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2024-06-1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共10篇)

篇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教学

淘气的黄豆宝宝

10月30日 星期五

前几天,妈妈给了我一把黄豆,我就用它们来生豆芽。

我把黄豆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黄豆宝宝圆滚滚的,仿佛穿了一件金色的衣服,它们摸上去滑滑的、硬硬的。我把黄豆放在盘子里,先给它们洗了一个澡,看着黄豆闪闪发亮的样子,真让我爱不释手。我把水控出来,刚想用凉水泡豆子。妈妈走过来建议我说:“用温水泡豆子好一些!”我把温水倒在了杯子里,没过了黄豆宝宝,就开开心心地跑出去玩了。

过了几天,我去看这些豆子。啊,黄豆宝宝都变了模样。它们变得又大又肥,撑破了肚皮,露出了白白的身体。它们再也不是圆溜溜的了,都变成里椭圆形。我把它们捞出来,怕它们冷,不爱发芽,我还给它们盖了被子呢!我每天都给黄豆宝宝浇水。今天,乳白色的小芽钻出来了,黄豆宝宝变成了小蝌蚪。我非常高兴.我仍然细心地照顾它们,每天放学都要先看看这些黄豆宝宝。每次掀开被子,这些黄豆宝宝都好像和我打招呼呢!它们长得很快,两天之后,豆芽足有两厘米长了,妈妈说能吃了。可是我舍不得吃,就把它们放到太阳底下。晒了太阳之后,黄豆宝宝又变成了绿色。我心想这黄豆宝宝可真调皮呀!不但会变样子,还会变色呢!这可真有趣!

生豆芽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万物生灵都有它们生长变化的规律呀!

教学

教学

聪明的小蚂蚁

10月17日

星期六

天气

今天下午,我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吃面包,掉在地上一些面包渣。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十几只小蚂蚁围过来搬运面包渣,看着它们忙忙碌碌的样子,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起蚂蚁来。

只见蚂蚁们围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面包渣,有的拖,有的拉,还有的推,有的背,十几只蚂蚁来回穿梭,忙碌却不杂乱。不一会儿,那些细碎的面包渣都被它们搬到洞里去了,只剩下两块比较大的面包渣,蚂蚁们好像搬不动了。

哈哈,看来小小的蚂蚁是搬不动这两座“大山”了,当我正要起身走时,从洞口方向来了一大群蚂蚁。只见它们浩浩荡荡来到面包渣前,自动分成两组,两组蚂蚁分别围住一块面包渣,使劲往洞口方向拖。前面的蚂蚁使劲拉着,后面的蚂蚁用力推着,慢慢地,两座“大山”竟被它们拖进了洞口。

这下我震惊了,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聪明,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爱的金鱼

10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

晴 我家里养着很多的金鱼.

我家里的鱼有虎头鱼,水泡眼鱼,白珍珠鱼,还有奇特的老鼠鱼,还有很多我说不出名字的小金鱼.它们平时非常友好地相处.记得有一次,水泡眼鱼被海草夹住了,别的金鱼决不袖手旁观,它们会咬住海草不放,一直等到水泡眼鱼挣扎开海草,转危为安才松开嘴里的海草. 老鼠鱼,你知道为什么我说它奇特呢?因为她经常躲在洞里不出来,等它饿的时候才游出洞口找吃教学

教学 的.而且每一次都是把肚子吃得饱饱的,在水中自由地转几个圈,就满意地游回洞中.所以我很喜欢它.

每次我放鱼粮的时候,它们都会你挤我争的去吃水面上的鱼粮,好象在为我们表演舞蹈呢!

我很高兴能跟这些小鱼住在一所房子里.因为我很喜欢它们!

观察日记 猫吃草

乍看这个题目,你一定很奇怪,猫最喜欢吃鱼,什么时候见猫吃草了。不要有疑问,这可是我亲眼所见哟!

那天,我在窗前写作业,突然发现我家的母猫在窗外花盆的周围转来转去,好像在寻找什么。好奇心驱使我放下手中的笔,想看看它在搞什么名堂。只见母猫伸出右爪,在一个长满杂草的大花盆里乱拨。过了一会儿,它将头伸进一丛草里,用嘴咬住草,嚼着嚼着,整根草就被它吞进肚里去了。我吓坏了,忙告诉妈妈:“咱家的猫有问题,怎么吃起草来了?”妈妈笑了,说:“傻孩子,猫吃的是‘牛顿草’,是治疗肠胃毛病的,它准是吃了什么让它肚子不舒服的东西了。”我猛然回想起来,由于母猫刚刚生过小猫,家里给它买了许多鱼,难道鱼变质了?我忙去看猫食盆,咦,好大的味,鱼都坏了。

虽然妈妈的话有几分道理,可我还是半信半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第二天,我去图书馆查找了资料,果然找到了猫吃草的科学依据。

原来,人生病要请医生,猫病了也会自己找草药吃。大自然真是奇妙!

猫吃草,我说错了吗?

教学

我家里的两只小乌龟

教学

我家里养了2只小乌龟,一只叫调皮鬼,另一只叫霸主.它们有一个象石头一样硬的壳,还有会伸缩的脖子,它的脚上有些小爪子,她的尾巴象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它们在水里游动的姿态象大海龟在海水里安详地游动.小脚伸出硬壳,不停地用力划水,慢慢地向前.但是它们在水里的时间不能很久,过了不久后,就会爬上水面,把小脑袋露出水面,不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4只小脚在水里就使劲滑动.

吃饲料时,他们总是抢着吃,好象在说:"是我的."有时还会大家呢!

有一次,我为它们举行了一次爬行比赛.我把它们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然后让他们自己爬行.不要小看它们,爬行的速度也挺快的.在它们不慢不快的速度之下.最终调皮鬼赢了比赛的冠军.

我是它们的朋友,它们就象我的亲兄弟,等它们长大后,我要把它们放回大自然,让他们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

观察日记 泡茶

10月3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作文课课上,老师沏了一杯茉莉花茶让同学们观察。茶水喝过不少,可这么仔细的观察还是第一次呢。

讲台桌上放着一个玻璃水杯,被子光滑透亮。

开始沏茶了,老师先去接满滚烫的热水,再把茶叶投入被子中,茶叶们柔柔舒展着,芽儿挨着芽儿,一片推动着另一片,茶叶吸足了水分,轻盈润泽地在水中漂来漂去。望着杯中淡淡的茶水,我忽然觉得这透亮的玻璃杯,好像一座小小的海底城堡,杯中的茶叶仿佛一个个活泼美丽的小公主,拿着自己的小魔棒,正在嬉戏、玩耍。

教学

教学

杯中的水平静了,茶叶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看,那片茶叶漂在水杯的中间,好像在跳舞;再看那片,一会儿向下沉,一会儿又向上浮,它可能在使用魔法吧。看,又来了一片,落叶似的沉了下去„„

慢慢地,茶水的色彩越来越浓。我把鼻子轻凑近杯口,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喝一口,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让人难以忘怀。

沏茶的时候,同学们全都围了上去,十分有趣,以后还要多喝茶。

教学

篇2: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13花钟

一背课文第2自然段

二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1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温度、光照有密切关系。2跟昆虫活动的时间关系 三课后题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绽开了笑脸)

睡莲

(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手臂)昙花

(含笑一现)

四、选择

欣然怒放:①生气,愤怒;②形容气势很盛。

含笑一现:①现在,此刻;②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适合)。

晚上九点左右,昙花向人们(展示 展现)美丽的笑脸。

我们(留心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

同的。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4蜜蜂

一、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

(尽管)它们逆风而行,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地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二、从《蜜蜂》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法布尔是一个做事严谨,实事求是的人。

三、课后题

作者从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蜜蜂是有辨认的能力的,但不知它靠的是什么。这个结论是这样得出的:作者在自家花园蜂窝里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然后自己走出两里多路,放飞蜜蜂。结果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四、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会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详见课文后的资料袋)

15玩出了名堂 《玩出了名堂》中的“小人国”指的是(微观世界),“居民”指的是(微生物),“玩具”指的是(显微镜)。

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做成一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玩耍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细菌)(病毒)(真菌)都是微生物。(详见课文后的资料袋)和大家交流收到的启发(课后题)

16读了《找骆驼》的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老人,他通过观察发现了商人丢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左脚跛)、(左边驼蜜右边驮米)、(缺了一颗牙齿)。他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就知道骆驼左边驼蜜右边驮米)。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语文园地

我的发现会写会区分 日积月累会背会默 读读认认

“月”旁的字一般和()有关,例如()。

“ ” 旁的字一般和()有关,例如()。宽带网

篇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1. 梳理生字难词, 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巩固难读字、难写字、形近字。

2. 紧扣单元主题, 讨论课文分别“观察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3. 聚焦重点句段, 体会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研究作者如何由“观察”引出“发现”。

4. 回放单元习作, 通过找一找、添一添, 在习作修改中用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链接学习起点, 梳理字词

1. 呈现单元生字表, 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读的字显红、打点。

(1) 指名读读这些字, 随机正音。

(2) 同桌互读, 评价。

2. 回顾单元词语表, 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写的词加以统计, 并以柱状图呈现。

(1) 聚焦书写难点——“大概”。 (全班17位同学认为这个词难写) 交流写好“概”字要注意什么。

(2) 依次呈现另外五个词语, 随机交流要注意的笔画。

(3) 现场听写词语。

(4) 校对、反馈和修改。

小结:碰上这类难字要“多用眼睛看一看, 多动脑筋想一想, 看得清, 想得明, 字词自然记心间”。

3. 呈现园地中“我的发现”, 辨析几组形近字。

(1) 同桌互读, 相互正音。

(2) 聚焦较难的两组词, 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处。

干燥急躁分辨辩论

(3) 尝试编口诀识记。

(4) 完成练习, 校对。

(设计意图: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准确把握课堂起点。教师根据学习单调整教学内容,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复习单作课前自主梳理, 对复习课知识点有提前的了解, 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将更加投入。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起到变课堂“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作用。)

二、紧扣单元主题, 复习句段

1. 呈现单元导语, 聚焦单元主题。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 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 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 看谁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2. 围绕自主复习单, 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梳理情况, 交流四篇课文分别写“谁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启发点拨: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和“发现”有序地写出来的?

3. 聚焦课文问句, 发现语言规律。

举一:聚焦《花钟》一课中的问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原来, 植物开花的时间,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去掉语段中的问句读一读。

b. 感受问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c. 体会疑问词在句中的作用。

反三:合作找出另外三课中的问句, 在文中做出标记, 圈出疑问词, 读一读, 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完成小组合作单。

(设计意图:观察总是和提问联系在一起的。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善于使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 以这个为学习的切入点, 通过找问句、读问句、圈疑问词, 体会作者在问中思考, 感受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既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又学习了语言表达的形式, 得意兼得言。

考虑个体差异的实际, 该环节采用四人小组协作完成。小组分工减轻了个体学习负担, 小组互助促进全员参与, 提升了学习热情。每个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在自主学习中思考, 在合作学习中感悟, 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三、回放观察日记, 修改习作

1. 呈现学生习作一, 找找文中有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

我们的面前摆着三样物品:杯子、棒子和鸡蛋。我心想:这三样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呀?我刚想完, 老师就宣布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实验正式开始, 老师先把鸡蛋放入水中, 然后往杯子里装水。可是, 鸡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心想:是不是该往里头加点盐才有效果呀?我正这么想着, 只见老师就往里面放盐了。

交流问句, 感受它们在文中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呈现学生习作二, 为它加上合适的问句使文章更流畅。

可是等了好半天, 鸡蛋还是没浮起来, 水也变得浑浊了。我们又放了许多盐, 哇!鸡蛋渐渐上升了。我们欢呼雀跃起来。

交流汇报。评一评, 谁补入的问句更好?更能引发思考?

3. 修改自己的习作, 展示交流。

篇4: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1. 阅读微型语段,回答(1)—(4)题。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liàn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gài是不行的。(选自课文《端午的鸭蛋》)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A.东_______B.子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A.liàn[ ]囊B.大gài[]

(3)请在田字格内写出两个与“囊萤映雪”词义相近的成语。

(4)请谈谈你了解了“囊萤映雪”这一典故后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忆课文有关知识,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

C.萧乾的《吆喝》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D.冯骥才的《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3. 请在下面语段的“□”内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歌会酬和的方式。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选自《云南的歌会》)

4. 某理发店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然后根据这一职业的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补全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意旨相通。

我爱读书,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诗句,并指出它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四个句子中,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沙场秋点兵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闲来垂钓碧溪上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小明和萧军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传统文化;萧军则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9—11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9.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段用了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段的场面描写在写作方面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12—18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2. 依次填入文中“□”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绕灌扔抵B.绕装丢顶

C.缠装扔顶D.缠灌丢抵

1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

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既然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

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

16. 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选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对过端午节,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美文《坐歌堂》,回答19—24题。

坐歌堂

张喜洋

在川西北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桌酒席,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的传统菜,像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这些菜都是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弥漫着四川特有的咸菜香。土制的高粱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婚庆气氛格外热烈。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一放,两边都摆上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陪伴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开场时有个规矩: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后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因此,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已开始唱了起来。歌唱者不分男女,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得到的掌声就最多。歌曲类型不限,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可以通宵达旦,乡亲们越是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就越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并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的演唱会。

还记得当年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长大成人后,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参加“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

19.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坐歌堂”开始的时候,大家合唱《东方红》,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结尾写奶奶唱情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孩提时代的我,为什么“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男女老少合唱《东方红》的时候,作者说“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这样写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单元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到民间去采风”的活动,请把你“采撷”到的“风”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作文(1) 题目:我家乡的__________节

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要体现出家乡过这个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陶行知认为“健康先健心”。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1)A. j€靚B. ju€鄋(2)A.练B.概(3)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写出两个即可) (4)略。2. D3. 见景生情 互嘲互赞4.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明经过理发后人就会变得美丽,另一方面暗指重新开始。这一广告语指出了理发的作用,强调了理发的必要性,获得了形式美、意境美的效果。对联:换新颜从头开始,改旧貌以剪收场。5.略。 6.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 7. C 8.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1)示例:①我认为应该保护。因为“信天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之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我认为不需要保护。因为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信天游”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被自然淘汰。(2)略。

二、9. 山路漫歌10. 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动人的场景,使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与山鸟的鸣唱相应和,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11.示例: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12.D13.风俗有: 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午饭要吃“十二红”。心理与追求:避邪祛灾,祈福吉利、美食健体、喜庆红火。14.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15. B16. 从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使家乡风俗更显淳朴,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17. 流露出对淳朴欢乐的童年生活、对丰富奇妙的家乡习俗的怀念之情。18. 略。19. 排比;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婚庆的热闹气氛。20.不但营造出“坐歌堂”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感激之情。21. 将文章情节推向高潮,增添了文章的情味。22. 因为“坐歌堂”表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参加合唱的人员多,歌声高,热情饱满。24. 示例:贴春联;闹花灯;吃年夜饭。

篇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如同一个万花筒一样,今天就让我来和你说一说吧!我的课余生活中最喜欢的就是打篮球。

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去广场打篮球,我想人太少了,我就又去叫了一些我认识的朋友。我们来到广场,其中一个小伙伴当裁判,我们正在做一些热身运动,有的正在摩拳擦掌,有的正在做赛前准备,还有的吓得好像要投降一样。

随着他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总共有三局,比赛正激烈进行着,我们几个小伙伴打爸爸,一个先是爸赢了一局,第二局是我们赢了,第三局正是激烈的时候,我和我朋友胡鸣啸还有其他朋友,一起齐心协力,第三局开始了,我和小伙伴咬紧牙关,我们赢了,我们一个个都高兴地欢呼起来,小伙伴胡鸣啸终于打败了爸爸。

有的时候我还会画画,我会画一只又白又机灵的小白兔,还会画一些其他可爱的小动物,我在班上画画。人家都夸我画的栩栩如生。

学跳舞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学舞蹈,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记得第一天上舞蹈班,没进门我就兴奋不已了,因为我最喜爱跳舞,也许这是女孩子的天性吧!刚开始老师教的动作都很简单,很容易就能学会,我感觉学舞蹈真轻松呀!慢慢地,学习的动作有了难度,有时一个动作练了好几遍也做不好,我真有点想放弃。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鼓励我说:“不要着急,学舞蹈要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跳的很好的。”我终于恢复了信心,加倍努力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知道下,我做的动作离老师的要求越来越近了,还在小区演出得了奖呢!

学舞蹈不但使我学会了欣赏美、表现美,而且使我变得坚强,让我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写作要求:语文园地二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是敬佩的人

我的同学

我的同学是XXX,学习成绩优秀,助人为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他是一名善良的小学生,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长长的瓜子脸上,长着一双小眼睛,一个小鼻子,头圆圆的像个足球,头发短短的像一片黑黑的草坪,眼睛像黑宝石,鼻子像三角形,里面还有两个孔,耳朵大大的像字母“E”,身材不胖也不瘦。

有一次,上作文课,老师讲完今天的写作要求之后,让我们拿出作文本写作文,我一看书包傻了眼,居然没带文具盒,这时宋佳兴马上把他的笔借给了我。还有一次,我下课玩耍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了,又是他跑来把扶起来„„。经过几次事之后,我们俩的关系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既善良又可爱。语文园地三 3.看图作文——秋

秋天的果园

星期天的上午,天高云淡。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郊外的农村,去参观秋天的果园。

来到果园,我立刻被这美丽的情形吸引住了。你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着采摘果子,那苹果,鸭梨,桔子,香蕉,山楂,还有那枣儿、柿子,都摇晃着脑袋、你追我赶地从树上跳下来,蹦进了农民伯伯的篮子里。

农民伯伯们一边摘着果子,一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果子的品种,个个脸上都流露出丰收的欢喜。在一颗梨树下,看着那一树金黄金黄的鸭梨,我的口水直往下掉。农民伯伯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拿出一个又黄又大的鸭梨递给我吃。我高兴地谢过农民伯伯,一口下去,那甜甜的汁水就从我的口角流了下来。啊!真甜啊!简直就甜到了我的心里。

看到我高兴的样子,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让我挑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我挑选了鸭梨、苹果、石榴、猕猴桃,还有柿子、葡萄和红枣。我把它们分装在好几个袋子里,向农民伯伯付了钱,就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一路上,我的心情特别高兴。我告诉爸爸、妈妈:今天,我真正享受了农民伯伯那丰收的喜悦,深切的感受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情不自禁地高喊:“啊!秋天,我爱你!”

美丽的秋天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了,天气渐渐冷了,大地换上了金色的秋装,来迎接秋天。

秋天是忙碌的。看,田野上,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割各种农作物:有玉米、棉花、红薯等。他们实在忙不过来了,连他们的孩子都来帮忙了。果园里,果农开始采摘苹果、梨、柿子等各种果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安静的。你走进树林里,只能听见秋风把树林吹得刷刷响,以前的虫鸣鸟语已经听不到了。许多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仿佛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知了的叫声也渐渐消失了。

秋天也是快乐的。田野上,小朋友正在捉迷藏,这儿可是捉迷藏的好地方,高高的麦秆可以掩盖住他们,找起来很难找到的。大树上的小松鼠,一会儿跳到银杏上,一会儿又跳到松树上采松果,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在蔚蓝蔚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叫着飞往遥远的南方。

啊!多美的秋天啊!这景象真让我陶醉!

美丽的秋天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了,天气渐渐冷了,大地换上了金色的秋装,来迎接秋天。

秋天是忙碌的。看,田野上,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割各种农作物:有玉米、棉花、红薯等。他们实在忙不过来了,连他们的孩子都来帮忙了。果园里,果农开始采摘苹果、梨、柿子等各种果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安静的。你走进树林里,只能听见秋风把树林吹得刷刷响,以前的虫鸣鸟语已经听不到了。许多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仿佛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知了的叫声也渐渐消失了。秋天也是快乐的。田野上,小朋友正在捉迷藏,这儿可是捉迷藏的好地方,高高的麦秆可以掩盖住他们,找起来很难找到的。大树上的小松鼠,一会儿跳到银杏上,一会儿又跳到松树上采松果,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在蔚蓝蔚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叫着飞往遥远的南方。

啊!多美的秋天啊!这景象真让我陶醉!

写作要求:语文园地四写一篇观察日记

家庭大扫除

12月5日 星期六

我家要大扫除了。我央求爸爸让我也参加,爸爸同意了,并让我擦窗户。

我拿起抹布,擦起窗来,擦着擦着,我突然看见窗角上有一个小蜘蛛网,我“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因为我平时最害怕蜘蛛了。爸爸妈妈闻声赶来,问我出了什么事,我想说,但又怕他们笑话,所以,我说了生没什么,便壮了壮胆,闭上眼睛,一下子把蜘蛛网擦去了。我的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大扫除结束了,房间里显得特别干净,我擦的那几扇窗户,更是格外明亮。

乌龟

2010年8月4日

星期五

我家养了两只乌龟。我平时不太喜欢它们,可是昨天早上的事却使我对它们产生了兴趣。

早上,爸爸在天井里杀鱼,这两只鬼东西偷偷地爬过来,把鱼肠叼了去。他们同时咬住一根鱼肠的两端,各不相让,都在拼命地往自己的肚里咽,真像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砰” 的一声,鱼肠断了。由于用力过猛,两只乌龟都跌了个仰面朝天。我看了捧腹大笑。

乌龟抢食真有趣!

语文园地五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有元宵节、春节、端午节······春节是我国最重大的节日,所以我对春节的记忆最深刻。

大年三十这天,我看见奶奶和爷爷忙个不停,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姑妈一家人也来了,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说着祝福的话儿。

这时,联欢会的节目开始了我们全家被精彩而又滑稽的节目引得阵阵笑声,还在看节目的时候,我发现奶奶和姑妈又忙着和面、调饺子馅,准备包饺子,真不明白?我问奶奶:“怎么吃过饭还包饺子呢?”奶奶说:“吃水饺也是过年的习俗,十二点后吃饺子是保来年平安。”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包了几个。十二点快到了,外面的鞭炮声,连成一片,连电视内的声音都听不见了,我和哥哥也催着爸爸去放鞭炮。我们拿了好多鞭炮,来到楼下,一看,放鞭炮的人真多。我们找了一块空地,爸爸先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接着又放了很多花样,真是五彩缤纷,高兴的我心花怒放,我想过年真好。

语文园地六,写作要求: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美丽的葡萄沟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带我来到了新疆的葡萄沟。

汽车停在了街中心,我顾不上辨别南北,就被上上下下的葡萄吸引住了。这山沟住的人家并不十分密集,但家家户户都被果实累累的葡萄保卫着,绿的、紫的、圆的、椭圆的,各种各样,真叫人垂涎欲滴。

我们买了些葡萄吃,真甜!比河北的葡萄甜多了。听妈妈说这叫无核葡萄,我一口气吃了一串,足有一斤。果然连粒籽也没发现。我们吃足了,休息好了,又爬上了山坡。我看见其中的一座阳房特别漂亮,阳房里有不少横竖交错的杆子,上面搭满了葡萄。几个维吾尔族阿姨在里面忙碌着,她们把葡萄干端出来,把鲜葡萄放进去,还不时地向我们解说着。我指指这儿,指指那儿,还没等我问够,爸爸拉着我要回去了。我尽管坐在了车上,但我的心还没离开这个美丽可爱的地方。我指指这儿,指指那儿,还没等我问够,爸爸拉着我要回去了。我尽管坐在了车上,但我的心还没离开这个可爱的地方。

美丽的郊外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骑自行车带我到郊外玩。我悠闲地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一路上一边沐浴秋日的阳光,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尽情的享受秋带给我的快乐。虽然秋风略带一丝丝凉意,可吹在脸上感觉是那样的舒服。

来到郊外,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苹果树上仿佛一个个红脸的胖娃娃在欢笑,山楂树上一颗颗深红的珍珠正等着有人去摘呢!听,是小鸟在唱歌吗?我循声找去。啊,在一棵粗壮的老杨树上,许多的小鸟仿佛在开联欢会呢!我连忙和它们打招呼,它们好像特别欢迎我的到来,唱的更欢了。

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似乎与天相连,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令人赞叹不已。

我蹦蹦跳跳地在铺满黄叶的小路上奔跑,那种快乐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知道夕阳西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秋天真美啊!秋天的郊外更美!

语文园地七。要求:选几种小动物写一篇童话故事。

小狗学本领

这天,天气真好。小狗和小猫到森林里去玩儿。小猫看见一棵大树,就说;“小狗,我教你爬树吧。”小猫说着就爬到了树上。小狗说:“好啊。”于是,小猫就教小狗爬起树来。

等了一会儿,小狗说:“哎呀,爬树太累了,我不学了。”小猫说:“那我叫你钓鱼吧。”|小狗觉得钓鱼很好玩儿,就答应了。小猫和小狗来到小河边,小猫坐下来,小狗也坐下来。他们开始钓鱼了。

学了一会儿,小狗说:“哎呀,大半天才钓了一条小鱼,我不学了。”小猫只好说:“小狗,你去跟小兔学种菜吧。”“那可不行,多累啊!”小狗说。小猫又说:“你去跟小鸡学捉虫子吧。”小狗说:“我的嘴可没有那么尖。”不管小猫怎么说,小狗都不听。最后,小狗觉得看门很简单,就帮主人守门去了。

直到现在,小狗的本领还是只会看门。

不动脑筋的小猫

小猫非常爱画画儿,但不爱动脑筋,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一天,小猫画了一只小白兔,大大的耳朵,小小的鼻子,黑黑的毛,非常漂亮。松鼠看见了,说:“小猫,你看我这尾巴多美丽,像一个降落伞,快给它画上尾巴吧。”说完,小松鼠调跳走了。

小猫想也没想,就给小白兔画上了大尾巴。小羊看见了,说:“小猫,你看我这角多漂亮,像两个大萝卜,快给它画上吧。”说完,小羊一蹦一跳地吃青草去了。

小猫想也没想,又给小白兔画上了两只角。

动脑筋的小猫,你瞧,你把小白兔画成了什么,大家都呵呵地笑你呢!语文园地八:夸夸我的同学

夸夸我的同学

我的同学有很多很多,其中XX是值得夸赞的。

XX的脸红红的,像熟透了的苹果,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红红的嘴唇一张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篇6: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共5分)1.(1分)(2019三上·商丘期中)贝贝的爸爸要买下面的物品,大约应该准备()钱才够。

A.600元     B.700元     C.800元     2.(1分)在加法算式中,和()任何一个加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3.(1分)下面两个数相加得1000的是()。

A.536和361     B.649和341     C.792和208     4.(1分)小明在计算267-98时,写成了267-100-2,结果会比正确答案()A.多2     B.少2     C.少4     D.多4     5.(1分)植树节到了,同学们种了143棵杨树苗,比种的松树苗多17棵,同学们一共种了()棵树苗。

A.160     B.126     C.269     二、填表(共1题;

共2分)6.(2分)(2018三上·府谷期末)卫东从家到动物园走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三、估一估,连一连,找出最接近的数(共1题;

共1分)7.(1分)(2019一下·吴忠期中)估一估,在得数是四十几的算式后面画“√”。

四、仔细计算(共4题;

共4分)8.(1分)(2019二下·新会月考)直接写出得数。

7×2=          45÷5=      32+28=    700-300= 300+600=    830-700=    57-19=    27+35= 150+60=     3700-2500=      4×9=     49÷8= 1600+700=     7×5=     4+7×3=     51÷7= 9.(1分)列竖式计算。

①456+729= ②223+365= ③705-639= ④500-176= ⑤409+285= ⑥255-89= 10.(1分)(2018三上·宜昌月考)连一连。

11.(1分)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890米,第二天修了799米。890+799表示的是________,890-799表示的是________。

五、解决问题(共8题;

共11分)12.(1分)水果市场运来9车苹果,每车重180千克。运的桔子比苹果少780千克。水果市场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13.(1分)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刚好赶上优惠促销活动,如果只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电饭煲,实际要付多少线? 14.(1分)临江小学二年级有308名学生,一年级有379名,两个年级一起到学校大教室看录像。大教室有700个座位,估一估,能坐得下吗? 15.(3分)(2019二下·竹山期末)(1)一组柜子比一张床贵多少元钱?(2)爸爸要买一组沙发和一张床,带5000元够吗? 16.(1分)妈妈带小刚逛商场,一块手表168元,一台复读机225元,妈妈身上只带了400元,够买这两种商品吗?如果够,营业员应找回多少钱? 17.(2分)(2016三上·玉林期末)晓军准备参加某市小学生运动会,爸爸到商场帮他购买运动套装(鞋、衣、裤)。

商品 单价 215元 288元 176元(1)晓军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呢?(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18.(1分)有 共8张卡片,按 摆放,摆出的三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它们的和接近多少?差又接近多少? 19.(1分)竖式谜。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共5题;

共5分)1-1、2-1、3-1、4-1、5-1、二、填表(共1题;

共2分)6-1、三、估一估,连一连,找出最接近的数(共1题;

共1分)7-1、四、仔细计算(共4题;

共4分)8-1、9-1、10-1、11-1、五、解决问题(共8题;

篇7: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样的服装。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1、出示“雷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2、师:雷鸟与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更迭,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检查。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师配乐读第一段文字。

2、师:喜欢这白雪世界吗?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二段。

1、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读。

3、反馈。重点体会第四句“……又清凉,又香甜……”

二、学习3—7段

1、过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读——反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生再次表演。

三、学习8——9段

1、过渡: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听录音)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0——14段。

4、生反馈。

5、师小结。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

3、小组活动:配合读15——25段或试演此情景。

4、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大衣

篇8: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学生结合这张表格, 看书寻找答案, 然后生生讨论、师生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和意义思考, 早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相同点?可以得出结论: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意义都是推翻了旧势力的反动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下面这张表格, 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结束后建立的政权形式、性质思考, 早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最后老师总结:从表格可以看出,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非常相似,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殊的地方是英国革命成功以后根据自己的国情保留了国王,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有很大的区别, 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资本主义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 因此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和后面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较。他们有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结果通过改革或者是革命扫除了发展中的障碍, 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有不同点: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建立了新政权, 扫除障碍势力彻底, 发展速度迅速。而后面的事件是在没有推翻封建上层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的,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发展起来仍很缓慢。与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同时的美国南北战争由于通过战争的形式进行, 奴隶制残余扫除也很彻底。

我们已经学过中国历史,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对比, 这一时期中国通过改朝换代建立了清王朝,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 皆朕一人亲理, 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 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 朕必躬自断制。”结合材料让学生回答当时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封建专制制度) 结合《权利法案》的内容思考, 1689年的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权力有什么不同?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衡, 而中国皇帝的权力不受制约, 无限膨胀)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中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那时在世界上落伍了, 这是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动挨打的政治原因)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中国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相比较。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等,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个是资产阶级革命, 一个是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的结果一个是建立新式的资产阶级政权, 一个是要么建立一个农民性质的政权、要么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原因是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中国的辛亥革命相比较。辛亥革命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相似, 都是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的结果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 都推翻了旧式的封建政权,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产生了世界影响。但是也有不同点, 中国的辛亥革命爆发较晚, 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 辛亥革命在反封建的同时, 还要反对清政府的主人帝国主义列强。辛亥革命的双重任务和美国的独立战争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似的是都反对西方列强, 不同的是中国有封建势力, 美国国内没有封建势力。辛亥革命和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辛亥革命很快失败, 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比较落后。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相比较。他们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领导阶级不一样,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其次革命任务不同,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是一重任务, 要么是反封建, 要么是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重任务, 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西方列强。再次目标不一样,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后指导思想不一样,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

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 不仅以暴力的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而且采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结合三部重要的法律文件思考它们有哪些异同。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英国的《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利。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也有异同, 相同点表现在两部法律文件都提倡自由、平等, 不同点是《人权宣言》还提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篇9: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篇10: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二)【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理解验算的意义,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1、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3、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归纳并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探索验算的多种方法,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教学措施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并通过练习掌握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算一算等活动,探究出一个数与接近整百数相加时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3、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合作学习探究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4、让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借助多媒体或计数器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

【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加法(教材第37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例题:光明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43人,二年级有学生315人,三年级有学生282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生1:

一、二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315 生2:

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15+282 生3:

一、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282 师:这三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加法,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法。师:三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加法算式243+315,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后进行汇报。生1:从个位加起进行口算。

生2: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再把三个结果加在一起。

生3: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竖式的方法进行重点汇报指导。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三位数加法 呢?(生说)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比较简便、清楚,应该注意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个方法熟悉吗?

生:熟悉,和两位数的加法相同。

师:谁再来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点名汇报方法。

小结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方法大家已经会了,请在练习纸上计算第二个算式。生计算315+282。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问题和算式243+282。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师: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百位进一。

师:尝试计算271+903=,百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千位进一。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学校商店上午卖出243根冰棒,下午卖出392根冰棒。一天一共卖出多少根冰棒?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万以内三位数的加法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加法的验算(教材第38页例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

2.通过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会进行加法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3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生:445+298。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生:要求野生植物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所以用加法。

二、【探究新知】 1.渗透估算。

师:谁来估一估“445+298”大约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算的方法。

生1:把298估成300,445+300=745,所以445+298大约是 745。

生2: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750,所以445+298大约是750。

师:同学们有很多种估算方法,如何估算还要和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最大值也就是750,所以这两个数的结果肯定小于750。

2.自主探究笔算方法。

师:那么这个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笔算出来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尝试计算。

师: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计算的方法? 生1: 445+298 =445+300-2 =745-2 =743 师:这位同学计算的方法真巧妙,先把298看成300,再用445加上300等于745减去多看的2。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2:竖式计算。

师:请你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认真听。生2:我是这样做的,5+8=13,满十向十位进一,4+9+1=14,再向百位进一,4+2+1=7,所以等于743。师:他讲完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生1:为什么4+9+1的1要进在百位呢?

生2回答:因为它是十位上满十,就是10个十了,10个十是一百,所以进在百位上。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没有。

教师板演竖式,学生写一遍。然后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生:在计算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师:百位的一和十位的一有什么不同?

生:百位的一表示一个百,十位的一表示一个十。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竖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竖式有什么区别?

生:今天是两次进位,以前学过的是一次进位。师:我们把这样连着进位的加法叫做连续进位加法。3.验算。

师:同学们掌握了计算方法,那我们到底做得对不对,该怎样验证啊?

生1:可以把加数调换位置看看结果一样不。生2:我们还可以用减法验算加法。生3:通过计算器检查。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真多,用减法验算加法是我们后面要学的知识,请你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验算方法,然后 同桌互相检查。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错误!

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K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减法(教材第41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察教材41页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提出问题:(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与前面有所不同的减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011年生产435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9年生产322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从上面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1)出示统计表(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3)教学估算:

①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②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③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两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4)教学笔算:

①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探究435-322计算方法。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③教师板书:

(5)师总结:计算不退位的减法,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6)试一试:594-243=

456-321= 2.教学例2。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第41页图),看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提问:2005年生产动画片86部,2011年生产435部,那么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列式:435-86=)(2)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这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3)讲解计算法则:先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一,15减6等于9,个位写9,十位借走一后变成2,2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一,12减8等于4,十位写4,百位借走一变成3。所以435-86=349(4)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5)归纳: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41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

【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3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动画片。

师: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生1:问题是: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生2:求谁比谁多多少用减法计算。生3:403-158。

三、【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引导观察,对比分析。

师:观察这道题和咱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出示:413-158

403-158 生:被减数413变成403。2.尝试计算、汇报交流。

师:403-158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笔算,教师巡视。

师:想一想和刚才我们做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生:从十位上退一时,十位上是0。师: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汇报。

生:因为十位是0,直接从百位上退一当十,这样十位上就是10,个位不够减就可以从十里面退一,和个位的3结合就是13,之后的 十位就变成9,9减5等于4,百位4借走1剩下3减1,等于2。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谁听明白了?(指生再回答)生:从十位上退一时,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一当十,再从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当十,这时十位上就是9。

3.验算。

师: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前一段时间我们研究了加法的验算,那你们能想一想减法可以怎样验算吗?

生1:再算一遍。

生2: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生3: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真多,请选择一种方法验算,验算完之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验算互查,师板书结果。4.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与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被减数中间有0。

师:这样的减法我们应该怎样笔算?

生: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

师:十位上的0如何处理?

生:十位上的0要先向百位借一当十,再从十里面去掉一给个位,最后十位上变成9,再减。师:看来今天学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来考考大家,看这道题怎么做?

出示:500-268。生列竖式,举手汇报。

生:老师这道题和我们今天的例题不一样,被减数有两个0。我是这样做的,因为十位是0,直接从百位借一当十,再从十里面借一给个位当10,这样10减8等于2,个位写2,十位9减6等于3,百位5借走1,再减2等于2。

师小结:在笔算被减数中间或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退位减法时,我们都要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4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减法的验算 403-158=245

验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43页例4)【教学目标】:

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灵活选择精算或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家人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在超市买东西时付钱的经过。

同桌互相交流。

师:谁能向全班同学讲一讲? 点名发言,集体评讲。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说说信息有哪些,问题是什么。生1: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25元,护眼灯166元。生2:购买三种商品收银员要收多少钱?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

师: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收银员阿姨收的钱就是这三样商品的价钱,所以就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加在一起。

558+225+166=949(元)。

生2:爸爸带的钱不一定是买商品正好需要的钱,可能要多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估算一下。558估成560,225估成230,166估成170,560+230+170=960(元)。

师:解决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估算的时候能否估小? 生:不可以,那样就会不够了,只能估大。

师: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小结:通过这道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分析和解答,最后还要回顾与反思,也就是要检验。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2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58+225+166=949(元)

(2)560+230+170=960(元)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完第四单元,课前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出的复习提纲,整理每个例题都学习了什么,现在请你们拿出整理的内容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整理知识】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一共学习了7个例题,三个有关加法的,三个有关减法的,还有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小组2:其中例1讲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例2讲的是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例3讲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 续进位)以及加法验算,这都属于笔算加法。

小组3:我们小组整理了笔算减法。其中减法里面的例1讲的是不退位减法,例2讲的是退位减法,例3讲的是连续退位减法和验算,例4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复习提纲,整理得非常细致,那么在这些例题中,你们认为在做题时哪里是难点?哪里我们容易做错?谁来说一说,或提醒一下大家。

生1:在进位加法时,我们容易忘记加进位1。

生2:我提醒大家,验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算。

生3:在退位减法中,我们应注意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十位上是0,就从百位上退一作十,再从这个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作十,这时十位上是9。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详细,你们不仅能够正确梳理知识,还能够针对本单元的难点给出针对性的意见,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意见来进行复习。

三、【巩固应用】 1.对比加法和减法。

师:出示教材第47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2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算式中各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都要进位?哪些算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需要退位?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进位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一,退位时别忘了退位数字减一。

师:笔算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

2.熟练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能够找到加法和减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我相信你们对于计算没有问题,我们来完成几道练习题,看看谁做得准确无误。

出示:教材第47页3题(1)。学生练习。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3题(3),根据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拓展题:教材第49页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并尝试着自己填一填。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不进位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连续进位、验算 20

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

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上一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下一篇: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常见问题预测2(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