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2024-05-02

“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共10篇)

篇1:“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体育艺术“2+1”活动工作总结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体育部及省市教委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依据我们《“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众多,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两次,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课任教师,做到“四有”。要求负责培训的课任教师开展活动,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成绩考核。学期结束,所有资料上交。

3.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天上午的第二节课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

4.加强检查,保证效果。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音体美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每次活动,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群众体艺活动的高潮,校行政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每个班级实行特色教育活动,制定了每个班级的特色,班级主题和教师寄语。在学期期中,还主办了班 级特色活动展示,并据此评出了一二等奖。使得全校都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

“2+1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也促使了我校体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中,我校在多项的区级学生书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人次在比赛中获奖。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尽管我校在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何发挥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如何进一步优化、调整“2+1项目”的活动模式,也是我们今后探索的主要工作。

田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金坛市常胜小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正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实施。

一、活动背景:

“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本项活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和配合“减负”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学校体艺工作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体现在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大众参与相结合,与校际交流、竞赛活动相结合,真正体现校内外结合、普及与提高接轨。

二、活动主题与目标: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2+1项目”实施,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推进“2+1项目”,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行“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师生同步发展原则:推进“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推进“2+1项目”,要克服困难,创设条件,从而有效实施。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把体艺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二)项目实施的基本目标

1、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人生艺术素养修炼,促进人格完善,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使知识、情感、行为和谐发展。

2、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为学生构筑一个资源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人文环境。

3、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法、一专多能,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领导和教师。

4、探索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在文体活动中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课内外、校内外互动关系。

5、探索活动项目实施标准评价体系。

三、活动内容设计:

本项目实施由校长为总负责人,各部门主管领导分项目参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领导、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总务主任、音乐、体育、美术、写字教研组长等组成。定期组织学习研究,协调校内外、课内外关系,保证方案正常实施。

2、落实各管理层人员及工作任务。

3、建立相关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二)管理制度

1、会议制度。

2、活动制度。

3、考核制度。

4、计划、总结制度。

5、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6、学习、培训制度。

(三)活动设施

1、设备:项目实施必须具备的体育器材、艺术装备和电教设施。

2、环境:集知识、趣味、娱乐、特色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布置(室内、室外)。

3、师资:音乐、体育、美术、写字、手工制作教师。

(四)实施内容

1、类型:

(1)运动类:乒乓球、体操、跳绳等任选两种。

(2)艺术类:书法、儿童画,手抄报,手工制作工艺、诵读等任选一种。

2、内容:

(1)、开设特色班级。做到班班有特色。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发和编制《特色班级》教材。每周两节特色课,每周两节课外体育特色课。(2)整合学科教学

“2+1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强化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获得全面发展,更是艺体类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建立在个别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渗透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整合学科内容,调整课程框架,努力挖掘教育因素,为德育教育增添新的内容,为学科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如:艺体教学与个人素养的培养,艺体教学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等。(3)、开展主题活动。

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艺体活动。运动类:球类、棋类、跳绳、踢毽、田径、趣味运动会、广播操;艺术类:“六一”文娱演出、合唱节、艺术节、联欢会、书法绘画作品展、板报墙报展、手工制作大赛。综合以上内容开展过关、达标测试。参加班队活动展示、征文活动等,确立主体和目标,造成声势,扩大影响,形成氛围,增强效益,营造校园体艺文化,提高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酝酿筹划

1、学习省、市关于实施“2+1项目”的文件和要求。

2、调查、了解本校学生艺术、体育的实际水平。

3、思考本校实施该项目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实施条件。第二阶段:构建框架。

1、确定项目实施的操作方案。

2、建立评议委员会,设计评议内容,健全项目运作制度。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1、确定实施的项目。

2、调配师资及调整场地、开辟活动室。

3、整合课时、制定单元实施方案。

4、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时间进行实施。

5、对运行实施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二)操作要点:

1、明确目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加强整合:新课程要求下的艺、体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学生专项技能(“2+1项目”)的整合。

3、主题推进: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余训练,强化各种活动,完善表现形式,细化效果评价。

4、成效形式:

(1)“2+1项目”实施材料。

(2)学生各年段应具备的艺体知识和所掌握技能的测试情况。(3)各类活动、竞赛、展示的图片、音响资料。(4)校本教材和学生成长记录袋。(5)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电子档案。

五、时间安排与负责人:

(一)项目实施时间安排:2009年 始

(二)项目实施主要成员: 组 长:李茂华

副组长:温必成 陈芬

组员:朱剑 何礼旭 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六、效果与评估:

(一)评估方法:

依据每个项目的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活动态度、技能进步、出勤等活动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老师测评三方面进行评价。

(二)效果预设: 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构建了体育、艺术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管理。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学校特色。进一步深化了学校新课程改革,对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2:“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体育部及省市教委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依据我们《“让体艺之花开遍校园”——“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众多,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两次,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3.加强检查,保证效果。学校成立了由王校长和校级领导组成的检查督导小组。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音体美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如卫生节、体育节、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每次活动,分管部门和少先队、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群众体艺活动的高潮,校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每个班级实行特色教育活动,制定了每个班级的特色,班级主题和教师寄语。在学期期中,还主办了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并据此评出了一二等奖。使得全校都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2+1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也促使了我校体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中,我校在多项的区级学生书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人次在比赛中获奖。

篇3:“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面临困难与问题

1. 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校中, 特别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堪忧,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严重不足, 远远未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致使义务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难以得到保证。无法满足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求,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库的有关数据, 广东省对乡镇体育场地的投入是贵州、江西、青海、西藏四省投入总和的63倍, 进一步表明在民族农村地区不仅是体育器材, 音乐和美术器材也极度缺乏。

2. 农村地区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低等问题在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差, 农村体育教师跳槽现象严重, 许多民族农村地区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美术、音乐教师, 体育师资的缺口仍然很大, 在一些偏远地区, 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 思想观念落后, 甚至存在兼职代课现象。

3. 追求升学率, 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近年来, 虽然我国不断强调要求学校重视和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 增强青少年体质, 但在一些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还没有实质的改变, 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不足。近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一项跨度十年的对比调查。调查显示:中国少年儿童睡眠时间在持续减少, 近八成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 不论是学习日 (周一至周五) 还是周末, 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都不足8小时, 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标准为9小时。有49.5%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作业太多”;32.3%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是因为“写作业太慢”;24.4%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原因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太早”;13.4%的学生认为是“校外补习太多”;6.7%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家教补习”造成的。

二、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优势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1990年国家体育委组织编写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记载和统计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有近千种, 其中汉族的民间体育项目有301项;其他5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676项, 其数量、内容和形式之丰富堪称世界观之最。民族传统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 使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提供可选择的内容, 形成宽松、和谐、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气氛, 同时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 能使学生从单调枯燥的教学中摆脱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达到了增强教学吸引力的目的。

2.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艺术性、趣味性。

纵观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 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游戏娱乐形式开展,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健身性。它既有很高的娱乐价值, 又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并能逐步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另外, 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和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传承方式, 许多传统项目极具美学意义和美的艺术创造。如壮族的抛绣球, 布依族的丢花包, 黎族的跳竹竿、舞龙、舞狮等集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文化艺术与体育得到和谐完美的结合, 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3. 德与体的高度统一, 身与心的协调发展独特的教育功能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属民族文化范畴,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个人修养, 使体育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内向发展, 融进身心合一、动静结合为特性, 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 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 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活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承民族文化, 提升当代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简单易学、场地器材限制小。

我国民族农村地区特别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在这种情况下, 应当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学、场地器材限制小的优势, 开发其多种功能, 弥补西部地区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缺乏的现实状况。例如跳绳、跳竹竿等都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动项目, 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时间、季节性限制小, 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有的器材是可以自己来动手做的, 比如:跳竹竿、高脚马、三人板鞋等。有的项目所用的器材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 可进行适当的改良, 如跳竹竿项目, 可根据学生年龄段改变竹竿的长和短。

5.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以往人们大多数更多关注一个国家的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 而对于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关注和重视不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 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 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把体育与体育产业归类到“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来提出, 强调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文化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而且在国与国的关系上, 都表现出种雍容、和平、温良的品格, 这种亲和力是其他类型文化所欢迎的。这对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条件。

6. 丰富“大课间操”活动内容, 中小学在校园内1小时的体育锻炼有了保证。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它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体育大课间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 时间30分钟左右, 如把抖空竹、滚铁环、跳竹竿、壮族蚂拐舞等这些古老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 引入到大课间操活动之中, 融音乐、艺术表演与体育健身成为一体, 形成了和谐、阳光、健康向上的中小学校园文化氛围, 保证了中小学生校园内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的完成。

三、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由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中小学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资源, 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原则, 要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引入健康、动作简单易学, 趣味性、艺术性强的项目作为主要开发资源。既要注重结合具有本地方民族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 又要与少年儿童各年级各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

2.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农村民族地区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地方优势和民族特色, 结合本学校场地、经济水平等具体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原则去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 效地挖掘具有本地方民族特色项目, 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以地区、学校环境、条件选择健身性、娱乐性、经济性、安全性高的项目, 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之前, 可通过前期一定的实践与论证。

3. 可行性、实用性原则。

学校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将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之中应遵循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在设计课程内容或活动内容时, 充分考虑到项目的教育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及接受能力, 又要考虑运动项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如抢花炮、赛龙舟、爬坡杆、三人板鞋带具有较强的技术难度, 更适合于成人运动项目, 对于小学生阶段不适宜开展。

四、农村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的对策

1. 加大体育与艺术教师的培育力度。

随着《课程标准》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及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体育教师兼职和代体育课教师是常有的现象,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兼职和代体育课教师质量较低成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性问题, 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 部分体育教师观念滞后, 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 一些原有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加强农村体育与艺术教师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已迫在眉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效性、实用性培训;不断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才适应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需要, 才能更好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2. 在民族农村地区加快民族民间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 编写具有本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教材。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当前,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已呈现出多元化方向发展趋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悠久, 蕴涵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 集健身、美体、育心、竞技、娱乐为一体, 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大部分土生土长在少数民族地区, 在民族地区开发民族民间体育校本教材, 为民族传统体育走进体育课堂增加了群众的基础, 且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结构体系, 有利于新的《课程标准》教学改革思想的贯彻。

3. 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理论研究。

现今的世界各国, 都在大力推广本国本民族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并把它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浓厚的趣味性, 它即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又简单易行, 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在中小学开展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不仅可以加快新课程的实施, 还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加速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途径, 促进民族体育向国际化合多元化方向发展, 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开辟一条心的航线, 全面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进程, 每个历史的时期, 都赋予了学校体育特定的功能和价值观。从上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发出的“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到现在的“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50~60年代是工人阶级大搞生产, 需要国民的体质, 更多的强调人的体质, 而今天的“以健康第一”更加强调的是“健康”, 体现着健身、娱乐、休闲的理念转变。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健身、娱乐性正是当代人们所追求的。以“健康为第一”的《体育课程标准》, 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了可开发的平台, 也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落实“保证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闵健, 李万来, 卿平, 等.社会公共体育产品的界定与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11) :3-10.

[2]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1-05-29/content_2754349.html

[3]赵炳南.“人文”释义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价值[J].体育学刊, 2007, (7) .

[4]陆晨, 赵志强.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取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6) .

篇4:“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设施、活动场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改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样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解决学生应对成长中的一般问题,如,审美问题、与人交往问题、毅力品德问题、掌握健康的娱乐技能抵制网络、毒品的侵害。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学校新建美丽的塑胶草坪上,学生涌到草坪上,只在草坪上坐着、翻滚、跳一跳、追逐跑一跑,没有看到跳绳、踢毽子、踢球、打球的现象。排球网架、足球场地、篮球场地、乒乓球台全都没有被利用起来,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他们的子女在体育艺术素养、技能方面接触少或不知道,能力很弱。对于这样的现状,学校从一开始,要改善现状,就得从细节入手,比如组建舞蹈、合唱、书法、足球、乒乓球、跳绳等兴趣活动小组,以带头作用去营造阳光运动的气氛,并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摸底,投入人力、物力、多方位、多层次、整体统一的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部署,为学生从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终身技能掌握上提供活动实践平台。

二、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的目标

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研究第一目标引导中小学生理、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二目标是中小学生通过体育艺术活动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强健体魄,提高个体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质。第三目标是通过“体育艺术2+1活动”取得对社会的贡献,提高整个民族的体魄和修养,推进社会的文明。

三、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的内容

在体育艺术“2+1”活动这一大背景下,实践每项内容的特定的教育功能。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创新手段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学校可以部署课堂、上午大课间、下午课外活动、每周三体育艺术各项社团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统一活动实践体系。并在活动实践中完善体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使艺术特长得到发展。

四、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方法

1.把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与学校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具体实践方法是:提高数学、语文、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可以每周三下午16:40—17:40安排体育、音乐、美术社团活动时间,社团以外的学生由班主任负责学生硬笔书法,确保每位学生掌握一门艺术技能。

2.把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与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具体实施方案是大课间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做广播操、跑步,每周星期二、星期四进行全校学生跳绳活动。

3.把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与学校每天下午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针对不同年龄和年级的特点,还有班级的不同特点,如,全校师生都可以参与的校园集体舞,花样跳绳。有年级组为单位的兔子舞、锅庄舞、武术操等,还有班级特色项目春种秋收、呼啦圈、跳大绳、抖空竹、跳皮筋、滚铁环、篮球操等,项目选择要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由各班主任进行组织管理全程跟班,各班各项技能由体育教师全程跟班指导,活动实践全过程由学校领导总体监督。

五、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的成果及影响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大背景下,通过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活动,吸引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群体性体育艺术活动,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促进形成一种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加锻炼的校园气氛,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氛围。

篇5:小学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

工作总结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体育部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依据我们《“让体艺之花开遍校园”——“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众多,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两次,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课任教师,做到“四有”。要求负责培训的课任教师开展活动,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成绩考核。学期结束,所有资料上交。

3.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天上午的第二节课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 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

4.加强检查,保证效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和二各校级领导组成的检查督导小组。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音体美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如卫生节、体育节、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每次活动,分管部门和少先队、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群众体艺活动的高潮,校行政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每个班级实行特色教育活动,制定了每个班级的特色,班级主题和教师寄语,并为每个班级制定了精美的班牌。在学期期中,还主办了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并据此评出了一二等奖。使得全校都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2+1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也促使了我校体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中,我校在多项的区级学生书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人次在比赛中获奖。

篇6: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总结

一、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由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谢圩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方案对“2+1项目”内容的选定、活动计划、活动成绩的认定、辅导老师职责等都作了明确的说明与要求,并将“2+1项目”列为个人、班级评优的条件之一。《方案》的制定,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统一了全体师生的认识,使全体师生能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活动。

二、加大经费投入

根据实际我校开设了书法、绘画、跑步、仰卧起坐、乒乓球等多个项目,对学生进行体育艺术培训。学校尽一切可能投资建设了乒乓球活动室等一些设施,满足了学生的活动需求,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2+1项目”是以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的,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的关键。为使我校老师能够胜任“2+1”辅导员的角色,我校根据教师的专长与爱好进行了专项工作安排,并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督导检查等有力措施,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促进并提高了体育、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辅导并带动了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

四、因地制宜定项目

为全面推进学校“体艺2+1项目”工作的全面实施,我校教师做到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每日20分钟晨练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跑步活动,大课间40分钟全体师生参与广播操和体育活动(篮球、跳绳)。课外活动时间则由全体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培训。

根据我校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开设了多个体育艺术兴趣小组,有效培训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学生在校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艺术练习时间达到或超过30分钟。

活动定内容、定地点、定辅导教师,我校专人负责考核,确保了活动实效。大课间时,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对篮球和跳绳的练习,追逐打闹的现象没有了,操场上处处可以看到学生积极锻炼的身影。课外活动、晚间艺术培训时间可以看到学生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的参与热情,学生情操得到了陶冶,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以上是我校实施“2+1项目”活动简要情况,对“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从理念、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继续努力改正,今后我们也将向兄弟校学习宝贵的经验,不断促进我校“2+1项目”活动的开展,把我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再推上一个新台阶。

谢圩小学

篇7:“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两次,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课任教师,做到“四有”。要求负责培训的课任教师开展活动,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成绩考核。学期结束,所有资料上交。

3.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天上午的第二节课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

4.加强检查,保证效果。学校成立了由叶宏庆校长和校级领导组成的检查督导小组。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音体美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如体育运动会、庆“五四”“十一”文艺汇演等,每次活动,分管部门和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体艺活动的高潮,校行政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每个班级实行特色教育活动,制定了每个班级的特色,班级主题和教师寄语,并为每个班级制定了精美的班牌。在学期期中,还主办了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并据此评出了一二等奖。使得全校都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2+1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也促使了我校体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中,我校在多项的区级学生书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人次在比赛中获奖。

篇8:“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凡没有认真执行本规定的, 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 中小学校要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列入学校课表, 同时也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知说, 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这项活动作为体育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 定期组织督查, 随时进行抽查, 并将督查和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予以通报和公布。

奖惩机制也将同时建立。通知表示,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认真组织开展该项活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 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活动开展不好的, 要对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对于没有组织开展的, 要进行通报批评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应责任。

篇9:“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关键词:体育、艺术2+1 解读 标准 要求 对策

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预示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始。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标志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加强。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重申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同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要求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这一通知的颁布,说明了国家在教育中长期的发展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纵观这些年,下发的政策与文件年年有,在解读这些政策与文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各个政策与文件都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结合笔者学校的基本实际情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实施的有效性及延续性,所做出的改革和改革前差别不大。只有切实认清了这些漏洞与缺陷,才能更好地促进改革与政策的实行。

一、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提出的基本背景

进入21世纪,我们的学生体质没有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而出现了体质逐年下降的态势。2010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国民体质连降10年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本》,中国虽然在亚运会199金遥遥领先,但我国国民体质10年来却不断下降,有1.6亿人患高血压,有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全民体质一直在下跌,青少年运动严重匮乏。从1990以来,我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我们的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的国民体质10年间不断下降。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监测中,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其中,反映耐力素质的长跑下降更为明显。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可以看出,如果任其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青少年的体质将越来越差,难以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要求。在国民体质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下发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11年又下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同年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

二、“体育、艺术2+1项目”政策提出的重要作用

“体育、艺术2+1项目”政策的提出,在国民体质下降及传统应试教育的现实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更注重各个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式阶段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普遍采用应试策略,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造成人的其他素质低下,不利于人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有助于改善各个阶段学生的体质状况,提高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连续的国民体质下降、亚健康威胁着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寿命减短,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各个阶段学生对于体育与艺术项目的兴趣,奠定终身体育的目标,提高体育与艺术的能力,改善体质和文化素质。再次,“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体现了体育与艺术项目在各个阶段的开展得到了重视。在国外,体育与艺术项目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这几个项目也成为了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从而使这些国家国民的素质一直保持高水平,体育及艺术相关的学科发展也极其迅速,不断实现创新,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效益。所以,“体育、艺术2+1项目”的提出,对于素质水平及生产力的提升有重大的作用。

三、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体育与艺术教育状况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体育、艺术2+1”的提出必然面对很多困境,需要解决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如果这些影响项目开展的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那么这个项目就没有往下实施的延续性了。首先,根深蒂固的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社会共性现象,严重阻碍“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家长和学校在学生受教育阶段,追求的都是升学率,对体育与艺术并不重视,以致于学生对于体育艺术项目的作用得不到深刻的认识,从而忽视体育与艺术的发展。第二,各级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体育与艺术项目得不到深入开展。纵观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场地设备、师资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缺乏的状况,难以支持体育艺术项目的深入开展,成为阻碍项目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第三,教师对于体育艺术教育理念的传播不太正确。由于体育与艺术项目的教师本来在工作岗位上就得不到重视,加之其文化素养水平的限制,造成了这两类老师在教育理念方面传播不够正确,主要体现在放羊式教学和应付式教学两方面。第四,学生兴趣的培养模式存在歪曲的情况。在阶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过于强调学习、考试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学习的负担,使得各方面兴趣的培养不到位,影响了学生的心智的发展。

四、“体育、艺术2+1项目”政策现行的缺陷与漏洞

在下发的“体育、艺术2+1项目”通知和政策中,笔者认为,存在着一些缺陷与漏洞,需要建立体系和完善内容。第一,监督机制不完善。要求中没有明确指明如何建立监督体系,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的问题。第二,目标设置不明显。在实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目标,在时间目标的基础上没有设立基本的身体素质指标和艺术能力指标。第三,内容要求不细化。在内容方面,缺少细节项目的选择性以及各个阶段学生达到何种要求的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第四,评价体系不强调。在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质以及技术技能、文化修养等方面是否得到提高。第五,兴趣培养模式不突出。通知要求中,没有在兴趣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任何的要求,即如何使用教授、宣传、培养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体育与艺术方面的兴趣。第六,有效延续性缺乏。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有效延续性尤其重要,在下发通知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项目要求,使其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模式,不断向下延续,而不是今天发一个通知,明天发一个通知,到头来难以实行。

五、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行的对策分析

第一,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级教育局加强对各类学校项目开展的监督,实行常年不定期检查的监督机制,重点检查项目开展情况,学生体质变化情况等。各类学校则加大对于体育与艺术项目科组的管理力度,建立监督、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教师嘉奖制度等,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

第二,有效设立各个阶段的目標,包括体质目标和技能目标。如在小学教育的阶段中,设置用多少年达到什么样的体质,掌握各个项目中什么技能等。

第三,细化项目内容的教学设置。即细化在各个阶段中的要求,如学生在2+1项目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拓展性的内容。例如武术项目中,学生应掌握长拳的何种套路,何种基本难度等。

第四, 建立有效的兴趣培养模式。在学生对体育锻炼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合理强化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教授、宣传、培养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体育与艺术方面的兴趣。

第五, 政策与各个阶段教育之间应设立有效延续性模式。主要体现在政策的阶段性深化改革,各个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教学之间保持教学的延续性。

第六, 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场地设备的缺乏现状,提高相关科目教师的待遇水平,重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体质连降10年,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本.南方周末,2010-11-30.

[2] 赵松.论“体育、艺术2+1项目”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8):154.

[3]陈丽娟.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具体化措施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160.

[4]王晓倩.体育与艺术“2+1”项目开展的瓶颈及推进策略[J].体育科技, 2011, 32(2):128-131.

[5]段启勇.“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认定标准的定位[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6,6(3):81-82.

篇10:“体育、艺术1+1素质教育”活动总结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体育部及省市教委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依据我们《“让体艺之花开遍校园”——“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活动管理。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众多,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2+1”活动不是天天都开展,每周只安排一两次,易使人忘记;而有些项目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准备好一定的工具、器材,否则活动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介于这两种情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学校给予及时的提醒,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雨天等不利天气,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大活动暂停,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其它的室内学习。

2.课任教师,做到“四有”。要求负责培训的课任教师开展活动,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成绩考核。学期结束,所有资料上交。3.规范时间,认真实施。每天上午的第二节课为全校性的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

4.加强检查,保证效果。学校成立了由王凡校长和二各校级领导组成的检查督导小组。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从操场到艺术类专用教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使活动开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2+1”活动的主要实施都是音体美教师,如何在学科课堂内渗透“2+1项目”内容,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学校要求体育、艺术教研组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教学常规,有机渗透。经常性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诊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项目教学。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学校秉承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些群体性文体活动,如卫生节、体育节、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每次活动,分管部门和少先队、专任老师、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掀起了群众体艺活动的高潮,校行政领导带头参加,教师积极参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师生身心得到了愉悦,教师之间、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和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

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每个班级实行特色教育活动,制定了每个班级的特色,班级主题和教师寄语,并为每个班级制定了精美的班牌。在学期期中,还主办了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并据此评出了一二等奖。使得全校都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

“2+1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也促使了我校体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中,我校在多项的区级学生书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人次在比赛中获奖。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尽管我校在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何发挥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如何进一步优化、调整“2+1项目”的活动模式,也是我们今后探索的主要工作。田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金坛市常胜小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正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实施。

一、活动背景:

“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本项活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和配合“减负”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学校体艺工作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体现在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大众参与相结合,与校际交流、竞赛活动相结合,真正体现校内外结合、普及与提高接轨。

二、活动主题与目标: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2+1项目”实施,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推进“2+1项目”,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行“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师生同步发展原则:推进“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推进“2+1项目”,要克服困难,创设条件,从而有效实施。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把体艺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二)项目实施的基本目标

1、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人生艺术素养修炼,促进人格完善,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使知识、情感、行为和谐发展。

2、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为学生构筑一个资源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人文环境。

3、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法、一专多能,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领导和教师。

4、探索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在文体活动中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课内外、校内外互动关系。

5、探索活动项目实施标准评价体系。

三、活动内容设计:

本项目实施由校长为总负责人,各部门主管领导分项目参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领导、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总务主任、音乐、体育、美术、写字教研组长等组成。定期组织学习研究,协调校内外、课内外关系,保证方案正常实施。

2、落实各管理层人员及工作任务。

3、建立相关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二)管理制度

1、会议制度。

2、活动制度。

3、考核制度。

4、计划、总结制度。

5、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6、学习、培训制度。

(三)活动设施

1、设备:项目实施必须具备的体育器材、艺术装备和电教设施。

2、环境:集知识、趣味、娱乐、特色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布置(室内、室外)。

3、师资:音乐、体育、美术、写字、手工制作教师。

(四)实施内容

1、类型:

(1)运动类:乒乓球、体操、跳绳等任选两种。

(2)艺术类:书法、儿童画,手抄报,手工制作工艺、诵读等任选一种。

2、内容:

(1)、开设特色班级。做到班班有特色。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发和编制《特色班级》教材。每周两节特色课,每周两节课外体育特色课。(2)整合学科教学

“2+1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强化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获得全面发展,更是艺体类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建立在个别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渗透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整合学科内容,调整课程框架,努力挖掘教育因素,为德育教育增添新的内容,为学科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如:艺体教学与个人素养的培养,艺体教学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等。(3)、开展主题活动。

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艺体活动。运动类:球类、棋类、跳绳、踢毽、田径、趣味运动会、广播操;艺术类:“六一”文娱演出、合唱节、艺术节、联欢会、书法绘画作品展、板报墙报展、手工制作大赛。综合以上内容开展过关、达标测试。参加班队活动展示、征文活动等,确立主体和目标,造成声势,扩大影响,形成氛围,增强效益,营造校园体艺文化,提高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酝酿筹划

1、学习省、市关于实施“2+1项目”的文件和要求。

2、调查、了解本校学生艺术、体育的实际水平。

3、思考本校实施该项目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实施条件。第二阶段:构建框架。

1、确定项目实施的操作方案。

2、建立评议委员会,设计评议内容,健全项目运作制度。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1、确定实施的项目。

2、调配师资及调整场地、开辟活动室。

3、整合课时、制定单元实施方案。

4、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时间进行实施。

5、对运行实施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二)操作要点:

1、明确目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加强整合:新课程要求下的艺、体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学生专项技能(“2+1项目”)的整合。

3、主题推进: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余训练,强化各种活动,完善表现形式,细化效果评价。

4、成效形式:

(1)“2+1项目”实施材料。

(2)学生各年段应具备的艺体知识和所掌握技能的测试情况。(3)各类活动、竞赛、展示的图片、音响资料。(4)校本教材和学生成长记录袋。(5)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电子档案。

五、时间安排与负责人:

(一)项目实施时间安排:2009年 始

(二)项目实施主要成员: 组 长:李茂华

副组长:温必成 陈芬

组员:朱剑 何礼旭 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六、效果与评估:

(一)评估方法:

依据每个项目的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活动态度、技能进步、出勤等活动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老师测评三方面进行评价。

上一篇:组内教研公开课听课心得下一篇:腊八节发朋友圈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