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2024-06-26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共6篇)

篇1: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公益诉讼源于罗马法。古代罗马法学家把法分为公法和私法,诉讼也被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有关国家利益案件的诉讼,“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个人案件的诉讼。但这种区分和近代的“公诉”和“自诉”并非同一概念,按今日所谓的“公诉”是由代表国家的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请求;“自诉”是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直接向法院提起的诉讼。罗马法则以涉及国家和政府的诉讼为“公诉”,涉及个人利益关系的诉讼为“私诉”,凡个人受到不法的侵害致使个人的权利遭受损失的,纵然是刑事诉讼,也只能是私诉。故“以私人资格发生的诉讼,以保护私人权益为目的,叫私益诉讼,以保护公益为目的的,就叫做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又称“现代型诉讼,在美国称为公共诉讼,在日本则交替使用现代型诉讼和公共诉讼概念”。这种诉讼是围绕公共利益产生的纠纷基础上形成的诉讼。公益诉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诉讼包括所有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既包括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也包括私人、非法人组织等,代表国家和社会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本文的公益诉讼是广义的公益诉讼)。狭义的公益诉讼仅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公诉,我国目前只有刑事公诉属于此列。根据提起公益诉讼主体不同,公益诉讼可分为国家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非国家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个人提起公益诉讼。国家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主要是检察院作为国家、社会利益的代表向法院提起的公诉。非国家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是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代表社会公众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如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提起的公益诉讼。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又称公民诉讼或民众诉讼,是指任何一个公民对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可代表国家、社会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根据适用法律的不同和处理的纠纷的性质不同,公益诉讼还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有其明显的特征:

1、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不一定与被告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3、民事公益诉讼的救济内容,不仅仅是对损害的赔偿,恢复原状或确认和恢复权,对侵害者惩罚,还包括要求公司、企业以及国家修改、变更有关政策和事业规模,或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损害的出现或扩大,甚至禁止被告再从事有关活动,故而又被称为禁止型诉讼。换句话说,民事公益诉讼的请求内容不仅仅针对过去,还具有指向未来的意义。(例如环境污染案件)

4、被告一方一般是社会的强势群体成员。传统的诉讼中,纠纷当事人主要是个人和一般的商业组织,而且他们之间的力量关系对比无太大的差距。但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组织的力量差距日益分化(如垄断组织、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许多民事主体由形式上平等变成事实上的不平等。民事公益诉讼正是为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公平,而将从事公共事业的公共团体甚至是国家或者是大量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大企业等社会强势群体成员推上了被告席。民事公益诉讼实质上也是顺应民法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5、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如果是公民或社会组织,在胜诉后,可依法获得因诉讼而支出的补偿,同时可得到适当奖励。公民或社会组织为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免不了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担当一定的风险,那么,在胜诉后,得到适当的物质补偿和必要的物质、精神奖励于情、于理、于法都不矛盾。

6、公益诉讼涉及的面很广,卷入纠纷的人数相对于传统的诉讼要多得多。

7、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被告不仅要对其侵害行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罚款等其他的民事责任。惩罚性赔偿,也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的赔偿,是指由法庭做出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失数额的赔偿。民事公益诉讼中多为侵权行为案件,由于这种侵权行为危害面广,对其采取惩罚性赔偿不仅可以补偿受害人的损失,而且可以惩罚遏制不法行为。

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

(一)法定机关

“机关”的概念比较宽泛,类型很多。根据相关理论,可限制性解释为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理由为:一是检察机关居于法律监督和代表、维护国家、社会利益的地位,其具备收集证据、调查取证的权限,同时担负诉讼成本的能力较强并具备进行诉讼所必需的法律素养人士。刑诉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已经赋予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公诉权,即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检察院行使提起公益诉讼职能符合法律规定又符合现实需要。二是行政机关掌握有关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检验、评估报告、现场检查记录等方面的信息资料,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能力也比较高。而且行政机关提起诉讼,表明政府对此的态度是支持,法院在处理该类案件时,证据容易固定,事实容易查清,审理压力和阻力相对较小。

鉴于民诉法没有规定哪些国家机关可以提起哪案件。因此在实践中处理的方式为单行法有具体规定,由按单行法规定主体提起诉讼;没有单行法规定的,由检察机关或相关行政机关均可提起。如迄今为止,我国40多个环保法庭处理了10多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其中检察机关作为原告的有6件,行政机关作为原告的有3件。

(二)有关组织

“有关组织”在现实中类型众多,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哪些组织对哪些案件可提起公益诉讼,需要通过司法解释进行过滤和限制。

为了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其进行完备,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是必要的,下面针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提出几点设想:

投诉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前奏

为了及时有效地制止和处罚侵犯公益的行为,行政执法与司法相比,具有主动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行政执法部门在接到投诉之后可以及时制止违法行为,把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与此相反,诉讼程序纷繁,时间相对过大,显然没有行政执法得力,因此,有必要规定投诉作为公益诉讼提起的必经程序。只有投诉无门、无果时,方可提起诉讼。

设立预审制度

指在审判机关正式受理公益诉讼之前,对公益诉讼人的起诉进行审查,以确保公益诉讼人所控的侵犯公益的行为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排除没有事实根据的起诉。必要时,可由人民法院将公益诉讼人、被告召集在一起,在质证和辩论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以决定是否立案?案件的双方当事人为谁?以何种类型的案件立案?

受诉法院级别应作相应地提高

即一审法院应为作出违法行为的主体在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因公益诉讼与其他常见的诉讼相比,往往会涉及更为广泛的大多数人的利益,且起诉人所受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大,比如行政公益诉讼,面对代表国家的公权力机关,诉讼人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违法的行政机关会以权压力,阻挠诉讼人的起诉。正是出于对公益诉讼的重视及保护起诉人的诉权,人们就有必要把公益诉讼案件交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人民法院。同时由于中级人民法院对法官有着更高的学历和审判经验要求,因此,相当于基层人民法院来说,中级法院的法官更能满足公益诉讼对法官高素质的要求。

设立保证金制度

公益诉讼中起诉和诉讼标的缺乏足够的利害关系。这就使公益诉讼人缺乏相应的动力追求胜诉的结果。为防止公益诉讼人在启动诉讼程序后,随意退出或无故缺席,造成法院审理机制的瘫痪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可以规定法院在受理案件之时,要求公益诉讼人交纳适当数额的保证金,作为公益诉讼人完整地参加诉讼过程的物质制约手段。在诉讼程序终结之时,不论其是否败诉,法院都应如数退还保证金及相应银行利率。

修改有关举证责任的理论

关于举证责任问题,学者众说繁谈并无定论。笔者认为:有必要区分举证责任中的提供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前者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基础,后者则是确定贩诉责任的指针。故对有关公共利益损害或可能损害的事实证据,由公益诉讼人提供,而对于提供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责任,则由被告承担。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可不断地提出新的证据以达到胜诉的目的。至于说服责任的承担问题,不应做“一刀切”的规定,可在制定实体法时对说服责任的分配问题作出规定。

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在公益诉讼作为个人组织时,因为自身力量的薄弱而难以满足举证责任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让检察院参与到公益诉讼中尤其是民事诉讼中来。并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身份出现,检察院作为公法机关,其收集证据的能力自不待言,在公益诉讼人向检察院提出申请后,检察院在经审查后,可与公益诉讼人合作作为联合当事人或其作为主要诉讼参与人,进入公益诉讼程序。

撤诉与和解

当事人的自由处分将受到法律较多的限制。首先,公益诉讼人如果撤回起诉,要受到法律严格的限制。除已提起的公益诉讼证据不足,法院允许撤诉外,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告明显违反法律,侵害国家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一般不允许撤诉。其次,双方允许自行和解,但要符合法律相关规定。例如:国家对某一违法行为的处罚是违法金额的1-5倍,则被告只有在承诺接受法定范围内的罚款,并交出罚款的情况下,才允许双方自行和解。

裁判的执行应有别于民事裁判执行

公益诉讼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交由人民法院相应执行机关直接执行。民事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需要按照执行程序由人民法院的相关执行组织加以执行。只有在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审判组织依法移送执行的,人民法院执行组织才按执行程序执行。执行中,如果涉及相关权利人难以确定或无法确定时,执行所获收益应该收归国家。刑事公益诉讼直接有相关机关执行。

原告胜诉以后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中国关于奖励揭发,检举违法行为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规定早已在各类法律中有所出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就有相关规定。

在公益诉讼中,公益诉讼人要承担举证责任,诉讼费用,还要为诉讼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尽管公益诉讼人提起诉讼之初,是出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关心,但是“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对于公益诉讼人的这种惩恶扬善,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以奖励的形式加以鼓励,有利于更多的公民加入到公益监督的领域,从而形成社会监督这种强有力的外在力量。

篇2: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一、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根据案件需要向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查询或者核实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成立时间、宗旨、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存续状态、年检信息、从事业务活动的情况以及登记管理机关掌握的违法记录等,有关登记管理机关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向人民法院反馈。

二、社会组织存在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向其登记管理机关发送司法建议,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对其进行查处,查处结果应向社会公布并通报人民法院。

三、人民法院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后,应当在十日内通报对被告行为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收到人民法院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后,可以根据案件线索开展核查;发现被告行为构成环境行政违法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人民法院。

四、人民法院因审理案件需要,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取涉及被告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环境许可和监管、污染物排放情况、行政处罚及处罚依据等证据材料的,相关部门应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对外提供的材料除外。

五、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协议内容告知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对协议约定的修复费用、修复方式等内容有意见和建议的`,应及时向人民法院提出。

六、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被告自行组织修复生态环境,可以委托第三方修复生态环境,必要时也可以商请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修复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结果,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具有环境损害评估等相关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必要时可以商请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助审查。

七、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应当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在诉讼中所需的调查取证、专家咨询、检验、鉴定等必要费用,可以酌情从上述款项中支付。

八、人民法院应将判决执行情况及时告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

篇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首次明确提出了在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中, 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提起“公益诉讼”。“公益诉讼”的提起不需要与事件有“利害关系”, 而是有法律的授权。

1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含义

公益诉讼最初起源于罗马法, 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衍生的一个概念, 其主要是指任何个人和组织可根据法律的授权, 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不特定个人利益的行为, 向法院提起诉讼, 由法院依法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相较于《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对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第一项的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特点是不要求原告与案件本身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且原告起诉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益诉讼不是一种单独的诉讼形式, 而是一种以诉讼目的为基准界定的概念, 旨在描述检察机关、公益团体或个人所进行的具有公益性质的诉讼活动。作为法律制度整体构建中的一部分, 公益诉讼制度自身有其他制度无可比拟, 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法律制度上的缺陷, 为提高国民素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

2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

1) 民事公益诉讼能够提起的前提是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不特定个人利益的行为。梁慧星教授认为:公益诉讼针对的行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 而没有直接损害原告的利益, 因而是与起诉人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当然, 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最终必将导致个人利益的损害, 所以这里的损害必须界定为直接损害。那么, “公共利益”又如何界定, 从字面上讲, 公共利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相一致的方面, 具有主体数量的不特定性、实体上的共享性等特征, 如环境保护中水资源污染中侵犯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益。

2) 民事公益诉讼中具有原告资格的确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由法律授权的机关和组织主要是指检察院和各行业相关的组织。在公益诉讼中由于权利主体是社会公众, 这种权利主体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权利主体难以根据现行法律直接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我国民诉法规定的有关组织现缺乏相应的司法解释。

3)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法律特征的狭隘, 当“行政失灵”时, 公共利益由谁来维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缺乏维权积极性的行政机关放弃行政职权行使者的优越地位而以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那么只有放宽启动民事诉讼的条件, 使具有维权能力而又具有维权积极性的主体进入原告的范围。这种对原告适格标准的扩展必须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目的——原告在公益诉讼中具有充分的代表能力, 并能很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就广义的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特征包括:公益诉讼涉及的案件范围宽泛, 可以是民事侵权行为, 也可以是行政违法、刑事犯罪活动;公益诉讼的地位体现在对国家机关执法能力不足的补充与协助, 而非取代国家机关进行执法活动;原告在胜诉后往往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设想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主要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在实体上的制度构建主要包括:投诉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前奏, 设立预审制度, 设立保证金制度和胜诉原告的奖励制度。程序上主要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被告责任的履行、民事公益诉讼协调。

3.1 实体制度构建的设想

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 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性问题有了初次提及, 但对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明晰:

1) 投诉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前奏。虽然公益诉讼制度一起最终的诉讼形态为核心内容, 但司法救济最后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不如行政执法的主动和及时。且诉讼程序的繁琐和实践周期长、司法资源浪费等原因也表明行政投诉前置更加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保护。

2) 设立预审制度。指在审判机关正式受理公益诉讼之前, 对公益诉讼人的起诉进行审查, 以确保公益诉讼人所控的侵犯公益的行为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排除没有事实根据的起诉。

3) 设立保证金制度。从西方的保证金制度可以衍生成我国的提供诉讼担保制度, 即要求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提供一定的保证金, 进而防止诉讼权利的滥用, 引发“诉讼风暴”。同时, 保证金制度的构建也有利于保证诉讼制度的完整性, 防止原告中途退出审判程序, 浪费司法资源。

4) 原告胜诉以后, 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励更多的人为公益而做出努力。

3.2 程序制度构建的设想

3.2.1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当包括相关机关、相关的社会团体。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赋予了检察机关部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力。同时, 在环境保护方面, 由于受害人处于弱势群体地位, 无论是经济还是法律方面都弱于侵权主体, 作为公权力的检察机关更应该以公益诉讼原告的地位保障受侵害群体的利益。在各国的实践中, 社会团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作为经济主要推动者的人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其中, 最主要的就是作为相对生产者而言的消费者。从社会的大背景下, 生产者由于其基本特征决定其处于优势地位, 基于市场调整的缺陷, 国家和社会无疑会给予劣势方, 即消费者以保护。消费者的保护体系中除国家利用公权力设立的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以外, 最重要的无疑是社会保护体系中的消费者组织和公益诉讼。由此可见, 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在我国消费者保护领域的作用不可小觑, 其中消费者组织作为公益诉讼原告, 保护消费者群体的利益显得十分之必要。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明确的公益诉讼原告仅有相关机关和社会组织, 暂未包括个人, 笔者认为个人提起公益诉讼具有不确定性和繁琐性, 首先受侵害人数过多且不确定, 个人亦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法律常识, 不利于司法的效率实现。

3.2.2 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从度的目的来看, 凡是危害或者可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违法行为都应当属于可诉范围。对这一定义, 重点在于理解“公共利益”在实践和理论的概念。美国行政伦理学家库伯曾经讲过“要想给出一个能在理论界或实际工作中公认的社会公共利益定义是不可能的”。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但是, 对于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法律并未明示, 因此, 司法实践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争议。首先, 社会公共利益是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凡是以不特定多数社会成员为受益人的利益事项均可理解为公共利益, 即使是地域性、行业性的利益也应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再者, 对于环境污染、市场垄断、食品安全等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 亦应属于公共利益的一部分。最后, 根据相关的法律, 在环境保护和消费者保护领域应对公共利益作从宽解释, 从而更多地保障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

3.2.3 责任的履行

关于举证责任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有谁主张谁举证和举证责任倒置两类举证责任形式, 基于公益诉讼的特殊性, 对有关公共利益损害或可能损害的事实证据, 由公益诉讼人提供, 而对于提供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责任, 则由被告承担。

3.2.4 民事公益诉讼协调

关于公益诉讼裁判发生效力后的执行程序, 应参照一般民事裁判的执行程序进行, 但基于公益诉讼的原告与裁判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 且裁判的覆盖面过于广泛和复杂, 执行程序的设置应该增加特定程序, 加大强制执行力度。执行中, 如果涉及相关权利人难以确定或无法确定时, 执行所获收益应该收归国家。

摘要:公共领域内的利益保护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公共利益的侵害问题在环境保护与消费者领域最甚。保护诉讼法理论认为, 利益受到了损害, 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 请求司法救济。新修改《民事诉讼法》首次确定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提起公益诉讼。试着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进而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参考文献

[1]叶明.公益诉讼地局限及其发展的困难[J].法学, 2003 (5) .

[2] (美) 尼尔.K.考默萨.法律的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3]刘晓梅.浅谈民事公益诉讼[J].天津检察, 2006 (2) .

篇4: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关键词:公共利益;传统民事诉讼模式;民事公益诉讼

一、简述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背景

我国公民参与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民事诉讼由来已久,但传统民事诉讼的原告适格理论和直接利害关系原则严重束缚和制约着公益诉讼的确立和发展,民事公益诉讼的缺失使得被侵权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济,侵害民事公益者的责任无法得到追究,再加之行政监管不到位使这类侵害公益者更加有恃无恐,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立足于自力救济的社会群体性事件亦屡见不鲜,这使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首次在诉讼法中明确了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概述

1.公共利益的概述

公共利益是是指从私人利益中抽象出来的能够满足共同体中全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包含了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内容。

首先,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这是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公共利益是公民个人利益最终的价值取向,代表着长远的、共同的、整体的个人利益;其次,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这是公共利益的核心内容。公共利益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的叠加,它是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代表着社会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

2.民事公益诉讼的概述

民事公益诉讼即指有诉权的特定的国家机关或相关组织为保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其性质仍然是民事诉讼,根本目的仍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民事公益诉讼目的是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达到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第二,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广泛性,民事公益案件不以实际损害为前提的特点决定了潜在的受害主体的存在决定了提起主体的广泛性;第三,判决结果的特殊性,民事公益诉讼中法院判决的影响力就是诉求范围内的公共利益的所有受益群体。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困境

作为一项新制度,民事公益诉讼成长的过程面临的诸多困境值得我们探索。

1.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及受案范围的认定

这是公民进入民事公益诉讼的第一道门槛。考虑到个人力量将面临着经济能力、取证能力等各种诉讼压力,因此,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并不包括公民个人。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公益诉讼主体与受案范围的认定,消费者个人人身损害的赔偿请求仍然属于一般的民事诉讼范畴,只有依法行使社会公共管理权力或监督权力的机关,如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机构等提出的带有社会性、普遍性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问题,以社会公众共同享有的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依法求偿权等等社会公众权益为诉求的诉讼才能被纳入公益诉讼。

2.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

传统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充分,该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必须承担不利的诉讼结果。但在一起庞大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涉案证据一般具有很高的专业性、技术性,而且多数情况下一般是为被告方掌握的,如果适用传统的举证原则,对原告方显失公平。

3.诉讼费用的预交问题

如果民事公益诉讼需要预交高额的诉讼费用,那无疑拉高了诉讼门槛,使得有心维护公益事业的人望而却步,但如果诉讼费用预交没有起到应有的法律严肃性的功能,使诉讼变得随心所欲很可能导致出现诉讼主体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打击竞争对手“滥诉”的情形,致使被告方蒙受不必要经济损失的同时浪费了国家的司法资源,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反而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侵害。

四、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下面提出几点制度设想:

1.建立民事公益诉讼预审制度

预审制度可借鉴行政诉讼过程中的审查制度,也可在法院立案部门设置专门的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案审查小组。可分两步走,首先由普通的立案窗口收案,对受诉案件进行初步审查认定属于民事公益诉讼,再提交由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案审查小组进行最终审批。

2.设立保证金制度,完善民事公益诉讼诉讼费用减免制度

要求公益诉讼人在法院受理案件之時交纳适当数额的保证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公益诉讼中起诉和诉讼标的缺乏足够的利害关系,可能会出现如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被动起诉,为防止公益诉讼人在启动诉讼程序后,消极诉讼造成法院审理机制的瘫痪和司法资源的浪费而设置一种物质制约手段;第二,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特别是诉讼标的特别巨大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所需的司法资源不可估量,法院依法可对诉讼费预交进行减免,相对低于实际应当预缴诉讼费的保证金作为减免诉讼费用的保障,待诉讼终结后,从保证金中扣除判决由原告方负担的部分诉讼费用,其他的如数归还原告方。综上,保证金制度既弥补了国家在司法过程中开支,也保障了诉讼的顺利开展。

3.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基于上述对民事公益诉讼中举证责任问题的论述,笔者认为以最大限度维护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为立场,保障法律的公平性,对举证责任做出必要的调整,原告方仅负责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对证明案件事实有重要意义的专业性证据由被告方提供并承担举证不能而败诉的风险。

作者简介:

林娟美(1987~),女,福建福清人,学历:本科。

篇5:浅议民事公益诉讼主体

翟雨阳(仿宋 小四号)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仿宋 小四号)

内容摘要:(黑体 小四号 靠左)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引入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于到底由谁来作为原告更为合适,各方观点不一。在公益诉讼领域,主体多元化已是发展趋势。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中既有优势也有弊端,社会团体如何发挥其作用,公民的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的享有,这些方面的考察你,对于最终确定民事公益诉讼资格主体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黑体 小四号 靠左)民事公益诉讼 诉讼主体 检察机关(楷体 小四号)

(空一行)

引 言(黑体 四号 居中 两字之间有空格)

随着改革开放的的稳步前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环境污染案件、侵害公共利益的“公害案件”以及损害大规模消费者利益的案件。对于这些案件,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此后简称《民事诉讼法》)不能很好地解决。2011年10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首次分组审议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项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公益诉讼领域的破冰之举。但是草案中的规定并不明确,例如对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界定只是以“有关机关、社会团体”来概括,主体不明确即由谁来做原告正是我国公益诉讼案件的症结所在。因此有必要对草案中“有关机关、社会团体”的规定加以分析,探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究竟有谁来担任,既有利于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也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一、民事公益诉讼主体明确之必要(标题如果在最后一行,调至下页)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标题如果在最后一行,不用调至下页)在对民事公益诉讼进行界定之前,有必要对公益诉讼进行简要的介绍。一般 认为,公益诉讼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学者乌尔比安提出: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诉讼因此也被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有关国家利益的案件的审查,“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个人案件的审查。故“以私人资格发生的,以保护私人权益为目的诉讼,叫私益诉讼;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就叫做公益诉讼。”①通说认为,公益诉讼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和相关组织、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民事、经济、行政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以诉讼目的为标准,可将公益诉讼划分为刑事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具有公益诉讼的一般特征,不同于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其针对的是民事违法行为。因此可以将民事公益诉讼定义为在民事、经济活动中,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违反民事、经济法律,侵害国家、社会的公共权益,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的方式来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活动。②(插入不能单独成行,前面要有文字)

(二)明确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重要意义

首先,诉讼主体的存在是进行民事公益诉讼的先决条件。任何诉讼都要有原告和被告,正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出现分歧,并且在私力救济无法调和的情况下,运用司法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确定,可以使法院了解案件的诉讼标的、诉讼当事人的意愿,以及如何对案件所涉及的利益进行保护。

其次,诉讼主体的确定保障民事公益诉讼目的的实现。传统观点把民事诉讼主体严格限制在直接利益的条件之下,使得很多间接利益受害人或者其他利益主体因为没有法律上的诉讼资格而丧失诉讼权利。事实证明,这样不仅不能及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且使得直接利益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与民事诉讼中的平等公平原则相违背。对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进行确定,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使他们在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行使权力维护公共利益,实现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目的。(脚注每页单独编号 ① 宋体 小五号)

①②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2页。周军、邹子路:《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初探》,载吴江市法院网2012年3月16日,2012年3月28日浏览。

二、对草案中“有关机关”的理解(标题如果在最后一行,调至下页)

(一)行政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利弊分析

对于草案中提及的“有关机关”很自然的想到行政机关。首先,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行政机关有权对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但是仅依靠行政处罚并不能充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环境保护为例,在单个污染源只造成轻微的环境影响,且能实现达标排污(包括浓度和总量达标)的情况下,环保机关无权责令排污单位限期治理或关闭,但若在同一区域存在多个污染源,污染的累积和复合效应最终造成污染事故。即使已经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环保机关的行政权仍无法发挥作用的。如果赋予行政机关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权,不仅弥补了行政执法启动条件上的不足,也增加了行政机关的执法手段,使其能更好地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其次,由于行政罚款往往受到“上限”的限制,许多企业所支付的罚款远少于其实际对公共利益所造成损害,或者根本对企业起不到警示告诫的作用。例如2004年的四川沱江水污染事故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约有100万人饮水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而沱江生态系统的恢复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然而,川化集团只交付了1100多万元作为渔业赔偿,100万元作为行政罚款;①紫金矿业污染事件曝光之后,企业的股票价格不降反升,还一度成为融资领域的首位,直到2011年紫金矿业污染案才首次开庭。②要改变“企业污染,国家埋单”的问题,仅靠行政处罚是不够的。行政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要求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被告支付足够的金额来为其民事违法行为进行赔偿,除直接损害外,赔偿范围也可根据情况扩展到间接损害。最后,民事公益诉讼的被告很少是某个自然人,多为企业或者组织,行政机关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拥有专业的人才以及足够的资料、证据可以在法庭上与被告抗衡,达到诉讼双方实质上的平等。

但是,行政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存在着不利因素。首先,行政权与司法权本是相互独立且相互制约的,行政机关一旦获得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权,无疑将行政权的范围扩展到司法领域。近年来我国正逐渐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目的是建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新格局,而将行政机关引入民事法 ①《再问沱江之伤——2007中华环保世纪行四川水污染治理调查》,载中国广播网2007年11月27日,2012年3月29日浏览。(换行与字对齐)《广东紫金矿业溃坝系列案首开庭 涉赔金额逾3亿》,载广州日报2011年07月12日。② 律领域似乎与国家政策相背离。其次,在已经发生的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中,多多少少都存在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所属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监管失职的现象,因此由行政机关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可能“动力不足”,也可能发生行政机关通过诉讼来规避自身渎职行为的情况。例如渤海污染的受害者可以向康菲公司索赔,也可以追究海洋局监管失职的责任,如果让本应受渎职行为追责的海洋局提起公益诉讼,岂不滑稽?最后,如果行政机关为争夺诉讼利益而滥用权利,或者有意在其本职领域不作为、少作为,所造成的后果也是与民事公益诉讼目的相悖的。

综上所述,虽然行政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主体是可行的,但在具体运行时还应该加以限制。如规定,行政机关只有在穷尽所有行政手段仍不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充分保护的情况下才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是对行政机关的起诉范围加以限制等等。因本文的论证目的不在于此,也就不再多言。

(二)检察机关应作为民事公益诉讼适格主体 1.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认为修正案草案中所言“有关机关”包括检察机关并非任意之言。事实上,我国检察机关在解放初期即对提起民事诉讼进行了实践,1949年12月制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实行组织条例》第3条第5款规定了:“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参与之”。该条例第10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第三处掌管之一,就是“关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参与事项”。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机关组织法》第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机关的职权之一是“对于有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民事案件有权提起诉讼或参加诉讼”。之后,为配合以上规定的顺利实施,最高人民法院1957年9月制定的《民事案件审判程序(草稿)》第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有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民事案件也可以提起诉讼。“1979年2月制定的《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行)》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予以了肯定。虽然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但是,先前的法律规定表明国家对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主体是认同的。

再来,我国的司法实践也存在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例。1997年 5月,南阳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处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方城县独树镇工商所将价值6万余元的门面房,以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私人,随即指示方城县检察机关调查此案。通过调查,确认该工商所确实低价转让了国有资产。1997年7月1日,方城县人民检察机关作为原告,以方城县工商管理局和某个人为被告,向方城县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要求确认二被告之间的买卖协议无效。方城县法院赞同检察机关的意见,确认该买卖合同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合同无效,依法判决该买卖合同无效,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起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件公益诉讼案件,不仅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同时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的赞同。①而自此案之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多有出现。

最后,在世界范围内,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可。法国1806年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介入“关于国之安宁之诉讼;关于官府之诉讼;关于属于官之土地邑并公舍之诉讼;关于因贫人不公赠遗之诉讼”等民事案件。②法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检察官提起民事诉讼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对涉及妨害公共秩序案件、因违反善良风俗或违反刑事法律规定需要确认婚姻无效的案件,以及在涉及亲子关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设定或变更监护的案件中,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或参加民事诉讼。在英国,检察长在下列情况下可参与诉讼:(1)凡涉及公共权利和利益的诉讼,并要颁布训戒令或代表社会;(2)为防止损害公共利益或约束公共机构不致发生违法行为,经申请检察长许可后,私人和地方机关可以假借检察机关的名义参与诉讼进程。③美国的法律规定,美国总检察长对一切涉及“合众国利益”的民事案件追究民事责任。州检察长在法院以及在所有涉及全州公民利益的法律事务方面,有权代表该州参与诉讼或发表意见。各级检察长有权对涉及联邦利益的案件提起诉讼,有权对涉及环境保护和税法的案件提起诉讼。如果诉讼的一方当事人是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甚至普通职员,若要求他们赔偿损失,则检察官有权利参加诉讼。④

2.我国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障碍(此标题不用调至下页)

①杨立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件公益诉讼案件及重要意义》,载杨立新民商法网2009年4月6日,2012年3月28日浏览 ②何文燕、廖永安:《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③孙谦、刘立宪主编:《检察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0页。④季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法律监督者的地位是由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简称《宪法》)所确定的,也正是由于检察机关特殊的法律地位使其在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和制约。《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第187条规定,“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有权提出抗诉,而只要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就必须进行再审”。根据以上规定,在民事公益诉讼过程中,检察机关会有双重身份,既是“监督者”又是原告。原本中立且独立的法院此时处于“被监督者”的位置,而强调诉讼地位平等的民事诉讼过程,这时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明显失衡。在这样的情形下,法院所作出的有利于“原告”的判决,究竟是公正的审理结果还是对抗诉结果的回避。也因此造成了双重不利后果,既对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产生无形的干预效果,也容易引起公众对法院裁判公正性的疑虑。

同样,检察机关在实践中非独立的地位,使得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时其动机令人怀疑。《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然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民检察院的人、财、物均受制于地方政府,而这种非独立的体制使得检察院与地方党委、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检察机关拥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而公益诉讼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抑或是在面对利益时,人民检察院选择退却缺位,不能或不敢维护被损公益,便会使民事公益诉讼的愿景落空。

虽然,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是,这些障碍通过对检察机关的起诉权进行必要且适当的限制是可以解决的。因为,任何主体所享有的任何权利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没有一种权利是无限扩张的。结合上文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是有重要意义的。

3.确立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将检察机关引入民事公益诉讼领域,有助于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在环 境污染、资源破坏、市场垄断以及大规模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大量涌现的社会大背景下,很明显,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没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通过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来解决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所引发的涉及公共利益的矛盾,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是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之一。以此改变我国民事诉讼主体一元化,建立“原告资格的多元化”的新模式,在承认现存法律秩序的前提弥补了法律的真空状态,也推进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有效生成。公益诉讼不同于私益诉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公益诉讼,能够形成适应于将来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与仅仅关注实体权利救济的私益诉讼不同,公益诉讼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将来立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助于更加直接地、更加明确地彰显此功能,也因此不会产生滥用公益诉权的问题。同时,由于检察机关具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并且与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同属于法律共同体,拥有共同的政策理解力和法律把握力,因而更容易在公共政策方面达成高度一致的共识,而不致使公益诉讼陷入私益纷争的纠缠之中。①

确认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保障我国在世界经济交往过程中主权和利益。绝大多数现代法治国家对带有国家干预性质的公益诉讼都有明文规定和典型的判例。除了上文提及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外,日本、越南等国家也都建立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我国在加入WTO11年之后,法律制度与国际的对接已经全面展开。如果我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损害到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时,对方会提起公益诉讼来维护其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我国由于缺乏有力的诉讼主体,在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侵害我国的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所以,在此次的民诉法修正案中,确认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必要同时也是十分紧迫的。

三、加强社会团体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的作用

(一)社会团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优势

诉讼信托构成了社会团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诉讼信托是指法律规定某一公益团体对某些权益有素的利益,该公益团体专门为此项公益权利受侵 ①汤维建:《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载《中国司法》2010年第1期。害或可能受到侵害时提起诉讼,而组成该公益团体的成员可以直接引用判决对有关的侵权人主张权利。①其特点在于:诉讼信托是法律赋予某个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而依法设立的团体当事人的资格,而使该团体对某一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有不受次数限制的,可以重复行使的诉权;无需团体成员的选任,也无需在诉讼中以全体成员的名义,被授权的团体即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诉讼;由该团体提起的诉讼,其判决的效力仅扩张至该团体的成员。②

社会团体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主要优势包括:在信息方面,社会团体多生长于社会基层,贴近社会生活,因此更容易获取和发现损害公共利益信息,从而做出迅速反应;在整体素质方面, 社会团体的成员多为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其中也不乏环境、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在搜集、保全证据和对相关法律的掌握方面,社会团体都是一支具有较强诉讼能力的队伍,能够有力地支持取证、开庭等诉讼活动;在动力方面,社会团体以其设立宗旨为指向,以保护相关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其动力来源于自身的热情和责任心,并非为履行职责或迫于外部监督;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社会团体主要服务于大众,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参与到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影响范围更广,效果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在费用、独立性等方面,社会团体也拥有不同于其他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优势。

(二)我国社会团体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

我国法律意义的社会团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社团管理条例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其登记条件较高,比如必须有50个以上的会员等等,目前社会团体在我国登记还是比较困难的。另一种是不需要登记的人民团体或者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社会团体,比如残联、妇联、工会等。但这类组织在财政上与政府是供应关系,在管理上受制于政府,有的还行使着一定的管理职能。他们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能力,但是否具有动力进行诉讼活动,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从社会实践来看,此类社会团体在进行公益诉讼时往往“动力不足”。相较于不需要登记的人民团体或者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社会团体,经注册的社会团体既有保护公益的热情,也有进行公益诉讼的法律资源和组织资源,但是,其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成果并不乐观。如环境保护方面,2008年,中华环保联合会曾就云南阳宗海污染事件提出公益诉讼,但被谢绝。2010去年,重庆绿色志愿 ①②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肖建华:《诉权与实体权利主体相分离的类型化分析》,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者联合会对国电阳宗海发电公司二氧化硫减排不力提出公益诉讼,未被受理。直到2010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状告贵阳一造纸厂排放工业污水获得胜诉,成为全国首起由社会团体发起的公益诉讼胜诉案例。这样结果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不仅如此,在现有法律关于社会团体的规定下,许多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的“草根组织”根本无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三)加强社会团体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的作用

首先,改变社会团体的评定标准。在对社会团体的考察过程中,其设立宗旨、活动计划、制度规定等,应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会员人数、活动场所则作为一般考虑因素。广泛吸纳社会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广泛成员基础的社会团体,与政府共同进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其次,有必要对可以提起诉讼的社会团体进行过滤。在社会团体成立后,依据其设立宗旨,检查在一定时期内该社团的活动情况,针对其活动成效及时的进行指导或告诫。也可以借鉴日本等国的做法,由立法者授权有关行政机关对符合起诉条件的社会团体进行认定,定期公布、定期更换。

最后,对“草根组织”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地位进行认可。实践中,有些地方已开始尝试让“草根组织”加入到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队伍中来。2011年10月,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自然之友”就曲靖铬渣污染事件提起的公益诉讼,“自然之友”在法律上不属于社会团体,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是国内首例由草根环保组织提起且得到受理的环境公益诉讼。①2011年7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意见,明确提起环境公益诉讼6大主体,包括检察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从事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法人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公民。2011年12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也出台意见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可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②在环境保护领域草根组织的地位逐步得到认可,也表明这些“草根组织”同样能够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发挥其作用。

四、增加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标题如果在最后一行,调至下页)

(一)将公民排除在民事公益诉讼外的原因(此标题如果在最后一行,不用调至下页)

①《草根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获云南曲靖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载人民网2011年10月26日,2012年3月29日浏览。

《环境公益诉讼的民间探索》,载新浪新闻中心2012年02月25日,2012年3月28日浏览。② 1.“直接利害关系原则”的限制。《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对固有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改革。应当承认,“直接利害关系原则”对于避免当事人滥用诉权、节约司法资源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法治发展,这种严格的“直接利害关系原则”越来越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一方面是危害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增强,另一面对受害者的救济手段和对违法者惩罚措施则是极度匮乏。有的当事人虽然在长期努力后胜诉,但法院往往只针对此案起诉人的直接经济损失予以判决,无法禁止被告以相同的侵权行为对其他关系人利益的损害,其结果只能是保护了个人私益而失去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2.担心“诉讼爆炸”的出现。随着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都普遍得到增强,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类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与日剧增。近年来出现的相关著名案例如:王英起诉富平春酒厂要求其标贴警示、写明成分,并要求被告赔偿因标示不明、误导消费者所致其夫死亡的经济、精神等损失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以高速公路不高速为由,状告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要求法院判令其违约并赔偿其直接经济损失10元钱案;张岩诉麦当劳彩色垫纸有毒案。公民对于诉讼的热情,或许会使立法者担心“诉讼爆炸”的出现。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一来中国的传统观念对于诉讼时避而远之的,而近年来公民逐渐开始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权益,是我国多年来的普法活动的努力成果;再来,为防止滥用诉权,对公民的起诉条件加以限制即可。如公民个人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必须通知主管该项公益事业的国家管理机关,并要求其制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或者提起诉讼,主管机关收到该通知后,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对所诉事项做出决定,并回复该公民。如果主管机关没有在法定期间内做出决定,或者公民对做出的决定不服,公民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者对公民个人滥诉行为进行制裁,要求原告在起诉前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果查明原告存在滥诉情形,则将保证金予以没收。

3.忽视了个人在公共利益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公民进行民事公益诉讼胜诉的案例,但是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影响是不容 小觑的。此前郝劲松律师通过提起公益诉讼,推动火车上的餐车开具发票,推动地铁站台修建公厕等。还有涉及乙肝歧视的多个个体诉讼,最后也推动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做出规定,明确要求在劳动者就业、大学生录取等环节不得查乙肝。北大法学院师生就松花江水污染案件起诉失败之后,国家环保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直接对造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吉林石化分公司处以100万罚款,①虽然这只是一个依靠行政手段所得到差强人意的处理结果,但也开创了建国以来环保部门罚款的最高记录。

(二)赋予公民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由

1.公民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构成体。公民与社会有着本质和密切的天然联系,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相加,保障了公共利益的健康,个人利益也必然受益,公共利益出现了病态,个人利益最终也必然受到损害。所以保护公共利益实质上也就是保护个人利益。恩格斯也曾说过:“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基于这种天然的必然的联系,公民完全可以成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

2.公民参加民事公益诉讼有宪法依据。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一方面,人民依法定程序把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行使。另一方面,为了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保留了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力。当民事违法行为侵犯公共利益时,人民有权依法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它使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领域内制度化、法律化。

3.建设法治社会需要赋予普通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路径,赋予公益诉讼的起诉权是最直接的路径。依法治国必须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参与到法律的执行与实施中来。民治不兴,法治难成。在现实中,我们并不缺少奋不顾身的反腐义士和护法英雄,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的途径,使人声音能够 ① 吴勇:《环境司法的困惑与反思》,载卞建林《诉讼法学研究》(第14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9页。畅通无阻的表达,使公民个人的维权之路不再艰辛。而赋予公民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正是为公民提供了这样一条途径。

4.给予公民这种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实现法律的社会价值。公民提起公益诉讼可以使损害公共利益者承担法律责任,一方面使公民对违法企业、单位、个人的监督更加有力,另一方面也给有违法动机的企业、单位、个人以警示作用,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法律的作用不仅在于惩罚违法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威慑来预防违法行为。公民参与公益诉讼能更好的发挥法律的预防作用,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不空行)

结 语(黑体 四号 居中 两字之间空两格)

此次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开启了公益诉讼的大门,其意义重大。但是草案中对公益诉讼问题只做了原则性规定,本文只针对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进行了讨论,而要真正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公益诉讼的程序机理、诉讼滥用的防范、证明责任、以及诉讼费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草案目前在争取意见的过程中,相信在全社会的献言献策之后,最终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会更加具体有效,也能更好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空一行)

参考文献(黑体 小四号 居中 字之间不空格)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孙谦、刘立宪主编:《检察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何文燕、廖永安:《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4]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5]党广锁:《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浅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6]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换行对齐)

[7]苏家成、明军:《公益诉讼制度初探》,载《法律适用》2000年第10期。[8]肖建华:《诉权与实体权利主体相分离的类型化分析》,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

[9]王福华:《我国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之角色困顿》,载《政治与法律》200

312 年第5期。

[10]潘梦静、汤树桂:《对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思考》,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1]金亮星:《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载《今日中国论》2008年第1期。

[12]吴勇:《环境司法的困惑与反思》,载卞建林《诉讼法学研究》(第14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13]杨三正、陈建敏:《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由及立法建议》,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第4期。

[14]汤维建:《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载《中国司法》2010年第1期。[15]季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6]崔伟:《检察机关是公益诉讼的适宜主体》,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13日第3版。

[17]雷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分析》,载检察日报2007年09月14日第2版。

[18]杨立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件公益诉讼案件及重要意义》,载杨立新民商法网2009年4月6日。

[19]卢凯鹏、冯金选:《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困惑与展望》,载正义网2011年3月28日。

[20]汪晞:《论公益诉讼主体》,载北大法律信息网2012年2月26日。[21]周军、邹子路:《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初探》,载吴江市法院网2012年3月16日

注意行距 1.5倍行距,粘贴的内容行距要调的与论文一致 目录不带页码

目 录

内容摘要.................................................1 引言.....................................................1

一、民事公益诉讼主体明确之必要...........................1

二、对草案中“有关机关”的理解...........................3

(一)行政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利弊分析...................3

(二)检察机关应作为民事公益诉讼适格主体.................4

三、加强社会团体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的作用.................7

(一)社会团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优势...........7

(二)我国社会团体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8

(三)加强社会团体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的作用...............9

四、增加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9

(一)将公民排除在民事公益诉讼外的原因...................9

篇6: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几个问题2010-06-29 18:26:2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几个问题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几个问题(2)

一、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几种方式

公益诉讼一般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不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类案件:1.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案件;2.环境污染的案件(比如公害案件);3.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和管理秩序的案件;4.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案件中,被侵害主体法律地位较弱或无主体的案件;5.损害公共设施,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6.违反公序良俗的案件等等。检察机关在提起公益诉讼时以何种方式向法院提起,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目前检察机关已开展的民事公益诉讼活动的司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

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检察机关作为原告,侵权人(债务人)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合同双方当事人为被告。二是检察机关和遭受侵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为共同原告,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比如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检察机关与国有资产流失单位为共同原告,对方当事人为被告;对于社会保险基金流失的案件,检

察机关与基金流失单位为共同原告,对方当事人为被告等等。

(二)支持民事诉讼方式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的机关支持受损害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主体法律地位较弱或是环境污染案件,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的机关,由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受损害单位或个人提起诉讼;二是在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中,国有资产流失单位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虑,低价出售国有资产不愿提起诉讼,或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不起诉,在这种情形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原告,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人和受益人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采用检察建议或调解等非诉讼方式

这种方式在案情清晰、双方当事人配合,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情况下,通过非诉方式成果好、见效快,采用检察建议或调解等方式,可极大地节约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上述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方式中,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可以较快地进入诉讼程序,但采用此种方法,有些法院会以“检察机关不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主体不合格”为由驳回起诉。第二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有些案件(比如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由其行政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起诉,而由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这样即可以避免检察机关单独作为原告,若被告提出反诉,检察机关无法承担反诉引起的民事义务,同时又可以在检察机关支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依法定手段收集证据,而其它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和个人不具有这一法定职权。第三种方式是一种成果好、见效快的方法,但对于重大、疑难的案件就不太适用,因而应用范围有限。

二、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第一,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总则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民事诉讼法》的分则中,对支持起诉缺乏具体规定,使得目前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活动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一工作的深入展开。但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在总则中规定的有关检察机关监督民事审判、行政审判活动的原则(比如《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以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保

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这些规定,可以看作是法律对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诉讼的一种概括性授权。但是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活动仅有法律的有关概括性授权还不够,还需要法律对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活动的具体操作规范和诉讼权利做出具体规定,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

(二)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所享有的诉权

上一篇:做好信息调研工作的三点体会下一篇:2023年湖南省导游年审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