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现代文阅读

2024-04-25

中学生现代文阅读(精选6篇)

篇1:中学生现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模式

一、故事情节

(一)情节概括问答模式

1、【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常见回答】

(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

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如:(2009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参考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2)分点概括情节式

如:(2010广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答: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

②丈夫撒谎掩饰。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解析: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

(二)、情节作用问答模式

1、【常见题型】

(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及作用。

(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2、【常见回答】

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

从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三)小说开头作用(1)开头是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答题角度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开头如果是写景法,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四)小说结尾作用

(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

答题角度为: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 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知识储备】

(1)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场所。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其他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使小说内容丰富、结构波澜曲折富艺术性。(2)情节安排的特点(结构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圆合。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是给读者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引申思考的空间,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有助于扩大外延意义。⑤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一般作用是强化效果,深化主旨。(3)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4)贯穿情节的线索

小说的线索:就是通过什么把小说中的故事、人物串在一起的那个“什么”,也就是小说情节发展围绕的中心。

可作线索的有:人、物、事、情、时间、空间,有单条线索(单线型结构),也有多条线索(复线型结构),如《药》中的“人血馒头”,即明暗两条线索的交集物,贯穿整篇小说纵横意义的线索。

二、概括小说人物形象

(一)、常见命题方式:

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二)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答案组织模式:

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

如:(09年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总括身份)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分述性格特点)②单句下定义型

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4分)③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如:小说中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6分)(08海南,欧•亨利《二十年以后》)答案: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

三、小说人物形象类作用分析题

(一)、【常见题型】

1.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这一人物对小说主题的作用。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二)、【思路引导】

①人物类考题: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

②分析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描写手法的作用,首先要总结这些描写的内容,分析它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然后依次考虑对情节、对主题的作用。③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④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主要是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如:

1、作者写老太太“一双混浊的眼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有何用意?(5分)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想起母亲》)【答题思路】:

(1)第1题考查的是肖像描写的作用。应先分析这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接着依次分析对情节发展及对主题的作用。答案示例: ①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沧桑,至今仍辛勤劳作的老母亲的形象。(1分)(指向本身)②这个形象触动了林雄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下文情节、情感的发展做了铺垫。(2分)(指向情节)③用老母亲贫弱的形象与小司机的“横”形成反差,促使林雄情 感爆发,深化小说的主题。(2分)(指向主题)(2)第2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即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应在人物个性分析中透出其典型性,并由此折射社会存在的某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其对社会的积极的作用。答案示例: ①林雄请胡局长钓鱼,希望了结拖欠的工程款,反映了他的不正之风;(1分)但面对小车司机喝斥老太太时,林雄表现出了他的正直、善良(人性可贵的一面)。(1分)(结合情节分析人物)②小说通过这样一位具有多面性格的形象,教育人们不要为利忘义,(1分)要有正直、善良的心灵;(1分)呼吁社会良心和正义。(2分)(言之有理即可。答“要孝敬老人”也对)(结合人物分析意义)

四、小说主题

(一)主题概括类型 【知识储备】

1.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2.主题的概括常用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3.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品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常见模式】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思路导航】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④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

五、小说题目分析类型

【常见模式】

①XX标题有什么含义。

②XX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③这篇小说的题目改成“XX”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④小说题为“XX”,但写别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⑤这篇小说以“XX”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思路导航】

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由标题类型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故乡》《边城》等。

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指向情节结构)

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如《红与黑》等。(指向主题)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指向人物形象)

六、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思路导航】

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知识储备】 考察的表达技巧,一是表达方式,二是修辞手法,三是表现手法,四是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叙述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叙事,是叙事者介入故事,甚至变成故事中的人物。【好处】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2.第二人称:“你”一进入故事,读者介入情节或陷进故事的程度别别的人称更深入,不需要再经转换。【好处】亲切自然,抒情更强烈动人,作者态度更鲜明。3.第三人称:叙事者全知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好处】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好处】把叙述内容表述的条理清楚,自然流畅。

2.倒叙:先把叙述时间的结局或事件发生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段提到前边,然后再按照时间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好处】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地解说。插叙的内容可以使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可以是对某些情况的诠释说明,还可以是对人物、时间、背景的介绍。

【好处】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是文章内容更充实,叙述曲折,行文错落有致,结构严密。

4.补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读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地补充、交待。对前文所设伏笔作出回应,或对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出予以弥合。【好处】使内容完整充实,情节结构完整,是叙事周严,不留破绽。

5.平叙: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好处】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在《水浒传》等传统小说中用得比较多。

(三)叙述角度

1、全知视角。叙事人相当于上帝,对所有的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 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很清楚。如《红楼梦》等传统小说

2、有限视角。叙事者故意隐藏一些环节,楼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二、描写

(一)关于描写

诗歌中描写以写景为主,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描写包括环境和人物形象。

1、描写的内容: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描写包括描写外貌(肖像、服饰)、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等。场景描写:环境、人物,事件。

2、描写的方法:白描和细描

白描:又叫粗笔勾勒。用朴素简炼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好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包括外形勾勒,一句一景)细描: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包括细节描写,渲染)

【好处】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漫画式描写: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的外貌、动作或语言等,【好处】突出人物特征。《套中人》中别里科夫。

3、描写的角度

正面和侧面,动态和静态,远景和近景,仰视和俯视,实景和虚景,声音和颜色,视听触嗅、点面结合。

(二)描写作用: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描绘人物的外貌及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情态,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细节描写:(1)丰富人物形象,突出环境特点。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2)线索作用(反复出现的细节,如《最后的黄豆》中“爷爷嚼黄豆”)(3)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4)为下文作铺垫(林教头枪不离手的细节为后文手刃仇人铺垫)

4、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如《丹柯》开头,烘托人物形象,为表现丹柯的英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美的主题奠定昂扬基调。

5、社会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及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主题。

七、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强调了祥林嫂内心的痛苦,一次 次的重复表明她已经没这种痛苦折磨的麻木了。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写作的对象没有主次之分。用于一句中或一个片段属于修辞手法,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用于整篇属于表现手法。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作用】形象生动、思想蕴藉、感情真挚,赋予哲理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启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言在此而义在彼”。

2、渲染、衬托和烘托: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铺陈,集中描写。【好处】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加深主题。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的服饰的描写,突出王熙凤与众不同、精明狡黠、善于逢迎等特点。烘托:属于侧面描写,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事物加以描写,表现想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叫“烘云托月”,常见的以景烘托人物,以甲物烘托乙物(只写云不写月)。如环境描写往往烘托人物形象。《老人与海》中鲨鱼的凶猛烘托老人之刚毅。《丹柯》开头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勇敢与坚强。

【好处】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衬托:属于侧面描写,又叫映衬,就是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地突出显现出来。按主要事物和陪衬事物之间所表现出来关系上的不同,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听到王熙凤笑声的心理活动,众人敛声屏气的神情都是对王熙凤形象的衬托。

3、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中心,更有震撼力。

4、扬与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好处】引发好奇,情节曲折。

5、摇摆:摇摆是情节上的特点,是适度偏离,是在叙述中由于不同事件的介入,使得小说呈现曲折有致,摇曳多姿。例如:《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中,教员看到清兵卫在上修身课玩葫芦时,按照正常的情节发展,应该责骂并没收葫芦,然而作者却有意偏离轨道,介绍其武士道和对名伶的爱好,这种摇摆很是巧妙,因为这个内容与主题有联系,而且有揶揄的口吻,与主要事件即相辅,也相成。然后教员家访,没遇到父亲,母亲吓得战战兢兢,这其实是延迟,后来,父亲回来,因为这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效果。

6、延迟:结构上的特点,尽量拉开我们与终点的距离,拖延到达的时间,使得小说不再平缓的前进,让读者不时的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从而造成因为不顺利而陡增的心里期待。延迟是同一事件的重复,丰富内容,使得小说推进得更有层次 【联系:在情节运行时技巧,其目的就是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曲折有致,摇曳多姿】

7、巧合法: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种巧合,构成曲折的故事表现主题。

8、突转法:在结束处异峰突起,出人意料。使情节顿生波澜,令读者回味无穷。

9、误会法: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

10、错位法: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构思很巧妙。如《变形记》借甲虫之眼看世界。

九、结构安排

(一)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设置悬念(设疑法)、写景法、开篇点题。

正文:(结构)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双线并行;结构严密、详略得当;欲扬先抑;(情节)曲折有致、一波三折、设置悬念、延迟,摇摆。

结尾: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戛然而止(留白式)、陡转(出人意料式)、感伤悲剧式、大团圆式。【答题模式】(巧妙)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注重)前后照应,严谨完整;(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讲求)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制造波澜的方法】倒叙法《祝福》、对比法《炮兽》、巧合法《山羊兹拉特》、夸张法《牲畜林》、陡转法《在桥边》《牲畜林》、铺垫法《炮兽》、误会法《电影》、抑扬法《丹柯》,摇摆《老人与海》。

(二)小说线索:

小说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常见的线索有人物《素芭》、事物《山羊兹拉特》、感情《礼拜二午睡时刻》、事件《炼金术士》(找宝藏)《骑桶者》(借煤)、时间《安东诺夫卡苹果》、空间《林黛玉进贾府》等。

(三)特殊句子(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开篇点题,照应标题;交代环境,渲染气氛。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过渡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议论句——小说中的议论句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作用。

8、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十、语言特色

思考角度:

描述语言:生动形象,准确简练,穷形尽相。关注描写的对象。分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人物语言:个性化,彰显人物性格,如见其人、如听其言。着眼于人物形象 叙述语言:简洁传神。立足于全篇。

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辛辣讽刺、平实自然《边城》、夸张变形《套中人》、典雅庄重、含蓄凝练(诗意化)、简练明快、生活化(民俗化、口语化)等。赏析步骤:

全篇语言(1)用词特点:准确、生动、形象、;丰富,多样;(2)句式特点:句式整齐有节奏感;整散结合,富有韵律;(3)修辞的运用;(4)语言风格; 描写语言(1)概括内容,(2)揭示特征(3)与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篇2:中学生现代文阅读

广东省增城市中新中学

钟燕媚

摘要: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我们的教学作用巨大,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更要着力于传授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求同存异,大胆创新。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提问 激发兴趣 授之以渔 创新求异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究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长期以来,学生被看作是被教育、被塑造的对象,处于教育的边缘。随着人本主义学习观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我们也开始意识到学习是学生个体有意义的探究行为,阅读就更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自我意识、态度、兴趣、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过程。[1](p.106)基于这样的认识,学习就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活动,而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就必然要从边缘进入教学中心。

当然,学生进入教学中心还要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里提出的“提问式” 学习是其中一种。“提问”是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研讨,利用学生探究中产生新奇、好奇、困惑、矛盾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大胆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认识表达出来。[2](p.118)

一、“提问”学习方式的意义

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有几位来自美国、欧洲、非洲、中国等地区的孩子,被一个记者采访,记者问:“对于别的国家粮食出现短缺,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来自美国的孩子说:“什么是别的国家?”,欧洲的孩子说:“什么是短缺?” 非洲的孩子说:“什么是粮食?”中国的孩子说:“什么是自己的看法?”

相信不同的人看这则笑话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思考,而针对本文之所以要引用这个例子,是因为我认为,这则笑话深刻地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的学生不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还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美国代表团访问上海的学校教育的文章,代表团经过听课之后,有一个人语出惊人:“既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那上课干什么!问题是课堂的纽带,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美国代表团的话,揭穿了教师提问式教学问题设置和代替学生思考的弊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提出问题的思维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会学生提问,既是促进教学改革,把教法改为学法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途径。学生只有学会了提问,才能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热切期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阅读看作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一直提倡教学民主,这应该也是一种很好的体现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提问能力呢?

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接受了多少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3](p.164)如何让学生“懒惰”的大脑活动起来?老师这个外因非常重要。那么,老师能做点什么呢?

(一)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005年夏天,“残酷”的高考之后,某大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谁让汉语变得无趣》。这又是一篇让语文教师感到伤感的文章。当然,比起《误尽苍生是语文》、《失败的中学语文教学》等,这篇文章语调毕竟平和一些。

趣,是趣味,兴味的意思,是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我们常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主学习,才会乐意去分享文本中的情感。

可是,兴趣能培养起来的吗?在各种场合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教师们采取

种种方式使自己的课有趣味,调动学生的兴趣,效果不能说没有,然而却不理想。说简单点,老师们的行为知识在某个场合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罢了。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文本,分享文本,从而使自己有所悟,并在这过程中领会到阅读方法。[4](p.69)阅读兴趣是一个颇复杂的问题。学生的领悟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如鲁迅的文章《风筝》最后一段:“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阅读这段话后,语感能力弱的只是知道天气很冷,我无处可躲;语感能力稍强一点的,认识到我很伤心,很悲哀;语感能力强的,理解文字深层含义,认识到这段话与前文呼应,它不仅指天气寒冷,也表达了“我”无从不过的沉重、悲哀的心情。显然,感受能力强的,会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从而能够分享作者的情感。

把话题转回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来。我认为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景,使学生心情轻松一点,注意力集中一点,但不要过高估计这样的教学成果,需要打“持久战”。具体来说,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进行深入了解,并对症下药。对于确实有“天赋”的,要多平等地交流,给他们提供帮助,使他们主动地分享。对实在不感兴趣的,可以多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灌”点也无妨。当然这个“灌”要求语文老师有足够好的语文素养,要“灌”得更生动点,更“感情”点,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学生的提问应该是在学生深入阅读之后进行的,所以学生预习时,我要求他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充分地提问,没有数量的限制,更无形式的要求。此外,我要求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作上标记,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同时,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所提的问题作出评价,也借此培养学的提问能力向个性化发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对朱自清的《春》进行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充分提出不同的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更多,学生的“问题”可真是多:“作者为什么可以把春写得这么美?”“作者笔下的春天我怎么从来没有发现过?”“作者从多少个角度写了春之美?”“作者写 3

了春的什么景物?”“明明是写春天,怎么提到了人的活动?”“课文里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你能举出例子来吗?”„„虽然有的问题与课文中心无关,没有多大思考价值,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和培养,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作好了铺垫。学生的问题还是有很多都是有价值的问题,它们关系到课文的内容、结构、描写手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我建议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更多的阅读交流,尽量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乃至解决更多的问题。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交流中拓展知识,这就是“合作”。

当然不同年级的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做好侧重。比如,七年级着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般阅读能力,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责疑问难;八年级侧重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引入文体学习。着重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的能力。加强文言文的份量。九年级在以上两个年级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5](p.282)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问“问题”是以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让学生会问“问题”。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就是例子。我们要立足课本,好好利用课本,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会阅读的方法,领悟文本的真情实感。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一书中谈到初中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的评价标准:①准确把握文中词语的含义;②能重组文中重要信息;③能提炼和整合文中内容及中心思想;④能把握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观点态度及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⑤学会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情感、语言及表达技巧及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6](p.281)

以上评价标准,老师应该坚持与学生共同学习研讨。教师可以做出思考和提问的示例,让学生模仿,但这些提问要少而精。建议抽象的评价标准应该结合历年的中考题和各区模拟试题中现代文课内课外阅读题目进行研究,争取总结出常用的提问方式以及命题规律。然后让学生记笔记,上新课的时候以课文作为例子,让学生用总结出来的规律对课文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学生的提问,其实是一种对文本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过程。按一般的说法,探究式 4

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入的,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7](p.103)

(四)让学生创新求异地问

古人云:学无止境。在学生能够把握基本的提问方法之后,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提出问题。例如,在教授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的时候,最后一段话“和人类不同,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面对这句话,教师可以问:“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吗?”学生经过引导,提出了以下不同的问题:“为什么说白兔和人类不同?到底人类好还是白兔好?”“白兔为什么要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决定撤消后,白兔以后的生活会变得怎样?”“白兔去见诸神之王的时候,心情如何?”„„

其次,引导学生提出求异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唯一,我们要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例如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老师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被困在悬崖上,上下不得,假如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做?”学生们的答案丰富多彩:“我不会像文中的父亲那样,那毕竟是我的孩子,我会爬上去把他抱下来。”“我会打110电话求救.”“我会把亲戚朋友都叫过来一起帮忙。”“我会开直升飞机救他下来。”„„当老师问出“还有其他办法吗?”“我们还能怎样?”这些问题时,给学生作出了榜样,也点燃了学生思维碰撞的花火,课堂一定会大放异彩!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低限度是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上都有事可做,学有所得;另外,还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更要着力于传授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求同存异,大胆创新。诚然,教育的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距离的。提问学习方式的展开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完善,比如学习小组的编排,要充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小组之间的交流应该如何进行,比如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应该“因材施评”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问题,衷心希望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这个板块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2] 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 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G].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 [4] 崔干行.谁能让语文变得有趣[G].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6 [5]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版社,2009.10 [6]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版社,2009.10 [7] 崔干行.教育的理想和现实[G].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02

篇3: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探究

近年来, 语文界有许多有识之士围绕着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走出低谷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者认为,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必须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创造适合学生阅读的外部环境;二是彻底改革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模式,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因文设教。本文着重围绕这两个方面的构想进行剖析。

一、创设阅读教学外部环境的问题

学语文难就难在语文涉及面广, 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以至数理化等方面的知识, 无所不包, 如果单凭一本教材, 一支粉笔, 肯定不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学生如果只囿于课本内极有限的几十篇课文 (有的学生甚至只读基本课文, 其视野更为狭小) , 也是培养不起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他们创设恰当的外部学习环境, 是十分必要的, 如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图书角等, 多给他们提供一些与阅读能力相当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食粮, 让他们在多读、多看中扩大知识领域,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摸索阅读的规律和技巧, 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其核心在于强调通过“多读”去领悟写诗的规律。还可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一些政治、科技、文艺读物, 从中摸索出如何迅速把握各类文章的要旨, 理清其内部结构及特色, 理解文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年以前, 一些专家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究其宗旨即在广辟阅读门路, 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广泛猎取知识,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摸索阅读规律, 提高阅读能力。如河北邢台八中张孝纯老师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 强调要把课内课外看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整体, 因为仅有课堂的教学, 是很难实现大纲对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要求的。又如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徐振维老师所倡导的“扩大阅读, 课时分段式”教改实验, 其主旨在于强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每周腾出1~2课时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室去吸取新知, 培养能力。分析上述两种教改, 其精髓即在于打破课堂限制, 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从中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二课堂既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又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要致力于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

我认为, 课堂现代文阅读教学要走出低谷, 应树立新型的阅读教学观, 搞好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 恰当设计课堂阅读教学方案。

1. 树立新型阅读教学观, 摆脱传统的程式化教学的束缚

分析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师只注重讲解, 不管学生的接受情况, 教学仅停留在“注入式”“满堂灌”的单边活动;二是语文教学无重点、主次之分, 教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课文同等对待, 基本课文, 非基本课文平均用力, 篇篇详讲, 造成知识过多重复, 浪费了教学时间;三是万人一面, 千课一法, 用固定不变的教法去指导思想活跃、渴求新知的青少年学生, 这显然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基于此, 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敢于否定自己, 大胆摒弃陈旧的观念和教法, 树立新型的阅读教学观。

作者认为, 新型的阅读教学观至少应包含如下要素:一是要摆正阅读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位置。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仅仅停留在扮演知识“讲述者”的角色上, 而是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二是阅读教学要立足整体教学。就中学而言, 应把大纲阅读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各年级各册课本中去, 就一本教材而言, 也要熟悉体会各单元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一个单元来讲, 要分清重点课文和一般课文, 对重要课文要教活这个“例子”, 以它来带动单元内其余课文的教学。三是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固然, 阅读教学首要的是掌握知识, 即动用人的各种器官, 借助教材这个信息载体, 经过感知、理解、吸收, 把“信息”储存起来, 但人绝非知识的容器,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信息由储存到运用, 便形成了语文能力, 只有培养能力, 发展学生智力, 才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死记硬背”等方法则明显地忽视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布鲁纳的发现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等, 就是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涌现出的较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四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灵活选择恰当的教法, 和谐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当今社会, 改革开放洪流滚滚, 学生接触的是万紫千红、五彩纷呈的天地,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考虑学情而因材施教, 仍死抱程式化的条条框框, 那么,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将是一潭死水, 而不能完成大纲的要求。

2. 全局着眼, 宏观把握, 微观体味, 实现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

如果避开整个中学阶段、各册教材和各个单元不说, 单就一篇课文如何立足于全篇、抓好宏观和微观结合而言, 我个人认为, 当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偏重于全篇, 而不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作分析, 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浅层次的结构、线索、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二是刻意讲授语音、字、词、句, 而忽视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总体特色的把握, 对句、段虽有分析, 但却肢解了文章的整体美, 常听学生抱怨:“老师讲还不如自己看有趣。”这种倾向是当前制约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所学课文不少于500篇, 结果由于教学过分地强调对细微琐碎知识的传授, 而不能形成整体的结构, 更不能形成综合的能力, 这样培育出的学生即使考分很高, 也是高分低能的。

我认为, 较恰当的做法应为, 对一篇课文应先通过视线的迅速扫描 (快速阅读) ,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要旨 (主题、结构、中心、特色等) , 并准确确定该课文的研究目标及重点, 再深入到课文内部, 对关键字、词、句、段进行理解和揣摩, 最后再回复到全局 (整篇课文) 的高度, 全面领会和把握课文的要点和目标, 这就是“宏观———微观———宏观”的研究过程。万变不离其宗, 绝大多数课文都可以抓住这一研究思路去理解、掌握, 所不同的是每课的目标不同, 从而引起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动而已。

3. 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把握课文特色, 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阅读教学虽无固定的模式, 但是有基本规律可遵循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理清思路。无论哪类课文的教学, 启发学生领会作者的思路和线索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理清了思路, 有助于掌握课文内容, 为深入一步分析理解作好准备,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对跳跃性较大的诗歌和散文尤显必要。值得一提的是, 理清思路既可指全篇思路, 也可针对重点段落的思路。

二是探明特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 或在结构上别开生面, 或在写法上独具特色。老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这些特点, 并把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

三是解疑排难。在阅读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 能提出疑难问题,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教师为主导, 就是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当然, 这里的解疑排难, 必然围绕着帮助学生解决理清思路与探明特点有关的疑难。并且, 应从课文出发, 最后落实到课文中去。

四是训练语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当前阅读教学的弊端之一, 就是脱离课文语言文字, 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具体内容和表现方法, 不重视语言教学。加强语言教学, 不仅要重视字词教学, 更要重视句段教学, 特别是对重点段落要作具体的语言分析。要求每篇课文都要确立语言训练的重点, 每节课要安排语言训练的环节。需作强调的是, 进行语言教学和训练时,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

阅读教学虽有上述共同规律, 但不同类文体、同类文体中的不同课文, 又有其独特个性特点,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还应从课文和学生实际出发, 灵活创设既有利于教学又便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案, 达到大纲所规定的中学阅读教学要求。

篇4:中学现代文阅读训练的反思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训练 反思 契合点

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难点,针对它的各种各样的研究和训练现在可说是做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可是每次考试下来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如人意的地方。一方面,研究和训练精细化到了每一个题型甚至每一分;另一方面,学生的考试成绩难以和先前所进行的科学训练成正比。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笔者以为不是研究和训练的内容上有偏颇,而是我们的学生的阅读现状参差不一。研究和训练内容是从理想状态出发的,它只注重这种文章应该怎样读、这种题型应该从什么角度思考、要注意哪些问题、要考虑哪些技巧等等,却忽视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理解它的能力,它从文本和题型的科学而客观的起点出发,人为地抹平了学生阅读现状上的差异,所以,想要使研究和训练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就难以做到人人如愿了——只有那些阅读能力能够契合研究和训练出发点的学生才能在训练中获得最大收益。

因此,笔者以为要想让日益科学的现代文阅读研究和训练成果真正造福每一个学生,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灵活运用已有成果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更需要摸清阅读能力低于研究和训练契合点的学生的具体状况,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使之尽快达到训练契合点所要求的程度。就笔者自己的教学经历而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与有阅读问题的学生相比,在他们所感兴趣的阅读题材上两者的能力差异是最小的,而在他们不感兴趣的阅读题材上两者之间的差异却被放到了最大:前者能够准确感知并复述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后者对阅读材料的印象往往支离破碎、模糊凌乱,甚而有人连阅读材料的一星半点内容都回忆不出来。两者之间的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两者对注意力的控制处于不同的水平层次上:对于有兴趣的阅读材料,两者的注意几乎都能保持在随时注意的状态上,所以两者的差异最小;对于不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和控制力明显强势,这使他们的阅读能够比别人高效,而阅读有问题的学生的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难以有效控制注意进行阅读,以致阅读效率低下。

针对有问题的学生的阅读现状,笔者以为可以在日常的现代文教学、测试以及课外阅读中不断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来帮助他们有效提升阅读注意力。这里所说的阅读习惯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好的阅读习惯外,笔者认为更应该强调阅读后的反思习惯,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反思要求,有了明确的反思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才有目标可循,才更有利于他们集中阅读注意力。因为这部分学生本身的阅读起点较低,所以反思要求不能太难,但又必须让他们付出努力;因为教师不可能对学生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提出特定的反思要求,所以反思要求应该具有普适性,方便学生在读任何文章后都能照此去反思。基于这两点,笔者在学生阅读反思上提出三个问题:

1.本文是哪种类型的文章?

这里的文章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回答,如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描写类、抒情类等等;按照文章体裁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按照文学体裁分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等;按照文章的题材分可分为叙事、写人、说理、状物、感悟等等。这里要求学生回答的是他们自己最容易看出的那种,而不是教师规定的那种,这样,他们的思路不会被固定的小圈圈限制住,他们的回答也更容易得到肯定的评价,这就更容易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心,驱散他们对阅读文本的畏难心理,也能从起点上抓住学生的阅读注意力。

2.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这里的写作对象的回答对学生做两步要求,第一步要求他们找出一个大概,比如叙事类的文章只要他们先明确本文的对象是某件事,抒情类文章是某种情,议论类文章是某个道理或观点,等等。第二步要求他们在第一步确认无误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是件什么事、是种什么情、是个什么道理或观点,等等。

3.本文交代了写作对象的哪些内容?

同样的,对这里“内容”的回答也要根据文章类型的不同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根据文章类型的不同,“内容”在学生实际作答时可以被理解为“特点”、“方面”、“形象”、“要素”……之中的任意一种甚至几种,一切以学生方便而有道理为评价依据。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了写作对象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要把写作对象具体化的意识,让他们学着从原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并试着将写作对象一点点地丰满起来,这自然也就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阅读文本上了。

这三个问题从整体把握文本的角度着眼,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要完成整体感知文本的任务。学生先解决了整体把握文本的问题,后续的题型训练才真正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如果学生连文本都未能真正了解,那么什么样的题型训练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呢?此外,对于这三个问题,不同类型的学生会做出不同水平的回答,而面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同一个学生也可能做出不同水平的回答。因此,我们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去反思,然后再暂时给他们一个肯定的评价;还要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己的答案质量,力求尽可能准确、完整地感知和复述文本,督促他们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让反思成为习惯,让习惯最终形成實实在在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文阅读的研究和训练能否取得理想的成效不仅仅取决于研究和训练本身的科学研究,还取决于参与训练的学生的个人的阅读能力是否达到训练的起始要求;现代文阅读训练在关注研究和训练的本体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研究和训练的契合问题。

篇5:中学生现代文阅读

2016高考冲刺微专题突破系列之一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考点阐释】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通过人、事、景等外在的事物表达出的内涵,它是散文的核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就是分析概括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等表现出的情感倾向,是对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整体把握。

赏析情感主要有四种考查形式:①情感变化类。②情感比较类。③情感认定类。④情感梳理类。

【解题攻略】

赏析文学作品的情感“五法”

方法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情感态度

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常常出现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意,往往表明或暗示作品主旨,也显示作者的情感态度。

例如:“他做了顶好的靴子。”(《品质》)这个句子既赞美了格斯拉职业道德的坚守,又表达了作者对格斯拉高尚人品的赞美之情。【知识延伸】

五类对理解情感至关重要的句子

1.2.3.4.5.方法2:聚焦景物描写,把握情感态度

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不是空泛地抒情议论,而是寻找感情的依托。“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将饱满的感情寓于自然界的日月山水、风雪云雾、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分析作者的情感要善于由景及人,由表及里,赏景析情。

方法3:联系作品主旨,品味情感态度

作品的主旨,是作品的灵魂。因为它既是作者构思行文的重心,又是情感态度的凝聚点。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或联系主旨来理解。

方法4:关注主要事件,分析情感态度

作者的情感有时会体现在所叙的事件中,寓情于事,分析作品的情感态度时,透过事件,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文章的情感态度。

方法5:根据文中形象,探知情感态度

“形”即文中的形象,包括人、景、物,散文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是非、爱憎、好恶的思想感情和倾向。【特别提醒】

情感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步骤

1.整体感知,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基本把握。

2.厘清文章的层次结构,画出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主旨句、过渡句、关键句等)。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评价。答题应注意的问题

1.要着眼整体,找准全文的关键语句。

举一反三,必有收获!

2.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

3.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人为拔高。

4.要注意答案的表述要求,从文字数量到表述的句式都要符合题干的要求。【典例体悟】

(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 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 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 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 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 2

举一反三,必有收获!

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多练一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2.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1分)

行走的风景 查一路

①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起货郎。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摇鼓,一副光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而我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一个孩童进入了成年。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 3

举一反三,必有收获!

语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②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待货郎带来生机。鼓声由远及近,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腾着双翅会集到老槐树的脚下——货郎歇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一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打情骂俏。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货架里面的物件在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构成了乡 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远远的吆喝声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吆喝,为了兑现这一声吆喝,孩子们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变为富有,单调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阅读。

③货郎常常是外乡人,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货架在生活中漂泊,货郎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们也许会用一个顶针或者一个发卡几尺头绳换来一碗剩饭充饥,路边的风雨中的破庙可能成为临时的安身之所。在瓦蓝的天空下,在日落到来之前,孩子们追逐着他们,追逐着闪光的货架与货架在开合之间的细节。疲惫思归的时候,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他们大发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货架,从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那动作像闪电一样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对象再有非分之想。

④货郎习惯于对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谦卑,视所有人为衣食父母。他们贪图微利,但不取不义之财。八岁那年,我脱下一双新鞋换了一盒水彩蜡笔。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我父亲不肯相信穿在脚上的鞋子会弄丢了,关上了厅堂的大门,准备将我痛打一顿。远远地货郎的鼓声近了,鼓声在我家门前停顿下来,还有货担落地扁担吱呀呀的声响。接着,鼓声响起,由近而远。我父亲打开门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门前的我的那双新鞋。而货郎的背影已远,消失在树影婆娑、山岚暮霭笼罩的山道上。那时,我的心里第一次对货郎产生了牵挂。货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边,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⑤擎起激越的鼓,用朴素的愿望,敲响沉寂的岁月,让快乐在生活中流布四方。日子被一页一页地翻了过去,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1.文章为什么反复提到货郎“黝黑的扁担”这个特写?除此之外,文章还有哪些相似的特写?(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的货郎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货郎的形象特征。(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蕴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试做探究。(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举一反三,必有收获!

篇6:中学生现代文阅读

浅谈中职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 钱建泉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现代文阅读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中职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上一篇:山东趵突泉导游词下一篇:2004年政秘股工作总结