家的网管系统基本上都能够管理从SDH、DWDM到ASON的全系列产品,现有的传输网管系统仍然继承和发扬了其传统功能,即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1.1传统的传输网管组网方案( 如图1)

组网说明:网关网元所在机房放置带V.35接口路由、V.35至E1协议转换器, 网关网元通过E1电路连接至服务器所在机房的中心路由器(中心路由配置相应V.35接口和协议转换器)。

优缺点:采用E1接入,资源全网基本都能具备;设备投入较大,网关网元机房均需配置路由器;服务器中心机房随着网络的扩大,网关网元增加后,中心机房V.35线缆数量众多,不便于管理,容易引发故障。当然中心路由器可以采用CPOS端口解决线缆数量众多的问题,但是成本很大。

适用场合:网络规模较小,相应的网关网元只有几个。

1.2网关网元数量适度时的组网方案(如图2)

组网说明:网关网元直接连接MSTP或MSAP板卡端口,网关网元通过FE电路连接至服务器所在机房的中心交换机。 各网关网元IP配置与服务器IP在同一网段。

优缺点:采用FE接入,资源分布较E1资源差一点,随着MSTP网络的扩大, FE已经很普遍;设备投入很小,网关网元机房无需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服务器中心机房只需配置交换机,设备投入小,便于维护;多个网关网元电路经MSTP板卡汇聚后连接服务器所在交换机,不存在线缆众多问题。

适用场合:网络规模很大,相应的网关网元在几十个以内。

1.3网关网元数量较多时的组网方案(如图3)

组网说明 :网关网元直接连接MSTP或MSAP板卡端口,网关网元通过FE电路连接至服务器所在机房的中心交换机。各网关网元IP配置与服务器IP在不全在同一网段,不在同一网段的相应MSTP配置为不同VLAN, 相应网关网元需配置指向网关的路由,中心三层交换机上配合设置相应VLAN接口IP地址。

优缺点:具备方案二的所有优点,相比方案二配置稍显复杂。

适用场合: 网络规模适用,相应的网关网元在几十个以上。

2多厂家环境下的综合网管组网方案

随着集团公司要求构建统一网管工作的推进,集中网管首先需要集中网络, 网络安全、设备投入最少、全网设备数据改动较小的前提下适宜构建以下结构的网管网络(如图4)。

组网说明:网关网元至相应厂家服务器网络的构建参考单厂家网管组网中的方案二和方案三,各厂家网管交换机通过不同VLAN连接至集中网管三层交换机, 集中网管三层交换机相应VLAN配置网关IP,在各厂家服务器上配置指向集中服务器的IP路由,集中服务器上配置指向各厂家服务器的IP路由。

优缺点:实现较为简单,不用变更原有各网管网络结构,设备投入小,只需一台三层交换机。

适用场合:多厂家集中网管。

3结束语

单厂家网管组建方案和综合组建方案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综合的开发、建设和使用的目的不是替代单厂家网管系统,而应是能够屏蔽各厂家差异和规范局数据的快速制作。

摘要:本文总结了传输网管的几种常见组建方案,并针对每种方案的组建情况,分析了优缺点和适合场合。

上一篇:关于歌声高二作文下一篇:医生进修鉴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