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2024-06-02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及“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

2、学习荀子有关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3、学习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议论方法。【教学重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教学难点】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教学方法】朗读—识记—议议—叙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所作的《劝学》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

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古文“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劝学》的意思为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不断地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在课前预习基础上,课堂集体朗读课文。1.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ga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ao 跬kui 骐qí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1)“于”的三种用法:

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2)“者”的两种用法:

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3)“而”的四种作用:

并列(“知明而行无过”);表修饰(“终日而思”);

表转折(“而致千里”);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五、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课文。1.翻译字句段落。2.归纳段落大意。

明确:第1段,提出观点:学不可以已。一方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说明学习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明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第二课时

一、本文所用的比喻研读 1.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支撑。

2.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来阐说,接着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然后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3.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然后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形成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二、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

2.多种设喻方式: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先设喻,后引出,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2)学习的意义

比喻 改变自己(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

积累

对比 坚持

专心

篇2: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尊师重道”的论述和及其思想意义。2.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良好的风气。【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学生朗读——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总结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文章虽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以古文宣传儒家思想,反对当时盛行的佛老学说,反对“饰其词而遗其意”的骈文,使千年儒风得以发扬光大。“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的意思就是“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一篇文章。

二、作家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在当时士大夫中存在着遵“家法”而鄙从师的恶习,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正音: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1段 1.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心论点,“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再从反面申述不从师的危害。最后紧扣“传道”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标准。1.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4.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一)第2段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明确:批评不重从师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段分为三层:

第一,“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形成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第二,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形成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轻视师道的风气。

(二)第3段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明确: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三)第4段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明确: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二、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3.对比论证。【板书设计】

师 说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爱其子”——“于其身也”

篇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习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三、抓意象,观意境,悟情感。

古代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的意象既可指人物,又可指景物。它往往创造一种情调,营造一种氛围。意象的本质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也只有景物的附丽才有依托。诗歌往往通过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从而形成意境。诗歌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歌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真实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意象进入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让学生与诗人对话。如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相当精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十四字写出六种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领悟出全诗的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在弄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全诗的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意象,从而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的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

在高考试题中,通过“分析意境型”的模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学生只要抓住“折柳”表达的是离别之意,就能分析出诗人是听到“折柳”曲后所引起的思乡之情。2003年春季高考韦应物《闻雁》、《害塘》二首考查“雁”意象。只要抓住“雁”能回巢,而诗人却正远离故乡,就能明确这两首诗所抒发皆为思乡之情。也有些高考题只是单纯考查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考查“子规”意象的含义。其他如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二小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第一小题,等等。可见,只有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考查模式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让古代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十年高考试题全解.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3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1.

[5]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 2011, (11) .

篇4: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下面谈谈我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语文单元教学离不开教材,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呢?让我们看看叶老是如何看待教材的 ,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我们要明确一个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语文教学要从这些例子出发,以求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特别关注文本的典型性,读写的一体性。以文本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力求达到学会一篇文,带动一类文的目的。为此我把单元教学分成四步骤来进行。

一、统筹安排,目标明确

(一)单元伊始,教师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二)要求学生通读本单元的全部课文,画出重点字词,明确其读音、词义;记住课文的作者,如果是以前学到过的作家,要能够回忆起曾经学过的作品,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比如梗概、中心论点、写作目地;了解文中主要表现手法。

(三)反馈学生在通读中出现的问题,以便确定讲读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二、有的放矢,重点突破

精心设计每节讲读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时的依据首先是教学大纲,在大纲的指导下揣摩编者意图,其次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力争最大限度地将教材的知识结构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通过精讲,不仅要为学生释疑,还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出本单元文体在阅读和写作中规律性的东西。布置片段写作练习,为完成单元作文要求做好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大容量、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课堂上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主体交叉教学结构,引导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交流。力争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每一位学生通过讲读课,不仅能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复习巩固、举一反三

在讲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规律、方法进行自读,以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针对学生的现状,老师要加强对自读课的辅导,精心设计自读提纲。

自读课要以训练为主线,重视检查学习效果,从反馈信息中分析学生自学程度的强弱,上自读课时要注意适当向课外延伸、拓展,可布置一些同类体裁的阅读篇目,使学生不仅仅学到课本知识,而且使课本知识得到了充分的迁移,达到复习巩固、举一反三、自学有路的目的。

四、总结归纳,纲举目张

总结本单元的知识,探索其规律,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思辨能力。

总结课运用的主要手法是比较,重在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教材中单元的组合,是把文体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同样文体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对单元进行总结时,不仅要总结出文本的共性,使学生牢牢掌握这类文体的共同特点,做到触类旁通,还要求异,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的不同作用。比较时,可以是段落比较,也可以是篇章比较,甚至可以是词句比较,这样通过比较,再次突现单元的纲,从而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加深提高,做到纲举目张。

五、读写一体,整合教材

写作课: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完成,再指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便是水到渠成的一步了,这是总结课上理论、规律的再一次运用,是知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篇5: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注意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倒叙写作手法。

4、体会祥林嫂的悲剧色彩,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故事情节

2、倒叙的作用

3、祥林嫂的生活与人生

【教学方法】点读法、引读和分析、合作与探究、归纳和总结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一个人物:她,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面容枯瘦,目光呆滞、头发蓬乱。她的名叫祥林嫂,她是旧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她以自己的悲惨遭遇鞭笞者黑暗的社会,惊醒着愚昧的世人,昭示着“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中国妇女的凄惨人生,它定格在一代代读者的心里,让我们铭记和惊醒。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去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阅读全文,按小说的基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思考:本文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何将结尾放在前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背景和结局;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追根兴趣,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3、情节概括

序幕:鲁镇准备祝福 结局:祝福之夜惨死 开端:逃避初到鲁镇 发展:被逼卖到贺家 高潮:再寡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正在祝福

第二课时

一、祥林嫂的人生轨迹

1、教师引导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学生筛选信息,阅读归纳主要事件。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第一次丧夫)

二十七八岁:被婆婆抓回去,改嫁。

了解祥林嫂的一生 二十八九:得到消息,改嫁,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这个时候的人生相对平稳。

三十、三十一岁: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先是丈夫患了风寒而死,然后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给叼走了。然后重新回到鲁镇做短工。(第二次丧夫、丧子)

三十二三岁:在鲁镇做工。精神崩溃,经常说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迷信赎身,捐门槛。祭祖事件中遭到歧视。

三十七八岁:最后来到鲁镇,死于鲁镇的大街上。

二、祥林嫂人生的思考

1、祥林嫂的婚姻:

(1)嫁给小她十岁的丈夫——童养媳,丈夫因病而死。(2)再嫁——被卖,儿子被狼吃掉,夫死。

2、儿子被狼吃。人生的不幸本应得到别人的同情,心灵才会有些许的安慰,可鲁镇的男人们“没趣的走了开去”;鲁镇的女人们先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再是“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接着她们就“厌烦的头疼”。

3、祥林嫂的思想:(1)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2)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总结:祥林嫂的悲剧有自身的因素,她认为“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出逃过,反抗过。但何尝不是众人努力的结果,在祥林嫂悲剧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生每次最大的悲剧来临,众人们不是将她作为取笑的工具,就是用传统的观念对她审视、责备、叱骂,使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她的悲哀常常会成为渣滓和笑料,成为冷漠、看客和无意识的杀手。

第三课时

一、肖像描写

1、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肖像描写)

小说中的描写

(1)“白头绳”预示着什么?明确:不幸(丧夫)。

(2)“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预示什么?明确:精干、干净。(3)“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

(4)“手脚都壮大”表现了什么?明确:体现了不同于当时一般妇女的特点,典型的劳动妇女特征。

(5)“顺着眼是什么意思?明确:是顺从的意思,是长期受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

(6)“两颊还是红的”代表什么?明确:和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代表祥林嫂最初的身体是健康的,当生活有了一点希望后,她的心理是健康的,生命力旺盛。

总体形象:忠厚老实,干净、能干,年轻健康,生命力和生命状态正常。

2、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探究:这里的肖像描写与第一次进行对比有何不同?

(1)第一次来鲁镇,脸颊是红的,这一次“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明确: 生命的活力没了

(2)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多了悲哀。

总体形象:明确:被迫改嫁,丧父失子,精神备受打击,内心极度悲伤受打击,精神有了问题。

3、第三次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1)“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2)“黄中带黑”表明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带有病态。

(3)“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精神已经麻木。

(4)“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表明精神麻木。

总体明确:身体已成病态,精神麻木痴呆。

二、动作描写。

对比以上两个句子,注意异同,说明哪个更好?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将“空的”单独进行强调,说明在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并没有乞讨到什么东西,突出人情的冷漠,祥林嫂的悲哀。

“下端开了裂”将全部的重量压在了竹竿上,说明人已经没有力气了。

三、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请同学找出,然后分析)

找眼睛

析心理 初到鲁镇:顺着眼

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受打击,内心痛苦 将阿毛故事: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绝望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魂灵有无: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四、环境描写:

1、小说一开头,祝福的景象: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段描写属自然环境,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暗、低沉的景象,为悲剧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衬托出祥林嫂的悲苦命运。

准备“福礼”的基本上是女人,她们“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是“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伏下了一笔。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是社会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风俗习惯、人们的思想意识没有变化,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仍然统治着中国的农村。作者通过这些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而且还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2、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是为了“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因此,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插手。为了争得能够参加准备福礼的活动,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门槛,以为如愿以偿了,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喝令,彻底打碎了她的一切幻想,精神受到了莫大的打击,从此变成了一个木偶人。鲁四老爷为了“将来的好运气”,把祥林嫂一步步地逼上了死亡的道路。这一次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3、小说的结尾写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作者由近及远,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五更将近时候祝福的场景,在结构上和开头照应,更重要的是,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描写祝福的景象,四叔家“极响的爆竹声”和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显然,这些描写具有了象征意义,这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封建礼教的大网,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我”“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是愤激的反语,表现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之情。最后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与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告诉读者,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祝福”是封建社会吃人的大典,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五、自然环境:

小说中四处写到雪,看似轻轻点染,实则颇具意蕴。

第一处出现于序幕,祝福的社会环境与飞雪的自然环境结合,为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和人间的冷酷渲染了气氛。

第二处在结局处,祥林嫂已百无聊赖地死去。这时着色,表面写雪的有声,实写世人的冷漠,还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愤懑。

第三处写雪,是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时。一方面过去的短暂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暗示柳妈的言语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处。雪花的团团飞舞,铺天盖地,愈显世界的冷,含蓄地表达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无法抗拒。

第四课时

一、鲁四老爷:

大骂新党

(迂腐保守)

书房摆设: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字典,理学入门书(虚伪)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

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鲁四老爷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真正的原因是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二、婆婆和大伯: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表现出了旧中国妇女的命运。祥林嫂的出格反抗在当时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婆婆卖媳妇在世人眼泪是应该的,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婆婆是正义的一方,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可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的悲哀,是失贞的罪名。社会是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因而祥林嫂的命运只能是逆来顺受,只能是悲剧。

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在旧中国,妇女是没有财产权的,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没了贺家的继承权,房子是贺家的,不能给她的,一旦丧夫失子,自然就成了外人。但封建思想又要求女子们:嫁鸡随鸡。这是一个矛盾,在这矛盾夹缝中祥林嫂是没有生存的空间。

三、柳妈: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

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她以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为指导,来为祥林嫂寻求解救的“药方”,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心灵上受到巨大创伤,精神的支柱得到崩溃。

四、鲁镇的人们:

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五、“我”: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六、总结:

篇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基础知识目标:理清诗歌的行文脉络,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运用想象、夸张的特点。

3.情感培养目标: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奇绝的诗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从朗诵入手,领会诗歌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读诗见人,探究诗歌的语言和艺术特色。

3、理解赏析,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的诗风。

【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2、情感主旨的把握。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情,飘逸的诗风,几乎没有人能与李白并肩。李白是我国诗坛璀璨的一颗明星,他具有豪迈的气势、飘逸的情怀、洒脱的身影、不羁的灵魂。他蔑视权贵,热爱大自然,钟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诗篇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蜀道难》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大胆的夸张,融神话故事、逸闻传说于一炉。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感受李白的浪漫之风。

二、诵读感知

1、学生对照注释,初步诵读。

2、老师诵读,学生感受诗歌风格。

3、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的风格。[明确] 雄浑、豪放。

4、阅读理解:第一段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点拨:“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读时要读得有声势。这里用散文化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的感叹和对山势高危、蜀道之艰的感受。“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之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加上“乎”“哉”,极言“蜀道之难”,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点名了全诗主旨。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点拨: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把时间推向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年代,勾勒出一个悠远而又封闭的古蜀国,叙述了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何”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极言时间悠久。诗歌开头充满浓郁的神话传说,奠定了浪漫主义基调。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点拨:“鸟道”,写路之艰;“横绝”,写路之高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传说故事使诗歌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点拨: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说明蜀道难行。写出山势之高,绵延接天,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万仞之深,河道之深,迂回曲折。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

点拨: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道路之险。以虚衬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点拨:押韵,朗朗上口。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复杂的特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点拨: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写出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想象奇特,以虚写实,感受真实。

【小结】这节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5、生齐读第一小节,并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第二学时

一、继续赏析课文: 1.赏析第二小节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点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描写了蜀道的险。“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点拨】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此处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点拨】使人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出现,构成全诗感情主线,起伏跌宕,使诗歌具有回环荡漾的音乐美。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

【点拨】诗人先拓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开始是远景,接着是枯树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是万壑雷鸣的音响,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而下文发出“其险也如此”的感叹。

2.赏析第三小节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拨】诗人化用晋人张载《剑阁铭》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的句子,大肆渲染剑阁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写出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渲染出阴色幽邃的氛围。

所守或匪亲,化为豺与狼。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点拨】由剑阁之险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分析,意在劝诫唐王朝,要警惕战乱发生,体现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点拨】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但整首诗同样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言外之意有两点:劝友人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并借此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作者对时局的隐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点拨】再次发出蜀道之难的感叹。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小结:《蜀道难》是李白的名篇,充分展现了诗人无与伦比的浪漫气质。诗中无论写河川之壮观,林木之荒寂、绝壁之险峻,皆能摄人魂魄。诗人将神话、传说与他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结合,融为一体,使整首诗散发出浓郁的浪漫色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作报告一篇:《浪漫的李白》 板书:

开篇:

主旨句一见

叹高

蜀道之艰

(难行)蜀道高峻

叹险

景物凄清 主旨二见

(可畏)山水险恶 蜀道自古可畏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惨象寰生。(申诫统治者)早还家(劝友人)

篇7: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期”、“ 临”、“ 致”、“ 或”等重要的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点,体会课文文采美。【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写景状物的特点和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

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散文佳作,它也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作家和背景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表现出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被后世誉为书圣。曾为秘书郎,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世称王右军。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三)朗读课文,研习文本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朗读: 正音:

癸(guǐ)丑

修楔(xì)事

清流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ŭ)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3、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并翻译课文。

4、分人朗读课文。

5、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6、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订正错误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课文研读:

1、朗读第一段: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乐”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2、朗读第2段,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 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什么关系?明确: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下面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3、讲析第三部分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

(二)、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附: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忧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终期于尽

一死生……

篇8: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篇9: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篇10: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熟记字音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婵娟(chán) 茗烟(míng) 胸襟(jīn)斟酌(zhēnzhuó)尺牍(dú)

焚香(fén)清沁(qìn)付梓(zǐ)蕴藉(yùnjiè)岑寂(cén)

恽(yùn) 灼灼(zhuó) 寒砧(zhēn)窸(xī)窣(sū)筌(quán)

冉冉(rǎn)翩翩(piān)征戍(shù)笼统(lónɡ)精髓(suǐ)

梵文(fàn)轻鸢(yuān)蹙颦(cùpín)撩人(liáo)慨叹(kǎi)

饶恕(shù)叫嚣(xiāo)咬文嚼字(jiáo)锱铢必较(zīzhū)深恶痛绝(wù)

二、辨析字形

洗澡/辞藻/枯燥/急躁/噪音箭镞/簇拥/民族婵娟/蝉联/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编辑/揖让/通缉/舟楫袅袅/枭雄 疏朗/琳琅

蛊惑/酒盅 迢迢/下诏/红苕 褐色/竭尽/羯羊

三、熟记成语。

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现在多用于讽刺、死抠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的人,有时用于讽刺当众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五车:书多。

推陈翻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不即不离: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即:接近;离:远离。

点铁成金:原意是指使石头变成黄金,比喻把别人不好的文章改为好的文章。

披沙拣金

一、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大致是两种: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横向展开就一个问题在一个层面展开论述,比如谈时间可以谈时间的价值问题、人对时间不同感觉的实质问题、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之关系问题、时间的公正与否问题、时间的品格问题等;纵向展开就是就一个问题纵向延伸,主要的方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本文就是纵向展开的方式。

二、事实论据的运用和比喻论证。

使用例证法进行论证时要注意:事例要丰富,注意点面结合;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事例叙述简明扼要;举例之后要有简短的分析,不能把例证法变为事例列举。比喻说理是本文主要的表达方法之一,它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阅读时要认真理解比喻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一个比喻含有喻体和本体,题目要求说明比喻的意义,就是要求指出比喻的本体。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明喻、暗喻的喻体和本体同时出现,因此较易理解,但借喻常常不直接说明本休,要根据前后文分析,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自然也成了阅读的重点。

三、诗歌的炼字。

这是一道考核炼字的题目,炼字的角度主要是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手法和结构都是为意和境服务的,分析时重点要从文字的表意功能上分析。

日积月累

风度与气度

话题分解

风度,指一个人良好的谈吐、举止、仪容、姿态,近义词有风范、器宇、风采、风节等。有绅士风度、大将风度、宰相风度、伟人风度、长者风度、学者风度、平常人家的风度等。

一个有风度的人,首先要仪容整洁。举止端庄、衣着得体、待人谦恭、彬彬有礼,是有风度的起码内容。

其次,要学识渊博。风度的背后,往往要靠知识才华来支撑,否则就是虚有其表。“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风度,“天生我才必有用”也是一种风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种风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一种风度。

再次,要临危不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谈笑风生,指挥若定,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胜不骄,败不馁。

最后,要襟怀宽广。一个自私、狭隘、充满嫉妒的人是与风度二字沾不上边的。

气度是“气魄和度量,是一种大智、大勇的完美结合”。气度就是沉淀的精华,就是你再出名也无法模仿的东西,是一种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特质。气度包含了正直刚健、谦逊无私、待人宽厚、懂得尊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并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等内容。宽大的气度,不仅指可以包容别人的缺失,而且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缺失;不仅可以肯定别人的长处,而且可以无视自己的长处;不仅不会邀功,而且还会跟别人分享荣耀。

对于管理者来说,气度就是他的领导气魄和为人处世方面表现出来的度量;对于勇敢者来说,气度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对于普通人来说,气度便是不争,不是一切不争,而是不为小事而争,不为一时而争。

风度与气度,小而言之,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情趣风采;大而言之,关系国家的体面、民族的尊严。因此,无论做人还是治国,都要具备基本的风度与气度。

素材积累

六尺巷的故事(宅院被占--写诗作答--礼让三尺)

相传明代有一位礼部尚书叫杨翥,他虽然地位显赫,却一向宽厚待人,颇有长者风范。有一次,杨翥家宅院被人占去三尺,家人为此与对方发生争执,并希望杨翥利用职权,夺回宅地。而杨翥却一笑了之,并提笔写诗作答;“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杨翥礼让谦和的气度令对方大为感动,非但不再争执,反而主动多让三尺,形成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后人称为“六尺巷”。

涅莫夫的胸怀(征服观众--不公平的评判--比赛中断--比赛继续--魅力)

俄罗斯体操名将涅莫夫在单杠决赛中用6个连续的“高、难、险、准”空翻、腾跃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但是,他没征服裁判员,只得了9.725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观众同时被激怒,万余人起立,挥舞各国国旗,嘘声不断。裁判们尴尬、无奈、束手无策。比赛已中断10分钟。这样的场面令人惊诧,史无前例。

涅莫夫冰山般的面容稍溶,他挥手致意,请求观众平静下来,让后面的比赛继续,表现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怀。涅莫夫得到了比金牌更多的东西。

簸糠淘米的故事(同朝为官--谦让)

东晋时二品官王文度与三品官范文期是同僚,王文度年轻职位高,范文期年长却职位低。两人走路时总是互相谦让,请对方走在前面。有一天,王文度无意地走在了范文期的前面,连忙谦逊地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文期也当即回应道:“淘米汰之,沙砾在后……”

钱老辞“院士”

“院士”称号是我国科学界最高荣誉,获取“院士”称号是科学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夙望,由于其评选严格,名额寥寥,许多宵衣旰食的科研者穷经皓首也难以如愿以偿。我国科学泰斗钱学森,却主动请求辞去“院士”称号。

钱钟书谢客

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面对大众的颇受欢迎的《东方之子》栏目,许多人拼死往里钻,以一展“风采”为荣,但当节目制作人员试图去采访钱钟书时,却遭到了他坚决的拒绝。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想邀请他去讲学,时间是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合起来大约是8个小时的时间,而给予的报酬是16万美元,但钱钟书丝毫不为所动。

名言警句

1.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4.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苏轼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9.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鲁迅

10.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邓拓

11.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12.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13.有风度的人成就未来。--肖伯纳

14.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没有宽容心,你仍然会遭受内心的痛苦。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比尔盖茨

清词丽句天天背

1.风度是一个人的名片,是一个人的第二种身份,是一个人挥洒于世的通行证。

2.鲁迅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白色恐怖下,自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气度;毛泽东在复杂的国际政治风云中,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风度;邓小平在三起三落的政治生涯里,针对“两个凡是”,高举“实事求是”的大旗,自有领导中国人民由大乱走向大治的气度。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指挥若定的从容气度,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从容气度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3.张志和渴求隐逸,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李白追求不羁,众人谄媚,他却在梦游天姥中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许这是另一种风度。

4.我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能够宽容的对待人们的践踏和冰雪的覆盖。春风吹来的时候,仍然以一袭新绿点缀我们生活的环境。小草因大度和宽容而展示了它的风度。

我们赞美碧荷,是因为它虽然生活在泥水里,但不会让环境左右自己,不把自己的心情长在泥水的身上,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因控制自己的能力展示了它的风度。

我们赞美腊梅,是因为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当山花烂漫的时候,梅笑着走了,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有那飘在空气的芬芳。梅花因淡泊和超然展示了它的风度。

5.真正的风度是诸葛亮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巴金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是钟南山面对SARS疫情时的冷静无畏;是衡阳武警消防兵在烈火面前的舍生忘死,勇往直前……

6、如果说潇洒是水,那么气度就如山。水的性质在流,汩汩流长,奔涌而来奔涌而去,流而不返。握住的湿润经不住酷暑的灼晒,经不住严冬的冰封。山的品格在立,巍然耸立,傲眺苍穹漠视浮尘,联绵不断。凝结的刚毅挺得住岁月的坎坷,风风雨雨,春夏秋冬,无论悲苦,无论欢喜,无论沉浮,无论冲撞。汩汩流长的能够淘沙;巍然耸立的能够遮风挡雨。

9.气度是一种从容,气度是一种心境,气度是一种内心的胜利,上天总赋予胜者非凡气度,而赐予气度非凡者以胜利。

10.一个人的心胸若如海洋般宽广,个把河流的浊水是无损于她的美丽与湛蓝的。

11.风度源于知识和修养,源于对人生诗意的注释和张扬,而一如明月松间的古意,石上清泉的晶莹,一如“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的洁美和清丽。因而,知识者即使粗衣布履也风度翩翩,无知者即使一身名牌也萎缩不堪。风度是人生的展示和演绎,犹如一杯山间的清泉,地窖里的一瓶老酒,清莹而透明,甘冽而芬芳。

12.风度是人生追求的境界,风骨卓然的标志。周恩来临危不惧、临乱不慌,总让人顿生敬意;朱德元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总让人钦佩万般。他们的风度,有着鹤翔晴空的飘逸、风吹百草的气势,有着雷电轰鸣的声威的恣肆。

13.岁月让历史成为神话,成为典迹,成为线装的古书,但永存不朽。这是历史的风度,虽沧桑巨变而不失真实,虽烽火硝烟而不失光彩。“风萧萧兮易水寒”,汉朝荆轲仗剑刺天的那一声长叹,依然是长风狂舞劲唱如歌;司马迁忍辱负重、秉烛夜书,那一部《史记》依然是泰岱之峰光明日月。不要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不管是春光灼烁,还是阴雨暴雪,迷人的风度永远是飞天轻舒的长袖,青山流水的隽永。

1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的屈大夫行吟泽畔,长衫长剑成了风度的象征。当人们对汨罗忠魂痴眷不改的时候,李白悄悄地为风度作了另一番注解,他以他的豪迈与不羁完成了风度的再塑造。仗剑走天涯,不去计较富贵与荣华,甚至不去关心时事国运,在他身上,风度演化为一种无所顾忌的旷达。

15.风度是一种美好的举止姿态,能够保持一种优雅的风度,坦然面对遇到的事情,甚至灾难,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幸福。

作文实战

(14届湖北黄冈高三4月统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李鸿章曾经在签押房(相当今天机要办公室),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心中一段春。看后满心欢喜。想来,写这副对联的人也许受了不少窝囊气。然而,难得有这样的心性和胸怀。受尽百官气,可见其自寻阔达;养就一段春,可见其自逐明媚。

请以“养就心中一段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养就心中一段春

我们无法左右命运发展变化的轨迹,但是我们可以“养就心中一段春”,去学会面对与接受,学会处理和解决,学会把每一步走得稳重扎实。

命运,是个令人心生敬畏的词。它似乎冥冥中的神灵,也好像你人生轨迹的操盘手,它拥有着无法以人力抗拒的自然力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生命面前如同待斩的羔羊,毫无求生之力。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的确,命运负责给我们的人生洗牌,但是牌在你我手中,能否出牌出得漂亮,取决于我们自己。

周国平在《各自的朝圣路》一书中写道:人总得学会向前走,去接受命运带来的一切,因为你会发现承受苦难与创造幸福同样是一种能力。我以为这句话正说明了,我们对待命运的正确态度。心胸的宽广,态度的乐观豁达,都可以使我们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仍然可以不失去自我,不失去方向。

总有人会自负地说,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他似乎可以战胜命运对他的一切操纵。我认为这并非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而是一种目空一切的骄傲自大。真正的乐观与积极,来自于对命运的充分理解与坦然面对。钱钟书夫妇拥有令人羡慕的才华与名气,年轻时风华正茂,他们没有迷失,而是专心致学,积淀自己。浩劫时期,夫妇两人饱受磨难与侮辱,他们依旧坦然面对,专心著书。面对命运的垂青或是捉弄,他们都没有忘记自我,他们懂得如何面对这一切。真可谓:“心有大天地,易养一段春。”

有人一定会质疑:一味地接受,与忧郁懦弱之辈有何区别?我想说:我这里所提到的接受是与懦弱者的自暴自弃式地接受有所不同的。前者可看作一种主动面对,而后者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我所说的接受是去面对苦难,理解苦难,并能化苦难为经验、为力量、为财富。而非被动挨打。妄想战胜命运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只有丰富自我,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命运旅途上即便是风霜雪雨,也能养就心中一段春。

渡边和子说:“命运在某方面还是公平的--你给它以怎样的态度,它就还你以怎样的世界。”我以为,心中若有大天地,无论命运如何,是坦途还是荆棘,我们都可以在心中拥有一段春天!

【解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上一篇:元旦前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国外电影少年派的奇幻飘流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